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安全调研报告范文

信息安全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安全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息安全调研报告

第1篇:信息安全调研报告范文

针对云攻击范围不断扩大

赛门铁克的调查显示,云安全成为中国CISO所面临的棘手问题。绝大数的CISO(92%)都认为,确保云应用符合合规要求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的工作压力之一。在行业合规性方面,中国CISO最担心自身企业是否能够充分跟踪已批准的云应用中的活动(29%),以及公司员工是否使用未被批准的云应用(23%)。

此外,中国CISO针对云安全的担忧还包括:在云应用中广泛分享合规所管控的敏感数据 (21%),对企业所属移动设备的管理(16%) 以及遵守国家和地区特定的数据保留和管理条例(11%)。

随着云应用的广泛部署,以及企业缺乏对高风险用户行为的深入了解,都进一步导致了更大范围的面向云的网络攻击。赛门铁克调研显示,中国CISO预计,自身企业所使用的基于云的应用中,30% 为未经批准的应用,或者为“影子应用”。不仅如此,70%的受访CISO都认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举动,CEO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破坏了企业的内部安全协议。

对端到端解决方案的需求

随着企业愈加依赖云来改善协作和灵活性,中国首席信息安全官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赛门铁克的调研显示,为了加强信息安全,所有受访的中国CISO(100%)表示,计划在今年增加IT人T安全培训的支出,确保企业数据在本地系统、移动应用和云服务之间传输的安全性。新加入的IT员工在入职培训期间将接受平均13个小时的安全培训。 值得提出的是,中国CISO所计划的支出高于所有其他受调研的国家。

网络罪犯组织在进行犯罪活动时往往伺机而动,他们会利用合法的操作系统、工具和云服务中的漏洞来破坏企业网络。

为了有效地对抗这些犯罪行为,首席信息安全官需要拥有卓越的可见性和管控力,对用户通过云上传、存储和共享的敏感内容进行管理。出色的CISO不会依靠一次性修复和被动的补丁来保护机密信息,而是通过主动部署端到端解决方案来消除可被利用的潜在漏洞和威胁。

整体方案应对云安全问题

第2篇:信息安全调研报告范文

热门电视节目被假冒

据360安全中心统计,假冒“我要上春晚”等电视节目名义的诈骗短信早在春节前已开始疯狂传播,一直到春节期间也未销声匿迹。不法分子仍打着“我要上春晚”、“非常6+1”、“快乐大本营”等热点收视节目组的旗号,发送包含钓鱼网站链接的“中奖短信”,诱骗网友进入钓鱼网站,伺机窃取用户隐私信息,实施诈骗。

冒充快递为抢劫

互联网时代的春节年货,都喜欢在网上置办。因此,冒充快递的欺诈短信不仅数量多,更是容易让人上当,而且该类欺诈更为危险,有网友就因为相信收到的欺诈短信,在大年初一被抢劫。360安全专家提醒广大手机用户,不法分子通常先伪装成电话调查人员,套取用户姓名及家庭住址等信息,后伪装成快递人员,以信息不明等理由要求网民下楼取件,甚至伺机实施抢劫,直接危害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违禁业务销售类短信抬头

根据360手机卫士春节期间拦截的垃圾短信统计,走私车、高利贷等违禁业务销售类短信再次有抬头的趋势。这一类诈骗信息多以:“我是某某集团,可办理高利息贷款月息3‰,无担保,立等可办,电话……”或“本集团有九成新套牌走私车在本市出售。另高息贷款、防身武器。电话……”的形式,向受害者虚假贷款、走私物品等国家明令禁止的违禁品售卖信息,诱使用户与其联系,再利用人们贪便宜的心理,以交定金、托运费等进行诈骗。

此外,冒充国家机关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实施欺诈的短信数量仍居高不下。公检法等国家机关,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群众心中具备公信力,犯罪分子利用这一点,趁机在春节假期中,给受害者发送包含电话号码及联系人的“取传票、信用卡欠款”欺诈短信,后通过电话联系实施进一步诈骗。

实际上春节期间的垃圾短信数量相比其他重大节假日来说,数量并不高。“鉴于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垃圾短信产业链上的人员也大都处于过年休假状态。相信节后垃圾短信的数量很快会再次提升。”安全专家建议广大手机用户,可以在手机上安装类似360手机卫士这样的安全软件,就能自动拦截以上各种垃圾短信。同时,在接到不明短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理会任何打着各种名义的中奖短信,因为此类短信基本上都是欺诈信息。更不要点击存疑短信中包含的不明网站链接;

2、不拨打短信中不明来源的电话,对于接到询问个人隐私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地址)等电话时,迅速挂掉电话;

3、接到“下楼取包裹”短信时,应及时与快递公司确认,不要轻易下楼,或与同伴同行;

4、接到上述怀疑为欺诈或违禁物品销售的非法短信后,可向当地公安机关或12321举报中心或360安全中心举报,以便相关机构更好地实施反垃圾短信工作。

千万用户隐私流传

恐引发新一轮安全危机

1月11日,震惊中国互联网的“泄密门”传出最新消息,4名涉案黑客被抓。案犯落网,不少人终于松了一口气,然而全球著名的信息安全厂商趋势科技特别提醒用户,由于此前大量的用户隐私信息流传于网上,这些失去防护的“裸奔”用户,随时可能成为黑客攻击的主要对象,并引发新一轮潜在的安全危机。

与过去的威胁主要来自病毒制造和传播不同,随着现阶段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普及,用户个人隐私信息成为黑客攻击的重点目标。由趋势科技的最新信息安全威胁报告显示:用户隐私侵犯和泄露已经成为未来信息安全核心焦点,与此同时,泛滥的个人用户信息又反过来使得社交网络攻击越来越频繁,潜在的安全风险也急剧扩大。

据信息安全专家估计,近期国内网站的泄密事件,可能最终导致上亿个用户账号及密码相关信息落入黑客手中。近日已有媒体曝光“50元可以买到上万用户信息”,用户隐私信息进一步广泛流传,很多网民在网络上已经“赤身裸奔”,完全暴露在黑客面前。借助这些信息,黑客可以轻松掌握用户的各种网络生活行为习惯,以用户的家属和朋友的名义进行精准欺诈行为或者传播恶意文件,并最终给用户带来巨大的隐私伤害及经济损失。

面对严峻的信息安全形势和新的威胁发展趋势,趋势科技的安全专家认为,广大网民需要从几个层面来保护自己,避免成为“裸奔”用户。

首先是对密码的分级设定与定期修改。即使用户不能对每一家网站都单独设定账号和密码,但是也应根据不同的重要程度尽量细分,比如网银、邮箱、普通网站论坛都应设置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并且一定时期后要进行修改,从而将安全威胁降到最低。

此外,在个人安全防护软件选择上,建议网民应该尽量选择具备“主动防御”功能的软件,如趋势科技的PC-cillin云安全软件,就采用了独家“主动式云端拦截技术”,进一步强化了云查杀和防护功能,具有先进的网络信息安全威胁识别系统。

移动设备令安全事故数量增加

互联网安全公司Check Point日前发表一项最新调研报告,结果显示在过去两年中连接至企业网络的个人移动设备数量增加了一倍以上,其中有近半数的设备存储了敏感数据。 这份名为《移动设备对信息安全的影响》的报告显示,71%的受访公司认为移动设备导致安全事故增加,而且它们非常担忧员工设备中存储的敏感信息丢失和私隐泄密,这其中包括企业电子邮件(79%)、客户数据(47%)和网络登录认证(38%)等。

在企业环境中,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数量继续激增,无疑带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简化资源访问等商业优势。然而随着公司逐步接受此等趋势,IT管理人员也穷于设法保护大量的设备和操作系统的安全,并需保障公司免受数据丢失和不断上升的移动威胁。

Check Point 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全球市场营销主管Juliette Sultan表示:“展望今年,首席信息官(CIO)的首要顾虑之一肯定是IT消费化的趋势,有鉴于此,我们希望了解IT管理人员在移动技术领域中目前面对的安全挑战。”

节后上班需防

“U盘病毒”

感染工作电脑

随着众多上班族结束假期重新开工,电脑病毒也纷至沓来。根据360安全中心最新监测,近日以移动硬盘、数码相机、U盘等移动存储为载体的U盘病毒活跃度高涨,提醒广大电脑用户及时更新安全软件,防止U盘病毒利用用户拷贝过年照片、亲友通讯录等操作时感染电脑系统。

根据360安全中心分析,U盘病毒大多伪装为移动存储设备里的文件夹,真正的文件夹则被病毒隐藏起来。当用户电脑插入带毒U盘或移动硬盘时,鼠标双击文件夹就会使病毒侵入电脑。此外,由于数码相机常被用户与电脑连接拷贝照片,因此也容易使病毒通过数码相机在不同电脑间交叉感染。

第3篇:信息安全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 信息化 系统平台 网络建设 政策导向

1.引言

近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2015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在东北大学开幕。来自200多所高校的主要校领导、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人和网络中心工作人员,以及企业代表共计50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在本次论坛上发表了较高水平的关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各种建议及意见。本次大会了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牵头、十多位来自全国高校信息化管理与应用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共同完成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4)的数据分析报告,介绍了十二五期间高校信息化基本调研状况,并对高等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和预测。由此可见,高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之一[1]-[2]。

2.高校信息化建设

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3]-[4]。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5]信息技术对大学的影响正日益加剧,并且是深刻、非连续且复杂的,将影响大学功能的方方面面(教学、科研、办公等),影响大学组织结构和文化变革[6]。

3.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1)加强高校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我国高校校园网络存在大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网速缓慢等现状。在国家关于高校信息化建议的倡导下,可以采用新技术、更换新设备,与国际接轨[7]-[8]。将服务器集中管理,采用虚拟化分配资源;建立整合的数据中心提供高速信息查询等业务;采用高可靠性的系统架构,保证处理业务连续、高效;建立高保障性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保护数据安全;建立高安全认证体系,保证用户、数据可信。

(2)加强视频、音频等数字资源建设。

建立数据资源库,不仅可以为教学、科研提供支持,而且可以为行政工作方面提供便利。将分散的视频、音频、资料等整合到一起形成中心数据资料库,利用校园网络,随时随地查阅资料、处理公务、批改作业、回放视频等。既能降低信息化教学门槛,又可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方便师生使用。

(3)加强各类型应用系统软件、平台建设。

高校应以集成、整合的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平台、数据交互为基础,在此之上发展各行政部门、各功能类型的系统软件,如教务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学校平台、办公自动化平台等,将学习、科研、办公协同融合,提高教学科研办公效率。高校信息化整体为管理和决策提供高效、优质的信息化服务,同时强调个性化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

(4)加强标准、接口等规范建设。

高校信息化建设不仅应着眼于现有功能需求,还应具有前瞻性。考虑未来学校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师生数量、校区建设与系统平台开发等因素,规范现有系统软件接口,着重规范基础信息编码、管理、业务与运维服务等方面,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加强思想、体制、机制建设。

高校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从国家层面予以要求,更主要的是各高校领导班子从思想上予以重视,形成完整的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整合的运维服务体系,并建立相关工作小组,完成高校信息化平台建设。

4.结语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复杂性、前瞻性与长期性等特点决定了信息化发展不仅取决于国家政策的扶持,而且要加强高校领导思想导向、理念、广大师生参与热情,集思广益,才能将这项工程做好、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蒋东兴,宓,郭清顺.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5.

[2]胡晓玲.高校信息化规划基本流程及其绩效评估分析.电化教育研究,2014.5.

[3]孙强,樊仰月,李欢欢,王楠,赵杏梅.高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探讨,2010.1.

[4]李逢庆,桑新民.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CIO角色研究及启示.2009.7.

[5]梁培,韩锡斌,胡华,吴庚生.高校信息化评价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08.4.

[6]王婷婷,阳征.我国高校信息化管理体制革新探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7.

第4篇:信息安全调研报告范文

第三次信息化浪潮

王文京在演讲中指出,在经历第一阶段的部门级应用和第二阶段的企业级应用后,中国企业信息化正迎来第三次浪潮,信息化应用将从企业级向社会级扩展。第三次信息化浪潮产生的背景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和社交网络等新技术的涌现。

在用友用户大会举办期间,《经济学人》的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公司和其他国家的企业一样,正在参与改变公司业务模式的信息技术革命,53%的公司认为新技术,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及移动技术对业务模式创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王文京认为,在信息化应用从企业级向社会级扩展、升级过程中,企业将面临着信息平台的升级,计算平台的重构。越来越多企业正在将平台建设放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上。王文京解释说,很多企业已进行多年信息化投资,但很多系统都没有真正搭建起来,系统之间的整合效应也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平台。他指出,优秀的应用平台应支持流程的变化、实现数据的整合、支持移动化和社会化应用,并且为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王文京认为,IT正在重构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模式,电子商务、个性化制造、平台化是中国企业重构商业模式的几个重要方面。

重构企业的商业业务模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个性化制造。王文京指出,个性化制造要求IT系统一方面要和电子商务系统打通,另一方面要连接设计、制造。

关于平台化,王文京解释说,很多行业领先的企业都期望将自己的IT平台打造成为一个行业平台,在为企业内部提品和服务的同时,行业中的其他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

UAP平台的价值

“新技术的发展也让中国本土的技术平台软件、产品软件及服务提供商有了巨大的发展机会。”用友执行总裁向奇汉表示,用友一直在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尤其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应用等新技术在传统企业中的创新应用。

王文京介绍,用友公司已在以往十几年平台研发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应用需求和技术趋势研发出新版的UAP平台。据悉,用友UAP平台作为一体化平台,包括了开发平台、集成平台、动态建模平台、商业分析平台(用友BQ)、数据处理平台(用友AE)、云管理平台和运行平台等7个领域产品,涵盖了软件应用的全生命周期和IT服务管理过程,可以为大型企业与公共组织构建信息化平台提供核心工具与服务,帮助用户成为平台化企业。

第5篇:信息安全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问题;发展建议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金融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金融业务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开始出现兴起,可以说,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有着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互联网金融结合了互联网技术,为人们以及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是,我国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慢,在其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使得人们对互联网金融产生了质疑,开始抵触互联网金融业务。现代社会里,互联网金融的作用是巨大的,而要想发挥互联网金融的作用,就必须认清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 措施来维护互联网金融环境,推动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健康发展。

1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作为时展的产物,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我国现代社会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互联网金融就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的结合,这是一种趋势,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里,互联网的便利性使得金融行业开始拓展互联网金融业务,自此,我国互联网金融也在不断发展。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依托的金融业务模式不断增加,如第三方支付、众筹、P2P网络借贷、第三方金融平台等,这些金融模式的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000多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截至2016年年底,纳入中国P2P网贷指数统计的正常经营P2P网贷平台为2307家,比2015年年底增加63家,增长2.81%。2016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交易规模达到19万亿元,同比增长62.2%。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越来越快。纵观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来看,虽然互联网金融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将成为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绊脚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 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

2.1监管问题

就我国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来看,监管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上一部分资金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这些资金已经脱离国家对金融体系的管控,从而使得国家不能了解社会资金具体走向,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二、我国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与之相匹配的监管体系还没有建立,现阶段所建立的监管机制存在很大的漏洞,长远效益不足,短期效益较重,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挥,这些早期建立的监管体系逐渐暴露出了不足,不能更好地约束和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呈现出混乱的局面和形式。

2.2法律问题

互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但是就现阶段来看,我国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建立,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强,从而使得非法犯罪行为日益猖獗,扰乱了互联网金融环境,威胁到了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发展。

2.3信息安全问题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使得互联网金融会面临着较大的信息安全问题。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当下,在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时候,很容易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窃取互联网金融业务重要的信息,再加上人们的安全意识不高,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时候不注重网络环境,从而使得互联网金融业务双方蒙受利益损失,对于消费者、客户而言,一旦他们的利益受损,就会对互联网金融失去信心,从而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2.4人才问题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关联性。现阶段来看,我国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还比较稀少,现有的人才知识结构比较落后,缺乏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知识,能力不足,从而在开展金融业务的时候增加了金融风险发生几率,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2.5信用问题

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信用问题,信用问题的存在会造成互联网金融出现信用风险。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自由性,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而且传播信息不需要承担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既有可能会引起信用风险问题。如,以企业在向金融机构申请网络贷款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金融机构不能对该企业的信用进行全方面的了了解,如果该企业信用不高,在金融机构同意贷款申请后,既有可能不可及时回笼贷款资金,从而影响到金融机构资金的正常运转。

3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3.1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

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可以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为,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使得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因此,针对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就必须结合实际,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要成立专业的监管部门负责互联网金融监管,对互联网金融功能、行为进行全面的监管,同时,要健全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机制,实现相互监管,从而更好地规范监管行为,促进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发展。

3.2健全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维护互联网金融环境稳定、健康的保障。针对当前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的不完善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加以调整和改进。首先,要根据我国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建立符合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其次,要加强结合国际金融法律法规,对当前相关制度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建立与国际发展相匹配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另外,要加强立法,加大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对那些故意扰乱互联网金融环境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和惩处,从而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营造一个健康、稳定的环境。

3.3强化信息安全管理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必须对信息安全引起高度重视,如果互联网金融出现信息安全问题,就会降低人们对互联网金融兴趣,使得人们互联网金融,不利于互联网金融发展。针对信息安全问题,互联网金融机构以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信息安全意识,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以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为依托,提高网络环境的安全性,从而避免经济利益受损,要消费者、客户的利益保护。对于消费者、客户而言,只有保障他们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才能{动他们参与互联网金融的积极性,从而拉动消费,带动内需,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

3.4落实互联网人才培养政策

未来的社会必将演变为人才之间的较量,而互联网金融作为时展主流,要想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就必须加强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政府部门,要全面落实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政策,要成立专业的院校、设立专业的课程,从而进行专业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针对现阶段的金融人才,要加强他们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促进他们知识结构的转变,要安排优秀的人才出国深造,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和理念,从而更好地服务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

3.5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信用问题,立足信用,要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实际情况,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央行要完善个人征信,互联网金融机构要加强信用跟踪,要全面了解客户信用,从而有效地规避信用风险。

3.6进一步落实实名制

实名制是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虚拟性的一种应对措施,实名制的实施可以更好地规避互联网金融风险。因此,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必须进一步落实实名制,通过实名制,可以将责任追究到具体人的身上,从而更好地约束人的行为,避免不法行为扰乱互联网金融环境。

4 结语

综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加快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指出了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着人才、监管、法律、信用以及信息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要想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发展,就必须根据我国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策略,要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要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要重视信息安全管理,从而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符瑞武,邢诒俊,颜蕾.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政策建议[J].时代金融,2013,29:32-33

[2]蔡少珠.浅谈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政策建议[J].新经济,2016,06:55-56

[3]王媛,初凤荣.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6,03:83-85

[4]李宝贵,孙建平,孙大忠,杨晓军,马其亮.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问题、风险和监管建议――基于基层国有商业银行的调研报告[J].现代经济信息,2016,19:260

[5]陈素.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金融电脑,2014,07:68-70

第6篇:信息安全调研报告范文

一、目前高校校园一卡通的建设发展现状

(一)校园一卡通的功能。从功能角度来看,一卡通实现了多项功能的整合,其不但可以作为高校师生与行政人员身份标识,同时能够使使用者通过持卡实现校内的各类消费支出应用,亦能够为高校的日常管理,诸如学生选修课程、教师成绩登录与日常考核等方面提供极大的便利性。对于高校财务管理方面而言,一卡通的推广使用能够实现校内财务的数字化建设,确保高校实现财务收支平衡;对于教学管理人员而言,一卡通能够实现对学生学籍情况、出勤情况、成绩情况等方面的精准掌握。

(二)国内校园一卡通的使用情况。现今,国内诸多重点高校和东部发达地区非重点高校基本实现了一卡通平台的全方位覆盖,非重点高校也相继开始实施一卡通平台建设。根据相关调研报告结果显示,当前国内高校一卡通市场整体呈良性发展态势,同时随着信息化校园建设理论的提出和信息化校园建设的实践基础上,国家教育部和实施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全面指导我国各类高校的信息化校园建设,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个时期国内高校将全面迎来信息化一卡通平台建设发展的全新契机。

(三)校园一卡通的发展趋势

1.银行卡与校园一卡通的结合。我校地处东部发达地区,在高校银校信息化合作建设中走在了前面。于2013年启动实施了高校、银行信息化合作计划,升级和拓展了校园一卡通系统并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身份认证、电子识别、和消费管理三大功能。使得银行卡绑定、图书管理、机房上机、医疗收费、教务管理等子功能系统对接,使校园一卡通系统的信息量和使用功能得到明显提升和拓展。但是从当前多数高校一卡通的功能角度来看,多数一卡通通常仅能实现校内财务结算,尚未能实现对教师与行政人员的薪酬管理以及未能实现学生学费的转账结算功能。因此,校园一卡通的发展趋势是逐渐与银行卡绑定或结合,从而提升校园卡的功能覆盖面,依托在校园卡芯片中内置电子钱包,进而将银行卡的金融业务匹配于校园卡服务功能之中,同时实现在不同商业银行网点的应用,为高校广大师生提供更大的生活便利,亦增强校园卡的实用性。

2.校园一卡通与城市一卡通的结合。一卡通从行业应用可分为:校园一卡通、企业一卡通、园区一卡通、城市一卡通等几大类,这几大类各自之间是孤立的。但是由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校园一卡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趋向于与城市一卡通结合,趋向于通过校园一卡通的建设,逐步形成全校范围甚至在城市范围内的数字空间和共享环境。

二、科学规范管理校园一卡通的思考

(一)要强化一卡通管理中心的业务管理功能,做到管理上的完整性、指导性、统一性原则。考虑到一卡通必须同不同服务要素实现彼此间的连接,因此,高校校园一卡通管理中心应该不断强化业务管理功能,遵循校园一卡通系统管理规定,强化管理机制,在不同的校区、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系别之间,一卡通的管理都应该是统一的、完整的,从而做到管理上的完整性、指导性与统一性。

(二)充分发挥学生事务中心在卡务管理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事务中心是一个集事务办理、咨询服务、工作交流和素质拓展于一体的高效率学生工作平台。校园一卡通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事务中心在卡务管理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事务中心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充分运用一卡通,遵循一卡通的使用规定,发掘一卡通的多项功能,使一卡通得到最大化应用。尤其是一些新功能开辟之后,学生事务中心在学校信息技术中心的统一指导下应该积极宣传,促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和使用一卡通的新功能来丰富学习、生活内容。

第7篇:信息安全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 小学生 农村 使用网络 差异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科学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D・克拉克曾经指出:“把网络看成是电脑之间的连接是不对的。相反,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互联网的最大成功不在技术层面,而在于对人的影响。”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联合了《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后面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大城市中八成小学生9岁开始接触网络,上网最爱玩游戏,九成孩子玩过网络游戏。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所长、博导柯惠新介绍,全国共有3.38亿网民,其中小学生1亿多人。在过去一年时间里,10岁以下的网民所占比例从0.4%增长到0.9%。《报告》显示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10681万。并且,在农村网民中呈现出比城市网民更大的低龄化。

1大龙山地区小学生使用网络基本情况

被访学生中67.5%的学生都有一次以上的上网频率,并且一半以上的学生上网时间都在一小时以内,他们上网的地点主要是在家。但也有5.8%的学生每天都上网,4.2%的学生上网时间在两个小时以上。这都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因为小学生尚未形成很强的自制力,这就需要父母和教师引导他们适当地减少上网次数和上网时间。

被访学生利用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放松和查询信息。在娱乐放松中有不少学生是玩游戏的,在是否经常玩游戏的调查中有19.2%的学生是经常玩游戏的,而那些经常玩游戏的学生对游戏中的暴力成分认知也是不够的,他们认为,游戏中的暴力成分对现实生活是没有影响的,这一部分的学生需要加以重视。这与家长对学生上网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学习又不重,做完作业可以玩玩的,然而又有15%的家长是反对孩子上网的,这体现了家长的矛盾心理,既认识到网络的重要作用,又怕孩子在网络中迷航。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与学历有关,学历低的反而反对孩子上网。同时,教师和学校也缺乏对孩子使用网络的正确引导,学校的网络资源,与网络有关的活动都很少。

2如何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2.1家庭教育

2.1.1更新家长观念

面对网络,作为与孩子日常起居关系密切的家长,首要问题就是要更新观念。家长不能因为互联网存在可能的负面作用而阻止孩子使用互联网,这是消极的保护主义方式。虽然让孩子远离了互联网不良信息的污染,但也错过了互联网中有益内容的滋养。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卜卫曾建议家长:树立适合孩子的计算机教育观念;不要怕孩子利用计算机玩电子游戏;要帮助孩子利用计算机满足自己的特别需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网上安全规则;指导孩子采用过滤软件;鼓励孩子使用做出安全承诺的网站;对孩子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提高他们判断信息、有效的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2.1.2关心孩子,正确引导上网

作为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避免学生在家长不知道的情况下私自去网吧上网。家长应该对网络有一定的认识,要正确引导孩子上网,同时也要关心孩子到底看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并且要和孩子在一起学习、交流、成长。家长要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小学时代是人的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心理问题多而且错综复杂, 所以要在根本上消除小学生对网络的依赖, 首先要从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做起。作为家长要经常留心网络出现的新词汇、新思维。这样才能保持自己对孩子的思想的了解,及时进行指导。

2.2学校教育

2.2.1德育指导

教师应教会学生对信息的情感、对信息的道德与伦理、对信息的责任与态度以及信息安全与信息犯罪进行正确的对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良好的师德和人格魅力,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与威望,塑造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水平,促使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2.2.2创建绿色校园

虽然学校资源的限制还不能在学校使用网络,但学校可以更多地进行网络教育,规范宣传。学校要让教师们在学习和掌握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相关的网络法律知识倡导网络文明,大力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开展宣传公约的系列活动,养成良好的网络文明习惯,增强少年儿童网络安全方法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

第8篇:信息安全调研报告范文

在发放完最后两个补丁之后,4月8日,微软决定停止对XP系统的支持服务,不再推送Windows更新补丁给XP用户,这意味着历史上最长寿、最受欢迎的Windows XP系统在今年春天正式光荣退役。

消息一出即刻引起用户哗然,为何微软要放弃XP操作系统?不少中国XP系统的“忠实粉丝”一再追问,XP停止服务到升级为新一代系统之间,谁来保护两亿中国XP用户的电脑安全?

微软的“聪明”

微软表示,在停止更新之后,XP系统仍可工作,但可能更容易受到安全风险与病毒的攻击。此外,由于更多软件和硬件制造商将改良产品以便与最新版本的Windows 兼容,因此大量应用和设备将无法在Windows XP中使用,XP将逐渐难以满足用户在现代办公和娱乐诸多方面的需求。

根据微软最新的《微软安全情报报告》指出:来自100余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球10亿余台计算机系统的统计报告显示,XP在没有更新的情况下,其病毒感染几率是Windows 8的6倍。对此,微软建议尽快升级到Windows 7或Windows 8操作系统。

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安全层面的顾虑,XP退役与微软的战略需求、投入产出比有很大关系。由于市场占有空间庞大,使得微软在XP后续的新产品销量受限,但只有不断扩大新品销量才能提升微软的业绩。他表示,此次XP退役,能给微软自身带来巨大商机。

“微软的目标之一将更加集中在企业级市场,企业级服务会给微软带来巨大收益。”在于斌看来,对于企业来说,本身面临正版化压力,升级本身就能为微软带来一定的系统销售许可收入,若额外达成协议继续需求支持,便需向微软支付额外费用。

显然,微软计划借助XP的退役推动Windows 8份额的提升。据Net Applications的数据显示,2014年2月的操作系统市场上,Windows 8/8.1只占了10.78%的份额,还远远不及Windows 7及XP的市场份额。而截至2014财年第二财季,Windows授权整体规模上升,10%的增长可以归功于XP的终结以及对企业版Windows的更新。

于斌还告诉记者,停用XP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微软想要逼迫用户购买和升级旗下的新系统。“微软推出Vista之后,由于当时存在安全问题,我国政府并没有把Vista列入采购目录。”由此,如果不停用XP,微软的新产品将继续失去政府采购的市场。

当然,政府市场也只是微软商业版图上的一小部分,微软将更大的目标落在了中国数以亿计的PC用户身上。尤其,现在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PC市场,还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市场,于斌说,“XP在中国还有约两亿用户,即使只有10%的人选择升级系统,这也将为微软带来几百亿的收益。”如此的“升级效应”让微软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运行13年之久的XP系统。

中国式依赖

毫无疑问,已经有13年历史的XP系统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确实落伍了。于斌指出,XP系统已经不能充分利用现今大幅提升的硬件性能,无法支持USB 3.0、无线打印机、蓝牙键盘、4K显示器等新技术。

另据上文可知,Windows XP遭受黑客入侵的风险是Windows 8系统用户的6倍,这也导致XP系统的安全性能近年来久遭诟病;再加之,“诸如Adobe这样的厂商,生产的新PS软件也不再支持XP系统,而且这样的软硬件厂商越来越多。”于斌还告诉记者,微软和英特尔甚至在去年10月将一台装载有Windows XP系统的老式电脑捐赠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馆藏品,“以上种种现象足见这款操作系统已经老迈。”

不过,由于当初XP系统颠覆性地改造了旧操作系统,以及13年的超长问世时间,尽管微软上述最后期限已经公布,但根据网络安全公司Qualys的信息显示,全世界政府和企业使用的计算机中,仍有10%以上会继续使用这一操作系统。研究公司NetApplications的数据更显示,如果包括消费者个人计算机在内统计,全球运行XP系统的台式计算机比例接近30%。“虽然过时且有不少缺陷,但XP系统在全球仍有相当高的占有率。”于斌指出。

然而比较之下,中国对XP系统的依赖更为严重。据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StatCounter的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XP的市场份额依旧高达54.13%,Windows 7排在第二,占38.01%,个人用户安装和使用XP的计算机将近2亿台。而企业和政府的情况更甚,根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刚刚的《Windows XP系统安全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在政府以及企业用户群中所抽样的121万台电脑设备中装有XP系统的所占比例高达72.6%。

更令人意外的是,即便XP退休,仍有相当多的中国人会选择坚守,据CNNIC一项以家庭用户为主的数据显示,57%的中国用户对于XP升级的态度是“能拖就拖”,仍会继续使用。而《纽约时报》刊发的报道标题对于中国这种“XP依赖症”作出了极好的描述――“Windows XP要退役,中国不乐意”。

于斌就此分析,以其生命力来说,XP无疑是至今出现过的最成功的操作系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在把持着全球操作系统十分可观的份额。“不过,使其成功的因素在今天也成为了退出的催化剂。”他指出,XP长时间存在的最大优势就是其所培养出的用户使用习惯,这使得不少人即便面对更新更好用的系统,也会觉得改变系统和迁移资料十分麻烦,还因担心新系统的兼容性或操作性而放弃。

除通病以外,于斌还认为,一些中国特色加剧了中国用户对XP系统的依赖。首先,相对于国外,国内PC用户多使用盗版,对XP“退休”的痛感不强;另外,跟政府职能机构紧密相关,比如税控软件,相关企业按规定不得不使用作为支持系统的Windows XP。如此,XP系统的成功和用户根深蒂固的使用习惯,外加盗版横行以及政府的“干预”,造就了中国的“XP依赖症”。

第9篇:信息安全调研报告范文

日本政府为期三年的“未来学校推进事业”和“学习创新事业”于2014年正式结束,这两大“事业”实际上属于日本政府在21世纪教育信息化中做出的最为重要的实践验证项目。除此外,近年来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国家级项目和研究还有由总务省主导“学校设施在灾害时的ICT环境利用事例”研究项目、“校内LAN整备”项目、“培养ICT应用能力”项目、“e-Net Caravan”项目等,由文部科学省主导的“学校及社会教育设施的信息通信设备和视听教育设备等的状况调查”、“信息使用能力调查”、“ICT利用终身学习支援事业”,等等。

为实现日本教育领域中ICT的普及,日本政府积极开展了许多项目以推动各地区和学校应用各类信息通信设备和技术开展教学。最能说明日本ICT应用现状的就是文部科学省每年一度开展的有关学校教育信息化现状等的调查,根据最新的2013年度调查结果显示,以公立的小初高、中专及特别志愿学校在校生为基准,2013年3月时教育用电脑总数约为191万台,平均每台对应学生人数为6.5人,与2012年度持平。而2013年6月内阁决议的《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中要求在2017年达到每台对应3.6人,2020年要求人手一台。按照这个目标意味着教育现场需要1250万台电脑,是2012年的6.5倍,就目前平均值来看实现起来确实难度太大,投入额度几乎是个天文数字。但是就2013年的普及情况而言,只需再增加40万台即可基本上实现了一个年级一台的标准。值得一提的是,按地区划分,普及率最高的是鹿儿岛县,一台仅对应4.4人,最低的是琦玉县和爱知县(一台对应8.2人),而东京都居然是排名倒数第三,大阪和京都也只是勉强超过平均值,可见日本地区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也并非是城市经济程度越发达电脑普及率就越高。而在教务用电脑普及率则是108.1%,意味着几乎每个教师都人手一台。校园网的普及率为84.4%,无线网的普及率为23.3%,超高速互联网(30Mbps以上)连接普及率为75.4%,电子黑板总数为72168台,实物投影仪为141398台,电子教材普及率为32.5%,教育系统普及率为68.3%。由此可见,日本教育信息化的普及程度比较高,但在人手一台的目标上尚有巨大差距,无线网络尚未普及,电子教材使用率还比较低。

但是,根据2013年度日本全国学力学习状况调查结果,对于“到去年为止采用电脑等信息通信技术学生之间是否进行过协同学习或课题发现解决型的学习指导”一问,回答“做得很好”和“还行”的小学比例为46.7%,初中为45.2%。在201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SLIS)结果显示,日本对于引发主体性学习的自信比较低,对学生开展ICT指导实践的教师比例属于所有被调查国中最后一名。OECD的国际成人能力评估调查(PIAAC)的结果显示日本在“使用IT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属于20个被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中的中等水平,并且36.8%的人都未接受电脑在线调查而是回答纸质问卷。由此可见,日本教育信息化方面,尤其是利用ICT开展教学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还有一定的差距。

针对这些情况,日本政府在《世界最先进IT国家宣言》(2013年6月内阁会议决议)就明确指出为实现教育环境的IT化,需要普及学校高速宽带网,实现人手一台信息设备的配备,推进电子黑板和无线网络的设置,提高电子教材的使用,从初级教育阶段就开始积极完善教育环境IT化,谋求儿童学习能力和IT应用水平的提高,并加强与企业和民间团体的横向联系,充实教育用的电子教材,要在2020年前实现所有小初高和特别支援学校教育环境IT化,构建学校与家庭之间无缝连接的教育学习环境。同时,日本《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和《日本再兴战略》中均指出实现人手一台信息终端的教育方针,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此建立日本今后技术强国的教育基础。2013年12月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推进战略总部制定了《创造性IT人才培养方针》,力求成为世界最高水平IT社会,积极培养下一代IT人才,推进国民的信息利用能力。

在此背景下,日本总务省的“未来学校推进事业”和文部科学省的“学习创新事业”在日本全国筛选了20所学校开展ICT教育实践研究活动,以建立日本未来学校人手一台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应用模型,获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也总结出了许多非常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从调研报告中显示若要在日本全国普及ICT教育环境仍然面对非常多的问题,如从学生人数上来看,日本小初高及特别支援学校在校人数约为1400万人,教师人数约为100万人,合计超过整个日本人口的10%。面向如此众多的人数提供什么样的ICT环境,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培养和开展教学,需要更为谨慎的实践调研工作。另外,不仅是需要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还需要完善各类电子教材和应用软件,并逐步向每位需要的学生和教师推广。面对不同学习和教育需求的人群和单位,急需综合性教育应用平台,与企业和社会团体横向合作,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提供各类电子教材和应用软件,使得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能够随时随地登录,并从大数据分析中获得教育一线的实际情况,真正实现整个社会的教育信息化。

有关教育领域中最先进的ICT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近年来日本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利用的研究实践表明,日本的教育一线仍然存在信息分散化、软硬件标准不一致造成的使用局限性、ICT利用方法的不足等诸多问题。为此,由日本总务省委托日本教育技术振兴会进行实践调查,于2014年3月了《2013年度有关教育领域中最先进的ICT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书》。该报告从案例分析角度对教育中技术和实践方面的ICT使用进行了实践考察,总结指出在日本学校一线的ICT使用虽然有部分实践成果,但是依然存在家庭和学校间联系不紧密、ICT环境使用成本过高、现有环境无法解决的诸多课题。

该调查认为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教育学习云平台有望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对比以往的区域性内部网络模型(Intranet模型),利用了云服务的云模型不仅能够减少地区的负担,实现校外随时随地登录,还能够做到对接各类设备和统一化管理,低成本高效的运营。为此,初步构建了一个教育学习云平台原型,以两所小学的部分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小范围的实践调查。

该平台主要提供以HTML5制作的电子教材、视频教材等形式的学习内容,还有学习用的APP、协同学习工具等应用软件,可以对应Android、iOS、Windows等三类系统,通过对实验学校的实践授课来验证多个学校间、校园与家庭间以及移动通信条件下学习、教育等使用情况,尤其是使用电子教材和协同学习软件进行新型学习方式下的实践验证(如下页图2)。通过实践表明,提供多种电子教材和应用软件,对应各类操作系统,可以实现跨系统、跨校区的泛在学习模式,并且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ICT应用能力,极大程度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不需要再对电子教材的安装、管理、统计做出重复性的劳动,教务系统的横向联系解放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记录的手工统计管理,家长也可以随时查看学习记录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该报告最后指出,若能在日本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应用这类教育用云服务平台,从宏观上可以降低区域性差异,实现电子教材制作和应用的标准化,推动业界制作规范的电子教材和信息系统接口,并且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达到统一化管理教学信息的目的。

先导性教育体制构筑事业

调研报告书指出,今后需要实现学校和家庭间的无缝连接,降低教育技术的普及成本,制定标准促进企业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有必要在更广范围内的各个方面进行实践。由此可见,对于日本政府而言,不仅需要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验证,也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由于前者归属日本总务省管辖,后者归属日本文部科学省管辖,故两个部门合作开展了“未来学校推进事业”和“学习创新事业”,在部分试点学校开展了人手一台的教学环境下测试电子教材等软件方面的教学和学习效果,而从这两个项目以及上述调查研究中发现急需一个能够加强跨地区、跨学校的教育应用平台,以便今后能够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共享信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统筹规划。就此,两部门继续开展下一阶段的合作,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由文部科学省实施“先导性教育体制构筑事业”,开展教育体制统筹方面的实践,而同期由总务省实施“先导性教育系统实证事业”,构筑教育用云平台,验证技术方面的可能性。

“先导性教育体制构筑事业”和“先导性教育系统实证事业”在2014年7月开始公开募集实验学校,预设在福岛县、东京都、佐贺县3个地区同步开展,每个地区安排4所学校(包括小学、初中、特别支援学校等),项目实施周期为三年。两个“事业”的关系如图3所示,由总务省负责基于云服务的“先导性教育系统”,通过企事业单位开发系统和应用软件,提供信息化教学环境,而在该系统下由文部科学省开展“先导性教体育体制”的实践,通过各地区教育委员会开发和使用电子教材,加强各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开展教育实践研究。

“先导性教育体制构筑事业”2014年度预算12.2亿日元,2015年度为11亿日元,目的在于利用云计算等最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构筑地区教育体制,促进不同学校间、各类学校间的信息共享,加强学校与家庭间的联系;充实新型学习形态的指导方法,开发各类学校和各类教材所对应的指导方法,培养教师指导能力,构建教师研修体制;提高电子教材的便利性,积累区域间各学校可相互利用的教材,共享教材和指导实践事例等信息。期待在2017年时,教科指导中ICT有效利用率(就指导儿童ICT利用的能力能回答“完全能做到”、“稍微能做到”的教师比例)达到80%。该“事业”采用申报计划书竞争投标方式确定试点学校,保证预算符合事业目的并有效进行,研究成果将向各地教育委员会和学校等相关单位进行信息宣传,并在文部科学省组织的研修会和宣传杂志上信息促进成果的有效推广应用。

“先导性教育系统实证事业”2014年度预算为5.5亿日元,主要依据上文调查研究中的系统原型,构建如下页图4所示的教育学习云平台,目的在于教育领域中积极促进和普及ICT的利用,将学校课程和家庭学习无缝连接;提供丰富的电子教材,制定基于HTML5的统一化标准;降低ICT应用成本,减轻地区政府和教育委员会的负担;灵活利用学习记录数据,开发出大数据分析的新型商业领域;将学校以外的各类教学资源,诸如图书馆、公民馆、儿童馆等公共设施、教材开发公司、通信教育、培训学校等学习服务相关资源以信息通信技术予以整合联接;构筑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的泛在学习环境。在具体实践中该“事业”将构建可对应各类信息终端的低成本教育ICT系统,对低成本、标准化系统的功能和技术指标开展实证研究,以求获得今后教育ICT系统的普及型模型。该“事业”要求校园内已配备有一定程度的电子黑板,触屏电脑、无限网络等信息设备,并已实际应用在教学中,必须使用学习教育平台中所提供的学习支持功能、教师支持功能、学校家庭联系功能、学校间联系支持功能、学校与民间教育事业者的联系功能,能使用该平台提供的HTML5规格的电子教材,实施家庭学习,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情况下保存学习,教务等记录,进行利用和分析,以此制作和提交相关实践研究报告。

后记

日本政府近年来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力求在2020年前实现人手一台的发展目标,普及教育信息设备,开发各类电子教材,从国家战略角度培养下一代国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提升整个国家的信息技术竞争能力。从各类统计数据可见,日本虽然力求各地区初中等教育的信息设备资源均一化,但是从学生人数来看,由于基数比较大,短期是难以实现人手一台的目标,为此,开展“先导性教育体制构筑事业”和“先导性教育系统实证事业”实际上也是为了缩减成本,通过云服务来缩小地区和学校之间的差异,实现信息的共享,通过制定统一标准和各类设备以减少在电子教材开发和教学应用软件开发上的成本,从宏观统筹和资源优化配置角度,这些项目的意义值得肯定,今后有必要继续关注项目实施动向。

参考文献:

[1]日本文部科学省,平成25年度学校における教育の情化の等にする果,

[3]日本总务省,「先的教育システム事における地域の定施要,http://soumu.go.jp/main_content/000306686.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