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业的调研方案范文

旅游业的调研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业的调研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业的调研方案

第1篇:旅游业的调研方案范文

一、局党组确定的四个课题

1、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服务业的龙头,如何在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负责人:xxxxx

调研成员单位:规划处规划设计院

调研专家:xx

2、如何进一步深化“五级联动创优工程”、“三个一批”旅游大企业培育工程和“联合推介,捆绑营销”计划,实现旅游体制机制的创新。

该课题由3个子课题组成:

(1)如何进一步深化“联合推介,捆绑营销”

负责人:xxxx

调研成员单位:促进处国内处国际旅游市场开发中心

调研专家:xxxxx

(2)如何进一步深化“三个一批”旅游大企业培育工程

负责人:xxx

调研成员单位:办公室规划处旅游商品开发中心

调研专家:xxx

(3)如何进一步深化“五级联动创优工程”

负责人:xxx

调研成员单位:管理处旅游投诉中心

调研专家:xx

3、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提前建成旅游强省。

负责人:xxx

调研成员单位:旅游职业学院

调研专家:xxx

4、如何发挥旅游业作为经济文化一体发展最具典型性的产业优势,通过打造“好客xx”、“xx客栈”、鲁菜馆等文化旅游品牌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贡献。

负责人:xxx

调研成员单位:政策法规处人教处旅游信息中心

调研专家:xxX

二、调研工作的组织落实

1、充分发挥专家智慧,局党组确定的4个重大调研课题,每个课题邀请1-2名专家参与调研,具体参加专家由各课题组确定。

2、通过“xx省旅游产业创新奖”征集活动进行征集有关调研成果。由xx大学王德刚负责,促进处负责协调。

3、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旅游强省建设”专题研讨会,请旅游专家委员会专家建言献策。由旅游职业学院负责与专家联系,办公室负责协调。

4、在市、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层面上征求意见与建议,由政策法规处负责向全省发出通知,汇总有关意见与建议后报局党组。

5、在xx旅游政务网开设“省旅游局网络讨论室”,组织全局同志进行讨论交流,由旅游信息中心负责。

第2篇:旅游业的调研方案范文

[关键词] 区域旅游线路旅游经济设计原则边权值

旅游线路是游客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旅游业的主要产品,它包括景点、交通、住宿、辅助设施等,不同的线路选择直接影响到客户满意度,一个良好的旅游线路,不仅有助于提高游客疏导效率,更能够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是旅游业存活发展的基础,而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必将促进和带动文化产业和休闲产业发展,形成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合作开发区域旅游线路的新形势

目前,全国各省市的“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大多已完成,从规划安排来看,加快开发旅游产品、整合供给、注重营销已成为规划的重心。加强地区合作,发展区域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区域旅游线路是指对旅游资源密集的省际范围或毗邻几市配置合理的旅游线路,最大限度的以点带面,有效的发挥景点的辐射功能,对周边省区经济起到了促进和带动作用,且毗邻地区季节相近,一经设计推出的旅游线路变更受季节影响不大。

二、设计旅游线路的前提条件

新形势下日益增大的旅游客源市场,促使区域内省市各方都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之相应的政策扶持,签署旅游合作协议,积极建成较发达的交通、通讯、营销等配套体系,投资修复和建设重点景区,筛选旅游精品,培训合格的旅游宣传、管理、服务人才,达到“三有”条件:即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持续高质的旅游服务,为联合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做准备,为旅游合作生存和不断发展提供基础。

三、区域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

1.研究消费者心理,满足市场需求。旅行社推出的线路方案将面对消费者的选择,它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市场调研,消费者要求旅游线路具备省时、路径短、景点内容充实,线路消费比高等特点;而消费者旅游动机则分为满足好奇、长见识、娱乐、购物、疗养、商务、休闲等,区域旅游项目因幅员辽阔、旅游资源类型众多、备选方案灵活多样,更易迎合消费者的各种旅游需求,综上因素设计线路时,需考虑空间跨度和交通工具的选择,力求以合理的消费和旅游时间使消费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

2.整合资源,主题特色突出。每一个旅游线路方案应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在旅游资源风格上应具有较大反差和互补,唯此才对消费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例如观光型旅游线路常以自然风光、民族风情、饮食文化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是目前多数游客消费的基本层次。

3.项目安排的顺序与节奏感。市场调研表明,消费者对服务价值的评价取决于期望与感觉差异、个人需要、服务预期,而消费者对旅行质量的感知包括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两个方面,在设计旅游线路时, 项目安排的顺序与节奏感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与精力,区域内景点布局避免太密集或太稀疏,应有张有弛,而非走马观花,疲于奔命。

四、区域旅游项目选择及最优线路配置思路

旅游线路是构成旅游产品的主体,是景点,住宿,交通和娱乐活动等多要素综合性的产品,策划旅游线路就是在线路上合理布局景点,寻求其间最优的游览顺序.作为区域旅游合作,由毗邻省市选择精品景点,由线路设计部门完成如下工作:

1.根据游客的旅行动机和期望,对景区、景点按主题进行大体分类,综合交通、专用设施等信息,必要时可增减景点,以选定景点作为节点,以选定路线为边制定最优路线。

2.利用多目标综合评判法来确定各边的边权值

,其中表示两节点间距离表示各节点的重要度,表示对该景点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评分,表示该景点的观景指数或景区级别,表示该景点在此路线中的相对重要度,上述参数的取值需建立在大量资料分析及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必要时借助统计学知识。

3.最优旅游线路的配置。区域旅游线路必须统筹规划,考虑到毗邻区域内景点密集,在寻求大区域最佳路线之前,以省市为小区域,借助软件将小区域内景点的最佳路径讨论出,并以本区域的起点和终点与其他区域的起点终点进行衔接,此法提高了最短路算法在大区域范围内的可操作性。利用景点首尾衔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点带面,区域衔接处的起点终点也可作为各区域旅游服务人员的接力点。

好的旅游线路是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区域最优旅游线路的配置思路在边权值的确定上提出新的量化标准,对线路配置提供了一个操作性强的方法;一条贯通良好的区域旅游线路,具备省时、经济、高效的特点,能够更好的适应消费者需求,从而辐射和带动旅游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淮南孙法合:图论法确定区域公路网主骨架浅谈,山东交通科技,2000年3期

[2]唐亦功:西安及毗邻地区旅游线路的配置及规划,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4月

第3篇:旅游业的调研方案范文

关键词:创新能力;项目训练;旅游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29-02

一、实施创新能力实践学分项目训练的理论依据

1.“教学做合一”思想。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认为教育就是在“做”上学,在“做”上教,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也不能“教师讲,学生听”,填鸭子似地一味灌输,而应“教”、“学”、“做”三者合一,寓教于乐。他说:教学做的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1]。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把“教”、“学”、“做”三者合一,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做”这个实践过程中得到良性的运作,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2]。

2.“过程模式”理论。“过程模式”理论是斯坦豪斯(L.Stenhouse)在1975年出版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中提出的。过程模式强调教育的方式而非教育的内容,强调学生如何学习而非教师如何教。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式学习,重视学生思考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3]。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实施创新能力实践学分项目训练解决的现实问题

1.旅游业发展对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09年国发(41)号文件)中指出:“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统筹协调,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4] 我国将围绕这两大战略目标,积极推动旅游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发展,力争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建设旅游强国,创新性旅游专业人才是根本保障,要求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的专业技能;拥有对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的获取、处理和灵活运用能力;具备多学科、多角度的发散思维能力;关注旅游业发展态势的职业敏感和超前的预测和决断能力。

根据旅游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要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旅游管理专业高素质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出发,构建教育教学内容体系。

2.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现实问题。“创造性完成实际工作的专业执行力”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需要涉及面宽且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还需要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其中,持续不间断地开放自由的实践教学尤其重要。目前国内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普遍具有较强的集中性,大多集中于为期3~6个月的毕业实习,很难满足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需要,也不利于学生在校期间基于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而达成创新能力的转化。因此,除了安排集中的教学大实习之外,应在四年的本科教学期间,搭建一个能吸引学生、训练学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创新活动的平台,设计形式多样的旨在培养专业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的课外系列实践训练项目,通过不间断地给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经过几年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尝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人才培养的切入点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8个固化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能力实践学分以专业训练项目为实现载体,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锻炼及时对接,适时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并在经验的不断积累中有所创新。使学生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树立创新意识、学会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开发创新潜力,为他们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实践学分项目训练的内容及实施形式

2009年,在宁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根据《关于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意见》(宁大校发【2008】75号)文件精神,为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实践创新活动,增加了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必修学分,这8个学分由学生参加导游技能训练、旅游公关活动策划、企业创意文案设计、旅游营销方案设计、旅游市场调研与统计分析、区域旅游业发展调研、饭店服务技能培训、旅游项目开发设计、中英文导游词创作、旅游文化创意、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等创新实践项目之中的4~8个项目修得,并将有关要求固化于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实现了创新能力训练进学分、进计划、进方案、进项目、进实训,实现了创新能力培养校内与校外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结合。

1.各训练项目内容设计的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实践学分项目的设置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因素:首先是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对终身学习提出的要求;其次是知识经济发展对旅游人才创新意识的要求;第三是适应旅游行业发展对旅游人才应具备的创新能力的要求;第四是要求考虑学生个性特征。因而,在训练内容设计上应符合如下原则:前沿性;动态性;灵活性;开放性。

2.各训练项目的实施形式。通过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活动形式、实践经费、实践基地等资源的整合,将创新能力训练项目与校内外各种文化科技活动、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实习等结合起来,搭建了一个基于广泛教育教学资源的、可使大部分学生受益的、可引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具有一定深度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平台。在各个项目的实施中,除了引读精讲、讨论之外,还利用个案研究、小组学习、口头交流、书面交流、实操训练、班级讨论、个人或小组汇报等,形成了以下几大类训练形式:学科竞赛;社会调查;学术讲座;科研训练。

实施创新能力实践学分项目训练是将学生所学知识及时应用于实践并转化为专业执行力的关键教学环节,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培养学生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手段,是理论知识得以经验转化和能力提升的的根本路径,也是检验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及理论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通过系列专业项目的实践训练,不但能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为今后改进理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25.

[2]陈宏毅.实用主义教育与“生活教育”——杜威与陶行知教育理论之比较[J].求索,2003,(4):178-179.

[3]汪霞.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及其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4):60-64.

[4]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EB/OL].

http://省略,2009-12-03.

第4篇:旅游业的调研方案范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旅游管理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1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

(1)教学内容不明确。现今,我国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时,大都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明确。在没有对市场进行调研的情况下,教师们仅仅根据自身所在学校的特点来设置课程,最终教授培育出来的学生们完全不能满足旅游行业和社会市场的需求。其次,教师们根本没有充分了解旅游行业的市场需求,从而导致设置的课程和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联系并不密切,学生们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根本不能学到专业知识,碌碌无为。

(2)教学目标不明确。目标明确是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是,在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们没有对教学目标进行清晰的制定。因为制定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们在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知识时,方向性较为模糊,专业内容太过广泛而且比较杂乱,进而导致学校教育出来的学生们大多数都是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是略懂皮毛,但是没有一项是精通的。而且,学生们在学习专业课程时,没有给自己设置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学生们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根本不知道如何学习,学习方式杂乱无章,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3)实践场所过于简陋。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还没有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们准备条件较好的实践场所。如今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充足的经费,进而使本科院校不能在校内为学生们布置良好的实习场所,学生们根本没有机会去课外进行实践,接受的仅仅是课堂上的教育,大部分学生都只是掌握了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然而,旅游管理专业毕竟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在此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具备实践经验与创新能力,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创新途径

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旅游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更严格。但是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设定的人才培养标准,显然是不符合旅游业对社会人才的需求标准,所以,为了跟上当前我国社会与旅游业的前进步伐,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旅游业发展的精英,必须要对其进行创新与改革。创新是推动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下面,笔者将会根据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一些创新的途径:

(1)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目前,虽然我国在旅游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其中仍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在培养旅游业人才方面主要包含两个问题:第一,旅游行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和该行业的发展相互适应;第二,培养出来的人才根本不符合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要求,也就是说滞后于旅游市场发展需求。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案。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设立一个“零距离”的概念,具体而言就是,旅游业的发展需求和人才的培养目标没有丝毫距离,旅游专业知识和设置的专业课程也不存在距离,校内安排的实习场所设备和具体旅游工作场所的设备没有距离。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们的旅游实践能力和专业管理技能,从而让学生们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技能上,都可以较快较好地融入旅游行业中。

(2)创新考核办法。当前,我国较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成绩考核方面,仍然较为普遍地采用学分制。在此种考核制度下对学生进行教学只会让学生们更加注重考试成绩,进而忽视了对知识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行了无形的束缚。因此,应用性本科院校必须要对学生们的考核方式进行创新。学校需要充分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特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可以把多种考核模式互相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

(3)创新教学方式。现如今,教师们采用的教学方式大都比较传统而且过于单一,具体表现在:在课堂上,教师们只是把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学生们只能被动地进行知识学习。长期下去,学生们很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所以,必须要对教师们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课堂中,教师们应当采用灵活、互动性较高的教学手段,比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以及多媒体教学等各种方式使课堂气氛得到调节。而且把实践当作手段,促进学生们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3总结

总而言之,如果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要得到长远发展,那么就需要加强创新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第5篇:旅游业的调研方案范文

关键词: 旅游英语专业 人才需求调查 人才培养模式

一、湖北省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21世纪,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已经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国家旅游局负责人在中国旅游振兴发展高层研讨会上预测,至2020年,中国旅游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将达到11%。中国已有20个省提出了“旅游强省,旅游建省”的发展战略,把旅游作为优先发展的行业。湖北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旅游业作为湖北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及高铁时代的到来,成为促进全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也对旅行社业、酒店业、景区景点等形成强大的需求拉动作用。湖北省力争到201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全省同期GDP的12%以上;培育3―5家国内知名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5家以上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行列;4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100家以上,5A级旅游景区10家以上;四星级以上饭店达到150家,五星级饭店30家以上;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强县达到40家以上;“湖北旅游名镇”达到40个以上,生态文化旅游镇达到100个以上,“湖北旅游名村”达到200个以上,星级“农家乐”达到2万家。

二、旅游英语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1.旅游业人才需求调查情况

本次调研设计了旅游英语专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表,主要针对企业的基本情况、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的岗位群或部门、专业人才所需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调查单位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预测情况及对本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建议等方面。随后,主要开展了对武汉市内及周边地区相关单位的调研,如武汉东湖风景区管委会,武汉黄鹤楼风景区管委会,中南国际旅行社,中国旅行社(友谊路门市部),长江大酒店等武汉具有代表性的景区,旅行社及酒店。主要方法是深入这些单位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与单位相关人员交谈,发放调查问卷表,了解他们在与本专业有关的岗位方面的设置情况,以及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了解企业对毕业生各方面知识及技能的要求。除了实地调研外,我们还通过书面调查问卷、电话咨询、网络调查、统计部门数据等各种方式进行调研,获得了大量有益的信息,了解了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及需求情况,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毕业生所需具备的职业技能、知识及基本素质等,为专业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2.旅游英语专业对应岗位的工作分析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经过对相关单位的调研,我系旅游英语专业将本专业学生职业范围定位于旅游及酒店服务行业,主要从事岗位为英语导游员、英文旅游咨询、签证部签证专员,涉外酒店前厅部前台等。

英语导游员接待对象主要为外国旅游者,因此除了具备熟练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外,还需具备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素质,包括对两种语言文化及差异的理解。英文旅游咨询主要负责为外国来华游客设计旅游线路,方案报价等,需要通过传真邮件电话等方式处理外国游客的咨询。签证部签证专员需要协助客户填写签证表格,核对客户资料是否符合签证要求,整理并翻译签证资料,联系使馆并递交签证材料,带领客户到使馆面谈,与签证官协调沟通,保持良好的关系。涉外酒店前台接待员能够用英语熟练的完成向客人详细介绍客房情况、房价,办理入住登记和离店手续,接听电话及对有特殊需求的客人做好登记等工作。

三、人才需求调查分析对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的引导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培养途径模式、师资队伍等构成要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因此,本专业人才培养要做到独具特色,应当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调整与改进。

1.确定职业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我院旅游英语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结合高职院校办学特点及旅游业发展近况,本专业特别强调将培养目标由知识型人才向职业化技能型人才转变的重要性。我们将主要以知识(英语知识、导游知识和酒店服务管理知识)为教学载体,通过课堂教学、实训教学、顶岗实习三个环节贯通,英语语言、导游业务和酒店服务管理三种技能融合,实施“三环贯通,三技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确定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对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而言,建立在英语和旅游专业能力上的综合能力,即运用各种相关知识处理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应是本专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因此,本专业在设计课程时,要求学生在毕业后能快速适应社会及岗位需求,保证学生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能够娴熟地掌握旅游从业技能。现阶段,本专业将课程分为基础英语语言类课程,旅游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三类。其中,基础英语语言类课程72学分(占总学分53.93%),旅游专业课程40学分(占总学分29.96%),公共课程21.5学分(占总学分16.10%),基础英语语言类课程比重过大。学生在3年的学习期间内,除需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外,应更着重其旅游职业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毕业后能立即投入工作。

因此,我们应当减少与就业关联较小的课程,增加适应社会及行业发展的特色课程。课程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旅游操作能力为出发点,减少《英美电影赏析》、《科技英语阅读》、《英语报刊选读》、《综合英语》等基础英语课程或其比重,增加《导游英语模拟》、《英语演讲》、《酒店服务英语》等语言与专业相结合的课程比重。在某些基础英语课程中加入专业内容,如《旅游英语写作》、《旅游英语口语》、《旅游英语听力》课程。旅游英语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将接触大量的涉外表格、文件和信函,应在学校期间即突出专业特性,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旅游专业的常用词汇,各种涉外表格、文件和信函的格式、填写规范和句型等。此外,甚至可以把职业资格标准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相关课程设置中,将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教学目标。例如,将现有的《翻译技巧》、《英语口译》课程改建为《导游翻译》,通过课上对学生导游翻译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通过涉外导游资格证书考试中的翻译环节。

3.加强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者,师资队伍的力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结果。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教师不同于单纯的英语专业教师或旅游专业教师,其应具备英语专业教师和旅游专业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知识面更广阔,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也更强大。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要求教师除需具备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有相关从业经验,能够在教学中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行业及岗位发展不脱轨。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如今,本专业教师都具备较高的英语能力,但旅游行业经验不足已成为制约我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除加强教师旅游专业学习外,我系应鼓励专职教师企业挂职锻炼,从事旅游相关产业,积累行业经验。可聘请长期工作在旅游一线的兼职教师,充分发挥他们实践技能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长处,利用其对旅游行业前沿最新动态的了解和把握,教授操作性较强、实践性较高的课程。

4.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实训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教学改革中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将实训分为三个方面:课堂实训,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基于我专业良性发展,应特别加强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专业课程中的实训环节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切身体会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书本知识,避免纸上谈兵,影响教学效果。一方面,可利用闲置的校车建立“旅游巴士”实训室,帮助学生进行导游业务训练,另一方面,可将课堂从教室搬至校园,对学生进行模拟景点讲解的训练。

为了更好地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我们还将加强校企合作,主要组建并加强三方面校外实习基地:旅行社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包括门市接待和销售、旅游产品设计与促销、计调、签证等),依托旅行社有湖北南方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中国国旅(武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等;景区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包括中英导游等),依托景区有武汉东湖风景区、黄鹤楼景区等;饭店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包括涉外饭店的接待等),依托饭店有武汉香格里拉大酒店、武汉费加罗咖啡有限公司等。

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我们甚至可与企业发展“订单式培养”战略和“工学交替”战略。“订单式培养”战略,即与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学校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设计安排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主要由企业具有相关实际经验的从业人员授课。学校按时将经过专业训练,符合企业标准的学生送到企业参加工作。对于企业、学校和学生,“订单式培养”将是一个三赢的局面。“工学交替”即将学校学习和校外实习穿行,如第一学年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第二学年参加顶岗实习,第三学年回校继续专业学习。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将理论结合实际,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首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3,(7).

[2]泰姥梅.敦煌旅游业发展与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3]黄美忠.湖北旅游业人才需求调查[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12).

[4]贾晓琳.论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职教论坛,2005,(3).

第6篇:旅游业的调研方案范文

旅游行业不能脱离其他行业的辅助独立存在,需要如医疗,零售,餐饮,电力,交通,安保,环保等行业的公共协作。这些部门及行业都需要在旅游景点规划的前期就进行沟通。由于各方面需协调部门过多,涉及行业过广,常产生前期遗漏,后期弥补的情况,在一定程度浪费了人力物力。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有一半的旅游规划没有得到实施,变为一纸空文。规划得不到完整的落实,导致旅游整体规划布局错乱,阻碍旅游行业的发展。

二、旅游管理中规划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将旅游规划管理推向市场

首先,要加强旅游规划行业的环保意识,制定一套有效的环保评估标准,确保旅游资源及周边生态环境得以良好的保护。也会相应的促进旅游项目的进步,从长期角度来看是相当必要的。其次,要将规划行业推向市场,鼓励成立专业的规划公司,从全社会范围内挑选优秀的规划方案和规划人员。设立考核制度,将旅游规划作为一项同会计、律师等相同的专业技能,并设立考核证书,禁止无证人员从业,使从业人员的正规性,专业性得以保证。

(二)做好旅游规划的前期调查

首先,要加大前期调查的投入人员,经费和时间,调研工作要进入实地。通过对当地旅游资源及附近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深入考察研究,科学配置旅游资源,保障规划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从而保证旅游项目自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发展的稳定性。其次,要加强与当地各行业及部门沟通协作全面的考虑构建旅游规划,将旅游项目所需的附属设施和自身需求做统一整合。

(三)要公正公开选取规划方案

为了能够更好的优化旅游管理中的规划管理,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公正公开选取规划方案,让其方法和进程开放,将提供方案的对象从内部关系人扩展到全社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选取规划的最优方案,使旅游规划从旅游开发部门独立出来,有更大的自主和竞争性,推动旅游规划的前进,让旅游规划能更专业,更好的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服务。

(四)对项目进行后期追踪管理

首先,要加强实施的监管力度和后期管理。设立有效的评测体系,对旅游项目进行评测,以此判断旅游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旅游项目的具体效果,辨别规划的实用性,并根据实际效果做出调整和改变,以适应当地旅游的发展需求。与所有相关部门及行业做好有效沟通,做到不遗漏,不忽略。其次,做好行业和部门间的协调工作,保证规划有序稳定的实施。

三、结语

第7篇:旅游业的调研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旅游英语专业 人才培养

每一个经济产业的失衡、选择和相应的调整均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有密切联系。我国旅游业的与时俱进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视角,让我们得以看的更加真切。旅游业的发展紧跟着这个社会的脉搏,在同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的碰撞、激荡中感受自身所面临的困惑和失衡,经济全球化、世界开放化的变化使得旅游业不由自主的把眼光聚焦于“国际化、专业化”这些词语上,很自然的,作为为这一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的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如何增加这一产业的活跃因素?在改革的节点,如何体现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前瞻能力?如何避免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同市场需要产生矛盾?培养人才的模式改革为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我们期待已久的答案。

一、培养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困境窥探

首先,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教育并未很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旅游英语是一个从实践中产生发展、为实践服务的产业,需要从业人员具备很强的实践感,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严格要求。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必须相统一方能达到预期效果,旅游英语的实践性要求决定了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应始终以实践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以专业化的理论知识和生动直观的实践相配合作为教学方式。但纵观现在高职旅游英语专业领域,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随处可见:课程安排方面理论和实践课时的比例差距悬殊,师资队伍方面实践型教师的缺少,教学资源方面实践基地的缺乏和时间分配的不合理……“摸着石头过河”成为这一专业的尴尬发展状态,如何在理论的墨香间、在实践的河流中找到旅游英语专业的发展基石,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其次,我们必须明确目前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的从业人员存在和市场需求存在矛盾,且培养方式上缺乏因材施教理念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的是来自本科高校的“落选名单”,有的是来自高中学校的“淘汰机制”,文化基础的差异性较大,“因材施教”应该成为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重要教学理念,但当前这一专业领域一概而论的教学方式却占主流位置,成为旅游英语专业发展的阻碍;旅游和英语相结合是旅游英语专业的题中应有之意,然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却是将二者相分离的教学模式,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宽泛的旅游或者英语方面的知识只能使得培养出来的从业人员缺乏精致性、专业性而走向泛泛,不精通。

二、培养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方案筛选

首先,必须实现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都要秉持这一基本理念,实现旅游英语专业教育实践化发展的一体化趋向。将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训练有机融入专业教学甚至是教材编写中,并适当向实践方面倾斜;以市场需要的调研结果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增加理论性知识的实用性;有效利用实践基地,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为学生的实践技能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机会和平台。

其次,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构建市场向导和因材施教的教学价值观。旅游英语专业在市场潮流中产生发展,最终趋向是为市场服务,其产生渊源和教学目的决定了它必然需要满足市场的要求。与时俱进、市场向导的专业课程开发设计原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专业培养的人才的就业程度,其职业素质和知识能力必须达到和市场的有效契合度方能被市场所接受。

三、总结

旅游业的热度为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激情,它的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改革力度和人才培养的优劣,一个有效的方案是它前进的奠基石。高职旅游英语的人才培养若想展现自身最美的姿态,就必须深刻认识并正视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积极应对旅游产业专业化要求、国际化趋势的挑战,将自身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完美凸显出来,在科学、理性的理念指导下,不断挖掘自身优势,探寻合理的人才培养的方案,在它所面临的障碍面前,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门,实现和市场、和世界的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张立恒.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6,05:35-37.

[2]何平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9(17):73-74.

[3]丁刚,陈倩.完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研究:以福州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3(10):68-69.

[4]林艳丽.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04:52-53.

[5]周小英,周勤亚,舒江.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4:55-57.

第8篇:旅游业的调研方案范文

2016有关环境调研报告范文一:

通过对调研问卷的分析,发现了很多问题,公共场合,只有57%的人垃圾进桶,说明半数多一点的人注重公共环境卫生,其余43%的人这种观念不强,说明大家卫生习惯很不好,我建议大家都来提高自己的素质,不要乱丢垃圾。

在少用塑袋的调研中,64%的人认识到这一点,53%的人没注意到,说明人们的头脑中环保概念不足,我建议政府何环保组织应该加强倡导的力度,并且政府应该加大经费投入。

在家庭生活中,废袋妥善处理的占到43%,随意的占到57%,问题很严重,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吧废袋处理好。

对满地废袋的感受习惯的占6%,说明很多人好没有意识到废袋的危害性。讨厌的占22%,说明大家对环境的审美意识还是有的。无奈的占到50%,说明多数人对废袋很讨厌,但囿于人们的自私和丑陋的习惯,无法纠正这一恶习,或者说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单靠一两个人无力解决。担忧的人占到22%,说明很多人担心环境的污染。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主力号废袋。

支持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的人占到93%,说明大家认识到尾气排放的危害性。不了解的人6%,说明这些人还缺乏认识。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控制尾气排放,大家一起来努力,环境一定会好转的。

对包装袋太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有71%的人认识到了,这很好。对于食品分装太小,用袋太多以至于严重污染环境,有32%的人认识到。

其实最后两个问题是很严重的,而政府又是最没有注意的,我建议政府应该规定包装的规格,避免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

2016有关环境调研报告范文二:

一、只有环境美,才有旅游价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无论是山川的自然风光,还是田园的秀丽景色,或是滨海的波涛浪花,都是美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环境,既可使人们留连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里,也可使人们得到陶冶情操,激发热情,充满活力。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就是形象地说明了大自然的美对人们的精神感应作用。因此,人们通过游览风景区,欣赏自然风光,瞻仰名胜古迹,赞叹能工巧匠的高超艺术,享受大自然的美,而获得精神生活上的满足。

当然,由于旅游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阅历、性格及思想意识、文化素养、宗教信仰、审美水平、具体环境等的不同,对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正如孔夫子所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那样。如有一些旅游者在游览名胜古迹时,常常会对一些古代建筑、文物古迹,以及与文化传说有联系的风物,感到特别的兴趣。对这些人文景致的欣赏,实际上包括了对古代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赞美。旅游者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游览,既增长知识,又获得美的享受。这种知识的获得和美的欣赏,往往是联系一起的,从而进一步增添了游览的兴味。

但是,大自然的美,都与绿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的环境能引起人们愉快的精神状态,并使人们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保持旺盛的精力;绿色还有净化空气,改变自然环境的作用。所以通过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可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创造合理的生存环境,为人们提供较多的接近自然美,享受自然美的机会。因此,保护好绿色森林资源,就是维护优美环境的关键。因为森林一旦破坏,绿色生命之美也随之销声匿迹,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将是一幅荒山秃岭、穷山恶水、垃圾遍地、嗓声刺耳的凄凉衰败的景象,是人们所不愿一顾的厌烦之地。

因而,只有环境美,才具有旅游价值。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负有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环境,为开发、建设更多、更好的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任务;而且更负有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生存、生活环境,以创造更多的旅游财富的责任。

二、开发与保护并重,才能确保环境美

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必须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游景点的同时,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另方面在合理地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时,应注意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切忌对旅游环境进行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

首先,要依照法律来保护环境。建设旅游风景区、开发旅游资源时,要充分利用现行的许多法规条例,以确保

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免受污染的破坏。如利用森林法,既可制止对森林的乱砍滥伐,防止水土流失,又可直接保护自然环境,保护风景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又如利用水污防治法,对保护江、河、湖、海水体免受污染的危害,对维护旅游用水环境等,都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法律武器,对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加强管理;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创造条件。

其次,要树立防重于治的新观念。保护旅游风景区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促使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化,为人类的休养生息,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因此,必须贯彻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要避免重走资本主义世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无论是山林、水体、风景名胜,只要是已辟为旅游区,或计划要开发为新的旅游区,都应事先就其环境保护方面,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分级保护。不能等到问题成了堆,再来补救、治理,而处于被动局面。

再次,要加强治理已受破坏的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我国有不少的旅游风景区的环境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许多风景名胜古迹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危害。如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独特的九曲溪及两岸苍翠、挺拔的植被,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但在前几年,人们却对武夷山上的森林,进行掠夺式的砍伐,使其精华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剧下降,而严重威胁武夷山的旅游景观价值。所以,对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及早进行必要的治理和抢救,使之尽快地恢复其本来面貌,以适应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迎接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赏。

三、搞好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发展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都能饱览我国奇妙绝伦而绰约丰姿的旅游资源,我们必须在从事旅游业工作中,注意旅游风景区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特别在当前仍有很多人尚未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时,把保护风景区环境作为发展旅游事业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就显得更为重要。

1、要应用美学观点,搞好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

一个良好的旅游风景区,必须是风光秀丽,环境未受破坏和污染,能满足旅游者观赏和行动的心理活动环境。因此,必须应用美学的观点搞好环境规划。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园林、建筑、地质、地理、生态、气象、环保、文物、历史、

经济、管理、旅游和美学等多种学科协同配合,对风景区环境进行综合考察、评价、预测合理的旅游规模等,从而提出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最佳方案。这个最佳方案,一定要从美学的观点出发,按规划的要求,提出严格禁止在风景区范围内大兴土木,建工厂企业;严格控制在风景区兴建各种楼、堂、馆、所和旅游饭店,使风景区环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并提出在必要地段,实行封山育林,确保风景区生态平衡,以努力把风景区建设成为一个有益于人类健康,构成为一个适合于康乐消费的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第9篇:旅游业的调研方案范文

今年以来,全市旅游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市“两会”精神,围绕海洋旅游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好迎接大桥经济、世博会、接轨上海文章,编制旅游规划,推进精品建设,强化宣传促销,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市场整治,强化兴旅合力,旅游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年,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305万人次,同比增长13.2%;实现旅游收入85.34亿元,同比增长16.9%。假日旅游经济持续火爆,三大黄金周,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62.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和15.5%。

(一)着力抓好《**市海洋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工作。完成《总规》编制任务。《总规》采用招标形式,编写人员以世界旅游组织专家为主体,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创新规划编制全过程管理,通过评审的《总规》获得了省、市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加强《总规》宣传培训。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相继推出了专家访谈、领导访谈等系列节目;把《总规》征求意见的过程作为宣传的过程,扩大《总规》影响;抓好《总规》学习培训,使干部和从业人员理解和掌握《总规》内容。推进《总规》实施落实。制订了《关于**市海洋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实施意见》,作为今后五年旅游业的行动计划;市旅管委根据《意见》分解了工作任务,明确了责任单位,加强督促落实。

(二)积极打造“中国海鲜之都”品牌。开展“中国海鲜之都”创建活动。通过努力,我市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海鲜之都”称号,成为全国唯一获此荣誉的城市,又为我市增添了一张金名片。加大营销推介力度。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开展海鲜美食和旅游推介系列活动;**群岛·第五届中国海鲜美食节推出了**海鲜排档上海展示、中国海鲜美食论坛、中国海鲜大餐争霸赛等主体活动,进一步扩大了“中国海鲜之都”的品牌影响力。加快餐饮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沈家门渔港十里海鲜夜排档品牌形象,加快各地海鲜夜排档的升级改造,建设海中洲海鲜美食城。提升企业整体实力。通过整合,组建了新的**市饭店餐饮行业协会,进一步理顺了行业管理体制;已有6家餐饮企业被授予“中华餐饮名店”称号,15家餐饮企业被授予“浙江餐饮名店”称号。同时,成立**群岛海鲜烹饪研究所,提高**海鲜烹饪研发水平。

(三)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旅游精品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群岛海钓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成立,泗礁岛、白沙岛等五大大众海钓场全面动工建设;嵊泗徐公岛等度假项目工程已破土动工;“爱琴海”号游艇和“普陀之星”号豪华游船已投入运营;绿城喜来登大酒店正式营业,香格里拉、财富等高星级酒店正加紧建设;普陀山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中国佛学院教育学院等项目进展顺利,万佛宝塔已落成,观音文化大戏已经开演。指导“渔家乐”规范发展。新增4家省休闲渔业基地,制定出台**市渔农家乐星级评定标准,提高“渔家乐”旅游服务质量;开展“美丽乡村”旅游展示评选活动,桃花岛、秀山岛获浙江“美丽乡村”综合奖。建立旅游重点项目督查机制。为确保项目有效推进,建立了近中期旅游重点项目数据库,全市有53个项目列入,总投资201亿元,其中,在建的27个项目投资39亿元,今年新动工项目14个,投资达22.7亿元。

(四)努力提升“**群岛”形象。做好接轨上海文章。借**成为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唯一指定旅游城市的机会,加强与上海有关部门的联系,开展“上海、**和谐城乡游”等活动,促进**与上海旅游的互动发展,扩大**海洋旅游的影响。做好迎接世博会、打好**旅游品牌的前期工作,我市入选“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旅游推广长三角工作站”,共同参与世博会旅游推广工作。深化旅游节庆活动。挖掘文化内涵,丰富办节形式,继续办好了第九届国际沙雕节、第五届观音文化节、首届渔业博览会等重点旅游节庆活动,积极举办国际民间民俗大会、中国海洋文化节、贻贝文化节、**海岛乡村旅游文化节、金庸武侠文化节、海泥狂欢节等地方节庆活动。**群岛·第五届中国海鲜美食节经相关权威部门认定后,成功入选“20**年度中国十大餐饮类节庆”,**市也被评为“中国十大节庆城市”。大力拓展客源市场。参加了国内各大旅交会、上海春季城乡互动大型旅游咨询展示会、上海旅游节花车巡游活动,开展了福建、青岛旅游促销;组织参加了赴印度、尼泊尔等国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推动朱家尖仿古帆船“绿眉毛”号参加韩国丽水市国际帆船节活动。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与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香港卫视、《中国民航报》等媒体合作,宣传**群岛整体形象,修编了**群岛旅游宣传册和全市旅游交通图,特别是利用举办海鲜美食节的平台,邀请中央电视台、上海卫视等中央和地方媒体大力推介宣传**旅游。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浙东南五市联合开发北方旅游市场,合力打造“活力浙东南——中国黄金旅游线”。

(五)不断完善旅游要素。推动旅游区提档升级。普陀山被评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区,桃花岛、秀山岛分别被评为国家4A、3A旅游区。提升旅游交通。拓展岛际旅游高速航线,提高交通船只舒适度,促进交通旅游向旅游交通转变。提高行业服务水平。重视软件建设,指导各旅游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普陀康辉旅行社有限公司进入国内旅行社100强,实现了我市旅行社在全国同业综合排名中零的突破;我市6家企业入选浙江省百佳诚信旅游企业,9家企业被评为省级“绿色饭店”;引进华辰国际、金陵、喜来登、香格里拉、邦城等国际知名管理公司,提升饭店管理水平。做好旅游各行业协会的换届工作,加强指导,注重发挥协会作用,促进旅游行业健康发展。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市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功能;利用号码百事通系统推出**旅游语音平台,提供呼叫中心服务和旅游热线服务;建立了**旅游信息服务公司,建设**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完善了标识系统,在旅游公共区域设立旅游地图广告牌、交通指示牌等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六)大力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健全旅游工作领导机制。成立了市旅游管理委员会,研究、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探索建立旅游责任目标监督考核机制,实施了对各县(区)、各部门旅游工作目标的考核和督查。实施旅游育才工程。与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劳动局联合举办了中南部旅游人才招聘会,完成了全国导游人员年审培训工作,召开了高星级酒店人才建设座谈会,举办了首届市旅游行业人才招聘会,编制了旅游人才工作方案,与大专院校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目前全市持证导游1450名,居全省第四。推进依法治旅。依法实施了对全市旅游星级饭店核准、复核、复评,旅行社业务年检和导游员年审等工作;加强旅游市场监察,受理各类旅游投诉,与市工商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净化旅游市场;落实了旅游安全责任制,建立旅游安全事故月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消除安全工作隐患,全年未发生旅游重大安全事故。营造合力兴旅氛围。社会各界对旅游业的发展日益关注,20**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旅游业的建议和提案大大增多;各地各部门对旅游业也越来越重视,加强了协调、沟通和配合。各级领导重视、主管部门协调、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各界支持的合力兴旅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形成。

(七)切实抓好自身建设。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努力建设好旅游干部队伍。规范化建设有新推进。修订了《**市旅游局制度汇编》,推进机关的规范化建设;推行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运行机制有新突破。建立定期的工作督促推进制度,每月举行局务会议、每季度举行全市旅游局长会议,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作风建设有新加强。建立班子成员和相关处室定点联系旅游乡镇(社区)制度,切实解决基层的实际问题;深入实际,就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等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在全市旅游行业开展民主评议“基层站所”活动,针对旅游市场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整治。市旅游局被评为“20**年度浙江省旅游工作优秀单位”。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海洋旅游业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精品不多,除普陀山品牌外,其他旅游品牌知名度还不够高,需进一步做精做优;游客逗留时间不长,人均旅游消费不高;对整个旅游业品牌的包装、宣传、策划、推介不够,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一些旅游企业经营粗放,存在“小、弱、散”等问题,有品牌、有实力的企业还不多;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营销滞后;交通制约仍存在,特别是高峰期旅游交通压力还很大;旅游人才需求缺口较大,旅游项目开发步伐的加快、高星级饭店的发展更加凸现了我市旅游管理、服务人才紧缺的问题;旅游设施不够完善,旅游服务水平不高,满足不了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2008年旅游工作思路

2008年我市旅游工作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富市”目标,深入实施《总规》,突出“海”、“佛”两大主题,做好建设、营销、管理三篇文章,继续推进大桥经济时代的旅游应对工作,加大接轨上海力度,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要素,提升产业素质,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旅游业发展目标: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460万人次,同比增长12%;实现旅游收入96亿元,同比增长13%。

(一)以“海”、“佛”为主题,加快推进海洋旅游精品项目。在工作要求上,把2008年定为“项目建设年”,牢固树立“抓进度、求实效、出精品”的理念,确保以“游”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切实有效的推进。在工作目标上,加快推进大众海钓游项目,完成泗礁岛、白沙岛、桃花岛、秀山岛等一期钓场建设,建立一支导钓队伍。打响做大海鲜美食游项目,实施海鲜品牌建设方案。着力推进度假会展游项目,督促指导徐公岛等项目,开工建设朱家尖东沙、桃花塔湾项目,协助办好渔业、船业和佛教用品博览会。深度开发海洋文化游项目,海洋文化大戏整编有实质性进展,主题岛开发进度加快。大力打造**群岛海上游项目,推进朱家尖岛等游艇基地建设和游船项目招商,开辟海上环游线路。不断提升渔农家乐游项目,尽快形成若干家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精品渔农家乐,推介开发普陀筲箕湾、岱山凉峙等地的项目。精心推出佛教文化体验游项目,确定若干寺院开设讲经课。大力拓展佛教文化旅游项目,完成中国佛学院教育学院建设,办好佛教用品博览会,启动佛教文化场所、旅游纪念品市场建设。在工作措施上,建立项目推进机制,对各项任务进行分解,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完善督查制度,实行全过程跟踪监督;建立考核制度,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实行项目责任制,明确项目主要责任人和部门;实行定期例会制度,分析阶段性项目进程情况,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

(二)以整合创新为举措,进一步打响“**群岛”品牌。加强整体形象宣传。在整合全市营销资源、强化营销整体合力上有新的进展,对全市性营销活动,制定计划,统筹安排,有序开展。制定实施“**群岛”品牌营销方案,在**群岛旅游标识形象设计、旅游宣传内容创新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推进**旅游整体形象的包装、策划和宣传。发挥各方积极性,通过政府推动形象宣传、协会拓宽营销渠道、企业开展产品促销等手段,形成良性互动的旅游营销局面。整合旅游节庆活动。以整合、打造佛教文化和海洋文化两大节庆品牌为目标,按照承办主体不变、节庆内容有机、活动时间有序的原则,制定全市节庆整合方案,统一宣传的标识、内容,统筹活动的部署、开展。做好细分市场文章。继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境内市场主攻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境外市场主攻以港澳台地区、日韩为主的东南亚市场。在扩大游客总量的同时,针对我市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实际以及淡旺季明显的问题,着力调整客源结构,重点在细分市场上下功夫,在深入开展我市游客市场调研工作,对客源结构进行深层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挖掘市场潜力,扩展客源层次。深化接轨上海工作。以参与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加强与上海各方的交流,重点做好“世博海上之旅”推广、旅游项目共同开发、小洋山门户合作建设等工作。抓好观念接轨,以上海为平台,学习国际旅游业在管理、开发、营销等方面的先进理念;抓好产品接轨,充分发挥我市海洋文化的旅游优势,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抓好服务接轨,建设与现代旅游业相适应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市旅游业的服务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强旅游区域合作,进一步打响“活力浙东南--中国黄金旅游线”,扩大与杭州等重点旅游区域合作的领域,达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

(三)以完善旅游功能为重点,加强旅游目的地建设。建设旅游门户。应对“大桥效应”,重点推进蜈蚣峙门户建设,小洋山门户相关工作有实质性进展,完成定海城区、新城、沈家门、三江-西码头门户规划。加快全市旅游集散网络构建,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增加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提升旅游交通。按照由运力保障型向舒适快捷型发展的要求,加快构建畅通高效的海陆空联运网络,在旅游交通的运力与舒适度有新的提高。海上旅游交通重点提升各旅游岛之间、各集散中心站至各旅游岛的运力与舒适度;陆上旅游交通重点要提升**本岛、岱山本岛、秀山岛、桃花岛、泗礁岛等主要旅游岛屿的运力与舒适度。提高接待能力。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稳步推进高星级酒店建设,2008年力争新增5家;大力发展家庭旅馆,提升档次,使之成为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对其它星级酒店,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发展星级餐馆。强化行业管理。抓好标准化建设,在完善星级饭店评定、旅行社审核等经常性工作程序的同时,推广旅行社等级评定工作,加强对社会饭店的规范化管理,对海钓等新兴行业、“渔农家乐”等特色行业,积极探索标准化管理路子,促其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进行业自律,创新服务方式;创新市、县(区)两级旅游主管部门行业审核、年检运作程序,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继续深化行风建设,深入开展行风评议、诚信企业、行业标兵评选等活动,增强行业优质服务意识。构建旅游信息系统。按照旅游信息库、旅游目的地管理和营销系统一体化要求,启动旅游数字化工程,建立旅游信息中心,建设旅游信息网站、旅游电子商务、“数字景区”,进一步完善卫星账户;实施旅游导引标识系统工程,接轨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完善全市各旅游区服务标识;加大对外形象宣传力度,在主要客源地利用多种载体开展有效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