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舆情排查情况报告范文

网络舆情排查情况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舆情排查情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舆情排查情况报告

第1篇:网络舆情排查情况报告范文

统计数字显示,去年我省总量同比下降6.7%,来信同比下降8.5%,来访同比下降6.3%,重信重访同比下降12.4%,联名信和集体访同比下降7.1%。

如何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在推进依法治省的进程中,我省进行了有效的实践与探索。

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和问题

阿坝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村村民刘志福是一个老上访户,由于村上2007年一个由村上实施的项目工程款(每人550元)未得到兑付,刘志福多次到县、州上访。映秀镇上的律师和政府工作人员找到老刘了解情况,纪委部门加强督查,按照相关政策法律调查渔子溪村资金使用情况,责令村上加紧兑付,最后老刘的问题迎刃而解。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成功化解突出问题,这并不是个案。省局副局长杨旭介绍,我省总量连续10年呈下降趋势,由78万余件次下降到26万余件次。去年,省、市、县共同排查出了3500多件突出问题,其中省上“挂牌督办”了777件。

但是,“重点领域问题仍较突出。其中城乡建设、劳动保障、土地征用、农村农业、涉法涉诉的量占全省总量的2/3左右。我省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一刻也不能懈怠,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杨旭说。

随着总量的明显下降,近年来我省渠道也在不断拓宽。除了“12345”的电话热线和一封不用付邮资的“人民来信”外,窗口和网上受理平台的设立,扩大了群众渠道。

2013年底,达州市政法系统在市群众接待中心设立的涉法涉诉窗口正式对外开放。市级政法各部门每日抽派两名工作人员到窗口轮流值守,接待群众,解答各种咨询和疑问,对不同的案件进行分类处理并流转办,同时做好群众政策宣传、释法明理和情绪疏导工作。

2014年2月,省局门户网站开通运行。在网上受理渠道上,开设了“省委书记信箱”、“省长信箱”、“投诉受理”三个平台,供群众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同时,制定相应的网上办理规则,从工作机制上保障及时有效的处理群众事项。网站还通过设置“查询信件”服务,让群众实时了解具体的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

“今年,我们还将对缠访闹访、以访牟利等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治理行动,规范行为,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省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按照《四川省依法治省2014年工作要点》的部署,今年还将由省委政法委牵头对治安问题突出地区开展综合整治行动,依法化解矛盾纠纷。

构建大网络舆情工作格局

“互联网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最大变量’,我们能否冲得上、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靖平强调。

作为现实社会延伸的网络社会,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新形势下,用好全媒体,加强网络管理,构建网络和谐环境显得更加迫切。

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媒体作用?如何牢牢掌握网上舆论工作主动权?各市州宣传思想战线纷纷展开行动。

乐山组建由网管、网宣、网评、舆情和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组成的强大网军,建成100人的网评员、100人的舆情信息员、100人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完成300人左右的网军培训任务。

绵阳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网络新闻发言人对一般性网络舆情原则上在30分钟内回复;重大网络舆情要在1个小时内回复;敏感性网络舆情要在3个小时内回复。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和社情民意的集散地,《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提出‘构建大网络大舆情全媒体工作格局’,可以为推进四川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省社科院副院长李明泉说。

今年,省委宣传部将牵头负责、公安厅和省通信管理局共同完成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分析、研判和处置,严格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积极稳妥地推进网络真实身份信息注册等工作。

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2013年12月12日,四川蓝光和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圣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保利(成都)实业有限公司等32家房地产企业被成都企业信用评估与诚信评价协会评为“诚信企业”。

这些企业诚信状况的专业评估以2013年10月正式实施的《成都市企业公共信用等级划分》为标尺,这也是促进企业诚信自律,规范行业信用评估与诚信评价工作,助推成都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依据。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国务院要求各地方政府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在房地产行业探索实践和开展的诚信建设规范化试点工作,为民生领域相关行业的信用评估起到了示范作用。”成都信用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已经全面接入四川征信系统。从2013年10月起,将有40家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陆续接入四川征信系统,其中成都地区16家和其它地区24家正在进行联网工作。备受关注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也将接入征信系统。

个人征信信息的查询也同样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在成都主城区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别选择了一个商业银行网点作为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点,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商业银行个人信用报告公众查询服务试运行工作。

第2篇:网络舆情排查情况报告范文

2011年,我街道综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市委全会、全省、南平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跨越发展这条主线,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导向,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基层基础建设,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全面提升综治工作整体水平,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充分发挥综治职能,服务保障跨越发展。

1.有效服务发展大局。紧紧围绕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的目标,充分发挥综治职能,有效服务发展大局。继续深入推进优化发展环境治安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破坏和阻挠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工业园区发展和损害企业合法权益行为的打击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借机滋事、干扰生产、阻扰施工、强买强卖以及涉黑涉恶犯罪的行为,优化治安环境,确保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突出服务“三农”工作,依法查处侵害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体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制贩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坑农害农的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准确把握经济形势,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社会关系,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强化法律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2.切实改进执法方式。综治部门要积极主动推出便民利民措施,打造“一站式”的窗口,引入“一条龙”服务,运用巡回审判、警务直通车、“QQ网络警务室”等措施,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突出服务企业发展,慎重使用强制措施,做到“五个不轻易”:不轻易传唤企业负责人、不轻易冻结企业账户、不轻易查封企业账册、不轻易扣押企业财产、不轻易开警车进企业办案,防止因执法、司法不当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对经济纠纷案件,多用调解协商的办法,慎重作出裁判决定;对执行案件,灵活采取强制执行、分期分批执行、执行和解等措施,争取最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3.努力提升保障能力。准确把握法律政策,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改革探索中出现失误与违法犯罪、执行和运用国家政策谋发展中出现偏差与钻改革空子实施犯罪等方面的界限,依法惩治犯罪者,保护无辜者,支持改革者,努力营造敢闯敢试、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着眼服务保障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综治工作,加强社会服务管理,优化社会环境,更好地保障跨越发展。

着力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抓好源头预防。广泛开展群众观点再教育,进一步提高政法干警的群众工作能力,通过大走访、大接访、开门评警、回访当事人等方式,密切群众关系,维护群众利益。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努力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作决策上项目要做好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两个评估,坚持做到“三个不实施”:即群众不支持的不实施,与民争利的不实施,条件不成熟的不实施,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深入推行“路线图”,扎实做好工作,切实把纠纷解决在当地,化解在基层。

2.抓好全面排查。切实做到街道每半月拉网排查,村每周流动排查,行业系统联动排查,特别是要深入排查因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山林纠纷、涉法涉诉等引发的重点矛盾,切实把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隐患掌握住。强化各级综治成员单位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中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的职能,落实矛盾纠纷排查、信息报送、分析研判机制,全面排查调处社会矛盾纠纷。

3.抓好调解落实。着眼于“事要解决”,健全完善党政主导、多元化解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健全行业性调委会等调解组织及市、乡、村、组四级调解网络,完善落实矛盾纠纷多元调解衔接机制、医患纠纷“五位一体”化解机制、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多位一体解决机制。坚持调解优先原则,综合施策,依法调解,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尤其要重视做好涉法涉诉重信重访排查化解和执行积案清理工作,努力实现今年上半年把进京非正常访积案妥善化解的目标。继续开展案件评查活动,严格责任追究,预防和减少新的涉法涉诉案件。以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为目标,着力源头预防、初始化解和妥善处置群众性事件。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1.强化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建立流动人口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全面采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信息,准确掌握流动人口现实动态,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做好对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就医、居住、子女就学等困难。及时研究解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2.增强综治专项工作实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管教,重点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有效衔接、常态化管控工作,强化并规范公安、司法、法院、监狱、社区的对接工作,加强和改进教育改造与安置帮教工作,帮助刑释解教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对监外执行罪犯的管理,有效预防脱漏管和重新犯罪。积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儿童、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留守儿童等群体的教育、救助和管理工作,千方百计解决其就学、就业问题;探索建立对未成年人的初犯、偶犯免除前科报告义务制度;加强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有报复社会倾向人员、“”痴迷人员等重点人员的管理控制,有效预防、减少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强化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深化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平安铁路创建活动,加强铁路护路联防工作。

3.强化网络虚拟社会的管控。积极构建网上治安防控体系,着力提高网上发现处置、侦查打击、防范控制能力,及时封堵、删除有害信息。建立健全网上舆情引导运作和处置机制,充分发挥舆情引导员队伍的作用,及时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司法个案、突发事件的网上舆论,化解网络舆情危机。

4.强化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坚持分类管理、区别对待。对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志愿服务组织和民间公益性组织,要充分发挥他们在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敏感类社会组织,民政、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建立内部会商机制,摸清底数、纳入视线,加强监管。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坚持利用、防范两手抓,坚决抵制和防范其对我进行渗透破坏活动。重点加强对国内政治类、宗教类社会组织和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监管,及时掌握其政治背景和现实活动情况,对实施渗透破坏活动的,要依法予以取缔。

强化打防管控措施,确保社会治安平稳。

1.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要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深化、反恐怖、反渗透、反颠覆斗争,健全完善情报信息网络,提升预知预警预防能力;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等组织捣乱破坏活动,健全完善预防、惩治和教育转化长效机制;讲究斗争策略,妥善处置地下宗教、民间“保钓”等敏感问题;高度重视“维权”领域的斗争,对境内外敌对分子敢于挑战政治底线的违法犯罪活动,要旗帜鲜明,依法坚决打击,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要严厉打击刑事违法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突出打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黑恶势力犯罪、涉枪涉爆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电信诈骗犯罪、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两抢一盗”犯罪和“黄赌毒”违法犯罪,以及个人极端暴力行为报复社会的各类犯罪,切实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坚决遏制刑事案件高发势头,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2.严密社会治安防控。进一步健全完善点线面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网上网下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突出城区主要路段、校园、公共复杂场所以及农村重要集镇等要害部位的防控,进一步扩大视频监控覆盖范围,提高对社会面的治安防控能力。突出重大节庆、敏感节点及相关重大活动等重要时段的防控,尤其要重视建党90周年节庆的安保工作,集中防范力量,强化安保措施,确保万无一失。突出消防、交通、安全生产等重点行业领域的防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检查督促,强化责任追究,预防和减少发生各类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强化治安重点整治。集中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虚假信息诈骗、制贩吸毒等突出治安问题,继续采取领导挂点、挂牌督办、派驻工作队等有效措施,按照有机构、有方案、有部署、有行动、有成效“五个有”的要求,集中力量深入开展重点整治,限期改变治安面貌。重点抓好学校及周边治安整治,加强学校安保工作,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筑牢学校安全防线。继续开展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专项整治活动,依法依规调处医患纠纷,保障正常医疗秩序。

4.深化“平安”建设。继续把平安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围绕创建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巩固拓展提升。深化平安街道、村、社区、学校、医院、企业的创建活动,拓展金融、交通、铁路、边界等行业系统的创建,不断提升创建水平。要强化平安创建责任,把平安创建与优化发展环境、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作为评选文明单位和党建先进单位的前提条件。要丰富创建内容,注重培育亮点,提高创建实效。

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打牢社会稳定基础。

第3篇:网络舆情排查情况报告范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各级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树立公共卫生治未病的理念,进一步完善重点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全面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健康管理服务

1、加快健康管理服务联合体建设。在上级要求和指导下建设县级健康管理服务联合体。

2、提高健康管理重点人群覆盖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以上,糖尿病、高血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50%以上。

(二)重点疾病防控

1、艾滋病防治。完成高危人群艾滋病检测1000人,新发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8人,符合治疗标准成人和儿童抗病毒治疗比例不低于85%(按照CD4计数小于500/ul的标准)。

2、结核病防治。免费筛查疑似结核病病人1575人,免费治疗肺结核病人373人。

3、血吸虫病防治。人群查病15000人次,扩大化疗7000人次,规范免费救治14例晚期血吸虫病人;钉螺调查2300万平方米,药物灭螺120万平方米。

4、预防接种。完成6.3万剂次第一类疫苗接种,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地增加预防接种点。(宜昌下达指标为增加2个接种点)

5、慢性病防治与精神卫生。管理高血压患者26098人、糖尿病患者10765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100人。

6、急性传染病防治。按照要求规范管理散发传染病病例,各医疗机构尤其是市人民医院做好流感样病例及疑似手足口病抗原快速检测。

7、职业病防治。全市职业病报告率达95%。

8、疫情网络报告。网络直报正常运行率100%,进一步推进医院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

(三)卫生应急工作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率达100%。

2、积极争创第一批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区)。

3、加强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卫生应急工作,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卫生应急办公室。

(四)食品安全保障

1、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完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的馒头、淀粉类制品、黄花菜、饼干、面包等5大类106项次样品检测任务,食品微生物和致病因子监测的生禽肉、及时发酵豆制品、鲜榨果蔬汁等3大类340项次样品检测任务。

2、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和哨点医院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食源性疾病防控体系,各医疗机构按要求加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及信息报送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继续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强基工程”

1、建立市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强化多部门合作,统筹协调全市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重大疾病防控政策和措施。

2、积极推进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推动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疾控中心岗位设置指导意见和传染病防治人员安全防护意见,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疾控工作制度、程序和标准,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加强疾控机构实验室管理,强化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和干预,提高卫生检测社会化服务水平。

3、继续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人才的更新与引进,探索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施多元化培养模式。继续开展疾控机构岗位练兵大比武活动,全方位开展全员岗位培训,大力推广疾病预防控制适宜技术。强化健康管理团队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指导基层的能力。继续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科规范化建设,强化全科型公共卫生医师指导团队和责任团队的建设,加强社区和村级疾病预防控制服务网底建设,增强城乡社区健康管理功能。

(二)逐步推进健康管理工作

探索健康管理运行机制。加快健康管理专家队伍建设,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加强健康管理中心能力建设,实现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争取基层社区和网格管理政策支持,探索健康管理师参与网格化管理工作。争取医保部门支持,探索健联体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总额预付、费用前置制度,用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健康管理服务。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一步增强新农合保障、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保障合力,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管理服务。

(三)深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重点工作

1、加大艾滋病综合防治力度。全面推进“医防合作”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落实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主动监测、分级诊疗、定点救治、全程管理”。探索阻断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有效干预模式,强化青年学生、男性同性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扩大艾滋病检测咨询覆盖面,努力降低新发感染。全面推进“五扩大六加强”和“四免一关怀”措施,进一步加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发现和管理力度。切实加强艾滋病感染者的早发现工作,落实首诊负责制。

2、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结合深化医改,依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当前“医防合作、分级诊疗、定额支付、全程管理”结核病综合防治模式,强化定点医院诊疗路径和一站式服务。加强肺结核患者发现及转诊工作,进一步落实患者治疗管理、疫情监测和实验室工作,加强督导检查力度,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加强中小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数发现率保持在70%以上,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

3、落实血吸虫防治任务。贯彻落实《血吸虫防治条例》,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明确工作职责。开展血防健康教育,做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工作,有效控制急性血吸虫病的暴发和流行。做好沮漳河水系血防联防联控工作。落实晚血病人规范免费救治工作。进一步压缩钉螺面积,巩固传播阻断成果,努力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

4、巩固免疫规划工作成果。继续开展“三查三补”和“四项整顿”,巩固预防接种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年活动成果。落实一类疫苗免费接种政策,免费接种覆盖率达100%;实施消除麻疹行动,调整脊灰疫苗免疫策略,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开展“互联网+预防接种”试点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预防接种知识,规范接种行为。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调查和诊断工作。加强全市二类疫苗规范管理,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

5、加强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进一步完善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麻疹、流感、布病防治工作,严防寨卡病毒、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登革热、疟疾等输入性传染病在本地扩散蔓延。强化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和报告工作,针对重点传染病及时开展疫情研判与分析,提高法定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率。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的呼吸道与肠道传染病突发疫情的预防控制与应急处置工作,指导督促教育部门落实托幼机构及小学晨检制度。

6、加强地方病、寄生虫病、慢性病防治工作。强化地方病防治监测体系建设,有效落实防治干预措施,推进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的工作进程,巩固地方性碘缺乏病防治成果。做好儿童、学生等重点人群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首诊测血压制度。

7、加强精神卫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的要求,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依法推进精神卫生工作。强化精神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逐步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探索救治救助政策“一站式”服务。启动精神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科建设。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和随访工作,及时为辖区内诊断明确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8、加强“四大卫生”工作。认真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规范职业健康检查等工作。加强职业病监测和报告,提高监测方案的科学性和监测覆盖面。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建立完善职业病防治网络。

(四)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推进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健全市、镇(社区)、村三级卫生应急组织管理体系,继续加强卫生应急“一案三制”建设,尽快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全国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试行)》。督促指导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院内卫生应急日常管理,明确规范医院卫生应急职责,建立健全医院卫生应急组织体系,提升医院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开展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

2、规范卫生应急队伍管理。按照省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加强全市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开展卫生应急人员技术培训,规范应急物资储备,积极备战全省卫生应急技能竞赛,提升卫生应急队伍处置能力。

3、健全突发事件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月评估、季会商、年总结制度,继续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信息报告、风险评估等工作,并加强结果运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部门联动和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机制,继续联合教育、食药部门做好学校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从源头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利用国家舆情监测平台科学监测分析舆情,充分利用舆情评论手段为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进一步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

(五)切实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第4篇:网络舆情排查情况报告范文

一、探索建立危房排查鉴定机制

一是建立排查巡查制度。实行个人日常检查和镇(街道)经常性排查相结合,明确房屋所有人或使用人对房屋负有安全检查、日常维护责任;各镇(街道)对辖区房屋重点是1998年以前建成的老旧房屋(小区),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巡查,至少一年一次常规大排查,遇台风、雨雪、汛期等灾害性天气及时组织应急专项排查,排查结果24小时内告知房屋所有人或使用人。二是建立危房鉴定机制。各镇(街道)排查出来的疑似危房,由市解危办汇总,并按轻重缓急依次交市安鉴办做好安全鉴定、安全检测工作。市安鉴办及时将鉴定结果、检测情况向市解危办报告,被鉴定为C、D级危房的向市解危办提出书面处置建议。三是实行房屋终身信息化档案制度。建立了由各镇(街道)城建负责人和片区监管员、房屋安全管理员组成的二级信息建档网络,通过对各类信息收集甄别,建立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C、D级危旧房分门别类的“一楼一档”的编码建档制度,形成全市房屋的终身信息化档案体系。目前,奉化市累计建立房屋编码1775幢,完成建档1676幢,审查通过1451幢。合计建筑面积达225万平方米,覆盖住户3万户。

二、探索建立网格化监管机制

一是构建网格化监管体系。把全市11个镇(街道)按村、社区规模等划片定区85个一级网络,把35个城镇社区按房屋规模等。划分为231个二级网格;每个网格专人检查、专人监管、专人负责,落实一级网络片区监管员83名,二级网格房屋安全管理员231名,每个片区监管员联系5-6名安全管理员,确保发现“问题房屋”后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全市形成以房屋安全管理员、片区监管员、镇(街道)负责人为架构的三级监管体系。二是实行双线分类监管制度。实行镇(街道)属地监管与市安鉴办技术监管相结合的“双线监管”办法:属地监管以行政区划为界,横向到边;技术监管以专业技术为支撑,纵向到底,确保监管全方位、不留空白。同时,对整体拆除外的C、D级危房又分特别重点监管、重点监管、一般监管三种类型,根据房屋危险程度实行分类差别式监管。比如对特别重点监管类,镇(街道)要落实专人蹲点观察,市安鉴办落实检测责任人,检测情况一日一报。疑似危房在鉴定结论出具前,实行特别重点监管。三是实施常态化监管考核。按照“专人检查、专人监管、专人负责”要求,把房屋使用安全监管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细化明确房屋安全管理员、日常巡查、高效执法、应急处置、安全信息建档、定期督查通报、落实责任追究等7项制度,构建动态常态监管和考核体系,确保全市房屋全程监管、实时监控。

三、探索建立危房解危机制

一是明晰解危程序。危房解危一般须经过“申请―受理―审批―施工―验收”五步程序:房屋所有人或使用人填写《危险房屋解危申请书》提出申请;所在镇(街道)受理申请,帮助提起赔偿诉讼和提出解危方案;市解危办审批解危方案(重大项目解危方案必须报市政府批准),确定实施单位;实施单位根据解危方案施工建设;有关部门在房屋交付前进行验收或联合检查。同时明确规划、建设、气象、消防等部门要简化手续,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二是实施五种解危模式。根据房屋危险程度和地质条件等情况差异,实行加固、原拆原建、回迁安置、异地置换、房票置换等五种解危模式,逐一明确适用条件、解危措施和主体责任,予以分类处置。加固,主要针对地质基础比较稳定、鉴定结果为局部危房,加固后能确保安全使用的危房;原拆原建,主要针对应整体拆除且危房所处位置地质条件较好、周边房屋状况良好的单幢或者独立的危房;回迁安置,主要针对应整体拆除且危房区域相对集中、所处位置地质条件和周边房屋状况良好的危房;异地置换,主要针对应整体拆除且不宜原拆原建、回迁安置的危房;房票置换,主要针对应整体拆除且建造年代较长、周边房屋整体质量和居住环境较差,不适宜加固或重建的危房。

四、探索实施危故应急救援机制

一是实施快速现场救援机制。“4・4”居敬小区塌楼事件发生后,全面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分设紧急抢救、医疗救护、原因调查、新闻媒体、人员排查撤离及保障处理五个组,第一时间调动公安、武警、消防、卫生、建设、安监、城管、街道等各地各部门力量,各司其职、协同救援,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不惜一切代价救治伤员。二是实施信息舆情导控机制。为防止别有用心的人搅浑事态,通过“奉化”官方微博等途径及时动态信息,并于当日两次举行新闻会,向社会各界公布事件有关情况。三是实施安抚安置机制。组建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志愿者团队,选派3名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医务人员,及时跟进对伤者和家属展开一对一心理辅导工作,确保情绪稳定、社会安定。挨家挨户上门疏导周边住户,对受灾居民实施一对一户服务,及时发放政府慰问金、暂时安置费。落实酒店房间作为临时避险救灾点,确保受灾群众吃住有保障。

五、探索建立危房解危组织保障机制

第5篇:网络舆情排查情况报告范文

一、 成立督导自查领导小组

组长:宋xx

副组长:田xx

成员:宋xx 刘xx 刘xx 王东xx

二、 具体分工及自查内容

项目内容

责任人

组织师生按时返校情况。教职员工是否及时到岗,学生是否按时返校。

田xx

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情况。是否积极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是否出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田xx

教材和教辅材料是否符合国家规定要求;是否在开课前将课本发放到学生手中;教辅材料的选用是否符合《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田xx

后勤保障情况。学校网络、多媒体设备、教学终端等各种教学设施设备及生活设施设备是否经过检修维护,饮食、住宿、水电暖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是否到位。

刘xx

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情况。

刘xx

开学主题教育活动情况。是否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7年修订)》,做到上墙、入屏,并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和节粮、节水、节电“三节”教育活动以及安全防范主题教育活动。

刘xx

校舍隐患排查情况。是否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年检制度,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将排查信息录入全国中小学校校舍信息管理系统,消除所有D级危房。是否建立高校危旧房屋排查整治台账,尤其对高校老校区危旧房屋建立整治规划,及时维修、改造和加固,对D级危房是否及时封存并落实拆除措施。

刘xx

食品与饮水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加强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工作,不断完善学校食堂就餐环境。学校食堂食品采购环节、运输环节、储存环节、加工环节等是否存在卫生和安全隐患。自备水源、二次供水及直饮水设施、食堂蓄水池等是否清洁、消毒,是否进行水质检测。

王xx

管理制度建设情况。是否制定《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省级校车服务方案,校车管理机构及协调工作机制是否健全。

宋xx

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和校车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存在使用拼装车、报废车、未取得校车使用许可车辆接送学生,以及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人员驾驶校车、超速、超员、不按许可路线行驶等违法行为。是否按照要求设置校车站点,校车运营是否按照要求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门口道路是否设置警示牌、减震带。是否针对不同季节交通安全特点,完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开展事故逃生演练和应急处置演练。

王xx

学校“三防”建设落实情况。学校是否配齐必要的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校园重点部位是否安装视频监控,寄宿制校园是否设专职宿舍管理员,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刘xx

重点领域治理情况。是否按照要求切实加强学生预防溺水事故的宣传教育;是否采取措施有效防止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维持好高峰时段学生上下楼秩序;是否强化校园消防安全防控,进行电器火灾综合治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器材配置及完好有效情况,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

刘xx

防范非法入侵校园导致学生伤亡情况。是否制定健全舆情信息分析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排查化解联动处置机制和工作责任制,是否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队伍建设,是否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工作,是否经常性对师生开展法制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和反警示教育。

刘xx

校园欺凌和暴力治理情况。是否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是否建立学校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制度和工作机制,是否制定完善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联动处置机制,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

王xx

校园周边综合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警校联动机制是否建立,校园周边公安机关高峰勤务、“护学岗”和群防群治机制是否健全,校园周边警务室民警是否经常到校沟通联系、指导工作,是否经常协调有关部门对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进行专项排查整改。

刘xx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情况。是否利用开学初对中小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是否突出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教育重点,是否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宋xx

三、 要求

各分管责任人,要站在政治的高度认真做好自查工作,为2017年秋季顺利开学提供有力保障,其实保障全体师生的生命和学校的财产安全。各分管责任人需要提交分管内容的自查报告,于明天中午报7355.

第6篇:网络舆情排查情况报告范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一是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有力的政策措施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各项任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牢牢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同党建、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社会稳定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上半年召开意识形态专题工作、学习会议8次,收集同志系列讲话及会议文件等资料共计42份。二是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微信群、qq群,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截止目前,我办职工“学习强国”app最高得分已达17937分。

(二)强化党建工作落实。始终把党的思想建设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和加强党的绝对领导,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坚持以学习为基础,以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两学一做”“主题党日”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三)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坚持正面宣传,壮大主流舆论。一是加大正面宣传,通过微信、qq、微博等媒体持续加大正面宣传,规范网上信息传播,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妥善应对舆情,针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自觉站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完善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做到早发现、早预防。三是通过开展结对认亲、联系帮扶等工作,加强与群众联系,加大宣传力度,目前为止,我办走村入户宣讲意识形态工作已达8次。

(四)强化制度建立完善。健全制度机制,加强监督检查。一是完善《市地方志办公室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市地方志办公室宣传思想文化教育工作制度》等制度。二是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认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风险点排查工作,建立健全防控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办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了意识形态工作,推动了工作落实,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理论学习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应用和引导管理需要进一步探索;三是对外宣传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注重思想引领,扎实推进理论武装工作。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以及历次全会精神,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全面准确地把握新时期党对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狠抓学习宣传和教育引导,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作用,组织好党员干部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

第7篇:网络舆情排查情况报告范文

1、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宣传工作。结合区政法委“平安双月”宣传活动,制定街道平安宣传方案,着重围绕“九个一”开展宣传。(召开一次平安宣传动员会、组织一场平安宣传专题活动、铺开一张平安建设网、安装一批安全防范设施、编辑一份创建平安__倡议书、开展一次集中的法制宣传活动、悬挂一批平安建设横幅标语、开展一轮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启动一次安全生产全面排查)召开平安双月宣传动员大会,部署宣传活动的工作任务,明确平安宣传的职责分工。要求各成员单位、社区、企事业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扩大宣传力度、广度和深度,注重宣传亮点,创新宣传方式。利用节前后人员流动性大、节庆集聚活动多等时机,大力宣传防盗抢、防诈骗、防火防灾、出行安全等安全防范知识,提高了辖区群众对综治及平安建设的安全感、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今年,为了加大宣传力度,采购了多种宣传物品,其中应急手电筒2500个,环保袋5000只,宣传单6000份。

2、扎实开展市级挂牌整治项目。__南路周边社会治安重点区域和突出治安问题作为市级挂牌整治项目,综治科专门制定__南路综合整治活动方案,成立__南路周边区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起由街道牵头,城管、市场监管、交警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管理工作机制,坚持对违规行为“露头就打”的举措,集中开展流动摊贩、夜宵摊专项排查,重点对__南路生宝门诊部、__南路正大巷与建设银行路口等区域重点查处无证摊贩、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违章行为,对__南路(__工地前)地块重点整治夜宵摊、无证设摊等违章行为。截止目前,街道已联合各相关职能部门在4月、5月份集中开展联合执法,共劝离无证摊贩40余人次,查处跨门营业19户、超范围营业1处、占道经营2处,暂扣违章物品3车,查扣违规电动三轮车5辆,对7家无证无照经营户全部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有力震慑了__南路区域各类违法违章行为,净化了该区域市容环境秩序,确保了道路畅通。

3、大力推进群租房整治。街道先后多次召集派出所、消防部门、城管中队等职能部门,针对辖区群租房问题召开碰头会,确定整改重点难点,梳理工作思路,研究对策措施,多管齐下提升整治效果。特别是市级挂牌整治项目--环城北路东段28号,市区领导亲临现场督查指导,召开协调会,成功取缔了仓储区一楼油漆经营店,腾空二楼54间出租房,彻底解决了该区域“三合一”现象。针对__菜场后门群租现象,街道联合区商务局开展综合整治。对菜场后门群租房的情况进行认真排查,同时制定整治维稳工作方案,成立临时__菜市场后门整治维稳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综合协调、临时指挥,设立五个职能组,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确保整治期间“平稳有序、不激发矛盾、不发生群体冲突”,顺利地推进整治工作,为提升__菜市场周边环境打牢基础。

4、有力化解矛盾纠纷。一是认真挖掘,深入开展排查排摸。利用召开综治会议契机,深入排摸不稳定因素。如湖东路拓宽问题,通过各种人际关系侧面了解居民的思想状况,密切关注事件进一步发展。派出所通过网络手段收集网上舆情信息,分析下一步居民可能采取的行动,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社区通过日常走访宣传政策,同时做好疏导和解释工作。二是分门别类,制定切实可行稳控措施。对排摸出来的9个不稳定因素进行分析分类,按照内容性质分为五大类,涉军、劳资纠纷问题,主要安全隐患为、复退军人为待遇问题集体上访,年终企业欠薪引发工人维权讨薪问题,由分管社会事务的副主任牵头包案;投资理财

公司倒闭问题,主要安全隐患为投资者无法要回本钱引发集体上访问题,由分管经济的副主任牵头包案;特殊人群管控问题,主要安全隐患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__功人员、精神病人的管控,由人武部长负责牵头包案;房屋质量、房屋拆迁问题,主要安全隐患为居民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或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引发的群体问题,由分管城建的副主任牵头包案,对应科长作为具体负责人,科室人员作为组成人员,明确职责分工,细化职责要求,制定稳控措施。三是动态关注,妥善应对应急事件。对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动态监控,对重点群体和重点人员通过微信群、qq群监控了解动态,及时掌握信息资料,制定处置预案。5、加强特殊人员管控力度。积极开展“无毒社区”创建工作,坚持对实有吸毒人员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落实帮教措施,严格落实日常尿检工作,大力推进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工作,通过创新工作举措,对吸毒人员日常参加治疗过程中的信誉情况进行评估,实行计分制度和分级管理,不断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巩固率。截止目前,我街道共有吸毒人员61名。全面开展“无社区”创建活动。以北站社区全国“无创建”示范社区创建为契机,不断加大反宣传推进力度,充分发动社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全面掌握辖区内人员活动情况。对反工作进行定期分析研究,密切注意、掌握活动动向。对未转化人员建立相应的帮教组织,切实做到防范控制和教育转化两不误。对街道辖区4名__功人员加强在敏感时期的监控力度,落实专人监管,实现了“__功”人员“零进京、零滋事、零失控”的工作目标。

6、创新矫正人员管理模式。为了进一步加大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力度,今年,在区司法局的牵头下,街道司法所将社区矫正人员的公益劳动和教育培训实行服务外包,依托__义工这个平台,结合公益夜市,让社区矫正人员更好地回归社会,实现义务劳动与志愿服务的有机结合,司法所从业务指导角度,承担监督管理。从目前来看,整体运转效果良好,下一步还将结合社区矫正人员的犯罪类型制定相应的公益活动方案,有针对性开展教育活动。截止目前,街道辖区共有在册社区矫正人员10名,今年共解矫8人,实现了无一人漏管漏控。

7、稳步推进应急管理工作。街道应急办认真贯彻区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严格严密履行日常值守职责,构建起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制订了《__街道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使街道的应急预案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严格实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重要社会动态、紧急灾情和疫情的信息预测、预警分析工作,建立了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网络,层层设立信息报告员,重大应急事件所有街居干部一律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状态。街道层面建立起一支16人的应急分队随时待命,五个社区均已成立10人左右的应急小分队协助配合。

第8篇:网络舆情排查情况报告范文

关键词:微博打拐 机制 改善措施

一、传统打拐的现状和局限

从上世纪90年代到二十世纪初,我国公安部连续进行4次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的专项行动。自2007年以来,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行为席卷重来,主要原因有两个:

传统观念的束缚。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传宗接代”“儿女双全”“多子多福”“童养媳”等观念,这使得被拐儿童有了被领养的市场需求。

拐卖儿童的暴利。一个男孩的售价大概是在3~4万,一个女孩大概是2~3万;另外,拐卖的儿童被强行致残之后,被奴役为行乞儿童团体,其每天所获得的利益要比犯罪分子自行打工要来得简易。

现阶段拐卖案件多为流窜作案、团伙作案,侦查人员在侦查取证、解救被害儿童的过程中,经常得跨域省市级的地域间隔。据了解,解救一位被跨省拐卖的儿童,平均花费2万~3万元,团伙案件则需要几十万元,重大团伙案件有的甚至需要上百万元。可是,目前全国90%省级公安机关并无专项经费,传统打拐的跨区域问题导致的经费不足成了抑制打拐行动普遍展开的最大绊脚石。

二、网络微博的兴起和优势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分析,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可见,微博自身的发展速度是空前的。

微博自身具有支持图片、文字、视频的功能优势,也使得微博打拐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拍照”有了技术基础。再者,微博自身具有核裂变的爆炸性传播模式,超越了传统传媒的传播速度,并且使任何人都可以随写随发,在一定的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打拐的空间障碍。

三、微博打拐的起源

2011年1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于建嵘收到1名被拐孩子母亲的信。看过信后的于建嵘,于1月17日14点22分在其新浪微博寻人消息。经过一系列想法的激荡,于建嵘发表了微博,表示自己要在新浪和腾讯两大门户网站设立专题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呼吁网友如碰到乞讨儿童便立即拍摄并上传,同时利用广大网友督促警方采取相应行动。

最初于建嵘教授命名为“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微博,由于这场网络运动的规模后期逐渐壮大,喜欢简称的大众网民,就根据自己的习惯把它改称为“微博打拐”

五、改善措施

(一)奖励参与其中的网友

各大网站可以建立“微博打拐”应用,同时对使用“微博打拐”应用的用户给予相应的虚拟奖励,以吸引网友的持续长久关注。以QQ的“偷菜”应用为例,有很多人热衷于“偷菜”,有的网友甚至把好友的菜成熟的时间记录下来,等时间到了就上线去偷菜;其存在的原因就是虚拟奖励。

(二)建立数据共享平台

建议政府部门建立一个打拐数据共享平台。此平台可汇聚散见于网上各个门户网站和个人街上收集的信息,对其进行整合、核实并公布,使其能够被所有关注这一方面信息的网友所看到,以发挥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

(三)鼓励群众对疑似被拐儿童进行拍照上传

呼吁网友们对社区来历不明的儿童进行举报,联系警方进行秘密摸底和排查。除了上街乞讨儿童外,绝大部分儿童被拐后会进入到买主的家庭。在不惊动孩子及家庭成员的情况下了解基本情况,如果确认为被拐儿童,警方可采取行动。

(四)多渠道融汇资金,为扎实推进打拐事业保驾护航

打拐的短板就是资金问题。我国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远远不能够满足现实的需要。对此,我们呼吁国家财政部投入更多的资金,民间机构也可以配合行动。“微博打拐”是一项公益事业,各种慈善基金组织应当出一份力,调出一部分资金,资助微博打拐平台的维护等。

(五)加强技术攻关、及时更新、删除信息

建立一个有效地审核机制。有关部门应加强技术攻关,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鉴别,防止信息错误。同时,注重信息的更新,对虚假信息在发现的第一时间予以清除,对已找到儿童进行公布,对重复信息进行整合。

(六)微博打拐机制(如下图所示)

机制流程简介:当发现自家儿童失踪时,父母应立即报警,同时微博。警方成立专案组,由市县区公安局有关领导担任专案组组长,快速组织警力进行侦查和调查,如果能够立马找出人贩子,应立即行动起来,将其逮捕归案;若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人贩子,可将失踪儿童的体貌特征等信息录入打拐信息数据共享平台。

共享平台应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持以及大量技术人才支撑。此部分必须加强技术攻关,使系统能够自动对网友上传的照片进行识别、审核、尽量降低信息冗余度,将疑似炒作等虚假信息在后台显示出来,并予以删除。

鉴于网友更倾向于公安部门作为专门统一的“微博打拐”平台的创建者等官方组织组建的平台。而其他微博网站及“宝贝回家”等专门网站可作为此平台的参与者,负责信息的上传与共享。广大网友则充当了海量信息的上传者及反馈者,他们随时随地可以上传所看到的疑似被拐儿童的信息,也可以反馈他们看到的儿童的信息,为打拐行动提供重要的信息源。其间,所有流程的安排基于资金渠道的通畅性和流动资源的连贯性。

参考文献:

[1]CNNIC分析师:微博用户数井喷半年增1.3亿http:///internet/detail_2011_07/19/7788852_0.shtml

[2] 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7

[3] 李力力. 武汉警方专班解救4名卖花幼童 并控制4名成年人.腾讯大楚网

第9篇:网络舆情排查情况报告范文

二、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我市各级各部门应急管理机构均已成立,但部分县(市、区)应急办没有实现上级要求的“五到位”(即:人员到位、车辆到位、办公场所到位、办公设施到位、资金到位)。为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做到反应迅速,处置高效,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确定一名县级领导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并配备专职的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各乡(镇)要明确一名副职专抓,并指定专人负责。村、学校、企业也要有一名负责同志抓应急管理工作,并设立信息联络员,以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同时,县、乡两级都要有应急办公场所,配备专门的应急办公车辆。各县(市、区)每年安排不少于5万元的应急办公经费(用于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三、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市政府相关要求,借鉴外地先进的应急工作经验,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应急管理工作的信息报送、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信息等相关制度。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一套组织严密、科学高效、责任明确的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图,确保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有条不紊地应对各项突发公共事件。

四、抓好应急管理法制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对《突发事件应对法》进行细致、系统的学习,全面、准确地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具体规定,依法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同时,根据本地、本行业的情况,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办法。

五、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照“一队多用”和“一专多能”的原则,以公安、消防、卫生、安监等骨干队伍为主体,整合现有各类专业救援力量,形成统一高效的专业应急救援体系。要在企业中建立专兼职救援队伍。特别是化工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为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装备和器材,加强培训,提高队员处置重大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数据库,每年对应急救援队伍区域分布、工作任务、人员装备及培训情况进行一次检查。二是加强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各级各部门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志愿者招募及管理办法,通过采取社会招募、自愿报名等方式,尽可能多地吸收志愿者加入到应急救援工作当中。要建立志愿者信息数据库,建立应急志愿者服务机制,形成专兼职救援队伍和社会志愿者共同参加的应急救援体系。三是做好专家队伍的组建工作。各级各部门及大型企业要聘请有关专家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分级分类建立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发挥专家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决策咨询作用。同时,每年召开一次专家组会议,研究工作,分析形势,为各级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献计献策。

六、切实做好应急演练工作。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应急演练计划。采取室内推演和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有目的地开展演练工作。原则上,市、县专项应急预案的制定部门每年都要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在演练中要把预案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组织到位,注重实效,不走过场,真正达到落实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目的。要认真总结演练中的经验,找出问题与不足,对相关预案进行必要的更新和完善。

七、落实应急物资储备。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制定应急物资储备计划,合理确定储备物资的品种和规模,建立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征用、紧急配送体系。要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原则上每年一次对应急物资的储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解决应急储备物资数量不足、品种不全、布局不合理、运输不畅等问题。市、县财政和市直有关部门每年都要安排应急物资储备资金,为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提供有力保障。

八、完善应急基础设施。城镇人口密集场所和工业区要加强应急通信、应急供电、应急避难场所、应急医疗救护以及消防、防雷等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按要求配备应急器材。充分利用现有的学校教室、敬老院、活动中心等,作为重大自然灾害人员转移、疏散、避难(灾)场所。加强交通、通信、电力、天然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和快速恢复能力。要吸取四川汶川地震的教训,乡村规划建设要避开隐患区域。各类企业、学校、大型商场等重要部门要配备齐全的应急设备,开设应急疏散通道,规划出应急避难场所,为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的人员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

九、加快应急平台建设。省、市应急平台现已着手规划建设。各县(市、区)要多方筹集资金,尽快开展县级应急平台建设工作,实现与省、市政府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完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分析评估等功能,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体系。

十、开展防灾应急宣传教育和培训。各级各部门要面向大众开展应急宣传教育。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要将每年11月1日作为应急宣传日,统一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应急知识的宣传。同时,不断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公共场所现场咨询、个案实例讲解、组织竞赛、设置宣传标识等多种形式,让应急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要以企业、学校等突发事件易发区作为宣传工作的突破口和工作重点,积极推动应急知识进课堂、进企业,加强对企业职工和学生的应急自救、互救知识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培训机构,采取“派出去、请出来”的方式,自身培训与大专院校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搞好对领导干部应急指挥能力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培训。县、乡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应急管理人员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培训。

十一、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监控。要坚持应急工作“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的原则,针对我市临港靠海、化工企业密集、交通运输繁忙的特点,认真制定风险隐患排查方案,组织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各地对辖区内的每个城镇、乡村、企业、学校要进行全方位的排查,全面掌握各类风险隐患情况。对企业、学校等重点部位、重点单位要进行重点排查,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对可能引发公共事件的风险隐患要限期治理,特别是对位于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的高危企业,要依法采取停产、停业、搬迁等措施,尽快消除隐患。要建立隐患排查信息数据库,实行分类分级管理。逐步建立风险隐患及时发现、定期排查、有效整改的长效机制。同时,不断完善各种突发事件监测网络,增加监测点,扩大监测覆盖面,提高监测水平。建立预警信息系统,充分利用防空警报、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及时预警信息。各级广播电视、通信等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提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服务,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置,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十二、严格信息报告制度。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制度。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在45分钟内口头报告,90分钟内书面报告市政府值班室和应急办。信息报告要做到及时、准确。对特别重大、重大及持续时间较长的突发事件,要做好事件情况续报工作。对迟报、漏报、瞒报的,视其情节依法追究责任。

十三、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级各部门在向上级政府报送事件情况的同时,要依照应急预案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措施。事发地政府要统一组织应急处置工作,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同时,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事故现场秩序维护及环境评估等工作。

十四、搞好突发事件的新闻和舆论引导。要严格遵循主动引导、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主动和新闻媒体取得联系,第一时间内向社会简要信息,随后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和舆论引导工作,以帮助群众消除和化解恐慌情绪,避免猜测性、歪曲性的报道。要完善政府信息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切实加强对信息、新闻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十五、建立突发公共事件评估分析制度。各级各有关部门每年要向市政府报送年度应急工作评估报告,准确统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等相关情况,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各级民政、安监、卫生、公安部门分别归口统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情况。市政府应急办要编制年度突发事件评估报告样本,各级各有关部门每年底按要照样本要求填写后报送市政府应急办。

十六、着力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着力抓好街道、乡镇、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的应急能力建设,及时协调解决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问题。落实人员,保障经费,做好各项应急保障工作,全面提升基层防御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