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社会制度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先答质、量、度的概念
质,指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它与事物的存在具有同一性,即特定的质就是特定事物的存在;
量,指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他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它与事物的存在不具有同一性,即不影响某物为某物。
度,指质和量的统一,度是一种尺度、限度,是两个关节点之间量的活动区间。
再答量变和质变的概念
事物的变化、发展和运动通过量变和质变体现出来。量变,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指事物内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是事物有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飞跃。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其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最后答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联系、渗透、转化)
量变和质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其一,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其二,相互渗透,量变包含着质变,质变需要新质的量变的扩张,以至新质替代旧质;
其三,相互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着量变,在新的物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简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先答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概念
矛盾的普遍性在唯物辩证法中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世界上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即矛盾无处不在;其二是指同类事物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
矛盾的特殊性指具体事物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即矛盾的个性,包含三个方面:其一是指矛盾性质及矛盾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其二是指矛盾及矛盾方面地位、作用的特殊性;其三是指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再答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及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相互区别,即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其二,相互依存,即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统摄个性;
其三,相互转化,即随事物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共性与个性可以相互过渡转化。
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先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定义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构成该社会的观念结构和政治结构,二者统称为社会的上层建筑。
再答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决定、反作用、构成矛盾运动)
其一,在社会形态,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变革;
其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方式看,上层建筑主要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调节和控制为经济基础服务;从内容看,上层建筑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排斥和反对有损于经济基础的其他因素;从性质看,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上层建筑为腐朽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的发展。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表现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永无止境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反复,推动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新。
简述人的价值是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
先答人的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的概念
人的价值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人的价值分为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即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人的个人价值指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即社会对个人满足程度的高低。
再答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提供条件满足需要、承担责任多做贡献)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即贡献与满足的统一:
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个人应尽可能的担责任尽义务,为社会多做贡献。我们主张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贡献与满足的统一。只讲对社会的贡献不讲个人的需要的满足,或者只讲对个人需要的满足不讲对社会的贡献,都是对人的价值的片面理解。
最后要提倡奉献精神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和尚不完善的社会制度还不能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充分的保证,这就要求我们把为社会作贡献,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特别是当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生矛盾时,提倡个人价值自觉的服务于社会价值,有时甚至牺牲个人价值,去维护和实现社会价值。
辩证的否定观的内容
先答肯定和否定的概念
肯定,指事物中维持其自身存在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其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的方面;
否定,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
再答辩证否定观的内容(自我否定、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
一方面,辩证的否定是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任何事物都是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
另一方面,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其一表现为:辩证的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其二表现为: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指对新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先答社会存在的概念和要素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自然环境、人口因素三个方面;
再答社会意识的概念和结构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生活现象的总和;
从意识的主体划分结构,包括: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从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水平划分结构,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是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社会意识形式是对社会生活的理性认识,其中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经济基础,属于上层建筑)和非意识形态(不直接反映经济基础,不属于上层建筑);
最后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决定性、依赖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 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都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
第二, 社会存在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社会意识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三, 社会存在的阶级属性决定了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不同步性、不平衡性、历史继承性、相互影响、反作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 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第二, 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存在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
第四, 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五,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简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先答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概念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同一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基本关系和属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包含两方面基本内容:其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赖;其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的一种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性质;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分离的一种趋势;
再答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结、绝对相对)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体现在: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即两者相互依存;
另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对立体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先答一个命题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科学,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三大基本规律以及本质、现象、必然、偶然、原因、结果、可能、现实、内容、形式等基本范畴组成的理论体系,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再答四条论据(揭示动力、理解关键、根本方法、斗争焦点)
第一,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第二, 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
第三, 矛盾分析法即对立统一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四,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简述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先答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们能动的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它具有三个特征: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它具有三种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处理人与人关系改造社会的活动、科学实践。
作用及四条论据(来源、动力、标准、目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其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一切认识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实践;
其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及经验资料;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条件和认识手段;
关键词 资源 权力 制度 国家 结构化
一、结构化理论简述:
在结构化理论里,社会“‘秩序问题’体现为社会系统如何能‘束集’时间与空间,包含并整合在场与不在场”①。换句话说,结构化理论关注人们的细微行动如何产生出宏观性的社会、制度、国家以及后几者对人们所形成的制约和促进作用。
在吉登斯看来,人们的肉体条件使得人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活动,而每个社会都具有广袤的地理空间和一定的历史传统。人的自然条件带给人的能力有限。为此,吉登斯引入了资源和权力这两个概念。“资源是权力得以实施的媒介,是社会再生产通过具体行为得以实现的常规要素”②。资源是人们互动的媒介,对资源的使用产出更大的行动能力,使活动得以在广阔的空间中展开。人们反思性监控着自己的互动,使互动中包含的意义、道德秩序、多种权力关系制度化,形成各种水平和类型的制度。
他将资源和权力各分为两种: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转换性权力和支配性权力。有三种形式的配置性资源:一是环境的物质特征;二是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手段;三是人们在利用一定的生产手段对自然改造所得到的物质产品。人们对物质资源的利用,形成人们的转换能力,也就是生产力。在吉登斯看来,只要是能动者就能获得一定的资源,产出一定的转换性权力。权威性资源也分为三种:一是社会时空的组织;二是身体的生产和再生产;三是生活机会的组织。掌握和使用权威性资源形成支配性权力。“由于行动者的生理特征和资源在时空当中的不均衡分布,不同行动者动员资源的能力是不同的。行动者能够获得资源的绝对性产生了权力的转换性一面,而资源动员能力的差异性则导致了行动者权力之间的支配性一面”③。行动者所掌握的不同资源量,形成了部分人对其他人的支配权力。除了资源产出水平之外,资源的存储水平也影响到权力性质。
根据资源水平和权力性质及其后果——制度,吉登斯将社会历史分为国家缺场和国家在场时期。国家缺场即部落社会时期。狩猎者和采集者的生产能力有限,“缺乏储存食品和其他物质必需品的手段,只能利用大自然这个天然仓库来满足他们一年到头的需求”④。尽管后来出现了农业,但食品储存能力依然低下。部落社会的权威性资源同样缺乏,人们只能通过口头文化来实现信息的储存和传递。所有的信息的保存依赖于故事叙事者的口头传承。人们从事高度在场性的互动。无论是单个人还是社会整体的权力都极为弱小。部落社会中的权力支配关系的制度化只形成了传统、亲属关系等社会制度,并通过在场的群体约束表现出来。不同部落中的人高度分散,没能实现地域的整合。部落社会的资源水平和权力不足以产生国家。
国家在场从阶级分化社会⑤开始。此时农业生产有所进步,人均农业生产率得到提高,在食物和各种易坏物品的储存方面有所进步。手工业和商业也有相应的发展。文字和书写也出现了,这为信息的储存和再现提供了便利。尽管人们依然依靠传统和亲属关系在地方性社区中生活,但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书写的出现,也导致了城市的出现。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的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相对周围的乡村具有资源优势。城市中产出了相当的政治和军事权力,可以支配乡村。城市对乡村及社会成员反反复复使用支配权力,这种支配关系便制度化形成国家。
二、国家:权力集装器和反思性监控
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分散于一定的社会空间中,“无论如何,资源均不会‘自主地’纳入到社会体系的再生产过程中,只有当居于情境中的行动者将它们纳入到日常的生活行为中,它们才得以运作”⑥。因此,吉登斯认为,“凡是社会体系,都可以作为支配的具体模式或表现形式而给予研究,也正是支配这一概念而非任何其它概念为权力研究提供了焦点”⑦,各种各样的支配关系创造了组织化的社会。同时,支配不是随意的,而是存在于制度之中并通过制度展现出来,是“权力的制度性调配”⑧。吉登斯称支配为控制模式,并将相对稳定的控制模式称为统治。任何的统治都由掌握一定资源的组织来执行。
吉登斯认为,在所有的社会组织当中,国家是支配能力最强的组织。国家缺场时期,主要的组织为部落和家庭。其权力形式即群体约束只有在大家面对面的情况下才发挥作用。部落组织对资源的调动能力很弱。国家在场时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组织,并都具有一定水平的权力。从古至今,可以列举出很多,如城市、城堡、工厂、公司、大学、医院、监狱、行政组织等。他们都是资源集聚的中心,并能产生一定的行政权力,吉登斯称他们为“权力集装器”。权力集装器是为了生产行政力量而给予界定的舞台,国家权力也存在于权力集装器中。受限于自身的动员资源的能力,并不是所有的权力集装器都能产生国家权力。
只有以军事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组织才能成为国家。政治组织所掌握的资源以权威性资源为主,它可以凭借对权威性资源的掌握来动员大量的配置性资源,产生巨大的行政能力。这种政治组织凭借着自身的资源优势建立军事组织为自己提供暴力后盾。政治组织动员资源形式多样和对象广泛,可经贡赋、税收、战争掠夺等各种方式从控制的整个地域中汲取资源,甚至通过对外扩张获取所需之物。政治组织也有组织优势,如它能形成由众多专业的行政人员组成官僚机器,组建各种分工性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决策、实施等机构。
国家也是制度化水平最高的组织。为了有序化管理社会,国家必定制造各种象征秩序或话语模式、制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以及法律体系和制裁模式。国家实行有章可循的治理。吉登斯写道,“国家可以被界定这样一种政治组织:它的统治在地域上是有章可循的,而且还能动员暴力工具来维护这种统治”⑨。
国家对社会的统治主要是反思性监控。所有的国家,都必然对其统治下的社会体系进行有序化的管理和监控,这种管理和监控贯穿于社会再生产的方方面面。国家的第一就在于“凡是国家都会牵涉到对归其统辖的社会体系的再生产的各方面实施反思性的监控”⑩。国家收集有关社会体系再生产条件的知识,通过反思用以左右、塑造和修正这一体系的再生产过程,调整社会的时空环境。国家的反思性行动包括承担社会管理的各种职能,如修建道路、桥梁,为国民提供治安环境,为社会体系制定统一的货币体系、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打造统一的国内社会环境。还有,如适时调整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法律制度。国家的反思性监控,使人类社会的存在条件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国家在场时期的变迁速度远远超过了国家缺场时期。
国家对社会各阶级的独立性非常高,是社会不同利益的监督和调解者。当国家统治权较弱时,对社会被统治阶级控制程度也低,难以成为统治阶级的利益工具。在现代国家政治权力得到极大扩张时,国家作为一种依赖集体力量的组织,受制于国家原则、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社会各阶级多元政治的舞台。吉登斯认为,多元政治就是多数人的政治,这种政府对每个阶级的利益都会做出反应。
任何可以称为“国家”的地区都能够维持足够强度的内聚力。国家统治权能够支配分散于一定领土范围内的人们和各种资源,成为拥有相当活动能力的能动者。国家利用自身的实力,在军事暴力的支持下,作为一个权力体反思性参与国际社会的建构,这种现象在现代民族—国家时代更加明显。在传统国家时期,国家之间接触甚少,国际体系极为零散。到了绝对主义国家时期,欧洲各国频繁使用军事暴力,建立了外交制度和真正的国家关系。创造了国家制度形式,确立了民族国家的边界。现代民族国家使用暴力的程度以及经济交流都远超以往历史。战争和外交使国家制度伸延至全球成为一种普遍的国家制度。建立了更多的跨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国际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财经系)
注释:
①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③郭忠华.吉登斯的权力观[J].东方论坛,2003(4).
关键词:信息 读报 看新闻 阅读 观察
语文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对各种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再生成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通常所说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中听和读的过程就是搜集信息的环节,而说和写则是对所吸收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输出。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搜集和整理信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没有这个环节的储备,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那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养成多渠道收集信息、合理加工信息呢?
一、养成读报、收看电视新闻的习惯
1.读报、收看电视新闻是了解国家大事和世界局势变化便捷而重要的途径。语文学习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学生必须养成读报、收看电视新闻的好习惯。及时了解国内发生的大事,对民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不但要做到了解,还要能和周围人谈论交流,有正确的态度和观点。比如,一度成为网友关注焦点的“周正龙虎照”事件、“范跑跑”事件,不但要了解实情的原委,还要养成通过事件本身透视其背后的社会问题和意识形态层面的危机。“周正龙虎照”是各地争相用各种借口套中央财政补贴的造假典型。而“范跑跑”事件则透视出个别教师责任的缺失,师德的沦丧。这样才是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提炼的全过程。要了解国际局势的变化、重大事件的发生以及引起的相关反应和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影响。为以后的“说和写”环节的输出做好信息储备。
2.克服实际困难,解决信息的来源。现如今许多中小学是全封闭寄宿制,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受到限制。语文老师要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解决学习和现实的矛盾。比如,鼓励学生到学校报栏阅读的习惯,也可以为班级订阅一定数量的报纸,专人管理,在全班传阅。在固定时间收听广播中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养成随时摘录、整理新闻信息的习惯,解决寄宿制学生缺乏信息来源的问题。努力营造一种生活在校园,眼中有社会,心中有世界的学习氛围,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自觉把自己置身于社会的生活氛围中,感受到所负担的社会责任。这样也不必为学生作文的立意不够深刻而担心了。
二、广泛阅读,在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中提取信息
语文信息不仅指各种社会信息,还包括各种文学性期刊、文学名著所传达的文学方面的信息。文章内容所反映的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社会制度以及当时的社会习俗、人们的思想意识;文章中人物形象以及他(她)代表的阶层的社会意义;文章对读者产生的思想影响;名著中广为流传的典故、成语、歇后语等等。都属于语文学习所要提取、记录、加工、整理并能够再运用的信息。
在这个环节中,仅仅读是远远不够的。在读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根据阅读内容的不同进行有区别地加工整理:对励志型故事的主题进行概括、分类,以备作为以后写作议论文的论据,为不同的论点服务。对不同内容表现人性美的文章,要总结出其反映了中国怎样的传统美德,或赞美了怎样的社会风尚,把故事所传达的信息和中华文化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文以载道”的文学理念,为以后的写作打基础。对于优美的散文,应注重欣赏它们优美的词句和文章的组材方法,让学生对其文字信息进行提取、加工,体会作者对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倡从不同的角度欣赏。
对于名著阅读,更要注重信息的提取,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名著整体内容的把握,学生读完能够综合全书内容快速提炼出文章所表达的信息,即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我来到俄罗斯,仿佛听到高尔基在叙说自己苦难童年的种种坎坷;我来到北京,仿佛听到老舍在述说着祥子由一个自立自强、纯朴青年被黑暗社会变为堕落者的过程;我来到英国,仿佛听到笛福在讲述鲁宾孙航海中所经历的种种奇遇。其次,还要培养学生学会根据需要从名著中提取整理信息。①名著中的人物及其相关内容的信息,如,鲁宾孙在荒岛的第一夜是在哪里度过的?再如,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概括有关鲁智深的三个故事,并简述其中一个。②通过对名著内容信息的整理、加工,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是谁?他最打动你的是哪一点?③总结性和拓展性信息。名著在其流传的漫长过程中,不断被人研究、提取、升华,许多内容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和形象。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在人们心中成了智慧的化身,请你写出三个和其有关的成语、典故或者歇后语。
三、观察身边的事物,从生活中收集信息并处理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是最大的信息库,只要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善于思索,便会得到书本上得不到的信息。
1.培养学生养成观察大自然的习惯。从花开花谢、春华秋实、草木荣枯的自然现象中,发现四季景物的不同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以及引起的遐思。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春花秋月,夏雨冬雪,都有着独特的美。但只有生活的有心人才能领略其美妙。白居易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是观看了“大林寺桃花”后的感叹。在一般人眼中的依旧的海棠,到李清照眼中却是“绿肥红瘦”,若不是敏锐的观察力是万万发现不了的。
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心去体会感悟,从大自然中发现平凡中的独特,平淡中的美丽,常见中的哲理,并随手记录下来,这都是信息的搜集整理。
2.留心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化,透视其反映的社会变化。现在城乡的发展一日千里,让学生记录身边环境的变化。比如,周边街道、道路的变化,住宅楼的建设,城市休闲场所的增加,城市绿地的扩大等等。农村的,可以对比新旧房屋的变化,路面硬化的情况,街道的改观,健身器材的出现,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以及农产品的品牌意识等等。对比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电话、手机、网络这些通讯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人们生活中燃料的变化等等。从中感受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变化,以及相应的思想意识的进步,从而把握时代的脉搏,敏锐发现生活中所蕴含的时代气息,都是我们语文要搜集整理的信息。
3.观察周围人的行为,从中有所感悟。人是社会的主体,但不同的群体的服饰、语言、行为等各不相同,反映出他们不同的精神风貌和道德风范。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人的言行,并思考他们的言行所反映出的美与丑。比如,一位店主砍掉商店门前树木的树冠,把广告牌固定上去。一般人看到可能没什么反映,但有一位学生就以《带枷锁的大树》为题目写了篇日记,就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来提取信息:人们环保意识不强,随便砍伐树木,破坏生活环境。
总之,语文信息的搜集、整理,遍及生活的角角落落。只要学生养成善于观察、随手记录的好习惯,有意义的信息随时随地都会出现。
关键词:机遇意识;经济结构调整;集约发展;新型工业化
跨越式发展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各个国家尤其是后进国家的跨越发展成为发展理论关注的焦点,以下是中国学界近期研究进展及其要点。
一、关于跨越发展的特征和内涵问题
对于跨越发展的特征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的协调性。跨越发展不仅注重数量的增长,更注重发展的质量,即提高效益、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废物排放、转变发展方式与消费方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跨越发展主张经济发展必须限定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追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不危及赖以持续的物质基础。
第二,发展的可持续性。跨越发展强调在满足现代人需要的同时,进一步的发展不是损害而是有利于下一代人的利益,以达到现代与未来的统一。跨越发展着眼于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使发展获得了无限的潜力。
第三,发展的超常性。跨越发展要有新思路、新方法,要善于打破常规,不能按部就班,应具备超过常规和常态的发展性质。
第四,发展的非均衡性。非平衡性往往是自然界和社会经济领域发展的重要动力,而跨越发展正是一种以突破牵动全局、以重点带动一般、最终实现全面进步的发展,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基础好、具备发展条件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突破,并率先实现跨越发展。
第五,发展中追求“好”与“快”的统一。“好”是“快”的前提,“好”中求“快”,把握发展节奏和步伐,能使较快的增长速度长期保持下去;“快”是“好”的必要条件,较快增长本身就是较好发展的重要基础。
关于跨越发展的内涵问题,人们普遍认为,所谓跨越发展,是指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国家,在发展中不再依循传统的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而是力争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来推动自己的发展,以实现对传统生产力的跨越,较快地接近、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先进生产力的水平。随着研究的推进,一些有学者强调,为了全面把握中国的跨越发展问题,必须实现研究方法论的转换:一是相比较而言,由于对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不及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那么充分,有许多问题没有展开,还有待于向纵深层次推进和拓展。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跨越式发展战略,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的社会条件和现实途径的研究还有待深化。二是研究还基本上集中在对二者各自独立的探讨上,对社会发展中的可持续性和跨越性的关系、二者的内在结构和复合关系、如何处理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社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关系、如何实现二者的结合以及结合的条件和途径,二者结合的社会根据、现实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系统研究还很少。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跨越性与生态文明的独立研究已经比较充分,而把三者结合起来综合研究不是太多,这一方面亟须加强。
二、中国实施跨越发展具有客观依据和现实可能性
生产力跨越发展思想不仅有深厚的理论依据,而且还有丰富的实践依据。经济跨越发展的实践依据在于它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它是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升华。国际国内的实践表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只要某一阶段条件成熟、环境有利,国民经济完全可以在某一阶段获得跨越发展。从理论上说,生产力跨越发展思想,正是它以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指导,科学地总结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而得出的结论。在先进生产力已经存在的情况下,相对落后的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不再仅仅采取循序渐进、自我成熟的形式,而是可以通过不同渠道的新质生产力的引入,改变诸要素相互联结的常态,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跃迁。因此生产力跨越发展的趋势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另有学者联系马克思的思想认为,马克思设想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一种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可以跨越的,而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是不可跨越的。但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形态向信息经济方向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模式就突破了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模式,变成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关于生产力跨越发展的现实可能性,学界的见解可以归纳为:
第一,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和技术引进,超越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的阶段直接学习和利用发达国家现成的先进技术,以最少的成本,最短的时间,更快的速度求得经济的发展。
第二,体制不健全,经验不足,管理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有效的经济体制,科学的管理方法,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发挥制度创新的巨大推动作用,促进经济更快地发展。
第三,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结构改善的潜力大,可以通过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极大地改善资源配置状况,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中国人力资源丰富且价廉,也是一种优势,并将长期存在,有利于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积累,加快经济发展。
三、关于跨越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社会条件
经济跨越发展作为相对落后国家的特殊的经济超常增长,它的实现必须具备一系列的条件。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在于抓住机遇。一是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可为我们发展经济提供一个持久和平的国际大环境。二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西方各国急于打开中国市场的急切心情,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收更多的国外资金和技术,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三是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迅速增长,太平洋时代的到来为中国加速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四是新技术革命新阶段的到来。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以知识资源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中国这样一个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发展中大国既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五是良好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出现。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途径和条件在于:一是把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同先进生产力紧密结合在一起。二是从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证方面看,生产力要素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既是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标志,也是推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三是中国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来实现工业化。有学者特别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本身就是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思路。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都曾经历过一个高资源消耗、重污染排放的粗放式发展阶段。对于今天中国的工业化发展而言,不可能也不允许重复这条路。我们要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寻找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推动力,即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和工业化并举的道路。还有学者认为,经济发展以人为本,意味着更加注重人自身心智水平的开掘,而非一味地消耗物质、能源;人类自我心智的开发,又无外乎偏重干感性的文化,以及偏重于理性的科学,而注入了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要素,必然会带来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校利.先进生产理论研究丰富和创新了生产力原理[J].兰州学刊,2008(2).
2、李黎明.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理论和实践问题述要[J].改革与战略,2007(2).
3、王孔雀.关于文化生产力概念、特征和现实道路简述[J].生产力研究,2010(2).
4、蔡武成.树立绿色经济理念创造跨越式发展新业绩[J].生态经济,2008(5).
5、王孔雀.走中国式的跨越发展道路[J].前沿,2007(3).
6、李黎明.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是中国的必然选择[J].生态经济,2010(1).
关键词:资本逻辑 生存危机 生态革命
资本是现代社会的基础和根据。在资本逻辑主导下,一方面是自然被破坏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另一方面使人失去了自由自觉的生存品性,成为一种工具性存在,沦为“单面人”,造成了现代人极端异化的生命样式。对于人类面临的这样生存危机,成为当代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因此,必须限制“资本逻辑”,进行生存方式的“生态革命”。
一、“资本逻辑”
“资本”是现代社会最为盛行的话语。“资本逻辑”是现代社会的主导逻辑。
(一)何为“资本”
一是从技术层面上,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另一是从社会层面上,资本是一定组合的社会关系。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把资本看成是物质实体,“资本是一切社会发展阶段都普遍存在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材料,是一切社会生产都必须使用的,因而资本是一个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存在的超历史的永恒现象和范畴。”[1]马克思从人之社会关系存在的层面上,对资本的核心本质作了最为深刻的阐释。“单纯从资本的物质方面来理解资本,把资本看成生产工具,完全抛开使生产工具变为资本的经济形式,这就使经济学家们纠缠在种种困难之中”。[2]事实上,“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料,作为直接生产者的财产,不是资本。他们只有在同时还充当剥削和统治工人的手段的条件下,才成为资本”。[3]资本的外在表现是生产要素,内在本质是社会关系。资本作为市场中追求价值增值的社会关系,通过支配和使用自然力来实现自身的扩张,进而支配人类社会全面的生产和消费。[4]
(二)“资本逻辑”的内涵
资本不仅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更重要的是它凭借这种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为自己建构起自我增值的社会建制和运行逻辑,从而形成了“资本―增值―再增值”的演绎逻辑。因此,所谓“资本逻辑”,是指资本自身追求利润最大化、让自身增值和不断扩张的自由本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运行机制。最大化的利润是资本逻辑的核心要义及其神圣使命,“并以此作为衡量万物存在合法性根据的世界观和社会运行模式。”[5]追逐利润是资本之存在方式,实现增值是资本之存在目的,技术理性是资本之存在手段,利润至上是资本之存在哲学。现实性、现世性是资本的内在精神,资本在本性上不追求超越性的生活,不追求超越性的意义与价值。[6]
二、“资本逻辑”与生存危机
在资本逻辑主导下,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一切必须放弃自己的本质规定和存在尊严,接受“资本天平”的掂量。资本把社会一切存在通约化、数字化。自然和人、生产和消费都是为了利润而存在。资本的逻辑“把包括人格在内的一切东西都贬低为追求利润的手段”。[7]资本逻辑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强制力量支配着现实中的人,成为现代人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塑造者,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实践。人类对资本的盲目追逐,对自然和人的掠夺性使用,导致了自然濒临崩溃的生态冬天和人类普遍异化的人性冬天,威胁整个人类的生存。
(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与生态危机
在资本逻辑下,而形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生产、生活方式。当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超过生态阈限,就会导致生态危机。
①“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与自然资源的消耗
资本的扩张是无限制的,对利润的需求也是无限制的,由此对于自然的需求也是无限制的。一切资源都被资本化、市场化。首先,对于所有的“有形”产业部门,由于“大量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来自于自然的资源支撑。第二,资源的消耗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使用性消耗,即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科技、程序、工艺等方面的缺陷而导致资源利用的不充分而形成的损耗;第二种是扩张性消耗,这是在第一种消耗基础上形成的。[8]新的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由此形成了资源的外在性扩张。资源多样化的用途,对资源的需求增加,资源开发的力度加大,而新的资源的出现加速了这一趋势,又会引起资源更深层次、更大规模的使用性消耗。第三,“杰文斯悖论”,即某种特定资源的消耗和枯竭速度,会随着利用这种资源技术的改进而加快,因为技术改进会使以这种资源为原料的产品价格大幅度降低,而价格降低会进一步刺激人们对这种产品的需求和使用。
②“大量废弃”与环境自净能力
“大量废弃”包括大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作为生产的废弃物和作为大量消费的直接结果而产生出来的废弃物。“大量废弃”的规模排放超过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会污染环境和导致生态危机。基于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当个人作出决策时,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把生产成本社会化。“对资本的逻辑来说,如果没有法律的限制,无偿地接受来自环境、大气、水等方面的自然资源,又在生产过程中把污染的大气、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去,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至于环境被破坏的结果,资本的逻辑是毫不关心的。”[9]
③资本逻辑下科学技术的生态风险
科技创新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的潜在生态风险。乌尔里希・贝克对环境下的风险做了如下界定:“首先是指完全逃脱人类感知能力的放射性、空气、水和食物中的毒素和污染物,以及相伴随的短期和长期的对植物、动物和人的影响。它们引致系统的、常常是不可逆转的伤害,而且这些伤害一般是不可见的。”[10]虽然今天的科学技术已经很发达,但在宇宙的全部奥秘中,人类目前掌握的科学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而且这些科学知识里,或许有很多偏离“真实”的知识。21世纪影响力极强的新技术中就隐藏着尚未发现的重大风险。“我们用基因技术、纳米技术和机器人技术打开了潘多拉之盒,但是显而易见,我们几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11]
(二)“资本逻辑”与人的危机
资本逻辑产生了使人片面发展的社会分工体系与相应的社会文化系统,使人失去了自由自觉的生存品性,成为一种工具性存在,沦为“单面人”。物与物的关系赢得了对人与人的关系的主宰地位,那个抽象的“看不见的手”完全把人的逻辑淹没在资本逻辑的总体发展之中了。[12]造成了现代人极端异化的生命样式。
①劳动分工与“局部人”
人的劳动本来是人实现自身发展的手段,但是由于资本逻辑的作用而将其程序化了。历经科技革命和管理革命的改造加强,生产过程已经发育成一个以严密等级制、精细分工制为特征的自律体系。在这个日趋非人化的体系中,人的丰满个性被压榨成单薄无情的分工角色,变成了“局部人”,人的感性生命被遮蔽。
②消费主义与精神世界的失落
资本逻辑下的大量生产必然要求大量消费的模式。资本持有者不断激励人们大量消费,奢侈消费和“符号消费”,塑造出一个消费主义社会。“所谓消费主义,是指不是为了实际生存需要的满足,而是追求被文化形式所不断制造出来的欲望的满足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13]在消费社会中,消费的不再只是物本身,而是消费者社会心理实现和标示其社会地位、文化品味、生活水准高下等等,消费具有了符号意义。消费主义掩饰了人的基本物质需要和意义追求之间的界限,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被贬低为经济动物,人们以拥有物质财富的数量来标识自身生命的价值,把诗意的价值理性光辉从生命世界中抖落,导致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失落。“资本逻辑”所支配的社会则是个物质文明如肿瘤般膨胀,而精神文明极度萎缩的文明。[14]
三、限制“资本逻辑”,进行一场深刻的生态革命
美国学者保罗・霍肯说得好:“必须把生态思想结合到我们的道德观念、生活模式,特别是我们的经济制度的方方面面中去”。 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警示我们:必须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和自然和谐共生,就要限制“资本逻辑”,进行一场深刻的生态革命,以谦逊的品质学习并模仿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智慧,对自然和存在其中的生命重新追寻,逐步以生态为最高原则取代以资本为最高原则。
(一)生态系统的特征
①整体性: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其各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依赖、制约、渗透的有机整体。但现代技术是支离分散的,是对物质世界的分割性处理,然后再根据人的目的把碎片组装起来形成产品。当人们把统一的自然界“割碎”的时候,自然界整体的性质就被破坏了。②循环性:生态系统本身就是一种生产、消费和分解过程的完美结合。自然界通过植物、动物、微生物和非生物成分,一方面不断地合成新物质,一方面又随时分解为原来的简单物质,重新被植物所吸收,不停地进行着循环性新陈代谢作用。但现代人类是超级生产者、超级消费者,却不是超级分解者,现代工业世界的这一关键性的功能欠缺。③高效性: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对资源利用效率很高。资源利用效率高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物尽其用,没有多余的物质或没有我们经济系统中所谓的“废物”。但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浪费比比皆是。
(二)限制“资本逻辑”,进行一场深刻的生态革命
如何限制“资本的逻辑”?只能进行一场深刻的生态革命!生态革命“……表现为一场由价值观的逐渐改变所引发的社会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它将会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次革命有望在民主法治的基本框架中逐步地得以实现。”
①生态价值观的确立
在形而上层面,生态价值观的普及和广为接受,是生态革命的关键。现代生态价值观的两个重要特征是整体思维和尊重自然。首先,整体思维是从生态整体的角度来思考人们的行为,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所有生命都有其存在的生态合理性。既把生命理解为一种自然现象,又把生命当作一种道德现象。把人类的道德视野扩展到了自然的领域,从而能够用宽广的视角重新确认人类生活的价值与意义。
②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化
在实践层面,必须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对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造,使之成为生态化的生产方式。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不仅是低碳的、循环的生产和仿生态的技术,“重要的是生产实践本身所代表的价值,也就是从特定的价值理念审视生产行为的合理性。”
限制“资本逻辑”,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化,在人与自然的对话中,找到生存的智慧,任重道远,我们这一代及后人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
[1]高云涌:资本逻辑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三重内涵[J].江苏社会科学,2010,(3)P2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594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P 877-878
[4]沈晓珊、朱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修正资本逻辑的必要性[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P43
[5] 毛勒堂,张健:资本逻辑与人地危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4 )P36
[6]王文亮:资本逻辑与人的主体性[D].苏州大学;2010,P6
[7] [10]岩佐茂:环境的思想[M].韩立新、张桂权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P 128、P 62
[8][裴江滨:资本与资源关系的逻辑换位――基于历史生成的角度[J].云南社会科学,2010,(3)P89
[9]赵文静:简述奥康纳的资本主义双重危机理论的思想[J].法制与社会,2009,(1)P360
[10][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P20
[11][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P3
[12]白刚: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J].社会科学研究,2009,(1)P117
【关键词】文物古迹 价值评估 认识 文物保护
文物是古代人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遗留给现代人民的具有一定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物品或者是建筑地点等等。文物古迹的认识和价值的评估不仅是文物古迹确定的基础,同时也是其保护的重要依据。正如人们所知,文物古迹一般都具有极其久远的历史,对其价值的发掘也是个不断深入不断提高的过程。随着国内国际文物古迹保护理念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出台了新的关于文物古迹保护的法律制度,也是我国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文物古迹保护法中,针对文物古迹的价值做出了新的定义,新的文化遗产类型越来越丰富,需要我们利用新的理念,从新的角度去评估文物古迹价值及内涵,在新的角度下研究如何保护文物古迹的原真性原则,做到保护与开发文物古迹的长远价值,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而在文物古迹价值评估和认识上不断的总结更新显得十分重要。
一、对文物古迹价值的认识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其悠长的发展历史中,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留下了使子孙后代都十分骄傲的文化遗产。研究分析我国目前的文物出土情况,已知的地上与地下已经存在不可移动文物大约40万处,而在世界上享誉盛名的长城、故宫等文物古迹和自然遗产已经有28处之多,同时在国内的博物馆与文化保护单位已经不计其数,如此壮大的文物古迹出土和保护成果已经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在享受荣誉与骄傲的同时,作为新一代的中华文明的接班人,我们的肩上肩负着巨大的责任,研究如何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成为目前国人的当务之急。
(一)文物古迹存在的价值。
关于文物古迹价值的认识,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认知,如1964年《威尼斯》中对文物古迹价值定位为应具备美学、考古及艺术价值,而国际公约中则强调具备历史、科学和艺术的普遍价值。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不断更新将文物古迹的价值明确为三大方面的内涵:
1.历史价值。
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内涵主要变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是由于某些历史事实造就,能够真实的反映这一历史事件。(2)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生产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风尚。(3)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与重要历史人物的重大活动有关,并可以真实地突出但是事件发生或人物活动的特定历史环境。(4)能过有效的补充或证实某项在录史实。(5)在所有现有的历史文物中,它的年代以及类型具有一定的稀有性和独特性,最具有其时代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6)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文物古迹本身的发展和变化。
2.科学价值。
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1)其设计规划包括布局选址、防御自然灾害、造型和结构设计选取等,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2)文物古迹的材料、造型和建造工艺,和它们反映或代表当时的的场所。(3)文物古迹中保留或记录着当时重要的关于科学技术成果的科学技术水平过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3.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的体现又分为以下几方面:(1)具有包括空间造型设计、构成、装饰类型等的建筑艺术价值。(2)景观价值,包含人文景观、园林景观、城市景观在内的风景名胜,以及风貌特殊的古迹遗址景观。(3)附属在文物古迹之中的雕像、壁画等艺术品以及陈列物装饰物等。
一般来说,上述三种价值内涵是文物古迹价值的核心内容,通过对三个方面的评估对文物古迹价值的鉴别是比较客观和准确的,当然它们还具有许多其他方面的价值,但这些价值可能会因人而异。
(二)我国对于文物古迹的定义。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对于文物的定义是:“遗留在现代社会上或者是隐埋在地下的历史文化的遗物。”
一些历史事迹或者是在一定历史文化下制造出的物品,例如:
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的事件、战争或者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人物的事迹,还包括一些发生重大事件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建筑物和纪念物等等。
在历史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址、名人墓群、古代建筑、寺庙等等。
在历史社会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艺术品或者是工艺美术品,代表着该时代的文化背景。
有关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以及具有科学价值的纸质资料。
代表着该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特点、以及社会生产产物的代表性物品。
与以上所述条件相符的物品和遗址都是隶属于文物古迹的,对于这些文物,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来保存这些文物,以期传承这些文物古迹的价值。
二、关于文物古迹价值评估存在的误区
在对待文物古迹价值评估及保护时目前主要存在以下认识误区:
(一)有人已经评估过,没有再次进行评估的必要了
这种认识在对待文物保护法案等的规划编制时不会下功夫对文物古迹价值进行深入的评估研究,所得到的信息一般源于现有档案或晚上资料。他们认为文物保护一旦确定保护就肯定得到了充分的评估,因而没有在进行研究的必要,这样的认识往往容易忽略评估是否考虑最新的研究成果,因种种原因其真实性和准确性是是否具有保障。对文物古迹价值的评估是一个阶段性、持续性的工作,绝不可能一劳永逸,因为在认识上应更加的主动积极。
(二)结果第一、评价和认识的过程不重要
这种认识会导致尽管文物古迹保护方案进行了古迹价值评估研究,但是在具体的报告中却缺乏表现,仅陈述了结论即价值评估结果,对评估的根据和研究过程并未进行整理和归纳,这样使得文物古迹价值评估的结果可信度大大折扣,不利于科学、合理的保护决策的制定。
(三)文物价值评估与其现状的评估关系不大。
文物古迹的价值和现状是做到全面认识文物古迹的重要保障,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价值指引我们从哪些方面去研究文物古迹的现状,现状则又能反映价值的完整及真实程度。对现状的调查能使我们对价值的认识更加深刻、完善和客观,并及时对偏差进行调整。这种错误的观点对文物古迹价值本身所依附的背景、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忽略,不利于保证其完整性和延续性,使得现在研究出现偏差,降低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
三、目前我国的文物古迹保护的现状
自我国政府开开始重视文物古迹保护之后,已经做出了一些列的重大决策和相关部署,就目前的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我国的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列举来看,我国的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和有关文物古迹价值研究的机构已经建立,可以骄傲的说,我国已然成立了一批具备高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的文物考究专业团队,在这个过程中,文物保护的法律框架体系已经基本上成立,在工作开展的时候,已经有一大批文物古迹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此同时,考古工作也在优质的环境下顺利的进行。
但是,万事万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国的文物古迹保护工作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也是有着大量的问题有待于立刻解决。对于一些地区的文物古迹保护工作仍旧是得不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在文化古迹保护工程上没有投入大量的资金,对文物古迹的管理不善,一些市场上流传着一批假文物。同时,还有些地区存在着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缺陷,一些政府过分的看重文物古迹的经济价值,过分的开发文物古迹,甚至达到了掠夺式的程度,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与此同时,在一些基本程度城区开发改造中,出现了不重视文化古迹的现象,在开发重建的过程中严重的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甚至拆除毁坏历史文化街区和乡镇,虽然文化古迹的价值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但是在一些城区建设中,毁坏文化古迹建筑的违法事件还经常出现,盗窃博物馆文物、盗窃古墓葬、走私文物的犯罪活动还时常出现,当下社会的这些犯罪行为已经对我国的文化古迹保护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国的法制建设,造成许多珍贵文物的流失,是我国文化的巨大损失。
四、加强文物古迹价值评估的对策
(一)首先,文物古迹价值的评估应该体现在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的每一个步骤中。这样一来对文物古迹价值的认识就会是一个持续性的,这样对价值的评估会更加的准确,可信度更高。
(二)其次,文物古迹价值评估及其保护策略中的重要环节应明确和完善。在现行的文物保护工作中,保护项目对价值是否具有影响,规划的确定是否与价值相关联,这些与文物古迹价值紧密相关的环节有所欠缺,应予以补充和明确。
(是否)最后,对文物古迹价值的评估应给予更多的重视,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物古迹价值评估作为文物保护的重要环节发挥越发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文物评估工作在其保护中越来越受重视,再加上文物评估的核心是价值的评估,因而对价值评估予以足够的重视是客观要求。
五、基于保护文物古迹上对于文物古迹的分类
文物古迹资源是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和价值的,值得人们重视和珍惜的。但是在特殊的时期内,文物资源是无法创造再生的,在开发和保护文物资源的时候需要坚持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文物古迹的价值是无法估量判定的,基于文物古迹是经过历史沉淀的宝物,在保护它们的时候需要注意将文物古迹分类,以便于同意管理保护。
(一)濒危型文物古迹。
濒危型文物古迹是自然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属性改变或者是不适应而面临着被损坏的危险而且数量很少的文物古迹,濒危型文化古迹的特征是隶属同类的文物数量比较少,在自然条件下或者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技术加之人为的破坏致使该类型的文物面临着被毁坏的境地。
(二)高稀缺型文物古迹。
高稀缺型文物古迹是由人类发展创造的,但是同类型的遗存数量不多而十分珍惜的文物资源,高稀缺型文物在性质、价值和特点上具有独特的特征,同时该类型的文物古迹的数量也十分稀少,故此,倘若这类型的文物古迹缺失,也会导致文物资源走向灭绝的道路加快。
(三)稀缺易耗型文物古迹。
稀缺易耗型文物其自身就是十分脆弱的,保存的难度也很大,极易遭到破坏,而这类文物还多由自然属性区产生,由自然元素构成且数量庞大,这类型的文物古迹多保存在墓葬之中,面临着出土之后保护的复杂技术问题,而目前尚且不存在十分完善的保存这类型文物古迹的技术,可见,稀缺易耗型文物古迹的保存依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四)普通型文物古迹。
普通型文物古迹指的是分布的数量多,在稀缺性和脆弱性上都不是很强的文物古迹,这种类型的文物古迹资源的在保存上也并不存在着很大的技术问题,只需要简单的技术操作和良好的保存环境就可以很好的将其保存传承下去。
六、总结
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程,它对整个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文物古迹价值评估更是这项工作的基础,因而切实保障价值评估环节对文物古迹价值的延续和保存具有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侈朱宇华《成吉思汗陵保护规划的特点简述》, 《文物保工程》(内部刊物),200 6年第1期
[2]诊吕舟编著《文化遗产保护》,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页26一29
关键词:交往行为;启示;平等互动;目的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66-02
一、简述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1.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类型
哈贝斯交往行为理论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它们分别是:目的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行为,交往行为。目的行为又可以称为工具行为或者策略行为,它遵循的原则是以丰厚的经验知识作为基础的技术。很多人在自己有所行为之前都会有一定目标,而在很多人心中是以成功为目标取向的,不管该目标是否合理,是否公正,它只是关联于目标,根本不在乎实质性的东西。但是在哈贝斯交往行为理论中的目的行为是一种合理性的确定,所以目的行为又可以被称作工具理性的选择。社会群体成员把遵循共同的价值规范作为取向的这一行为称作规范调节行为,这种行为与它行为所依照的共同价值群体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该行为表明所有成员的规范都要统一,使得一个群体中的所有的共同意见都能够达到一致的协商,这充分表现出了公正性和正当性。很多人说人生就像一部戏,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戏剧行为就是关联到整个群体,需要每一个人都互动参与到其中,相互之间构成观众,也就是需要很多的角色来配合好,才能将一部戏拍好。这样更加充分体现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谓的交往即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信息等的相互交换,是多个数量的主体之间一种正常的生活活动。同时,通过交往,人们能够获得心灵上的某种需求,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传达个人本意。交往行为涉及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社会世界。与人交往需要做到真实,真诚。
2.生活世界与交往行为
交往行为和生活世界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生活世界包括三种不同的解释性范式并且满足了社会整合的三种需求:第一是关于文化或符号系统方面的解释范式;第二是关于社会或社会制度方面的解释范式;第三是关于个性人格或自我及其存在方面的解释范式。哈贝马斯认为现代西方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系统和生活世界的脱节,即生活世界殖民化,哈贝马斯以生活世界和系统双层社会结构模式为基础,以交往合理性为中心范畴,对现代西方社会的弊端和困境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西方社会出现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系统控制了生活世界,即“生活世界殖民化”。
3.哈马贝斯交往行为的实质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明确了人们的交往行为实际上就是交往主体之间为取得一致、达成共识、彼此默契的相互理解过程。其中,交往主体在整个交谈过程中要遵循共同的语言交往规则,凭借共同的背景知识和语言媒介,进行语言对话或交谈。交往本身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是交往主体间为达到“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达成共识、取得一致”的相互作用过程。
二、交往与价值观教育的内在联系
1.交往存在于价值观教育过程中
一般说的价值观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反复实践逐渐形成的对于是非、利益、善恶的系统观点或评判原则。因此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社会所要求的主流价值观只有靠教育者从外部灌输给受教育者,再通过受教育者的不断内化,才能使受教育者形成并坚定树立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因此,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既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与引导,也有受教育者给教育者的反馈,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只有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互动交流中慢慢实现。而交往作为两人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交流信息而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必然存在于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
2.交往是价值观教育的本身
价值观教育本身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传递各种思想观念的交往过程。有的心理学家把交往看作交流、沟通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以得到很多不同的东西,因为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不同,所以本身存在的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交往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价值观教育的发展,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通过交往将独立的思想结合在一起,使价值观得到交换,这对教育有很大的意义,而这也是教育的关键所在。交往是人基本的生活生产方式,而教育作为人们获得生产活动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可以看作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共同的理论知识、思想观念、研究课题等为中介,进行的交往活动。教育是人类在生活中的一种极其重要的交往行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环节的价值观教育,不是单纯地上思想政治课,把哲学和社会主义思想灌输给大学生就可以了,而是在与大学生的真诚交往中自然地传递各种思想观念和理论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接受、认知并且认同。
三、交往行为理论对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1.价值观教育工作要在交往中开展
在日常的师生交往中很明确地表现出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过程开展。在我们国家的教育的初期,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传授各种知识,学生就在下面拼命地把老师说过的知识点给记下来,很多学生都认为老师说的东西就像真理一样,是无法改变的,这就使师生之间的沟通变成了单向的沟通。要改变现状,使师生的交流变成一种双向的相互沟通,这样能够有效地改变师生关系原本不理想的状态,使师生之间产生一种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良性关系,实现教学互动,从而使价值观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者,将承担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心理等各方面的辅导和培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或者是情感为基调,引导学生完善自我。同时,学生作为被教育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反映对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使教师在教学水平、自我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获得参考和比对。
2.交往活动的主体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在哈贝马斯看来,“相互关系”只限制于主体之间的某种特定的联系,这并不包含主客体之间具有主、被动区别的另一种性质的联系。从这个观点看来:只有当教师(教育者)与学生(被教育者)两者在地位上实现对等,同为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的“交往”。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价值观教育才能够被有效实现。要强调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互为交往中的主体,因此在构建教育理论体系时不能仅仅以“主体――主体”的模式,而要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教育者主导课程和教学进程,采用单向式的传授知识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名无实,并未能体现出来,使教和学相分离。因此,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把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都视为主体,更要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主体间的交往互动。在价值观教育“双主体”观中引入“交往”的概念,使交往成为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纽带,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统一,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交往中实现价值观教育。
3.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是语言表达
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已不再只是偏重于社会政治生活,而是越来越多地朝着文化、经济和个人的生活等领域转移,这无疑会使得价值观教育的有关对话语境变得更加宽泛。所以,针对在价值观教育的对象上的差异性,引导被教育者在其实际生活中学会明辨是非,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要采用符合现实社会现状和个体差异的语言表达。不同的个体受教育的质量也是不同的,自己本身的能力也是不同的,例如同一个知识,有的人花几分钟就可以完全吃透,而有的人需要花上半天的时间,甚至是几天的时间来消耗该知识点。这充分说明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所以在价值观教育的开展中,对不同的个体应该采取不同层次的语言表达,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达到预期的目标。再者就是重视语言表达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从唯物辩证主义的角度看来: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事物在发展的工程中,也总是有正反两面,在不断的曲折前进,现实生活亦是如此,常常会出现矛盾统一的情况,例如“善”与“恶”、“丑”与“美”、“大”与“小”等。所谓的价值观教育,既旨在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内在组成,因此需要对高校学生的生活进行相对完整地展现,实现对真实世界的高度仿真和还原。同时教育者在给大学生展示一些正面的、崇高的社会美德时,也不要掩盖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一些不道德行为,引导大学生去正确判断在社会中存在的各种行为,使崇高的道德标准在其不断的判断和自我评价中逐渐形成。
4.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平等互动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指出要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其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使交往双方有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看问题,多替受教育者着想,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达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对话,是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总结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中明确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育者不应该以一种压迫的方式去逼迫受教育者学习或者接受一个观点,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去教育去交换一种思想。它的主要目的和功能即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接触与交流,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学生监督和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以教师引导学生成长和发展,最终实现教、学主体的共赢,展现和优化价值观教育的意义。虽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在现实中缺乏孕育之土壤,但是哈马贝斯的社会交往理论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和谐关系上的,他在交往过程中主张用真诚的对话去解决社会中的矛盾。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让人们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之上达成共识,获得一致,建立和谐的社会。即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可是人际关系却日益浅薄,道德素质日渐下滑,人们对价值观的认识也变得非常的模糊,因此我们要注重交往的实质性,让社会更加的和谐。
参考文献:
[1]王姣姣.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的启示[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6).
[2]余文龙.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长沙大学学报,2006,(16).
[3]张静.浅析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J].青年文学家,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