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校园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统筹安排节能宣传工作
学院节水节电工作领导小组以此次节能宣传周为契机,统筹安排好全院节能工作。一是对照检查创建节能示范单位的准备工作及省节水型高校复查准备工作;二是对高度重视学院能源资源计量工作,按要求做好数据统计工作;三是以创建绿色节能校园为目标,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广泛地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宣传节能降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国家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提高我院广大师生节能意识,全面动员,齐心协力,为节能降碳营造浓厚的氛围;四是制定了我院开展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工作方案,整个活动由后勤保卫处负责组织协调,加强对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的监督、指导,确保活动有序进行,为宣传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后勤服务中心、水电维修部、大学生公寓自主管理委员会具体实施宣传活动,确保活动开展生动多彩。
二、大力宣传、强化意识,节能意识深入广大师生心中
我们以“美丽校园,我是行动者”为切入点,切实加大了节能宣传力度,使全院师生知晓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形成了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观念。
1、统一安排,落实行动
6月11日,我院节水节电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会议,对今年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的主题宣传活动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确定6月13日—16日为活动周时间,要求后勤保卫处、后勤服务中心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确保活动取得效果。
2、广泛发动、全方位宣传
① 6月12日,学院将宣传周的宣传画到校园网上,并通过校园宣传电子屏流动播放节能宣传视频,进行节能低碳生活的公益知识宣传。
② 6月13日中午,在第一食堂北广场联合举办“美丽校园,我是行动者”节能低碳宣传活动。以签名、发放节能宣传资料等形式,向过往师生宣传气候变化的影响,讲解低碳环保知识小窍门,呼吁大家行动起来,一起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倡健康低碳生活方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共同打造绿色节能校园。
③ 后勤服务中心物业管理部在行政楼、教学楼公共区域,公寓管理部在学生公寓各楼栋张贴节能温馨小贴示,提醒广大师生树立节能意识,共建绿色校园。
④ 学院也通过校园网、微信公共号推文,进行节能宣传。
三、取得的效果
1、在节能宣传周中,通过黑板报、宣传栏、校园网、微信、电子屏传统宣传形式和现代的信息方式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了宣传面,宣传效果深入广大师生中。
建筑物的建造过程是高耗能的,而且由于大学城的规划选址普遍远离城市中心,教学区和生活区分离,增加了学校通勤车的使用量和教职工驾私家车上下班的机会。另一方面,大学城校园建设注重追求整齐划一的形式效果,忽视了对节能和碳排放量的考虑。例如,以人工种植的平整草坪和靠移植大树而形成的校园景观,虽然起到一定的景观效果,但是不能从根本上增加社会的碳汇总量,相反,草坪的大量供水需求和移植树木的大量死亡,还增加了碳排放量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大学城建设的初衷之一是为了能够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大学集聚的规模优势,实现高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但是,目前的大学城建设较少考虑资源共享[2]。处于同一大学城内的各高校之间相互独立,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导致资源占有率高、利用率低。例如,在图书馆资源共享方面,大学城图书馆校际之间资源几乎没有实现共享。根据我们在昆明呈贡大学城所做的调研发现,基本没有同学借阅外校图书资料。同样的问题也突出体现在实验室设备使用和学校交通车乘坐方面。各学校按照资源独享的模式发展,造成了大学城潜在的资源浪费,与现代大学城低碳校园建设的理念要求不符。
大学城校园中的能源资源浪费现象十分普遍。有针对福州大学旗山校区低碳生活的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教室中每天实际自习的人数仅占可容纳人数的14%;在受访者中,有66%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使用单面复印,只有51.45%的学生会等待复印材料的回收处理,剩下的45.55%的学生基本上全部会将复印的材料丢弃;44%的学生表示宿舍没有采取节水节电措施;大约38%的同学在平日大量使用快餐盒就餐[3]。另有报道称,“如果全国近千所高校都成为‘低碳大学’,一年便可节省约210亿元。此外,还可省出26个武汉东湖的水体量,增加七个半香港大的绿化面积。[4]”可见,大学城校园的能源利用不节约行为成为低碳校园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国外低碳校园建设的实践经验借鉴
(一)注重新能源的利用和能源节约
在能源利用方面,国外低碳校园建设都不惜投入大量资金,用来采用新能源和促进能源节约。东京大学通过对各种CO2排放源的评估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热源系统更新;为照明设备安装人体传感器;使用高效节能日光灯;升级冷藏设备以及室内空调设施等。耶鲁大学对30%的校园建筑物的供暖、通风和冷气系统进行了改造,采用全自动控制。此外,大楼安装隔热窗,尽量使用太阳能和风能。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的校内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光,来减少人工照明,来达到节约电能的作用。朱比丽校园主要教学建筑的内部被安置了被动式红外线移动探测器和日照传感器,并由智能照明中央系统统一控制:当教室有人使用时系统就会自动判断是否使用人工照明,从而代替了人工开关;如果室内有足够的自然光线,人工照明就会自动关闭,从而节约能源[7]。
(二)注重低碳理念的培育和行为引导
国外高校低碳校园建设过程别注重理念的培育和行为引导。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在建设低碳校园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提高师生的节能意识、树立低碳理念放在第一位[8]。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认为要将低碳校园的建设视为一个长久的目标,而不是一个短期规划,以最终实现校园CO2的“零”排放。在管理层面,他们加强对学生以及员工的环境意识教育,提倡通过注重微小的细节为CO2的减排做出贡献:在不需要的时候随手关闭实验室的通风橱;选择爬楼梯而不是使用电梯;用完电脑后记得关闭显示器。朱比丽分校将校园的低碳理念渗透到校园的各个方面,如:在校园内为学生提供600个可以锁铐的自行车位,以鼓励学生使用更为环保的自行车,降低学生在交通上的碳排放量。
现代大学城低碳校园的建设路径
低碳校园实质上是指整个校园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低。这一结果主要受“碳源”和“碳汇”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碳源”是指二氧化碳的产生之源。在校园建设过程中,能源利用、教学和生活是“碳源”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碳汇”则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或机制。因此,我们可以从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两方面构建出一条现代大学城低碳校园的建设路径。
(一)校园能源结构低碳化
校园能源结构低碳化对低碳校园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学者对北京大学生态足迹的研究发现:如何降低学校的能源消耗是北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9]。校园能源结构的低碳化,主要是指在学校规划与建设过程中,使用低碳新能源,以取代对环境影响巨大的传统能源,以实现碳排放减量化甚至零排放。具体而言,首先要进行能源利用模式的转型,尽量改变以煤炭为绝对主导的能源利用模式,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例如,校园道路照明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应力所能及地采用太阳能路灯、风能路灯、LED灯等低碳照明系统。其次,在细节上,要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减少使用风扇、空调、电灯;少用打印机和复印机,多利用网络资源等。新型的校园建筑物的设计与建设也要采用低碳技术,通过选用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合理的采光和通风的建筑设计等来实现建筑低碳化。
(二)校园教学办公低碳化
学校是文教单位,教学办公就是其重要“碳源”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低碳化,主要包括合理利用教学设备资源与教师资源两个方面。关于教学设备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指在教学中注意多媒体设备、教学耗材等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将已经老化了的高耗能的教学设备器材更新为新型的低碳设备。关于合理利用教师资源,是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开设一些精品课程,用远程教学等方式来实现低碳教学。低碳办公的方式有很多。例如,通过应用无纸化的办公平台,来减少办公设备耗材的使用,提高办公效率;通过召开远程会议来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出行。
(三)校园个人行为低碳化
校园师生个人生活行为的低碳化是低碳校园建设的关键一环。有针对复旦大学的案例分析表明:仅个人的节能行为就能为复旦带来每年至少3%的节能减排量,这是一种高效低成本建设低碳校园的方式,对低碳校园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0]。“节能”作为一项实现“碳减排”的间接途径,可以实现能源消费的减缓,相应地也就减缓了二氧化碳排放。据粗略计算,节约一吨水,就能减少0.93kg的碳排放量;节约一度电,就能减少0.96kg的碳排放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规范约束,引导广大学生养成低碳行为习惯,做到节约水电、爱惜纸张,不浪费粮食、低碳出行等。通过将低碳校园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低碳生活光荣、铺张浪费可耻的观念;通过制定低碳校园行为规范,明确每个主体在建设低碳校园中的责任和义务。
(四)通过校园碳汇来减碳
低碳校园的建设不但要从“碳源”上进行有效的抑制,减少碳排放还应从“碳汇”的角度进行考虑。“碳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植被生长吸收二氧化碳,另一种是通过将二氧化碳捕获和埋存来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排放。例如,在校园内进行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植被面积以保障校园内部的碳汇。采用覆草屋面、平台花园、垂直绿化等手段增加建筑的有机表面,以减小建筑的热(冷)负载,同时吸收二氧化碳,为校园碳汇减排做出贡献。其次,高校可以加强碳捕获和碳埋存技术的研发与技术推广,适时通过碳捕获、碳埋存技术进行碳汇减排。
现代大学城低碳校园建设的制度设计
从低碳校园建设的保障措施来看,一方面需要低碳技术的保证,只有可靠的技术保证才能使得低碳校园的建设目标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需要低碳制度的保障,只有合理有效的制度保障才能使技术发展和应用过程中的关键障碍得到解决[11]。目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尚无“低碳”的直接规定。但是,“节能”作为一项实现“碳减排”的间接途径,我国现行节约能源法可以为大学城低碳校园建设的制度设计指明方向。
(一)明确高校节能目标责任和完善高校绩效考评制度
《节约能源法》第49条规定“公共机构应当制定年度节能目标”;第25条规定“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第6条规定“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高等院校作为国家的公共机构和重要用能单位,地方政府节能管理部门应该为高校科学分配碳减排任务,协助高校研究制定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行政办公、公共服务、科研和后勤等各个方面的具体节能目标。为了保证高校节能目标的实现,在低碳校园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合理有效的考评体系,将低碳校园建设工作纳入教工工作岗位职责和年度绩效考核之中,督促教职员工带头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一方面,加强学校领导干部的节能目标责任,将学校节能目标实现情况作为校领导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权责分明,形成科学高效的管理状态;另一方面,完善校园能源消耗监管体系,明确各个主体职责,将能源管理效果和能源个人消费量与每一位教职员工的绩效考评挂钩,形成激励约束机制。
(二)制定校园节能专项规划和完善节能减排奖惩制度
高等学校作为公共机构,应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和实施高校校园节能专项规划。高校校园节能专项规划是指,以节约能源资源为目标,根据学校的能源状况和学校发展需要,对一定时期内学校的能源利用、保护和管理工作所做的总体安排。学校节能专项规划是实施低碳校园建设战略的具体行动方案,对学校能源利用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必须进行合理规划与有序实施。学校节能专项规划应当规划期内学校能源利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阶段性任务、重点项目、政策措施及其他重要事项。《节约能源法》第67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在节能管理、节能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中有显著成绩以及检举严重浪费能源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该法第25条规定,用能单位应当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奖励。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在制度建设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未能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奖惩机制,不利于低碳校园的有效管理[12]。学校应该按照国家法律要求,完善学校内部的节能减排奖惩制度。这一制度具体包括:学校节能减排奖惩原则、奖励的方式与种类、审批手续、以及对浪费能源行为的处理规定等。
(三)健全学校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
学校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是指学校定期对主要用能设备和各部门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采用必要的测试和能源消费统计分析相结合,通过能源利用状况分析,确定用能水平,查找节能潜力、明确节能方向,为改进能源管理,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高校要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能源统计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统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健全学校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主要包括:定岗、定人、定时抄表;准确填写耗能原始记录,建立主要耗能设备台账;能源消耗量统计;编制能源消耗动态统计分析报告。
(四)强化高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是加强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杜绝能源浪费,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为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学校资源,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符合低碳校园建设的要求,高等学校应加强和规范学校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强化高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具体而言,学校应通过制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规定》,把节能评估和审查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和开工建设的强制性前置条件,明确具体负责部门和相关程序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进行审查。
(五)落实低碳校园建设的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制度
关键词:节水;园林;高校;低碳;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9-2093-03
作为城市园林绿地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园林绿地,除了具有生态、美化功用外,还对整个高校教学资源、学校文化底蕴、师生精神生活与休闲活动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由于设计习惯、设计理念、地理环境差异性等导致的水资源紧张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高校园林绿地建设[1]。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高等院校校园园林绿地建设中水资源紧张问题,作者从“节水”维度对高等院校园林绿地建设中水资源节约问题进行了探讨。
1 我国节水型园林绿地建设现存问题
尽管节水型园林、低碳园林已由相关学者提出多年,然而城市绿地行政主管部门、设计师以及业主等仍然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2],一些比较简易、实用、便捷的节水方式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应用,进而也就无法大面积推广。我国节水型园林绿地建设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 设计跟风严重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一直强调对于西方现代设计理念或国内比较成功的案例可以学习,但学习并不是“拿来主义”。拿来之后,要结合自我实际,加入能表现中国民族文化或地域特色的设计元素,成为能代表自己文化和特征的园林。然而,从20世纪末开始,国内园林出现“草坪热”,这不但会造成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匮乏、景观单调,同时大面积的草地还会造成淡水资源的极度浪费。就以大连市一约350 hm2的高尔夫球场来说,一年耗水量竟达40万t,接近该市所有居民一天生活用水的1/3[3]。
1.2 绿地养护管理设备和人员力量薄弱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趋完善,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国园林业面对如今“生态”肤浅、“功能”混乱、“设计”空洞的现状,科学建设与管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绿地灌溉设施落后。现在城市绿地漫灌现象还很常见,喷灌、微灌等节水型灌溉设施还不能大面积普及[3];二是节水灌溉专业人员数量少、水平低,这会造成对灌溉设备(尤其是自动化控制灌溉系统)的认识不到位,利用效率低下,导致水资源无谓的损耗。
1.3 城市绿地用水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国内城市绿地中的水景营造往往与城市用水系统割裂。水景用水大多来自城市自来水系统,用后多数是直接排掉,很少有继续用于周围绿地灌溉或补充到城市水系的,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1.4 园林植物需水特征研究落后
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对于园林植物的蓄水特征研究不够,还不能给出在特定地域、特定气候、特定时间条件下的精确灌溉定额。即使拥有先进的灌溉设备,但仅凭经验或感觉进行灌溉的话,也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节水[4]。
导致以上问题的深层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有些体制落后,人们节水意识不强。园林节水在园林业来讲当属一门新兴技术,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的制定还不健全,即使字里行间偶有提及,实用性、可操作性也不强。此外,人们节水的意识还不够强,对节水的意义还不能做到深层次的理解。二是传统设计理念的束缚。先前学院派的纯功能主义和空间形态的设计方法,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解决人类实际问题的一些技术或方法的需求[5,6]。三是各级政府效益理念的缺失。由于我国传统体制的弊端,行政指导设计时有发生。一些领导干部为了表成绩,不惜违背城市建设发展规律,急功近利地大兴土木。甚至有些城市盲目追求国际化、现代化的园林设计,忽略了地域特色和地方人文文化,从而也就丢失了城市自我。
2 高校节水型园林绿地建设对策
要促进高校绿地节水的效应,首先需要设计师强化节水观念、树立节水意识。在对节水型高校园林绿地进行设计时,从方案的初步构思到最终的施工图设计,要形成一套完整的节水体系,同时节水要体现在每一个较为重要的节点,如种植设计、水景设计、地形设计以及道路广场等的设计。
2.1 节水型高校园林绿地的设计原则
2.1.1 尊重自然,因地制宜 对于高校绿地的节水设计,要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场地现有资源、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实力,构思适合学校实际的节水型校园绿地建设方案。对于外来设计理念和文化要借鉴地学习,无论如何也不能失去学校原有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特征。
2.1.2 着眼未来,科学投资 针对高校校园的规划设计,需要设计师根据校园场地特点,结合现代合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场地量体裁衣[7]。这不仅要求设计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也要求校方不要急功近利,贪图眼前效果。对于校园的节水项目要放眼全局和整体,贯穿现在和未来。近期来看,相关材料的应用可能会增加造价,但从远期来看却效能显著。因此,要合理地权衡造价和运营消耗之间的关系。此外,在设计中还要掌握一个弹性原则,如对节水建筑结构和设备等的设计要体现灵活性和动态性,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2.1.3 结合实际,少设水景 国内景观,尤其是校园景观较为流行各种水景的应用,如喷泉、叠水、人工湖等。认为缺少水景就不能体现该校的灵气和环境美。但我国许多地区缺水严重,如每一个高校校园建设中都营造较为“场面”的水景,对于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是触目惊心的。若的确需要,就需要设计师根据场地情况,利用现代节水技术,设计出适合校园实际的水景形式;同时将水景体量或面积控制在适度范围内,进而促进水景的节水和良性循环。
2.2 节水型高校园林绿地的水景设计
现代园林设计往往追求自然的回归。以往立足景观效果和微环境改善的设计理念已经逐渐放眼于更大的生态环境之中。现代园林设计发展需要设计师能够积极沟通,协调管理者、使用者为了营造更为适宜的水资源利用循环模式,更加关注现代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换句话说,在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下,设计师要尽量利用现代生态设计理念,根据高校校园场地实际,将校园水景设计、校园以及整个城市水资源脉络统筹考虑。以期在资源、能源利用少,投资耗费低的情况下,设计成无论是生态功能还是景观效果都能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的高性能水景[8]。
2.2.1 水景形式的选择 校园的水景形态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在做相关设计时,要求设计师结合校园场地概况,认真分析原有软、硬质景观,根据周围的环境以及设计目标进行取舍,以使设计的水景在增强自我特质的同时,能与周围的环境更好地融合统一。在水景形式选择上,德国赫恩·索迪根学院的水景设计当属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该水景利用场地由高到低的地形地势和原有的废弃煤矿坑道折线,形成令人震撼的裂缝式水景[9]。
2.2.2 季节性变化在水景中的应用 在设计之前应考虑到水景在不同季节其蒸发量和降水量会呈周期性变化,不同季节水资源的消耗差别很大,这样在缺水干旱季节就可以考虑不要往水景中注入大量水资源,而采用其他水景造景方式,进而避免因水景管理维护所造成的水资源的消耗。设计师可根据这一规律,对于水景的外形以及水量等进行人为设计和利用,在丰水期可向师生展现水源充足的水景景观,而在旱季则可以形成低水位水景或旱景景观。例如,荷兰鹿特丹“水广场”就是为达到节约用水和对水分有效管理的一个成功案例。该场地中心区域设计成下洼式,非降雨期该中心区域用作人们交流休闲、运动或孩童玩耍的空间;到了降雨期,此中心区域又起到蓄积街区雨水的作用,有效弱化了洪峰。而到了冬季,这里又可以利用少许的水量设计成溜冰场。该广场因季节变换进行不同的设计,并为游人呈现不同的服务功能,这对于有效节水或缺水性城市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设计模式。
2.2.3 水景意境的创造 要表现水景的意境,就要充分考虑水景造景要素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高校现代园林水景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在传承我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动态水景技法,设计出景观多样的流水、喷泉等。同时,在设计中也可以利用园林设计符号来表现,以达到节水的目的。如用砾石、河砂以及草坪草,结合配置水景指示性植物,给人以水的感觉。
3 小结
在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校园绿地节水建设是一项繁杂的工程。它不仅需要相关专业人员加强对国内外经典案例的学习和借鉴,并结合自我实际创新应用,同时还需要设计师、管理者以及使用者从技术层面上协同考虑校园的种植设计、水景设计、地形设计以及道路广场等的设计。此外,政府也要及时出台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法律法规,激励、约束建设中的节水行为。国内高校也要结合自我实际,制定节水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合理、高效的专业管理(基建、后勤等)队伍,并健全节水专项审查制度。
总之,节水型高校校园建设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和稳定发展。在低碳建设、可持续建设的今天,只有加强观念、健全制度、完善技术,多管齐下、通力协作,才能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提升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之目的,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TRESS B, TRESS G. Scenario visualisation for participatory landscape planning——a study from Denmark[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3,64(3):161-178.
[2]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4):98-102.
[3] 姚 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4] 王水浪.城市园林中的雨水利用探讨[D]. 杭州:浙江大学,2010.
[5] 岳书平.可持续发展视角下解决山东省水资源问题的战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6] 郭振宇,王晓明,刘军旗.城市园林节水灌溉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0(3):7-9.
[7] 王晓华.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发展高效节水的现代农业[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9(1):48-50.
本学期,我们按县教育局文件精神开展科普阅读,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科学素养,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技知识的传播上狠下功夫。在我校第四届读书节上,我们把“阅读科普读物倡导低碳生活”作为活动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学校创造性地开展读书活动,让孩子亲近科普读物,喜爱科普读物,逐渐形成通过科普读物的阅读,让学生的敏感心灵和独创精神,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和思维力。
我们通过本届读书节活动的开展,营造了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了师生读书的兴趣,通过阅读科普读物,使孩子们发现科学不再是难懂的名词、枯燥的数字和干巴巴的定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符号。让科普阅读为学生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真正使他们体验到:我读书,我快乐!
本届读书节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底蕴,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和书香校园的营造,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做好学校的读书工作,现将本届读书节总结如下:
一、深入宣传,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
根据学校教育局的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详实可行的读书节活动方案,按照活动方案,我们迅速在全班开展了“校园读书节”活动的动员工作:要求各班级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出一期主题黑板报、或制作格言、名人名言牌等,多渠道、深层次宣传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同时,让校园的墙壁、黑板、书橱、画廊等充满浓郁的书香。通过强势宣传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为深入落实读书节方案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安排,让读书节活动有序开展。
1、启动仪式
在我校的第四届读书节活动的启动仪式上,王能兵校长围绕“阅读科普读物倡导低碳生活”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要求全体师生多读科普读物,低碳生活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接着我校教师代表姜玉青老师和学生代表分别讲话向全体师生发出“阅读科普读物、倡导低碳生活”的倡议书。
2、“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在领导、教师、学生代表发言后,我们开展了千人签字仪式活动,让全校近千名师生在横幅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或读书的名言。
3、读书节的第三项,我们要求各中队开展一次以读书为主题的中队活动。其中一(1)班席月菊老师对科普知识简单易懂的宣传不让低年级小朋友听的聚精会神,在教室里不时传来开心的笑声。四(4)严红老师的科普读物心得交流气氛异常热烈,同学们常常为一些科普知识争得面红耳赤……总之,在交流中,科普知识渐渐走进了学生的心中,在知识的碰撞中,让学生明白了低碳生活要从小事做起,要从现在做起。
4、为了让真正走进科普知识,为了让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是低碳生活,我们学校还进行了科普知识竞赛活动,手抄报比赛活动、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展评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这次读书节活动虽已结束,但它将对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的意义。读书学习活动是一项长期、有效、文明、健康的教育工程,需要每个师生继续投入极大地热情。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开展读书学习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倡导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新风尚。与大师对话,与高尚为伍;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开拓视野,陶冶思想,净化灵魂。让我们在阅读科普读物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低碳生活倡导者。同时在全校形成人人读书的良好风气,不断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与书相伴的人生,一定有质量,有生机;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内涵,有发展。
读书节活动总结范文【2】高尔基说郭“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积累语言,丰富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受益终生。”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工作,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增长知识,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阅读习惯,活跃校园文化,树立正气,营造清风屡屡满校园的书香氛围。我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阅动新华阅享未来”读书节活动。每个班级创造性地开展读书活动,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逐渐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通过读书节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底蕴,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班集体的建设,营造了书香校园,达到了活动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一、深入宣传,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
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计划制定了详实可行的读书节活动方案,按照活动方案,我班迅速开展了“读书节”活动的动员工作。利用晨会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随后召开“共读一本好书”主题班会、出主题黑板报、进行图书漂流活动、制作格言、名人名言牌布置“名人园”,多渠道、深层次宣传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强势宣传营造班级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为深入落实读书节方案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落实责任,确保读书节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确保“读书节”活动有效、规范、深入、有序地开展、根据活动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分解任务。结合本班特色班集体建设,也相应地制定了任务明确、措施有力,便于操作的活动计划,形成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的读书活动,确保了读书节活动的顺利实施。
三、创新活动,为每位学生的成长导航。
学校在读书节活动中,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形成人人好读书,人人读好书的终身学习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召开主题班会,不断把读书活动推向深入。按照活动方案各班分别召开了动员会、读书经验交流会、采蜜酿蜜、古诗词诵读、读书节活动总结会等系列主题班会。开展了班级读书心得交流会,交流会上,各代表畅所欲言,气氛活跃。他们谈到了这一个月来阅读的收获,并向大家推荐怎样选择好书,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好书;怎样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有序读书;并介绍了自己在家庭中是怎样带动父母阅读,进行亲子阅读,争取评上“书香家庭”的实际行动。
通过此次交流会,同学们互取所长,学到了更多读书知识和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同时又促进了同学间读书竞赛活动的自觉形成。
(二)征文比赛。认真指导学生阅读读本,积极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全班43名同学一起撰写读书感悟、读书心得,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
(三)“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与“书香小达人”评比。为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通过班内推荐,评选出了10名学校表彰的书香小达人,两个“书香家庭”,学校将对他们的事迹在学校网站、宣传窗等阵地进行宣扬。同时,从各班捐赠图书、发表通讯、撰写读书笔记、学生习作发表、开展活动、书香氛围形成等方面综合考评。
(四)板报评比。为烘托读书氛围,开展了以“好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活动。
各级节能主管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三五”全民节能行动计划》等相关要求,积极宣传节能文化、普及节能知识、提升全民意识,培养广大民众勤俭节约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节能公益广告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推动优秀节能公益广告在电台、电视台、地铁及公交移动电视网络集中播出。要组织开展企业节能自愿承诺活动,组织新闻媒体进企业系列报道活动,深入报道企业先进技术及典型案例,推广节能新技术和高效节能产品。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开展具有特色的节能宣传活动,广泛宣传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新资源观。
各级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要贯彻落实《“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积极宣传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意识,选择优秀案例展示工业低碳发展成果和成功经验,推动工业企业和相关单位开展低碳行动。各低碳试点省市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全国低碳日前后开展宣传和交流活动。
各级教育部门要以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为重点,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贴近学生、形式多样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实践活动,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及科学知识,培育生态文明意识,推动形成勤俭节约人人尽责、节能减排人人担当、绿色环保人人作为、生态文明人人践行的校园新风尚。
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广泛地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科技示范活动,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与低碳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动相关产业的低碳升级改造,引导全社会把使用节能减排创新产品作为一种自觉行动。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 和《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7 - 2020 年)》,大力宣传并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以多种形式在工业企业、园区宣传一批绿色制造企业的重大技术、典型模式以及标志性产品。要重点宣传普及工业领域节能低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知识,引导企业职工自觉参与节能低碳行动,形成良好的绿色发展氛围。要组织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单位从自身推动工业低碳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全国低碳日前后开展各具特色的工业低碳发展经验宣传和交流活动。
各级环保部门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新《环境保护法》,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充分利用节能宣传周活动引导全民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积极弘扬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理念,通过创新开展全社会宣传教育活动等方式,促使公众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当中来。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抓住建筑领域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宣传,引导绿色生活方式及消费。积极宣传更高水平建筑节能标准,提高建筑门窗等关键部位节能性能要求。重点宣传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特点,引领节能建筑新标杆。加大绿色建筑宣传力度,推广绿色建筑使用技术、产品和高效运行管理措施。结合旧城更新及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及危房改造等工作,宣传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宣传力度,提高运行效率。积极鼓励公共建筑建筑业主及使用人开展能效对标,引导公共建筑物业管理单位设置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专业人员,实施专业化用能管理。鼓励农村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按《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 50824)、《绿色农房建设导则》(试行)等进行设计和建设。加强农村建筑工匠技能培训,提高农房节能设计和建造能力。积极研究适应农村资源条件、建筑特点的用能体系,引导农村建筑用能清洁化、无煤化进程。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大力宣传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效,充分利用视频、微信、海报等多种方式,在车、船、路、港领域宣传交通运输绿色发展理念。实施一批绿色交通项目,推动节能低碳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制定交通运输重点节能低碳技术和产品推广目录,推进港口电能替代和公路绿色拌和站。积极鼓励支持共享单车,倡导公众绿色出行文明出行,《中国绿色交通发展年度报告》,营造绿色交通氛围。
各级农业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农村行活动,大力推广农村沼气、清洁炉灶和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强化畜禽水产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开展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为主的农业清洁生产示范,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加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示范市和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技术咨询和宣传培训,引导农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提高节能意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各级商务部门要以“创建绿色商场,推广绿色技术,促进绿色回收”为重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流通领域宣传活动。加大绿色商场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鼓励流通企业按照《绿色商场》标准促进绿色供应链建设,采购绿色商品,开展节能产品促销,在营业场所布置节能环保宣传标识标语,引导绿色消费行为。鼓励流通企业使用节能技术、产品、设备开展节能改造,组织节能技术产品设备供应商与流通企业对接,举办节能技术交流会、改造案例分享会等,促进流通企业发现节能机会,挖掘节能潜力。举办社区绿色兑换活动,采取散发宣传册、图板展示和技术人员现场专题讲座等方式,增强社区居民对再生资源回收的认识。
各级国资委要督促国有企业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能、高污染工艺与装备,发展低碳、清洁、高效能源,推广节能减排降碳新技术、新工艺,持续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带头履行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社会责任。指导中央企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节能、节水、节地及减碳等活动,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推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中央企业建设。
各级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要组织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以新闻、专题、访谈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节能低碳理念和知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开设专栏,宣传接地气、贴近性强的节能低碳技术。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组织中央和地方电视台,在重要时段循环播放一定数量节能公益广告,在全国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积极发挥公共机构在节约能源资源中的表率作用,深入宣传贯彻《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 规划》,组织各级各类公共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活动,带头普及节能常识,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践行垃圾分类,倡导低碳出行,共享绿色环境,推进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医院、节约型校园创建活动,培育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厚植绿色生态文化,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社会深入、持久、自觉行动,以高效的能源资源使用效率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各级工会要组织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将生态文明作为职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绿色生活行动,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组织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针对长江沿岸环境污染隐患日趋增多等突出问题,大力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活动,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深入开展以“三比一降”(比创新、比技能、比管理、降能耗和排放)为主要内容的对标竞赛活动,促进完成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发挥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在青少年中大力宣传生态环保理念,普及节能低碳知识。在青年中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创新创效活动,组织发动优秀青年走近青年志愿者、青年环保组织和学生社团开展宣传实践活动。充分利用“青年之声”互动平台、微博、微信和短视频、动漫等新媒体手段,倡导低碳生活理念,营造节能环保氛围。
各级妇联组织要在城乡妇女和广大家庭中持续倡导节俭养德、低碳环保理念,引导妇女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身体力行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影响他人、奉献社会,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充分发挥妇联系统所属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作用,开展节能低碳、绿色生活、节俭养德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从而增强妇女和家庭保护生态、节俭节能、低碳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军队各级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军,强化财力资源集中统管,珍惜和用好宝贵的军费资源,持续深入开展“八节一压”、“红管家、好当家、小行家”、“红旗车分队、红旗车驾驶员”、“红旗船队、红旗船员”评定等活动。研究制订适合军队特点的新能源研发和推广应用政策,组织驻高原、海岛、边防部队新型能源综合利用试点建设。积极推行综合运输,科学统筹运输计划和运力使用,抓好“清煤工程”、既有设施抗震节能综合改造,搞好既有房地产资源调余补缺。积极倡导和建设军营节约文化,着力推进军民融合,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增强资源节约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提高服务保障部队战斗力的贡献率。
目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并对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用户的实际需求做出满足。值得一提的是,LG商用凭借在商用领域及教育行业的多年深耕,推出了具备多用户显示模式的慧联显示群组解决方案。LG慧联的推出提升了教学效率,同时解决了信息化普及率低的问题,由于多用户显示模式减少了主机数量,大大降低了信息化设计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LG绿色节能显示器也是低碳背景下适合节能环保型数字化教室构建的一个亮点。
在日前启动实施的《规划纲要》中,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做出了指导性的明确要求。在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同时编制“十二五”规划、为“十二五”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中,对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尤为重要,一方面教育机构以信息化手段改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推进节能环保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和普及;另一方面,更多业内信息技术领先的商用领域解决方案提供商根据应用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在双方的积极努力下共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快步发展。
在全球低碳潮流的影响下,教育机构信息化建设与节能减排同样密不可分,使得商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解决方案上更加突出节能和创新。2010年4月在浙江义乌举办的第59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上,商用显示领域领导厂商LG和三星分别展示了创新的高科技智能化互动解决方案,引领行业趋势。目前看来,LG商用推出的慧联显示群组解决方案已经凭借创新优势获得众多用户认可,在推进节能环保型数字化教室构建过程中更取得不俗进展。
由于学校电子教室、数字化教室是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最广泛,创新的技术让数字化教室的互动功能和教学效率更为提升,同时在绿色节能方面更亲近环保。
LG慧联显示群组的推出对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提升教育效率有很大促进作用。LG慧联的创新在于打破了传统“一台主机配一台显示器”,创新实现――“一拖N”多用户互联显示模式。LG慧联的推出实现资源互联共享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教育信息化设备的采购和维护成本,解决了边远地区采购费用有限、教育设备难以普及的困难,在中国市场更具活力和竞争力,也更多地被教育行业用户所接受,成为教育行业信息化创新的标杆解决方案。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校园文化体系;探究
高职院校的校园拥有大量的建筑、生活和科研设施,是典型的能耗大户。同时,高职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校园是育人的极其重要的场所。绿色校园文化是绿色大学创建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载体,也是绿色大学建设情况的外在表现,绿色校园文化的建设效果关系着绿色校园、绿色大学建设的成败。笔者以所在单位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江苏城建学院”)为例,试从绿色建筑视角探析绿色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以期为高职院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多元化的参考样本。
1绿色校园文化的内涵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底色。绿色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绿色文化育人的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提高全员绿色文化素养及审美情操,培养合格绿色人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行为向导相互作用下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集合。绿色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宏观上包括:生态道德观、和谐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等,微观上包括:绿色环境的建设、绿色教育的实施、绿色知识的增长、绿色心灵的构建等。从这个内涵角度阐释,绿色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维度,表现为外在和内在两种形态,外在形态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内在形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当前,绿色发展不仅仅是人与自然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生态发展的主旋律,更是高职院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发展和承担重大文化使命的根本所在。
2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2.1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是绿色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
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是绿色大学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外在表现。高职院校通过大力推进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绿色校园文化的熏陶,增强其生态道德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环保责任感,并积淀于学生的深层心理结构,从而最终实现文化育人之目的。绿色大学的存在就是一种绿色文化的存在。绿色校园文化在培育绿色人才的同时,对绿色大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内塑素质,外树形象,是绿色大学特色化的外在体现。只有建设好绿色校园文化,绿色大学建设才能得以丰富和发展。
2.2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是开展绿色教育的重要途径
绿色教育是绿色校园文化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绿色教育将意在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领域的相关知识融入到科学、人文、技术等综合性教育和学生实践活动中,使其成为学生知识结构和行为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实现绿色人才培养、促进绿色校园文化提高之目标。校园的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培养人、改造人,从这个角度理解,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就成为学生绿色教育的重要途径。绿色校园文化重在培育校园绿色精神。绿色精神是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重要元素,它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哲学观、价值观和伦理观的综合表现。
2.3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绿色人才的客观要求
高职院校是承担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新时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即是全面发展的绿色人才,理应具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来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骨干和核心力量。绿色校园文化是以绿色教育为载体的文化生态,对于培养绿色人才作用不可或缺。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它的教育方式非课堂传教式,非一朝一夕,而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循序渐进,易于让学生接受,并形成为一种自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3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3.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师生在校园里直接感知到的文化形态,看得见,摸得着,它是一所学校的形象和标志,是师生员工智慧、力量、集体感的象征。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绿色物质文化建设,它涵盖了教学、科研、生活、环境、设施等各方面的物质构件。绿色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建设是以绿色、低碳、节约、环保等指标要素来衡量和指导的。校园绿色基础设施的建造和绿色环境的营造,不仅能够为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还利于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对办学理念、教学风格的形成,乃至教育目标的实现都有着深远意义。
3.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属于中介文化的维度,是联结绿色校园文化之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制度的制定、师生对制度的态度以及制度的执行三者结合,构成了绿色校园文化的制度文化形态。从这个角度审视,加强绿色校园文化的制度文化建设,首先要制定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绿色校园文化制度;其次要加大制度的宣传力度,让师生认同并自觉遵守绿色校园文化制度;再次要建立规范、持续改进的绿色校园文化管理体系,加强监督考核,做好评价,奖惩并举,确保绿色校园文化制度执行到位。
3.3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它是由师生员工在日积月累的生活中总结、提炼出的经验理论,包含办学理念、内在灵魂和价值取向。具体表现在人的伦理道德、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对于艺术的品味和精神世界的追求,即求真、向善、审美的有机统一。作为精神文化的一个分支点,绿色校园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内涵,其精神文化包括:追求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发展的价值观、道德观。换言之,就是追求教师与学生、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发展。
3.4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人的观念与思想的外在反映,是精神文化在人身上的动态表现,是一种习惯了的行为。绿色校园文化之行为文化建设是要将绿色文化的理念落实到师生员工的行为上,使绿色行为日常化、生活化、习惯化,让点滴绿色行为汇聚成整个校园的集体行为。绿色校园文化之行为文化按照主体划分,包括:管理人员绿色行为文化、教师绿色行为文化、服务人员绿色行为文化、学生绿色行为文化等;按照工作性质划分,包括:绿色管理行为文化、绿色教学行为文化、绿色科研行为文化、绿色服务行为文化、绿色生活行为文化等。
4基于绿色建筑视角的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4.1树立绿色理念,塑造绿色校园精神文化
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确立绿色理念,其基本理念包括三个范畴:一是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理念,二是和谐、可持续发展理念,三是低碳观念指导下的绿色生活理念。建设绿色校园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和谐、可持续和低碳观,将绿色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师生员工,沉淀心理,触及灵魂,根深蒂固。江苏城建学院一直根植于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并伴随产业结调整、转型升级发展而同频共振。“十二五”期初,在同类型院校中率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并以建造新校区绿色校园为契机,谋定而动,敢于亮剑。首先,学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集体发声:立绿色理念、育绿色文化、办绿色教育、谋绿色发展、创绿色大学,并反复多次组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使师生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求得认同,引起共鸣。其次厘清发展思路,拨正决策导向,确立绿色发展战略,专门制定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明确创建绿色大学目标,成立绿管会和绿建办等专职机构,配齐人员,有效运作,把创绿的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4.2完善绿色硬件,凸显绿色校园物质文化
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绿色物质文化建设,包括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路一桥、一景一品等所构成的硬件设施,是绿色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层,是物化的知识力量,让师生直面感受,深刻感悟,启迪心智。笔者以为,绿色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绿色建筑本体、绿色人文景观、人才成长环境等。江苏城建学院新校区占地800亩,总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所有建筑均为国家星级绿色建筑。其中三星级(国家最高级)绿色建筑2幢,二星、三星等高星级绿色建筑面积超总建筑面积的50%,践行了绿色校园的“绿色、节能、低碳”内涵,运用了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建筑遮阳技术、立体绿化技术、太阳能光伏技术、双热源热泵热能循环技术、雨水收集利用与生态水处理技术等数十项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技术。同时,注重绿色人文环境打造,两公里绿色建筑文化长廊、碳足迹计算器、建筑产业现代化展示中心、装配式建筑展示馆,以及由若干绿色建筑技术、建筑节能技术知识展示牌构成的“校园大课堂”,绿色人文气氛浓郁。此外,更新教育理念,实施绿色教育,制定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教育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使之适应绿色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4.3实施绿色管理,夯实绿色校园制度文化
加强绿色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包括制定绿色校园文化制度、引导师生遵循绿色校园文化制度和强化监控、贯彻执行绿色校园文化制度等三个层面内容。江苏城建学院在确立绿色发展理念、建造绿色校园、创建绿色大学的过程中,坚持依法治校,注重用制度管人管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制度建设上,制定了《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等上位制度和《能耗监测管理办法》等下位制度,以及《绿色校园生活手册》等普适性规范读本。在引导师生遵循绿色校园文化制度上,加大制度的宣传力度。同时,倡导绿色管理,绿色、节约、环保、低碳的理念融入到日常岗位工作中。通过引导,逐步实现了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和长效化。在强化监控、贯彻执行绿色校园文化制度上,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将贯彻执行绿色校园文化制度同加强教育政风行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强化问责。久而久之,师生员工的绿色素养普遍得到提高。
4.4重视绿色生态,弘扬绿色校园行为文化
绿色的校园社会生态对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确立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学生的价值选择和道德取向,甚至身心健康发展。江苏城建学院以建设绿色校园、创建绿色大学为契机,注重开展绿色活动,促进学生绿色行为习惯养成。一是举办与绿色建筑知识相关的专家报告会或环保、低碳教育相关的讲座,让学生系统接受绿色知识,懂绿,爱绿,传绿,透绿。二是建立绿色教育实践基地,将武进国家绿建区和校园省级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示范区作为学生专业认识实习的实践基地,让学生亲身体验绿色,提高专业兴趣和综合素质。三是成立师生绿色志愿者联盟,聘请师生代表作为绿色监察义务员,巡查校园,及时纠正与绿色校园不匹配的行为或现象。四是利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车日、爱鸟日等节庆,组织师生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展现绿色文化的元素,传播绿色文化的音符。五是开展绿色监察或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做好绿色交通的“协管员”;走进社区,结合专业知识,开展室内环境检测、燃气安全检修等;走向山川、江河,对生态破坏和水污染等情况做好跟踪调查和义务咨询。六是倡导低碳行为,从衣食住行方面培养良好的低碳行为习惯,讲生态文明,过低碳生活,倡绿色消费,树绿色新风。
参考文献
[1]朱本义.论大学校园绿色文化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0(9):177~180.
[2]肖庆华.大学校园绿色文化建设研究[J].大学教育,2012(4):84~85.
[3]冉光学.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分析[J].教育艺术,2012(11):372~373.
一、自考校园文化节主题:
感悟人文魅力,激发学习热情;展示成功素质,绽放靓丽青春。
二、活动的目的
积极响应省自考委的自考校园文化节活动安排,通过本次文化节,传承和弘扬自考校园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示我校自考学生的良好精神面貌和整体素质。
三、组织领导
成立以分管自考工作的副校长为组长的组委会,组委会成员由教务处,学工处,校团委,自考学院领导组成,下设组委会办公室、活动组织组、宣传报到组。(见附件)
四、文化节时间
xx年3月—4月
五、宣传报道工作
本次文化节的宣传工作由校宣传部总体负责,由罗敏同志具体负责文化节期间的海报、横幅、展板,宣传报道工作并负责与校宣传部的联络。学生会宣传部配合院办和罗敏的工作,收集并整理资料。每次活动开始之前要有宣传标语或横幅,活动进行之中要有跟踪报道和宣传,活动结束之后要有总结报道和活动图片展。所有活动的报道和图片、文字资料要及时上传到学院网页上。
六、文化节活动内容
(一)、“水墨中南,和谐自考”书法作品选
负责人:张晓玮 周实斌
1、目的:展示中南分校自考学子的书法墨韵,让学生领悟中国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2、举办地点:校东区文化长廊
3、举办时间:xx.04.20
活动程序:
1、xx.03.16——xx.03.26各系宣传并收取相关展示作品
2、xx.03.29日由周实斌主任负责挑选并培训入选学生
3、xx.04.20在校展出
4、xx.04.27向承办院校报送参展作品
(二)、 “感恩的心”——给父母的一封信
负责人:张大清 林媛媛
目的: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珍惜生命和所拥有的一切,珍惜他人为自己做出的努力和付出
活动程序:
1、xx.03.17——xx.03.22日各系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并要求学生书写家书。
2、xx.03.25寄发家书
3、xx.03.26日-4月上旬:挑选学生自荐家书在我校网站登发。
(三)、“让爱温暖人间,人间处处有温暖”走进福利院阳光公益活动
负责人:刘芳 许亚军
深入开展自考学子送温暖志愿者活动,本次活动是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以老年人为重点对象,以敬老爱老行动为主要载体,以敬老福利院为主要场所,开展以敬老爱老宣讲和生活照料等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
举办地点:江夏福利院
参加人员:自考学院青年志愿者
举办时间:xx.03.25
(四)、“保护绿色,美化校园”环保宣传活动
负责人:周文睿 毛臻
“宣传环保,美化家园”,为了建设和谐的绿化校园,自考学子开展植树养花,护花种草,认养绿地以及清除非法张贴物,引导全校学生弘扬生态文化,开展生态实践,树立生态、环保、健康、节约的意识和风气。
举办地点:武科大中南分校
参加人员:自考学院青年志愿者
举办时间:xx.03月29
(五)、学雷锋,我能行
负责人:赵潇 万丽华
校园是学生们健康成长的摇篮,提倡“以德育人”,雷锋精神就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促进良好的院风、班风的形成,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本次活动充分利用学雷锋月,对学生开展 “学雷锋,我能行”的教育,通过活动使雷锋精神发光,让日常生活添彩。
举办地点:武科大中南分校
参加人员:自考学院青年志愿者
举办时间:xx.03.26
(六)、低碳生活,公益宣传
负责人:郭静 黄丹
为了开展以“宣传低碳生活 践行低碳理念”为主题的公益宣传,向广大师生宣传“低碳生活,爱护地球”这一全新理念 ,我院学子将围绕“什么是低碳生活”、“如何从身边践行低碳理念”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拟在学校操场和教学楼布展“低碳生活”的宣传海报和知识图片,以此让同学们认识到地球资源在日益减少,空气中的含碳指数在逐渐升高,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的实际情况,提醒和教育同学们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举办地点:武科大中南分校
参加人员:自考学院青年志愿者
举办时间:xx.04.07
(七)、文艺活动
负责人:张晓玮 周文睿 彭倩
以“感悟魅力,绽放青春”为主题组织一场文艺汇演,以展现自考学生的风采。本晚会由自考学院主办,校团委协办,其他学院选派节目参加晚会表演。
自考学院节目由彭倩同志负责组织,具体负责节目的审查、编排、排练,校团委负责其他各学院节目的审查和选定。文艺晚会演出工作由文艺晚会工作组具体负责策划和组织。具体事宜由晚会工作组落实并实施。
举办地点:校东区大学生活动中心
举办时间:xx.05.18
(八)、体育活动
负责人: 林媛媛 蒋帅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春季运动会,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顽强拼博精神,增强学生体质。运动会组织准备工作安排如下:
1、宣传动员阶段
本阶段以班级为单位利用班会、团会,通过海报、宣传栏、横幅等形式进行宣传。要求全院师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增强全院师生的凝聚力。
时间:xx.03.18——xx.03.26
2、组织报名阶段
时间:xx.03.26—xx.03.31
各班级根据运动会所设立的比赛项目,积极组织学生报名。
3、选拔筛选阶段
学院根据各班级和各项目的报名情况,由学院学生会体育部组织选拔赛,选出高水平的运动员代表学院参赛。
时间:xx.04.06
4、训练准备阶段
由薛信勇同志担任教练,学生会体育部组织运动员进行赛前训练。学院分团委书记张晓玮同志组织训练运动会入场式方队。
时间:xx.04.07—xx.04.28
5、竞赛阶段
学生会体育部负责运动会期间的我院代表队的竞赛组织、协调工作,防止出现运动员赛间失误;生活部负责运动员的后勤保障工作;纪检部负责运动会期间的学生考勤工作。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xx年3月15日
附件: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自考校园文化节组织机构
一、
组委会
组 长:吴开胜(副校长)
副组长:周炎洪(自考学院院长)
成 员:李继宗(教务处处长)
王海涛(学工处处长)
邓万民(宣传处处长)
刘建雄(保卫处处长)
徐拥华(校团委书记)
张大清(自考学院党总支书记)
周家华(自考学院副院长)
张晓玮(自考学院团总支书记)
周实斌(自考学院督导办主任)
吴 斌(自考学院考务办主任)
林媛媛(自考学院学工办主任)
职 责:
1、全面领导并组织校园文化节的实施,督办校园文化节活动各环节的落实。
2、决定校园文化节活动的重大事宜。
二、组委会办公室
主 任: 周家华
副主任:张晓玮 、林媛媛
工作人员:李佳 周文睿 刘芳 郭静 赵潇 董婧宇
郭思雨 程茜
职 责:
1、具体负责校园文化节的实施和日常工作。
2、各项活动方案、策划、起草、拟定。
3、联系和协调各部门工作。
三、活动组织组
组 长: 张晓玮
副组长: 董婧宇 欧阳翔宇
成 员: 郭思雨 乐云 卫国强 程茜 李洋 黄珊
秦有声 吴蓉蓉 黄大兵
职 责:
1、具体活动的准备、实施
2、活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四、宣传报到组
组 长: 罗敏
成 员: 陈佳 吴奇妍 乐云 程茜
职 责:
【关键词】租赁 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
现实表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引发机动车的迅猛增长和大量使用,不可避免的带来了道路交通拥堵和城市环境污染两大世界性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与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工作的进一步落实,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我国私家车保有数量以年32%的速度增长着。车辆增多,以及还有巨大的潜在汽车数量的增加,城市交通难问题会更加突出,由此而引发的城市空气环境及交通事故也亟待解决。
二、市场分析
在校园中每天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如即将迟到,必须迅速的赶去教学楼;路程很远,不便步行等等。自行车租赁业务的出现无疑给了这些麻烦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让学生既方便快速的到达目的又免去自行车保管的麻烦。
三、建设条件
我们先以哈尔滨为例,尽管哈尔滨出台了各种公交政策,可是,马路上的车仍然那么多,也没有什么堵车高峰,几乎一直堵车,晚上十点左右都还有些拥堵。哈尔滨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为出行难的问题想了很多办法,但在上下班高峰和节假日期间,交通拥堵现象仍让人堪忧。同时在以哈尔滨商业大学为例,面积较大,分三个区,间隔较远,交通不方便,因此更显示出自行车租赁的重要性。
四、解决措施
为解决上述难题,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成为世界各地首选的有效措施。但是常规城市公交,存在投资较大、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不能全面满足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经常遇到的交通工具“断层”的现象,为我们的出行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五、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新的产业应运而生——自行车租赁。凭借其价廉、便捷、健身、节能、环保等诸多优势,可以有效补充和延伸常规公交,公共自行车租赁成为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极力推广的公益性事业。自上世纪70年代,欧洲国家最先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至今已有50多个国家或地区为市民提供了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2008年上半年,自行车租赁开始进入我国,杭州市率先建设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自行车租赁系统,并迅速引发了国内30多个城市跟进建设。骑自行车逐步成为广大市民短途出行、业余健身、休闲观光的时尚选择。
因此,拜K自行车小组成员经讨论决定以哈尔滨江北区哈尔滨商业大学为例,设计将被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制定详细的建设运营方案,并对我们的方案从技术、经济、社会效益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
六、发展自行车租赁市场的深刻意义以及建立自行车租赁的原因
拜K自行车小组小组成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实地进行考察,结合我们在江北区学习生活三年的生活经历,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本研究课题的深刻意义:
(一)对于大部分上班族和学生而言,所在社区或学校到附近的公交车站往往存在一段不远不近的尴尬距离。若步行,不仅浪费体力更耽误上班(学)的时间;若打的,日积月累,交通费将会成为一大笔不小的开支。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二)作为省会,哈尔滨是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每天都有大量的外地游客以及国外友人来哈尔滨旅游,而目前越来越多的背包客和旅行者形成了新的旅游概念与趋势,那就是低碳与自主。因此,自行车将是游客们的首选游览代步工具。租借一辆公共自行车,骑车游哈尔滨,低碳又环保,不仅会对建设绿色北京提供有力的支持与帮助,更会让游客领略最真实、最生活化的北京,让他们更贴近哈尔滨人的日常生活,品味沉淀千年的浓厚小俄罗斯风味。
(三)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改变出行者的出行习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健康、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市民可通过骑车锻炼身体,逐步改善亚健康人群增多的不良现状,成为市民强身健体的新途径。
七、自行车租赁的具体措施
公共自行车租赁是一种公益行为,目的是为了解决人们公交出行(尤其是轨道交通出行)接驳问题,加大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力,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范围,倡导绿色出行方式。我们希望达到的状态是利用自行车在短途交通方面的优势,将公共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体系,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延续,形成“自行车租赁+公共交通+出租车”的出行模式。
八、经济可行性分析
自行车的使用费只有押金一项,为200元/辆。设置押金一是为了保证用户按时归还车辆并保持车辆的完好,二是贴补车辆购置费用,降低财务压力。对于普通用户收取一定数目的押金,收取的比例为自行车成本的50%-80%,这对用户放弃购置新车有一定的吸引力,且押金高于黑市二手车出售价格,这种方式具有很多的优点:
合理的投融资模式决定系统的可持续性。该方案的运营收入来源于广告牌和自行车车身广告的收入及自行车损坏、丢失或超期使用情况下的赔偿金。资金来源于充足,确保有比较稳定的现金流,有助于系统长期存在。另外,学校和运营商之间签订合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准入和推出机制,有利于自行车租赁公司的客源量。
九、结论
通过以上问卷我们不难发现校园自行车租赁业务在学校内还是有很广泛的市场的。而且在极大多数高校里,这项业务是一项空白。所以可以说校园自行车租赁业务具有非常广阔市场应用前景。
基金项目:哈尔滨商业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210240117)
参考文献:
[1]张莉,章刘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思维模式探索.中国高等教育.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