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县域经济发展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文结合内蒙古县域经济实际,从县域发展水平、发展速率、公共服务、居民生活及总体发展水平5个方面对县域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通过评价分析,认真研判当前内蒙古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和对策建议。
一、县域经济测评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
发展水平竞争力。发展水平竞争力体现了一个县域整体规模和实力状况,是衡量县域竞争力的主要方面。主要包括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城镇化率等8项总量规模性指标。
发展速率竞争力。通过县域经济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来衡量县域竞争力的强弱,经济增长速度是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集中表现。主要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地区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等6项速度指标。其中,年均增长速度采用2007年至2012年平均增长速度。
公共服务竞争力。主要从人均方面反映县域社会事业水平,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主要包括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千人拥有床位数、百名普通中小学生拥有专任教师数、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公路里程密度、百人拥有电话数、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等7项指标。
居民生活竞争力。民生建设直接关系到民生幸福指数的提升,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主要侧重收入与消费能力、城乡收入差距评价,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城乡居民收入统筹系数等5项人均型指标。
综合竞争力。综合竞争力是在发展水平竞争力、发展速率竞争力、公共服务竞争力、居民生活竞争力的评价基础上,对内蒙古县域竞争力进行的综合性评价。综合竞争力指数代表一个县域全面发展竞争力水平和程度。
(二)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竞争力指数的评价方法,每个指数的范围介于0—100,在单项指数中,每一个指数代表一个县域在该领域的水平高低,指数越高则代表一个县域在该领域的竞争力越强。
竞争力指数包括1个总指数和4个分指数,总指数是由分指数加权平均所得,每一个分指数又是通过组成竞争力评价的指标经过标准化处理并加权所得,使得所有指标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和排序,从而科学地反映县域竞争力的强弱。
(三)数据处理
本次测评报告所采用的数为2012年内蒙古统计年鉴数据,其中,涉及公共服务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万元/人)、公路里程密度(公里/平方公里)、百人拥有电话数(固定+移动)、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等数据,由于数据无法即时取得,采用2011年数据。
二、县域经济测评结果
(一)发展水平
从发展水平来看,处于全区发展水平竞争力前10位的县域依次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满洲里、霍林郭勒市、鄂托克旗、达拉特旗、阿拉善左旗、乌审旗、锡林浩特市、牙克石市,其中鄂尔多斯市5个,呼伦贝尔市2个,通辽市1个,阿拉善盟1个,锡林郭勒盟1个。发展水平后10位的县域分别是凉城县、正镶白旗、科右中旗、四子王旗、太仆寺旗、扎赉特旗、突泉县、科右前旗、察右中旗、莫旗,其中,兴安盟4个、乌兰察布市3个、锡林郭勒盟2个、呼伦贝尔市1个。从地域分布来看,蒙东县域发展水平竞争力普遍偏弱,处于后10位的县域有70%集中在蒙东地区,30%分布在乌兰察布市;蒙西县域占全区县域前10强的60%,其中,鄂尔多斯市县域发展水平较强,7个旗县有5个在前10强,仅鄂托克前旗、杭锦旗发展水平分别排第15位和31位。
(二)发展速率
从发展速率来看,处于全区发展速率竞争力前10位的县域为鄂托克前旗、扎兰屯、霍林郭勒市、牙克石、阿拉善左旗、鄂伦春、乌审旗、西乌珠穆沁旗、扎鲁特旗、乌拉特中旗,其中鄂尔多斯市2个,阿拉善盟1个,巴彦淖尔市1个,呼伦贝尔市3个,通辽市2个,锡林郭勒盟1个。霍林郭勒市、阿拉善左旗、乌审旗、牙克石市同时跻身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率的前列。发展速率后10位的县域分别是察右中旗、乌拉特后旗、丰镇市、和林县、四子王旗、正镶白旗、磴口县、土左旗、托县、凉城县,其中,乌兰察布市4个,呼和浩特市3个,巴彦淖尔市2个,锡林郭勒盟1个。凉城县、四子王旗、察右中旗、正镶白旗属于发展水平及发展速率均落后的旗县。
(三)公共服务
处于公共服务竞争力前10位的县域为二连浩特市、鄂托克旗、阿拉善左旗、陈 额济纳旗、额尔古纳市、满洲里、伊金霍洛旗、乌拉特后旗。前10位县域中呼伦贝尔市3个,阿拉善盟3个,鄂尔多斯市2个,巴彦淖尔市1个,锡林郭勒盟1个。开鲁县、凉城县、化德县、察右前旗、兴和县、武川县、清水河县、卓资县、四子王旗、商都县在全区县域公共服务竞争力处于后10位,其中乌兰察布市7个,呼和浩特市2个,通辽市1个。
(四)居民生活
在居民生活总体评价中,二连浩特市、霍林郭勒市、满洲里、伊金霍洛旗、额济纳旗、准格尔旗、锡林浩特市、鄂托克旗、东乌珠穆沁旗、乌审旗位居全区县域前10名。从区域分布来看,锡林郭勒盟3个,呼伦贝尔市1个,鄂尔多斯市4个,通辽1个,阿拉善盟1个。排在后10名的旗县包括四子王旗、阿尔山市、商都县、化德县、兴和县、科右前旗、扎赉特旗、突泉县、科右中旗、察右中旗,全部集中在乌兰察布市和兴安盟。
(五)综合水平
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结果来看,居前10位的县域依次是准格尔旗、霍林郭勒市、二连浩特市、伊金霍洛旗、阿拉善左旗、鄂托克旗、满洲里、乌审旗、鄂托克前旗、锡林浩特市,总体上看,鄂尔多斯市有5个,阿拉善盟1个,呼伦贝尔市1个,锡林郭勒盟2个,通辽1个。蒙西地区占全部10强县的60%,蒙东地区占40%。综合竞争力排在后10位的县域为察右前旗、清水河县、卓资县、兴和县、武川县、正镶白旗、商都县、察右中旗、四子王旗、凉城县,其中,乌兰察布市7个,锡林郭勒盟1个,呼和浩特市2个,乌兰察布市整体县域竞争力最弱。
80个县域综合竞争力平均指数为29.48,其中有29个县域在平均水平之上,51个县域在平均水平之下,排名第1的准格尔旗综合指数达到56.55,较平均水平高出1倍多,是排名最后的凉城县(15.64)的3.6倍。
(六)盟市测评结果
从发展水平指数来看,排序依次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包头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赤峰市、兴安盟、乌兰察布市。排名前5的盟市县域平均指数高于全区县域平均指数,排名为后6位的县域均在平均水平之下。其中,最高的鄂尔多斯市发展指数达46.54,最低的乌兰察布市发展指数仅16.87,两者相差甚远。
各盟市发展速率指数排名为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其中,前6位在全区县域平均水平之上,后5位均在平均水平之上。
公共服务指数排序为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其中,排名前7位的盟市在全区平均水平之上,而阿拉善盟指数达43.24,较全区县域平均水平指数26.71高16.53。后4位县域在平均水平之下,乌兰察布指数为15.76,低于平均水平10.95。
居民生活指数鄂尔多斯居首位,指数达40.67,为全区平均水平的1.8倍。其次是阿拉善盟39.54,锡林郭勒盟30.49,呼伦贝尔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通辽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分别排第4至第11位。
盟市县域竞争力总指数排序结果依次为鄂尔多斯、阿拉善盟、呼伦贝尔市、包头市、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巴彦淖尔市、赤峰市、兴安盟、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其中,排名第1的鄂尔多斯市综合竞争力总指数达43.87, 是乌兰察布市的2.2倍,是呼和浩特市的1.8倍。
三、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竞争能力不强
2012年,我区县域(除去21个市辖区)已占全区98%的面积、69%的人口,仅占全区GDP总量的64%。县域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区为33%,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区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38%,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全区水平的87%,较全区水平低3017元。县域财富积累程度较低,绝大多数旗县财政困难,自我发展能力弱。与发达省份相比,我区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仍显落后。据第十三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评价结果显示,全国百强县主要指标平均数据分别为:地区生产总值647.4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7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84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3860元。内蒙古80个县域上述指标平均数据分别为:地区生产总值128.2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063元,内蒙古县域平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19.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1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5.4%。全区仅有2个旗县入围全国百强县,而江苏省27个、山东省22个、浙江省18个,差距可见一斑。
(二)县域发展不平衡
县域发展水平处于前10强的县域平均指数达49.21,是后10位县域指数的3.7倍。排名第1的准格尔旗发展水平指数是排名最后1位莫旗的6.9倍。从具体指标来看,2012年,内蒙古域经济总量前10位的旗县的平均生产总值为397.98亿元,而经济总量后10位旗县的平均生产总值33.11亿元,相差10倍之多;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亿元以上的旗县有14个,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到2亿元的旗县也有14个,其中6个旗县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足1亿元。我区县域尚有31个国家级贫困县和25个自治区级贫困县。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在发展水平、公共服务及总指数测评前10强中,西部县域均占到前10强的60%。对盟市县域的测评显示,综合排名第1的鄂尔多斯市发展水平、发展速率、公共服务、居民生活平均指数及总指数分别为乌兰察布市的2.8倍、1.4倍、2.1倍、4.4倍、2.2倍。同一盟市各县域间发展不平衡。鄂尔多斯7个旗县发展水平指数第1的准格尔旗和排最后的杭锦旗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相差6.8倍和6.4倍。通辽市发展速率排第1的霍林郭勒市与排最后的科尔沁左翼中旗地区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分别相差1.4倍和1.7倍。
(三)产业结构仍待优化
2012年,内蒙古县域三次产业比重为12.7:59.0:28.3,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区高3.62个百分比点,第三产业比重比全区低6.09个百分点。工业经济资源依赖性强。大部分经济强县严重依赖能源产业,现代产业比重低。以我区进入西部百强县的17个旗县为例,有70%的旗县是依赖能源产业发展起来的,其主导产业均为煤炭、化工等资源型产业,且具有高消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特征,资源整合、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挑战。竞争力较弱的一些县域工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不多,资源勘探和深度开发亟待加强,初级产品比重大。农业结构调整还没有跳出传统农业的圈子,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亟待提高。大部分旗县传统种养业比重较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农牧业产业化进程较慢。我区农畜产品加工率仅有52.3%,深加工不足20%,农牧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服务业发育不足,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四)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不相协调
在公共服务竞争力评价中,发展水平竞争力居前10位的准格尔旗、霍林郭勒市、达拉特旗、乌审旗、锡林浩特市、牙克石市却未能进入公共服务竞争力前10位,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如乌审旗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区县域第6位,一般预算收入第10位,固定资产投资第3位,而同期,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居22位、千人拥有床位数37位、百名普通中小学生拥有专任教师数居44位。又如锡林浩特市发展水平居全区第9位,综合竞争力居全区第10位,而公共服务竞争力仅居全区第38位。这些县域在公共服务评价的各项指标中偏低,表明其信息基础产业、科教文卫事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不足。
(五)基础设施薄弱
县域的基础设施薄弱。80个县域所辖的10214个嘎查村中,仍有5566个没有通沥青水泥路,通畅率为45.5%;在已通达铁路的68个旗县中,旗县府所在地通达旅客列车占比仅为54%。高等级公路建设滞后,县域高速、一级和二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12.6%,公路密度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3,远低于沿海发达省区和内陆省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全区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42%,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传统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2012年,全区行政村通宽带率仅为5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7%),造成了交通闭塞、物流不畅、信息闭塞,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
四、对策建议
(一)科学制定总体规划,合理确定空间布局
内蒙古地域广阔,各旗县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产业基础差别较大,自治区在县域经济工作的指导中,出台“县域经济意见”的同时,按照国家和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部署,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以分类指导、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集约发展的原则,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自治区县域各旗县市的区位特征、资源特征、产业特征等,把旗县市划分为若干类型,统筹县域发展战略、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生态环保等空间布局,引导各旗县发挥优势,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并通过规划协调,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
(二)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县域特色产业在培育、发挥、壮大县域优势以及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区域分工协作和产业多元化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各旗县应根据实际,以“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的原则,找准领域,发展新型工业、新型服务业、绿色农牧业、新兴产业等特色经济。同时要注重本地资源的深挖掘和产业链条的延伸,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经济,做大特色产业。自治区和各盟市在县域经济考核中也要强化区域特色和分类,建立差别化的考核制度,引导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
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牧业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牧,抓科技兴农牧,抓基地扶农牧,抓市场活农牧,促进传统农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牧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要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全国农村有劳动力4.9亿之多,其中有1.2亿进城务工。今后除继续挖掘大中城市的就业潜力外,如何进一步发展县域经济,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值得各地认真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调研组日前到江苏、吉林两省就此开展专题调研,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相关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一)当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总体上看,有3个明显特征:一是第三产业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二是外出务工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增长因素;三是县域经济已日益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程度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强的关联性
从重点调研的几个县市的情况看,可以得出以下两条基本结论:
第一,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由于其第二、三产业能够创造出较多的就业岗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比较容易。江苏省太仓市和吉林省通化县就属于这一类型。如太仓市乡镇企业众多,县域经济发达,市场就业空间广阔,不仅当地现有农村劳动力已基本实现就地转移,还吸纳大量外来农村劳动力就业。同样,吉林省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通化县,紧紧围绕制药做文章,不断加强药材基地建设,延长药材生产产业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第二,县域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二、三产业发展难以满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江苏省阜宁县和吉林省东辽县就属于这一类型。阜宁县是江苏省重要粮食产区,人口106万,其中农村人口76.9万,农村劳动力41.4万。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当地二、三产业难以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来,这个县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努力拓宽劳务协作渠道,强化农民工权益保护等各项措施,已经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流动有序、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务输出格局,目前有万人到外地就业。东辽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人口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为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近年来,当地政府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实施项目兴县战略,努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同时,该县不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三)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1.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低成本、高效率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与大中城市相比,县域经济是城乡结合的经济,县域内有连接城乡的县城,有星罗棋布的小城镇,还有很多乡镇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对技术含量的要求相对较低,从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所需就业费用和城市基础设施费用也低。农民就近就业,亦工亦农,农时务农,闲时务工,进退自如。据有关专家测算,在城市中安置1个劳动力需要4万?5万元,而乡镇企业吸收1个劳动力仅需4000元。
2.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可以更多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一是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二是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要求相对较低,适应我国农村现阶段劳动力的素质水平;三是中小企业投资规模小,容易创办,适应民间资金的规模特点;四是中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动员了民间资金的生产投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推动了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兴起,进一步扩大了就业领域,有效地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近年来,有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奋斗有成,积累了创业的资本,通过优惠措施,引导这部分人回农村发展,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3.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一是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分散居住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增加对电力、交通、供水、餐饮、娱乐、商业及社区服务等需求,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作用日益加强,从而促进农产品交易市场、农村资金市场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发育。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工作重点
(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挖掘农业就业潜力。要从资源条件出发,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种植业、养殖业等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的建设,形成专业化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提高粮食综合效益,使粮食产业成为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牧林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以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重点引导扶持农民、企业发展自律性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和以农产品生产或营销专业户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形成专业农户、专业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构成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二)加快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本地就业空间。当前,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仍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和蓄水池。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鼓励、支持、引导乡镇企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二次创业,提高乡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建立新型乡镇企业。要按照现阶段我国乡镇企业梯度发展的规律性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好乡镇企业的空间布局和产业接续转移,促进乡镇企业的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换代。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手工业、特色旅游业发展,支持建立农村专业商品交易市场,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发展经纪人队伍。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发展小城镇经济。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县域小城镇建设和村庄集镇建设的规划指导,逐步形成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机联系一般集镇和中心村的城镇体系。县城建设要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发挥地域性经济、文化、商贸中心的作用。继续开展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建设,引导小城镇发展特色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严格土地利用整体规划管制,依法用地,加强城镇建设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协调,严格按功能区规划建设。
(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工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一是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应尽快扭转全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局面,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减轻农民教育负担。全力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推动农民职业教育。二是要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不断扩大农民工免费培训规模,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培训。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建设。
(五)尽快消除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障碍,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一是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二是要完善土地制度,推进农民承包土地合理流转,保护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四是积极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县级公共财政建设。五是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加快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六是改进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加大对农民工维权的支持力度。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切入点来加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既为大中城市提供了各种生产生活资料,又为大中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需求。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产业聚集的平台作用,把“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升到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层次,转换工作思路,真正跳出就“三农”抓“三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加快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议进一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县市配置资源的权利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研究合理划分县级事权,加强和完善县级政府的社会管理权、公共服务权、市场监督权等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使县级政府有更大的发展自和决策权,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要强化产业政策的指导作用,按照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减少行政审批项目,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将投资项目的决策权下放给各类投资主体。
(三)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是要加强规划指导。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县域特别是广大农村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教育、卫生、广播影视、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提高县城连接干线公路网络的公路等级,加快县乡公路、乡村道路建设。加强城镇生活及工业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强城乡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三是要加强对县域产业发展的协调和支持。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加强协调指导,支持各类优势企业进入县域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不同地区之间、中心城市与县域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鼓励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项目给予专项支持。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指导和技术服务。四是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县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中央对省级的转移支付资金重点补助到县(市),省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以县(市)为单位进行测算核定,确保按时足额到位。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对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要进一步降低对欠发达县公共投入和基础设施专项资金的县级配套比例。
(四)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要采取“抓大促小带中间”办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要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进一步消除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凡是法律规定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都可以进入。同时,国家要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给予支持。
(五)进一步加快推进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力在于特色。目前,我国东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和“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发展格局,中部地区部分县市的“一县一特”型县域经济也已出具规模。要适应国际制造业中心向我国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实施区域化布局、[本文转载自[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下一步,各地要进一步结合本地优势资源、综合考虑交通区位、产业结构、市场定位、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国、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市域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是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实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发展县(市)域经济,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把握市情,科学确定思路,突出发展重点,遵循发展规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工农、城乡、人与自然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全面把握市情,科学谋划发展思路 坚持用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科学谋划市域经济发展思路。一是从全局的角度定位市域经济发展方向。坚持通观全局、把握大局,综合审视沱江地理区位、发展态势和人文特点,找准优势和不足,从区域经济体系的角度合理定位。沱江是三峡和三峡的东大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工业发展条件好,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在三峡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沱江发展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我们立足湖北和三峡发展的大格局,努力把沱江建设成湖北新兴的工业强市、粮棉油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大市、依托三峡的现代化卫星城市。二是从全面发展的角度确定市域经济发展战略。在制定市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时,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来考虑,统筹兼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一主三化”之路,制定和实施“工业立市、项目强市、环境兴市、诚信建市、开放活市、法德治市”发展战略,切实做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 二、突出工作重点,着力培育发展优势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兼顾发展的各个方面,但是不能对各项工作平均使用力量。在统揽全局时,必须正确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发展重点,着力培育发展新优势。 (一)大力实施“工业立市、项目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工业主导型经济强市。针对沱江过去是农业大市、工业不发达的实际,把项目建设特别是工业项目摆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工业的发展强市富民。近两年市财政安排5000万元资金扶持工业项目建设,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配套。近年来,全市共开工建设项目193个,其中已投产项目152个,在建项目41个,已完成投资32.7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1个。今年元至10月,全市共申报重点建设项目101个,计划投资总额117.7亿元,其中已竣工和在建项目57个,计划投资总额36.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2.7亿元。在今年已开工建设的项目中,投资过亿元的8个,投资5000万元至1亿元的8个,投资1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26个。项目建设拉动工业经济高速增长。近3年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年均增幅达到22%,20__年预计达到33亿元;销售收入年均增幅达到32%;3年来累计实现利税5.29亿元,年均增幅13%,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今年元至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86亿元,同比增长35.7%,其中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2.43亿元,同比增长28.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68家,其中17家是去年以来新增的企业。预计经过3-5年的努力,全市可培养税收过亿元的企业1个以上,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10个以上,税收过500万元的企业20个以上,税收过100万元的企业50个以上。一批项目的引进投产,壮大了财源,增强了财政实力,20__年至20__年,全市镇级财政收入因政策性减收,由11392万元调减至7406万元,下降3986万元,而全市财政收入由22464万元增长至26016万元,增加3552万元,主要是新增工商税收支撑了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今年全市财政收入可突破3亿元。 (二)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当前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农业发展。我市全面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大力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今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到69.8万亩,增长10.35%,其中水稻面积达到41.15万亩,增长12.83%;预计全市粮食总产27.35万吨,增长11.86%,其中水稻总产21.2万吨,增长13.82%。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市优质粮、优质棉、双低油、水果、畜禽、蔬菜、水产、速生丰产林优势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在抓好当前增收项目的同时,着眼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坚持以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36家,带动农业生产基地50多万亩,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2700多人;全市优质黄桃、柑桔、蘑菇等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今年又着手推进5万亩速生丰产林、10万平方米蘑菇、1万亩黄桃、5万亩砂梨品改等农业十大工程,目前进展顺利。元至9月,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156元,同比增加290元,增长15.5%。总理在视察沱江时,对我市农业和粮食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化。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步伐,以建设现代化工业城市为目标,拓展城市骨架,配套基础设施。按城市道路要求高标准完成了江汉大道改造工程、迎宾大道马家店至董市段改造工程;城北变电站、双林变电站投入运行;有线电视光纤网络改造、城镇电网改造、电信设施扩容改造基本完成;沱江一中、市人民医院搬迁工程启动。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安福寺镇被列入国家级重点镇,问安镇、百里洲镇等被省政府确定为中心镇。着力培育城镇经济基础,安福寺镇果蔬加工、白洋镇墙地砖建材生产、董市镇塑业加工、七星台镇油脂加工、问安镇化纤工业、马家店街办纺织卫材加工等均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群体。董市镇年产值过500万元的企业已达14家,工商税收占该镇镇级
收入的比重达80%以上。 三、着眼可持续发展,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 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着眼可持续发展,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 (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切实注重经济质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经济质效为重心不动摇,把加快发展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在工业发展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出发,通过招商引进培育新兴产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市培育了食品、化工、纺织、建材、电子材料五大支柱产业,形成了化肥、水泥、优质米、优质棉产品 、白酒、精炼食用油、高比容化成箔、高密度纤维板、高档墙地砖、食品罐头等优质产品。在农业发展上,坚持不懈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农业精品名牌,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项目引进上,坚持招商引资与结构调整结合,着力引进环保型、财源型、规模型项目,增强了发展后劲,优化了财源结构,20__年全市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6%。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一是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20__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全市农民负担总额为5157.45万元,比1999年下降49.56%,比20__年下降35.47%;20__年再次下降5.54%;今年我市严格执行粮食主产区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的政策,全市农民负担总额2883.45万元,下降40.81%,亩平负担45.82元,减少31.21元,人平负担77.2元,减少52.69元。税改工作经省考核验收被评为优秀等次。二是全面推进企业改革。对市属409家国有集体企业彻底推进民营化改革,全面完成改革改制任务。今年重点对三棉(东大)、宏达码垛等下放企业和市啤酒厂进行改革改制。三是扎实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20__年全市在职财政供养人员由10384人减至8727人,减幅15.96%;清退非在编人员1121人,减少财政支出930万元;全面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核定教职工编制3881人,改革中聘用3784人,有489名教师待聘。 (三)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切实注重环境创新。努力营造良好环境,构建投资洼地,增强县(市)域经济发展的感召力。一是着眼于亲商和商,在服务内涵上拓展与延伸。做到发展无“”,只要国家没有明令禁止,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就允许发展、一路绿灯。做到建设无障碍,对重大项目坚持“一个市级领导联系,一个专班服务,一个奖惩责任”,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到经营无干扰,对工业企业收费实行定项目、定标准、定时间,集中统一管理,严格执行“两证两卡一书”(收费许可证、收费员证、企业缴费登记卡、企业缴费明白卡、进企业收费批准通知书)制度。二是着眼于制度建设,在服务机制上拓展与延伸。从制度创新入手,组建“一组三心”,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督查中心”、“保护投资环境法律服务调解中心”,形成政务质量找领导小组、投资报建找服务中心、投诉举报找督查中心、矛盾纠纷找调解中心的全方位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体系。出台《沱江市鼓励外来投资优惠办法》,对各项投资优惠政策进行统一规范。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市域经济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摆到全国及国际经济的舞台上,每个地区都需要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融入国际分工格局之中,并在区域及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开发区有比较好的经济基础,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并形成了较为密集和配套程度较高的产业群,这为开发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伴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融合进程的加快,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浪潮,这为开发区企业的发展提供难得的契机。目前,开发区企业依靠本土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已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经营模式和成长道路,面对区域竞争的加剧和国外企业及产品的冲击,开发区企业如何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和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实现进一步发展是面临着巨大问题。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成为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题,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是我们的趋势,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历史机遇,实现规模、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增强开发区经济发展后劲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加快开发区企业的发展步伐,使企业在开发区有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对开发区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深入调研,目的在于全面掌握开发区企业的发展状况,总结开发区企业发展经验和分析开发区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其它开发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开发区企业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促进开发区经济大发展、大提高。尤其在品牌战略、土地使用和园区带动发展等方面展开分析,为开发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意见。另外,此次调研也为建立健开发区企业数据资料做基础性工作。
本报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大量的数据,重点阐述开发区企业的发展现状,展现开发区企业发展的全貌和特点;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开发区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阐述开发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晰企业面临的挑战和竞争态势,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契机,结合开发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为解决开发区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政策建议和对策。
第一部分:开发区企业现状
一、开发区企业概况
截至12月,开发区企业431家。从资金总量来看,企业注册资本达到151亿元 ,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40多家,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的有33家,注册资本在5000万以上的有5家,超亿元的集团公司有3家。开发区实现产值125.3亿元,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民营企业33多家。从上缴税收看,开发区企业纳税总额为3.12亿元,占南浔全区税收总收入的37%。从提供的就业机会看,开发区企业从业人员合计为2万人。开发区企业出口额为5012万美元,占全区贸易出口总额的27%。从行业分布看,制造业是企业涉足的主要行业;从科技实力来看,开发区企业科技企业达到73家,实现产值23.65亿元,经过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8家,占开发区企业科技企业总数的11% 。
从98年以来,企业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近6年间企业数年均增长率在10% 左右,新增企业迅猛增长,截至12月,开发区企业总数达到431家,其中,到,新增加企业近150家,总投资高达40466万美元。
二、企业注册资本情况
注册资本普遍较低,注册资本在500万以下(含500万)占开发区企业总数的85.8%,其中,100万以下占了67%,100万-500万占18.6%;500万-1000万之间占开发区企业总数的8.1%;注册资本在1000万-5000万之间占开发区企业总数的6%;注册资本在5000万以上的只占开发区企业总数的1.2%。从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还是以中小规模为主,注册资本在100万元左右的占据开发区企业80%左右的比例,说明开发区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注册资本在5000万以上的只占开发区企业总数的1.2%,这我们的经济总量不符。从行业结构来看,开发区企业的经营范围覆盖了行业,具体包括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物流运输业、房地产、建筑业、及服务业和其它行业。其中制造业合计占总数的90%。
三、开发区企业特点
1、行业性强
开发区目前已经形成木业、电机、电子、电梯、通信电缆、轻纺等几大支柱产业。尤其是木业行业迅速崛起给南浔带来了很好的市场知名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开发区目前拥有木业企业111家,其中规模企业20家;木业企业实现产值40亿元,占据开发区经济总量的32%;已有一部份企业脱颖而出,在地板行业有较高的知名度,规模集聚趋势明显;尤其是在实木地板方面垄断了全国市场的
60%之多。电机、电子行业在出口经济总量中占据半壁江山。2、高附加值产品少,大多企业的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抗风险能力弱。
3、企业的外向型经济总量不够
虽然开发区企业依赖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加工、制造企业中涌现出一批外向型企业,利用低成本优势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也取得了喜人的成效。产品已拓展到香港、东南亚、澳洲、欧盟、美国、日本、东欧、中东、非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开发区企业出口额仅为5012万美元, 只占开发区生产总量的3.3%。
四、开发区企业对南浔发展贡献
开发区企业对南浔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成为南浔经济发展新的亮点。据统计,企业纳税总额达到3.12亿元,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37%,提供就业2万个。不仅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而且成为科技创新的新锐。截至底,开发区企业431家,实现产值125.3亿,经过认定的高科技企业有8家,占南浔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29%。在出口创汇方面,开发区企业也发挥积极的作用,开发区企业出口额为5012万美元,占全区贸易出口额的27%。开发区企业已经成为南浔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南浔区整体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推进我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发挥重要影响,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给南浔及周边带来了新观念、新思路,促进了南浔市场经济繁荣与发展。
一、国际及周边环境分析
1、国际经济环境
世界经济在经历连续三年的不景气之后,目前终于显露出加速增长的势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今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为4.3%。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经济有出色表现: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四季度gdp年增长率为3.6%;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产业调整和转移掀起新一轮浪潮, “中国制造”已经席卷全球的任何角落。开发区依赖区位和地缘优势,在世界产业转移和产业调整中迎来空前的发展机会。
2、国内宏观经济环境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有望维持在8.5%左右的增长水平,投资、消费和出口均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尤其是民间投资的活跃,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新的引擎。工业增长速度继续回升,消费物价指数也出现回升势头,进出口保持良好运行态势。这一切意味着宏观经济健康、持续、良性的发展状况。
二、南浔开发区自身环境分析
1、南浔开发区与先进地区的发展差距
与先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态势相比,南浔开发区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尽管发展速度迅猛,但在产业规模、产品档次、核心技术、企业经营管理以及品牌战略方面还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目前南浔开发区企业规模和产品档次较低,未能创造一些在国内外有影响、有知名度的企业或产品名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少。
2、南浔开发区后发优势
(1)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浙江南浔经济开发区位于浙江省北部湖州市南浔区,规划面积34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0°52′- 30°53′,东经120°25′-120°26′。位于上海、苏州、无锡、南京、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组成的长三角经济圈之中心,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东与江苏省苏州市接壤,南与杭州相望。南浔经济开发区现有人口20万,其中常住人口10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87元/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700元/年,经济科技信息灵通,地理优势十分明显。浙江南浔经济开发区是1993年12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首批批准设立的经济开发区,也是国务院侨办批准的全国三个华侨投资区之一,享有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
(2)发达的交通网络
南浔经济开发区既面向国内经济最为发达的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也可面向国际市场。驱车从南浔经济开发区出发,到附近主要城市上海、杭州、苏州的港口、机场时间均在1小时20分钟以内。南浔背靠大中城市,辐射华东平原,又处于“200公里公路运输半径”的中心,在南浔投资设厂既有辐射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大中小城市之便利,又有利用上海吴淞港、宁波北仑港、嘉兴乍浦港,将产品直接出口海外之优势。
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带,交通便利,318国道穿区而过。在建的申一苏一浙一皖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建成通车。
(3)密集、配套程度高的产业群
经过10多年的开放和经济发展,开发区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商品化、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并聚集了大批加工、制造业的产业群,形成了完整、高度配套的各行业的产业链条,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3、南浔开发区企业的成长空间
尽管开发区发展速度迅猛,但在产业规模、产品档次、核心技术、企业经营管理以及品牌战略方面还处于较低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完善的基础设施、处于市场前沿和邻近上海的优越区位经济等优势。可以充分利用与先进地区企业在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的差距,通过学习模仿先进地区的技术、管理、体制安排等成功发展模式,节约时间和降低成本,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开发区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企业土地使用难 地价高
南浔开发区经济是典型的加工、制造型经济结构,这种类型经济的特点是需要大量的土地投入,在国家政策宏观调控下开发区土地越来越稀缺的状况下,地价上涨,用地难问题就越显突出。尽管企业可以依赖敏锐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灵活的经营管理机制捕捉到许多发展机会,但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土地,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制约企业规模经济的发挥,使企业错失难得的发展机会。
2、企业信用体系欠缺 融资困难。
企业由于规模普遍较小,在目前国家缺乏相应的信用体系保障下,根本无法获得银行贷款。这制约了开发区企业的成长、壮大。开发区企业一方面平均规模较小,有的还因为房地产手续不全等历史遗留问题,均无法达到银行要求的贷款条件;另一方面,贷款需求额度小,需求频率高,提高了银行经营成本,所以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3、企业品牌缺失 产品附加值不高
尽管南浔开发区企业发展迅猛,产值不
断提高,但是,我们拥有全国及国际影响的企业和品牌很少,产品质量和档次较低,即使具备一定规模的加工、制造企业,由于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竞争力,大多数产品都在抵档市场徘徊,利润很低,产品附加值很低。这样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影响了南浔开发区区域经济特色的树立。对比其他发达地区知名品牌的集合效应给地区经济带来的影响和效益,南浔开发区在培育品牌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4、企业人才缺乏 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企业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但南浔开发区企业由于规模、信用等原因,在引进人才方面受到与国有、外资不平等的待遇,政府应该给企业在人才引进、户口、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同等的政策。另一方面,还是企业当家人的思想意识不够,在南浔开发区的企业中公司,没有一家有象样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对员工管理和绩效考核上存在凭感觉,没有学会用科学的测评工具来解决问题,造成企业难于留住人才,特别是企业急需的技术、管理类人才欠缺,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影响南浔开发区企业的长远发展。
第三部分:开发区企业如何做大做强几点建议
按照“开发、开放、合作、互利、互惠、共赢”的方针,“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全面开拓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一、开发区企业的发展思路
发展我区企业要以优化政策、政务、法制、市场、舆论环境为突破口,创造经济大发展的有利条件;以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型和农产品加工型企业为重点,扶持企业加快发展;以体制、科技、管理创新为核心,全面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
1、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按照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关于比较优势原理和自生能力的定义,企业包括民营企业是无须刻意培养和扶持的,那些真正好的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只要充分尊重它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权利,只要给它创造足够开放的市场环境,提供足够公平的竞争条件,它是能够经受市场风险的考验的。借用一句民营企业家的话,民营企业只要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露就滋润,其实政府不要遮住民营企业应享有的阳光和雨露,它就能茁壮成长、做大做强。相对于发达地来说,南浔开发区企业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管理水平不高,体制落后、品牌缺失等,而这些问题往往成为我们在市场准入、投融资等方面有意无意地给企业设置障碍的重要理由。就是对于规模不同的企业,我们也习惯于扶强扶大,而对于中小规模和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重视、关心不够,对他们存在的困难没有热心解决。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企业都是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大有大的规模效应,小有小的灵便机动,任何企业都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对于企业自身问题,政府应该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和政策。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这是我们必须做好的工作。
2、政府在企业发展中角色定位
这就要求政府必须“管得住”自己,对自己的角色归位有着清醒的认识,该管的管,不该管的就不要插手,华裔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曾经在《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详细论述过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问题,指出了市场能解决的问题政府不应干预。政府一方面要“无为”,思想上放胆,政策上放活,管理上放手,并自觉地从一般性的竞争性领域中退出来,让企业在更广阔的空间大显身手;另一方面要“有为”,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帮助企业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与国际接轨。政府着力营造企业创业与发展环境,形成全社会鼓励、支持创业和发展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增强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水平和层次,改善政务环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企业信用体系,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合作。
3、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家生长的环境
在经营活动中,企业家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是培育维持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承担人,他激发创新能力,推动知识共享,承担不可还原性投资,是使土地、劳动力、资本三大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而创造社会财富的第四大要素,企业家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兴衰。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中企业家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他敏锐的指出,企业家促进了经济的增长、造就更多有活力的企业,在促进地区经济总量增长、带动就业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深刻地影响了经济发展。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工作重点应主要落在如何搭建好一个促使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的舞台上。
二、南浔开发区企业发展目标
加南浔开发区企业的出口力度,增强南浔开发区经济自我发展能力,降低对外资经济的过分依赖度,实现南浔开发区国民经济的综合性、平衡性、持续性发展,把目前开发区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30多家企业培育成年产值亿元的15家、5 亿5家 、10亿2家,使开发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企业发展任务
鼓励企业运用资本扩张和企业合作等手段迅速做大做强;积极推动建立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创立自主知识产权和开展品牌经营;加强人力资源、财务、质量和市场管理,引导企业家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开拓视野,转变经营理念,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进一步降低生产企业申报进出口经营资格的条件、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放宽限制、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为守法经营的进出口企业提供通关便利、进一步提高检验检疫管理服务水平、加快企业出口退税进度、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加强业务培训以及建立督察和通报机制。
四、对开发区企业发展的建议
1.充分认识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制造业龙头企业作为开发区的主要经济增长点,在调整产业结构、制定产业政策中切实加以体现。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机制,营造环境,搞好服务,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土壤、温度和水分”。
2.进一步扩大开发区制造业的生产规模,使其生产总量和人均产出水平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以在整个经济增长中保持相当的贡献份额。首先要制定规划。既要制定总体发展规划,还要制定优势行业、重点产品的专项规划。注意防止片面追求数量、搞低水平重复的倾向,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复辙。其次要优化结构。在保持相当数量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改善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发展大公司、大集团,组建一批能代表行业先进水平、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努力形成一大批有技术特色、富有活力的专业化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群,使主要产品达到合理规模要求。
3.大力推进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升级。一是重点突破。加大投入,集中资金,支持一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技术、重点产品、重点工程的技术创新,力争在点上实施跨越式发展。二是引入新机制。采用新的组织形式、管理方法和市场化的运行机制,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加强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集中优秀人才联合攻关。对制造业中的关键问题,重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尽快形成自主开发能力,为制造
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4.加强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从业者队伍。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体系,联合杭州、上海高等教育机构,共同打造教学实验基地,加快培养、培训高级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强化技能教育,完善继续教育,使新增从业人员达到一定技能水平,对现有人员进行终生培训;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变目前制造业存在的既缺少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懂管理、善经营的高级管理人才,又缺少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工人的“两头缺”现状,保证制造业不断升级,长盛不衰。
关键词:县域经济;城乡一体化;战略选择
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祖国南疆,由于地理、自然、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处在较低水平。广西历来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资金、政策、税收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国家经济开发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目前,广西将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建设的重点,县域作为扶贫的主战场,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广西提升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双重属性。广西共有县域单位109个,本文所确定的县域经济具体包括53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6个县级市,以及撤地设市、撤县(市)设城区而设立的3个城区,共计88个单位。2015年,广西县域面积22.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84%;县域人口4427万,约占全区总人口的80%。广西境内的江河、湖泊、森林、动植物等资源都分布在县域,资源优势突出。地方政府先后制定发展措施和优惠政策,县域经济各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在全区的特殊地位愈发明显。首先,县域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投资规模迅速扩张。2015年,县域单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14.06亿元,是2005年的6.02倍,年均增速达19.6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1.28亿元,是2005年的5.02倍,年均增速17.51%。其中,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的县域单位仅1个,到2015年竟达62个之多,占总县域单位的70.45%。发展速度之快,举世瞩目。“项目立县”掀起广西投资热潮。2015年,县域单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17.05亿元,是2005年的12倍;县域平均投资134.10亿元,是2005年的10倍,年均增长率均在25%以上。其次,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2015年,县域单位财政收入1046.45亿元,是2005年的5.7倍;县域单位人均财政收入9.6亿元,是2005年的4.8倍,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升,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2015年,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15.29元,是2005年的3.39倍;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9118.33元,是2005年的3.6倍,年均增长率均达到了13%。
二、广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在总体规模上,还是在结构质量上,都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其仍面临竞争力较弱、区域发展不平衡、转型任务重和缺乏增长后劲等诸多难题。
1、竞争力较弱
从全国层面来看,广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处于中等水平,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竞争力较弱。根据《2016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公布的第十六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广西并没有进入百强县的县域单位。江苏、浙江和山东是百强县的集中地,分别占百强县域单位的26席、20席和20席。就连西部地区的新疆、内蒙古、贵州和四川都分别占有3席、2席、2席和1席。广西县域经济的规模总量偏小,影响了其竞争力。
2、区域发展不均衡
受经济发展基础、区位、资源、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平衡现象突出。运用arcMAP10.3,结合广西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将县域经济实力划分为5个等级。(如图2所示)经济实力强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泛北部湾区域和西江经济带上,经济实力弱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桂西北地区(百色市和河池市)。2015年,全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县域单位桂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38亿元;经济实力最弱的河池市凤山县,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3亿元,二者相差15倍。这与县域的地理区位条件、开发开放水平息息相关。
3、转型任务重
近年来,广西正以积极姿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但从总体上看,县域产业深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资源型初级产品比重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为立县之本。县域农产品大都以原材料出售,缺少加工,因而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相对落后的面貌。宜州市为全国最大的桑蚕养殖县,但其产业链条仅停留在“种桑+养蚕+缫丝”上,虽然产量高,但收益低。与此同时,诸多县域单位过度依赖传统的资源型产业,缺乏创新,进入“资源陷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百色传统的铝工业占县域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河池有色金属业占县域工作总产值的45%以上。在新时期,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是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难题。
4、缺乏增长后劲
广西经济实力中等及以下的县域仍有半数以上,这些县域所在地区,少数民族较多,文化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缺乏经济长足发展的后劲。首先,县域经济内生动力弱,财政收入少。诸多县域都是国家级和自治区的贫困县,财政支出主要靠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债务负担重,难以支持发展和保障民生。其次,县域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由于地理环境、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广西多数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体系建设不完善。例如,桂北的资源县,直到2017年才修通建成高速公路,极大制约了资金流、人流、货物流和信息流,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最后,很多县域单位缺少特色支柱产业。传统的工农业在广西县域经济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诸多县域在不断探索发展特色支柱产业的路径,但成效并不显著。缺乏大中型的龙头企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少,市场竞争力弱。
三、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必然选择,没有县域经济发展,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县域是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增强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既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保障,也是全面提升广西经济实力、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关键。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广西应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立足县情,坚持绿色发展,推进产业融合,打造特色县域经济,深度挖掘县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1、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持续过程,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转变陈旧的“唯GDP论”的发展模式,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紧抓县域经济“三区八带”新格局③,做好经济和人口在空间上的集中、集聚,将人民生产和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就业和增加收入进行有机结合。同时,立足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县域生态、自然、旅游等资源禀赋,顺势而为,主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改革创新机制,形成“县域突破”。
2、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发展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优路径选择。广西拥有丰富的旅游、森林、河流、民俗民风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由之路。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打造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不强调“小而全”,也不单纯追求三产比例,要注重特色和竞争力。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双重作用,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农业是县域经济基本性、代表性产业,广西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要充分依托“三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特色农业。
3、统筹县域发展,加强交流与合作
统筹县域发展,加强交流与合作是广西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策”。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全国层次要素。经济要素包括资源、资金、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等;全国层次要素是县域外的因素,如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扶贫力度、财政转移、“省管县”等。县域是统筹这三类要素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操作平台。首先,编制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全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应从顶层设计上加强规划,形成各县域相互关联、互为依托、优势互补的“一盘棋”经济体系。其次,优势互补发展异地经济。依托产品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协调各县域产业发展,避免产业结构雷同或趋近,广泛开展县域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整合区域资源,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形成“集聚经济”,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县域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前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县域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和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县域经济城乡一体化不仅是人的集聚,更是人才的集聚,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集聚。高素质人才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形成“集聚经济”的催化剂。首先,将人才引进和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加强与各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合作,引进一批高端人才。解决人才引进相关的住房、交通、配偶就业等问题,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其次,围绕县域特色产业,开展相关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结合县域实际情况,开展“一村一品”项目,并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定期进行辅导和培训,培养一大批技术水平高、经营理念新、带动能力强的“领军人物”。最后,完善县域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对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能力,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注释①其中,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的单位为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单位为元。②根据arcMAP10.3的自动分类,经济实力弱县域地区生产总值196289~838661万元;经济实力较弱县域地区生产总值838661~1798103万元;经济实力中等县域地区生产总值1798103~3960031万元;经济实力较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3960031~8099752万元;经济实力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8099752~17278354万元。③“三区八带”:a.县域经济三大发展区域:北部湾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区域、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区域、左右江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区域;b.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带:环首府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带、钦北防沿海临港经济产业带、沿边口岸贸易和特色旅游产业带、右江河谷生态铝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带、桂西国际长寿养生产业带、南来柳贵(南宁、来宾、柳州、贵港)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桂东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带、桂东北生态经济和旅游产业带。
参考文献
[1]张红、付秀彬:刍议产业关联视角下的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策略[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8):74-77.
[2]陈建红:广西发展县域经济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70):90-92.
[3]高启杰:城乡一体化与县域经济发展[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11):3-6.
[4]李宏岳: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限于经济发展启示[J].世界农业,2011(1):76-79.
[5]曹群、刘宇: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以黑龙江省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4(6):59-67.
[6]蔡轶、夏春萍:县域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效率比较研究———基于湖北省80个县域统计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6(1):15-25.
[7]李火娇、严志强:广西县域经济实力评价[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13-119.
[8]梁杰才、莫小峰、韦学敏:广西县域经济概况[J].广西经济,2008(7):19-38.
[9]吕风勇、邹琳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6年.
[10]庞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广西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体系与实证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3):1-6.
[11]李红、丁嵩、刘光柱:边缘省区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化分析———以广西为例[J].经济地理,2012(7):30-36.
[12]韦春竹、韦韡:老少边穷地区县域经济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以广西河池10个县市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70-175.
[13]周李磊、林孝松、左倩云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重庆市县域经济综合评价[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1—26.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80-02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以产业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为重点,以县域行政范围为基础,以优化配置资源为目标,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一直以来,县域经济在扩大我国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统筹城乡建设、有效化解“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巩固基层政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统计,截至2006年末,我国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2072个行政单位县域国土面积占全国的92%;人口总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县域经济GDP约占全国GDP的60%,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都占全国的1/3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约占全国的1/4。
近年来,中央重新审视“重城轻乡”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态势,突破性地提出了“县域”概念,并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宏观经济政策呈现出向县域侧重的明确的方向性变化,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县域经济大发展时代。
2003年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为辽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特别是为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全省县域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与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目前国内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辽宁差距明显。如何解决目前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本省乃至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值得深入思考。
1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辽宁目前有44个涉农县区,包括27个县和17个县级市,土地总面积为12.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的86.7%;总人口2315.3万人,约占全省的55%。在中央振兴东北战略的推动下,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态势良好。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全面提升、结构改善、活力增强、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1)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增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
2006年辽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为3300.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1.8%,占全省的35.6%,有7个县(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1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874元,增长了22.1%;实现工业增加值1453.03亿元,同比增长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8.8亿元,增长了30.1%,占全省的13.3%,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在2007年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排名中,东北地区占5个,全部出自辽宁,最高排名34位,分别是海城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大石桥市。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服务业持续提升。
2006年辽宁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67.1亿元,增长10.7%,占全省的78.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80亿元,增长26.3%,占全省的31.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53亿元,增长24.6%,占全省的29.7%。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5.6:43.2:31.2调整为23.2:44.9:31.9。一产业下降2.4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1.7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0.7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06年辽宁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1004.3亿元,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0.2%,比重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长57.2%,比全省增幅35.7%高22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率为30.7%,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电力、交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投资均有大幅增长,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历时6年总投资129亿元的全省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改善了农村电网的落后状况,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使全省691万户农民受益;二是全省省辖市全部通高速公路、1170个乡镇全部通油路,形成了“一网五射两环”的公路交通总格局;三是在辽西北全面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458万农民饮水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4)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重点项目不断涌入。
招商引资步伐加快。随着县域基础设施和招商环境的改善,2006年辽宁县域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占全省的20.3%;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农产品出口创汇同比增长20%以上。各县(市)普遍开工建设了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江苏雨润集团300万头生猪深加工项目落户开原,北票工业园引进浙江赐富、纵横两大集团,投资10亿元年产60万吨海绵铁项目进展顺利,盘锦大洼船舶工业园已签订项目总投资72亿元,42个重点项目中将有15个项目年内达产。
在省财政资金支持的25个县(市)工业项目集聚地中,规模以上企业数已由2005年的325个增至2006年的577个,增加252个,增幅77.5%。其中1亿元以上的企业已由2005年的42个增至2006年的100个,增加58个。
(5)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2006年,辽宁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090元,比上年增加400元,增长10.8%。从44个县来看,11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占25%,比上年增加4个,其中,长海县仍旧是全国最高,达15012元;4000-5000元的有20个,占45.5%,比上年增加5个;3000-4000元的有11个,占25%,比上年减少5个;2000-3000元的有2个,占4.5%,比上年减少4个。
2 从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引出的思考
(1)目前制约辽宁乃至全国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放眼国内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进地区,差距依然明显。
据2007年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如下特征: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有90个,东北地区有5个,中部地区有11个,西部地区有4个。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1.4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68.1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59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9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5%、15.86%、22.57%、16.43%、8.99%。
――新时期县域经济特色各异,竞争日益激烈:浙江省县域经济人均水平高,百强县比例大,为全国各省市区之最;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山东省县域经济单位多,差异性大,百强县增数多;广东省县域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中心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
通过与上述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地区的综合比较,现阶段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除少量县(市)外,总体处于国内县域经济发展一般水平,与全国百强县(市)平均水平差距明显。
二是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滞后,产业现代化水平低。产业集群特色不鲜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规模化经营,没有发挥出自身优势,对整个产业的支持和推动力度不够。
三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强者恒强、弱者常弱,各自为战,未形成类似江苏江阴、山东即墨等为代表的强县组团,体现出明显的集聚放大效应。
四是乡镇企业管理落后,没有树立起有市场号召力的特色品牌。
五是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配置意识不强,软硬环境建设亟待总体提升。
不难看出,以上问题正是一直以来制约和困扰中国大部分县域地区经济发展的通症,只是当前阶段更加突出、更加紧迫而已。
(2)关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初步设想。
必须看到,在现代化都市大行其道的今天,发展县域经济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县域经济发展的成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的全面开放、发展和稳定,所以必须从六个方面入手:
①要坚定思想、统一认识,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总体发展联系起来,树立“县域立,城市兴”的思想,加速推进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双轮拉动、同步增长”。
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依据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将工作重点放到培养县域主导产业、培育特色经济品牌、扶持县域龙头企业上来。
③建立和完善国家县域经济发展指标评价考核体系。依靠该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在领导机制、改革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④加速环境建设步伐,提高环境建设水平。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的同时,加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升政府行政审批服务的水平和加快办事效率,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良的配套设施环境和优质的公共、行政服务。
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支持和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县域产业发展方向的乡镇中小企业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积极引导其立足本地、开拓市场、扩大规模、加速集聚。
⑥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资源管理,为县域经济发展集聚各类有用人才。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大力引进和培养适合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形成优势产业集聚人才、重点项目吸引人才的发展态势。
(3)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未来。
纵观我国几十年来的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与教训共生,机遇与挑战同在。虽然其中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定困难,还要走一段漫长的崎岖之路,但从发展的角度,尤其是通过观察国内县域经济先进地区的发展轨迹来看,这些问题与困难的出现实属正常、无可避免,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必然面对的。只有正视这些问题与困难,逐步解决和克服了它们,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才能迎来中国县域经济“万紫千红、满园秀色”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东北地区振兴规划[S].2007.
[2]陈锡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重大问题[N].南方日报,2006-05-18.
[3]李亚华.新时期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金融支持 县域经济 建议
金融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目前,县级金融服务与农村社会需求仍存在着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县域经济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本文对制约县域金融发展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就这些因素结合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改善金融服务功能,积极做好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工作。
1 当前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现有农村金融供求反差强烈
县域经济资金需求方式增多,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等方面。而从县域经济资金供给角度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大量撤并,农村金融网点覆盖率低,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比较低,且业务布局偏向优质客户和盈利行业。国有商业银行制定了较为严格的信贷风险控制措施,加大了信贷责任追究,信贷权限普遍上收;政策性银行不直接面向农户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遍及城乡的邮政储蓄机构网点成为县域资金的抽水机,在当地吸收的存款用于当地的部分仍然较少;面对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农村信用社显得势单力薄。
1.2 县域经济融资渠道单一
一是县域贷款主体是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农户,大多缺乏有效的贷款担保抵押品,县域担保体系建设还比较滞后,缺乏财政资金的支持。经营权抵押等信贷产品,中介收费环节多、手续繁杂,制约了客户的贷款需求;二是保险业对县域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作用不明显,通过保险提供经济补偿、提供资金支持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县域经济主体只能利用单一的间接融资渠道进行融资,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瓶颈”局面。
1.3 金融生态建设欠缺,形成贷款难、难贷款的县域信用怪圈 县域经济运行质量不高、信用环境差,加之农业生产具有周期长、遭受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增加了农业贷款的风险,不良贷款率偏高,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贷款投放的信心,出现“慎贷、惜贷”现象,造成企业借贷无门、银行不敢问津的两难局面。加之县域市场配套机制不健全,许多县域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担保体系落后,普遍出现逃废债务的现象,客观上也制约了县域金融服务的投入。
2 促进金融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2.1 改革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分工协作、功能互补、服务完善的县域经济金融支持体系
一要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功能予以重新定位,其信贷支持的重点应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转移,将支持重点由专营粮棉油收购贷款逐步扩大到全方位地支持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二要加紧培育地方中小商业金融机构,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增强县域金融服务功能。建立一个服务功能强大、差异化的县域金融体系,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多元化资金需求。
2.2 县域金融机构要转变观念,切实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
银行要摒弃 “零风险”的保守观念,把有发展潜力、盈利能力强的企业作为新业务增长点,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体系,开发符合农村市场需求的业务品种。
2.3 国家要强化县域经济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根据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尝试建立对政策扶持项目和产业的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等制度,在宏观上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保证金融机构的支农积极性;二是加强县域担保机构建设,解决大额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减小企业融资成本。对中小企业,可以推行经营周期贷款、票据融资等模式,创新土地抵押担保、特色产品抵押担保等方式;三是对县域经济实施灵活的信贷政策,赋予央行分支机构在货币政策框架内,结合县域情况,针对形式多样的县域农村金融机构,实施差异化监管,增强对金融机构的约束力和引导能力。
2.4 完善经济金融监管体系
继续在银行推行信贷投向统计报告制度,人民银行从保持县域经济金融持续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对报表数据进行金融风险研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正措施,确保信贷投向量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同时,结合货币政策积极引导,加大对金融机构新增存款用于当地的监测考核。
2.5 加强金融服务手段创新
一要完善资金结算、清算制度,积极开展票据承兑、信用证、代收代付等中间业务创新,畅通资金流通渠道,运用多种金融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结算、汇兑和转账等方面的服务,加快电子化进程,减少资金在途时间;二要在做好常规服务的同时,逐步推进消费信贷业务,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展信托、租赁、资金融通、现金管理等。
2.6 营造良好社会信用环境,重视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建设
始终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放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谋划,建立以政府信用为表率、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信用中介服务为核心的信用体系。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规范企业改制和破产程序,依法保护金融债权、全面提高诚信水平,使金融与相关产业得到良好的发展,为扩大信贷投放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唐阳孝.县域经济发展亟需县域金融支持:以达州市为例[J].金融参考,2010(12).
[2]王曙光.经济转型中的金融制度演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徐晓东,解元态.构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的资本支持体系——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 广西;县域经济;财政政策
一、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 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给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09年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广西县域经济生产总值为3851.72亿元,占全区GDP总量的50.0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57.18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26.79%。广西县域经济已由原来“一、二、三”的传统产业结构转变为“二、一、三”的工业化初级阶段格局。县域投资规模不断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一批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与投产,为县域工业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广西采取非常政策,化危机为转机,县域投资增长强劲,年度投资总量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县域固定资产投资4 031.62亿元,比上年增长52.5%,县域投资总额占广西投资总额的70.6%,县域平均投资总额44.3亿元。91个县(市、区)中,投资总额超过50亿元的有32个县,比2008年多19个。其中玉州区、鹿寨县、右江区、兴宾区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
虽然广西县域经济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县域经济发达的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经济实力不强,发展速度较慢
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到2009年,广西没有一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有22个县区GDP总量不到30亿元,经济总量最小的那坡县GDP总量只有10.5亿元。与发达地区相比,广西县域平均经济总量仅为江苏的10.5%、山东的13.4%、浙江的16.2%。二是发展速度慢。2009年,广西县域生产总值增长13.3%,比江苏(19.02%)低5.72个百分点,比山东(13.72%)低0.42个百分点。主要在于广西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经济整体发展落后,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差、底子薄,与县域经济发达的江浙等省比,优势不明显。
2.县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呈扩大趋势
2009年,县域经济总量前20位的生产总值占全区县域经济总量的43.4%,固定资产投资额占39%;而后20位县的生产总值仅占7.6%,固定资产投资额仅占9.5%。经济总量最小的那坡县与最大的玉州区的差距由2008年的148.5亿元扩大到2009年的170.4亿元。从人均GDP看,2009年最低的都安县仅有4 102元,比县域平均水平低8 200元,而2008年低7 219元,差距呈扩大之势。主要受广西各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县域招商引进的资金、项目大多落在交通、资源等条件较优越的地区,偏远山区、资源贫乏的地区招商引资滞后,导致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问题十分突出。
3.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金融支持乏力
2009年,广西县域财政收入347.73亿元,仅占广西财政收入的36%,县域平均财政收入3.82亿元。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的仅有平果县,最低的凤山县只有0.76亿元。而同期县域一般预算支出为782.81亿元,占广西财政支出的48.3%。主要是广西多数县缺乏大型企业和知名品牌支撑,高附加值产业少,市场竞争力不强,导致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较差。此外,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乏力。2009年,全区金融机构贷款7 268.4亿元,其中投放到县域的贷款只有2 200亿元左右,不到三分之一。因此,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成因
一是政策性制约。宏观限制性政策对县域经济的硬约束,国家出台压缩过剩生产能力的产业政策,客观上制约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县域发展效应的边缘性,县一级从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受益较小;而开支政策具有强制性,导致县级财政捉襟见肘。二是生产要素供给的制约。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导向和市场配置资源导向的双重作用,使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大中城市和大中型企业集中,使县域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二、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以下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广西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与全国比较,明显落后。农田水利灌溉能力、农村道路通畅通达能力、城镇设施建设等跟不上经济发展形势,尤其公路、铁路、水利、电力基础建设还是很落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县域财政十分困难,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就多数县来讲,普遍财力弱、负债多,而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增强,使财政入不敷出,许多应当投入的没有投,许多该办的事没钱办,县一级财政压力很大。
(三)农业及民营经济落后,县域经济缺乏特色
从总体上看,县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低级化水平,长期经济发展落后造成县域经济结构单一,产业雷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难以在短期内抹掉。由于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难以有较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一些原来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县,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近些年在市场竞争中大都转制或淘汰;一些过去的农业大县,出现了“高产不难高效难、增产不难增收难、生产不难销售难”的怪圈。
(四)支柱产业薄弱,工业化程度底,城镇化进程缓慢
当前,广西多数县以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为主,规模小、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很难形成强大的支柱性产业来支撑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的集聚力较弱,特别是小集镇服务功能不齐全,非农产业不发达,城镇化进程缓慢。
三、加快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措施
(一)加快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1.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加强县际间二级公路建设,进一步扩大县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第二,按照广西区政府的部署,加快南梧、桂梧、桂广(桂林一贺州一广州)等连接粤港澳出省的高速公路建设,为广西出省、出海等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2.加强电力等能源基础建设
一要继续抓好县域电网工程,努力提高各县供电能力,确保县域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二要加快大电站的建设,尤其要积极支持发展火力电厂,这不但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业发展机会,而且能缓解广西近年来供电紧张而影响全区经济发展的局面。三要扶持县发展小水电,并给予上网售电的政策优惠,提高地方投资开发电力的积极性,弥补当前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况。
(二)加大财政对农业的倾斜,建立支持县域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1.探索县域农业发展的新路子,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振兴县域农业经济就要以发展特色经济为方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构建具有优势的主导产品与主导产业。要站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和名优特新产品;提升区域内资源密集型、比较优势不强的大宗农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推进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二是创新农业产业组织。推动农业优化升级,形成包括“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农户、“农产联”+企业+农户在内的多种类型的产业组织,实行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经营。
2.加大财政支持贫困落后地区产品开发的力度
落后地区虽然有着丰富的资源,但由于受交通条件、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很难与市场接触,结果是依傍“金山”却过着穷日子。贫困地区要摆脱落后,需要政府积极地加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发支柱产业。如“国定贫困县”的西林县,与广西大学制药厂合作,利用丰富的山姜资源,开发出“姜晶”保健饮品;世界长寿之乡的巴马县,开发出“巴马神酒”等长寿系列产品。除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开发支柱产品外,政府还应为地方产品上市提供便利条件,一方面增加财政投入,建立专业市场;另一方面采取财政补助的方式,鼓励他们参加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品交易会(如南博会、广交会等),或建立地方产品网页,以展示地方特色产品,争取使本地产品尽快打开市场销路,实现“脱贫”目标。
(三)走县域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
1.走具有广西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方面要立足现有产业发展,瞄准地区内市场需求,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技引进与科技创新,从配套项目做起,逐步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新技术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同时加快建设临海重化工业基地,依托港口、资源、区位优势,引进国内外大集团,高起点、大规模地加快沿海钢铁、船舶修造等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临海重化工业发展。
2.推进产业集群及经济园区建设
(1)推进产业集群建设。第一,依托县域资源,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按照生产价值链的规律,依托本地地理资源、人文背景,形成特色,依托某一主导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并集聚产业群体,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第二,优化县城投融资体制,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的培育、壮大离不开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资金投入和良好的金融支持,应建立区域重点产业集群的投资基金,吸引社会投资,稳步推进产业聚集投资,引导产业集群发展。(2)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据统计,广西“十一五”期间,年产值100亿元的园区由3个增加到15个;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的强优企业由11家增加到30家。因此,根据广西的特色优势,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引领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打造高水平工业园区要抓好几点:一是明确各类经济园区的发展定位。经济技术开发区要以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经济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积极开展与跨国公司和国外知名企业经济技术合作。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原则,构筑新型的园区行政管理体系,为入区企业提供良好的社会化服务。二是依托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明显的东盟工业及商贸物流园区,重点发展与东盟各国的加工贸易。这样形成特色鲜明园区,面对东盟市场,大力吸引东盟各国投资企业入桂发展加工贸易,将发展加工贸易与利用外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四) 统筹城乡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要求,把推进城镇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议事日程上,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办法到位。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是以“1211”工程为切入点,使城镇、村庄成为城镇化建设、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要制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明确区域内各县市的发展定位、功能分工;规划好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与生态建设,实现县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二是以项目建设和发展非农产业为载体,努力构筑企业发展、城镇拓展的双赢机制,努力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三化”互动,协调发展。
(五)加快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步伐
作为中国未来行政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扩权强县”经历了从试点到以法规形式稳步推进的过程。浙江、广东、湖北、河南、吉林、黑龙江等省按照放权给政策的原则,抓住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这一关键推进体制创新,为增强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目前广西已将武鸣、柳江、兴安、阳朔、岑溪、容县、都安、德保、桂平、凭祥等10 个县(市)列为自治区扩权强县改革试点,要加强对试点县的指导,确保扩权强县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并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尽快铺开,以加快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2010年广西经济年鉴.
[2] 苏进球.高水平打造工业园区[N].广西日报,2009-03-05.
【关键词】县域经济 县域支行 发展定位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石,决定和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是金融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而西部县域支行(指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辖县域分支机构,下同)由于网点收缩、信贷审批权限上收和门槛高企等原因对地方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力度不断衰减。为此,十七届三中全会郑重提出:“县域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应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部分县市已经把财政性存款与县域支行的贷款投放力度相挂钩,西部县域支行正面临着发展的两难境界。西部县域支行迫切需要重新审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变化,发掘新商机,把握新机遇,找准定位,融入县域经济发展,从而赢得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一、新形势下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西部县域经济面临着农业产业弱,客户层次低,工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生命周期短等天然劣势。忽视了这一点,就会危及县支行信贷资产安全,资产质量下滑,不良率高企就可能卷土重来。但是,对经济总量占西部地区GDP50%以上的县域经济不加支持或支持力度非常小,将会严重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大发展。金融危机在对我国东部外向经济以沉重打击的同时,也给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一些新的变化和历史机遇。
一是未来基础设施重点投资区域。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呈现出两大变动趋势:区位上从东部向西部推进,行政层级上从中心城市向县域推进。东部和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成型,未来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无疑是西部县域。金融危机则加快了这一进程,国家加大了对县域经济的投资力度,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央2300亿投资中有130亿投向了县城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空前。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普遍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县域经济受到了重点倾斜,一些重点工程纷纷落户,部分工程提前开工,积极财政政策下县域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开始显现。
二是东部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区域。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东部地区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弱化,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价格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开发型企业的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从产值上估计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使得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开始出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西部县域经济将会承接更多的来自东南沿海的产业转移和大型资源开发类企业的直接投资,产业集群将会进一步形成。
三是消费型经济转型最大受益区域。目前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别较大。据《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1980年西部人均收入相当于东部的70%,到2000年降到了54%。2006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是西部地区的1.5倍。新一届政府非常关注农民的增收问题,农业税的取消、种粮补贴的发放等惠农政策,西部县域农民收入同比增速明显加快。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家电下乡等频频出台,西部县域经济受益最大。
二、把握机遇需要西部县域支行重新定位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按照市场转轨的要求,连续撤并、收缩低效网点,加一步加大对中心城市的资源倾斜力度。西部地区尤甚。大多数西部县域支行的发展定位就是主抓负债业务,做上级行的“储蓄所”,只存不贷或多存少贷,资金运用主要是上存上级行获取利息收入。这一资金的转移现象被地方政府形象的将之称为“抽血机”。西部县域支行要突破游离于地方经济发展边缘的尴尬现状,把握史无前例的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发展机遇,就必须确立新的发展定位,以定位引导行动,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
负债业务是根本。西部县域的优势在于负债业务,也是西部县域支行的立行之本。发展负债业务,必须把立足点放在储蓄存款,把挖潜的目光放在财政性存款和企业存款上,强本固基,打造立行之本。紧跟县域经济发展新方向,加大经济新兴区域网点布设,在未设机构的农村人口密集区设立自助银行,传统网点与电子渠道并行,富裕客户与普通客户分层服务,提升县域经济服务能力。加大财政性存款维护力度,强化上下级联动,做好国库集中支付和非税收入的日常服务工作,确保财政存款系统内循环。大力挖掘中小企业存款增长潜力,跟踪新项目,提供全程服务,寻找增长新源泉,不断做大负债规模,充分发挥县域支行资金聚集的基础功能。
资产业务是龙头。紧跟中央和省级财政在县域的重点项目,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优先配套信贷资金,重点支持。紧跟大型央企或省企最新投资动向,第一时间了解信息,强化上下级联动,做好服务延伸和信贷支持工作。紧跟产业承接项目,以工业园区为依托,以产业集群为主要支持对象,强化承接项目金融服务和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紧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农户小额贷款和涉农企业贷款,提高对县域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担保方式,积极探索农户合作联保、山、林、土地、水库经营权抵押担保。设计更加灵活的信贷方案。对周期长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农业项目,要设计有利于项目建设的长期用信方案;对常收常付的商业流通领域企业,要设计常还常贷的用信模式;对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既要满足项目建设需要,又要满足其季节性收购资金需求。实施差别化的风险监管和责任追究机制。
新兴业务和产品是抓手。县域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按照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热点由东向西的转移阶段,金融危机则加速了这一进程。西部县域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县域经济不同于城市经济,发展县域金融必须对城市金融发展理念进行扬弃,根据县域经济特点和客户群体量身定做产品,在交易中寻找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点,切实成为县域金融服务和创新的主力军。首先要结合县域经济特点,大力推广县域需求量大、接受程度高、潜力大的产品,重点可放在借记卡、理财产品、保险、基金等城市行已经普及的但县域正在兴起或还没有普遍接受的现代化金融产品,提升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水平。其次是把握县域经济发展新动向,以需求为导向,研发适合县域经济特点的新产品。要创新性加大对农村消费的支持力度,尽快研发与国家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相匹配的家电下乡、农机具下乡和汽车下乡的相关金融产品,发挥好产品的服务载体功能。再次,是加强与县域新型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县域新型金融机构正在蓬勃兴起,西部县域支行要积极探索合作开展业务的可能性,各取所长,发挥好大银行结算等方面的优势,延伸业务触角。
三、新发展定位急需加强外在环境建设
西部县域支行新的发展定位的确立,更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县域支行及其上级行多方的共同努力。
西部县域政府:积极搭建产业基地、工业园区融资平台,依靠产业集群统一从银行争取信贷支持;对政府控股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进行整合,培育精品,壮大实力,争取创出几家获得国有大银行总行认可的担保公司;推动建立社会征信系统,实现银行、税务、工商、电力等部门的企业信息共享,使银行可能方便、全面了解企业的诚信状况;各级政府要大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在中小企业贷款违约时,动员各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协助银行催收贷款,确保贷款安全;执法部门要及时满足银行采取法律手段催收贷款的诉求,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帮助银行保全资产,减少损失,全力打造借款人不敢违约、无法毁约的金融生态环境。
县域支行上级行:改变原有的对县域支行的发展定位,鼓励县域支行突破“单极式”发展,多条腿走路,支持县域支行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加大信贷投入,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在审批权限、信贷政策等方面给予西部县域支行以相应的倾斜,扩大个人消费贷款、助业贷款等个人、个体类贷款审批权限,满足县域富裕人群的消费和创业需求,扶持县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尤其要在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问题上下大功夫,积极探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多种担保方式并举,解决贷款难和难贷款的问题;强化县域支行人员培训,强化交流和岗位体验式培训,提高县域支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县域支行: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积极转变服务观念,把客户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县域支行工作人员的唯一标准,改变“官商”作风;优化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改变机关人员和一线人员的不合理配比,压缩二线人员数量,充实一线营销力量;积极推进激励约束机制改革,面向市场确定收入,明确产品挂钩单价,严格落实产品买单制,做到激励明确,效果突出;打破原有的层级组织架构,发挥新型组织形式沟通链条短、市场反应快捷的特点,根据业务需要组建任务型营销团队,吸纳上级行和县支行的业务精英,加大县域基础设施、大型企业在县域投资、产业转移项目营销力度和服务质量,有选择型的介入资产业务;实行中小企业专业化经营,涉农贷款紧抓核心企业和核心农户,积极发展联贷联保等适合县域经济特点的担保方式,以持续创新和专业化经营化解经营风险,打造“品牌叫得响,客户认同度高,支持县域经济力度大”的新型西部县域支行。
【参考文献】
[1] 张光军等:关于农业大县支行内控问题的调研报告[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