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学建模比赛心得范文

数学建模比赛心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学建模比赛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学建模比赛心得

第1篇:数学建模比赛心得范文

关键词: 数学建模 独立学院 竞赛选手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早在美国开展,最初我国的大学生都是参加此项比赛,也就是现在的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经过几年的参赛,我们看到了竞赛在推动数学建模教学和数学教学改革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因此在1992年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在1993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在大学生中倡导此项赛事。由于此项赛事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所有专业学生的一项竞赛活动,因此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以致此项赛事已经成为目前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全国性学科竞赛。

数学建模竞赛涉及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题目的来源很广泛,贴近实际,但又不似实际问题那般复杂,一般没有事先设定的标准答案,留有充分余地供参赛者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竞赛评奖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性为主要标准。随着参与学生的日益增多,该项竞赛与数学教学改革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建模的思想也开始融入到高等数学的教学中。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更注重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这一点来说,数学建模竞赛就是再合适不过的一项课外活动了。因此我院近年来加大此项活动的投入,参赛规模不断扩大,受益的学生和教师大量增加,并且在比赛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结合开展此项活动的实践,谈谈我们在培养参赛选手方面的两点心得

一、从根本抓起——编写合适的教材

学生接触此项竞赛的途径很多,但最主要的就是高等数学的教学活动。所以无论是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材,还是有关数学建模的专门教材,都对学生参与此项竞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独立学院的学生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又具有其显著的特点,根据近几年的关注发现,这些学生比较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但他们一旦接受的事物又会积极地投身其中。所以综合看来,在最初的接触中能否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会成为他们能否参与进来的关键。而他们进入大学之后接触与数学有关的就是高等数学课程,所以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在高等数学教材和教学方法上下工夫。

我们改良了高等数学的纯讲授的教学方法,采用课前讨论,课中提问,课后总结与讲授相结合,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上除了安排教学大纲上规定的内容外,还增加了很多应用性极强的内容。而这些增加的内容又根据不同的专业有所不同。例如,对于经济类专业我们就增加经济方面的应用,对于电气信息类的就增加电气信息方面的应用,有些甚至就是这些专业的核心问题。这样一来就会将数学渗透到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中,从而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建模教材方面,我们参照国内外众多优秀教材,深入学习它们的理论,再根据数学建模竞赛的需要编制我们的讲义。同时我们还将教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教材面向刚入学的新生,所以力求有趣,紧扣生活实际,将生活中的事例简化为数模例题,通过大量的这些事例让学生接触到数学建模,同时还通过一些初等的方法近似地解决这些问题,在接触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建模带来的成就感。第二层次的教材面对的是二三年级的学生,所以追求理论的完整性与实用性,逐步采用较为复杂的问题作为例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较为高等,尤其是高等数学体系内所讲授的内容和方法将会是我们的重点,但也仅限于此,因为过高的要求可能会让他们望而却步。第三层次是面向即将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我们按照数学建模中遇到的问题类型进行逐类阐述,从而建立数模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方法的整个体系,还有相关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和部分获奖论文的分析。

二、从外界干扰——将校外竞赛和校内竞赛相结合

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学生的选拔。有了内部理论的完善和前期教学的铺垫,对数学建模感兴趣的同学也有了一定的基础,考虑到实际人力物力的限制,我们必须在这些学生中有所选择,让其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从而能得到更好的培训,获得更多的技能。这样就能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更好地刺激他们的创新欲望,使整体的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但这样的挑选又存在两难的问题,总想让更多的人得到提升,又要受到现实的限制,这样就会打击很多学生的积极性,而这项活动的开展必须有一个广泛的学生基础,所以在校内开展数模竞赛就成为了必要的环节。我们选择的校内竞赛题目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必须做到两点:一是难度上要把握好,要让他们能做出来但又要带有一定的选拔性。二是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学习实际,好让他们能比较容易地收集到资料,同时又能让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因为他们一旦解决了就有可能应用到实际中。比如说学院多媒体教室的管理问题就是我们的赛题,学生给出了解决方案,并且将方案提交给了学院相关部门,并最终付诸实施。

校内竞赛一方面帮助我们选拔了学生,同时也让学生得到了实战训练。我们在校内竞赛中鼓励大家跨专业跨年级自由组队,一旦获选,自己组成的队伍将一直存在,这样又提升了他们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但我们也感到校内竞赛胜出的学生在能力上还有很多的不足,于是我们就对他们开展课外集中培训,经常给出赛题,让他们给出结果,再对结果进行讲解。与此同时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比赛,比如联系兄弟院校开展相关的联谊活动,在活动中开展竞赛,让学生走出校园,和校外的选手更多地接触,培养实战能力,同时也找到差距。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以下两点:一是全国类的竞赛有限,而且有规定的时间,这往往就会与学院的正常的教学活动有冲突,即使没有冲突,由于竞赛的性质很多信息也得不到及时反馈,因此学生的进步不是特别显著。最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学院领导的支持,频繁参加全国性的竞赛无形中就会增加投入。二是学生只是在校内开展活动始终无法真正地体验到竞赛的挑战性,还有就是本校老师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也会对他们的进步造成一定的影响。兄弟院校和我们的层次较为接近,但兄弟院校的专业开设和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我们可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成为我们可利用的资源。

开展数学建模竞赛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特别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是为了培养若干专业选手,从而在比赛中取得名次。但笔者认为,数学建模竞赛最终目标的实现是需要某种形式的,而对建模竞赛选手的培养就是其中之一。我们所做的培养也不是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开展,比如说一个院校内部,而是一些相对接近的院校之间,受益的学生不是一小部分,而是学院里所有对数学建模感兴趣的学生。相信每位参与其中的同学都能得到提高,正如数学建模竞赛所倡导的:一次参与,终身受用。

参考文献:

第2篇:数学建模比赛心得范文

高校的扩招带来了生源结构的巨大变化, 这对医学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 分层次教学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 依据因材施教的思想,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力求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在客观认识医学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 结合医学高等数学的特点, 提出分层次教学模式, 作为对医学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 分层次教学; 高等数学; 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 教育模式表面上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但扩招也带来了生源结构的巨大变化,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出担忧和质疑。高校扩招的目的之一是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 然而, 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的下滑又使人们开始怀念精英教育年代, 用人单位开始追求更高的学历, 这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另一种精英意识的回归。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呢? 这就需要高校深化教学改革, 因材施教, 提高教育质量, 在大众教育的背景下, 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实用型人才, 这也是提倡分层次教学的出发点。 对于医学院校来说, 近几年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张, 招生与就业的双重压力, 使得教学改革的呼声同样日益紧迫。 目前, 分层次教学在许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中被普遍采用, 但针对医用高等数学的探讨还比较少。 本研究在客观认识医学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 结合医学高等数学的特点, 提出分层次教学模式[1~3], 作为对医学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

1 医学高等数学的特点和教学现状

高等数学作为医学院校的一门基础课, 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奠定基础。 近几年,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其教学内容有了一些调整, 教学方式方法也逐渐多样化, 但课程设置本质上变化不大, 教学组织形式还是沿袭以往的传统: 分专业开设, 大班集体讲授。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 这种旧的教学组织形式逐渐呈现出局限性。

1.1 医学专业设置的多样化与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单一性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和对医疗卫生保健需求的增加,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医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变化都已迅速反映在医学专业的设置、新专业的开办和各类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等方面。高等医学院校招生的所有专业和部分非医学院校招收的医学相关类专业分为以下3类: ① 医学类专业, 指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放射医学、医学检验学、预防医学类;② 相关医学专业, 指康复治疗学、基础医学、护理学、辅助医疗、医学技术、法医学、药学类、制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管理等;③ 非医学类专业,指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学、语言类等。 依据上述分类, 各类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增加, 相关医学类专业增设明显, 各专业招生总数也在增加, 其中一些专业增加明显。

另一方面, 当前在医学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中, 主要还是按专业分班, 以大课的形式集中讲授。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要旨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 尽管多数院校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增加了课程的立体感和知识的覆盖面, 但这种新技术的采用并没有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 长期以来, 内容多、负担重、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一直困扰着数学教育。

1.2 医学生择业的倾向性与高等数学的边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渗透, 近年来, 医学生的择业动机走向功利化,专业追求变得淡漠。医学生的薪酬期望较高, 大多数只愿意在大城市就业, 不愿意到中西部广大乡镇就业当医生,造成求职方向单一, 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医学生的这种择业取向,造成了供需双方的地域性矛盾——医学毕业生(供方)的集中流向与医疗卫生市场(需方)极不平衡的接收能力之间的矛盾。各类医学专业人才就业率变化趋势, 应成为高等院校,尤其是省属高校医学专业建设决策的重要基础,但应特别注意甄别某些医药专业市场短期需求和虚假过热现象,关注毕业生就业和专业发展和的潜在危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好医学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工作,准确把握国家和江苏社会对医学人才种类、层次、质量、周期等需求规律, 确定专业建设的目标, 确保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提高专业设置合理性、适应性和针对性[4]。 医学生择业动机的功利主义倾向反映在他们早期的学习中, 构成他们学习的动机, 他们更强调课程的实用性, 厌倦抽象的理论。

高等数学因其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正逐渐远离普通大众。当前, 人们在广泛享用信息技术时, 往往看不到这些技术背后的数学, 认识不到信息技术中现代数学的不可或缺性。尤其在医学院校, 学生强烈的医学专业意识与高等数学的纯理论性之间存在隔阂。 学生普遍感觉是为了学数学而学数学, 定义定理推论习题的基本体系也使得高等数学显得枯燥乏味, 由此导致这门课程的普遍不受重视, 教师组织教学难度大, 学生学习主动性低, 学习效果有限。这就使得数学的教学很难与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相一致, 为了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发展, 就必须正视当前高等数学教学环境的变化。

1.3 医学生评价体系的综合性与高等数学考核的相对保守

为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很多医学院校建立了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一切评价工作都要着眼于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既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 学业质量, 人文素质及身心健康, 又要关注学生的处境和需要, 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高等数学作为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当然也是学生评价的一部分, 基本上是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 这和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极不相称的。 这种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评价体系在某些方面不能很好体现素质教育的本质, 主要表现在: 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评价标准单一, 忽视个别差异; 评价过程过于关注对结果的评价, 忽视对医学生发展过程的考查; 评价方法过于注重考试和量化分数, 而对其他考查方式和实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评价主体错位,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 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2 医学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针对性

所谓分层次教学, 就是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前提下,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有区别地制定出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设计教学内容, 控制教学进度, 变换授课方式, 创立评估体系,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促进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 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其目的就是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教学理论角度看, 要使制定出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需要, 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努力达到目标是有价值的, 这样就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2.1 分层次教学可以基于学生的多样性做到因材施教

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专业设置的多样化必然导致学生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体现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 就是学生之间在数学基础、数学思维能力和对数学学习态度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差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学生的个别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教学从学生不同的准备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教学的内容、过程与成果,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教育教学理论表明,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学习动机、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情况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取得优异成绩[5]。 因此, 我们有必要借鉴差异教学理论, 引入分层次教学方法。总的说来, 统一的教学大纲, 统一的教学进度, 统一的教学方式会湮灭许多同学的学习主动性。 相反, 依据一定的原则或标准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软环境,最终达到各层次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 这才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

2.2 分层次教学可以兼顾学生的择业倾向

未来就业的意向差别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甚至影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反映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 会使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要求不同, 有的学生出于兴趣或考研的需要想多学, 有些对数学没什么兴趣或者认为数学跟自己的未来职业愿望联系不大的学生只想拿到学分就行。心理学表明,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 任何外界的要求、外在的力量必须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 才能成为学习的推动力。部分外在需求, 例如:为了“提高综合素质”和“父母的愿望”而学习高等数学, 并未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因而并未成为数学学习的推动力。 而有些职业会相对看重数学背景, 比方说医院信息管理、医疗卫生统计部门等, 一旦学生有这方面的择业倾向, 那“找到一份理想工作”这一外在需求就会转化成学生的内在需要, 从而成为数学学习的推动力。 因此,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着力培养学生的深层学习动机, 并注重表层动机对深层动机的转化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 分层次教学可以在区分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上, 正确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兴趣爱好, 组织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规划, 尽早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更加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另一方面, 分层次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和家长克服盲从心理, 适合的才是最佳的。

2.3 分层次教学使得学生评价体系更灵活

片面追求学历的人才观,扭曲了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良性格局,影响人们的教育观念并成为应试教育的驱动力。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素质教育体系是高校正努力完善的目标。分层次教学可以在不同的层次设置不同的考核方式, 这种考核具有针对性, 是完善高校学生评价体系的一种途径。社会的和谐发展, 国家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当前尤其需要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具有解决问题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的人才。 当前的医学院校也需要培养出各种层次的人才队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人才的培养, 考核是关键, 这就使得分层教学成为可能。

3 医学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具体实施办法

分层次教学意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的发展, 而从多年来高等教育中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来看, 分层教学理念容易走向一个死角: 即人为地为学生分流, 培养精英, 放逐其他。 这样的分层次教学显然不符合教育的初衷, 对于医学院校来说, 高等数学主要是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 在教学内容、难度和广度上都有局限性, 因此分层教学的实施有其特殊性。当然, 如何分层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的讨论, 我们认为在分层方面应综合考虑以下3个因素: 一是个人意愿, 充分尊重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二是数学基础, 参照学生的高考成绩或新生分级考试成绩;三是专业方向, 根据专业对数学基础的需求作适当的调整。这里要对学生的高等数学需求层次展开调查, 从后续课程教学需要的角度,把握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的要求是什么。

3个因素当中, 个人意愿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因为医学院校当中开设的高等数学普遍难度不高, 对数学基础的要求可以降低一些。另外, 专业的区分反映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上面也不是特别明显, 多数专业的教学内容有相似之处。 在此基础上,可以将教学对象分为A、B、C三个层次。

A层学生的教学应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帮助学生站在更高层次上分析、解决问题,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使之具有较高的数学素养。 授课形式可采用“研究型”、“参与型”、“案例型”、“辩论型”等,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 适当地体验医学数学建模。学生学习成效评价的方法可采用论文、日常检查法、纸笔测验法和表现评价法。

B层学生的教学应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的掌握。教学内容可作适当取舍, 强调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使之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 达到毕业后能胜任所从事工作需要的数学水平。授课形式可采用“参与型”、“案例型”、“体验型”、“咨询型”等,学生学习成效评价的方法可采用平时作业评分法、纸笔测验法和表现评价法。

C层学生的教学应注重高等数学文化思想的传播。教学达到大纲基本要求, 反映数学思维方式的特点, 学生能够掌握高等数学知识的基本应用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授课形式可采用“参与型”、“案例型”、“体验型”、“咨询型”等。 学生学习成效评价的方法可采用日常检查法、纸笔测验法和表现评价法。

采用分层次教学, 通过分阶段培养, 在鼓励优秀学生迅速成长, 培养创新精神方面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 也为普通学生的成长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适度减轻了他们的学习压力, 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4 讨论

高等数学的分层次教学是可行的,但具体的实施策略需要教师充分调查研究, 实证分析, 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使之日趋完善。同时, 必须注意到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讲, 高等数学只是一门公共基础课, 因此教学层次的划分不宜太细, 具体的实施细则, 尚需进一步教学实践的检验和完善。另外, 各个层次的考核方式依然有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如何让医学院校中的学生在相对轻松、有趣的环境中主动地学好高等数学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洪礼. 讨论式与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理工高教研究, 2006,2: 92~93.

2 潘晓晟,解永辉,张作前. 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1,1: 64~66.

3 周德海. 分层次目标教学及其实施方法. 中国成人教育, 2001,7: 38.

第3篇:数学建模比赛心得范文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3.083

1引言

四川省近年来处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阶段,这是四川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遇到的中央交给四川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任务,是当前四川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发展关键时期的关键机遇。西南地区的各大高校数量众多,且地理位置相对较偏远,周边有许多新兴工业园区,正积极发展各类战略新兴产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也迅速增长。而西南地区各大高校作为西南地区的主要人才培养地,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西南地区各大高校应该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上下功夫,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起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西南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

2.1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形式大于内容

为响应教育部的号召,西南地区各大高校普遍设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并专设了多位老师进行指导,部分大学也在今年也在学生的个性化课程中添加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与创新创业学分。但就西南地区高校的整体效果来看,还没有明确的确定专业和教育的间隔,创新创业的理念也没有深入到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并且,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但目前各大高校的教育更加偏向于理论,这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升。

2.2学校与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认识不够充分

虽然各个高校大多已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对应工作安排,但高校对于其真正含义的理解还不够完善。在众多老师与学生的心态中,未来生活更愿意选择平稳,不愿意选择创新创业这条道路,这也与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观念有关。同时,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内涵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以为学习创新创业课程就是为了以后更顺利地创业,如果不创业就不需要学习,或者学习的意义不大,没有理解到国家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定位。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正承受着来自生活的压力与对于自己的保守评估,因此在心理上更愿意选择稳定的就业。

2.3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及其体系有待完善

创新创业体系教学是各学科的综合,因此需要和与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但目前各大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主要以选修课和网络课程为主,没有统一体系,较为零散。因此给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传授和学生指导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除此之外,西南各高校的创新创业中心组织学生参加SYB培训课程,邀请到校内外的优秀指导老师授课,借此帮助有这方面想法的学生了解更多知识。但相比于专业课程,SYB宣传不够、知名度相对较低,而且课程时间相对紧凑,造成许多学生不知道或不愿意参加。

2.4创新创业基地利用率低

许多高校目前已经拥有自己的创新创业基地,并开始投入使用,但各高校普遍面向校内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服务,未向广大学生实施全面开放,没有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或者将基地作为学生了解、参观时使用,让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了解止步于皮毛,未能深层次感受创新创业基地的作用,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太过于“形式化”。

3西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探索

目前,西南石油大学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已有了新思路,将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调查分析,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相结合,将创业教育纳入西南石油大学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本地化、多维度、实现“四个结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3.1明确创业教育价值

对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和深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创业创造了更多就业的机会,这不仅可以减轻政府压力,而且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在这个创新创业的时代下,西南石油大学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孵化地,深刻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不仅担任着智慧与学术的支持,同时需要参与到这个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

3.2准确定位创业教育课程

西南石油大学目前已经开设了很多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在开设这些课程时,不仅需要在课程设计上准确的把握创新创业课程方向并且需要学生掌握目标课程。将定位放到指导实践而不是停留在了解层面上,深入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灌输给当代大学生。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学习后能有所收获,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开展。

3.3规范建设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打造高水平创业名师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整合性都非常强的学科,所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展和相关事情的实施需要有具体负责的单位,将强化师资队伍力量落到实处。没有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实体化,很难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西南石油大学实施“两大计划”,着重打造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共同成长型高水平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形成以学者为引领、企业家为支撑、骨干团队为主力、学校各级领导老师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团队。

3.4建设立体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校内的具体的操作上,将创业教育课程“四个结合”推广,第一是与国际上有关创新创业类课程接轨,开创出具有自己独有特色与作用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二是开设通识类的课程,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接触率,面向学生群体,开展创新创业比赛,并有相关的导师对之进行辅导和点评。三是传统方式与新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将我们由老师直接授课的方式与论坛、相关信息、微课堂等。四是考试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

4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4.1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我们深知意识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根据我们团队的调查分析,大部分的大?W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是很强。我们应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敢于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鼓励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我们学校可以加强宣传的力度,利用报刊,校园网络,宣传栏等阵地,还可以邀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成功人士进行分享与交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4.2建立完备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建设中可以提高广大同学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然而据我们调查,有些学校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上还在初步阶段还不完备,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课时少,教学进度快,教学浮躁等等。对此我们应该一方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的课程,给予充分的学时,或者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或选修课面向全校广大学生开放;同时根据最新的国情和时代背景,广泛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理论,不断完善更新课程内容,与时俱进。除此之外,还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让学生参与案例分析或者模拟实践,增强专业技能。

4.3创造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学形式

学校可以充分动用各种学生部门和组织,如:学生会,社团联等部门和协会,由学生组织牵头,带领并组织学生开展和模拟创新创业的比赛或活动:如数学建模,创业计划大赛,软件设计等活动;其次,学校应高度重视“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全国性的大赛,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再者,学校可以联系当地有名或者实力强大的大中型企业,让学生能够进行实地地考察与探索研究,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还可以经常邀请附近的商业或行业英才,就创新创业的经验和心得做一个分享,更好地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经验与技能,弥补课堂上的短板。

4.4加强学校师资的力量

学校应该全面建设一支敢于钻研,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和重点。学校应当加强现有师资力量的培训,派遣一些有相关创新创业教学前线的教师参与国家或企业组织的创新创业技能培训、在职学习等,将理论服务于实践,从而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4.5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和奖励力度

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奖励激励体制,为创新创业同学提全方位的支持,还应为正在创业或准备创业的学生、团队提供资金、技术、资料、设备的全方位支持;对于一些科研成果或发明专利应该及时分享给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将科研成果与社会经济民生相结合,与学校教育实际相结合,最终服务于社会。

学校扶持与奖励更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还可以创建创新创业孵化区或者创新创业建设基地,为广大学生提供实践场所,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成功案例或模板,避免学生的盲从和雷同,使其有更好的实践经验。

第4篇:数学建模比赛心得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课;实效性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研究与实践正在中小学深入展开。整合课的教学是将信息技术直接应用于学科课堂教学,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及其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物化课堂教学目标,提升学习者的综合素质。这一始自20世纪90年代的课堂教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仅国家级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大奖赛到目前为止就举办了八次,评选出了一批又一批整合优质课,为整合课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创造了有利氛围。各省市的整合优质课评比也是一个接一个,由此进一步推动了各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研究与实践不断向纵深发展,形势喜人。然而,人们除了关注比赛现场上整合课的轰轰烈烈之外,也注意到了有些地方日常教学中整合课的冷冷清清,尤其是在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小学,一部分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对整合课的实效性产生了怀疑,在有升学任务的班级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充分。为此,本人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实效性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现略抒浅见,抛砖引玉,以冀进一步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探讨,从而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在此,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教学实效。从整合课的总体教学目标来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是为了在实现学科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学习者的信息技术素养。学科教学目标要从学科的具体内容与具体要求来看,具体学科不同,其教学目标也不尽相同。信息技术素养应当是包括关于信息获取、加工整理、实际运用在内的关涉信息技术的全部素养。整合课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均是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从课堂教学过程看,整合课的课堂教学是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及其教学方法。教师独霸讲坛“一言堂”的局面是否得到改观,师生地位有无发生转变;课堂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是否向信息化靠拢;教学信息多元交互是否充分;教学场面是否生动活泼;教育技术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等等。一切行动过程都是为了实现预设结果。整合课的课堂教学经过一系列程序达于教学目标就应视为取得了实效,否则,应另当别论。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课堂教学目标能否得到落实是整合课教学实效的核心。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教学目标效果的最大化,必须瞄准教学目标,狠抓过程环节,解决教师如何“教”与学习者如何“学”的问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导”的好与坏事教学成败的关键。故此,这里着重探讨的是教师如何“教”,兼及“学”的问题。在我看来,教师要搞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课堂教学,必须把握十大教学原则,教学策略。

一、教师应把握的十大教学原则

(一)何谓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并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具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教学原则从属于教学目的,为教学目的服务。二是教学原则的确立有赖于人们对客观教学规律的认识。三是教学原则对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及其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的设计和运用具有指导作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其特定的教学目的(如前所述)、教学规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都有其自身特点。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教学原则除了应秉承一般传统的教学原则外,还应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原则,以此来指导整合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及其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的设计和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教学原则可从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两个侧面来定义。

(二)教育技术方面的教学原则

1、务求实用原则。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中教育技术的运用,必须以务求实用为第一原则。任何教育技术,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离开了实现教学目标,任何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本身来讲,都将是无关紧要的。因此,必须把实用作为运用教育技术的最高追求。就整合课而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多

媒体技术中大多适用于课堂教学,教师应从现代教育技术中精心选择那些最有助于达成教育教学目标的技术手段,为我所用。总之,一切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实现教学目标出发,从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出发,对教育技术手段加以选择利用。

2、讲究适用原则。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教学对于有些学科的部分章节、部分内容不一定完全适用,这一点已经是被教学实践所反复证明了的。特别是实践课的一些内容,光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比如体育课篮球部分的“三步上篮”,倘若不让学习者到操场上的现实情境中去实践感悟,加强体能,提高球技,信息技术无论与之怎样整合,学习者都将无法准确掌握“三步上篮”的动作要领,并在运动场上熟练自如地对“三步上篮”技术有效加以运用。再如:语文课教学中的写字练习,仅仅靠在网络环境下的整合课教学,学习者不动纸笔的刻苦揣摩练习,终将无法练就一手好字,语文学科的教学功能遭到弱化,长此以往,恐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会受到“无纸化”的挑战与威胁。因此,在进行整合课教学时,必须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适用性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坚持适用性原则。

3、确保够用原则。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教学应当保证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具有一定的量,哲学中量变引起质变的理论在整合课教学种依然有效。整合课就是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创新教学模式,使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因此,要使用不同的教育技术手段,通过适量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质量。

4、新旧兼用原则。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并不排斥传统教育技术中行之有效的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教师应当摒弃喜新厌旧的陋习,善于从新旧不同的教育技术手段中筛选出最恰当的教学手段,择其善者而用之。例如小学数学中“时、分的认识”一节,课前让学习者人手一只闹钟或手表,教师在讲台上利用一个大大的座钟,用实物演示教学,这种教育技术很容易让学习者迅速准确地掌握“时、分”的知识,再与其他信息技术手段适度融合,其教学效果非常理想。此种教学方法对于农村尚不具备网络环境教学的学校来说无疑是恰切的。信息是多元的,教育技术是多样的,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学会综合利用新旧教育技术。

5、整体运用原则。对于教育技术的运用,必须采取兼收并蓄、整体利用的原则。无论是现代教育技术,还是传统教育技术;无论是国外教育技术,还是国内教育技术,教师及教育工作者为了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必须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并结合整合课的课堂教学实际,对各种教育技术立体化综合利用。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教育技术的本土化问题,将外来教育技术,包括国外的、国内其它地区其他学校的先进教育技术手段,都要加以引进、改造、完善,使之更适合当地的教学环境、地域特点,更好地为当地整合课的课堂教学服务。

(三)学科教学方面的教学原则

1、以学科教学为本位原则。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必须坚持以学科教学为本位的原则,决不能把整合课当作信息技术课来上。这样,才符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初衷,符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教学实际需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研究与实践,旨在以整合为平台,于达成学科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学习者的信息技术素养。可见,以学科教学为本位是整合课教学的内在要求。此外,意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整合课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客观条件下,或多或少要考虑应试的因素,如果完全不顾应试的客观现实去搞整合课的教改,势必会失去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舞台。所以,以学科教学为本位的整合课教学,既是整合课教学自身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实际需要使然。

2、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原则。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和以学科教学为本位,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研究与实践在强调学科本位的同时,更强调素质教育,整合课倡导在实现学科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学习者的信息技术素养,其本身就在实施素质教育。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在整合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素质教育原则,从学习者的生理、心理、技能等各方面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整合课以学科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素养为核心的综合素质。

3、以先进理论为指导原则。任何教学形式的确立都必须有其相应的理论作支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同样需要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作支柱。当前,用于指导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研究与实践的理论为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环境中“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属性,它是整合课教学的理论基础,对整合课教学颇具指导意义。对此,教师必须认真加以学习贯彻。

4、以教改实践为平台原则。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研究与实践是教育教学改

革的产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就是要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变革传统的教学策略,改变旧有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加强信息技术素养,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目标。因此,整合课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开展仍然要以教改实践为扩展平台,把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客观教学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向改革要质量,向改革要发展,向改革要实效。

5、以教学需要用技术的原则。当前,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教学实践中有一种错误的认识,有些人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使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越多越好,越新越好。这一点,在各级各类整合优质课评比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一些现代教育技术相对落后学校的教师此种思想也较为严重,认为本单位硬件条件达不到,无法使用更多更新的教与技术手段,整合课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应当懂得,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离开了课堂教学目标其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将是无目的和无效用的,其教学结果也将是无法想象的。所以,一切教育技术都应当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教师应当根据教学需要精选善用教育技术手段。

二、教师应掌握的教学策略

(一)何谓教学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芒老师认为:教学策略是以一定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或任务,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学习,对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化的总体研究,并最终形成可以具体操作的整体化实施方案。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项内容:一是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必定是在一定的教育观念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任何一种教学策略的背后都有一定的教学观念和理论作支撑。二是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它是由特定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直接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问题服务的。三是教学策略不仅重视“教”,而且重视“学”,教和学是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要强调教和学的相互作用,注意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四是教学策略应体现全面性,应该充分考虑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这里所说的全面性不仅包括认知领域的各个方面,还包括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内容;不仅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五是教学策略不是教学方法,而是方法的方法。教学策略的外延比教学方法宽泛,层次比教学方法高,教学策略是教学实施的总体方案。六是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它具有具体、明确的内容,它可供师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因此它具有可操作性。七是教学策略具有前置性和过程性相结合的特点。所谓前置性是指教师需要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和确定。所谓过程性是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同样存在教学策略的问题。

(二)常用的八种教学策略

依据雷杰卢斯的观点,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教学组织策略,即如何组织教学过程,怎样安排教学顺序与教学活动,包括教学内容的呈现策略、课堂的结构策略等。二是教学传递策略,即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选择与运用。三是教学管理策略,包括教学内容分配、教学时间安排等等,它是协调组织策略与传递策略的策略。教育学博士武法提在其学位论文中提出了九大教学策略,这九大策略对于雷克卢斯所提出的教学组织策略、教学传递策略和教学管理策略的每一种策略均有所体现。它是:教练策略、支架策略、反思策略、合作策略、评价策略、抛锚策略、学徒策略、十字交叉策略。按照不同的侧重点,上述教学策略分成三个类别:一是主动性策略,包括教练策略、建模策略、支架策略、反思策略。二是社会性策略,包括合作策略、评价策略。三是抛锚策略、学徒策略、十字交叉策略。其中,反思策略无法独立构成体系,故本文不予采用。除此之外,剩下的只有教学策略。这教学策略符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课堂教学模式,适合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对达成整合课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概述如下。

1、教练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由教学系统立即做出反应,教师适时地给学习者适当的帮助,进行指导、建议、暗示和反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中教师对学习者的帮助往往采取暗示的方法,因为整合课多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同时,教师对学习者的帮助必须是在学习者极为需要的情况下进行,所以,教师又必须把握帮助的最佳时机。

其操作步骤一般为:(1)刺激学习动机。(2)监控学习行为。(3)指导、建议、暗示和反馈,

2、建模策略:指在学习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通过对同一类型多个问题实例的研究,总结出解决某一类问题的程序和步骤,形成解决该类问题的模型。通常认为,建模策略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显性的行为建模。一是隐性的认知建模。前者用来表明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应当执行哪些活动以及如何执行这些活动,讲怎么做的问题;后者用来说明学习者在从事这些学习活动时应当使用的推理方法,

讲用什么做的问题。

其操作步骤一般为:(1)实例研究。教师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实例,并对解决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解决该类问题的程序和步骤。(2)阐明原因。对问题解决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做出适当的解释。(3)模型化。将总结出来的步骤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解决问题的程序模型化。(4)帮助重建学习者的问题解决模型。当学习者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现已有的模型无法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会不断调整模型来消除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从而使模型得到重建。

3、支架策略:支架原本是指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这里用来比喻教师引导学习者的学习,使学习者掌握、建构且内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换句话说,就是以教师为支架,把管理学习者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到学习者,引导学习者在未来的知识空间一步一步向上攀爬,直至脱离支架,自我完善知识结构,向更高的知识空间迈进。

其操作步骤一般为:(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照“最近发展区”的要求为学习者建立概念框架。(2)进入情境。将学习者引入概念框架的某个节点——问题情境,并为学习者提供能够获得的学习工具。(3)独立探索。学习者探索之初,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启发引导,并在其探索过程中适时加以提示,使之沿着概念框架逐步攀爬,直至无需教师的帮助,沿着概念框架独立向上攀登。(4)协作学习。学习者进行小组协商讨论,最终完成对学习意义的建构。(5)效果评价。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贡献和对完成学习主题意义的建构三个维度评价学习效果。

4、合作策略: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从而达到对教学内容较为深刻理解与掌握的一种教学策略。

其操作步骤一般为:(1)竞争。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境,通过互联网进行竞争学习,比谁最先达成学习目标。(2)协同。在网络环境下,多个学习者在共同完成统一学习任务过程中,发挥各自认知特点,通过互联网相互帮助、相互争论、相互提示,或适当分工合作。(3)伙伴。“学而无朋,则孤陋寡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同样需要学习者之间的互相启迪与帮助。学习者无问题时各自作为,有问题时相互讨论,由此结成学习伙伴。(4)角色扮演。让不同的学习者交替扮演学习者和学习指导者角色,学习者负责解答问题,指导者检查学习者在解题过程中是否有错误。

5、小组评价策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小组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二是对小组学习效果的整体评价。评价的内容既有学术方面的,也有社交方面的。评价要积极而中肯,切忌言不由衷或言实不符。

6、抛锚策略:教学中首先确定真实事件或问题情境,然后由学习者针对真实事件或问题情境展开分析与研究,完成只是的“意义建构”。被确定的真实事件或问题情境被形象地喻为“抛锚”,因为一旦事件或情境被确定,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随之确定,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抛锚”教学策略又称“基于问题式教学”或“实例式教学”。

其操作步骤一般为:(1)创设情境。教师借助网络环境,创设虚拟问题情境,并在问题情境的不同细节中,设计出进一步探索问题的建议或做出一定的暗示,使学习能够在和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2)确定问题。让学习者面临一个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即“抛锚”。然后,由学习者确定问题,通过网络资源库或搜索工具寻找并确认与这些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源。(3)资助学习。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线索,学习者借助网络环境提供的教学信息资源解决当前的问题。(4)合作学习。对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学习者通常需要与同伴或老师进行讨论与交流,以此修正或补充所发表的见解,并加深每一位同学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习者从不同路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经过综合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5)效果评价。包括教师和学习者评价。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之间交流自己的心得和经验,由小组成员或教师评价,学习者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7、学徒策略:传统的学徒学习中,师傅作为“教师”和徒弟始终在特定的情境中参与同一实践活动,指导徒弟对某一特定技能的学习。但徒弟获得有关行动的知识基本上不是来自师傅(教师)的教授,而是来自于对师傅(教师)与自己从事同一实践活动的观察与体验。学徒策略就是从中得到启迪而建立起来的。学徒策略是指试图通过真实事件中类似职业学徒中的活动和社会交互,促进学习者的文化适应,强调把知识

当作工具,允许学习者获取、开发、利用真实领域中活动工具的方法,用来支持学习者在某一领域的学习,使之逐步具有该领域专家能手所具有的技能。

其操作步骤一般为:(1)内容。包括某学科某章节内容的概念、事实、程序;学习目标的设定,策略的制定、监控、评价与修正;学习者如何进行学习。(2)方法。给予学习者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观察、参与、发现或发明的机会。(3)序列。通过逐渐复杂的任务序列和不断变化的问题解决情境序列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分级,以便使其就某一环节的学习前对全部学习活动有一个整体了解。(4)社会性。让学习者处于一种社会互的实践共同体中,以适应特定任务环境中的文化背景,更多地接触其中的文化,逐渐进入专家或里手的角色。

8、十字交叉策略:指通过为学习者建构具有多角度及观点的情境,引导学习者从多条线索交叉学习、理解某一概念,经过反复交叉,不断获得新的认知,由此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达到全面深入理解所学内容的目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常常借助网络环境进行交叉学习,网络非线性组织的信息具有超文本性,它为学习者提供了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虚拟情境,学习者通过随机访问,可以对文档中的超链接进行重组,并不断重构情境,由此清晰地揭示概念间的联系。这为学习者通过导航工具以及页面文档中的热字在各种案例、观点之间进行“十字交叉”学习提供了便利。

其操作步骤一般为:(1)创设情境。教师为学习者创设一个多视角探索问题的学习情境,同时为学习者提供知识的多元表征方式,比如多种模式、方案、观点等。(2)交叉学习。教师鼓励学习者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进行多种方式的表征。(3)形成观点。学习者通过对问题多角度地进行探索、内化,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4)小组评价。学习小组对学习者形成的观点进行评价,及时进行补充、修正和完善。

(三)整合课中运用教学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策略的继承性。教学策略不是无源之水,它是在继承以往教学策略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从教育发展史来看,自从教育产生之日起,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就开始研究怎样教的问题。班级授课制出现后,教学策略的研究日渐成熟。在延续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引入课堂教学,并开始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尽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是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但其仍未脱离班级授课制的模式,因此,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许多教学策略稍加改造仍然适用,一些新的教学策略也是建立在传统教学模式上的,教学实践中,无法将新生的教学策略与固有的教学策略完全割裂开来。

2、教学策略的创新性。教学策略不仅具有继承性,同时也具有创新性。教学策略一经形成并非一成不变,教学环境不断改善,教育技术不断发展,教学理念不断进步,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育现实情况的需要不容再像过去“那样教”,教师及教育工作者面对教学实际,必须重新审视教育教学,研究当前“怎样教”的问题,因而,从教学实际出发,在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指导下,一些新的教学策略便会应运而生,这就是教学策略的创新性。

3、教学策略交叉性。事实上,任何教学策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很少有人在一堂课中只用某一种教学策略教学,稍有教学常识的人都懂得这一点。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中,教学策略的运用经常是交叉进行,譬如,在抛锚式学习中,既有创设情境的教学策略,又有小组评价教学策略,也有其他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在进行整合课的教学中,必须注意多种教学策略的交互运用。

4、学习者基本功问题。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研究与实践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但这种整合课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有些学科基本功练习缺失的问题;教师与学习者之间亲和力衰减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整合课教学研究中必须给予充分关注,积极探索因应对策。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教学实效性问题是当前整合课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一大热点问题,也是进一步开展此项教学改革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事关今后整合课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与教学改革的进程。只有在教学原则、教学策略等关键环节寻找突破口,努力探索出整合课教学过程中信息素养形成和学科内容学习的最优化渠道,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堂的教学实际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学环境,在正确的教学原则指导下,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才能使学习者通过整合课的学习实现信息技术素养与学科知识学习的双丰收,才能保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使教育教学改革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芒等.学校课堂教学策略及其模型的研究.

教育技术通讯.

2、祝智庭.CAI的教学策略设计.电化教育研究,1998.

第5篇:数学建模比赛心得范文

素养和行为养成等问题,提出通过引入企业文化培训使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吸收企业文化理念,从而内化为自身的文化和行为,尽快

适应社会的要求,成为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缩短从校园到企业的距离,实现校园与企业的内涵结合,突出职业教育课程创新性的

特色。

[关键词]高职素质教育大学生素质训练精品课新思路实践

[作者简介]刘文(1966-),女,四川泸州人,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和人文素质训练;蒙坪

(1959-),男,四川泸州人,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教育。(四川泸州646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10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项目“高职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实证研究”的研

究成果。(项目编号:GZY10B28)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4-0134-02

大学如何培养企业和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是一个重要的课

题。课程作为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

“大学生素质训练”

称“学院”)的特色课程,在工业文化建设的背景下,要审视和研

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文化差异,以及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学生

职业素养和行为养成等问题。

2010年以来,学院课堂训练引入对企业文化的思考,让学

生在实训中感悟未来的企业人怎样理解企业精神、表现企业行

为、遵守企业制度、维护企业形象,探索如何克服学校教育与企业

需要之间的距离,希望通过引入企业文化培训使学生在校学习

阶段就能吸收企业文化理念,从而内化为自身的文化和行为,尽

快地适应社会要求,成为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缩短从校园到企业

的距离,实现校园与企业的内涵结合。这对构建先进校园文化,

提高大学教师自身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大学生素质训练”课程是学院针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

和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素质要求,与企业共同开发的一门普

适性、实用性很强的具有特色的公共必修课。其作用如下:

1.突出培养目标。经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和毕业生回访我们

发现,用人单位除看重高职学生的基本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

应用能力外,更看重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通过课程的教学,能

明显提高学生基本职业素质与能力,有效实现培养目标。

2.体现因材施教。众所周知,高职学生的生源构成情况与

本科有较大的差距,学生进校初期往往自信心不足,有一定的自

卑和失落感,学习和生活自控能力不强,对职业岗位需要具备的

素质不清楚。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培养目标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

况制定,明显起到了因材施教的作用。

3.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高职学生在学校学习

都有一定的专业方向,虽然专业与专业千差万别,但各专业对学

生的基本职业素质要求则是大体相同,如要求学生爱岗敬业、能

吃苦耐劳等。课程的开设起到了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培养

良好习惯的作用。

4.能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学生的就业能力

与其所具备的职业素质有很大的关系。课程大量地设计这方面

的内容,通过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就业和岗位适应能力。

此外,课程还具有提高学生的素质,建设优良的学风和优秀

的校园文化;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优良习惯;为学生可持

续发展奠定基础等作用。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课题设计的理念。以满足职业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为目

标,以校企合作为模式,师生共同参与,整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

化,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

2.课题研究的思路。(1)强调实用性,以满足职业人的基本

要求为目标。聘请企业专家根据一线岗位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设

计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内容和训练内容。(2)以校企合作为

模式,共同开发教材,开展教学活动。(3)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交

流,共同提高。“教、做”“学中做,。打破

(4)学、一体化,做中学”

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按行为导向组织教学,把知识、技能、态度

贯穿于各训练系统中,通过项目化教学、情景模式、任务驱动等

教学载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5)引入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

渗透到学校文化和课堂教学中。(6)服务化工企业和地方企业。

缩短大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适应期,培养符合企业文化要求及

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三、课程的创新

1.制定学习情境和训练任务。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教学

目标,通过对高职高专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以及企业岗位素

质要求的普适部分进行归纳,制定

3个学习情境、12个训练任务

(训练情境、任务根据不同专业学时数的不同可作调整),以培养

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创新五步教学法。从“练、学、思、拓、悟”五个部分组织教

学环节。练,主要依据团队培训的原理,围绕有关主题,设计相

应的活动,组织课堂教学;学,主要领会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原理;

思,主要通过一些与主题有关的小故事或案例,启发学生思考、

反思;拓,主要提供相关知识链接,拓展训练,迁移运用;悟,即让

学生感悟训练的精髓,逐步完善自我。其中,充分考虑教学各个

环节的特点,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相互交融。

3.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式。课程以训练为主,通过开展形

式多样的课堂训练和课后拓展训练,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团

队训练、沟通训练、情境教学等内容,通过运用目前国内企业内

训采用的各种先进方法手段,使学生在活动中亲力亲为,开发心

智,提高学习领悟力,效果明显。

4.与企业紧密合作的课程建设模式。课程从内容设置、教

材编写、教学训练、教学实践到教学考核的环节都有企业人员参

与,使课程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四、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是根据企业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要求和生

源情况进行设计的。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为

3大教学情境,12

个学习任务:

情境

1,重塑自我。通过自我介绍、自我剖析、自我激励、重

塑自我、自我规划

5个学习任务,达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反思

自我、增强自信、悦纳自我的素质目标;掌握自我性格、气质、健

康等概念,了解心理学知识,克服自卑、增强自尊的知识目标;能

客观地评价自己与他人,改善自己的内在和外在形象,规划自我

的能力目标。

情境

2,社团活动。通过招收新成员、魅力展示、时装秀、爱

心天使、演讲比赛

5个学习任务,达到具有参与意识和广泛的兴

趣爱好,有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具备爱心、诚实、守信、忠诚、恒

心等优良品质的素质目标;掌握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了解恒心

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理解合作的意义和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理

解爱自己和爱他人的意义的知识目标;能运用积极的心态与人

交流合作,正确感知、认知、接受和表达,展示自我的能力目标。

情境

3,创业活动。通过应聘面试和产品设计开发

2个学习

任务,达到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创新意识的

素质目标;了解创业文书基本格式、面试礼仪、产品开发及营销

策划的相关知识的知识目标;能收集与整理求职信息,写作自荐

书与策划书,在社交场所恰当地表现自己,设计工作方案,充分

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的能力目标。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学习情境

1的重塑自我训练项

目为入门项目,学习情境

2的社团活动策划项目为主导项目,学

习情境

3的创业设计项目为自主项目。

2.实施安排。(1)课程需要根据内容编写合适的训练教材。

(2)课程教材只作为课程实施时的指导性教材,具体的训练实施

内容可根据项目设计进行调整。(3)建议课程教学总学时为

40

学时

2学分,具体教学学时安排及教学措施可进一步说明调

整。(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能充分保证按课程标准中规定的

知识点、技能点要求开展训练。

五、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教学内容综合化。将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岗位素质中的

普适部分进行归纳,作为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具有较强的综

合性。

2.教学载体项目化。根据素质、知识、能力要求,设计训练

项目,按照设计的训练任务或情境开展教学活动。在每个工作

任务前,向学生明确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学习态度,学生在完

成工作任务或项目后学到相关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3.教学组织团队化。实施教学的过程不但是学生学习提高

能力、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过程。课

程在教学中将学生分小组开展教学活动,承接工作任务,设计研

讨和制作,进行提案演示。在各小组中有组织者,有分工、合作,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普遍

增强。

4.教学活动模拟化。在大学生职业素质训练课程中,通过

模拟化的形式来完成教学。职业能力训练采用模拟的形式让

学生在校期间就感受到相对真实的职业场景,提高学生的职业

素质。

5.拓展训练社会化。课程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不

断更新教学实训项目。结合企业中心活动,安排学生开展有针

对性的训练。如组织学生参加泸州老窖酒博会等企业活动,既

增强了课程教学的社会适应性和实战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

6.考评过程化、多元化。课程采用“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

内容过程化,评价标准公开化”的形式进行教学评价,取得了较

好的效果。由企业行家、学生、教师、学校督导机构共同对学生

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明确学习的目标和

方向;教学评价的内容不单是学习的结果,还包括学习的过程,

通过对过程的评价,发现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单重

视课堂考核,还增加对第二课堂活动情况及社会实践活动的课

外拓展情况考核。以考促练,以评促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7.队伍“双师”化。学院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

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同时还邀请企业人员全程参与课

程教学。

六、教学方法的运用

1.以课堂训练为主,贯彻行动导向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

主体。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教师指导学生收集信

息、制订方案和工作计划、组织学生实施、相互检查、进行评估和

综合评价;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合理安排课内外的学习工作任

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取心、创新意识大大增强。

2.多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情境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法、

演讲法、讨论法、反思法和头脑风暴法等教学方法可以交替使

用,使教学过程丰富多彩。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

过程,学生会经历“任务咨询(信息收集)计划(拟订方案)

决策(确定方案)实施检查评估(归纳总结分析提高)”七

个阶段,在任务初期可以采用案例法、情境法、角色扮演法;计划

和决策阶段,组织团队内部、团队之间进行演讲、讨论,运用头脑

风暴法启发学生思考;评估阶段,采用反思法引导学生总结、分

析,并提出改进意见。多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使教学过程丰富

多彩,充满乐趣。

3.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实行个性化教学。在心理健

康、情商管理等训练中,力求针对不同性格经历的学生寻找个性

解决方案。每个班建一个

QQ群以方便学生交流素质训练中的

体会和心得,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群聊中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

和总结。

3.评价标准非预定。传统的总结性评价是目标导向的,教

育者将评价的目标预先确定在其认为重要的、有限的范围内,这

种做法使很多有价值的教育目标被忽视,学习评价的积极作用

被削弱。学生的学习过程受其知识背景、学习习惯、特定环境等

诸多因素的影响,是多样的不可预知的。过程性评价将评价的

视野投向学生的整个学习经验领域,认为凡是有价值的学习结

果都应当得到评价的肯定。学生进行的一次社会调查,阅读的一

本课外书目,甚至进行一次有意义的谈话交流,都可以成为获取

知识、学习技能的有效途径,也应该被视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作

为阶段性学习评价的依据,这样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方式手段多样性。基于过程的学习评价的持续性和非预

定性,要求评价手段保证多样性。目前常用的测量与评价方法

是项目反应理论、经典测验理论等,采用数学建模和统计的方

法。随着网络教学的深入,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方便地对学生

的学习过程信息进行跟踪与采集,采用基于

Web环境下的数据

挖掘技术对学习过程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获取学生不同学习

活动模式下的学习行为特征。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具有多样性的

特点,从评价的主体的角度上来分,可分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等。

5.目标与过程并重。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

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

力因素进行全面评价。过程性评价主张内外结合的、开放的评

价方式,主张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交叉和融合,评价主体与客

体的互动和整合。过程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

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促进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的

反思,从而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式方法。

三、过程性评价的设计与实现

“大学信息技术”是沈阳师范大学的一门通识必修课,每学

期选课学生四千余人,涉及文史理工艺体各专业,课程历时两个

学期共

140学时,具有学生多、专业多样、课时量大的特点,而且

已经具备了开展网络自主学习的条件。以此课程作为研究对

象,以丰富的学习过程信息为依据,研究建立一种新的过程性学

习评价机制,有助于加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评价,为提

高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1.采取的评价方式。从评价的主体角度,课程的评价采取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的方式。结合信息技术课程内

容实验性、实践性强,以及学生大多具有一定基础的特点,在课

程的学习中开展自主式和研究式的学习活动较为可行。可将学

生按照学习兴趣分成小组,教师为每个小组规定学习目标。小

组成员自行制定学习步骤和学习策略,以及小组评价标准,分工

协作完成学习目标。达到目标后,先由教师对小组的学习目标

达成情况给出评价,然后由小组成员以自评及互评的方式取得

个人的评价。由于小组的学习活动在网络平台环境下进行,教

师及伙伴的评价可以及时反馈,而且一个学习目标的评价不会

作为最终的课程评价,便于学生及时调整状态,积极投入到下一

个学习活动中。

从评价的阶段性上分为前期安置性评价、中期过程性评价、

后期终结性评价。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必须考虑教学过程的整体协调性。学生的基础、兴

趣和能力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实践过程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

评价要有很强的灵活性、教学效果的考核要采用多种形式。另

外,由于实践教学要因材施教,教学过程的复杂性较一般理论教

学更高,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更体现在质量

控制和考核等方面。尤其在程序设计实践教学班平均为

100~

120人的实际情况下,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有一套有效的而且

客观合理的评价方法。

2.使用的评价手段。过程性评价量表。评价量表是过程性

评价重要的评价工具,其评价的内容以不能量化的内容为主,即

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教师根据不

同的教学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内容及权重,也可以由组

长或小组成员商议制定指标。指标分为小组评价指标和个人评

价指标。科学合理的评价量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评价行为,影响

学生的学习行为。

学习记录数据统计。大学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网络教学多

年,学生的许多学习活动都是在网络平台下进行的,发挥网络环

境作为记录载体的优势,将其提供的丰富学习记录信息作为评

价的依据,具有实时性、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学生网络学习记

录的统计数据,从多个方面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进入课程、

下载教学材料、提交作业等。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统计数据

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学生学习行为特征,便于学习策略及教学

策略的及时调整。

四、结束语

在信息化时代教育的背景下,沿用旧的以一次考试的成绩

作为评判学生的终结性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

要,也没有发挥网络环境下海量学习信息的优势,更无法适应国

家教育发展纲要中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的要求。因此,研究建立一种新的基于过程跟踪的学习评

价机制,有助于加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的评价,能够为

提高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质量提供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冬青.基于

E-Portfolio的过程性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教育技

术,2008(8).

[2]郑明达.过程性评价的组织策略与方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9).

[3]吴维宁.过程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J].当代教育科学,2005(16).

[4]谢同祥,李艺.过程性评价:关于学习过程价值的建构过程[J].电化教育研

究,2009(6).

[5]马炅.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多媒体作品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实践[J].电化教育

研究,2011(2).

[6]梁斌.基于网络课程学习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的设计与实践[J].电化教育

研究,2008(12)。

[7]史丁丁.对学习方式的过程性评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8]孟红霞,王晶.形成性评价及其对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与测试的启示[J].

教育与职业,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