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刘洁民:首先必须承认,中小学科学课程的综合化是一个国际趋势。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研制和课程实验,正是因为我坚信这门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符合我国初中科学教育的需求。但是,全面实施综合化的科学课程,需要在师资、课程资源、评价等方面有坚实的基础,还需要全社会对新的科学教育理念有足够的认同。2000年开始研制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时,我们希望从少量实验区开始实验综合科学课程,用大约十年时间在全国大范围推广。现在看来,我们当时是太乐观了。经过这十多年的努力,目前科学课程资源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师资与评价等等诸多问题仍然存在,制约着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社会认同程度也有待提高。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中国很大,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不可一概而论。因此,从我国初中科学教育现状来看,初中科学课程究竟应该采取综合的形式还是分科的形式,既不是单纯由课程本身的价值与合理性所决定的,也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我们希望新的科学教育理念获得更广泛的理解和支持,也希望有更多的科学教育工作者在初中科学课程的师资培养、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等方面做更多的努力,为综合性的初中科学课程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创设必要的条件和机会,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中国教师》:初中科学课程被确定为“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实验稿并没有明确界定什么是科学素养,但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作了明确界定,您能否对此做一点说明?
刘洁民:“科学素养”概念是西方学者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2000年研制实验稿时,国内尚没有一个得到公认的科学素养概念,国际学术界的说法之间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为避免争议,实验稿没有正面给出界定,但其中对课程总目标的表述实际上代表了研制组对科学素养的理解。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其中明确写道:“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此后国内大多数学者较为普遍地接受了这个界定。在修订课程标准过程中,修订组专家一致认可这个界定并将其写入前言,作为“课程性质”第一条的主要内容,只是根据学术界较通用的说法将其中使用的“科学素质”改为“科学素养”。我认为,明确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对于读者更深刻准确地理解课程标准显然有直接的帮助。
《中国教师》:与实验稿相比,2011年版课程标准关于科学本质的部分篇幅增加了一倍,请问其中的主要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刘洁民:科学本质是当代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增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近年来各国科学教育高度关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科学教育家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倡导一种将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History,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简称HPS)融入中小学科学课程和教学的科学教育模式,以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美国科学促进协会“2061计划”丛书都有较多篇幅谈科学本质,将其放在重要位置;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也对各个学段的科学本质教育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要求。在中国,长期以来,科学本质主要是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等学术领域关注的话题,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明确进入科学教育领域。2001年的实验稿明确将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作为课程基础,并将“体现科学本质”作为课程基本理念之一。
与实验稿相比,2011年版对科学本质的表述更为明确和详细,增加了对科学知识基本形式和建构过程、科学探究过程以及科学伦理的描写。全部内容分为四段:
第一段从科学知识建构的角度概述科学的性质,也是大家普遍所了解的,即科学是一个有价值的知识体系。
第二段着重谈科学探究。在教育的范畴中谈探究,探究往往被作为教学的手段,但在科学的范畴中,探究是本质,是人类发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鉴于教学实践中大家对科学探究的片面理解甚至误解,课程标准中给予了非常清晰的表达:科学探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实验活动和逻辑推理交互作用的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循环,不断有新的发现和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科学的发展。
第三段说明科学是开放的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可以借用一些科学史上的著名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的开放性和发展性。例如,根据直接的观察和朴素的推理,世界各古代文明都曾产生过原始的地平说,并认为日月星辰都围绕大地运转。公元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前人的观测结果,构建了一个相当精致的地心说理论体系,代表了当时的科学认识水平。但是,随着观测仪器精准度的提高和新的观测结果的积累,科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无法用地心说解释的现象,1543年哥白尼发表了日心说理论,其正确性直到17世纪以后才随着其他科学理论的发展而逐渐确立。19世纪以后,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再比如,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对生命本质的认识,都是随着人类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改进的。所以,科学不是僵化的、封闭的,而是在不断发展进步中。认识到这些,对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世界观非常重要。
最后一段说的是科学伦理。科学家是人,科学是人类活动,科学家在从事研究和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既要受到人类社会基本法律和伦理的制约,还要受到科学规范、科学伦理的制约。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自身安全的影响越来越深远,例如核能、人类基因组、转基因等研究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为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提供了基础,而克隆人研究则带来一系列伦理和法律问题。正因为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太大了,因此其发展必须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虽然历史上多次发生世俗伦理和法律阻碍科学发展的事件,但必要的法律、伦理制约仍然是不可缺少的。
以上对2011年版中关于科学本质的部分作了十分简略的解说,课程标准解读对此有更详细的说明。由于初中科学课程是体现科学本质的课程,因此,正确认识科学本质,对科学教科书的编写和科学课程的教学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中国教师》:实验稿基本理念中有一条是“突出科学探究”,2011年版中改成了“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中对科学探究的表述也有明显的改变,请问主要变化是什么?对科学课程的实施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刘洁民:课程改革之前,我国的理科教学习惯于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多学校的理化生课程连学生需要完成的最起码的理科实验都不能保证,更谈不到以科学探究的方式实施教学。针对这种情况,实验稿对与科学探究有关的内容在表述上作了强化处理,试图引起广大一线教师和科学教育界的重视。经过十年来的课程改革,科学探究的理念已经较为普遍地为人们所接受,但在课程实验中却出现了两方面问题:一是表面化,即看起来像是探究式的科学教学,其实不然,例如师生问答、学生活动及动手实验等,表面上在探究,实际上学生根据教师安排好的套路作出机械反应,缺少真正的思考和理解;二是模式化,即把科学探究过程固定为一个统一的模式。为纠正表面化的倾向,2011年版强调“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其含义不言而喻。为纠正模式化的倾向,2011年版在表述科学探究的课程内容时明确指出,“科学探究的方式和过程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并将实验稿中明确概括的六要素改以举例的形式表述。在教学建议中又指出,“学生的探究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有些探究活动是完整的,有些只包含部分要素,但无论何种形式,均须体现科学探究的基本思想和特征”,“探究教学不是科学教学中的唯一方式,它应该与其他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
实验稿中,关于科学探究的课程目标完全按照所谓“六要素”设定,2011年版则增加了理解科学探究过程、能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要求,并明确提出了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要求,特别是对观察、实验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
从总体上看,2011年版对科学探究的要求比实验稿更为深入、细致和全面,同时也更为务实,并且力图纠正表面化和形式化的倾向,科学教科书的编写和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落实这些基本要求。
《中国教师》:科学课程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整合,在这方面2011年版有什么新的内容?
刘洁民:首先,“确定了科学课程应包括以下方面内容:统一的科学概念与原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事实、概念、原理、观点和思想;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容;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内容;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以及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关系的内容”。强调“通过对内容的整合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理解科学,并不刻意追求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程度”。
其次,突出统一的概念与原理的地位和作用,例如物质,运动及其相互作用,能量,信息,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化平衡,守恒等。在具体知识内容方面,调整、合并了部分内容,删除了一些较难的内容,并明确提出了对学生相关技能的要求。
《中国教师》:我一直认为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制定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非常好,凸显了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2011年版的课标将原来的4条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整合为3条:对自然和社会的态度,对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处理事务与人际关系的态度。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些目标,仍将是初中科学教育实践中的难点。在此,可否请您给教师们提出一些建议?
刘洁民: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一定要避免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忌讳空洞地讲大道理。这应该是一种“鱼在水中,不知有水”的教育境界,教师要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首先要有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教育的明确意识,将其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之中。可以说,所有科学知识都富有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价值,就看教师心中是否有这类目标,眼中能否看到这些教育价值。例如,在天文部分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解释地球是唯一的一个拥有高级生命的星球,让学生感受珍惜和爱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展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学生了解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通过观测星空,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奥秘,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热情;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认识过程,提高区分科学理论、神话传说、迷信及邪说的能力;通过介绍天文学家为探索宇宙奥秘不畏艰辛,甚至不惜献出生命的事迹,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热爱科学的情感。
《中国教师》:教师们曾经反映初中科学课程中天文学的内容过难,为什么本次课标修订仍然保持了对天文学内容的较高要求?广大初中科学教师应该怎样适应这种要求?
刘洁民:天文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领域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及亚洲的许多国家在初中科学课程中都对天文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单纯从实用角度考虑,对于现代人来说,天文学几乎完全是无用的,但从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角度看,天文教育无疑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
(1)基本的天文知识是现代公民科学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现在在哪里?这是自蒙昧时代以来人类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有自我意识的人或早或迟必然要遇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给出与现代科学相协调的回答,而不是归之于臆想、神话和玄学,当然体现了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在做出这样的回答时,天文学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天文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日月辉煌灿烂,星空神秘幽远,每一个注视它们的人,或为之震撼,或引发遐思。古今中外,无数哲人、艺术家和科学家为之倾倒。星空对中小学生来说,既是熟悉的,也是陌生而神秘的。天文学以神秘的宇宙作为研究对象,永远是激发人类好奇心和挑战人类想象力的重要源泉,是一门适合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学兴趣的学科。
(3)天文学有助于陶冶性情,启人心智。学习天文,观测星空,可以开阔人的眼界和胸襟,使人变得博大而深沉。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还有天文学家说:“与浩瀚的宇宙相比,尘世间那些鸡毛蒜皮算得了什么?”天文学首先是一门观测的科学。天文学的观测,要求精细、持久、有系统,从而可以培养人们精细、耐心、有条理的心理品质。学习天文,观测星空,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启人心智。
(4)天文学有助于学习科学方法。天文学首先是一门观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遥远的天体。观测(观察)是非常基本的科学方法。此外,天文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还产生或运用了其他一些重要的科学方法,学习天文也就同时学习了这些科学方法。
(5)天文学有助于培养科学世界观。所谓世界观或宇宙观,指的是我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天文学的研究对象是天体,是宇宙,它为我们客观地、理性地认识世界、认识宇宙提供了科学的基础,所谓科学的世界观,追根寻源,来自我们对宇宙的认识。
(6)了解天文学家的探索历程,有助于培育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伟大的天文学家都是执著地追求真理的人。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哈雷、哈勃、霍金,这些伟大的名字,他们的辉煌业绩和崇高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关于教师在天文学教学方面遇到的困难,我想,解决的办法,一是希望大学本科教育中加强天文学教育,例如地理系开设天文必修课,物理系开设天文选修课;二是可设计一个约30个课时的天文学培训课程,对在职科学教师提供直接的帮助;三是进一步密切科学教育专家与一线教师的联系,给一线教师提供更多帮助和引导。实际上,只要有较好的参考资料和好的建议,初中科学课程中的天文内容大部分都是容易自学的。
《中国教师》:2011年版课程标准将实验稿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改为“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其中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刘洁民:主要有四方面变化。
(1)增加了主题“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在其中增加了环境教育的内容,并对四者关系给出了较为具体的表述。
(2)将“科学史”调整为“科学技术史”,参照“科学的本质”改写了“科学技术史在科学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使其更为具体并有所深化;将“科学史进入科学课程的基本方式”改写为“科学技术史融入科学课程的若干建议”,使之具有更明确、更具体的指导意义;删去“科学史料举例”,因其已包含在内容标准的有关部分。
(3)增加了对技术素养的界定,重新表述了技术设计部分的内容及要求,使之更为具体、确切和具有可操作性。
(4)重新设计了“当代重大课题”,对设置这部分内容的意图作了更明确的表述。由于具体课题的内容目标和活动建议实质上已出现在内容标准的前几部分,故删去细节,仅列举若干重大课题。
与实验稿相比,这部分内容变化很大,限于篇幅无法详细说明,有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阅读课程标准解读的相关内容。
《中国教师》:在过去的十年中,初中科学课程步履维艰。接下来的几年中,为使这一课程健康发展,需要做哪些努力?
刘洁民: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过去十年中,虽然科学课程实验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但一些地区的实验表明,这门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和结构基本符合国际科学课程的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初中科学教育的需求。对目前实施科学课程的实验区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也表明,科学教师对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是普遍认同的,初中科学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是值得肯定的。现在修订过的课程标准已经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初中科学课程未来的发展,需要教育界以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通力合作。
科学教育界内人士可集中力量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科学教科书的编写、科学课程学业评价改革以及科学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初中科学教科书要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充分体现科学教育的价值,为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提供适宜的平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现在曾在实验区使用过的几套初中科学教科书正在修订,有过去十年的工作基础和实验积累,我相信修订版教科书在整体构思和细节处理上都会有明显的提升。
评价改革一直是科学教育改革的难点。这次课标修订,我们下了很大工夫对评价建议作出较大修改,旨在更好地指导评价实施。例如,在评价原则方面首先提出导向性原则,“评价应以本标准为基本依据,评价目标要与课程目标一致,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应有利于引导教师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体现本课程整合和探究的特点,增进学生对科学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包括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多元化原则和公平性原则,评价内容和方式也在实验稿的基础上作了更为细致和准确的说明。由于目前科学课程尚未确立具有足够针对性和权威性的评价体系,我们希望这些评价原则能为科学课程的学业评价提供一个基本的依据,使学业评价成为科学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推动力量,而不是干扰与阻碍因素。
师资队伍是目前我国实施综合科学课程的另一个主要瓶颈。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着眼于高校本科层面的教育改革,培养优秀的准教师;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尽快提升在职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由于目前国内部分高师院校在本科教育中直接培养初中科学教师的模式存在争议,其实施也遇到一定困难,所以加强继续教育会是当前提升科学师资队伍专业素养的主要途径。过去十年的经验表明,“短平快”式的培训不能真正解决科学教师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建议统一规划科学教师培训项目与内容,例如经过专家论证和实验区调研,制定专门的科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将其纳入常规的教师在职培训总体方案,从而使之既具有足够的针对性又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又比如为每个科学教师提供三年一阶段的培训机会,使他们在完成初中三年的科学课程教学之后,有机会交流、总结、充实和提升。培训内容可由三大板块组成:一是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方法,二是学科基本知识,三是科学实验与设计、科学史等专题课程,使得科学教师在学科知识、学科方法和技能、学科思想、学科文化等四个层面上全面获得提升。
还有一些工作,则不是科学教育界所能解决的,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例如,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初中科学课程实验区要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在财政上要确保科学课程的实验经费(例如科学教师的培训经费、科学实验室的配备经费、购买科学图书的经费等等),并使其生存和发展获得一定程度的法律保障,不致因某些临时性的动议就导致实验区下马,使广大教师和科学教育工作者的多年努力毁于一旦。
一、教学资源开发的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科学课程标准及科学课程的校本化和活化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课程标准制订和课程编写的课程专家以及新课程培训者不能,也不可能告诉实践教师如何具体去教。如何将课程的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实际?这是困扰大家的难题。课程改革的深入呼唤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有利于缩小理论与实践、理想课程与实际课程的差距,有利于促进科学课程标准及科学课程的校本化,使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得以活化。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谐发展
新课程强调通过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获得主动、全面、和谐地可持续发展,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对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主动性的发展要求我们课程实施者提供适宜的土壤和适宜发展的空间,而科学教学中教学资源开发的目的就是根据课程目标、课程以及实际环境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的“土壤”和“空间”。
(三)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参与教学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在资源开发中,资源是在对如何将课程标准的理念转花为课堂教学,如何对外部信息进行深层次内化的思考中而获得的。它具有独创性、拓展性和前瞻性。教师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教学资源如何整合;课堂环节如何设计;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如何调动学生情感等等。可以说,《科学》教学实践中教学资源的开发是科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落脚点。
二、教学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的关系,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体验,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而《科学》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开发应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二)多样性原则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载体,通过科学探究,使知识得以落实,使技能得以培养,使方法得以训练,使科学素养得以养育。因此,在科学教学中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应使科学探究的内容多样性、形式多样性、方法多样性。
(三)反思性原则
教学资源的开发,实际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展示了个人的教学魅力,是教师的创造性的劳动成果。但不管何种探究设计、实验设计、方案活动,结束后都要进行反思和总结:反思主题和采用形式是否统一;反思哪些环节还不尽合理并需要改进;反思课标理念和实际获得是否一致;反思用什么方法和途径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策略
(一)开发有关文本(课程标准、不同版别教材、有关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
科学教学实践的根本依据是课程标准,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课程标准不仅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同时是教学过程的依据。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现行的教科书正由“教程式”向“学程式”发展,注重教材与学习主体的内在关系,教程同时也成为学程。随着课程管理模式的变革,在国家课程标准下形成了多种科学版本,如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科学》(7-9年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乖斗学》(7-9年级)等。这些不同版本的科学教材为我们根据具体的实际环境进行教学实践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源。
如:在进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教学时,既可以利用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中的“探究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又可以利用浙江版《科学》(九年级上)中“讨论:治疗胃酸过多为什么可用胃舒平?鸡蛋壳放入盐酸中产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二)开发科学前沿的教学资源
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科学知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不断发展和进步,它不是绝对的真理,科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科学课程要反映当代的科学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因而,科学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开发应时刻关注科学前沿,及时汲取当代科学成果,有机融入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如在进行“水”的教学时,可结合讨论“勇气号火星车”在火星上寻找“水”的存在证据有什么重要意义。
(三)开发校园、社会等的教学资源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课堂从教室延伸到校园、社区等,校园以及校内的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校园网等都是我们科学教学的资源;利用社区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实践,拓展科学的教育教学内容。同时在二次开发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井喷”事故的处理;“液氯”的泄露问题;黄河断流问题等等,从而引领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
(四)教师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因此在教师自身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要特别的关注加强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发挥教师自身特长进行教学。在教学积累的厚实基础上,教学中应深刻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积累,如何充分发挥自身教学特长,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
(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
学生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包含学生的小制作、小实验、小调查等,而且更包含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
如:小制作:潜望镜、水果电池、铅笔滑动变阻器等;小实验:观察蜗牛、小孔成像等;小调查: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调查、厨房科学调查等都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学生自主开发的教学资源。同时,教师更应随时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如:学生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学习中的体悟等。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大量动态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发表观点、合作交流、展现自我,始终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看作是对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的创生过程。
科技的不断创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面对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唯有提高人的科学素养,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要提高每个人的科学素养,就要依靠教育。而担当小学生科学启蒙任务的是科学教师,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怎么样,直接影响到科学教育的成功与否。由此可见,建设一支专业素质强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是科学教育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提高我县小学科学教师业务素质和科学学科教学质量,特对全县小学科学教师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建议。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以息县小学科学教师为对象,即息县第一实验小学 、北街小学等5所城关学校,项店镇中心学校、夏庄镇中心学校、曹黄林中心学校等20多所中心学校和300多所村级小学的科学教师。调查采取问卷、座谈、访谈等方式,以问卷为主调查为主。2012年2月,共发放问卷680份,其中有效问卷632份,有效率92.9%。对我县小学科学教师及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本次调查的教师,城关为8人,占1.1%;乡镇为30人,占4.4%;农村为642人,占94.5%。因此,本次调查的教师比较全面,为我县全部的科学教师和兼职科学教师,符合教育调查的要求。
三、结果与分析
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县的科学教师队伍、教学设备等方面都比较薄弱。94.5%是兼职教师,他们的平均年龄50岁;有88.1%是由3~6年级的数学教师兼任,他们对本学科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等方面都比较陌生,且教师队伍不稳定性和流动性大。同时各校缺少基本的教学设备,也使教学效果受到了影响。按照传统观念,很多人都认为在小学里,只有语文、数学、英语才是主科科学学科甚至排在体美音之后,这就导致科学教师在工作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及不公正待遇。具体情况如下:
1.小学科学教师的特点
(1)教师配备
小学科学专职教师比例为5.5%。城关小学各校都有3名左右的专职教师,乡镇中心校大都有1~2名专职教师,村级学校几乎没有专职教师,科学课由数学教师兼任。
(2)学历层次
专科及以上的占63.8%,但所学专业文科多于理科,大部分科学教师没有科学专业背景。
(3)年龄、职称结构
中青年教师占11.5%,小学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80.3%,但大部分是其他学科的高级职称,属于科学高级教师的没有。
2.对当前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认识
当前我县大部分科学教师课改观念陈旧,对新课标理解不透彻。对当前科学课程改革,他们感受最深的只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更新。具体表现如下:
(1)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我县小学科学教师仅有18.7%的称自己熟悉科学课程标准,40.8%的教师对科学课程标准只做了一般了解,并没有深入系统地研究过,40.5%的教师根本就不熟悉课程标准。
(2)教师的教学方式
我县小学科学教师64.7%的教师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效果非常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仅30.3%的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性学习,并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给予及时指导,一部分教师感到学生的探究活动无从指导,教师对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还存在认识上和操作上的错误。农村兼职科学教师水平有限,无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教学,无法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城关和乡镇科学教师能够运用探究式教学指导学生学习,但由于班额过大和实验仪器的缺乏,教学效果不是太好,实验课往往由有经验的教师讲一讲实验的过程和结论,让学生记住结论就行。
(3)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科学课程资源是科学课程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在本次调查中,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不足,主要表现在:95.4%的教师反映教具不够,98.2%的教师反映实验器材缺乏。由于教具及相关教学设施的不足,科学课程实施的阻力还很大,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
(4)教学评价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就是要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提高每名学生的科学素养。调查显示仅有6.7%的教师认为完全可以做到,而且效果很好;28.5%的教师认为可以做到,但受条件限制,实施起来很难,暂时不能做到。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常采用的评价方式为试卷考试。
3.接受科学课程培训情况
(1)培训情况
省市级培训活动基本没有,参加过县级培训的教师占5.1%,而94.9%的教师从未参加过科学课程的培训。
(2)教研情况
教研活动能够正常开展的为15.3%,未参加过教研活动的占84.7%,教师校外教研交流活动的机会较少。
四、建议与结论
1.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小学科学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深的自然科学知识,而目前我县教师中有科学专业背景的教师不多,科学课教师主要由原有的自然课教师(大约占8.7%)和其他学科的兼职教师(大约占91.3%)组成。而兼职教师大多属于“科学”领域的“新手”,没经过学科训练,知识水平达不到教学的需要,所以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每年由县教研室组织全县科学教师进行暑期全员培训。培训新课标和教材,聘请有关专家对科学新课标和教材进行讲解,力求让科学教师理解新课标、吃透教材;组织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专职科学教师为全县其他科学教师进行示范教学,使他们能学到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能,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农村的兼职科学教师到条件较好的学校进行实验器材使用培训,以规范操作,提高教师实验技能,有利于提升驾驭实验教学的能力。
(2)每年由县教研室组织科学优质课大赛和县仪器装备站组织实验教学优质课大赛。这样通过说课、授课、评课等形式,让教师都参与教研活动中,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然后再以县带动校与校之间和学校内部的科学教研活动,大家互动交流,学习经验,共同进步。
(3)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县仪器装备站组织的实验操作和教具制作竞赛活动。指导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学习,提升实践能力。
(4)尽量为科学教师队伍配备专业的教师,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专业科学教师不足的情况下,应加强兼职科学教师的培训。
2.利用有限的资源上好每一堂课
我县各小学没有配备实验室,实验仪器也很有限,村级小学几乎没有,无法上实验课。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有限的器材,师生自制教学、学具等,力争上好每一堂科学课。器材不够用时,教师可以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根据现象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没有器材时可以开放教学,由于大部分学生生活在农村,可以让他们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或利用现有的材料制作简单的教学工具完成学习任务,这也是合理利用资源,培养师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途径。
3.建设标准的科学实验室
提倡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学生。这已经提了很多年,可在这样有300多所小学的县里,居然没有一个标准的科学实验室,直接影响科学实验的开展。因此,建议各级政府投资构建标准的科学实验室,分步实施,即从城关到乡镇,再到农村。
五、结束语
我县小学科学教师及教学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要搞好本学科的教学,除了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还与各级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建设学校、构建科学实验室和仪器装备等方面需要政府的大力投资。只有改善教学环境、整合课程资源,才能提高本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通用技术 课程标准研究 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通用技术作为教育部基础改革的新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其基本理念和要求是:“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重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我们通过认真研讨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分析通用技术必修教材《技术与设计1.2》后以为:通用技术课程虽然教学内容丰富繁杂,涉及的学科涵盖科学课程、管理学课程,工程技术学课程,劳动技术课程、历史学课程,美术课程、创造发明活动等等众多门类,但所涉及的这些学科内容却都较为浅显,按教育部的教学定位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因此在实践中一定要掌握好教学的深度和难度,要理解课程的标准和要求,吃透教材精髓,决不能因为课程内容里的具有,而将通用技术课又上成了或劳动技术课程、科学课程、美术课程或创造发明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能体现通用技术作为课改课程的技术通识教育特点(见表1,2,3,4)。所以必须以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为纲,纲举目张才能上好通用技术课。要开设好通用技术课程,我们认为要做好以下的工作。
(1)选调合适的从教老师,多途径地提高从教老师的专业素养。著名教育家艾利奥特说过:”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由于过去国家的师资培训教育是没有通用技术专业的,因此选派的从教老师都算是改行的,这就需要从教的老师有较高的政治和道德觉悟,能愉快地服从工作安排,安心从事新课程的教学工作,而且被选调的老师还应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再学习能力,能较快地具备胜任教学的知识结构,领会和熟悉教材。要让从教老师都意识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学记》)。主动加强自修学习,积极参加各级通用技术学会的培训和学科活动,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尽快达到教学要求。
(2)从教老师要钻研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和通用技术知识系统。组织教研组教师分析比较通用技术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区别,全方位地理解通用技术课程,掌握好教学的深度与难度。通过这样的研究与比较,以取得对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教学内容上的共识。
(3)教学过程中集思广益。以课题组全体教师集体备课为主线,领会学科内容的精髓,统一把握好教学内容在深度广度等方面的尺度,让每位老师在集体智慧的氛围中精心备课,以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教学目标。事实证明这些措施是必须的,也是卓有成效的。可以使学校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得以迅速而有效地展开。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有个教学案例,能体现通用技术的课程特点,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这是在完成必修内容《技术与设计1》课程教学后的一个教学考查性练习,类似于“工程技术类专业学校”的一个课程设计。
教学实施中,我们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作业的要求是:(1)有产品的图纸或产品说明书(图纸大小比例不限);(2)有产品的模型或原型(产品的种类不限,产品模型的大小不限,产品制作材料不限)。
这个学生实作练习的综合性很强,要完成好这个作业,就必须基本掌握好教材中有关“技术设计与制作”的重点,如第二章设计的基础,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第四章设计的实现——制作(工艺)。这就要求学生能融会贯通的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通用技术学科知识的能力链。
我们选择这个练习的本意旨在通过学生的实践情况来检验我们对学科精神的理解和教学效果的好坏。从学生完成的习作情况看,各方面都较为理想。
(1)学生画的图纸(或产品说明书)尽管有一些不规范(这与课标定的时间有关系,仅3个课时),但作为一种技术交流语言,基本能表达出设计意图,能交流理解,符合课标的要求;
(2)产品的类型,模型的大小,材质不限等条件,给了学生一个很大的发散思维空间,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特点,摆脱了原劳动技术课程里的模型制作中全班做同一个产品的束缚或羁绊,体现了与劳动技术课程有联系而又高于劳动技术课程的课程标准特点;
(3)由于模型制作的诸多方面是学生的自主选择,在模型的种类,大小,式样,材质等方面都体现了学生的喜好,倾注了学生的心血,体现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而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这正符合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理念。由于学生作品的多样性,作品各有千秋与个性,学生间的自觉交流很广泛,不经意中训练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互相学习的品质,可谓一举多得。
通用技术课程在我国开设仅有几年时间,尚属婴儿期。而资料显示:类似于我国通用技术的课程内容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体系里存续已久,美国的通用技术走进学生课堂已70余年;俄罗斯(包括前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从小学到高一开设有通用技术的课程,德国通用技术课的课时,超过了物理、文学等课程;在香港,通用技术进入中学生毕业考试已十几年;在日本和英国,相似于“通用技术”的技术课程几乎贯穿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整个过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的通用技术教育还真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夏国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现状及教育资源开发初探[EB/OL]2008.10.
【论文摘要】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科学素养,应该从小培养。该研究报告通过在大量的文件检索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明确了目前我国及昆明市的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状况,根据在现有基础和条件下尽可能低耗高效努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对可能影响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重点放在教师科学素养方面,发现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针对昆明市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和提高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水平的策略,并根据策略要求,开发研制了既具有资源库性质又具有开放性的小学科学教师备课系统,为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支持平台。
一、问题的提出
1、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顺逆,而且也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在我国,由教育部领导的面向21世纪的基础课程改革中包括了科学课程的改革,明确地把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列为课程的宗旨。科学素养,应该从小培养。
2、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科学素质为重要目标的科学课,从学校的重视程度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都与整个课改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从观念上看,一些学校把科学课列为另册;从教学计划上看,课时常被挪用去补语文、数学;从教师队伍看,兼职比例过高,水平参差不齐等等。
3、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基础教育的基础,将其列为课题研究,在当前,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二、研究的目标
1、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中探索出一整套有效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最优发展的策略,最后研究成果为研究报告。
2、进一步明确本地区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原因,及时了解本地区儿童科学素养水平和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进一步推进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为课程改革持续性开展积累资料、提供科学依据。
3、对儿童科学素养状况以及本地区小学科学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提出本地区今后小学科学课程的建设与持续发展的重点。
4、探索小学《科学》课程取得好成效的行动策略,为云南省创造性地使用《科学》课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5、研制开发“小学科学素养培养教师备课系统”,挖掘科学教育资源,为儿童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软件和硬件上的支持。
6、改革科学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儿童科学素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7、进一步发挥我区的科学教育的功能,扎扎实实地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使全体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三、课题研究组织的原则
以五华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为主牵头,专兼结合,上下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以实践操作为依据,以策略措施研究为归宿。
四、研究的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结合进行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
五、研究的过程
共包括理论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和初步实施与总结分析几个主要阶段。从2003年3月到2005年11月,历时两年零8个月。
(一)理论研究
1、基础概念研究
科学素养是本课题的基础概念。对于这一基础概念的科学界定,直接关系着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通过多渠道查阅文献资料并紧扣课改有关理念,我们的对科学素养的概念性定义认识如下:
在西方国家,科学素养一词的英文表达是ScientificLiteracy。literacy有着两个不同的意思:一是指有学识,有学养,跟学者有关;另一个是指能够阅读,能够书写,对象是一般普通大众。《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可见,科学素养主要是后天培养的修养。一种普遍的认识是: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对日常生活、社会事物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会对科学产生兴趣并渴望探究,能发挥质疑、验证的科学精神,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解答与实践有关的问题,或者能描述、解释和预测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国际公众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尔(JonD.Miller)教授认为,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①认识和理解一定的科学术语和概念的能力;
②对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有所了解,具备科学思维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判断某种说法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立;
③全面正确地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关注影响,能够对个人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科技问题做出合理的反应。
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观点,联系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归纳出科学素养
四个核心要素,即:科学兴趣、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科学兴趣指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引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科学方法指对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的了解或把握,以及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会提出假设或猜想,会搜集有关的信息或证据,会进行判断、推理和决策,会同他人交往,并且能与他人共同合作、一起来解决难题;科学知识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包括对具体的事实、概念、原理或规则的理解;科学精神则指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能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由此可见,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教育与教学的统一。既要进行责任感、团队精神、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等规范性教育,又要通过具体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这是一项需要多方紧密配合,共同实施的系统工程。
2、基础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为在小学阶段加强科学教育提供了依据;巴班斯基的“最优化”原理为科学教育提供了依据。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整个认知发展基本上可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每一发展阶段均有一独特的基础的认知结构,所有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阶段论提供了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对不同阶段的儿童应教什么和怎样教的科学教育的心理学依据。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数学水平较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提高,自然常识等科学课程中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与探索也成为可能。所以,在这一阶段进行科学教学利于儿童认知发展。但仅靠自发的探索对他们的科学思想的发展是不够的,而科学教育才使儿童的科学思想发展成为现实。皮亚杰所说的自然发生的科学的基本概念,在初等科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巴班斯基的“最优化”原理,根据教养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考虑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按教学的规律性和原则来制定一个最佳方案,然后灵活机动地执行这个方案,以期用不超过规定限度的时间和精力,达到对该具体条件来说是最大可能的结果。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所说科学素养培养最优化是针对我区小学生这一个体和群体的实际条件而言,以期遵循尽可能合理发展的进程及取得尽可能好的发展结果,尽量使我区小学科学教育做到低耗高效。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上述基础理论与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是相一致的,可以引为行动研究的指导性基础理论。
(二)调查研究
1、将概念性定义转化为操作性定义,使科学素养可测量可评价是本研究的重点,因此,我们确定了调查工具。
但在农村小学,很多因素制约了科学课的发展,如学科教师不配套,教学方法陈旧,教师专业水平不够,传统的教学观念等,都致使科学课效果低,针对以上的种种问题,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加以改善。
一、科学教师要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要求教师不仅是要把结论性的知识交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科学课堂不同于以往的知识传授课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把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学科学、懂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学情操。教师对此要有明确的认识,既然作为学生的科学教师就要担当起这个责任,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这样的光荣称号。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以跟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步伐。网络的利用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的信息资源,改变了以往获取信息的局限性,尤其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像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不能通过简单地实验验证,单凭老师说教,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科学失去兴趣。
在农村小学,基本的电教设备还是有的,利用教参上附带的光盘提供的教学资源上这种类型的课,效果是非常好的。视频资料不仅与教材配套而且还拓展了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探索宇宙》中提供了银河系、著名的星云、火星、卫星以及中国航天等视频资料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让学生在乐趣中学到了新的知识,壮观的场景让学生对科学多了一份向往与热爱。
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学生都有十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把许多活动放在固定的科学小组内进行,效果非常好。像手工制作、种子发芽等,在小组内让他们自己明确分工,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的更多,让每个小组成员做力所能及的事,老师不需要过多干涉。在一些实验材料上,让教师一人准备材料或者让学生人人都准备一份材料似乎都不合实际,以小组的形式准备材料优势就非常明显。在《弹簧里的学问》这一课我提前布置了要带的材料,学生们在小组内集思广益,马上分工,谁带什么东西,弄得清清楚楚。上课一看,各种各样的弹簧等材料,比书上丰富多了。
四、指导和要求学生进行长期观察试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思考和识记的知识之母”、“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源泉”,也只有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才能使学生取得知识、获得发展。在观察过程中,参与积极思维活动,可以增进对事物的理解程度。生活在农村,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当然比城里的孩子见的多,但是他们真正实践的机会并不多,况且大部分的家长也没有培养孩子仔细观察我们周围动植物等一些自然现象的意识。我们想当然的认为很多自然现象学生都知道,其实不然,因为多数同学对这些自然现象熟视无睹,更不去想为什么会这样。
在《种子发芽了》《种辣椒》《植物向哪里生长》等内容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种子、花盆、纱布瓷盘等实验用品,参考书上的实验方案,做实验观察并坚持了下来。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他们小心翼翼,像呵护宝贝似的每天都要看几次,看着他们惊讶的表情,看来以前他们的确没注意到这么多细节问题。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对周围的事物会多一份留心观察,多一份思考,这种经验和经历会影响他们一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就此起步。
五、走出课堂,充分利用乡土资源
科学是一门非常广泛的学科,我们在引导孩子走入课堂知识的时候,还要适时地带领他们找到迷宫的出口,在走进课堂的同时,还要大胆的让孩子们走出课堂。知识的海洋那么广阔,课堂也不局限在教室,让学生走进自然,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的接触,让他们身临其境,这样不仅能愉悦身心,也能寓教于乐,如我们在学习《了解土壤》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放手让孩子们到田间、地头去寻找土壤,让他们采集各种土壤标本,让他们亲自动手去捏一捏,捻一捻,然后去做自己喜欢的探究活动,他们每一个人都参与了,每一个感官也参与了,我想这一定比在教室里上课更让孩子们有兴致一些,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延伸、拓展,真正的做到,学科学、谈科学、做科学。
总之,在农村小学,要想上好科学课,首先科学教师要转变观念,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重视学生做实验的过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让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做到真正的“科学”、“有效”,让科学课堂越来越精彩。
关键词:科学教师;教师教育;英国、美国;启示
中图分类号:G7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3-133-03
科学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在小学阶段高年级与初中阶段增设的一门融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天文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广域综合课程。在我国,科学课程师资的培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工作均处于探索之中;截至目前,国内尚无权威性的科学课程教师培养的指导性意见。相比而言,英国和美国的科学教师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我国科学教师教育具有很大借鉴。
一、英美两国科学教师教育重要举措
(一)强化以人为本
在英国,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科学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问、勇于创新,提出异议;把课堂当做师生对话的平台,而非教师垄断的发言席。在教学中,教师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要“为所有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机会”;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全力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评价方式上,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尤其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变化,不把进步的速度与班内其他同学相比较,不采用“及格/不及格”传统简单单一评价取向,而是立足于学生原有基础,把暂时落后的称为“延迟成功”,加强激励引导,鼓励他们找出问题,有针对性学习,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美国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目标取向上,要求从个人需求出发,强调个人本位,兼顾社会需求,实现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有机统一。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充分思考学生学习准备状况,尤其是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应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的起点。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主动性.创设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创新的情景;教材编写注重人与书之间的互动,设置多种栏目创设互动的平台,如“你怎么想”、“你需要做的”、“对活动和挑战的反思”等,“以人为本”还反映在政府组织机构对学习科学的观念引领上,美国早在1995年发表的《转变观念:培养21世纪的美国青年》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为了让青少年了解自己并能在21世纪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必须使学生通过科学课程,学习掌握21世纪必需的适应能力,使个性得到发展。
(二)注重探究能力
英美两国强调科学教师以综合能力为基础的探究能力的培养,认为科学不仅仅是知识体系,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探究活动。要求科学教师把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科学文化统一于科学探究之中。在美国,《科学课程教师教育标准》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师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要求科学教师理解并能够讲述现代科学理论与实践,能够把重要的科学概念、思想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联系起来并进行解释,能够独立开展并指导学生参与科学调查和研究。培养科学教师探究能力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各门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让未来教师进行各种实际动手的活动来实现。二是通过现场经历,保证科学课程教师能够有效参与未来所授年级学生必须参加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例如,在田纳西大学,开设了“学习和教科学――就是做”课程。在真实的探究情境中让学生了解未知物质,然后把这种经历变成针对中小学生的探究学习。
英国大力倡导以探究为主的科学学习方式,除了通过学校设置《证明和争论》、《科学和争论》等科学探究课程,国家还积极创建“科学学习中心网络”,为培养科学教师的科学探究能力提供条件。科学学习中心网络包括一个国家科学学习中心和9个地方科学学习中心;均由不同区域的大学主办,各地教育与技能部门协办,为所有学校(包括中小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从事科学教育的教师、实验技术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服务。中心设置了教学实验室和工作坊,配备最先进的信息交流技术资源及相应设备或材料,可以在其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或创作活动。
(三)加强教育类课程
综观英美两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加大教育类课程比例成为两国科学教师培养的又一特征。在美国,培养科学教师的课程模块有三个:一是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和艺术、语言学等课程的普通教育课程模块,占总学时比例的1/3强;二是执教学科的课程模块,设置了主修和副修两种形式,占总学时比例的1/3;三是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学实践课程,包括教育原理、课程原理、教学策略、教学技术、教育心理等、临床实践、教师实习,占总学时比例的1/3。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特别重视科学课程教师的临床实践教学,一定时间的观摩和临床实践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在乔治亚大学,学生们在教育实习之前必须进行300-500小时的临床实践;即便在教师资格认定程序中,“准教师”的讲课也均在真实情景中进行,需要面对一个完整班的学生,这有力保证了实践教学技能的真实测量。
在英国,中小学教师培养的课程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教育学士学位”课程,主要培养学前和小学教师,属于“4+0”人才培养模式;第二类是“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是培养中学师资的主要途径,属于“3+1”人才培养模式。在上述两种模式中,教育类课程均占到学时总数的25%以上。“3+1”模式中的“1”即指为期一年的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的集中学习、研究与训练,包括教育实习24周;“4+0”模式中,教育科学课程的设置自成系统,分布在各学年进行。另外,英国还特别强调科学课程教师培养中教育理论教学和教育实践教学的同步化,即在学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同步进行见习、实习活动,使学生获取教学感性认识和亲身实践经验;加强与实践一线的沟通,促进知识的内化。
(四)明确资格标准
教师资格标准是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教师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英美两国十分重视科学课程教师标准的制定。在美国,自1985年“2061计划”颁布以来,美国政府和各社会团体对科学教师标准均进行了认真研究。199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推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将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包含其中。对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发展范式、培训的理念、目标、培训的性质以及科学教学所具备有关科学、学习和教学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为美国各大学、学院以及参与科学课程教师教育的机构提供了具体的质量标准。1998年,美国科学课程教师协会制定了《科学课程教师培养标准》(2003年又重新修订),为科学教育教师培训机构提供了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专业发展标准。这些标准包含科学课程教师培养理念、培养目标、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指导模式等,反映出
美国培养科学课程教师的具体标准。正如美国最新版《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所指出:“科学课程教师就是科学界在课堂上的代表。”由此可见,美国对科学课程教师的专业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科学教育发祥地的英国,在1989年就正式颁布了英国历史上首部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即《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Science inthe National Curriculum),提出科学教学的基本要求。2000年,英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提出了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发展的观点及必要性。该报告强调“专业发展”在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师生活中起着“枢纽”作用,强调科学的学科知识是吸引科学课程教师的关键因素,建议为科学教师创建一流的学习中心。2002年,英国科学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用于保障科学教师质量。该标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科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实践;强调科学教师的职业认知、角色定位与职能价值;如要对所有学生的高期望,尊重他们的社会、文化、语言、宗教和信仰习惯等,旨在提升他们的教育成就。二是科学教师的知识和理解力,要求具有广博的知识,对科学方面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力和透彻的理解。三是教学技能或者胜任力,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能,灵活运用各种媒体;具有较强的计划、评价与管理能力等。
二、英美两国科学教师教育主要借鉴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
观念及武器,更新观念是科学教师教育的基本前提。科学教师教育不应该等同于冰冷的实验室,应该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共同切磋、同步提升的场域;其中,学生居于场域的中心位置,其发展变化的结果直接反映出场域质量的优劣。科学教师教育要改变只注重书面考试成绩的弊端,要采取多元化检验方式,突出学生探究能力的测试;要从国家未来发展、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和学生人生发展的长远角度,看待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重要性,要关注每一个人,深入每位学生的内心世界。科学是不断创新与发现的过程,在教学中,学生有新的见解时,抑或与所谓“权威”观点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耐心听取异己观点,帮助学生检视自己的发现;使教学过程不仅成为知识技能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科学与人文相结合、践行科学过程、培养科学精神的过程。
“以学生为中心”,关键是以学生的学习基础为中心,其可操作性的定义是因材施教。在教师教育过程中,要明晰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和个性特征,要结合学生知识储备,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中遴选事例,让学生参与其中,融入到学习过程中,为日后他们的教学提供示范。以学生为中心,还要关注学生全面科学素养的培养,学习美国经验,要加强社会科学、人文和艺术科学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全面提升科学教师质量。
(二)提升教师实践素养
眼高手低是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要求具有较高动手能力的科学课教师而言,这一状况更为严重。如何提高科学教师的实践能力?借鉴英美两国科学教师探索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加强实践课程改革,成为目前科学教师教育的必然选择。实践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强化实践课程的系统性和探究性。建议设置“科学课教学见习”、“科学课教学设计与实践”、“科学探究设计”、“科技小发明”等系列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进行开设;在运行机制上,建议改变集中某一时段进行的传统做法,把实践环节分散在不同教学时段进行,即由原来理论模块与实践模块之间的“串联”,改成两类模块之间的“并联”,使实践环节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譬如,第一学期的实践环节可以设置与中小学科学课程同步的“科学课教学见习”课程,让学生尽早走进中小学教室,熟悉科学课程设计、体系、内容和教学环境,讨论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改进意见,使学生通过感知和体验,尽快完成角色认知和转换,融入角色实践。
科学课的学习是以探究为核心,自身探究能力和探究设计能力是科学课教师的必备技能。在教师培养中,除专门设计相应课程外,亦应把“探究思想”贯彻到整个培养过程,“树立主体的学生观、倡导合作文化、注重模拟思想”,遵循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行为范式,使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加快实践探究素养的生成。
实践素养的培养还需要实践时空与设施、设备的支持。学习英美两国的成功经验,需要国家统筹科学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建议实施“国家统筹――省市主管――县(区)主办”的科学教育实践基地网络建设,实行“三、四、三”的资金配置方式,在每一个县区建设成10-15个科学教育工作坊,配备科学教育实践设备,设立实训实验技术教师和专职服务人员,为广大师生的教学与学习提供便利。
(三)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科学课教师要立足课堂,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学习英美两国经验,应着力做好三件事情:
一是调整科学教师教育课程结构。调整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教师教育三大平台构成的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加大教师教育类课程比例,拓展教师教育课程空间;使教师教育课程比例不低于专业总学分的25%;不同学段教师的培养,其教师教育课程比例不同,小学阶段不低于专业总学分的30%。改革过去由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组成的相对单一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依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开发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涵;精选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和教师技能训练;打破刚性课程设置,实施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同步开设,满足教师培养的统一性与个性化发展需求。充分考虑科学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整体性、课程选择的多元性和课程内容的针对性进行改革。
二是凸显科学教师教育课程学段特征。根据不同学段科学教育目标和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改革整齐划一的科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突出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教师教育课程设计特点,彰显不同学段的教师教育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最优化。
三是改革教学方式。教学要体现对学习者的示范性,凸显学习者的主体性,引导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推行对话式教学,采取参与研讨、经验分享和专题辩论等多种教学途径,倡导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现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积极采用模拟课堂、微格教学等教学方式;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教育专业的有机整合,将现代教育技术渗透、运用到教学之中。
(四)严格资格认证
教师资格认证是规范教师管理、提升教师素质、增强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我国的教师资格认证工作主要体现在教师资格证书的考试。2000年,《(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2000年9月23日)颁布,为我国教师资格认证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这只是一部宏观性、粗线条的法律文件,只是规定了某个学段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条件,对有某一学段不同学科教师的认证还没有规定。学习英美两国的先进经验,需要加快制定我国科学教师的资格规范。坚持“依法治教、严格资质、统一要求、激励发展”的工作原则。严格遵照《教师法》规定,凡进入从事科学教师教学的工作者,必须持有科学教师资格证书。为此,需要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专业规范的研制与落实,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成立“科学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科学教育专业规范》,加强专业建设指导,在学科属性、学位类型、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招生与就业政策、专业办学条件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尤其是主干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需要充分发挥专家智能的作用,建议采取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加快解决。
关键词:教育技术装备;新标准;配备和管理
我国在借鉴其他先进国家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标理念下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和管理是每个教育技术装备部门,每个学校急需探究解决的问题,就这个问题我们做了探究和实践。
新课标理念下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和管理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建设、配备、管理、培训和应用。实验室、专用教室的建设和设备、仪器、器材、药品的配备是基础,硬件的管理,人员的培训是工作的保障,使用是目的,使用是教育技术装备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在贯彻新课标的今天,新课程的改革全面展开,需要按照新的配备标准进行配备和科学管理,怎样利用新的科学技术装备更好地为新教材、新课程服务,怎样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在新课标理念下贯彻行业标准,实施新的要求
教育部根据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了新的《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和《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两个规范性文件,于2007年起开始实施。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和实施对教育技术装备系统和学校具有长期的指导作用。
新标准在制定过程中,依照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理念,要求实验室既要有丰富的资源,又要有合理的配置,成为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和最佳空间,把实验室建设成学生自主发挥创造才能的场所和环境,因此,新的实验教学技术装备的配备和管理标准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新标准体现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时代要求
要求积极推进探究性实验教学。新标准强调新课程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要求把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鼓励师生在实验室中采用计算机、传感器和多媒体软件等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我校是一所完全中学,各项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特别是我们理化生实验室,是全区教科研基地,对全区教科研工作起着辐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改革需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2008年区装备中心和学校对实验室进行了改造,建立了数字化实验室(如图1所示),配备了计算机、传感器和多媒体设备等,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搭建了平台,现在已基本完善,应用于教学中,开发了多项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2.新标准体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民主方向
新标准要求大力推进学校之间和学科之间教育技术装备的标准化建设,改变了以往目录的配备方案,设立基本栏目和选配栏目,将基本条件和基本栏目作为办学的必要条件,保证受教育者的权利一律平等,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同时,设置选配栏目,目的是根据各地经费投入水平的不同,学校可以选择不同数量和不同档次的仪器,使分组实验更具灵活性。
3.新标准具有法律化、规范化的特点
新标准要求我们依法建设实验室、依法配置教学技术装备、依法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和使用。几个规范性文件,特别是《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以国家教育技术装备行业的标准下发,既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表现,又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一种有效措施。上述文件显示了教学仪器设备作为新课程实施的条件和资源,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办学条件和教育资源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新的标准体现了新课程的综合性特点
新标准要求按照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不同需要,统一设置各学科的装备标准。新的标准调成结构,将中学理科目录分为初中理科标准和高中理科标准,增加了初中科学标准,配备综合课程和科学课的开设,将中学理、化、生实验室的教育技术装备放到重要的位置。
5.新标准体现了新课程的选择性特点
坚持在基本配置标准的基础上按照课程实施的需要实现仪器设备配备的多样化。三级课程、校本特色、个性发展是新课程的重要特色。同一课程下多种教材的并存、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并举的局面,要求实验室建设必须在基本配备标准化的基础上事先选择的多样化。新标准以选配栏目的形式来满足教材的多样化,以主题形式的仪器配置来适应不同教材的需要,从而达到最佳配置的要求。
二、推动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
教育工作的4项建设――校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缺一不可。教育技术装备是办教育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是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物质载体,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手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环节,离开技术装备的配备和使用,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是培养不出来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要按照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定的一些相应标准来科学规划,确保装备工作全面、协调发展。首先,由于新标准和旧的装备目录有较大的区别,按照原有的配备目录建设的实验室和配置的教学仪器设备必然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决定了我们当前必须继续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力度。其次,需要增加探究实验,要按照国家环保和安全标准,营造绿色实验室。新标准首次提出了建设探究实验室的概念,目的是要为学生创设体验科学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
三、实施新标准,做好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和管理工作
1.要处理好教材多样化和现有实验室单一之间的矛盾
随着教材多样化和教材选择权回归区县,不可避免地出现教材编写的实验所用仪器、设备与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不一致的问题。在短期内很难配齐所需仪器、设备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采用可替代的仪器、设备做实验,上好实验教学课。
2.要处理好基本配备要求与选配要求的关系
新标准的一大特点是各学科均设立相当数量的“选配”仪器。“基本”栏目中所列仪器是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应达到的最基本的配备要求。“选配”栏目是为适应教材、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仪器的多种类以及经济条件的差别而设立的。“选配”栏目所列的有功能相近的仪器、不同性能和价格档次的仪器、部分教材所需的仪器、不同教学方法所需的不同类型的教具。学校应根据所采用的教材、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选择确定,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新标准的“选配”并不是可配可不配,而是根据使用教材的情况,课程设置的情况、校本特色,选择其中适用的教学仪器加以配备,在这种条件下是必配而不是可配可不配。但“选配”栏目中所列与基本栏目功能相近的仪器如学校已经配备,原则上不再配备。
3.要处理好现代教育装备和常规教学仪器的关系
常规教学仪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新标准要求,优先配齐配足和教材配套的常规实验仪器设备及新教材所需的增配仪器,确保实验教材的正常开展。
4.要以实际需要统领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工作
虽然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有了日益充分的认识,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得到科学的开展,其中不合理分组的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传统的小学科学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常常出于便利,直接将学生按照就近原则进行分组,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非常不科学。因此,需要按照异质搭配和男女搭配的原则来进行分组。异质搭配指的是考虑到学生态度、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存在差异,按照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和共同成长的方法进行分组;男女搭配,指的是使小组成员的男女比例保持相同,从而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外的竞争。在分组时,首先,教师必须做好对学生基本情况的充分了解。其次,合理地把学生分到各个小组当中,可按照学习成绩、性格特征、男女比例和知识技能等因素,将学生进行分组,一般每组保持4~5人。而后通过教师委派或学生选举的方法确定各组的组长、组织员、协调员和督察员等,采取轮流担任制来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在角色互换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最后,应当定期地召开小组长、协调员、组织员和督察员会议,教师通过对反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与改进。
二、制定规则,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规范化而制定的规则,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习惯,从而实现小组合作学习优势的充分发挥。
1.合理做好组员分工,明确组员职责
确保每一个小组中都有一名组长、一名汇报员和一名记录员。其中组长主要负责组员的分工和组员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开展,通常都会让组织能力、合作意识相对较强的学生来担任;汇报员主要是将组内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在班级的交流活动当中做好汇报;记录员主要是对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记录。一般汇报员和记录员都是由组员共同推选的。
2.建立合作规则
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对各组成员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分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各项任务做好及时的指导,保证各个组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实现与他人的良好合作,使每个学生的自我价值都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来制定相应的合作规则,并鼓励学生自觉遵守、乐于执行。3.建立交流规则由于每个小学生的性格特征都不相同,在小组当中难免会有一些学生不善言谈或羞于表达,因此,小学科学教学要在合作学习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交流习惯,让学生学会自我表达。教师可以先对学生不善言谈的具体原因进行了解,而后综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来消除学生的种种顾虑,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从而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在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后,教师还需建立起相应的交流规则,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科学评价,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效果
目前的小学科学课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中,普遍存在着评价过于关注学生个体而忽略小组集体与学习过程、过多关注科学知识而忽略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问题。评价的不全面,使得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已经不再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作为主要依据,而应当对学生的科学知识、探索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给予重视,确保评价涵盖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不只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更包含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树立等内容,从而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评,并根据各项内容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评价的侧重点,在评价中使得学生的学习、发展得到促进。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