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产管理市场分析范文

资产管理市场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产管理市场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资产管理市场分析

第1篇:资产管理市场分析范文

“财智尊享,金质人生”――这既是我们的诉求,也是我们对您的承诺。对您的需求,我们全心投入;对您的目标,我们全力以赴。

一、“财”

慧眼识财,方能财源广进。工商银行深知您与众不同的财富需求,运用先进的科技平台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精心为您打造个人专属的财富规划和资产管理方案,矢志全面成就您的财富目标。

财富规划为您所用

1个人风险测评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采用先进的风险测评模型,全面系统地评估您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态度,帮助您精确掌握自身风险偏好与投资风险类型,进而为您设计最合适的理财方案。

2家庭财务诊断

如同身体需要定期体检,我们将会定期了解您及家庭的财务信息,运用复杂的金融工具计算分析您及家庭的资产负债与收入支出状况,并为您呈上一份包括资产风险度、资产收益率、负债比率、财务安全以及流动性等在内的综合财务状况诊断报告。

3综合财务规划

我们的目标,就是达成您的目标。在您的每一个人生阶段,我们都将与您相伴,以专业的角度为您量身定制保险、教育、购房、退休等综合财务规划,与您一同规划美好的财富人生。

资产管理因您而变

1专属理财产品

流动性互补、收益水平分层、保障标的分类、风险程度嵌套的财富管理专属理财、保险产品专为您设计,多元化的产品紧贴市场发展趋势,帮助您在更安全的条件下获取更高的收益。

2投资组合配置

充分了解您的期望,深度剖析市场动态,工商银行财富管理专业团队精心为您设计个性化的投资理财产品组合,涵盖存款、债券、基金、本外币理财产品等金融工具,不仅分散投资风险,更可化守为攻。

优秀的投资组合,还需要配合持续性的关注,才能有效实现财富目标。我们定期回顾资产配置,并根据您的需求变化以及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在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及时调整组合结构,不断提升组合的风险收益水平。

3资产管理计划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将借助基金专户理财、券商定向理财等平台,陆续推出形式多样的特定资产管理计

划,满足您个性化需求,协助您应对金融市场挑战。

二、“智”

专注于智,方能洞悉万象。专业人才是工商银行财富管理服务的核心所在,他们各具所长,力求卓越,竭诚为您提供细致入微的财富管理服务,并致力于与您建立互信互赖的长期合作关系。

理财顾问以您为尊

身为工商银行的尊贵客户,您将会有专属的客户经理,与您紧密沟通,随时了解您的需求,提供一对一的专业理财服务。您的专属客户经理经过严格的培训,拥有CFP、AFP等各种专业资格认证,并与财富管理专业团队通力合作,全方位满足您的财富需求。

工商银行苏州分行的财富管理专业团队已拥有178名金融理财师和36名国际金融理财师,其中汇集证券、基金、外汇、保险、信托、贵金属、房地产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精英,他们身经百战、经验丰富。若您需要,财富管理专业团队可直接为您提供面对面的顾问服务,协助您定制最合适的投资组合方案及资产管理计划。

财富资讯唯您专享

在跌宕起伏的金融市场中,唯有把握先机,方能决胜于千里。工商银行财富管理专业团队时刻紧跟全球市场动向,为您提供种类齐全的市场资讯和高水准的研究报告,包括每日财经点评、每周市场分析、每月财经展望,以及持续提供的市场研究报告,助您随时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和深入的市场分析。

三、“尊”

先觉于人,方能尊享四方。既为尊贵客户,当享财富尊荣。我们为您精心准备多项专属、优先、优惠服务,力求让您享受胜人一筹的贵宾体验。

专属介质卓尔不凡

财富卡,是我们专为您准备的尊享识别介质。采用磁条和芯片双介质的财富卡是符合银联标准的白金借记卡,具有消费结算、转账汇款、存取现金和投资理财等多重功能。

贵宾通道私密便捷

您可尽享工商银行百家财富中心专属服务空间、营业网点业务优先办理、贵宾版网上银行、贵宾服务专线等贵宾礼遇,全方位满足您对于“私密、便捷、安全、尊贵”的服务要求。

专属费率开源节流

“节流”与“开源”同等重要,我们为您提供个人结算、账户管理、保管箱、资信证明、理财协议、电子银行等多项业务的专有费率优惠,全方位降低您的交易、投资、融资、账户管理等成本支出,助您早日抵达财富新领地。

四、“享”

享益全球,方能高瞻远瞩。

服务无国界,当您身处世界其他地方,亦可无障碍地享受工商银行环球金融服务;我们还为您提供独特而贴心的增值服务,令您的生活更显丰盛。

增值服务精益求精

第2篇:资产管理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措施

从当前现有状况来看,我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以至于固定资产价值不能够得到有效发挥,进而带来资产的无形流失。在新形势之下,如何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

在当前的医院固定资产核算工作当中,需要一个团队整体协作进行,也正是因为如此,内部工作人员才会存在着依赖的心理,总是认为,自身的工作效率与团队工作效率似乎没有直接的关系。由于缺乏责任感,再加上医院有的时候疏忽了关于固定资产核算人员的培训,使得核算人员内心产生惰性,也不愿意为之付诸努力,间接造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受到了不良的影响。

1.2盲目购置,利用率低

从以往的实践经验来看,一家医院成立时间越长,相对应的固定资产问题就会越复杂,主要表现就是,一方面不能够对于老旧设备进行更新,另一方面却依旧购进大量的设备。这种现象所带来的直接的后果就是医院当中固定资产结构比例失调,存在一种盲目购置的现象,设备的利用率也并不高。此外,医院在对于新型设备进行购置过程当中,很少能够对其进行市场分析,没有考虑到其价格因素,或者是需求与供给方面的因素,因而带来了医院固定资产结构的混乱。其他配套设施与服务也并不能够发挥价值与作用,由此带来了严重的资产浪费现象,极大地降低了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而从医疗设备本身来看,其是需要进行定期维护的,如果前期采购环节都没能做好有条理,那么后期维护方面也会带来比预期更高的费用,给医院资金运转增添了负担。

1.3管理体制不完善

从表面上来看,医院的管理部门分门别类,在资产账目上有明确地记录。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受到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系统化管理受到了限制,医院的规章制度也单纯流于形式。正是因为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没有建立医院管理系统,所以不能够明确各个部门的财务审核,以至于医院的固定资产使用在登记账目管理方面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甚至在有的时候还存在着设备购置无账可查的情况,严重阻碍了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2.1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

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必然离不开每一个工作人员的支持,而良好的固定资产成绩也离不开管理人员的努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提升上来。所以,对于医院来说,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强化固定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使得内部管理人员的能力与水平都能够得以提升。具体来说,应当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感,通过职业素养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培养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其次,医院应当重视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必要的时候可以开展专业性的学术讲座,或者是外出进修、技能考核的方式,达到强化管理人员业务技能的目的。这样一来,能够引导工作人员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紧密结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2.2科学合理购置医院的固定资产

对于固定资产进行合理购置,能够有效避免资源浪费现象,其还能够有效优化医院对于固定资产方面的管理,将管理效率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面上来。医院在对于固定资产进行购置的过程当中,需要满足技术型、功能强和价格优等方面的标准。在采购之前,医院需要派出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市场进行调研,然后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市场调研情况上交可行性报告以及审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可行性报告的分析与论证是一项较为关键的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应当把握正确的投资方向,避免出现设备闲置与浪费的现象。在采购过程当中,需要秉承着公开透明的原则;设备采购之后,应当进行验收入库的工作,按照入库相关规章制度,对于固定资产进行分类保管。

2.3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和其他行业相比较,医院固定资产规模较大,种类繁多,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医院有必要针对当前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变,从而有效优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将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提升到一定程度上来。对于医院管理部门来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执行监督机制,强调医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既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监督的关系。此外,医院当中的各个部门应当明确划分责任与权利之间的关系,明确自身的工作范畴,从而使得固定资产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保证整个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健全。

3结语

总的来说,在医院现阶段的管理工作当中,深化固定资产管理是关键所在,其对于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转变管理理念,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从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邹广文.浅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4(33):225.

[2]秦洁.浅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15):62.

第3篇:资产管理市场分析范文

据证监会最新公布的新股审核信息,2008年5月成立、刚刚持续经营了三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券商“新丁”东兴证券目前已进入IPO初审名单,其保荐机构为瑞银证券。若东兴证券最终顺利上市,其将成为A股最“年轻”券商,也是唯一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系券商。

目前已有19家券商在A股成功上市,除东兴证券之外,排队等候上市的还有国信证券和东方证券。证监会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国信证券的IPO申请处于“落实反馈意见中”,东方证券则还在初审阶段。市场分析认为,在券商IPO特殊监管即将放开的政策春风下,今年下半年或将迎来券商上市潮。

跑步IPO

作为AMC券商,东兴证券设立至今,刚度过了2009年、2010年、2011年三个完整会计年度。根据相关规定,企业欲在A股上市,至少须提交三个完整会计年度的经营数据,分析认为,东兴证券跑步IPO,背后折射的是控股股东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勃勃雄心。

资料显示,东兴证券是由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中的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东方资产)、中国铝业和上海大盛资产有限公司(大盛资产)于2008年5月发起设立的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注册地为北京市,注册资本15.04亿元。

东兴证券的前身是被托管的闽发证券。1988年成立的闽发证券,创办之初为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下属企业,1996年与人民银行脱钩。

2000年11月,闽发证券增资扩股至8亿元。2004年,因各项违规经营而造成近90亿元财务黑洞的闽发证券被证监会委托给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托管。

东兴证券的成立,被认为是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在东兴证券挂牌仪式当日,时任公司总裁的梅兴保曾向媒体表示:“东兴证券将会是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重要一枚棋子。”目前金融控股已现雏形的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旗下除拥有东兴证券外,还有东兴期货、上海远东资信评估公司、中国外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平台。

“虽然外面看来,东兴证券提交IPO有些突然,实际上早有规划。”一位接近东兴证券的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据媒体报道,在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2010年新春会上,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时桂芬介绍,东兴证券约在2008年时制订了三年上市方案,公司一直往这个方向走,但先让各个业务更平衡。

投行业务方面,东兴证券2009年1月取得保荐资格,承销了首批创业板公司中的探路者。除了保荐资格,2009年,东兴证券还新增了四项业务资格,获得了全牌照。

这四项业务分别是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基金代销业务、代办系统业务。其中自营业务实现权益类自营业务收益率7.6%。

股指期货方面,2009年,东兴证券收购了蓬达期货100%股权,将其更名为东兴期货,并增资5800万元至1.08亿元,公司注册地由烟台迁往上海。

形势所迫

作为中小券商的代表,东兴证券跑步IPO实属形势所迫。

最近一两年来,随着佣金战愈演愈烈,中小券商盈利能力迅速恶化。东兴证券亦不例外。数据显示,东兴证券近3年利润呈下滑趋势。公司公布的审计报告显示,2011年、2010年、2009年,公司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41亿元、4.9亿元、5.06亿元。

在营业收入、净利润和各项业务净收入等指标上,东兴证券与新近成立的东吴证券、西部证券等相比,也略逊一筹。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排名数据,东兴证券2010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位列第40位和第37位。

投行业务方面,因为此前收购闽发证券的资产主要是经纪类资产,投行对于东兴证券来说,没有基础。

数据显示,继2009年上市的探路者之后,去年,东兴证券成功保荐了亚太科技、东宝生物、露笑科技、加加食品4个项目,但今年至今尚无一例项目推出。

东兴证券的研究也没有优势可言。2011年的券商预测,30多份券商年度策略报告显示,九成将今年沪指高点定在3500点以上,其中,东兴证券乐观预测指数会上摸至4500点,但指数高位3100点都不到,一度被媒体批为“最不靠谱券商”。

“在当前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制下,证券公司只有具备相当的资本规模,才能在业务资格的获取、业务规模的扩大方面抓住机遇。对于中小券商而言,尤其如此,要想发展新业务,不输在起跑线上,扩充资本是首要的任务。”一家中小券商高层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随着券商各项创新业务的大力推进,扩充净资本成为突破证券公司未来发展瓶颈的当务之急。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包括国海证券、国金证券、宏源证券等5家上市券商240亿元再融资计划。屡次受挫的东北证券在今年抛出40亿元的定增计划。

方正证券亦表示,随着新业务的开展,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如条件具备,年内将启动再融资。

中小券商不是没有意识到压力。今年年初,五矿证券刚增加了注册资本到8.8亿元,该公司董事长任珠峰透露,公司还计划尽快引入有资源优势的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至15亿元。

金元证券增资的20多亿元资金目前已全部到位,据悉,公司计划今明两年引入战略投资者,争取5年内实现上市;财通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完成增资扩股后的重点工作是股改,公司主要是为了争取5年之内能够上市。

近日证监会公布的《关于推进证券公司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措施(征求意见稿)》中提到,“证监会机构部拟于年底前取消证券公司首次公开募股上市审慎性监管标准”,意味着券商IPO严格监管放开在即。由于2011年的券商各业务排名尚未公布,无法确认东兴证券是否满足于证券公司IPO的审慎性监管要求。

在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看来,在全面放松管制的前提下,现有的券商行业将迎来行业大洗牌,行业整体将从以前的“扶优限劣”“扶大限小”进入全面的、残酷的竞争期,大部分券商将最终消亡。

华兴银行夏博辉:5年打造最佳电子商务银行

日前,广东华兴银行宣布电子银行系列产品正式上线,同时秉承“安全、简单、实用、智能”服务理念的“华兴|6A电子银行”业务品牌也正式亮相。华兴银行副行长夏博辉说,电子银行业务是华兴银行加快业务创新、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

夏博辉说,针对电子银行业务,华兴银行在总行层面单独设立了一级部门—电子银行部,专门负责6A电子银行品牌建设与产品研发和推广,以“让客户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获得广东华兴银行全智(All-around)、无限(Available)和卓越(Ace)的电子银行服务”为目标,搭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电子银行交易渠道体系和产品体系,包括个人网上银行、企业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短信通等。夏博辉透露,广东华兴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未来一年的交易都将是免费提供,一年之后的收费标准仍待确定,不过肯定“将会是在业内最有利于客户和银行和谐发展的方案”。

第4篇:资产管理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后勤社会化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1999年12月,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突出社会化。随着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后勤经营服务实体的成立,后勤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要求与之相对应的后勤财务管理制度也要不断完善和创新。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

1.财务管理体制方面的变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首先对财务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打破了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由以行政管理为主转变为以经营手段调节为主。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前,高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后勤财务属于高校的二级财务;改革后,高校与后勤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后勤部门的财务管理体制需要重新构建。

2.资产管理方式的变化

后勤社会化改革前,资产是作为学校的一部分,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一般无偿使用,学校资产管理部门主要侧重于实物形态资产的管理,而后勤部门则更侧重于资产的购置和使用,不会更多考虑资产的管理。改革后,资产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产由非经营性转变为经营性,学校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控制,由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方面转变;同时,学校也对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出了明确要求,后勤集团不仅要有效地使用资产,更应该管理好资产,并做好资产成本的核算。

3.会计核算体系方面的变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前,因后勤不具有完整的自主经营权、分配权,其财务核算仅局限于由高校所需而发生的部分费用,会计核算仅以事业核算为主,这些核算内容只占财务核算体系的一小部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财务核算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事业财务核算逐步向企业财务核算转变),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体制也在由一级向多级化过渡。在此情况下,高校后勤财务必须改变管理层次不明,职能不清,信息不畅的现状,必须改变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增强成本意识,提高经济效益。

4.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方面的提高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作为独立法人存在,其财务体系相对独立,但高校仍然要加强对后勤财务工作的全面监督。为了进一步强化改革后对后勤财务的监督,确保后勤社会化改革顺利进行,学校应委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具有强烈事业心与高度责任感的会计人员监管后勤财务。

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面对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种种变化,高校财务管理要把握机遇,积极应对目前面临的挑战,理顺高校与后勤集团的财务关系,构建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模式,真正做到既有利于高校对后勤集团的财务监督管理。

1.适应改革需要,建立决策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机制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管理的重心在决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决策,财务预测是为财务决策服务的。财务计划是财务决策的具体化,财务分析是为了肯定成绩并找出不足或失误,以利改进和正确决策。因此,后勤财务工作必须建立以决策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财务工作必须构建以决策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做到“三个主动”。

(1)主动服务决策。高校后勤社会化以后,在决策时都离不开财务数据和市场分析等信息支持,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平时要切实把握这些信息,并主动为决策者服务。

(2)主动参与决策。市场化、企业化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大多决策方案都需要从财务角度进行分析,这要求财务人员平时要站在领导和全局的角度主动参与决策论证。

(3)主动执行决策。高校后勤的各项工作都需要财务保障和服务,都需要财务工作的积极配合,这要求财务工作要认真执行决策,并且从财务角度对其他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以保证决策顺利地得到执行,并使发生偏差的决策及时得到纠正。

2.借鉴他人发展经验,做好清查核资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要认真借鉴国有企业和其他高校发展的经验,明晰后勤资产的产权关系,切实做好后勤实体分离之前的清查核资,以便后勤实体在与高校分离后真正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经营运作。高校后勤集团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要积极推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合理优化产权结构,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后勤集团作为独立法人,要利用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好时机,可以面向社会和实体内部吸收优质资产、资金,增强后勤实体自身的造血功能,从而促进后勤实体的发展。

3.加强会计核算,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改革以前高校后勤财务与学校财务的关系是资金拨付关系特别要重视完善有关制度,包括依法收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度。后勤服务收费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面向校内师生的基本后勤服务,在享受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应采取不含税金的成本价收费;面向社会的服务,必须以确保教学、科研行政工作和学生的生活为前提,并实行市场定价。后勤服务是从高校整体中分离出来的,长期以来形成的资金拨给、资金使用、不定价成本核算的观念,影响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因此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成本核算观念,坚持收支配比原则,使成本核算制度化、规范化,要通过成本核算将原来的拨款驱动机制转变为市场驱动机制。后勤财务管理必须通过责任制规范后勤部门的经济行为,做到职责清晰,职能明确按需设岗,以岗择人,减员增效;对后勤所属经济实体要进行统一管理,分户核算,定期考核,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4.加强后勤财务队伍建设

高校后勤社会化将后勤变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这样的经营实体要按照现代会计制度进行完全成本核算。后勤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对会计理论知识、会计方法、有关经济制度和政策全面地理解并准确地把握,还要透彻地了解后勤实体的客观经济环境与经营管理目标,提高业务判断能力,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后勤财务人员要加强会计业务学习,不断更新会计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从传统的记账会计向管理型、参谋型会计转变,以适应高校的后勤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第5篇:资产管理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 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5. 010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5- 0014- 02

目前,医疗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医院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所以医院需要提高风险意识,积极迎接医疗市场竞争并采用各种操作性强的方法,避免财务风险,适应医疗市场变化,从而保证医院稳定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及控制风险,减少医院经济损失,是值得我们广大医院财务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1 当前我国医院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1.1 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欠缺

当前我国很多医院财务工作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我国很多医院一直以来都属于公立性质,很多财务工作人员只是将报表编制和财务问题处理视为财务工作重点,严重缺乏风险意识;其二,很多医院都未构建内部风险应对机制和管理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院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1.2 缺乏必要的资金安全管理机制

医院未建立健全有效的资金安全管理机制是增加医院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医院在进行采购时,并未对医疗产品进行深入的市场分析,更没有采用科学论证方法对医疗资产必要性进行分析[1]。这就导致医院购进了很多价格高但没有很大的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这些固定资产创造的经济效益较少,并且造成资金在很长时间内难以回收,增加了医院资金风险。

1.3 缺乏财务核算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当前,在医院各项物资的采购和发放工作中严重缺乏应有的管理和监督,未对物资运用全过程进行核实,常常出现物资不齐全、破损、过期等问题,这样无疑增加了医院财务风险,损害了医院利益。

2 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2.1 完善财务分析体系并严格控制医院各种费用的支出

建立完善科学的医院财务分析机制,合理组织收入,控制支出,医院系统每个环节进行财务核算,然后汇总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及时了解医院不同时期的费用组成和变化,掌握资金规划实施情况,并分析找出导致财务风险的最主要原因,从而探究出预防财务风险的有效方法,增加经济效益。另外,医院还可以实行定期总结或开展专题分析,从而提升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同时开发成本核算管理信息系统,与医院物流管理、经费报销、固定资产管理等业务相结合,将各个独立的业务数据整合成一个共享的数据库,加大信息共享力度,提升管理效益。

2.2 加强医院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财务工作人员严重缺乏风险意识也是导致财务风险加大的主要原因。需要广泛宣传财务风险的危害,积极开展风险管理的教育培训活动,切实增强财务人员对预防财务风险的重大意义的了解,掌握各种财务风险控制的方法和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2.3 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完善医院资金管理机制,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严格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根据医院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要切实保障资金管理落到实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健全医院内部财务管理机制,要求财务人员合规开展财务业务活动,有效控制资金风险,避免资金浪费。

2.4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是一种控制制度和规范化的程序,是预防和控制资金风险的有效方式。医院财务预算机制可以反映医院资金风险控制机制的完善程度。预算机制完善是医院有序开展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医院加强财务监管、控制、审计、考核的根本依据[2]。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将过去单一的财务资金规划拓展到采购、工程建设、投资等方面开展全面的资金预算活动,从而形成资金的集中管理模式。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涵盖医院有助于医院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科学理财,有效避免资金风险。

医院是我国社会保障系统的重要构成部门,确保其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财务风险是每个医院都会面临的问题。随着我国医院管理机制的改革,医疗市场竞争食愈演愈烈,医院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对于医院财务风险,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增强风险意识,深入探究风险出现的原因,做出正确的判断,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完善资金管理机制,减少财务损失,提升医院经营水平,加强医院的综合竞争力,保证医院安全、稳定、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篇:资产管理市场分析范文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研究与建议

农村金融交易成本问题探析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现状与策略选择

法人导向下的外资银行本土化战略分析

金融创新、系统崩溃与风险防范

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完善我国现行农产品收储政策研究

从消费观念的变迁看大型连锁超市的绿色营销

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流程图法在非诉讼法专业课的推广应用

从文化负迁移现象论跨文化交际教学

合作式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浅谈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金融理论与教学》全年总目次

投资保险系实习基地建设

名师风采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动态趋势研究——基于泰尔指数的测算

TCBS系统下国库资金风险测度指标体系设想与实证分析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研究与建议

农村金融交易成本问题探析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现状与策略选择

法人导向下的外资银行本土化战略分析

金融创新、系统崩溃与风险防范

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完善我国现行农产品收储政策研究

从消费观念的变迁看大型连锁超市的绿色营销

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流程图法在非诉讼法专业课的推广应用

从文化负迁移现象论跨文化交际教学

合作式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浅谈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金融理论与教学》全年总目次

投资保险系实习基地建设

撰稿须知

基于缺口模型的商业银行的重新定价风险分析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选股择时能力实证研究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其转移研究

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中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金融服务外包:理论基础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信用卡业务市场分析

大陆与台湾债券市场对比研究

中国金融服务业BPO的SWOT分析

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定价研究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困境及其对策

农信社历史包袱化解问题探讨

破解农村金融瓶颈制约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分析

个人消费信贷评价模型的探讨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刍议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探讨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第7篇:资产管理市场分析范文

一、高等学校完善会计决策与控制体系的意义

(一)高教大必然要求高等学校切实提高管理效益

自《面向21世纪振兴行动计划》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通过大发展步入大众化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高等教育微观管理主体的各高等学校要持续协调发展,必须以科学管理来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在经济学中管理的含义是:在既定资源的投入条件下如何提高效率。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高等学校所面对和所需要的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管理了。高校在履行教学、科研、服务三大职能的过程中,已由单纯的社会事业型变成了事业经营型,其办学行为已与社会经济行为融为了一体。良好的管理效益是高等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二)提高高校管理效益的关键是决策与控制

决策,就是从为达到同样目标而采取的许多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判断过程,决策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各方面。管理决策创始人,美国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正确的决策符合教育和客观经济规律,能够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完成学校的既定目标,是提高高校管理效益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决策需通过完善的控制体系保障实现。控制,就是监督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有计划地按决策的既定目标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可分为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高校提高管理效益,内部控制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三)提高高校经济效益需完善会计决策与控制体系

高校管理在国家财政已取消了全额预算管理制度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明确规定了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节约留用”的原则的情况下,财务管理的作用及意义被日益突出出来。维护学校良好的财务状况,加强财务管理,充分发挥高等学校财务在理财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追求资金的使用效益,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在目前的教育体制和经济环境下,会计决策成为与保障高校的教学决策、科学决策、人事安排决策、物资供应决策、后勤服务决策等经济效益决策的双刃剑,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经济效益决策中心是会计决策。

高校的会计控制,是指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有关的控制。会计控制自产生之日起就与会计信息质量密不可分,会计信息是决策者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保证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直接关系到组织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影响高校管理的经济效益。同时,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形成上下协调、前后呼应、相互制约的控制能力,强化监督、堵塞漏洞,防止错误和舞弊,保护高校资产的安全、完整;而且内控制度的完善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为目标,可以有效的降低管理成本,直接促进高校经济效益。

二、高等学校会计决策与控制的特点

会计决策与控制是在会计的专业领域中所体现的具体管理职能,科学的会计决策与控制借助于完善的会计决策与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得以实现。高校在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由于其上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到目前虽然在财务管理的大环节上已有一定的规范,但还缺乏系统的管理,存在一些不足。

(一)实行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存在局限性

高校普遍使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平台,较之过去传统会计手工记账生成的会计信息有极大的促进,降低了劳动强度,使账簿与收支册不符等差错率大为下降,改变了手工记账只有到月底才做月结,平时无法得到财务报表等信息的绝对静态状态。但现行的会计信息系统不能满足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不少局限:系统信息处理方式单一、系统缺乏管理会计职能、系统所生成输出的会计信息有限、系统缺乏信息交流界面,不利于校内部各部门间交流。

(二)片面强调不相容职务分离使管理信息成为信息孤岛

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出现差错和舞弊又便于掩盖其错弊行为的职务。高等学校管理中历来对不相容职务分离工作非常重视。各学校都专门设立人事、教务、资产管理、科研、财务部门等作为职能部门分别负责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以实现不相容职务分离。事实上高校的管理活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会计的角度,学校的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无一不与财务管理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现实的高校管理中,各部门都运用机辅助管理,但数据都是分别生成,各自为政地运用各专业的管理软件以提高工作效率,学校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帐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实物帐严重不符,学费收缴明细帐与学籍管理情况不一致是许多高校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把学校的人权、财权、物权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实现了不相容职务分离,但使数据割裂,使各部门的管理信息成了一个个无法协同发挥作用的信息孤岛。

(三)未能充分运用校园局域资源进行会计信息交流界面的建设

目前各高等学校都拥有较完善的校园网络资源,但对网络财务管理系统使用非常贫乏,在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上一般都是以财务部门内部组成的局域网以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实时处理业务系统,对运用校园网资源的效率有限。在校园网上实施的主要是由财务部门维护财务的法规与相关政策的信息,或开通一些职工个人工资信息等查询系统,缺乏高校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数据与财务部门核算互动交流处理的界面。

三、以CIM哲理为指导进行高校会计决策与控制系统的建设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高校会计决策与控制系统的建设首先应解决的是会计信息的孤立问题,因此导入CIM哲理作为指导具有实际意义。

(一)关于CIM哲理

CIM是计算机集成制造(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的缩写,CIM的哲理提出者是美国的约瑟夫哈林顿博士,在1974年提出来的解释为:组织现代化生产的哲理。欧共体CIM-OSA(开放系统结构)课题委员会定义为:CIM是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的综合作用,旨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响应市场的能力。

(二)CIM哲理的价值

CIM旨在提高企业的劳动效率和对市场多维变化的响应能力,按CIM哲理所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CIMS,抽象地表述就是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成,这种理想的运作不可否认地由高度的信息集成与物理集成为支撑,以人的集成为关键。因为在市场分析、决策、生产经营目标的确定、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新的构思永运需要人的创造性。CIMS作为人、经营、生产、技术的集成系统可以满足这种及时、精益生产方式的需要,并已取得惊人的效率,实现了它应有的价值。邯郸钢铁集团公司作为国家863的《邯钢CIMS重点示范工程(一期)》的信息化建设,是CIM哲理在应用的成功案例。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一种称为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资源计划)的新型企业管理系统在国外逐渐兴起,众多的企业纷纷建设自己的ERP系统。在,联想、康佳等国内知名企业不断加入实施ERP行列之中。回顾ERP的轨迹,ERP是由20世纪80年代的MRPⅡ演进而来,而MRPⅡ的代表技术就是CIM。

(三)完善高校与决策体系的思考

1、加强信息集成,建立会计决策控制系统

企业的CIMS系统从上至下一般可分为四个级次:企业管理决策级、生产作业调度级、过程控制级和基础自动化级,在信息集成的支持下实现的。高校的会计决策控制系统的完善可以引入企业CIMS的理念与,以高校各职能部门核算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由下至上依次为职能业务层、会计核算层、内部管理层、财务决策层。

按照CIM哲理物流和资金流集成的理念,就要把会计数据的取得延伸和前置到物流业务发生时,即把职能部门在履行资产管理、学籍管理、人事管理职责时产生的物流、信息流等业务数据存入与会计核算部门统一的数据库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为系统的职能业务层;会计核算层根据职能业务层基础数据,按照会计制度编制记账凭证,实现会计业务,而完成会计业务的过程同时也是对职能业务层的数据进行审核的过程,大大增加信息的真实性,并真正发挥出会计部门对业务部门的监督控制作用,经过核算处理的数据为向内部管理层提供的信息,同时向外部使用者提供统计会计报表或同时生成职能业务层的职能业务信息,会计核算层再根据管理层下达的控制信息不断调整具体工作,并把调整信息及时传递给职能业务层;管理层处于系统的中间层,起着中枢作用,它根据内部核算层提供的核算信息,经过统计,产生一系列财务信息,提供给决策者,同时又能对外提供有关财务计划方面的控制信息,并结合外部输入与决策层提出的管理计划和控制指标信息等指导会计核算层不断改进工作;决策层是系统的最高层次,它根据外部瞬息万变的动态、发展信息,在充分分析内部中层管理者提供的财务信息的基础上,充分运用高层领导者的智慧,提出预测和决策信息,并下达决策方案。当然以上系统的运行必须在各个级次的自动化建立的基础上,各层级之间有相互联通的,能实现各种数据的整体集成功能,产生实时的动态信息,实施对高校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运行与控制,达到进行预测、控制和决策的目的,做到从根本上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

为进一步阐述上述系统的构架,以固定资产管理为例,对高校决策会计决策控制系统进行说明。在形成固定资产需求的前提下,首先由需求部门向固定资产管理职能部门提出固定资产需求申请,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已有的规定进行审批,并将审批意见中有关资产基本性状、使用部门、资金需求概算等基本信息输入机并传递给会计核算层,会计核算部门依据资产管理部门计算机传递的信息提供固定资产采购的资金支持;在购入资产后,办理固定资产的验收、领用手续,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把验收领用手续的基本信息如采购价格、资产性状、领用部门、经办人员等输入系统数据库,会计核算部门依据现有规定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传递的信息进行审核,以经审核无误的信息为基础编制会计凭证,完成采购经费的报销,使用部门的归集等,实现固定资产核算会计业务,并存入系统数据库,使固定资产管理的物流信息与财务管理的资金信息即时集成,成为管理层合成会计报表、资产管理部门生成固定资产明细帐的核算信息;管理层(包含会计部门管理者与职能部门管理者)可根据决策者的需要对核算信息进行汇总、筛选,提供包含固定资产与资金状况的专项信息或全面的财务报表传递给决策层;决策层可对会计、管理信息进行实时调用、查询,结合学校的实际,分析管理层提供的有关固定资产的信息,形成固定资产管理的决策并授权给相关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会计核算部门根据决策层的下达决策有序开展固定资产的管理。上述流程周而复始,真正实现信息流向理顺,数据来源于底层,数出一门,加工快速,传递通畅,查询方便,便于领导能够进行科学的预测、正确的决策和及时的控制,实现的高校管理新模式。

2、有效利用校园网资源,实现实时的会计决策与控制

高校会计决策与控制系统应充分运用学校丰富的局域网资源实现决策与控制功能。首先以校园网资源为依托,建立“实时核算系统”,对学校的各种事项在发生时即可实时记录、实时处理、实时报告,并且提供“金字塔”式的报告结构,形成包括最底层的原始数据到高层的浓缩信息,通用、专用信息的信息流,经授权信息使用者可直接进入信息系统,信息使用者进行双向交流, 及时获取、自主选择会计信息,从而满足其决策需要,不必再等到分期报告出来之后,去获得那些经综合的历史信息。同时,信息使用者与信息提供者交流的平台也使信息使用者与信息提供者进行实时的相互监督、控制成为可能,信息使用者可以依据授权的权限审核信息的正确性,而信息的提供者则可依据系统的数据验证领导决策的民主性与合理性,从而使信息更准确、工作更有序、决策更科学。

第8篇:资产管理市场分析范文

2013年7月19日,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全面放开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中国经济改革已经进行30多年,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以价格为信号市场供需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因此,对价格由计划管制到完全放开的转变,这在商品领域已经基本实现,但在资本领域代表资金价格的利率尚未完全放开。发轫于1996年的利率市场化已历时16年,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短期,后小额、长期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二、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的挑战

根据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结构调查及结合市场分析,从短期来看,放开贷款利率定价权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较小。以长沙农信社为例,其贷款利率区间维持在基准利率到1.8倍基准利率之间,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利率市场化将对农村信用社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大银行战略下沉带来同业竞争加剧

从美国、日本等国家利率市场化过程来看,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业务更多的向两个方面转变。一是从利差收入向非利息收入转变;二是在利差收入领域从一些不太具有谈判能力的领域转向更多具有谈判能力的领域。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国有大银行加强对投行业务、财富管理及中间业务等方面的竞争,转型成全面金融供应商;另一方面,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将加大对零售业、小微企业与“三农”领域的竞争。这些银行战略重心下移将对农村信用社业务带来巨大冲击。

(二)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的资产与负债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贷款利率定价的关键在于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其贷款利率能否足够弥补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的关键是对信用风险识别与计量。因此,准确计量贷款对象的违约率及违约损失率对农信社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巨大挑战。以长沙农信社为例,目前长沙农信社辖内九家农商(合)行尚未有一家能对贷款信用风险进行准确计量。存款利率定价的关键是市场风险管理水平,存款利率定价准确与否关键在于对市场风险的识别与计量,需通过对未来市场利率波动的正确判断来制定存款利率定价策略。目前长沙农信社辖内农商(合)行只有浏阳、雨花对内部资金进行转移定价,且定价是事后的,粗放型的。

(三)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现行的经营理念带来挑战

农村信用社当前的经营思路是“重规模、轻结构,重收入、轻成本,重资产、轻负债”,追求以贷款规模带动息差收入增长,存款结构中定期比重较大,利息支出成本较高,奉行典型的“资产管理”经营理念。在利率市场化后,经营理念将由“资产管理”向“资产负债管理”转变,平衡全行资产负债结构,以全面资产负债管理的理念来配置全行资产负债,加强存款成本约束,实现精细化管理。

(四)利率市场化将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破产风险

伴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是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机构破产清算制度,政府不对银行信用进行担保,存款保险制度只对小额存款提供保证。根据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在利率市场化后,金融业集中度会加强,小银行破产压力较大。农村信用社目前绝大多数没有统一法人,每个独立法人规模比较小,抗风险能力弱。由此,会产生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吸收存款的难度加大,成本可能会比大的商业银行高;二是对流动性要求更高,将直接影响资产回报率;三是对声誉风险管理水平要求更高,需时刻关注突发性事件对银行声誉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免产生挤兑风险。

三、利率市场化下农村信用社的优势

利率市场化带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一些挑战,但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如果能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则能在利率市场化的大浪中壮大自己。

(一)农村信用社对“小微”及“三农”信贷客户有先发优势

利率市场化后,优质的“小微及三农”客户将成为各个金融机构竞争的重点。因为此类客户议价能力较弱,息差收入最大。农村信用社传统的信贷客户就是“小微与三农”,与之共同成长,客户粘性比较强。因此,农村信用社对此类客户竞争有天然的先发优势。

(二)农村信用社存款小额分散,在成本上有优势

从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存款结构来看,大部分存款是小额存款。从统计学意义上来看,小额分散的数据是较为稳定的分布,因此小额存款比较稳定;从利率市场化进程来看,小额存款利率将是最后放开管制的,因此具有较长的缓冲期;从成本上来看,利率市场化后,小额存款的议价能力相对偏低,因此成本较低。

(三)农村信用社决策机制具有“流程短,决策灵活”的特点

利率市场化后金融市场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存贷款利率波动加大、市场利率变化快,对金融机构而言需要一个“流程短,决策灵活”的利率定价机制来贴近市场。农村信用社由于决策层级少,流程短,因此在定价的灵活性与时效性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正如我们目前贷款审批流程一样。

四、农村信用社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措施

中国利率市场化已只差最后临门一脚,存款利率市场化这只靴子迟早要落下。因此,我们要未雨绸缪地积极应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一)建立以信用风险评价为基础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贷款利率定价的关键是对客户的信用风险定价,这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用风险评价机制。对于信用风险评价目前比较完善的方法是评级法,通过评价客户违约率与违约损失率来确定客户相应的评级。因此,我们可以建立以信用风险评价为基础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首先,我们根据市场无风险收益率曲线确定一个基准利率,具体基准利率可以采用国债收益率曲线、“shibor”或票据贴现利率。

其次,根据当地信贷市场情况确立一个地区差异利率参数,主要参考当地竞争对手定价策略及当地金融服务竞争状况。

再次,依托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对每个企业按财务指标、行业地位、行业前景、管理层能力、担保状况进行评级,对不同的评级根据违约率及违约损失率确定信用等级利差。

最后,贷款利率由以上三项综合构成,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每季度调整一次。

(二)建立以市场利率为基础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

虽然当前的存款利率还没有放开管制,但我们应该先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为未来存款利率市场化做准备。以长沙为例,目前长沙地区仅有浏阳与雨花建立了初步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但不够精确与及时。

每个行可以建立一个以银行间市场利率为基准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首先,每个行根据自身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资金比率(资金比率+存贷比+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每个支行资金比率高于该比率,则说明该支行占用总行资金,需付出补偿;低于该比率,则说明该支行给总行提供了资金,需获得资金补偿。其次,以当时银行间市场基准利率(比如回购利率或shibor)减去该行平均资金成本作为补偿利率。最后,计算每个行占用或提供富余资金获得的对价,作为业务考核依据。通过上述机制可以树立全行的成本意识,当存款利率放开后,可以将内部定价机制改进后转变为存款定价机制。

(三)建立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形成资产负债管理理念

从全国农信社系统这几年发展来看,资金营运已经成为其第二大收入来源。以长沙农信社为例,2012年资金业务收入占全市营业收入的19.94%,2013年上半年资金业务占全市营业收入的33.4%,非信贷收入占比在逐步提升。因此,各行设立一个资产负债管理部门,以全面资产负债管理理念来配置全行资产负债,显得尤为必要。首先,可以通过比较债券资产、同业资产、信贷资产、票据资产等各大类资产风险收益来优化配置各类资产,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实现收益最大化。其次,可以尝试主动负债(吸收同业负债)来平衡全行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及流行性风险,为应对存款利率市场化做好初期准备。

第9篇:资产管理市场分析范文

我国已成功加入wto,证券市场也将逐步开放,只有10余年成长历史的中国证券公司,不久将与经历过百余年资本市场锤炼且实力雄厚的国外证券公司同场竞技。为了增强我国证券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业务创新和管理规范两手同等重要。就规范管理而言,无论证券监管部门还是证券公司本身都面临着一个严肃的课题��如何提高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如何提高证券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本文从证券公司的业务构成着手,分析了新形势下国内证券公司的风险类型,并在对中外证券公司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应对措施。

一、从业务构成看我国证券公司风险

我国证券公司(指综合性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按照《证券法》的有关规定有经纪、承销、自营、兼并收购、基金管理、咨询服务等。因此证券公司风险根据业务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一)证券经纪业务风险

由于经纪业务收入占证券公司总收入的比例较大,一般达到40―50%以上,因此经纪业务风险是证券公司最基本的风险,主要表现有:

1.经营风险

由于经纪业务的佣金收入占证券公司总收入的比重较大,证券公司对经纪业务的依赖性增强,二级市场行情波动对证券公司收益影响较大,当行情低迷时,固定成本(如通讯费用、场地租金等)居高不下,经营风险凸现。

上海证券交易所2000年度会员年检结果显示,96家证券公司类会员只有32%被列为年检好会员,与99年相比在总体规模、盈利水平有一定提高的同时,仍有近十家证券公司出现亏损或接近亏损,相当一部分证券公司净资产低于平均水平,在资产经营安全性、合法合规经营、内部控制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2.拓展业务风险

随着证券市场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改革的深入,证券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拓展业务时采用的一系列手段措施,面临较大风险:

(1)向客户融资。由于向客户透支资金的方法已经被严厉禁止,变相透支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利用国债交易向客户融资等),有的还与银行共同协作,使融资行为不易被发现。(2)返佣。返佣使经营成本加大,一旦行情不好,返佣成为节约费用的包袱;返佣的帐务处理有的返还现金,管理漏洞较多;返佣比例制定亦有较大的随意性,增加了规范管理的难度;同时返佣税金的收取有的只代扣了个人所得税,未扣所得税、营业税,留下了隐患。(3)提供担保。证券公司有的分支机构为客户贷款资金提供担保,因担保方比较隐蔽,只有在资金链出现断裂,才有可能被发现,而这时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已十分严重。(4)三方监管。有的证券公司分支机构实行三方监管(一客户提供资金给另一客户买股票,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监管客户的股票,以保证另一客户资金安全),这是《证券法》不允许的行为,监管协议不受法律保障,监管行为不受法规认可,一旦发生纠纷,证券公司十分被动。(5)业务创新。为追求规模扩大和市场占有率增加,证券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的业务创新,并与银行、保险等机构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业务创新遇到来自包括技术、咨询、培训和推广等多方面的挑战,风险控制难度加大。

3.系统网络风险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证券行业的广泛应用,随着证券行业业务创新的不断深入,网络是否安全可靠、网络是否便捷高效变得越来越重要。但证券公司对此的风险控制及抗风险能力仍不容乐观。

(二)证券承销业务风险

证券承销业务是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因为项目周期长,受市场不可预测因素影响较大,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证券公司的连带责任增加,公司各项风险增大。

如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发展前景研究不够,推荐企业发行证券失败而使证券公司遭受利润和信誉损失的风险。对二级市场的走势判断错误,造成股票价格定位不合理或债券的利率和期限设计不符合市场需求,券商包销的股票卖不出去;或者在增发配股时成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证券公司资金被大量占用引发财务风险。随着b股市场将率先成为全流通市场,b股承销业务将有较大发展,如果履行包销责任,还可能出现外汇风险。对上市公司进行过分包装,在信息披露上出现过错,误导投资人,造成违规违法的风险。

(三)自营业务风险

作为证券公司传统业务之一,证券自营收入约占中国证券公司总收入的30%,但其风险却比较巨大。首先是市场风险,自营收益与二级市场走势关系密切。目前我国证券二级市场整体来讲投机气氛较浓,市场波动相对频繁,很多证券公司未建立有效的业务决策系统、调研系统、操作系统及相应的管理制度责任制度,面对相对较少的投资品种,证券公司无法利用套期保值等手段规避证券市场波动的系统风险,因此,二级市场的价格异常波动会给公司业务带来较大的风险。其次是新业务风险,很多新的交易品种即将推出,但由于业务新、经验少,容易出现问题。同时它在能够规避风险的同时,也有放大风险的效应。“李森事件”把百年历史的“巴林银行”毁于一旦就是典型的案例。第三是违规操作风险,追求自营业务收益增加,恶意炒作使股价震荡加剧从中获利。这种行为是《证券法》所严厉禁止的。一旦受到查处,公司的各项业务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四)其他业务风险

在上述三大业务之外,资产管理业务是很多证券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但其带来的风险在2001年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证券法》以及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指出,证券公司在从事资产管理业务过程中不得向委托人承诺投资收益,但是不少证券公司在进行资产管理业务时,还是违规进行保底和收益分配承诺,在操作不当时,易使应由客户承担的市场风险,转化为由证券公司承担实际的亏损。同时该业务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收益分配机制,致使收益分配的品种单一、凭经验确定,客户可选择的机会少,证券公司遇行情波动较大时,风险应对的能力欠佳。假设某证券公司注册资金20亿元,实际资产管理的资金100亿元。允诺资金的保底利润率是10%。按此计算,其年成本在10亿元左右,在大盘下跌20%,损失应超过15%达8.5亿元,加上公司自有的自营资金按10亿元计算,大盘下跌损失2亿元,则两者合计损失超过20.5亿元,对该证券公司来说已达到生死存亡的地步。因此,证券公司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一定要注意风险。不能盲目扩展。其他如国外证券公司获利丰厚的资产重组、并购业务在我国虽然也开展,但业务量较小,所以其风险并不明显。

二、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

随着证券行业的快速发展,证券监管理部门和证券公司对风险管理的认识正在逐步提高,这是我国证券市场得以稳健发展和证券公司业务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但是我们也看到,与发达国家的证券公司相比,目前我国证券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差距:

(一)科学风险管理理念的缺乏

发达国家的证券公司形成了一整套的科学风险管理理念,对风险管理有着很深刻的认识,不仅在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且在风险管理的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从认识、衡量、评价到控制的一整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而我国的证券市场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相比发展时间较短,缺乏对风险管理的科学认识,风险管理的经验是在惨痛教训中积累的,没有形成适合中国证券市场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

(二)组织架构上的差距

国外发达国家的各证券公司,根据其自身发展需要构建了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并且在市场发展中不断完善。如美林公司的管理体系:一名公司副总裁具体分管公司全面的风险管理事务,由其领导公司的风险控制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设计和修订公司的风险控制政策及程序,规划各部门的风险限额,评估和监控各种业务风险等。风险控制委员会的常设机构为风险与信用管理机构。而我国多数证券公司未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管理职能的部门,或建立了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但未有效履行风险管理职能。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架构亟待完善。

(三)管理手段上的差异

国外的证券公司对风险不仅能定性分析,而且能量化分析,即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统计技术等手段来定量分析风险。对风险的定量分析不仅是证券公司自身防范风险的内在要求,也是监管部门的硬性规定。在中国,很少有证券公司对市场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大多是仅凭经验判断风险,并以此进行定性分析。

(四)经营规模上的差距

与国外证券公司相比,我国证券公司存在规模小、数量多的现象。1998年全球十大证券公司平均资本(折合人民币,下同)为2334亿元,其中美林公司和摩根斯坦利分列一二位,资本规模分别为5618亿元、3448亿元。1999年底我国共有专业证券公司90余家,累计总股本为286.56亿元,平均每家股本只有3.184亿元。这样的规模难以适应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将面临较大风险的现状,更不要谈与国际证券公司竞争了。

三、风险防范与管理应对措施

(一)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

从国外证券公司实践来看,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比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更重要。其认为业务的主要风险不是业务本身,而是业务管理方式,违反纪律或在监管方式上出现失误最有可能引发风险。因此我们应不断地在整个证券公司内部强化纪律和风险意识,一方面自上而下地推动风险的警示教育;另一方面在对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作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风险控制制度,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风险,时刻警觉,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同时使风险管理策略具备灵活性,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

(二)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

证券公司必须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确保公司对各种风险能够识别、监管和综合管理。为此,风险管理委员会需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流程,一般包括:(1)成立一个正式的风险管理组织,此组织能确定风险监管流程;(2)审计委员会(向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公司整体风险监管流程进行定期的审核;(3)确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并由定量分析工具来支持;(4)公司最高管理决策层明确规定风险容忍程度,并且定期进行检讨以确保公司的风险承受与公司的各项业务发展战略、资本结构以及现在和预期的市场条件相一致;(5)在职责和分工明确的情况下,保持业务、行政管理和风险管理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协调。

(三)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

证券公司应当运用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技术,形成组织严密并能适时对风险进行监控的综合风险管理和控制模型。如借鉴证监会国际组织“资本充足率”的框架和计量与管理风险的var(value―at―risk)模型,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

var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度内,用于评估和计量任何一种金融资产或证券投资组合在既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大小和可能遭受的潜在最大价值损失。其风险管理技术是对市场风险的总括性评估,它考虑了金融资产对某种风险来源(例如利率、汇率、商品价格、股票价格等基础性金融变量)的敞口和市场逆向变化的可能性。var风险管理技术(或模型)是近年来在金融市场发达国家(主要在欧美)兴起的一种金融风险评估和计量模型,目前已被全球各主要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公司和金融监管机构广泛采用。

(四)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

证券公司的风险防范和管理的内控体系应该由三部分构成,即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

1.风险评估:首先是各业务岗位或工作流程中的风险评估。岗位或工作流程中的风险评估是对证券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中,每一项业务或每一个工作流程中可能产生风险的可能性的预测。它包括风险所在、风险所引起损失的时机、可能发生的损失原因、可能发生损失的金额、损失预测的可信度、损失发生的频率以及损失应对措施等。其次是整体风险评估。公司的整体风险最终都可能通过资产体现出来,因此,对公司整体风险的评估,主要是对资产风险进行测评。资产风险评估的主要指标有:(1)安全性指标:对外担保比例占资本总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0%;自营股票余额占资本总额的比例不得超过30%,自营债券余额占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50%等。(2)流动性指标:流动资产余额占资本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5%;长期投资余额占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30%。(3)盈利性指标:包括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等。通过对以上指标的分析,确定公司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而采取相应的防范应对措施。

2.风险控制:完善以一级法人制度为核心的授权分责制度,加强决策的集中性、统一性和权威性。实行与个人责任密切联系的集体决策制度,防止个人独断专行。建立高级管理人员岗位定期轮换和重点岗位定期轮换的制度,保持决策体系的新鲜和活力。

(1).经纪业务风险控制。公司要对营业网点合理安排,防止盲目扩张。建立和完善交易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职责,制定各岗位操作制度。进一步完善营业部各项业务的交易流程。加强财务稽核和现场监督。

(2).承销业务风险控制。建立“统一领导、专业分工、集中管理”的业务体制,在公司内部形成以专家评审委员会为核心的业务管理体制。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公司承销业务的操作流程;负责项目立项、策划、创新业务的咨询和评审;负责拟上报项目材料的评审。规范运作、严格自律、提高执业水准。

(3).自营业务风险控制。建立科学的决策系统。自营业务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研究部门、财务资金部门、风险控制小组、投资决策部门等共同参与完成。在这个决策系统中,投资决策部门是最高决策机构;研究部门对市场分析和投资品种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财务资金部门负责资金调拨、核算;风险小组对自营业务全过程进行监督。加强自营资金的管理;加强自营队伍建设;公司总部对整个系统的资金运作、自营操作进行统一管理,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效率,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