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期末学业计划范文

期末学业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期末学业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期末学业计划

第1篇:期末学业计划范文

【关键词】 技师学院 电气自动化 教学模式 改革 创新实践

引言:技师学院一直以来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宗旨,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目标,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学中我们也将贯彻落实这一宗旨[1]。现如今,电气自动化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各个机械工程相关的行业,可以说小到一个螺丝钉的制造,大到航空母舰、宇宙飞船的开发,都有电气制动化的存在,社会对技术过硬、实践能力强的自动化技术人才的需求非常大。

一、校企结合,优化课程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特点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强,概念抽象[2]。由于技师学院的学生都是初中毕业落榜或者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上大专、大本就读于技术学院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以实际的就业需要为基础,让自动化课程更加贴近企业的生产实践,为学习提高今后在企业中的竞争力,促M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电动机、输送器、自动装置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设计组装传送带,首先我们将组成传动带的模拟装置为学生准备好,给出单台机组织控制的基本流程和基本参数,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最后让简易的传送带能够运作起来,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实际化,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实践教学,优化教师队伍

技师学院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大多数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中教师都是“双师型”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由同一个教师完成[3]。教学中可用于学生动手操作的机械设备较少,学生对于电气自动化机械的了解也仅局限于书面。因此,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案,让学生走出课堂,丰富学生的视野,积极的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电气自动化博览会,或者组织学生深入企业,了解电气自动化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实时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让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例如:教师应该积极的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毕竟在电气自动化发展迅速的今天,新型的机电系统不断问世,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参加电气自动化博览会,熟悉SCADA\EMS等系统的应用原理,让学生见识更多的新型设备,丰富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更加坚定在技师学院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习,提高电气自动化教学的教学质量。

三、工学结合,优化教学过程

学生在技师学院的学习都是为了今后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那么,要如何工学结合,优化教学过程呢?一方面,我们必须将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将课堂教学搬到实习实训色基地中,建立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的发挥教师的督导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将“教”与“学”相结合,在实习的基地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体验电气自动化机械的操作流程,学会总结错误,探究解决方法,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4]。

例如:在学生掌握的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之后,我们就带领学生到实习的基地进行实际的操作,在保证学生不耽误生产的前提下,尽力让学生自己练习安装、操作、维修机器,让学生明白电气自动化在实际的企业生产中发挥出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且自己探究解决的方法,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引入技师学院的教学中,对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教师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电气自动化教学的时候,要不断的归纳总结,优化课程,让自动化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要立足实践、开发创新,努力的提升教师的自身教学素质,提高自动化教学质量,探讨出符合技师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技师学院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

参 考 文 献

[1]刘刚.浅谈技师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J].机械工程(自动化教育).2015年11期

[2]曹春霞.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现代机电工程.2014年08期

第2篇:期末学业计划范文

【关键词】电气技术;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一、“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

(一)成立课题小组,制定工作计划。

学校成立了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实施课题组,教务科、教研室、实习工厂等部分负责人担任课题组组长和副组长,电气教研组骨干教师担任成员,并负责定制工作计划及具体的研究和实施方案。

(二)课题研究工作。

1.确定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教学培养目标。根据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社会需求以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就业为导向,制定一体化培养目标,将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核心技能和辅助技能,各技术模块又都具体理论和技术要求。根据纵向分等级,横向分功能的原则来划分等级模块和功能模块。每个等级模块从简单到复杂,缩短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使教学更加科学系统化。每个教学功能模块相对独立,可以进行积木式多重组合,灵活多变。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教学层次需要来编排,对行业中出现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可以随时建立新的模块添加进去。

2.课程模块基本结构。根据确立的专业教学培养目标,考虑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结合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的特点,设立文化基础课程、基本技能模块,专业课程三大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是主体。专业课程模块分为电工基本功,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工厂供电,电机与变压器,照明安装,五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由若干个课题组成,它们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关联。

3.课程模块的特点。

(1)突出能力培养 。紧紧围绕专业教学培养目标设置模块,强调在传授知识、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理解深刻立体。各模块教学内容层次分明。教学内容安排先易后难、由浅至深、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原则,并打破学科系统编排的课程内容,以课题为中心,将涉及到的各门学科知识编排在一起,不同学科的知识不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集中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突出实践性和先进性。模块教学内容结合生产实际,注重将生产实践中普遍应用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技术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来,使学生在学校既能学习到扎实的基本功,又能了解到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水平,确保学生学到知识、技能及培养起来的职业能力就是当前生产实践中所需的,从而保证学生能很快适应企业工作,很快达到企业技术要求。

(4)强化技能教学。打破多年来重理论,轻技能培训的传统,树立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为技能训练教学服务,为职业能力培养服务的新观念。加大技能教学内容比重,对于理论知识强干弱枝,以必需、够用为度,学生在操作技能训练中体验印证理论知识,使理论知识易于理解和吸收;注重理论知识对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发挥指导作用,原有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都做了大幅度调整。

4.开发出一套模块式一体化教材。为配合实施一体化教学工作,我校组织电工专业教师及时编写了电类专业"模块式一体化”的校本教材,有《电工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包含电工安全知识、电工仪表使用、电工工艺等),《常用电气设备的安装与维修》等。

5.教师“一体化”。实施模块“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有一支即懂得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一体化”师资力量。我校将电气理论教研组、实习教研组合并成电气设备安装教研组,理论、实习教师按模块分小组办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备课,共同带班。利用业余时间或假期时间对理论老师进行专项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创造机会让实习老师多上理论课,增强他们理论课教学的能力。

6.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实施一体化教学。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方法必须改革。主要方式是推广行为导向教学法。教师的角色由过去课堂教学的主要讲授者,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这一教学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由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行为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索行为,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逐步培养职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效

(一)促进了教师能力的转变。

在一体化教学实践中,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理论到实际操作,均需具备足够的能力,这是实行一体化教学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原来的专业理论教师要多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实践,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实习指导教师则需要提高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钻研教材和教学理论,掌握各种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授课过程中进行规范、准确的操作演示,才能成为所谓“双师型”教师。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培训,我校的很多专业教师已把理论、实操两种融为一体,基本通过讲师/技师的“双师”评定,有效地促进了教改的步伐。

(二)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一体化教学实施几年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从以前上理论课时老师口若悬河讲演而学生昏昏欲睡的状况,转变成现在学生直接参与教学,主动进行技能训练,几乎每个实训室都出现了放学了学生还和老师在讨论的情况。这几年在中级电工考证的应知考核和应会考核中,我校学生的合格率从80%提高到93%以上,可见一体化教学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相结合的问题。

一体化教学模式使技能操作训练与专业理论高度统一,紧密衔接,学生有机会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反复对照理解。由于运用了感知记忆、理解记忆、运动记忆等促进记忆的方法,解决了以前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相脱节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理论教学的效果。

(四)产生辐射效应,加快了我校专业建设的步伐。

电气技术应用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带来的变化,在我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他专业看到这一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成效,备受鼓舞,积极投入到专业建设中。他们运用这种新理念,针对其专业的实际情况,调整了专业教学计划,越来越多的专业教研组正着手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一体化教学工作研究计划,为实施这一模式创造条件。

三、体会

1.该教学法可使技能操作训练与专业理论相对应,紧密衔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理想与感性的同步认识。

2.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反复交叉,内容不断更新,学生有新鲜感。理论指导下的技能训练,能使学生感觉学到了实在的本领,自信心增强,教学效果提高。

3.“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加强了师生的直接接触,教师能比较直观的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程度,有利于切合实际地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加以指导、因材施教,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四、建议

1.各模块间知识的衔接、时间的安排及教师的分配有一定难度,要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反映以及教学的实际状况,及时进行调整、优化和完善。

2.模块化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双师素质,既会讲专业理论,又熟悉操作技能,要加大相应培训力度,为教师尽快转型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3篇:期末学业计划范文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早期;脑脊液细胞学

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一种炎性疾病, 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细菌或者病毒侵袭而发生的, 其起病急、临床症状严重, 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 引起严重的后果[1]。有效的鉴别和诊断脑膜炎, 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及时的理论依据, 是潜江市二医院神经内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作者通过对本院收治的40例脑膜炎病例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4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脑膜炎病例4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其中男23例, 女17例, 年龄19~69岁, 平均年龄(40.3±10.2)岁,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发热、呕吐等临床症状, 抽搐5例, 意识障碍12例, 昏迷5例。依据脑膜炎感染来源不同分为结核性脑膜炎20例和病毒性脑膜炎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提示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脑膜炎患者均为急性早期, 入院24 h内进行腰穿, 留取脑脊液2 ml, 对其常规和白蛋白进行测定。采用自然沉淀法, 等到脑脊液涂片的玻片干燥后, 进行MGG染色, 显微镜下观察脑脊液细胞情况。对每张玻片进行标准的镜检扫视, 根据富式计算法对细胞数进行计算。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各细胞百分比情况:主要观察小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转化淋巴细胞、激活单核细胞、浆细胞等细胞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建立数据库, 对两组脑膜炎患者的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进行分析, P

2 结果

两种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各细胞百分比情况(如表1)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嗜中性粒细胞反应相对明显, 其嗜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 而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虽然也有噬中性粒细胞反应, P

3 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按照病程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 其中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 结核菌在早期的检出率又较低, 给诊断带来较大的困难, 很容易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 延误了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最佳时机[2]。选择有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式, 有效的区分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成为本科室研究的热点问题[3]。脑脊液细胞学可以判断病情转归,绝大部分随着病情好转,中性粒细胞或异形淋巴细胞逐渐下降,小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比例接近正常,符合Rhem氏交叉现象。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菌通过血行播散引起, 其以原发性结核的纵隔淋巴结干酪样坏死物进入血管或者脑结核瘤干酪灶直接蔓延对脑膜侵犯而引起的[4]。其脑脊液早期主要以嗜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较高。病毒性脑膜炎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脑膜和脑实质发生炎性反应。一般病毒进入人体先进入血液, 逐步从血液侵犯全身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性脑膜炎患者急性期的嗜中性粒细胞比例也较高, 但是很快会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 进而出现混合细胞反应。本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嗜中性粒细胞反应相对明显, 其嗜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 而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虽然也有噬中性粒细胞反应的, 但是其很快以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增高为表现。综上所述, 通过早期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比较可以为两种脑膜炎鉴别诊断提供可靠地理论依据, 为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莎莉亚, 李红艳, 赵进.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早期脑脊液细胞学的变化对照观察. 新疆医学, 2005,35(1):74-75.

[2] 李陈渝, 李光勤, 秦枫.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血脑屏障破坏与脑脊液蛋白质指数变化.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8,33(1):85-86.

第4篇:期末学业计划范文

一、企业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自从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后,在经济水平不但得以提高的同时,也使得我国面临了较强的竞争压力。并且,人们在企业信息化模式的推动下,使得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使人们真正意义上的从以前的农业社会逐渐转化为经济型社会,让人们从思想观念上对企业信息化模式有了一个本质的区别。同时,企业信息化又是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下所形成的,它是世界与社会共同发展的产物。在新世纪竞争压力的推动下,一个企业若想在世界上站稳、变强,就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而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是促进这一信息化水平有效提高的首要方法。

二、我国会计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由于信息化技术在我国企业会计及管理方面的使用率较高,使得传统会计的运用方式已经逐渐被信息化技术所替代。但也正是由于这种新技术的出现,才使人们对会计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与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为主,并且,教师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仍然保持着传统会计教学的思维模式。所以,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适应、融入到信息时代中。所以,分析研究我国当前的会计教学现状及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1.只注重理论,缺乏实践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会计工作者要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有超强的实践经验与能力。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将课本上所学习到的知识通过生活实践使其得以巩固与升华。但是,在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只重理论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学校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且没有固定合作的实习基地。到实习时间时,学生很难找到单位去实习。由于学校长时间的不重视、学生自己能力有限,从而导致学生在思想上也对这一实践教学有所懈怠。另一方面,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指导力不够。并且教师缺乏与企业沟通的能力,导致学生在实行过程中很难掌握到专业的技能。因此,形成了学生与市场企业会计相脱轨的局面。

2.教学方式落后

在我国众多的会计培训学校中,教师仍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师很难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辅导。且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缺乏与学生互动的能力,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也难以发现其中的乐趣,缺乏新鲜感。并且,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导致学生只重视专业知识,而对忽略了实践能力。

3.对信息化的会计教学缺乏认识

在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里总认为,会计工作就是经常跟钱打交道的,所以也就认为会计教学就是跟数字、公式、管理有关的“工具”性教学。其实,人们并没有对新时代的会计教学的认识是片面的。事实上,对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与业务流程的规划,进行整体性的创新与优化的工作模式,并将这种工作模式运用到会计教学中来的方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由于,人们长时间的受“工具性”教学模式的影响较深,使得人们对真正意义上的会计信息化教学认识比较片面、对会计信息化教学与其他专业的整合度不够。正是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才使得会计教学与新世纪所需的会计专业人才标准相脱离。

三、信息化会计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1.丰富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它包括:知识储备量、教师队伍的建立、教学设备、教学经验等各个环节。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会计教学更应使教学资源得到丰富与优化。例如,学校可以增加信息化教学实验课、建立师资力量较强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会计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会计信息化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有效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转变教学观念

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依据,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时,应适当的加入信息技术与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等新的会计信息化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先对这一信息化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使信息技术与会计知识有效的融入一体,提高教学效率与实用性。所以,要使得会计行业的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教师对会计教学观念的转变也是尤为重要的。

3.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目标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非常发达的年代。正是在这种高科技水平影响的驱使下,才使得我国的会计行业也越来越重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在这一发展要求下,教师才更应从传统的教学目标中走出来,树立一个新的、正确的教学目标。因为在现代会计行业的发展中,企业需要的是对会计软件、应用系统、管理系统等程序都比较熟悉的高科技人才,而以往教师对学生所采用的教学目标已经不符合现代会计行业发展的要求。同时,现代的会计行业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要求是极为严格的,例如,要求学生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超越自我的学习精神等。而这些专业素质及自身素质的提高都是在教师正确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所实现的。所以,教师要以正确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这种教学目标下完善自我,体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4.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这些话语的提出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因为会计原本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课程里面的公式运用、模拟操作、管理程序等这些信息化的理论课程,都是需要在实践中完成的。即便学生对这些公式达到了熟记于心的程度,但不会使用也是枉然。由于学生在书本上学到的都是些死板的知识,学生也只是记住了它的概念、公式,而没有将这些死板的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因此,才会出现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却要从头再学习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将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正。这不仅是学生在实践中对自己专业知识进行巩固的一种有效方式,更是学生通过实践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提升的有效途径。

第5篇:期末学业计划范文

【摘要】

目的 探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清和脑脊液(CSF)中S100B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SAH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穿刺组、盐水对照组和SAH组,正常组于饲养观察3d后取其血清及CSF,其余各组分别于建模后1h、3d、5d、7d、10d取血清及脑脊液。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及CSF中S100B蛋白的浓度。数据结果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结果 SAH组血清及CSF中S100B蛋白浓度在各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其余3组(P=0),并呈现血清S100B蛋白浓度于SAH后1h即开始升高,3~5d达到高峰后逐渐恢复,而CSF中S100B则于SAH后1h升高后稍下降;再于5~7d第二次达到高峰的变化。盐水组则呈现血清和CSF中S100B蛋白于造模后1h高于穿刺组及正常组(P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S100B蛋白 血脑屏障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hanges of the S100B protein concentration in serum and cerebral spinal fluid (CSF)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in rabbit model and their significance. Methods Rabbit SAH model was induced by the cisterna magna puncture and injection two times of autogeneic blood into the cisterna magna. The animals were pided randomly into SAH group, saline group, puncture group and blank group. The serum and CSF were taken in blank group after 3 days breeding. At 1h, 3d, 5d, 7d and 10d after the first infusion, the serum and CSF of the other groups were taken. ELISA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S100B protein concentration in serum and CSF. The result data was analyzed by software SPSS13.0. Results S100B protein concentration in serum and CSF of SAH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three groups (P=0). S100B protein concentration in serum ascended from 1h after SAH, reached the peak at 3~5d after SAH, and then descended slowly. S100B protein concentration in CSF ascended from 1h after SAH, then slightly descended, ascended and reached the peak at 5~7d after SAH, and then descended slowly. S100B protein concentration in serum and CSF of salin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puncture group and blank group from 1h after model establishment (P

KEY WORD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100B protein; bloodbrain barrier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病[1]。该病常可导致颅内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其中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 CVS)继发的脑缺血是最常见的病理变化。另外,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的损害可引起血浆中很多有害物质进入脑组织,加重SAH后脑组织水肿,在SAH后的发病过程中亦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对BBB的研究主要是观察其结构的变化。本研究通过检测实验性兔SAH后血清和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 CSF)中S100B蛋白浓度的变化,旨在探讨SAH后BBB的功能改变及其S100B蛋白在SAH后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实验动物为雄性日本大耳白兔80只,健康状况良好,体重2.0~3.0kg,在相同的条件及环境中(饲料和温度均相同)饲养3d后进行实验。所有实验用兔均购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实验试剂及药品:S100B蛋白ELISA试剂盒购自第四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40g/L多聚甲醛灌注液和250g/L乌拉坦溶液购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器材科;利多卡因注射液及5.5号头皮针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提供。

1.2 实验分组

动物随机分组,其中SAH模型组25只,盐水对照组25只,穿刺对照组25只,空白对照组5只。SAH模型组、盐水组和穿刺对照组根据建立模型后的不同时间段分为5个亚组,分别是:建模后的1h、3d、5d、7d、10d组。空白对照组取5只检测血清及CSF中S100B蛋白的正常浓度。

1.3 动物模型的建立

采用常规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SAH模型[2]。剪去头皮针外套管少许,自制固定穿刺深度为5~7mm的5.5号头皮针,兔枕部剃毛消毒后俯卧位,取穿刺针以与躯体成角30°于环枕间隙穿刺枕大池,穿刺深度自5mm开始,至轻负压回抽见清亮CSF流出为穿刺成功,取耳中动脉非抗凝血1.5mL/kg,0.5mL/s注入枕大池,头低位放置30min。首次注血后48h按注血量1mL/kg重复以上操作。

1.4 标本取材

所有大耳白兔饲养到预定时间后,自耳中动脉取动脉血5mL,置于离心机内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置于-70℃低温冰箱保存待测。头皮针穿刺枕大池取CSF 2mL,置于-70℃低温冰箱保存待测。然后用40g/L多聚甲醛灌流固定脑组织观察大体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及CSF标本中S100B蛋白的浓度,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差异采用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LCD检验,组内差异采用LSD法。以P

2 结果

2.1 SAH模型组的大体观察

SAH组动物脑组织在1h可见广泛的SAH,3、5、7d可见枕大池、基底池附近及基底动脉周围明显血凝块,随时间推移,血凝块逐渐消退,到10d时,枕大池、基底池及基底动脉周围血凝块已基本消失,仅存少量SAH。

2.2 血清S100B蛋白浓度的变化

SAH组血清S100B蛋白浓度于造模后1h即开始升高,明显高于正常组、穿刺组、盐水组(P

2.3 CSF中S100B蛋白浓度的变化

SAH组CSF中S100B蛋白自1h开始升高,明显高于正常组、穿刺组、盐水组(P

2.4 血清及CSF中S100B蛋白浓度变化的比较

分析比较血清及CSF中S100B蛋白浓度的变化,可以看出:①血清及CSF中S100B蛋白于SAH后均立即升高并明显高于盐水组和正常组;②血清S100B蛋白于SAH后3~5d达到高峰,CSF中S100B蛋白则在轻微下降后于SAH后5~7d达到高峰;③盐水对照组于造模后轻微升高后即逐渐下降。SAH后血清和CSF中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见图1。

3 讨 论

S100B蛋白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特异性组织生化标志物。在人及哺乳动物,S100B蛋白特异性地表达于CNS神经胶质细胞中,因而被认为是脑特异性蛋白。正常情况下,S100B蛋白的表达水平受到精确的调控,当BBB结构完整、功能正常时,S100B蛋白不能通过BBB,故血中水平极低,而仅出现在CSF。只有在BBB受到损伤时,S100B才能通过受损的BBB进入血液,血中S100B蛋白明显升高[35]。故此,现在研究认为血清S100B蛋白可能是BBB开放的标志物,它是反映BBB损伤较为特异和敏感的指标[3]。

从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①血清S100B蛋白在SAH后1h开始明显升高,于3~5d达到高峰,至10d恢复至正常。冯华等[6]在使用激光多普勒技术及电镜对大鼠SAH后局部脑血流量和BBB超微结构观察的研究中发现,大鼠BBB的损伤始于SAH后早期,于12~24h达到高峰,并持续较长的时间。谢宗义等[7]在使用伊文氏蓝和电镜观察大鼠SAH后BBB损伤时发现BBB的通透性改变在24~60h内发生,36h达到高峰。而GERMANO等[8]研究报道,BBB通透性在SAH后36h开始增加,于48h达最高峰,至72h恢复正常。虽然研究结果存在差异,但都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SAH后BBB的损伤始于急性期,且能自我修复。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实验采用的物种、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不一致有关。另外,结合本研究结果CSF中S100B蛋白浓度的变化,考虑当BBB损伤达到高峰后脑损伤进一步加重,CSF中S100B蛋白继续升高,从而使透过BBB进入血液的S100B蛋白显著增加,使血清S100B蛋白在时间上表现出轻度的延迟。故在SAH后早期或脑损伤较轻时,血清S100B蛋白可以敏感的反映BBB的开放,其浓度变化与BBB的开放程度呈正相关。而当SAH后脑损伤较严重时,血清S100B蛋白的浓度是BBB通透性增加和脑损伤致S100B蛋白释放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②SAH后急性期BBB损伤的机制十分复杂。一般认为颅内压在SAH后所引起的脑灌注压的改变是短暂而有限的,故颅内压在SAH后BBB的损伤中所起作用有限[9]。但褚晓凡等[10]研究认为颅高压是SAH后BBB损伤的主要因素。本实验SAH组S100B蛋白明显高于其他3组,考虑在SAH后急性期BBB的损伤中,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及其产物、以及颅高压均起着作用,且以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及其产物刺激为主,而盐水组在造模后早期也出现S100B蛋白升高,可能与颅高压有关。

综上所述,SAH后血清与CSF中S100B蛋白浓度呈明显的动态变化,测定血清与CSF中S100B蛋白浓度对判断SAH后BBB的病理生理改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DUMONT A, DUMONT R, CHOW M, et al. Cerebral vasospasm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puttive role of inflammation [J]. Neurosurgery, 2003, 53(1):123133.

[2]宋锦宁,梁琦,张明,等. 兔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超微结构的病理特征与动态变化 [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28(4):388391.

[3]KAPURAL M, KRIZANACBENGEZ L, BARNETT G, et al. Serum S100beta as a possible marker of bloodbrain barrier disruption [J]. Brain Res, 2002, 940(12):102104.

[4]ROTHERMUNDT M, PETERS M, PREHN JH, et al. S100B in brain damage and neurodegeneration [J]. Microsc Res Tech, 2003, 60(6):614621.

[5]KANNER AA, MARCHI N, FAZIO V, et al. Serum S100beta: a noninvasive marker of bloodbrain barrier function and brain lesions [J]. Cancer, 2003, 97(11):28062813.

[6]冯华,王宪荣,章翔,等.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局部血流量与血脑屏障动态变化 [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2, 18(4):242245.

[7]谢宗义,马颖,程远.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7, 29(9):834836.

[8]GERMANO A, AVELLA D, IMPERATORE C, et al. Timecourse of blood 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 changes after experiment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J]. Acta Neurochir(wien), 2000, 142(5):575580.

第6篇:期末学业计划范文

关键词:汽车检测与维修;模块化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0-0053-04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程度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正呈良好态势快速发展,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不够灵活,培养出的适合社会需求和市场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相对较少。专业模块化教学是现阶段职业教育普遍认可的教育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全方位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模块化教学的教法与学法均强调知行一体,是集中师资、场地、设备等资源学习理论知识和培训操作技能相辅相成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的建设实施,通过市场人才需求分析,岗位能力分析,结合课程的知识点进行课程建设。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汽车工程系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试点探索实施了模块化教学,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共同探索解决。

一、模块化教学实施过程

(一)确立专业模块化教学目标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施模块化教学,宗旨是服务各层次的职业类学生,实现中职到高职、高职到本科的快速衔接,促进职业教育联合办学模式发展。也可承接汽车技能社会培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实施模块化教学,建立淘汰机制,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维修、服务能力,使就业率提升,就业质量明显提高,自主创业人数明显提高,形成专业特色,提升汽车类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品牌形象。

(二)专业模块设置

模块设置要立足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素养和能力本位为出发点。汽车工程系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学制的学生使用一套教学资源进行不同层次的模块化教学。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模块设置遵循实用性和系统性原则,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遵循模块设置与技能考核原则,根据培养目标将专业教学内容分为九个模块(见表1),各模块的时间分配按模块复杂程度和难易程度划分。

将学生分成9组,分别进入9个模块学习,各模块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学生轮替循环进行各模块的学习。学生进入模块,教师告知本模块的操作规程、安全事项、学习要求和考核要求。学生正常学完9个模块共需72周,剩余时间为论文、就业指导模块。2学年在校学习期间结束。

(三)模块化课堂教学实施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实操为主,理论为辅,理实结合一体化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行分组管理,采用组组竞争、人人竞争的学习方式,将压力施加于每一位学生身上。最大程度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令学生做到自觉学习,自我约束,文明规范。

每个教学模块在相应的模块教学区实施,并将其分成若干个教学任务,每一个教学任务在实施前,教师须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案,学生须完成对应的学习计划,选定学习方法。任务结束,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表现填写评估单,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要进行自我评价。一个完整的模块学习结束后,请第三方进行测评,并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二、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问题

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要具体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难题,就必须打破传统学科教学体系,建立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破旧立新,是实施模块化教学的核心难题。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要考虑培养目标是否明确,课程体系主线是否明确,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与行业是否脱轨。新的课程体系要顾及不同学制、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优化,能指导新且具体的问题。课程体系的是否健全,影响模块化教学推进速度和实施质量。

(二)模块化教材问题

相应的模块化教材对教学能否实施也尤为重要。目前,各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模块化教学各自为政,专业、行业内没有出台权威且标准的模块内容,这导致模块化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这给专业教学造成很多障碍,影响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三)模块化教学设施问题

模块化教学强调学生 “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这对教学硬件的投入要求较高,教学设备、教学软件、检修设备工具和耗材的质量和数量要有保证,教学软、硬件的先进性及配套性要有保证,教学场地(实训室和理论教室)及多媒体设备要有保证,多媒体教学资源要有保证,这样,才能较好地实施模块化教学。

(四)模块化教学师资问题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执行者、指挥协调者。模块化教学对专业教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帮助专业教师更加专业化和精英化,挑战是新的教学模式下的适应性。模块化教学要求“双师型”师资的职业技术能力和水平更高,模块化教学要求专业教师更新专业理念、更新专业知识、更新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模块化实施要求专业教师理论通、善操作且有实际企业工作经验。

(五)模块之间的衔接问题

模块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模块与模块之间是各自独立的环节,相互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模块与模块教学之间没有衔接的过程,很难把不同的模块联系在一起,这对专业知识体系的建立有一定影响,部分简单问题,反而会混淆。

(六)模块内容难易不均问题

由于各模块的难度不一,各模块同时开始,有些学生一开始就学习难度较大的模块,没用相关理论基础。

三、模块化教学改进策略

(一)建立灵活多变的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实现模块化教学的重要保障。不同模块之间包含相互关联的课程,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初步构建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

基于行业企业的技术发展建立的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须对当下行业、企业市场进行调查分析,确定相应模块的具体目标,明确各模块各任务应知应会的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并行,综合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实现教学效果。

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要灵活。为满足不同学制、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需要,为实现中高职、高职到本科教学衔接及学历提升,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学习同一模块时要在难易程度、知识深度、掌握熟练程度等方面有所区别,形成层层递进的教学长效机制。汽车检测与维修的不同模块,以发动机电控模块举例说明本模块具体对应课程及任务分解如图1 所示。

(二)校企联合编写模块化教材

教材建设是职业院校专业内涵建设、专业特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教材质量的高低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保证。建立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本位的新教材体系,是当今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趋势。通过长期的实践,我们深知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依托企业,校企联合开发模块化教学教材,教材的开发编写由汽车维修企业的有一定学历层次高级技术人员和学院专业教师共同完成,结合二者的优势,弥补相互不足,共同开发制定教材大纲。模块化教学的教材编写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技能为目标,秉承够用、实用原则,更新教育理念,创造性的体现实践能力培养,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准确把握模块化课程体系及岗位能力标准,体现模块化课程教学理念,紧扣模块教学目标。我们要明确,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不是去做研究,也不是简单的一线操作工人,而是既能从事生产又能解决生产设备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可以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应掌握的技能等级考试内容、岗位技能要求按照各大模块分成具体学习任务,进行任务编写后汇总成独立模块教材。编写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须邀请企业专家进行探讨,初稿完成后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审定,以保证教材能够结合当下的新技术,避免闭门造车情况出现。教材内容的编排与呈现要以学生能够接受,乐于参与并能促进思考、拓展眼界、激发兴趣为目的,为学生创造出一个生机盎然的模块学习空间。

(三)完善模块化教学场地及配套设施

教学场地及配套设施应能满足基本技能训练、岗位技能训练、创新综合训练三个层次,互成体系,层层递进。

以汽车维修工程实训中心为核心,建设模块化理实一体化实训室,通过有计划和侧重点的投入建设经费,确保建设有真实过程的训练学习环境。通过大量的动手实践掌握专业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场地及配套设施要接近企业的真实环境且适于教学的开展,技术应与企业现状同步且适当超前,以适应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在技术、工艺及规范等方面的发展创新能力,并能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核心且能提供专业群平台,实物教学与计算机辅助相结合。对现有的实训车间和一体化教室进行统一的设计和规划,按照上述九大模块建设模块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室。现已建成汽车发动机模块一体化教室、汽车底盘模块一体化教室、汽车电气模块一体化教室、汽车发动机电控模块一体化教室、汽车整车检测与维修模块一体化教室等。各个一体化教室按照模块负责专业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的要求进行工位配备,设备、工具、耗材、教学软件及教学资源进行配置,要求满足本模块教学的实施。

(四)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打破企业、学校用人界限,采用专职+兼职、技师(工程师)+教师的方式聘用教学人员,同时积极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和学位进修、技能资格认证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实行专业教学管理和企业实践的双教研室主任制度,聘用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作为兼职导师,满足模块化教学与企业岗位对接需求。同时,派骨干教师到企业参加岗位能力调研,通过学习和培训,提升“双师”素质。多管齐下,建设适合模块化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五)引入过渡性课程及学制互补

对于模块间的衔接与难易不均问题,在开学初期,未实施模块教学前引入汽车概论和汽车认识实习环节,先建立基础的专业整体性概念,为后续模块衔接做铺垫。在一个模块实施后,安排整车教学模块课程,让学生走出独立学习模块,进行各个模块之间的交流和组合。可以把汽车模块分解成各独立模块再组合,这样把汽车发动机、汽车变速器、汽车底盘、汽车空调等有机联系到一起,形成整车概念,这样既巩固了模块教学内容,也将不同模块有效衔接到一起,也解决了难易不均问题。再者,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有三年制和五年制之别,三年制大专未接触过专业知识学习,可从简单、基础的模块开始,五年制学生在大专阶段已经学习过基础层次的专业课,因此可以直接从复杂的、难度较大的模块开始,这也有效避免了难易不均的问题。

汽车检测与维修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的岗位技能水平,提高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技能鉴定的通过率、企业满意度明显上升。

参考文献:

[1]乔仁铭,任珊.有关动画专业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构筑研究[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22):75-16.

第7篇:期末学业计划范文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8-0086-04

数据显示,2012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生规模已超过2200万,占到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在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时代背景下,肯定中职教育“成才”教育功能的同时,更应该从“成人”的视角关注职校学生生命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这一视角出发,作为中职教育不可或缺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哪些不足,可以有哪些作为,何种模式更有利于职校生的生命发展,这些问题都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生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与载体,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依据与目标追求。探讨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首先要厘清心理健康与生命的逻辑关系。

(一)心理健康与生命的内在关系

人的生命有自然生命和超自然生命两个层次,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个系统,它们之间不是分离和对立的,而是充满着“二律背反”式的矛盾,在冲突中实现生命的否定性统一,构成了完整不可分割的统一体[1]。这种完整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人的个体生命既是独立完整的,又与周围事物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与周遭生命、所处环境的共在。人的自然生命与超自然生命(超自然生命又包括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两重性决定了这种共在,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生命的完整性和共在性共同构成了人的基本属性。心理健康作为人对自身的一种生命认知,从属于生命,内在于生命,是人的精神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和实现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内在动力。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美好和存在的意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真正实现生命整体的和谐与人生的价值。所以,心理健康植根于人的生命性,是生命成长本身所具有的内涵。

(二)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

基于上述心理健康与生命的内在关系,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是立足于生命的视野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新理解与反思建构。其模式是以职校生生命为基点,遵循职校生生命的特性,用合乎职校生生命本体的方式,对职校生进行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的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来说,该模式具有三层涵义:第一,作为“教育取向”的模式,更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命性,强调要回归生命,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关注生命的完整性、共在性,关注每一个职校生的生命,注重引导职校生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生命价值的追求,以成全生命为旨归,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心理危机的干预、心理问题的解决、心理机能的训练等消极层面上。第二,作为“教育内容”的模式,强调将生命的核心议题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为向度,围绕职校生生命发展和日常生活中遭遇的生命问题和生命现象,进行“知人”、“知己”、“知物”等多层次的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情绪情感,掌握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学会心理调适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体悟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和谐,进行人之为“人”的深层次教育。第三,作为“教育方式”的模式,强调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更多的用“属人”的方式,如体验、反思、对话等,以增进对生命的理解,丰富生命的情感,而不是单一地借助科学的手段、对象化的方式来认知生命。

二、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自2004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然而,从生命的视野来看,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无论在教育取向还是内容、方式上,都与职校生生命成长诉求存在不同程度的背离。

(一)教育取向:过多凸显工具价值

职业教育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方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这使得职业学校几乎把全部注意力放在技能训练和就业准备上,只教给学生“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却忽视了“为何而生”的思考,不能让学生从生命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生活在这种教育背景下的当代职校生,年龄大都在16~18岁,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与初中生、普高生相比,他们更早地开始思索生活的目标、未来的发展,内心极其渴望找到生活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而职业学校在这方面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职校生这种内心的生命困顿,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则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心理冲突,进而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目前,作为直面学生心灵世界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受职业教育功利化观念的影响,被赋予了更多的工具性意义,不是被作为单纯解决职校生心理问题,加强职校管理的“灭火器”,就是被作为职校德育改革创新的“兴奋剂”,抑或是充当了职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助推器”,而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价值与人性意义被遮蔽、被忽视[2]。

(二)教育内容:过于强调学科知识

现行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脱胎于普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其学科视野和理论基础几乎完全心理学化,在内容的组织上则以心理学学科知识为逻辑,对职校生心理特征、生命特性的关注远远不够。有些职业学校更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教育,简单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传授给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就是让学生掌握教材上的心理学概念、方法和技巧。无论是通过课堂教学,还是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或是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其强调的都是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这其实是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异化。心理健康不单纯是心理学概念“心理”的健康,心理问题也不是纯粹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问题,而是作为生命整体表现出的状态与问题。因而,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强调学科知识的倾向是背离学生完整生命的,是不完整、不合理、不科学的。

(三)教育方式:过分依赖技术手段

工具价值取向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着眼于心理问题的发现和矫正。现代心理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剧了技术对人的“控制”。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有些职校过分迷恋心理学技术,无条件地使用心理学的方法手段。在职校生踏入职校大门的那一刻起,职校管理者就企图运用心理健康量表侦查、鉴别哪个学生心理有问题,哪个学生是“重点保护”对象;有的职校购置心理学专业设备,聘请心理专业人员,开辟专门的咨询室,试图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彻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消除隐患。殊不知,心理学的技术和方法是有适用范围和条件的,退一步讲,即使再先进的心理学仪器也不能百分之百准确地检测学生的心理。因为人不是机器,不是纯粹的物质,而是活生生的生命存在,人还有那些无法用科技量化的思想和精神,而这些恰恰是人之为“人”最本质的东西。对心理学技术的过分推崇直接导致对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性、主动性、能动性的忽视。因而,认识生命、认识心理、认识自我应该更多地用“人”的方式,而不是仅靠技术。

三、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策略

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困境呼唤着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出现,而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内涵的揭示又为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实践的模本。

(一)关怀精神生命的成长

当代职校生生活在一个社会双重转型、价值多元、科技至上的时代,他们有一种严重的无方向感,不确定什么值得做,什么不值得做,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无意义的,这种茫然感和无助感恰恰反映了职校生生命意义的缺失。因此,给职校生存在以理由或意义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生命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仅要在初级层面上帮助职校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还要在更高层面上促进职校生生命的成长,引导职校生追寻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二)重视生命议题的探究

生命的完整性和共在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会职校生调适心理,被动地适应职业学校的学习、生活、就业、交往等浅层次上,必须以积极的眼光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拓展到生命的层面上,引导职校生探究生命的最核心议题,如生命的本质、特性、意义、价值等。具体来说应包括三个层面:珍爱生命教育,通过生命特性、生命关系、生命死亡等教育内容,加深职校生对生命的认识,端正对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命的情感与责任,从而形成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生涯发展教育,通过自我认知、社会适应、人际关系、生命挫折等教育内容,提高职校生对社会与环境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应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以及生涯规划的能力;生命价值教育,通过对职校生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使职校生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和“应该怎样活着”,在不断追求生命意义和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

(三)关注生命体验的获得

体验是一种生命活动形态,是个体在当下的一种觉悟、领会、关照与慎思状态,是由身体活动与直接经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是一种内化了的经验体验。“只有体验的东西,才能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融化为生命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体验是进入生命的唯一通道。”[3]生命本身是一本无字的“天书”,其蕴含的智慧、意义、价值不会自然显现,也不可能由别人代劳发现,它只能通过个体生命的体验而获得。体验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人的生命领域,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因此,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除了运用共情、宣泄、疏导、倾听等心理学方法之外,更注重通过积极的生命体验,消除职校生学业压力、经济压力、择业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关系紧张带来的不良情绪,避免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进而体悟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四)注重生命潜能的开发

人的未完成性和未特定化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潜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有多种智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力组合[4]。人的生命不但有“智商”、“情商”,而且有“灵商”,即心灵智慧[5]。个体生命怎样实现这些生命的潜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生命潜能,取决于后天外界环境和个人的努力。因此,生命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帮助职校生深刻认识生命潜能,在生命体验中去发现自己的优势潜能。

(五)强调生命主体的对话

“对话”体现的是一种“我与你”的关系,强调生命主体的平等,强调生命的在场性和生成性。从根本上讲,对话是生命存在、发展完善的一种方式。个体的生命存在投入在对话中,并通过对话而展现出来,个体获得了对自身生命存在以及生命存在的世界的重新发现、认识。对话之于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言,强调的是师生生命间的平等交流与视界融合,强调把生命当作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唤醒生命,用生命去润泽生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官能的训练,更不是“价值中立”式的倾听,而是用对话的方式与职校生平等地进行交流,共同探讨生命的议题,发现生命的美好,寻找生命的意义。如是,学生才可能作为独立而完整的人投入到对话过程之中,敞开个体的内在世界,与教师积极交流,并从内心深处认可教师,自觉建构自己的生命观、价值观。

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现实的一面,也有理想的维度。现实的一面是,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缺陷与不足,理想的维度则让人心生期待,期待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别样的形态。正如康德说,“对一种教育理论加以筹划是一种庄严的理想,即使我们尚无法马上将其实现,也无损于它的崇高[6]。从这个意义上说,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也不是为了建构而“建构”,而是基于职校生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为了职校生生命的成长与人性的提升,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回家”之路的一种深切关照。

(江苏理工学院社科基金青年重点项目《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研究》,编号:KYY12061,主持人:郝永贞)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8):8-11.

[2]崔景贵,等.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23.

[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86.

[4]施凤江,郑俊乾.多元智力理论的教育价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2):43-45.

[5][英]达纳・佐哈,伊恩・马歇尔.灵商:人的终极智力[M].,兆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4.

[6][英]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

Reflection on the Life-emphasize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d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the Model Construction

HAO Yong-zhen1,CHEN Li-na2

(1.Jiangsu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001;

2.Changzhou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China)

第8篇:期末学业计划范文

关键词 石墨烯;室温离子液体;尿酸;电化学传感器

1 引 言

2004年,英国Manchester大学Geim等发现了石墨烯(Graphene),它具有完美的两维周期平面结构, 兼有石墨和碳纳米管等材料的一些优良性质, 例如高热导性和高机械强度, 更为奇特之处是它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电学性质[1-3]。未修饰的石墨烯在水和其它常见有机溶液中的溶解能力非常差。大量的探索性的工作发现,经过功能化的石墨烯,不仅其溶解性显著改善,而且通过继承被修饰物的特性,还赋予了石墨烯新的物理化学性质[4,5]。近年来,很多文章报道了将生物活性分子共价键合到石墨烯表面,用于生物分析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 生物分子复合纳米结构在生物化学领域有望成为具有重要应用潜能的分析材料[6,7]。

室温离子液体(IL)具有保持和促进蛋白质活性的能力,近年来已在生物和生物电化学领域中引起越来多的关注[8,9]。IL 是一种环境友好试剂,在室温时完全由离子组成,具有一定的粘度和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例如高的热稳定性、较小的蒸汽压和相对较高的离子导电性。尤为重要的是,其具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和保持甚至提高酶的生物活性的能力,使IL 在生物及生物电化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石墨烯与离子液体,通过简单的研磨可非常容易地将石墨烯分散均匀。IL GNs复合物可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电子媒介体和固定酶的新型生物平台,尿酸酶 室温离子液体/石墨烯对尿酸表现出良好的安培响应,为临床尿酸检测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检测方法。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和试剂

尿酸氧化酶 (Uox, Sigma 公司)。石墨粉、肼、KMnO4、H2SO4、氨水、尿酸(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 7.4)作为支持电解液。实验用水均为Millipore Milli Q纯化过的超纯水。

2.2 修饰电极的制备

以石墨粉为原材料.通过Hummers法液相氧化合成氧化石墨[10]。将23 mL H2SO4冷却到0 ℃后加入1 g石墨粉,搅拌均匀得到溶液A。将适量KMnO4在搅拌下缓慢加入A溶液中。在35 ℃下水浴中反应2 h。然后缓慢加入适量去离子水稀释,过程中保持溶液不沸腾。再用30% H2O2处理, 然后趁热过滤。将得到的滤饼烘箱中100 ℃干燥,备用。将5 mL氧化石墨(1 g/L) 加入3.5 μL 肼和40.0 μL氨水,搅拌数分钟后在95 ℃油浴中1 h。冷却到室温后, 过滤后得到石墨烯。将20 mg 石墨烯和0.2 mL IL 的混合物在研钵中研磨约20 min, 得到黑色粘性的IL GNs 复合物。在光学显微镜下小心地将适量的IL GNs复合物刮涂于工作电极表面, 得到IL GNs/GC电极。Uox/IL GNs/GC电极的制备基本相同, 只是将Uox溶于IL中之后再与石墨烯混合。

2.3 实验方法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在SPA 400 仪器上进行,控制软件为SPI 3800(Seiko Instruments Industry Co., Tokyo, Japan)。循环伏安实验和计时安培测量用CHI660B型电化学工作站(美国)测定,采用常规的三电极体系,未修饰的和修饰的玻碳电极(GC)为工作电极,旋状铂丝为对电极,Ag/AgCl 电极(饱和KCl 溶液)为参比电极。在实验前,通入高纯氮气至少30 min, 得到氮气饱和的溶液。所有实验均在室温下进行。

3 结果与讨论

3.1 离子液体 石墨烯复合膜的表征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了离子液体 石墨烯复合膜的表面形貌(图1)。从图1可见,单层离子液体 石墨烯复合膜高度为1.8 nm,比未功能化的石墨烯厚度(0.5 nm)明显增大,说明IL成功修饰到了石墨烯表面。

3.2 IL GNs/GC修饰电极对H2O2的电化学还原性能

为考察室温IL GN/GC电极对H2O2的电化学还原性能, 明确实验是单一组分起作用, 还是室温离子液体和石墨烯的协同作用,将室温离子液体修饰的电极IL/GC、石墨烯修饰的电极GN/GC 和室温离子液体与石墨烯复合胶修饰的电极IL GN/GC 置于0.1 mol/L氮气饱和的PBS缓冲溶液(pH 7.4)中,分别在加入H2O2和不加入H2O2的情况下,以50 mV/s 的扫速进行循环伏安扫描。从图2可知,电极IL/GC(A),GN/GC(B),IL GN/GC(C)均出现明显的还原峰,峰电位分别起始于

, 0.08 V。说明3种电极都能催化H2O2的还原。同时测定了IL GNs膜自身的抗干扰性能。相比IL/GC,GN/GC的还原峰电位有了轻微的正移,但是还原电流比IL/GC大很多,这主要是因为石墨烯较大的比表面积。与此同时,复合溶胶修饰的电极IL GN/GC表现出更好的电催化活性,还原电位起始于

0.08 V,比IL/GC电极正移了40 mV,且峰型最好, 峰电流最大。图2表明,复合胶修饰的电极IL GN/GC表现出了对H2O2最好的电化学还原性能。复合溶胶电极中还原峰电流的改变不是因为室温离子液体或石墨烯单一组分作用,而是因为二者的协同作用,iIL GN >iGN+iIL。最近已有关于碳纳米管和氧化还原媒介体直接的综合体系的协同作用的报道[11,12], 认为氧化还原媒介体的引入能够提高碳纳米管的电子和离子传输能力,同时增加了复合膜之间的电子交换。在这里,可以借用这种机理解释IL GN纳米复合胶的协同作用。另外, 通过不断加入干扰物质AA,DA,NE等,证明IL/GNs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同时,从图3可见,随着H2O2浓度增加,催化电流也逐渐增大。这些结果都表明IL GN复合溶胶能够作为一种媒介质应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具有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好、成本低和毒性低等优点。

3.3 基于Uox IL GNs/GC修饰电极的电化学传感器对尿酸的检测在IL GN复合物中混合尿酸酶Uox,用于尿酸的催化,从而制备出检测尿酸的酶生物传感器。尿酸酶在氧气的存在下,尿酸氧化成尿囊素,同时产生H2O2。 通过检测产生的H2O2电化学还原电流就可以测定尿酸的浓度。电位在0~

0.3 mV,电流响应值持续增加,而这之后增加速度减慢,而且更加低的电位会导致噪声的增强,所以在实验中操作电压选择

mV。在电位

0.30 V的条件下,在电解质中不断加入不同浓度的尿酸,产生的稳定的电流 时间曲线见图4。实验中,传感器对尿酸的加入响应相当迅速,响应时间10 s以内。反应迅速的原因主要是在不断搅拌的电解质中,电极上Uox IL GN复合物对H2O2还原的协同作用。从i t曲线得出本方法检测尿酸的线性范围为0.002~4.5 mmol/L,检出限为0.85 μmol/L。 正常人体血清中尿酸浓度为0.3~0.5 mmol/L, 尿液中尿酸浓度为1.4~4.4 mmol/L,因此本传感器可用于实际血液和尿液样品中尿酸的检查。上述结果表明,石墨烯 室温离子液体复合胶能为基于尿酸酶的尿酸传感器提供一个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平台。

3.4 基于IL GN/GC修饰电极的尿酸电化学传感器的抗干扰性能

在实际样品中,有一些与尿酸共存的电活性物质,如葡萄糖、AA、NE、DA等, 可能影响生物传感器的响应。图5显示了此传感器的抗干扰性能。在图5中, Glucose (5 mmol/L), AA (0.1 mmol/L), NE (0.1 mmol/L), DA (0.1 mmol/L)几乎不引起电信号,而尿酸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响应。结果表明,生理浓度范围内,葡萄糖、AA、NE、DA等不影响尿酸的测定。这种理想的选择性归功于检测过程中采用了比较低的操作电压,因此,本方法未使用选择性渗透膜或酶的预处理,对尿酸具有特异性的的响应。这一点相较于以前报道的传感器有

明显的优势[13],同时这一结果也预示了这种传感器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的适用性。

3.5 实际样品中尿酸浓度的测定

采用本传感器对5份血清和尿样进行分析, 并与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分光光度法的结果相符合(见表1),表明此传感器可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

3.6 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考察了Uox GN IL修饰电极的重现性,相同条件下制备的6 支电极, 对20 mmol/L UA进行检测,电化学信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1%;同一只电极对同一样品重复3次测定的RSD为2.6%,还考察了该多层膜修饰电极的长期稳定性。将修饰电极贮存于4 ℃冰箱内,每天取出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在2 个月后,电化学信号降低5.2%。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 将离子液体和石墨烯复合物溶胶(IL GNs)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 由于石墨烯和离子液体的协同作用, 可大大改善电极的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成为良好的生物电化学平台。 IL GNs复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能力和容易制备等特点, 有望在生物传感器和其它生物电化学相关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References

1 Geim A K, Novoselov K S.Nat. Mater,2007, 6(3): 183-191

2 Neto A C, Guinea F, Peres N M R, Novoselov K S, Geim A K.Rev. Mod. Phys., 2009, 81(1): 109-162

3 Stankovich S, Dikin D A, Dommett G H, Kohlhaas K M, Zimney E J, Stach E A, Ruoff R S.Nature, 2006, 442(7100): 282-286

4 Schniepp H C, Li J L, McAllister M J, Sai H, Herrera Alonso, Adamson D H, Aksay I A.J.Phys.Chem.B, 2006, 110(17): 8535-8539

5 Park S, An J, Piner R D, Jung I, Yang D, Velamakanni A, Ruoff R S.Chem. Mat., 2008, 20(21): 6592-6594

6 Liu Y, Dong X, Chen P.Chem. Soc. Rev., 2012, 41(6): 2283-2307

7 Stankovich S, Dikin D A, Dommett G H, Kohlhaas K M, Zimney E J, Stach E A, Ruoff R S.Nature, 2006, 442(7100): 282-286

8 GU Yan Long, SHI Feng, DENG You Quan.J. Chin. Sci. Bull., 2004, 49(6): 515-521

顾彦龙, 石 峰, 邓有权. 科学通报, 2004, 49(6): 515-521

9 SUN Wei, GAO Rui Fang, BI Rui Feng, JIAO Kui.Chinese J. Anal. Chem., 2007, 35(4): 567-570

孙 伟, 高瑞芳, 毕瑞峰, 焦 奎. 分析化学, 2007, 35(4): 567-570

10 Hummers Jr W S, Offeman R E.J. Am. Chem. Soc., 1958, 80 (6): 1339-1339

11 Zhang M, Gorski W.J. Am. Chem. Soc., 2005, 127(7): 2058-2059

第9篇:期末学业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以落实市县教学质量管理年活动为重点,以课堂教学实践和校本教研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制度的完善与实施,加强教研组和教师培训力度建设,探索“有效教学”和“有效教研”的规律,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工作重点:

1、以课程实施为主重点,规范办学行为。

2、推进以有效教学和课题研究为主的课堂教学研究创新活动,提升教学效能。

3、加强校本教研,促进发展型师资队伍建设。

4、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6、加强教导处规范管理,为教学第一线做好服务工作。

三、具体措施:

(一)抓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育教学的质量。

1、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活动要体现新课程理念。

教学理念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目标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表述具体、准确,符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课内与课外(内容、活动)的联系、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教学过程要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做到接受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有机结合。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实际,恰当地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教学效果要当堂检测达标率在80%以上,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学习习惯得以培养与发展,学生满意度在80%以上

要确立有效教学,打造成功课堂的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课堂教学中要缩短机械无效的讲练时间,增加有效的思维训练时间,提高课堂的时效。要以“实、活、勤、精、细”来规范教学行为。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法规,任何人无权变更,教导处将不定期抽查教师上课情况,严格督促教师自觉按课表上课,严禁私自调课或侵占技能课等现象发生。

3、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六认真”制度(“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测试”),促进教师形成严谨、认真、细致的教风。强化教师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不但要让学生学好,还要让学生学得轻松。

(1)抓实备课。力求做到确保集体备课的质量。集体备课制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同组教师相互听课、研讨,每周不少于1节,对集体备课效果进行捆绑式考核。加强青年教师的备课指导。

(2)抓活课堂。要求每堂课师生情绪饱满,互动面广,思维空间大,并留有一定时间练习消化,以达到当堂巩固的效果。“活”不仅在于教学手段运用,课堂气氛活跃,更在于知识呈现方式的灵活,师生互动的多样,思维程度的深刻,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最终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3)抓勤辅导。要求学生要明确学习内容,教师要及时辅导。确保学生能较好地完成作业,温习预习功课,使疑问及时得到解决。

(4)抓精练习。每天各科作业除了量的要求适度外,特别注重质的要求,强调出题规范化、有针对性、分层要求。精心组织每次考试,考前抓命题,考中抓考风,考后抓分析。

(5)抓细分析。精细分析每阶段、每学科教学策略及具体措施;精细分析考试质量,分析到每门学科、每个学生、每种题型、每个知识点、每次考试后,年级组开好质量分析会、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重在揭示问题,查找主观原因,落实改进措施。

4、加强检查,作好教学常规反馈工作。本学期教导处将建立健全教学常规检查评价制度,建立“备、批、听”月检制度和教学常规反馈制度。同时通过随堂听课的形式对教师的课堂效率、教学水平、教学手段等进行评价。

5、加强教研组工作的管理。各教研组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制定出具体的教研计划,切实落实课程理念,真正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不流于形式,各教研组要有研究性课题,要有活动记载,有总结,期末对教研组进行评比,真正通过教研活动落实改革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6、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对同一教材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特别是参照杜郎口教学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案,努力发挥备课组应有的作用,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二)严格按照课程方案开设课程,严格按照执行省市县素质教育的规定:开齐国家课程科目,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与音体美等课程按照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要求的周课时数开设。

(三)加强学生学科课程评价工作:

1、平时作业:

(1)作业布置:作业要有计划性、针对性,作业量要适中,对不同类型学生、不同类型题目,提出不同要求,不搞“一刀切”。布置作业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注意作业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增强作业对不同学生的适应性和选择性。作业分必做、选做和推荐作业。

(2)作业设计:语文设大小作文、语文知识和配套练习册。数学和英语设作业本和配套练习册。物理和化学设作业本、配套练习册和实验报告册。历史、地理、生物设课堂练习本作为课外书面作业。不得使用其它未经教育部门批准的练习册作为作业。

(3)作业数量: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每节课后可以留课外书面作业,但各科作业总量每天不得超过1小时。其他学科作业当堂完成,语文作文每学期大小作文不得少于8次。

(4)作业批改:凡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须批改。作文批改详批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大作文详批要有50字左右的批语。配套练习册要按正规作业对待,全批全改。作业批改要规范,要有等级(评语)、对错符号和批改时间。批语不得使用分数,一律分ABCD四个等级。作业批改要及时,不得让学生代批,讲评要及时。

2、单元考试(平时质量检测)

(1)单元测试等平时质量检测主要用于反馈教与学的信息。测验题体现课标要求,密切联系实际,以考察能力为主,重视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控制机械记忆性题目的比例。考试完成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讲解和总结。

(2)考试次数根据单元数量在开学初制订教学计划时一并确定。单元考试的次数不得随意更改,两周不能超过1次。

(3)单元考试时间在集体备课时同年级一同确定。

(4)单元考试成绩不使用等级制,更不得使用分数,只有对错符号。

3、统考

(1)学校每学期组织统一考试两次,即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2)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卷面使用等级。

(3)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教师不得当众宣布、不得张贴成绩。可以将学生本人的成绩等级以“纸条”的形式通知学生和家长。

(4)不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优的唯一依据,不按学业成绩排列学生名次。升学率作为评价和奖惩师生的主要标准

(5)期末学业成绩评价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成绩实行等级制,其中,期末学业成绩=期中×30%+期末成绩×70%

(四)加强艺体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管理工作。

1、教师要高度重视艺体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常规要制订计划、认真上好课,认真组织评价工作。未按照规定上课按照旷工处理。

2、加强艺体卫工作。体育教师认真组织好早操和课间操。每周五下午安排一节集体体育活动。要加强课外活动小组的计划制订、组织工作。要认真做好学生成绩的评价工作。

(五)重点抓九年级教学工作。

毕业班是学校的窗口,九年级工作是教学的核心工作。努力扩大优生面,抓好学科平衡,全面提高学生成绩,为完成毕业和升学积极作好准备。作好九年级师生的动员工作,增强师生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发挥集体智慧,打好团体战。学科间不挤占时间,相互协作,着力提高课堂效率。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要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学生作业,及时组织必要的单元、章节的针对性诊断检测,认真研究中考方向及近两年考试的改革思路、走向、题型、结构、知识点、知识体系,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注重教学质量的跟踪、管理等一系列监控评价体系,及时召开月考、期中、模拟考试教学质量分析会,针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及时调控学科的教学工作。

(六)认真做好教师评价工作

通过建立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规范、导向与激励功能,杜绝片面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教师进行奖惩性评价的现象。通过评价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教师年终考核的需要,在涵盖教师工作德勤能绩等方面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教师工作特点,针对当前教师评价考核中忽视教师教学行为规范、过分注重以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重教书轻育人等突出问题,将教师评价的内容分为6个一级指标:职业道德、工作量、工作表现、专业发展、育人效果和合格率。21写作秘书网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