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范文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第1篇: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

中图分类号:O1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13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为了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201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职成〔2011〕9号),《意见》明确指出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协调发展的模式、方法等。由此可见,中高职衔接教育的研究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对深化职教改革,推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和终身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在整个中等和高等教育衔接中课程衔接是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本文以文秘专业为例,就如何进行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中、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衔接的重要性

(一)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内容和支撑

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核心和落脚点是课程衔接,中、高职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最终要通过课程来体现。中、高职教育衔接与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上位概念,后者是下位概念;前者是讲整体衔接、全面衔接,后者是局部衔接、重点衔接。教育的衔接是一种全方位的整体衔接,是外延较宽、边界较广的泛在的衔接,涉及中高职教育的方方面面。课程衔接则是一种局部的、子项的衔接,是外延较窄、边界明晰的具在的衔接。从两者的关系看,教育衔接为课程衔接提供大的环境,课程衔接为教育衔接提供具体的内容和支撑。

(二)课程衔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秘书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秘书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据统计,全国开设文秘专业的中高职院校千余所,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一直是职业教育的软肋和伤痛,不仅低端的中高职衔接不畅,而且更缺乏向本科以上高端延伸的对接,形成了“断头”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不断需求,中高职教育衔接,乃至于与本科教育的衔接迫在眉睫,课程衔接构建了中高等教育衔接的桥梁。

(三)课程衔接是构建学生职业能力体系的重要保障

课程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职业教育提供的最重要的产品和服务。对学生来说,选准专业固然重要,但每天接触最多、印象最深、受益最大的还是一门门具体的课程,它对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直接的现实性。课程是学生能力建构的基础和依托。课程是连接职业工作岗位和职业院校培养目标实现之间的桥梁,其任务就是使学生获得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为就业创造条件。

二、中、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衔接的现状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雷同,课程设置重复

就文秘专业而言,中职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定位准确,中职和高职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秘书人才,笔者对苏浙皖地区开设文秘专业的中职和高职学校做了调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雷同,大部分院校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成高素质高技能专门应用型秘书人才。同时,中、高职两类学校都依据各自需求和特点,两者之间缺乏沟通,导致两类学校不可避免地存在课程设置安排上的重复。经调研,中职和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中出现了多达70%的重复课,造成了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这种现象导致了中、高职教学的严重消耗。

(二)专业课程标准雷同,教学内容重复

2006年以来,教育部委托各专业、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至今为止没有一个专业有相应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出台。由于目前中职、高职院校没有具体制订统一的每一门课程的标准,也没有按高中阶段或中职阶段毕业要求制订统一的分类课程标准,或按高职学校入学要求制订分类的统一课程标准,因此,缺少中高职贯通的材,特别是专业课教材。据初步统计,苏浙皖地区中、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复率高达30%以上。如文秘专业教学中都开设有秘书职业概论、会议组织与管理、文书与档案管理等课程,选用教材几近相同。在中职学生学习了这些课程并考试合格,甚至有些考生已经考取四级秘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升到高职院校后还必须重修这些课程。诸如此类教学内容的重复,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了教学效益。

(三)教学管理方式雷同,开发模式重复

据了解,国内大部分中、高等职业教育一直沿用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方式,这种教学管理方式,使学生失去了根据自己兴趣、特长等实际状况选择学习的起点、方式和学习内容的自由。在学分、学历等方面还不能进行科学的认证与转换,使得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中职学习过的一些课程内容,在高职不能得到科学的评估与认证,还要重复学习。目前,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基本上还是学科模式。尽管在近些年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开发了以能力为中心的模块式课程,但是教学内容终究没有完全摆脱学科本位的框架。中、高职学校在设置课程时缺乏应有的沟通,没有兼顾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协调发展的实际需要。

三、中、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衔接的对策

(一)合理界定人才培养规格,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要解决中、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衔接,首先要合理界定中、高职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要解决好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定位的衔接。

根据教育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中初等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中、高职都应该按照教育部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设置培养目标,围绕目标组织教学。

人才培养方案的最终落脚点是体现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教学计划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骨架,各类开设文秘专业的中、高职院校应该加强联系与协作,统编专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文秘专业课程体系应由“两类三块”构成,两类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三块为公共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实践课,在这些课程中实践课程要相当的比例,要符合教育部关于重技能重实践的要求。文秘专业中、高职教学计划,每块的课程选择原则是“够用、实用”,要避免雷同设置。如同文秘专业入门课程,中职应开秘书职业基础,高职则应开秘书职业概论,两者之间要合理界定课程内容。

(二)设计课程模块,教学目标无缝对接,专业课程教材全面统筹

教学目标对接是课程衔接的核心,也是贯通整个课程体系的主线。就文秘专业而言,可将课程项目化、模块化,按照“宽基础、活模块”的思想,首先,将每门课程分解相应的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其次,以目标模块为基础,根据不同培养规格选取必要的课程,组合成若干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专业方向课模块、实训课模块、毕业论文模块等。再次,将若干课程模块科学设计成三个层次不同但又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技能平台。中、高职文秘专业根据各自的专业方向,合理选择相关课程模块和平台,搭建课程体系,这样一来,增强了课程灵活性、适用性和实践性,避免教学目标的重复。

教材是整个教学的纲,纲举才能目张。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施依赖于教材的衔接。文秘专业中职教材要统筹,高职教材也要统筹,两类教材之间更要统筹,这是课程标准严格统筹的具体表现。教材接轨的一方面是教学目标对接,根据每门课程的知识结构模块、能力结构模块科学组织设计许多不同的教学单元,再将不同的单元设计成学历层级,明确哪些是中职必授或选修的单元,哪些是高职必授或选修的单元。在统编教材时,要根据生源特点,合理选择中、高职教学内容。

(三)课程考核全面沟通,构建国家资格体系,职业技能全面对接

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通过课程考核评价来体现。考核评价的沟通是课程衔接表现的一个方面,连接通道可采用学分制的设定与转换。就文秘专业而言,同区域的中高职院校要统一各学科的学分标准、不同教学单元的学分标准及不同学历层级的学分标准,不同学历对应不同学分总数。让学分成为在各类中、高职院校相互认可的“护照”,成为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通道。

重技能重实践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主流,文秘专业也不例外。职业能力的对接也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秘书的核心技能培养来讲,应根据中、高职不同的培养规格,编写相应的实训大纲,两者不能重复但应相互对接,使学生的能力、技术培训逐级提高。同时,为了实施“双证”教育模式,中、高职院校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根据《国家秘书职业标准》要求,中、高职院校学生分别报考五级、四级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行业部门应积极协同,加强对职业资格的考试、考核、认定和管理,使职业资格证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和重视,这样在职业教育体系内中、高职课程教学的灵活转换与衔接才会成为可能。

中、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衔接还处于初始阶段,必须要求文秘教育界同人积极探索与时间,总结出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现状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促进中、高职文秘专业健康、高效、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

第2篇: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中高职创意类专业教育;“3+3”衔接培养模式;总体思路;具体实践;效果检视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073-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对接体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也对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为了落实上述文件精神,江苏省先后出台了《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方案》和《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2012年在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宁、苏、锡、常、通)和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市(苏、锡、常、通)范围内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常州市依据教育部及江苏省文件精神的要求,制订了《“常州市中、高职对接创新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以在常高等学校为引领,更大范围内实行区域教育资源共享互通,开展高等学校与地方中等职业学校分阶段合作培养本科和专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试点工作,创新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级职业资格特色,建立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之间的课程对接、高等学校学科教育与高级职业资格标准统整及中职直接升学的机制,逐步形成地方中、高职对接的基本模式和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按照“专业对接,课程对接,实践导向(双证融通),中高连贯,校企合作”的思路,进行“3+3”(中职三年,高职三年)中高职对接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试点。

目前,常州市已成为全国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急需服装设计、艺术设计等复合型创意人才。为此,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进行了对接试点,实现了服装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对接。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与教材体系、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成长途径、评价模式改革、教师培养培训、行业指导作用、校企深度合作等方面完成了十个衔接,满足了常州市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促进了创意产业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二、中高职创意类专业教育“3+3”衔接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

中高职创意类专业教育“3+3”衔接培养模式的实施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教育教学过程、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衔接。为了避免浪费教育资源,实现创意类中职和高职院校的优势互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创意类专业教育“3+3”衔接培养模式实施的总体思路。

1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应以岗位能力为本位,全面考虑,分段设计,坚持“中职教育重基础、高职教育重创意能力培养”的原则,确保中职毕业生具备中级设计能力,高职毕业生具备高级设计能力,同时使中职毕业生具备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所需的知识与能力。

2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中职教育课程的安排应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中高职教育应通过沟通、协商在不同定位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工,注重两者之间的循序渐进和相互衔接,避免出现两个阶段都“各求其全”的问题。

3 教学组织方式

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中、高职院校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训练应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并以此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4 教学团队建设

以“交流机制化、交流平台化、合作多样化”为原则,建立创意类中高职教师交流互动机制,定期开展教科研活动,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分享,共同承担教科研课题,使中高职教师之间能够进行充分沟通,实时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5 注重实践教学

为满足人才培养需求,该专业加强了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构建了“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按照“教学、生产、培训与技能鉴定、创意设计与服务”四位一体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开发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加强了实验实训教学环境建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了培养创意类专业群高端技能型人才,还应建立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教研、科研、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能够体现“教、学、做、创”一体化思想的开放性校内外实训基地。

6 加强教学管理

在教学管理方面需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中高职课程学分互认、职业资格证书通用的具体细则;二是制度缺失的问题。

三、中高职创意类专业教育“3+3”衔接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经过充分的调研与资料收集,共同实施了创意类专业中高职“3+3”衔接培养模式(即中职三年、高职三年),并在课程设置、学分互认、学历认定等方面制定了相关配套政策。

1 建立组织机构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中高职对接创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由分管副院长、对接中职校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学工处、财务处、人事处、校企合作办、创意学院、服装系等部门领导以及校企合作企业代表、对接中职校代表等,负责中高职对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运行指导工作。

2 实施分段培养

中、高职院校构建了“6年分段一贯制”的合作培养模式,旨在培养企业生产、管理一线具备高职层次的专科学历高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在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后可以专科学历身份到企业一线较高技术岗位就职。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应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使专业课程、项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能够有机结合,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工艺设计能力的培养。

3 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设计既要符合“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原则,还应促进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同时应积极开发中高职无缝对接课程。

(1)校企、校校合作,共同开发课程

在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指导下,应成立由对接学校、行业、企业、常州市教育主管部门共同组成的创意类专业建设委员会,并按照图1所示流程共同进行课程开发。

(2)建立双证融通课程体系

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经济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建立“技能递增、素质教育同期跟进、实践实习分阶段进行、工学交替”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

4 建立保障体系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还成立了中高职对接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以确保中高职对接专业建设的科学性。中高职对接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由行业企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学院专业负责人、对接中职院校专业负责人等共同组成,合作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制订高职对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处理与中高职对接专业建设相关的重要事宜。

四、中高职创意类专业教育“3+3”衔接培养模式的效果检视

第3篇: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范文

毫无疑问,我们生活在一个“标准化”的世界。各种生产生活用品――住的房屋、吃的食物、五花八门的日用生活品等,无不有严苛的行业标准规范着产品的生产、保证着产品的质量。我们所享受的各种服务――酒店、旅游、教育等,也时常有“星级”“等级”的划分,打上了“标准”的印记。

标准,意味着品质,意味着质量……

产业标准倒逼人才培养“标准化”

产业界一直非常重视也严格遵循“产品标准”,著名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有一万多个产品标准,各种各样的产品与服务也纳入了各种标准化组织的“标注”范畴。标准的设置大多基于这样的理念,那就是标准可以在预期目标下实现最优绩效。

而要实现产品服务的“标准化”,显然需要生产者、服务者的“标准化”,这无疑为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对职业教育而言,这样的要求显得更为直接、也更为迫切。

作为分管职业教育的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多个场合回答关于现代职教体系应具有特点的问题时,明确指出,“必须建立健全符合现代产业需求的学校和专业基本标准。”

近年来,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也贯穿了“标准化”培养的理念。比如,国家大力发展的国家级示范校工程、骨干校工程,实际上就是为优质职校设置了标准线。另外,职业教育教学中所倡导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也是主动与产业对接的体现。

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化,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多次疾呼,“高水平的产业发展,需要高水平的技能人才;高水平的技能人才培养,必须有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推进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国家战略部署,就必然要求开发具有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

可以说,不管我们的职业教育是否准备好,职业教育向产业界接轨的步伐正在加快,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化”时代已悄悄向我们走来。

滞后的职教“标准化”进程

在“标准化”的时代,作为与产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人才“标准化”培养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现实是,中国职业教育“标准化”进程,不但滞后于普通教育,与西方职教发达国家相比更是难以望其项背。

在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化建设已比较成熟,而且有法律保障。

比如:美国成立了“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大部分州具有政府层面出台的职业教育标准;英国建立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体系,按照职业资格的标准构建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德国则出台了国家层面具有法律性质的《职业学校职业专业教育框架教学计划编制指南》,有专门的机构按照指南进行专业教学标准的动态开发与修订。

相比之下,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国家层面的人才培养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前两年才首次公布了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

近十年来的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进程中,我们虽然十分强调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却一直缺乏与行业、企业产品标准对接的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这样的对接往往局限于理念层面,或者标准过于粗放,缺乏科学的设计和可操作性。

正如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徐国庆所言:“目前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缺乏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

“标准化”步伐在摸索中前进

尽管从总体上看我国职教人才培养标准化进程与西方发达国家尚有一定距离,但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中,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化”并没有被忽视,无论是从政策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这项工作都得到了切实的推进。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第一次在官方文件中出现了“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的提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提法正式出现在职业教育领域。

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明确提出“要逐步编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该文件明确各层次学校培养目标和规格是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也是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

此后,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率先启动,尽管探索初期出现了“专业教学规范”“专业教学标准”“教学基本要求”等各种名目,但其本质非常清晰,都是政府部门出台统一标准,要求相应层次学校遵照实施的专业教学纲领和文件。2012年年底,经专家审核、行业修订,18个大类的410个首批高职专业教学标准正式公开出版,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

除了国家政策层面的有效推动,在实践层面,各地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不易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部分示范性高职院校和个别地方政府实际上已经在此项工作上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和尝试。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就率先将该校33个重点建设专业从专业名称、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入学条件、学制、培养目标、职业面向及能力要求、培养方案框架体系、学习领域课程基本要求、课程考核要求、教师和基本实训条件要求等方面进行规范,最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向社会公布。

再如江苏省,作为职业教育大省,除了职业院校数量多、在校生规模大外,还有个显著特征是初中后的五年制高职发展非常蓬勃和规范。在国家层面出台首批高职专业教学标准(适用于高中后三年制高职)后,江苏省政府充分考虑省情,集中一批职教专家、一线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合力开发专门针对五年制高职的专业教学标准,先后印发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的通知》(苏教职〔2011〕39号)、《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启动了五年制高职和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地方标准工作。

2013年9月,江苏省教育厅以文件的形式,正式印发了44个五年制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和36个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标准,对专业名称、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专业教师任职资格、实训(实验)条件等项目进行了具体规定,并向社会公布。

与此同时,国家层面上,更多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还在研制当中,中等职业学校,甚至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专业教学标准也正紧锣密鼓地探索当中。可以预见,继专业教学标准之后,双师型教师标准、办学条件标准、品牌、特色专业设置标准、评估标准等若干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院校标准体系也指日可待。

如何推进职教“标准化”

人才培养的“标准化”,除了与社会产业标准的对接,最终落脚点还在于如何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标准化人才。要达此目标,眼下最紧要的是制定出科学而有效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体系,并推动其有效实施。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制定专业教育标准和课程标准过程中,应把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弄清楚了这个根本性问题,人才培养标准才能有效发挥指引作用。作为一名一线职教工作者,笔者认为,职教人才培养标准化体系建设应把握以下两个原则。

一方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化需“高、大、上”。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虽可先自下而上研发、探索,但为了保证各项标准的高水平以及各项标准能严格被执行,还应自上而下地出台并宣布实施。各项标准应由国家层面出台,即地位高;应具有普遍推广性,即范围大;更应是高水平,能长期使用,即质量上档次。以此标准来看,职教人才培养标准应具有较高的效力且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依据这样的原则,以高职为例,当下针对高中后三年制高职的专业教学标准基本达标,而初中后五年制高职的专业教学标准(又称人才培养方案)则提升空间很大。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布局调整的进一步明确,特别是在其发挥中高职衔接的独特作用时,五年制高职发展空间还将大大扩展。今后,初中后五年一贯制和五年分段式高职将与高中后三年制高职共同成为高职教育的两种最重要的形式。这势必要求国家层面牵头组成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国家队,对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工作进行系统规划。当然,同样缺乏国家层面专业教学标准的还有中等职业教育以及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化之路可谓任重道远。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亟须“落地”。

相对于标准研制开发阶段的高关注、大投入,落地推广阶段就显得力道不足。

目前,随着政府、社会以及职业院校对人才培养标准化的认同和关注,市场上立刻出现了一些版本的专业教学标准、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影响较大的有2008年,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单本《专业教学标准汇编》,涉及该院重点建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医疗电子工程、通信技术等33个专业。

2012年,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丛书,分为土建大类、水利大类、农林牧渔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制造大类等18个大类,涉及410个专业,共15本。

2013年,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部主管)又针对土建大类,出版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均为土建类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丛书,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首批专业涉及建筑工程管理、给排水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物业管理等,共8本。

第4篇: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 海南省 中高职衔接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要建立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提出:“中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实施衔接,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意见》出台的两个月前,教育部在天津举行的“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暨动员和工作部署会上,鲁昕副部长明确指出:“中高职协调发展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基础”,“中高职有效衔接是促进协调发展的核心任务并要以十个衔接为切入点”,“坚持科研先行,将中高职实践中的突出问题转化为立项课题,开展全局性的系统化、针对性研究”。《意见》出台后不久,海南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年会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研讨会在海南定安南丽湖举行,我院代表与省内11所高职院校、14所中职院校的主要负责人及教务、招生部门负责人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参会院校就我省中高职如何协调发展进行了集体探讨。

2011—2012年是海南省中高职衔接教育探索的“试水区”,我院在深入学习国家教育部、海南省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的基础上,认真查阅了许多有关中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文献资料,并先后考察了海南省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规格的实施情况,结合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实际,对海南省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习实训等方面的对接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省教育厅高教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获批“会计电算化”等七个与中职对口衔接的两年制专业,同年,我院申报“海南省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探索和实践(编号:Hjjg2013-59)”课题,被纳入2012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重点研究课题范畴,借此契机,以期鼓励我院对海南省中高职衔接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先行先试。

作为我省中高职衔接教育“试验区”,我院从2012年起,在学生单招录取、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校校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现将我院针对中高职两年制衔接教育已开展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逐一阐述。

二、围绕中高职衔接教育已开展的工作

(一)中高职衔接教育学制模式选择

不同的学制模式不仅表现在人才培养年限的不同,还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均有差异,因此,两年制中高职衔接专业采取何种衔接学制模式,决定了衔接教育的实施方略。2012年是初次探索中高职衔接教育,我院选择“3+2”学制模式,面向中职毕业生进行招考宣传,在宣传过程中,我院通过对中职在校生的问卷调查、中职毕业生的追踪调查等手段,发现绝大多数想继续深造的中职生,期望在中职第三年就进入高职院校就读,又因我省单招考试安排在上半年,因此,我院初期试点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学制模式为“3+2”和“2+2+1”。第一种“3+2”学制模式,比较简明,表示完成中职学业后进行2年制高职学习。第二种“2+2+1”学制模式的涵义是:第一个“2”为中职生前2年在中职学校学习,第二个“2”为进入高职学习2年,“1”指将中职为期1年、高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合2为1”进行顶岗实习。“2+2+1”模式依然符合中职3年高职2年,保持为期5年的教学年限,符合国家教育法规。

(二)中高职衔接教育招生概况

2012年,我院在全省范围进行中高职衔接招生宣传工作,并在多所中职学校的协助下,约有34名中职毕业生、72名高中毕业生,共计106名学生进入我院2年制对接专业预备班学习,2013年参加单招考试,共录取71名学生,其中,高中毕业生58名,中职毕业生13名。鉴于在招生调研过程中,发现我省中职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愿望不强烈,绝大多数有继续深造意愿的中职生期望能在中职毕业实习期间提前进入高职院校预读。因此,2013年,我院尝试对已完成中职两年学业的中职学生敞开预读之门,并在海南省商业学校、海南省银行学校等多所与我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的省中职学校的共同协调下,2013年秋季有272名中职三年级学生进预备班学习,准备参加2014年单招考试,这种招生模式的尝试突破了“中规中矩”的传统,但必须以与合作中职学校做好充分协调及方方面面衔接准备工作为前提。

(三)对中高职衔接就读学生的管理

1.学籍管理

对中职毕业单招录取并实施“3+2”学制的衔接学生,其学籍随同当年普通高招学生一并进行高职学籍注册及管理。对在中职第三年就读预备班实施“2+2+1”学制模式的学生,第三年依然属中职学籍,依据我院与学生所在中职学校签订协议,负责对学生实行管理,由合作中职学校负责办理学籍注册工作。毕业时,中职学校办理其毕业的相关手续,并协助我院组织学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

2.日常管理

“3+2”模式单招录取学生进校就读后,一律按学院当前有关制度实施班级管理制,对招生人数规模达20人(含)以上,独立成班管理,配备一名班主任、一名专业指导教师、一名职业指导教师、一名心理指导教师,招生人数低于20人的与3年制普招学生合班统一管理,不管是独立班级或插班管理的班级,教学中均实施各专业2年制人才培养方案。“2+2+1”模式就读预备班学生的管理方式、人员配备、教学实施与“3+2”模式一致,所不同的是,第一年预备班就读结束后参加第二年上半年单招考试,未被录取的学生将直接就业,录取的学生将继续最后1年的高职专业学习。“3+2”和“2+2+1”两种学制模式,第五年学生参加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由我院进行管理、指导和监督,推进学生就业。

3.学费、拨款及助学等政策的对接

对于实施“3+2”学制模式的学生,享受与高招录取学生一样的学费标准及助学政策待遇。对于实施“2+2+1”学制模式的学生,进入预备班就读的第一年学生继续享受我省中职免学费及政府生均公用经费拨款等政策待遇。因第三年依然属于中职学籍,故学院从第四、第五年对单招录取学生收取两年学费,同时为便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生第三在我院就读期间享受高职一年级的奖助学金等相关待遇,第四、第五年享受与普通高招生同等奖助学金待遇。

4.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我院自七个中高职衔接专业获批后,与海南省商业学校、海南省银行学校、海口市第一职业中学等多家中职学校就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对原有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等两年制专业的课程体系、职业资格认证等方面进行修订,尤其是对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重新进行梳理和整合,以使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比如,会计电算化专业,近两年我院信息管理系领导、专业教师与合作中职学校经过多次商讨和修订,依据合作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合作双方对我院两年制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同名课程、课程标准、课程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过反复协商,完成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的调整和修订,并且依据合作协议条款,对课程体系实施年修订制,以实现课程的有效衔接。

5.与中职学校试行创新合作模式

为了与中职学校做好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衔接,我院不定期派出教授和专家为合作中职学校进行专题讲座,科普知识报告;定期邀请合作中职学校领导、教师到我院进行交流,接收合作中职学校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及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对部分实践教学条件较弱的合作中职学校,由我院承担中职学校竞赛学生的培训和指导等。在申报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时,对邀请中职学校教师参与项目研究的课题优先获批。

三、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从我省已开展中高职衔接单招院校的实施情况看,各院校没有从自身专业优势角度发挥人才培养优势,省级特色专业的辐射效应不明显,大家各自为政开展招生工作,招生专业没有统筹兼顾。

2.开展中高职衔接工作,需要各中高职院校共同努力探索,但更需要教育省厅上级部门的共同协调和指导。然而,目前我省还未成立中高职衔接任何中间协调机构,无法对衔接工作中的存在问题进行协调。

3.中职学生在中职第三年秋季(中职第三年第一学期)提前进入高职预备班,第二年再参加单招录取工作,产生两个突出问题:①个别学生学习一年后单招未被录取,致使浪费了一年顶岗实习机会,不利其就业;②给中高职院校学籍、成绩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4.从目前与我院合作的几所中职学校的教学计划来看,绝大多数是终极教育模式,教学计划中没有安排与高职衔接的弹性课程,因此,对有继续深造意愿学生的培养非常不利。

5.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高职院校的合作是以牺牲高职院校部分经济利益为前提的(高职院校只收取两年学费,但要负责更多的工作)。

(二)对海南省中高职衔接教育实施的建议

随着我省中高职衔接教育逐步迈入“深水区”,部分难点问题的解决需要顶层设计、统筹兼顾。下文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拟提五点建议。

1.我省开展中高职衔接招生的院校,在教育厅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从专业优势的角度进行统筹兼顾,在下达衔接单招指标时,尽可能地依据该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进行统筹,同时兼顾其他院校服务当地人才培养需求的因素,以发挥各院校的办学优势。

2.在海南省教育厅的领导和支持下,成立由高教处指导牵头、海南省若干所中高职院校参与的海南省中高职衔接教育协调机构,对我省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存在疑难问题进行协调,旨在不断完善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机制,更好地推进我省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3.建议由省教育厅高教处牵头、中高职院校共同制定提前入读预备班学生的选拔方案,被选拔上的学生直接备案高职学籍,第三年学习结束时不再参加单独招生考试,以解决目前的学籍管理难题和单招未被录取学生的耽误就业问题。

4.中职学校在省教育厅高教处、职成处的共同指导下及合作高职院校的参与下,制定与高职衔接专业的弹性课程体系及弹性课程标准,确保所有与高职衔接的专业都设有与高职对接的基础课程。

5.省政府财政部门,对先行先试中高职衔接教育的院校适当下拨试行期的生均经费,以鼓励先行先试单位大胆尝试,为我省中高职有效衔接教育事业踏出一条符合省情的道路。

四、结语

跨入21世纪,我省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立交桥,中高职有效衔接是处于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工程的核心地位。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曾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海南省当前急迫而重要的任务,海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不足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缺乏,是海南省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适应海南省三大产业加快发展对技能型人才迫切需要的有效途径,又是促进就业、解决三农问题、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通道,更是确保海南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海南的迫切需要”。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初、中级技能人员的需求趋于饱和,而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则日益加大,这些人才一部分是高校毕业生,更大一部分则是升入高职接受衔接教育的中职学生。因此,海南的职业教育必将在探索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承担海南教育事业发展大突破的历史使命。然而,我省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地方院校的校情不同,因此,如何开展中高职有效衔接,需要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牵头和指导下,各院校及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共同探索和解决衔接中的难题,更希望依据我省省情(经济特区)的特殊性,率先在政府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以破解当前我省中高职衔接教育探索过程存在的疑难问题。

参考文献:

[1]汤光伟.中高职衔接研究[J].职教论坛,2010(22):31-36.

[2]陈跃军.中高职衔接的对口招生政策研究与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0,(Z4):54-56.

[3]皮江红.我国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0,(04):72-73.

[4]梁燕.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现实基础[J].现代教育管理,2009,(04):53-56.

第5篇: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范文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6)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高职衔接培养的形式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国家政策保障下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6-0241-01

一、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政策保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统筹区域发展,促进资源共享,实现中高职培养目标、学制结构、课程体系、招生与评价机制等的衔接。《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化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强调了行业指导的作用,倡导、支持和鼓励行业组织参与和实施职业教育,发挥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强化了政府责任,要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把握中高职办学定位,推进综合改革,合理规划布局,提高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把中高职衔接作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总体要求的目标任务之一。国家要提高高职院校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应用型本科招收高职毕业生的比例,推进中高职紧密衔接,发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打破职业教育“断头路”的现有格局。

二、中高职衔接的几种形式

1、分段培养“3+3”模式。有两种情况:一是中职学生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中高职不达成协议,按各自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二是一所或几所中职学校与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联合办学,前3年在中职学习,后3年在高职学习,按阶段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中高职院校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整合课程体系。

2、提升式5年一贯制。即选择部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后扩展到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按照《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办5年一贯制的高等职业教育。

3、下延式5年一贯制。即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办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4、“3+2”贯通培养。即一所或几所中职学校与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联合办学,前3年在中职学习,后2年在高职学习,中高职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分阶段组织实施。中职学校负责招收初中毕业生,高职院校负责中职生入学招生考试和学生毕业就业工作。

5、“2+3”贯通培养。在招生、考试和就业等方面与“3+2”贯通培养相同,只是前2年在中职学习,后3年在高职学习。

三、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中、高职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造成教育资源和学习时间的浪费,割裂了二者的衔接,尤以“3+3”模式突出。二是中职学生升学的比例较低,求学深造的道路很窄,社会对中职教育是终结性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三是中职学校在办高职教育方面缺少资源和经验,很难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且社会对中职学校培养高职学生持怀疑态度,毕业生就业受到影响,如提升式5年一贯制。高职院校缺少招收初中毕业生的经验,招生和实施较困难,如下延式5年一贯制。四是“3+2”和“2+3”中高职贯通培养要实现优化教育教学资源、调整区域职业教育布局和产业结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还任重道远。由于中高职学校长期以来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思维定式,以及办学范围、权限、职能、资源和利益等因素的影响,打破这种固有模式难度很大。五是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特别看重办学经济效益,在专业设置上偏重于办学成本低的专业,市场紧缺但办学成本较高的工科类专业则较少设置。

四、实现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

第6篇: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范文

现代社会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时代特征:物联网时代、知识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些特征全面加速了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刻变化,给职业教育无限机遇和生机,同时对原有的职业教育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需要职业教育从方方面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便在这样一个高速、多元的新时代中生存、发展。

1.行业发展对物流管理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新挑战

随着农业、商贸业、生产制造业和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物流人才不仅需要懂得所属模块的专业知识,还要对整个行业所涉及到的其他专业技能有深刻的运用。这无疑是对物流行业人才储备量和综合素质的严峻挑战。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流行业领域每年需要新增就业人员约140万人,所需专业人才缺口较大。此外,现今物流企业有将近2500万的从业人员,这些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为27.25%,具有中级职称的仅占3.6%,远低于全国各行业平均水平。物流行业人才需求总量不断增加,需求层次差异日益显著,从高端的物流规划设计人员,到中层物流管理人员及基层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物流业高中低端人才全面紧缺。因此,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以及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是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和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物流管理专业设置高职本科的依据

职业教育应当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要,实现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因此,依据教育部的指导意见,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设置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是解决物流业高中低端人才全面紧缺问题的重要举措。

2.1教育部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应发挥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应用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积极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所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除目前已经存在的中职、高职层次外,还应向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层次延伸,既满足人们接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要求,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2.2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高等教育划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系列。普通高等教育强调的是较强的系统理论基础,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较强的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二者的内部构成都可以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等多个层次。

20世纪中叶,以工程教育为代表的高职本科教育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迅速崛起。美国有四年制工程教育、二年制社区学院教育。中国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也设置了“技术学士”“技术硕士”学位。可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向本科甚至更高层次延伸不仅是可行的,也是我国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3.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职本科教育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普通本科和高职专科而言的,既不同于一般四年制的普通本科,也不同于专科层次的高职。主要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和中职学校的师资,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其毕业生要求职业素质更好,理论基础更厚,技术水平更高,应用能力更强,适应岗位更多,职业潜力更大。因此,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如下:

第一,熟悉运输、仓储、配送、货代、报关等基本操作。

第二,能够进行物流项目招投标管理;设计运输、仓储、配送、物流金融业务运营方案,并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三,具有物流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四,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不仅仅是地方经济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而且要加强培养跨地区、跨国界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总之,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更加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注重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综合,注重地方需要与国家、世界需求的整合。

4.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新体系

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以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总体思路上:第一,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模式将从学科导向走向实践导向。第二,技术课程与文化课程从相互分离走向相互整合。在实践导向的课程中,技术课程和文化课程都围绕工作任务展开,彼此之间从一种分离的状态走向一种整合和服务的关系,并且文化课程越来越体现出为技术课程服务的功能。第三,整合学历教育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课程。课程要把学历教育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整合起来,从课程上去除从学校到工作的门槛。课程设置如下表所示:

5.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新模式

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设置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关键。高职教育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必须将生产、管理、服务等的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因此,高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注重职教师资的培养和专门技术上的整合。

5.1注重职教师资的三个培养过程

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经历专业知识的掌握、专业经验的获得和教师培训三个规范化的过程。其中,专业经验的获得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我们明确了职教教师的培养应当经历专业知识的掌握、实践经验的获得和教师培训三个过程的时候,那么,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几个主要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职教教师应招有工作经验的人,而不是应届毕业生;职教教师的培养应以课程为中心,而不是以学校为中心;职教教师的在职培训应基于职场,而不是大学或者学院;职教实训课教师以兼职聘用为主,而不是专职培养。

5.2注重职教师资在专门技术上的整合

“双师型”教师不是理想的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未来理想的职业教育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方面应呈现整合的“一”,而不是目前我们所强调的“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也只是我国职教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只有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整合为一体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整合,标志着一种专门技术的形成,只有具备了专门技术,才有可能实现专业化,成为本专业的专家。

6.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模式一,“校中厂”模式。企业将仓库或物流业务机构建在校园内,在校内实行“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学生实训、课程建设、科研及教师互兼互聘等方面与企业开展深度的合作。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

模式二,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实施方式大致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工读轮换制:把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分为两半,一半在学校上课,一半去企业劳动或接受实际培训,按学期或学季轮换;二是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学生在企业被全日雇佣,顶班劳动,利用工余进行学习,通过讲课、讨论等方式把学习和劳动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系统的课程,到企业去实施技能提升训练。

模式三,校企互动式模式。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模式四,“订单”式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学生是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企业在具体的职业培训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

7.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有条件的高职院校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适时按需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进行专业硕士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完全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能够增强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更好地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第7篇: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课程 贯通体系

[作者简介]赵彤(1970- ),男,江苏南通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复杂系统控制与数学教育;钱冰冰(1983- ),男,江苏南通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模糊控制与数学教育。(江苏 南通 22601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25-02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的精神,为了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制度,增强职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势在必行。

有效衔接中职与高职,是推进技能型人才类型和层次结构科学化的首要条件。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能够有效地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突破中等职业教育单一的办学模式,避免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重复错位现象,形成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立交桥”,有效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搭建平台。

一、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企业不再仅仅沿袭过去的粗放型、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而是向着集约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化,迫切需要高水平技能型、技术型实用人才,职业教育人才规格的升级势在必行。中职学生经过3年的学习,获得相同或相近工作范围内的职业资格所需的能力,但中职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中职学生拓展新技术、新工艺的水平较弱,接收新知识的能力较差,与高端技能型人才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真正成为企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中职学生可以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学生在持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使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成为具有更加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全面的综合素质,适应性和创新性更强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随着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再仅仅满足于培养掌握某项技能的人才,“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终身教育成为职业教育的目标,职业教育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形成跨越终身的、连续的体系,从而保持职业人才知识的新颖性和专业技能的连续性、适应性和前瞻性。例如,江苏省从2012年开始开展中高职“3+2”分段培养项目的试点工作。中高职“3+2”分段培养就是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3年,获得中等职业教育的中专学历,同时积极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取得初级以上(含中级)技能等级证书,接下来2年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获得大专学历和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衔接好中高职教育,中职教育不再是人们认为的终结性教育,而应保证学生学习的连续性,避免因中职向高职过渡给学生心理上带来的焦虑、失落等不良反应,自然地完成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二、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全国许多省份都已经开始中高职分段培养项目的试点工作,许多学校也在不断探索中高职衔接的模式。在此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招生政策不完善

中高职专业目录不统一,很多中职毕业生对口升学受限。中职学生考入高职的比例一直都很低,中高职衔接的招生模式仍然比较单一。以江苏省为例,中职毕业生升入高等院校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高职单考单招,二是五年制“3+2”职业教育。政策有限导致中职生继续深造的出路狭窄,限制了中职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高考成绩“低分段”的学生。职业教育对象应具有全纳性,职业教育院校应对所有中职生开放,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即可接纳。虽然还有高职院校另行组织考试的渠道,但能够升入高职的中职学生毕竟是少数,限制了中职学生的进一步深造。

(二)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统筹设计

各层次职业教育定位必须准确,这是实现完善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前提条件。目前,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各自为政,同类专业之间缺乏衔接性、递进性,高职教育以中职教育为基础,未能实现专业技术人才教育的连续性。中职和高职都属于职业教育范畴,两种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层次有所不同:中职培养的是有“ 一技之长” 的技能型人才,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高职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理论更深更广,技术水平更高,综合素质更全面,更能适应社会科技的进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起引领作用。然而,中职教育偏重于对学生实用技术的传授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高职教育,特别是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上很难适应。例如,高等数学知识更加抽象,很多中职生很难适应,达不到更高层次技术培训的基本素质要求。因为高职学校生源以高中生为主,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也以高中毕业生为主,未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特别是在实践技能培养环节上有些赶不上中职,导致部分学生感觉高职还不如中职。

(三)课程体系不贯通

目前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还没有开发出来,具体合作只是在学校之间协商完成,在具体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等方面尚无具体标准。据统计,“3+2”学生的英语、数学成绩相对较差,文化课水平不如单考单招录取的学生,反映了中职教育在文化基础要求上存在着脱节现象。另外,在教材的选择及课程内容的设置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重复现象,许多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出现雷同,有的雷同率甚至超过了60%,教学中出现的“炒冷饭”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部分中职学生甚至有浪费时间的感觉。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随意性,导致部分技能训练课甚至出现了中、高职课程倒挂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由于发展时间比高职院校长,有较多数量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中职毕业生都有一定的动手能力,高职仍然按照高中毕业生那样去培养他们,中职生甚至感觉职业技能培养不如中职。

三、中高职衔接贯通体系的构建

(一)积极开展中高职衔接招生制度改革

进一步规范中高职专业目录,拓宽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范围。扩大对口单招的招生比例,建立多样化的升学渠道,形成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立交桥”。采取对口单招、“3+2”联合培养、“3+2”分段培养、自主单独招生、注册入学等多种招生方式,拓宽升学渠道。

(二)统筹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衔接较多地局限在学制衔接上。随着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演变,人才培养的内涵式衔接已成为当前中高职衔接发展的要务,应真正地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衔接。中高职“三二”分段培养,高职负责牵头,按照相关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和职业鉴定考核要求,中高职学校共同制订连贯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的制订一定要根据中高职递进的培养要求,做好各种培养模式的衔接,形成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把中高职看成一个整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定要有整体性,同时注意各层次的递进衔接,有效保证衔接的连续性,注重中高职院校间的沟通和交流。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既有一致性,又有层次上的递进性,高职教育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区分普高生和中职生的素质差异,因材施教,使高职教育中两种不同生源优势互补,有效实现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根据中高职分层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职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职业岗位标准,合理确定专业(群)培养目标,同类专业(群)做好各级别职业资格培养目标的衔接。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确定技能型人才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的层次结构。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制定证书等级对应的职业能力等级,确保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同时,建成各专业职业能力资格认证的标准体系,合理制定各级各类职业技能专业资格要求,对中高职两个不同层次教育的职业能力的界定应遵循互相贯通、逐级晋升的原则。

在培养模式上,中高职教育都应突出操作性、实践性、职业性的特色。高职教育在教学模式上要做好与中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根据中职生与普高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中高职合作学校共同制订“3+2”五年制教学计划,要突出应用性和连续性,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继续学习能力。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保证双师结构的师资标准,有效共享实训基地,保证技能教育的衔接性。同时,课程考核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取科学、有效、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和手段,注重过程评价,积极引入行业企业工作岗位标准参与考核。

(三)构建课程衔接贯通体系

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对中高职贯通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根据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职业活动,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宽基础、活模块”为原则,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按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整体课程结构体系。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要求,紧密联系职业鉴定考核要求,全面统筹中高职教育内容,保证知识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构建由文化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实训课等共同组成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有效保证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结构的贯通性。按照最新的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应过分注重知识的逻辑性,而应紧密联系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需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因此,职业教育应根据地方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系统分析区域产业链的特点,按照行业岗位的标准,系统分析其岗位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学校要按照实践教育规律设计课程体系,紧密联系职业岗位需求,开发特色课程,科学地安排中高职教育阶段的能力技能培养,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

目前,中高职教育的许多专业设置没有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有的专业设置很不合理,使得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造成人力资源浪费。为了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专业的设置应以区域行业为基础,同时密切联系区域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课程有效衔接在中高职衔接培养中尤为重要。在课程目标的衔接上,要将中职的工具性、操作性与高职的创造性、技术性、高端化有效衔接。认真分析中高职相近专业的特点,制定具有衔接性和连续性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顺序的递进性,避免出现课程内容重复设置的现象,真正实现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连续性、递进性和整体性。在实施过程中,中高职院校要经常组织教师教研活动,加强中高职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共同开展教学研究,杜绝“炒现饭”和教学内容脱节现象。

(四)完善中高职衔接的制度保障体系

中高职有效衔接离不开政策的支持。通过加强政府统筹和政策导向,健全法规体系,提供法规和政策保障,完善中高职衔接的法规体系建设。根据现状,政府必须认真分析现行的一些不利政策并进行有效改革。通过调查分析实际情况,改革不利政策,重新制定积极有效的政策,鼓励各地区联系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中高职衔接的最佳模式。同时,政府也应加强统筹管理,特别是在投资、学校布局、专业布局、招生等方面的统筹。在政策导向上,政府应积极扶助职业学校建立质量考核体系,建立起职业资格认证体系。通过质量考核、定期评估等活动来推动中高职的有效衔接,积极发挥政府功能,有效保证中高职衔接体系的建立,建立起极具地方产业特色的中高职有效衔接的教育模式。

综上所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必须尽快实现有效衔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同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之间应有效衔接,高职教育应建立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专业技术人才层次的衔接。中高职在招生、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必须进行有效衔接,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搭建平台,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春明.中高职衔接贯通的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

[2]杨红.系统论视角下中高职衔接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3).

第8篇: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课程衔接;课程内容;教学模式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继续做好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苏职教[2013]9号)的精神,依据无锡及江阴地区“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机械制造业的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能力对人才的需求,为充分发挥江阴中专数控技术特色专业和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各自优势,制订了“数控技术专业‘3+3’中高职衔接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建立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一套整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本文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对“3+3”分段培养中高职课程衔接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必要性

1.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要

在江阴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坚持实施‘工业立市’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就需要提升社会人力资源素质,从而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

2.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随着企业的转型和产业的升级,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对中职类学校培养的人才目标提出了相应较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传统的中职教育已经不适应目前的产业要求。中高职衔接以课程衔接为核心,覆盖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职业素养、等级证书上的衔接等等,符合中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也适应了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3.职业教育现代体系建设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型进而转向知识密集型。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不畅,形成了“断头”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高职的衔接可以有效地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进而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困难

研究界马建富等人认为,中高职衔接是指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两个不同层次教育之间的连接状态及相互间的作用方式与作用内容。但综观三年中职和三年高职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很多不合理之处,造成课程衔接不到位,教学效果不理想等状况。

1.培养目标断层

中高职内涵衔接的基本原则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然而,中国目前的职教体系在中职和高职的相近专业中,培养目标关联度小,高职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中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相对独立,中职教育偏重于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存在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等问题。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阶段,由于理论知识的匮乏,学习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手段限制,进而也限制了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致使中高职衔接中的培养目标达不到精确定位,出现事实上的断层。

2.基础课程脱节

中职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加之对文化基础课重视不够,导致学生进入高职后,对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基础课程非常吃力。以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学校并未开设物理课,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等学习内容也过于简单,进入高职后对专业课程(机构与传动,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等)的学习会有一定的难度,从而限制对专业实践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课程内容重复

中职课程应该注重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提升,专业基础理论及基础操作技能的学习;高职课程应深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强调知识的迁移和专业的融会贯通。但目前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侧重点不明确,教学内容重复。(1)科目重复。如中高职教学中都开设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数控编程等课程,这就意味着中职学过的课程到了高职还必须重修。(2)内容重复。对比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发现课程内容重复多达30%,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4.教学模式差异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在课程改革上做出了很多尝试,在教学中多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情景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而在我校因硬件的限制,主要仍以传统的讲授为主,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不高。这种现象也将影响“3+3”中职学生转段学习。

三、解决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对策

中高职衔接不是中职与高职两个职业教育系统的简单叠加或接续,其最终目的是打破各层次、各类型教育间的障碍,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特色,构建统一、开放、灵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必须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专业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系统化设计,这是中高职衔接的灵魂。

1.设置人才培养规格,中高职培养目标全面接轨

要实现良好的中高职衔接教育,中高职教育都应准确定位自身的培养目标,这是实现中高职无缝对接的前提条件。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及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思路,遵循“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职业成长规律系统构建课程体系。由校校、校企共同制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合作、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确保各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第一阶段(中职阶段三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达到维修电工和数车中级工的水平。第二阶段(高职阶段三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一定的数控加工设备维护管理、机械设计能力、具备机电设备的检测与维修能力的专业基本知识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实现培养具有“现代班组长”潜质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数控车操作技能达到高级以上水平。

2.统编专业教学计划,中高职课程设置全面贯通

为了避免中高职衔接课程内容的重复,在课程设置方面,与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制定衔接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方法,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中职阶段的课程具有专业针对性强,理论课以基础课程为主的特点;高职阶段的课程重实践与创新,鼓励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中高职教学模式的全面衔接

不论是中职还是高职,在培养模式上都应突出操作性和实践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教学、项目(理实一体化)教学和团队创新学习。在整个课程衔接的过程中应尽可能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针对中职学生改变原有的中职教学模式,尽可能采用基于情景教学模式下的项目化教学法,以企业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模拟出真实的工作环境及实际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来讲解晦涩难懂的专业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让学生逐步熟悉知识的应用过程及应用方法,最后才能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通过中高职有效的沟通,在教学模式上和高职进行对接,学生在转段进入高职阶段就能很好地适应高职教学,从而建立起以达到培养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的、中高职衔接的、融就业竞争力与岗位职业能力于一体的现代化课程体系。

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需要中高职学校、企业指导委员会共同编制分段培养的专业课程标准及课程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课程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有效培养“现代班组长”以上潜质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左希庆,吴国强.自动化技术专业群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2]邓桂萍,宋烨.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14).

第9篇: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范文

Abstract: The applicativ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s the direction of university reform. How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and develop a suitabl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has become the current direction of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we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practic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accounting. After analyzing questionnaires, we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about training mode of accounting talent from three aspects: teaching year, curriculum setting and teaching content.

关键词:应用会计人才;问卷调查;培养模式

Key words: the applicative account talent;questionnaire survey;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3-0190-03

0 引言

根据十的精神,地方本科转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被写入教育部年年度工作要点――“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转型不是简单的概念转换,应用型最重要的内涵是让我们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学校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养人才模式,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对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

1 调查过程及样本数据

笔者从2014年9月份起,开始向被调查者邮寄、分发问卷。先后向广州、云南、贵州等地的政府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不同行业的各类企业等发出调查问卷600份,收回200份,其中有5份问卷因回答问题不超半数而作废,有效问卷195份。

回收的样本中,从195个被调查者的单位性质来看,行政事业单位负责12家,占样本总数的6.2%;各类性质的企业80家,占样本总数的41%;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103家,占样本总数的53%。被调查者代表了会计从业人员在没同性质单位的意见。

对会计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问卷调查中,我们的调查问卷对用人单件对会计人才6种能力需求设计了4个档次很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四个档次,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注:本文按被调查者所在单位进行分类:行政事业单位包括财政、税务、工商等行政单位和学校、医院、科研所等事业单位;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企业包括金融机构、各类性质的企业.

2 调查结果分析

采用综合评分法对上述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假定在评价时非常重要赋予4分、重要3分、一般2分、不重要赋予1分,经过加权平均得到最终的总评分值。具体见表2。

2.1 检验不同部门对影响因素的评价是是否存在差异

2.1.1 方差检验

首先确定是否满足方差检验的前提条件(表3)。

伴随概率为0.157,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可以认为各个组的总体方差是相等的,满足方差的前提条件。

其次,进行方差检验(表4)。

从表4ANOVA结果表中可以看出,方差检验的F值为0.410,伴随概率为0.671。伴随概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表示接受原假设,也就是说在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具备的能力调查中,行政事业单位、企业、中介机构单位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

2.1.2 多个样本的独立性检验

a Kruskal Wallis Test

b Grouping Variable.

从表5多个样本的独立性检验的结果中也可以看出,P值为0.675大于0.05,样本之间不存在差异。

2.2 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政府部门、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调查中普遍认为各因素影响企业会计信用的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F(动手操作能力)、C(工作经验)、B(职称证书)、A(学历要求)、E(外语水平)、D(在校学习成绩)。

3 主要结论与建议

3.1 主要结论

①不同调查者对应用本科会计专业学生能力需求评价的一致性。从图1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等单位看重的应用本科学生的会计能力基本是一致的,不存在差异。也就是说,政府事业单位看重会计人员的能力是实践动力手能力,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行业的企业来说也认为实践操作能力最为重要。

②各因素影响程度的评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各单位招聘会计人才看重的诸能力中,会计人员上手操作能力最重要(包括实践动手能力、工作经验),其次是会计人员的资质(包括职业资格证书或职称,学历),最后是外语水平和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因此,会计应用本科教育绝对不能以普通本科教育的培养方案来培养应用本科的学生,必须大幅度修改培养方案,以“理论够用,注重实践”为原则来制订培养方案。

3.2 主要建议

①推行“2+1+1”培养模式,使得在校学生具备工作经验。“2+1+1”培养模式,即素质教育、知识传授(2个学年)技能训练、岗前培训(1个学年)顶岗实习(1个学年)上岗就业一条龙的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学生在校学习与社会就业之间零距离,顶岗即上岗,上岗即就业,在顶岗实习的一年期间,实行“双导师”制,从企业指派“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想结合,通过“企业导师”对会计实务工作的指导与工作中的实践锻炼,来积累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经验,以弥补应届毕业生无工作经验的缺憾。

②增加实训课程比重,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在应用本科会计专业培养方案设置上,本着“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来制订培养方案。及时了解社会对应用本科会计人才需求情况,实践课程比重占到45%以上,教学计划实行动态调整。教学周实行“12+4+4”管理模式,即每个学期中12周进行理论教学,4周进行课程中间技能实习(插在理论教学中间实施),4周进行集中技能训练或会计相关执业资格考试培训。通过此管理方式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以期实现提高学生实践动力能力目标。

③实行“双证制”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取证率。“双证制”的教学管理制度。以毕业“双证”即:学位证、学历证+职业资格证,要求学生,提高会计专业学生获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取证率;为了保证学生攻取资格证书的通过率,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改革传统教学期末考试内容和方法,实施考证结合(期末考试题型和内容可参照或与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题型和内容保持一致),以证代考(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可免期末考试)。第二,实行对学生分年级,分层次进行考前培训,让学生提前感受考场气氛,熟悉考试流程。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对通过考试的学生和培训的老师给予适当的奖历。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郭扬.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政策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21).

[2]李晓明.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本科教育发展――以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高职本科为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