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农村建设为了谁?这是一个主人的问题,直接的答案十分明确,当然是农民,但深层次答案并不简单。通过十二天的考察学习,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新农村建设群众的思想工作必须做好,群众要有积极性,在我们考察的一些村当中,有经济实力强的,各种基础建设村里全包,如辽宁的兴城四家村、山东寿光的三元朱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非常强,建一个村部50多万元,不用群众拿一分钱。江西的石城县大坝新村、益兰花村,经济较落后,资源困乏,但新农村建设有声有色,有特点,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关键是思想工作做得好,农民参与积极性高。他们的做法是通过民间理事会解决新农村建设,做得很好。理事会成员由村中德高望重、奉献意识浓、组织能力强的“五老”、村干部、党员和致富能人组成。理事会出面与广大群众协商化解矛盾,让群众做群众工作,真正让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因此,我认为新农村建设重要的是教育群众,因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要改变群众无政府状态,目前我市农民(包括我乡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识有许多偏见,认为新农村建设,国家和政府要给群众多少好处,一切都由国家和政府掏腰包,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问题要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媒体的广泛宣传等活动,让农民真正认识到他们即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又是主体,通过建立理事会制度,使村屯很多事通过理事会来解决,坚持走群众路线,既要尊重群众意愿,又要有政府的主导作用,让农民群众无异议、满意。
二、抓好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问题
农民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这是一个“谁来干”的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最担心的是自己会全部成为买单者。过去有不少类似“人民某某人民办”的口号,新农村建设决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为此,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广泛参与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党委领导就是要解决各级干部的思想问题,思想和思路必须统一。政府主导,就是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着实、抓投入。农民主体就是农民自己的事自己办,不能指望政府包办一切。社会参与就是解决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人的出人,有智的出智,有钱的出钱。当然,发展生产必不可少,要千方百计让农民增加收入,凡是典型投入必须慎之又慎,避免政府投钱,个别人满意,而多数人不满意,虽然政府在主导上有“鸡”随“米”走的情况,但“米”必须是引导性的,投米是让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得更好,调动农民积极性,使新农村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决不能什么事都由政府包办。
三、抓好新农村建设主导问题
政府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这是一个“怎么干”的问题。新农村建设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短期就可以完成的事,既等不得,又急不得。推动新农村建设,政府责无旁贷,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主导作用的前提,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首要的问题规划必须先行,根据各村屯情况的不同,经济发展不同,做出既适合于本村,又体现出本屯特点的规划,让村民理解和把握规划的科学性和超前性,不失时机地把握和利用好上级政策。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要尽可能让群众早日享受到阳光普照,抓住中央的政策能解决一件就先解决一件,享受改革带来的好外,同时又不脱离实际,不改变群众好的传统生活习惯。
我们虽然没有像“四家村、三元朱村”那样的经济基础,所有的事由村里全部包办,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按江西大坝新村和益兰花村那样完全用农民腰包里的钱办自己的事,我们要多掌握国家政策,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政策,多渠道、多方面争取资金、物质和社会帮助,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农民积极行动起来。
中央在新农村建设中虽然有大量资金投入,但我们的国情地域广阔、农民人口众多,十里不同天,三里不同俗,平均到每个人头就不多了,积极引导农民参与,要切实把发展自还给农民,坚持既尽力又量力而行,引导、帮助和支持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用自己的双手积极、稳妥、扎实地建设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防止一哄而起、大拆大建,真正把中央的惠民政策变为农民群众的福祉,切实把事情办好,让农民舒展疑虑的眉头,不让百姓吃亏。
结合实际,努力开创我村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有幸随市委、市政府组织的新农村建设考察团对江西、山东、河北、辽宁等四省进行了为期11天的考察,通过听取经验介绍,实地参观,走访农户和座谈讨论,提高了认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工作信心,学到了宝贵经验。同时,也感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所考察村屯,既有比较富裕的村,也有经济比较落后的村,但他们的新农村建设干得有声有色。
回来后,我们村党支部就考察情况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新农村建设必须克服“等、靠、要”依赖思想,必须更新观念、主动迎上。做为横道河子文华村双河社作为市里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社,我们准备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繁荣农村经济,解决农民“钱袋子”。充分利用好现有耕地,进行科学种植,增加单产,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畜牧业,利用现有的资源发展养牛、羊、猪等;搞毛皮动物养殖:狐狸、貉、獭兔、貂等;鼓励支持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创业,增加收入;利用现有的玉米皮资源搞艺术品加工(拖鞋、地毯、壁挂、兜、筐、各种垫件等),还能出口创汇,增加收入。要走一条在建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搞建设的新路子。
关键词:农机技术推广;新农村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S23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55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任务中的一项,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农机技术的推广。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要实现农机技术推广符合农业发展需要,切实服务于农业,并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 农业技术推广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1.1 农机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需要借助于推广
农机技术的研究成果必须转化到农业生产中去才会有作用。这就需要农机研究人员深入到农村宣传国家的政策如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等,宣传农机的新技术和产品,并组织农民试验示范,解决农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2 有助于农机产品的二次开发和技术完善
农机技术推广是将农机产品用于农业生产中,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发现许多技术问题,通过反馈,农机研究人员可以有针对性的改进,使机器更适用于农业生产;在推广过程中,可以了解农民对机器技术的需求,通过对农民以实践过程中的建议,农机研究人员可进行产品二次开发。
2 农机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1 农机推广对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农机技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机械化进程,机械化也支撑着农业生产。农机技术推广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符合经济作物发展的需要,并对农副产品深加工起到支撑作用;农机技术推广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加快了农村的建设速度,提高了新农村的水平和质量;使农机在实践应用过程得到完善和发展,拓宽了农机的使用领域。农机技术可使秸秆还田,变废为宝,避免了焚烧秸秆对空气的污染。
2.2 农机推广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有主导作用
农机推广调整了农业生产的结构,使新的生产结构依赖于农业机器的应用。而农业机器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使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高。农机技术发挥着主导作用,及时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使得农业生产节省了人力、物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
2.3 农机推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技术储备
随着科技发展,我国农机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许多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如秸秆的废物回收利用使得环境污染减少,肥料的减少支出变向地增加了农民收入等等,这些技术都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技术储备。
2.4 符合农民发展需求,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和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的作用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机技术的推广可以现场解决耕种中的各种问题,让农民学习农机技术,并提高农机应用水平,这也符合了目前农民的需求。农机技术推广是农业部门的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随着技术的推广,农村的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业重大病虫害的防控水平也得到明显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的研究提高了农产品的深加工水平,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5 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促进劳动力转移
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农业生产能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农机技术的推广引导农民使用安全、低毒、小污染的农化用品,这对农田和农村自然环境的污染的减少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由于农机技术的推广,使得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转移到服务领域或养殖企业,在企业中除了可以学习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增加了收入。
2.6 农机推广有利于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经济发展,农机技术的推广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负担,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大力推广农机技术,用现代先进技术装备农业,是促进农业生产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农机技术的推广改善了农村的居住环境。通过技术推广,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农民的产量和收入不断增加。节省的人力可以投入到其他行业中去,推动其他行业发展。
农机技术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积极的,不可忽视的。先进的农机技术可以改变生产结构,改善农业装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力。广大农民要充分认识到农机技术的重要性,不要对农机技术持怀疑、观望或抵触的态度。我国政府在农机技术推广时再加大宣传力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技术服务及技术完善和二次开发,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农机技术带来的好处,让农民在使用农机技术后真正得到切实的利益。只有落实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才能让农机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枝林.农业机械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0(24).
第一,好的环境是人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农村环境艺术?农村环境艺术就是由村镇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化、开放性空间等物质实体构成的空间整体视觉形象,多指农村环境景观。农村环境艺术和城市环境艺术是不同地域、不同规模但是同一性质的问题。村镇和城市这两个词虽然不是一个意思,但都是人类生活聚居的场所,都是人工条件支配或控制了自然条件的一种环境。人们这种改造自己生存环境的活动,改造得好可以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改造得不好就会产生“视觉垃圾”。
农村环境艺术与村镇规划有重要的区别,并不是做好了村镇规划就可以代替好的农村环境艺术,从而产生优美的村镇景观。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看,农村环境是四维的研究和解决建筑形式、色彩、质地等的美学问题。在这方面很多无可争议的实例,如:云南的丽江古城,之所以成为人们争相一睹的旅游热点,就是因为它完整保存着宋末元初纳西族民居建筑风貌,古朴典雅的民居建筑群,依山傍水,参差错落,五花石街巷曲折幽深,四通八达,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巧夺天工的人的智慧于一体,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三万居民世居古城,创造和保留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成独具魅力的“东方威尼斯”。又如,苏州水乡的周庄、浙江乌镇等都是因为景观特色才成为举世瞩目的旅游胜地的。
第二,好的农村环境景观是一个地区文明水平的直接体现。村镇景观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对城市产生着直接影响。因此,村镇景观在某种意义上是体现一个地区审美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优美的环境也是良好人居环境的必要条件。以往,农村是由普通民居和一些公共建筑生成的村镇,就是为人的聚居和活动的场所,其建筑形式首先受经济承载力的影响,其次考虑使用功能的需要,最后才考虑审美的需要。如今,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审美观念逐渐加强,但是由于审美能力和品位问题而花钱营造了“不如意”。特别应当说明的是,并不一定美的建筑就一定比不美的建筑费钱,粉墙黛瓦可能比瓷砖和琉璃瓦更便宜,但在一定的环境中给人的感觉可能更舒服些。
二、新农村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环境艺术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逐步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警惕一些问题的产生。
第一,“形象工程”带来的“短视意识下的美化运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果不加以正确认识,则很可能被部分急于追求“政绩”的干部简单理解为“宽马路,大洋房”,而给五千年的中国农村大地的生态和乡土遗产景观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这样“改造”的后果,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还会使农村集体以及个人背上沉重的包袱,弱化“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等目标,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二,“发展经济”前提下的“国土安全格局的破坏”。人与土地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的根基,这种和谐关系体现在健康安全的生态过程、秀美朴实的自然环境、人对土地的精神寄托和归属感。一方充满诗意和精神灵秀的土地是民间信仰和民族认同的基础。中国国土下述两个特点使维护和谐社会基础的任务艰巨异常:第一,本来脆弱的土地生态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巨量的人口,有限的资源,特别是土地和水、林地资源,几千年不断的开垦,使中国土地生态异常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历史上,因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的情形往往是社会不安定因素,而城镇化对土地的侵占又将使这种人地关系矛盾更加突出。第二,五千年的土地充满了精神含义,是草根信仰的载体。古老的土地上,由于世代人的栖居、耕作,留存了丰富的乡土遗产景观,一条小溪、一座故园家山、一片圣林、一汪水池,都是一家、一族、一村人的精神寄托和认同。这些乡土的民间的遗产景观,与他们的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然而,在过去城镇化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认识问题的肤浅和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乡土生态和文化景观遭到破坏,脆弱的中国大地生态景观和不可或缺的乡土遗产景观历经磨难。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洋文化”肆虐及对历史遗留文化精华的否定,令人心痛。当今,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各地,全球化已是人类进程中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已无法把自己封闭起来,与世隔绝。那样,不仅不能发展,甚至不能生存。事实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大文化交流的过程。当代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纳入了世界范围的多元、多向文化交流之中,拒绝交流是不可能的。但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接触、文化冲突、文化移植、文化融合等问题,应引起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足够的重视。在这个全球化的大市场中,“文化国界”愈发显得重要,因此,建立在东西方文化对比、交流大环境下的新农村的乡村景观建设,相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应更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更加强调由文化的差异为地区所带来的价值和吸引力。这就需要在继承自身乡村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能够很好地整合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并勇于文化创新。否则,在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繁茂之地,或许就只能看到历史文化的只毛片羽。
第三,政府主导下的“大包大揽”。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新农村环境建设同样也要求“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要坚持村民自愿原则,各级政府只能引导和扶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决不能起包办和替代的作用。在规划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充分征求农民的意见,按照村民自主、自愿、自立、自我组织、自我觉悟、自我改造的过程进行,还应防止站在城市的角度去要求农村环境的艺术改造,避免出现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结果,要从新农民、新农村、新农业的角度去审视和制订,以农民得到实惠为根本出发点,并且作为评判标准。
第四,如何建设新农村,现在的理论探讨有待完善。首先,表现在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上,现在的常见提法建议加上“生态良好”一项,成为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其次,是基础设施,这牵涉到投资结构的问题,即投资的时空分布。区域内的农村聚居形态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投资如果和符合规律的农村形态结合,则会比较合理。否则,如果是“撒胡椒面式”的投资,则投资的回报率低,且可能有负作用。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村子位于生态脆弱的山区,如果要修路,投资很高,还可能会破坏生态,如果是非常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可能把当地小村落的农民迁出比较合理。
三、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特色开展环境建设
新农村建设现在已拉开大幕,但新农村环境要建设成什么样,怎样建设,如何做好,这些问题都需要探索。吴仁宝领导的“华西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固然,“华西村”成绩斐然,但是否将“华西村”的环境建设大规模“克隆”就能建设成新农村?值得实事求是思考。要确定新农村的合理形态,首先要用环境艺术设计方法研究农村的环境建设。根据环境异质性原理,依次确定需要保护的耕地的范围,生态用地的范围及农村建设用地的范围,由此确定基础设施的走向。工业应适当集中于城镇体系结点上,建设生态工业园。如果全国大部分村庄学“华西村”模式,必然是一种分散发展工业的模式。这种模式会增加环境保护的难度,增加物流成本,降低土地使用效率。可以想象,污染向农村的扩散会恶化农村生态环境。“华西村”模式较适用于工厂分散治理具有良性经济价值的情况。理想的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特色开展环境建设。如:
(一)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农村环境
这是最重要的环境形态,不仅关系到村镇自身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进而影响到农村总体形象。在这些地区内的村镇其环境应该是作为风景名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本身处在风景之中,所以环境设计要遵从风景名胜景观的需要,要融入风景,互相衬托,成为景观构成要素之一,而不要成为景观的冗余。在一个风景名胜区内不同地点的农村,其环境感觉是“平和质朴”还是“精彩入胜”,要根据环境总体需要来规划。总的看,风景名胜区内的村镇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基本作“平和质朴”设计方向来处理,以免喧宾夺主。但需要营造景观的地方,则应该“精彩入胜”、“画龙点睛”。
(二)广大平原地区的农村环境
这部分地区地貌平坦,没有起伏变化,给村镇环境艺术设计留出了广阔天地,相对于风景名胜区内的村镇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可以相对独立地考虑村镇景观。因此,每一个村镇都可以在体现区域总体风格统一,体现地区民居建筑语汇特点的前提下,体现个性变化。但都应该有符合人们视觉美感要求的聚散、疏密、错落、对比、曲直、主次等构图意识,有形式、密度、肌理的审美韵味。一个村落、一个小镇要有富于变化的天际线,有主景建筑或标志物,使村镇成为地景的,主景建筑成为村镇环境的。
(三)城市边缘地区的农村环境
紧邻城市周边的村镇应该作为城市设计的内容来考虑,因其所处位置直接影响城市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因借的关系,所以与风景名胜区内的村镇环境有相同的性质。但不同之处在于其景观形式上可以更加多样化,建设标准应该更高一些。形成园林化的村镇,把每个村镇都变成城市周边的大花园。同时,无论何种农村环境形态,都离不开园林绿化。实际上,植物提供的不规则的轮廓线、“软性”的质感恰恰是建筑表现出来的“规则”、“硬质”的对比、衬托和补充。在农村环境设计上,园林绿化提供了“任意”空间,宜疏则疏,宜密则密,宜掩则掩,宜露则露,只要需要,任意摆布,至美为上。所以,村镇环境建设要用足这个手段。
四、新农村建设中搞好环境艺术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效益
搞好了新农村的环境艺术建设,会给农村及农民带来其本身以外更多的好处。环境建设搞好后,可以利用优质环境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多种形式,使农民得到很多方面的好处。
(一)农民得以休闲放松
到外地甚至外国旅游,固然不错,但那往往要花费较多的金钱和时间,而且人也常常跑得很累。选择到邻近的乡村休闲旅游,其实更能体现休闲的本质意义,更能让身心得以放松。
(二)农民增收明显
城市居民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驱车到离城市不远的乡村去体验农村恬静的生活,欣赏村庄的田园之美已成为一种越来越时尚的休闲方式,这为农村经济带来新的活力。通过加强农村环境的艺术建设,可以大大改善农村环境,农民可以依靠优美的,并具有特色的农村环境来发展如农家乐形式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有些村原来农民人均收入一年只有二、三千元,开展了“农家乐”项目后,人均收入增至五、六千元甚至万余元。当地农民在为游人提供优美环境、舒适服务的同时,也改善了自身的生活、居住条件。
(三)促进了农村面貌改观
有些原来“脏、乱、差”的村庄,通过新的艺术设计建设,通过整治变得干净、整洁、漂亮。而在一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育比较好的乡村,更是已经开始涌现出一批特色蔬菜种植户、特色畜禽养殖户等,带动了不少农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
(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如果能很好的统筹规划农村环境建设布局,则不仅可推进一大批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也可以使休闲旅游业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新农村建设的新的支撑点。这也是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围绕中心――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建设新农村不仅仅是建新房、修街道。它最重要、最本源的内容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要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总量基本平衡、品种多样化、安全放心和营养丰富的农产品生产格局。发展节约型农业,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能为重点,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通过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节约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要做好“三农”内部和外部两篇文章。既要在农业、农村挖掘潜力,更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寻找出路;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吹糠见米”显效快的增收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突出重点――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村公共服务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应该是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农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存状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我们说缩小城乡差距,不是简单地缩小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总量上的差距,而是逐步使城乡居民享有公平的就业和发展机会,享受大体相当的公共服务和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恶化了农村发展环境,增加了农产品生产成本,削弱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降低了农村的收益水平。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四两拨千斤”、“一石三鸟”的政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走“政府拿钱、农民出工”的路子。要大幅度增加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应该是公平享受国民待遇的农民。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不分城乡都要由政府提供,因为农民有平等分享国家财政资源的权利。财政对农业、农村支出比例的提高,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这是由农业所具有的弱质性、公益性、生态性、基础性、战略性决定的。农业、农村发展了,全社会受益、全体国民受益,不能片面认为是对农民的恩赐和特殊照顾。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大对农村的投资,是欠账还债、欠情补偿。
明确路径――城乡统筹,工农互动
从新阶段的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选择,应当走一条政府主导,城乡统筹、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路子。政府主导怎么导?要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两手导。一是运用行政调控手段,二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用这两手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要确立城乡统筹的新观念,把农村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制定重大经济政策时,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及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城乡投入。实现城乡要素优化配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根本上赋予农业与工业平等的发展条件,赋予农村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机会,赋予农民与市民平等的国民待遇。以工补农,就是依靠工业提供的国民收入支持农业,反哺农业,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把工业反哺农业作为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农村投入和对基层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要逐步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包括财政对农民的直补机制,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以及农民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等。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促进城乡切、调、和谐发展。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就是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拓展农业、农村的发展空间。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让农民共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带来的好处。
打造大环卫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主持人现场)观众朋友:一提起农村,很多朋友会联想到脏乱的环境,可您知道吗?这种局面在我市不少村庄已有了彻底的改观。我现在是在镇的村,这个村在去年八月就实行了与城里一样的卫生管理模式。您看,这儿不仅道路清扫得干净,而且收集的所有垃圾都要运往到市垃圾处理厂进行统一的规范化、无害化、标准化处理。
解说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市民们充分享受着城市民生工程建设带来的可喜成果。然而与此同时,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相对较差,部分农民群众依然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中。如何改善这一现状,更好的促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促进我市城乡环卫工作的和谐发展,这成了市城建局新一届领导班子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解说去年以来,市城乡建设局的决策者们不失时机地抓住了我市开展新农村建设这一大好发展机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力打造城乡大环卫格局,有利促进了城乡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出片头、题目)
打造大环卫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解说针对农村环境卫生硬件建设基础差的实际情况,市城建局除了从资金上加以扶持,为一些乡镇配送垃圾清运设施外,还着重从技术上给予他们强有力的支持。在这方面,有着四十多年城市卫生管理经验的环境卫生管理处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这个重要职责。市环卫处在多年的环卫工作中,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的发展思路,不断增强环境卫生管理职能,提高环境卫生作业质量,仅在,该处就出色地配合完成了“国家园林城市创建”等大型活动的检查,并多次荣获市三八红旗集体、市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解说为更好地做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市城乡建设局环卫处不断创新机制,于下半年成立了有限公司,并针对中心城区、乡镇和(来源:文秘站 )农村间基础条件不一的实际情况,发挥人员专业技术强和配套设施健全的优势,以垃圾统管统运为切入点,将有条件的城中村、城郊村和乡镇中心区、物业小区以及农村引入城市化环卫管理机制,从而实现了环卫进乡镇、环卫进村庄、环卫进社区,有利的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主持人)镇村是从去年八月开始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的,自市城建局环卫处进村工作以来,该村的道路每天要定时清扫两次、全天有人巡回保洁,垃圾清运的收集、运输、处理也全部实行了密闭化作业,全村的环境变得干净、卫生,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带来的好处。
解说看到记者在本村采访,刚从集市上赶集回来的村民鹿经亮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停下车便打开了话匣子:
采访:(村民)“真好,自从打扫卫生的来了之后,我们村可干净了,现在路连根草都没有,我们从心眼里高兴。”
采访:(镇副镇长)
解说据了解,从去年七月份开始,,市城乡建设局环卫处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承担起了我市马店、李哥庄、营海等六处乡镇的环卫工作,让这里的老百姓充分享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
采访:市城建局环卫处副主任
(出片头、题目)
打造大环卫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解说市城建局在扩展环卫服务领域,提高乡镇环卫工作水平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城区环卫工作的监管力度。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市城建局于去年7月份抽调精干人员组织成立了环境卫生督查办公室,以方便群众对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监督投诉。
采访:(市城建局环境卫生督查办公室主任)
“我们城建局环境卫生督查办公室紧紧围绕抓好环境卫生督查这一主题,认真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工作中采取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法,横向上,按照“全覆盖、无空白、无死角”的目标,坚持环境卫生作业紧紧跟随城市建设发展方向;纵向上,架起了同群众直接沟通的桥梁,形成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局面,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居住环境,进一步提升全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解说督查办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城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督查考核。他们每天派出专人对城区内的道路、绿地、河道、无物业小区、村庄、市场等区域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对垃圾收集、垃圾清运、垃圾处理等进行督查,对重点督查内容进行拍照,并采用发邮件与打电话相结合的方式通知相关责任单位,从而缩短了告知时间,大大提高了整改效率。
解说据了解,自成立以来,督查办共发现问题700余条,及时整改完成达100%。在督查的同时,他们还定期编制《环境卫生督查专报》,接待办理市长公开电话,处理市民投诉等。畅通的管理机制不仅方便了群众参与城市管理,而且有效地推动了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从而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采访:群众(居民)
采访:(办事处组织委员)
解说风正帆扬期万里。市城乡建设局正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机构建设为保障,以 高昂的气概,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征程上乘风破浪,远航。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市的城乡环卫工作将更趋和谐发展,全市人民也必将进一步享受到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带来的成果。
关键词:农民主体地位法律思考
马克思所说:“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 [1]。任何时候农业都是基础,尤其是在农村人口占了2/3的中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中国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业,农民是农村、农业的主体,“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最终得通过农民主体权利的行使、义务的履行以及责任的承担来实现,在于通过制度创新,把农村、农民、农业重新植入一个新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中,并以法律和制度保障“三农”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动力。通过法律制度保障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地位,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有利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激发农民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消除社会不公,实现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法律确立和保障农民主体地位的必要性
1、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在法治国家中,必然要求在法律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框架内,对权利和义务合理分配,以体现公平、正义、效益的原则,确立法律关系的主体,明确主体的权利义务,规范、激励主体的行为,使主体的权益、行为意愿、存在形式以及社会效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障。明确和突出农民主体,可以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基础上使新农村建设获得内在的发展动力。同时法律的权威性、稳定性、公正性为主体的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法律的权威性能够巩固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真正加强,农村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法的稳定性较强的特点能保证新农村建设工作不会因情势变更而中断、变化和放弃,能够保证新农村建设这个长期历史任务的实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个国家或政府所应担负的一项重要法律义务和社会职责规定下来,既符合法律的安全和共同福利价值目标的需要,也是法律正义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农民基本人权的保护与法律的正义宗旨相统一。建设新农村实践中仅靠政府和道德不能克服和解决诸如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来源、运用和管理上而产生的问题,这需要法律手段的运用,法律机制的引入。在当今世界,政府干预和法治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实现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其措施的采取、行使均必须有法律的概括授权或明文规定的具体授权,只有在明确主体权利、义务、职责的情况下,才能增加农民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主体的行为才有理性可言。
2、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必要保证
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主导行为和农民的主体行为及其他社会组织、群体的支持行为相互作用,并通过主体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结果。这些行为的产生和相互作用都必须依赖于法律制度的保障,因为“良好的制度、利益共享的规则与原则,可以有效地引导人们最佳地运用其智识从而有效地引导有益于社会的目标的实现” [2]。而一个良好的制度、利益共享的规则与原则的确立,效力的发生及良好社会效应的产生,都得靠内含于制度的权利、义务、责任三者的合理分配和有机统一。
现代法治意义上的政府,应该是绩效政府、责任政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肩负着经济发展、人民富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政府应该充分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立足于发展的战略,通过制度创新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把社会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政府的职责决定了它拥有强大的且带有巨大强制力的行政权力。在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中,国家通过法的制定对行政权力的赋予、行使条件、行使过程和行使后果均规范在一个有序的秩序内,以达到行政权力分配结构的稳定性、行使规则的统一性、行使过程的连续性、行使结果的可预测性。这样,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就能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有了稳定的预期,就能够保证政府政出一门的权威性,提高政府自身运行和引导行为的有效性。同时能够克服政府行为的临时性和不确定性的弊端,如政府的短期行为、随意行政行为、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行政官员权力过分膨胀而滋生的大量“寻租”行为。因此,运用法律手段保障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不仅能克服政府的越权、越位,包办代替等弊端,还能够保证农民充分自愿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从而保障政府主导作用发挥的有效性。
3、有利于消除社会不公,实现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发展公平、社会整体利益价值目标和取向。我国长期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及一系列政策、措施,造成了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在于改变这种不公平的局面,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给农民以国民待遇,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局面,实现社会良性、安全运作,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是法之实质公平的表现形式。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而促进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平衡发展和纠正不同地区间因自然和社会因素造成的不平衡状态,体现的是法的公平价值。在现代化进程中,通过合理的法律制度安排,实现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各群体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资格平等,使他们既分工又合作,才能达到良性互动,和谐统一。
二、确保农民主体地位的措施
遵循认识论命题,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相对于依赖性、被动性、模仿性、简单适应性,主体性作为人的一种特性,它集中体现在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独创性。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不是天然具有的,而是靠人通过自觉能动活动而获得和创设的;这种地位和主体性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随时面临着丧失和削弱的危险,需要不断地巩固、强化并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确立。由于中国农村社会长期封闭、自给自足,农民生活在狭小的圈子里,缺乏与外界的接触和联系,在农民身上一定程度的存在着愚昧、落后的思想和风俗习惯。同时由于面对强大压迫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再加上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灌输“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的毒害,这些都造就了农民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害怕变革、逆来顺受的特点。正是这些历史局限性妨碍了农民主体意识的发挥,也决定了其与本身主体地位不相称的特殊性。农民主体地位不能确立的深层原因还在于建国后我国发展战略选择上而形成的各种制度壁垒。农民在政治上是一个庞大的弱势阶层,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呼声小、地位低。他们享受不到与城市公民平等的权利和待遇,失去了平等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他们的政治权利受到限制,政治处境比较艰难。弘扬和培育农民的主体性、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使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在法律范围内得到确认
责任政府是政府依法行政、民主行政和科学行政的体现。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政府的责任体现在;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力推进政府公共管理创新,在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把领导精力更多地放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上;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又适度分离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提高政府的执行力;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确保政府在法制轨道上运行。不断提高公共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加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责,推进城乡和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障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享有接受教育、进行劳动创造、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和社会生活的正当权益。
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是决定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必须把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利益主体和行为主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农民的主体作用体现在:能够充分认识和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目标;明确自己的权利,在法定的范围内维护、行使自己的权利;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参与、承担建设新家园的义务;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从农民向国民的转变。
要实现政府主导作用和农民主体作用的动态结合并产生良好的效果,必须在法律上对二者的地位和作用给予确认。我国新农村建设,是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发动的,主要表现在政府能够提供政策支持、法律保障和相对多的公共建设的资金,并在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提供技术、资金,保证市场的规范运行。在政府主导型体制之下,很容易出现所有的决策都是政府说了算,农民没有发言权或者没有发挥参与作用,还存在着少数政府控制话语权,无视农民的需要和利益的问题。这就要求政府要向“公共”型和“服务”型主动转变,通过执政理念的根本变化,通过提高执政能力,真正还权于民。政府要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新农村最终目的是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法律的确认农民主体地位,就能在实践中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降低新农村建设的成本,提高农民参与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尽而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效率。
2、使农民主体地位和农民权益在重构的法律体系内得到保证
从法治的进程和人权的保护来看,农民主体地位问题是事关“农民”是职业还是身份的问题,是一个法律制度的建设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进程之中,以法律权利主体的视角关注农民,具有建设性意义。要使农民能够真正的融入现代社会,成为现代社会的主体,最为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实现农民作为权利主体而存在的基本人格状态,这是一切主体活动的根源,也是农民参与到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农村合作经济活动的主体,“三农”问题的落脚点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权利问题。如果农民能享有一定的合法权利,他们就真正有主人翁感,积极性就高,建设新农村的各项政策、措施就易得到贯彻实施,从而农业、农村问题就相对容易解决;反之,农民如果总是处于被动的角色,他们就不能很好地从事创造性的劳动。“三农”问题最根本的一点就是需要有为农民说话、代表农民权利的法律制度。
人权是法的基本价值之一,法就是要通过其特有的功能保障社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实现法的价值。实现法的人权价值必然要求法律为农民赋权。人权问题重要的保障是宪法的保障。“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宪法是记载人权主张及其人权状况的最经典的白皮书,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宪法,没有贵贱、贫富、农民与市民之分,只有平等的公民概念。平等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一项基本的权利。而我国自1958年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实质上公开地将公民分为农民与市民两种不平等的身份,从此造成城乡之间在选举代表、劳动就业、赋税费用、接受教育、劳动保障等各方面的权利义务的人为分割,强化了对农民的歧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宪法中落实平等权。落实农民的平等权就是实现农民的国民待遇,实现宪法本身规定的农民作为公民所享受的与市民一样的权利。这既是维护宪法至高无上权威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宪法规定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迫切需要。
通过具体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把宪法所确认的各项权利的内容、界限和实现途径具体化,使之成为可操作的法律制度,给农民权利的行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法治所表达的不过是社会活动主体的公共生活的法律与规则的治理,而这种治理社会活动主体的公共生活的法律与规则又必须始终以现实的人的生存、发展与完善为根本目的。”[3]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等制度结合时代的要求进行创新和扬弃;对以平等的社会地位为核心的政治参与权、完整的自治权、充分的受教育权、劳动就业权、迁徙权、社会保障权、司法救济权等进行系统的规范;对侵犯农民权利的行为,规定相应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以及刑事责任,保护农民的合法权利,给处于弱势和边缘化的农民以充分的法律保障,确保他们现代化进程中能够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创设新的具有法律约束机制的司法救济新秩序是农民权益实现的司法保障。有权利必有救济,国家法律是最具强制力的规则组合,借法律之强制力为农民制度性政治参与的实践提供保障,是符合制度性政治参与实质和发展规律的。
农民问题的解决需要具有实质性和合理性的权利鼓舞和保障,以及诸多相关法律制度的变迁,并从法律上形成对农民问题的深刻关怀,农民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
3、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使“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法律范围内得以体现和提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社会发展差距日益加剧的情形下,对社会结构正义的要求超出了对秩序和效率的需要。给予发展受阻的那一部分社会主体以政治、经济、文化等平等的权利并予以强化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和终极价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是农民,最终目的也是农民。因此,新农村建设直接明了的措施就是赋权,而其后更具价值性的则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包含着对主体的尊重,对主体能力的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实施的,所以在实现城乡统筹的过程中不仅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注。
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就是让农民充分参与新农村建设。政府应利用各种渠道,包括法律制度创新,增加农民现代意义的社会关系,把农民发展权利落到实处。正像弗利登所指出的,“权利应当被看成是由人们坚持主张的合法的或形式上应当给予他们的公正的强烈要求。而不是一种存在于文明社会中的出于人道的和宽容的表示”。这就是说,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应通过一定的政治法律制度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来调节。
尊重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首先,必须明确新农村建设是农民群众需求导向型的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必须满足当地农民最迫切的需求,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其次,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农民群众真正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建设自己的家园,做到不是“要我建”,而是“我要建”,新农村才能最终建成。在各地的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应提供资金、技术和人力物力的支持,提出指导性建设项目。至于具体到每个地区、每个乡镇、每个村庄,如何规划,如何确定项目的优先顺序,则由当地农民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当地群众应参与项目的决策和实施、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另外还必须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主体素质,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提高农民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培植与农民利益一致的组织;提高农民的社会化程度让农民自己主动容入社会化进程;提高农民民主化程度,通过民主机制维护农民正当权益。把一定的政治文化、态度、观念和政治规范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渗透于农民个体,使其由一个自然人成为政治人。
“存在于现存社会关系中的一切缺陷是历史地产生的,同样也要通过历史的发展才能消除”,“也能够而且必须通过历史的发展加以消除” [4]。通过政策、制度的调整和完善,通过法律制度的保障,通过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意识的增强,农民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真正的主体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29页
[2]哈耶克〈美〉《自由秩序原理》[M] .三联书店,1997,第69-71页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传统文化 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当今时代,文化已成民族凝聚力、创造力之魂,渐成提升综合国力之要诀。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源,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就是农村。过去农村因交通不便、流动不畅,反而成为保留传统文化资源的良好处所。久久在民间流传的乡土工艺、音乐、美术、舞蹈、戏曲、神话传说、史诗民谣及传统建筑等,经过历史的持续累积、沉淀,已经深深扎根于农村,成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基因和新农村建设的精神血脉。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的经济形态、生活风貌、管理状况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或出现不适应。但新农村建设也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促其进行现代化转变。应妥善借力新农村建设而推动传统文化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我们应意识到农民耳熟能详的民俗、民间文化对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应该注重保护几百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文化,充分认识其区别于现代文化而存在的精神内核的不可替代性,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保护传统文化生态,面临艰巨的任务。
民居文化、民俗文化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传统民居文化正逐渐消失。“居”是老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聚集的地区存在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相对于现代的建造技术,农村地区传统的民居在选材上是相当讲究的,老一辈的手工艺人无需画图,完全是靠多年的实践经验来实施。这种传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俗文化的传承难度。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传统文化的生态保护面临着极大的冲击。由于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地方采取了征地、集约住宅用地的措施,农户离开自己生活的民居,搬入整齐的建筑物中,使得在实现村容整洁、生活便利的过程中,一些文化符号也随之消失。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年轻一代更多选择走进城市谋求发展,传统民居在被现代公寓取代的同时,一些传统的建造技术也日趋消失。
食物制作工艺丧失传统特色和民族风俗。我国地理跨度相对较大,自然气候条件在形成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带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丰厚的自然馈赠。气候条件不同将中国分为了南米北面的主食格局,但随着人口大范围流动,现今已不存在严格的食物材料分割的局面。现在有的人抱怨春节越来越没有所谓的“年味”。以往过年,老一辈在前一个月就会准备节日所需要的很多材料。如在腊月二十六,以前的人们都会杀猪获取过年所需要的肉品。(在以前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很多食物特别是肉类也只有在过年这种重大的节日才会吃到)。现今随着各种生活超市的普及,人们不再会进行年肉的储存。在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美食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对各地美食的制作工艺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传统的食物制作工艺传承程度相对较好,但由于当地传统工艺市场竞争等因素,部分传统工艺改变了原来的民族风格,丢掉了传统特色,甚至还存在很多技艺在传承上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民俗文化受到盲目“创新”的冲击和破坏。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刺激,创新性地转化民俗文化成为一个重要议题。不少民俗文化在“创新”的口号下受到侵蚀,甚至遭到严重破坏。以乡村旅游开发为例,不少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开发,不注意保护,对原具备民俗特色的建筑大拆大建,改变了原有的民俗风貌,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有些村庄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民俗环境和民风特色。随着现今基于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受到游客追捧,少数民族地区着手兴建大批的民居,在布局上仅从经济或者其他连带的效益考虑,新建的民居影响着整个村或是寨子的协调布局,视觉上也不雅观。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新建的建筑也带给参观者一些错误的文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真正的民俗文化传递。
要保护传承好传统文化的特色,创新性转化应以不破坏传统文化为前提
提高保护意识,加大对民居文化的保护力度。农村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因而必须使“文化保护,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入人心,有效提高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如2012年在南京江宁“中航樾府”楼盘举办的“传承・创造・智慧之美”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着重强调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中航樾府是在古徽商家族老宅的基础上保护性重修而建成,开发商在进行修葺时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本建筑所呈递的中国传统文化密码。老宅加上当代美学创新,在满足人们居住基本生活诉求的同时,还营造了一种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老宅的传统生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焕发。传统的精神和文化应当被继承和发展,现代人不能只站在现今的视角上来观摩民居所要传达的文化信息,也不能在自己的理解上对民居肆意改装,破坏民居的本来面貌。固步自封是不可取的,但是过度改变民居同样是物极必反。民居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在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中,最大程度地保留民居的特色,是最理智的文化保护形式。
突出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食物制作工艺的传统文化信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涵盖了很多中国人听而未见的美食,在极大程度上挑战观众味蕾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华美食浓厚的中国气质的赞誉。纪录片述说的是中华美食,但不仅仅局限于食物本身,导演对美食背后隐藏的中华文化,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挖掘,带给观众一幅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画卷。年轻一代在观看纪录片时感叹不已,传统食物制作工艺所传达出的传统文化魅力令人折服。现代食物制作工艺以及各类厨房科技的发展,使得大的餐厅在追求更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会从制作工艺上引入美食的文化气息。制作工艺就是展现美食地道性的途径之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悠远,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必将会加强。在食物制作工艺上,更要突出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所传递的文化信息。
在传统文化的生态保护中,要贯彻“不以创新求改变,而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现今我国文化保护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分布范围广,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层面上的重视和引导,另一方面需要民俗文化的研究学者给人们带来民俗文化最原始的文化信息,引导人们去积极地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的习俗及风水择地观念影响着民居的建造习惯,可以说民居是自然力与传统理念的结合体。民俗文化遗产固然要进行创新性转化,但这并非是要形成新的民俗文化,建设性地转变民俗文化才是正道。更应注意的一点是,在转化的过程中,绝不能谋求改变民俗文化来迎合现在民众的口味,“维修式拆迁”之类的做法反而会损毁文化,要坚决抵制。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民族,每一个概念的提出,每一个文件的出台,都要经过慎重推敲,尤其是对农村的民俗文化遗产,必须始终贯彻“不以创新求改变,而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
(作者分e为百色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讲师;百色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广西高校科研项目“壮族传统生态文化与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YB2014397)、百色学院2013年青年教师成长工程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高芳(1971-),女,河南台前县人,安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原理、农村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编号:11240045021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12-02
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对农村广大预备就业的人员进行从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其根本任务是培养新一代劳动者,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增强农村吸收科学技术的能力,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既包括农村青少年的职业准备教育、又包括农村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岗位技术培训和转业转岗培训的教育,是层次多重、内容丰富的教育。在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就成了一项重要而基础性的工作,如何加快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从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中理解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迫切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利。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在此背景之下,农村职业教育以其基础特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因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目标,无一离得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实现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的目标,生产发展就成为第一要务,要获得农村生产发展,核心因素是农民,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而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正是教育的本体功能的体现,同时,人作为劳动者的行为规范、劳动能力的提升、劳动力配置结构的改善等,都与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农村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依然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在其中所发挥的推动作用,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乡风的文明建设,都要以农民素质的提升、观念的改变为基础,而这些都离不了农村职业教育这一重要途径。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新农村建设推进的迫切要求。
二、从人力资本理论中寻找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理性支撑
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来的。他对“人力资本”概念作了如下描述:“体现在人身上的体力、知识、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等综合能力和素质就叫人力资本”。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育资本、健康资本和迁移与流动资本。人力资本和其他非人力资本一样,都是一种生产要素,都是促进经济和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而将所有在人身上所进行的旨在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投资称之为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力资本知识存量和技能存量的主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重视和强调了人力资本在社会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和动力之源,进而强调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性。因此人力资本理论在政策上的核心主张就是必须加强教育投资,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口整体素质、优化人力资本结构。
由此看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投资,是提高生产率、经济效益和增加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理应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举措。具体说来,人力资本理论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理论贡献表现在:强调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能够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经济利益的提高;强调了必须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把农村的人口负担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把人看成是一种资本,认为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其价值,因此大众性应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特性,它排斥传统的精英教育,而是强调农村职业教育的“人人成功”的目标。
三、从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获得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借鉴和启迪
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但由于连年的战争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当时农村的状况可以说是破败不堪。因此,农村问题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思考。陶行知首当其冲,身体力行投入到乡村教育中,他认为乡村教育在于“培养农人和农人的小孩子,把乡村创造成一个合理的人间”,乡村教育要让“荒山成林,叫瘠地长出五谷”;晏阳初也一向认为,中国是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中国社会一切问题解决都取决于农村。他认为对于中国问题的解决,唯有从平民教育入手,特别是把教育重点放在农村广大贫苦农民的教育上,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民元气,改进国民生活,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国家的基础;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是人类谋求生存和改革社会的根本手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社会赖以维系的根基。对于农民职业教育问题,他认为解决农民生计问题必须从治穷开始,由职业教育入手,使农民致富;梁漱溟认为中国原本就是一个农业社会,改造中国社会,只能靠“理性”,通过“乡治”即乡村建设的途径来实现。他所谓的乡村建设,是以乡村教育为中心,谋求乡村之自治与乡村社会之发达,完成民族之自学和乡村之文明。
这些现代教育家们正确地认识到,农村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真正发展,难以实现整个社会发展的目标,而农村的建设不是单项的、孤立的,而是一个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复杂的工程中,教育既是工具或手段,也是一个过程。这些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参照,对于推进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端正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的态度,把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紧迫而关键的问题来对待;其次,要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要多形式,多规模,多层次,多渠道,机动灵活,办出特色,拿出先贤们胆略和勇气,探索和创造适合当今中国农村发展所需要的农村职业教育。
四、从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现实价值挖掘中端正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
首先,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转型阶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迫切需要大批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要求农民具有市场意识、科技意识、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这些都对农民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普通教育无法独立完成这一任务,只有将文化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在增进农民知识、品德和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农民某个领域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传授,形成专业化人力资本,才能使他们有能力参与到农村各项建设中来。
其次,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是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农村人口文化素质较低,技能缺乏,外出劳务人员人都集中于建筑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与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相比不仅工资收入相对较低,同时职业岗位也缺乏稳定,难以实现深层次的转移。因此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就成了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体现。
第三,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在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过程中,作为知识和技术载体的农村职业教育不仅培养了现代农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而且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并为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普及提供平台,造就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第四,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环境的构建。通过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民进行先进思想的灌输与教育,将城市文明的社会生活方式传播到农村,能够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讲科学,讲文明,指导他们懂技术、懂经营,组织农民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文明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好处,从而革新他们的落后观念,改变农民的各种陈规陋习,这些都将有利于谐社会环境的打造。
五、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中寻找发展的着力点
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办学定位有偏差、专业设置不合理、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将是获得农村职业教育突破性进展的重要举措。在办学定位的问题上,许多农村职业学校过分注重升学,偏离了培养具有特定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人才,为农村发展服务的宗旨。因此,应由原来的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短期职业培训,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建设服务;在专业设置的问题上,由于政府部门对学校专业设置统筹不力,一些农村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陈旧,内涵狭隘,交叉重复,缺乏地方特色和农村职业教育个性。由此应注重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应,根据当地经济特点和实际需求,围绕当地农业及其他支柱产业开设合适专业,还要围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进行专业设置,增强专业的适用性。针对投入不足的问题,可以积极建构“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系,拓宽投资渠道,从而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活力。鉴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师资薄弱的情况,应尽快改变农村职业教育教师待遇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差距较大的局面,吸引人才,同时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和学习深造,并建立教师社会实践制度,培养“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正如我一般,我是大一的学生,我总想着自己在毕业后能够在那些发达的城市大展拳脚,心比天高.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我一直把这种想法归为是我个人的上进心.但经过这一次的下乡,我似乎悟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每个人都是积极向上的,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在繁华的地段工作,享受高的待遇,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懂得回报社会将自己的光芒在贫穷的地域散开的人,则是无比高尚的.“三支一扶”就是一个很好的政策,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拥有这样发光的机会.
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我所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在这个充满明媚阳光的夏季,我们在南大膳镇尽情地挥洒自己的热情和汗水,虽然短短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已悄然而去,但这过程中所带给我们的经验和回忆却是历久弥新的.
在“三下乡”的锻炼中不断成长,不断思考,充实自己,我们收获快乐,收获成长,收获许多我们从未有过的经验.我懂得了如何奉献,懂得了团队的重要,懂得了今后在成长和前进中要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很幸运能够参加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经历了,走过了,收获了.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由湖南城市学院城市管理学院组织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本着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发扬爱国热情,积极为社会,人民服务,让同学们全方位的接触,了解社会,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状况,并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并做出解决方案,并从中有所体会,领悟以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
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努力锻炼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益,对人民有用的当代大学生的目的,安排了城市管理学院的党总支书记刘辉书记做我们的带队老师.在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式下,我们本次活动的主题就定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新家园”
针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在一切准备工作准备就绪后,我们去到了我们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地:湖南省沅江市南大膳镇.湖南省沅江市南大膳镇位于八百里洞庭湖畔,水产资源丰富并独具特色,以盛产野生乌鳢而闻名.垸外有广袤的湖洲,年产野生乌鳢4000吨;垸内有野生乌鳢放养面积5000亩,年产量1000吨,年创产值1.96亿元,全镇从事乌鳢产业的农户达3000户,去年仅乌鳢产业一项全镇人平增加600元收入.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把野生乌鳢养殖作为农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来抓,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农民放养乌鳢.
于年成立了南大膳镇乌鳢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全镇乌鳢养殖专业户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成立了四个服务中心,即乌鳢养殖饲料服务中心,乌鳢养殖技术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集约销售服务中心.
销售网络辐射全国各地,并在等地设有窗口,年产种苗达8000万尾,饵料供应冷库达1200立方米,药店2所,技术人员8人,大型运输车辆10台.已形成了以南大冷冻加工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特种水产加工企业群,开发了以“洞庭湖洲”为品牌的特种水产,饲料等系列产品,年加工乌鳢鱼片,鱼丸,鱼皮等系列产品达2000多吨,产品深受市场欢迎.英国,丹麦,新加坡等外商与该公司有贸易往来.
南大膳镇是著名的湖南百强镇.乡镇合并后在新一届镇党委政府和9万南大人民的建设下,如今更加多姿多彩,耀眼目夺了.南大膳镇党委政府,坚决贯彻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南大实际,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扎实工作中,各项工作取得辉煌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