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方案

第1篇: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Abstract: Reform Program for Basic Curriculums (Trial) has carried out since 2001, and now the reform program has achieved a lot.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during the reform. The purpose of the thesis is to sum up the problems which are in the reform, and to come up with some solutions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in order to table proposals and to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finally.

关键词:基础教育 新课程改革 问题 策略

Key words: basic education New Basic Curriculums problems solutions

基础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高低;课程,是达到教育目的的关键途径。我国自新我国成立以来就进行了7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时值21世纪,时代的迅猛发展,社会的急剧变革,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究其根本就是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而我国的教育发展状况如何呢?我国基础教育虽然历经多次的调整和改革,如今仍然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行政主导,缺乏参与

我国长期忽视课程研究,把课程发展作为政府行为,而非学术行为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社会行为,课程改革主要是由教育部来决定,政府一旦做出决定之后,通过行政手段上传下达,地方、学校和教师自然就得予以配合。我国的课程改革总是以官方的意志为依据,由少数专家特别是学科专家来制定新课程标准,而这些专家大都是没有在中小学任教的经验,不了解教育实践中真正需要改革的内容。然后通过行政命令来推行课程改革的实施,这就把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各界人士排斥在课程改革的决定之外,教师和学生成了法令的接受者。如果师生不赞成这样的课程改革方案,可能会产生抵制情绪,缺乏师生的支持、认同,将会极大的降低教师实施新课改的积极性。(1)

(二)教育投入的不均衡

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发展不平衡,出现了种种教师择校现象,部分教师向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寻求发展。由于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教育经费差异很大,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发展水平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地区诸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教育经费较为充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得到了很大的资金支持,新课改的阻力就很小,实施起来就比较顺利;相反,中西部地区的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教育经费不足,更不用谈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了,很多课程都不能顺利开展,严重阻碍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进程。

(三)存在典型的城市及重点学校中心取向

“城市中心”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传统,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仍不例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但却在课程标准中体现出明显的“城市中心”取向。(2)在制定新课程时,邀请的专家、一线教师大部分是来自大中城市的实验、重点学校,课程理念是以城市为基础的,教材的编写往往是以城市为导向的,不适应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现状。

(四)课堂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缺乏变革

衡量新课程实施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师生课堂行为按照课程改革要求所得到的实际变化程度。一项课程改革一旦付诸实施,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课堂教学策略就必须发生相应的变革。我国中小学校开展了不少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提出了许多创新意义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但是,这些来自基层的教学创新并没有形成“集体行动”,这些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只是个别化的,没有真正转化成为广大教师的课堂行为,没有得到推广。现在,我国中小学教师大部分奉行的是“教师中心”的教学策略,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能调动起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没有根本转变教学方式。

(五)应有机构及制度没有发挥其重要作用

《纲要》提出“支持部分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但是,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学教研机构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部分师范学院建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与中小学校的教研机构建立联系,即使建立了联系,也是同一些重点学校和实验学校建立了联系,忽视与办学水平较低的农村中小学的联系。此外,督学制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4)督导机构要监督国家、当地的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但是教育督导制度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新课改究竟实施的怎么样,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在重视行政的基础上,要更加强强调行政吸纳和咨询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在国家教育部统一组织和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应充分认识到这种自上而下、中央集权模式的局限性,并切实加以改善。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重视建立行政吸纳和咨询制度,把高等师范院校的专家、奋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家长、社会有关人士吸纳到课程决策及咨询过程中,主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课程改革方案,及时解决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二)加大对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经费投入

国家要加大对基础教育领域的经费投入,要向中西部地区和偏远贫穷地区的学校倾斜。不要制造人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即是哪里教育条件好就往哪里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保证有充足的教育经费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关注地区差异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要把我国的具体国情考虑在内。新课程改革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条件、发展要求不能整齐划一。城市要有适合城市发展的课程,农村要有农村特色的课程;做到统一性和多样化兼顾。课程编制要鼓励多纲纲多本,关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改变以城市为导向的课程编制状况。

(四)更新教育教学策略和方法

改革课堂教学策略的出发点就是要把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构想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经验,真正将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此,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在体验、探究、发现的框架下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可以适时的将一些一线名师的教学方法适时推广,如李吉林的情景教育法、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育法等。

(五)发挥应有机构、制度的作用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加强对中小学教研机构的建设和师资培训,加强师范院校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与各个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联系,加强对基层学校课程改革的指导。此外,还要建立起完善的教育监督机构,确保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和完成。要不断地提高教育督导的地位和权力,对新课程的实施有一个强有力的督促机构,不能使教育督导成为徒有虚名的机构。建立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合理设置督导机构、优化督导人员结构、加强督导法制建设,依法推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切实履行教育职责,督促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贯彻课改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结语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重中之重,关系着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发展;而课程则是教育内容的载体,是达到教育目的的关键途径。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是必要的。只要审慎对待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注意克服,相信我们的这一轮课程改革将会取得巨大成就,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彭泽平.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检视[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5,(11).

第2篇: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新课程改革;思考

    一、引言

    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可见,历史教育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高中阶段,正值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学好历史课程,对高中生了解人类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教育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作用是任何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同时,对高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适应将来日趋激烈的竞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正在加紧进行,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制约着我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

    发展和完善。

    二、改变传统评价模式

    2.1改革考试制度

    在传统的基础教育中,家长、学校、教师乃至全社会都以分数作为评定一个学生发展、一位教师教学水平、一所学校办学质量和一个地区教育发展的唯一指标。考试有着不可避免的指挥棒作用,许多教师眼中"见分不见人",主张"考什么,教什么,评什么,做什么",完全不顾教育的目的和教育规律。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则异化为分数的奴隶。当一切都以考试和分数为中心的时候,课程改革就只能在教室外徘徊,而难以进行实质性的变革。因此,要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就必须要改革考试制度,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评价观,逐步形成对评价的认识,淡化急功近利思想,杜绝弄虚作假的风气,同时加强各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对评价者与被评价者进行道德教育。

    2.2建立新型评价体系

    2.2.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进行更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改变过去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评价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首先要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高中新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依据和支持。其次要重视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多元化。要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的惟一手段,将考试和其它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历史评价方法应结合具体的评价内容,体现出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避免单一的量化评价方法的现象。例如,让学生对本地区近代以来交通方式的变化进行调查,认识交通进步对当地经济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并撰写出调查报告。这样可以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方式上,倡导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纸笔考试和其它方式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历史学习评价应"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综合运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

    2.2.2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评价要建立起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首先,要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学实施与设计以及交流与反思等。一方面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另一方面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这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基础。其次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一方面,通过评价主体的扩展,加强对教师工作的管理和监控;另一方面,旨在发展教师的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重视教师在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三、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素质

    3.1加快教育管理者的理念更新

    为了迎接历史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我国基础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管理者首先应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思维,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定位思考,积极确立一切以服从于教育改革、服从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服从于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服务理念。与此同时,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理念和评价机制,积极探讨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方案,逐步由现行的以升学率和考试分数作为定学定教的唯一评价机制过渡到以学生素质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综合提高为目标的多元化教育评价机制。作为基础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者还应积极推广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有计划地、系统地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新的教育理念,争取使新课程理念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形成社会支持、家长参与的改革局面,为新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2推动高中历史教师理念更新和素质提高

    教师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动力,教师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和任务。目前我国的教师队伍素质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职业道德状况不尽如人意,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有离职倾向。一部分教师认为教师工作清苦,待遇低,也有的教师对工作不感兴趣;其次,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师的知识广度、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现代教育技术水平都未达到应有的能力要求:第三,教师的业务状况堪忧。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有少数教师经常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大部分教师不会运用,县镇的农村教师现代教学手段更为薄弱。第四,教师的知识更新不足。有的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业务学习,特别是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创新思想观念和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欠佳。 有怎样的历史教师,就有怎样的历史课程。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要求与技能,在新课程中不断自我更新发展。

    总之,只有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育的突破口,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加强对高中历史教师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在提高教育者创新能力和历史教育素养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历史赋予高中历史教育的使命。

    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新课程改革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积极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尤其是家长)做好宣传工作,有计划、持续不断地向全社会及家长宣传课程改革精神,营造课程改革舆论气氛。在全社会掀起浓厚而又热烈的改革气氛,建立一种社会、家长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大力争取家长与社会的支持。课程管理者和课程改革的发动者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扩大声势,让社会、教师、学生和家长都体会到改革的必须与重要,急迫和不可逆转。为了引导家长感知课程改革,学校可以举办新课程教学活动开放日,把家长请进学校课堂评教评学,印发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制作大型课程改革宣传展板,张贴标语和课程改革歌等,向家长宣传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课程改革主要内容、课程改革理念、课程改革与家庭教育等内容,使家长了解为什么搞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改什么、家长怎样支持课程改革、参与课程改革等问题,并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通过多种办法和途径,解决家长的疑惑和问题,让课程改革深入民心,产生积极的、广大的社会效益。同时还要加强同社区的沟通,充分利用社区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展新课程教学,使学校、社区、家长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赵海燕,《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第3期。

    [2]李应奇,《论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第5期。

    [3]张京《浅析高中历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抵制因素》,[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2月。

    [4]丁敬业,《浅谈新课程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第6期。

第3篇: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中小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结构;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142―03

在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中,信息化是各国追赶的主题。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其中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问题

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地区差异显著。各地区、各学校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既存在着沿海和内地的差异,又存在着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不同。特别是农村山区的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空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比较差,资金投入力度小。但是随着国家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满足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缓解农村山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教师数量不够和教育信息化不高的问题,使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充分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不断缩小沿海和内地,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差区。

2 教育信息资源的严重匮乏、重复建设、分类标准混乱等,给信息资源的检索、共享带来很大的难题。

3 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跟不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教师专业化要求跟不上教学的需要。

(2)由于地区发展差异,适合本地区和本学校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教师只是把教材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

(3)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评价机制刚刚建立,不成熟、不完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去评价学生。

二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阶段

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问题,采取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和学科整合两条主要途径进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根据普及的进程把它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搞好资源建设,营造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

第一阶段是以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为主,以学科整合为辅进行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普及的过程中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课程改革现状。

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各门学科在学科整合过程中努力渗透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在学科的整合和课程开设上由于信息技术普及的开始和教学理念的陈旧,使得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艰难的探索之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保证信息技术课程正常开设。

早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脱胎于计算机技术的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教育逐渐转变为信息技术教育。自从2004年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实验区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等四省进入实验以来,标志着信息技术课程地位的确立。

由于各地区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存在差区,对课程标准解读各自不同,因此教学效果也不同。同时由于各基层学校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各中小学对信息技术课程开课认识不足,出现随意删除、缩减课时,甚至不开设课程的现象,这就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质量大打折扣。基于这样的情况,课程改革实验区的省份采取小面积进入高考,或者进行信息技术等级考试,这样最起码能够保证课程的开设。但是由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地区采取自下而上(从小学开始到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在农村山区采取自上而下(首先开设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条件成熟的学校再逐步往下开设),通过这样达到大范围的普及,形成信息技术学习环境,通过这个环境对中小学生所处的家庭、社区起到环形辐射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

(2)利用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优势促进其它学科教师学习信息技术。

因为其它学科的教师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科的整合上,信息技术整体水平总是滞后于信息技术教师,他们除了参加各级行政教育部门举办的教育培训之外,还在信息技术教师的帮助下或者通过网络教研来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但是这一阶段大多数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只注重技术的应用,而没有关注教学内容和本质。在经济发达地区,信息技术学习的环境比较好,因此教师的信息技术掌握情况也比较好,甚至有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的同时普及信息技术。

(3)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能够对教学起正确的导向作用,虽然目前还是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单一的教学评价机制为主,并且在短时期内还找不到可以代替的评价机制,但是教学评价机制应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减轻评价过程的操作复杂性。目前很多课程改革实验区的高考改革方案就释放出教学评价机制探索的信号,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新的课程,各地区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距离评价理念的实施还有一大段距离,所以课程实施困难程度就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信息技术学科在实验区省份小范围纳入高考,或者是进行等级考试,但是这种评价机制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呢?能不能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起良性导向作用呢?首先是涉及到信息技术评价系统的开发、实施,它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其次由于课程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信息技术教师绩效管理严重缺失,使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绩效无从体现,严重挫伤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造成许多优秀信息技术教师的流失,学科评价建设困难重重。因此探索一种符合新课程改革实际情况的教学评价机制势在必然,在探索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利用网络教研,集结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的智慧探索教学评价机制的建设。李艺教授主持的大路论坛为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了研究的平台。

2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急迫需要提高

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刚起步,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很低,这些严重制约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因此迫切需要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来满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教师被推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中心舞台,本身既要谋求自身专业的发展,又要承担繁重的学校信息化杂务,尽管如此,在教师希缺的信息技术学科中,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主动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培训和讲座,或者通过网络教研提升自我。如李艺教授主持的大路论坛和苗逢春博士主持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坛,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在这个论坛的学习、研讨得到专业化的发展。

3 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

在农村山区和一些边远山区中教学资源缺乏尤为突出,一本课本教了几代人的现象是常有的事情。为了搞好资源的建设,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2001年起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让全国百分之九十的中小学都能上网。

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质量的好坏是资源建设的关键,而资

源建设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的瓶颈,因此学科基础资源库的建设始终是第一阶段的最主要任务。同时让教师、学生、各类教研人员群体参与基础资源库的建设,甚至引入商业机构竞争来加快基础资源库的建设。因为没有基础资源库的建设,教师在进行学科整合的时候就会没有具体的内容而停留在形式上。

在这个阶段很多教师也只是学会使用多种简单的信息技术工具,比如针对学科性较强的几何画板、物理画板等,一些教师沉溺于技术的应用,忽视了信息技术工具使用的真正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因此他们制作的课件格式多样,个人风格太强,相互之间兼容性太差,可扩充性差,可移植性差,从而导致资源利用率相当低。

因此必须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工程化管理、模块化划分。信息教育资源单元是课程资源依据教育规律、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信息技术整合后的最小的信息资源单元。它具有不可分解性、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具有对外接口和可调用的功能。通过信息教育资源单元的大量开发,形成信息教育资源库,兼容以前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减少资源的开发时间,降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难度,缩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周期。随着信息教育资源单元的大量开发和方便调用,加速资源的标准化和信息技术工具的大众化进程,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优化学科资源的配置,让教师有效利用已有的资源,真正抽出时间来进行教学研究。

4 更新传统的教学结构

传统的教学结构中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导致师生、生生交流方式相当单调,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新课程改革。自从新课程改革引入信息技术之后,加强中小学信息化的课程系统服务平台、教学管理平台的开发,使新的教学理念在这个技术平台上得到实施。比如在新课程改革中分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虽然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在传统的教学结构中它的优势很难得到充分的体现,根本原因是很多教师在传统的45分钟的课堂中很难组织与控制,结果在教学实践中把这种教学方法形式化了。所以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在引入论坛、QQ等技术手段之后,可以进行师生、生生同步和异步的交流和虚拟分组,凸显了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优势。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管理系统Moodle,它以其开放源代码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建构吸引了各国的教育工作者的参与研究。它把课程管理的各个教学环节集结在信息化系统的平台上,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快速交流和反馈,减轻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负担,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但是这些能否给学科课程整合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呢?我们应该理性地思考这个问题,不可盲目的迷信,如果没有课程资源的建设,即使你这个课程管理系统再先进,那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因此对这款国外的课程教学管理系统,应该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教学理念的融合,否则会适得其反。

我们有很多优秀的课程教学管理系统。比如华南理工的远程教育网和浙江大学的远程教育网,课程界面友好,条目的设置都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因此我们应该寻求一种适合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管理系统,来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结构。

第二阶段改变教学结构,实现学科的全面整合。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改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利用信息技术支撑的交流平台来实现师生、生生的平等对话和交流探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构建已经初步形成,信息技术已经作为一门工具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课程设置有两个方案。

1 基础教育阶段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由于信息技术工具的大众化,高端的信息技术让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学习、研究,又利用高端信息技术研究成果不断促使信息技术工具大众化,因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并不依赖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来普及,而是依赖家庭、社会和学校特别是依据已经整合的学科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技术教育。要想使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必须利用高端的信息技术促使信息技术工具使用简单、方便。虽然高端信息技术的开发、研究是艰难的过程,学科的整合是渐进的过程,但是通过努力促使信息社会飞速的发展。

2 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把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提升到信息的宏观方法论上来,或者把高端的信息技术下放到基础教育阶段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下放高端的信息技术充实到基础教育阶段作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因此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并不仅仅是普及,而是为高端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普及的任务主要落实到了已经全面整合的学科,因为其它学科已经完全具备既利用信息技术为本学科教学的能力,又能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作用。

在这一阶段中,因为资源库建设的极大丰富,资源开发的方便,信息技术工具的极其简单利用,学科和信息技术的全面整合,所以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已经内化为人的素质,已经是人的灵魂和血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EB/OL].<.2002―3―1.>

[2]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1,(1):5.

[3]何克抗.教学结构理论与教学深化改革(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7,(7):5―10.

第4篇: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摘 要】:语文课程开发和实施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语文选修课的开设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开阔学生视野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吉林省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状况展开调查,发现问题并深入反思,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吉林省语文选修课;实施状况; 阻力因素;发展研究

21世纪初的新课程改革号称“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2004至2006年新课程改革在海南、广东、山东、宁夏、江苏、天津、浙江、辽宁、安徽10省先后拉开帷幕。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2007年吉林省成为第三批改革实验区之一。2010年吉林省首批接受新课程实验的学生进行了高考,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成果受到高考的检验。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公主岭市、松原市、范家屯镇、乾安县6个地方15所不同层次的高中进行大规模的抽样调查,深入了解了吉林省语文选修课的实施现状。调查显示以吉林省为代表的第三批课改实验区与首批和第二批课改实验区在不同程度上遇到了相同的挑战。

一、语文选修课的实施现状

吉林省语文选修课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现在语文选修课的开设上。调查显示94.1%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开设了语文选修课,这一数据比例远远超过认为所在学校没有开设语文选修课的学生,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一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与地方教育改革政策的成功实施。

其次,语文选修课的实施逐步深入。我们发现,高二学生对选修课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高三学生,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随着语文选修课逐步深入地开展,学生对选修课的了解在逐步加深。

第三,合理正确地开设语文选修课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扩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具有积极作用。调查显示,在1244份有效调查问卷中44%的学生认为语文选修课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15.9%的学生认为语文选修课的增设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18.8%的学生认为语文选修课的增设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这无疑说明语文选修课开设的成功之处,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课程改革方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五大目标“积累 整合”、“感受 鉴赏”、“思考 领悟”、“应用 拓展”、“发现 创新”。

第四,学生对语文选修课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们发现69.8%的学生对语文选修课的实施前景满怀信心,绝大多数学生十分看好新课程改革的贯彻,新课程改革有较为广阔的学生基础。

吉林省语文选修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这也几乎是多数课改试验区遇到的普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对语文选修课的了解程度低。调查显示,47%的学生表示对语文选修课不了解,10.4%的学生对语文选修课持无所谓态度,其中持了解态度的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也十分单一。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尽管多数学校成功开设了语文选修课,但是对语文选修课实施的真正目的并不了解,教育局、学校、教师、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

其次,语文选修课教材编写存在缺陷。调查中多数学生反映教材知识冗杂、实用性低、名目繁多、学有所限,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第三,教师授课方式传统单一。我们发现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传统授课方式都处于主导地位,而探究式、讲座式等学生期待的理想授课方式所占的比重却微乎其微,这种由师单一授课的方式,无疑不利于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

第四,学生缺少选课的主动权。尽管我们对语文选修课实施理念的理解是“把握选修课实质的关键是要以‘选’字为先”“一是选修课的主体应该是学校、是教师、是学生。”“二是明确选什么,即学习内容是什么。”“三是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1】但我们发现,语文选修课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并没有选课的主动权,而是教师怎么教就怎么学。

第五,对考核方式评价不一。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将语文选修课纳入高考体系加重了他们的学业负担,语文选修课的合理考核方式应该是相关的能力测试。

吉林省高中语文选修课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但我们更多的要看到它在贯彻过程中的缺陷,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的实施过程是与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初衷相背离的。观念、教材、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多方面的缺陷都有其深刻的根源,这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阻力因素。

二、语文选修课实施的阻力因素

高考制度影响学校、教师和学生对语文选修课的态度,高考制度评价的单一性是阻碍语文选修课实施的最关键因素。高考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以分数为录取的单一评价标准,“一切以高考为目的”则成为学校、教师、学生的普遍心理,这就必然导致三者对语文选修课了解程度低、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

师资匮乏是语文选修课实施的重要阻力因素。与传统必修课相比,语文选修课具有创新性、多样性、可选择性、应用性、拓展性等特点。师资缺乏、教师整体素质低下、教师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因素阻碍了语文选修课的顺利实施。

选修课教材自身不足阻碍了语文选修课的顺利实施。“缺少精品教材”“编写队伍中缺少一线语文教师”【2】等原因导致编写者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使得编写出来的教材脱离实际,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再者,编写过程中的粗糙与疏忽也导致了教材知识冗杂、实用性低、名目繁多、学有所限,这无疑进一步阻碍了语文选修课的实施。

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均衡是语文基础设施在实施过程中的又一阻力因素。一方面,与大学相比,高中场所有限、多媒体等高技术新科技教学成果少,使得语文选修课在实施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基础设施,实施效果水平差。另一方面,地区学校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也阻碍了语文选修课的顺利实施,这种地区间教学基础设施的失衡严重阻碍了语文选修课的开展。

语文选修课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重阻碍值得我们进一步发展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调动各部门的重视,以促进语文选修课的顺利实施。

三、语文选修课的发展研究

观念上,增强对语文选修课的重视。充分了解语文选修课的根本理念“强调个性发

展的观点”“突出地方乡土特色”“确立活动学习的思路”【1】,在此基础上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应试理念,树立持续的学习发展观。

教学方面,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师在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从必修课到选修课的变革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学识,改变传统授课方式,采用灵活、多元的授课方式授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自身角色转变,使自己成为“欣赏者——营造自由、自主的课堂环境”“参与者——师生构建学习共同体”“支持者——教师对学生的引领和帮助”【3】等多种角色。

教材方面,创建高素质的教材编写团队,研发高品质的教材。高品质的教材是语文选修课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教材编写队伍是研发高品质教材的前提。教材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课程目标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实事求是。

基础设施方面,需要国家、地区、学校等多方共同支持。扩大投资力度,不断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改善落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改变地区教学设施不均衡的局面,促进语文选修课的顺利开展。

评价方式上,建立多元评价体制。吉林省作为第三批新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课程改革还处于初步阶段,还未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了6条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全面提高;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和区别;评价应根据不同情况综合不同的方式”。【4】

综上所述,语文选修课程的贯彻实施,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景是光明。我们相信,通过国家、社会、各教育部门、各教育人员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实现与国家新课程改革宗旨相适应的语文选修课程。

参考文献

[1] 潘冠海.对语文选修课程的在认识.语文教学通讯[J].2009年07期

第5篇: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一)中考制度改革的背景与目的

中考“指挥棒”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导向素质教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助力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考制度面临着如何正确发挥考试的督导功能,使之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导以正确方向;如何有效控制考试关系,使人才评价、甑选的依据准确可靠;如何充分发挥考试的调节功能,借以调控人才的合理流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如何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如何突出地为“寻求适合学生的教育”服务以适应全民教育时代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要求。

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的核心内容是:“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要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其中,“学业考试的成绩应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合格标准,提供普通高中录取用的学业成绩应以等级制的形式呈现,等级数和等级标准应由各地根据考试结果,并结合当地优质高中资源的实际情况确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了“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发挥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的导向作用。规范优秀特长生录取程序与办法。”

教育活动中的考试,是教学的重要方面,也是教育的基本手段之一。这对受教育者学业成就、教育效果、教育质量的检验,具有测量和评价的双重性质,测量是考试的基础,评价是考试的目的。新课程改革是中考制度改革的前提,中考制度改革打开束缚新课程改革的瓶颈,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中考制度的性质及功能选择

(1)中考的性质界定。中考的本质是基础教育系统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对调整教育资源所采取的一种自我评价,是基础教育系统调控质量的内部质量管理活动。

(2)中考的功能选择。第一,学生选适合自己教育的功能。第二,初中学校选择自己的方向发展办学特色的功能。第三,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第四,调控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发展的功能。

(三)中考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了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各地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对中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要单独命题,命题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了初中毕业生实验操作技能和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考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了以考试学科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二是对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并力求评价结果的科学公正。三是普通高中招生以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主要依据录取新生。各地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实行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优秀初中毕业生推荐招收特长生等多样化的高中招生办法,以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

二、中考制度改革现状分析

全国各地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以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2005年2号)为指导,开展中考制度改革,逐步构建立既能发现发展学生多方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能科学测量学生学业成绩,科学有效地选拔高一级学校新生的评价体系。

(一)中考命题改革分析

1.命题的依据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参照教材、《考试说明》以及教学实际,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要求的程度。

2.命题的原则

(1)根据《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从多维度考查学生。

(2)根据《课程标准》确定考查内容与要求。

(3)注重试题素材的选择,加强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体现考试的时代性。

(4)注意试题积极的价值取向,注重中考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引导意义,进而充分挖掘考试的教育价值。

3.命题的主要特点

综观多年以来全面各地中考各科试卷,不能发现,各地的试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在试图努力体现教育部指导意见的精神彰显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性: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重视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情况的考查,其中又以考查学科最重要的主干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学生后续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重点,突出发展性评价。

(2)时代性:新课程强调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群体的原则,试卷注重创新,有生活气息。

(3)应用性:新课程改革不仅强调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强调学生运用所过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中考命题尽量避免出死记硬背的题目,提倡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既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和发挥学生个体的潜能,又有利于对学生分析推理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考查。

(4)导向性:命题依据课程标准,充分体现新课标精神,各科各类试题中都有相当一部分的试题信息直接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社会背景中。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许多省区中考命题出现了以能源、环境和物价等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引用当地生产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来命制有区域特色的中考试卷。通过命题引导学校变性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考生也通过试题密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考生这种情境的创设能受教育,提高素质。

(5)创新性:主要表现在:第一,题型创新。命题既有传统题型和新颖题型。中考命题重视发散思维的开放型题的设计。传统题型基本上是常规型题,所求的结果是唯一确定的,通常地解题时也有常规方法可循。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方法是多样的,而非单一性,所以中考考查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第二,试题的内定呈现形式是多样的,有文字、图片、数据、函数图像和实验装置等,比较生动活泼,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第三,考试方法创新。由单一的笔试改变为笔试、加试、操作测试、面试、口语及考查相结合。

(6)有效性:表现为试卷的设计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具有合理的内容结构,题型结构和难度结构,具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试题能确保大部分考生达到及格标准,并能在核心能力方面区分出各层次学生,既有利于发挥个体水平,又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对学生进行选拔。

(二)中考成绩等级制评定

2005年,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学业考试的成绩应根据各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合格标准,提供普通高中录取用的学业成绩应以等级制的形式呈现,等级数和等级标准应由各地根据考试结果,并结合当地质高中资源的实际情况确定。”为了落实教育部的指导精神,全国中考招生中已经把分数制改为等级制由点到面全部开展。

传统的100分制是将成绩分为100个等级,在考试中,分分都是考生的命根,每一分都能决定着考生的命运。但是,一分之差并不能真正说明学生的实际能力及素质上的差异。等级制模糊同一等级之间的差异,为综合考查考生留出了足够的空间。总的来说,采用等级制,将有利于引导学校特色发展,引导教师自主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有差异的发展,更加激发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为高中的多样化录取创造条件。

各地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等级制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学业考试成绩按百分制阅卷,等级制呈现。等级的划分或按卷面分按比例确定等级,或根据当地高中教育资源的情况和报考人数来划分每个等级所占的比例,然后将卷面分数转换成相应的等级。第二种是学业考试成绩采用等级附分的形式呈现。即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成绩按原始呈现,其他学科的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

(三)中考制度改革的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

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档案,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为此,教育部要求对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能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标准的重要依据。各学校成立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负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领导和仲裁工作,并制定了相关的考查评价制度。

1.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主要是: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各地不断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让评价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并力求评价结果的科学和公正。

2.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综合素质评价是中考改革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改变了以往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高中唯一录取标准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高中录取新生首先考虑综合素质的评定结果,规定在综合素质评定结果的最低标准,作为高中录取投档控制线。如广西防城港市中考招生方案规定,综合素质评定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综合素质评价为A等或B等者,示范高中及一级学校方可录取,C等能以上者普通高中方可录取。缺少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或综合素质评价为D考级者,普通高中不得录取。

3.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各初中学校成立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其成员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评价工作委员负责制定评价工作实施细则与具体程序。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以班单位进行。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等向学生和家长作出明确的解释并公示。评价结果通知本人及其家长,如有异议,学校进行调研和处理。评价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三、当前中考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一)学业考试功能定位难以准确把握

初中学业考试如何将促进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学业考试三者有机结合,寻找到最佳结合点,在实践操作中不容易把握。有的地区对考生提高区分度,以满足选拔考试的需要,有的地区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将初中毕业考试与教育质量监测相结合,形成较为完整的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检测体系,试题的区分度小,让高中选拔增加一些不确定因素。

(二)考试科目多,各地差异大,学生负担重

有的地区设置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有的设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科,还有设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和体育共十个学科。考试科目过多,优质高中对考生等级要求高,迫使考生陷进对分数的追求,回归到应试教育的路子。对学生不仅没有“减负”,反而“增负”。

(三)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操作难,结果的准确性受到置疑

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划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级的做法缺乏统一的依据来规范。其评价程序不规范,级各个等级按照一定比例来划分,人为地划分等级,显然十分荒诞的,虽然各地也作出末等级要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但也失公平。其可操作性不强,基本由年级或班主任来定度,缺少公示或申诉制度监督。教师的教育评价能力和教育测量知识水平及方法直接影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个别考生因为不公正的综合素质评价被高中拒绝于校外,常常出现考生或家长的质疑。

四、中考制度改革的展望

(一)创新命题机制,确保命题质量

学业考试的命题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渗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联系与综合,杜绝设置偏题、怪题。要明确命题、审题和阅卷的程序和要求,建立命题、审题和阅卷制度,加强命题、审题和阅卷人员的队伍建设,要注意发挥教育统计专业人员的作用。

(二)学业考试的方式要多样化

可根据考试的具体内容采用纸笔测验、听力测试以及口试、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纸笔测验也可采取闭卷、开卷或开闭卷结合等不同形式。研究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使之具有可行性,并力求评价结果的科学和公正。

(三)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教师的教育评价能力

教学评价坚持以生为本。教学评价要注重过程、激励性、多元性。评价的过程应是开放性的,价值应是多元性的,内容应是全面性的,手段应是多样化的。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是综合性强的工作,其贯穿于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之中,因而教师的课堂测量与评价的水平与素养就决定了教学评价结果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的教育评价能力与水平与中考改革要求很不相适应,教师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专业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已成当务之急,以促进基础教育改革顺利进行,实现教育的公平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实行多样化的招生方式,让优质高中学校自主招生

在统一中考前,优质高中可以依据本校的特色和优势,通过推荐、保送、自主考试等方式,择优自主招收优秀初中毕业生,被录取的初中生不用参加中考,直接进入高中就读。从问卷中可发现考生和家长特别在意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所以通过学校和考生多途径双向选择,促使高中学校想方设法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办学质量,以吸引到更多优质的学生。

(五)加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科学研究

第6篇: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为了使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完整的中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进行中等教育的改革。我国香港地区在经过长达五年时间的酝酿与研究的基础上,于2006年推出一系列重大的教育改革举措,革新了沿袭多年的学制、课程和考试模式,重建起更为科学、全面的学业评价体系。主要措施包括:改革原来的英国模式学制结构,在中等教育阶段全面引入竞争机制;调整了中学课程设置,中等教育开设4门主要学科和2至3门选修学科;改革原有考试评价体系,将学校评价成绩纳入到总体评价中,推行成绩报告中的标准参照方法等。这些改革措施对于我国内地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将在概述这些教改举措———特别是评价方面改革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当前中等教育评价改革的一些建议。

一、学制和课程方面的改革

(一)学制方面的调整

多年来,香港的中等教育采用的是英国式“5+2”的模式。其中,初中教育阶段为5年,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完成;随后是为期两年的大学预科(SixthForm),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完成,进入大学学习。其余进入职业教育系统,或者直接参加工作。2000年至2005年的五年时间里,在经过一系列的决策调整和广泛征询公众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香港今后实行“3+3+4”的新学制结构方案。在新学制中,所有学生必须完成三年的初中教育和三年的高中教育。一定比例的学生能够继续进入四年的大学本科学习。新学制改革带来的主要变化是,所有学生在修满六年中等教育学业后须参加一次名为香港中等教育文凭考试(HKDSE)的毕业考试,取代以前的两次考试,即由全体学生在中等教育第五年学业期满时参加的香港教育考试证书(HKCEE)和由三分之一学生在第六年学业期满后参加的香港高级水平考试(HKALE)。这一新的评价制度将于2012年第一批学生参加新的香港中等教育文凭(HKDSE)统一考试时正式实行。作为香港中等教育改革的一部分,香港的新中等教育文凭考试也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整。主要包括:(1)对课程设置和学生所学科目的调整;(2)采用学校内学生各学科的考试分数;(3)推行成绩报告中的标准参考方法。本文第二、三部分将重点介绍评价方面的变化。

(二)课程方面的变化

在开发与新学制结构适应的课程的同时,香港中学所开设的科目也做了相应的合理调整,并取消了与原来学制中重叠和冗余的科目。按照香港新中等教育文凭考试的规定,所有学生都要学习4门主科目课程,分别是:中文、英语、数学、文科基础(LiberalArts)。除必修课外,学生还要在下面所列的科目中选定2至3门选修课。第一列所列科目为学校规定的基础性科目。第二列所列科目为职业导向型课程,比学校规定的基础性科目更实用、更侧重于未来从事的职业。这些科目大体分为六类:应用科学、工商、管理和法律、创造性学习、工程与生产、媒体与通信、服务。目前30多门此类科目作为实践课还在设计筹备过程中。主修科目加上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模式旨在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全面而均衡的教育,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将来有更多的工作选择机会。这种模式涵盖了学校课程设置中所有的重点学习领域以及各学科门类中培养一名自食其力公民的必备知识。

二、评价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一)建立以学校为基础的评价体系

过去二十年来,几乎所有的大型考试机构都倾向于采用以学校为基础的评价(School-basedAssess-ment)来提高教学水平、改进评价策略。香港教育委员会呼吁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民众摒弃传统的评价观念,接受新的评价文化。截止到2007年,香港高级水平考试的13个科目和香港教育考试证书的15个科目都实行以学校为基础的评价,超过了香港新的中等教育文凭考试(HKDSE)所要求科目总数的一半。作为新中等教育文凭考试改革的一部分,以学校为基础的评价将推广实施到所有科目中。推行以学校为基础评价的主要目的,首先是为了增加评价的效度。因为有些重要数据无法通过某一次书面考试就能得出有效的结论,尤其当涉及到实习作业、要求使用专门仪器和设施(如实验室、演播室、剧场和车间)、或需要延时完成(如完成某一研究项目、创建某一项工作的组合程序或者创作、设计、制作某件作品)时,更是如此。然而,许多此类评价通过以学校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则很容易做到。推行以学校为基础评价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提高评价的信度。这是因为这些评价有一个突出特点,即对学生的考察必须要在较长的时期内进行。而以学校为基础的评价正是符合这种特点的一种高度可靠的评价办法。在有些情况下,它比仅通过单独一次考试得出的成绩更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推行以学校为基础评价的其他原因,还包括它能够对学校教学带来良性的回冲效应(backwashef-fect)。因为这种评价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减少了单纯为了通过考试而进行的死板训练,同时也减轻了因可信度较低的单独一次性考试所带来的考试压力。按照最初的设想,以学校为基础的评价在某一具体科目的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为15-30%,在有些科目(如视觉艺术)中所占的比例要略高一些。为了保证不同学校之间所提供学生的分数具有可比性,而且这些分数又能与他们的书面考试中所反映的成绩相一致,评价采用统计调整(statisticalmod-eration)的办法。一般认为,每个学校对各自学生的要求标准都比较了解,但对其他学校的学生表现如何却未必清楚。统计调整能够保证所有学校的评价都具有可比性。这种评价采用的程序能够确保以学校为基础的评价所确定的考生除了排名顺序留存以外,考生的群置、离散程度以及分布形态都将与这一考生的考试分数结合起来一并考虑。

(二)采用标准参照法报告结果

香港中等教育文凭考试将采用标准参照(stan-dards-referenced)的方法报告成绩。近年来,国际上多数大型的考试机构,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C)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中,以及英国和美国的一些学校考试项目中都采用了标准参照型的成绩报告方法。按照学校规定的基础性科目考试要求,在报告考生的成绩水平时要参考一系列标准,通过界定某一单独科目在变量表或尺度表上的临界分数点(cutscores)而实现[1]。每一门基础性科目的评价都分为5个等级分数,用来衡量5个不同的成绩水平(1—5),其中5分为最高分。低于等级分数1的为无等级(U)(unclassified)。五个等级中的每一级都有一套有关能力特点的文字描述,来说明某一特定考生在某一等级上所能达到的程度。它强调的是考生会做的内容,而不是其不会做的。换言之,报告成绩时只表述考生的正面表现,而不表述其负面表现。由于这些表述语大多是针对整体考生的概括性描述,因此对于那些在某一科目中成绩表现突出,能超越两个或更多等级的考生个体来说就不一定适用。此外,每个考生的成绩中都会附上解释文字,用来说明各等级所要求的标准。某一单独科目的成绩评价要通过学生在考试中回答问题的表现和完成各种以学校为基础评价的任务时所得的分数来进行,然后再设计出一套评价的具体方案,用以学校为基础的评价标准对这一科目的要求做具体规定。这套评价方案就成为某一单独科目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评价方案的一个基本设想是尽可能使学生在所评价科目中反映出的各种潜在能力和总体评价中各种评价手段所强调的综合能力同时得到兼顾。图2所示的是某一科目中的三次考试和一次以学校为基础评价的实例[2]。评价中每一项内容的比重需要提前确定,并在评价方案中做出明确细化。例如,图2所示这一科目的比重为:试卷1(30%);试卷2(20%);试卷3(25%);学校评价(25%)。此外,方案还对考试中回答问题的表现和以学校为基础的评价分数进行校准,这样就可以在变量表或尺度表上看出考生在考试时遇到的困难是什么。校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程序。首先,校准既可以使考生做题时有选择的机会,而且可以保证对其能力的考核具有可比性。其次,通过对问题回答和评价分数的校准可以对同一考生在某一科目的不同考卷以及以学校为基础的评价中用变量表或尺度表上的统一标准进行能力分类测试。最后,校准为编制分级试卷创造了条件,使某一科目中的多种能力得以更好的开发。以英语为例,它目前是根据香港教育考试证书制度的两次不同标准的考试来评价的。任何标准参照型报告成绩的体系都有一个基本要求,即保证其标准的长期稳定。例如,2012年评价第三级考试所用的标准应与同一科目在2016年评价时所用的标准是统一的。为了保证香港中等教育文凭考试制度标准的稳定性,倾向采用心理测量方法(IRT项目反应理论)来鉴别明确的等级分数,然后经过对明确等级分数所在的卷面分析后,再用专家评审的方法对等级分数的具置下最后的判断结论。这样可以保证让等级分数始终处在心理测量关联中较小的范围内,而且还可以很容易地用专家评审的微调手段对考生的实际成绩进行调整。这样做就可以避免因时间推移而引起标准上的波动。#p#分页标题#e#

(三)职业导向型课程的评价

职业导向型课程的评价由开设课程的第三方负责。这类评价要在参照一套能够反映真实能力的测量成绩的基础上进行。经过确认的水平一般得到两个成绩,即“达标”和“优秀”。获得“优秀”的考生水平相当于以学校规定的基础性科目考试中获得第三等级或更高级别的考生水平。与传统而基础性的科目直接挂钩,有助于得到高等院校和社会对职业导向型课程的认可。香港民众一向对于课程设置及其评价缺乏信心,他们更倾向于相信严格的学术考试和统考。为此,新课程和基础性科目的结合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应该加强与职业考试资格的挂钩。这样,职业导向型的新课程就可以纳入香港的行业资格考试体系,就可以把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中所得的学分算入其中。

(四)设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

香港中等教育评价改革中更加注重能力和技能的考核,而不是只看重考生的学业成绩和获得的资格。在新课程设置中更加强调其他方面学习经验的重要性,比如参加体育运动、户外及文娱、社区服务等活动的情况。这些活动对于培养全面型的人才至关重要。为了对学生总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完整的记录,对学生的学习档案设计方案进行了试点。该方案既考虑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同时又考虑他在其他方面的活动参与情况及其效果。在结合两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有效的学生个人的电子版学业简历,以便将来求职或上大学时参考使用。

三、对我国中学教育评价改革的启示

课程和评价制度改革,是近年来香港教育改革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之一。其改革能否按照原初设计、取得预定效果,现在尚无法得知。但是,就其改革方案推出前后的科学论证、充分准备、周到考虑、细致到位的政策措施,对于我国内地正在推行的中学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都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值得关注和学习。具体地,笔者认为香港中等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探索有三个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第一,中等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学制、课程调整等整个教育改革联系起来,从全局着眼、通盘考虑,经过科学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后推出整体改革方案。香港在推出新方案之前,进行了5年多的论证和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早在2000年,教育统筹委员会就提出21世纪香港整体教育目标是:“让每个人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都有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能够一生不断的自学、思考、探索、创新和应变,有充分的自信,合群的精神,愿意为社会的繁荣、进步、自由和民主不断努力,为国家和世界的前途做出贡献”[3]。可以看出,其中学教学评价改革充分体现了此教育目标和导向,就如何科学、全面地考察学生,如何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更加有利,以及得到比较全面的信息,从基础课程、职业课程和学生档案的设计方面做了很多设计和考虑。反观我国内地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并没有将设计一套完整的学习评价制度考虑在内,而是寄希望于高考改革。而高考的改革也一直缺乏系统的方案和全面的研究,没有形成系统、长远的改革方案[4]。其实,高考的改革应该是建立在高中学业水平评价的基础上的。只有建立起科学、全面、可信的高中学业水平评价体系,才能对我国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更好的监控作用,才能确保高中新课改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从根本上缓解高考多年来指挥中学教学的不利局面。

第二,正确认识评价和教学的关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对教学的积极、正面的导向作用。教育考试与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服务的,如国内有些学者指出的教育评价必须回到人,回到教育活动中[5]香港中学评价改革遵从国际教育评价的发展潮流,以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的做法为参考,积极推动以学校为基础的过程性评价,尽量减少校外大规模考试带来的弊端,职业导向的课程评价以及学生学习档案的设计都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在内地,各种校外的、标准化的大规模考试还在大行其道,统一考试成了客观、公正、权威的代名词。我国中考、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全部采用省级或国家统考的方式,而且“统”的力度和范围还有不断扩延的趋势。终结性的大规模考试实际上代表了一种比较落后的评价方式,和世界发达国家的重视校内评价、采用多样化评价手段的发展趋势是背道而驰的。过度使用大规模校外统考的最大问题就是冲击校内教学、鼓励应试,助长题海战术,背离教育为了培养人的主旨。香港评价改革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将以学校为基础的评价作为重要策略,使评价为教育服务,而不是角色反过来。我国内地的新课程改革,应该重视规范校内评价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以及将是否对学生学习有利、是否对学生身心发展有利作为改革的重要前提。

第7篇: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南山区中考改革牵动千家万户,为此,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南山区教育局、学校、家长、学生等各界人士,对南山中考改革作比较详细的报道。

综合表现评定作为录取依据

内容:包括“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综合实践活动”、“运动与健康”、“艺术修养”5个方面。

等级:分为A+(优秀)、A(良好)、B(合格)、D(不合格)4个等级。

评定方法:

(1)各初中学校成立“学生综合表现评定委员会”,其成员由校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组成,实行回避制度。

(2)每个初中毕业班成立一个“学生综合表现评定小组”,其成员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共5人组成。各评定小组成员必须具备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意识,给学生授课时间一般不能少于一年。

(3)为保证评定的科学性,南山区教育局对评定者进行培训。

(4)评定者可综合以下内容对学生表现进行评定: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学生在校的操行等级;学生的成长记录及有关原始资料;5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及考查科目成绩。

(5)学校评定工作委员会对评定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并负责。

(6)师生、家长对评定过程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可向学校监察小组举报和投诉。

(7)为保证评定的科学、规范、安全,统一使用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初中毕业生综合表现评定项目开发出的综合表现评定软件系统。

在录取中的作用:“综合表现评定”等级达到“A+(优秀)”或“A(良好)”的考生才能报考第一批次高中阶段学校;当一名考生5门学业考试成绩等级相同时,“综合表现评定”等级高的排在前面。如:甲、乙两位考生5门学业考试成绩等级都是A+A+AAB,甲的“综合表现评定”等级是“A(良好)”,乙的“综合表现评定”等级是“A+(优秀)”,那么,乙排在甲的前面。

南山区教育局制定了详细的综合表现评定工作的工作计划、要求、进度安排。目前,各校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综合表现评定工作,预计此项工作将在5月30日完成。

成绩不以分数而以等级呈现

考试和考查成绩以等级呈现: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科学、历史与社会5门全区统考科目的成绩分为:A+、A、B+、B、C、D6个等级。

政治、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英语口试、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学实验操作等考查科目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

考试等级的确定:先将各科学业考试成绩在全区考生中由高到低分别排序,然后按比例划为A+、A、B+、B、C、D6个等级,每个等级的比例为A+(5%)、A(20%)、B+(25%)、B(25%)、C(20%)、D(5%)。考生得到的成绩将不是具体的分数,而是5门学业考试的等级。

这样,每位考生5门学业考试和综合表现评定的等级就会形成一个组合。如某位考生语文A,数学A+,英语C,科学A+,历史与社会B,综合表现评定A+,那么该考生的成绩为:学业考试A+A+ABC和综合表现A+。

凡因故缺考的考生,缺考科目的成绩计为“D”等级。

单独命题全面考核学生能力

南山区中考工作由深圳市教育局统一领导和管理,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分考试和考查两部分,实行全区统一命题、考试、评卷。考查由各初中学校负责组织。

命题原则: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方面,对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和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全面考核。命题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设置一定量的开放性、探究性试题。不设置偏题、怪题。

记者:南山区为什么要进行中考改革?

第一,深圳市已普及高中教育,中考的选拔性已经大大降低,我们有条件、也应该让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发展。中考改革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既注重知识,又培养能力,更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下自主学习,留出适当的时间和精力发展特长、挖掘潜力,为未来的幸福人生打下基础。

第二,深圳市2005年、2006年中考中招改革工作将全面铺开,作为国家第一批课改实验区,南山区2004年的中考中招改革将为深圳市全市明、后两年的中考中招改革探索办法,提供经验。

第三,教育部已批准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区于2004年秋季启动高中课程改革。广东省2007年的高考将根据新课程标准单独命题。这些都为中考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也有利于与高中新课程改革衔接。

记者:南山区中考改革的原则是什么?

禹明: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评价方法要多样化。除考试或测验外,还要研究制定有利于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科学、易行的评价内容和办法。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答疑】南山区的考生可以报考深圳市直属学校及省属中专、外区高中阶段学校吗?

根据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应届初中毕业生填报志愿的有关规定,南山区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户籍、学籍、成绩以及有关高中学校的招生范围,填报深圳市直属学校及省属中专、外区高中阶段学校。

非南山区高中阶段学校如何录取南山区考生?

非南山区各高中阶段学校单列招收南山区考生的计划,招生计划将参照近3年各校录取相应类别考生人数占本校当年计划总数的百分比确定,并在填报志愿前向社会公布。

非南山区各高中阶段学校根据招生计划,按照“常规录取”办法,录取南山区初中毕业生。

南山区高中阶段学校如何录取区外初中毕业生?

第8篇: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一、教育创新的紧迫性

首先,现行教育制度的缺陷和弊端呼唤教育改革与创新。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基础教育出现畸形发展现象,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人格素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而这种教育的弊端和危害十分明显。一是面向少数丢掉多数。众所周知,面向全体学生尽管喊了多年却成效不大,基础教育在师资、经费、生源等方面一直向重点校倾斜,而重点校又没有很好地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这种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面向少数丢了多数的做法,对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十分不利。二是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我们的学校教育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取而代之的是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考什么教什么,其结果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普遍低,有些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即便是以科学文化素质而言,也普遍存在学生课业负担很重,知识面很窄、很偏的问题。其他如道德素质、人格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等也都存在严重缺陷。三是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我们的教材、考试制度和教育方式方法上存在的弊端,产生了一种综合性的导向和制约作用,易使学生养成循规蹈矩的单向型思维。其结果是压抑了求异思维的发展,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思想拘谨、性格呆板的“套子里的人”,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受到严重的束缚。

其次,素质教育作为一项全社会的巨大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加快教育创新的步伐。推进素质教育涉及到教育结构、教育体制、招生考试制度、课程体系、教育方法、评价标准等全方位的改革,可以说,素质教育实施触及了教育深层次的矛盾。这仅指教育领域内部而言,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包括全社会创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宏观环境。因此,素质教育从内容上定性的界定、从方法上作理性的概括、从评价指标上量化分析,还需要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再次,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迫切需要教育创新。课业负担过重是阻碍素质教育实施的一大顽症,现行课程结构的不合理,脱离实际的教材内容,死记硬背的刻板要求,“填鸭式”、“题海式”的教学方法,违背教育规律、人为制造的不合理负担,必须坚决减掉。在减负的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安排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科技、社会实践等中小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与管理,决不能把减负简单化。减负不单是量的概念,也包括质的概念。比如一堂课的内容,有的教师用20分钟就讲得明明白白,剩余的时间可以让学生消化理解、做作业,这就不是负担;而有的老师45分钟也讲不明白,“讲不会就练会,练不会就磨会”,起早贪黑也难以完成作业,这就成了负担。因而,以创新的精神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负的有效途径。

二、观念创新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指导教育实践,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不断发展的迫切需要。

现代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在于,现代教育是以人为中心,以促进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为目的,把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具体目标,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为核心,使受教育者具备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素质,在时代潮流中学会生存并发挥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而传统教育是以知识为中心,以培养选拔少数英才为目的,采用的教育方法则是僵化落后的方法。

教育观念创新关键是要围绕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一是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评价学生。实践证明,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和提高,是最终成才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树立以各种基本素质全面提高和个性特长充分发展为标准的综合评价的教育质量观。二是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过程就是教会学生学的过程,应该由单一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指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等方式,主动地去发现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方法上应该积极运用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创造教育、启发式教育、情境教育等一系列经得住实践检验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原则。三是树立正确的教师素质观。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果教师自身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不具备自我学习提高的能力,就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高尚的师德和人格力量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教师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必须具备崇高的思想品格和职业道德。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德的核心内容是敬业爱岗、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因此,学校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师德建设,使每一位教师都具有高尚的师德,做到为人师表。四是要树立依靠教育科研推进素质教育的观念。中外教育实践无不证明,教育科学作为重要的社会科学门类,正在产生日益广泛的社会影响,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我国是在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的基础上发展教育,任务相当艰巨,尤其需要用科学的理论加以指导,必须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要速度。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树立依靠教育科研实行教育决策,指导素质教育的科学意识,切实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做到组织落实,政策保障,投入到位,保证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计划性、系统性和前瞻性。

三、教育创新实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第9篇: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对新时期教育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教育部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部长袁贵仁用十六个字对“教育中国梦”进行总结:“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他表示,目前教育部正在设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就是要引导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成为能够适应未来世界发展潮流需要的有用人才。

近年来,灵宝一高围绕“创中华名校,育一流人才”的办学目标和“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幸福负责”的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工作落实,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实施名师带动战略,以学生为主体,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新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教育梦”打造时代最强音。

2013年高考成绩揭晓,灵宝一高在考生人数减少的情况下再创佳绩:一本上线432人,二本上线1217人,本科上线1787人,本科上线率81%。另外,体、音、美本科双上线134人。学校600分以上仍有14人,其中应届考生许靖堃总分650,为三门峡市理科第一,被清华大学录取。

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马克思认为,是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这就是说,教育的根本所在应该是以人为本。

正如校长索尚业在今年教师节会上所讲: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一流教师团队。名师是创名校的根本保证。要抓好教师的学习培训、教学研究、业务考核,加快专业成长,不断优化队伍结构。要完善奖励方案和用人管理办法,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激情。要加强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高尚的人生价值观,坚持崇高追求,保持心灵高贵,淡泊名利,身体力行,静下心来教书育人,在干事创业中享受职业荣耀。

坚持德育首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坚持德育首位不动摇,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重质量、重高考,但不惟质量、惟高考。把学生培养成思想好、品质好、习惯好,会学习、会合作、会生活的人,才是教育的真谛。德育为首,人品第一,古人云:道不正则行不远,道德缺失的人不可能获得成功,不可能走太远。因此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责任感恩教育,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引导学生高境界做人、高效率学习、高目标追求、高品质生活,做一个爱国守法、与人为善、明礼仪的人,做一个用心学习、认真做事、负责任的人,真正使学生思想品质高、学习成绩优、综合能力强,综合素养明显高于别人。

强化内部管理,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健全目标责任体系、制度管理体系、督导检查体系,加强单元处室管理、教育教学管理,严格落实捆绑式奖惩和绩效工资二次分配,强化内部竞争。学校与名校的差距,归根结底在落实。全体教师要有责任、有担当,讲大局、讲奉献,弘扬“少说多干、务实苦干、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加强督查通报、过程考核、公示表彰、奖惩激励,在“苦严实”上下功夫,强化工作执行力。

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