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械制图的基本步骤范文

机械制图的基本步骤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械制图的基本步骤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机械制图的基本步骤

第1篇:机械制图的基本步骤范文

关键词:中职;对口升学考试;机械制图

引言

最近几年来,由于生源基数减少这一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家长迫切希望孩子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深造这一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导致普通高中越来越“热”,中职学校越来越“冷”。中职学校生源越来越少,有些中职学校甚至没有那些软硬件相差很远的民办高中学生多。随着政策不断完善,通过中职对口升学考试,中职生也有机会进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享受和普通高中学生同样的待遇。社会、家长、学校和学生都越来越重视对口升学考试。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多年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经验,针对当前对口升学考试《机械制图》科目的考试特点,对考试大纲、教学方法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思考。

1考试概况

中等职业学校工业类专业对口升学考试考察三门专业课,其中机械制图就是必考科目之一。考试采用闭卷方式,满分为90分。考试内容包括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其中识记(占25%),要求记住有关概念、原则和方法等;理解(占35%)是在记忆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概念、原则和方法等基本内容,能够识读简单零件图;应用(占40%)为最高层次,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简单的装配图;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2试题类型及结构

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识图及作图题等共90分,基本结构为单项选择题20%-23%、多项选择题13%-15%、判断题15%-18%、识图及作图题40%-44%;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中、难三个等级,其中易30%、中50%、难20%。

3考试大纲分析

该科目命题依据是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有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投影基础和机械制图三大部分,现就重点要求的知识点归纳如下: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部分重点要求理解比例的含义和规定,会运用比例的表达方法;掌握常用图线的型式和主要用途,并会运用;掌握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会进行基本的尺寸标注;会使用常用的尺规绘图工具;掌握常用的圆周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法;理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掌握其画法和标注;掌握线段连接的作图方法;掌握简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和作图步骤。投影基础:这部分重点要求理解投影法的概念,熟悉正投影的特性;初步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和三视图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形体三视图的作图方法;能对照模型或简单零件识读三视图;掌握点的三面投影和规律,理解点的投影和该点与直角坐标的关系;熟悉直线的三面投影,掌握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熟悉平面的三面投影,掌握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熟悉棱柱的视图画法,熟悉棱锥和棱台的视图画法;熟悉圆柱、圆锥和圆球的视图画法;熟悉基本体的尺寸注法;能画出简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画法,熟悉形体分析法;掌握用特殊位置平面截切平面体和圆柱体的截交线和立体投影的画法;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能识读和标注简单组合体的尺寸;掌握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机械制图:这部分重点要求熟悉基本视图的形成、名称和配置关系;熟悉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与标注;理解剖视的概念,掌握画剖视图的方法与标注;掌握与基本投影面平行的单一剖切面的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能识读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的画法与标注;能识读局部放大图和常用图形的简化画法;掌握识读剖视图的方法和步骤;熟悉螺纹的要素;掌握螺纹的规定画法、标注和查表方法;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熟悉典型零件图的尺寸标注;掌握表面结构及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及其标注和识读;掌握尺寸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和识读;掌握识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理解绘制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理解装配图的尺寸标注;理解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4教学思路

根据我上大学时学习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和工作后多年讲授该课程的经验,我总结出了“123”教学思路,具体如下:“1”即是“一个基础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我个人认为,要想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没有空间想象能力是不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说教,多注重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2”即是“两个核心技能”:会画图、会读图。学习这门课程的目标是会画图、会读图,掌握了这两个技能,面对对口升学考试试题,自然迎刃而解。“3”即是“三大基本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这九个字,几乎所有的机械制图教材上都有。但是,有的人只是将它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内涵,导致在做题时不能举一反三。

5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认为中职对口升学考试承载了学生和家长的希望,也肩负着“教育扶贫”的使命。各位对口升学班的教育工作者,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作风和更加无私的精神来做好教学工作,真正切切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第2篇:机械制图的基本步骤范文

关键词:技校;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技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技校《机械制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识图与绘图等能力。对于技校学生来说,机械制图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将某个机械零(部)件的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绘制出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好与差将会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的学习,乃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识图与绘图工作的质量。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技校《机械制图》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路。

一、与企业需求对接,精简教学内容

专业课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相比,具有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专业课程与企业需求的对接,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教学既要教会学生看图的能力,又要教会学生绘图的能力。特别要注重生产实践中常见的机械零(部)件图的读图与绘图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复杂的装配图的读图与绘图能力更要有的放矢地给予培养。同时,要教会学生正投影法画图的基本方法,让其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以及运用计算机技术正确绘图的能力。因此,应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改革、精简、优化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教学课时有限,教学内容可以立足企业需求,侧重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投影作图法、三视图法、组合体和装配体的识图与绘图的方法、二维图与立体图的画法等。

二、因材施教,科学设置教学方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应因材施教,科学设置,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前苏联有位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曾经坦言: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是依靠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完成的。机械制图的教学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如果脱离实践,离开实物的具体观察与分析,则难以掌握读图与绘图的能力。

任课教师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借助各种教学模型,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的手、脑一起动起来,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笔者在传授这门课程时,要求学生自己准备橡皮泥与萝卜等道具,在笔者的指导下,结合知识点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模型,这样学生了解知识点就比较直观了,不知不觉中也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例如,截交线与相贯线在图中是比较难绘制出来的,学生对这两个知识点的学习感觉非常棘手。如果指导学生运用模型将截交线与相贯线显示出来,则能够很好地掌握。此外,在传授机械制图的题目之前,笔者不会直接单刀直入将答案说出来,而是引导学生先思考下解题的思路,想清楚思路之后,然后动手解答,这样有益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掌握与理解知识点也就更加深刻。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实物形体认知法、直观演示教学法做重点论述。

1.实物形体认知法

所谓实物形体认知法,就是通过特定的训练,使学生对各类实物形体有着充分的熟悉和认知,在头脑中建立起实物形体的空间立体概念,为学习《机械制图》知识奠定必要基础的一种方法。其理论依据是“陌生化”学习理论。“陌生化”理论认为,人在学习某种知识时,变漠然生疏的“陌生化”为“熟知化”,变司空见惯的“熟知化”为“陌生化”,这两种交互“变化”更容易强化学习,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掌握。

实物形体认知法的具体应用需按着这几步进行:第一步,了解形体和典型零件,遵循基本几何体――组合体――典型零件的顺序。此步骤建议用6课时的教学时间,要求达到的教学目的是,能够准确地称呼“柱、锥、台、球、环”等基本几何体的名称,分清组合体的组合类型,典型零件属于哪类形体等。建议教学方法主要采取观察法、讨论法进行。第二步,熟悉形体和典型零件。在上一步骤“了解”的基础上,对形体和典型零件加深认识,通过摩画、拍照、制作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训练方法搞清楚构成形体和典型零件的各个要素,明确各个要素的名称、相互关系等,从而达到使各类形体“入心、入脑”的效果。这一教学过程大约需要至少一周的教学时间。在实施此步骤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穿插搞一两次学生学习作品展览等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实物形体认知法的学习训练,可以使基础较差、能力欠缺的职校生增加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强化空间立体概念,为《机械制图》课的后续教学奠定强有力的关键性基础。

2.直观演示教学法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两点:(1)采用投影学的原理与投影的规律学会正确绘制零(部)件的二维三视图。(2)采用点、线与面等分析方法将二维图形转化成三维图形。假如采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则能够让学生比较好地进行图与物的对照,形象直观,学生乐于接受与便于理解。此方法通过实物模型,可以比较好地理解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心中形成清晰的“实物”概念,方便学生依据投影学有关规律正确将平面图形绘制出来。

下面,笔者以组合体为例简述此方法的具体应用:在传授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与表面连接的关系时,运用下图轴承座(a)的模型,笔者在课堂上先亲自演示这个模型,将模型拆分成4个部分:1.底板,2.空心圆柱,3.肋板,4.空心圆柱,5.搭子,再按照顺序组合到一起,让学生直观观察各部分与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形式以及各基本体表面间连接的关系。这样叠加、挖切、综合三种组合形式与相切、相交两种表面位置关系都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三、注重学法指导,强化技能训练

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法的指导,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学习机械制图的主观能动性。做到这一点,学生容易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课堂学习中学会思考问题,并在问题中善于发现突破点,从而正确找到解题的规律与途径。

四、加强复合作业练习,提高徒手绘制草图能力

学生要掌握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需要强化作业练习,既要做单项训练,又要做复合训练,可以适当运用计算机技术尝试绘制零(部)件图,尤其是要逐渐学会一些复杂的装配图。另外,要适量布置徒手绘制草图的作业,徒手绘制能力千万不能忽视。

五、把握学生特点,探索班级分层教学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分层教学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1.教学过程中的分层

所谓教学过程中的分层,就是按照学习成绩给予分层,每一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不一样。例如,学习成绩优秀的A等学生,虽然数量比较少,但是他们的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学习的自觉性比较高,学习热情也高涨。因此,在平时的《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对这些学生提供一些难度系数比较高的问题,通过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与正确性来带动其他层次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的B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提一些难度不大的问题让其回答。学习成绩差的C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提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这样他们就容易回答正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调动C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对于学生平时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实际情况,给予记入平时的成绩。又如,为了让学生在上《机械制图》这门课时态度比较认真,能够全神贯注,提高注意力,笔者常常要求学生上课要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并定期检查学生课堂笔记情况,并记入平时课程考核成绩。对于笔记写得比较整齐,比较认真的则给予表扬。然而,对于课堂笔记的要求,笔者也是分层给予要求的。对于A等生,要求其课堂笔记应该按教师上课的板书详细记录条文与图例;对于B等生,则要求课堂笔记可以只记条文,图例则可徒手进行绘制草图,记笔记的重点是要掌握作图的有关方法;对于C等生,则课堂笔记要求不是很高,依据他们的知识水平记多少条文与图例都可以,重点是引导他们以听为主。

2.作业分层

要学好《机械制图》,则一定量的作业是少不了的。笔者在布置作业时实施分层布置策略。对于A等生,在布置《机械制图》习题册的题目外,还会附加布置一定量的具有趣味性、难度比较大的作业,以解决A等生学有余力、“吃不饱”等问题。他们在解题过程中,不断感受到成功,兴趣也就随之大增。针对B等生,笔者则要求其只要认真完成《机械制图》习题册的相关题目,弄清解题思路,能够做出正确答案即可。对于C等生,笔者则对其要求不高,完成基本的训练题目即可。

总之,作为一名《机械制图》的教师,在实践中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实施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毕广兰.机械制图课的教法探讨[J].教师论坛,2011.

[2]谢宝锋.谈机械制图的教学[J].教师论坛,2011.

[3]贾芸.《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第3篇:机械制图的基本步骤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图 CAD 教学改革

“机械制图”以及“CAD技术”均是职校开设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课程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在掌握“机械制图”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识图与制图能力,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绘图。传统的课程安排中,这两门课程是分开进行的,然而将两门课程分开进行存在许多漏洞,不仅有内容重复的情况,还要增加课时,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佳。现阶段,探讨《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措施是教学改革的实际出发点。作者认为,将“机械制图”以及“CAD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以机械制图课程作为CAD课程的理论基础,以CAD课程作为机械制图课程的操作工具,两者相辅相成,可提高《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机械制图与CAD》一体化教学现状

(一)添加式教学

将CAD教材知识加入到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材中。这种教学方式具有操作便捷、实施简单等优势,但未重组计算机绘图的内容,使两门课程未得到有效的融合,且教学课时少,导致学生在计算机绘图的学习过程中无法进行全面的训练,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教学质量不理想。

(二)独立式教学

将CAD分离出来,单独开设一门课程。这种教学方式可有效突出计算机绘图课程的重要性。然而机械制图课程与CAD课程一旦出现了时间段上的分离教学,就一定会使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与计算机实际操作发生时间性脱节,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组合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是指由同一个教师进行授课,先讲解机械制图的理论知识,再讲解计算机绘图的操作方法。组合式教学方法相比独立式与添加式教学方式,突出了计算机绘图的全面性,较符合学生对学习机械制图知识的认知规律。但两门课程仍存在未有效融合的缺陷,两门课程未能有机结合则导致内容衔接不合理,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融合式教学

融合式教学即是将机械制图课程与CAD课程进行整合,合并成一门课,并以各知识点作为设计模块,机械制图以及CAD课程的学习同时进行,使两门课程的教学的有效融合,对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采取综合、增加、压缩以及精简等方法,将重复交叉的课程内容精简化,合理兼顾到两个课程,落实机械制图作为教学基础,CAD作为深入教学的这一教学方式,通过丰富教学的内容以及手段,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

二、《机械制图与CAD》一体化教学方式的改革

通过分析添加式、独立式、组合式以及融合式等教学模式与《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相互关系,根据机械专业的特点及其需求,借助实践探讨有机融合两门课程的教学方法。

1.对两门课程进行整合,将实际应用作为整合目标,适当调整、优化两门课程原有的教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并将其分 为十大模块:(1)国家标准;(2)CAD的理论知识与几何制图;(3)点、线、面投影与三视图;(4)创建简单图形、基本体投影;(5)轴测图基本理论;(6)组合体的识图、绘图与尺寸标注;(7)标准件及其常用件的相关知识;(8)零件图;(9)装配图;(10)专题测绘、综合训练。

2.联合CAD软件授课与多媒体授课,采用穿插讲授的教学方法对两门课的知识点模块进行讲解,实现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计划对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借助CAD技术对课程教学内容中的复杂图形进行制作,将其制成分解动画,通过多媒体将其呈现,以深化学生对复杂图形的理解,加深教学过程的感受,从而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进行有效培养。

3.同时抓好手工绘图以及计算机绘图的教学工作,两方面的绘图练习量比例要适当,并制定对应的评价方法,与课程的考核挂钩。通过适量地练习手工绘图,打好绘图基本功,灵活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以满足机械制图现阶段对绘图技术的需求,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实际动手能力、读图能力、绘图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等。

4.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1)“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将课程知识点隐藏在学习任务中,使学生通过团体协作、小组讨论、问题分析等方式,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实现“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构建意义,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2)实例教学方法,授课教师在授课中选取典型的绘图实例辅助知识点的讲解与练习,调动学生对《机械制图与CAD》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3)多媒体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将相关的图片、动画以及作图步骤呈现出来,同时通过课堂互动以调动学生对学习知识点的积极性;(4)示范教学方法,在CAD技术的授课中,通过示范计算机绘图的过程,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绘图的要点。

5.将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时,教师首先分析行业现阶段的发展趋势以及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在课程任务中结合职业对受教育者的素质、态度、技能、知识等方面的要求,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使教学内容与现阶段企业的需求相符,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

6.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不仅要考核学生平时对手工绘图以及计算机绘图的完成度与参与度,还要考核理论笔试以及上机技能,采用过程评价联合终结评价的考核方式。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机械制图课程以及CAD课程进行整合,除了可弥补分离两门课程的缺陷,还可丰富教学手段,促进教学内容的衔接,帮助学生打好绘制机械图与阅读的基本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绘图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机械制图的基本步骤范文

2008年武汉体育学院为适应科技兴体要求,开设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体育装备工程方向)专业,旨在培养我国体育用品及体育装备的设计、制造研发人员。机械制图课程就是该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涵盖画法几何、制图标准、机械零件等多门专业课基础内容,不仅培养学生掌握绘图、读图的基础技能,更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课程。它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环节责无旁贷地成为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最佳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高校针对“机械制图”课程内容单调、学生理解困难、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进行了教学研究和改革:(1)普通高等院校强调精简优化“机械制图”理论教学内容,将机械设计与机械制图融为一体,采用案例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2)高职院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强调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各类院校课程改革的共同点在于:在具有良好的工科专业基础保障前提下,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相结合,实现同步教学;而针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训练少、与后续课程衔接不好、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上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体育院校“机械制图”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及考核评价等三方面,提出可有效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的建议和方法。最终使武汉体育学院的工科专业学生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确保体育器械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1体育院校机械制图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机械制图基本制图标准强调多,专业系统训练少

机械制图是武汉体育学院学生入校以来接触的一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而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按章逐节讲授,学生所获知识亦是堆砌在一起,不利于纵观知识全貌,有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1.2机械制图课程与后续课程衔接不够

学生没有把机械制图真正作为一门工具来使用,从大二上学期结束机械制图课程后,学生就容易遗忘大多数基本标准要求,在后期的学习中虽有部分知识的巩固,但是还是效果不理想。

1.3教学模式太过陈旧

目前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仍是教师课堂以课本内容教授为主,课下针对知识点适当布置作业为辅。而现代社会工科专业的培养更多的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当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1.4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需进一步改进

传统单纯的闭卷考试确实可以考查学生对各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就工科专业而言,需要更多强调的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否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没有可深入引导学生学习的实践教学考核,无法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2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的方法

2.1优化教学内容,将机械制图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有机融合

传统“机械制图及CAD”课程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包括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立体及其表面上点和线的投影;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组合体;轴测图;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及计算机绘图等知识要点。机械制图是工科专业诸多设计、制造类课程的专业基础课,若机械制图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则势必影响其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拓展,最终导致知识连续性、系统性及完整性变差,无法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武汉体育学院开设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体育装备工程方向),涉及到的专业课程包括:画法几何、体育装备设计、体育产品造型、人机工程学、机械设计等。通过“体育装备设计”的知识引导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将“体育产品造型”和“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和机械制图的构形设计一起讲解,以提高学生创新构形能力,最终达到对学生进行体育器械设计和机械制图基本知识的双重训练,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将“机械设计”中减速器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作为机械制图中的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的教学引导,使学生从机械设计的角度学习机械制图基本知识。机械制图及CAD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后应实现以下几个目标:(1)构筑机械制图对人才创新能力素质培养所需总体知识的框架,设计“机械制图”教学内容,以机械制图基本理论知识为主导,体育装备工程专业知识为主线(体育装备设计、人机工程学、体育产品造型、机械设计等),计算机绘图能力为辅助建立“机械制图”新内容体系。(2)适应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学生毕业后能具备工科专业所需的基本制图能力,突出体育院校开设的工科专业特色,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2结合体育器械设计现状,加强实践环节

机械制图是一门与机械类其他课程紧密相关的课程,它不同于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基础学科,必须将教学内容与工程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去理解其各项要素的基本含义。相对于其他工科类课程,机械制图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方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1)机械零部件的认知实验:在完成制图基本知识的教授后,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机械零部件及其表达方式,有必要开展一些机械零部件的演示和装配等相关实验。如在机件的表达法教学之前,首先给学生展示一些轴类零件、对称机件等部件的结构,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借助实物让学生了解零部件的用途,并进行剖析各零部件造型设计的原因及其正确的机械表达方法;在零件图和装配图教学之前再次通过实物演示某减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拆卸、装配及测绘等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机械零部件装配流程及各零部件作用,并引导学生自主安装拆卸的零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育装备器械的参观实践:为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武汉体育学院培养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应该在学习实践中展现一定体育特色。除基本课堂教学外,适当安排学生参观一些体育装备器械,并引导学生测量、使用各类设备,使其对体育装备器械有直观的认识,从中掌握机械制图中的测量方法,并且了解各类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再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各类科技活动:除课堂实践外,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技类学科竞赛,竞技类各种学科竞赛作品最终都需要通过图纸+作品的形式展现。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各类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机械制图的具体应用环节,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环境,最终达到以赛促学的教学效果。

2.3科学的教学效果模式的设计

学业考核评价体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成果评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加强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更改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进行激励,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增强其主动学习的意识进而强化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切实让学生快乐主动地学习。如针对某一阶段所讲授学习的知识布置比较宽泛的作业,对自己感兴趣的某个健身器材(不限定复杂难易程度)根据机械制图基本方法绘制零件图及装配图,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同学都能按时完成,然后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发展。

(2)设计综合训练考核环节: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体育装备工程方向)而言,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体育装备设计”、“人机工程学”、“体育产品造型”等课程的实践环节统一布置考核,一方面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避免作业的重复布置;另一方面使学生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有意识地进行创新设计、绘图,而非盲目地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最终为实际工作打下基础。在实施综合训练环节中,应做到内容丰富、对本专业有所侧重,尤其是体现出体育产品设计的专业特点,让学生意识到综合练习是真正将理论课程和未来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将知识考核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高度结合。

(3)尺规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双重考核:对于工科专业而言,学生学习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首先要具备的能力就是绘图和识图的能力,这也是教师对学生培养和考核的重点内容。尺规绘图的考核可提前出题,让学生对实体零件和机器进行拆装和测量,观察各零部件设计方法及连接方式,通过所学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将其基本视图表达出来。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绘图具有高效、图面整洁、易于修改、精度高、资料易于保管等优点,在目前各工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职业能力,对计算机绘图的考核,可以设定一个时间要求学生将徒手绘图的作品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展示出来,达到以考促学、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尺规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双重考核,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遵守制图规范;作图思路、方法和步骤更为清晰,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4)理论知识考核:为了有效强化学生对机械制图知识的掌握效果,尤其是让学生通过考前复习考后自查使学生了解机械制图是具有工具性和知识性的一门课程,传统的理论知识闭卷考核必不可少。学生可通过考试前的复习,将所学知识“再现”,最终达到巩固机械制图基本知识的目的。

3结束语

第5篇:机械制图的基本步骤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机械制图课程;实践运用

机电专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应用性,《机械制图》课程是技工学校机电专业的必修课程,有其自身特点和专业需求,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有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技工学校人才教育中两个问题较为突出,一是重视灌输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实践环节;二是教学实践与人才需求相脱节,培育出的学生不是制造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正因如此,应从教学思想、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对《机械制图》教学加以完善。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机械制图》教学经验,对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运用加以论述,期望以此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为广大技工学校学生的后续学习、就业打下好的制图基础。

一、项目教学法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

一般而言,项目教学法是典型的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它从工作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作为课程内容,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实施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源于瑞士杰出心理学家皮亚杰的构建主义理论,可以让学生在广泛参与中自然地生成知识建构。

2.特点

作为一种应用范围日益广泛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有其自身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项目教学法将学生视为核心与主体,通过项目来更好地利用新知识,这能够使学生更有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兴趣和

信心。

(2)实现了由课本向项目的中心转化,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学生能够广泛地参与其中,他们的技术也可以相互促进和提高。

(3)实现了教学主流方式的转变,原来是强调课堂教学,而实施项目教学法之后,实践教学成为《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主流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印象更为深刻,所掌握的知识也更为牢固,而不同项目课题的设置与推行,也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不同的环境和实际问题,眼界也更为开阔。这样,学生在学校时就已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

(4)采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练”一体化。

(5)项目教学法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向“双师型”发展,教师身份也有所转变,由原来的说教者转变为教学启发者,引导《机械制图》课程向更好的教学方向发展。

二、《机械制图》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所起到的作用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更为理解项目理论知识和工艺技术,也能够使他们深切地感悟到生产劳动的快乐和不易,对于学生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更易于寻求到处理问题的方法。原有的教学方法中往往采用的是“教师讲述、教师演示、教师提问、学生实习”的教学步骤,而采用项目教学法则不同,教师选择学生喜欢的内容作为项目课题,

也更为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操作设备,学生在绘图实践中可以实施“构思、绘图、检查、审核”的操作程序,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项目教学法中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能力,也能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使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都大为增强,学生的创造力也被激发出来,使得学生能够乐于学习《机械制图》课程。

3.更好实现学习与应用的一体化

机电专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应用性,一般而言,很多技工学校都具有自身的实习基地,从而为实现《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实习和应用一体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依据《机械制图》专业需求,可以在教室或实习车间的适当位置悬挂或张贴各类图表,配置多媒体、播放器、器械设施等,从而使教师的陈旧教学方式得以转变,由注重理论教学转为更为注重实践教学,从而实现学习应用一体化。

4.完善课程教学环节和教学评价

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教学基本标准是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提高知识使用率、提升创新能力,因为这种将理论和技能相融合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师得出更为合理的处理决策,不断地完善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也使得《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评价更趋于完善。

三、如何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

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需要广大师生将这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当做项目课题来做,以此来推行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机电专业的基础课程有很多,而《机械制图》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来推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具有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其成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即高能力型与实用型专业人才。技工学校教师也应该思索如何更好地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应关注其主要步骤环节,主要表现为六点:

1.分析教学目标

教师应明确绘制零件草图的基本要求,再让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这样的教学环节设计能够使学生明晰教学目标,也更易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素养,也易于形成较好的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2.分解项目目标

项目教学法采用的是小组教学方式,这样有益于实现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

3.制订项目规划

教师在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制定项目规划,如分析有代表性的零件及其技术时,可以由各小组成员来探讨零件的特点、

零件节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绘图方法等。

4.实施项目规划

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可以参照原有成功的教学经验,实施小组教学方法,教师将知识点及教学内容设计为项目课题,并制定出任务书及项目流程,各小组成员合作绘制零件草图并进行交流沟通,而教师对其进行巡视与指导。

5.进行项目评价

项目教学法以提高能力为根本目的,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学基本标准是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提高知识使用率、提升创新能力,因此,可采用理论与技能双重评价标准,及时指出学生学习实践中的不足与建议,使学生得到改进,从而激发学生的真正能力。

6.展示实习效果

教师在对学生学习及实习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后,可以让其展示自身实习成果,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但我们应该注意,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都有严格

要求。

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部分:一是优化教学模式,尽量塑造技工专业学习氛围;二是注重对学生的有关识图能力和画图能力的训练;三是师生间存在良好的、及时的总结、交流和推广。总体而言,《机械制图》课程项目开发不能拘泥于形式,而应在课程教学项目设置的基础上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注重不同学生间的差异性,在皮亚杰建构主义思想观念基础上,不断探索《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情况,从而实现《机械制图》课程的项目化,并使之成为技工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武交峰.浅谈推进“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J].中国西部科技,2010(32).

第6篇:机械制图的基本步骤范文

一、关注学情,依据学生现实学习能力及认知规律调整教学内容顺序

中职一年级学生刚刚初中毕业,年龄小,专业知识基本为零。大多是考不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自我约束能力都有待提高。学生知识结构不全面,知识面较窄,空间想象力较差,但好奇心较强,喜欢动手,对实际问题比较感兴趣。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中职学生而言有较大困难――难以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成就感和提高自信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机械制图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是二维图形与三维立体之间的转换。在简单介绍投影法后直接进入基本几何体,更加直接,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和规律,它可以使学生初步接触二维与三维的转换由有形到无形开始,便于学生理解接受。事实上,学生对基本几何体非常熟悉,身边各种平面体、回转体的“模型”触手可及,学习投影法原理后学生可以非常顺利地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这样可以很好地激活学生“胜任的内驱力”,使学生对制图课产生亲近感、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制图的热情和兴趣,极大地减少学习制图的畏惧心理和抵触情绪,成为制图学习的良好开端。

点线面的投影规律是读绘复杂形体视图的基础,考虑到学生的后续发展,不宜把它删掉,适宜降低难度。基本几何体之后,可以由切割体三视图怎么画导入点线面的学习,并将点线面与体结合起来,在立体上去找点、线、面,使抽象的点线面变得直观,降低学习难度,便于空间思维的建立与提高,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这部分内容可灵活采用传统的“讲练结合教学法”。由于学生持续注意时间比较短,学生活动形式也要多样化,比如同桌讨论、小组讨论、集体讨论,练习形式也要多样化,因此,利用“刺激变换”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提高教学效益。

二、整合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优化教学设计

随着CAD/CAM技术的迅猛发展,设计与制造的理论和加工手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CAD绘图已经普及,很多企业利用 CAD、UG、PRO-E等直接进行产品的三维造型设计,由三维设计图直接转化为二维图形,或通过三维数字化信息传递直接输入数控机床,实现无纸化生产。机械制图教学应该融入当前的先进技术。但不应该弱化尺规绘图。尺规绘图在培养学生树立标准化意识、培养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功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踏踏实实用尺规画好规范的机械图样,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

CAD功能的日益强大,学生对它也比较感兴趣,把它与机械制图整合,可以成为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益工具。整合后的课程内容体系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相互转换的思维模式,建立二维图形与三维立体的对应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多方激励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创建各种组合体。试画自己所创建组合体的三视图,并与CAD中转化的视图比较,体悟“平齐”“错开”“相切”“相交”等不同表面连接情况的表达方法,画出规范的三视图,使学生能从更广的层面上以更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制图学习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提高空间思维能力。这部分内容可以应用“头脑风暴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组合体三视图画法,继续严格要求规范作图。在CAD的学习中,合作学习可以明显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注意创建氛围,引导学生互助合作。

三、以例释理,让任务驱动学习

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读绘是制图教学的终极知识目标,这两部分内容相当丰富,因其综合性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退缩心理。以例释理,任务驱动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任务驱动法适合职校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策略是以读带画,分类学习,结合生产实际合理选取典型零件图,以读图为主线,以具体零件图为实例,按读图步骤,引导学生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如此,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小的、比较容易完成的任务之中,使学生在既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努力获得阶段性成果,从而激发学习成就感,继而投入更大的学习热情,保持更好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法,使精心设计的小问题、小任务成为不断变化的新奇刺激,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把理论知识消化了。

读装配图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一种能力,在设计、装配、安装、调试等各项生产活动中以及进行技术交流时,都需要读装配图。对职校学生而言,装配图识读是学习重点。读装配图必须具备诸如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尺寸注法、装配工艺结构等相关知识,这些内容相对比较枯燥,不容易引起学习兴趣,适合以“遇到再说”的策略教学。选择虎钳为例,一来虎钳是简单装配体,二来虎钳是常用装配体,一般学校都有实物。针对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先让学生使用、拆装虎钳,然后用引导文法引导学习读图,通过读虎钳装配图实践,学会读装配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读装配图的技能。

当代教育倡导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机械制图教学理应践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从教学设计开始,以学定教,从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的实际着眼,降低学习难度,激活已有知识,引发认知冲突,依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展开教学。

将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整合成一门课,调整部分教学内容顺序,以例释理,让任务驱动学习等策略,增加了机械制图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降低了学习难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适合职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可以切切实实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第7篇:机械制图的基本步骤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图 教学质量 拉伸体 读图能力

随着CAD/CAM/CAE技术的广泛应用,机械零件的设计与加工有了很大的变化,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也随之有了很大变化。变化之一就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增加了计算机绘图(CAD)的内容。

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教学还存在如下误区:计算机绘图(CAD)教学侧重于介绍软件的使用;一般放在机械制图课程之后进行;或把计算机制作的三维模型作为教具进行直观教学。在教师的观念中,认为只有学好了机械制图,学生才能学好CAD。事实也确实如此,机械制图成绩好的学生,CAD必然学得好;机械制图成绩差的学生,CAD学得也必然差。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差异。因为CAD只是一种绘图工具,机械制图学得好的同学,空间思维能力强,就容易掌握使用CAD绘制视图、建三维模型;而机械制图学得不好的同学,空间思维能力较弱,读图困难,无法形成空间结构,使用CAD构建三维模型就必然感到无从下手。因此,笔者认为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制图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一、机械制图传统教学方式

1.加强点、线、面等基础投影学习

大学画法几何就采用这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对中职类学生几乎无效。一方面是因为课时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画法几何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中职学生几乎无法理解。

2.加强直观性练习

采用轴测图、教模、挂图、切橡皮泥,切萝卜等方式,并大量采用补图、补线、画轴测图等方式进行练习。由于教模、切橡皮泥等手段所受限制较多,因此大量的练习、考核均以补图、补线、画轴测图等方式出现,学生有较大的畏难情绪。随着中职生源质量的下降,很多老师直接给出轴测图,然后参照轴测图补图、补线,以应付考试。这种方式的效果很明显:学生在学校考试成绩不错,到企业后却连很简单的图样也看不懂。

3.利用计算机绘制大量的三维图替代轴测图

该教学模式仍以补图、补线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教模等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但效果不明显。

二、将CAD三维建模过程引入机械制图教学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CAD的三维建模过程有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用常用的拉伸建模、旋转建模方式能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空间概念。因此,笔者在制图教学中引入拉伸、旋转等概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在投影教学中增加拉伸体、旋转体等基本体

首先,在基本几何体的投影教学中,基本几何体的分类除常规的分类方法外,增加了以三维建模方法分类的拉伸体、旋转体等基本体,以拉伸体为主。拉伸体涵盖了棱柱、圆柱及其他形体,如图1所示。

图1 拉伸体

拉伸体的共同形体特征是以一个多边形(由直线或曲线组成的封闭平面)面沿一定方向拉伸(只讲90°垂直拉伸,无倾斜角)一定的厚度得到。拉伸体的两端面(顶面和底面)平行于某一投影面,其余棱面垂直于该投影面。

图2 拉伸体视图

图2为拉伸体的视图。从图中可以发现,拉伸体的三视图的共同特点是:平行于顶面和底面的视图是反映实形的多边形,该视图也称特征视图;其余视图是一个或几个长方形组合。根据拉伸体的视图特征,拉伸体三视图绘制方法如下:先绘制底面特征视图,其余两图先绘出两底面位置,其余线条按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方式画出(见图3,注意轮廓线的虚线与实线之分)。

图3 拉伸体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构思拉伸体时,可徒手绘制轴测图,先绘制顶面或底面多边形,再沿拉伸方向画平行线(棱线,注意可见性),再绘制另一端面即可。如图4、图5所示。

图4 图5

绘制轴测图的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将抽象的空间思维转换为直观形象的物体的能力,另一目的是培养学生徒手绘图的能力,为今后绘制零件草图做准备。

2.在组合体教学阶段,运用拉伸体概念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

a b c

图6 形体分析法

如图6a所示,原形体分析拆分形体时分为长方体、圆柱、三棱柱叠加后切割左右两形体,以及中间圆柱(图6b)。由于拆分形体较多,相互间的交线、连接关系复杂,学生容易产生错误。而用拉伸体概念进行拆分时,可缩至三个形体(图6c),绘制三视图过程如下(见图7)。

图7

在组合体识读中,同样应用拉伸体概念,学生更容易构思空间物体,提高空间思维能力与读图能力。举例说明如下。

例1:读懂图8所示组合体,补左视图。

图8 图9

分析:从已给出的视图分析,按传统方法应从长方体经三次切割形成该形体,其思维过程用轴测图表示如图9所示。这一过程切割数量多,学生容易犯错。而按拉伸体概念来分析该形体,从主视图入手,主视图为多边形,俯视图大部分由长方形构成(图10a),可认为是由主视图向后拉伸形成(图10b)。在此基础上,切割左前角及右侧凹槽成型。(图10c、 d)

a b c d

图10

此图也可从俯视图入手,俯视图为多边形,主视图由长方形构成(图11a),可认为是由俯视图向下拉伸形成(图11b),在此基础上,切割左上角成型(图11c)。

a b c

图11

根据上述分析,按图11b补全左视图,按图11c切割左上角补全左视图(图12)。

图12

例2:如图13a所示,要求补缺线。构思其形体时,传统方法一般以线面分析法按切割类构思,由长方体经1、2、3三个平面切割而成(如图13b所示)。由于中职生思维能力的欠缺,对线面分析一般都较难掌握,因此对本题的构思有一定困难。但是按拉伸体来构思本题,却并不困难。本题主视图中有两个梯形,左视图有一个梯形,其余视图均为长方形,其中主视图右侧梯形对应左视图中的长方形,可构思为主视图梯形向后拉伸(图13c),左侧梯形与左视图梯形对应,结合俯视图的长方形可构思为左视图梯形向右拉伸,两拉伸体相交组成该形体(图13d)。

a b c d

第8篇:机械制图的基本步骤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图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028—01

《机械制图》是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入校后最早接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学好与否对后续专业课程如《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有着直接的影响,要想教好《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就必须搞清楚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

总的说来,在教授中职机械制图时可参照以下四点:

1、抓住时机。激发热情

《机械制图》是在学生刚入校门就学习的一门课程,刚入学的学生大多是怀揣希望,发誓要从头开始,好好学习的,他们对任何事都有着浓烈的新鲜感。这种心态对制图课程的教学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应在课堂上多融入一些生活的小实例,抓住学生的胃口。例如,在叙述多边形平面图形的作图方法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足球是由哪些多边形拼接而成的。在让学生画平面图形时不一定非要画吊钩,扳手等,尝试让男生画简单的汽车图形,女生画一个美丽的蝴蝶结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利用教室中的陈设也可以不失时机的抓住学生的兴趣,在学习点、线、面的投影时可以利用课桌、讲台甚至天花板上的日光灯等,让学生自己去找正垂线、侧垂线,不仅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在学习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自信。

适时的施展一下教师的个人魅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他们很容易叛逆,却也很容易崇拜主义,如果教师能展现自身的魅力,使学生欣赏、信服,那么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学好这门课。制图老师可以展示一些自己绘制的图样,让学生感叹图样也能画的赏心悦目的同事也觉得自己若能达到如此水平也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再例如教师若能瞬间将一个三视图转换绘制成一幅轴测图,不仅帮助学生想象,也会令学生佩服。

总之,在制图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创新,就像厨师要抓住客人的味蕾一样,我们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求知欲。

2、树立严格执行国标的概念

工程图样不仅是中国工程界的技术语言,也是国际通用的工程技术语言,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工程技术人员都能看懂。工程图样之所以具有这种性质是因为它是按国际上共同遵守的若干规则绘制的。这些规则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规律性的投影作图,另一方面是规范性的制图标准。中职院校的学生多数自制能力弱,性格比较懒散,对待事情总是凑合过得去即可,甚至不按规矩办事,因此他们在对待机械制图这门课时不够重视“标准”,表现为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不按比例,不按正确方位配置,标尺寸时或重复或漏标。这就要求老师在教这门课时要严谨,要不断树立学生“标准制图”的思想。有些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在黑板制图时徒手绘,虽然画的也很漂亮,但此举却给学生传达一个信息,他们画图时也可如此。制图课本的第一章主要讲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足见遵守国标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要细化,细到图纸尺寸的规范,线条粗细的要求,作图的先后步骤等,同时老师切记要以身作则,黑板板书也不例外,黑板作图时由于粉笔的局限性可用不同色彩替代粗细线,严格按照先画底稿后描深的步骤,不用害怕耽误时间,如果能用少少的时间换来学生良好的制图习惯也是非常值得的。

3、精讲多练,师生互动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的任务是听课和课后练习,机械制图这门课也不例外,但是这样有很大的弊端,留给学生实践的时间少之又少,得不到充分的练习和经验积累如何能学好制图。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也很少,老师只能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单方面的信息通常是片面,这就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制图这门课有它的特殊性,它是一门需要大量实践的课程,因此我认为应尝试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融入大量的实例之中,课堂以讨论、任务驱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边讲边练、边做边学,更可以让学生就某一知识点扩大思维空间,举一反三,自己出题并解答,这样有利于培养多向思维的能力和自主学习。

总之,在制图的教学中不能一味教师讲学生听,应以学生实践为主体,教师参与其中并发挥主导作用。

4、运用口诀,帮助记忆

第9篇:机械制图的基本步骤范文

关键词:AutoCAD;机械制图;图纸输出

1.引言

机械制图通常也被称作工程制图,是指一种创建标准化技术图纸的技术。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员通常是人们所说“制图师”或“绘图员”。在当前的情况下,机械制图的工作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完全的计算机自动化,通常,人们通过已经开发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使得机械制图的工作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伴随着机械加工行业的逐渐规范化,机械制图也做出了相应调节,在制图的过程中图纸幅面、标题栏、图框格式、绘图比例等项目也进行了相应的规范以及说明。

1.1.图纸幅面

图纸幅面指的是机械图纸的绘图图样,通常较为常用5种规范的基本幅面,这些图纸幅面是指:A0图纸、A1图纸、A2图纸、A3图纸、A4图纸。在实际绘图中,也允许选用所规定的加长幅面。通常,加长幅面的尺寸是指通过基本幅面的短边乘以相应的倍数得到相应的图纸尺寸。

1.2.标题栏

在GB/T10609.1-89中,对机械图纸的标题栏的格式、内容以及尺寸做出了规定,在标题栏中的文字应于看图方向相一致,标题栏的外边框采用粗实线绘制,内部线采用细实线,标题栏的底边线和右边线与图纸的图框线重合。

1.3.图框格式

无论采用何种图幅的图纸,图框线都必须采用粗实线,根据实际需要,绘制图框时,包含不留装订边以及留有装订边的两种形式。具体绘制尺寸可以查阅相应的标准,但同一产品的不同图样的格式需要相同。

1.4.绘图比例

绘图比例指的是图中图形同实物的尺寸的比例。关于绘图比例有着规定的比例标准,实际绘图中需要从规定的系列中进行适当的选取。在一般情况下,为了较好的反应实际的绘制零件,一般推荐采用1:1的比例进行图纸的绘制。但也存在机件过小或过大的问题,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缩小或放大比例来绘制机械图纸,不过标注尺寸必须同零件的实际尺寸形同。通常,同一个工件的各方向视图需采用一样的比例,并在标题栏中标注相应的比例。当存在局部视图允许放大相应比例并在视图的下方或右侧标注所选用的绘图比例。

结合实际绘图规定,在AutoCAD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这些,高效率的完成所需要的机械图纸,指导实际的加工过程。

2.AutoCAD的基本操作

在机械制图中,采用AutoCAD可以对相应的工件以及产品装配图、零件图、轴测图以及三维图形进行绘制,同时可以完成图形尺寸的标注以及图形的打印工作。软件的采用在提高绘图速度的同时,还可以对机械图纸进行方便快捷的修改以及对图形的数据进行合理的管理。在本部分,针对AutoCAD软件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操作进行相应的讨论。

2.1.基本绘图环境的设置

根据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采用AutoCAD软件绘制图形是必须将一些基本绘图环境设置的负荷相应标准。在实际的绘图工作前首先需要对图纸的幅面、绘图单位、图层、字体样式、标注样式等绘图环境进行相应的设置。

2.1.1.设置图纸幅面

在AutoCAD中,可以在绘图空间中设计一个假想的绘图区域,这就是绘图中的图形界限。在操作过程中一般通过图形的对角设置,如在图形的左下角设置为(0,0),右上角设置为(420,297),这就表示一张A3图纸。在设置中一般通过图形界限命令,设置完具体尺寸,可以选择性的输入“Z”命令,然后选择“A”命令,方便后续的图形绘制。

2.1.2.设置绘图单位

绘图单位指的是尺寸单位,在我国通常选用mm单位。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格式菜单下的单位命令来对图形的长度、角度等单位的类型和精度等进行设置和修改。

2.1.3.设置图层

图层的应用方便了绘图过程,可以很方便的对图纸进行管理。在绘制机械图样的绘制中,可以通过不同图层设置不同的线型和图线宽度来表达图形。,在实际的绘图工作前,一般需要根据国家标准创建所必须的图层。

2.2.基本绘图命令

实际零件或产品的图纸多种多样,包含简单的及复杂的,但绘制过程中都需要由相应的基础命令来完成整个图纸的绘制。图形绘制前需要对作图对象进行分析,通过对尺寸定形定位,设置合适的绘图环境,在进行图形绘制。采用AutoCAD软件绘制机械图纸一般步骤为:首先绘制主要定位线以及基准线搭建图纸的整体骨架,随后绘制已知线段以及中间线段并绘制连接线段。

2.2.1.直线、圆弧等命令

直线、圆弧等命令式绘图中的基础命令,这些命令是图形构成的基础,在图形的绘制中,这些命令一般包括直线、圆弧、多段线、样条等,合理的分析零件应用基础命令显得十分重要。

2.2.2.块命令的使用

图块的使用可以快速绘制重复图形。它是一组图形对象的一种集合。在机械图中,应用 AutoCAD的图块功能,按照不同的用途,可以将图形存储为块,选取相应定位点快速调用,设置的图形块。

2.2.3.延伸及打断

延伸及打断是绘制图形中较为常用的命令,很多基本图形元素不可能一次性绘制完成,运用延伸和打断命令可以实现图形的快速化,方便整个绘图过程,同时在图形修改中,延伸和打断命令也经常被使用。

2.2.4.移动复制和旋转

移动复制和旋转属于AutoCAD软件中相应修改命令,在实际中也较为常用,当复杂图形出现时,可以简单绘制,在采用相应的命令进行修改,同时,在图形后期修改时,这些命令也被广泛使用。

2.3.零件图和装配图

机械产品或者是机械部件是有若干零件组成的。零件是一个最基本的单元,是机械加工制造的最基础单元。在零件图的绘制过程中,主要采用主视图、左视图及俯视图等视图来表达,一般在主视图对零件进行全剖或半剖视。

装配图一般是产品的整体图样表达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一般绘图过程首先绘制装配,并依此作为零件图绘制和设计的主要依据。装配图是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一种主要技术文件。装配图的一般绘制步骤为:

2.3.1.选择装配图样板,根据图形样板选择合适的图形大小以及绘制尺寸,并依据相应的国家标准设置相应的绘图环境。

2.3.2.绘制整体的装配图,完成主体工作

2.3.3.标注主要尺寸以及书写图纸中的相应技术要求。

2.3.4.对零件进行编号,并填写标题栏及零件明细栏。

2.3.5.将装配图文件进行保存。

2.4.图样尺寸及文字标注

机械图样的绘制过程中,通常需要相应的文字说明,如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标题栏及注释说明等。在AutoCAD软件中,利用尺寸标注命令可以反映零件的真实尺寸,同时通过文字标注命令可以对其他信息进行说明及相应的解释。

3.图纸输出

AutoCAD软件使得机械图纸的绘制变得简单快捷,但在图纸的输出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比例不正确,线型不符合要求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合理的输出图纸,将设计思想应用在实际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3.1.绘图线宽

在当前使用的AutoCAD软件中,在“图层”设置中都含有“线宽”的特性,绘图室可以用粗线和细线清楚地区分零部件的截面,以及图形边框,中心线等不同线性。同时对于不同的对象可以设置不同的线宽,在图形的打印前通过对线宽的检查应用可以有效的避免打印出图时错误的出现,方便图形的检查工作。

3.2.图层颜色设置

一张完整的机械图纸一般包括,辅助线,尺寸线等多种线段,针对不同的线段可以设置不同的颜色,在不同图层中进行相应的区分。这样使得机械图纸的视觉效果更佳明显,同时对于图纸出图前的检查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3.3.图纸打印

在图纸打印时应做好相应的打印设置。根据实际的图纸绘确定需要横向打印或是纵向打印并在打印设置中进行相应的设置。同时注重把握送纸方向,符合实际的图纸要求。选择正确的打印区域进行实际的图纸输出。

图纸的实际出图中应尽量避免错误的产生,这样可以减少工作时间,同时降低工作成本,在图纸打印前除了仔细的检查以外,做好绘图时的相应设置也显得十分重要。

4.结束语

如今计算机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计算机在工程设计领域方面的应用。AutoCAD软件在机械制图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发展相应技术,提高软件的适用性。并合理的应用软件,使其更好的服务与实际机械加工制造行业显得越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曾令宜,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杨剑,AutoCAD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教师论坛,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