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从计算到数据新闻:计算机辅助报道的起源、发展、现状
2.大数据与新闻报道
3.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
4.著作权法中不受保护的“时事新闻”
5.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
6.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7.整体转型:关于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一点想法
8.影响公民新闻活动的三种机制
9.“理想”与“新媒体”:中国新闻社群的话语建构与权力关系
10.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
11.中国新闻从业者的社交媒体运用及其影响因素:一项针对上海青年新闻从业者的调查研究
12.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理念变革、产品创新与流程再造
13.作为社会史与新闻史双重叙事者的阐释社群——中国新闻界对孙志刚事件的集体记忆研究
14.搜索类新闻聚合APP的侵权认定分析
15.新闻媒体报道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基于股价同步性的分析
16.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变革的又一个机遇——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
17.新媒体革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命?——公民新闻运动与专业新闻人的责任
18.新闻社群的专业主义话语:一种边界工作的视角
19.公民参与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与媒介伦理:中国的问题
20.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新闻传播的新范式——“大数据与新闻传播创新”研讨会综述
21.从出现到扩散:社会实践视角下的数据新闻
22.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23.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十五年:1998—2012
24.数据新闻:“讲一个好故事”?——数据新闻对传统新闻的继承与变革
25.中国新闻类APP的市场竞争格局及其盈利模式探讨
26.新闻漫画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研究——模态配置的类型、特点及理据
27.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
28.实践新闻专业性 实现新闻公共性——基于新闻观的视角
29.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
30.一种基于特征演变的新闻话题演化挖掘方法
31.当代中国主导新闻观念的可能选择:发展新闻专业主义
32.数据新闻:一个亟待确立专业规范的领域——基于国内五个数据新闻栏目的定量研究
33.语言语境与新闻理解——英语硬新闻语篇评价策略解读
34.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财经新闻汉译本的词汇特征研究
35.众筹新闻:变革新闻生产的权力结构
36.基于增强现实媒介的新闻叙事创新策略探索
37.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探索
38.新闻业的未来:网络新闻
39.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基于18所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
40.新闻从业者的工作自主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考察
41.“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
42.数据新闻:价值与局限
43.自媒体力量的想象: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质疑
44.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反思
45.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传播特征与规律研究——以新浪微博和新浪新闻平台为例
46.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
47.困境中的重构: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转向
48.“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
49.“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与前景
50.创新与坚守:美国经验与新环境下国内新闻教育路径探索
51.关于当前新闻传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52.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生产:现状、影响与反思
53.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
54.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聚合的著作权法规制——以网络商业模式的创新为视角
55 .移动新闻推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56.财经新闻报道中数据的功用——以彭博新闻社财经报道为例
57.“风险规避”逻辑下的新闻报道常规——对国内媒体社会冲突性议题采编流程的分析
58.大数据对于新闻业态重构的革命性改变
59.新闻话语表征的形式、功能和意识形态
60.2014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61.记者为什么成了不可爱的人?——兼论网络时代新闻生产者、使用者的“冲突”
62.大数据与新闻理念创新——以全球首届“数据新闻奖”为例
63.大数据方法与新闻传播创新:从理论定义到操作路线
64.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
65.新闻权威、职业偶像与集体记忆的建构:报人江艺平退休的纪念话语研究
66.“他者”的媒介镜像——试论新闻报道与“他者”制造
67.“国际新闻”与“全球新闻”概念之辨——兼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68.伪新闻:虚假新闻的“隐存者”
69.新闻生产即记忆实践——媒体记忆领域的边界与批判性议题
70.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以英国《卫报》为例
71.未来新闻的知识形态
72.新媒体与新闻生产研究:语境、范式与问题
73.新媒介环境下新闻真实论视野中的几个新问题
74.新媒体时代时政新闻如何突围——也谈澎湃新闻的竞争策略
75.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的嬗变与发展
76.塑造新闻权威: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职业再审视
77.澎湃新闻,能否成为新闻客户端的标杆?——对澎湃新闻的几点思考
78.《新闻联播》简史:中国电视新闻与政治的交互影响(1978-2013)
79.“再叙事”视阈下的英汉新闻编译
80.浅议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与舆论的关系
81.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发表现状与格局——基于SSCI数据库的研究
82.面向Web新闻的事件多要素检索方法
83.重建新闻的公共性共识是否可能?——从近期的传媒伦理争议谈起
84.一种中文微博新闻话题检测的方法
85.网络新闻“标题党”的现状与叙述策略——对8家网站新闻排行榜的定量分析
86.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困境与革新
87.《新闻联播》:从信息媒介到政治仪式的回归
88.新闻客户端:信息聚合或信息挖掘——从“澎湃新闻”、《纽约客》的实践说起
89.为什么我们没有“新闻法”——反思我国新闻传播立法研究
90.网络新闻从业者的基本构成与工作状况——“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之一
91.翻译中的超文本成分:以新闻翻译为例
92.社会化媒体时代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认知转变与职业转型
93.数据新闻学的发展现状与功能
94.学术文献的文体特征及其检索意义——计算机科学文献与相关新闻报道文体的比较研究
95.众筹新闻:网络时代美国新闻业的创新及启示
96.新闻编译中意识形态的翻译转换探索
97.新闻工作者微博应用的困境及其根源
98.职业理念够了吗:新闻专业主义话语的另面
一、我县基层文化骨干和乡土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
(一)目前,我县有县级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1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视台1个、文化广电稽查大队1个、电影公司1个、农村文化站11个。各类文化人才有:文化馆员7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2人;博物馆员5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人;图书馆员8人;采茶剧团专业人员22人,其中三级演员9人、三级演奏员有4人、四级演员有9人;局综合执法大队7人。根据调研情况建立了文化人才信息数据库,为储备专业人才和开展文化活动等提供人才保障。多年来,我局注重“刚、柔”相济引进人才,在刚性方面,每年编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招录计划,陆续录用了舞蹈、声乐、财务、执法等人员。在柔性方面,我局为了使各单位的工作正常有序开展,通过调入和内部调整的方式充实了文化人才队伍,使系统内部文化人才得到合理配置,起到了“才尽其用”的效果。
(二)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是人才总量、特别是中高级人才偏少,正高以上人才属于空白,副高以上人才仅占总人数的1%不到;二是中高级人才多为文化艺术、文博,并多数集中在我县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如:文工团、博物馆、文化馆等单位;三是文化产业人员中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偏少、文化程度低。
二、我县基层文化骨干和乡土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我县基层文化骨干和乡土人才队伍还存在着人才的总量相对不足,人才的素质偏低,人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短缺,人才的管理机制和用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具体表现:
(一)人才总量相对不足。公务员编制较少。由于单位性质的原因,只有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有公务员编制,且都为副科级以上领导,公务员偏少,大部分工作人员是事业编制和工人编制,专业对口人员相对较少,给总体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特别是,在进行文化研究方面由于缺少专业性人才导致深层次研究不够。
(二)人才整体素质偏低。干部来源比较杂,第一学历大专以上的比例较小,大多数都是工作之后再进修,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其所学专业多而乱,人员素质不一样,高、尖、专人才严重缺乏,尤其是文艺创作人才。
(三)人才分布不均。大量的人才集中在县级文化单位,而作为重要生力军的乡村一级文化人才奇缺,仅有的也经常被抽调至其它中心工作,不能专心组织开展农村文化活动,阻碍了文化事业的均衡发展。
(四)高层次创新型文化人才缺乏。受我县吸引人才的载体不足、机制不健全、引进和留住人才的经费投入不足等各方面原因影响,导致了对文化高层次人才的吸附、承载作用偏低。因此,外地人才流进来比较少,本地高素质人才外流相对较多。另外,存在人才使用上专业不对口,人才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匹配等问题,导致一些工作墨守陈规,无法创新。
(五)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有待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制度尚需完善中,政策待遇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激励机制尚未根本形成,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现象仍然存在,人不得其位,事不得其人,影响了人才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对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奖惩、待等各个环节,缺乏稳定、系统的法制保障,人才资源管理的法制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搞好我县基层文化骨干和乡土人才队伍对策建议
我县人才工作将以围绕文广工作的中心任务和重点乡土人才工作,以提高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高层次专门人才队伍。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原则,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坚持与是俱进、改革创新的原则,坚持培养与使用并重的原则,坚持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原则。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县文广系统选拔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深厚、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工作者;一批坚持正确导向、深入反映生活、深受群众喜爱的基层群众文化人才;一批紧跟时代步伐、热爱祖国和人民、艺术水平精湛的艺术家、文化研究专家;一批熟悉意识形态工作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业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开拓创新能力较强,现代管理水平较高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一批熟悉现代新兴媒体和高科技传媒手段的文化专门人才;培养和引进一批思维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文化创意人才。
一是组织举办人才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和资深文化研究专家,就文化的传承、弘扬、发展等问题举办专题讲座,引进先进经验和理念,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全面提高文化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是多渠道培养人才的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重点是建立个性化的人才扶持计划,为各类拔尖人才参与重点课题、学术交流、基层锻炼、深入生活、学习深造、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三是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新机制。为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管理和督促检查,将逐步建立基层人才考核制度、人才工作报告制度,人才宣传制度等,使人才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同志在“2011年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上发表讲话,专门提出了“以改进科研评价为突破口,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要求。新时期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也对研究工作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1.1评价的科学性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项内涵丰富且影响深远的工作,其成果评价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基础工程,不能单纯采用一个或几个指标来进行评价,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和完备的指标体系。
1.2导向的合理性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目标之一是引导科研创新体系的建立,促进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生。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目标决定了,评价体系要引导高质量、更高水平成果的产生,而不是看重数量。
1.3指标的可行性
评价体系中的各类指标要尽可能明确和简单,在评价过程中应可量化、具有可操作性。指标的设置应恰当、合理,评价分值应能正确反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1.4学科的平衡性
评价体系应能照顾到不同学科,评价标准能够适应于不同的成果形式,同时通过评价促进各学科间的平衡。在设计学科指标时应充分考虑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指标的兼顾,保持合适的权重。
2现行评价采用的主要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2.1同行专家评议法
这是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评价方法之一,同行专家评议是指由从事某领域或接近该领域的专家来评定一项工作的价值或重要性的机制。这种方法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评价内容的本质,因为只有同行才容易对同行的学术水平、工作质量做出准确的判断。一般分为通讯(网上)评审和会议评审两种。同行专家评议能够对成果水平有一个科学、总体的评价,但由于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难免存在情感倾向、个人喜好、领导干涉和本位主义等方面的问题。
2.2刊物(出版社)级别判定法
在论文或著作的发表过程中,编辑部要通过形式初审和编委专家评审等多道程序方能决定是否采用,因此文章或著作的发表(出版)本身就代表了一定的学术水平,高级别刊物(出版社)为了维护其公认度都会对发表的文章进行严格把关。但是由于刊物涉及学科多,各学科文章的发表难度不一。同时存在众多国内外机构对刊物的收录或定级,定级标准和方法无法统一。
2.3成果量化评价法
量化评价就是将刊物级别、论文的篇数和字数等定性指标转化为数量化的评价指标,这种评价方法客观性强,没有主观的情感因素在内。但是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大多为意识形态领域成果,不易科学量化。同时靠数量堆砌对比进行成果评价,只会引导产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和诚信丢失的风气。
2.4成果被引(影响)评价法
对基础研究来说,以成果的被引用、索引情况来评价成果的质量也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一种方法。目前比较认同的有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ISSHP(国际学术会议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对于应用研究来说,以调研报告被审签和转化为政策文件等方式,来确定成果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这种评价方法注重了成果的认可度、后期影响和产生效益,但是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效益滞后、价值隐性,被引和转化效益需要在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内才能体现出来,给评价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3如何建立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
3.1完善公开、公平、公正评价制度
改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必须坚持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准则,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公开评价程序和评价标准,建立相应的监督、公示、反馈、申诉和举报机制,确保评价工作的公开透明和阳光运行;同时,要通过异地评审、完善专家库、规范专家遴选机制、匿名评审等方式,提高评价的公平性;最后,保证专家学者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从学术创新和贡献的角度,对研究成果采用科学的方法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3.2以质量为导向,促进高水平创新成果产生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更多高水平、一流学术创新成果的产生,因此评价工作要坚持科研评价质量第一的理念。正确理顺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将质量理念始终贯穿于评价的各个环节和层面,逐渐改变简单以成果数量多少来评价业绩的做法。可采取代表作或限定数量等方式,更加注重成果的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构建新理论等作为衡量研究成果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
3.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的中心工作,在深入上做文章,在创新上下功夫,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池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形象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积极推进大开放、大项目、大交通、大旅游、大招商等战略的实施,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6%,增幅创近7年来同期最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分别增长47.9%、65.4%,居全省第一位;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0.3亿元,同比增长62.3%。在看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要高度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协调发展的问题。例如,虽然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但增长点过于集中,主要依靠少数大企业支撑。池州海螺上半年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和入库税收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3%和市本级财政收入的68%。又如,最近市人大常委会有一份关于县乡财政情况的调研报告,反映出县乡财情况力比较薄弱。从1999年至2003年,全市县乡财政收入年均仅增长4.1%,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幅不到1%。2003年,县乡人均财政收入282元,比全省低363元;财政自给率仅为34%;而县乡财政收入中农业税和非税收入占到53%,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和五年内取消农业税政策的兑现,县乡税源将进一步萎缩,财政收入将进一步下滑。目前全市县乡财政负债已超过10亿元,平均每个乡镇债务达433万元。这些充分说明,我市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的质量还不高、发展还不协调。宣传思想战线要结合当前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大力宣传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使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地把握这一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重要内涵和基本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实性,真正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新要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追赶意识,全力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这次国家宏观调控不是“急刹车”,不搞一刀切,不是对发展的限制,而是对发展的调整和提升,是有压有保,有抑制有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抢抓机遇,积极应对,用超常的工作思路和超常的落实精神,克服信贷投放、土地供给等约束增强的影响,主动适应产业政策导向,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交通、能源、三产以及有市场竞争力的工业品、农产品,认真组织实施“861”行动计划池州工程,努力做到在调整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
实现赶超,着力解决池州发展不够和发展滞后的问题。宣传思想战线应该加强舆论引导,着力解决好一些同志存在的思想准备不足、认识不够到位、工作不够适应的问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
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上来,统一到市委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为促进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在加大对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宣传的同时,高度重视对教育、人才、文化、体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建设的宣传,引导各级政府加大对社会事业建设的投入,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弥补我市在这方面的欠账。
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还必须注重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立足于提高全体市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采取多种形式,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等道德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人物巩光跃的先进事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把公民道德教育不断引向深入。同时,要加强对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以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宣传,推进党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二、着力宣传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绿色池州的新形象
池州生态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是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这是池州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一张品牌。现在,谁拥有了资源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环境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最基础的资源,也是第一位的资源。历年来,市委一直把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生态品牌作为池州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要不断丰富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内涵,围绕提升品牌价值,大力宣传我市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如气候温暖湿润,江河水系发达,森林覆盖率高,拥有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和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升金湖等;宣传严格保护环境的措施,如限污、治污、城市绿化等;宣传推广农业生态治理的成效,如退耕还林,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等;宣传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开发、生产;宣传各地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城镇建设的措施和成效等。要通过扩大宣传,激发全市人民发展生态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掀起生态市建设新热潮,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精心打造生态池州、绿色池州的新形象。
三、着力宣传丰厚的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强市的新形象
池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备了与生俱来的文化条件,未来池州要成为一个经济强市,更应该是一个文化强市。九华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民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古老的贵池傩戏被誉为“戏曲的活化石”,古老的青阳腔被誉为“京剧的鼻祖”。同时还有杏花村文化。池州素有“千载诗人地”的美誉,历代名人陶渊明、李白、杜牧、包拯、苏轼、岳飞、司马光、王安石、朱熹、陆游等都曾驻足寻芳,并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珍品。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打造池州“文化强市”的新形象,是宣传文化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宣传文化部门要善于挖掘、整理、宣传好池州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古朴的民俗风情,扩大对外影响,提高池州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
要继承、光大民族文化,弘扬、培育民族精神。要以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教育市民,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要把齐山、杏花村古井文化园建设成为池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筹备《魂断杏花村》晋京演出工作,通过艺术的形式,在推出池州杏花村的同时,推出池州的黄梅戏。要争取贵池傩戏、青阳腔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九华山化城寺、百岁宫等
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要进一步丰富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城镇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和军营文化等。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在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的同时,鼓励支持各地各有关部门运用市场运作的方式,举办高品位、高层次的文体表演和赛事活动。与此同时,着手规划建设市体育馆、博物馆等文体方面的基础设施。
要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各新闻媒体要安排播出适合青少年观赏的健康有益节目;有条件的媒体还要开辟一些能引导青少年参与的、融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栏目。要深入开展网吧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传播有害信息、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违法行为,切实净化网络环境。要净化荧屏,
加强对电子音像和书刊市场的清理整顿。要研究实施市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场馆以及有关旅游景区景点对青少年免费或优惠开放的政策。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环节,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
四、着力做好对外宣传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打造开放池州的新形象
对外宣传是树立我市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对外宣传要突出特色、扩大影响,树立形象。要以政策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区域环境、发展空间和资源条件等宣传为主,精心组织重大外宣战役。要建立对外宣传的奖励措施,切实提高我市在中央、省主流媒体的上稿率。要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健全机制,统筹协调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化艺术等多种外宣资源和手段,努力形成齐抓共管、运转有序、充满活力的外宣工作格局。
[关键词]环境非政府组织;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x-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1 — 0052 — 02
近年来在华开展活动的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数量的增加、社会影响力的增强,使其在生态建设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不可忽视。对于驻华国际ENGO的研究虽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由于非政府组织理论和现象的研究还相对滞后,对于驻华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研究更是鲜有。基于驻华国际ENGO兼具环境NGO和驻华国际NGO的性质和特点,本文将从环境NGO的研究和驻华国际NGO研究两方面对学界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以期为驻华国际ENGO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数据支持和经验借鉴。
一、环境NGO研究情况
清华大学的NGO 研究中心成立于 1998年,开展中国NGO的立法及公共政策理论和实践研究,协助各级政府改善宏观管理。其中值得作为权威数据参考的有清华大学王名《中国NGO概况》、清华大学赵秀梅《关于北京环保非政府组织的调查分析》,这些文章都收录在王名主编的《中国NGO研究——以个案研究为中心》。〔1〕2006年,中华环保联合会公布了《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对中国环保NGO的发展简况、基本情况、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2〕
王名、佟磊指出了NGO在环保领域发挥的作用,提出环保NGO发展需要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良好的公众参与和社会资源、与政府的互信合作、社会监督和自身建设等几个必要条件,提出政府对环保NGO在加强政策环境建设的同时,要积极辅导和支持,还要鼓励公众主动参与环保NGO活动,从而实现公众监督管理。〔3〕王德新指出我国环境NGO的现状为总量和规模小、生存能力差、官方色彩浓厚、社会影响力小,并着重分析了我国环境NGO发展的法律和政策,提出了为促进环境NGO繁荣发展的较为详细的法律对策分析。〔4〕林家彬在通过对日本环境NGO的案例考察,着重提出在非营利与开展有偿服务之间寻找平衡点从而保证组织自身的自主性,并指出我国政府应当有意识的使环境NGO成为环保工作的必要补充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应当适当给予其资金和舆论方面的支持。〔5〕
在这些研究中,缺乏对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天然优势和它在新时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潜在价值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的研究。总的来说国内研究缺乏对中国环境NGO大框架背景的研究,同时缺乏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和个案分析。对于中国环境NGO,尤其是驻华环境NGO在中国的运作方式、活动项目等,以及与中国社会、政府、群众之间的关系,其本身的缺陷以及对中国社会、政府、群众产生的影响等关注不足。
二、在华国际NGO研究情况
(一)分类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将在华海外民间组织(包括外国非政府组织和台、港、澳等大陆境外的非政府组织)分为了四种类型:支持型、倡议型、运作型、教会性质的慈善团体,而大多数在华海外环境民间组织属于倡议型组织。〔6〕徐莹博士则参照ICNPO 体系(非营利组织国际分类),将在境内的国际NGO按照其活动领域分为了7类,分别为:教育与研究(包括文化交流);社会服务;健康;发展与住宅;环境;宗教慈善;法律、倡导及政党。〔7〕杨青总结以往国内外的分类方法,按照我国法律法规、组织注册形式、活动领域将境外在华NGO进行重新分类,并从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角度特别关注某些有特殊背景、在特殊领域展开活动的在华国际NGO。〔8〕
(二)从整体性研究的角度
韩俊魁探讨了在中国大陆被视为另类的国际NGO的别样生存法则,首次系统研究和回答了这些组织的发展现状、合法性、与本土政府和组织的关系、公益供给等重大问题。〔9〕 徐莹指出国际NGO对中国最显著的影响存在于中国的社会领域:成熟稳健、信誉良好的国际非政府组织进入中国,必然带动中国本地非政府组织的出现、成长和发展,并促使更多的社会资源向公共服务领域集聚。〔10〕 赵黎青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看待境外NGO对中国社会各方面产生的影响,指出国际NGO有助于中国社会发展、新型社会体制建设、公共政策的改进,从另一方面讲却破坏中国稳定、助长腐败、传播西方模式和价值观念。〔11〕谭三桃对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的总体情况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回顾,着重分析了利用隐蔽方式对华产生不利影响的国际NGO的活动领域、组织方式、对策研究,并提出从源头上控制国际NGO在华设立办事处,强化纪律要求和网络监管力度。〔12〕 谢晓庆指出国际NGO在中国合法身份难以落实的原因是中国政府对国际NGO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心态和防范意识,指出政府除了要改变态度外,还应在“备案制与登记制并行的分类管理”体制下,依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类别,不同程度地降低登记门槛,以方便它们来华活动;与此同时,为避免它们的活动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应强化民政部门的监管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应对登记,以此加强对它们来华活动之后的动态过程监管。〔13〕
(三)从全国性研究和区域性研究的角度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的胡敏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了中国发展简报的《2000 Directory of International NGOs Supporting Work in China》中120家机构的基本信息,详细展现了境外公益性民间组织在中国的全貌:境外公益性民间组织的机构信息、管理情况、在华分支机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组织在华发展战略等。〔14〕云南省200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组就国际NGO在云南开展活动的阶段、领域和特点,指出国际NGO与当地合作的法律法规的滞后、政府分工不明确,尤其指出了NGO与党政机关合作带来的困惑和弊端。〔15〕朱建刚以珠三角的国际NGO为个案,着重于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国际NGO在中国工作的正当性考察,更加关注权力关系网络中的人在NGO与政府沟通合作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国际NGO为寻求更多合作空间将自身价值积极嵌入中国意识形态中做出的努力。〔16〕
(四)从个案研究的角度
韩俊魁通过对世界宣明会在云南省永胜县十年扶贫历程的回顾,认为世界宣明会作为一个以贩灾扶贫为主要项目内容的国际非政府组织表现出最突出的三个创新点是与中国政府的合作方式、独特的筹款模式以及培育本土NGO的实践。〔17〕宋文莉和杨慧以国际NGO参与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雨崩景区的环境治理的个案研究为例,介绍了TNC项目与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合作项目和成效,指出境外NGO在中国开展项目时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活动范围受政治环境影响比较大,项目理念和对方存在差异等;并总结出国际NGO与地方政府合作要增进双方的沟通和信任,融入当地社会,用科学的理论和前瞻的目光开展项目。〔18〕郭占锋基于自身在某国际NGO任职时的经历以及在S省南部山区开展项目时所搜集的资料,重新审视境外NGO的“入场”和后续“运作”过程,呈现出境外NGO从主动方变为被动方与依附方,最终导致发展项目在实践上扭曲变形的过程,反思出国际NGO在面临中国强大的行政力量的同时难以寻求自主发展空间,而国际NGO自身的技术层面、组织层面、价值层面的问题同样值得引起重视。〔19〕
由以上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对于境外在华NGO的分类、组织情况、在中国发展状况、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以及面临的问题等已经有了初步探索。而对于境外在华NGO具体如何与中国政府合作,如何融入中国地域环境,如何与中国宏观建设目标和理念相契合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
小结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相继涌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局限于政治管理视角和正式体制框架内解决环境问题的短视和狭隘,对于思考和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思路。然而,作为一种非盈利的、实践性强的组织形式,驻华国际ENGO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融入实际环境,在专注环境治理的同时兼注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就会沦为带有西方价值输入特征的舶来品,难以为地方治理产生长久有效的影响。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逐步展开,除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外,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人与社会的矛盾也开始受到关注。笔者认为,对于驻华国际ENGO的研究,亟需拓展的是驻华国际ENGO怎样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适当的平衡自身特征与外部环境,在为我国环境治理机制、观念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主动融入我国的大环境,实现组织自身与中国环境治理的和谐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名.中国 NGO 概况·中国 NGO 研究——以个案为中心〔M〕.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2000.
〔2〕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R〕.2006。
〔3〕王名,佟磊.NGO在环保领略内的发展及作用〔J〕.环境保护,2003,(05).
〔4〕王德新.中国环境NGO的发展困境和路径选择.〔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01).
〔5〕林家彬.环境NGO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对日本环境NGO的案例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与环境,2002,(12):2.
〔6〕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民间组织通论〔M〕.时事出版社,2004.
〔7〕徐莹.当代国际政治中的非政府组织〔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162-163,183-190.
〔8〕杨青.对在华外国非政府组织的分类研究〔J〕.新远见,2008,(05).
〔9〕韩俊魁.境外在华NGO:与开放的中国同行〔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0〕徐莹.法制化、制度化之下的积极有为——国际NGO在中国〔J〕.绿叶,2011,(03).
〔11〕赵黎青.如何看待在中国的外国非政府组织〔J〕.学习月刊,2006,(18).
〔12〕谭三桃.国际NGO在华活动影响评价及对策〔J〕.学术论坛,2008,(07).
〔13〕谢晓庆.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华三十年:历史、现状与应对〔J〕.东方法学,2011,(06).
〔14〕胡敏.境外公益性民间组织在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4.
〔15〕马国芳.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发展状况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02).
〔16〕朱建刚.国际NGO与中国地方治理创新——以珠三角为例〔J〕.开放时代,2007,(05).
〔17〕韩俊魁.境外在华扶贫类NGO的典型案例:世界宣明会永胜项目十年〔J〕.学会,2006,(11).
[关键词]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秦福利,广西工学院教务处副研究员,广西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1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12007)10-0203-0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已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要靠高层次的专职研究人员,更要靠那些直接的社会实践者的积极和有效参与。《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所以,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是企业用人单位的迫切需要。人类正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基本动力和制胜法宝。我国加入WTO之后,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其核心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要有一大批具有宽知识、高技能、高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的各类人才充实和支撑。要办好一个企业,有太多的新问题需要更多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去解决。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应用性不仅是继承应用,更应为创造性的应用。2005年教育部公布我国高职的就业率仅为62%,但企业急需的高级技能人才却高薪难求。可见,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并初步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企业发展所梦寐以求的。
(二)接受创新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迫切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应只是怀揣一纸文凭和几个上岗证,到社会上找一碗饭吃的谋职者,而应是肩负着将现代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技术并将成熟技术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双重使命的实用性人才。不仅高科技含量的机器设备将靠他们去制造、使用和改进,大量的科研成果将靠他们转化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而且一些技术突破性不强,但比原有产品有更好的性能、更高的效益、更广泛的市场需求的所谓“螺丝螺母”型创新活动也要靠他们去完成。高职学生除迫切需要在学校学到做人的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更渴望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得到一些专门的训练和培养,掌握迎接社会竞争的一些智慧和思维方法,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
二、当前阻碍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方面积极性不高。尽管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办教育”的模式已经逐步向“社会办教育”的模式转变,但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模式仍然深刻影响着目前的高校教育。政府控制教育资源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客观上限制了学校自主办学、培养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积极性。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管理层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方面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导致创新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活动长期处在盲目、自发、游离、无序状态,始终处在低水平重复阶段。
(二)学术民主和创新观念贯彻不够。学术民主是创新思想得以提出、流传,并在交流和争论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基本条件,是大学生群体形成独立思考和敢于创新的习惯、养成健康坦荡的人格的前提。首先,长期以来,我们缺乏对科学技术应有的理解和尊重,缺乏重视科学探究的传统。至今仍然以传播知识为主,还没有形成重视学生潜能发挥、重视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共识。其次,建国后我国面临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环境,高等教育中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占了较大比重,相对弱化了对大学生个体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由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历史普遍不长,不少的高职院校认为进行创新活动、创新教育的重心在普通本科教育,所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远远没有贯彻到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还没有变成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三)缺乏培养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机制。对学生提高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权利尊重不够,对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活动的尊重不够,对教学规律的尊重不够,是目前一些高校的普遍现象。近年来,高职教育的过快发展使得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相比于学生人数而言严重匮乏,在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方面,学生们往往只有观摩的机会,动手实践、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由于师资匮乏,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教师的报酬增长的幅度与工作量增加的幅度不成比例:使教师的积极性被挫伤。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的内容得不到调整和补充。由于教师从事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经历有限,很难从源头上启发和诱导学生。在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机制还远没有形成。
三、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从时代大背景出发,更新教育思想,转变观念,构建新形势下的创新教育体系。所谓创新教育体系,是指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高等学校采取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水平,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高等教育体系。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就是把创新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校园文化等诸多要素进行较为深刻的变革,从整体上形成一种在过程和结果上都具有创新特征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具有固定行为特征的教育表达方式,产生鲜明的教育特色。
(一)树立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观。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改变原来的知识型教育观念,推崇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将“培养学生利用已知去探索未知”作为培养工作的核心,把学习能力、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确定为高职院校最重要的培养目标。教师应将知识型教学改为研究型教学,除了向高职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把引导学生探索未知世界作为教学的目的,通过不断地构建各个级别的探索空间并将学生引入这一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其积累探索经验和方法,不断地增强他们的探索创新意识。要真正树立起适应与创新相统一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在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教给学生做人之道、治学方法和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把教学当作师生双方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的过程,教学相长、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
(二)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和手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高等职业教育要打破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突出实践与操作能力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应以满足产业界的要求为宗旨,准确把握市场对高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真正做到从行业实际需求出发。不管是理论体系还是实践体系,均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性,采用模块化结构,以保证高职课程体系能快速适应职业结构与岗位的不断变化。同时,强调操作性课程,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训练的机会,突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视课程实施模式的创新,通过校企结合等途径,使教学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
(三)改革实践教学。实践环节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是最为重要的。实验与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造思维是基于实践始于问题的,创新能力是在不断地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培养出来的,要克服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断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模式,站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研究和解决实践教学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在实践中磨练意志,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锻炼思想的敏锐性。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
首先是开放实验室,加强实践性教学。建立起若干个有一定规模的开放性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定点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基地和一批学生课外创新活动基地。加强认识性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性环节的指导和管理,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是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辟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可激发学生大胆创新,拓宽他们的视野,有效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第三是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明辨是非,灵活处理各种问题,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四)强化技能训练。丰富多彩的技能训练,不仅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促使高职学生技能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它对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现代化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导向和保障作用。它既能摆脱课堂教学标准化、同一化、同步化的弊端,又能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地位,把理论联系实际这一职业教学原则贯穿在教学的各种组织形式和要素之中,正确处理好理论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本着理论教学要以“够用”为度,以促使职业技能的形成为前提。在搞好理论教学的同时,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设必要的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实验、实习、实践环节的力度,把职业意识的培养和专业技术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教学与专业技能潜移默化地融为一体。这样既缩短教与学、学与用的距离,又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奠定基础,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性。
关键词:茶文化;茶史;精神文明;民俗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铁观音茶叶更是丽质天生。安溪是铁观音的发源地和主产区,境内峰峦叠翠,甘泉潺流,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有“龙凤名区”“中国茶都”之称。这里盛产着世界名茶--安溪铁观音,香飘四海,饮誉五洲。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特色鲜明,是中华茶文化及闽茶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一、铁观音茶文化体现在人与茶的和谐互动
安溪茶文化的表现形式可谓丰富多彩,茶艺、茶俗、茶诗、书、画、茶旅游等精彩纷呈。浓厚的闽南生活气息和精美的艺术情调体现在安溪铁观音茶文化深刻的内涵。尤其是关于茶的历史传说,世代以来流传大多来自茶乡人民在生产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家喻户晓的,如 “魏荫说”――观音托梦。魏荫本是茶农,他虔诚信佛,每天晨起,必奉清茶三杯于观音像前。他于1725年一夜梦见石崖中有一株枝壮叶茂的茶树,喷发出一股诱人的兰花香气;第二天他在王府宫石壁洞发现一株与梦见过一样的茶树,遂挖回培育、制成茶叶。经冲泡,香味特殊,七泡仍有余香,香韵非凡,因其茶重实似铁而形美如观音,故定名为“铁观音”茶。“魏荫说”在民间尤为盛行,后来又有较世人熟知的“王士让说”――皇帝赐名之传说。
两个传说都可以在安溪人民平凡的生产生活中得到展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感染力,在人民大众中有着坚实的基础,具有恒久的传统魅力,可谓“和而不同”。
安溪最精彩的民间茶俗首推传承了宋代“斗茶论道”之风的“茶王赛”,与安溪茶文化的精华――安溪茶艺结合起来,追求清雅,向往和谐,在人与茶的互动中,传递着普世的“俭、清、和、静”的茶道精神。1993年以来,安溪先后在广州、北京、上海、香港和安溪本土成功举办各种大型茶事活动,对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茶文化因人而丰富多彩,人们也因茶叶知名度不断提高、茶叶价格一路攀升而受益。茶市兴盛调动了茶叶生产者以及经营者的积极性,也为打造“安溪铁观音”的世界名牌提供了有利条件。勤劳的安溪茶农,不仅培育出了驰名中外的名茶安溪铁观音,积累了一整套完整的种茶、制茶、审评、品饮的独特技艺,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民风茶俗,创造了古老、绚丽的安溪茶文化。它兼备了天和、地和、人和。集历史、宗教、民俗、礼仪、园艺为一堂;融诗联、书画、音乐、舞蹈、戏剧于一体;荟萃百家精华,极具地方特色,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精品”,是中华茶文化和闽茶文化一朵亮丽的奇葩。
二、铁观音茶文化体现在发挥商品的比较优势
安溪铁观音茶,内涵精深,茶质独特,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尤其是茶质独特,体现在既有显著的保健功能,而且口感特好,那种香中有味,味中有香的“观音韵”真可谓“和谐健康茗”。古今中外对安溪铁观音的保健功能已有很多论述,根据近年科学实验:铁观音茶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茶多酚和茶色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癌症和心血管病的预防作用更为明显。由于草酸在味蕾上会留有粗糙的滋味,通过这点可以在味觉体验上比较不同的茶种。据研究,红茶、绿茶都有较高的草酸含量(44mg―90mg/kg),而乌龙茶的草酸含量却只有(5mg/kg―47mg/kg),其中安溪铁观音在这个数值上仅为(5mg/kg―30mg/kg),比较后明显看出铁观音中草酸含量最少。这一事实本身可能还是饮用安溪铁观音等乌龙茶后口感特好的原因所在。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安溪铁观音等乌龙名茶是汤色最美丽,最芳香可口,最健康的主流茶种。
从茶市场竞争理念来说,茶质优势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文化优势是产业的支柱,在当前处于知识经济时代,茶文化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可谓:“质量决定成败,文化主导未来”。
三、弘扬铁观音茶文化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铁观音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是依靠高科技和信息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化不是唯一目标,现代化社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需要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铁观音茶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性、时代性的文化因素及合理因素,在当代社会经济中已经和正在发挥其自身的积极作用。
铁观音茶文化是高雅的文化,社会名流和知名人士乐意参加。铁观音茶文化也是大众文化,民众广为参与。茶文化复盖全民,,雅俗共赏,影响整个社会。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经济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铁观音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重视修生养德,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促进现代经济的和谐发展;二是铁观音茶文化是应付人生挑战的益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市场竞争下,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不轻。参与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应付人生的挑战,和谐发展社会经济;三是有利于现代社会社区文明的建设。改革开放后铁观音茶文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传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变社会不正当消费活动、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四是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铁观音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茶俗茶艺,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丰富茶余饭后的百姓平凡生活。五是促进本地开放,推进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国际铁观音茶文化的频繁交流,使茶文化、茶叶经济走出安溪,广交天下,跨越国界,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
安溪县委县政府推进铁观音茶文化,使铁观音茶文化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民众情操、促进民族团结、表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贸易等的社会功能大力发挥。茶叶与茶文化从来就是紧密相连在一起的。如今,人们在打造知名茶品牌的过程中,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进一步挖掘和赋予茶产品以更新颖、更丰实、更喜闻乐见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安溪的地域文化作为载体将茶品牌做大做强,这就是能够事半功倍的好趋势。
安溪县委县政府倡导的茶文化也是附属于茶乡的一种社会文化,它随着时代的演进和发展而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提升,不断地对闽南地区乃至全国、全世界各民族进行着渗透,不断更新和提升人们的生活习惯,从而使茶产品不断地进行着市场渗透,不断推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它的精神文化因素又促使茶农向更高层次的目标去努力,去实现更高经济目标,由此形成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
铁观音茶文化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将在茶乡发展经济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必将促进铁观音茶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丁俊之: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茗[J],《安溪观音与和谐健康》鹭江出版社,2006年11期;
[2]黄东方:浅谈“安溪铁观音”[A],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年07期;
[3]陈梧桐:回味无穷的观音韵[J],农业考古,1993年02期;
[4]林荣溪:安溪铁观音进入品牌化时代[J],中国茶叶加工,2006年第04期。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社会实践;调查;研究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有无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繁荣,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推进。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深入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中的不足与困难,积极探索有效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新方法,已成为一个值得高度关注和认真思考的新课题。基于此,我们编写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调查问卷》,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走访相关院校,开展调查取样,形成调研报告。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苏州科技学院、苏州大学、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淮海工学院、江苏海事学院、江苏省连云港电大等八所院校的大学生,年级覆盖大一到大四,层次涉及本科生、专科生,专业涵盖工科、理科、文科等。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计对816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问卷762份,回收率93.4%,有效问卷692份,问卷有效率为90.8%。其中,男女生人数分别为394人和298人,所占比例分别为56.9%和43.1%,详见表1。
(二)调查方法
1. 问卷法。问卷共35题,涉及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现状的看法、对自身社会责任感的评价、对自己学业生涯的责任态度、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等,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采集数据。总体上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性别、专业、年级、生源地等;二是大学生自身对社会责任感的主观评价,如对自身社会责任感的评价、对当前大学生群体社会责任感现状的评价等;三是大学生在具体实践案例中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如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上的具体情境中的责任选择;四是大学生对彰显自身社会责任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见与建议。本问卷编制旨在分析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原因,并探索出以“实践”的观点破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难题的对策。最后对调查数据以SPSS17.0社会学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统计与分析。
2. 访谈法。调查组通过实地走访、举行座谈等方式,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以及部分社会学者、心理工作者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影响因素,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看法,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意见、建议等。
二、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喜忧参半
1. 主流积极向上
(1)在国家情感方面,关注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关注国家政策,具有爱国热情、具有忧国忧民情感。当问到“你如何看待?”时,100%的大学生选择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希望早日回归”。在问到“你是否关注每年的两会?”时,有37%的大学生选择了“非常关注”, 有36%的大学生选择了“比较关注”,合计达73%,见表2。在问到“作为一名中国公民,你的民族自豪感如何?”时,大部分走访对象表示祖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和话语权越来越举足轻重,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越来越强。
(2)在社会公德方面,大学生由于受到较为系统的学校教育,对基本的道德准则认识清楚,公德意识较强。在对“你是否在公共场所随意吸烟、吐痰、乱扔垃圾或乱画时?”的选择中,有74%的大学生选择“从不”。在问到“对乘坐公共交通时的争抢、拥挤现象,你如何看?”时,选择“反感,是没有素质的表现”和“能够理解,但不会参与”的人占到74%。
(3)在人际关怀方面,当代大学生多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主动地伸手援手、帮助他人。对“别人在困难时,应尽力帮助”的观点,有74.9%的同学表示赞同。在问及“对爱心捐款,献血等公益活动”时,86%的人表示“会积极参与”和“在了解活动目的基础上,会积极参与”。
2. 问题不容忽视
(1)有限责任感特点鲜明。在回答“若您的朋友要去做的事是您认为不对的,有违背社会公德,您是否会阻止?”时,回答“会多次提醒其三思而行”的占62.25%、“会,但只是说说而已”的占20.23%、“认为他有自己的看法,没必要瞎掺和”的占16.21%、“无所谓,只要自己不做就行”的占1.3%。综合可见,持“事不关已”态度的总人数接近4成,大学生对他人的责任意识显然不够理想。
同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社会竞争的压力下,价值目标上个人利益色彩浓重。在对“努力学习的最主要目的”的选择中,有近30%的人选择“为了找一份好工作”,有50%人选择“为了提高与完善自己”,而仅有约5%的人选择“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和社会的发展”;在择业时,考虑最多的是经济收入、工作条件、是否稳定、自我实现等个人因素,而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则一般处于被忽视的位置。可见部分大学生仅仅考虑个人理想的实现,而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
(2)责任感知行脱节明显。在回答“你认为社会责任感重要吗?”、“你是否会把社会责任感作为检验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条件之一?” 时,均有超过96%的人表示“重要”、“会”。但在具体实践方面,大学生的回答则透露出不确定性。在回答“你是否愿意做些工作,改变你认为社会上产生的某些弊端”时,选择“愿意,而且正在做”、“愿意,但不知道如何去做”、“愿意,但是担心没有结果”的比例分别为2%、21%、19%,总计只有四成。
抛开社会责任感不谈,仅从家庭责任感来考察,当问到“在任何环境下您是否都会赡养父母?”时,100%的大学生表示“肯定会”,但当问到“你了解家庭成员的生日吗?”时,不足一成的人回答“都了解,并能准确说出来”。在回答“你是否会帮父母分担家务事或是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时,回答“经常帮家里做家务事”、“经常在外打工以减轻父母经济压力”和“两者都有”的合计没有超过20%,选择“偶尔会做家务或是打工”的占到三成,选择“很少”和“几乎没有”的占到近一半。综合可见,大学生自认为自己可以承担起家庭责任,但在具体实践中,又未能让我们看到其对责任的承担,责任感的知行脱节现象严重。
(3)责任感自我观照弱化。在被问及“你觉得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严重吗?”时,回答“严重”、“较严重”、“一般”、“不严重”的比例分别为21%、53%、11%、15%。可见,大学生对当前大学生主体的责任感是存在忧虑和忧患意识的,也认识到现状是令人不满意的。但当问及“你自己是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吗?”时,选择“是”和“基本上是”的人占93%,选择“有些不够”、“差很远”和“不清楚”的仅占7%。综合可见,当代大学生一方面认为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又都认为自己有社会责任感。看似矛盾的数据上,透露出来的是大学生责任感的自我观照的弱化。
对“服从祖国召唤,投身基层奉献,做出伟大贡献的英雄典型”的态度,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令人尊敬、值得学习。但在对“如果祖国需要你服务西部、服务艰苦地区,你会如何处理?”的回答中,有72%的大学生表示考虑到家庭等诸方面原因会有所顾虑;18%的大学生会因西部环境恶劣,坚决不去西部作贡献;只有10%的人有意愿为祖国做贡献,去西部锻炼自己,建设祖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自我观照的弱化比较突出。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责任承担因素多元多变
1. 多元复杂的社会现实考验着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当前社会正处在经济、思想和文化的转型整合期,各种承载着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亚文化”冲击异常强烈,年轻人在接受民主、自由文化意识的同时,往往过分注重个人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这些对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责任担当和社会伦理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造成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在调查“当今多元社会文化思潮下,你更青睐哪种思想?”时,大学生选择比较集中在“独立”、“自由”、“民主”,而“传统”、“责任”、“忠义”的选项则相对较为冷清。
此外,近年来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巨大冲击,人人自危;房价物价天天上涨,工资增速跟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等等。这些均导致了大学生少了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气,多了份“工资何时涨,房子何时有”的忧愁,这些情况均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更加现实和功利。
2. 理论化的学校培养模式弱化了大学生的责任实践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较明显的包括,对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地位不够重视;缺乏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优秀校园文化,榜样教育的力量较弱;少部分高校教师的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存在不协调的状况。除此之外,最突出的表现在责任意识教育的形式以单一的灌输式为主,忽视了责任意识教育的实践功能和实践意义。现实中将这种教育变为一般每周2学时的责任知识灌输教育,学生学习只为拿学分,而对于其中课程规定上的若干小时的具体实践环节,也多是通过班级集体到实践基地走过场的形式完成,最后应付式地上交心得体会草草了事。教师在实践目的、实践组织、开展、总结上并没有给予深入指导。在调查中,对“你认为当代大学教育能否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大学生?”的回答,超过80%的人选择了“不可以”和“很少学校可以”,在进一步调查原因时,超过70%的人选择了“学校教育仅停留在说理层面,缺乏有效的实践深化”。
3. 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偏离了社会责任坐标体系
家庭作为学生成长和实践的第一学校,对孩子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很多家庭的教育理念过于传统封建,只要学习成绩好、考好大学、找好工作,孩子就成功了。这就造成家庭物质生活丰富化、孩子心灵沙漠化、责任训练空白化的现象,家庭教育偏离了社会责任坐标体系。在出家门进校门、从学校到学校的线性成长历程中,学生缺乏有效的责任实践,缺乏对社会的有效适应渠道,造成他们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不能很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更谈不上社会责任的担当。调查中,问及“你认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如何?”时,选择“父母过于宠爱,社会责任感不强”和“个人意识过强,忽视他人感受”的人各占47%左右,还有约5%的人选择了“没有直接联系”,仅有不到1%的人选择“个人比较独立,社会责任感强”。家庭教育的观念与环境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影响深远。
4. 学生“自我为中心”的成长惯性削弱了责任认识能力
从个性发展角度看,大部分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考大学,等到进入大学之后,他们没有能够从心理上把角色转换过来,社会责任感对于他们而言相对陌生。此外,“90 后”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已经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性意识,思想里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什么,而不是我应该为别人承担什么,对自己宽容,对别人苛刻,这样的人社会责任感自然不会很强。再者,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大学生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不能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能正确面对社会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因而自然就不能形成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对策建议
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喜忧参半,问题不容忽视。要做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学生多方面共同努力。历史已经证明,实践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人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能够促进大学生顺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自强自立、襟怀天下的精神风貌。
(一)增强实践育人观念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要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完善实践育人组织领导
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高校、各级政府等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大力支持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加大经费投入,是工作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前提,高校要统筹安排好教学、科研等经费的投入。同时要加强考核管理,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并定期开展实践育人经验交流会、座谈研讨会等,及时总结推广实践育人成果及先进人物。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强化舆论引导,推进实践育人工作的思路举措。
(三)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
加强实践育人工作总体规划,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着实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实践在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多层次多方面开展。同时着力加强实践育人队伍建设,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加入指导工作,积极调动和发挥学生主动性,将培养学生培养成开展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
(四)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
实践育人基地是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要在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等传统建设的同时,加大建设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等,设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综上,面对喜忧参半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积极培养大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多方的共同努力,相互促进,形成一个紧密的教育共同体,将社会实践作为责任感教育有效途径不断丰富,不断拓展,把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王继军.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2).
[2] 沈许龙,龙银成,颜士敏等.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内涵的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7).
[3] 刘正浩,胡克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及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9(2).
[4] 李志,裴琳,孟东方.社会实践是高校学生政治价值取向培养的重要举措[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2).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管理创新 教育环境 生态塑造
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新课标理念的不断贯彻落实,一些原有的计算机教学管理模式和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必须发生相应变革,在大学教学活动中,信息化教育手段也逐渐完善与创新,信息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涉及领域较多,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是信息时展的需要。而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对于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一、目前大学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学校的教学管理关注更多的是教师的教学成绩、学生的考试成绩,由此造成了教师加班加点,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填鸭式”教学,这样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它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学生必须改变学习方式;要求学校改革评价制度,反对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要求学校领导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树立“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管理方面更多关注学生的发展,把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管理的出发点,以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标准来评价教师的教学。信息素质是人认识、创造、利用信息的素养和品质,包含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信息意识。即人对信息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二是信息知识。即计算机网络、文献信息学等基础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三是信息能力。这是信息素质的主要方面,它包括了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力等。四是信息道德。即在信息社会活动中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守的信息道德和伦理规范,它是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传递者、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桥梁。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所依托的信息素质教育的因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突出的方面。没有丰富的网络文献资源特别是网络数据库资源,学校的信息素质教育教学就没有保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当前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理论、程序方法和应用技术等方面残缺不全,没有整合到一起,有些已不适合时展的需要。在浩瀚的文献信息海洋中,引导学生学会及时快速准确检索分析选择和利用文献资源,找到所需信息。传统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方法手段比较落后,严重制约着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客观准确地评定学生在课程结束时的学习成绩,没有建立一个相对客观、统一的考试系统和标准。
二、优化教学环境完善教育教学生态
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已应用于学校教学、管理的各方面。如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大学生技能的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安排实验时间,更不能像做家庭作业一样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有限的教学时数与学生技能提高的矛盾突出。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基于因特网的远程学习系统等构成了丰富的学习技术环境。信息技术可以创造和展示各种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虚拟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利用计算机模仿真实过程的实用技术。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教学目标,不但要求大学生具有丰富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而且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社会竞争能力。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信息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文献检索课的新使命。为了培养信息社会的创新人才,文献检索课教学必须深化改革,改革传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方式等。信息素质教育内容要紧随时代的要求,保持更新。同样,文献检索课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要大力压缩和简化对纸质文献的繁琐描述和介绍,不断更新、增添符合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教学内容,使之形成相对系统的理论体系。文献情报调研报告或专题综述是更高一层的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信息创造能力。按学号设计,尽可能做到一个人一道题一台电脑,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相应的实习,实习报告以E-mail形式发送给授课教师,再由教师反馈给学生。应用技术部分包括: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各类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揭示,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电子期刊、图书、报纸的浏览和下载方法,有关个人信息库建设,外文文献检索工具的剖析介绍及利用等。在教材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形式上,要引入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组建网上论坛,让师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探讨。对于本科院校来说,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加强对大学生的技能培养成为当务之急。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理论部分包括:文献及文献检索的类别与基本概念,文献学和信息学的基础知识,中文工具书使用法,计算机文献信息查询系统的应用技能,文献信息与计算机检索概论,检索语言与文献标识系统,知识产权,信息道德与法规等。程序方法部分包括: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分类、比较、评价以及检索基本原理、策略与方法,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收集、整理、决策、开发、利用和评价等。在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检索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提高自学能力,作为联结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实习应体现出个别化。
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技能全面提高
以前,有教师把课程改革同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必要的考试检测、合理的学生作业量等对立起来,以为课改要降低教学质量要求。事实上,课改不但不是降低质量要求,而是提出更全面、更科学、更高的质量目标,即学校必须构建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健心、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创新”这样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目标。学校只注重抓新课标的理论学习,不注重“学以致用”,不关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新课标的理解应用;或只抓个别“精品课”的精彩表演、哄动效应,而忽视课标精神在实际课堂中润物细无声的贯穿和渗透。适应“课改”要求,创新教学管理。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过于强调刚性制度,缺乏人文关怀。新课改理念下,我们必须改革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树立开放、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教学管理更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学生技能培养模式分4个步骤,对各步骤的操作通常是按顺序方向进行的,必要时也可以跳过某些步骤或重新排序。一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的。首先由教师与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分析,确定学生通过某一实践环节应达到的水平或获得的能力。同时将学习目标转化成相关问题。问题设计的总体原则是适度,过难则启而不发,过易则形同虚设,要能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目的,为学生的主动建构作准备。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且通过目标的制定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和进度。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虚拟实验。根据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确定提供资源的方式,可以要求学生按照学习目标查找资源,也可以提供现成的虚拟实验资源给学生。如果是前者,教师要设计好要求,提供相应搜索方法,避免学生无目的地查找;如果是后者,教师要整合信息资源,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提高学习效率。
四、以教学生态环境为中心促进教育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更新,人们必须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如信息的收集、加工、传播、再加工等技能。随着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对教师的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信息时代的学习观,应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主动地、积极地进行理论和实践学习,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种学习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之上,并且以网络作为学习环境,在此称之为“网络学习”。网络学习是一个开放的概念,通常是指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过程。随着高校网络技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在大学校园已全面铺开,也已“网”住了不少的大学生。大学生将网络学习作为上网的主要内容,也是课余学习的主要形式。因而,网络学习必然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网络技术本身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学习网络本身也是一个连续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网络本身涉及许多技术,大学生在学习中,要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实践提高循环往复,从而不断开发和利用网络中的学习资源。通过学习,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开展讨论、交流,从而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所学知识。在网络学习中,大学生可按照自己的步调、自己的心理、生理和学习基础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学习,也可以直接在网上和老师探讨。另外,通过对网络这一信息仓库的搜索引擎,大学生在自身的个性化学习方面就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而使网络学习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提供优良环境,但教师如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即没有教师的现代化,就很难实现真正的教育变革,教学设备与材料即使再先进与现代化,也不能创造出现代化的教育效益。因此教师的现代化应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技能培养成效高低的关键。网络学习能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和优化学习方式,能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网络学习还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有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项加起来就有94%。另外,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实验的结果是,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后所述说内容的70%。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听得见,又能用手操作,还能提供各种交流讨论的途径,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靠听教师讲课丰富得多,保持也牢固得多。网络学习有利于学习中多方协作,提高学习效果。网络学习的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帮助指导、相互讨论和共同建构的方式进行协作学习,能产生一种群体气氛、合作意识,并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启发,获得指导、帮助,同时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技巧和学习效率。综上所述,网络学习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积极作用。
五、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科技发展证明计算机教育对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坚持把培养“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教育放在首位,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坚持以培养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宗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学生就业、尽快适应社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科技发展证明计算机教育对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习能力、培养高雅的情操、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谈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初浅看法。二十一世纪国际竞的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民族综合素质的竞争。从社会职业、知识经济创新、人才培养市场等的发展趋势表明: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影响,通过自身的认识实践和社会发展逐步形成的。现在,计算机技术正以愈来愈凸现的文化属性超越了其他工具,成为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乃至意识形态、精神理念、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范畴中重要的成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文献检索课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具有创新和竞争能力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文献检索教学中如何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如何合理地构建教学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提高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快、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去探索。迎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推进信息素质教育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对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作
为充分具备培养学生这种综合素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更应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结论
信息技术正全方位地影响着教与学,改变着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与过程。信息技术环境为大学生技能的增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使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育技术四者有机结合。有理由相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将为社会培养出越来越多优秀的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为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与素质提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切实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应积极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资金投入,开放实验室,重视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和完善。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紧密结合于实际,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技能。
【参考文献】
[1] 蔡润芹: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
[2] 何珍祥、董健康:计算机专业学生操作系统教学中综合素质的培养[J].甘肃科技纵横,2008(5).
[3] 刘严坤:运用虚拟技术改革电子线路实验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4(7).
[4] 李镇伟: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发展高职多媒体网络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7(1).
[5]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