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范文

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

第1篇: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范文

摘要:随着国内外旅游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迫切需要加强对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和动态运行过程,分析了宏观旅游经济的内容和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职能、过程和特征,为加强我国宏观旅游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旅游经济;宏观旅游经济;宏观旅游管理

随着我国国际国内旅游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对旅游经济的管理。在实践中,旅游管理不仅涉及微观旅游活动主体,包括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决策,而且涉及到宏观旅游经济管理主体,即国家旅游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与调控,而连接微观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就是旅游市场。因此,旅游管理既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微观旅游管理,对旅游市场活动的市场管理,也包括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宏观旅游管理,需要从理论上了解和掌握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职能、过程和特征,才能有效地加强和指导宏观旅游管理的实践。

一、宏观旅游经济的含义

现代旅游经济,是一个包括旅游者消费活动、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旅游市场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经济子系统,是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论角度分析,旅游经济系统,既体现了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组成要素的集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见图1),还从动态角度反映了整个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性。

(一)旅游经济活动

旅游经济活动,一般包括三个层面的活动,即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和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第一个层面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通常包括旅游者从购买旅游产品并离开居住地开始,经过一定距离的空间移动而到达旅游目的地,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的活动而满足其旅游需求,再返回居住地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旅游者在旅游客源地选择、决定和购买旅游产品过程,只有当旅游者购买了旅游产品后才可能成为现实的旅游者;二是旅游者往返于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移动过程,实质上就是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旅行消费过程;三是在旅游目的地所有旅游活动的消费过程,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第二个层面是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主要指旅游企业为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直接提供各种旅游服务的所有经营活动过程。由于旅游活动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必然涉及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许多企业。按照现代旅游经济系统模型分析,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可大致分为旅行商、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三部分。旅行商的经营服务活动包括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两部分,前者的主要职能是销售旅游产品,招徕和组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后者的主要职能是整合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要素,做好旅游者的接待组织活动等。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则按照旅行商安排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者空间运送及旅游活动的所有接待服务活动。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研究、旅游规划设计和旅游行政管理。第三个层面是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组织和其它非政府旅游组织,通过旅游行政管理、宏观调控、行业自律和中介咨询等活动,提供旅游信息服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实现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目的和旅游组织的管理目标。

(二)宏观旅游经济内容和特点

在旅游经济系统中,宏观旅游经济体现了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是旅游发展过程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综合体,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

1.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纵横交错形成的综合体。从横向看,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同时并存的经济活动过程;从纵向看,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像一般社会再生产一样,是按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依次进行,并不断循环往复的经济运行过程。因此,这种纵横交错的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运行和化,就形成了旅游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2.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构成的综合体。旅游产业是由多种旅游服务要素构成的经济产业,其既包括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旅游餐饮业、旅游运输业、旅游景观业、旅游娱乐业、旅游购物业等,也包括部分或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邮电通讯、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文化科学、教育培训、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及工农业等众多行业。其从纵向上表现为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上下指导和执行的经济层次关系,从横向上表现为各产业和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经济序列关系,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序列立体交叉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3.宏观旅游经济,是各区域旅游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体。任何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的活动都必然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因此一定的区域旅游布局构成了宏观旅游经济的空间表现形式。从纵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的上下联系的区域旅游的层次布局结构,如不同级别的风景区、度假区、森林公园和景区景点等;从横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跨省区、跨地市区、跨县区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空间布局结构,体的旅游景区等,从而构成多个旅游区域相结合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二、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是指国家旅游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运用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职能,统筹协调旅游发展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实现宏观旅游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发展,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旅游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所谓宏观旅游管理目标,是指国家促进旅游发展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由于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经济社会活动,其涉及面广、环节多、层次多,因此宏观旅游管理目标也必然是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的。从总体上分析,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通常可以分为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发展目标四个方面。

1.政治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政治目标,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通过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旅游的“民间外交”功能,通过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包括出入境旅游),促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国家竞争力等。

2.经济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经济目标,是通过有效配置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提供质量高、数量多、类型全的旅游产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协调发展。同时,在有效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为旅游经营者带来更多的收益,促进旅游目的地群众收入增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国家增加更多的税收和外汇收入,推动旅游服务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3.社会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社会目标,是通过旅游活动和加强宏观旅游管理,在满足国内外旅游者跨文化交流、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友谊和理解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促进旅游企业文化建设和旅游行业职工素质提高,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就业,改善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与促进旅游目的地各项社会事业的繁荣兴旺与发展等。

4.发展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加强旅游宏观管理,不断丰富旅游活动内容,为旅游者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实现旅游目的地及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宏观旅游管理的阶段性目标看,一般可以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中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行业结构和旅游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地增长与发展;远期目标是实现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还必须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旅游管理组织,客体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运行和发展,简言之,宏观旅游管理就是国家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管理。正确理解宏观旅游管理的涵义,还必须注意宏观旅游管理与微观旅游管理、旅游市场管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正确把握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一)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主要是管理的对象不同。微观旅游管理的对象,通常是指对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是以个体旅游活动为客体的管理;而宏观旅游管理则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是以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为客体的管理。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两者是互为前提的。微观旅游活动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细胞,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必须以微观旅游活动为基础,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建立在微观旅游管理基础之上的;同时,由于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直接影响着个体旅游活动的进行,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微观旅游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并对微观旅游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旅游市场是连接个体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决定了宏观旅游管理和市场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旅游市场管理,不仅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作用和影响,对旅游市场的规制、监督和调控等,也包括在宏观旅游管理指导下,对旅游市场机制和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旅游市场管理是宏观旅游管理的对象。但是,在具体的旅游市场管理中,往往又包含了某些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和内容,如对微观旅游活动主体的监管,对旅游市场供求的调控等,因此旅游市场管理与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密切联系的。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通常是通过各种管理职能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进行管理。从旅游管理的实践看,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方面。

1.旅游决策职能

是指政府对旅游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职能,其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完善过程中,因此政府决策职能在旅游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形成了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各级政府在旅游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促进旅游发展的各种措施方面,还发挥着重要的决策职能和主导作用。

2.旅游规划职能

是根据旅游决策职能确定的

旅游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对旅游资源配置和生产力要素进行统筹安排的职能。如政府通过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统筹安排和配置旅游资源要素;通过确定实现旅游发展目标的政策措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通过采取各种宏观调控方法和手段,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地运行等。

3.旅游组织职能

是为了有效实现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要求,建立旅游组织体系、配备相应人员、明确职责权力、调配旅游要素的职能。其包括建立旅游行政管理机构,促进旅游中介组织和旅游企业发展;形成合理的旅游管理体制,明确政府旅游部门、行业中介组织、旅游企业之间的权责利;开发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等。

4.旅游调控职能

是对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内外关系、发展变化进行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顺利实现。如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调控生产要素价格,实施各种税收政策,实行转移支付制度,采用合理的经济杠杆等,调节旅游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以缩小地区差别和贫富差距,实现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地发展。

5.旅游监督职能

是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提供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规范旅游市场主体行为,保护各类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限范不正当的旅游竞争行为,创造公平、公开和公正的旅游竞争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5.旅游服务职能

是政府通过提供各种旅游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提供各种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公共设施、供水供电等公共产品和安全救援、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企业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

四、宏观旅游管理的过程

宏观旅游管理过程,是作为管理主体的国家旅游管理机构,运用宏观旅游管理职能作用于管理客体的过程,简言之就是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运转过程,是通过旅游的宏观决策系统、宏观执行系统、宏观调控系统和宏观信息系统,在时间上有序、在空间上并存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下,共同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发挥作用的过程(图2)。

1.旅游宏观决策系统

是国家宏观层面的决策系统,其决策内容包括确定旅游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制定旅游法律法规、旅游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调控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实现区域旅游布局合理化,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统筹协调旅游发展等。由于旅游宏观决策是一种高层次的决策,因此对旅游行业、旅游区域、旅游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为了保证旅游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必须根据有关的政策规定和各种信息,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宏观决策,以指导宏观旅游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2.旅游宏观执行系统

是实现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系统,即完成旅游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再生产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宏观执行系统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计划机制,是通过国家的旅游发展规划和指导性计划,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方向和目标;而市场机制,则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活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有效地运行和发展。段综合形成的调控系统和监督机制,是正确执行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旅游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监督和调节旅游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调控机制,并及时发现宏观旅游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反馈旅游宏观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及时进行调控,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有效进行。

4.旅游宏观信息系统

是有关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旅游信息和信息工作系统,是旅游政策子系统、旅游统计子系统、旅游会计子系统、旅游市场情报子系统及相关信息子系统的综合体。旅游宏观信息既来自于旅游宏观调控系统的有关情况,又来自于宏观旅游经济系统运行的结果,不仅是旅游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旅游宏观信息工作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

五、宏观旅游管理的特征

宏观旅游管理,既是对旅游全行业的管理,也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具有不同于微观旅游管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宏观旅游管理的权威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行政权威性。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促进和保障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国家发展旅游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又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旅游市场机制,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有序地进行,促进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如果宏观旅游管理没有权威性,则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将是盲目、混乱和低效率的,也就无法实现旅游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2.宏观旅游管理的政策性

宏观旅游管理是政府有效管理旅游活动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行为,因此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体现政府鲜明的政策倾向,即体现国家发展旅游的意志和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旅游发展的总方针和总决策,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活动广泛性和旅游经济的综合性,要求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的关系,而统筹这些关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即必须依法行政,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合理的协调和正确的处理,才能使旅游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3.宏观旅游管理的全局性

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为保障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然涉及众多的行业和部门,不仅协调范围广泛,而且协调难度也比较大,使宏观旅游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管理,而是一种全局性、综合性较强的宏观管理活动。因此,在宏观旅游管理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方面必须遵循旅游活动规律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从全局上统筹安排和合理配置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素,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顺利地进行;另一方面,必须立足全局来协调处理好各局部的关系,使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尽量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不断提高宏观旅游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4.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特点,强调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服务于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既要通过加强宏观旅游管理,为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旅游企经营的需要;又要通过科学地引导旅游者的消费活动,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旅游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创造一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条件,保障旅游活动有效地开展,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正常地运转,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第2篇: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范文

一、旅游经济的形成过程

旅游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伴随着人们对旅游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步从商业中分化出来,形成了在第三产业中具有综合性带动效应的“龙头”产业。旅游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旅游经济的萌芽阶段。早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特别是各种自然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各种灾害及民族部落之间的械斗,使人们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发生经常性的空间迁徙活动。尽管这种为生存而进行的空间迁徙并不是旅游,甚至也不是旅行,但其事实上已蕴含着旅游活动最基本的雏形。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社会分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又促进了生产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增加,产生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大和商品交换活动范围的拓展,于是围绕以商品生产、商品各种商业活动为中心的旅游活动便产生了。

在漫长的古代历史长河中,旅游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相适应,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如:摩西出埃及,耶稣周游列国传教,古希腊的朝拜、祭祀,马可·波罗的出游,阿拉伯民族的经商往来,孔子周游列国,玄奘西域取经,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七下西洋,徐霞客遍游中华大地等等,为旅游经济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尚低下,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能促使旅游活动商品化,而仅仅是孕育了旅游经济的萌芽。

(二)旅游经济的形成阶段。旅游经济的形成是旅游活动向商品化发展的过程。从旅游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现代旅游经济的形成主要开端于18世纪的产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形成了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促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迅速发展,从而为现代旅游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条件。

1、产业革命促进了生产手段,尤其是交通运输工具的改善,不仅使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扩大、市场空间范围扩展,而且汽轮、火车的产生为人们有目的的大规模、远距离的旅游活动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技术条件及交通工具。例如,美国于1807年开辟汽船内河定期客运航班,紧接着欧洲许多国家相继开设了蒸汽客轮经营服务,英国于是1830年在利物浦到曼彻斯特之间开设了火车客运服务,到1890年,已吸引了近20万国内外旅游者。

2、产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有了迅速地提高,随着商品经济繁荣、兴旺,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和改善,这就为现代旅游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社会需求。于是,伴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工厂化制度的建立,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人们物质生活的组成部分,从而为现代旅游经济的形成提供了需求前提和经济条件。

(三)产业革命为旅游经济的产生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为旅游经济的形成创造大量需求的同时,各种专门从事旅游服务机构的建立标志着现代旅游经济的产生和形成。特别是1845年,英国的托马斯·库克成立了第一家包括食、住、行、游等旅游活动在内的旅行社,开创了有组织地提供旅游活动的各种专门,从而促进了旅游商品化进程。之后,诸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各种以经营旅游业务为主的企业纷纷建立,各种旅游住宿、餐饮接待设施不断建设和完善,从而使旅游活动发展成为一种商品化经济活动,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旅游经济正式形成了。

(四)旅游经济发展阶段。现代旅游经济虽然形成于19世纪中叶,但一直到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才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在迈向21世纪的最后几年中,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旅游经济的产业化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从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看:1995年全世界的国际旅游人数已到5.67亿人,比1950年增加了21.4倍,年均递增7.3%;国际旅游收入达到3,720亿美元,比1950年增加了142.1倍,年均递增11.9%。旅游业的增长速度不仅远远超过了世界经济3.2%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也超过了增长势头最好的工业的5.3%的平均增长速度。

2、从世界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看:旅游业年新增价值已占到世界年新增价值总额的5.9%,提供的税收也占每年世界企业提供税收的5.6%。根据国际旅游与观光理事会的研究报告,在美、英、法、日、德五国旅游业同其他产业新增价值的比较中,五国旅游业新增价值分别是五国农业的5.7倍。这充分表明当代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远远高于那些被认为发展势头较好的产业。

3、从世界旅游业吸收就业人员及创汇水平看:全世界每年新增就业人员中每15个人中就有1人进入旅游产业工作。从前述五国就业人数比较看,旅游业吸收就业人数分别是农业的1.7倍,纺织业的3.8倍,汽车业的4.8倍,金属工业的6.2倍。此外,一些发达国家旅游业创汇占出口总收入的比重已高达2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创汇产业。

4、从世界旅游业的地位看:其在国民经济中是一个综合带动效应较强的产业,不仅可以直接创汇,吸收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增加更多的间接收入,并带动旅游目的地国家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由于现代旅游经济已发展成为一个高增值、高就业、高创汇、高效益的新兴产业,因而旅游业在世界经济及各国经济发展中占有趆来赿重要的地位。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不仅积极推进旅游经济的产业化进程,而且都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积极参加扶持和发展。

二、旅游经济的发展特点

现代旅游经济形成于19世纪中叶,但一直到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才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具有以下几方面显著的特点:

(一)旅游经济活动的大众性。自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旅游活动不再是以少数富有者为主的活动,而是一种面向人民群众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也具备了外出旅游的时间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从而推动了旅游活动的大众普及性。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为旅游者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旅游条件和旅游服务,从而促使旅游经济活动又进一步向大众化普及和发展。

(二)旅游经济活动的全球性。现代旅游经济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旅游或近距离旅游,而打破了地域、疆域的界限,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通讯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促进了交通运输条件(尤其是民用航空)的极大改善,使人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经济支出周游世界各地,获得更多旅游需求的满足。同时,旅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发展,又增进了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及人民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为推进全球化的旅游活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三)旅游经济活动的规范性。现代旅游经济活动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几种有组织的规范化旅游模式。无论是国际旅游还是国内旅游,通常都是由旅行社作为主要的组织者,依托各类旅游企业和旅游风景区,按照预定的旅游线路、活动内容和时间表,提供综合性的旅游服务,满足旅游者多方面的需求。而旅游者只需承担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尽情地享受旅游的愉悦,不用再为旅游活动中的食、住、行等问题操心。正是由于旅游经济活动的规范性发展,才推动了旅游经济活动的大众化和全球化发展,才促使现代旅游业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

(四)旅游经济发展的持续性。自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整个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盛况空前,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并经久不衰。虽然世界旅游业一度从五十年代12.6%的增长率下降到九十年代初的8.1%,但同世界经济及世界工业的增长率比较,始终保持了一种高速发展的态势。同时,随着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显著的提高;旅游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的一种经常性活动。此外,随着旅游经济活动的广泛开展,促使人们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加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以谋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旅游经济产业化标志

通过以上旅游经济的形成过程及发展特点来分析,可以看出旅游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四个显著的特征:其一,旅游经济主业是派生的,是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扩大而逐渐从商业中派生出来的;其二,旅游经济产业是相对来说独立的,有相对集中的旅游需求和供给,并形成相对独立的市场结构和生产经营体系,具有独立的分工领域;其三,旅游经济产业是以服务为主的,即旅游主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因而旅游经济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其四,旅游经济产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自己的主体部门和产业结构体系,具备了成为一个经济产业的基础。根据以上分析,现代旅游经济已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并且正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其具体标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旅游消费需求的集中化。根据现代经济理论分析,工业化的推进不仅使物质生产获得很大的发展,而且促使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并引起需求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人们从注重物质生活的需求向更注重精神方面满足的转变,旅游活动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据有关研究表明,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美元时,人们即产生旅游需求;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时,人们即产生邻国旅游需求;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上时,人们即产生远距离的国际旅游需求。可见,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于休闲、娱乐、观光、浏览、度假等旅游需求日益增长,从而为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市场需求。

(二)旅游生产供给的专业化。伴随着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旅游业逐渐从商饮服务业中分化出来,形成以旅游经济活动为中心,把多个企业和行业集合起来,向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综合的新兴产业。而这些专门经营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尤其是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不仅对旅游主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成为现代旅游经济的三大支柱,标志着现代旅游经济的成熟。

旅行社是指依法成立并具有法人资格,在旅游经济活动中从事招徕、接待旅游者,组织旅游活动,获取经济收入,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旅游企业。旅行社在旅游业内部各行业部门中发挥着“龙头”作用,既是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又是旅游主品的营销者,通过自己的活动把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联结起来,促使旅游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

旅游饭店是为旅游者的活动提供旅游住宿、餐饮、娱乐和其他服务的旅游企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业是否发达的标志。旅游饭店发展的数量、规模、档次和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国家旅游业的以展规模和水平。

第3篇: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范文

生态旅游经济行为主体是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的所有参与者,在一般社会生产关系中,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但是在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中,他们不自觉的更多地以消费者的身份自居。事实上在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中,他们同样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不仅消费自然,向自然索取,同时也在进行能动的生产,这种生产不仅意味着发展旅游经济、增加物质财富,更意味着作为旅游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可以能动的建设自然,管理和调控人和自然的关系。比如通过科技的发展来改善自然,拯救濒危资源;通过教育的进步来教育人类,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制度的创新来改进管理、科学决策;通过法制的健全来规范、引导生态旅游经济行为,使之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只有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经济行为主体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充分发挥能动的建设者作用,主动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才能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实现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

(二)充分发挥旅游地居民的能动作用

有别于传统旅游开发的是,生态旅游开发应当充分强调当地居民在环境、资源保护中的主力作用。传统的旅游开发往往强调旅游者对环境的爱护,重视旅游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忽视对当地居民直接经济利益的影响。事实上当地居民应当是保护旅游景区最为重要的力量,他们居于旅游环境中,对环境保护的动力不仅来自于居民自身对生活环境的美学追求,更多的来源于因所居地独特的环境和资源优势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这也意味着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他们也将是最直接的受损者。因此即便多数居民未必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对于所居环境和资源却有着朴素而直观的保护意识。因此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应当充分利用当地居民的这种环保意识,并将这种直观意识转化为更为积极主动的意识,根植于他们的内心并加以传承,这样会使他们成为环境保护最直接而有效的力量。

(三)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如果单纯运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不可避免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这也是政府应当介入当地生态旅游经济开发的直接依据。政府应当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对生态旅游市场进行适度干预,为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比如政府可以在经济效益的考核评价机制上尝试进行改革,以此引导当地生态旅游的健康开发。如改变传统的投入—产出的效益评价机制,重新构建一套对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价值可以进行定量评估的体系,将旅游项目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损益作为核心指标纳入该评价机制,并且严格推行,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就减少“急功近利”的旅游开发。再比如采取绿色GDP的核算体系,将反映经济活动的负面效应,比如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纳入核算体系,从现行GDP中予以扣除。尤其对于依赖生态旅游资源比较明显的地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成绩考核可以考虑采取这一指标,这也是对地方政府可能存在的“急功近利”的经济开发的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引导。

(四)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优势并实现

第4篇: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范文

2014年教育部提出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这意味着对大部分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改革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服务地方经济,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专业课程传授所接触的必修基础课,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效果将深刻影响学生的学科认识和专业思维方式。所以旅游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必须从学校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定位出发,通过革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等手段,培养学生能够以经济学的视角解决现实中旅游现象与问题的应用能力。

一、旅游经济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一)课程内容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过程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活动,特别是研究旅游活动的商品化以及旅游商品的构成、特征及其内部的相互关系,旅游经济活动的实现及其产生的效益。主要包括旅游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矛盾与调节机制、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供给、旅游消费、旅游市场、旅游收入与效益、旅游业与旅游经济发展等。

旅游经济学课程内容具有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和教学内容的应用性两个主要特点。首先,旅游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活动,所以需要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作其理论基础。但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现象、关系与规律,又涉及到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等相关内容。所以本门课程是多学科的融会贯通,课程内容广泛复杂。其次,旅游管理专业是一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必须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仅要有分析问题的视角和思路,也要有能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而旅游经济学的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二)课程特点

《旅游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因此,旅游经济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

现代旅游经济学综合了经济学、地理学、旅游学、管理学、生态学、历史学等学科而形成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交叉性是指借鉴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研究旅游经济有助于拓展研究深度与视野。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与研究过程中,要求教师掌握相关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等相关学科基础性理论,做到融会贯通,才能对知识结构体系有一个完整的把握,才能突出教学重点。作为一门学科,旅游经济学有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在突出综合时尤其把握其与关联学科相区别的特质,避免重复教学和落入俗套,否则会造成构架不清、边界模糊、重点不突出、知识重复等问题。

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性学科,但又不同于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学、管理学等学科,是集应用性、工具性、基础性、技能性与理论性于一体的学科,其运用经济学理论解释旅游经济活动;利用旅游学的基本规律来阐述旅游产业经济性;同时为旅游管理学提供经济与社会活动的规律、效益。因此,旅游经济学能科学认识旅游活动、旅游产业在经济领域中所发生的矛盾运动。因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旅游学、旅游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并灵活运用于旅游经济学的教学,融会贯通,使学生领悟旅游经济学知识的精髓。

二、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

(一)明确课程定位,调整更新课程内容

目前高等院校各专业的课程定位一般都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学科体系及学生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制订的,其核心是专业培养目标。邵阳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所以课程理论定位上不能将旅游经济学定位为西方经济学、旅游学、管理学、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的简单相加,要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尽快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提高综合素质。在学校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地域性特点,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特色课程研究内容。在课程定位明确的基础上,优化现有课程内容体系,调整更新课程内容,适当删减旅游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重复内容,如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营销策略等。增加当前旅游发展实践中的热点、重点问题讲解和分析,选用当地旅游景点景区的案例,运用本地旅游经济数据来充实教学内容,使授课内容反映旅游现实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有条件的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可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根据专业开发、专业建设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需要,优选3~5种《旅游经济学》教材,以某一教材为基础,其余教材为支持,吸纳有关行业专家的意见,对旅游经济学的结构体系、课程内容、习题案例等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全新的自编教材及《旅游经济学》讲义。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专业兴趣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已成为主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旅游经济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本课程特点,应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如相关基础知识、原理与方法可采用课堂讲授,而涉及一些旅游政策法规、旅游新闻、旅游热点问题则用课堂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并对讨论作出总结。《旅游经济学》的部分章节采用演示教学法,运用多媒体、人物模拟场景等方式对内容进行演示,从而增强理论知识的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材中比较容易理解的章节可以让学生担当教师的角色进行讲解。在授课的同时任课教师要列出一些参考教材、阅读资料和旅游相关期刊等,让学生课后查找阅读,同时要写下阅读后的想法和见解,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知识面,也培养了他们自觉学习的能力。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强调学生课程学习的参与程度,通过案例学习、情景发言、专项调查、小组讨论及辩论比赛等环节可以直接反映学生的求知精神、知识水平与创新能力。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进行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甚至能发现教材、文献和权威们某些不完善之处,形成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三)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锻炼职业和岗位技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旅游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课外实践,努力建设校内、校外实习基地,以强调教学的现实性、操作性和应用能力培养。教师指导学生对当地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消费等进行调研,同时将学生分组、并指导问卷设计,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等;通过与旅游管理部门或旅游行业协会的合作,收集旅游经济发展的数据,分析旅游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与企业建立广泛联系,签订教学实习、社会调查、联合培养、合作办学等协议,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学生在基地内参加各种实际操作和现场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提供平台,使学生由感性认识旅游经济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巩固课堂上所学内容。

(四)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师自身能力素质

现代教学法对教师具备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旅游经济学的任课教师既要精通理论又要是业界行家,目前多数高校的情况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师资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直接从事教学岗位,因而专任教师需不断学习,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的旅游教育事业,不断提升自己,主动对接产业,融入行业,自身要积极掌握旅游经济研究的方法与技术;学校和系部也要为《旅游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人员提供一些学术交流和进修机会,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培养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教学人员应利用闲暇时间在旅游企业挂职锻炼,积累旅游实践经验。此外,学校也要主动邀请校内外旅游行业的领军人物、旅游相关企业的优秀经营者、管理者,围绕旅游经济学理论、实际的旅游经济问题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做一些学术报告,这可以让师生感受一些学术大家和企业家的思维,开阔视野,加深对旅游经济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理解,了解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重点,从而提升教师自身能力素质。

(五)转换考核模式,严格考试管理制度

现行的考核模式下,学生应付标准化的考试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不但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不利于培养其自学能力与创新思维。所以《旅游经济学》要以过程考核为主,总成绩可以根据考勤、作业、课堂问答、讨论、专项调查等几部分按权重计算,这样,在调动、鼓励学生的学科参与的同时也能够客观、综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能力和水平。同时,考试也要严格考试管理制度,出卷教师必须在统一规定时间上交考题,教研室主任先进行形式审查,通过后各教研室要组织专业教师审查;考前学校要召开考试工作会议,然后各系传达精神,让监考教师明确监考职责,各班举行班会,让学生明白违纪必定严肃处理,在安排监考任务时,不能安排任课教师监考所带班级;试卷阅卷完后,做好考试成绩分析和试卷分析工作,组织专业老师针对考试情况分析讨论试卷的难易程度、得失分数的知识点区域、成绩比例,以此为基础调整下次本门课的教学内容、考试内容以及考核方考试式。

第5篇: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县域旅游;旅游经济;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1-0113-02

1 县域旅游经济的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发展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各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对城市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及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县域旅游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域空间,依托县域旅游资源赋存优势,以资源开发为基础,通过发挥旅游业的整合联动作用,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特色经济。从社会再生产角度来看,县域经济是指县的空间地域内的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过程,是县域范围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再生产各环节和各种运行机制构成的综合体。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提高竞争优势不仅依赖于资源本身的质量,而且需要依托多种因素及多个产业的协调配合。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县域经济是县域内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称,它既包括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的生产部门,也包括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商业等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部门,还包括财政、金融、邮电通信、信息等第三产业的服务部门和新兴产业,以及以上各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意义在于通过改进、培养和提高县域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逐步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县域旅游经济水平的改善不仅可以提高县域经济实力,而且能够改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县域经济发展受到当地资源、资金、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同县域都根据自身特色优势,选择某一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实现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发展。其中不少县域通过旅游产业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有效推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2 影响广西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因素

第一,广西经济基础薄弱以及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直接影响了县域旅游业发展的规模与水平。第二,政府支持帮扶力度不够。由于广西各地经济水平和发展状况有差异,有些县域政府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如阳朔县、北海;有些则作为服务者,负责协调旅游开发中市场主体的经营管理行为,如河池大化县等。第三,市场需求掌握不够,旅游信息基础建设不完善。县域旅游开发需要了解游客需求,采取策略吸引客源市场,才能形成竞争优势。第四,旅游资源如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相对不高,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人才提供的智力支持不足。第五,区位环境多处于偏远山区,县域地区距离中心城市和客源市场的较远,与客源市场距离目的地的交通相对较远。

3 县域旅游经济发展主要类型及适合广西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模式

3. 1 政府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是指在县域旅游发展中,政府对资源开发建设、产品宣传营销、行业规范管理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控,通过强效的行政进行干预管理。优势主要表现在县域旅游开发初期,政府能缓解当地旅游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提供政府支持,保证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同时保障县域旅游业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快速增长并初步形成产业规模。但是,县域旅游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水平后,政府主导也有缺陷,仅仅依靠政府主导会制约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影响市场调节机制的有效运行,可能造成投融资渠道过于狭窄,阻碍旅游开发进度,并且不能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竞争的主动积极性。如桂林市阳朔旅游的开发初期政府主导可以保证旅游业的顺利发展,但是要做强做大阳朔旅游业,后期的开发管理,必须依靠信息技术的发展,走精益化旅游管理,开发自己的特色旅游,不能单独靠政府的扶持。

3. 2 市场运作型

市场运作型是指利用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对县域内优良资源进行招商开发建设来带动县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利用转让的企业经营权,吸纳民营资本参与投资开发,带动县域旅游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竞争。利用内资吸引外资,可以提高县域旅游发展的市场化程度。优势表现在县域旅游开发初期可以吸纳民营资本投入,解决发展中资金不足问题,激活市场主体的竞争。但是完全依赖市场调节作用也存在不足,主要是市场经济是无序、自发和事后的。仍然需要政府发挥监督管理职能来规范市场秩序,防范投资者的各种经营行为,保护自然资源与县域的环境质量。目前广西县域旅游并不是市场运作带动的。

3. 3 资源优势型

资源优势型是指利用品位较高,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来吸引并推动县域旅游经济的较快增长。这种模式要求旅游资源具有较高质量品级,县域地区需要根据自身资源特色进行准确定位,整合资源开发配套的旅游产品,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相对竞争优势。广西地势多处于群山环绕,自然风景区很多,有很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印象刘三姐、北海银滩等。但是,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并不能永久,随着游客旅游经验的增长、游客消费趋势变化,即便是高质量的旅游资源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培育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才能增强并打造长久的吸引力和观赏力。

3. 4 产业协作型

产业协作型是指县域地区最初依靠第一、第二产业的优势力量发展县域经济并培育县域旅游特色,经过一段时间的资金积累之后,当县域经济达到一定的规模水平,再转而以其他产业基础条件带动县域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实现其他产业与旅游业优势互补,三大产业间优化互动的特色发展道路。广西柳州工业发达,又是山环水绕、风景秀丽、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文化古城,同时也是国家甲级旅游城市之一,也有很多旅游景点如三江侗乡、融水苗寨等,开发柳州县域旅游可以依托柳州市第二产业的发展,同时柳州工农业的发展又可以带动城市和县域旅游的品牌提升,整合旅游优势,开发出特色县域旅游。

4 提升广西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问题

尽管广西旅游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面对今后的发展竞争,仍存在一些问题:旅游内外部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还不相适应,旅游品位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总体水平还较低,缺乏科学的规划论证和整体效益;缺少上水平、上档次、高品位的旅游产品,名牌效益、规模效益难以体现,广西县域旅游经济开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4. 1 转变旅游观念,提高旅游认识

对于广西县域经济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及有关部门乃至全社会都要形成共识,把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扶持,树立大旅游的观念,把发展旅游业与工农业生产、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与广西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解决下岗再就业,繁荣区域经济结合起来。

4. 2 加大广西县域旅游行业扶持力度

首先,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是完善县域旅游景区配套的交通设施,安全保障设施,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设施等;其次,可以建立旅游发展基金,加大对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促销的经费投入;最后,塑造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4. 3 全面提高广西县域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全面提高广西地区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旅游队伍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导游员的整体素质;同时积极推进县域旅游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广西区旅游电子商务和办公自动化,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更为安全、便利、快捷的服务。

4. 4 树立广西区县域旅游产品的种类

县域旅游可以通过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在保护自然生态等前提下,合理利用广西各县现有的古村古镇,建设特色景观旅游村镇,规范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等旅游产品,如桂林大圩古镇等。

4. 5 利用地域优势,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以大型国际展会如南宁博览会、重要文化活动如少数民族旅游节等,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扩大旅游消费。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发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等,同时提高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

参考文献:

[1]周霄. 经济欠发达与发达地区县域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以河南栾川和江苏常熟为例[J].江苏商论,2007(10).

[2]钟睿,姚治国. 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动力机制研究[J].特区经济,2010(5).

[3]秦朝钧,王军. 县级区域经济研究内涵述评[J].商业现代化,2007(22):225-226.

[4]蔡坚,龙潭. 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竞争力及其评价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1):91-93.

[5]郭亚军. 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33-79.

[6]向东进,谢名义,俞伟悦. 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统计与决策,2010(4):65-67.

第6篇: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农家旅游接待;外部性;内部化

随着旅游业的兴旺,农家院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以农家院为主体的农家旅游接待市场表现出了强大生命力,其休闲性、特色型、多元性特征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求新求异、返璞归真的心理,已经成为城市时尚族旅游消费首选。

一、农家旅游接待市场的形成

旅游地周边农村以休闲化、特色化、乡土化的餐饮、住宿、土特产品销售等方式吸引城里人来消费,形成农家旅游接待市场,它的形成有自然资源因素,也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1.临近旅游资源地、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能够形成农家旅游接待地的村庄,一般是依托比较著名的旅游资源,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例如在世界文化遗产地河北易县清西陵区的西陵镇形成了较大的农家旅游接待市场。全镇有9个满族村,村庄周围丘岭叠嶂,古松参天,溪水川流,环境极其优美。这些村落有满族人口4300多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情和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一些非物质文化活动如坐轿、满族民俗、婚礼表演、满族歌舞演唱、摆字独龙、旱船、狮子舞等满族活动被保留下来,吸引了大量游客欣赏。

2.交通便利、生活安定。作为旅游接待地,交通便利是最重要的保障要素。靠近旅游资源地保证了稳定的客源市场,但如果没有便利的交通,游客一般不会前往。作为城市周边的农家旅游接待市场,客源定位主要是休闲旅游模式,接待游客时间大部分在双休日、节假日,接待游客目标主要是自驾游人、户外运动者、故地重访者、尝新者,这些都要求便利的交通条件。同时,农家旅游接待市场必须有安定的社会治安,安全的需要是仅次于生理的需要,是人的心理底线,如果接待地事故不断,社会治安环境差,就会使游客缺乏安全感,即使生态环境再好,交通再便利,游人也会止步。

3.消费物品具有特色。农家旅游接待市场一般还要有地域特色的餐饮、住宿、土特商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价格优势。农家接待一方面突出的是“农”,农民的生产、生活、文化、风俗、习惯,都会引起游客的兴趣,餐饮中保持原汁原味的农家风味也往往是吸引游人的,如:腊肉、山野菜、小杂粮、果蔬现采加工等,住宿接待主要是农家炕为主,土特产品也以当地主要山野特产、菜蔬加工为主。另一方面,农家接待又突出了“文化”,当地的历史、名人、传说都成了农家接待可以包装凸显的特色。

一个地区在经济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叫做比较优势,农家旅游接待市场上餐饮、住宿接待一般依托自然资源、历史遗留形成,静态比较优势明显,价格也很低,具有价格优势,游人消费决策容易,对餐饮、住宿的需求量较大。另外,根据需求理论,影响商品需求弹性的因素有价格、可替代性等因素,同一种商品随着价格的升高其需求弹性就会变大,而在一定价格范围内,可替代性是决定需求主要因素。在农家旅游接待市场上具有地域特色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小,在价格升高时,相对其他商品表现出独特型和不可替代性,因此这些土特商品价格往往较高,利润丰厚。

二、农家旅游接待市场外部性分析

农家旅游接待活动可以直接提高农民的收入,减小城乡贫富差距;还可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延长农民的收益期,对当地经济、税收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通过货币形式和市场机制直接反映出来的收益外,农家旅游接待活动也具有外部性。

1.外部效应。外部性概念是经济学家马歇尔1890年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后来如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定义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用数学语言表述为: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即:

(j和k是指不同的个体,Fj表示j的福利函数,是指经济活动。)函数表明只要某个经济主体Fj 的福利受到它自己所控制的经济活动Xi 的影响外,同时也受到另外k 所控制的某一经济活动Xm 的影响,就存在外部效应。

2.农家旅游接待市场外部经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农家旅游接待市场在短期内显现出很大的外部经济性。农家旅游接待市场的建设加快了当地的开放程度,当地居民享受到了电力、公共汽车、有线电视,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接待城市游人改变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如随地大小便、吐痰、不刷牙、不洗澡、饮生水等陋习。农家接待户对环境的美化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变,促进了科学的村镇规划。农家旅游接待大大促进了旅游地文化传承,对民间传统的地域文化、建筑、衣着、手艺、节日、婚丧嫁娶等等起到了宣传、推广作用,促进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农家旅游接待市场产生的生活饮食产自农家,产生的垃圾可以为养殖户利用产生新的价值,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有利于循环经济模式的开展。农家旅游接待市场一般在景区边缘,其广阔的生态系统使旅游景区的承载能力加大数倍,它对游客的吸引可以减少旅游景区过分拥挤的环境,使旅游者享受到比较舒适的旅游环境。

3.农家旅游接待市场的外部不经济。农家旅游接待外部不经济包括农家旅游接待地无限制的随意扩大,大量侵占当地农户的原有的生存空间。旅游接待地农户间相互竞争,相互排挤造成的农村不稳定、不和谐。经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噪音、交通污染、废气排放等打乱了本来生活平静农户的生活,治安条件也会逐渐恶化。接待地为大量游客提供饮食、土特产品、野味等,使当地价格水平逐年上升,甚至造成其他农户的生活更加贫困。接待地部分餐馆为获取利益,迎合个别旅游者的乐趣,出售野生动植物,甚至有受国家保护的珍贵野生动植物,使部分物种面临灭绝。有的私自倒卖文物,造成对自然文化遗产等公共资源的破坏。

三、农家旅游接待市场外部性特点及内部化对策

与传统的旅游接待地点(城市宾馆、景区宾馆)相比,农家旅游接待市场的外部性有所不同,原本传统接待所造成的一些外部不经济在农家旅游接待市场上表现为外部经济。第一,传统旅游接待地在进行开发经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如在景区大兴土木、垃圾污染、废气排放等,在农家旅游接待市场表现为因地制宜、原汁原味、循环经济。第二,拥挤问题。拥挤是有限的消费容量和无限的消费规模之间的冲突,游客人数增加到某个相当大的数量之后,增加更多的游客就会减少全体游客的效用,体现为传统旅游接待者施予旅游者的外部不经济。恰当的农家旅游接待市场起到了分流景区游客,增大景区承载能力的作用。第三,传统旅游接待中隐性社会资本投入带来的腐败(如景区内违规培训中心、接待中心等),奢侈消费带来的浪费往往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农家旅游接待显然可以避免这些现象。第四,农家旅游接待市场在规范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其外部不经济表现较弱;在资源配置上,代内、代际的外部经济性都比较明显,代际的外部不经济性会随着市场扩张越来越大。

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农家旅游接待市场有以下特点:(1)农家旅游接待市场在规范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其外部不经济相对弱化。(2)农家旅游接待市场主要表现为消费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3)在资源配置上,代内、代际的外部经济性都比较明显,但是,代际的外部不经济会随着市场扩张出现。(4)农家旅游接待市场外部经济稳定性较强,农民的经营价值观一代代相传,能够逐步形成理性的、自律的品牌。

农家旅游接待市场外部不经济的内部化措施:

1.管制。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监测农家旅游接待市场外部不经济的影响,对农家旅游接待制定标准,规定数量及方式。管制可以控制数量,既包括农家接待户的数量,也包括它所接待消费的数量。管制也是对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野生动植物、文化遗产、环保方面强制治理。

2.教育和宣传。教育手段主要为了促进消费行为的文明化,降低对环境和公共资源的破环,同时,宣传当地特色的文化和风俗,也可以同化游人心理,影响其价值观和世界观。

3.第三,提升专业组织化水平。无论管制、教育手段,甚至税收、损失赔偿等手段,对个体的农户所起到的限制作用都是有限的,抛开产权因素的影响,农家旅游接待市场进行专业合作,提高其组织化、专业化程度,有利于消除外部不经济。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余永定,张宇燕,郑秉文.西方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胡畔.我国“生态旅游”的外部性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2:258-259.

[4] 巩前文,张俊飚.体验经济与“农家乐”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6,11:32-35.

[5] 王素洁.旅游开发经营的外部不经济及其内化探析[J].旅游科学,2006,2:22-27.

[6] 徐芳.旅游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问题研究 [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6:104-108.

第7篇: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 滨海旅游 业态创新 产品开发 路径

业态的表述最初源于日本学者对零售业的研究,指零售场所提供特定商品和服务的形态,包括卖什么、卖给谁和怎么卖三个方面。零售的商品和服务、特定的顾客群体和销售活动,三者构成了一个简单的经济活动系统。推而广之,业态逐渐被泛指为能够达到一定效能的营业形态,效能是业态的存在目标,形态包含可见的物质形态和不可见的内部联系。几乎任何一个经济活动系统都存在特定的业态,改变原有业态必然引起相应经济活动轨迹的变化。业态创新就是通过内因和外因激发业态变化的产生,发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拟对旅游业态创新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并以产品开发为突破口,为振兴广东茂名滨海旅游产业提出路径选择。

一、旅游业态创新

1、旅游业态的概念

旅游是旅游者求新、求异的过程,旅游者通过对新地方、新事物的感知和体验,增长见识见闻,放松身心,提升人生境界。旅游产品、服务为迎合旅游者的需求变化而变化,因此,旅游业具有天生的演进性、包容性和渗透性,产业内部和与其他产业的要素融合经常发生,产业形态变动十分活跃,产业边界也模糊不清。对旅游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需要特别关注其创新及演变规律,“行业”、“产业”等相对静态的概念难以完全概括旅游业的特征,“业态”的概念则能更恰当地描述旅游业复杂的内外关系及多变的产业形态。“旅游业态”最初由杨济诗、孙霞琴(2001)在《小吃广场应走向休闲娱乐中心、社区购物中心》一文中提出。杨玲玲、魏小安(2009)分析了旅游行业、旅游产业、旅游业态之间的关系,认为旅游业态是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各种营业形态的总和。郭为、许珂(2013)和杨懿、田里、王桀(2014)在对旅游业态构成和演变模型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旅游业态是旅游企业为满足旅游市场的需要,对旅游各要素进行组合而形成的不同产品、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综合形态,其中,组织形式是核心,经营形式是支撑,产品形式是表现。张文健(2010)认为,狭义的旅游业态指旅游企业的经营形态,广义的旅游业态还包括旅游业的结构类型和组织形态。对旅游业态内涵和外延的研究,有两个问题值得引起关注。一是不同范畴下旅游业态的主体差异,企业是微观业态的主体,产业或者行业是宏观业态的主体,应按照研究范畴确定具体的业态主体;二是旅游产品和服务在业态中的地位问题,由于旅游者仅通过旅游产品和服务接触旅游业态以获得感知和体验,因此,产品和服务居于业态的核心地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变化是围绕以产品和服务满足旅游者为中心而发生的。

2、旅游业态创新的路径研究

(1)旅游新业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者旅游需求的提高,旅游业在市场需求导向的作用下创新求变,业内竞争、科技进步等因素也推动了旅游业态的创新,形成不断演变的旅游新业态。姜太碧(2006)、刘菲(2000)和高鹏、刘住(2004)对单一的旅游产品创新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措施建设。许豫宏(2009)从产品创新角度认为旅游新业态是根据时代的变化和时尚的变化,创造出能够满足旅游者心理、情感、审美享受的新产品。杨玲玲、魏小安(2009)则从新业态与传统业态的差异角度进行了概括,认为旅游新业态是相对于旅游主体产业有新突破、新发展,或者是超越传统的单一观光模式,具有可持续成长性,并能达到一定规模,形成比较稳定发展态势的业态模式。笔者认为,产品、服务虽然是旅游业态的核心内容,但业态创新不能仅局限于此,传统旅游业态至少在产品服务、经营方式或者组织形式中的某一方面实现创新,并且这种创新已经产生效用,都可以视作形成了一种旅游新业态。

(2)旅游业态创新路径分析。对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梳理总结,探索旅游业态创新路径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从旅游业态的结构方面入手,包括产品服务创新、经营组织创新,以及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渗透融合。二是从创新的种类方面入手,包括:创新:从无到有,推出全新产品服务;更新:从同到异,把原来某一环节或单一项目独立出来发展成新业态;革新:从旧到新,给传统业态赋予新内容实现改造提升;融合:从分到合,亦即通过产业融合形成新业态。本文侧重从产品服务开发探讨旅游业态创新的路径,因此,主要采用前一个维度开展更深一层研究,以后一个维度作为补充。

首先,产品服务创新。对于不同的区域或时期的不同业态,产品服务创新的方向截然不同。传统产品服务的创新,包括外延式扩张和内涵式升华。外延扩张主要是指增加产品服务的数量,丰富产品服务的组合,延长旅游者逗留时间和扩大其消费的渠道,提高旅游者重游的意愿,如增加旅游海岛航次和床位数量,又如把相邻景区组织成一条完整的旅游线路,由旅行社推出相应的旅游产品等。内涵升华是对现有产品服务进行深层次、高强度的开发,优化旅游环节或项目的功能,使旅游者在同样的地方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如把生物资源丰富的旅游海岛改造为海洋科普基地,把当地渔民进出的码头建成可供旅游者参与收获和现场品鲜的渔人码头等。

新兴产品服务的创新立足于业态从无到有的创造,大多由市场需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所引发,如自驾游宿营地源于汽车的普及,旅游房地产则是由高净值阶层的投资需求所催生。一种旅游业态的完全创新需要在适合的条件下历经一个蜕变过程,通过市场验证和淘汰的残酷考验,最后才得以确立并推广。绝大多数旅游目的地的新兴业态创新,只需通过学习和模仿,把已经证实成功的新业态移植过来,进行本土化改造,但是,业态移植的代价高昂,而且容易由于水土不服或者经营不善导致失败。如果业态创新与当地自然、文化、市场等优势资源结合起来,成功的可能性会显著提高。

其次,经营组织创新。在利益驱动和市场竞争的共同作用下,旅游企业经营创新活动十分活跃而且多样化。网络技术的普及促成了电子商务与旅游经营的融合,提高了供需双方信息传递的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发达的交通、通信条件以及成熟的专业化服务,推动了旅游企业之间在不同区域的横向联合和旅游产业链上的纵向联合,扩展了企业的服务范围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承接了部分与旅游环节有关的服务,如差旅服务、商务考察等,使旅行社业务成为其他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价值模块,演变成生产业。旅游企业的组织形式创新主要集中体现在管理扁平化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开支,面向旅游者的业务部门的削减及外联部门的强化等。

最后,产业融合创新。产业融合创新包括旅游业与其他服务业的融合、旅游业与非服务业的融合两个方向。旅游业与其他服务业融合属于第三产业的内部融合,这种融合表现在相互渗透和交叉,融合后的业态既保持原有旅游业的特征,又叠加了人文、经济等元素,使旅游者获得传统观光和简单体验以外的更加高级的体验,如把北京798创意产业园包装为文化创意之旅的核心景区,在阳朔景区构造一台《印象・刘三姐》实景演艺使绝美的自然风光与浓郁的地方文化融为一体,旅行社、信息服务商、航空公司、运输公司、银行等多种服务业主体融合形成在线旅行社等。旅游业与非服务业融合的对象主要是工业与农业,与工业观光旅游相比,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如北京把“农家乐”细分为八类并出台了具体规范予以扶持,安徽一些农庄把每个小孩领养一头小猪作为吸引家庭旅游团反复重游的有效办法。无论旅游业与服务业还是非服务业融合,都必然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等四条路径实现。“两个方向、四条途径”是旅游产业融合创新的总体格局。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产业融合的目的和结果主要还是为了旅游产品服务的创新,离开了产品服务,离开了旅游者的实际需求,旅游产业融合就会变成无源之水。

二、茂名滨海旅游业态创新路径研究

1、茂名滨海旅游现状

(1)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景区按照自然资源的位置分布,产品以观光旅游为主。中国第一滩、浪漫海岸和放鸡岛三个主要景区在国内享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中国第一滩是广东省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和3A景区,景区内有大量海鲜大排档,尚没有星级酒店。浪漫海岸是4A景区和省内知名婚庆蜜月度假目的地,景区规划建设参照印尼巴厘岛模式,景区婚庆礼仪服务、海浴、餐饮、住宿、娱乐等设施齐全。放鸡岛为广东省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和4A景区、全省最大潜水基地,岛上基本具备“食、住、玩、游、购、娱”六个要素,岛上植被景观独具亚热带海岛特色,游玩以潜海项目为主,海底世界别有洞天。

(2)旅游客源比较单一。2014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487万人次,住宿接待530万人次,接待入境过夜游客3.2万人次,游客以本市和周边地区为主;过夜游客中以珠三角地区为主,占比接近60%,外省游客约占20%,国外游客约占2%。

(3)景区之间缺乏协同。中国第一滩、浪漫海岸和放鸡岛三大景区分别由三个独立的经济实体负责投资和经营,实体的经济性质不同,虽然距离不远,而且交通便利,旅游产品存在差异化,互补性强,但相互之间在市场定位和产品开发上缺乏应有的协作,没有形成资源共享的旅游线路。

2、茂名滨海旅游业态创新的SWOT分析

综合茂名滨海旅游的发展条件和状况,对其业态创新进行SWOT分析(见表1)。

SWOT分析表明,滨海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主要是自然资源丰富、已建成独立的知名景区且具有一定文化底蕴;障碍主要是当地经济欠发达、旅游产品服务与周边地区同质化。滨海旅游发展应优先采取SO战略,利用优势资源结合产业融合,开发区别于周边地区的新产品,辅以ST战略加强项目融资和地区旅游形象营销,提高滨海旅游的发展水平。

3、茂名滨海旅游业态创新的路径选择

(1)路径选择的原则。茂名滨海旅游处在发展初期,由社会自组织向政府引导有序发展过渡。行业主管部门要强化行业管理职能,做好产业发展规划谋新求变,以旅游产品创新为核心,培育滨海旅游新业态。创新产品选择应遵循三项原则:一是适应旅游者需求变化,在新产品中融合文化、教育、体育等元素,提升旅游体验的价值,形成特色和差异化竞争优势;二是新产品要具有突出的产业集聚效应,能有效增加滨海旅游区整体的旅游流;三是优先选择在现有旅游资源基础上的融合创新,避免全盘照搬可能引起的失败。

(2)茂名滨海旅游产品创新选择。按照产品创新路径选择的原则,本文提出茂名滨海旅游三个主要的旅游新产品(见表2)。

三、结语

作为经济欠发达、旅游产业尚处在发展初期的沿海地区,滨海旅游业态创新应以差异化产品创新为突破口,带动旅游流和经济效益的增长,为完善旅游功能区基础设施和树立滨海旅游区整体旅游概念形象夯实基础。政府主管部门应抓住产业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两个主线,推动业态创新的启动工作;同时要加强指导旅游企业进行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变革,促进新业态形成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安士敏:日本超级市场探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2] 杨玲玲、魏小安:旅游新业态的“新”意探析[J].资源与产业,2009(6).

[3] 郭为、许珂:旅游产业融合与新业态形成[J].旅游论坛,2013(11).

[4] 杨懿、田里、王桀:旅游业态演变综合模型研究[J].经济论坛,2014(10).

[5] 张文健:当代旅游业态理论及创新问题探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4).

[6] 姜太碧:成都市近郊观光农业调查报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4).

[7] 刘菲:旅游饭店新业态:分时度假交换系统[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4).

[8] 高鹏、刘住:对发展温泉旅游的建议[J].旅游科学,2004(2).

[9] 许豫宏:当代旅游业态理论及创新问题探析[J].商业研究,2009(6).

[10] 俞海滨:旅游业态创新发展研究进展[J].旅游论坛,2011(12).

[11] 程锦、陆林、朱付彪: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11(4).

第8篇: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团山古村;利益主体;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团山概述

团山村位于云南省建水县城西13公里处,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早期是彝族聚落,公元1376年左右,受明洪武年间大移民影响,张姓始祖由江西饶州府鄱江县入滇,经过六百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彝汉结合的传统村落形态。村落占地面积18384.5㎡,建筑面积16158㎡,现有人口240户,约877人,其中张姓178户。现存传统民居16座,寨门3座,寺庙3座,宗祠1座[1]。于2005年正式入选2006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2团山旅游发展现状

团山旅游开发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诸多问题。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专业的旅游开发指导,没有专门的旅游开发管理的相关机构,盲目的靠村民自身探索组织发展对团山旅游开发相当局限。近年来虽然一直对外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金,但效果不明显;目前虽然有了少部分条件简陋客栈、特色作坊、垃圾桶、路灯等,但是这些基础设施过于简单,根本无法满足游客需求,使得旅游开发效益极低。

3团山多元利益主体分析

利益主体理论,源于19世纪,是一种协作或合作的观念。[2]。利益主体既可以单一主体形式存,也可以多元主体形式存在于具体事物中。多元利益主体下,各利益主体为各自的价值和立场,尽一切可能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利益观念日趋强化,使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在团山古村多元利益主体主要包括:团山政府、团山村民、开发商、旅游者,他们在团山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各自的执行职能,以下表1分别对其分析。

表1 团山多元利益主体间关系分析表

团山是各利益主体共同依托生存的空间,团山的生存发展,实际上就是各利益主体自身的生存发展。故而,多元利益主体“和谐”的价值取向必将成为主流,这一主流的价值取向是多元利益主体共生演化的动力。然而,矛盾和冲突总是在所难免,尤其是当团山开发旅游业后,开发过程中,团山村民、旅游开发商、旅游者、团山政府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的利益冲突,见表2。

表2 团山古村各利益主体和谐与冲突关系矩阵

①团山村民与开发商之间存在着利益分享问题;②团山村民与旅游者之间存在相互理解问题:③团山村民与团山政府之间存在着资源保护的问题:④开发商与团山政府之间存在着效益目标追求的差异问题;⑤开发商与旅游者之间存在着旅游产品质量认识问题等。

由于团山旅游资源产权边界模糊,管理权责不明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团山村民与开发商在旅游经营权上产生竞争,这种竞争在旅游开发初期不突出,随着旅游经济效益日益增长,而新的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尚未建立或完善,矛盾日益激化,最终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团山多元利益主体共生发展模式

团山古村是集居住和生产功能一身,只保护而忽视居民的生存与发展,对团山村民是不公平的,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过度开发,则会对文物造成破坏。因此要寻求兼顾各利益群体就是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发展模式,即在保护前提下开发利用,改善团山村民的生活条件高;同时适度的开发是必要的,以开发促保护,从而实现文化保护和社会经济效益和谐发展的共存局面。

4.1团山村民

村民是团山的主人,是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系统的核心,是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直接参与者。要求村民:贯彻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配合团山政府的各项保护规划工作,保存历史文物的原真性;为开发商提供劳动力资源;为旅游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从而获得团山旅游开发的利益分享,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4.2团山政府

政府是团山的管理者,要具备全局观,对有限的资源合理调配,控制团山文化遗产的资源数总量不减,减少不对称分配因素的的消极影响,提高各利益主体共生功能改进。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一面对当开发商提供良好的的投资环境,保障团山村民在获得应当的利益分享,对旅游者的体验活动权益提供法律保护;一面作为整个旅游市场的监督员,对旅游活动中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质量控制,使整个系统健康有序的展开。

4.3开发商

开发商是团山旅游业开发的市场主导。通过在一定时期内投入相应的资金开发经营获得经济收入。开发商投入资金对团山进行环境整治,基础设服务施建设、文物修缮恢复;尊重团山村民,为团山村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创收,从而减少两共生单元间的矛盾激化;为旅游者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者的体验质量是团山长远生存的关键;在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开发商必须认清保护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在保护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开发,使团山政府获得社会和政治效益。

4.5旅游者

旅游者是团山旅游活动中,团山政府、团山村民、开发商所共同服务的对象,从旅游体验活动中得到文化体验和教育,也作为团山文化传播者参与到旅游开发活动中。为得到较高品质的效果,旅游者自身的态度与服务者的态度密切相关,要求以主人翁的形象参与到团山开发中,共同努力实现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柯治国.团山一锡矿上驮回的村庄[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1~2.

[2] 王燕华. 利益主体视角下的古村落旅游经营模式探讨[D].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8,5.

作者简介

第9篇: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范文

(一)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1.生态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影响(1)生态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环境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三大产业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生态环境为各种经济活动的进行提供必要的空间和物质条件。比如,环境中的矿藏、河流、森林等要素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的自然基础,可发展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特征的产业结构。(2)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一个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水热失衡、土地贫瘠、山高路陡,将会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工业的发展。贵州喀斯特山区环境的脆弱性极易造成经济的脆弱性。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通过约束农业资源对农业经济的严重制约,进而制约工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也是贵州在产业发展道路上艰难跋涉、收效不显著的根本原因。

2.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合理的产业发展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地处黔西南的晴隆县,山高、路陡、谷深,石漠化在贵州最为严重。在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的状态下,结合当地气候具有发展多元化畜牧业的优势,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扶贫开发项目,大力发展种草养羊,带动农民致富,创造了一种在喀斯特地区生态治理和经济效益显著的“晴隆模式”,成为南方喀斯特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典范。(2)不合理的产业发展阻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民有家庭放养牛羊的传统习惯,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一大来源。但是,牛羊养殖业基本上是在对天然草地进行掠夺式的利用下开展的。无节制地放牧使草地缺乏恢复再生的时间和物质投入,退化严重,草地植被破坏后很快沙化,出现水土流失,使草地及周围变得既不能农又不能牧。

(二)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化整合

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整合是利用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变化规律,通过发展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化等途径和手段达到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和谐统一,实现两者之间协调发展。这可以简单地解释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双方互相促进,互相优化,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其实质是缓解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具体来说,可以理解为双方不互相抵触,即产业发展不能超出生态环境的阈值范围,不能造成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

贵州喀斯特山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整合的现实路径

(一)发展生态农业,促进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绿色化发展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发绿色农产品首先应使农业类型由耕地型农业逐步转向非耕地型农业继而向非农业产业型农业演进。农业结构模式则由过去单一的粮—猪型结构因地制宜地向农果林、农林牧等多种模式发展。一要以基本农田建设为手段,建设粮食生产基地,通过现代农业科技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退耕还林创造条件。二要在确保粮食总量增长、粮食完全自给的前提下,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烟、油、茶、玉米、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的比重和质量,还要多种植蔬菜、花卉苗木等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实现农业的优质高效。三是在退耕地上发展效益型林业,扩大经、药、果林比重,根据林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发展药材及其他名、特优产品,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其次,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产品作为支撑,表现在物质形态上就是绿色产品。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要发挥贵州特有的生物资源优势,开发绿色农产品,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各地的实践,喀斯特山地尤其是退耕还林中已梯化的耕地,适宜种植核桃、板栗、油桐、花椒、杜仲、金银花、刺梨、黑梅、杨梅、竹类、棕类、生漆、乌桕、油茶、苦丁茶、观赏苗木、绿化苗木等,并努力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生产,增加农民致富的门路。

2.转变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走农业生态化道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山区,目前已初步探索出猪、粮、果、沼(气)等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贵州毕节高原岩溶山地开发扶贫与生态农业建设模式、贵州晴隆岩溶山地人工种草养畜建设模式、荔波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等,并在生态建设实践中出现了诸多典型。如喀斯特地貌约占82.65%的荔波县在生态示范区建设中,通过旅游扶贫开发、自然保护区建设、景区保护建设、生态移民、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农村能源改造、现代农业发展基地建设等措施,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龙里县依托生态农业科技成果,结合当地的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将生态村建设与喀斯特山区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双赢。毕节试验区在循环农业理念的指导下走出了一条“绿肥—畜禽—沼气—沼肥—种植”一体化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农民种绿肥喂猪,猪粪制成沼气,沼气用来做饭、点灯,剩下的沼液、沼渣可以给橘树等各种农作物当肥料,既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又方便生活,节省了肥料,还提高了种植效益和养殖效益。

3.运用生态农业技术,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贵州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应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运用。一要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减轻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二要加大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的力度,利用好农作物秸秆等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将畜牧业、种植业等农业生产和生活科学地结合起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行畜禽粪便和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目的。三是充分利用农村新型能源。积极推广太阳能、秸秆气等清洁能源,积极开展新型太阳能热水器和地源热泵系统产业化,加快对太阳能、风能、小水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4.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从长远看,提高农民素质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喀斯特山区社会经济落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应通过报纸、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媒体,以及科技讲座、技术培训、农业教育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提高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农民进行各层次的技术培训,使各农户都能掌握一套生态种植、养殖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技术,通过农户的自觉行为有效遏制有害物质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实现产业优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和统一。

(二)发展生态工业,促进贵州喀斯特山区工业低碳化发展

生态工业的理论基础是循环经济。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喀斯特山区的一些建设项目启动,工业污染明显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贵州要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1.加强对新建工业项目的调控,发展循环经济型企业政府部门应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对新建项目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节约型社会以及清洁生产的要求,加强调控和引导,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项目核准,财政支持、优惠和信贷供应等政策杠杆,引进和鼓励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低消耗、轻污染、有利于贵州资源综合开发的行业,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行业,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对于污染严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企业,实行关停和转产,对可以通过技术改造达到生态建设目标的重点企业,实行限期整改。与此同时,国土、环保、财政、税收等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紧密配合,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促使企业建设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经济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

2.推进清洁生产,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工业低碳化要求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发展模式,建立“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付出,达到最大的综合效益。为此,在喀斯特山区生态工业建设的过程中,企业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通过原料替代、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加强管理,扩大规模,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对原料、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处置的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污染控制指标,变末端治理保护为过程治理保护,实现资源、能源的最有效使用和“三废”减量最大化。作为贵州喀斯特最为集中的毕节地区是矿产资源大区,具有煤、铁、锌、磷等矿产资源优势。该区为发展生态工业,坚持升级改造、优化组合,打造一批规模大、技术新、效益好的强势工业企业。同时,对煤及煤化工进行了专门的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规划,实施煤电化一体化,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减排,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促进工业的低碳化发展。

3.加强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试点基地建设在“十一五”期间,贵州省以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试点城市和全省14个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试点基地为重点,对区域范围现有的煤、磷、铝以及铁合金等高耗能、高污染重点企业进行改造,初步形成了一批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企业和基地。远期到2020年为重点建设、跨越发展阶段,将建成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基础、基础设施建设主体、生态保障体系基础、人力资源开发基础和制度创新建设基础,力争煤、磷、铝、铁合金等重点行业资源利用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将贵州煤、磷、铝以及铁合金等资源比较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

4.积极发展喀斯特产业,推动生态产业化发展一方面,推动喀斯特产业发展。喀斯特地区岩石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石材加工产业,有条件的县,如罗甸、兴义等,观赏石产业已崭露头角。在充分研究喀斯特石山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应开发利用好喀斯特石山的生态功能,包括利用喀斯特洞穴冬暖夏凉的特点,作鲜活产品储藏库,气调库,贮存水果、蔬菜延迟供应市场,用洞穴作酒窖,养殖食用菌等。喀斯特地区地下水丰富,矿泉、冷泉、热泉、深井地下水的水质优良,有利于发展瓶装水产业。另一方面,促进建设工程性项目的生态产业化。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把维护生态环境同开发利用资源结合起来,寓生态建设于产业发展之中。例如,纳雍县在防护林工程建设中,以防护林为主体,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科学布局,多林种,多树种合理配置,乔灌草并重,发展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防护林体系。10年累计完成“长防林”工程总面积73.7万亩,按林种分,营造防护林47.8万亩,占64.9%,用材林18.4万亩,占25%,经济林7.5万亩,占10.1%。

(三)发展喀斯特生态旅游业,促进贵州喀斯特山区旅游业生态化发展

1.切忌盲目开发,确保喀斯特生态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在贵州脆弱的喀斯特环境大背景下进行的旅游活动不同于普通环境下的旅游活动,其开发建设和发展都要受到喀斯特基本环境条件的影响。喀斯特环境存在的基本问题是制约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的限制因素。生态旅游开发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的经济活动,按照经济规律,并不是每个具有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地区都适宜开发生态旅游业。对于那些区位偏远,开发代价过大,收益不确定的地区应暂时不作开发考虑。在生态开发中,应充分考虑喀斯特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统筹考虑贵州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及资源状况,做好环境影响的评价,确定合理的生态容量,并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以确保贵州喀斯特资源、环境的持续利用。

2.坚持生态旅游开发与喀斯特山区扶贫相结合发展生态旅游业是贵州喀斯特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条现实途径。喀斯特山区自然环境优美,山村野趣浓厚,农事活动新奇,乡土文化丰富,对外地游客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具有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极大潜力。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它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厚意趣,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又可达到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当地居民收入的目的。在耕地稀缺、水资源利用难度大、农业发展滞后的喀斯特农村地区,农业依然是当地群众赖以生存的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尤其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