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做好供应链管理范文

如何做好供应链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做好供应链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做好供应链管理

第1篇:如何做好供应链管理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1-0157-02

收稿日期:2012-01-10

作者简介:王玉勤(1979-), 女,河南汝南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物流产业经济、物流市场研究。

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应用型本科教育是要培养具有宽厚的理论知识、灵活的实践应用能力、一定创新意识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供应链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前沿内容,在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如何才能符合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认知“供应链管理”,真正起到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供应链管理课程在应用型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供应链管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涉及管理学、生产运作、物流管理及运筹学等多学科内容,这种综合性知识相对抽象、复杂、宏观,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于想象、接受和理解。同时,这门课程也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与社会实际联系非常紧密。从课程性质来看,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互配合,但在实际教学中多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对薄弱,这既与这门课程自身性质不符,也与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性要求不符。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忽视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本身的学科特点。只看到理论教学的重要,而看不到实践教学的作用。第二,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由于受学时所限,无法更多地开展实践教学。第三,缺乏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如物流实验室的建设滞后、实习基地的欠缺、国内缺乏真正适合供应链实践教学的软件系统(当前国内供应链软件大多侧重于供应链流程的模拟,无法让学生真正感知供应链管理的真谛)等等,这些都制约着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缺乏适用于应用型本科的教材

国内出版的供应链管理教材多侧重于理论研究,这样的教材更适用于研究型本科生或研究生使用,而不适用于应用型本科生使用。国内编写的教材普遍存在理论体系零散,知识体系缺少逻辑性,教材内容难度较大,并且教材内容雷同,缺乏特色、缺少针对性等问题。另外,教材与实践联系基本脱节,教材中联系我国的案例较少。教材中的案例多是供应链管理成功的案例,基本上没有真正能给学生以启迪的供应链管理失败的案例。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手段、方法的应用却显得非常单一。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多以课堂讲授为主,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有些虽然引入了部分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但是更多情况下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出现代教学应有的效果。有些虽然尝试使用游戏教学,但是由于组织能力、实际教学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未发挥出游戏教学真正的魅力。

二、对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一)明确学科性质和学习目标

如前所述,供应链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涉及内容广泛,这种综合性知识抽象难懂,仅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学习。搞好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与学,其基本前提就是必须明确其学科性质,明确供应链这一课程的特殊性,并结合学科性质以及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例如,对整个课程的内容划分不同层次,明确哪些内容是基本理论,必须掌握;哪些是延伸内容,学生可以自由探讨,有兴趣和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例如理论讲授、案例教学、学生自学、课堂游戏、角色扮演等等,对于供应链管理这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应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中,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首先,在案例教学中应尽量选择一些能给学生以启发的案例,也就是说有可分析性。比如在讲授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选择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可选择一些合作伙伴选择成功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企业成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值得借鉴。同时,也应选择一些失败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失败在什么地方,其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可从中汲取哪些教训。最后,教师应综合两类案例让学生分析假如你是一家公司的老总,你会怎样选择你的合作伙伴,这一次课的内容给你日后的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启发,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课堂学习对日后工作的重要性,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案例教学不能只选择一些成功的案例,真正能起到启迪作用的是一些失败的案例,要综合运用这两类型的案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其次,游戏教学,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非常乐于参与。但在游戏教学中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第一,教师在采取游戏教学时,必须经过非常精密的组织。比如“啤酒游戏”,这个游戏有一定的假设背景,学生参与的部分是对背景的延续,如何让学生真正置身到这个游戏中,是教师在组织这个游戏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在这个游戏中,学生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对角色的领悟程度对游戏顺利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正式开始这个游戏时,必须让学生事先熟悉这个游戏,并尽可能在正式开始之前,先选出一组进行演示,否则盲目的开始只会造成失败。第二,游戏结束之后,应对游戏进行回顾与总结,让学生总结游戏中的成功所在以及不足的地方。同时,教师应布置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游戏心得进行讨论。

最后,作业的设置也应多样化。作业的设置也应考虑到课程的特点,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作业的设置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1)传统的作业方式,对于一些需要识记的内容,利用问答题的形式来安排;(2)结合案例教学和游戏教学,可以采取让学生写学习心得的方式,总结其对案例和游戏中所涉及问题的认识;(3)为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教师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论文,让学生阅读,并写出读后感;(4)作业的设置还可结合角色互换教学方法(本文所讲的角色互换教学方法是指学生与教师的角色互换,也就是说,让学生担任教师,让学生来讲课),用学生做的教案与PPT作为作业。

(三)多维度开展实践教学

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的性质和应用型本科的培养方式皆要求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切不可忽视实践教学。实际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开展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进行。第一,教学实验的方式。此方式是充分利用模拟实验室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模拟企业实习、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制定市场运作策划书、为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等的训练,还可对学生进行企业管理、产品设计、沟通技巧等能力的综合训练。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更可以打破象牙塔教学的不足,突破传统教学的弊病。第二,校外参观、实习的方式。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去实地参观考察或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让学生置身真实环境中,亲身体会供应链管理的奥秘,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的业务管理过程当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方式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巩固理论教学成果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

(四)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很多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完全依靠教师的讲授。教师在授课时,不能仅传授知识,还应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不断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首先,多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空间。其实,在《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很多环节都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予以配合,例如在啤酒游戏中可以让学生对各小组的操作结果进行自我评定,用自身的体会和经验去改善优化游戏的操作过程,使其更贴近供应链的运作原理。其次,利用课题、大赛带动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相关课题当中,可以让学生从收资资料、整理资料开始,逐步参与到课题的研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相关大赛,比如“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让学生利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认识大赛案例存在的问题以及构造解决方案。

三、结语

供应链管理课程是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中重要的课程,在结合课程性质以及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搞好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习频.“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

学报,2007,7(6):90-91.

[2] 王桂花.供应链管理课程教与学的方法研究[J].中国市场,

2008,(49):142-143.

[3] 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第2篇:如何做好供应链管理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啤酒游戏 仿真软件

一、引言

供应链管理是运营管理主体研究内容之一。当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经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向原始供应商传递的时候,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需求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这就是著名的“牛鞭效应”。而啤酒游戏正是模拟“牛鞭效应”的形成过程,探究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产生缺货和积压的奥秘。它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设计出来用于供应链管理教学的一个生产和配销单一品牌啤酒的产销模拟系统[1]。啤酒游戏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啤酒游戏熟悉供应链系统中的库存管理,比较各种库存管理策略的优劣,学习库存管理策略中各种参数的意义和设定方法,并通过修改参数观察订货量、库存以及成本的变化规律。啤酒游戏能够较好地把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获得的知识系统地串联在训练的全过程中。由于该游戏充分反应了牛鞭效应,因此在游戏的基础上也可引导学生分析产生“牛鞭效应”的原因,以及消除或减小“牛鞭效应”的对策。

国外开发的一些单机版的啤酒游戏软件,提高了游戏的仿真程度,缩短了游戏模拟的处理时间。但在单机版的啤酒游戏中,多名用户不能组成一组并通过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构成一条供应链,而只能是每名学生和电脑扮演的其他角色组成供应链。网络版的啤酒游戏解决了单机版软件中的不足,允许多个用户共同参与同一条供应链上的啤酒游戏。但由于主要都是由国外的机构设计开发,用户访问权限有限,且无论是从游戏体验习惯、访问速度、游戏历史数据统计查询等方面都不适合国内的课堂教学应用。国内部分学者对啤酒游戏的模型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刘晓峰等提出了啤酒游戏的仿真模型[2]。袁旭梅等、刘秋生等、廖诺等提出啤酒游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3-5]。目前国内各高校学生在做啤酒游戏时基本上都是手工完成。为此,教师需要准备大量的道具,如供应链上每个角色的资料卡、订货单;各角色订货和发货的统计表、订单汇总表等;游戏完毕后,教师需要完成基于Excel表格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6]。而对于学生来说,手工完成订单任务并且人工控制订货提前期,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国内市场上可见到的大部分啤酒游戏软件都仅能演示,而不能操作。国内还很欠缺易用的教学辅助软件产品。

因此,有必要开发啤酒游戏模拟软件,通过角色扮演进行供应链管理中的决策活动,让学生亲临其境,体会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与运作原理,实现将啤酒游戏的手工操作转变为深刻的计算机仿真体验。

二、啤酒游戏模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1.软件功能设计

本软件是多角色扮演的游戏软件,需要扮演的角色包括零售商、批发商和制造商。各角色的分工为:零售商每期根据顾客(啤酒市场)需求信息,并结合当前库存,向顾客发货,同时向批发商下订单。批发商既要处理下游零售商的订单,又要向上游制造商发出订单。制造商要处理下游批发商的订单,然后根据库存和下游订单订制生产计划。软件设计目标是实现三个角色的扮演者在线进行啤酒交易和供应链管理。各角色扮演者能够在游戏过程中体会和熟悉物流过程,感受牛鞭效应。软件的工作应包含三个部分:订单与货物的定期传送与自动滚动、库存管理和成本计算(包括库存成本和缺货成本)。该软件包括两类用户,管理员和普通用户。各类用户对应的功能模块以及各模块的详细功能如表1所示。

表1:啤酒游戏模拟软件的功能

2.软件体系设计

结合啤酒游戏模拟软件设计与应用的现状,该软件技术方面的需求为:(1)支持多人同时并发式参与游戏;(2)支持Windows系统和Linux系统应用,网络版支持Microsoft IE、Mozilla Firefox等主流浏览器访问;(3)为保证访问速度,网络版需采用预编译的JSP动态网页,Javascipt动态效果以及结果图形生成技术。

针对上述需求,网络版软件采用符合J2EE(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标准的可重用四层B/S体系结构。本软件将啤酒游戏所体现的供应链业务流程封装到系统应用层,并采用构件方式实现。构件在设计上符合J2EE标准接口,在逻辑上可以针对不同供应链业务模式进行封装。通过构件接口,在软件中可以集成不同类型的供应链模式。在游戏中可以选择某一类型供应链供学生体验,也可以设置多种供应链同时运行,便于学生在体验中对不同供应链模式的特点进行比较。

在软件设计模式上采用了通用的MVC模式,MVC是Model(模型)-View(视图)-Controller(控制器)模式。在这种设计模式下,一个应用被分为三个部分:model,view和controller,每个部分负责不同的功能,如图1所示。

图1:啤酒游戏软件应用MVC模式的示意图

(1)控制器:在将单独的servlet用作控制器时(single-servlet-as-controller),servlet需要一些传递到请求中的信息来确定要执行的商业规则。这个信息或者作为查询字符串的一个参数来传递,或者,更多情况下,作为URL的一部分来传递。一旦完全确定了请求,servlet就委派一个bean或beans来执行商业逻辑。一旦beans完成执行任务,控制器将把持有数据的beans存储在适当的范围内。在啤酒游戏软件中,控制器的作用是接收用户的操作请求,处理各种请求参数,把请求分配给合适的供应链业务模型组件,并负责把处理后的结果提交给显示视图。

(2)逻辑模型(Model):在一个MVC Web应用程序中,模型的任务是由JavaBeans执行的,通常运用两个beans:执行逻辑的beans和存储数据的beans。这就意味着一个控制器将运用一个“逻辑”的bean来执行商业规则。这个逻辑的bean通常返回一个包含执行结果的“数据”bean。这个数据bean将被存储起来,以便JSP运用。这样就有利于我们所谈到的分离。在本软件中,逻辑模型主要用来负责处理供应链业务逻辑。

(3)视图(View):视图的角色是由JSP完成的。控制器将控制提交给JSP,使beans可以用于适当的范围。JSP可以根据需要安排响应的格式呈现给软件用户,如HTML或XML。

本软件的体系设计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1)采用系统控制器,通过一个状态机跟踪和处理面向操作的用户事件。这允许控制器在必要时创建和破坏来自模型的对象,并且将面向操作的拓扑结构与面向对象的设计隔离开来。这个隔离有助于防止面向对象的设计走向反面。

(2)利用MVC模型将用户接口与面向对象的模型分开。这允许同样的模型不用修改就可使用许多不同的界面显示方式。即学生在使用软件中可以通过图形、表格等多种形式查看软件结果。除此之外,如果模型更新由控制器完成,那么界面就可以跨应用再使用。

(3)允许软件的用户接口进行大的变化而不影响模型。每个用户接口的变化将只需要对控制器进行修改,但是既然控制器包含很少的实际行为,它是很容易修改的。 这为将来在软件中引入逻辑复杂的供应链模式提供了适当的灵活性。

三、结论

体验式教学方法往往比老师课堂讲授要深刻得多。通过对啤酒游戏的亲身体验,学生可以体验牛鞭效应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学会如何做好需求预测、缩短提前期,如何减少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对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知识也有很大帮助,并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http://beergame.mit.edu/guide.htm#CreateGame

[2]刘晓峰,宗蓓华.物流运作中啤酒游戏的Matlab仿真[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3(4):73-77

[3]袁旭梅,史丽君.啤酒游戏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价值工程,2007(4):79-82

[4]刘秋生,蒋国耀.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6):72-75

[5]廖诺,吴菊华.多级供应链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J].管理学刊, 2010, 23(4):53-55

第3篇:如何做好供应链管理范文

1、如何理解建筑业成本管理?

建筑业成本管理应该从“全员性”、“过程性”和“实时性”这三个特性上加以认识。

“全员性”。建筑业成本管理在空间上覆盖施工企业的管理部门及施工项目的各项管理岗位。施工项目成本交给施工项目部管理,企业仍负有对施工项目部的制造成本管理组织、指导、监督的责任。同时企业还需要对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监督和完善,利用技术、信息、资源来支持项目施工成本降低。

同时“全员性”还有另一层含义。工程项目施工的每一项活动都会涉及施工成本,每一个管理岗位的工作都与成本管理相关联,负有成本责任。也就是说成本是业务管理的经济结果按会计方式进行的归集,是全员工作的结果,而不是会计部门的专属工作。

“过程性”。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对象是每一个直接耗费及其关联过程。其控制内容包含成本计划,成本计划的执行、成本监督、成本核算和成本考核。由于成本管理每项活动都要纳入目标管理,遵循PDCA循环,决定了成本管理的“过程性”。

“实时性”。没有反馈就没有管理。在实际工程中会有许多修改和变化,造成项目成本控制模型发生变化,所以要求成本管理要能够实时地对施工过程各种具体问题做出反馈。而反馈必须基于成本信息的实时收集,同时必须实时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调整后作出响应,因此实时性是成本管理的最重要的特性。

2、如何理解信息化?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国家重要的政策。中国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力图不再重复发达国家先实现工业化再进入信息化阶段的模式,用信息技术改进提升传统产业,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传统建筑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应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利用“水泥+鼠标”的方式,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信息化从目标上应分三个层次:

1、提高效率。即是将常规的、固定的工作交信息系统处理,比如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大量文件或记录中找到所需的对象。信息系统通过将日常处理工作自动化而支持高效率。

2、提高有效性。有效性是指做正确的事情或者做为获得重要的经营成果所应当做的事情。通过信息系统提供完整的数据收集方案和信息处理逻辑,以保证工作的有效性。

3、推动企业再造。也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改变经营方式。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改变现有服务的本质,或彻底改变职能部门乃至整个企业的经营方式。

因此可以说企业的信息化就是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有效地收集和处理与经营管理相关的信息,综合企业流程再造,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的过程。

二、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与信息化的关系

1、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是信息化的切入点

建筑施工企业是项目导向型企业,突出表现为以项目管理为载体,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工程项目成本集中地反映了施工单位施工活动的经济效果,通过对工程成本的计算、考核和分析,可以反映施工单位的施工和管理水平。因此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信息基本管理单元,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通过成本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科学管理工作,为企业的施工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成本信息。通过反应出施工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达到不断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但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预想不到的工程变更及其他情况使得成本的控制非常困难,这些必定存在的各种变化决定成本一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动态控制。要做到动态控制,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在于信息的畅通性,成本差异如不能及时反馈回施控主体,成本控制就无从谈起。

如果仅靠人工去完成所要求的大规模数据的计算、收集并整理,效率势必非常低,几乎不大可能进行有效的控制,所以必须进行信息化,使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得以相互连接,实现网络资源高度共享和及时处理,从根本上改变业务运作时间差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的滞后状况,才能实现动态、过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进而使得成本管理的动态控制得以实现。因此,项目成本管理是信息化最佳的切入点。

2、成本管理要求信息化的高性价比

企业的竞争力如何提升,简而言之,就是在与同行业相比中,成本降下去了,效益升上来了,这就是企业竞争力上升的表现。信息化的目的就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其关键就是为降低企业成本,增加效益。

但是同时信息化也是一种工作手段的变化,必然带来工作方法的变化,对生产组织的变革和劳动者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升级,也是一个成本的投入过程。因此,建筑企业成本管理需要正视企业信息化的代价,如信息软件和设备投入、人力成本和维护成本等等。

企业都期待信息化有双重功效:在短期内明显降低成本,同时还要获得长期竞争优势。要压缩成本,意味着必须减少系统功能、制定标准使得系统更加通用,还要削减人力开销;而增强竞争力则需要系统更贴近业务模式,并且加大在人力资源培训上的投入。显然,很多时候短期动作无法与长期目标进行妥协。所以准确的信息化定位将直接影响信息化的性价比。

企业信息化水平分5个层次:1、本地化应用、单项业务管理。2、集成化应用,理解各独立运行系统连接的必要性,逐步实现一体化。(是信息系统趋于成熟的标志)3、业务流程重新设计,转换企业工作方式。4、对企业的整个供应链的工作流程重新设计。5、业务领域的重新定义与扩展信息技术进入各业务范围。后三级属于高级发展阶段。

信息化对企业是一场革命,是带动企业升级和各项工作创新的突破口,所以建筑企业需要针对自身行业方面的特点和管理现状定位信息化的层次,选择有利于提高自身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具有良好性价比的信息化方案,才能避免出现不解决企业问题、劳民伤财的现象。

如何做好性价比?需要做好“IS规划”和“汀规划”。所谓“IS规划”(1nformationSystemStrategicPlanning,简称ISSP)是:在理解企业的发展远景、业务规划的基础上,形成信息系统的远景、信息系统的组成架构、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以支撑企业业务规划目标的达成。

而“IT规划”(1nformationTechnologyStrategicnanning),是承接IS战略之后,对信息系统各部分的支撑硬件、支撑软件、支撑技术等进行计划与安排。通过以上的统筹安排,才能保证信息化与成本管理相互促进,以最低的代价实现信息化,提高企业的经效益,真正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目的。

三、信息化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企业最初主要把降低人工和材料成本作为提高利润的手段,因而被称做“第一利润源泉”。当人工和材料价格降低到一定限度时,企业又将注意力转到扩大产品销售上,这种途径被称为“第二利润源泉”。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每个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终究有限,于是企业开始注意降低物流费用,面向市场的供应链管理被形象的称为“第三利润源泉”。所以,“市场的竞争将不再是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供应链管理,信息先行”。对于供应链上的竞争,输赢在于谁的供应链运作更为快速、有效、更为经济。因此基于信息技术的供应链成本管理将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新突破点,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起着决定性作用。

所谓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中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每个贸易伙伴既是其客户的供应商,又是其供应商的客户。

他们既

向其上游的贸易伙伴订购产品,又向其下游的贸易伙伴供应产品。企业在建立、完善自身的供应链管理时,需要大量准确及时的信息,如市场供应数量、供应价格、需求数量、需求价格以及库存数量、品种、质量、规格等等,一旦出现遗漏和错误处理都将直接影响供应管理的效果,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只有进行信息化,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分析规则,才可以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收集处理,进而对企业的整个环节进行自动化的财务结算和审核,全面掌握企业在整个供应链环节的支出,改进企业的各个供应链环节,获取更高的效益。

第4篇:如何做好供应链管理范文

关键词:物资采购 计划管理 问题措施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没有制定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往往会造成对物资的浪费,进而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同时因为没有计划的使用,也会对生产的效率造成影响,只有开展物资采购计划,才能大大降低采购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为企业争取更大的利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物资采购的计划的制定,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它是通过对企业各个生产部门往年生产经营所需物资资源数据的汇总整合,并结合当年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和企业当前库存情况,来制定的物资采购计划。该计划的制定不仅需要真实记录往年的物资使用情况,还需要物资采购部门和物资使用部分相互配合,物资采购部门严格执行采购计划,物资使用部门按需使用物资,并及时反馈物资使用情况,根据物资使用时效,以供采购部门及时补充和调整物资的分配,提高物资使用的效率,从而大大减少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当然物资采购计划制定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下面本文即对物资采购计划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处理这些不足的建议。

一、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物资采购计划缺少准确性

物资采购计划根据多个方面来制定,包括每年各个部门物资真实使用情况的数据统计,已有库存资源的数据统计,企业资金的流动情况等等。

1、每年各个部门物资使用真实情况的统计不实

有些企业对于物资管理,往往没有制定一套完整的企业管理流程,造成的问题是对于资源的需求都是没有计划性的,有需要就申请,这些物资有没有真的落实到实处也无从查证,所以第一个往年的物资使用数据是否贴合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不能确定;第二个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生产经营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对于物资的需求也在增加,如何根据往年的不能保证真实的物资使用数据来制定本年的物资采购计划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2、对于物资的储存管理没有系统性

物资供应的几个环节中,物资的储存是其中重要的一块,如何做好购买的物资进行储存管理,是充分利用物资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现在的企业在物资储存管理这块没有重视,认为有地方存放,有人照看就行,没有对物资的使用情况时时进行清点和统计,没有入库和出库的流程管理,造成的结果是某些物资的库存信息匮乏,使得一些物资的堆积时间长久,超过物资的使用合格期,只能废弃。库存的物资信息如果不能准确的记录,制定的采购计划就不能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二)物资使用反馈机制缺失

物资采购计划主要是针对生产部门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是各个部门在使用物资后,没有及时登记使用情况或者物资使用过程中的问题,造成制定物资采购计划的部门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采购数量,或者及时更换有质量问题供应厂家,给企业后续的生产经营造成很多的麻烦也不利于企业控制生产成本和质量。

(三)缺少专业的物资采购人才

知识经济,人才即是企业的未来,每一个岗位都需要有专门的人才来履行该岗位的职责,企业在选择物资采购部门的人员时,优先考虑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熟知各个部门实际工作及所需资源和统计好库存情况,对于物资采购的计划有深入了解,杜绝和造成资源采购计划严重不符合实际,确保减少企业不必要的生产成本。

二、企业采购计划管理的建议

考虑到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的重要性,企业相关部门首先要从思想予以高度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管理,以保证物资供应的正常,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保障。

(一)真实统计分析各部门物资使用情况

制定企业的物资使用管理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的物资供应,必须写申请书,对某一个时间段内的生产所需物资的数量进行分析,根据以往几年生产活动的规律,而不是根据以往几年领用物资的登记数据,切实有效的提出需求,物资管理部门需要有专业知识的人进行审批核准;

减少临时申请的次数,必须规定所有领取物资的部门,按批准的申请领用,在这一个时间段内做好使用的计划,不能没有限制的使用物资,造成最后物资的缺失影响生产作业,任何超出申请书计划的,都需要各个部门自行解决。

(二)正确选择管理系统

针对物资使用过程中信息反馈不及时,库存物资信息统计不准确等的问题,这些都是管理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很多企业都使用上了有效的管理系统,用来对物资的采购、使用进行全过程的监控管理。从西方引进了ERP 系统即是这样一种管理系统,它能对物资采购的计划进行管理。ERP 系统是在物资资源计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新型集成化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且在供应链范围内实现了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注重对采购人员的管理

选择合适的人员来进行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并进行物资的采购,是保证物资有效使用的关键环节。一个是加大物资计划制定的人员的数量,让他们深入各个部门进行调研,并且掌握生产经营的规律,保证物资计划制定依据的广泛性和准确性。第二个是要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监督和培训,由于采购工作的特殊性,往往存在很多的利益诱惑,需要有专门的培训,一个加强他们的业务水平,另外一个提高采购人员对法律知识的认知和职业道德素质,确保采购活动按计划严格照章办事。

第5篇:如何做好供应链管理范文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依托发展的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公司(下称“得尔达”)总经理戴岭认为,做好VMI、DC是保税物流企业的根本,解决报关、退税问题、JIT应该成为保税物流企业有别于其他物流企业的特色,而做好供应链上的纵深服务应该是保税物流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记者:作为保税物流区域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得尔达主要提供哪些服务,有哪些优势?

戴岭:得尔达物流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18日,注册资本2560万元,是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保税物流服务、供应链服务以及相关增值服务。公司客户群主要为生产型企业以及物流企业。对于生产型企业,得尔达正在以积极的态度开拓更多的客户;对于物流公司,得尔达积极配合物流企业的业务进程,提供物流服务以及孵化器功能。得尔达的业务量目前在苏州工业园区排名第一,年营业额超过1.2亿元人民币,业务模式主要有VMI、DC、快进快出越仓、收付汇业务、资金代垫付业务、供应链管理与优化、普通仓储物流及配送、货代报关等。

得尔达发展的主要特色是依托政府平台,面对苏州工业园区内企业,为企业提供优化的物流供应链服务以及解决企业资金流向问题。得尔达的优势在于与政府、海关、商检关系密切,可信任度高,是海关报关协会理事单位,商检理事单位之一。同时,母公司苏州物流中心以公司形式隶属于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旗下不仅有得尔达这样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还有具有一级资质的货代和报关公司――苏州工业园区报关有限公司。这些公司功能互补,能以更低的物流成本,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优化、高效的物流服务。

记者:通过得尔达这两年的运营,您认为保税物流和普通物流相比,主要区别和特点是什么?

戴岭:保税物流最主要的功能在于便于国外贸易和国内物流的衔接。与普通物流相比,保税物流主要能解决以下几点问题:1、解决一般贸易商品入中心退税问题,货物入区即视同出口,得到退税,货物在国内内销视同进口,依照海关规定征税;2、解决一般贸易进口商品保税问题;3、解决加工贸易中深加工结转货物境外一日游问题,即不必再到境外进行货权转移。下面我以得尔达为例介绍保税物流的具体操作流程。

入区作业:第一步,货物进入保税物流中心时,企业客户委托得尔达凭货物进境备案清单、运单等单据向海关办理货物报关;第二步,由得尔达向国检办理货物入保税物流中心后的动植物、卫生检疫等;第三步,货物进入保税物流中心内进行存储、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等作业,海关将货物记入得尔达的电子帐册。

出区作业:第一步,出区报关时。由保税物流中心代企业向外经贸主管部门办理进口审批手续,对加工贸易、免税设备等,向国检办理进口货物法定商品检验、3C认证、旧机电备案等;第二步,得尔达按客户要求将货物配送到保税物流中心外,得尔达和企业客户分别向海关报关,海关向保税物流中心外企业签发进口报关单付汇联;第三步,若是货物按一般贸易方式运出中心,则海关按规定征收关税和增值税,企业客户直接向境外供应商付汇,或向得尔达付汇,允许购汇支付;第四步,企业客户凭得尔达的货物进境备案清单和保税物流中心外企业的进口报关单等单据,向属地外汇管理部门申报外汇核销。

记者:您刚才谈到DC和 VMI是得尔达的主要业务模式,那么,请您结合得尔达的运作模式,谈一谈与普通物流企业相比,保税物流企业做DC和 VMI有何异同,难点何在?

戴岭:保税物流企业提供DC(配送中心)和VMI(供应商管理库存)服务,与普通物流企业的区别主要是增加了报关、报检过程,同时强调了货物的仓储、配送管理。VMI对保税物流而言,即供应商通过租用物流服务商的保税仓库,委托其进行库存管理及配送等物流服务。供应商将其产品存放在物流服务商的保税仓库内,此时无须缴纳关税与增值税:物流服务商根据供应商的指令,负责货物的出区报关及配送到客户工厂,并根据实际要求提供分拣、包装、扫描、包装等配套服务。

得尔达物流公司的VMI具体操作过程如下:货物入库时,第一步,由得尔达物流公司根据WMS系统对库存进行管理,供应商通过传真或者网上下单形式,通过订单系统录入得尔达的WMS系统;第二步,由得尔达的cs客服人员先录入货物信息、货主信息等资料,通知确认后进入“预到货录入系统”;第三步,得尔达把信息发送到仓库管理人员系统处,由仓库管理人员依据报关单对入库货物实际数量进行核对;第四步,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分拣、包装后安排上架,通过手持终端扫描库存条码,完成入库上架程序。货物出库时,得尔达CS人员接受客户出库订单系统要求,通过WMS系统产生预出库通知;再由仓库管理人员按照系统数量与金额进行分拨出货;最后由具体操作人员完成货物报关、运输等作业。

记者:作为上下游企业的物流节点,得尔达在对客户提供保税物流服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应如何做好保税物流为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戴岭:在为客户提供保税物流服务时,最先考虑的因素为货物的运送时效性以及物流成本的控制。同时,公司应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战略,建立有效的管理组织,实行严格的物流成本控制,把物流当作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将仓储、运输、装卸、采购、包装、分拣、配送等一体化物流服务真正提供给客户企业。作为非常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目前,得尔达已经与生产、配送、采购等不同业务类型企业之间形成合作,从而建立了完整的供应链。

记者:目前,国内保税物流企业的管理与运作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可以从国外企业的运作中得到哪些借鉴?

戴岭:国内保税物流的问题表现在:首先,管理理念滞后。目前很多国内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缺乏现代物流理念,没有把物流当作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是将其置于附属地位;第二,缺乏统一规划,相当多的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归入一个统

一管理部门,并由管理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第三,技术设备落后,在物流运作中,企业缺乏对EDI、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但我认为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即市场的混乱和企业的无序竞争。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和节奏,而且不能充分利用供应链的整体优势,造成我国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竞争力低下。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国外企业得到一些借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物流无国界”、WTO成员国之间经贸往来日趋活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美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竞争时,先后实施联盟战略,即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当然,世界成功物流企业在业务结构、运作模式、赢利模式上还具有诸多优势,比如,可以做到有效的地区覆盖,拥有指挥能力强、控制能力强的管理层,具备高水准的综合技术、财务资源和经营策略等,这些都值得中国的物流企业去认真研究、分析、借鉴。

记者:日前,国务院提出建立综合保税区,这对保税区的未来发展和为保税物流提供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有何意义?

戴岭:近期国务院提出建立综合保税区,主要是将保税物流中心、保税区、港口与出口加工区合并,通过整合功能,实现优势互补,将其建设成为综合保税区,即自由贸易区的雏形。这一举措的实施,将使保税区域内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以适应开放经济的需要,促进贸易自由化,推进国内经济的结构性改革。

建立综合保税区政策的推出,可以实现真正意义的商流带动物流,同时对所有做保税物流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保税区的建立将促使第三方物流公司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增强配套功能,降低商务成本,强化产业特色,提高产业发展层次,提高集约发展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在单纯提供物流服务或者简单加工增值服务的基础上,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结合出口加工区内企业的特性,对客户企业产品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提供更为完善的物流配套服务。这就需要现有第三方物流公司对自身资源进行一次全新的整合。同时,建设综合保税区也为保税物流区域内第三方物流公司真正介入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契机。

记者:最后请介绍一下得尔达将来的发展方向。

戴岭:得尔达的发展计划是依托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制造集群的国际运输中转枢纽、区域运输分拨中心和地区共同配送与物流增值加工中心。得尔达虽然成立只有短短20个月,但是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今后,得尔达在巩固现有业务量的基础上应力争做大做强,走出长江三角洲,开发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客户,成为沿海地区的知名物流公司,并通过与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强强

合作,建立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物流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及时高效的物流服务,真正实现物流优化企业生产链的最终目标。

第6篇:如何做好供应链管理范文

关键词:制造业;采购管理;协同模式

一、国内制造业采购管理现状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主要是管理单个企业的信息,加之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是中断的,信息交流、技术合作、成员之间不能有效及时的进行沟通。同时我国传统企业仍然存在积极性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内部资源信息残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对企业调整加以改进。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原材料的费用高达整个销售收入的五分之二至十分之七左右,这可以说明我国采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定价和整个供应链的收益问题。同时制造业的发展还存在生产效率低下、缺乏合作、缺乏采购管理意识和危机意识、信息化利用率低、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调查、理念更新慢等众多问题,这就迫使企业对内部各个环节和阶层进行改革。在合理利用信息集成技术、加强管理合作的同时,也应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这些措施来提高企业的自身形象和能力,增加企业竞争力,利用有效资源有效发挥企业作用。

二、对协同模式的相关认识

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同时也需要对企业内部各个环节进行调整。制造业中采购环节的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最终收入状况,所以采购环节是至关重要的。而细分采购环节,则采购的成本、服务水平等就至关重要,协同采购可以从采购环节让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协同采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企业中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以及各种资源的环节;二是指整合、联合组织的所有部分进行实习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两种含义的共同点是通过外界或者内部各个部门等因素资源的协调,帮助企业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模式,获得利润。在协同模式的影响下,制造业中的采购环节会更好的利用外部资源合理的进行采购工作,从而优化采购环节。

三、采购管理中协同模式的运用

1.现代采购的主要方式。采购是制造业中对原材料、零件的购买,然后再进行生产加工,现代采购结合网络平台、电子科技、交通网等现代化技术,与传统采购方式相比更加合理先进,符合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潮流。比如传统采购方式存在营业分散、采购方式单一、库存控制率低、资金周转慢、资源利用率低等弊端,现代采购中主要运用订货点采购、JIT采购、电子商务采购这三种采购模式,很好的解决了库存问题和质量问题(利用先进的科技对原材料进行扫描检测)。同时使得供应商与厂家之间形成了一种方便、直接的交流方式,随时传递库存信息和原材料使用量等信息,以满足制造业和供应商双方资源的协调情况。特别是现代采购中的电子商务采购方式更受制造商的喜爱。它是利用网络信息由厂家自己选择材料需要的件数、材质等信息,然后进行下单支付,由卖家直接进行送货、搬运等过程。这样既减少了制造商的运输费用,又节省了制造商的时间成本,提高效率,以最简单的方式进行采购活动,实用方便。2.企业内外部协同采购模式。协同采购通过供应链管理策略的实施加深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流联系,使得两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整体。物流问题、资金流问题、信息流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有效整合,使得采购管理也可以进行统筹管理。从战略性采购层面上,协同采购模式包括企业内部协同和企业外部协同,制造商需要在内部成立一个采购管理系统,同时与供应商加强信息交流程度,在每次进行采购活动时使其发挥作用。比如企业成立一个采购系统,然后这个系统会根据制造商所需进行采购的物品种类、质量、数量、货源、价格、运输方面的信息,为企业节省资源,同时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进行合作协调,降低成本。首先是企业内部协同模式,它是指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环节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模式。在各个部门之间既竞争又合作以此来促进各个部门以及整个企业的进步,比如成立一个采购系统,内部再细分各个环节的职能(如材料运输、材料检测、材料进库等等),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合作、衔接,同时又竞争(工作效率的竞争和成效的竞争等),最终达到企业内部的协同。其次企业外部协同指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协同,企业的需求量与供应商库存的多少都需要两者进行协调,通过这种方式让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更加密切,同时更能保证效率,比如企业需要5000件原材料,但是供应商只有4000件库存,那么两者之间就应进行协调、调配,供应商可以选择从其他地方进行调配过来,或者企业可以换一家供应商进行购买。这种企业外部协同的可操作性在于两个单独的个体在活动上进行合作交流,企业可以根据供应商的情况对企业内部生产进行适当的调节,同时供应商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决定进货量或者其他要素,这对企业进行采购活动都是有利的,企业内外部进行资源的协调分配可以节省采购成本,使企业获得利润。3.细分采购协同模式。采购环节包括众多细节,其中对采购职责的划分、供应商的管理问题等环节都需要进行改革,使之适应现代采购模式。首先明确工作任务内容的划分,一些部门需要负责对货源质量的确定,而这就包括对供应商的选择问题,选择上主要考察供应商的信用度评估、产品价格波动以及对货源配送等细节。比如价格不合理的还需要进行协调议价,达到最满意的价格,然后经过一系列的考察研究确认就可以拟定采购合同,交给具有审议职能的部门审议;接着需要调查采购部所提供的基本信息是否属实,对供应商进行更深层次的调查,确认无误后进行最终批准;有质检职能的部门则需要对所购买的原材料进行质量的审核、检验,同时对材料的一系列信息进行最终抽样调查或者检验,达到万无一失;其他部门负责接收、检验材料,办理入仓手续,为生产部门提供资源。只有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依照自己的职责进行工作,协调合作才便于很好的完成采购作业。其次是供应商的管理方面,企业在供应商的选择方面一般是经过慎重讨论后选择的,会有专门的供应商评审小组收集对新、老供应商的综合能力、年度评审等资料进行讨论,把各个供应商分为等级进行排序。在平时的采购问题上就优先考虑等级高的供应商,同时对于价格方面企业也会进行综合讨论定价,采购时企业会选择3至5家供应商进行比价,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以求达到最佳价格,接着当供应商提供货物后,必须由双方对产品进行抽样调查,以确保质量问题,通过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考察的方式使得企业的材料在价格、质量方面都是上层的,在减少成本的前提下也保证质量,符合现代制造业下协同模式的理念。在现代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制造业的发展应该突破传统管理理念,结合新型形式下的协同模式对制造业的材料采购环节进行有机调整改革,使之适应企业的发展,给企业的科学化运行和管理带来更大的改善,实现企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韦竹君.协同采购管理方法研巧与系统实现[硕±学位论文].哈尔療,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2]李明强.采购供应链的协同管理研巧[J].现代商业化,2013,10:98.

[3]符琪.基于协同商务的供应链采购管理[J].现代商业化,2007,05:111-112.

第7篇:如何做好供应链管理范文

韩露,现任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售后物流事业部总经理,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2003年进入上汽集团工作,经历涉及汽车销售(新车、二手车)、汽车服务(汽车租赁、汽车俱乐部、汽车饰品与维修)、汽车物流(整车、售后)。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本运营、服务营销及供应链管理。

记者: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安吉天地售后备件物流业务的开展情况。

韩露:汽车售后备件是指整车销售后进行正常的保养、维修时所需要的零部件,备件需求在物流领域衍生出两个主要业务,即售后备件的仓储管理和运输管理。具体来说,在仓储管理方面,安吉天地可以为客户提供仓储规划、库位管理、库存管理、订单管理等传统的服务,并通过对各种类型备件的调研分析,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帮助其加快周转效率,实现全国区域的仓储网络优化。在运输管理方面,安吉天地目前开展了多种业务模式,如备件的入库运输、仓库间调拨、快件运输、循环收货等,以及索赔件回运业务。同时,根据不同客户的特点,将订单分为常规、紧急等多种类型,提供干线、零担、快运等多种运输方式。

记者:与入厂物流等其他汽车零部件物流相比,售后备件物流有哪些特点?

韩露:汽车备件物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的不确定性

入厂物流是支持整车制造,因此有很强的计划性,在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监控。相比之下,汽车备件的订单来自全国各地,企业很难对这些需求做出来源、时间、数量等方面的准确预测。同时,季节、气候、主机厂促销等方面因素也会给备件物流的需求带来波动。这种波动有时可能是企业正常工作能力的3~4倍。

2、流动的偏好性

生产一辆汽车所使用的零部件是固定的,而售后备件中不同零部件所占的销售比例却很难确定,这决定了其采购方式的不同。

3、保供给盈利为目标

对于4S店或维修站来说,备件是实现销售盈利的前提。如果无法及时提供客户所需的配件,就可能造成一份订单的流失。因此,4S店或维修站以及为其提供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需要具有很高的库存管理水平和及时的配送保障体系。

4、分布式库存

汽车用户地域分布零散,而交通事故与汽车故障又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为了保证维修服务的响应时间,汽车主机厂需要在主要的消费市场设置库存,于是就形成了一个由众多库存机构所组成的分布式库存体系。

此外,目前主机厂都在扩张产能,而国内零部件企业的产能扩大有限,且首先要支持整车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备件供应体系的保障性不足。零部件供应厂商在保障主机厂需求的策略下,会利用其剩余产能为售后备件供货,这给售后仓库造成不均衡、大规模的收货压力,也给售后备件物流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记者:针对备件物流的上述特点,安吉天地是如何做好备件物流服务的?采用了哪些相关技术与解决方案?

韩露:专业的公司要具有专业的眼光,采用专业的工具和方法。第一,规划先导,近年导入SMART分析技术,开展售后供应链规划。第二,零缺陷启动,导入ZDS项目管理方法,在项目管理初期就采用精益方法,提高导入期质量,减少振荡。第三,所有项目的日常管理采用Kaizen、BasIc Lean等工具,在操作层面推进精益理念。第四,技术创新。几年来,在IT系统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讨论和尝试。除了常规的TMS、WMS、GPS之外,尝试条码、呼叫中心等系统的不断开发。同时,开展专业的网箱设备研发,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保障。第五,开展总部层面的项目定期评审(SCA),通过不断提高评审标准推进各项目运作水平的提高。

记者:目前,国内主机厂在备件物流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模式?这对第三方物流服务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韩露:从国内市场情况来看,主机厂的做法有很大差异,具体体现在运作策略、仓库布局策略、物流管理策略等方面。运作策略方面的常见做法有:主机厂自行管理(如上海大众广州仓库);主机厂将4S店或维修站的备件订单交由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管理(如上海大众上海总库);将采购好的备件直接买断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管理(如上海大众北京仓库)。仓库布局方面的做法包括全国平行布局和总分库布局。物流管理策略方面的做法分为主机厂输出管理标准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复制、由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自行提供管理标准。

主机厂的多种管理模式也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在备件物流服务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考验。从战略层面上看,国内的物流行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机厂缺乏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和丰富运作经验的管理人才,这也是造成他们在备件物流管理上存在期望很高与实际运作能力不足之间矛盾的原因。从运作层面上看,第一,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自身的能力不强,设施设备的机械化水平和员工的素质无法保证为客户提供高满意度的服务;第二,面对各种各样的客户和供应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必须在每个项目中协调好内部资源,这对项目负责人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最后,是双方在投入产出方面的认识差异,一定的投入是保障服务水平的必要条件。在目前成本压力日益增加的社会条件下,难以兼顾价值。

记者:在售后备件物流领域。安吉天地大胆创新管理模式,不仅帮助客户取得了显著效果,也因此获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请您就模式创新方面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韩露:为了满足不同主机厂的备件物流管理需求,安吉天地不断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说每个项目都有各自的特点。在此,我想介绍一下我们为上海通用(SGM)实施的“售后服务备件JIT物流创新模式”,该项目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汽车物流分会2010全国汽车物流行业年会上荣获了“汽车物流创新奖”。

SGM JIT项目将现代化售后汽车物流精益管理JIT模式融入到实际运作中,进一步提升了零部件售后汽车物流的管理和运作能力。在传统模式中,零部件的流转通常按照“供应商总库分中心维修站”方式进行。这种模式要求安全库存保有较高水平,而且运作环节多、周转速度慢,频繁的上下车和出入库操作增加了日常仓储的工作量,也增加了企业及客户物流成本,无法满足现代物流的需求。

对此,安吉天地根据SGM的业务运作特点,设计了具有现代物流特色的物流模式,通过大量的订单数据分析将SGM的600多个品种纳入了JIT项目,改变其业务流转模式和订单频次,并运用现代物流中“CROSS DOCK”(越库配送)概念和方式进行分拣、装车和配送,减少了零部件上下架和出入库等重复操作和“总库分中心”的仓储和运输环节,提高了售后物流供应链的JIT运作水平。

据我们测算,新模式的运用大大加快了SGM的备件物流周转,可以节省大量的库存面积,不仅解决了SGM和安吉天地库存过高、仓储面积不足、资金积压和运作成本高等问题,为SGM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按照每月节省仓储成本40万元计算,每年可降低成本516多万元。同时,该项目的实施对整个售后汽车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理念和技术创新支持,有助于逐步实现与国外先进汽车物流企业的能力接轨。

记者:要做好汽车备件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需要哪些技术支撑?

韩露:就技术方面而言,第三方物流公司要服务好客户,信息系统的作用不容忽视,通常需要采用WMS、TMS、GIS、GPS等物流管理中一些常见的系统。但目前在具体的备件物流运作中,并不是所有的物流企业都具备这样的条件。原因在于主机厂的仓储管理系统涉及到每一个零部件的实际价格、数量,与其财务系统紧密结合,因此几乎所有的主机厂都不会轻易向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开放其备件的仓储管理系统。

记者:您如何看待目前国内备件物流市场的需求?对此安吉天地进行了哪些准备工作?

第8篇:如何做好供应链管理范文

一、低碳经济概述

伴随着全球人口与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在为人类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环境安全问题。全球气候的不断升温、能源资源的日渐枯竭,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逐渐恶化已经是人类自工业革命时代以来对于环境影响的不争事实,也正是基于环境的日益恶化导致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愈发警醒。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环境“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这一概念最初是由英国政府于所作的《能源白皮书》所提出,自其首次被提及以来这一区别于传统高耗能、高增长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重点突出了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其需要能够构建起新型的产业与能源结构,主要是通过以最低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来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产出。因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存在有密切的相关性,并将严重影响到人类的能源与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其必将会导致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出现重大的转变,因此,甚至也有人将低碳经济称之为“工业4.0”。

虽然低碳经济这一概念距离其首次被提及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然而在此过程当中,人们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依然保持观望的态势。这主要是由于在人类以往的工业革命时代,化石燃料满足了人类主要的能源需求,并且在目前的经济与技术发展情况下,化石能源的市场竞争能力依然还是要优于其他的能源类型,因此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代价过于高昂。但是伴随着化石能源稀缺性的限制,国际油价必将持续走高,同时应对气候恶化的观念与呼声日益强烈,特别是伴随着近些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情况的逐渐增多,导致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发达国家设定了能源减排的责任目标并基于此进行了积极的政策调整,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经逐步达成了全球性的共同认知。目前,已经有大量国家将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其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转型的重要构成内容,此外还有部分国家将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开发工作作为了新的发力点,积极的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并借此来实现对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日益成为了目前世界主流的经济发展方式,并且其在未来的世界经济当中必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同时发展为一类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1.非政府组织制定温室气体核算标准的影响

伴随着人类社会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温室气体”效应也日益严重,并且引起了人类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可以经常看到。而要想改善这一情况,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即为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如何确定温室气体到底排放了多少,便需要明确其具体的核算标准。对于温室气体的排放,虽然目前在国际上存在多项标准内,并且存在有明显的差异性,然而当前被人们所广泛接受与认可的即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以及“国际资源研究所”提出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目前这一核算标准已对国际贸易规则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大量的企业均将其视作为自身企业的碳排放标准。此体系是目前所有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当中最为全面的,其重点囊括了目前大部分相关的温室气体计算与测量标准,具备有一整套系统化、整体性的碳排放核算流程,能够给予企业提供以明确的对比参考,从而促使企业能够明确的了解到应当如何做好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倡导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必定需要能够避免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首先便需要明确相关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因而,目前由相关非政府组织所制定出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2.企业实施低碳供应链对于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实施便是为了促使实现低碳化的经济发展,进而所采取一种经济发展策略,其主要是针对企业的日常贸易活动,简而言之:企业是低碳化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目标与对象,以及对低碳规则进行制定的主要参与者。只有切实的依据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需求,从企业长远发展的层面来思考经济发展模式,不单单需要注重眼前的发展利益,更应当遵从政府的号召,将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经济的前提要素,大力推行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方式,并注重供应链的发展,方能够让有经济业务往来合作的双方实现共赢。自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被提出之后,许多规模较大的企业基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都是带着积极的心态去实施的,因为其明白低碳化发展模式的价值所在,且表明自身低碳经济的发展态度,并基于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选取相适应的经济策略来制定出相关的发展战略。企业最终将会于自身的供应层面来着手考虑,并通过整体的上、中、下游产业链来实施相应的低碳化发展策略,尽可能的降低对于能源资源的过度损耗、降低温室气体的额排放,并最大程度避免对于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企业要想实施以低碳化的供应链发展模式,就必须要能够将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政策予以彻底的落实,积极响应低碳化经济发展模式的号召,促使低碳化的经济发展理念能够深入于企业的全体成员心中。因此,企业实施低碳供应链对于国际贸易规则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3.能源与气候变化标准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实施以能源与气候变化的标准化制定过程当中,对于国际贸易的规则也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在低碳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当今社会,国际标准化标志作为一项制定国际标准的机构组织,其能够通过对于能源以及相关气候变化指标等标准的制定,并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尤其是在能源与气候变化这两方面。因此,我们目前也可观察到: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出的能源以及气候变化标准,其对于国际贸易规则所产生的影响重大而深远。虽然这一组织机构并非由政府官方所构成,然而其在国际上的信誉度却并未因此有所下降,甚至比一些国家政府的信誉度更为人们所接受。因而,大量的企业均是基于对于自身情况的分析,并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出的标准为指导依据,来明确应当遵循哪些标准并予以落实执行。也正是基于具备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于能源与气候变化指标等相关标准内容的制定,使得大量的企业能够得到有效的参考依据,并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指导理念之下,促使企业的低碳经济政策能够得以更为良好的落实。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出的能源以及气候变化标准对于国际贸易规则所产生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

三、中国的应对策略

1.加强对私营标准与低碳规则的重视

尽管目前国际上大部分的低碳经济标准均非官方所制定,不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然而也正是由于其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重视与遵从,其本质上也就具备了强有力的约束效果,在国际贸易供应链管理当中只有加强对于相关规则的重视,并合理化的予以应用,方可确保其有助于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并且在对内方面政府也应当积极的鼓励私有企业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以促使低碳标准规则能够得以更为广泛的推广。

2.重视区域贸易协定的规则

在当今时代,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迫使大量的区域贸易协定也不得不将气候、能源等问题纳入到协定内容当中,因此世界各国对这一方面的内容也越来越重视。重视区域贸易协定当中的规则制定,不论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思考,还是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角度来说,都必将会牵涉到相关的低碳准则。而我国最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我国签订了大量的区域性贸易协定,例如中国与东盟自贸区、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等区域性贸易协定的签订,势必会导致我国与周边国家、地区开展更为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并促使在贸易资源的共同分享,以及谋求共同发展方面做出重大的贡献。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相关规则标准制定与完善也必须要能够紧跟上。在目前的国际经济发展大背景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要想能够取得一席之地,谋求长远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区域贸易协定规则,加强同相关合作国家的全方位合作。

3.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尽管在低碳经济的相关标准内容制定过程当中,许多标准并非由政府官方所制定,然而其所产生出的影响力价值却一点也不输于官方标准,在逐步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相关的低碳经济标准已经逐步的取代了政府标准,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接受与推崇。也正是基于这一现状情况,我国便需要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相关低碳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当中,在同各个国家的协商过程当中,基于对本国国情的考虑,并立足于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促使所制定出的国际低碳经济标准能够更加符合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从而避免对于我国的经济贸易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在国际贸易当中所涉及到的行业领域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十分众多,而且不同国家间的沟通与交流往往还存在有一定的障碍性,因此必然就会导致在关税、币种换算等方面产生诸多的分歧。因而,在进行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之时,对于政府部门而言还应当积极的开展好外交工作,尽可能的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促进整体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9篇:如何做好供应链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一、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一)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市场竞争不规范影响合理定价

近几年来,在宏观政策调控下,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从事建筑施工的队伍却以更大幅度增加,供不应求局面使得本己激烈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一些施工企业为争得施工任务不得不面对难以接受的招标条件,面对这些不规范的市场交易,施工企业只有压低价格承包工程,长此下去,企业缺少更新改造的劲头,冲击了正常的工程造价管理,而现行的政策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这样也就更加助长了建筑市场竞争中的不规范行为。

(二)造价管理观念落后,政府过分干预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上仍存在观念陈旧,思想落后,对建筑工程造价缺乏整体概念和认识的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家对材料市场价格的监管,已经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控制,转为市场调节,市场现行材料价格随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市场起主要的调节作用,但是市场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其自身调节机制不是万能的,完全依靠市场不可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要求政府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建筑行业的价格调整上,改变落后的观念和思想,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杠杆作用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干预,这是防止建筑工程造价市场混乱的必要手段之一。

(三)缺乏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监控

当前,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全面而系统的定位,缺乏对工程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管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侧重于事后核算,即对竣工结算进行审核,对其他阶段的控制显得较为薄弱,从而造成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超支。

(四)对造价中介组织管理力度不够

近年来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标底编制等工作的中介组织发展很快,而相应的管理制度却不配套,各种中介组织的资格认定和审批未能严格执行,造成从业人员素质不一。某些中介组织不按规定办事,缺乏公正性。中介组织对承担的咨询服务不负经济责任,也没有完善的赔偿制度和回避制度。特别是标底编制中,错算、漏算时有发生,影响了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在现在,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国际性的跨国公司和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招标,咨询等工作。相对的,我们国家的企业在国外投资经营建设的工程项目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就促成了国内外市场经济的融合。而国外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又在总体上高于我国,在工程总承包市场势必会对我国的企业造成冲击。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随着网络的普及,知识经济时代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在工程管理中形成的协同办公模式,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我国应全新构建中国工程造价分析的技术框架,工程造价人员在造价分析时,应具有企业级和行业级实时准确动态的造价关键要素的数据库支撑,即工程量、价格、消耗量指标(造价指标、企业定额)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具有低成本、高效率自增长积累和自完善机制,为具有快速准确的动态造价分析能力创造条件,将工程建造过程中所有变化的因素融于一体,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分析,掌控动态造价成本变化过程。

三、深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与控制的举措

(一)加大法制,建立市场行为监督保障系统

今后的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要使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进入完全的市场化阶段,政府只是行使协调监督的职能。通过健全相关的法规制度,完善工程的招投标制、规范工程承发包和勘察设计招标投标行为,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建筑市场体系。政府职能部门要运用法律、法规,规范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市场行为,依法制止垄断和各种不正当竞争,保障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市场价格形成健康的运行机制,发挥调节作用,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二)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并建立有形工程造价咨询

建筑工程造价信息是一种具有共享性的社会资源。因此,建立和完善全国、地区工程造价信息系统非常重要。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应遵循标准化、有效性、定量化、时效性、高效性原则,由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组织咨询机构、材料、设备及制品供应商和生产厂家等建立完善、快捷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对各方面造价信息的及时收集、筛选、整理以及加工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及时、准确地捕捉建筑市场价格信息是业主和承包商能否保持竞争优势和取得盈利的关键因素之一。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发展必须着眼于为市场服务;组织技术攻关,加快信息化建设,为工程造价管理服务。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与计算机大存储量及高速运转的特点,实现信息共享,及时为企业提供材料、设备、人工价格信息及价格指数;逐步确立咨询业公正、中立的社会地位,发挥咨询业的咨询、顾问作用。

(三)加强建设工程全面造价管理与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能单就工程造价本身谈造价管理,而应该建立全面造价管理体系,按照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促进会给出的定义,全国造价管理是指有效地利用专业知识与技术,对资源、成本、盈利和风险进行筹划和控制。建设工程全面造价管理包括全寿命期造价管理、全过程造价管理、全要素造价管理和全方位造价管理。根据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现行的工程计价法规及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惯例,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实施主动控制,实施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

四、结束语

搞好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还要继续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积极推行和完善项目法人制度,借鉴和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国际惯例,继续推进计价依据的改革,继续健全和完善招投标制和合同管理,继续加强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规范和加强对工程造价咨询业的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的同时,把握均衡价格,推行限额设计,加强对索赔与反索赔工作的管理,引入“双赢”理念和“伙伴关系”理念,强化从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是搞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可忽视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瑾.浅论工程造价的控制[J].科技资讯,2009(9):157.

[2]王旭,赵明微.浅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