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商务学范文

经济商务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商务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商务学

第1篇:经济商务学范文

关键词:学生;学习;兴趣

我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管是课堂还是课余,教师都应该全身心地将自己融入到孩子们中间,用自己的全部感情来爱护他们,热情洋溢地扮演好自己的各种角色,在自己的教学舞台上精彩地完成任务。

一、创设生活情景

如在教《统计》一课,教材上创设的情境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兴趣可能不高,教师可以结合班级情况,出示小干部选举数来进行统计。这一改变学生不仅觉得数学离自己生活更进了,而且也能切身体会,这样更能提高课堂的气氛。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除了学生平常无意识的观察、感受以外,有意识的生活体验的积累也很必要。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多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情景,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感受中学习数学。

二、创设引导

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提出数学教学“在创造”的教学理论,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数学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的再创造,而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二点。

(1)做好新课的过渡引导,过渡要讲究“近”和“简”,“近”就是过渡内容和所学知识联系紧密,能起到“铺路架桥”的作用。“简”就是简捷明了,突出主题,找到与新知识的连接点。如六年级教材中“本金、利息”应用题,数量关系抽象,内容枯燥无味,于是,我设计了一些疑问,唤起学生学习兴趣,以最佳的心态投入到研究新知识的活动中。请参加少儿爱国储蓄的学生回答储蓄的意义;提问:过一年(几年)后把钱取出,是否与原来一样多?(不是),这是怎么回事呢?银行是怎样计算的呢?(引出了几个重要的概念:本金、利率、期数、利息、本利和);教师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存入的钱、取出的钱,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你们想不想掌握这个本领?经老师这么一说,整个教室充满一种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气氛。在这种情景下,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开始进行教学,效果会相当好。

(2)做好解题的思路引导。数学的难点在于解题,特别是应用题,特别是应用题往往通过变换叙述方式,置换情节来迷惑学生,易造成学生解题受阻。教师此时可以通过“补明”条件改变叙述方式,画出图示或构造相关的模型等方法,增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兴趣和信心,锻炼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三、创设疑问

一个没有问题的学生是难有创造力的。小学数学应着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和能力,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善于设计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设计问题应注意两点:

(1)从数学学科特性出发,善找关节点设问,教学中适时的运用概念对比法则对比、公式对化和解决对比进行设问,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联系和规律性,加强记忆,融会贯通。

(2)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抓好集体设问、讨论解答。如围绕教学内容在班上展开以班为单位的提问比赛,教师适时的给予肯定和小结,这样,即可以培养问题的习惯和提问的勇气,便于老师即使掌握教学效果,进行知识梳理。

四、渗透情感

社会上有这样一种偏见:语文教学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因此要求语文教师本身要带着情感去教学;而数学教学则以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为主,所以数学教师不必强调有感情的教学,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于是便给学生留下了这样的印象:生动的语文课,单调的数学课;喜欢语文而讨厌数学――原因是数学太枯燥。正因为这点,数学教师们应该得到警示: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生动起来;让我们的孩子喜欢数学。那就得从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做起,用我们的激情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教学心理学上说,人的感情有迁移功能,特别是对小学生更为强烈。教师的情感会引起他们的共鸣,当你朝气蓬勃地走入课堂,学生也会精神振奋;当你无精打采地讲授课程,学生也会心不在焉,三心二意。因此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的态度和饱满的精神,对每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让学生对你有感情,喜欢你所教的课程,乐意学你所教的内容;让学生感受你的激情和饱满的精神,使他们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学习。

第2篇:经济商务学范文

关键词: 中学物理 学习积极性 教

一、正确引导,增强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实验是增强学生兴趣的重要环节,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为了鼓励学生多动手,尽可能增加动手机会,有的演示实验可以采取边讲边实验的做法,以利于学生更好地观察现象,提高实验能力。教学中可创造条件将有些演示实验变为随堂实验。为增加学生动手机会,课本中设了“做一做”栏目,介绍简单易做的小实验。既可以鼓励学生多动手,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而多数学生有一种不良习惯,误认为要交的才是作业,否则就可不做。为此这些小实验我们须严格要求或帮助学生独立完成。有条件的,在不过多增加负担的前提下,还可鼓励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些实验。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为了使学生理解、接受物理教学内容,要让学生一直对物理学习有兴趣。

教师自身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及很高的人格魅力,对教材有真知灼见,能于平凡中见新奇,这样学生心中才会有一种安全感,觉得面对老师时心中的疑问都可解决。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情,乐意听教师上课,从而事半功倍。

其次,师生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情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启发他们正确理解,掌握物理规律,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二、多给学生观察、实验的机会,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安排自己去学习那些适合于我的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我以极大的兴趣听某些课”。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句表白,一个科学家的研究是以他对所研究领域有高度兴趣作为前提的,而学生优异成绩的取得是以他们对所学课程的兴趣为基础的。让学生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过程,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优化知识结构,直接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实践能力,恰好起到这个作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重视第二课堂,对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具有重要作用。课外活动形式很多:组织课外阅读、开展科技制作比赛、进行小专题研究、调查访问等。如学了“光的折射”后,布置“海市蜃楼是怎么回事”的题目;学完“物态变化”布置“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这样的题目,让学生利用图书、网络等方法查找。学完“光学”后,在课外小组活动中指导学生利用牙膏盒、透明纸、蜡烛、缝衣针等研究“小孔成像”,并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成像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然后由学生自制“小孔照相机”。学习密度知识的应用后,布置学生访问农民,请教选种方式,向他们学习配制选种溶液的方法,并尽可能参与选种活动。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扩宽学生知识面,更能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持久,发展为更高层次的热爱。

除此之外,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好胜和积极上进的心理特征,生动有趣的课堂形式能充分诱发学生的热情,始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激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组织学生做一些有关物理知识的游戏。游戏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有趣的组织形式受广大学生欢迎。“寓教于乐”体现的就是轻松、活跃的游戏活动方式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使枯燥乏味的知识积累的动态流程变成生动有趣的潜移默化的生成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被激发。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设计实验,探索知识,不需要停留于课本知识的机械记忆,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设计中的不合理与错误同样可通过实践纠正。

三、重视学生的课后思考与小结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生思维的延伸应注重课后思考,教师不应单纯布置作业而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进行总结,把一些复杂的物理思维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理解,教师这方面的“导”也是很重要的。

例如,在学生学习凸透镜成像原理这一节课后,我布置了这样两道思考题。

(1)烛焰经凸透镜成像后,挡住凸透镜的一半或更多,会看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

(2)实像用光屏承接,撤掉光屏后实像还存在吗?你能观察到吗?为什么?

学生在本课已经学习了凸透镜成像原理,但这两个问题是原理的延伸,要求学生在透彻地理解原理后,在课下再实践、再提炼、再升华。学生可以在家用放大镜等材料继续实验,得出自己的结论。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是多么重要,只要以合理的问题为载体,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思路就打开了,思维就活跃了,不但能高效率地记住课堂上的基本知点,还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充分挖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只要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物理太难、学不好”的现象就不会存在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极大提高。

参考文献:

第3篇:经济商务学范文

关键词:零售商品 物流渠道 控制权 经济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F724.2 文献标识码B

一、 问题的提出

现代大型零售商利用其具有“客户”、“竞争者”、“供应者”三重身份的特点,强化了相对供应商的谈判力量,形成了买方势力,具体而言,零售商利用市场势力从供应商处获取歧视性的特别价格折让,对供应商采取限制采购行为,向供应商收取大量附加费用,大量占用供应商的资本。除此之外, 还通过延迟付款、无理由退货等方式占用供应商资本、转嫁市场风险。这种情形导致供零关系很是紧张,矛盾与冲突不断。

二、 福利效应分析

从产业组织学角度来看,大型超市向供应商收取进场费、节庆费、店庆费、堆头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以及其它一些限制,都可以统称为“纵向限制”。纵向限制既有上游企业限制下游企业,也有相反的情况,如大型零售商对供货商的限制。其中,无论是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还是经验数据检验的结果,对后一种限制的福利效应研究存在更大的争议。

争议的核心源于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斯在1952年完成的一部著作。他认为买方垄断势力的形成可以中和卖方垄断势力,而且把这种可以中和另外一种垄断势力的垄断势力称为“抗衡势力”,即当一个零售商既有买主势力又有卖主势力时,零售商针对消费者的卖主势力可能减少福利,而它的买主势力如果用来弱化或者抵消供应商的卖主势力,可能具有有益的后果,但整体福利后果无法确定(见表1)。加尔布雷斯甚至认为抗衡势力是除了规制和竞争政策之外,治理垄断的第三种方法。这一思想被称为“加尔布雷斯假说”。

在双边垄断和二部制定价并存的情形下可以证明“加尔布雷斯假说”并不成立。但是最近几年又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加尔布雷斯假说”在理论上是可以有条件成立:⑴零售商的服务可以替代⑵引入信息问题⑶重要的是一些学者从医药和水泥等产业案例里找到了若干支持“加尔布雷斯假说”的经验数据。

由于整体福利后果无法确定,因此需要分以下两种情形来确定零售商市场势力的最终福利后果。

1.零售商处于完全买主垄断市场结构中的福利效应

假定零售商是完全垄断买主但没有卖主势力。如果一个竞争性供给产业面临如图2 所示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D 代表需求曲线, S 代表供给曲线, D 和S 的交点形成竞争性均衡, 均衡产出为Xc ,均衡价格为Wc 。正如图2 所示,零售商购买产品的目的是供后一阶段装配最终产品需要, 所以需求曲线D 就表示零售商从制造商那儿采购的,被用于装配最终产品的投入品中获得的平均收益, 最终产品被称作投入品的“衍生需求”,这里用dD 表示,它等于投入品的平均收益( A V P) 。由于图2 中的供给曲线S 向上倾斜, 所以当唯一的零售商购买更多单位的投入品时, 市场上需要更高水平的生产来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 结果导致单位投入品的成本增加。因此,零售商不但要支付新增投入品增加的价格,而且还要支付已有投入品价格上涨的部分。相应地,每一单位投入品的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因而得到边际要素价格成本曲线M FC , 该曲线在供给曲线S 的上方。进一步假定唯一零售商在零售市场上是一个价格接受者。那么它的利润最大化的产出将由衍生需求曲线dD 和它的边际要素价格曲线M FC 的交点确定的均衡价格W m 和均衡数量Xm 决定,三角形abd 的面积表示这种情况下的福利损失。

正如图1所示,居于完全垄断买主地位的零售商把采购量限制在竞争水平以下,因此,从社会福利的视角来看,制造商使用的资源太少,结果投入品价格就会低于竞争水平。但是由于居于完全垄断买主地位的零售商存在于完全竞争的零售市场, 即产出价格不受购买行为的影响。因此生产者剩余减少的区域为WcbdWm ,零售商的剩余增加的区域为四边形WcgdWm 和三角形abg 之差,三角形abd 为社会福利净损失。

假定零售商是完全垄断买主并且也是垄断卖主。此时,零售商采购的投入品的衍生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反映投入品的边际收益,即该衍生需求曲线的边际曲线MR P(见图2) 也向下倾斜。MR P 曲线与M FC 曲线的交点表示零售商这个双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所需投入品的数量。此时, 投入品市场采购价格和数量的均衡水平都低于竞争性均衡水平,因此,零售商实施买主势力导致的福利损失比它没有卖主势力的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四边形uvw y的面积就是由于零售商存在卖主势力而导致的额外福利损失。

2.零售商处于双边垄断结构中的福利效应

当生产商在投入品市场也具有垄断地位时, 相对于零售商的买方垄断, 就成为“双边垄断”。(见图3)。

分两种情况讨论: 一是, 零售商仅有买方垄断势力, 而在最终产品市场完全竞争, 这时, 投入品的引致需求就等于投入品的平均价值产品, 即dD =AVP; 二是, 当零售商既在投入品市场具有买方垄断势力, 又在最终品市场具有卖方垄断势力时, 则引致需求等于投入品的边际价值产品(MVP) 。对于生产商来说, 其平均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分别用AC、MC表示。由于此时生产商和零售商都具有垄断势力, 则没有哪一方能够独自确定投入品价格和数量。为了获得联合利润最大化, 他们会对投入品的交易数量达成协议, 并就投入品价格进行讨价还价。

如图3 所示, 对于零售商仅有买方垄断势力的情况, 均衡结果为AVP 与MC的交点, 相应的投入品数量为q, 投入品价格在h和l之间; 当零售商在最终产品市场也具有卖方垄断势力时, 均衡结果为MVP与MC的交点, 相应的投入品数量为q3, 投入品价格在H 和L 之间。比较两种情况可知, 当其他条件相同, 多家零售商联合具有买方垄断势力时的福利要高于一家零售商在下游市场垄断时的情况。图4 中, MFC和MVP所对应的均衡结果是we 和qe。

作者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晏维龙. 生产商主导,还是流通商主导[J]. 财贸经济,2004,5:89-90.

[2]周勤,朱有为. 中国制造业和商业关系演化:总量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5,8:56-58.

[3]赵玻. 零售商市场势力及其福利效应[J].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5, 1:25-28.

第4篇:经济商务学范文

内容摘要:从全球范围来看,旅游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本文基于传统经济学中的效用、成本因素分析旅游电子商务,发现旅游电子商务的特性决定了无法用传统经典的效用理论、成本理论分析这一独特的经济现象,文章提出“边际效用递增”、“边际成本递减”的经济学规律,并对这些现象加以解释,指明旅游电子商务将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亮点所在。

关键词:旅游电子商务 效用 成本

21世纪,全球进入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电子商务本着低成本、高效率、广范围的优势,极大地改变着传统的商务模式。在这一时代潮流的驱使下,被公认为最得天独厚的行业、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为强劲、规模最大的产业――旅游业,借助于电子商务这一工具,开展旅游电子商务,即“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主体,在旅游信息库、客户信息库、电子支付的基础上运作旅游产业,构建直销与分销体系的新型商业模式”(温湛滨、张文,2006)。

电子商务过程中所涉及的 “四流”即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其中“物流”问题是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所在,即缺乏完善的物流配套设施,而旅游业属于服务业,它的主要产品是提供与旅游相关的吃、穿、购、住、游、行的信息和服务,基本不需要实体的物流配送环节,因而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也是发展电子商务的亮点所在。

正是由于旅游电子商务的独特运行模式,其运行过程中的很多现象无法用传统的经典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尤其是在效用、成本方面,与传统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本文将从效用、成本两方面分别对旅游电子商务加以分析。

效用视角下的旅游电子商务

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商品组合中得到的欲望的满足程度。一种商品或一组商品的组合是否具有效用或其效用的大小,是以它是否满足和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标准的,因而,效用是决定某一商品消费的重要因素。

(一)旅游电子商务的效用特点

效用理论是传统经济学中的基础理论,对效用的经典解释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特定的时间内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吴冰,2006)。这一经典的效用理论对于旅游电子商务却是一个例外。传统经济学在分析边际效用时,认为商品的消费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性的消费,满足的是个人的生理方面、物质生活的需求,当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越多,即某种刺激的反复,使人生理上的满足或心理上的反应减少,从而满足程度减少;同时还认为,物品本身的用途具有多样性,消费者总是先把物品用于最重要的用途,而后用于次要的用途;另外,这种商品的消费是消费者的个人行为,不具有外部性,虽然可能会出现例如“攀比”这种连带的外部相关性,但这并不存在普遍性,只是一种弱相关性。

然而,在旅游市场流通领域活动的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有关旅游商品信息传递引起的旅游者的流动。旅游电子商务的核心是信息,那么在旅游电子商务的实际运行中,旅行者与旅游商之间传递、交流的是有关旅游的食、宿、行、游、购、娱乐等服务的可获得性、价格、质量、位置、便利性等方面的信息,具体包括:在网上了解各种旅行线路安排,预定飞机票、火车票,预定酒店、旅馆、景点门票等信息;而旅游经营者之间的联系也是通过信息资源达成的。可见,“信息”是旅游业内部诸环节得以联系的纽带。

由于旅游所需的信息、服务有别于传统的物质性产品,其具有的无形性、不可转移性和非贮藏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对消费者、使用者具有共享性、非排他性,对旅游企业无竞争性,可见,旅游信息具有易复制、可再生、能重复利用的特点,所以某个旅游者的消费会直接影响到其他旅游者的消费,会关注另一人所提供的服务或旅游信息,这就会产生某一旅游者的行为会影响其他旅游者的消费效用状态,这种经济情形就包含了经济的外部性。这正说明了旅游电子商务产品的消费并非是单纯的个人消费,它具有较大的外部性特征,并且具有正外部性。另外,信息和服务作为旅游电子商务的产品,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生理和物质的需求,更多的是满足人们对社会的需要、精神生活的需要,因为对于旅游的需求本身就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信息、服务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而消费者拥有的知识越多,其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也越多,形成知识的累积效应。由于以上原因,出现了与传统效用理论相悖之处:在旅游电子商务商品的消费中,出现了“消费者对某种商品使用越多,增加消费量的欲望却越强”的现象,即边际效用递增。

(二)旅游电子商务的“边际效用递增”现象解释

对于这一经济现象,可以用“梅特卡夫法则”加以解释。这一法则的出现是为了解释网络经济时代,产品和服务的网络价值比其自身的价值更加重要。由于有了超时空的互联,使得网络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即网络价值=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当有N个联结时,就有N2的价值。在旅游电子商务的运营过程中,其效果与网络经济中的网络价值具有异曲同工之效。

旅游电子商务自身的系统性、内部信息交流的交互性决定了其经济的外部性。随着网络向外延伸及不断增加的网络终端,使原网络结成了一个统一体。因此,整个旅游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将因网络的扩大而受益。同时,在旅游电子商务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并非都是单向的,可以通过各大旅游网站(如门户网站、专业旅游网站、传统旅游企业自建的网站及政府背景类网站)、各地的论坛、博客中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了解各地旅游信息。因而,如果旅游电子商务系统中有N个用户,则其信息交流的机会高达N2,即信息交流的可能性将呈现指数上升的态势。随着N的增大,系统中的每个用户所获得的信息将越多,也就会出现其消费效用将越大,即旅游电子商务中的参与者越多,互动越多,并且网络的流速越快,则其正外部性越显著,其效用也越高,就会出现“边际效用递增”的现象。

当然,要保持旅游电子商务的“边际效用递增”,必须要求旅游电子商务的信息与服务在质量、性能上不断改进,要进行即时更新,这样旅游者在浏览、传递中就能不断有新的刺激,能不断提高其满足程度。

成本视角下的旅游电子商务

成本又称生产费用,是厂商对生产产品或劳务时使用的生产要素所做的支付。在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增加消费的效用,另一方面则是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所以“成本”是经济学中关注的另一核心要素。

(一)旅游电子商务的成本特点

在传统旅游业的运行模式中,主要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方式传递信息,旅游者所获取的旅游信息较为肤浅,仅仅局限于旅游线路、往返的交通工具、居住的旅馆酒店、旅游产品的价格等,并以电话、电报、传真作为其主要的联系方式,其运营成本往往比较高。然而,在一些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庞大硬件投入的产业中,其超额回报非常诱人,但其惊人的投入和高退出成本使许多市场的“准入者”却步。但是,往往高沉没成本同时具备低边际成本,许多实力雄厚的企业正是利用沉没成本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旅游电子商务属于网络经济范畴,它同样具有高沉没成本的特性。

在旅游电子商务中,通过各大旅游网站,尤其是一些专业性的旅游网站,使旅游企业、旅游商、旅游者相互之间进行信息沟通、传递,其成本主要聚集于这些网站的初期开发投入。旅游电子商务的产品主要是提供信息与服务,而信息是在一种由多种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系统中存储、控制和流通,即用信息要素取代传统的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使其成为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动力,所以前期投入的主要是开发费用,在旅游电子商务的运营过程中,成本投入包括软、硬件设施、设备、新建旅游网站、申请域名、网站维护的费用,但当网站建成之后,信息的维护、传递、分发的费用在事实上基本等于零。因而旅游电子商务在建设之初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即前面所述的“高沉没成本”。如创立于2004年的“同城网”,是目前为止中国最大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之一,其前期投入高达百万。但它所建立的B2B旅游企业间平台,拥有企业会员13万家,搭建了包括旅行社、酒店、景区、交通、票务等在内的旅游企业间平台;它所建立的B2C大众旅游平台,拥有30万注册会员,面向大众提供酒店预订、经普门票折扣与预订、旅游线路比价搜索等全方位的旅行服务,并形成了旅游点评、旅游问答、旅游询价、旅游博客为特色的旅游社区。作为我国最大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之一,它所提供的旅游资讯、旅游服务量非常大,使旅游企业、旅游商、旅游者之间能够进行多种沟通、交流,获得各种旅游信息。但是整个“同城网”平台的正常运行仅仅依靠600余名员工,从网站平台的维护、旅游产品的营销、信息的传递等角度来看,其成本非常低。

(二)旅游电子商务的“边际成本递减”现象解释

边际成本是每多生产一单位的产出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在传统的经济活动中,经典的边际成本是呈“U”形变化的,即开始时边际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当产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缪代文,2003)。边际成本的这一变动规律是由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所决定的,因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相对于某一产品的产出来看,投入的要素之间有一个客观的技术构成,如果某种要素的投入尚未和其他要素之间达成客观的技术构成,那么随着这一要素的增加,单位要素带来产量的增加;当这种要素的投入和其他要素达成客观的技术构成,则产品增量达到最大;这时如再继续投入这一生产要素,则每一单位生产要素带来的产品增量出现递减的趋势。但是,这一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对于旅游电子商务仍然是个例外。

旅游电子商务主要依赖的是信息与服务,而信息具有高开发成本与低复制成本,因而前期在投入了较高的沉没资本(制造信息产品的成本)后,每增加一单位的产出成本实际上就是复制信息的成本,而这一成本随着复制量的增加,其平均成本会越来越低,并接近于0,即之后连续生产的边际成本与之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在具体的旅游电子商务运营中,信息中介商建立网站,一开始向旅游企业和旅行者提供免费的信息,吸引用户访问、注册以获得相关数据资料,通过向旅行者及旅游企业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使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直接接触与沟通,实现“一对一”的直接营销,这样能实现信息的完全与对称。而在传统经济的发展中,由于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现象,必然会导致市场的低效率,并且还存在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而在旅游电子商务中,与旅游相关的信息、服务极其丰富,且传播十分迅速,范围很广,且具有二十四小时全天候的优势,不仅能及时发现,还能及时解决交易中存在的问题,旅游企业或商通过这种一对一的交流,旅行者完全可以将各个环节有机的联系起来,按需定制、设计,这些旅游信息将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客户关系管理延伸到网络上,并且,由于信息极其丰富,使得信息的透明度大大提高,这样就不会出现道德风险问题,当然也就不会存在逆向选择。为旅行者提供一条龙式的服务,将大大提高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效率,也满足了当前多数旅行者的个性化需求,大大提高其满意度。

因而,旅游电子商务的这种运营模式形成了以“旅行者为中心”的消费市场,不仅增加了消费的效用,而且,在综合考虑信息的供给与需求后,帮助确定供求双方的信息价值,形成新的信息供应链,促进大量交易信息及行为的发生,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当双方在达成交易后,中介商可以从中获取佣金,最终也使得最初的免费信息获得价值。所以,对于这种直接的旅游电子商务方式,由于时空距离的消失和速度代替物质资本,在社会上消耗的物质资本接近于0,即边际成本是递减的,随着社会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其增加的成本反而减小。

综上所述,旅游电子商务不管是从效用还是从成本来看,都表现出其独特优势,它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亮点所在。当然,要使旅游电子商务更好的发挥其优势,必须要使各大网站提供的信息及时更新并能快速处理,需要有国家法律法规体系的支持,更要有完善、安全的网上交易支付系统等技术上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温湛滨,张文.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浅析[J].商业经济文汇,2006(2)

2.吴冰.经济学基础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第5篇:经济商务学范文

关键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5-1230-0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子商务技术比赛已开展两年,竞赛目的是以电子商务技术比赛为平台,通过大赛营造和优化职业院校电子商务应用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职业院校电子商务学科建设,大力推进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1]。竞赛内容分为知识测试、网络营销、在线交易等三个模块。笔者做为该竞赛项目的指导教师,在训练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电子商务技术竞赛对教学的影响,现对竞赛各模块进行分析。

1 通过知识测试模块,指引电商理论教学方向

知识测试内容涵盖了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的应用、物流基础知识、电子商务支付体系、电子商务安全基础知识、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主要考查选手对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的识记、判别和灵活运用程度,着重考查选手电子商务综合职业素养。

由于知识测试的命题是在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人才培养要求命制的,符合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向,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指引了方向。因此,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可参考知识测试的范围开展电子商务专业理论教学。

2 通过网络营销模块,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教学

网络营销主要包含店铺装修、商品拍摄、商品图片处理、商品描述与上传、论坛营销等内容,本部分是比赛的重点,占比赛成绩65%。比赛主要考查选手对计算机应用、网络营销策划和商品推广等方面的技术,着重考察技术应用和业务处理的规范性和创新性,以及实践操作、团队协调和市场应变等方面能力。

2.1 店铺装修

网店的店铺装修与实体店的装修相同,都是为了让店铺变的更美,更吸引人。掌握店铺装修技术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可参照比赛要求,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过程中,开设店铺装修设计教学内容。

学习店铺装修设计,首先需要学习VI标志设计。使用Photoshop、Fireworks或Illustrator软件实现设计,并遵循标志设计的艺术规律,创造性地探求恰当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锤炼出精当的艺术语言,使所设计的标志具有高度的整体美感、获得最佳视觉效果。其次,要求学生学习如何进行店铺介绍、设计店铺招牌,加入店铺名及Logo标志,加入宣传广告词。接着,还需要学习设计网店促销区,对指定商品进行促销宣传,突出商品特性及促销手段。

2.2 商品拍摄

比赛配备摄影设备有三星PL20数码相机、存储卡、相机电池、相机说明书、数据线、相机三角架,金银反光板、对开亚粉纸、柔光箱、U盘等。比赛要求在提供的十件商品中,从中选择3件不同材质的商品进行拍摄,每件商品要求拍摄5张不同角度的照片,要求照片清晰度高,并能充分体现商品的属性和特色。

学习商品拍摄首先必须熟悉数码相机性能,学习如何设置相机参数,掌握曝光量与光圈、快门组合的关系。其次,要求对商品有机的组织、合理的构图、恰当的用光,将这些商品表现的静中有动,栩栩如生,将商品的形、质、色充分表象出来,通过你的照片给买家以真实的感受,吸引买家的注意力。另外,在商品拍摄中,背景在表现主体所处的环境,气氛和空间、画面色调及其线条结构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背景处理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商品拍摄的成败。但由于比赛时仅提供白、蓝色的亚粉纸做背景,在比赛训练中无法选择背景。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不同的背景元素,充分了解背景色彩的冷暖关系、浓淡比例、深浅配置、明暗对比,从更好的突出主体对象的前提出发,将主体和背景的关系处理得合理协调。

2.3 商品图片处理

比赛中要求对每张商品照片进行添加水印和美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照片上传到竞赛平台中。而商品图片处理的主要评分点是图片整体效果、图片数量、清晰度、色彩、角度、画面、设计、水印等,要求上传的图片大小不能超过500KB,该部份考核的是选手图片处理的能力。

淘宝上说过一张好的图片胜过千言万语,图片是商品给顾客的第一印象。为了吸引顾客注意,商家有必要对商品图片进行美化处理。因此,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图像处理无疑是一门重要课程。可以通过开设Fireworks或Photoshop课程,使学生掌握图像处理技巧。

2.4 商品描述与上传

比赛要求对选择的三件商品进行分类,定义商品名称,完成商品描述并上传到网店,比赛平台支持文档编辑和常用格式jpg、gif、swf文件插入。

因此,在训练中首先要求学生先确定好商品描述页模板,在模板中加强页面美工效果,做到页面设计精美,效果震撼。并对所描述的商品内容进行分栏目设计实现,各栏目可展示商品参数、商品全貌、商品功能、商品细节等内容,在设计中要求记录模板色号、图片与文字的大小、位置。其次,要求学生掌握常用动画设计技术,使商品宣传页中具有动画效果。另外,还要求学生博识各类商品的功能及特性,提高对商品了解度,加强文字描述功底,要求能够随机应变,并创建商品的文字素材库,尤其是要求整理出各种材质特性的通用型文字,当商品包装上无文字说明时,可以用文字素材库中的通用文字替代。

2.5 论坛营销

论坛营销内容是要求在专用模拟竞赛系统上,完成论坛发帖的操作,发帖内容应突出对商品的宣传推广作用。评分点主要涉及帖子标题设计、帖子内容及帖子排版,论坛支持文档编辑和常用格式jpg、gif、swf文件插入。论坛发贴应注意细节,一是帖子标题必须吸引人,让顾客有点击链接的强烈欲望;二是论坛帖子内容的组织与策划;帖子中不要有明显的推销字样,可以打温情牌,通过促销手段、或讲故事、或叙述的方式,自然地引入商品的宣传与推广,达到煽情作用;帖子内容要求无错别字,也不能存在明显的逻辑性错误,如电话号码等。三是帖子排版;要求设计画面精美,让人耳目一新。

依据比赛的论坛营销要求,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则需要在网络营销课程中讲授如何写软文,让学生掌握发帖技巧。要写好软文,首先需要明确目标群体和软文目标,应根据目标客户的各类型需求和喜好,学会换位思考,做出有价值、有吸引力的文章,来吸引他们到来,并持续进行访问互动,为网站聚集大量的人气。其次,选择合适的话题类型,如热门话题、争议的话题、行业性话题等。接着,通过各种渠道如论坛、博客、评论、微博、热点、上升关键词、QQ群等,来发掘更多的软文素材。

3 通过线交易模块,拓展电子商务软件应用

在线交易主要考查选手对电子商务C2C业务流程的理解、操控能力,完成在交易过程中卖家、买家和物流公司的交易活动。买家主要实现下订单、付款、签收、申请退款等功能;卖家主要实现发货到物流、同意退款、签收退还商品等功能;物流公司主要实现发货到买家、发货到卖家等操作。在线交易细节要求操作一次到位,不能重复操作、误操作或忘记密码。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在线交易流程。可以采用天行健君电子商务模拟教学平台进行模拟操作,也可以应用其他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如博星卓越电子商务教学实验系统等,让学生通过软件模拟买家、卖家、物流用户,熟悉电子商务平台的流程操作。

综上所述,通过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子商务技术项目的比赛模块的分析,从知识测试、网络营销、在线交易三个方面入手,该文详细剖析了电子商务技术竞赛对教学的影响,并遵循比赛所指引的专业发展方向,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涉及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内容,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引了方向。

参考文献:

第6篇:经济商务学范文

【关键词】 国际商务环境;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到跨国并购的行列中,随之而来的是对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然而在跨国并购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失败的并购案例也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损失。深入剖析失败的原因,如何全面驾驭国际商务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全面掌握国际商务环境为各类国际商务活动的成功提供了重要保证,为培养高素质、有竞争性的高级国际商务专门人才提供基础。所以,如何把《国际商务环境》建设成一门独立的成熟的学科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际商务环境》教学现状

《国际商务环境》作为国际商务专业的主干课程,开设时间非常短,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在教学方法、内容等多方面都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探讨与改进。授课方式依然是传统的中式灌输教学法,教师主导课堂,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没用实践性;考核方式是传统的期末笔试试卷考核,而试卷形式也是传统的选择、填空、论述等形式,只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而无法确认学生能否学以致用;教学课时较少,仅够勉强讲授基本理论知识,无法对知识进行延伸,教学质量无法保证。所以,《国际商务环境》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1]

二、《国际商务环境》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国际商务环境》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用人单位要求保证就业率。为了实现根本目标,需要从下列方面进行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广西的外贸商务对手大多是东南亚各国,所以学生在学习国际商务环境基本理论的同时,应该重点学习东南亚国家的商务环境。如: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收集东南亚各国的的商务环境,进行对比分析。该调整具有专业特色,符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的优势。

除此之外,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补充完善教学内容。如:政治格局的变更、大型经济事件的发生等。引导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培养国际化的视野。

2、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1)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它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培养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如开设社团、实验基地等方式,学生可以去合作单位实习、参观,了解真实国际商务活动发生时的商务环境。通过实践提升理论基础,最终通过实践教学拓展实践能力。[2]

模拟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场景模拟,利用所学的知识参与到真实的国际商务事物中。如当某企业需要在越南进行投资建厂,让学生以企业投资顾问的身份,对越南的投资环境进行汇报。该教学模式增加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或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来给学生进行讲授,让学生在学习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真实的经济事件。教学效果更佳形象化、更加有实用性。

(2)抛弃传统的教育方法,借鉴西方的教学模式,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增加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与辅导”和“课堂讨论与演示”。

“小组讨论与辅导”是用来配合授课,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教学活动,强调分享思想、讨论问题和促进相互理解。根据授课的进度与内容,每周都布置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学生必须提前完成所有的问题,并提交答案给教师,而后,这些问题将在“小组讨论与辅导”进行讨论。讨论时学生除了要发言外,还要相互提问。教师也参与讨论,并解释和更正错误观点。这样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帮助和辅导。

“课堂讨论演示”是用来训练学生实际技能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该环节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等,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3、考核方式的改革

旧的考核制度非常重视考试,忽略了其他项目的培养。例如:学生缺乏论文写作的训练。课程考核应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理解,而并非单纯的记忆。参考西方国家对应用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基于本课程的特性和实际情况,做如下改革。

首先增加论文的写作,通过这种方式既考查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迫使学生去查找更多的资料,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学期末的试卷题型采用主观题,如:论述题或案例分析,而放弃传统的选测题及填空题。考查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而非单纯的死记硬背;同时平时课堂的参与情况、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等也应纳入考核体系。这样的综合考核方式能够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判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自发的学习。[3]

4、《国际商务课程》教学教材的改革

该课程作为新兴学科,目前国内教材可选择的较少,广西财经学院采用的是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国际商务环境》,齐绍洲等编著。该教材较符合本校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一定的实践性。但缺乏针对性,没有相关的影像教学资料。

改革现行的单一的教材模式,在课本的基础上,积极收集更新其他专著、国内外学者最新发表的论文、文献等资料,完善知识体系。并在课程开课之前,把这些相关的资料名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去图书馆借阅学习,便于学生形成自己观点,而不是单一的灌输,背诵课本。同时完善教辅资料,如:电子书单、电子阅读资料、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

三、其他配套改革措施

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引进优秀人才,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转变教学理念;制定配套政策鼓励教师进行再深造;鼓励教师到国外著名学院深造或者担任访问学者,或以合作办学等形式选送教师队伍中的主干教师去国外大学观摩、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先进的专业知识,如授课方式和主持学术研讨会;建立教师结对工程,安排经验丰富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帮扶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缩短青年教师自我摸索的过程;还可邀请相关领域的优秀企业家为教师开设讲座,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加实践性。

2、加强教学管理,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

传统的“教学进度表”仅记录教师教学进度安排,不是以指导学生学习为目的,缺乏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与鼓励,这样的教学进度表需要改进。借鉴西方国家经验,把“教学进度表”改革为“教学安排与计划”。

根据“教学安排与计划”, 每学期开课之前教师须向所有学生发放课程计划,包括学习要求与评分标准、课程内容、授课安排、学习方法、答疑时间和参考文献等内容。同时还应介绍学习方法或提供学习指南,并向学生说明如何安排与管理自己的学习,以使他们能够圆满地完成学习。

综上所述,希望通过对《国际商务环境》的教学改革,加强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有针对性的增加本专业学生的竞争力,更好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出能够推动中国企业走上世界舞台的商务人才,从而出现更加国际化、在国际上更具竞争力的中国企业。

【参考文献】

[1] 蒲艳.国际商务谈判.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29-230.

[2] 吴建功,周庭芳. 西方国家国际商务专业与课程体系探讨[J],高教研究.2010(02)94-96.

[3] 冯敏,宋彩萍. 英国国际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之现状及其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6-58.

第7篇:经济商务学范文

商务谈判是一门科学,又是综合运用经济学、心理学、逻辑学、管理学、营销学、市场学、行为学、语言学等众多学科知识于商务谈判活动的一门艺术。商务谈判课程属于经济管理类课程,在我们学院被列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又是工商管理、会计等专业学生深爱的选修课之一。课程定位为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商务谈判能力。商务谈判课程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谈判及商务谈判基本概念、相关知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单纯依靠教师课堂理论讲授,对学生谈判能力的提升是很有限的。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54节课的教学时间,使学生既能掌握谈判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又能提升学生的谈判技能,这一直是学生、教师探讨关注的问题。笔者在多年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同时为加强教学效果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二、商务谈判课程中新的教学和考核方式的尝试

基于这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我在教学设计上是这样安排的。根据所讲授课程内容不同,把一个学期学习分为理论部分和实务部分两个阶段,对两阶段进行了两次不同方法的教学尝试。首先,前期主要讲授课程理论部分,采取讲授理论部分和礼仪相结合;其次,后期讲授商务谈判的实务,包括谈判准备、开局和磋商、签订协议完成交易等,采取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和电影,补充自己实战经验不足的缺陷。最后,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把学生精力从书面知识的死记硬背转移到实际谈判素质和谈判能力的培养上。

(一)讲授理论部分和礼仪相结合

先进行了理论部分讲授。讲授前三章内容基本以教师为主,让学生掌握谈判以及商务谈判的概念、理论和原则。在掌握上述理论部分过程中再加上一些以文字为主的案例,加以巩固和拓展理论知识的运用。但是我发现这种以文字为主的案例教学显得不够生动,吸引学生注意力有限。为弥补这一不足,针对学生对商务礼仪学习热情高的特点,我及时改变了教学设计,把安排在最后一章的商务礼仪的内容放到前面,在讲授枯燥的理论部分时,每一次课留15~20分钟时间来讲一些实践性较强的礼仪知识,从而起到活跃学习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从学生反映来看,这种教学方法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二)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和电影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商务谈判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站在讲台上的谈判教师大多是缺乏实战经验的年轻老师。作为这一群体中的一员,为了弥补实战经验不足,我在讲授商务谈判课程实务部分,没有照本宣科,一味地讲理论,而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组织学生观看经典的谈判视频和电影,把一个鲜活的场景摆在学生面前,使教学内容单纯的语言文字灌输转变为同时调动视觉、听觉来感受谈判场景,明显提高了学生对谈判策略技巧的记忆,学生学得愉快,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三)改革考核方式

在我院非常重视商务谈判课程,将其定位为学生必修课,这就必将商务谈判课程纳入到闭卷考试的范围。据了解,历年商务谈判课程一直采取这种方式,仅仅局限于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等书面知识的考核,导致学生精力集中在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上,无法提高学生对已学的相关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我认为,商务谈判课程实践性较强的这一特点决定,其考核重点和方式应与其他课不同。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应要改革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实行模拟谈判方式进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突出学科特点,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谈判能力。模拟谈判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实际演练和体会过程。为了模拟谈判顺利进行,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协助学生组建商务谈判团队。针对模拟谈判要求和需要,老师开课初期协助学生组建自己的谈判团队。基于我院学生人数较多(一般100人左右),谈判时间又有限(限定在40分钟内完成)的现状,我要求学生按照男女搭配原则、自由组合原则、组数为偶数原则、每组人数4~6人原则进行分组,称之为小组,并根据每个成员的特长进行恰当分工,明确了责任范围,从根上防止了搭便车现象的发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从主谈、辅谈、负责人、财会人员、法律人员、总指挥等谈判角色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并做相应的准备。同时每组根据谈判内容需要和谈判大小来加减谈判中的角色。还有通过抽签形式确定谈判双方(买方和卖方),这样产生的组合被称为大组,形成了大团队。

2.确定谈判内容。随着组建谈判团队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大组还要选择谈判内容。商务谈判内容是指与产品交易有关的各项交易条件,包括商品贸易谈判、技术贸易谈判、劳务合作谈判。若谈判内容上出现遗漏,必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学生可按照感兴趣和熟悉的内容作为自己这次模拟谈判的标的物。比如:xx学校购买全自动洗衣机、xx学校购买校服、xx学校在xx建立实习基地等。

3.制定谈判计划书。各谈判小组确定谈判内容以后,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可通过网络、访谈、问卷等途径收集资料。在各组长组织成员充分讨论双方优劣势基础上,制定出他们各自的谈判计划书,作为小组成员的共同文件,以提供本方谈判的奋斗目标和确保的最低目标、拟采用的谈判策略和技巧。

4.模拟谈判前的准备。谈判正式开始前还有一项准备工作———谈判场景布置,包括谈判室及室内用具的准备。由于我院没有专供模拟谈判的谈判室,所以这次谈判室设在教室。全体同学一起动手把书桌摆成谈判桌的样子,并相应做了一些修饰。各组长组织成员准备好了谈判可能用到的必要文件、文具、工具书、国旗标杆和公司标志物等。另外,要求男生穿西装,女生穿套裙化淡妆,言谈举止符合商务礼仪。

5.实施模拟谈判。完成一项具体交易的谈判应包括开局、磋商、签约(结束谈判)等环节。在谈判中,要求谈判双方在限定的40分钟内完成谈判。双方见面、介绍、寒暄、握手、笑谈等缓解了双方紧张情绪,建立了与谈判对方的良好关系,形成了舒适、开放、融洽和谐的谈判氛围之后进入谈判的实质性环节———报价、讨价还价的过程。首先确认谈判双方意见一致的问题,然后主要围绕彼此存在的异议的问题进行商讨,寻找一个双方利益的交叉点,解决问题。最后,达成双方都能够满意的协议,完成交易。

6.成绩的评定。学生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模拟谈判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40%(出勤20%、作业20%)、模拟谈判表现60%。模拟谈判全过程由我和校内专家担任评委,并对学生在模拟谈判中的表现从商务礼仪、谈判过程、谈判效果、创新分、倒扣分等五个方面,20个子项目进行点评,然后打分。这个分数既是小组的分数也是整个小组每个学生的分数。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荣誉感,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明白谈判是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相互合作的战果,成果属于大家,并不属于某一个人的道理。平时成绩根据学生考勤、作业完成情况来打分。可以说,模拟谈判表现中每小组所有成员分数没有差距,那么平时成绩是成员间拉开分数的主要因素,这也可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

三、从教学中得到的启示

在商务谈判课程教学中,我做了上述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从学生的评价和建议中总结下面几点,作为以后努力的方向。

1.建立专门的谈判室。由于模拟谈判地点选在教室。虽然学生对谈判环境做了相应的修饰,把桌椅摆成谈判桌的样子,但与专门的谈判室布局、功能等真实感上差得远,学生难以进入角色,很难形成正式的谈判氛围,影响学生的现场发挥。为了增强模拟谈判的真实性,建议学院建立专供学生进行模拟谈判的谈判室。

第8篇:经济商务学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中介 信息不对称 经济学

电电子商务中介是电子商务中介网站利用现代信息和远程通信技术,聚合买卖双方,为交易者提供搜索协商、安全交易平台的一种市场运作行为。厘清电子商务中介问题,是发展电子商务的迫切需要,也是电子商务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塑造良好形象、创造良好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电子商务中介的作用

信用中介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信用中介是利用市场公开信息和内部信息,运用专门的知识和经验,对有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研究和分析,将交易中各种复杂的信息转化为简单明了的评级信息,它可以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帮助交易者收集足够信息。由于网上的通信双方互不见面,在交易前必须首先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因此电子商务系统应该提供通信双方进行身份鉴别的机制,确保交易双方身份信息的可靠和合法。在电子商务市场上,电子商务认证中心是电子商务交易中受信任和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它通过发放数字证书来确认交易者身份的真实性和唯一性。

信息服务中介可以匹配买卖双方需求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网络上信息泛滥,消费者有需求却找不到合适的供应商,供应商生产出产品也很难找到有需求的消费者。中介可以把消费者的需求与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结合起来,促成买卖双方达成交易,还可以使特定的买卖双方根据双方支付和索取意见进行区域或全球性匹配。在电子商务市场下,中介匹配的效率、参与匹配的人数、匹配的范围得到迅速提高和扩大,可以有效地缓解或者解决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搜索引擎中介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搜索引擎是职业信息搜寻中介,通过提供网址、网页、文件搜索及综合服务等,把无序、无限、缺乏质量控制的网络信息通过收集、整理、加工等,转变为有限、有序、高质量的增值信息,满足用户日益复杂化的各类信息需求。所以他们的搜寻成本比一般市场参与者低。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搜索引擎公司利用其强大的搜索功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经济的搜寻方式,搜索引擎是用户消除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

电子商务中介存在的经济学分析

(一)电子商务中介与逆向选择问题

假设市场上有商家A和商家B生产同类产品,商家A生产的产品质量优良,生产成本为C1,如果市场中全部是质量优良的产品,则该产品市场均衡价格为P1;商家B生产的产品质量低劣,生产成本为C2;如果市场中全部是质量低劣的产品,则该产品市场均衡价格为P2。由于搜索到质量好的产品和质量差的产品的机会均等,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不清楚,他们会根据市场的平均价格P =(P1 +P2)/2来购买产品。

当P1

(二)电子商务中介的声誉机制

电子商务中介能够在买卖双方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关系,促使交易顺利进行。要做到这一点,电子商务中介必须建立有效的声誉机制,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质量不确定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一般来说,电子商务中介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建立声誉机制:

实名制认证及身份审核。电子商务与传统经济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在于交易双方的匿名性。在互联网上,人们之间以代号(ID)相称,对于对方的真实身份、年龄、居住地等重要信息往往无法辨别真伪。因此,有些人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欺诈交易,得逞后就销声匿迹,然后再重新注册一个新的代号进行新一轮的欺诈行为。为了最大限度的杜绝这种欺诈行为的发生,现在许多网站在涉及到交易时,都要求交易双方必须是实名制,例如易趣网就设有卖家实名制认证。通过这种身份审核,电子商务中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交易双方的真实信息,防止欺诈行为,并在发生欺诈行为后能够做出相应的追溯行动。

在线反馈系统。在线反馈系统是传统的“口舌相传(word-of-mouth)”机制在互联网上的实现和延伸。它运用互联网的双向交流能力来构造大规模的数字化“口舌相传”网络,用户利用该网络可以分享他们对产品、厂家、服务的观点和亲身体会。通过在线反馈机制,交易者的行为完全公开,这种公开信息有可能会影响整个社区对该交易者未来行为的看法。通过电子商务中介的在线反馈系统,一方面,交易者能够掌握交易方的历史信息,从而对其未来交易行为做出预期判断:另一方面,由于自己的历史信息被完全公开,交易者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应对该系统对自己未来交易的影响。

(三)电子商务中介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假设在传统市场上,存在着一个生产者(用M表示)、x个消费者(用P表示)和一个中介(用N表示)。在传统经济中,设C1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成本,C2为生产者与中介之间的交易成本,C3为中介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成本,那么生产者、消费者和中介之间的可能交易(见图1)。如果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交易,那么总交易成本为nC1;如果生产者通过中介和消费者交易,那么总交易成本为C2+nC3。

假设在电子商务中,C1`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成本,C2`为生产者与中介之间的交易成本,C3`为中介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成本。如果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交易,那么总交易成本为nC1`;如果生产者通过中介和消费者交易,那么总交易成本为C2`+nC3`。

在传统经济和网络经济两种条件下,会有四种可能的交易方案(见表1)。由表1可知:

当nC1C2+nC3且nC1` C2`+nC3`时,说明在传统经济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倾向于直接交易,而在网络经济下,出现了新的交易成本,因此电子商务促成了电子商务中介的产生。当nC1> C2+nC3且nC1` > C2`+nC3`时,在传统经济和网络经济中生产者都通过中介和消费者进行交易,因此电子商务强化了电子商务中介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传统经济中,中介能够降低市场中的交易成本,平衡买方和卖方的需求,减少市场摩擦。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许多学者认为,由于互联网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因此中介在电子商务市场中将逐渐消亡,甚至不复存在。然而本文认为,电子商务虽然会对传统的中介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也将促进新一代电子商务中介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彭赓.电子商务下电子中介的新功能[J].经济师,2002(4)

第9篇:经济商务学范文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 商务英语翻译;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6-0093-02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跨语言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新兴边缘学科。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语言经济学理论受到越来越多教育研究者的推崇,被广泛 应用于教学研究领域。语言具有经济价值,语言学习是一种经济投资,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学习者关注的是语言学习的投入多寡和学成后预期收益的大小。这 与当前教学领域推崇的有效教学的内涵不谋而合。因此,把语言经济学与有效教学结合起来,指导当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语言经济学内涵解读

语言经济学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马沙克(jacob marshak)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他主张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效用、成本、收益 及其相互关系。后来的研究者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得出,学习语言是一种智力投资,学习者可以直接利用获得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从事与语言相关的工作,也可以把语言 作为学习其他知识和技能的工具,服务于社会,从而取得经济收益。学习语言是一种经济投资,具有投资费用和投资预期效益。投资费用(成本)表现为学习语言所 花费的时间、精力和实物支出,而效益则是指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效益和效用,经济效益大小取决于它在职业活动中和在市场上的 使用密度,而使用密度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度,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也影响和制约着语言学习者的经济效益。同时,他还认为语言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投资并能促 进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者是将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从投入到产出都置于一个理想状态,即学习者也即培养的人才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语言经济投资的产出有内部产出和外部产出,内部产出的关键因素是教学质量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教法,外部产出的多寡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市场需求 起着决定性作用。

语言经济学映射下的有效教学

纵观中外学者对有效教学的阐释,有效教学的“效”,可以概括为课堂教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通过教学活动取得某种结果,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需求,它所关注的是给学生带来的进步和发展。“有效益”即有效教学不仅要求教学有效果,还要求教学效果 与预设教学目标相吻合,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并且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有效率”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 取得学习收益的最大化。

语言经济学映射下有效教学的焦点是教学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注重教学效果的提升,追求一定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或大的产出。高职教师首先要认清高 职生的认知特点、已有的知识水平及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确立高职培养目标,向社会输送急需的人才,帮助学生尽快融入职场,调整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着力教学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努力改善我国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费时低效”状况。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分析

国际商务活动日趋频繁,使商务英语在我国的语言经济价值日渐凸显。为此,各高职高专院校纷纷开设商务英语专业,而商务英语翻译则是本专业的必 修课。它融合了基础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商务、专业知识及翻译技巧,实现在国际商务环境下有效传递商务信息的目的。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教学条件的制约,目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沿袭本科翻译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翻译技巧和翻 译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忽略翻译实践练习。翻译素材多以文学性文本翻译为主,缺乏真实性翻译材料,无具体职业指向性。翻译练习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由于缺乏 应用文本,如广告、产品介绍、商务信函等的翻译实践,学生翻译能力低下。因此,翻译教学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学习者的劳动付出和收效之间的比例失衡,向社会 输出的“产品”不符合社会市场的需要,语言的使用价值降低,学生难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商务英语学习也就不能取得一定的收益。要解决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 展的尴尬局面,教师必须思索商务英语翻译课的投入产出的效益问题,通过分析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策略,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着手,最大限度地 实现有效教学,培养出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提高商务英语翻译课教学的经济效益。

提升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有效性的4a教学模式

针对当前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困境,通过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翻译能力结构进行科学分析定位,在有效教学理念的引领下,结合多年 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经验,笔者探索出实现翻译课堂有效教学的4a,即引(alluring),议 (analyzing),做(acting),评(assessing)的教学模式。

引即以未来岗位中的真实任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课堂教学目标,并通过创设真实的或类似于真实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 入课堂。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主要建立在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示范(刺激)模仿(反应)重复(强化)的教学导向上,通常是教师按部就班地讲解某一翻译 理论或翻译技巧,学生亦步亦趋地模仿运用,反复操练,然后,由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价,通过不断重复和机械性地训练达到“刺激反应强化”的效 果,从而使学生的翻译水平得到提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授课方法过于呆板,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亦严重 不足,容易导致低效或无效教学。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翻译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图片、录像、背景材料等创设情境,以各种各样的未来职业 岗位中的真实任务驱动课堂。这些任务不同于一般的语言练习,强调的是以意义交际为基础,以完成目标为导向,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和运用语言。教师以任务为主线 来组织教学,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驱动学生实践翻译活动,使学生获得和积累相应翻译知识和技巧,锻炼翻译能力。例如:在讲解商标翻译章节时, 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些耳熟能详、色彩缤纷的商标,或插入真实的大公司的商标样本,例如海尔、雅戈尔、欧莱雅、王野电动车等。在内容上贴近现实生活,学生 会觉得他们是在与现实世界进行交流与接触,感到课程学习的实用性,激发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议即学生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主动学习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以及通过小组讨论和师生讨论掌握特定任务所需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促进学生 对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通过对所呈现翻译任务的剖析,教师提示任务中所涉及文体的特定翻译技巧、所涉及的某些关键词的翻译等,引领学生从翻译技巧、词汇选 用、相关商务知识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为译准备。教师的提示方式根据教学实际可以是直接、明确的,也可以是间接、含蓄的。例如:“公司介绍”翻译时,呈 现工作任务“海尔集团是中国的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 略和国际化战略……”之后,教师引领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做准备:了解海尔集团的背景、企业信息;分析上述公司简介在词汇、句型、语篇等方面的语言特点;查阅 有关语言辞典、翻译工具书以及网络资源,解决翻译难点(句中加波浪线部分的翻译)。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析讨论,为确立译文奠定基础,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严谨的翻译观。

  做此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可以小组形式展开来进行翻译活动,每小组4~5人为佳。分组时教师要考虑到翻译课程的特殊性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组员应该 是按照英语水平和掌握商务知识的好、中、差,以合理的比例组合在一起,以利于小组在开展翻译活动时可以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另外,教师还应该明 确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权利和义务,清楚每个组员的角色,如组长、汇报员、资料员和记录员等,教师对全过程实施监督,避免只有组长和记录员在忙碌的现象,确 保无“闲置”的组员。教师对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活跃程度和发言深度给予量化,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促进学生的参与热情。所有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完成任务的 活动中,就相关翻译内容畅所欲言,表达观点,所有成员的观点都能被倾听,同时还可以了解到其他同学的思维方式和翻译方法,看到自己的差距,明确学习方向, 就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有效教学目的。小组讨论完成后,每个小组的“汇报员”向全班学生呈现本组的最佳译文,这样,全班学生既可以接触到不同的 译文来进行比较评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应用,又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满足表现欲,从而增强小组集体荣誉感,更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 果。

评对学生完成的典型翻译任务的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为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起引导调控作用。教师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 察,根据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情况,给出总结性评价。传统的翻译教学强调以内容和结果为中心,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译文进行讲评,多半是对译文加以指正或修 改,最后拿出“完善”译文。教师对学生的译文过多指责,势必影响学生对翻译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挫伤学生对翻译的兴趣,有时还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并且 由于教师过多注重对译文的评议,往往会过多地采取经验主义的东西,这种做法不利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效翻译教学的评 价环节是教师在学生完成翻译习作后指导他们开展自我以及小组成员相互间的评价和修改,让每个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观点进行思考并做出反应,教师适时做出评价 和引导;或是就学生译文中的问题向学生提问。例如:为什么这样译,有没有想到过其他译法,这种译法有无逻辑矛盾,是否与文章其他部分相连贯,等等。让学生 对自我的思维过程和产出的译文进行分析、归纳,教师因势利导,指出其中蕴含的翻译知识和翻译技巧,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提升至理性认识。例如:只见交易会上 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译文:the commodity fair is filled with seas of people and a wide range variety of commodities satisfying various demands.结合学生译作,教师指出鉴于英汉表达习惯的不同,为了译文通顺,可采用“省译法”,省略用来渲染气氛而语义重复的“人声鼎沸”和“琳琅满 目”。通过师生间充分交流、讨论、争辩、合作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来提高翻译评价的质量,使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交流中完成对所学翻译知识的意义建构。

语言经济学映射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的有效教学受语言经济学规律的影响,认为教学是一种经济投资,关注的是教学的投入与产出的均衡发展,兼顾市场 经济的功利性,从社会和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出发,构建以培养翻译能力为核心、以任务为驱动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4a 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利于改革高职院校先理论后实践、理论服务翻译实践的传统教学框架,而坚持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在翻译实践中总结深化翻译理论与技巧。以学生 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活动的展开,锻炼了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在“译”中学习技能、在“译”中体验规则、在“译”中积累经验、最 后在“译”中形成能力的教学理念。互动综合性评价的焦点在于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的表现,体现了翻译有效教学重过程、轻结果的教学思路,锻炼了学生评 析译文的能力和实际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何文贤.语言的经济属性与esp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2]刘卫东.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的探究[j].教学研究,2007,(6).

[3]曹思思,谢媛媛.论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下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

[4]牟惠康.以有效教学理念推进高职院校教学设计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5).

[5]陈葵阳.从建构主义观点谈翻译课堂教学[j].中国翻译,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