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事业管理在校学习包括理论教学、见习、实习,对三者之间的学时分配调查中,有94.11%的学生认为实习可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对于专业实习和临床见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88.24%的学生认为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社会调查、卫生法律宣传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对实习评价的量化考评调查中,82.35%的学生认为应制定符合专业需求的量化标准,包括学生出勤和纪律,论文写作的条理性、逻辑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7.22%的毕业生认为,在实习、见习期间自己的整体水平可以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高,对其将来从事的工作有实际性的帮助。
(一)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
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校的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管理等。70.58%的毕业生对办学条件比较满意,17.65%的学生基本满意,还有11.77%的学生不满意,由此可见,学校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办学投入还有待加强。对于校园文化评价,94.11%的毕业生认为学校人文教育“较好”,88.2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医德医风教育和学风“好”或“较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达到94.12%,说明学校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优良的学风。对于学校的管理,94.12%的毕业生认为教学管理工作较好,91.18%的毕业生认为学生管理工作较好。
(二)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需求的影响
通过对首届毕业生的“您对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满意情况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满意度仅为24.3%,不满意的达到44.2%,这一调查结论在其他同行学者的研究中也被证实[3],这说明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满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段式培养,即“公共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几大模块。公共素质课主要包括德育类课程和计算机、外语、数学等工具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医学类基础课和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如基础医学综合、临床医学概论、卫生统计学、卫生学、流行病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主干课主要就是反映该专业培养特色和目标的课程,如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社会医学、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等。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公共素质课和专业基础课中哪些课程认可度不高,对其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显示,学生对政治素质类课程认可度不高,76.48%的毕业生表示在校期间曾逃过政治素质类课程,有35.29%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手机上网、打瞌睡、聊天等。英语类、计算机类的技能课程认可度达到70%以上,91.18%的毕业生认为大学英语很重要,这一结果在“您通常选择哪类课程上看英语材料”的统计结果能进一步反馈:73.53%的学生选择政治素质课程,23.52%的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不到10%的学生选择专业主干课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因迫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压力,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还是较高的,故有的学生不惜在其他课堂看英语材料,同时也看出了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学习也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课程认可度较高的集中在考证、考级、考研课程。调查显示,毕业生中参加过除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之外的考证或其他培训(如会计证、教师资格证、口译培训等)的高达94.12%。调查发现,大一、大二的学生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英语四六级证书上,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公务员或考研上,在2012届毕业生中,选择考研的占35.29%,而选择考公务员的达到29.41%。
最后,对专业主干课程群的调查发现,只有17.64%左右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并愿意花较多时间在专业课上。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相当低,大部分学生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专业思想不稳定,尽管经过四年的学习,但专业认可度仍不高。64.7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联,而剩下的学生大多对所学专业课程不感兴趣。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统计,只有23.52%的学生会花时间阅读专业相关书籍,64.71%的学生选择阅读更为实用的操作类课程书籍。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调查显示:专业培养方案有待完善,课程体系亟须优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繁多,结构不合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边缘学科,既要了解一定程度的医学知识,又要学习经济管理学的专业课程,课程门数较多。又因其属于管理学门类,学制为四年,时间短,总学时数偏多,学生苦不堪言。追究其根源,主要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彰显,导致课程开设广而不精,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医学类课程门数过多,学时比例过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非临床医学专业,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的要求应有差异。其次,经济管理类课程比例偏低,因医学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方面的师资紧张,一些理应开设的应用性和实操性较强的管理类课程没有开设。再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前后关联程度没有科学逻辑性,如医学类课程开设应先开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开设与之间隔不能太长。专业课程学习过程应先开设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再开设卫生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卫生事业管理学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
(二)预防医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从毕业生从事的相应工作来看,大部分是从事于卫生行政部门或相关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工作,近期各种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如“非典”、“禽流感”、“猪流感”等疫情的蔓延,从某种程度折射出卫生行政部门思想上麻痹、应急处理能力的缺陷以及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作为未来将分布在各地、各行业潜在的卫生行政工作人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培养其预防意识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仅仅设置了预防医学导论这一门概论性的课程,学时数仅为36,学生很难对疾病预防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更不用说指导其日常行为。
(三)专业课程开设与就业需求有差距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卫生行政管理工作,应用文写作、秘书学类课程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和文件处理的素质,学校将此类课程安排在选修考查课,学时数及相关考核要求也较低,不利于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很多机会直接使用统计知识处理问题。统计学的应用目前主要分为两个领域:经济社会民生和医学生理,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主要是卫生管理,主要面对的是医学方面的统计,应开设的课程是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也应增设社会学方面的统计,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在卫生执法部门和医院管理部门工作,所以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有可能会遇到如何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问题。法学类课程开设缺乏体系,而目前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法学课程是卫生法,作为一个法学课程的体系,缺乏基础法学作为支撑,学生对于《卫生法》的掌握只能停留在空洞的条文记忆,对于其立法的必要性及执法的严肃性理解不够深刻。
(四)课程设置未考虑文理兼招的生源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生源分布上基本上文科生和理科生各占一半,文科生在学习医学类、统计类、计算机类课程时较吃力,但对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比较感兴趣。考虑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学生今后的工作还要面对很多公文的处理和写作,应加强其社会科学的课程学习,在不增加其课程负担的前提下,应增设一些人文类的课程。
(五)见习、实习时间过短,形式单一
通过对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在校期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其实际工作帮助很大。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见习和实习过程与临床医学是完全不同的机制和过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临床见习主要是了解各个病情的基本情况及治疗费用控制等,对于其治疗过程及疾病机理则要求不高,而专业实习不是在临床科室,而是在医院的行政科室或卫生行政部门,掌握这些工作的关键是要对国家卫生政策及地方、医院的行业规范等,这些知识并不是听带教教师讲解或见习操作就可以掌握,而必须增加见习、实习学时量加以巩固,才可以加深印象。见习和实习的形式不应拘泥于医院的科室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社会科学就是人与人的科学,学生应走出去与社会交流,应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调查、法律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设想
关键词 公共事业 财政制度 财政政策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组织管理,建立现代公共事业制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已成为我国公共管理领域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其中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政策环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一、公共事业制度的财政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民办非企业组织迅速发展,社会团体空前活跃,传统体制下财政独家供给资金、政府垄断社会事业的局面已经打破,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政府财政关系方面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共事业资金供给初步实现了多元化。事业单位除接受财政拨款外,还有为社会提供教育、科技、医疗等服务取得的事业性收费收入、从事各种商业活动取得的经营收入,以及社会捐赠收入等等。二是公共事业投资主体由政府一统天下转向以政府为主、多方投资并举的格局。近年来,民办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机构迅速发展,既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多样化的需要, 又减轻了政府财政的负担。三是运用财税政策工具促进了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包括对向企业转制的科技型事业单位给予减免税,对向社会公益事业机构捐赠的组织和个人在所得税前按比例或全额扣除等等。四是改革了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事业机构的财务会计制度。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于1997年1月1日起实行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1998年起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财政部与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了行业财务管理规章。
但是,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公共服务的迫切需要相比,我国现代公共事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改革任务十分繁重。在公共事业机构与政府财政的关系领域,突出的问题有:
1 事业单位对政府财政资金依赖程度高,财政负担沉重。目前政府财政仍承担着国家公共事业资金供给的主要任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费支出在财政支出中仍占较大比重,民间投资还处在补充地位。
2 财政资金供给范围过宽,超越了公共财政职能。目前对事业单位的资金供给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体制下的基本格局,政府财政仍然承担着相当部分应由企业、个人通过市场提供的私人物品,如非义务教育、非公共卫生支出、开发性科技费用、新闻出版等等,对提供准公共物品的公共事业服务也存在包揽过多的问题。而应由政府保证资金供给的公共物品服务,如义务教育支出等等,面临着诸多问题,成为诱发乱收费的重要原因。
3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财务监管需要加强。建国后,我国对事业单位资金的供给方式,主要采取由财政全额拨款和差额拔款管理方式。全额拨款单位收支都纳入政府预算统一安排,差额预算管理包括定向补助、定额补助、差额补助或上解等形式,1996年以后主要实行差额管理。上述资金供给方式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在建国初期各项社会事业百废待兴的条件下,对科教文卫等事业的发展,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这种资金供给方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如资金供应缺乏竞争机制,容易形成等、靠、要的思想;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财政监督乏力,浪费、截留、挪用等现象较普遍;未能有效地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事业发展资金不足,等等。根据建立现代公共事业组织的需要,结合目前我国编制部门预算,需要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预算体制改革,进一步改进公共事业单位资金供给方式,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以促进公共事业发展。
4 建立现代公共事业制度所需要的配套财政税收政策还不完善。现代公共事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不仅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还需要相关财政政策的支持。
第一,对公共事业组织本身的税收减免政策。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土地使用税等税法条例及实施细则中,规定了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等公共事业机构的减免税政策,但从现行税收制度分析,对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各项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有:(1)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教育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社会团体登记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的界定,与对上述单位普遍开征企业所得税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协调。(2)现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不分、法人制度不完善,使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难以发挥应有效果。(3)有的税收政策还不够详细、具体,可操作性不强。
第二,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向公共事业机构捐赠的税收政策。从现行税法的有关规定看,我国对捐赠的税收优惠比较宽泛,有利于鼓励向社会公益机构捐赠,促进各项公共事业发展,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1)没有区分公益性和互惠性公共事业机构。根据国际税法惯例,对互惠性公共事业机构的捐赠不应给予税收优惠。(2)对可接受捐赠的机构没有具体界定,难以区分其营利性与非营利性。(3)对部分机构捐赠给予所得税前全额扣除的优惠不一定有利于鼓励经常性捐赠,也不利于体现对各类公共事业机构的公平待遇。
第三,公共事业服务的公共定价问题。随着对一部分公共事业服务实行市场化、民营化改革,公共服务的定价难度大大增加,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更加复杂。政府不仅要根据公共服务需求、财政收支状况等因素制定政府的公共定价政策,而且还要明确公共定价的程序、方式、监管等制度和措施,在这一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5 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财政政策措施,加快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但改革任务仍十分繁重。突出的矛盾有:(1)政事不分、行政化管理的基本格局没有突破。事业单位对政府依赖性强,有关业务活动仍受政府直接干预。(2)事企不分,其行为与公共事业组织的公益性、非营利性不完全吻合。一些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土地以及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从事经营性活动,收益除部分用于事业发展外主要用于职工福利支出;有些单位还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且屡禁不止;有的事业单位的公益与经营性活动界限不清,等等。(3)事业单位内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公共服务效率低下。有的教学、科研机构在第一线工作的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由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不少国有企业、党政机构的分流人员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状况。
二、构建现代公共事业制度的财政政策体系
根据公共财政与公共事业组织的内在联系,结合我国各类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组织的发展现状,以及与政府财政的关系,构建中国现代公共事业制度的财政政策体系主要体现在:
(一)以公共需要为准则,重新界定公共事业类别,建立法定分类体系,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
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是否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事业单位制度,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逐步废除这一制度。其出路是以公共财政理论为指导, 对现行事业单位制度进行重新整合,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公共事业组织。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政府等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服务包括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主要由政府直接供给,如国防、法律制度等等,而准公共物品则主要通过设立或资助公共事业机构来提供。公共事业组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类:
第一,按公共事业组织提供服务的性质,可划分为公益性公共事业组织、准公益性公共事业组织和承担一定行业管理职能的公共事业组织。公益性公共事业组织提供的服务完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是纯公共物品服务,如公共图书馆等;准公益公共事业组织所提供的服务既具有一般私人物品的特点,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如高等院校等;而承担一定行业管理职能的公共事业组织,是接受政府委托,在提供公共物品服务的同时又承担一定的行业管理职能的公共事业组织。这种划分的实际意义,首先,明确公共事业组织、政府机构和企业的边界,对现行事业单位体制重新进行分解和归类。应由政府承担责任的,由财政供给资金;而属于企业性质的,逐步推向市场。其次,明确政府财政的职责范围。公益性公共事业组织原则上由政府举办,由财政保障其资金需要,同时也鼓励民间机构兴办此类组织,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而准公益性公共事业组织,政府根据政策需要和财力可能,只承担部分资金供给任务;对承担一定行业管理职能的公共事业组织则严格控制,谁委托就由谁提供资金支持。
第二,按公共事业组织提供服务的领域,参照联合国的标准和一些国际学者的分类,结合我国国情,可将公共事业组织分为公共教育事业组织、公共科技事业组织、公共卫生事业组织、公共文化事业组织、环境保护事业组织、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组织、宗教活动组织、商会和专业协会,以及其他公共事业组织等等。
第三,按法人性质,可将公共事业组织分为社团法人和公共企业法人。社团法人包括公益性社团法人和互社团法人;公共企业法人可分为纯政策性公共企业和以提供基础设施服务为主的公共企业。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凡享受政府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的公共事业机构,必须具备法人资格,以保障有关优惠政策真正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
以上述公共事业组织的业务性质和法人制度为主要标准,建立我国科学合理的现代公共事业组织分类体系,为政府各项财政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
(二)改革财政资金的供给方式,推动公共事业组织健康成长。
公共事业机构提供的服务,有的不能进入市场交换,不能以货币方式体现其的价值;有的只能部分进入市场,但其收费与成本支出之间是不对称的。公共资金的供给方式要保证事业组织发展的资金需要,努力调动其积极性,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物品服务。
1 建立竞争性拨款机制。某些公共事业发展资金不一定直接拨付给具体单位,可采用项目招标、投标的方式选择使用机构,如国家重大课题研究项目、重点实验室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投资等等。通过竞争性拨款机制,引导公共事业机构努力实现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政策目标,严格遵守公共财政制度,千方百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满足公共需要。
2 建立公共事业财政补贴制度。对提供准公共物品的事业机构,不一定全由政府举办,对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投资兴办的这类机构,经审核凡符合政府所制定的公共事业组织标准者,政府可给予一定补助,既支持有关事业发展,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又不形成财政拖累。公共事业财政补贴制度的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目前公共事业组织主要依靠政府举办、国家财政负担沉重、效率不高的状况,在各类公共事业组织中引入竞争机制,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公共服务。
3 建立激励性财政资金供给制度。对一些纯公益性的公共事业机构,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可主要根据其为社会提供的业务量,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如参观人数、读者满意度、污染指数等,确定财政资金供给量,以调动公共事业机构和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即在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对公共事业组织定员、定额的核定,以及定员、定额的调整,要科学地反映各类公共事业组织所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体现与社会公共需要的均衡,政府保证其所需要的公共资金,从而激励公共事业组织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服务效率,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在资金供给制度安排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尽快建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组织的业绩评价体系,比较准确地反映其公共服务的效果,以决定政府财政供给的规模与结构。
4 强化公共事业组织零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供给方式的灵活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公共事业服务需求的规模、结构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有些公共服务需求增加了,就需要增加政府财政资金支持,而有的公共服务需求缩小了,就不需要维持原有的支出规模。因此,要通过公共事业组织零基预算管理,每年审查有关公共事业组织支出的必要性、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编制预算、供给资金,及时调整公共事业组织支出的规模与结构,既保证社会公共需要,又减少公共事业组织对财政资金的过度依赖。
(三)完善财政政策支持体系,优化公共事业组织成长环境
1 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税收减免政策。在公共事业机构税收优惠政策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1)实行公共事业机构免税资格核准制度。即公共事业机构是否具有免税资格,要由税务机关核准。从国外的公共事业机构的情况看,有自动具有免税资格和税务机关核准其资格两种情况,自动具有免税资格一般指公共事业机构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核后即具有免税资格。我国目前还处在体制转轨时期,实行税务机关核准制度有利于加强税收管理。(2)坚持免税公共事业机构的公益性、非营利性。只有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共事业机构,才能给予减免税收优惠,公共事业机构来自与公益事业无关的收入要依法纳税。在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实际上存在营利与非营利活动并存的情况下,税务机关以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为标准,才能正确界定是否给予减免税。(3)要求免税的公共事业机构具有法人资格。从事公益性、非营利性活动的公共事业机构具有法人资格,就能保证免税收入用于其宗旨所规定的社会公益事业,其财产为法人占有,机构终止或解散时财产归政府所有或转移到其他公共事业机构,防止免税收入形成的资产落入私人手中。(4)根据我国公共事业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具体情况,对现行税制中有关公共事业机构减免税的政策进行调整修改,使之更加详细、清晰,即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又防范产生税收漏洞。
2 鼓励社会捐赠的税收政策。对向公共事业机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需要进一步规范:(1)明确对互惠性公共事业机构的捐赠不予减免税,只对公益性公共事业机构的捐赠减免税,以保证各项捐赠为公众利益服务。(2)对捐赠给予减免税优惠的公共事业机构进行具体界定,要求接受捐赠的公共事业组织具有法人资格和免税资格,具有公益性的特征、范围等。(3)对公共事业机构捐赠实行限额扣除,适当提高扣除标准,如按应纳税额的10%或应纳税所得额的50%扣除。
3 完善公共事业服务定价的政策体系。各类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等公共事业机构,在向城乡居民提供服务时,可收取一定的费用,以补偿其成本支出。由于其非营利性和接受了政府财政资金及社会捐赠,收费标准即公共服务定价必须受到政府管制。凡接受了政府财政资金、社会捐赠的公共事业服务定价,由各级政府财政主管部门审核。其要点包括:(1)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在公共事业服务定价政策决策程序中,建立相应的公众参与机制,如举行价格听证会、公示、投诉等,充分反映公众意见,维护公共利益,提高服务质量。(2)成本补偿。即收费加政府补助和社会捐赠,可补偿提供服务所发生的成本消耗。在政府财力许可的范围内,有些服务可免费或低于成本收费。(3)激励原则。在不违反非营利性宗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公共事业服务定价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公共事业机构及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公共事业发展。
(四)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事业单位制度改革进程,构建中国现代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各单位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以往传统的考核方式已不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时改革考核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改革考核方式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内容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改变观念、完善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各种考核方式在不同学科中的积极作用,真正实现考核与激励作用,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才能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人才。
以本学院为例,学院从2002 年就开始招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包括医疗保险和医事法律2 个专业方向,至今已有7 届毕业生,2010 年,学院成功申办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和健康管理专业两个专业方向,从2012年起开始招生。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公共卫生管理学院开展了系列教学改革,具体包括:
根据社会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有计划地选派年轻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形成了一只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与国内名校联合培养本科生;开展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培养学生的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考试制度,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增加平时作业、调研报告、技能考核等日常检查与评定的比例,压缩期末考试的记忆题型的比例,借此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毕业生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逐年提高,这其中就有改革考核方式取得的成效。
一、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1.考核方式单调
目前公共管理类课程考核采用最多的方式是闭卷考试和结课论文考查,多为终结性考试,不注重过程考核。在闭卷考试模式下,学生是以知识的记忆为主,不注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结课论文考核模式下,很多学生应付了事,并没有深入思考,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这种考核方式无法区别各性质不同科目的特点,无法真正达到教学大纲叙述的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的要求。
2.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重视不足,考核内容不全面
目前考试方式覆盖面较小,不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内容对于书本基础理论足够重视,却忽视提高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已掌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现行高校中,很多专业改革教学,使教学过程中实践学时所占整体比例有所增加,但却没有将实践教学的考核同样重视起来,期末考试并没有增加相关实践内容的考核检验,仍以卷面理论考试形式为主,结果形成了学生期末临考突击背诵课本内容或笔记来取得所谓的高分,没有发挥实践教学内容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与指导作用。
3.考核结果功利性强
这是指考核结果直接与学生的某些利益直接挂钩,如奖学金、班干部、评优甚至毕业找工作等,这种做法直接导致学生对于考核结果的目的明确———只是为了高分而学。
4.现有教学管理模式制约考核方式
试卷的整理与分析是本科教学评估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这项任务原本的目的是通过试卷的覆盖面、难易度、区分度等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了统一标准易于操作检查,很多学校将试卷整理内容进行量化与抽象概括,并且设置的各种检查要求与量化指标主要针对闭卷测验的试卷,其余的非闭卷的考核方式(如开卷、小组作业、实践报告等),经常由于没有统一的量化检验指标而遭到忽视,这种教学管理模式成为了考核手段多样化的制约。
5.无法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考核
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大学教育区别于中小学的主要部分是要实现精英教育,因此更强调因材施教,但是传统的考核方式其实实行的是一种“一锅端”的考核,统一的试题、相同的考核标准、唯一的考试答案,都无法突出学生的个体特征,无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因势利导,真正发挥学生的特长与优势,也就无法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二、完善公共管理类课程考核方式的途径
1.改革考试管理体制,建立公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考核体系
公共管理科学是当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政府、非政府公共机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应用科学,其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操作性都很强,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和应变能力等。
当前,整个社会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在改革考试管理体制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管理理念的转变,只有建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需要的考核体系,才能将考核方式的改革落实到位。各高校正在执行的考试管理体制通常都是突出强调考试的评价功能,削弱激励功能,此种体制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
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要求的改变决定着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的改革,只有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这些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因此,相关部门在改革考核方式的同时需要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案、培养模式等各方面进行同步操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公共管理类课程改革,才能使改革落实到实处,才能使改革有进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为实现专业能力培养的目的,不同考核方式具有各自鲜明的优缺点,需要我们针对不同课程进行考核方式的组合。
应根据公共管理类课程的不同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来考察学生。如学科基础课考试仍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语言类的专业课程以闭卷考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展示性的专业课程以闭卷考试和分组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商务礼仪、推销与谈判、导游业务、管理沟通等课程通过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点的掌握,通过分组展示打分,考核其应用能力;写作性的专业课程以案例分析和课程写作相结合的方式。
2.公共管理类课程推行考核内容多样化,重视能力培养
传统考核内容过分强调对于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无法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因此改革考核内容必须按照创新人才的标准去变化,要把考试内容定位在既考核学生对以往知识的理解上也要检验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上。即考试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促进学生积极、理性、健康思维品质的形成。
我院在这项改革过程中采用的具体做法是进行考试题型的改革,以考核学生素质和能力作为重点方向,大幅度减少了客观标准试题的比例,由原来每张试卷中占40%~50%甚至更多的客观题型逐渐缩减为现在执行的20%以下,其余80%及以上的内容均为主观题类型,这种改革突出了对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核,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了重要作用。
3.强化过程性考试
教师及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测试、平时作业、小组讨论、专题研究等方式,在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再进一步透彻的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各项能力提高。此外,从授业者角度讲,也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获得反馈信息,从而进一步区别重点难点在更高层次改进教学。以我院《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为例,在原有终结性考核的基础上,增加了形成性考核部分,将期末终结性考试作为总成绩的60%,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40%,增强了考核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保证考核效果的最佳化。另外,除笔试之外,将其他考核手段引入考核过程,如增加了教学实践、专题讨论、出勤记录等,分别所占比例为形成性考核的60%、30%、10%,综合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教师参与考试改革。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进行考试改革措施的制定与推行都离不开他们,教师不应该只单纯作为考核方式改革的执行者,而应该成为主动的参与者。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对于学生的特点与各种考核方式的利弊有更多的发言权,管理者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在教师中广泛宣传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改革过程中,才能够制定出切实可行有实践意义的改革方案,在执行改革方案时才能有的放矢。
5.考试评价引入学生评价
在对学生的全面考核中不应该只局限于由上至下的传统考核,可以借鉴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于在职员工的有关考核办法,如360 度考核,学校和教师也可以适度参考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结果,尤其在形成性考核过程中,例如策划书、小组讨论、专题研究等考核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使考核主体多元化,对于学生的考核结果来源于各个方向而不是单一的,这样会促进学生间相互学习,协调发展,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考核结果更客观更全面。
参考文献:
[1]靳秉强,王丽慧,高连香.公共管理类课程授课八忌,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19期.
1.1公立医院实施总额预付制的有利因素
1.1.1促使公立医院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医院在项目付费和单元付费的机制下,受到整体医疗行业的垄断性的影响,患者的消费并不具备主动性,是一种迫于无奈下的被动消费增加,而作为医疗卫生部门,从主观上的获取医疗保险基金也引发过度的医疗消费行为,无形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而实施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制,医院为规避基金风险等问题,参保患者可以接受较为合理的医疗服务,从患者的利益角度来讲是有利于患者,这也使得医院成功的抢占医疗保险市场,为医疗服务的优质优价提供有利的发展空间,不断创新的管理机制也极大的提升公立医院的内涵建设,在公立医院内部不断调整配置项目和服务项目后,医院的市场竞争力也表现的尤为明显,可以说医疗保险预付制为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为医院带来源源不断的市场效益。
1.1.2促使公立医院降低医疗管理和服务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受到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许多医院的运营成本和医疗服务成本也极大的提高,巨大的医疗管理和服务成本管理为医院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限制因素,在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制下,医院在合理的总额、定额资金一定的基础上,医院为获得最大盈利必然提高资源利用率,将提出趋向合理的内部管理以及各项考核指标,控制浪费的情况发生,并通过技术调整升级来降低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成本。另一方面,在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制实施后,相比传统的项目付费、单元付费等支付方式,医院对费用的结算和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方面都比从前有更为简单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创新也直接减少相关管理人员和开支,极大降低医院的整体管理成本,为国家节省开支。
1.1.3促进公立医院积极参与医疗保险管理,增强控费的主动性
从公立医院的根据单元付费模式、项目付费模式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哪种具体的付费结算方式都会引起医院通过控制医疗项目、重复医疗项目来降低入院标准,小病大治来获得医院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患者医疗费用的增长。在实施医疗保险预付制后,总额定量,超额费用将会由医疗机构自行承担,公立医院的整体费用管理意识也进一步提升,为规避所要承担的风险,合理控制医院经营成本以及服务成本,从被动节约走向主动控制经费的态度上,提高医院整体资源的利用率,也为医院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做出突出贡献。受到总额预付制的影响,医疗保险机构将医疗费用使用的控制权力全权交付给医疗服务方,即医院,而医疗保险机构的工作重点则落到医疗经费的预算、医疗经费的审核、医疗经费的执行等方面,极大地降低医疗保险机构的管理成本,也使得其监管作用更加凸显。
1.1.4有利于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目前全国许多卫生资源分配不均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①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②人们对医疗消费观念上也存在着许多的偏见。③医疗保险政策在安排上和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上差别不明显,也未能正确引导患者的医疗消费行为。在实施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制后,其中的额度会充分考虑各级别医疗单位的等级、服务患者的人口特征、患者特点、就诊时间、就诊次数与平均就诊治疗费用等方面;并且,政策上提供的转诊制度、家属床位管理措施在付费的标准上应向上调整比例,正确的引导患者和家属小病去小医院,大病去大医院的医疗消费观念。如此,各大中小医疗机构能够获得更充足的医疗保险总额,并通过医院环境、医疗技术更新、服务质量的提高,吸引更多的民众参加医疗保险事业,从而从现实的要求上促进医疗卫生系统公共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1.2公立医院实施总额预付制的不利因素
1.2.1影响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在总额预付制实施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随即规定各定点医疗机构的年度预算总额费用的管理制度,即在医疗机构用完全年预算的总额费用后,其收治患者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将由患者就医医院承担,部分医务工作者认为如此救治患者等同于无偿为医疗保险患者进行医疗服务,随着参保人员的增加,公立医院收治的医疗保险患者越多,医院亏损的越严重,极大的挫伤许多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受到医疗保险总额资金限制的影响,许多患者要求得到更好的治疗也极大地增加了医生的救治难度,医生一方面考虑医院的医疗保险总额限制,也要顾及患者的医疗服务满意度,因而引发许多患者与医疗机构之间的矛盾,也极大的降低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作为医疗服务机构,解除患者的病痛是理所应当,而患者上门就诊,医院本无权拒收患者,部分医院的不良做法也极大地激化了医患矛盾,同时,为当地医疗保险政策的进一步推广和执行带来不利影响。
1.2.2影响医疗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
在总额预付制的实施下,预算方法必然引起市场作用的减少,在没有市场主动作用的刺激下,医疗机构不自觉会放慢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在医生的服务行为方面,为减少定额超支行为,将极大影响医疗提供方的主动服务性,在发展业务的主动性方面也会极大降低。因医疗保险总额的限制性,许多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开始慢慢降低,服务态度也开始变差,当然这也与医疗机构自身行为及患者的无理投诉有关。但作为医疗机构,要努力提高患者的医疗服务满意度,减少排队就医、入院的情况,避免拒收患者等现象发生。
1.2.3影响公立医院的资金运营
受到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不完善的影响,许多公立医院及私立医院的补偿机制服务不到位,在大部分的公立医院,由国家和政府补偿还不能达到四成,而许多企业医院在改制调整成为事业单位后,也没有得到政府的补偿资金,所有的医院经费开支目前只能根据医院的自身发展情况来维持长久的运营与发展,医院在没有资金的支持下,未来的发展也将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在医疗保险总额制度实施中要求,限定医院每个年度医疗保险支付费用的支出上限,一旦经费预算超支并缺乏依据,并不再根据医院的历史医疗保险数据进行衡量,单单衡量医疗保险基金的结余情况,也为许多公立医院的实际运营造成不良影响,受到严重资金不足的影响,许多医院也有面临倒闭的风险。医院每年收治大量医疗保险患者超出预算的比例不在少数,而该项医疗保险资金未能得到及时补偿,这部分尚未补偿的资金对医院来讲是很大的损失,是医院独自不能承担的。同时,预算经费的不足,也极大地降低对患者的治疗水平,因经费不足,不能选择较为恰当的治疗手段,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的情况是存在的。
1.2.4增加医、保、患三方矛盾
1.2.4.1医院与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之间的矛盾。医院与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第一个矛盾点是医疗保险基金提供的是限额,而医疗服务提供的却不能因限额而被控制,是无限的服务范畴,医疗保险基金支持是根据上年度收缴情况来确定总额基数的,收支之间存在着一定比例。所以在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进行多种保障方式来确保资金的安全运转。作为医疗服务本身,具备主动与被动性的消费模式,受到医疗科技的不断提高,诊断技术也多种多样,新药物、新技术也被不断推广,医疗费用的增长成为必然。而在市场作用下的医院为生存和获利,为争取更多的医疗保险基金的支持,部分医院为患者提供过多的医疗服务项目,这样造成医疗费用的浪费,为此医疗保险机构作出政策和经费调整等措施,也极大激化双方矛盾。另一方面,参保患者就诊人数与医疗保险指标固定性不协调造成的矛盾,一般医疗保险机构对医院的诊疗费用实施控制,分别在总额费用和人均医疗费用上,而控制标准的制度也是由医疗保险收缴情况以及参照以前的拨款情况来根据比例所调整的,对超标部分根据考核情况进行分配。随着参保人员比例逐年增长,患者也开始自主选择医院,而其流动性与数量变化不定,也极大影响医疗保险报销政策对不同级别医院的制定。因此,许多医院也承受着门诊量与总额费用不能控制的压力。
1.2.4.2医院同患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大部分参保患者对医疗保险制度与政策缺乏正确的认识,同时,医院宣传和推广医疗保险解释不足致使医患矛盾产生。部分患者在对医疗保险制度与政策不详的情况下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不适当的要求,如医生不能准确解释往往会造成服务满意度的下降。其中,对许多患者自行承担的费用以及报销比例方面医务工作者若没能及时告知,也出现过大量拒绝付款的情况,导致矛盾升级。许多患者因参与基本的医疗保险,便会对医疗保险产生过高的报销期望值,这也是与患者同报销政策之间存在的矛盾,但会转嫁到医院方面,患者就医后,希望得到最好的医生、最先进的仪器进行检查,个人不希望付高额的医疗费用,而我国目前医疗保险体系所能提供的是基本医疗保障。因此,医院根据所能提供的总额进行服务会严格按照医疗保险程序进行操作,也会根据限定的支付标准进行操作和治疗[1]。
1.2.4.3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同患者之间的矛盾。医疗服务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服务,不同患者病种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许多病种伴有多种并发症,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展开具体的治疗,目前我国针对治疗的评价手段还没有形成一个自己独有的体系,医疗机构在处方、治疗手段、检查等方面是否合理都很难判断,因此,对医疗保险费用审核及扣款的合理性也很难把握,正因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审核的局限性同患者病情复杂性引发了两者之间的矛盾。
1.2.5制约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普及和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在总额预付制的实施下,受到资金和条件的限制,许多医院对新技术的试验和使用机会减少,传统治疗方案在医疗保险范围内而新技术并不在,这样让许多患者失去使用新技术治疗的机会,又考虑到总额限定,许多医生也自动放弃新技术的学习和新型药物的使用,也极大降低部分医务工作者探索医学热情,对未来医学技术的推广和提升带来负面的效应,同时,对普及和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方面也产生不利的因素[2]。
二、总额预付制下公立医院的应对策略
2.1转变观念,增强“保基本”的意识
基本医疗保障是医疗保险实施的重要原则之一,作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投保者以及指定的医疗服务机构,都要严格按照基本医疗保障的制度去执行,这也是全国范围内医疗保险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服务的实施过程,同样也需要各级医疗服务机构的医务工作者共同实现,为转变医务工作者对基本医疗保障的观念,医务工作人员必须要增加“保基本”的意识,充分理解和掌握医疗保险制度与政策,在医疗保险的服务宗旨下,给出合理用药、检查与治疗方案,不转嫁高额费用到患者身上,才能确保医疗保险政策与医疗服务的良好结合,促进医疗保险政策和医疗服务机构的良性发展。通过实践证实,医院与医疗保险的健康互动,会极大促进医院的发展,达到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同医疗服务机构的双赢。
2.2明确服务定位,调整服务格局
针对全体医疗机构的相关工作者,从根本上树立服务意识,这也是管理者制定医疗服务方案、救治服务方案、提供诊疗内容的一切前提和出发点,而对服务意识能否落实到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内心,也直接对开展的医疗救治服务行为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医疗服务意识的提升需要全体医务工作者的意识大转变、心理状态和外在行为的一致也需要管理者认真考虑医务工作者的根本利益,从服务医务工作者做起[3]。同时,医务工作者对待患者的态度与行为也是反应医疗体系队伍的重要指标之一,提升患者医疗服务满意度要落实到实处,树立正确的服务救治意识、克服为难情况,以最好的服务质量去温暖患者的内心。当然,服务意识和态度的提升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教育积累,也需要在良好的管理氛围和实践条件下形成。
2.3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竞争力
2.3.1积极调整管理策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和工作效率
积极进行各层级管理部门的管理策略调整,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及工作效率为策略调整的前提,将效率及质量并抓,将服务质量作为医院的工作任务主线,带动以患者为服务中心的优质诊疗服务,立足现有医疗设备、管理者要借总额预付制度为契机,挖掘服务潜力,向管理策略要效率、挣效益[4]。
2.3.2推行全成本核算,严控医疗费用,降低医疗成本
自医疗保险制实施以来,投保者可以自由选择医院进行医疗救治,这样无形增加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性,作为医疗服务的主体,想在新的环境当中处于竞争优势,只有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同时,在医院进行有效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努力降低医疗成本,提升市场运作的竞争力。医疗机构可以采取不同的核算策略,开展不同科室的成本核算制度、根据医疗服务项目开展成本核算、按照病种展开核算等,借助现代化的网络和数据库,可以有效节省核算中的人力成本。根据核算成果大力发展医院优势专科或诊疗服务项目。目前全国范围实施的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方式多是以混合支付的方式进行,其中,总额预付制也通常是同其他支付方式结合进行实施的。如同病种支付混合,根据病种支付的主要原因是可以实施高新技术的治疗手段,并进行病种核算,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机构测算病种医疗费用的成本;在门诊根据人头付费,也可以进行就诊次数的成本核算,以便确保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同时,也能够使得医院、患者、保险管理机构三方获益,这样成为医院持续、协调发展的手段之一。
2.3.3加强医疗保险运行情况监控,及时有效地介入医疗保险环节管理
加强医疗保险运行监控,以确保总额预付制下的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医疗安全。受到总额预付制强制计划的影响,许多医疗机构在服务等诸多因素本身不确定的情况下,医疗保险总额要有计划性地完成,要确保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不可因医疗保险费用约束而限制甚至影响医疗行为及医疗服务质量,一切以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为出发点。在常规管理下,努力推行临床路径,保障患者利益,避免总额预付制度下临床医生的不良诊疗行为,如强制转嫁医疗服务费用、对患者进行转诊甚至拒诊等现象;加强临床药品的管理,在合理、规范的前提下用药,严禁追逐利益行为下的各种诊疗、开药。针对必要的诊断、检查不可因医疗保险费用限制而降低服务标准,以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保险监管部门做到定期维护医疗保险执行力度,在医疗保险环节管理上落到实处。也可以增设独立的医疗保险基金监管组织,将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医院、患者的责、权、利进行划分,由监管机构对整个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行进行规范、指导及监督,监管机构可以对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同医院间的协议内容进行调整,对双方行为进行约束。保证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正确的使用,确保各级医院能够在公平、公正的平台上同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加强合作,保证患者的利益。
2.3.4建立医疗保险管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医护人员主动控费的积极性
实施管理激励的意义是用于规范公立医院的管理流程,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以及发展医院的文化,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WilliamJames的发现,一般受到充分激励的员工,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而与普通未受到激励的员工发挥的20%~30%的能力相比,远远超过3~4倍,因此,激励管理也是医院发展专业化平台、精细化平台的内生需求。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也应当在不同医疗机构中引入适当的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市场调节作用来改善供需的不平衡性,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以及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凭借良好的口碑赢取市场资源和利润。良好的竞争也可以降低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运营成本,对矛盾三方都是一个有力的调节方式。在总额预付制实施后,面临新型制度,探索构建有力的激励约束方法,一方面可以控制医疗保险总额的不过度消耗,也能保证医院和员工的自身利益,在保证医疗安全、质量的同时提升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提升医院整体凝聚力和士气。
2.4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再教育工作
在全系统内,对医护工作者做好两个方面的培训与教育工作。第一,做好对医疗保险政策的教育及学习,医务工作人员因对医疗保险内容及政策的不熟悉引发的医患关系矛盾冲突屡见不鲜。因此,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在加强业务能力的培养同时,提升对医疗保险政策知识的理解,能够准确的帮助患者就医疗保险问题进行解答,提升患者及家属在问诊、咨询环节中的满意程度,也为医务工作者自身形象的树立打好基础。第二,作为医院的管理层,要定期对广大医护工作者进行进行和培训,提升医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选派基层工作人员到高一级别医疗服务机构学习,选派医护精英到基础医疗服务机构锻炼,都是极大提高医疗队伍整体服务能力的较好的学习机会。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工作是医护工作者自身提高的一个重要机会,也是提升医院整体实力不可缺少的过程。
2.5加强医疗保险政策宣传,协调好医、保、患关系
在医疗保险的政策方面,要加强宣传与推广,在社会形成较为良好的医患关系沟通渠道,最大程度的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也是保证医疗保险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保障医院正常运行减少医闹的主要方法。在医院中患者经常注意的位置,公示最新的医疗保险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就医问诊流程、医疗保险咨询电话、投资流程、联系方式、医疗保险机构网站、地址等,让每一位就诊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医疗保险相关知识,让患者在就医各个环节中满意,也为医院减少过度的医疗需求、减少医疗卫生资源的消耗、树立医院正面形象、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服务。
2.6积极推行患者转院、转诊工作,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 专业特色 课程体系
一、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
按照教育部的学科目录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公共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既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经济、管理、法学和社会学等多个方面。如何形成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与时代要求相适应,是专业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
从教育法的角度讲,大学生应该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授予学位的角度看,大学本科毕业生应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任专业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从社会需要的角度看,大学生应是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基于以上认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宗旨应是:遵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体现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既注重经济学、管理学知识的讲授,又强调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要求。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理论与方法,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相关工作,专业优势明显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宗旨和目标,其专业建设应沿着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学科建设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思路进行。
二、专业特色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的确定,既要以目标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为依据,使人才需求的“特点”与人才培养的“特色”相一致,还要注意挖掘专业自身的优势。没有优势、没有能力、没有资源做支撑,再好的“特色”规划也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实现。因此,应依托财经类院校专业学科多、师资力量雄厚、学生就业渠道广的优势,构造多层次的发展平台,确立专业特色。
第一层次的发展平台应与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接轨。财经类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分类细致,课程内容丰富。应充分依托经济管理师资力量强、内容体系健全的优势,在满足社会保障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开设与经济管理相关的一些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第二层次的发展平台应与公共管理学科的相关专业相互依托,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管理专业下应设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等不同类型的专业,为拓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创造良好的条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还可以开设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
第三层次的平台建设应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密切合作,构造专业发展的核心平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关系密切,在实际工作中,社会保障工作(特别是社会保险)往往是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承担的。基于这样的考虑,可以在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上,将人力资源的核心课程列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必修课程,使学生形成求职优势。
三、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它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参加实践的领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发展起来的专业,由于其在国内设立的时间比较短,专业人才需求不很明朗,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具体的课程设置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应重点围绕提高素质、丰富知识、改善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课程选择和体系建设,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专业理解的深化而不断调整。
四、专业建设的重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设立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发展速度很快,短短几年的时间,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100多所。要使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立于不败之地,需要重点研究一系列的问题。
(一)不断完善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
专业导论作为大学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启蒙课程,具有融知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人文教育于一体的功能。在教学实践中,专业导论课程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该门课程的内涵、外延是什么,如何深入浅出地介绍专业特点,如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不断完善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工作。
(二)处理学科建设“稳定”与“调整”的关系
课程体系是揭示学科内容及其体系的形式,它必须服从于学科体系的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独立的学科,其对课程设置有基本要求,一些专业必修课要保持相对稳定。同时,作为较新的学科,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应关注国内外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的最新研究,如全球范围的社会保障私有化浪潮研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研究、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研究、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研究等,以不断充实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的研究内容。高校要想与时展合拍,必须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处理好学科建设“稳定”与“调整”的关系,是专业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
[1]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关键词】 城乡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综合国力,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根本的改变。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医疗、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深层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快速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表现
1.1基础教育服务
基础教育作为最基本的教育阶段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和保障,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尽管我国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城乡义务教育在入学率上的差距已大大缩小,但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办学条件和教师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即便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接受同等层次的义务教育,受条件所限,农村的教育质量仍不及城市。以辽宁省为例,农村基础教育在发展水平上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师资等方面优先考虑城市,而农村教育资源有限,无法满足需求。二是城乡义务教育环境存在较大差距。从硬件来看,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实验设备等都不如城市。三是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难以满足义务教育的需要。由于农村教师待遇差,生活条件艰苦,一般大学生都不愿意到农村教书,更不用说优秀教师了。师资的短缺致使一个老师往往教授多门课程。农村教师数量的短缺加上教师素质的低下导致农村教学质量远远落后于城市。
1.2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农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远低于城镇居民,政府财政更多的是投入到城市,造成城乡医疗水平差距较大。城市拥有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仍较为普遍。以辽宁省为例,在医疗卫生资源方面,约40%的城镇人口就占有近70%的医疗资源,而60%的农村人口却仅占有仅30%的医疗资源。在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方面,农村医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由于经济和环境等因素,高学历和高水平的医务人员都涌向城市。农村的医务人员在学历和职称水平上都低于城市。在医疗设施方面,城市医院规模大、数量多、设备先进,而农村只有卫生所、医务室,而且数量少,设备陈旧。从每千人口医疗卫生人员服务配备情况来看,差距更为明显,城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26人,农村仅为3.24人,城市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27人,农村仅为1.5人,城市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3.53人,农村仅为0.95人
1.3基本社会保障服务
基本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基本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①。一般而言,基本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组成。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比较健全的,在城市目前已基本形成统一的、覆盖率较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体系。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大致建成,进入完善发展阶段,城市社会保障范围涵盖就业、再就业、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社会保险、优抚救济、救助等多项内容,然而,在农村虽然也有独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但是和城市相比差异很大,农村仅有五保制度、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优抚救济等,并且保障水平普遍较低。以辽宁省为例,到2011年,辽宁省城市的低保标准为310.6元,农村的低保标准仅为160.52元,前者是后者的1.93倍,从城乡低保覆盖面来看,2010年辽宁省城市享受低保人数为125.95万人,低保覆盖面为5.87%,农村享受低保人数为92.9万人,低保覆盖面为4.4%,农村比城市低1.47个比分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失地农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远落后于城市。城乡间社会保障水平和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且在不断扩大,城乡间社会保障存在严重的非平衡性和非均等性。
1.4基础设施及公共环境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②。城乡基础设施的不均等是导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主要原因,我国城乡基础设施的不均等是显而易见的,在城市,供水供电设施完善,道路宽阔平坦,交通便利。城市社区基本都有活动中心、健身中心、公园等等。而在农村,供水供电设施不完善。广大农村地区还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电网薄弱,特别是在用电高峰期,经常会因电压太低而停电。农村道路狭窄,坑坑洼洼,很多农村道路都没有安装路灯,由于夜间没有路灯照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情况经常发生。农村交通不便,大部分农村至今没有通公交或公交线路单一,限制了农民的出行和与外界的联系。财政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是存在差异的。以辽宁省为例, 2010年,辽宁省在城镇的固定资产投资为15106.33亿元,而在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只有936.70亿元,城乡之间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巨大。从公共环境的角度来看,政府在城市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对农村的环境保护却很少关注。农村的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主要依靠农民的自发意识,其保护范围、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可想而知。
2. 原因分析
2.1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
城乡二元结构和地区间梯次发展战略叠加所导致的后果是城镇与乡村、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发展差异巨大,而这种差异不是短期内政策调整所能弥补的,必将是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业已存在的地区间发展差异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所不能绕过去的“鸿沟”。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长期分割政策影响,我国地方财政提供的公共产品支出存在城乡间严重不均现象。养老保障、基础教育、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等隐性公共服务与产品都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
2.2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各级政府间由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职责界定不清楚,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出现了财权上移、事权下放的现象,即在财政收入的分配上,中央占有较大比重,地方政府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但是在财政支出上,尤其是那些和民生密切相关领域的支出,地方政府要承担较大的责任。事权长期层层下移,财权又过于集中在上级政府部门,使各级政府部门的事权、财权不对等,从而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有效而稳定地供给。比如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支出,主要还是要依靠地方政府的财力支持。虽然中央政府占有较大财政收入比重符合发展趋势,但是如果由地方政府承担过多事权,会使得地方政府承担较大财政压力,影响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2.3社会组织发展缓慢
目前我国仍处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市民社会发育程度还很不成熟,各种社会组织的发育不健全,社会的治理程度还比较低。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生产和供给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社会组织不仅处于参与程度十分有限的从属地位,而且难以对政府生产和供给的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有效的评估、监督和制衡。相对于国外基本公共服务多元参与的格局,我国依然是基本公共服务政府一元主导的格局,而且受路径依赖性的影响,预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形成多元参与生产和供给基本公共服务的格局。另外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保护是社会组织发展缓慢的另一大原因,也是许多社会组织主动依附政府机构的重要原因。
3.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3.1完善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
科学、合理地转移支付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直接而又容易见效的手段。正因为如此,许多专家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③”然而大量的事实表明,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的资金未必能做到公平分配。诸如,在经费缺乏背景下,部门间利益竞争导致转移支付的资金没有被公平、合理安排,促使部门间乱用、滥用、挪用资金等现象不断产生;公共服务部门内部未能把资金用于最需要的群体或地区,使真正需要援助的对象没能得到服务,导致严重的不公等。其实,完善公共财政政策不仅要克服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供给不足问题,而且要解决财政供给不均问题。地方对转移支付资金必须公平分配,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供给均等化。为此,增加部门经费开支透明度,提高受服务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是预防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分配不均的有效办法。在对公共服务支出进行绩效审计时,应特别考虑公共服务支出的公平性问题。
3.2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
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体制大背景下,我国一直实行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体制,城乡居民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不同,公共财政资源配置带有特别明显的工业偏好和城市偏好,城市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基本由公共财政供给,而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主要不是靠公共财政,而是靠农民自己。因此,农村要想得到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除了政府加大对农村投入外,还应该考虑集中利用农村现有的有限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事实上这是可取的,也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相对来说,农村地广人稀,且近几年的计划生育使人口数量减少;同时,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设备、设施等利用率低。这种现实,要求政府应该考虑农村现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集中利用。可考虑在公共财政投入数量不变前提下,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适当合并农村学校、农村卫生院、农村基础设施,集中利用资金、人力资源、设备、设施,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缩小与城市的差距。从长远来看,除了集中利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外,还可考虑加速城镇化。因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高低,与城镇化、工业化的程度高低相关。城镇化、工业化的程度越高,基本公共服务资源被集中利用的程度就越高,基本公共服务就越均等。
3.3健全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和评估体系
政府的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和评估体系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起到“罗盘式”的校正和指引作用。只有健全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和评估体系,才能使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变化具备足够的制度动力,才能逐步实现公共财政支出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以基本公共服务为中心转变。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包括政府自身的绩效评估和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评议。迄今为止,政府自身的绩效评估相对比较完善,但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能,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以及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考核各级政府,保证不偏离人民受益、人民满意的原则,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效果。特别是,要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包括:一是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在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如围绕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状况,可将入学率、社会保障覆盖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及城乡居民满意度、幸福感等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二是将群众满意度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因素,使广大民众的评价成为影响干部升迁的重要因素。这样也会倒逼政府转变职能,加快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3.4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公共服务型政府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导向,或者说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共同职能。虽然公共财政的职能与政府职能不尽相同,但是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来说,政府需要通过公共财政手段来实现,而公共财政政策则需要围绕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宗旨来设置。从满足公民的基本权利要求而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求政府能够提供某种制度或机制,使公民在享用基本公共服务时能够实现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结果公平。基于我国城乡有别、区域发展差异较大的国情,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等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平均化,均等化实质上体现的是一种公平的思想,因此,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首要职能是保证公民在享用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上具有公平的机会,即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决策机制、融资机制和监督机制上都要尽可能地消除歧视性动机,保证处于不同境遇的公民均能在自己的可及范围内尽可能公平地享用基本公共服务;其次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与分配上要制定公平的规则,消除社会矛盾,减少不稳定因素;第三是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势,合理调剂公共财政资源,努力实现全体公民在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均等化。
注释:
①吴建华,查丽艳.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研究[J].商业研究,2011,(08),157-158.
②baidu词条.基础设施建设[EB/OL].http:///view/277705.htm.
③国际视野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N].中国经济时报,2009-08-27.
参考文献:
[1] 钟振强,宋丹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2).
[2] 丁元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标准建设问题[J].甘肃理论学刊,2008(5).
[3] 陈昌盛.中国政府公共服务:基本价值取向与综合绩效评估[J].财政研究,2007(6).
[4] 金人庆.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求是,2006(22).
[5] 王谦.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1).
[6] 岳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财政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尊敬的县长:
非常感谢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亲临建设局系统调研、指导工作。
我分管城建法制、城市管理、部份公用事业管理工作,有关城建法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兵等一些机关工作就不汇报了,下面,我就城管、环卫、园林、客运、燃气管理工作,分基本情况、主要工作、主要问题、打算建议、工作请示五个部份,向领导作个汇报。
一、基本情况
目前担负城区管理工作的主要有城管大队、环卫所、园林所、客运所、燃气所五家单位。其中差额补助事业单位2家(城管大队、环卫所),自收自支事业单位3家。五家单位基本情况如下:
1、城管大队:定编60人,现有干部职工83人(含退休3人、外借5人、停薪留职3人),前勤64人、后勤8人,主要职责是依据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城建监察条例》,按照建设局授权对城市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和市容环境卫生秩序依法实施监督、检查和管理。
2、县环卫所:定编110人,现有干部职工227人(含退休27人、正式工135人、临时工65人)。主要担负城区131.6万平方米面积的清扫清运任务,并依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和《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依法实施环卫监督和检查。
3、县园林所:定编20人,现有干部职工37人(含退休3人、精神病患者1人、绿化管理维护16人、绿化监察7人、收费5人、行政后勤5人)。主要职责是依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Xx省城市绿化实施办法》,负责城市规划区内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对损坏绿化设施及花草树木的行为进行查处,以及城区绿化费、绿化延误费、绿地临时占用费、绿化补偿费的收取;绿化维护面积28万平方米。
4、县客运所:定编5人,现有干部职工11人,主要负责全县城市公共客运市场日常监管,从事城市公共客运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资质及市场准入、运营和退出事项的审批,配合县政府组织实施城市公交线路特许经营权和出租汽车经营权出让工作。
5、县燃气所:定编3人,现有干部职工2人,主要职能是依据《Xx省燃气管理条例》负责燃气的规划、工程建设、设施保护、经营、使用和燃气器具的销售、安装、维修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二、主要工作
近年来,我局和上述管理单位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特别是去年Xx书记、Xx县长先后视察城区管理工作、中半年正式启动“三城同创”和城市管理实施“门前四包”、“庭院三包”后,我们建设局更是创新举措、增加投入,着重加强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七个加强):
1、加强探索管理机制,城管效果比较明显。为解决当前城市管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城市客运、燃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职责不够明晰、力量不够整合、步调不够协调、管理不够严格、审批不够规范、执法不够到位等问题,我们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浠水实际,探索城市“综合管理、集中执法”新模式,力争最大限度地整合现有城市公共事业管理力量,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自前年9月5日起的一年多时间里,制定了《浠水县城市综合管理集中执法工作方案》和《责任区综合管理工作制度》,划定了责任区,成立了工作专班。从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比较明显。
2、加强专项综合整治,城区秩序明显好转。
一是突出重点街道整治。对宜化福瑞德路段,成立专班专人管理,效果显著;对城北大市场、新华正街、新华北街、丽文路、车站路等群众意见较大且影响浠水形象的街道,我们增派力量,加强管理;早中晚时段,组织机动巡逻纠章组进行巡逻纠章,力争在管理上不留空档,使城区秩序有了明显好转。
二是突出重点行业整治。与有关职能部门一道,突出加强了餐饮、建材、肉案(摊)等行业的临街经营秩序整治。特别是对出店经营和乱写办证号码、牛皮癣等违规行为,进行了重点整治,对那些钉子户、难点户,依法申请县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中仅去年一年就申请县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共28起,其中学堂路花店经营者顿建新、莲二塘路早餐经营户姚杰,因违章占道经营,先后被司法拘留,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开始了洗车场逐步实现集中经营的探索,已经招商引资,在园林所门前建设了一个现代化专业洗车中心,预计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三是突出重点部位的整治。对城区7个出入口的垃圾和经营摊点,我们通过联合行动,进行专项整治,并加派人员管理,出入口环境卫生面貌有所改善。对县人民广场,我们通过整合人员,整合职能,加大管理力度,效果明显,受到市民肯定。按照县长的指示,我们近期还对浠水火车站广场环境卫生秩序进行了综合整治,收到了初步效果。
3、加强户外广告管理,广告市场初步规范。为搞好户外广告、门店牌匾清理整顿工作,我们成立了清理整顿专班,对那些在设置地点、规格、工艺水平及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的户外广告、门店牌匾,在向广告业主、店主宣传法律法规的同时,逐一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意见,进行限期整改。整个活动期间,我们共发出整改通知书939份,并对逸林居、雅仙居等广告招牌按要求整改到位,还有几处布面破损陈旧的广告,按要求进行了更新。对那些违反有关户外广告管理规定、没有合法审批手续、或经合法批准设置但期限届满、影响市容、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责成设置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自行拆除。近两年来,累计组织户外广告行动21天(次),城区拆除或各种违规广告牌共1053块。
4、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城区面貌明显改善。为确保整个城区清扫保洁质量,县环卫所坚持改革创新,督促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加强各个工作环节的督办落实;对清扫人员实行划片包干,城北由三个清扫组负责,城南实行清扫保洁权公开竞标拍卖,新的运营管理模式,让职工增添了危机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在此基础上,加大洒水除尘、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力度,城区环境面貌明显改观。与此同时,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支持下,我县城区首座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主体工程已于去年底基本竣工并即将投入试运营,一改我县垃圾场建设的空白。同时,新添置垃圾清运车辆4台(辆)、新建垃圾中转站四座,已经投入使用。
5、加强城区绿化建管,绿化水平得到提高。园林所将主要精力用在了苗木恢复救治、病虫害防治和抗旱保苗上,先后投资2万多元用于病虫害防治,投资5万多元用于抗旱保苗。同时,不断加大对危害绿化苗木、破损花坛设施的处罚力度,仅供电公司乱砍绿化树木一起案件对供电公司和内部干部共处罚2万多元。另外,我们还将闻一多大道的绿化管养权对外成功地进行了招标试点,为下步改革积累了经验。
6、加强客运市场管理,“禁麻”任务全面完成。为解决“麻木”载客扰通秩序、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2007年县委、县政府拿出资金700万元,对城区1168台“麻木”进行集中收购处置,使经营了近6年的“麻木”车全面退出了城市客运市场。“禁麻”后,我们采取调整公汽营运时间、新开(第9路)公交线路、新增公交运营车辆15台(公汽共计95台)、新增出租车36(出租车共计251台)、督促出租车提高运行率等措施,有效地缓解了“禁麻”后市民出行难题。前年5月份以来,为解决“摩的”非法载客问题,县政府成立了以建设局力量为主的“禁摩”专班,共查处非法载客摩的1226台(次)(前年783台次、去年443台次),行政拘留3人,公安留置1人;同时进一步规范城区公交客运市场,对非法载客黑车进行了严厉打击。还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和支持,对城区公交枢纽站组织了站址初选;对公汽候车站(亭)建设进行了规划、设计、建设,共规划建设公交候车亭167个,其中站亭59个、站点108个,去年已经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我们还率先开展了城市客运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受到了县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
7、加强城区燃气管理,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我们在加强燃气行业监管、生产安全、开展行业优质服务、扩大天然气用户、整顿燃气市场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三、主要问题
由于政策、环境、体制、机遇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县城市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压力。具体体现为“七难”:
一是管理共识难强化。市民对城市建设管理要求在不断提高,但城市意识、文明意识、责任意识却较低。如在环境卫生方面,尽管有垃圾收集车每天三次轮流收集,尽管城区有70多个固定垃圾投放点,尽管环卫部门一而再、再而三地宣传,但有些市民为了省几脚路,就是不把垃圾放到指定地点,乱扔垃圾果皮纸屑、乱泼污水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设施维护方面,我县先后购回5批垃圾桶,每次投放在大街上不到半年时间就被推倒打破、烧坏或偷走;城区街头每年补栽行道树2000棵左右,但一些店主怕树长大后影响其生意,用滚烫的开水偷偷淋树根。每年城区花坛、绿化带被车辆撞坏100多处,前面修好了,后面又弄坏了,还找不到肇事者,设施的损毁令人十分痛心。在责任意识方面,有人认为城区管理、秩序管理只是城建部门的事,不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抓,秩序未管好是城建部门没有尽到职责。不少人是按个人利益判断城市管理工作,城市管松了,影响到本人行车走路就提意见;管严了,影响本人生意或者感觉不舒服也提意见,认为浠水大不了是个县城,没必要管理那么严,城管工作经常处于两难境地。
二是管理机制难健全。去年正式启动“三城同创”和城市管理“门前四包”、“庭院三包”措施,但是我县过去比较成功采用的“门前四包”、“庭院三包”机制还没有落到实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责任不明确,难以形成合力。如:城区车辆乱停乱放的管理需要交警部门出力,出店经营、乱摆摊点的管理需要工商部门出力,白色污染、餐饮卫生管理需要环保、卫生部门出力,车辆运营秩序管理需要交通部门出力。目前尽管各家都在管,但缺乏统一调度和协调,难以形成合力,甚至有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
三是管理设备难保障。目前,城管大队、环卫所、园林所、客运所等承担城区主要管理职能的单位,在收入不足、支出增加的情况下,难以添置管理设备,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工作的开展。如环卫所只有二台垃圾压缩车和二台东风洒水车,其中有一台垃圾压缩车和一台洒水车已到报废阶段,长期超负荷工作,要保证城区垃圾日产日清,显然是力不从心。针对城管长期无车的实际,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建设局挤出5万元资金支持城管大队购买了一台面包车,去年,领导又关心买了二台执法车,但还不能满足执法巡逻的需要;环卫所需要一台市容监察车、园林所急需一台高空修枝作业车也无法落实。
四是管理创新难进行。创新不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能够进行的,如创办专业市场、特色街,单靠城管一家很难实现。对多年来想解决的流动摊点划行归市的问题,专业街、特色街形成的问题,早点夜市、建材经营、洗车服务、废品收购、石材加工等行业的规范引导问题,管死大街与适当放开小巷便民的问题,研究不够,举措不力,导致摊点乱摆,板车售货和提篮小卖满街走,影响交通,影响行人,影响城区形象。
五是基础设施难配套。由于地方财政资金有限,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区发展的需要。如城区公厕太少,现有公厕5个,与国家的每一平方公里要一个公厕的规定相差甚远,造成行人就厕难;城区菜市场太少,导致一些菜贩以路为市,沿街叫卖;城区垃圾房和垃圾中转站太少,垃圾只能随处堆放;城区停车场不够,导致车辆乱停滥放;城区行道树品种单一,容易引起病虫害;城区道路配套不够且破损严重,也给我们的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
六是城管执法难到位。目前,国家法律法规并未授权城建监察机构行政强制执行的权力,一起违法案件按法律程序走完,至少要三个月以上。周期长,行政管理效率自然低下。同时城管大队在当前文明执法、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在文明执法的同时屡次受到不法分子的暴力抗法,今年受到不法分子的报复6起,直接经济损失4.7万元,城管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
七是队伍建设难保障。目前我县城区从事城市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几个部门,人员工资及正常办公经费仍然得不到保障,政策性补发工资无钱补发,与同是执法管理的交警相比,无论是装备配置、还是待遇保障差距太大。由于经费没有保障,城管大队、园林所、客运所、燃气所等单位人员法定的养老保险至今没有着落(城管大队、客运所、燃气所基本医疗保险也没有解决),环卫所的养老保险也只是部分参保缴费,城管大队管理人员的制服只配了夏装,其余无钱购置,特别是今年,上级反复要求要着装执法,购置制服越来越迫切,其它的福利待遇更是无从谈起。他们每天承担着繁重的管理任务,尽管能够收取部分占场占道费,但微乎其微,况且不能放水养鱼,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待遇都不能得到保障,难免产生后顾之忧,造成思想混乱,影响了工作。
四、打算建议
城市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管理才能出形象,管理才能出效益。为切实做好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下步我们打算或建议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整体联动,实现齐抓共管。一是大力推进“门前四包”、“庭院三包”制度。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最切实有效的办法,就是“门前四包”模式,这方面,我县有过成功经验,而且这一成功经验正在外地开花结果。这一工作,目前已经启动,现在关键是抓落实、抓实施。庆幸的是,今年县政府程罡县长已经着手这一工作。二是坚持综合协调,搭建共管平台。建议县人民政府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建立沟通信息、增进友谊、横向结合的工作机制,搭建齐抓共管的平台,实现执法部门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公安、交通、工商、卫生、法院等执法部门的优势,解决城管执法中遇到的难点。
2、坚持科学引导,做到规划先行。将园林绿化、环卫设施、城市公交、城市燃气、商业布局及市场建设(停车场、菜市场、钢材市场、废旧物品回收)等专业规划,进行综合考虑,实行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同步建成投入使用。在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最好是将县城区园林绿化、环卫设施、城市公交、城市燃气、商业布局及市场建设等专业规划,一并纳入修编范围,同步修编。
3、坚持创新机制,强化专业管理。一是最大限度地整合建设系统内城市管理力量,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全面落实综合管理的联席会议制度、区域管理制度、月度综治制度、督查通报制度、良性互动制度,切实履行各成员单位在“综合管理、集中执法”中的工作职责,恪尽职守,服从调度,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各负其责又整体联动。二是对管理单位的人员实行轮岗交流,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制,以激发每个干部职工的工作活力和热情。三是对城管、环卫、园林、客运等管理部门在继续推行“五定”、“一挂钩”(即定路段、定人员、定目标、定考核、定奖惩、管理水平与工资待遇挂钩)的基础上,对部分街道的管理、清扫保洁以及绿化带管理,尝试推行买断经营的方式。从而解决管理队伍缺乏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少数人工作没有激情、服务没有热情的问题。
4、坚持疏堵结合,探索城管新路。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规划建设一批专业街和专业市场,如五金建材类、电子电器类、日杂农资类、烟酒副食类、零星小商品类、早点夜市类,做到一个街区一个市场,一个管理标准和尺度,宜紧就紧、该松则松,灵活管理。同时,将城管大队执法人员分成两部份,一部份分到分指挥部或社区,参与分指挥部或社区管理,一部份组成巡查分队,负责全面巡查监管。采取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专项整治与综合整治相结合,巡查与守点相结合,日常管理与重点督办相结合,宣传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等措施,探索出一条适合浠水特点的城管新途径,找准文明执法和长效管理的结合点,用长效管理来保证文明执法,用文明执法来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5、坚持完善设施,解决管理难点。加紧增加建设配套一批公共厕所、垃圾中转房(圈)、垃圾中转站,解决“如厕难”和“垃圾中转难”的问题;加快城区道路硬化及人行道、排水、绿化配套,便于实施管理;加强公交候车棚(亭)建设和维护,方便市民乘车;加快公交枢纽场站建设,促进城市公交事业健康发展;加紧建设一批文明警示牌,引导文明和谐;对县人民广场喷泉池,进行妥善处理,或填或改或修,专题研究方案报政府审定;火车站广场管理体制也要请领导认真审视一下目前的管理现状和管理效果。
6、坚持落实政策,规范城市客运。公交线路与清泉城区、散花镇区(园区)控制规划区同步,并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引导公共交通向城区近郊镇、村延伸服务,扩大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半径,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同时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配套完善公交候车站(亭)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公交车乱停乱靠问题。加强营运秩序管理,继续打击黑的、摩的以及其它非法载客行为,规范出租车市场,启用票价计费器,实行打票制,使出租车从业人员守法经营,诚信服务;根据城区实际,适时适度增加出租车车辆。落实好政府补贴政策,除燃油补贴外,地方政府给予一定补贴。打击侵犯司乘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打、砸、抢行为,切实维护司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7、坚持创造条件,优化工作环境。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标语横幅、公益广告、公众咨询、宣传车、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城市管理的最新规定,宣传违章带来的危害,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消除管理阻力,促进管理工作。优化执法环境,解决执法周期过长的问题,参照规划建设执法简易程序,简化城市管理执法程序,对那些屡教不改、态度野蛮,甚至侮辱、诽谤、诬蔑、围攻、殴打执法人员等暴力抗法现象,政府及公检法部门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及时介入,予以司法支持;适当加大投入,解决执法管理设备不足的问题。按照“综合管理,集中执法”的管理模式,在城区原来被分为四个管理责任区的基础上,结合“三城同创”分设十个分指挥部的做法,重新将城区划分十个管理责任区,应配备五台或十台管理巡逻车;园林所的高空修枝作业车,环卫所的垃圾清运车、洒水车、市容监察车等,这些已成为制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尽快予以解决。尽最大可能地解决城市管理单位的编制和供给问题。对这些单位人员的工资和正常的办公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今年购置制服的经费建议从城市维护费中予以列支,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促进队伍稳定,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我县城区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秩序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五、工作请示
(一)城管大队
1、广告经营权出让、停车收费管理两项工作的定夺。
2、合理确定人员编制(按国家建设部有关标准,大城市城管队员按城市人口的万分之八配备、中小城市按城市人口的万分之五配备,我县城区人口近20万人,按万分之五应定编100人),合理确定人员工资、办公业务经费(目前仅从城市维护费中列支80万,另外收取少量占场占道费)。
3、购置执法车辆、执法制服(只是前年每人购置了两套衣服,连换洗的都没有)、全员办理行政执法证(仅办证9人,有74人未办证)。
(二)环卫所
1、妥善解决好垃圾场主体工程的资金缺口(约计400万),加紧垃圾场二期工程的建设及城区配套的垃圾中转站、垃圾中转房(圈)、公厕的建设,购置垃圾清运车、洒水车、压实车、市容监察车。
2、合理确定人员编制(目前定编只110人,197而按照国家劳动定额,根据路面不同状况及清扫难度不同,环卫工人清扫面积为3500m2—5500m2/人计算,我县城区131.6万m2清扫面积应配备环卫工人364人),合理确定人员工资、办公业务经费(每年需460万,而每年收费只250万、政府补贴70万,缺口140万)。
3、加大垃圾处理费收取的比例、出台渣土收费管理办法、改革收取方式(标准从3元/人月能否提到5元/人月等;财政扣缴或地税代征)。
(三)园林所
1、预算安排园林绿化经费。比如每年的养护费、管理费等,目前安排的30万太少。按2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计算,最低要78万;树木花草补栽经费要据实安排。去年,在这方面,事做了,后来钱也没给,对园林所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2、合理确定人员工资、办公业务经费和妥善解决好养老保险问题。原来,财政欠园林工程款260多元,能否由领导出面协商,由财政担保,向社保分期缴费,妥善解决园林所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问题(预计要缴100多万)。
3、购置高空修枝作业车、绿篱机、草坪机、旋耕机等园林专业机械。
(四)客运所
1、公交枢纽场站建设。
2、合理确定人员、办公业务经费。
3、能否执行亏损公交线路财政补贴政策。
(五)燃气所
1、储气站、车用天然气加气站的建设(急需落实在杨树沟村丁麻路旁15亩土地)。
2、长输管线复线工程(目前是273毫米;增一条610毫米,供气、储气两功能)。
3、散花园区工业、居民用气管网规划建设。
1、2、3项计划2010年启动,2011年竣工,总投资1.6亿,其中可享受国家补贴20%(3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