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工作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从二五年起,我校就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现将2009年的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定了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了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吴绵景校长为组长的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全校确立了七十一对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了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培养了更多的优秀的教师成为“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做到了每月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
5、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中心学校积极研究了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2、加强了委托监护人的培训教育。
3、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三)明确职责,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了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
2、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
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两免一补”、“济难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3、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4、建立健全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包制度和机制。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留守儿童监护不到位,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活动没有兴趣,表现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小组,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园长亲自挂帅,安全管理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健全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我园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配班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让教师成为“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要求班主任老师每月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引导,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心理健康的疏导,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四、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办实事、做好事、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地成长,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意义重大。基于这种认识,田坎中心幼儿园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深入开展了关爱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切实举措,营造关爱氛围,着力解决普遍存在的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等问题,在生活、学习中对“留守儿童”倍加关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性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快乐地成长。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开学初,学校召开了九年级学生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
组 长:方跃进
副组长:毕金胜、毕明良、邵树华
成 员:程光辉、徐跃文、项新雄、方跃华、徐好生、王中原、毕煌锋、王海燕、毕梓荣、王政善、程泽峰、胡国生、徐柏林、胡国生、徐金辉、程华峰。
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团支部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学校由毕明良校长和程华峰老师针对七、八年级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每班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全校师生对702班项跃辉同学进行了献爱心捐款,由于项跃辉同学身患绝症,全校师生共募捐11000多元。
(3)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在学校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关键词】: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长效优势
关注留守儿童、少年的成长和教育,牵动着每一个农民工家庭的心。我校在社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充分挖掘学校教育的内在潜力,发挥学校教育的长效优势,创新教育管理的既有理念,拓展教育服务的时空范围,创建留守学生生活教育服务中心,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全员教师监护人制度,本着“就近、就熟、就亲”的原则,关照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既可免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也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使学校真正成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园地。
一、摸清现状是关爱教育的前提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我们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在逐渐增多。据调查,目前,全校外出打工的家长有203人,其中父亲外出打工有68人,母亲外出打工有66人。在留守儿童中,由父亲在家照顾的有41人,母亲在家照顾的有21人,由爷爷奶奶照顾的有34人,由其他亲人照顾的有16人。
从调查情况看,父母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为留守儿童教育成长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利于留守儿童自立自强性格的培养,但同时,也使留守儿童教育生活面临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普遍比较困难。调查中发现,选择与子女分离而外出务工的父母,大多是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的父母,他们无一技之长,打工收入往往不高,因此,这些留守儿童家庭的生活普遍拮据。
2、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令人堪忧。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学习均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不好,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辍学,是老师眼中的“双差生”和“问题儿”。
3、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亟待关注。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联系,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加上常受到周围孩子的歧视、排挤和欺辱等,不少留守儿童情绪消极,失落自卑,感觉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脆弱、任性、叛逆,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形成一定的人格障碍
4 、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面临拐骗、打架、斗殴、抢劫、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由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安全纽带衔接不上,留守儿童年幼无知,又常处于无人监护状态,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孩子由于上学路途较远,经常起早摸黑赶路,也是非常危险的。
二、建立长效机制是关爱教育的保证
一是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制度。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对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每学年末做好留守儿童管理的交接工作。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二是建立“代管家长”队伍,推行“代管家长”制度。建立起由班主任、科任教师、退休教师组成的代管家长队伍,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学校通过工会,发动全体退休教师,积极参加到代管家长队伍中去,承担留守儿童的监护职责,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和“四掌握”(掌握家庭情况、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好“五员”(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儿童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况等;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干部、团员、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儿童”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XX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XX区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区文明委工作重点,以“学雷锋、三关爱”(即“学习雷锋精神、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题,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截至目前,全区共成立志愿服务队伍12支,志愿者人员达到1.2万人,通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全力打造“尚德XX,志愿之城”。
一、坚持引领带动,建设一支高素质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XX区委、区政府政府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多次研究部署志愿服务工作。在2012年就成立了全区志愿者协会,明确各类志愿者协会的职责任务和发展目标,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参加各类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各类志愿者活动,做志愿服务活动的表率和先锋。我们采取“组织招募与社会招募相结合,社会宣传与活动引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切实把一批具有专业特长、热心服务群众、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人才吸引到了志愿者的队伍中来,既有机关工作人员,也有企业职工、个体商户,还有老年朋友、中小学生,其中业务骨干,从而在全区形成了立体、多层面的志愿者队伍。积极扶持社会性志愿者队伍,XX义工联盟、学雷锋志愿者联盟、百元公益、XX传统文化研究会等志愿服务组织,极大吸引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活跃了社会各层面的公益活动。在各项公益志愿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参加,无论是关爱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帮扶贫困学生,还是参加社区卫生清扫,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都影响和带动者志愿者踊跃参加。全区党团组织、社会民间爱心人士纷纷积极行动起来献爱心、解难事、帮贫弱,助推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二、突出主题活动,增强志愿服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我们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品牌效应上动脑筋想思路,确立了“尚德XX,友善志愿”文化品牌,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这一主线,始终坚持以项目为载体,在文化教育、环境保护、医疗卫生、便民服务、爱心帮扶等方面,整合优化服务资源,精心设计服务内容,打造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志愿服务品牌。
一是关爱留守儿童。针对我区是劳务输出大区、农村留守儿童多的现状,建设了12处留守儿童关爱中心、76处关爱工作站,实行“专职+兼职”辅导员制度,各镇街均精心选出8—10名老师,轮流来中心做志愿服务。按照“结对+接力”的项目实施模式,组织350名志愿者与350名留守儿童结对,重点开展亲情陪伴、学业辅导、心愿达成、感受城市、心理疏导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微爱接力,青伴童心”牵手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为70余名贫困儿童赠送了包含学习用具、课外读物、益智玩具等的开学福袋;为100名留守儿童送去将包含学习文具、书包、足球、图书等微心愿礼包。二是开展扶弱助困活动。实施
“金晖助老”志愿服务行动,结对176名老年人,开展“拉一次家常、整理一次家务、清理一次个人卫生、维修一次家电、送一件过冬用品”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助老志愿服务。深化“青心有爱·益暖XX”暖冬行动,为155户贫困家庭送去幸福包、快乐包和温暖包。三是深化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举办全区社区志愿活动总动员启动仪式,组建了9支社区志愿服务队,针对社区环境卫生、法治宣传、邻里关爱等问题,组织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各志愿服务队伍进社区开展周六志愿者服务一条街、爱心互助小组等行动,为社区居民进行电脑培训、衣服裁剪、电器修理、自行车修理、理发等义务服务,为社区全体居民特别是孤老病残和下岗失业等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提供帮助。两年来,全区社区志愿者服务小组已发展到20余支,共组织志愿者集中服务140多次,累计为居民提供服务3000余人(件)次。四是实施“城市整洁志愿行动”。我们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动员各类志愿队伍开展了“志愿者创建行动”、“清除白色污染、共建绿色家园”等一系列活动,两年来,先后组织400多名志愿者20余次到主干道两侧、各社区、公园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共清除垃圾800多立方米,清除杂草2500多平方米,擦除乱贴乱画、非法小广告共600多处。
三、实施品牌志愿项目,影响带动志愿活动持续发展
XX区积极扶持和发展优秀志愿项目,以特色公益活动吸引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加、奉献爱心、扬善明德,起到了“一个组织带动一个公益项目,一个项目凝聚一片爱心人士”的社会效应。
一是“小青枣”爱心益站。成立于2017年3月,主要以“汇聚社会爱心,助力精准扶贫”为宗旨,引导企事业单位、爱心商家及爱心人士进行捐赠,捐赠物品用于帮扶XX区贫苦青少年与老人,捐赠物品分为日常生活中闲置物品及全新商品。由XX义工协会进行物品分类、整理上架。二手物品向全区扶贫数据库中的贫困青少年与贫困家庭免费提供,全新物品将进行爱心义卖。
目前,已有威海经济开发区、XX政务中心等20余家单位、商户,200余人到小青枣爱心益站奉献爱心,累计捐赠钱款和物品14万余元。共组织爱心个人和义工开展走访慰问270余人次。发放新旧衣物2200余件,学习用品700多套,助学金23000余元。2017年12月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联合表彰为2017年度全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二是百元公益。是志愿者自发组织的一项社会公益活动。主要致力于XX区孤儿及特别贫困的在校儿童。活动形式为每月1期,至今已举办36期。每个志愿者捐献100元助学款,除购买少量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外,余款全部交给监护人或者学校,用于学生完成学业。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布活动费用,完全公开透明。组织者全部自愿付出,付出额外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从中抽取任何活动费用,不收纳任何会员费。活动自2015年9月开展以来,得到社会各届人士的共同认可,从第1月的7人增长到现在的140人左右,每月捐赠金额从700元增长到现在的14000多元,目前,共帮助30多个家庭,50多个孤困儿童。资助贫困大学新生8人共计3万元。百元公益
“雨露计划”项目获得枣庄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并入选第三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三是“小青枣一元爱心”项目。该项目是“小青枣爱心益站”新实施的一项青春扶贫项目,它以爱心商家或者爱心人士每天奉献1元钱,每月参与1次公益活动的形式众筹资金,用于支付农村贫困儿童的在校生活费和为贫困老人提供生活必需品。目前已经开展了六期,共资助贫困青少年13人,发放助学金15000元。
四、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志愿服务组织基础
一是健全队伍体系。积极发挥区志愿服务协会牵头抓总的作用,统筹协调团委、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建立完善各类志愿组织。大力培育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引导符合登记条件的志愿服务组织依法登记。在社区建立志愿服务站点,搭建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引导市民群众通过社区注册、单位注册、网上注册等多种形式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二是强化培训指导。针对志愿服务部门负责人、队伍骨干、普通志愿者,采取专题培训、座谈交流、参观考察等多种方式,两年来分层分类开展培训1.2余人次。三是激励规范。广泛开展
“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站”宣传推选活动,每年表彰一批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志愿服务者。大力宣传推荐优秀典型。运用报纸、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利用微信公众号展示志愿服务典型事迹,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传递志愿服务“好声音”“正能量”,引导群众更加主动自觉地践行志愿精神、投身志愿服务。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近期,计划组织团委、妇联、工会、公安等区直部门负责人、各镇街宣传委员以及各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到荣成市考察学习志愿者队伍建设,出台志愿者队伍的发展、管理等一系列制度,重点在各行业、各系统、各新型组织协会发展志愿者,增加网上注册志愿者。
二是规范、引导各类志愿组织健康发展。志愿者队伍发展靠哪里,工作服务就要跟进到哪里。文明办等单位将积极发挥好组织协调的总牵头作用,积极帮助、扶持各类志愿组织解决各种困难,发展队伍,扩大影响,弘扬正气。规范各类志愿组织的章程、管理制度、活动保障等,促进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健康发展。
我校在麻武学区的正确领导下,沿着学期初制订的工作目标,全体教师团结奋进,务实进取。本学期学校以“给学生幸福的童年,给教师完整的人生”为目标,在教学质量管理、教师管理、常规管理、班级管理上狠下功夫。一学期来,我们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天班,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件事,各项工作扎扎实实、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学期初所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就本学期学校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师德工作,建和谐团队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的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我校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努力做到八个字:敬业、好学、爱生、爱校。
一是持续抓好师德教育。我校利用每周教师例会的机会,组织教师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打造一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本学期,我们以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契机,开展了一次师德教育。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感,安心本职工作、要为人师表,以德立教,以自己的良好行为和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有埋头苦干的精神,将奉献教育当做乐趣。
二是实行人性化管理。学校以人为本谋发展,实行人性化管理,体现人文关怀,让广大教职工切身感受到领导的关爱和学校的温暖,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因为如此,教师们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学校的各项工作能得到大家的响应,开展起来也就顺利得多了。
二、抓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本学期,在学区的统一布署下,我们继续一丝不苟抓常规,千方百计提质量。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狠抓教学常规,强化过程管理。教学常规的落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我们在教学管理中,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常规的要求,备课、讲课、布置与批改作业。学校对老师们的常规教学一周一抽查,一月一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教师的年终绩效工资挂钩。
2.抓好单元测验和课外辅导,重视培优和转差工作。由于种种原因,每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困较多、优生群体小”的现象,这对期末考试的影响很大。但是,我们教师坚持“只讲主观,不谈客观”的原则,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观念,努力做好作业设计和批改,做好单元测试工作,一手抓学困生转化,一手抓优生培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
3.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常态开展推门听课、听课评课、课内比教学等活动,全面打造生本个性课堂,不断深化课改模式。学校经常选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开阔眼见,提升课堂教学技能。
三、抓班级管理,强化安全卫生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前沿阵地。按照学区要求,我们从这学期开始,以“纪律、安全、卫生教育”为抓手,强化班级管理。
1.加强学生常规管理,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开学初,学校举行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启动仪式,分步实施,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他们成人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班主任从进校、出操、课间、离校、纪律、卫生等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学生、班级检查、记录,使学校呈现出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举止言行规范文明的大好局面。
2.以贯彻实施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由于德育工作抓得扎实有力,学风、班风、校风明显好转,绝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学习、守纪律、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真正成为班级小主人,学校的小主人。
3.利用班会,强化安全卫生教育和管理。本学期在班主任的配合下,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治理校园环境卫生效果比较显著,校容校貌有了明显的改观。为师生创造了一个干净优美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由于学校安全教育深入扎实,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实处,本学期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件。
四、抓活动开展,丰富校园文化
这学期我们根据实际开展了以下活动:
1.书香溢校园,经典伴成长。学校开设了诵读课,各班设立了图书角,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学校每月开展一次经典诵展示活动,让经典浸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校园书香氛围浓厚,处处展现人文文化。
2.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本学期开展了乒乓球比赛、篮球赛等活动。同时利用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开展系列庆祝活动。例如,本学期开展了庆“元旦”师生书画展。
五、家校共建,提高办学效果
我校继续坚持家访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师将关爱学生,特别是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关心“留守学生”。要求教师要经常对“留守学生”进行家访,建立“留守学生”与教师的结对帮扶制度,让教师充当“留守学生”的第二监护人,使部分监护人长期缺位的“留守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定期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减轻“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今年9月份学校召开了家长会,通过家长会,学校向家长提出了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的制度及要求;教师与家长相互交流学生在家及在校的表现。活动的开展,促使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形成了合力,提高了办学效果。
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学期以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需要引起上级领导的关注,并逐步得到解决。
1.教师专业化发展不足,提升空间比较大。
2.学生素质教育需要建章立制,破“五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继续推行人本化管理,充分发扬民主。
1.基本情况:2013年,我县成立了全省县级第一家、全市第一家通过民政部门注册的志愿者协会。结合工作实际,县妇联下发了《关于加强巾帼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妇联自身组织网络健全的优势,加强了巾帼志愿者队伍建设,根据困难群众实际需求,积极组织发动各界群众积极参加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全县志愿者网上注册人数为46046人,其中巾帼志愿者15202人。重点组织开展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志愿服务;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护;宣传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方式;参与义务植树、卫生清扫环保行动;救助困难弱势群体,关爱留守儿童;参与__苗族四月八姑娘节服务活动;开展科技知识培训,提升妇女素质等多方面的服务。自2013年5月份以来,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800多人次。
2.主要特点:一是我县巾帼志愿者服务的范围由最初较单一帮扶、义务服务方面,向根据妇女儿童实际需求开展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文化教育、科普宣传、卫生保健、环保绿化、家庭教育、扶贫助困、便民服务、治安防范等多项服务发展。各级妇女组织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各种巾帼志愿者队伍,开展各具特色的巾帼志愿者服务;二是巾帼志愿者服务与巾帼建功活动有机结合,各级巾帼文明岗延伸已经成为巾帼志愿者服务的有效载体;三是巾帼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相互转换,接受志愿者服务的弱势群众自发地参与到巾帼志愿者队伍中,尽自己所能为其他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服务。
1.规范队伍建设。为进一步规范我县巾帼志愿服务工作,2013年,县妇联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巾帼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意见》,采取全面发动与重点发动相结合、组织招募与自愿参与相结合等形式,将妇联干部、各界妇女和家庭成员作为开展巾帼志愿服务的主体力量,把热心参与社会公益、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各级三八红旗手、行业标兵、五好文明家庭、专业服务团体作为巾帼志愿服务的骨干力量,形成了类型多样、各具特色的巾帼志愿服务队伍。2014年,结合《2014-2016__县志愿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志愿者从事的职业专长和特长,划分组建了关心空巢老人、节能环保、爱心帮扶、家庭助教、矛盾纠纷调解、普法宣传等12支志愿者服务队,并对其进行分类登记、建档造册,实行规范的动态管理。
2.健全活动制度。建立健全了志愿者的招募、培训、评比、表彰等机制,引导巾帼志愿服务队从妇女儿童需求出发,选择社会关注、群众所需的项目纳入服务对象。指导巾帼志愿服务队制定符合实际的志愿服务活动方案和活动计划,使用统一的队旗和胸牌,使志愿者服务活动有计划、有标识、有记录、有宣传、有成果的开展。各服务队每月底将活动开展情况上报县妇联,在多方面、多途径考察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效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工作,交流经验,不断探索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的有效途径,以保证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可持续发展。
3.丰富活动内容。牢牢把握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的切入点和立足点,指导巾帼志愿服务队坚持“立足基层、面向家庭、见诸日常、细致入微、持续发展”的巾帼志愿服务原则,结合“促农村增收倍增”、“巾帼创业行动”、“和谐创建行动”、“平安家庭”、“绿色家庭”等活动载体,采取分散行动与集中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特别在给孤寡老人送温暖、普法维权宣传、送科技下乡、救助贫困女大学生、保护环境、家庭助教等志愿服务活动中,焕发巾帼志愿者极大的热情和干劲,彰显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的特色和实效。
1.开展巾帼科技文化卫生宣传活动。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组织她们深入城乡基层,为群众传播农业、文化、健康知识,通过开展技术咨询、下乡授课、专业培训等形式为广大妇女提供服务和帮助。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素质,县工商局巾帼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县国税局巾帼志愿服务队以办税服务大厅为平台,轮流在税收宣传台值班,宣传税收知识和政策法规,编发“办税早知道”特色栏目,公开志愿者手机号、QQ号,在业余时间为纳税人上门服务、远程辅导。县人民医院巾帼志愿服务队每年举办关爱女性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志愿
者深入农村、企业、社区等,为广大女性朋友送去日常保健知识、健康义诊、服务儿童、服务家庭、服务孤寡老人,用真情传递温暖,用行动奉献爱心等等。2.开展社会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县妇联每年组织开展“服务妇女,温暖万家”巾帼志愿者主题实践服务日,发动全县各级妇女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献爱心活动。近年来,县妇联每年组织妇联巾帼志愿者深入乡镇对特困母亲及特困儿童进行了走访慰问;在全县各巾帼服务队下发
“爱在五月天,情起一元钱”的特困帮扶爱心捐款活动;开展“母亲邮包寄深情,邵阳大爱暖雅安”募捐活动;组织巾帼志愿者参加 “清理有色垃圾”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参加“湖南邵阳__苗族四八姑娘节”开幕式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两创一行动”宣传活动;组织女企业家、爱心志愿者等看望留守儿童,捐赠物品,共同游戏,让他们在节日里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等。县公路巾帼志愿者为身患肾癌的杨惠焱发起“帮扶见真情、爱心暖人间”重病求助活动,为其
募捐9660元爱心款,为她点亮一盏希望的灯; __烟草“636”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精心组织“大爱__,圆梦学子”捐资助学活动,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梦,为“责任烟草”添浓墨重彩。县财政局巾帼志愿者到县敬老院开展“尊老敬老,共铸和谐”献爱心活动,为老人送去食用油、食品、水果、日用品等,并为老人清洁房间、打扫卫生等。
3.开展绿化美化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县妇联发动基层妇联组织依托村(社区)“妇女之家”等阵地,组织巾帼清洁志愿者开展“乡村美——集中行动日”等清洁乡村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家庭成员树立生态文明健康卫生观念。组织由女能人、女企业家、巾帼文明岗岗员等组成的巾帼志愿服务队与村庄结对共建,进村入户开展“乡村美;我奉献”清洁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广大农村群众维护乡村环境清洁卫生。加强对“老大姐”清洁监督队日常管理工作的指导,发挥老大姐作用,对市容市貌、村容村貌开展清洁监督工作。每年植树节,全县各级妇联都要组织巾帼志愿服务开展绿化美化家园活动;县园林处巾帼志愿者通过开展“爱绿护绿,美化家园”活动,发动全县广大妇女当好植绿、护绿的宣传员,争当播种绿色的使者、保护绿化的卫士;县环卫处巾帼志愿者,对县内重要路段等卫生死角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等等多种方式。县财政巾帼志愿服务队在省道S221红岩路段义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扫街、义务为敬老院打扫卫生等活动,深受社会好评。
4.开展巾帼维权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三八”维权周和“12.4”法律宣传日活动。2013年“三八”期间,县妇联组织妇联巾帼志愿服务队联合县司法局、县610办在县绿洲广场开展了“三八”维权周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活动,集中宣传了《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省人大常委会《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决议》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发放了相关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资料4000余份以及《“家庭拒绝”妈妈联盟行动倡议书》1000份,悬挂宣传横幅12幅,为前来咨询的妇女群众解疑释惑,为节日增添了色彩,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妇女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6.26”国际禁毒日,组织巾帼志愿者在县城各社区走家入户发放禁毒倡议书,深入开展“不让进我家”活动。2014年“三八”期间,联合县司法局将维权理念与社会法制宣传效果相结合,在县绿洲广场开展了“法律温暖家庭幸福”“三八”维权周宣传活动,集中宣传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并发放《反对家庭暴力,创建平安__——致全县家庭的公开信》,倡议全县广大家庭踊跃参与妇女维权周活动,努力做到知法学法,拒绝暴力;弘扬美德,积极行动;尊重女性,依法维权。活动共发放资料1000余份,接受咨询上百人次,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和肯定,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妇女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两年来,共接待来信来访135起,办结135起,办结率100%。基本做到了事事有答复,件件有落实。同时,主动与县公安局,当地政府、妇联、派出所联系,为受害妇女儿童伸张正义,积极维护受害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2014年,县妇联被授予全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和工作先进单位。
一、明确方向聚人心,着力在推进妇女创业创新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围绕“抓转型,优发展”,努力找准妇联工作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凝心聚力,在全市“十二五”经济发展的开局之年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
1.着力引领广大妇女在参与经济转型升级中积极作为。依托女企业家协会,通过培训、论坛、交流等深入开展“创新创业争先锋、转型升级立新功”活动,切实加强典型引导,引导女企业家在提高企业竞争力上、壮大企业规模上、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上、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上有新的作为。要不断拓展女性创业领域、创业空间和创业群体,开展女能手、女企业家、女科技人员和有志创业的城乡妇女结成“女性创业联盟”。进一步支持各界妇女创新发展,力所能及地为妇女参与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创业指导、跟踪扶持等各类帮助。
2.着力引领广大妇女在参与现代农业发展中再建新功。进一步鼓励“双学双比”女能人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进一步深化“双学双比”基地建设,培育新型女农民和女致富带头人,扶持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鼓励和引导农村妇女依托山水资源和乡土文化,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妇字号农家乐。要依托市女能手名特优农副产品直销中心,通过免费展销“妇字号”农业龙头企业和“妇字号”科技示范基地的农副产品,帮助引导“妇字号”龙头企业创品牌、拓市场,扩大女能手产品的知名度,增强女能手的市场竞争力。要强化女能手协会的服务联谊功能,经常开展女性创业自主讲坛以及联谊交流等活动,引领广大女能手在新一轮发展中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3.着力引领广大妇女在参与创业创新中锐意进取。以增强妇女创业就业本领和整体竞争力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开放式、信息化的妇女教育培训网络,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组织妇女积极参加劳动技能、现代农业知识和各类创业技能培训。充分利用示范基地、妇女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基地,直接吸纳或辐射带动更多城乡妇女就业创业。努力发挥各级培训机构的作用,深化SYB课程培训,引领广大妇女,尤其是女大学生提升创业就业素质。继续深入实施第二轮小额贴息贷款政策,为创业妇女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同时积极宣传创业典型,促进城乡妇女自主创业创新。
4.着力引领广大妇女在本职岗位上建功创优。以“巾帼建功”活动20周年纪念为契机,举办纪念“巾帼建功”20周年活动,反映女性创新创业、建功成才的感人事迹,展现女性成长进步的历程。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巾帼文明岗创建水平,培育更多学习型、技能型、奉献型、诚信型、创新型的“巾帼文明岗”,把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广大妇女不断拓展新视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创业、创新、创优能力,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中显身手。进一步创新创建方式,注重培树典型,创造性地开展巾帼示范村的创建,把“素质提高,收入增加、家庭和谐、环境优美”作为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妇女主动参与新时期巾帼示范村特色品牌打造工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勤作为。
二、共建文明顺人心,着力在引领妇女共建幸福和谐家园中取得新进展
围绕“促和谐”,努力找准妇联组织在优化妇女儿童生活品质中的切入点,汇集全市妇女儿童才智,充分发挥妇女在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中的独特作用。
5.注重和谐家庭创建载体的创新。充分发挥妇联在社区、家庭的优势,将宣传教育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社区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推进妇女儿童生活品质的优化。结合第二轮千户和谐家庭、千户示范文明家庭、百户节水型家庭、平安家庭、绿色家庭、第三批“流动妇女平安之家”以及万名妇女争做“文明出行践行者”等各类创建评选和文明主题活动,以家庭文化艺术节为载体,丰富创建载体、拓展创建领域,打造各类特色家庭工作品牌,引导广大家庭自觉追求健康、科学、高尚的生活情趣。要选树一批特色家庭典型,用身边人物作标杆、作示范、作表率,发挥各类特色家庭在共建和谐家园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6.注重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把广泛创建妇女维权站(点)、设立妇女维稳岗,作为妇联参与市委社会管理创新年的有效形式,把妇女维稳深入到一线,使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紧扣“七彩丝带巾帼志愿者”品牌建设主题,鼓励妇女和家庭成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队伍,同时探索志愿服务新形式、新载体,引领广大巾帼志愿者广泛开展助民、乐民、护民、洁民、康民、育民等巾帼志愿服务,大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社会风尚。针对今年大拆迁、大建设、大发展的形势,要组织开展“和谐拆迁、巾帼助推”主题活动,动员各类基层妇女组织和广大妇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进拆迁工作,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加快建设品质城区,构建新型城镇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7.注重两规划一计划编制。在“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圆满收官基础上,召开妇女儿童工作会议暨“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一批规划实施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扎实做好新一周期两规的科学编制工作,力争将妇女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大项目纳入本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妇女儿童发展新规划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项规划序列。着手制订“十二五”家庭教育计划,推进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计划新创建一批村(社区)示范家长学校、流动人口示范家长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图书室;做优做强“教子有方”栏目,做好电台与电视台相结合,固定嘉宾与机动嘉宾相结合,推广“教子有方”电台节目直播活动走进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结合年母亲素养工程重点培训课程要求开展百场家教讲坛,强化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切实发挥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中的积极作用。
三、立足服务暖人心,着力在实施妇女儿童关爱行动上取得新进展
围绕“强统筹、惠民生”,努力找准妇联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立足点,千方百计为妇女创造生存与生活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8.着力于全面提高女性参政议政比例。抓住各级领导班子换届的契机,确保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以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的提高;抓住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契机,加强与组织、民政部门联系,为村“两委”换届事宜提前做好政策调研,早谋划、早建议,通过妇女委员专职专选等途径,确保“村民委员会中应当有女性成员”、“每个村两委班子要有一名妇女干部”以及“女性村民代表占三分之一以上”等目标落实,切实推进基层妇女参与民主管理。要推荐和鼓励妇女参与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选举,不断促进优秀妇女人才的脱颖而出。
9.着心于深入实施阳光关爱行动。不断深化“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确保全市85%以上的育龄妇女每两年一次接受妇女健康检查,确保完成5000名妇女接受两癌筛查试点检查、万名妇女接受TCT宫颈癌免费筛查既定目标任务。开展庆“三八”康乃馨救助捐款活动,充实扩大巾帼志愿者帮扶资金,继续实施困难母亲希望工程、困难母亲疾病救助工程,为全市贫困母亲的孩子助学,为患恶性女性疾病的母亲提供救助,为困难妇女儿童家庭送温暖。继续开展妈妈结对留守儿童活动,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
10.着重于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畅通妇女诉求渠道,继续依托妇联接待室、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妇女法律援助中心等妇女维权渠道,发挥法律顾问小组、维权协调领导小组、法律援助中心、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庇护所、妇女维权合议庭等工作网络的作用,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建立基层妇女儿童维权形势分析双月例会制,积极发挥好6个合议庭作用,定期召开维权形势分析会,立足基层做好妇女儿童权益维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反家暴的意识和能力。
四、固本强基稳人心,着力在提升妇女工作水平上取得新进展
围绕“固本强基”,努力找准妇联工作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与纽带的立足点,强素质、创品牌,建设好妇女群众欢迎的“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
11.组织建设显活力。坚持党建带妇建,抓好妇女组织建设的创新拓展,不断拓展妇联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服务覆盖。要继续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创建活动,今年计划新创建一批全国、省级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要在挂牌建立的基础上,规范管理,打造一批精品“妇女之家”示范阵地,切实发挥“妇女之家”开展家庭文化建设、指导家庭科学育儿、推进和谐亲子关系、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等四大功能,使“妇女之家”真正成为服务广大妇女儿童的“快乐之家”与“温暖之家”。要积极拓展“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建设,把不同行业界别、社会群体的妇女团结凝聚起来,延伸工作臂膀。要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妇女组织建设,加强对市巾帼志愿者帮扶协会、女能手协会、女领导干部联谊会、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女村官联宜会等各类女性社团的联系指导,进一步增强妇女工作的创造力。
12.队伍建设上水平。今年一方面要在全市妇联系统开展“找标杆、求创新、谋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思想解放来拓宽视野、凝心聚力、推动发展,以思想解放来明确目标、振奋精神、增强信心。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促进各级妇联组织提升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妇女的“三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锻炼,培养妇联干部在参与经济工作、社会管理和开展群众工作中拓宽视野、增强本领。要继续深化妇联干部岗位读书活动,开展“巾帼创新功岗位争优秀”村(社区)妇代会主任演讲赛、“读书的女性最优雅”读书竞赛活动,多渠道培训、多形式锻炼,提高妇女干部的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要组织一期社会事务培训班,培养一批专业婚姻家庭指导师。要加强村(社区)新一届“两委”中女委员的培训,提高她们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优化基层妇女干部的发展环境。同时要培养一批坚强的妇女干部后备力量,储备一批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妇女干部人才资源,使妇女干部队伍有充足的“源头活水”。
一、三年来青年志愿者工作开展情况
志愿服务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道德文化的有效途径,是进行社会动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有效方式。三年来,我们遵循“面向需求,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原则,规范志愿者队伍建设、项目建设和机制建设,做大做强志愿者品牌。进过三年的努力,目前全市共发展了60支志愿者服务小分队、8支志愿者服务总队和13支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地税青年维权志愿者休息日服务队,并正在筹备成立消防志愿者服务队。注册志愿者遍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农村、社区等领域。
三年来,我们先后组织了“与爱心同行”、“帮收助耕”、“‘学雷锋,树新风’志愿者集体注册服务”、“‘永远跟党走’服务两会”、“志愿者进社区”等青年志愿者品牌活动。围绕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团市委先后多次开展“创卫创模、全民动员”、“做一日义务交警”等志愿者集中大行动;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开展非典防治知识宣传,将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传递给千家万户;开展了“点燃生命的希望——青年骨髓捐献志愿者大行动”,其中市人民医院护士杨俊霞与上海一患者成功配型并捐献造血干细胞。今年3月份,团市委组织开展了“志愿者服务月”活动,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主动参与到我们组织的义务植树、志愿者下乡、广场集中服务、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参与人数达2000多人次,活动规模、参与人数都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仅3月7日举办的志愿者广场集中服务活动,就有25家单位的200多名志愿者参加,为群众提供义诊、电脑维修及各类咨询等23个服务项目。其中,志愿者无偿献血活动在5月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被报道。今年9月10日是第十二个“世界急救日”,8日上午,我市300多名青年志愿者齐聚新世纪广场,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这次“2011年世界急救日暨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是团市委第三次号召和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白血病患者的专项爱心行动。目前,我市已有700多名志愿者造血干细胞血样入库。展示了新时期青年不畏艰难、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崭新风貌。
三年来,我们坚持积极推进的策略,坚持正确的舆论和思想导向。
一是加强体验教育,提高对青年志愿服务年认识。“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既道出了青年志愿者的心声,也是一种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方法。三年来,我们坚持把思想教育寓于主题活动之中,通过体验教育的形式强化服务意识,倡导志愿理念。“保护母亲河行动”、“关爱留守儿童”、青春呵护蒲公英——“关爱农民工子女”等活动有效推进,使青年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质得到提高。尤其是去年以来,团市委针对高校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积极探索假期志愿服务的新形式,积极吸引南京高校的“下乡”小分队,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并在全市团组织中发动爱心使者,与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紧扣发展大局,赢得党政认同。我们深入贯彻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精神,按照“工作手段有形化、工作内容项目化、工作机制社会化”的思路,突出重点,创新载体,不断擦亮志愿者的闪亮名片。进一步深化了志愿服务理念宣传,加大与全市网络、手机运营商等新媒体合作的工作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志愿品牌,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志愿服务、人人支持”的强大舆论优势;我们将志愿服务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利用重大节庆日开展植绿环保、扶贫助学、法规宣传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重点抓好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敬老助老·伴我成长”、“志愿服务进社区”等活动。我们努力做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力求把这些品牌工作做精、做细、做实,带动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的美誉度。
二、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三年来,志愿者队伍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逐渐走向辉煌,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在奋斗中壮大。总体来说,成绩斐然,但存在的困难也不容忽视。一是相应的运作机制没有成熟和完善,志愿服务事业长期发展缺乏有效的制度保证;二是社会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认同度和参与度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全面深刻,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度与认知的正确性相当有限;三是志愿者的招募主要依靠组织发动,而活动则过于依赖组织来安排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缺乏“自然、自觉、自主”的特点,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则缺乏“主动性、融合性、创造性”;四是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和各单位财政支持,而政府对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经费投入只能是众多支出中的有限部分。因此,大规模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以及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未来发展势必会因资金的限制而受到影响;五是我市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大多由团干部负责,而各级团干部都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既缺乏管理青年志愿者组织的知识和经验,也缺乏探索推进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建立专业化正规化的青年志愿者组织的管理团队,提升青年志愿者组织凝聚力和感召力,是我市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进程中尚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今后青年志愿者工作展望
一是建立长期化的志愿服务机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首先要成立志愿服务组织,增设相关的志愿组织工作人员。财政将志愿者工作经费纳入预算,有了一定的经费保障,各级组织才能更好的开展服务工作。制定志愿服务计划和做好总结,严格按照计划来实施,减少志愿服务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是健立社会化的保障机制。志愿者们有时候会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这就需要有一套保障机制让志愿者们免除参与服务的后顾之忧。志愿服务组织可以根据志愿服务的需要,为参加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人身意外医疗保险。举办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时,则为提供服务的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适当给予交通、餐饮等费用补助。
三是建立科学化的培训机制。志愿者的素质是确保志愿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志愿者正式登记前要进行服务理念的培训,登记注册后要对志愿者权利义务及纪律方面进行培训。在开始志愿服务前要进行基本技能的培训,并制定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确保志愿者在服务的过程能够有章有法,避免技术性失误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