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蒙氏教育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学蒙语文教学效果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教学思想
蒙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提高小学生蒙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蒙语文教育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改进教学方法,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实践,切实增强小学蒙语文教学效果。
一、老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而且要充分考虑个人专业水平和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由于每个老师的性格、知识水平及专长都是不同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风格也就不同;加上教学方法和老师的个人特点是密切联系的,都是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一定对每一个老师都适用。所以,在蒙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去摸索教学方法,切忌死搬硬套或者机械地模仿。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之前,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做到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还可以设计一些有开放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此外,老师还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自由交流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三、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蒙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老师要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起他们探讨和发现知识的热情。只要老师心中有学生,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积极为学生服务,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展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悟性和智慧。
四、经常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
积极的评价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在蒙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可以让小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老师应该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及时鼓励和表扬。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和评价会使小学生信心倍增,使他们更主动地探索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提高一个层次。因此,我们一定要恰当地表述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既不要伤害小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又要及时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老师的评价必须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同时学生也会因为获得老师的鼓励而觉得高兴。而那些虚假的,不真心的评价,不仅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可能挫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失去学习信心。
五、老师要多给学生沟通交流、体现个性的机会
在传统的蒙语文教学中,老师总是滔滔不绝地讲,几乎占据整个教学时间,学生在蒙语文课堂中只是倾听者。我们必须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只有这样蒙语文教学目标才能顺利实现。此外,老师还要注重小学生合作交流、公平竞争精神的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问题。同时老师还应该为小学生提供体现个性的机会,让他们在沟通交流中提升学习蒙语文的兴趣。
六、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近些年来,不仅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大的改变,同时教学手段也逐渐多元化,其中多媒体教学工具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它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有些老师过于频繁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课堂上自始至终都在使用课件,课堂成了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课。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工具,要科学适度,恰到好处。此外,多媒体教学工具也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互相补充。
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小学蒙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方法激起学生的蒙语文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促使他们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在蒙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些老师刚提出问题就马上叫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如果学生无法回答,老师就马上启发诱导,要求小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出答案。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多大的帮助。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在课堂提问后必须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
小学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蒙语文教育更是我们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这一阶段的教与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开展教育活动的关键,同时也是我们的职责。为了增强蒙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坚持现代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尽管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决心并积极实践,就一定能够增强小学蒙语文教学效果。
八、利用情景教学,开发学生想象力。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对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现代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早在20世纪初,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就传到了我国,她的有关著作也被译成中文,江苏还成立了蒙台梭利研究会。但由于种种原因,蒙氏教育法没有在我国得以推广。直到20世纪80年代,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才重新受到我国幼教界关注。1994年,我国开始进行蒙台梭利教育实验,但由于人们盲目效仿,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产生,于是在1995-1999年间进入低潮。第二次的来临是在2000年,蒙台梭利教育的传播和影响越来越大。
在我国,蒙台梭利教育基本在民间自发传播,如今,蒙台梭利教育已遍及全国除西藏外的所有省区,并从幼儿园走进亲子园、走进家庭,受到越来越多幼教工作者、家长及社会人士的关注。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引起了一阵蒙氏课程热。
蒙台梭利站在旧儿童观的对立面,坚持“以儿童为中心”,其教育思想及先进的课程理念对我国幼儿教育和幼儿园课程设计都有很大的启示。然而,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民族文化及现实国情的差异,其历史局限性也必然存在,加之,我国在实践运用上出现的一些误区,使我们不得不给轰轰烈烈的“蒙氏热”降降温,对如何使蒙氏教育走向中国化,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分析。
一、我国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动机不纯,忽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内在价值,过于注重其经济和社会效应。
在我国许多实施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幼儿园中,尤其在一些私立幼儿园,其办蒙氏班的初衷仅仅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他们打着蒙台梭利教育的旗号,以此来吸引家长的眼球,提高招生率。他们完全忽略了蒙氏教育了解儿童、发展儿童的内在价值和要求,全然不顾本园实际,拿着蒙氏的招牌欺骗家长,以此牟取高昂的入学费用。导致家长及社会普遍认为接受蒙氏教育就是接受高人一等的特殊教育,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入学,从而使得蒙氏教育在我国呈现“贵族化”的畸形状态,完全背离了蒙台梭利推行“平民化”教育的初衷。而普遍存在的另一种情况是,许多开设蒙氏教育的幼儿园,其蒙氏课程只是做给家长看的,其蒙氏教育也只有在领导参观或教育评估时才摆出来,这不仅没有实现蒙氏教育法发展儿童的目的,甚至还会对孩子产生许多不良影响。这些行为在经济、社会效益等利益的驱使下,却牺牲了孩子们的利益,牺牲了蒙台梭利教育中最有价值的精神。
(二)浮于表面,忽视蒙台梭利教育精髓,过于注重其教育形式。
在我国,开展蒙氏教学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许多园所肤浅的误以为,所谓蒙氏教育,就是把蒙氏教具摆在教室中,让孩子自由选取摆弄。这种做法没有把握住蒙氏教育的核心和精髓,实质上,蒙台梭利课程的核心在于观察、了解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以确定其个别化教学目标而后提供适宜的环境,满足不同儿童的需要。课程组织的中心绝不是简单地操作教具,而是儿童。
(三)忽视教师作用及其培训,缺乏真正领会蒙氏教育精髓的教师。
蒙台梭利对于教师的作用是高度重视的,在她看来,教师不仅是环境的提供者,还是观察者、示范者和支持者。对于教师所应具备的条件,蒙台梭利有着严格的要求。然而,在我国的蒙氏教育实践中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有些园长舍不得培训教师花费的时间和费用,要么全园只派出一名教师去学习,回来再培训其他教师;要么就是只学如何操作教具,而没有全面学习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和理论。正是这种培训的不到位,使得我国蒙氏教育实践中缺乏大量真正能领会蒙氏教育精髓的教师,从而影响了蒙氏教育的全面发展。
(四)生搬硬套,忽视了蒙台梭利教育法本身的局限。
蒙台梭利教育法脱胎于对智障儿童的训练方案,加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历史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局限。
(1)孤立的感官训练
蒙台梭利设计的每一个感官教具都只针对一个特定的感官,要求儿童在接受不同的感官刺激时,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感官上,通过对各种感官的“困难度孤立”的训练,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这种“感觉隔离”和单纯利用感官教具的做法,不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因为她只注重儿童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忽视对整体的认识,并且脱离儿童的实际生活。
(2)忽视对创造力的培养
蒙台梭利虽然强调在操作教具时给儿童自由,但这种自由只是选择教具和选择操作时间上的自由,儿童在操作教具的方法、规则上没有自由。它要求儿童按照固定的方法和步骤操作教具,不能随意改变,并需不断重复练习,这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但却不利于创造力的发展。
另外,蒙台梭利还反对幼儿游戏,特别反对想象游戏,而且其绘画教育也是一种无想象力的对外界事物的临摹,这些忽视、甚至反对培养儿童想象力的做法同样影响了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3)忽视幼儿个性的发展
蒙氏教育中儿童主要的活动是“工作”。在“工作”中她十分强调安静的环境,要求儿童专注,不被打扰,自己进行操作,所有“工作”都必须按照老师示范的步骤进行,要求整齐划一。在这样高结构化的方法下,儿童缺乏与同伴协商、合作的机会,甚至缺少语言的发展,同时,压抑了儿童自由去探索,去发现不同的“工作”结果。这种方法容易使儿童形成安静、独立、机械、呆板的个性品质,这都是与我们今天的时代要求不相符合的。
(4)缺乏情感体验
蒙氏教育中均采用“三段式教学”让儿童认识事物,即感觉认知与名称的练习;辨识事物,认识名称;记住事物名称和相对应的名称。整个教学活动机械化、模式化、单一化,缺乏了儿童的操作活动,也让他们失去了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愉悦情感的机会。另外,蒙氏教育过于强调读、写、算技能的训练,却忽视了儿童情感的发展。事实上,这也是与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情感培养的要求相违背的。
二、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中国化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各国的推广都存在本土化的问题。作为这一方面的后起者,我们应借鉴和吸收各国采用蒙氏教育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的实际,将蒙台梭利教育融入我国的本土文化。我们探索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国化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保证受其教育的中国儿童也能像其他国家儿童那样受益,而且要使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中国幼教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广泛宣传,合理引导,端正态度,培育接受蒙氏教育的肥沃土壤。
在我国推广蒙氏教育法,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我国现有的幼儿教育课程,更不能异化了蒙氏教育法,将其演变为面向高收入家庭的贵族化教育。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科研机构进行广泛的宣传,需要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正确引导,合理规范,更需要广大幼儿园及幼教工作者澄清意识。我们应该认识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移植,其目的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更不是为了追求幼儿园经济效益的扩大,而应该是服务于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服务于我国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作为开展蒙氏教育的幼儿园,我们绝不能因为某个专家推荐或因其他幼儿园引进了,而不加分析的盲目跟随,生搬硬套。而要在端正办学态度的基础上,重视对蒙氏教育思想的学习,重视对师资的培训,甚至园长要带头学,并要坚持完整学习。同时,要依据本园实际及家长需求决定开班数量,不可急于求成。在先期投入上要到位,要承诺效果,要让家长觉得钱花的值得。只有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为实现蒙氏教育中国化创造一片健康、肥沃的土壤。
(二)把握蒙台梭利教育法精髓,强调蒙氏教育的实质。
在推广蒙氏教育时,首先要正确解读蒙台梭利教育法,了解其实质而非形式。例如,蒙氏教具是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构成要素和特色之一。我们不能认为将教具摆在教室中就是蒙氏教学法了。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具”在蒙氏教育中的真正作用,要弄清教师在儿童操作教具中的角色。再比如,“工作”是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论的基本概念,但这种“工作”绝不是简单的活动,而是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是一种自由、自主、自助的活动,是满足儿童内在活动需要的活动。只有真正认识到“工作”的实质,才能避免出现看似有活动,但实际上只是教师的活动,而非幼儿自己的活动的情况。而在处理“自由”和“纪律”两者的关系时,由于没有真正理解蒙台梭利所说的“自由”和“纪律”的本质,在实践中常常出现颠倒处理两者关系的情况。当幼儿故意破坏教学秩序、损坏他人学习成果时,我们往往视而不见,而当幼儿想表达自己的看法,主动进行探索时,我们却时常进行干涉。
总之,只有把握住了蒙氏教育的精髓和实质,才能使蒙氏教育的开展落在实处,也才能使蒙氏教育中国化不偏离蒙氏教育精神的主旨。
(三)充分考虑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文化差异。
在移植和推广蒙氏教育时,我们应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教育实施的影响。比如,西方文化崇尚自由、张扬,在此背景下成长的幼儿大多独立独行,个性张扬,而蒙氏教育中强调一切按程序操作的做法则有助于培养西方儿童的规则性,使其学会为人处世的规范。然而,中国文化历来推崇含蓄,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种文化熏陶出来的儿童多顺从、听话,但容易缺乏主体性和创造力,如果再将蒙氏的做法完全照搬的话,显然更加不利于我国儿童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考虑其间差异,对蒙氏教育法中的教具或操作程序加以改造,改变他们束缚儿童个性发展的部分。
再比如,蒙台梭利打破常规,将写字的练习先于阅读的练习,先让儿童掌握字母形体,然后才学习组词。但这是由于意大利文的拼写和发音十分接近,只要能正确读出每个字母,儿童就能按字母读成字。但汉字不同于意大利文,汉字是汉语的书写形式,但学会写汉字,并不意味着就能正确发音。因此,在进行语言教学方面我们应根据汉语言的特点合理改造蒙氏教学法,实施符合汉语言特点和中国幼儿语言发展特点的语言教育。
(四)充分认识蒙氏教育的局限,合理改造其教育因素。
针对蒙氏教育本身存在的局限性,结合中国实际,我们应对蒙氏教育模式中的合理因素进行正确应用和改造。
在教学内容方面,蒙氏教育包括日常生活练习、感觉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五大领域。但在今天看来,其教育内容设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缺少社会教育和艺术教育,这是不能满足当代社会要求的。因此,我们在引进蒙氏教育时,可将其作为我国幼儿园教育的补充。如针对蒙氏方案脱离生活的做法,一些课程设计者将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与单元主题方案有机结合,称为“蒙台梭利幼儿单元活动”。在这一课程中,单元活动的主题往往来自幼儿实际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蒙氏教育的不足。如果要完全按照蒙氏教学法进行整班教学,则要注意根据时代、社会的需要,拓展其原有的教学内容。比如,设计符合中华民族生活习惯并能在当今形式下有效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日常生活练习体系和相应教具,设计出既能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和成就,又能反映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文化科学教育体系和相应教具等。同时还要注意,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中具有宗教成分,因此,在我国实施蒙氏教育时,要注意摒弃这些宗教成分的道德教育内容,而实施符合中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时代特点的德育课程。
在班级组织形式方面,蒙氏教育采用混龄班。我国目前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孩子没有兄弟姐妹,因此,在混龄的环境里,孩子之间的自然年龄差异,促成许多相互帮助以及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但混龄班同样面临实际的问题,比如家长会担心年龄小的孩子受欺负,害怕年龄大的孩子得不到关注。也正因如此,混龄班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我们不可贸然采取混龄班,而可以采用混龄和分龄并举的形式,或采用多种编班形式,即,完全混龄,部分混龄和同龄编班,再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过渡。
而在教育实施方面,蒙氏教育强调个别教学,集体活动很少。尽管个别教育十分必要,且有利于因材施教,能有效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靠个别教学来促进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可以不必拘泥于个别教学活动,而可以采取小组活动、集体活动、个人活动三种教学方式相互结合、相互交替的方法。
蒙台梭利及其创立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为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其中还有许多宝贵之处有待于我们继续和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而在将其引进和推广的过程中,我们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兼容并蓄,而又符合中国实际,才能使蒙氏教育在中国闪耀出真正夺目的光芒,照射出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前行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尚红艳 “蒙氏课程”热的冷思考[J].教育导刊,2004,12:15-18。
[2] 刘延梅、吕红英 对蒙台梭利教育法当今运用的几点思考[J].北京教育,2002,4:4-5。
[3] 侯莉敏 反思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幼儿园的运用[J].早期教育,2006,4:12-13。
[4] 朱燕平 梁志燊教授谈蒙台梭利教育[J].教育导刊,早期教育,2006,4:4-5。
[5] 杨莉君 蒙台梭利教育法需要科学地解读和本土化[J].人民教育,2004,11:23-25。
[6] 刘文、林红霞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国化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2(6):37-42。
[7] 傅梅仙 实施蒙台梭利教育的几点思考[J].幼儿教育.2003,9:39。
[8] 李娜 我国蒙氏教育中现存的误区和对策[J].湖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7(5):105-107。
再有经验,也只是纸上谈兵?
“从孩子1岁开始,我突然意识要读些早教书,不能因为自己的闪失,毁了孩子。”张琳娜是西安市一所高中的数学老师,虽然熟悉如何和高中生打交道,却对小宝宝束手无策。
初为人母的她像无头苍蝇一样阅读育儿书,到各大妈妈论坛跟帖讨论,和坛子里的“育儿达人”交流,东学一点西学一点后,把书上教的、自己打听来的,一步步施展到女儿这块试验田上。她认为凡事皆教育,任何一件事都能延伸出知识和观点,达到给女儿启智的效果。可女儿胆子却越来越小,做事犹豫不决,与母亲期望的效果完全不同。
教育专家蒋华接触过许多与张琳娜一样的父母,他们看了一些教育书籍,学习了一些教育理念,就把自己当专家,而“没有教育架构去吸收知识,很容易出现早教偏差。”
蒋华建议,在给孩子进行早教前,父母首先要调整育儿书架,减少商业化教育书籍,如超强潜能开发、天才儿童等,更多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其次,一个完整的育儿理念,涵盖早期教育的方方面面,父母要深刻理解育儿理念,而不是停留在某一阶段的方法上。
信任孩子,早教才有效果
无论选择哪种理念教导孩子,家庭教育都是核心,一般来说,父母在接纳这些教育理念时,都会经历问题颇多的磨合期。
如蒙氏教育倡导尊重和鼓励孩子,当孩子犯错、成绩不理想时,用爱的鼓励化解孩子的难过和焦虑。事实上,能做到的家长少之又少,大多数口头上鼓励,但心里仍然会对孩子的表现产生消极情绪。
严春星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让孩子就读了蒙氏幼儿园,第一个月结束时,孩子并没有想象中的明显改变,“我希望她改掉做事拖沓的毛病。”虽然她明白蒙氏教育提倡自由发展,但眼前孩子进展极慢,让她对这种理念产生了质疑。
1个学期后,着急的严春星旁观了一堂课,“整个学习过程很自然朴素,其他孩子积极参与,但女儿还是慢半拍,难道女儿能力不够?”
蒋华认为,这正是家长对教育精神不够理解,对孩子不够信任的表现。任何经典教育都不以速成著称,父母操之过急只会让孩子对自己丧失信心。
此时,最重要的是相信孩子,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相信Ta能在专业教师和教育方法的配合下,完成高质量的早期教育。
可以趁早,更要持久
父母对教育方法的认同感不够,还会造成孩子学习的断点。蒋华发现,孩子能在蒙氏或华德福环境中自由地玩耍游戏,学习规则与平等,但回到家就立即被打回原形。
“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凡事自理,比如午睡时自己铺床,可一到家,孩子就不做了。”张巧发现问题的源头是婆婆,老人认为孩子还小,剥夺了他培养自理能力的权力。
另一方面,教育理念主张营造优越的环境影响孩子,如使用和孩子身高一致的家具,让Ta可以随手拿到他们的物品。张巧的老公却认为这个做法没有必要,“孩子长得很快,没有必要专门给他定制家具。”
只有妈妈张巧一人坚持早教工作,但很快就因为家庭成员们的不配合而夭折。
不但家庭内部要统一,家庭和学校更需要同步调、同方向,只有把教育的时间线拉长,保证涵盖从学校到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些经典教育理念才能充分显示它的价值。
为此,父母们需要做到:
1.分配家庭任务。父母中一人担任教育核心人物,协调理念,负责分工,爸爸和妈妈缺一不可。出现隔代教育问题时,和长辈沟通,如果无法配合,至少不干涉。
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近百年来,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一直对世界幼儿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引进蒙台梭利教学法后一直在模仿和探索蒙台梭利物质环境的创设,但由于没有真正弄清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原理,在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引起了一些误解。我们认为,今天的幼儿教育改革更应该广纳百家的优点,吸纳什么,如何吸纳,单凭对外国的教育模式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是不够的,只有在对外国教育模式进行理论分析,才能移植到我园并进行本土化的工作。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进行蒙氏教具本土化的研究,通过研究,培养优秀的蒙台梭利教师队伍,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唤醒幼儿的自觉与自律,使幼儿在自主与自尊的环境中,自动约束自己的行为,让幼儿在有兴趣的学习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专注、自律、独立思考、观察、解决问题、自我订正、秩序感等),实现最终的人格培养。
二、探究的内容、目标
1. 我们将根据本地区、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及年龄特点,将民族、地域文化内容融入蒙台梭利教学的日常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进行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的研究。
2. 蒙氏班侧重的是常规行为习惯和数概念的培养,通过让幼儿自己操作教具,让幼儿通过尝试错误,既自己动手操作,又得到自我提高。但蒙氏班对幼儿的想象力和个性上的培养不是很多,不利于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比如,蒙台梭利虽然强调在操作教具时给幼儿自由,但这种自由只是选择教具和选择时间上的自由,幼儿在操作教具的方法、规则上没有自由。因为蒙台梭利教具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是固定的,幼儿不能改变,它要求的只是让幼儿按照某种固定的步骤和方法不断地进行重复的练习,幼儿完全是被动的,十分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我们在移植蒙台梭利教育法时,要考虑这种文化差异,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文化特点,对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一些教具操作程序加以改造。
三、蒙氏教育法的基础
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原理。蒙台梭利称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又被称为自由研究的教育。因此,把握自由的内涵,是了解蒙氏教育法本质的前提。
关于自由,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幼儿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爱的活动。生命力的自发性受到压抑的幼儿绝不会展现他们的本性,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已失去生命的本质。这样教师就无法观察到幼儿的实际情形。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幼儿,先要给幼儿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研究。
四、环境教育幼儿
蒙台梭利十分重视环境,她说 :环境教育孩子。并认为环境是重要的保育内容,而且保育方法的许多方面由环境决定。因此,它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
1. 充分尊重幼儿的节奏与步调
幼儿与成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差异悬殊,成人在一小时内的认知和感觉与幼儿经验到的截然不同。幼儿以其特有的步调感知世界,获得很多成人无法想象的事情。孩子特有的节奏已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在复杂、多变的文化环境中时,必须保护幼儿特有的节奏或步调所需的环境。
2. 给孩子安全感
人类的幼儿比其他动物的成熟来得迟,因此他们更需要庇护。当幼儿的身体感到危险时,用温柔、鼓励的眼神关爱幼儿,才能使他们自由、奔放地行动。
3. 可自由活动的场所和用具
幼儿必须依靠运动表现人格。尤其是他们的内心,一定要与运动相结合,才能充分获得发展。因此,需要让幼儿持续接触东西收集、分解、移动、转动、变换位置等可自由活动的用具和场所。
4. 美
美对幼儿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幼儿最初的活动欲是因美引起的。所以,在幼儿周围的物品,不论颜色、光泽、形状都必须具有美的感觉。
5. 秩序
幼儿的秩序感以两岁为高峰,其后的数年间,幼儿的秩序是极特殊的。这个时期秩序感与幼儿的关系就像鱼和水、房子与地基。事实上,幼儿会以秩序感为中心,运用智慧进行区分、类比的操作,将周围的事物加以内化。要是没有秩序,一切事物将产生混乱,幼儿会失去方向感。所以,秩序必须存在于有准备的环境的每一部分。
6. 与整个文化有连贯性
所谓秩序存在于有准备的环境的每一部分,就意味着秩序应包含于拓展幼儿智慧的教材中。 这种秩序可使幼儿朝真实且正确的工作去努力,也就是孩子能真正认真地去进行真实的生活。能够独立专注于自己世界内活动的幼儿,才能真正在成人世界中活动。
五、蒙氏教师要具备多重角色
1. 孩子角色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自身携带一种力量,能创造一个比我们生活的世界更完美的世界。所以教师要有童年意识,具有幼儿角色,站在幼儿的角度看世界,要从幼儿的身上学会如何使自己成为完美的教师。
2. 仆人角色
在物质上为幼儿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的、被尊重的、被爱的和被接纳的环境。同时也是环境的维护者、教学的观察者、及孩子的支持者和资源库。要让寻求帮助的幼儿随时感觉到你的存在,同时要让投入工作的幼儿感觉不到你的存在。
3. 科学家角色
像科学家一样对事业永远充满热爱,对自己研究的对象总是无比耐心,并通过观察分析其内在的性质及发展态势,对工作总是那么执着、严谨和锲而不舍。研究幼儿的成长,不断发现生命成长的惊喜。积极、宽容地对待每个幼儿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特质。心中永远充满爱,热爱生命、热爱幼儿。
4. 医生角色
医生首先是诊断师,根据对病人的诊断,知道对待不同成因的病人用什么药、用药的剂量和时间。不同的幼儿,不同的发展阶段拥有不同的特征和成长需求。教师需像医生一样了解每一个幼儿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帮助他成长。
5. 农民角色
农民知道播种和收获的季节,知道误了农耕时节,就会有不可弥补的损失。农民知道在外界环境变化时,要改变种植方式。教师要细心观察幼儿敏感期,要像农民一样及时适当给予所需的阳光和养分,还要适时地帮助他们除去杂草和害虫,而不是盲目的施肥或拔苗助长。所以依据敏感期实施教育,是教师教育行动的核心。
6. 根雕师角色
[关键词]园校合作共同体;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1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08[本刊网址]http://
工学结合,园校合作,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以幼儿园师资培养培训为核心,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与幼儿园联手联动,构建园校合作共同体,实现了幼儿园与高校之间“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良性互动。
一、园校常规合作的基础模式
(一)工学结合,培育理实一体化专业人才
以职业为导向,幼儿园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方案制定、见习实习、意见反馈等全过程的始终。
1.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每届学生招生入学之前,学前教育专业都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邀请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等召开“职业能力、岗位分析”的人才培养剖析会,针对幼儿园的主班教师、配班教师、保育员等岗位的工作内容、能力要求进行逐一分析论证,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使毕业生符合岗位需求。
2.共同培育理实一体化人才
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幼儿园作为学生一日观摩见习、保育见习、课程见习、影子跟岗见习和顶岗实习的主要场所,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真实的实践情境场,学生在真实生动的幼儿园环境中,有效地将理论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锻炼良好的职业技能,提升其专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3.共同推进专业课程改革
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以及就业一年后,组织召开幼儿园意见听证会,广泛听取幼儿园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从而使人才培养更趋合理、特色更加鲜明,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行业标准对接”。
(二)园校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1.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优秀的幼儿园作为专业实习实践基地,是推进高校课程改革、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根据专业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前教育专业先后与市内外60多家优质幼儿园合作建设实践基地,各基地幼儿园每学期共接纳约2000人次学生入园见习、实习。基地园作为高校的亲密合作伙伴,不仅给予学生实践演练的机会,而且不断为幼儿园输送新鲜的幼教人才,实现园校互惠双赢。
2.完善校内专业实训中心
根据科研需要,立足学前教育实践层面和学科前沿,设计和建设实训中心。拥有区角活动实训室、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训室等十间实训室。实训中心除了满足校内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实训外,还对幼儿园开放,幼儿园可以带孩子过来开展区角活动、亲子活动等,也作为幼儿教师回炉培训的基地。
3.搭建专业交流研讨平台
成立“川北幼专学前教育研究中心”,成功举办多次园长论坛,共聚研讨学前教育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分享幼儿园管理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与智慧,共同探讨川北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为全市幼儿园之间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有力助推地方学前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三)专家互派,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
通过互派专家指导工作,提升了高校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了校园双方的人才队伍建设。
1.幼儿园增援高校兼职教师队伍
通过邀请幼儿园园长及优秀教师到川北幼专开设专题讲座,承担专业选修课程、教学法课程,担任学生实习指导教师等多种形式,丰富了高校教师队伍的多元特性,增强了专业课程的实践性。
2.高校教师到园挂职锻炼
在园校合作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幼儿园开展“一人一园”定点挂职一学期,高校教师发挥引领作用,以“参与者”及“问题解决促进者”的身份加入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专业支持与理论指导,帮助幼儿园解决管理和保教工作中的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二、园校深度合作的多元模式
川北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分别在与独立建制的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合作中,逐渐探索出了不同的合作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办学。
(一)独立建制的公办幼儿园--课题共研
目前川北幼专开展深度双向合作的幼儿园主要是独立建制的公办幼儿园。此类幼儿园举办历史较长,办园科学规范,团队专业成熟,教学资源丰富。高校与幼儿园的合作,最好的抓手应该定位在“教研”层面,以合作教研为切入点,既能沟通幼儿教师的实践,又能发挥高校教师理论科研的优势。
1.参与和带动幼儿园教研,促进幼儿园内涵式发展
第一,常规听、评课教研,形成随堂听课、集体评课的合作教研机制,有利于合作的日常化。第二,教学活动实例教研。高校教师与幼儿园教师就幼儿园某一个真实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等开展一系列的研讨。第三,专项园本课题研究。发挥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合作的优势,立足于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困惑,确立研究课题,实施园本教研,开发园本教材。通过引领和带动幼儿园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不断促进其内涵式发展,从而提升办园水平。近两年学前教育专业老师参与的幼儿园科研课题如《幼儿阳光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广元市本土资源在幼儿园中的开发利用》、《幼儿园父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2.幼儿园参与高校科研,增强高校科研的应用性
专业教师积极申报利于园校合作的横向课题,高校大课题衔接幼儿园子课题,幼儿园优秀教师实际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有力增强了科研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近年来高校教师主研、幼儿园教师参与的科研项目有《广元市利州区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调查》《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伙伴合作模式的实践研究》《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模式研究》等。
(二)民办幼儿园--特色共建
民办园不能沿着公办园的发展轨迹前行,必须选择错位竞争,打造特色,以满足家长的多元教育消费需求。川北幼专在与民办园的合作中,首先帮助幼儿园打造特色,然后借助幼儿园的特色资源丰富高校办学模式,相互带动。
1.帮助幼儿园打造课程特色
积极帮助合作民办园梳理教育理念,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如广元市幸福泉幼儿园的蒙氏教育、广元市汉硕幼儿园的品德课程等。从特色课程的引入、课程的实施与效果评定,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都全程参与指导。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广元市幸福泉幼儿园的蒙氏教育特色显著,设有专门的“儿童之家”蒙氏分园,教具设备充足,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并且聘请了台湾蒙台梭利教育专家、中国蒙台梭利协会副会长黄秀华教授作为长期教学顾问。
2.借助幼儿园资源形成高校育人特色
本着互惠互利的合作原则,学前教育专业借助合作园的办学资源,丰富高校的培养模式,形成高校的育人特色。首先,聘请蒙氏教育顾问及讲师开展蒙氏教育的讲座及选修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其次,在学生充分了解、自愿报名的前提下合作开设蒙氏教师培训班,共同培养了两届蒙氏教师。幼儿园与学校达到了物质、人力、信息资源的整合,即使幼儿园的教育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也使高校的育人模式进一步丰富,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
蒙学不止蒙特梭利
在近日厦门oY书院举行的首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德胜教授与记者分享了他近来的遭遇。多年致力于儿童教育研究的他,一见到年轻父母就忍不住上前询问孩子是否开始“蒙学”教育,而对方往往一听到“蒙学”二字就激动起来,不问青红皂白便道:
“是蒙特梭利吧?你们那里办蒙特梭利早教班么?多少钱一个月?”
由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玛利亚・蒙特梭利(Maria M0ntessori)创始的教育法,这些年来在大陆大行其道。无数早教中心、私立幼儿园以“蒙氏”为名,收取高昂的教育费用;市面上卖得最火的育儿书籍――比如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无不“蒙”首是瞻。
“说到底,蒙特梭利只是古今中外诸多幼教专家中的一位,她的教育法纵然有再多可取之处,也绝非世界上唯一的育儿之道,也很难说就是最好的。”王德胜向记者感叹,
“尤其令人叹息的是,中国的年轻父母对一个意大利人如此奉若神灵,却对自己国家传统的蒙学教育知之甚少。”
事实是,中华民族不但是全世界最注重儿童教育的民族,而且很早就开始了对蒙学的理论探讨。《易经》中的第四个卦便是“蒙卦”。蒙卦由上“艮”(山)下“坎”(水)构成,说的是“见险知止”,见到危险,而能知其所止,这是启蒙、教养的起点。在蒙卦的“象传”中又说“山下出泉,君子以果行育德”,这是从卦象上取其象征之义:水经由山峦,逐层渗入、蕴蓄、过滤、拣择,最后出来的是“源泉滚滚”“沛然莫之能御”的清澈之泉。获此刚健力量,君子便能果敢行动,长育其德。可见,中国传统的蒙学观,从一开始便立意不凡,正所谓“蒙以养正,圣功也”。
而即使从现代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态度看,中国传统蒙学也有立足之处。
首先,它有整套堪称一字千金的经典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干字文》、《弟子规》。以《三字经》为例,开首便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迂;教之道,贵以专”,简易明白、透彻真切。先做“性、习”之分,进而谈论到“教养”的重要,并指出教养之道则贵在专精。之后举具体的事例以明之,让孩子们参与到宽广的文化生活世界,并溯及古往今来,天下兴亡,无所不载。就这样在“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的教养历程里,孩子的生命不再只是孤零零的个体生命,而是上有日月天星,下有大地山川,遍东西南北,历春夏秋冬,这样天长地久、高明配天、博厚如地的生命。
传统蒙学还有其特别而有效的教学方法。陆桴亭在论述《小学》时说过:“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多记性,少悟性。十五岁后,知识既开,物欲既梁,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岁前,使之熟读。”儿童启蒙,养其端正,先是不求文义理解的记诵,进而对于文义的逐层讲习,这样发蒙开讲的过程,大体是华人文化教养传承数千年而不衰的真切实况。
既有如此干锤百炼的传统蒙学教育,又何以出现蒙特梭利一统天下的局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专家告诉记者,原因可能有两个:其一,是中国近现代出现的文化断层。这一代,以及上一代的父母固然知道要好好教育子女,却对祖先珍贵的教育理念浑然不知,一方面心急似火,一方面无所适从,便很容易慌不择路;其二,是蒙特梭利教学法适合商业包装、市场推广、流水线生产,而中国传统蒙学教育则很难“产业化”。一个没有任何教育背景的人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就可以成为某“蒙氏”早教中心的老师;而要培养一个合格的“私塾先生”――既有国学素养又有人格品质一则难上加难。
来自台湾的蒙教经验
在传统蒙学的当代践行方面,台湾的教育者走在前列。在本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上,有不少嘉宾是来自台湾的蒙学专家。他们告诉记者,台湾政治上如火如荼的“去中国化”,并没有实际波及到儿童启蒙教育领域。文化经典决不应因政治的差异而有所别;相反,经典正是人们调节一切纷争的根源,缔造一切新生的可能。
台中师范学院的王财贵教授,是全球华人“儿童读经教育”的首倡者、实践者和推广者。王教授认为,所谓教育,其实就是在恰当的时间、用恰当的方法、去教恰当的内容,使一个生命得到恰当的成长。而一个人在13岁之前首要的教育任务,是将右脑全面充分地开发,不管懂不懂,先将最重要的东西――比如最优秀的经典,最动人的音乐,最美丽的景色――灌输到肚子里。中国古代私塾教育强调的“背功”,在今天看上去虽然显得呆板、残酷、不科学,其实正切准了幼儿的学习特点。
“小的时候,记忆力是最好的,那个时候背进去的东西,一辈子也不会忘!你不信?小九九,你多年不背了吧,难道会忘了?你最小的时候背的诗,
‘床前明月光’,
‘白日依山尽’,是不是现在仍然一下子就脱口而出?”王财贵对记者说,
“在记忆的黄金时期不逼着他多学多背,而让他放任自流,美其名日‘自由发展’,这才是不负责任!”经过几十年的践行,王财贵将自己的蒙学主张归纳为简简单单的六字箴言:小朋友,跟我念。
王财贵的好友、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林安梧教授则指出,国学有高端之说,但不能只在云端,而必须落实、生长,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给小孩子教授国学经典,最重要的是让他感受到汉语本身的一种生命气息。有的时候,必须对传统的思想做出当代的演绎。比如,
“智、仁、勇”三德,如伺解释,如何教诲?你当然可以把它们解释为“智慧、仁德、勇敢”,但是这不够动人。林安梧在给小朋友讲解的时候会说:“智”是“清明的脑袋”,“仁”是“柔软的心肠”,“勇”是“坚定的意志”。如此一来,古老的道义,便有了和现代与生活的贴近。
传统蒙学的效果
可以肯定的是,接受传统经典教育的小孩儿,在日常行为规范上确实有令人惊喜的表现。
厦门的西林幼儿园践行国学传统教育,其园长宋远辉非常骄傲地告诉记者,他们幼儿园毕业的小孩子,在品行上明显优于同龄儿童。比如,他们会在公共场合主动给老爷爷、老奶奶让座,因为他们知道《弟子规》上的教训“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然而这只是短期的、浅显的、表面的效果。在传统蒙学推广者的期许中,经典应该从幼儿的读诵开始,渐渐汇成一个智慧的源泉,最终,澎湃成一个健动不息、源泉滚滚、生化活化的世界。一个人从童年起,便亲近经典,时时与它相处,和它成为知心的朋友,最终,让自己的生命得到一个永厘的支柱。
然而,今天的中华儿童,已不是私塾中苦读四书的懵懂小儿,今天的中国,也早就不是三纲五常的社会。以传统经典来教育儿童,很容易触及父母的担忧和困惑: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把孩子培养得“温良恭俭让”,对他真的有帮助么?在这个以资本商业法则运行的世界中,以人伦纲常为核心的儒家道德体系,真有它的运行空间么?在今天的现实背景下,如果只学传统经典,不接触现代西方教育,那无疑是痴人说梦;而如果让孩子既学孔子,又学蒙特梭利,既遵行“首孝悌,次谨信”,又接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小孩子又会如何理解,如何分辨,如何在纷繁甚至互相矛盾的价值观中,做出所谓“正确”的选择?
这些问题继续追问下去,会变得非常尖刻,那就是,重拾儒家传统,对中国的明天真的有好处么?别忘了,也就在百年之前,我们的先辈是如此激烈地反传统,如此偏执地“打倒孔家店”。也正因为当初的变法,当初的五四,中国迈上了崇尚民主和科学的现代化之路。李泽厚先生就曾表示,要警惕儒家学说的卷土重来,因为儒家教义很容易培养出专制体系最需要的奴性道德。
在北师大教授王德胜看来,这些困惑是可以理解的,它们最终其实都落到一个大问题,一个目前没有人能给出完善答案的问题:我们的民族,究竟向哪里发展?是按照张之洞老先生所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按照严复先生说的“西学体用”?或是有人说的“全盘西化”?又或者是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中国曾经学苏联,而后又效仿欧美,也许我们倒应该学学日本的“和魂洋才”――既实现经济和政治的西方化和现代化,又保持住自己的文化特色和伦理道德。
而台湾高雄大学经学研究所所长郑卜五教授则给出一个更为祥和的解释。他表示,现在所谓的读经,读的当然不是“四书五经”,而是那些被公认为“国之瑰宝”的文化典籍,比如《论语》、《老子》、唐诗、宋词。经常读这些“经”的人,久而久之,会养成一种“贵气”。所谓富贵,富和贵其实不尽相同。富有的时候是突然而来的,比如买彩票中了大奖,一下子就富了;而贵气的培养就不容易。它要靠熏陶、靠积淀、靠时间的累积、靠智慧的学识。
郑卜五向记者举了一个“贵气”的例子。有一次他在台湾大学的椰林大道散步,前面有三个女孩子,两个女孩在问其中一个女孩儿,你到底是喜欢那个老张还是老王,又或者是那个老钱,被逼问的女孩子突然跑到一边,绕着一棵椰子树转了三个圈,很显然,她是在借“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个典故,表示自己其实还没有找到心仪的对象。很显然,这个女孩子已经把经典生活化了;她的绕树,她的笑,是那么的聪慧和优雅。
关键词:孟河医派;传承特色;振兴
孟河医派发祥于明末清初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主要代表名医为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四大医家,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灵活的诊疗方法,显著的治疗效果闻名于世,在我国近代中医药发展史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其学术思想为当今中医理论的开拓创新[1]。孟河医派传承脉络清晰,门人弟子众多,学术弘扬,薪火相传。现就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及医案中的一些医理精华,结合对孟河医派名家及传人的采访调研,就孟河医派的传承特色进行探讨。
1孟河医派的起源和发展
孟河医家最早见于文字是在费氏第五代医家费国作(1730-1800)的相关记述。"孟河医派"的首次提出是丁仲英在1927年其父的《喉痧症治概要》跋中提到"吾乡多医家,利济之功,亘大江南北,世称孟河医派",至嘉庆年间(1796-1821)孟河才逐步形成地方性医学学派[2]。
孟河医学繁荣于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1821-1875)。孟河名医云集,业务兴盛,经验成熟,学术思想完善。据历史资料记载,"小小孟河镇,江船如织,求医者络绎不绝"、"摇橹之声连绵数十里"等,费氏、马氏在孟河医界继续占主导地位,费伯雄和马培之是其中的杰出医家。
2孟河医派的传承形式
孟河医派在传承形式上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初期以师承教育为主,其后多采用师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复合形式,另外临证实习班、函授教育、专题讲座、短期讲习班等也是其中主要的传承方式。
师承教育是指师徒传授,一般经过发蒙、侍诊、试诊、行医、再学习五个阶段。发蒙是学习中医基础知识,侍诊是了解中医如何治病,理论与临床初步结合的阶段,试诊指导临床实践的阶段,当老师授医已毕,弟子学有所成时,可独立行医。另外孟河医派还注重对医家的再培养和再学习的过程。在当代社会教育的不断提高,孟河医派走进了高等学府进行传承,通过和一些大专院校想结合,使其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最早是由夏应堂、谢观等筹资办学,于1916年筹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成为我国第一所由政府批准的民办中医高等教育学校。孟河医派传承形式多样,根据学生需求的不同,分别有临证实习班、短期讲习班以及专题讲座等方式[3]。
3孟河医派的传承特点
孟河医派作为近现代中医较有影响的一大地域性流派,在发展之初有着浓厚的地域特征,随着孟河名医的大量外迁,孟河的中心地位逐渐下降,非孟河籍传人的数量与影响力不断增加,孟河医派的地域特征也开始淡化。孟河医派的地域性淡化促进了孟河医派与吴中医派等众多医学流派之间的交流,丰富了自身的学术思想,扩大了孟河医派的影响。
孟河医派主张广开门户,收徒没有家族限制,只要自愿拜师者,都会一视同仁,传授医术。但择徒并没有降低标准,品德、悟性、勤奋三个方面是择徒的主要标准。
孟河医派在传承别强调了经典内容对后学者的重要意义,要求弟子熟练背诵经典著作。在当时的传承模式下,醇正的医学理论易于后学者系统掌握中医理论体系,并为之打下厚实的理论基础,在当今,立足经典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与掌握中医专业知识有着重要意义[4]。
4孟河医派的振兴
早在20年前常州市武进区卫生局和孟河医派弟子共同搜集编撰了《孟河四家医集》,并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研究。2005年7月"常州地区孟河医派再传弟子座谈会"在文笔山庄举行,会议共同呼吁设立"孟河医派故居陈列室"[5]。2005年10月《孟河四家医集》再版编辑委员会工作会议召开。《孟河四家医集》再版是弘扬孟河医派的有效途径,意义深远为孟河医派精髓的传承和弘扬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琪,曹震,周奇峰.孟河医派传承特色探析[J].江苏中医药,2010,42(12):1-4.
[2]刘遵憨,曹凡华,陶慧娟.孟河医派学术思想探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3):9-10.
[3]张琪,曹震.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特色探析[J].江苏中医药,2007,39(4)16-18.
沂蒙山旅游区导游词【一】
蒙山国家森林公园,自1993年开发以来,先后投资近十亿元,本着先保护后开发,边保护边开发的原则,凭借典型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资源,荣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近百项行业认证和荣誉称号,现已成为沂蒙山旅游的核心主景区,沂蒙山区好风光的典型代表。沂蒙山旅游区云蒙景区总面积5.5万亩,自然资源丰富多彩。
拥有野生动物:兽类10科15种,鸟类28科76种,植物100余科900余种,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有"百里林海,天然课堂"之称。1999年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监测,景区内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个,为北京地区的195倍,居全国之首,为该中心有史以来测得的最高值。被誉为“天然氧吧”、"超洁净地区",成为"中国最佳绿色健身旅游胜地"。蒙山丰富的自然资源,蕴育了浑厚的文化内涵,曾有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驻留蒙山,吟诵蒙山。
孔子"登东山(蒙山,古时称东山、东蒙)而小鲁",李白、杜甫同游蒙山留下"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等佳句,苏轼游蒙山诗曰:“不惊渤海桑田变,来看云蒙漏泽春”;明代文字家公鼐作<<蒙山赋>>诵叹蒙山;还有民间典故、流传不胜枚举,秦砖汉瓦、古刹庙宇、碑碣石刻等遗存悠悠林立。
沂蒙山旅游区云蒙景区以自然资源为依托,以生态旅游为主题,逐步开发为全省乃至全国休闲度假、健身康体绿色旅游胜地。景区累计投资3.2亿元,开发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和 景点。景区道路总长40余公里,形成了三纵二横的循环线路,建设公路10公里,石质台阶路32000多级,木质步游道3990米(已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成为天下第一步道),建在了20000平方米的停车场,配备了20部观光旅游车,建设了长1200米的客运索道。
景区建有三星级宾馆2处,建设了旅游购物市场,开发了鹿苑、药园、鸟园、竹园、花园、大型石质牌楼等新景点,配套了森林冲锋车、森林漂流、森林索道、采摘园、药园、雨王庙、金刚门广场等民俗风情娱乐项目,完善了通讯、卫生、安全等设施。景区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全方位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沂蒙山旅游区导游词【二】
沂蒙山是泰沂山脉的两个支系,指的是以沂山、蒙山为地质坐标的地理区域,这里不仅只是革命老区这么简单,同时它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圈,历史上属于东夷文明,是古青州海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沂蒙山不仅是一个人文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概念,沂蒙山旅游区位于山东省中南部,包含沂山景区、蒙山龟蒙景区、蒙山云蒙景区三个景区,核心景区面积148平方公里,是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所在地、世界著名养生长寿圣地,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
沂蒙山是东夷文化、镇山文化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有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遗址几十处。曾有10朝16位帝王登封、诏祭,为中国五大镇山之首。孔子 “登东山而小鲁”,诸多文人墨客、圣僧高道登临揽胜,弘法传道,留下大量碑碣铭文、诗章名句。齐长城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最大的单体雕刻寿星巨雕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旅游区内另有东镇庙、玉皇阁、雨王庙、万寿宫等知名人文景观110余处。
沂蒙山区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山小调》唱响海内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优秀民歌。由演唱的反映沂蒙山风光的民歌《谁不说俺家乡好》以最高票入选“嫦娥一号”卫星搭载歌曲飞向太空。沂蒙山旅游区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全国红办重点调度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被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列为全国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基地。
沂蒙山旅游区自然风光秀丽,生态资源优良,森林覆盖率高达95 %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沂蒙山素有“三十六峰七十二崮”之称,海拔千米以上高峰15座,层峦叠嶂,奇峰竞秀,最高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境内峰峭、水澈、石奇、谷翠,春季山花烂漫,夏季飞瀑流泉,秋季红叶映照,冬季银装素裹。旅游区有狮子崮、歪头崮、九龙潭、情人谷、鹰窝峰、百丈瀑布、中国瀑布、悬崖栈道等高品质自然景观300余处。
“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风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沂蒙山旅游区,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沂蒙山人,诚挚欢迎海内外游客的光临!
沂蒙山旅游区导游词【三】
巍巍八百里沂蒙,主要由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高山携带无数丘陵组成。沂山、蒙山、鲁山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山高坡陡,崮险岭峻,峰峦连绵,山崮层叠,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飞瀑流泉,涧深溪清,沂河、沭河萦绕如带。文峰山、浮来山、羽山、马髻山以及七十二崮,雄奇秀幽,风光旖旎。
沂山东部的日照市面靠黄海,碧海与山色相映成趣。
沂源县的鲁山溶洞群,由大小数十个溶洞组成,洞内怪石林立,千姿百态。另外,沂源燕崖山织女洞、平邑县赵庄溶洞和蒙山顶溶洞、费县小梁庄溶洞等也各具特色。
临沂、沂南等地有温泉喷涌,既可观赏,又能疗养。兰山区的汤头温泉属全国甲等温泉,现已成为著名的疗养胜地。
沂蒙大地上多古树名木。浮来山上的一棵银杏树,树龄近4000年,乃春秋时期鲁国国君与莒子会盟处,有 “ 天下第一银杏树 ” 之称。日照城北李家庄子的一棵大金桂树,距今340余年,被誉为 “ 北方桂花王 ” 。日照、郯城、沂源等市县的厚壳树、雪萝树、五角枫树、白果树、黑弹树等稀有古树名木,树龄均在300年以上。平邑县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
现存的沂蒙文物古迹近千处。主要有古人类遗址、古文化遗址、古代建筑、古代石刻、名人故居等。
蒙山,古称 “ 东蒙 ” ,又名 “ 云蒙 ” ,是沂蒙山区最高大的山脉。它横跨费县、平邑、沂南、蒙阴四县,东西长约150华里,南北宽30华里。蒙山有三主峰:东面海拔1001米的叫望海楼,旧称东蒙;中间海拔1026米的叫挂心橛子,又叫云蒙;最为险峻的是西边海拔1156米的龟蒙顶。
在龟蒙顶的南山根,有颛臾国遗址。据史书记载,周王封伏羲氏的后裔在此建国,负责祭礼蒙山,叫做颛臾,附属于鲁国。传说颛臾王在蒙山下的万寿宫举行过祭礼蒙山的典礼,后来,人们就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庙宇,叫做谒蒙祠,这就是郦道元在《水经注》上所说的 “ 蒙祠 ” 。
从万寿宫起步,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走约二里,有一小河,河上有断桥,桥头石碑上刻着 “ 迎仙桥 ” 三个大字,相传朝气隆皇帝就是跨过此桥登上龟蒙顶的。
一、教育教学工作
在2010年,我将继续抓好幼儿日常活动常规,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卫生习惯。形成有序的生活,学习,游戏的氛围。
1、培养幼儿讲礼貌的习惯,与人交谈时说普通话。
2、每周按时完成英语、蒙氏数学的教学内容,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做到开心的学。
3、开展有趣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多动脑,探索问题,发现积累有用经验,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情感。
4、多开展一些游艺活动,营造一个幼儿大胆表达、展示自己的空间。依据《纲要》的精神,本学期开展主题和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利用本园的场地优势,开展好体育活动和户外组织活动。抓晨间锻炼,充分调动幼儿按时来园的积极性,对个别经常迟到的幼儿,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获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5、继续抓好户外活动,提高每日两小时户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在充分保证每天户外活动的同时,提高活动质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强体质。结合主题教育为幼儿创设与教育活动相适应的生活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6、培养幼儿做好值日生工作,学习收拾餐后桌面,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觉性。
7、认真分析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力争使每位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较大的提高。
8、时时刻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结合安全教育开展相关活动,让幼儿受到教育。
二、幼儿卫生保健工作
1、在进餐、上厕所、做早操时,让幼儿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并能有秩序地进行,不打不闹;搞好班级卫生工作,做到"时时通风,日日消毒",为幼儿创设一个卫生,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在穿、脱衣服、午睡时,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自理能力;
3、不带危险物品入园,与其他小朋友能友爱、和睦相处;
4、组织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让幼儿懂得基本的卫生常识,锻炼身体、健康成长。教育幼儿爱清洁,勤洗手,做好流行病的预防,提醒幼儿少到人多的地方。配合医生给幼儿测查身高,体重和护齿的工作。保证进餐午睡质量,抓好生活护理,平时多注意提醒幼儿喝水,提高出勤率。知道出汗了就要及时更换衣服或隔汗。注意季节性疾病的预防,做好班上清洁卫生工作,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三、环境与区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