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的核心价值范文

教育的核心价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的核心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的核心价值

第1篇:教育的核心价值范文

关键词:学校文化;“立仁”教育核心价值;“心中有他人”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5A-0020-05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凝聚人心、立德树人、铸造学校品质的重要力量。学校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价值追求,需要整体谋划、主动建构,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人的共识。对于我们这样一所新建学校,尤其需要文化引领、顶层设计、规划先行。建校伊始,我们便依据校情,聘请专家,凝智聚识,提出了学校的核心文化主张――以仁立人,并寻找到了属于我们对该文化主张的独特理解,即“以仁立人”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心中有他人。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建构了华阳实验小学核心文化体系。

一、 以仁立人:融合学校发展动能的现实诉求

兴教立校,文化先行。提到学校文化,很多人讳莫如深,避而不谈。其实,学校文化并没有那么高深,它无时无处不在。一所学校,即使全体师生不主动思考和经营,这所学校的文化也会慢慢形成的。不管你建不建构它都存在,就像空气一样弥漫着。只不过有的芬芳,有的淡雅,有的无色无味,有的刺鼻难闻……由此看来,每所学校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学校文化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向上的文化能引领促进学校发展,消极落后的文化则阻碍师生的进步成长。因此,学校文化需要主动积极地建构,尤其是建构向善的、先进的学校文化。因为学校需要先进的文化引领。先进的学校文化能体现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彰显学校的办学主张,折射办学理念和育人观念,较好地回答与解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兴办什么样的学校、建设什么样的课程等重要哲学命题。

鉴于此,学校专门邀请原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为新校问诊把脉。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轮讨论,我们确立了学校第一个五年发展的三个关键词――融合、规范、提升。如何做到这六个字呢?我们决定从传统文化中去汲取营养和力量。于是,一个“仁”字迅速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成尚荣先生指出,“仁”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取向非常贴切,是现代学校办学过程中对传统经典和文化的传承。他建议我们确立“以仁立人”的核心文化主张,这样就能做到传统和现代的交相辉映。确立这样的核心价值追求,主要源于三方面的思考。

1.源于对学校现状的客观分析

华阳实验小学作为一所新建学校,建筑设计高端大气,规模宏大,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现代化气息浓厚。然而,新校是由原华阳四小及北阳门小学两所薄弱学校合并而成,生源复杂,主要来自城郊接合部,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周边农村孩子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生源基础相对薄弱。教师则主要由五方面汇聚而成,一是来自原华阳四小,二是来自原北阳门小学,三是来自华阳中心小学,四是来自市实验小学等城区学校,五是来自部分农村学校。学校如期开学,师生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华阳实验小学。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严峻的现实就是如何凝聚人心,统一认识,形成学校文化认同,进而提炼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因此,“融合”成为当下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融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种先进的文化进行引领。“仁”字的结构是二人为“仁”,寓意和谐、友爱,萌发了我校“以仁立人”文化主张的诞生。

2.源于对教育本质的还原

孔子强调:“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他还说:“德不孤,必有邻。”中国教育历来主张“以德立人”。“仁”是德的核心,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境界。我们主张“以仁立人”就是对教育本源的回归。

3.源于对“立德树人”教育价值取向的遵循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但是,现实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功利化倾向,导致学生素质发展严重失衡,人格缺失、道德滑坡成为社会普遍担忧的问题。学校教育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做一个现代大写的中国人。我们倡导“以仁立人”,就是对当下重智轻德教育现状的积极回应,更是对国家实施“立德树人”战略任务的校本化探索。

二、以仁立人:基于学校核心价值的意义解构

立人,是所有学校最重要、也是最终极的培养目标。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立人,为了人的成长,让人成为挺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它不只是在知识中,更不是在分数中。绝不是为了那个成绩,而是透过学科,透过知识,透过分数,看到后面的人。因此“以仁立人”让我们教育转向了人,这是我们新建学校的一个方向,也是教育长期的一个转向。转到人身上去,对我们而言意义重大。新学校新在哪里?那就是我们一切为了人、超越分数、超越知识的价值追求。说到底,以仁立人就是以爱立人,就是以德立人,就是以文化立人。所以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说,教师是做什么的?教师不是教学科的,而是教做人的。我们的教育目标从知识的传授,指向人的全面成长。但是我们怎样立人?通过什么来立人?华阳实验小学是以“仁”来立人,就是用中国儒家文化这个核心的“仁”来立人。立什么样的人呢?当然是立“仁人”,立“仁爱”之人,立“仁义”之人。

这里的“仁”具有非常丰富的涵义。

第一,“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仁的核心是爱人,待人友善。正所谓:二人为“仁”。“仁”是由两个人组成的,这说明“仁者”是不孤独的,寓意两个人亲近、友爱。

第二,和谐,阴阳调和。“仁”最早写作“|二”,即一竖二横,一为阳,二为阴,所以“仁”强调的是阴阳调和,寓含中庸、和谐之意。这和我们强调的“融合”理念不谋而合。

第三,“仁”的内涵丰富。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由此可见,“仁”所包含的友善、和谐、诚信等内蕴,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更是现代公民的基础素养,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三、 心中有他人:现实语境下“立仁”要义的精准表达

我们提出“以仁立人”的文化主张是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要求的积极回应。既然“仁”的内涵是那么丰富,那么它有没有核心要素呢?我们认为有,那就是――心中有他人。为什么这是核心问题呢?什么叫做“心中有他人”呢?

首先,“心中有他人”缘于“以仁立人”的核心思想。其实,“心中有他人”本来就是“以仁立人”的要义。因为,“仁”本来就有两种具体表现:积极的表现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相对消极被动一些的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都有推己及人,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之意。正像马云先生在浙江乌镇召开的国际互联网大会上说的那样:互联网是这一世纪最了不起的东西――利他主义。相信别人要比你重要,相信别人比你聪明,相信别人比你能干。相信只有别人成功,你才能成功。

由此,我们觉得,要达成新校建设之中的融合目标,实现“以仁立人”,就是要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和情怀。这样的文化理解,既通俗易懂,又指向明确。

其次,“心中有他人”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自信+互信”。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一个“信”字,即培育“仁信”学生,显得十分必要。我校学生外来务工子弟、农村孩子和城郊接合部的孩子各占三分之一。针对这一现状,要让孩子做到“心中有他人”,我们抓住两个“信”。首先需要培养他们学会自信。因为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交往范围窄,交际活动少,贫穷和流动让他们缺少自信。而人没有自信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人,这时我们的教育要让他们自信起来,而让他们自信起来就要我们靠“以仁立人”。但是融入当前社会不仅需要自信,更需互信,需要“心中有他人”。这样,就使得“以仁立人”的文化主张更接地气,更加有利于落地生根,进而开花结果。

四、 心中有他人:常态教育中“立仁”文化的落地生根

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心中有他人”呢?在“以仁立人”视野关照下,我们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落实在校园文化中

一是营造显性校园文化,即视觉文化。在校门口显著位置――学校东大门照壁墙上,“心中有他人”几个大字熠熠生辉。办公楼大厅内,学校核心文化主张“以仁立人”以匾额形式呈现。整块“仁”字墙让每个孩子都过目不忘。校园内,走道旁,推行“仁和”管理,培养“仁爱”教师,培育“仁信”学生,建设“起跑线”课程等学校文化体系内容醒目呈现,力求师生耳熟能详。校园处处可以触摸到的都是“以仁立人”的语境;处处可以感受到的皆是“心中有他人”的存在。

二是营造隐性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环境文化,不仅是外在的,也有内隐的,就是一种精神状态。通过各种宣传途径,让“以仁立人”成为我们学校流行的话语;让“心中有他人”成为我们大家的自觉行动!同时创设一种“你关心我,我关心你”、“我心中有你,你心中有我”的学习生活环境。让校园文化成为一个场,成为一种氛围,成为大家的共同追求和价值认同。一旦这种文化形成了之后,“心中有他人”就会落到实处。

2.融合在课程学习中

文化立校,课程育人。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如果说学校文化是一种存在方式,那课程就是一种行为方式。有什么样的文化主张,必然有相应的课程与之相适应。唯有如此,学校文化建设才有实践支撑,核心文化理念才会落地生根。

我们的校标中,“S”像一条跑道。在拉丁文中,跑道与课程的意思相近。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认为,课程是奔向育人目标的“跑道”。在校标里出现了跑道,这跑道意味着既是学习的进程,也是师生共同追求的过程,更是实现育人目标的课程。既然有跑道,我们就想到了“起跑线课程”。我们绝不强调“输在起跑线上”,相反,针对我们这所新建学校,我们认为该课程应该有这样几个特质:一是打基础的课程,它应该是整体的,全面的。基础教育本身就应该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它绝不好高骛远。二是刚刚出发的课程。小学六年是人生刚刚出发的地方。虽说是刚刚出发,但也最为重要。因为基础教育课程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课程。三是指向未来的课程。课程应该促进孩子成长、发展,形成的基础性素养应该是学生未来生存必备的核心素养。四是存在差异的课程。标准的田径跑道上,起跑线是分布在不同的地方的,但终点是相同的。因此,每个孩子的课程起跑线也是不同的,但又有着共同的课程目标,共同指向美好的未来。

(1)国家课程校本化。一是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课程。二是丰富并拓展课程资源。从学科特点出发,以体艺为突破口,在确保完成正常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尝试“1+1”模式,有效地向外拓展和延伸,不断丰富课程资源的内涵,如“美术+劳技”、“音乐+竖笛或口琴”、“体育+国际象棋或围棋”等。

(2)社团活动课程化。以社团活动为抓手,不断丰实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涵,进一步扩大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传承原华阳四小的“书香致远”、“鼓韵励志”课程,重点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棋艺益智”、“足球强身”等校本课程,按“普及、提高、发展”三个层次设计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需要。目前,书香校园建设特别注重积累背诵和整本书的阅读,《诗文诵读》校本教材已全面起用,而“智勇足球”课程的全面实施,更加强调孩子们在训练和比赛中时时处处注意“心中有他人”。

(3)学校活动课程化。拓展校内外教育资源,积极实施“体艺2+1”。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认真设计、组织开展“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同时扎实推进“阳光体育”等,建立科、艺、体各类特长学生的档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特长。

(4)学生课程自主化。从学生平时喜闻乐见的生活、活动入手,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并开发自己喜欢的一门或多门课程。如,玩溜溜球、玩陀螺。

学校将秉承“以仁立人”的文化主张和“心中有他人”的核心价值,尊重师生的生命天性和生长规律,着眼于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积极开发并建构适合他们的课程体系。通过“起跑线”课程建设,最终实现“以仁立人”。

3.贯穿在活动交往中

伙伴关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能否被伙伴接纳、被所属群体接受,对小学生能否适应学校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伙伴交往其实早在学前期就已经发生了。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都认为儿童的伙伴关系对形成人的行为和个性特点非常重要,是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一种独特而主要的方式。为此,我们倡导在活动交往中做到心中有他人,更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第一、礼仪活动中做到心中有他人。“八礼四仪”活动中,方方面面都需要孩子们做到心中有他人。新建的报告厅,承办很多演出活动,观赏之礼需要孩子学会适时为他人鼓掌。问好礼仪,对于我们的孩子尤其缺失。在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同时,我们创设情境,模拟示范,师生问好,生生问好,目光对视,阳光自信。

第二、爱心活动中做到心中有他人。“仁”的核心思想是心中有爱。心中只有充满对他人的爱,才能算得上心中有他人。2015年,我校一位小朋友不幸车祸受伤,母亲身亡。孩子捐献爱心热情高涨。

第三、艺体活动中做到心中有他人。学校“亮晶晶”合唱团的孩子,知道了在合唱时唱着自己的声部的同时还要想着别的声部。刚成立不久的“智勇”足球队的球员们体会到团队协作配合时更要心中有他人。拔河比赛时,和队友心往一处想,跳长绳比赛时,总要考虑怎样为队友带来方便。

总之,“以仁立人”教育极力倡导每个人“心中有他人”,也就是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引导儿童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

4.落实在自我管理中

自我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学生做到“心中有他人”,就要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首先是学会自律。我们不谈古人倡导的慎独。单就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来说,儿童的神经系统中有两大系统,即情感、动机系统和控制系统。这两个系统发育一般是情感、动机系统早于控制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控制系统越来越成熟。而人的成熟标志就是控制系统的成熟。然而,资料表明,近二三十年来,这两个系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情感和动力系统发育越来越快,相反,控制系统相对来讲发育得越来越迟缓!因此,在小学,首先讲自律,就是抓控制能力的培养。我们一是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兴趣。儿童的兴趣是多变的,今天喜欢这个项目,明天热心那个社团。我们科学引导,鼓励表扬那些具有持久专注力的孩子,让他们学会坚毅,持之以恒,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核心素养。二是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时间。时间就是效率。我们极力倡导在规定的时间作规定的事情,在最短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三是控制自己的行为。就餐时,两千余名孩子同时就座,细嚼慢咽,除了调羹和餐盘撞击之声外,每个孩子心中都装着他人,管住嘴巴不发出声音。课间,孩子们管住自己的小脚,不让小小的脚印弄脏了新建学校雪白的墙壁。

其次,学会服务他人。有人说,教育就是服务。要想让孩子心中有他人,只有不断增强孩子的服务意识,才能让他们能更多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为此,我们设立了志愿者岗位,推行志愿者服务。午餐前,志愿帮厨的孩子提前为本班同伴打汤添饭。放学后,志愿帮学的小老师已经像模像样地开始一对一辅导。图书馆、阅览室、诚信超市……到处活跃着志愿者服务的身影。在管理服务中,孩子们不断学会约束自己,成就他人。

5.渗透在教师培育中

要实现“以仁立人”,培育孩子做到“心中有他人”,关键在于教师。依据校情,我们提出建设一支具有爱的信念、爱的情怀、爱的方式、爱的能力的“仁爱教师”队伍。“仁爱”,是一种大爱。正像成尚荣先生所说:“教育应当有大爱。教师爱的基本内涵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教师施爱的基本途径和方式,育人是教师施爱的根本目的和终极价值。”

首先,心中有仁爱。“仁”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对他人则有爱心。“仁爱”,语出《淮南子・修务训》:“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仁爱”是一种宽仁、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仁爱教师讲坛”,讲述“爱的故事”,告诉我们对谁也不要生坏心,对所有的人都要有仁爱之心。

其次,心中有儿童。从“以仁立人”到“心中有他人”,关乎一个教育立场的问题,即能否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由此,我想到成尚荣先生提出的儿童立场。他认为,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的。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1]儿童立场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根本命题,直抵教育的主旨。

第三,心中有差异。孔子历来注重“因材施教”。新建学校,差异凸显,“心中有他人”提醒我们要尊重差异,因为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本来就是一种教育资源。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和独特性的形成与发展。尊重差异,让每个生命绽放精彩。

最后,通过培养“仁爱”教师来实现“以仁立人”,进而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做到“心中有他人”。

愿景再美好也不是现实,蓝图再宏伟也需要落实。华阳实验小学像个初生的婴儿,在牙牙学语中正蹒跚学步,一切都刚刚出发。然而,我们的信念是坚定的,我们的步伐也越来越坚实。从“以仁立人”到“心中有他人”,我们愿意“为孩子的终生发展铺设幸福的跑道”!

第2篇:教育的核心价值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应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48-02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打基础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人在步入社会之前所应具备的最基础的素质,都应在基础教育阶段打好。人的素质是一种“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的总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基础教育返朴归真,重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

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理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它既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也包括审美素质等在内的多方面的素质。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贯彻、落实而最终实现教育的这一目的和追求,课程规划为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创设了相应的课程,诸如:语文、数学、思想品德、体育等。制定教育目的及课程设置的初衷和理念无可非议,然而,由于“学而优则仕”官本位思想的长期影响、社会大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期望、广大学子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孜孜追求;由于升学率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社会及大众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尺度。“考试分数”成了教师和学生共同追求的唯一目标,“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形象地反映了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学校、学生在升学率、在分数上互相攀比、蔚然成风,愈演愈烈。致使我们的基础教育完全沦丧为高考的附庸和工具,在教育目标上完全背离了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技巧,教学中普遍采用了题海战术,教师分类归纳,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则根据老师的要求,对号入座,反复练习,进行强化训练,而置教育的目的和终极追求于不顾。以致于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理论水平高,说起来头头是道;动手能力弱,做起来一塌糊涂;教育和社会和生活严重脱节,我们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就象天外来客,显得和社会、生活格格不入,难以很快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出现这一现象和结果,可以说完全是“应试教育惹的祸,完全不符合、不能适应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对人的需求。减少、改变这一现象已成为当务之急,呼声越来越高。传统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广泛共识。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则是对社会发展的必然的、历史应答。要改变基础教育的现状,既要变革现行的人才选拔机制、关于人才的衡量、评判标准,也有必要重新认识教育的内在追求和终极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观,同时也要探索和解决实现教育内在追求和终极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课程规划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创设了若干课程,诸如语文、数学、体育等等。我们这些已经受过若干年教育的人可以回过头来想一想、看一看,我们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都学到了什么?我们在课堂上、从书本中学到的这些东西又有多少是在生活中、工作中真正用得上的东西?语文课是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的一门课程,可以看一下,我们从中都学到了什么:老师在课堂上教我们识字、读书、写文章、讲字法、词法和语法,学生则进行相应的练习,认字、记词义、造句、背诗词、写文章。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一直就这样进行着,我们从中学到的只是一些书面的字、词和语言的相关理论,我们对语言的学习与掌握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和理论上。这些书面的语言、语法在我们大众的生活、工作中能真正用得上多少?我们又有多少人依靠书面的语言、语法进行生活和工作?毋庸讳言,了了无几。记过的字、词,读过的书、文章,随着时间的流失,又让我们还给了老师,偶尔需要写字的时候,往往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难怪不少人会产生不上学,要上学、想上学;上了学,学的东西却用不上、没有用的困惑和感叹。应该说,语文是计讲究语言的,而语言是活的、发展着的、有生命力的,是一种实用的、应用性的工具。语言作为一种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时时处处相联系、不可或缺的应用工具,通常情况下,不是靠“想”、不是靠“写”去使用的,更多的情况下,是通过“说”来使用、来发挥语言的功能和应用价值的。我们有多少人是通过学习语文,在课堂上、从书本中学习而达到了“真正会说话”的境界。真正会说话是指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所有经历过的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不出现或少出现哪种想说而说不出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窘境,说是说了,自己也认为说的很清楚明白了、说了之后、别人却没听懂或被人误解的现象;真正的会说,还在于不仅能做到在私下场合、在朋友中间、在家人、在熟人面前敢于表达、更要敢于做到在陌生人面前、在公众场所、在大庭广众的注视之下能够轻松自如的表达。试问,我们有几人能够理直气壮的说:“我能”。没几人能做到,那么,我们学了若干年、十几年的语文,学习效果如何、在哪儿呢?语文课的核心价值和追求应该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过能力和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技巧,开设语文课,让学生学习语文是必须的,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字、词、句和语法的理解与掌握上,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书面文章的追求上,而应该通过语文课的教学,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说话”的技巧和能力,让学生学会说话、学会表达、敢于表达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最高追求。我们传统的基础教育在异化为应试教育之后所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恰恰脱离和背离了语言自身的内在目标与核心价值。要达到这一目标很简单、也很直接,只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和提供充分的、更多的进行自我表达的机会和情境,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更多的、充分的口语上的互动,让学生多说,在各种情境和场合中通过说进行练习和训练,就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的技巧。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课堂上所缺乏的正是这种师生之间进行平等交流的机会、没有学生在公开场合面对公众进行表现的情境,也就难怪我们对语言的学习仅仅只是停留在书面上、脑海中而说不出口,不善表达,不敢表达。象语文课一样,其他各门课程均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与核心追求,数学课的核心价值在于让学生学会思考,而不是掌握解题的坂巧;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而不是仅仅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应是致力于提升和培养受教育者的自身素质,促进受教育者由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使受教育者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目标简单而明确,我们不可人为地把教育目标复杂化,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把握各门课程的自身价值与核心追求,使教育回归到其自身应有的价值上来。不仅仅局限和停留在书面的学习和理论的说教上,让学生切实的行动起来、做起来。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就是做、做就是学。通过做与活动,让学生学会说话、学会思考、掌握生存的技能和本领、学会生活的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学会做人,做一个文明的社会人。

第3篇:教育的核心价值范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教师教育理念的促进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融入教师教育理念中不仅会促使教师在思想上对教书育人产生深刻体悟,指导青少年积极向上,塑造乐观心态。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基础下,促使高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新的理念调整旧有的教学行为,为打造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本领过硬的人才提供理论雏形,同时对教师本身而言也是教学水平提升和科研能力进步的一种表现,这一切有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穿和引领。

2“.三层理论”建设与教师教育理念的联系。“三层理论”中的第一层理论民主与和谐和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密切相连。教师与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要呈现民主之风与营造和谐的氛围。第二层理论中的自由平等与尊重学生息息相关,尊重学生的发展个性、发展自由。学生自身也要按照合理意愿去充分发展自己。第三层理论为敬业与友善,重点侧重于教师的职业态度,教师的敬业态度会感染学生。学生便以教师为榜样,教师对学生的友善态度会激励学生学习,此时,教师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双方和谐共生,三层理论环环相扣,若每层都做好,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加之在每个过程中适当的运用新的交流与学习形式,在不断创新下实现教师教育理念的持续性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师教育理念的举措

1.创建民主和谐的氛围。一种氛围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学生和教师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学生需配合其引导,双方共同创建宽松的民主的交谈氛围。英国导师制倡导师生在知识的殿堂里自由发表见解,十八世纪的牛津、剑桥大学里,校园、草地、咖啡厅、茶馆随处可见师生就某一个问题畅谈的身影,师生间相互交流学术氛围浓厚,可见教师教育理念的塑造在源头上离不开民主与和谐的氛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最终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2.发展自由平等的精神。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说道:“人生来自由而平等”。第一,教师和学生地位是平等的。人生来平等,无所谓权势,无所谓地位,无所谓高低,也就是人人大抵差不多无显著区别。教师是园丁,并非高高在上,要深入学习园地,辛勤的采摘花粉,学习知识,酿造香甜的蜂蜜供世人分享,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发挥更大的价值。第二,倡导实行“尊重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熟谙教育规律的基础下,于成熟的教学条件下发挥出来,去深入了解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全面的了解和评价学生,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通过“尊重的教育”理念来更新现有的教师教育理念,培养出推动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合格的教师。

3.持敬业友善的态度。现阶段的教师教育注重理论的培养和实践的运行,忽视了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的培养,殊不知教师职业态度的重要性,良好的职业态度利于职业的长远和有效发展。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负责传递社会“态度”,也被称为“社会责任感”。因此,将敬业友善的态度和这种情感要素植入到教师教育理念中很有必要。第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不为名利牵绊。第二要持有敬业乐业的态度。对待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要一丝不苟,教育事关民族发展大计,来不得半点马虎。第三,坚持友善待人的原则,无论何种学生,教师要心存大爱以博大的胸怀去对待,一视同仁,营造轻松的交谈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领社会各个领域的主要思潮,自然学校、教师、教师教育、教师教育理念也都毫不例外的践行这些价值观,对于它们本身长远发展的有效性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4.构建协同创新的机制。整个培育人才的过程是个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时时离不开创新、处处离不开创新,我们要将这种创新精神融入整个过程,进行协同创新,实现在过程中的协同创新。首先,进行体制上的创新。有的高校对新事物的出现比较敏感,及时把握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能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刻意的制造形成促进教师教育理念更新的舆论氛围和压力,催生新的激励制度。其次,在教师育人过程中体现着创新,包括寻找创新的民主和谐氛围,形成新型的自由平等观,更新敬业友善的态度与方式,将他们看做一个整体,在这三层理论中实现每个过程、每个阶段、每个步骤的创新,有机的衔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内部的协同创新。

三、结语

第4篇:教育的核心价值范文

1利用核心价值观引导就业取向

1.1培养大学生形成个人理想和社会实际相结合的目标

每一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但是,理想需要建立在现实的理性基础上,还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个人的理想和社会需求这两项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1]。大学生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大学生的就业目标关乎个人的前途,也对社会发展方向产生一定的影响。核心价值观主要旨在规范大学生的目标和理想,在个人理想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使其形成以社会建设、国家发展的思想为基础,对自身的目标进行优化调整,确保能够顺利进入社会就业。

1.2调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近年来,受社会风气、娱乐环境的影响,报考艺术类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多数艺术类大学生都是为了能够成名、受关注,而忽视艺术本身。由于艺术类人才的增加,就业创业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艺术类大学生与非艺术类的大学生相比较,其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物质、名誉的追求都比较高。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表现欲,但是过度注重外表,而不去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教导大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发挥特长,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1.3规范大学生的思想道德

现阶段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长期处于被关心、被呵护的环境当中,更加注重个人享受。一旦进入社会,稍有不顺心和不如意就会撂挑子走人,所以这也是现代应届生离职率比较高的一大原因。大学生还处于思想未完全成熟的时期,学校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对其有一定的塑造作用,通过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导教育,使其形成诚信、敬业、奉献等一些优良品质。对于后期大学生走向社会创业、就业,会有很大的帮助。

2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过于形式化

各大高校都有设立的就业、创业课程,一般都会在毕业前一学期组织学习,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前忙于论文或者找工作,没有精力去学习课程知识。虽然教育部门明确规定必须将创业就业教育作为必修课程,但是各大高校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2]。安排的课时比较少,教师没有创业就业的经验,讲授的内容都是照搬教材,考试的内容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监督,不具备就业创业指导的意义。

2.2大学生的个人素养不够

我国很多大学生的工作目标是能够进入体制内,找一份铁饭碗的工作,工作轻松稳定是大学生择业的追求。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大学生创业是没有找到工作才会去想创业,认为只要自己只要有了文凭和成绩单就能够收到企业的录用通知。这些传统观念使得大学生对于社会需求的理解以及个人发展规划的理解比较肤浅,认识不足。在学习过程当中,只注重学习成绩和各项奖学金、荣誉的评定,对于社会实践的参与不强,创新能力非常缺乏。

2.3教育步骤不完善

我国就业创业教育也是近年来新引进的教育课程,大部分的教材都是照搬国外的教材,教材内容不能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形势。另外,我国创业就业教育在教材的选择上更注重理论化,不能充分结合社会实际和现状,对于新时代的就业创业环境认识不足。其次,我国的就业创业教育基本都会集中在一个学期完成,这样学生对于其全面理解不够。

2.4大学生就业创业环境欠缺

我国对于大学生创业有一定的政策扶持,但是缺乏一定的力度。而且很多实际创业的大学生对于国家政策的了解不足,不能真正受益。扶持政策的可操作性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的流程和环节比较多,很多创业的大学生为了能够节省办理流程也会放弃政策的扶持。国家政策的保障是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一个方面,另外还需要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的咨询、指导方面的帮助,而我国没有专门机构在做此项工作。

3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策略

3.1高校转变教育方式

创业就业教育不同于专业课程和文化课程,需要更加注重结合社会实际,以新时代下社会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培养出综合能力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3]。首先,在教育课程上,要选择与大学生理解能力和社会实际相匹配的教材,组织一支强有力的就业创业教育教师力量,改变传统对于创业就业教育的认识,高度重视创业就业教育。其次,教师要能够加强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转变教育观念,不能一味注重学生的成绩,多组织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同时也要对其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综合能力以及人格品质的培养,

3.2建立培养就业创业人才的长效机制

就业创业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好的事情,为了保障长期有效的实施,就需要建立长效的机制[4]。学校的领导、教师方面要加强对创业就业教育的重视,建立完善的创业就业的监督管理机制。学校的就业创业课程不是只靠一学期的学习就能够让学生吸收和掌握的,需要渗透到高校学习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在进入学校初期让学生自主规划职业生涯,然后再将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行一定的引导,最后再实行就业创业教育,这样的教育流程才能够比较完整合理。

3.3加强校企合作

就业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毕业后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更好地投身于社会建设当中。但是传统的传授已经不能够满足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要想让学生真正接触到社会,需要学校联系相关的企业积极合作。对此可以将行业精英引入到校园内开展讲座,或者是带学生深入企业当中去参观,建立有企业的专业人才或者高管参与到课堂教育当中的选修课程。现在企业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够为输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做准备和努力。

第5篇:教育的核心价值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教育;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2-14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我国每一个成员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诚信教育,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对高校诚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诚信教育的意义

1.必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正确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将个人价值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代社会充斥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不良风气,大学生的价值观容易受到负面影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诚信教育是极其必要和紧迫的。

2.民族性和历史性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每个个体为人处世必须坚守的道德要求。鉴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所肩负的历史重任,高校必须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的诚信教育。

3.社会性和持久性

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觉悟上普遍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有部分偏差。比如,部分毕业生在应聘过程中使用虚假简历,过分夸大甚至编造所获得的荣誉和奖励;部分学生重复签约,无故解约,拖欠违约金,对单位造成一定损失,影响了学校的信誉,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目前,高校大学生在诚信方面有诸多不良表现,如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助学贷款、伪造干部履历和等级证书、在互联网上编造虚假信息等。对此,必须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诚信体系构建。

二、高校开展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1. 增强课程建设实践性

在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应不断完善高校现行的公共课教学体系,增加诚信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组织修订由高校统编的政治理论课教材,注重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相结合。要坚持诚信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把诚信教育融入各门专业课程之中。以校训、学风、校风教育活动为载体,促使大学生感受诚信,认同诚信。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建设、信息归口管理”的原则,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部署,高校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学生广泛参与,教师提供指导,建立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的完整诚信档案,毕业时将其和学习成绩档案一并移交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社会。要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

2.构建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首先,社会应构建诚信体系,营造诚信氛围。通过制度来规范诚信原则、形式和内容,通过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约束、监督和制裁,通过制度树立诚信规范的权威;同时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增强信用制度体系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其次,学校应创新诚信教育模式,构建诚信校园。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就要紧跟时代步伐,在发挥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挖掘新颖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将诚信教育由他律型向自律型转变,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灌输型向互动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诚信对自己的影响。再次,家庭应注重大学生行为的养成,加强家校联系。家庭是诚信教育的重要课堂,家长对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家长必须树立榜样,在家庭内构建良好的诚信氛围,使得大学生受到诚信思想的熏陶,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最后,大学生应注重自我教育,提高诚信修养。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谨言慎行,时刻提醒和告诫自己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合格公民,激励自我,以诚信为荣,不断增长知识和才干。

参考文献:

第6篇:教育的核心价值范文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正是在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提出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价值本质。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在增强社会认同,凝心聚力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奠定着国家制度的道义基础,是国家制度赖以立足与发展的灵魂[1]。高等学校在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因此,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上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路径就成为高等学校一项重要的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国家、社会、公民多个层面,其教育的路径也是多元的,那么,从理论认知、价值认同和践行优化三个维度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不失为一个循序渐进,逐层递进的模式。理论认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基础;价值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要求;践行优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三者互相促进、互为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深化理论研究,提升理论认知

1.挖掘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外延,提升理论的接受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意识形态、行为文化的综合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确立内在价值信念并使之转化为现实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理论认知的推动,离不开全社会民众的普遍接受与认可。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与理论接受度就成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接受度包含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二是理论的普适性与可释性;三是理论内在逻辑性与外部统摄性。解决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接受度就需要我们深入挖掘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外延,深入研究核心价值观24个字是否已经完全涵盖了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是否还有进一步凝聚、提炼、丰富的可能,其内在逻辑和外部统摄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高地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地位上可分为核心层、拓展层、延伸层,从内容性质上可分为价值层、知识层、素养层[2]。那么在高等学校的范围内,这些层次如何划分,具体内容如何,这都是需要进行深入理论研究的。只有将这些彻底搞清楚,弄明白,才能提升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接受度,才能奠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坚实基础。

2.探寻大学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提升理论的适应域

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研究核心价值观内涵和外延的同时还要探寻大学精神的实质,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落实到大学的本体上,促进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就大学精神内涵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李传刚认为大学精神就是“大学以自身独特的方式融汇着多种社会先进文化与精神特质之结果。它存在于‘大学人’的理想信念并见之于他们的言行举止、教学实践以及各种物质载体之中。不仅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还包括服务精神。”[3]而刘亚敏将大学精神进一步上升到“形而上学”的层面,认为“大学精神就是大学立足于本性,在自由地实现内在超越的过程中所凝聚、体现出来的特质和风貌,是大学的质的规定性[4]。从以上的研究角度来看不难得出结论,大学精神在本质、功能、具象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比具有其特殊性,更加?驮佑攵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精神相比则政治倾向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因此,在二者之间探寻契合点就成为在高等学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核心价值观适应域的必要过程。

3.加强实证研究,提升理论的实践指导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使人们对其认知、认同再到实践的过程,教育的目标是使内在信念转化为现实的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遵循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般规律。理论来源于实践,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具体实践,经实践总结、理论研究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此同时,理论又高于实践,具有超实践性。源于实践的理论,并不仅仅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实践活动、实践经验和实践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想性引导[5]。理论的超实践性使理论与现实具有了距离。因此,来源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践的核心价值观理论应用于高等学校教育时,便与高等学校教育现实存在了距离。这种距离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如果不能通过实证研究来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只能停留在知识灌输层面,而无法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将其转化为价值信念,更遑论践行了。综合以上认知,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解决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问题,加强核心价值观实践指导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下行”到高等教育的实际中来。

二、完善内化机制,提升价值认同

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共有和共享,并最终将其作为价值共识外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6]。价值认同模式可以分为盲目认同、诱导认同、强制认同和自觉认同等四种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既不是盲目认同也不是诱导式、强制式认同而是建立在主动基础上的自觉认同[1]。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持核心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之间的协调统一,如何在个体价值观多元性的基础上实现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在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需要完善内化机制,提升价值认同水平。

1.建立教育学习机制

理论学习既是加强理论认知的基础手段也是提升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但要真正达到通过理论学习促进理论认知与价值认同的预期效果,则需要构建完善而有效的学习机制。理论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将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效果。完善理论学习机制,一是要科学地设置学习内容,依据高等学校教师、学生、管理干部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制定符合其需要与成长规律的理论学习内容;二是要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与时间,理论学习注重效果,而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因此,在确保不影响教师、学生、管理干部工作与生活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理论学习计划与时间才能达到理论学习的效果;三是明确学习方向,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学习方向也会随之有所调整,不能教师、学生、管理干部“一刀切”,使理论学习更具有针对性与方向性;四是丰富理论学习形式,创新理论学习的载体,摆脱理论学习只依靠理论讲授这一单一形式,多为教育对象提供实践机会,通过实践来强化理论学习。只有建立完善的教育学习机制才能确保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同。

2.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认同过程仅仅依靠学习是不够的,长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会给受教育主体带来倦怠情绪,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将可能产生的倦怠情绪化解,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在高校中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于受教育主体在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成效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并以此为依据给予受教育主体适当的精神与物质奖励,逐渐形成正反馈循环。完善的考核与激励机制要尽量做到科学化、具体化、准确化,针对不同的受教育主体,将理论学习成果与实践效果相结合,综合各方面因素,形成为大多数人所信服且合理规范的考核机制。在考核后的激励机制中需要以情感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的目标。

3.建立宣传引导机制

高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大学精神外显的大学文化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而包含校风、学风、教风的大学文化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财富,良好的大学文化对于身处其中的教师、学生以及其他人员在思想价值观的形成上将起到强大的引导作用。以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对高校全体成员所起到的宣传引导作用将不可估量。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需要有意识地利用大学文化的这方面功能,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良好氛围,进而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到广泛的价值认同,为进一步践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践行体系,促进行为优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认知、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最终要实现的是社会群体在实践行为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践行不能完全依靠人们的自觉自愿,尤其是在高校这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历史使命的地方更需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体系,积极促进高校受教育主体的行为优化。

1.尊重践行主体,发挥能动作用

在高校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主体包括了高校的全体成员,他们是践行的主体。这个主体一般意义上讲包含了教师、学生、教辅人员,这是根据角色的不同进行的划分,还可以根据年龄、学历、来源等多个方面进行划分。也就是说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构成是复杂的、多元的。在引导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就需要认真分析其不同群体的需求,尊重他们处于践行主体的地位,深入分析他们的“知”“情”“意”“行”四个环节,逐渐掌握他们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既满足主体的需求,又符合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2.拓展实践方法,优化教育效果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入到实践优化进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往往容易出现实践方法单一、内容枯燥、搞形式、走过场的情况。这种形式主义不仅起不到行为优化的作用,反而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优化需要进一步拓展实践方法,优化教育效果。高校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落实到他们的日常行为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达到“知”“行”相统一。与此同时,要对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进行抑制和批评,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尚行为予以宣扬和褒奖。实践方法的灵活运用是保障教育实践取得效果的重要途径。

第7篇:教育的核心价值范文

 

1.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培养好习惯的教育,是管学生一辈子的教育。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养成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内容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养成教育的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这样才能落地、落实、有效。

 

我们结合学校办学目标,以小、近、实为原则,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构建了“2486”十二年制一体化养成教育活动体系。“2”即开发两类德育视频教材——《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德育视频教材;“4”即实施四个主题教育,包括传统性节日、政治性节日、特殊性节日和自定性节日;“8”即开展八项礼仪教育,包括仪表、餐饮、言谈、待人、行走、观赏、游览、仪式;“6”即举行校园“六个仪式”教育。

 

养成教育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在一点一滴的浸润中,学生逐渐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2.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我们在加强小学思想品德、初中思想政治以及高中政治学科课程教学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语文、数学、外语、艺术、体育等学科教学之中,以校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为蓝本,挖掘各学科教材特点,发挥各学科内容优势,融合后的内容更加丰富,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语文和英语学科挖掘传统节日文化,通过绘画、小报、海报、制作节日作品、编写传统节日诗歌、制作节日食品等展示与创作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节日承载的中华文化内涵。英语学科还拓展延伸到西方节日文化,让学生学习、感悟不同国家的文化,这也是培养世界公民的教育。

 

3.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多元社团

 

学生社团不单单是学生兴趣爱好、特长技能的培养和发展平台,也是学校重要的教育载体,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的有效渠道。学校重视学生社团建设,既有市、区级艺术、体育、科技大社团,也有文化味道浓郁、特色鲜明的小社团。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提升了素养、陶冶了情操,感知着文明、和谐、自由、平等、诚信、友善,更加自信、更加阳光。

 

学校的体育社团有足球社、篮球社、跆拳道社团、健美操社团、轮滑社团,还有威风锣鼓社团和冰壶球社团等。其中,跆拳道、足球、威风锣鼓、轮滑、冰壶球是我们的特色社团。此外,学校还有多种多样的文化社团。如茶道社、小记者社、节气美学社,话剧社,世界模联社等。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们感受着文化、感受着艺术、感受着团结与和谐。

 

4.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综合实践

 

在国家课程中有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个课程决不是在必修课程之外的一种“点缀”和“装饰”。如何完成这门课程的校本化、如何实现这门课程与国家必修课的整合以及这门课程内部的整合,是我们一直在研究探索的课题。

 

学校从2010年就开始探索德育活动课程化,尝试将京内、京外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开发成课程,变为全员、全学段、全体教师参与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低段以学习单为载体,高段以研学报告为主要载体。学生的游历过程就是建设一个没有围墙的学校的过程。学生在游历名山大川中感受祖国的壮美;在聆听历史、触摸历史遗迹中感悟曾经灿烂辉煌的古代史及屈辱的近代史;在飞驰的高铁上体会现代文明;在讨论交流中懂得真善美、假丑恶。行程中所设的“生活服务组”“信息报道组”“活动策划组”“小小导游”等均是课程的再生成和再教育。总之,这些实践活动就是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真实的课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不能仅仅靠挂横幅、贴标语,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的文化、课程和活动。我们已经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探索,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多的形式和载体。

第8篇:教育的核心价值范文

一、加强感恩教育的意义

当前我国社会意识多样化的情况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大学生产生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贫困生收到了来自各界的恩泽: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国家的培养之恩,因此对他们进行感恩意识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一)感恩作为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承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为人们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与创新,二者紧密相连,一脉相承。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维系一个社会稳定发展和进步的基石。他将中华五千年文化沉淀的优秀成果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结合在一起。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推广与运用,就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同时对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培育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新时代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感恩教育对贫困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正确世界观、荣辱观的建立,自身精神文化修养的提升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力。

(二)加强感恩教育是构建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

在当代思想多元化、复杂化的大环境中,高校学生也免不了受到影响,尤其是贫困生们。家庭经济困难的他们要承受来着外界和自身生活上的双重压力,加之社会中不良思想的影响,使许多贫困生都承担经济压力的同时还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其中有些贫困生便会产生负面情绪,会对同学、朋友、社会产生诸多的抱怨与不满,这也加大了高校学生工作的难度。因此,他们迫切的需要通过有效的引导――感恩教育,来抚平他们的不满情绪,疏导他们的负面情绪,化解贫困生自我否定、否定一切的心理,帮助其构建富足的精神家园。

(三)加强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共产事业的接班人和未来的建设者。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量的有用的人。大学生无疑是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路上的生力军[1]。贫困生收到了来自各界的恩泽: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国家的培养之恩,因此对他们进行感恩意识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让他们少一些对生活不公待遇的抱怨、多一些得到帮助又能够去帮助他人的快乐,才能使他们与他人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开展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措施

(一)开展广泛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调研

理论是从实践中凝练到的,只有在实践中才可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所以要把感恩意识这一“理论”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融合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有关于感恩的理论学习是先让他们在意识上对感恩有所了解,再帮助其以此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教育让学生深刻的懂得感恩之心的重要性,同时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引导下,让贫困大学生身怀一颗感恩之心。

(二)努力构建高校感恩氛围,优化感恩环境

感恩教育的主阵地是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就是开展感恩教育的平台。在校园内通过广播、标语、宣传栏等平台,把感恩教育融入到德育体系中。广泛宣传感恩的意义树立感恩的典型,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浓烈的感恩氛围中,从环境中受到熏陶、教育和启发。

(三)发挥一线教师的育人作用

作为教育者本身,广大教师有责任与义务让自身的言行成为学生的榜样。在贫困生的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自己的辅导员,辅导员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言行有着导向作用。由于他们工作特殊性,与学生接触密切,他们最贴近学生的生活、思想和学习,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在平常的工作中,辅导员要多引导贫困生体味生活点滴、感受到他人的帮助,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使感恩行动生活化,普遍化。

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大力弘扬感恩文化。感恩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大学作为的重要一环人文精神的一面旗帜,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摇篮,应该通过感恩教育帮助贫困大学生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更好的审视自己,进而外化为他们感恩的行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报效国家、回馈社会。此外,还应积极探索感恩教育的有效方法,在校园中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来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感和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进而让他们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而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的保证。

第9篇:教育的核心价值范文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包括医学院校在校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年级的学生,涵盖临床、预防、护理、口腔、检验、康复、麻醉、影像等专业。本次调查共投放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60份,包括无效问卷80份,有效问卷880份,其中男生384人,占43.64%,女生496人,占56.36%。

1.2 调查内容

主要包括医学生信仰的现状,医学生信仰问题的整体认知,影响医学生信仰形成的因素,信仰对医学生和社会的影响,医学生对信仰的认知以及医学生信仰形成的路径。

1.3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地方医学院校医学生信仰信念调查问卷》,对参与调查人员培训后进行现场调查和数据收集,利用统计软件spa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有无信仰状况

调查发现,明确回答具有信仰的医学生占41.36%,没有明确树立信仰的医学生超过三分之一,占37.5%;对人生信仰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的医学生接近三分之一,不确定自己的信仰状况,甚至还有一部分医学生觉得自己有没有信仰无所谓(见表1)。类似的调查在不同地区的高校很多研究者做了大量调查,得出的统计数据表明医学生对人生信仰持冷漠态度的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

表1 医学生信仰现状基本情况

有无信仰 例数(人)   比例(%)

有 364 41.36

无 330 37.5

不确定 134 15.23

无所谓 52 5.91

合计 880 100

2.2 信仰认知

在对主流信仰、信仰认知的调查中发现,将信仰作为自己个人信仰坚持的占23.86%,认为信仰是一种崇高的信仰占47.84%,但明确不能坚守信仰占26.14%(见表2)。

表2 对信仰的态度

认知 例数(人)  比例(%)

当作个人信仰来坚持 210 23.86

是一种崇高的信仰   421 47.84

不现实,没必要坚守 230 26.14

没考虑过这种问题   19 2.16

合    计 880 100

2.3 宗教信仰状况

在对个人是否持有宗教信仰以及持有何种宗教信仰的调查中发现,明确回答持有某种宗教信仰的医学生一共有121人,占13.75%,其中回答的宗教信仰中位居前三位的是分别是第一位基督教,占42.98%;第二位佛教,占38.01%,第三位伊斯兰教,占15.7%(见表3)。另外还有一少部分同学持有封建迷信思想,使医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表3 信奉某种宗教信仰的构成

宗教信仰  例数(人)   比例(%)

基督教 52 42.98

佛教 46 38.01

伊斯兰教 19 15.70

其他 4 3.31

合计 121 100

2.4 信仰倾向性构成

在对个人信仰的倾向性调查中,回答个人信仰更倾向于实用主义的比例最高,共有302人,占34.32%;回答倾向于个人主义的占24.77%,回答倾向于功利主义的人数最少,占18.41%,(见表4)。

表4 个人信仰的倾向性构成

信仰倾向  例数(人)   比例(%)

理想主义   198 22.50

个人主义 218 24.77

功利主义 162 18.41

实用主义 302 34.32

合计 880 100

3. 讨论与建议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显示,总体上看当前医学生的思想状况呈现出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状态,但一部分医学生缺乏或没有树立正确的信仰,还有部分呈现出一种信仰缺失和迷失的状态。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高校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策略。

3.1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调查显示暴露了当今大学生信仰存在的很多问题,部分医学生被霸权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所迷惑,学生的主流信仰被逐渐削弱,为了逃避现实,一些医学生企图通过宗教信仰等决定自己的人生命运;对主流信仰、信仰的怀疑以及对非主流信仰的盲从,使得部分医学生信仰呈现出一种迷茫和迷失的状态,高校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教育全过程,全面加强医学生职业理想信念教育。

高校首先要重视“两课”课程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医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行动准则。具体做法通过组织一些具有人文精神的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在校医学生参加社区义诊活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等;鼓励医学生参加一些对身心有益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关心社会艾滋病人群的红丝带爱心活动,社区义务献血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医学生从学校起就具备一颗仁爱之心,从而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医学生坚定科学的信仰,践行科学的理论[1]。

3.2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些社会负面影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开始滋生和蔓延,人们对利益的追求空前膨胀,社会的不良风气严重摧残着医学生的心灵。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医学生选择医生的职业不是为了救死扶伤,为百姓服务,而是为了企图通过收取“红包”、“拿回扣”等行为赚取大量的金钱,这部分学生认为信仰应该向“钱”看,将个人理想、社会贡献统统抛在脑后。

高校必须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荣誉观,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我们以往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往往忽视学生的自身诉求,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高校要转变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指导和帮助医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医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职业生涯,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自由的发展环境,实现每个学生的“中国梦”,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