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研究方案可行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公共政策;政策方案;可行性研究;逻辑程序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8-0029-03
政策分析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研究政策方案的可行性问题。政策分析专家戴维・韦默和艾丹・维宁认为,政策分析的主要目标是“对有利于公务员解决社会问题的备选方案进行系统比较和评价”。“;卡尔・帕顿和大卫・萨维奇也认为,“政策分析是对备选政策(或计划或项目)在技术、经济和政治上的可行性、实施策略及政策采纳结果的系统性评价”。作为避免决策失误的“预防”和“把关”环节,政策方案可行性研究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政策执行的效果,进而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未作可行性分析,不作政策决定”已普遍地被遵奉为现代公共决策的圭臬。不过,许多经过可行性论证的政策最终仍没有能够逃脱失败的厄运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现象的产生固然与作为复杂政治过程的公共政策过程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但也与作为一门学科的政策分析发展缓慢、长期停留在较低水平因而无法为决策者提供一套行之有效且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政策方案可行性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国内政策方案可行性评估的理论方法存在众多问题,阻碍了论证质量的提高,而欠缺成熟公认的方法和严谨完整的操作思路是此类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基于已有的研究,进一步反思我国政策方案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仍是必要的。
一、政策方案可行性研究的逻辑
任何能够被称之为名副其实的、科学的理论不仅在于它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能够经得起实践经验的反复检验,而且在于其结构具有逻辑上的完备性和一致性,能够经受得住逻辑分析和逻辑推导。因此,逻辑起点、逻辑进程和逻辑结论是所有科学的理论都应当具备的三个要素。
按照“政策过程的阶段论”范式,政策方案可行性研究是一种“事前评估”(ex-ante evaluation),它前承“政策方案的创制”,后继“政策执行的监测”,是政策分析过程中一个独立而重要的环节。与“事后评估”(ex-post evaluation,即通常所说的“政策评估”)相比,政策方案可行性研究的技术操作难度更大,研究过程和方法目前也未标准化,因此,无论是国内的主流政策分析教科书还是多数政策分析研究文献都没有对政策方案可行性研究环节期望达成的目标和任务作出必要的、令人信服的解释,也没有对这一环节的逻辑起点、逻辑进程(逻辑思路和逻辑程序)作出具体而周详的描述,因而其结论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决策制度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可行性研究”有时难免沦为“可心性研究”。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呼吁在我国公共决策过程中引入“不可行性研究”(research on anti-_feasibility),试图通过“逆向决策”来避免决策失洪。然而,如果我们无法科学而清晰地描述出政策方案可行性研究的目标和任务,并对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的逻辑思路与程序作出正面构建的话,那么“不可行性研究”也只能是一种直觉或经验判断,自然也就无法避免“以好恶取代科学”。
1 可行性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以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政策方案可行性研究作为政策分析的一个环节无疑也应当拥有自己独立的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设定研究任务、形成研究思路,然后才能开始可行性研究工作。对于可行性研究的目标,国内学者普遍地将其界定为“政策方案是否可行”(方案的内容是否满足政治、经济、行政、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以及“政策方案评估择优”,普遍忽略了这一环节还应当有其他的重要目标。众所周知,任何“最优”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同时,衡量“最优”的标准应当是该政策方案的执行效果,而政策执行效果不仅取决于执行主体、政策对象和外部环境,也取决于政策问题的性质与政策本身的质量。因此,可行性研究的目标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为“可行”和“择优”,实质上则是为了优化政策投入机制、排除政策运行中的障碍、增强和提高政策执行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可行性研究需要完成三项任务:一是研究备选方案的逻辑可行性;二是研究备选方案的现实可行性;三是从现实可行的备选方案中择优,并加以完善,推荐给决策者。
2 可行性研究的对象和逻辑起点
对于多数政策研究者而言,可行性研究的对象似乎是不言自明的,即对前一环节形成的政策备选方案进行论证,无须再做进一步的讨论。问题在于,可行性研究的对象究竟是所有备选方案,还是在“择优筛选基础上形成的最终方案”。如果答案是前者,那就意味着备选方案不能太多。否则会导致资源浪费或工作负担过重,甚至得不到明确的结论;如果答案是后者,那就很难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可行性研究。此外,人们在现实中还可大量地观察到这一现象,许多经过严谨、科学的可行性论证程序且无任何非正常因素介人的政策方案,在实施后才发现其不可行或无法实现政策目标;另一方面,那些看似不可行的政策方案却奇迹般地变得可行了。“可行的方案不可行,而不可行的方案可能又可行了”在逻辑上固然有些令人尴尬捌,却表明可行性研究对象的界定直接关联着其逻辑起点。也就是说,如果直接从现有的政策备选方案人手研究其政治、经济、行政、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而不从此前的各个环节上继承相关的信息,那就不仅是在就事论事,而且很可能使研究视野无法超越“政策封界”(policy envelope),使那些看似可行却无法实现政策目标或无法解决政策问题的方案被选中,政策分析就会丧失其应有的“防患于未然”的职业使命。
3 可行性研究的逻辑框架和思路
明确研究的目标、对象和逻辑起点只是可行性研究的开端,若不能形成完善、严谨的逻辑框架和思路,可行性研究结论的效度和信度就会受到损害。作为连接目标和操作步骤的“桥梁”,逻辑框架和思路具有把握全局、指导具体的研究工作两个方面的功能,因而应当对“运用什么方法、需要做哪些工作才能实现既定目标”作出详尽的解释和说明。不过,由于可行性研究理论相对落后,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规范化的逻辑
分析框架和思路,已有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种间接描述:或者简单地模仿和移植大型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的流程,提出政策方案可行性研究的思路;或者将其一般化、模式化为“准备――实施――结束”三个阶段。如果说前者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的话,那么“三步流程论”则缺乏逻辑上的严密性,无法反映可行性研究作为一个环环相扣、逐步逼近研究目标这一科学特质,同时也割裂了目标与步骤之间的联系。
总之,依据公认的、科学的理论标准,现有的政策方案可行性研究还非常不成熟,难以为实践中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从而也无法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许多重大公共政策问题作出建设性贡献。
二、政策方案可行性研究的程序
如果我们承认政策分析过程首先是一个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的过程,其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那么作为政策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政策方案可行性研究也须以实证主义为方法论指导,遵循逻辑上合理的操作程序和步骤,才能合乎逻辑地得出结论。依据前述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及其所担负的功能,我们可以将政策方案可行性研究的程序划分为三个阶段。
1 逻辑可行性研究
公共政策是一种典型的“体验商品”甚至是“后体验商品”,其可行性只有在完全付诸实施后才能得到检验。作为付诸实施之前的对政策分析初次成果的真理性在主观范围内所做的初步论证,政策方案可行性研究基本是一种事前判断,且这种判断类似于理论或真理的可行性证明,具有某种“超验”的性质。正如理论的可行性首先取决于理论自身的逻辑可行性、可检验性以及理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政策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也是从审视政策方案的内部结构性要素及其逻辑关系开始的。
任何政策方案都是为了解决特定政策问题、实现政策目标而设计的行动方案,因此,政策问题、政策目标、行动规划及其所遵循的思路原理是所有政策方案必不可少的四个核心要素。如果这四个要素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逻辑上的自洽性,特别是行动规划能够解决政策问题,且其遵循的思路原理是科学的、可检验的,那么基本可以断定该政策方案具备了逻辑上的可行性。
逻辑可行性研究的第一步是重新构建政策问题。备选方案表面上锁定的是政策问题,但政策问题并不因为被认识到而停止变化发展,相反,政策问题的动态发展性决定了它既有按照自身规律发展的一面,也有受环境中诱因的驱动而发展变化的一面,这就要求研究者须跨越三个时空:以“现在”作为时间参照点重构政策问题(特别是研究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严重性和紧迫性),回到“过去”以便理解政策问题发生发展的原因,预测“未来”某一时空政策问题的发展变化状态,为整个可行性研究工作以及政策实施的宏观背景分析(特别是其中有利和不利因素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奠定基础。
逻辑可行性研究的第二步是分析政策目标。政策目标是政策方案中的纲领性内容,也是政策实施后期望达成的政策效果。不同的政策目标需要不同的方案来实现,而不同方案的代价可能完全不同,因此政策目标不仅给出了主要的制约条件,也暗中限定了方案的选择范围,因此不能不成为逻辑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同时,由于政策问题不仅具有历史动态性,也具有相互关联性,其产生、发展和演变通常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按照其与政策问题的密切程度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政策问题根源、直接影响因素和间接影响因素。相应地,解决政策问题的目标也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三种类型:同时针对问题根源和某些影响因素的“标本兼治型”政策目标、针对问题根源的“治本型”政策目标以及针对直接或间接影响因素的“治标型”政策目标。“分析政策目标”主要是考察政策目标的科学性(是否针对政策问题,针对的是哪些影响因素,它们在政策问题中处于何种地位)、合理性(经过努力能否达到)以及效力(目标付诸实施后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或缓解政策问题,政策问题的作用机制是否会因此而发生变化,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逻辑可行性研究的第三步是分析每一备选方案的行动规划及其遵循的思路原理。思路原理是实现目标的前提,是解决政策问题的方向性、整体性构想,因而是逻辑可行性研究的重点。科学的政策思路原理源于对政策问题产生、发展、演变的根源、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就其本质而言,思路原理实际上是将政策视为一种工具或“刺激”,通过它来改变政策问题中的某一个或某些因素,进而达到部分消除或暂时缓解政策问题性质的结果。因此,思路原理的科学性(政策问题与方案设想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思路原理是否有相关的科学依据)与可检验性(能否从思路原理中导出可进行经验验证的陈述是这一步分析的关键所在。
毫无疑问,逻辑可行性研究的最后一步是,分析上述四个要素是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逻辑上的自洽性。鉴于这一过程主要是对前述工作的逐步核查。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可以比较容易地将那些在逻辑上存在严重破绽因而不具备可行性的政策方案排除在外。当然,看上去完美的理论未必不导致政策实践上的灾难,因此还需要对“剩余”方案进行现实可行性考察。
2 现实可行性研究
如前述所,现有的研究虽然将“可行性”界定为政策方案内容是否具有政治、经济、行政、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但它实际上并没有正面回答“究竟怎样才算可行”这一更为根本的问题。笔者认为,所谓“可行性”(feasibility)应当包括三层含义:其一,政策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化、标准化和数量化特征,能够具体化为政策执行行动;其二,政策方案内容能够解决既定的政策问题,实现设定的目标,并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具有较强的技术效用;其三,政策方案与其被运用的相关条件或外在环境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这里所说的“相关条件或外在环境”既是客观的(比如,政策方案是否具备充分的财政保障、足够的政治支持和政策执行能力),也是主观的(即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政策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政策方案内容能够为政策各相关方所接受)。
现实可行性研究的第一步是审查每一备选方案的内容细节。一个完备的、有价值的行动规划应当是一个为了解决特定政策问题、实现既定政策目标而制定的详细清单。就其内容而言,这一清单至少应当包括如下实质性要素:要采取哪些行动,具体的行动步骤计划如何,由谁负责组织,由哪些机构具体实施,在什么时间、什么空间范围内实施,实施的难易程度如何,行动规划的适用对象如何,需要动用哪些物质资源和设备,在各个行动步骤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等等;就其内容的性质而言,行动规划应当具有更多的客观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与可执行性,否则就无法预测结果。
现实可行性研究的第二步是预测和评估每一备选方案的影响。预测是以那些与政策问题相关的既有信息为基础,对政策方案实施所依赖的未来环境做出推断,同时预见政策对未来社会状况的作用后果。预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外推预测,即基于过去的趋势、目前的状况和历史趋势,推出未来的状况,其实质是时序上的随机平稳性。外推预测更为具体的方法主要有时间序列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二是类推预测,即从随机抽样获得的样本值推出整体的状态,其实质是空间上的平衡分布性,主要使用的是统计推论技术。无论是外推预测还是类推预测,其共同的假设是社会政治系统的结构稳定性。因此,在预测中必须充分估计到未来社会政治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重大突变。需要注意的是,方案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预期的和非预期的、直接的和间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经济的和非经济的,等等。因此,在预测政策方案的影响时,既要全面又要有所侧重。
现实可行性研究的第三步是评估政策方案实施的条件和环境。政策方案一旦付诸实施就会影响到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而所有这些方面也会对政策实施形成反作用力。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及其环境之间的这种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在运用SWOT(优势、劣势、威胁和机会)技术评估方案实施的条件和环境的同时,要注意将时间因素考虑进来。
3 方案择优与完善
能够经受得住逻辑和现实可行性考量的政策备选方案可能一个也没有(所有方案都不可行),但也可能有多个,客观上需要通过比较,从多个内容不同的方案中选择“何者为最优”,并推荐给决策者;同时,在可行的政策方案“丛林”中通常并不存在一种具有绝对优势的或完美的政策备选方案。此外,一些条件的变化也需要对“此时最优”备选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正。因此,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行方案择优和完善,并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工作。
方案择优的过程是一个围绕事前确定的标准和指标,相互比较彼此“谁更符标准”的过程。按照沃克的看法,任何优秀的政策备选方案都应当具备以下12个特征:(1)成本。政策成本是政府能够负担得起的,且成本使用是有效率的;(2)稳定性。在常态下,无论遇到何种干扰,该政策方案都会被实施下去;(3)可行性。在既定时间内,实施该政策方案的概率都很大;(4)牢靠性。即使方案的一部分失灵或受损,该政策方案还会继续被实施;(5)灵活性。该政策方案还可能达到其他不同的政策目的i(6)风险性。该政策方案失败的可能性较低;(7)可传播性。该政策方案容易被非专业人士所理解;(8)功效性。该政策方案具有“表面效度”,能够直接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9)简单性。该政策方案易于执行;(10)相容性。该政策方案与现行规范与程序相适配;(11)可逆性。如果该政策方案遭到失败,那么再追溯那些先决条件的难度不大;(12)强韧性。在未来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实施该方案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较大。我们可将这12个特征视为政策方案择优的重要参考,并以此对备选方案进行即时完善。也就是说,当发现某方案的一个或一些指标处于劣势时,有无可能通过完善和加深认识,使其不再处于劣势。
总之,政策方案可行性研究是一个由多阶段、多环节组成的过程,这一过程首先是一个科学研究过程,因此应当遵循科学化、规范化的程序和步骤,尽管程序和步骤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可行性研究结论一定是正确的,但能够有效地限制和缩小这一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避免荒诞或不可行政策方案的出台,起到有效的“把关”和“预防”作用,减少因公共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恶劣的社会影响。我们当然也知道,政策的领域是一个政治的世界,其中充满了妥协、交易和平衡,并服务于统治、权力、控制和利益,并不一定遵循技术的逻辑,但不应因此而否定政策方案可行性研究的科学特质;相反,正因为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相互竞争的利益、相互冲突的价值的“挤压”,政策方案可行性研究工作就更加需要威廉・邓恩所说的“多元复合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美]戴维・韦默,艾丹・维宁,政策分析――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美]卡尔・帕顿,大卫・沙维奇,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邵晶晶,张勇等,政策学理论中“政策方案可行性论证”目的表述缺陷[J]中国医院管理,2004,(4)
[4]胡琴政府决策须引入不可行性论证[J]领导科学,2008,(15)
[5]徐洪水,张莉,从可行性研究报告引起的深度思考[J],决策借鉴,2000,(4)
[6]孙奎贞,论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论证[J],人文杂志,1987,(2)
关键词:学术英语课程;课程方案;学术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119-02
综合性大学的大学英语课程多实行分级教学。其中不少高起点学生已具备较好的英语综合能力,有继续深造或出国学习的愿望。这些学生不满足于基础英语的学习,他们更希望在大学英语学习阶段获得使他们胜任专业学习和工作的英语能力。但由于各种原因,专业英语在学生当中满意率普遍较低[1],且对学习双语课程的学生而言,专业英语实际上是重复课程。在双语课程和全英课程成为趋势的背景下,专业英语被逐渐边缘化。但从基础英语直接进入以专业知识为教学重点的双语课程或全英课程,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他们希望能有一门过渡性的课程让他们掌握进行双语课程或全英课程学习所需要的技能。
一、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
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推广和实施,大学生必须达到的“一般要求的”学习任务正在或在未来的几年里有望在高中大部分完成或全部完成。而在大学阶段,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EAP)可以为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做好语言、内容和学习技能上的准备,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双语课程或全英课程的学习。进行学术英语教学考虑到了学生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掌握相关语域的话语,熟悉专业英语文献中的句式结构、篇章构成,了解英语文献的修辞特征。
二、学术英语课程内容
学术英语和专业英语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以各学术交流所共核的英语能力为研究对象,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以满足他们使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要求;后者则是建基于某一学术领域,以该学科领域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的语言课程,如工程英语、法律英语等。具体说来,英语学术能力包括:
1.听懂英语授课,听懂英语新闻、英文学术讲座和报告的能力。
2.搜索英文资料,查阅英文文献,英文报刊杂志阅读和学术语篇阅读的能力。
3.在研讨课中用英文描述前人理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与他人讨论和交流学术问题的能力以及做英文各式文体的口头陈述,包括学术口头陈述的能力。
4.引用资料为自己观点论述的能力。相比基础英语的语言学习和技能训练,EAP课程培训体现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课程安排在确保目标达到的同时,也考虑到技能难度的循序渐进。为此,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分阶段的教学目标和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培养听记英文材料结构要点的能力(Note Taking),了解英语新闻结构、听懂英语新闻的能力(News Listening),复述英文听读材料(Retelling)、进行小组讨论和做英文口头评价的能力(Oral Comments),阅读英文报刊和阅读一般性学术文体的能力,归纳性英文写作的能力(Summary Writing)以及段落翻译的能力(Translating);第二阶段:培养听懂英文学术讲座的能力(Lecture Listening)、学术口语陈述能力(Oral Presentation)、阅读有一定专业词汇的学术语篇和查阅英语文献的能力、撰写一般性英语学术报告和英语论文摘要的能力(Abstract Writing)、口译(Interpreting)和短文笔译的能力等。
三、学术英语课程方案实施
为了尽快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地区发展培养懂语言、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决定在2010级部分三级起点学生中开设学术英语课程。课程开始之初我们对试点学生进行了需求调查。基于需求分析,我们制定了教学大纲,就课程目标、课时安排、教材选用、教学法和课程评估方式进行了规划。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提出了以下的实施方案:(1)强调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学术表达能力。开设讲座听力、会议英语、口头陈述、论文写作、文献阅读与检索等课程,培养他们进行专业学习所必备的英语技能。(2)实施基于多媒体和网络的任务型、项目型、协作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建立网络电子学档,论坛中回答学生的疑惑。通过网络监督、检查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让学生在学档中完成作业自评和任务互评。(3)更新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设置符合教学目标的研究合作型任务,协作完成研究报告或课堂陈述。(4)改进评估方式,提倡评估手段的多样化。采用形成性评估体制,量化学生在课内及课外的学习任务。(5)教师引入包括口语互评和写作互评的同伴互评(Peer Evaluation)学习机制,建立并完善包括Oral Presentation,Oral Comment,Summary Writing,Translation等一系列的互评制度和文件(Evaluation System & Evaluation Sheets)。鼓励学生反思技能掌握状况,鼓励学生对技能实践相互评价,并为他人提供经验或意见。(6)鼓励教师编写、整合、更新教材。将语言教学、技能培训与专业知识学习相衔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整合教材内容和目标培训技能。依托本校已具规模的大学英语学科网站和课程教材开发团队,搭建包括课前调研、课内实践和课后发展的任务型、项目型的教材利用模式。(7)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学术英语课堂应该本着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边缘发展区域理论和社会建构教学理论,鼓励学生将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对其他同学的评判和对教师所教内容的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本实验课程总结出各学科共核的学术交际中最常用的一系列基本技能,并为实现技能制定了分阶段、分层次的发展规划,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实现目标的教学模式,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诉求和学校的发展规划。总的来说,把握住衔接课程、技能课程的方向,地方综合性大学也能进行EAP教学。
参考文献:
[1]罗毅,李红英.论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J].外语界,2008,(1).
[2]蔡基刚.大学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外国语,2003,(4).
[4]Jordan,R.R.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5]叶健敏.做好大学英语教学向双语教学过渡的接口工作[J].外语届,2005,(2).
[6]蔡基刚.中国台湾地区大学ESP教学对大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6).
[7]蔡基刚,廖雷朝.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2010,(11).
[9]史光孝,赵德杰.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走向:通识教育抑或学术英语教育[J].山东外语教学,2011,(2).
[11]王云霞.论高职ESP学科教学知识与ESP教师专业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关键词】电网崩溃;发电厂带载;黑启动
0 前言
十三陵蓄能电厂,作为北京地区唯一一座抽水蓄能电厂,不仅肩负华北地区调峰调频工作,更致力于保证北京电网稳定,服务首都电网保电工作的使命。作为水电机组,十三陵蓄能电厂的4台机组保持了水电机组开停机速度快的优点,同时,四台机组的原始设计,均是具有自启动功能的发电/电动机,作为点亮首都的“最后一跟火柴”,十三陵蓄能电厂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黑启动”的职责。本文重点研究了在电网停电时,先由发电车带起机组的附属设备,再在附属设备启动正常的情况下,启动机组,最后送出交流电,恢复电网供电,从而实现“黑启动”。
1大电网风险及 “黑启动”方案
1.1 大电网风险
随着“三集五大”政策的不断推广,大电网趋势已成为必然趋势。多年来国外二十余次大停电事故均说明:大电网稳定性破坏事故频发,风险不断加大,一旦事故造成的损失大,电网恢复时间长。
2006 年我国某电网也发生了 500 kV 双线保护误动,切机装置未能正确动作,1800 MW 负荷转移至 220 kV 电网造成电网振荡,损失近 2600 MW 负荷的事故。自然灾害对电网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电网是人类创造出的复杂大系统,又完全置于自然环境之下,国外的大停电事故说明,人类还不能完全游刃有余的驾驭电网。一旦电网瓦解,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即使是最坚强的电网也应准备电网灾变后的恢复机制,尤其是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该机制的制定更不容觑。
2 发电车带载试验
发电车作为外接电源,其是否能成功带载机组的附属设备,是“黑启动”成功的关键。因此,在研究其发电车带载的“黑启动”方案前,必须先进行发电车的带载试验。
2.1 发电车带载试验理论分析
十三陵蓄能电厂的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发电车由厂用电公用负荷接入。
机组自用负荷,即机组的辅助设备主要有技术供水泵、上导油泵、水导油泵、推力油泵、调速器油泵、球阀油泵、高压顶起油泵以及高压机和低压机,为了保证厂房的安全,电厂还希望电网故障时,发电车能够带渗漏排水泵,以防止水淹厂房的发生。
2.2 十三陵蓄能电厂发电车带载试验
发电车到达十三陵蓄能电厂后,由厂用电公用负荷侧接入系统,并经公用变为厂用电母线充电,再经过自用变为机组的附属设备供电。等发电机稳定运行后,开始投入附属设备,发电车带载通路导通后,依次启动相应附属设备,并录制发电车电压电流波形如图2所示。
通过发电车带载试验,结合录波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发电车带直流负荷及技术供水泵等具备软启动功能设备过程中,发电车输出电压、电流波形发生明显畸变,在高压机、渗漏排水泵等大负荷启动过程中,波形未发生畸变。
3 基于发电车带载的“黑启动”试验
在发电车带载试验成功的基础上,“黑启动”试验也如期而来。“黑启动”试验前准备就绪后,在OIS上启动机组附属设备,待附属设备满足表1中所示的条件后,再在OIS系统上启动“黑启动”程序。
机组并网后进入稳态运行后,运行参数正常,调速器的孤网控制模式稳定运行。
另外,机组并网稳态运行后,方案还验证了励磁调节系统和电压、频率与华北网调的数据传送。验证一切正常后,机组稳定运行半个小时,已确保“黑启动”机组运行稳定正常。厂用电负荷运行正常,母线充电正常。另外,方案还监视了机组瓦温,以及机组的震摆。发现机组“黑启动”开机至停机过程中,机组各部轴承瓦温上升趋势正常,机组各部振动、摆度在正常范围内。通过实际机组的运行状况,验证了发电车带载的“黑启动”方案的可行性。
4 结论
十三陵蓄能电厂通过发电车带载试验和机组基于发电车带载的“黑启动”试验,验证了发电车带机组自用盘负荷的可行性,尽管发电车带直流负荷、技术供水泵等具备软启动功能设备时,发电车电压电流波形发生畸变,但对机组黑启动试验未造成直接影响,通过试验证明外接发电车带机组自用盘负荷进行“黑启动”试验是可行的,大大提高了机组黑启动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为机组采用外接电源进行黑启动试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王梅义,吴竞昌,蒙定中.大电网系统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32~60
[2]韩水,苑舜,张近珠.国外典型电网事故分析.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1~132
[3]成连生.电力系统“启动”方案.华中电力,2002,15(1):7-9.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29-03
根据国家获奖项目《教育部计算机科学类专业面向21世纪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编号:13-22)》(以下简称《改革研究》)的观点,本科计算科学专业教育存在两类基本的教学计划。A类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计算科学学术人才与技术人才,着眼于学生未来成为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教授、学者和高级专业管理部门主管官员;B类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职业技术熟练的软硬件生产、开发、经营、维护工程师,以及专业技术管理工程师。在教学方面,A类教学计划重在基础理论、基本技术、科学研究、专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的培养;B类教学计划重在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应用技术、实际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培养。基于这种认识,该项目又设计了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经历和经验,加上对兄弟院校本科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工作的调研,对《改革研究》提出两点意见。
1.把本科计算科学专业教育划分为A、B两类不够完备,不能涵盖当前本科计算科学专业教育的全部情况。本科计算科学专业教育除了A、B两类之外,还应该包含C类。C类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是,保证基础理论够用,重视基本技术的训练,强调应用技术的训练,能够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开展工作。通俗地说,A类教育是科学研究型的本科,B类教育是工程应用型的本科,C类教育是工作导向型的本科。
目前,有不少大学都把本校的本科专业定位为应用型本科,例如,大部分的三本院校都是这么定位的。按照这个定位,应用型本科的计算科学专业应该属于C类。
2.该项目设计的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不适合本科计算科学专业教育和教学的实际。例如在A类教学计划中,设置的数学课有《数学分析(含空间解析几何)》、《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概率统计》、《计算方法》、《集合论与图论》、《数理逻辑》、《计算几何》等;在B类教学计划中,设置的数学基础课有《数学分析(含空间解析几何)》、《高等代数》、《工程数学(I):方程与计算》、《工程数学(II):复变函数》、《离散数学(I):逻辑与集合论》、《离散数学(II):代数与图论》等。不论是A类或B类教学计划,其开设的数学课都足够数学专业的学生整整学习两年,那么,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又要学习多长时间呢?他们还学不学专业课了?能够胜任这些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又在哪里呢?由此可见,这两类教学计划在数学方面过分地强调基础理论,而忽略了计算机专业对数学的实际要求,忽略了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重点,甚至忽略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工科院校数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上。
国家获奖项目所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尚且如此粗糙,一般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更不能过分乐观了,特别是应用型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应用型本科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与不足
随着高校扩招,出现了很多三本院校,这些三本院校或者是从老牌本科院校分离出来的独立学院,或者是从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的。为了使本科教育、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必须设计本科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于在成为本科院校之前,这些三本院校几乎没有本科教育、教学的经验,因此,必须寻找捷径,其中一条捷径就是参考借鉴其他老牌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然而,老牌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不适合这些三本院校,因为他们之间有很多的不同,如培养目标不同、底蕴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等。
由于三本院校教学管理人员水平的局限,他们在参考借鉴其他老牌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本校定位、培养目标、教师情况、学生情况等实际问题,因此,有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就照搬其他学校的东西。
就应用型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而言,通过调研发现,有些学校开列的专业基础课过多,专业课过于侧重理论性,实训内容偏少,对计算机方向的最新进展(特别是软件方面)跟进不够。鉴于此,我们希望对应用型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作一些改进。
二、改进本科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方向
1.基础知识够用。公共基础课中的数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应该达到考研大纲所要求的范围与难度,专业基础课也应该覆盖国内大多数大学的计算机、信息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所规定的课程,为学生毕业后的进修深造着想。例如,就数学而言,设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数理逻辑》等课程是恰当的。
2.专业课程适度。有不少大学把《计算方法》、《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课程作为硕士研究生的课程,甚至作为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而有些三本院校的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却包含了这些课程。这是不合适的,应该去掉。
3.重视操作实践。有些大学的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只有《计算科学导论》或《计算机导论》,而没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这是不妥当的。应该增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让学生熟悉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技能,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娱乐奠定基础。不但如此,还应该增加该课程的实训内容,提高实训的质量,实行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学习、巩固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技能。
4.加强硬件学习。有些大学的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等硬件类课程,这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很好。不过,与这些课程配套的实验大多数都停留在实验箱的阶段,这是不够的。应该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特别是单片机课程的实验,应该鼓励、指导每位学生做一个小系统,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但可以深刻理解单片机的功能,而且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复习汇编语言和C语言,还可以真正建立系统的概念。
5.关注学科进展。追踪计算机方向的最新进展,特别是软件方面的最新成果,适当开设一些应用软件类型的课程,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为学生的就业着想。比如,可以考虑增加图像处理、动漫设计、平面设计、网页制作、网站建设与管理等课程。
三、改进本科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需要注意的问题
1.坚定决心。改进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调研、论证、实践、修订,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因此,需要有关人员坚定信心,下大决心,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2.付诸行动。有不少大学把本校的本科定位为应用型本科。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够支持应用型本科这个定位。具体地说,就是怎样的课程体系才能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为了改进本科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不能停留在研讨的层面上,必须付诸行动,调动校内外专家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广泛调查,深入研究,切实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中不足的部分,删除不合适的课程,增加必要的课程。
3.勇于实践。为了完成这样一项系统工程,有关人员必须有足够的勇气,抵御方方面面的阻力和干扰。阻力来自哪里?或许来自上级的质疑,或许来自同行诧异的目光,或许我们自己会懈怠,或许授课教师态度消极……
在一次高等学校教学研讨会上,某学院的教务处长说:有时,阻碍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是别人,而是那些骨干教师,因为他们有经验,有威信,有话语权,甚至有一点私心。这门课程他教了一辈子了,熟透了,而另一门课程他没有教过,甚至也不想学了,所以不愿意换。对于改进本科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参与者,特别是领导者,必须头脑清醒,大胆决策,该撤的课程就撤,该加的课程就加,因为专业培养方案是为学生制订的,而不是为教师制订的。
4.敢于创新。大家都在说“特色教育”。何为“特色”?无外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特别是人无我有。别的学校本科计算科学专业不开设或少开设应用软件课程,而我们不但开设而且多开设、开设最新的;别人不太重视对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硬件类课程,而我们重视,当我们的毕业生利用所学的技能顺利找到理想工作时,这就是特色的显现,这就是创新的证明。
5.周密筹划。在改进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考虑建立两个小组,一个小组是立论派,负责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另一个小组是驳论派,负责找茬。在两个小组的交锋中,逐步修正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6.不断完善。一次修订只是一个循环,不是一劳永逸,不能一成不变,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发现问题,并把问题记录下来,在下一次修订时进一步完善。
需要说明的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有问题需要讨论,这是正常的,这是发展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而且将来还会遇到,因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必须根据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的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航向,不能固步自封。
参考文献:
[1]赵致琢.计算科学导论(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袁方,王兵,李继民.计算机导论(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Abstract: The optimization plan of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i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assenger flow assignment. According to the passenger service and train waste, the flow results ar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The adding or deleting of the train is same with the transform of train waste. The iterativ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designed from two aspects of reducing waste and eliminating the invalid stops for the operation plan after the preliminary treatment by the assignment results. By taking 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 as an example, the optimization of operation plan is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关键词: 客运专线;开行方案;客流分配
Key words: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operation scheme;assignment
中图分类号:U2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7-0020-03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客运专线的大量修建,旅客对铁路企业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列车开行方案是旅客运输组织的核心技术,对其进行优化就尤为重要。每一个开行方案均对应一个换乘网络,客流在换乘网络上分配的结果直接反映了开行方案的优劣,因此,换乘网络上的配流结果是开行方案进行优化的主要依据。由于开行方案优化问题规模较大,复杂度较高,现有研究多采用现代智能算法进行优化,将配流结果综合为一个指标指导优化方向,不能完全利用配流结果所包含的丰富信息。本文充分利用配流结果,从列车虚靡、无效停站两方面对开行方案进行优化,提高了优化效率。
1 开行方案优化模型
开行方案的优化是一个双层规划问题,上层规划为开行方案的优化模型,下层规划为对特定开行方案进行客流分配,从而确定上层规划模型的各项参数。
由既有的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1-6]可归纳典型的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分层之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同一种出行方式,高、中等级旅客的换算小时消耗不同,分层后的开行方案优化模型为:
式(1)和式(2)为旅客送达约束;式(3)为区间通过能力约束;式(4)为h区间上输送旅客数量、列车上座率及列车数量之间的关系约束;式(5)和式(6)为变量的取值约束。
对以上模型进行分析可知,对旅客及列车进行分层实际上在旅客送达及通过能力两方面并无影响,关键影响在于旅客出行时乘坐与自身等级不匹配的列车所造成的额外消耗,因此当二者等级不匹配时出行消耗可以表示为匹配时的消耗乘以一个大于一的常数,其具体数值应根据各线路具体情况确定。
2 基本思路
客流分配的基础是换乘网络,本文所做研究均是在构建换乘网络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客流分配结果包含开行方案中每列车在每个区段所载人数,所有旅客的出行方案等大量信息,能否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问题的一个关键所在。对开行方案优化的目的应包含两方面,一是降低列车虚靡,这能够体现铁路企业的效益;二是p少旅客出行时间消耗,这体现了旅客利益。对开行方案进行优化的手段主要是增删列车和改变列车停站。
配流结果根据旅客和列车状态可以分为四种:存在未输送客流,存在未配流列车;不存在未输送客流,存在未配流列车;存在未输送客流,不存在未配流列车;不存在未输送客流,不存在未配流列车。如果单独确定每种情况的优化方法,问题将极为复杂。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将四种情况归并为一种,而后再进行优化。通过对归并时的难度以及归并后优化难度的分析,本研究将所有情况均处理为不存在未输送客流,不存在未配流列车一种情况。综合考虑归并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归并后配流结果的特点确定开行方案的优化方法。
在归并处理或开行方案优化过程中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2.1 增删列车的原则
由于增删列车对旅客出行的方案选择、候车时间等均有较大影响,同时,增删列车必然涉及线路车站的通过能力、车站的始发终到能力限制等问题,这些问题难以在优化过程中实时考虑到,因此应尽量避免增删列车,即当客流无法输送时尽量利用虚靡列车的停站改造来输送,最后考虑增开列车;删除无承载客流的列车。
2.2 改变列车停站的原则
改变列车停站会影响到旅客出行时间、候车时间、旅客出行方案数等,因此只有在客流无法输送时增加停站,不存在上下车客流时删除停站。
3 配流结果的归并处理
3.1 归并处理流程
首先,如果配流过后存在未配流的列车,则将其逐列删除并更改相关区间的列车开行列数;
其次,当删除掉所有的未配流列车之后,再考虑将不能输送的客流通过改造虚靡列车增加其停站的方式进行输送;
第三,如果不存在剩余客流或当改造虚靡列车的方式不能输送剩余客流时,可根据剩余客流OD以及区段通过能力加开列车完成输送,如果受能力限制不能加开列车完成此部分客流的输送,则意味着该部分客流不能输送,可删除该部分OD客流并记录。
显然,通过以上方法即可对各种配流结果进行处理,使其最终成为第三种情况即所有客流均被输送(受能力限制而不能输送的除外),所有列车均存在客流。
3.2 虚靡列车的改造方法
该算法中存在两个子模块,其一为通过改造虚靡列车增加其停站来输送客流,其二为在考虑区段通过能力限制的条件下加开列车尽量输送剩余客流。其中改造虚靡列车来尽量输送客流为核心模块,下面将对其算法进行介绍。
首先,搜索所有能力存在虚靡的列车并按虚靡区段数量的大小排序,确定其中虚靡区段数量最大的列车所对应能力虚靡区段的剩余容量;
第二步,检查该虚靡区段内是否存在剩余客流,如果存在则将列车在虚靡区段内改为站站停,并将区段内剩余客流按距离长短与发站进行排序,依次将区段内剩余客流分配至该列车上,直至所有客流均尝试分配一遍或该虚靡区段不存在剩余客流量,转下一步。如果不存在则转至第三步;
第三步,检查是否存在能力虚靡列车,如果存在则转至第一步,如果所有列车均不存在虚靡区段,则该调整结束。
4 开行方案优化迭代算法
客流分配通过处理使所有结果成为了上述第三种情况,即能力允许的所有客流均输送完毕,所有列车上均存在客流。
在进行以上处理时,为了减小问题的规模,减少其复杂度,增开的列车采取站站停的方式,虚靡列车未进行整体的处理,增加停站以输送剩余客流时采取的方式也是改为站站停,因此通过以上处理虽然使问题得到了统一化处理,但得到的方案却增加了其在停站方面的不合理性,另外虚靡列车的处理也未进行考虑。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所介绍的客流分配方法以及初步调整后,对开行方案进行优化的主要方面在于对虚靡列车的虚靡区段进行处理以及列车停站的处理。下面分别对这两方面确定处理策略以及最终的优化算法。
4.1 对虚靡列车的处理
首先,根据当前开行方案进行最短路客流分配,对分配结果进行归并处理;
第二步,搜索所有终到段虚靡列车,如果存在,根据虚靡区段的长度进行排序,转下一步,如果不存在,转第四步;
第三步,检查最长虚靡区段是否存在未输送客流,如果存在则将列车在该区段改为站站停,重新配流,调整剩余容量及剩余客流;
第四步,继续检查其他的列车能否输送客流,直至对所有的列车检查完毕,转下一步;
第五步,检查是否存在重合的虚拟区段,如果存在,检查其客流量之和是否大于列车定员,如果不大于,则将虚靡列车在该区段合并为一列,直至检查完毕。
通过以上的方式将虚靡区段尽量合并,但同时在合并虚靡区段列车时改为了站站停列车,这必然又会增加许多无效停站,结合之前考虑的多种因素造成的无效停站,因此下一部分也是最后的处理即取消列车的无效停站。
4.2 对无效停站的处理
首先,对所有列车按一定顺序(运行区段长以及始发站)检查是否存在没有客流始发终到的停站,如果存在则将列车改为在此站通过,转下一步,如果不存在则直接转下一步;
其次,检查该列车是否存在未配流区段,如果存在则转下一步,若不存在则转第四步;
第三步,根据车站性质检查该列车能否取消在该区段的运行,如果不可以则直接转下一步,如果可以,则考虑该区段是在列车运行区段的中间还是两端,若在两端则缩短其运行区段,若在中间则将该列车拆分为两列;
第四步,看是否存在未检查列车,如果存在则选取下一列车继续进行上述处理,如果不存在则该算法结束。
以上即为开行方案双层规划模型的优化迭代算法,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及规模限制,算法在实现过程中不论是网络构建、客流分配还是对客流的初始处理、优化均需要不断的迭代进行,但本研究针对本问题特点对各个阶段的算法均设计了优化方法,大大降低了问题求解的复杂度,增加了该算法的实用性。该算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5 实例验证
采用自主开发软件以京沪高铁2015年客流为基础数据对给定开行方案进行优化计算,2015年预测客流量为4724万/单向,优化过程耗时7min30s,_行方案优化前后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经过优化后的开行方案减少了列车的虚靡程度,明显提高了上座率,为了完全输送客流而增加了部分停站,使列车速度略有降低。优化后的开行方案较好的体现了铁路企业的收益,提高了旅客的满意度。由此证明对应该算法开发的优化系统可以在可接受时间内完成开行方案的生成和优化。
6 结语
本文在对客运专线列车开行方案配流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增删列车和改造虚靡列车的配流结果归并方法,分析了归并后配流结果的特点,从改造虚靡列车、改变列车停站两方面设计了开行方案的优化方法。最后以京沪高速铁路2015年预测客流为基础对给定开行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对给定开行方案进行优化,提高上座率,减少列车虚靡。
参考文献:
[1]邓连波,史峰.基于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的客流分配方法[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年全国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47-51.
[2]史峰,邓连波.旅客换乘网络优化设计[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1(1):78-82.
[3]邓连波.客运专线相关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7.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生物技术 校企合作
目前国内一般高等学校基本都开设了生物技术专业,从近几年的招生情况可以看到,学生报考这个专业的比较多,我院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生命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生物技术系统理论知识,毕业后可以胜任生物技术科学有关的研究、相关或相近专业的教学工作,企业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目前虽然国内高等院校基本都开设了生物技术专业,但是各高等院校的层次定位、相关学科的教学设计、师资力量水平和人才培养目标等都不同[1],因此如何制订每个学校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很关键。笔者通过对潍坊科技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改革方案,已期为同类院校提供参考。潍坊科技学院位于寿光市的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学院发展迅速,但是生物技术专业目前还是学院的薄弱专业,如何在现有的办学条件下,培养具有扎实的生物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技术型专业人才,是我院生物技术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2]。
一、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目前高校生物技术专业所设计的领域比较广泛,但不专业。比如有的院校把生物技术专业归于化工学院,有的院校把生物技术专业归属于农学院,我院生物技术专业归属于贾思勰农学院,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着重强化生物开设课程体系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学生就业等问题相联系”,结合我学院生物专业师资力量和实验室的设置情况,生物技术专业目前的招生方向主要有三个,分别为生物信息技术、植物生物技术和生物微生物专业。这三个专业决定了我们的主干学科就是生物学,主干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工程等,选修课程: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生药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等,在设置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过程中为了加强生物技术方向学生课程的学习,同时我院增加食品生物技术和微生物检验等课程,以拓展学生专业方向的学习,适应学生的个性培养[3],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目前我院对学生实行学分毕业制度,学生只有修满学分才可以申请毕业,应该对课程学分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大实践课、生物实验课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学分,对一些理论课的学分降低,比如一些纯记忆的课程可以通过加强实践的过程中积累,这种课程设计的培养模式,对于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很适合,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另外,除了课程学习外,学院每个月至少组织一次实习实践课,比如寿光作为中国的蔬菜之乡,每年都会举行菜博会,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出去锻炼,增长实践经验,为以后从事生物相关专业打下牢固的实习基础。
二、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随着生物化学理论及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简单地讲解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步骤,学生书写预习实验报告,根据预习实验报告做实验、学生做完实验后写报告、教师批改实验报告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应用型大学新教学体系的要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建立一种新型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我院新建了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建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等,同时配备了微生物检测设备、红外、紫外、液相色谱等先进仪器,在以往单一的验证性实验中增加了创新性、研究性环节,从而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三、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要贴近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培养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把企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项目资助的形式让学生参与研究。例如我们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与美高斯麦生物工程研发中心、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红梅园艺、竹禾生物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这些公司每年资助一部分资金用于学生的科技活动经费,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几次到企业学习,让学生在企业实践。比如上学期组织的与美高斯麦化妆品公司合作的微生物检测,学生和企业领导反应都很好,实践过程中企业员工指导学生一起参与化妆品的微生物实验,这样既可以解决学校实验的一部分经费问题,又可以保证实验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实验,掌握了很多实际操作的经验和要领,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及个人就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生物技术专业作为21世纪比较前沿热门的学科,本专业涉及的先进仪器设备比较多,这就对本专业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我院生物技术专业教师的学历水平均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部分博士生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大部分教师年龄在45岁以下,这些教师不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2014年我院生物技术专业发表核心及SCE、EI论文30多篇,著作10多部,部分年轻教师就获得市级以上教学能手称号,同时我院特聘尹伟伦院士为名誉院长和特聘教授,定期聘请国内外生物专业方面的专家来我院讲座,同时组织教师进修学习,鼓励研究生教师考取博士,博士生教师攻读博士后等政策,切实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和学术水平。鼓励年轻教师多出去学习,考取双师型教师,同时专业教师在开展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时[4],安排这些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指导、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查阅文献资料、设计生物实验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实验教师要针对性解答,学院要多组织学生参加生物技术试验大赛,同时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大赛,以赛促评,不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
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潮流下,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技术类专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课程设计、学分设计,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增加创新性、研究生环节,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对学生因材施教,多与企业合作,鼓励学生多去企业锻炼,争取做到学生人人都与企业挂靠,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的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铁军.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教学改革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10(9).
[2]胡长效.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与建议[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3).
关键词:大学数学 基础课程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00-00
1 引言
大学数学基础课程对于数学专业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抽象代数等课程,对于非数学类的理工、经管类专业是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各个专业的必修课、更是是各个专业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专业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上是以精英教育为主,那时的在校大学生基础知识扎实,都十分勤奋刻苦,具有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虽然数学理论高度抽象,传统的强调数学知识传播的连续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推理的教学模式单调乏味。学生也可以凭着超强的毅力和恒心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彻底理解,了然于胸。因此当时教学模式也培养出了许多的尖端的优秀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特别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专业基础,培养目标和就业的方式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因此,单调枯燥的理论授课已经不适合学生的实际。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出服务社会的各种创新人才,已经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主要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在数学基础课上引入“案例教学”模式思想,分析了在数学基础课堂上引入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案例教学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案例教学( Case methods of teaching)就是运用案例开展教学的一种方法. “案例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的法学院,大约在1870年到1910年所有的居于领衔地位的西方法学院都使用案例方法教学。在哈佛工商学院院长多汉姆( B. Donham) 的推动下,1921 年科普兰( D.Cop- eland)博士发表了第一本成文的案例教学书籍。20 世纪70 年代以后,案例教学在教育界,特别是师资培训中得到运用。国内的案例教学(特别是对数学基础课程)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郑金洲教授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方法[1]。许多的一线教师对数学基础课中引入案例教学有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如东北财经大学的郑永冰老师探讨了经管类数学基础课教学中的案例法,指出数学基础知识与体现数学应用特点的案例的有机结合,是对大学数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一个有力促进[2]; 丽水学院的陈巧云指出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在数学基础课中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的思想[4]。但是这些理论还很不成熟。且在具体实施过程由于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忽略了对学生非认知品质与能力培养目标,没有很好的处理案例教学与基础课理论体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之间关系,使得案例教学没有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3 数学基础课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3.1 案例教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也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正如前言中所叙述的,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精英教育发展到了现代的大众化、平民化教育。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也从培养专门人才,高素质人才演变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多样化、有特色的创新人才[5]。我国高校自1999年扩招的十多年来,取得了很多成绩,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教学、教育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滑坡,学风不正、道德失衡不同程度的存在,学生对学习的迷惘。虽然进行了许多的改革,但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没有多大改观。其中因素固然很多,但是,笔者认为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与地方性本科院校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培养目标不适应的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新的教育环境新的培养目标必然需要我们采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模式顺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将高等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融入到大学数学学基础课的相关课程中,此教学模式将抽象的数学基本理念用生动的生活案例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在“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能够充分关注带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能引起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其次,该教学模式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符合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3.2 “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在当代高等教育实践中,高校教师的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持续创新”是新时代对高校教师要求。这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造性质,没有高校教师的成长和专业上的发展,高校教师便无法完成时代赋予新的历史使命。而高校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是只有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完成。可以发展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等能力和品质,“案例教学”模式通过对典型的教学案例、教育事件的分析与研究,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学会研究,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而且在“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中,可以发展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等能力和品质,可以帮助教师理解教学中所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案例的运用也可以促使被培训教师很好地掌握理论,促进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
4 “案例教学”的可行性
4.1 数学原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
生动形象的案例是案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要素,而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实际情况与具体问题的真实案例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参与, 也有助于案例教学活动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大学数学基础课程的理论和方法都来自现实生活,且在实际中都具有广泛应用。如函数各种性态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可用于解决生产活动中诸如求最优值、平面图形面积、立体的体积,杆件的质量等相关的问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是对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的抽象概括,在信息、医疗、军事以及管理决策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些都为“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2 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是“案例教学”的精神条件
大学生已经从幼稚走向成熟,世界观开始成熟,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增强。同时,现代社会通讯媒体高度发达,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及媒体吸收了古今中外的多方面信息,使得他们自身具备时代眼光,不墨守成规,具有平等、自由、竞争等现代意识,对世界的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关注新思想,善于接受新事物,思维方式活跃,愿意去尝试新事物,喜欢挑战。随着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已不满足于教师单一的知识灌输,不满足于被动接受结论,他们希望有自己发表看法的空间,渴望展示才华,锻炼自我、发展自我。在“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与学生充分互动,围绕案例,收集资料、课堂讨论、辩论、与同学交流等形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综合素质也在探究学习中不断提高。在新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不同的教学案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学生在对教学案例分析、探究的基础上,积极查找资料,主动获取知识,围绕教学案例所提供的探究目标展开讨论和交流,发表独立见解,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又激发起学生创新的勇气和敢于挑战的精神,使抽象数学的知识和理论内化为学生的基本技能。
案例教学在一定意义上说都是舶来品, 我国尚没有成熟的经验与理论可供借鉴, 本文只是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自己的一点初浅的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7):36-41.
[2] 郑永冰.[J].大学数学基础课教学中案例教学初探[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2):93-96.
[3] 郭德红,纪向荣.案例教学的要素和方法[J].衡水学院学报,2007,9(2):107-110.
[4] 陈巧云.在数学基础课教学中培养数学建模的思想[J].丽水学院学报,2004,26(5):83-85.
关键词:主动防御:信息科技;防御体系;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3-0075-03
一、引言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金融创新和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科技的支持,现阶段各大商业银行陆续开始启动新一轮的核心系统建设、产品创新整合、流程银行再造、现代化网点转型、全面风险管理等措施,彰显出银行业由业务与技术“互为促进”转为“相互融合”新的发展趋势,如中国银行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顺利投产“中国银行核心银行系统”,涵盖客户信息、账户管理、存贷汇产品等基础功能模块,与配套的几十个系统构建成一个全方位的银行业务解决方案:中国工商银行投产“中国工商银行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实现个人金融、银行卡、会计等业务运营事件风险的识别、评估与管理功能;中国农业银行为促进全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广了新核算与报告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一系列财会支持系统。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能效,各大商业银行投产集中性强,功能性广的应用系统,确实实现了功能集中,实体集中,管理集中,却忽略了如此庞大系统的维护难度,导致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等方面出现不足,进而影响了商业银行安全、持续、稳健运行。如何建立主动防御型信息科技安全体系,有效防御异常的发生,及时响应并处理异常事件是各大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安全体系存在的风险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安全体系主要由基础设施、网络系统、软件系统、各类终端等组成,相应的信息科技风险可发生在每一环节,信息科技风险的诸多特点也增加了安全防御的难度。
(一)信息科技安全风险特点
1 设备繁多,难以管理。各大商业银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综合竞争力,不断加大信息科技投入,从大型服务器、交换机到前台业务终端,种类多数量广,且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越来越重。各基层支行的设备安置不合理,网络布线无条理,前端设备无序号等为风险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近几年,伴随蓝图银行核心系统的上线,业务飞速增长,离行柜员机、业务终端和办公终端数量直线上升。柜员机的离行性和各类终端的特殊性决定了该类设备风险高发特点,出现了该类设备数量多。管理难的不利局面。
2 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强。在当前银行数据大集中的背景下,一旦核心系统和主干网络出现故障或受到攻击,会立刻传导到各分支结构进而引发连锁反应,造成全行性的业务停顿及客户流失的灾难性后果,同时也将波及与银行业务有关的经济活动参与者,对银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3 事件隐秘,难以发觉。目前,银行主要业务流程均已实现信息化,业务的开展主要依托信息平台。但是,系统自身的缺陷往往存在于系统底层,通过日常管理和维护难以发觉,只有经过长期大规模应用后才能逐渐被发觉,体现出较强的隐蔽性。此外,很多信息科技风险外表相似性很强,也为事件的排查、辨别增加了难度。
4 突发性强,应急响应不及时。从科技风险发生的过程来看,引发风险事件的原因,如自然灾害、电子元器件故障、电力中断和网络瘫痪等因素具有不可预测性,一旦发生,将立即对银行整体信息科技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短时间内排查风险、做出分析并解决问题,对基层银行科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5 专业性强,处理难度大。信息科技是金融业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兼具两者的专业性特点。但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木马钓鱼,黑客病毒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银行的处理难度也越来越大,信息科技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防范能力,才能有效的防范风险、处理事件。
(二)信息科技安全风险分析
1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资源管理不到位。在当前核心业务发展和数据大集中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各类设备上肯下功夫,花大钱,致使设备出现消极的扩散。首先,中心机房和设备间没有合理的规划,出现设备管理无条理,供电系统不完善,无热备切换;其次,机房内相应的防火、防水、防鼠、防盗、防静电、防雷击(六防)设施安装不到位,且没有定期检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等自身的老化和损坏也是常见风险点。分行级的中心机房和支行级的设备间是银行业务开展的基础。基础设施出现问题将会传导到各分支结构引发连锁反应。进而造成全行性的业务停顿。
2 网络安全系统复杂,病毒攻击、网络漏洞导致异常不断发生。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发展,网络规模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网络风险日趋复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子支付等银行新型业务和金融产品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内部人员作案等犯罪活动不断增多。网络安全风险变得更加严重和复杂。
3 系统软件日趋庞大,系统的便捷性与运行的可靠性失衡。核心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金融业务交易渠道不断增加,系统与数据的大集中使得业务操作的便捷性得到很大提高,相应的风险也随之加大。数据大集中虽统一了管理,减少了重复建设,但会使业务数据经过的网络环节增加,致使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逐步下滑,对相应的系统管理模式和管理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4 应急预案不健全,未结合实际加强演练,导致出现问题不知从何人手。从目前情况看,各金融机构一般都有自己的安全突发事件处理机制,但往往止于书面,且脱离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忽视平时的应急演练。突发事件发生时不能严格按流程执行,致使“机制”流于形式。长期的信息科技发展战略和风险防范策略也是各银行的软肋。
三、商业银行主动防御型信息科技安全体系构建
信息科技安全防御体系是一个全面防御风险的完整体系,通过对上文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安全体系构成存在的风险分析。本文提出一种以主动防御为主的信息科技安全体系(Active Defense Information Scienceand Technology Safe System)。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防御体系应从其基本构成人手。根据目前信息科技安全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本着“实体可信,资源可管,事件可查,行为可控,运行可靠”的总体安全策略进行规划。
(一)加强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实体可信
实体可信,主要是通过对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如供电设备、网络基础设备、系统服务器等加强建设,达到标准,为业务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各大商业银行为了适应业务快速发展和连续性运行的要求。根据《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引》和《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指南》,纷纷制定了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建设规划。
针对分行级中心机房。应将分布式防护变为集中式防护。将各部门的重要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服务器集中放置在中心机房,并在机房安装大型UPS设备、机房专用空调,部署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对电源、温度和湿度等时刻进行监视。同时,机房应具有良好的接地和防雷措施,增加防电磁辐射以及电源滤波设备,保证设备的电磁辐射安全。中心机房的基础设备、物理环境是各大核心系统安全运转的有力保障。
针对支行级设备间,要重视设备间的重要性,设备间是银行前端业务安全运转的核心支撑,其内的网络设备直接影响整个营业网点的正常营业,要加大设备间的电力系统、网络系统、应用系统的安全性,以中国银行为例,在设备间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级要素的现实弱点、面临的威胁并据此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范围和程度方面做出综合的风险评估,通过对营业网点的设备间标准化改造,以定级评星的方式加强设备间的管理,很大地提高了基层营业网点的正常运行能力和防灾抗险的性能。
(二)加强信息科技相关资源的责任制管理。做到资源可管
资源可管,主要是通过对信息科技相关的核心设备及软件系统,如网络系统、终端系统进行实名制登记,当系统出现问题,可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使用者,有效了解问题的原因,以达到正确分析,及时处理的目的。为加强信息科技相关资源的管理,对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数据库、安全设备、IP地址、用户账号、服务端口等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尤其是支行、营业网点的离行柜员机、前端设备是异常事件的多发区,离行柜员机的无人时时监管,前端电脑位置的挪动,IP地址的修改,网络布线的改动,外来设备的介入等均可能引起异常的发生,也为异常事件的查询制造了障碍,分行相关部门应对各类电子设备加强管理,登记造册,责任到人。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各类设备进行有效管理,以实现资源可管。
(三)完善网络系统安全建设,做到行为可控
首先,统一规划,分级保护。银行应根据集约化经营管理需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统一管理,采用防火墙、VLAN、访问控制等技术对各种不同安全等级的业务进行安全隔离。其次,做好病毒防护。应部署集中控管的网络版病毒防护系统,在服务器上统一设置病毒查杀策略,通过服务器对各个客户端进行自动定期更新病毒防护程序和系统补丁。再次,在应用终端建立桌面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病毒防治系统,采用安全域管理等技术实现桌面终端的集中管理,支持办公软件、防病毒软件等应用软件的统一部署和升级。
(四)强化网络系统监测,做到事件可查
事件可查,是指对网络上的各类违规事件进行监控记录,确保日志记录的完整性,为安全事件稽查、取证提供依据。通过科技手段对全行网络进行监控,如配置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和网络安全检测预警系统,增加入侵检测、漏洞扫描、非法外联、补丁分发等安全管理工具,进行定时监控、事件管理和鉴定分析,以提高自身的动态防御能力。针对以上的种种措施,要及时做好日志保存,在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查询,有效处理。终端防护是防御系统的边界地带,也是薄弱环节,涉及到业务的办理,文件的交互,要通过身份认证机制控制使用,实施“谁使用,谁负责”的管理制度,做到出现问题随时可查、及时处理。
随着智能设备价格的下降及移动到联网的发展,移动设备已实际得到普及,PC出货量已开始处于下降通道,互联网应用与移动互联网应用在实际系统中的地位开始互相靠近。应用系统中互联网应用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开发重要性已基本相同,系统设计时,需要对PC和移动设备提供同样的支持,方案定型时,服务器端需要同时设计两种应用的服务接口,以基于微软主流技术为核心,已能较好地实现这样的完整系统。
1 系统网络结构
1.1 小并发量系统网络图
对于小并发量的系统,不需要特别提供大并发量处理技术。由于系统并发量较小,所以对于数据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发生故障时系统恢复工作量相对较小,因此也不做多台服务器的备份,但需要注意数据库服务器中数据库的备份工作。
1.2 大并发量系统网络图
对于大并发量的系统,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当并发量大到系统原有服务器已无法满足要求时,在软件不修改、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系统能够快速添加硬件设备实现系统的可扩展性,同时,还需要在某些(非全部)数据库服务器及WEB服务器出现故障时,整个系统在不停止服务的情况下,仍能快速恢复系统响应性能。因此,大并发量系统网络结构应如图1所示。其中,WEB负载均衡服务器可以采用微软的IIS实现;Session服务器可以采用ASP.NET State Service服务实现;所有WEB服务器都采用IIS,并都使用Session服务器所管理的Session数据;数据库服务器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12及更高版本,读、写服务器分离,采用AlwaysOn技术实现读操作的负载均衡。
2 系统软件架构
对于需要同时支持PC和APPS的系统,其软件架构的设计,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基本原则。对于非必需的情况,PC应用都采用B/S结构,而App则根据不同的移动设备平台有针对性的开发原生App。
2.1 需要注意避免的情况
1)前后端紧密耦合:不论是WEB应用还是App原生应用,都要注意不能和服务器的后端紧密耦合,否则WEB应用或App原生应用导致服务器端的变更,将因为对应的服务器修改而引起另一类型应用的修改。根据软件设计的原则,需要实现系统的松耦合。
2)重复开发:尽可能避免服务器端为适应WEB应用和App的不同而对于同一功能或服务分别进行一次独立的开发,从而导致软件模块的重复开发,不仅在开发时成倍地增加开发工作量,而且也必然地导致系统变更或修补BUG时需要同样地进行重复设计与开发工作,也同时导致项目管理工作量增加、复杂度上升,增加了系统的开发风险。
2.2 系统方案
根据实际开发经验,基于微软技术的中小企业系统解决方案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架构。
系统主要部件都直接采用微软对应技术实现,其中客户端只需要对移动设备开发App,目前可以采用微软跨平台解决方案Xamarin,实现一次开发适应各种主流移动设备。服务器端提供两类WEB服务,一个采用ASP.NET MVC解决方案以支持浏览器,其中各个View仅提供JSON格式的数据给客户端,客户端数据的处理由对应的Knockout.js及Bootstrap进行展示实现;另一个采用ASP.NET WEB API 2解决方案以服务各种移动平台的App。为了防止服务器端的重复开发,两个WEB服务器除了各自的接口外,其余模块都设计成独立的部分,如果并发量大,则可以把各类业务逻辑再独立成WCF形式的WEB服务,否则可以把两个WEB服务器部署在同一系统中,各内部服务模块做成类库,集成在WEB服务器项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