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范文

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数控 积极性 主动性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大国,陈旧的制造设备正在被高精度、高效率、高柔性化的数控设备所取代,因此,制造业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数控技术的普及使企业急需大批的数控编程及操作人员,然而目前数控人才奇缺,特别是具备综合基本知识、能解决数控技术工程实际问题的人员更为奇缺。这严重地制约了数控设备的使用和利用率,影响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数控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作为培养生产一线的数控人才的中职学校必须顺应这个历史潮流,利用这样一个大好的发展机遇,培养大批在生产一线从事数控加工编程、操作)Juar及设备的维修、维护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明确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高度重视职业技能鉴定,严把质量关.

(一)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学生来源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入学前文化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能力参差不齐,他们在数控机床的应用过程中,主要面临着操作、编程及维修(主要是维护)三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培养目标应是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及维护技术的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

(二)职业技能鉴定是对操作者所具备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的一个全面鉴别认证的过程,近年来,数控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求职者的敲门砖和用人单位用工的首选。不可否认,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成熟,有待完善,虽然技能鉴定的通过率很高,但在知识与能力结构方面仍然不能真正地满足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在追求职业资格证书达标率的同时,必须严把教学与实践质量关,真正做到名副其实。

二、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传统的金工实习,突出数控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我们知道,普通机床经过改造,加上数控系统和必要的电路、液压、气路等,便可成为数控机床,但其本质仍然属于机械加工范畴。因此,作为数控专业的操作人员,不仅要掌握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及其维护保养,还需掌握普通机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目前,在数控专业的实习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误区,认为随着机床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车、铣、锻、磨、刨的金工实习的教学要求可以随之降低。例如刀具(车刀、铣刀等)的刃磨在普通金工教学中是非常重要且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果数控专业的学生缺乏这种能力,绝对会发育不良。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数控机床的操作人员连刀具都不会刃磨、切削用量不会选择、制造工艺、安装和定位都不懂,他将如何操作数控机床加工出合格的产品?我认为,数控机床的实习最好安排在普通机床实习之后,实习

由于学生在普通机床上实习过,有一定的普通机床的基础,这样,教师在讲授数控机床的编程和加工特点时,可以和普通机床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点,这会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也可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目前,在国内的企业生产中以日本的法纳克(FANUc)和德国的西门子(sIE慨Ns)两种数控系统居多,学校的教学也有华中数控和广州数控等系统。不同厂家生产的数控机床在结构上有所不同,在教学中应强调这一点,并提出其共性部分的特征,以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在数控系统的基本操作中,要突出对刀、取刀补及程序录入的操作。因为对刀及取刀补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零件的加工精度,而加工程序又是数控机床得以运行的关键。在数控编程的教学中强调加工程序的工艺优化和保证加工精度的方法,选择最佳的切削参数。

对刀是数控加工中的主要操作和重要技能。数控机床在加工前,要进行对刀。对刀的准确性决定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同时,对刀效率还直接影响数控加工效率。通过指导学生数控实训发现,学生普遍有这种观点:数控机床的操作并不难,难就难在对刀。让学生掌握简便、实用、有效的对刀方法,是数控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三、利用网络和仿真等软件组织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满足社会对数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来绝大多数职业学校(包括技工学校和高职高专)都先后开设了数控专业,而且规模较大。许多学校在开设数控专业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师资和教学设备捉襟见肘的现象,学生真正动手操作的机会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或影响了所培养的数控人才的技能水平,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相当一段距离。为此,我们采用网络教学和仿真软件。开始,老师先使用授课功能,讲解软件的使用,学生此时可从仿真软件上学习如何操作机床。与真正操作机床相比,很多同学围在一台机床前,许多同学不能清楚地看到每一步操作,这样学生对实习的兴趣降低,实际操作失误和操作危险性增大。在计算机上讲解,能使每位学生清楚地看到各项操作,而且学生对仿真软件比较感兴趣,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对实习的积极性。当进入软件的自由练习状态,学生可自由练习机床操作,如机床回零、安装毛坯料、选择刀具、安装刀具、对刀、输入程序、自动加工、测量工件尺寸等。如果学生操作失误,也不会出现机床损坏或人身伤害,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操作的危险性。

第2篇: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和企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探讨数控技术应用岗位所需专业知识的结构,最后提出了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的教学课程及内容进行整合的基本思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先进制造技术的兴起和不断成熟,对数控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制造业已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但掌握数控技术的机电复合型人才奇缺,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和维护人员更是不足。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数控方向的毕业生每人通常有4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可供选择,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5%以上。来自大学、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工艺经验,难以满足某些企业对加工和维修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这主要是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高校、高职院校在加大培养数控人才的力度的同时,没有根据数控技术岗位需求的变化来相应的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仍在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所造成的。

目前市场对数控人才的需求有以下三个层次,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也各不同。

(1)金领层:这类人才需熟悉机械加工和数控加工工艺,具有熟练的数控编程能力、较高的数控设备操作能力和数控设备的维护、维修能力,且具有一定的实际经验和宽厚的综合理论知识,能自行完成数控系统的选型、数控机床机械机构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独立完成机床数控化改造等工作。

(2)灰领层:具有较为系统的机械加工工艺理论知识,熟悉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能够完成数控程序编制和数控机床维护等工作。

(3)蓝领层:具有手工编程和调试数控机床的能力,熟练的数控机床操作能力,了解自动编程和数控机床的简单维修,能够完成数控机床的操作、调试和维护等工作。

本文从培养数控技术应用型通才的角度来探讨其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结构,并依此为基础来讨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及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化信号对设备运行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自动控制技术。模拟控制系统中的控制信息是模拟量,而数字控制系统中的控制是数字量,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数控技术以其表达信息准确,可进行复杂信息处理且具有逻辑处理能力,使刚性机械设备具备了柔性。

从机床控制技术的观点来看,数控技术的cnc系统把计算机引入数控系统,可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方便地实现各种控制策略,用软件实现机床的开关量控制。当被加工对象的数字信息被送入到专用的或通用的计算机后,计算机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与运算,发出各种指令来控制机床的伺服系统或其它执行元件,使机床自动加工出所需要的工件。数控机床就是将加工过程所需的各种操作和步骤,以及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移量都用数字化的代码来表示。这使数控机床与其它自动机床具有了一个显著的区别:当加工对象改变时,除了重新装夹工件和更换刀具之外,只需要更换新的控制程序,不需要对机床硬件作任何调整或少量调整即可。

从机械加工技术的观点来看,数控加工技术属于现代制造技术的范畴,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机械技术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新技术。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技术嫁接到金属切削机床上的产物。数控机床的加工方法仍然是采用金属切削方法。因而,数控加工与传统机械加工的工艺规程从总体上说是一致的。由数控机床的成形运动的控制采用了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不但能够使其成形运动实行两轴或多轴联动,使数控机床能够在两维和三维空间中实现任意曲面的加工,而且使机床结构大大简化,使数控机床所能采用的切削方法增多,加工工艺范围增大。因而数控加工工艺过程与传统加工工艺过程产生了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单台数控机床可使用多种切削加工方法、工艺范围增大,数控加工的工序内容比普通机加工的序内容复杂、工艺过程缩短,工艺装备种类和数量减少,装夹次数减少,加工精度和质量主要由机床保证,特别是加工中心(mc),可实现除定位基面以外的其它大部分表面的加工,机床柔性增大。数控加工工艺的制订不但涉及到传统机械制造工艺制定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包括加工原点的确定、工序内容的划分、刀具轨迹的确定、刀具的选择与使用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等具体内容。

从以上分析,数控的金领层应具备根据被加工对象的工艺特征和特殊要求,编制数控程序及调试、维护数控机床和使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的能力。

根据其能力需求,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其所需的知识结构。

从机床控制方面,数控的金领层应在电工电子、计算机原理及控制、计算机编程语言、数控原理及数控机床、数控软件及数控编程等方面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

从机械加工方面,数控的金领层应在现代机械设计、机械加工工艺、金属切削理论、夹具、刀具和量具等方面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

从机械加工技术和控制两个方面出发,数控技术应用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教学内容多、课程内容本身具有其系统性要求。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将所需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且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是课程体系建立和教学内容的确定过程中应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课程内容的合理安排和整合是必需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以上两方面知识的分析,职业教育数控培养方向的专业课程知识结构应以“机械制图和机械设计理论为起点,材料和塑性成形方法为基础,机械加工工艺为核心,数控技术为手段”这一基本认识来构建。根据课程理论的辩证适度原则、综合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原则、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原则;课时分配比例合理原则;开放性原则;超前性原则;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原则,将机械领域与数控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整合,提出以下职业教育数控培养方向专业课程知识结构的建立思路。

第3篇: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范文

一、数控机床机械加工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在数控机床实际加工作业中,制造加工企业可以配备专业人员对数控机床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加工设备、数控加工技术以及机械加工操作程序规范等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与研究,以此作为研究人员在制订数控机床机械加工效率优化整合的依据与参考。当前经济形势下,造成数控机床机械加工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有:

1.数控机床机械加工故障制度不健全,机械应用水平低下。就我国而言,在整个制造加工行业领域中,研究人员仍然没有在数控机床机械加工设备在损坏及质量影响下对整个数控机床机械加工作业精度带来的损失问题上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再加上大部分专业人员对数控机床机械加工设备的依赖程度较大,重引进、轻研究,设备使用人员缺乏对先进数控机床机械加工设备的规范化使用意识,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粗加工与精加工之间存在的产品加工工艺差异也无法通过这些先进数控机床机械加工设备仪器的加工性能体现出来。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造成整个数控机床机械加工效率低下。

2.数控机床机械加工的编程程序不够规范。在新的经济技术形势下,数控机床需要以计算机编程系统和编程技术为载体,实现对整个机械加工环节分布把握与整体控制的目的。然而,由于当前我国的计算机程序编程技术在数控机床机械加工中的应用还不够充分,在系统初始调试程序与机床走空刀故障的处理办法上还存在明显缺陷,整个数控机床机械加工无法在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方面作出保障,这也是造成当前数控机床机械加工作业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提高数控机床机械加工效率的措施

1.做好机床的维护和管理

数控机床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的工作寿命,其中,数控机床设备的是维护工作的主要手段,对于数控机床,装置是自动进行工作的。对于数控机床的维修工作,应注意需根据规定的标号按时加注,一般情况下,选用信誉较好企业的油。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的造价成本较高,其对操作的精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倘若使用标号不对的油,将会影响机床的工作性能,比如机床对温度的适应性以及转速特性等;倘若使用的油含有一定的杂质,不够纯正,将可能导致数控机床的油路发生堵塞现象,提高运动部位发生故障的几率,影响数控机床的使用年限。所以,为了成功完成数控机床设备的工作,需要按时对系统进行必要的清洗,并定期更换过滤网,使用规定标号的油。

2.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

处于生产第一线的操作、编程和维修人员直接面对设备,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工件的加工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提高上述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使之尽快适应新设备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在现实工作中,有些机床操作或编程人员由于对机床和系统了解不深,甚至理解错误而引起的编程或操作失误一类的故障时有发生。例如参数或语句设定错误而造成机床不运行、动作失误、工件加工时尺寸超差或是由于操作失误而造成机床误动作甚至撞车等。这类故障都是一些本来可以避免而又后果较严重的故障,直接影响了机床的有效使用;而维修人员由于业务水平不高,当设备发生故障时,不能迅速、有效地排除故障,使数控机床长期处于故障瘫痪状态而影响生产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作为机床操作、编程及维修人员,在上岗操作设备之前,必须经过岗前培训,使之具备必需的数控机床操作、编程和维修知识。并且要对所操作的具体机床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这样才有可能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对于新技术,有些操作人员不善于使用这种先进的检测工具,仍沿用老的检测方法,在停机后(有时甚至要拆下工件)用常规量具进行检测,这样无形中降低了高效机床的加工效率。在编程人员中,同样存在着类似问题。上述这些问题只有通过不断提高操作、编程和维修人员的业务水平来解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控机床的生产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编程和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这就要求操作者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有关的数控加工知识;编程人员要求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工艺知识;而对维修人员则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丰富的维修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上述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也是必须重视的问题。科学技术越发展,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高,对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也要求越高,人员的素质高低就越显重要。机床的操作、编程和维修人员如果没有主人翁精神,没有积极自主的工作热情和态度,很难设想能够积极主动、高效快捷地用好数控机床这类自动化设备。因此,作为一个企业,要把不断地提高数控机床操作、编程和维修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作为一个长久的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杨晓京,陈子辰.微机数控系统开发体系结构的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3(5): 29-32.

[2]杨晓京,张仲彦,李浙昆,等.几种开放式微机数控系统比较[ J].制造自动化, 2002, 24 (1): 18 -21.

第4篇: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融入;专业基础课程;数控技术

1.前言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高等工科院校制造大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如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模具技术等专业,且都将该课程定位为专业基础课,通常称“公差”。该课程包括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技术两方面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机械技术工人和产品质量管理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011年3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数控技术专业作为骨干建设专业,将全面提高课程教学内涵建设。数控技术专业主要培养数控机床装调维修人才和数控加工人才,因此该专业的核心对象是数控机床,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核心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逐渐认识、熟悉、操作数控机床的情境,因此无论是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核心课都应该围绕这个核心对象——数控机床展开教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调整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任务对象,将数控机床引入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的使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技能和专业核心对象对接,进而融入专业岗位。

2.引入专业核心对象,融入专业岗位

2.1课程的服务性

首先针对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的性质,它是数控技术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其前导课程是《机械制图》,提供识读零件图的技能;其后续课程之一是《数控编程与操作》,提供的知识和技能是识读机械图纸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测量加工零件的尺寸。另一门后续课程是《数控机床结构与装调工艺实训》,主要是应用测量技术检验数控机床装调的精度。因此《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一门服务性质课程,从服务角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融入核心课程对象——数控机床。

2.2重构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程的设计要从专业岗位出发需要人才培养方案。一般地,专业开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共有八个课题,分别为①测量技术基础、②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③形位公差与检测、④表面粗糙度与检测、⑤光滑极限量规设计、⑥圆锥和角度公差与检测、⑦常用结合件的公差与检测、⑧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公差与检测。对于数控技术专业来说,《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的教学目标是:正确识读带公差的机械图样、能准确测量零、部件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能使用通用测量仪器和精密测量仪器,简而言之主要是读加工图纸、测量零件尺寸和按装配要求装调数控机床,与岗位关系最紧密的两个课题是“②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和“③形位公差与检测”,因此要适当多分配课时,而“⑥圆锥和角度公差与检测”与专业岗位关联不大,可不设课时,以自学形式完成。

2.3理论教学改革

相对于专业核心课程来说,将专业基础课程融入专业岗位,难度要大些,但既然专业整体设计时需要开设一些专业基础课,说明这些基础课是和专业岗位间接相关的,可以把课程内容融入专业岗位。把数控机床零件、部件之间的原理和结构、数控机床装调精度融入《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的七个课题,变空洞的理论知识为具体的操作对象,思路如下。①测量技术基础课题:将数控机床装配时所用的计量器具和测量数控机床精度的方法作为示例引入。具体为量块、塞尺、千分表等工具的使用;在线测量、接触测量、镭射检验等方法的应用。②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课题:以数控车床主要部件间的配合性质为例讲解这一解课,如尾座和底座硬轨间为平面接触的间隙配合,如图1所示;主轴和两个轴承零件(22)斜角滚珠轴承、(24)深槽滚珠轴承皆为过盈配合,如图2所示,需通过热胀轴承加力装配;线轨和滑块是小间隙配合,如图3所示,学生可以亲手装调操作领悟配合性质。③形位公差与检测课题:数控机床的装调精度主要取决于形位公差,形位公差比尺寸公差更显重要,因此把数控铣床装调精度引入该课题,讲解14种形位公差。如数控铣床工作台和立柱之间垂直度公差t为0.015mm/300m,如图4所示,立柱(Z轴方向)相对于工作台前后(Y轴方向)及左右(X轴方向)垂直方向的最大偏移量为0.015mm/300m,形成一个横截面为t×t的立方体公差带形状,便于学生理解垂直度形位公差。又如工作台的X方向和Y方向的直线度公差为0.04mm/m,以此讲解直线度形位公差。再如引入线轨的直线度、两个滑块间的平行度、主轴的圆跳动和全跳动来讲解其他形位公差,对照数控机床讲解理论容易理解、真实、有效。④表面粗糙度与检测课题:对照数控铣床工作台讲解该课题,如图5所示。工作台的表面非常光滑,表面粗糙度Ra数值为0.2μm;⑤光滑极限量规设计课题:将友嘉企业质量检验科设计的卡规、塞规应用于该课题的教学,具体讲解企业里如何设计轴、孔的专用检验量规。⑥常用结合件的公差与检测课题:数控机床中单健、花键、螺纹、轴承较多,这一课题容易结合数控机床讲解;⑦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公差与检测课题:将数控钻孔攻牙机床主轴箱里的齿轮啮合引入该课题,如图6所示,小齿轮和马达相连,通过和大齿轮啮合在Z轴上得到较大扭矩,以带动刀盘,数控机床里的齿轮精度高,可和其它齿轮比较讲解。将数控机床引入各课题后,容易形成知识和技能具体的记忆点,有利于和后续课程融会贯通。

2.4实验教学改革

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教学部分应加强专业实践应用,将数控机床上的主要零、部件作为实验对象引入实践教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一般开设四个实验。实验一:量块的清洗、研合、组合与维护;实验二:形位误差测量与检验;实验三:用螺纹百分尺测量螺纹;实验四: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与公法线长度变动误差测量。这次教学改革强调和专业的融合性,将专业核心对象引入实验,具体如下:实验一为量块实验,它是测量技术的基础实验,需要保留,但增加量块的实际应用实验。量块是精密量具,数控机床也是精密机器,增加用标准组合量块检测工作台移动精度实验。实验二中原实验测量对象为箱体零件,如图7所示,主要测量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和跳动等形位公差。箱体是一个常用件,没有专业特征,实验后同学们只知道原理而无具体应用之处,而实验测量的形位公差项目都能在数控机床上找到,为此增加形位公差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测量实验,如实测底座硬轨的直线度、两条硬轨间的平行度、工作台的平面度、立柱对工作台的垂直度、主轴的圆跳动和全跳动等形位公差。实验三为螺纹中径的测量,原测量对象为普通螺纹,改革后可增加数控铣床底座螺纹的测量实验,并对比两种螺纹的精度。实验四中用来测量的齿轮可增加为两个,原普通齿轮和数控钻孔攻牙机床的齿轮,通过实验对比被测对象的精度。这样同学们既掌握了各种形位误差的测量原理,也由此尽早地接触了数控机床。将数控机床作为被测对象,能够促进学生对专业岗位的认知,这一重构实验对象的思想对于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同样有引导、启发作用。

3.教学实施

3.1教材的选取

高职院校通常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这种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专业的需求,教材内容更侧重于基础性和通用性,也就脱离了特定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造成专业基础课内容和专业核心课内容衔接不紧密。为此应推进落实专业基础课教材的工学结合模式改革,由专业教师参编教材,使基础课教材打上特定专业的痕迹。

3.2任课教师的工学结合要求

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决定了高职教学必须是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容易实现工学结合,专业基础课程也应带有专业特征。专业基础课的任课教师最好是本专业的教师或具有相关企业经历,以便于从专业的整体角度出发设计、讲解课程内容。

3.3教学地点

实施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要营造一个和专业岗位关联的教学情境,因此除了一般的多媒体教室外,还需要本专业的实训中心。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新建成数控装调维修实训中心,能够对数控机床进行软装、硬调,是教学改革后现场教学和实验检验教学地点。

4.总结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注意力往往放在专业核心课上,忽略了专业基础课,使专业基础课停留在旧模式上,没有吸引力,影响了专业核心课的学习效果,所以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应从专业整体的需求角度出发,重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变枯燥的理论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专业对象,提高学习兴趣、夯实专业基础,达到为专业核心课程服务、和专业岗位融通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建中.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2.吴晓苏.数控机床结构与装调工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3.孙金荣.《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方法探讨.科技创新导报,2008 第13期.

4.沈艳芝.浅谈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新模式.教学研究,2007 第2期.

5.邓清方.《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第F12期.

作者简介:

第5篇: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中职;数控车床;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1-0164-02

1 前言

员工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生产的质量。在一些以数控机床为主的企业中,员工的操作和维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作为企业对口人才的主要输出地,中职学校对学生的数控专业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质量的好坏将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和效益。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我国企业的新需求,中专职业学校应加强学生的数控车工实训教育,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学习专业的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并为掌握多种数控机床以及对机床的维修打下基础。

2 中职数控车工实训教学的现状分析

教学目标错位 在社会需求的刺激下,大部分的中职学校对中职数控车工实训教学引起了重视。至此,中职学校的相关领导和教师就将教学目标定位在让更多的同学能够获取技工证上面,与数控车工的实训教学的一切相关内容都必须服从考证。以考证为教学目标,抛弃了以掌握实用的操作技能为中心的主要教学思想,致使学生在走上岗位后对工作机床不能快速地上手操作,技能证书也成为一张华而不实的纸张。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以考证为中心的学生失去基本的竞争力。在中职学校的现实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停留在课本上,缺乏一些企业生产中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讲授,如对企业中的工艺流程以及生产意识不足,在毕业后不能较快地适应生产[1]。

教学资源紧缺 中职数控车床的实训教学资源并不理想,大部分实训学习都是通过模仿的方式进行。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通过亲自操作示范和讲解就让学生进行模仿。这种模式中,部分学生往往不能在教师演示讲解一次之后就能够自行动手操作,忽视了掌握实践理论内容的重要性,学生即使学会也只是掌握了实训中操作的机床,不能够举一反三,对实训机床以外的数控机床只能望洋兴叹,束手无策。由于现在大部分的中职学校盲目扩招,学生招收进来之后师资配备跟不上,学生的问题在课堂上不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另一方面,学校对实训基地的投入较少,为节省教学成本,实训基地仅配置一些能够应付等级考试的设备,使得数控机床类型较为单一,数量较少,致使学生不能够全面、熟练地学习数控机床。

3 有效提高中职数控车工实训教学的措施

通过改善数控车床实训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能够切实满足企业和生产的需求,这是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目标。

正确定位教学目标,丰富教学资源 中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以及基础设备的基础上,要重视与企业生产的联系,以让学生能够变通操作数控机床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穿插Flas、3D图片以及音视频让学生在感官上加强对数控机床的整体把握,深入整合基础理论教学。在学生掌握熟练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可以适当讲解一些数控设备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应的维修方法。另一方面,学校要重点引进专业的教师资源,确保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硬件方面及时购置一些新型的数控机床,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走进企业进行生产实训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实训学习的效果和质量[2]。

适应时代需求,灵活运用教学模式 随着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推进,中职数控车工实训教学迎来了新的机遇,也使得提高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增加与学生间的互动,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在中职数控机床的实训课中,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大部分学生在上数控机床实训课时都非常想亲自动手操作的,如果教师不能灵活地掌握时机,则有可能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致使教学效率不高。

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好时机让学生的实践欲望能够得到适时的释放。教师通过设置逐级深入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边动手边思考,边深入理解数控机床的基础理论,明白每一个操作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在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流程之后,提出一些易出错的操作,让学生试着解释错误的根源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让学生对错误操作产生深刻记忆。教师应该加强对数控机床实训课的管理和控制,进而提高数控机床实训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运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地更新自身的知识,深入理解新课改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及时掌握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以适应学生们不断变化的新需求。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持续的学习热情 数控机床实训课本身是非常具有趣味性的,而要想熟练地操作机床则不易。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长时间停在起始阶段,从而产生畏难厌学的情绪。因此,在讲解数控机床实训课程时,必须对所传授的内容进行深度规划,以培养学生数控车床操作的兴趣为出发点,积极为学生开展数控车床学习提供优良的实训环境。比如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自我寻求解决办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设计制作一些独特的数控产品,可以对产品外观以及使用时间设置比赛,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数控机床的熟练度。

联系实际动态,调整教学内容,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新技术不断出现,机床技术也在不断变化,然而数控机床的教材内容常常不能及时跟上这一动态变化,教学内容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相应影响数控机床实训教学效果。因此,在数控机床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以及联系实际应用,充分地挖掘教材,把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使学生所学知识与时俱进。

例如,在引进新设备之后,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快速掌握新设备的运用,是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为学生拓展讲授的内容。教师要在教学研究中,积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增加课外内容,适当添加与课程有关同时与学生兴趣点一致的新鲜内容,使学生学以致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求知欲[3]。

4 结语

为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学校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办学条件,保障培养出适应企业生产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在数控机床的实训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理解新课改的基础理念,在保证学生安全操作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军.明确目标 注重基础 增强钳工训练效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9):122-123.

[2]张军.关于数控车工实训教学的几点体会[J].职业,

第6篇: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范文

一、提高数控维修实训教学的基本思路

1.数控维修实训设计的指导思想

数控维修实训教学应该以“必须够用”为指导原则,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课与实训课有机融合在一起,着重于提高数控维修实践操作能力,体现技工院校实践应用性人才培养特色。

2.数控维修实训的总体方案设计

数控设备的型号繁多,数控机床结构和数控系统存在多样性。技工院校学生由于学校起点比较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数控维修技术存在不小的困难。想要有效提高数控维修实训教学质量,就要结合技工教育特点,着重于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触类旁通,掌握数控维修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数控维修实训教学总体方案可以设计为“三个层面训练”与“六个模块结构”。其中,三个层面训练指的是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六个模块结构包括电工操作模块、电气故障诊断与维护模块、钳工操作模块、电力拖动控制模块、卧式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模块和数控维修高级工考核鉴定模块。

二、数控维修实训系统平台设计

笔者所在学院作为在江西省名列前茅的技工院校,数控专业是学院拳头专业,现拥有两个专业数控车间,基本能够满足学生实训教学的需要。为了实现上述三个层面训练以及六大模块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学院设计开发出数控维修实训系统平台,平台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每个模块之间留下端口,以便满足不同模块实训操作的需要。这套数控维修实训系统平台具有生产型机床功能,学生通过操作本套数控维修实训系统平台,能够完成数控机床的拆装、数控机床结构与性能分析、数控机床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操作训练、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功能。

三、提高数控维修实训教学质量的对策

1.以就业为导向制定实训教学课程标准

技工院校课程教学应该以就业为导向、社会需求为依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都应该围绕培养数控技术专业人员为教学目标,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要求制定数控维修实训教学课程标准和实训教学内容,以满足技工院校培养企业生产管理人才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制定的数控维修实训课程标准应该贯彻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功能,使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贯彻执行于实训日常教学活动中。

2.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数控维修实训教学课程体系

技工院校面向社会培养生产管理一线技术人才。因此,实训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仅要贴近生产管理一线,还要紧跟社会发展。在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必须根据技工教育规律对实训课程进行改革,以就业为导向、按工作过程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打破传统将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训分隔式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将数控维修实训教学分成六大模块,即电工操作模块、电气故障诊断与维护模块、钳工操作模块、电力拖动控制模块、卧式铣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模块和数控维修高级工考核鉴定模块,将专业知识分解到各个模块实训教学中,着重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安排模块教学活动。

3.建立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新模式

第7篇: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改革;数控编程;

教学《数控编程》是高职高专数控技术应用和其他许多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它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数控设备基本编程技能和数控设备的应用能力为目标。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有必要对《数控编程》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掌握数控技术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满足市场对该类人才的需求。

1.教学内容的调整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课程教学内容要围绕知识、能力、素质这三方面来进行,同时,必须有基础性、实用性、时效性和新颖性。《数控编程》理论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数控系统、数控机床机械机构、数控编程等内容。由于数控技术发展很快,因此,《数控编程》这门课程应紧跟数控技术的发展,将目前有关数控技术应用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时传授给学生,所以,应对课程内容与教材随时进行更新和调整。教材以讲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度,应删去一些繁锁的计算过程和一些过时的教学内容。例如,由于自动编程在数控编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可将教材中一些复杂曲线的数学处理等内容进行了压缩;因穿孔纸带在企业中已很少使用,这部分内容也可以删减;由于高职学生主要是技能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对理论性太强、岗位实用性较低的内容进行删减,突出实践技能性强的教学内容,所以对数控加工的原理也可以只进行简单讲解,还应将教材中内容接近的部分进行合并。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对《数控编程》课程教学内容按不同要求进行编排。如对于机械制造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主要讲授数控机床机械结构、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计算机辅助编程。对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讲授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编程、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编程。这样,《数控编程》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就体现了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同时要注重汲取近期先进制造技术和数控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注重知识的前后连贯,注重基础知识的完整性。

2.教材是教学改革的物化成果。

在确定了课程基本内容后,教材的编写就成为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数控编程》课程教材的建设中,应以课程的基本要求为基础。以教材设计的教学目标分类原则为理论指导,进行高职高专《数控编程》教材的编写。根据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论,笔者认为可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等5个类别。知识级涉及的主要是心理过程的记忆。本课程知识级主要教学目标是:数控编程基本概念的名称、定义;数控编程中的基本规则以及数控编程中常用代码的意义、用途。"理解" 是能力发展的一个基本层次,是对知识材料的转换、解释、推断。本课程理解级教学目标是理解数控编程的定义、字与字的功能、程序格式;解释坐标系规则、定义,并识别各典型机床坐标系;理解数学处理的基本方法;解释常用代码的定义、使用方法及编写格式,各代码间的区别与联系;理解典型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的基础(机床主要功能、加工工艺范围、工艺装备、编程特点等)。"应用"是将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新问题。本课程应用级主要教学目标:掌握典型数控机床的常规编程方法;进行一般形状零件加工程序的分析及编制。"分析" 是对一项信息,找出其构成的要素或部分,使得观念中相关的层次更为清楚,并且使得观念与观念的关系更为明白。本课程分析级主要教学目标:分析数控机床编程中,各项功能的适用场合,并使用其进行编程;对典型数控机床的对刀调整、工作台调整、程序调整等进行分析,并确定正确方法。综合是将多元素或部分加以组合以形成一个整体。本课程中"综合" 级教学目标主要表现为能对较复杂零件进行数控加 程序的多方案比较,对较复杂零件进行工艺、程序、加工调整分析,并确定加工方案。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基本精神是教学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这是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遵循这一原则能有效提高教材的科学性、适用性和针对性。高职教材的编写必须要遵循这一基本理论,才能形成高职教材的特色。

3.教学手段的改革

媒体与手段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 通讯技术和传媒手段迅猛发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应随着科学的发展而改变。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合现代学习的要求,取而代之的将是录音、幻灯、录像、电视,特别是多媒体电脑,以其丰富的信息储备、快速的运行速度、强烈的感染力成为教师首选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数控编程》课程的教学,可以使教学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过去学生在学习《数控编程》课程时,普遍感觉这门课枯燥、难学,但如果利用电子教案,采用多媒体形式组织教学,同时利用数控加工的仿真软件,对学生编制出的数控程序进行仿真加工,这样就会使教学直观、形象,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觉数控编程不但易懂、易学,而且实用,这样就会对《数控编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学好这门课也就不是难事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数控编程》课程的教学也可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利用率。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做笔记。有些同学往往顾了做笔记就顾上听课,常常一堂课下来,笔记做了不少,但脑子却是一片空白。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学生无需做笔记,只须专心听课,课后将电子教案一COPY就行了,复习时也非常轻松,而且多媒体课件的信息量也非常丰富,还可以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另外,传统的授课方法,不但板书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且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学效果也较差。但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就会大大节约课堂的教学时间,提高课堂的利用率

4.考试方法的改革

考试是教师和学生每学期都必须经历的事情。学生可以通过考试,对学期所学课程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复习;教师也以通过考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自己的教学教学效果。然而,采用什么样的考试方法,怎样考核学生,是十分重要的。好的考试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善学生学习的风气,促进教学。为了寻找一种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考试方法,我认为有必要对目前的考试方法进行改革。考试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才能反映学生各方面能力水平。考试成绩可以由三项内容组成:笔试(50%)+操作考试(30%)+综合考试(20%)=总成绩(100%)。1)笔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50分);试卷可以采用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的办法,这样真正做到"教考分离"。2)操作考试:主要考核学生操作数控机床基本技能(30分);3)综合考试:每个学生独立加工一个零件,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0分)。

5.实践教学的改革

高职专业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强。为此,必须要重点建设好与理论教学体系互相联系、相互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必须与实践教学体系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数控编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达到数控技术和其他机械类专业对本课程的要求,必须建立本课程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即数控机床结构及编程实验──数控机床操作实训──综合实践训练。

1)课程实验 主要开设数控机床结构实验,使学生了解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同时开设数控编程的实验,包括①手工编程:每个学生一台模拟编程器,完成数控车床、铣床编程训练。②计算机辅助编程(自动编程)。每个学生一台计算机及配套CAD/CAM软件,完成复杂形状零件自动编程训练,通过编程训练使学生掌握数控编程的方法和技巧。

2)数控机床操作实训 对学生进行数控车床、铣床和加工中心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程序输入、刀具参数设置、机床调整、机床维护知识,使学生能够操作数控机床并加工出合格零件,培养学生操作机床的基本技能。

3)综合实践训练 学生自己选择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分析零件结构、制订工艺过程、工艺路线,选择数控机床、刀具、夹具等,编制加工程序,自己动手操作加工出零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4):163-279.

[2]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3(3):63.

第8篇: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范文

普通机床经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历史。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自动化,精密机械与测量等技术的发展与综合应用,生产了机电一体化的新型机床一一数控机床。数控机床一经使用就显示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使原来不能解决的许多问题,找到了科学解决的途径。

数控车床是数字程序控制车床的简称,它集通用性好的万能型车床、加工精度高的精密型车床和加工效率高的专用型车床的特点于一身,是国内使用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种数控机床,也是是一种通过数字信息,控制机床按给定的运动轨迹,进行自动加工的机电一体化的加工装备,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数控机床已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制造业中,数控机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

时光如流水,两周的时间转眼即逝,这次暑期实习给我的体会是:

①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数控机床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了一些材料的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了数控机床方面的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床生产上的应用。

② 在数控机床的生产装配以及调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

③ 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④ 这次实习,让我们明白做事要认真小心细致,不得有半点马虎。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坚强不屈的本质,不到最后一秒决不放弃的毅力!

⑤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是的,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经过这次实习,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就比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尽量虚心求教。要搞好人际关系并不仅仅限于本部门,还要跟别的部门例如市场部的同事相处好,那工作起来的效率才高,人们所说的“和气生财”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无道理的。而且在工作中常与前辈们聊聊天不仅可以放松一下神经,而且可以学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尽管许多情况我们不一定遇到,可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底,也算是此次实习的其中一个目的了。

第9篇: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范文

普通机床经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历史。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自动化,精密机械与测量等技术的发展与综合应用,生产了机电一体化的新型机床一一数控机床。数控机床一经使用就显示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使原来不能解决的许多问题,找到了科学解

决的途径。

数控车床是数字程序控制车床的简称,它集通用性好的万能型车床、加工精度高的精密型车床和加工效率高的专用型车床的特点于一身,是国内使用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种数控机床,也是是一种通过数字信息,控制机床按给定的运动轨迹,进行自动加工的机电一体化的加工装备,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数控机床已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制造业中,数控机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

时光如流水,两周的时间转眼即逝,这次暑期实习给我的体会是:

①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数控机床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了一些材料的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了数控机床方面的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床生产上的应用。

②在数控机床的生产装配以及调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

③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④这次实习,让我们明白做事要认真小心细致,不得有半点马虎。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坚强不屈的本质,不到最后一秒决不放弃的毅力!

⑤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是的,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经过这次实习,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就比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尽量虚心求教。要搞好人际关系并不仅仅限于本部门,还要跟别的部门例如市场部的同事相处好,那工作起来的效率才高,人们所说的“和气生财”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无道理的。而且在工作中常与前辈们聊聊天不仅可以放松一下神经,而且可以学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尽管许多情况我们不一定遇到,可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底,也算是此次实习的其中一个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