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绩效审计实施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渗水;排水管;方案设计
1渗水排水设施的研究背景
在厨房和卫生间安装水龙头之前,需要先对房间结构进行排管工作,排管的部分分为地上和地下,地上的管道一般紧贴并固定在靠墙拐角的位置,不影响实际美观的情况下,又便于维修和检查,地下的部分需要先预埋,再进行周围高度差的填充,最后进行铺砖。地下的管道常常会出现泄漏的情况,使得水溢出管道进入填充层,使得填充层与瓷砖之间的空隙达到饱和,导致瓷砖地面发生渗水的情况,这类情况补修较为麻烦,严重的需要将瓷砖砸掉重新预埋。
2渗水排水器的技术内容
2.1渗水排水器的概述
未解决上述渗水问题,本文将提出一种渗水排水器的技术方案。1固定块、2弹性卡、3凸起、4卡槽、5凹槽、6第一排水管、7入水口、8第二螺纹接口、9限位块、10出水口、11转动板、12第一螺纹接口、13对位槽、14卡销、15转轴、16轴孔、17垫高层、18第二排水管这种渗水排水器,包括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第一排水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槽,卡槽的内部设有凹槽。第二排水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固定块,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卡,弹性卡的表面设有凸起,卡接凹槽,第一排水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对位槽,第二排水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卡销,对位槽的内部套接卡销。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两侧均设有入水口,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垫高层,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端口位置均设有第一螺纹接口。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端口设有出水口,出水口的一端设有第二螺纹接口,第二螺纹接口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接口。出水口的外侧焊接有轴孔,轴孔的内部穿过出水口轴连接有转轴,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板。出水口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一侧紧贴转动板的表面。
2.2渗水排水器的具体实施操作
第一排水管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槽4,卡槽4的内部设有凹槽5,第二排水管18的上端固定连接固定块1,固定块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卡2,弹性卡2由正六边形的橡胶材料制成,便于两个排水管的拆卸和安装。弹性卡2的表面设有凸起3,凸起3卡接凹槽5,第一排水管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对位槽13,第二排水管18的下端固定连接卡销14,对位槽13的内部套接卡销14,起到辅助固定以及位置固定的效果。第一排水管6和第二排水管18的两侧均设有入水口7,第一排水管6和第二排水管1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垫高层17,垫高层17可由PVC高级塑料制成,PVC材料强度好,耐久度好,适合装修等工艺使用。垫高层17两端的高度不高于入水口7的下端,防止阻挡水流进入两个排水管,垫高层17的位置与第一螺纹接口12的位置相对应,便于水流流出两个排水管。第一排水管6和第二排水管18的端口位置均设有第一螺纹接口12,第一排水管6和第二排水管18的端口设有出水口10,出水口10的一端设有第二螺纹接口8,第二螺纹接口8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接口12,出水口10的外侧焊接有轴孔16,轴孔16的内部穿过出水口10轴连接有转轴15,转轴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1,出水口10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能够防止回水的情况发生,限位块9的一侧紧贴转动板11的表面。
2.3渗水排水器的工作原理
当地下水管铺设完毕时,为防止后期出现漏水的情况,在管道两侧假设渗水排水器,将排水器紧贴管道两侧放置,然后进行填充层的铺设,通过弹性卡2卡接卡槽4能够将第一排水管6和第二排水管18连接在一起,同时弹性卡2的结构便于拆卸和安装,同时卡销14进入对位槽13内,对位槽13起到辅助固定以及位置固定的效果,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利用出水口10内的第二螺纹接口8螺纹连接第一螺纹结构12,使得出水口10与两个排水管连接在一起,当地下管道出现漏水的情况时,水位到达入水口7的位置,水会进入两个排水管内,垫高层17能够增加管道内部的高度,使得水流的效果得到增加,水流会通过两个排水管进入出水口10。通过水压,使得转动板11转动将水放出去。当外部排水系统出现故障时,限位块9能够起到限制位置的作用,防止转动板11由于外界水流压力而转动。
3渗水排水器的设计优点
摘 要 公安消防部队的审计工作是对部队的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实施的专门监督与服务。在消防部队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新形势下消防部队审计工作中存在的挑战性问题及对策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公安消防部队 审计工作 问题及对策
公安消防部队的审计工作是在各级公安机关及部队党委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部队的《条例》、《条令》以各项规章制度,对部队的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实施的专门监督与服务。近几年来,公安消防部队的审计工作围绕消防中心工作,在严肃财经纪律、查错纠弊防风险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在消防部队建设方面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但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目前消防部队审计工作中许许多多的问题,是制约消防部队审计工作发展、限制内部审计服务水平提升的瓶颈,是对消防部队审计工作的新挑战。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新形势下消防部队审计工作中存在的挑战性问题及对策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公安消防部队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性问题
(一)公安消防部队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基本特征,而我国的内部审计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定位不准确的倾向,职能尚未充分发挥。据调查了解,山东省公安消防部队审计机构单独设置的支队并不多,人员不到位,有的是同纪委合署办公,有的审计员是财务人员兼职,开展工作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公安消防部队内部审计意识不强。据调查了解,许多官兵对审计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公安消防部队内部审计工作是劳神费力、多此一举,经常开展审计会影响部队正常的工作秩序;或者从内心对审计工作存在抵触情绪,认为就是来找问题、挑毛病的,从而不配合审计,甚至藏匿各种财务资料,在审计中设置种种障碍,致使一些较深层次的问题难以查实。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审计风险增加,一定程度上导致审计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三)公安消防部队内部审计意见、决定执行力不强。由于许多官兵认识不到位、审计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审计出来的问题,被审单位整改不到位。审计人员经过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经过充分论证,下达的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被审计单位并不按照要求认真执行,特别涉及到经济处罚,更是难以到位,形成屡审屡犯的恶性循环。
(四)公安消防部队内部审计队伍自身素质不强。目前消防部队审计人员成分结构复杂,有的懂财务,但有的并不十分了解财务知识,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没有熟练掌握审计、财经法规及审计程序的各个环节,新形势下财务执法环境不断变化,而审计人员的知识却没有得到及时更新,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主观上又受怕麻烦、怕得罪人等畏难思想的影响,未将问题查清查透,查处随意性大,客观上形成审计不作为或少作为。
二、解决的办法及对策
近年来山东消防总队高度重视上述问题,始终将内部审计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笔者认为,新时期的公安消防部队的审计工作应进一步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争取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树立审计权威。公安消防部队内部审计为单位党委实施经济决策服务,同时为消防中心工作服务,更是加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关键在于领导的信任和支持,只有充分树立审计权威,才能使审计工作大有可为。一方面是各级领导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予以真正的重视,纳入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在实践中建立健全审计工作机制,充分运用审计成果。另一方面,部队内审部门在工作中应及时向领导报告情况并提出建议,真正为领导当好参谋,坚持原则,为领导把好关。近几年来,山东省消防总队针对所属单位多、资金量大、财务状况较为复杂的特点,一直坚持将接受审计监督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措施。自2002年以来,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公安现役部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基本建设工程审计、物资(服务)集中采购审计、信息系统工程审计、对外有偿服务及保障性企业审计、专项、专案审计。通过一系列的审计活动,部队各级财务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违纪违规问题大幅下降,进一步规范了内部财务管理。
(二)督促健全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内部审计工作要同部队各项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全面审计,突出重点。要结合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部队实际,对原制定的规范、制度、办法重新进行修订,及时督促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主动配合政工、纪检、财务部门狠抓制度的落实,进一步推动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三)强化部队审计服务意识,营造和谐审计环境。审计既具有监督职能,更具有服务职能。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全局、狠抓落实”的理念,必须明确服务是宗旨、监督是手段,从定位上由“监督制约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使审计与被审计对象的关系更趋于和谐;从宣传上加大教育感化力度,营造“尊重审计、支持审计、自觉接受审计”的工作氛围;从方式上推行“参与式”的内部审计,将内部控制关口前移,重心前移,从传统的事后控制向事前、事中和全过程转变,使广大官兵充分认识到部队内部审计工作 “保健医生”和“预警装置”的特殊职能。
(四)创新审计方法,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全面贯彻落实审计准则是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举措。要搞好审计,首要的是创新审计方式,积极改进工作方法。一是要在结合上下功夫。要坚持多种审计类型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如财务收支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审查问题与促进整改相结合,上级审计与内部审计相结合,审计监督与其他部门监督相结合等等,这些结合,对于整合审计资源,加大审计力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要创新审计技术方法。以审计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建立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继续探索信息系统审计方法,使其成为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三是要积极探索跟踪审计。对一些重大投资、基建项目、金盾工程建设项目要实行跟踪审计,要把问题发现在前面,问题查出提越早、解决地越快,损失就越小。要认真研究跟踪审计的工作思路、介入时间和具体流程,始终坚持审计的独立性,不断提高跟踪审计的质量及水平。
关键词:绩效审计;两条主线;现场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近年来,随着绩效审计的逐步深入开展,绩效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纵观绩效审计,专项资金因其用途的特定性、法律法规界定较为明晰,常常成为审计机关在开展绩效审计时普遍选择的审计对象。在对深圳市四所中学2008-2010年教育经费投入情况进行的绩效审计调查,尝试对综合部门预算经费、专项资金预算、其他来源的资金等具备共性的经费、资金的使用来看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的绩效。在被审计单位选择上,选择了四所管理体制较为接近的中学,以审计方式进行微观观察各所学校的绩效,并找出具备共性或者特性的问题,以期为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有意义的审计建议。从剖析这一典型审计案例来看绩效审计,如何在规定的审计时间内在现场审计中理清头绪、尽快找到关键控制环节?在实际审计工作中,我们牢牢把握住一个中心遵循两条主线进行审计。
一、以明确清晰的审计目标为中心,为绩效审计调查指明方向
一个中心即审计目标,审计方案制定、实施审计内容、审计证据收集始终围绕审计目标进行,保证审计方向不偏离。在审计项目实施前,事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审前调查,收集的资料包括经费来源、核算管理体制、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涉及学校管理的人、财、物等方面。通过审前调查,明确审计目标为:资金的管理、分配及使用是否合法合规、是否获得有效使用,在审计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绩效评价,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审计建议,促进全市优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教育投入的均衡化。
明确审计目标后,如何实现审计目标?这需要在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时予以细化落实,而且具备可操作性。我们根据审计目标,从资金收支、设施购置和使用、总体评价三个方面细化审计内容,每项审计内容评估可能存在的问题,列出审计的重点。同时为便于审计人员操作执行,还根据审计需要掌握的情况制作财政拨款/教育费附加/采购预算审计调查表、人员情况审计调查表、教学设施情况审计调查表。这些调查表设计尽可能的涵盖经费收入的主要来源,支出的主要范围。在审计中,调查表发放到各学校填写后审计人员予以复核,从而可以快速获得对学校教育经费、各项设施设备详细情况的数据,掌握总体情况,为下一步查找问题存在的关键环节打下基础。详实的审计实施方案使现场审计有章可循,有条不紊的朝审计目标推进。
二、遵循两条主线开展现场审计
两条主线即资金收支主线和绩效评价主线,两条主线将审计实施方案的审计内容串联起来,二者既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
(一)资金收支主线
通过审前调查,我们了解到四所中学2008-2010年三年财政拨款等各项收入合计11.39亿元,支出11.25亿元,收支规模较大,时间跨越三年。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资金收支中提高审计效率迅速的查找问题?为此,在审计方法上,我们借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经验,以预算为纲、以资金走向为切入线索、以重要预算项目为重点进行审计,点面结合,即既掌握全面的、总体的收支情况,又在沿着资金走向、预算项目追踪过程中查找薄弱环节,找出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在技术手段上,借助计算机辅助审计,充分利用其快速查询、数据导出的功能,将导出的数据与预算安排的资金进行项目匹配。
初步审计调查发现,2008-2010年度四所学校财政预算安排自行采购项目预算数与实际项目支出数一致,无超支或结余。审计组根据经验判断这种情况与常理不符,自行采购环节存在问题。由于采购行为经常跨年度,为查找到审计证据,审计组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导出的数据,以抽丝剥茧的耐心,对50多个项目跨年度采购资金使用进行逐年滚动、跨年累计每笔项目收支的方式进行分析跟踪。经过审计匹配查证,发现学校通过将一笔项目购置支出拆分入账、列支自行采购项目以外的支出、采购项目资金(包括已经采购完毕的项目结余)相互调剂等多种手段来以填补预算与实际的差异,将预算安排资金全部使用完毕。其中:甲学校在自行采购项目预算中列支其他非项目支出合计19.64万元、项目间相互调剂使用的项目款合计12.83万元;乙中学在自行采购项目预算中列支其他非项目支出合计80.27万元、项目间相互调剂使用的项目款合计89.86万元。
(二)绩效评价主线
(一)了解所审计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所谓农业“综合”开发,既指开发方式的综合,也包含资金来源的综合、各部门协调行动的综合以及指标效益的综合。因为,审计人员不仅应查阅项目档案,了解项目基本情况,还应组织召开由县农发部门、项目所在乡镇干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管理人员介绍项目建设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组织召开受益农户、村委会干部、项目建设相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他们对项目建设的不同看法和反映。通过召开座谈会,倾听干部和群众的呼声,关注不同人员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反映,获取有价值意见,找到项目建设的薄弱环节,找准审计重点。
(二)应进行实地调查前文提到
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的特点之一是关注最终的绩效。因此,审计人员不应仅只通过层层上报的统计数据来做出评价,还应通过实地勘察项目现场与调查询问相结合来进行。对照上级下达的项目计划(或项目验收报告)实地进行清点,看项目的具体建设情况以及已建成项目设施发挥作用的情况,看是否存在已建项目被毁损、废弃或无法正常发挥效用的现象,如仓库、道路是否实际已建成,宽度是否符合要求标准;产业化项目工厂是否正常运转,是否达到了设计生产能力,产品销路如何,是否带动农民增收。把项目实施的效果与项目实施方案加以对照,求证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真实性。
(三)将项目专账与原始大账进行比对
仔细检查原始凭证根据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的要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资金应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同时实行财政无偿资金县级报账制。在审计实践中,项目实施单位往往无法做到专账核算,通常仅根据原始凭证的复印件来做出一份项目的备查账。因此,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对项目实施单位的原始账目进行比对审核,尤其是必须检查原始凭证,包括发票是否真实。应查询企业所在地的工商登记信息,如果发票开具人已注销、吊销还在开票,则需警惕经营活动的真实性。一旦发票被认定是假的,结合业务的真伪,需进一步跟踪资金流向,看是否存在套取资金、贪污行贿等问题;发票的内容是否与购销合同、验收报告、实物一致;发票开具人是否与购销合同的供货方、资金汇入方、验收报告中的供货方一致;如果发票中的内容与购销合同不一致,资金汇入方与发票开具人不一致,或者发票开具人取得支票后直接背书,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四)跟踪项目资金流向
这主要从财政部门管理的专户入手,根据县级报账的财务情况,沿着资金的流向轨迹,通过项目建设合同、资金拨付申请书,分别对项目所涉及的资金拨付部门、项目的组织实施单位、工程的建设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延伸审计或调查。重点审查项目的前期工作费和科技培训费等是否被开发主管部门挪作事业费使用;审查资金拨付部门是否及时足额拨付项目资金,是否存在截留、挪用、虚报冒领骗取项目资金的问题,同时,也能发现下级财政虚假配套项目资金的问题;审查建设单位项目支出的真实性,是否存在利用虚假工程结报而套取国家财政资金用于其他政府形象工程的问题。
二、审计中的几点体会
(一)项目建设、验收、检查等环节流于形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自80年代末实施以来,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相对比较完善。无论是项目的立项、建设、验收、检查,还是财政资金的拨付、使用等均有一系列的体系和监管。然而在实际审计中发现,体系虽然完备,但执行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尽管项目库、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初步设计、项目实施方案等各类文件资料齐全,但存在项目实施方案、项目验收报告、项目建设实际三者不一致情况;项目主管单位在项目验收时存在走过场,未能严格按相关制度认真履行职责的现象。
(二)项目建设不规范,项目建设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
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第三道防线,其目的是为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为使内部审计能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对内部审计项目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涵义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规定:内部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是指为合理保证审计项目的实施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的控制程序与方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具体包括内部审计机构为确保其审计项目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对审计立项、审计准备、审计测试、审计报告、审计追踪、项目评价等完整审计程序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它是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对自身活动进行控制的自律行为,它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各个环节。
二、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加强项目质量控制是推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生命,而审计项目质量则是内部审计质量的灵魂。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提高审计质量,必然给内部审计自身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首先是有利于提高审计部门的地位,“有为才能有位”,高质量的审计项目容易得到领导的重视,被审计单位的尊重,树立内审的良好形象,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履行职责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其次是有利于审计队伍素质的提高,通过对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使审计人员对素质要求有了新的标准和认识,审计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将会在外界压力、自身动力的双重作用下得到提高,以更好的适应业务发展对内部审计的需要。可以说,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完善是在不断提高其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的,提高审计项目质量是推动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2.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项目质量的控制现状需要加强项目质量控制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项目质量的控制现状重点表现为“三重三轻”:即“重审计实施、轻审计准备”,审计方案可操作性不强,审计实施与审计方案“两张皮”,造成审计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影响项目质量;“重审计问题、轻审计规范”,审计取证不齐全,工作底稿不规范,审计定性不准确;“重审计报告、轻整改落实”,使审计的效能大打折扣。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以便对以上控制缺陷“纠偏”和其他控制环节“防患于未然”。
3.加强项目质量控制是规避审计风险的有效手段
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势必存在内部审计风险。在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现阶段,决定内部审计风险大小的直接因素就是内部审计项目质量的高低,二者之间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内部审计项目质量越高,审计风险就越小;反之,则审计风险越大。所以控制和降低审计风险的核心在于提高内部审计项目质量。只有加强对审计项目各环节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才能有效地保证审计工作质量,规范审计工作行为,最大限度地规避审计风险。
4.加强项目质量控制是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的完善提供实践基础
科学的理论来源于科学的实践,在不断强化项目质量控制的实践过程中积极地总结经验教训、寻找规律,将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准则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措施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是一个过程,包括立项、准备、实施、报告、后续等各环节。以下则是审计项目各环节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1.立项阶段的质量控制
高度重视立项阶段的质量控制。首先,内部审计立项应以本组织风险评估为基础,以帮助组织实现目标,为组织提供增值服务为目的,时刻跟上组织前进的步伐,配合组织发展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审计,尤其关键的是内部审计项目的立项要能体现组织不断发展变化的审计需求。其次,为保证项目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就需要适当控制和缩小审计范围。根据以往审计经验,在没有特定需要情况下,适宜采用“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术,一次审计只针对某一个管理环节或一个业务事项进行深入细致的审计,尽量减少盲目的泛泛的全面审计。有利于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把握及控制审计的风险。因此,项目立项把握的好,在总体不断拓展审计范围和影响的同时细化审计项目分类,在每个审计项目上力求做深做透,就会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在前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2.准备过程的质量控制
准备阶段是整个项目的基础,在项目前期做好各项质量控制,不仅能从开始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而且可以节约具体审计过程的时间和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加强审前准备的质量控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配备与审计项目相适宜的审计组成员。内部审计部门在配备相应的项目成员时应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审计人员应符合客观性的要求。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修订的《职业道德规范》中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展示其最大限度地职业客观”。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审计部门负责人不应委派那些可能有利害冲突或偏见的审计人员参与该项目的审计,以保证审计人员公正客观、不偏不倚。二是,审计人员应符合专业胜任的要求。《职业道德规范》中同时要求,内部审计师在开展业务时,应具备专业能力和应有的职业审慎性。作为内部审计项目组人员的组成,需要基本的胜任能力,才能基本保证项目质量。
(2)把好审前调查关,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审前调查是保证项目质量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凡是审计效果比较突出、审计质量比较高的审计项目,都进行了充分的审前调查。审计调查应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内控状况及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管理方式和信息系统的主要变化。调查结束后,审计组应执行分析性程序,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明确潜在的关键控制点、控制缺陷或控制过度的情况,对被审计事项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作出合理评估,初步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只有把审前调查作为审计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真抓好,才能编制出行之有效的审计实施方案,确保高质量地实现审计目标。
(3)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实施方案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龙头”。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应具备三个特征。第一,它从根本上规定了项目的方向,是指导审计人员现场作业的“路线图”,对实施项目起着全面控制的作用;第二,它是执行审计和质量检查的标准。依照实施方案,管理者可以判断审计人员审了什么、怎么审的、结果怎样,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人员的随意性;第三,它是审计报告的基础,好的实施方案已基本摸清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使现场实施有的放矢,审计报告也就水到渠成了。
3.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
审计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整个项目质量保证的核心。因此,必须强化实施过程的控制,以保证项目质量,降低项目总体风险。现场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关键在于严格执行审计程序,规范业务操作,重点把握好两方面的质量控制。其一,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审计证据为内部审计人员作出审计结论和建议提供了依据,是项目质量的核心。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包括三点:一是要明确审计取证的范围。审计证据要足以支持审计报告和审计结论中揭示的问题。二是要规范审计取证的方法。为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应根据取证的要求不同,对取证方法有所侧重,以规范审计取证行为。三是要恰当处理和评价审计证据。内审人员应要求证据的提供者进行签名或盖章,确认其来源真实,证据有效。无法获取签名盖章的证据,应当了解原因,并在底稿中注明原因和日期;评价审计证据时,应当考虑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及证据来源的可靠程度。其二,审计底稿的质量控制。审计底稿是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和道德风险的一个关键环节。编制工作底稿时,应遵循工作底稿的质量要求,做到内容完整、记录清晰、结论明确,客观反映项目计划与审计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情况,并包括与形成审计结论和建议有关的所有重要事项。保证认定事实客观存在、问题性质判断准确、审计建议合理专业。
4.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
审计报告是审计监督活动的“产品”,是实施审计后,对审计项目做出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是审计风险的最终载体,要想提高审计项目的质量,重视审计报告的撰写是非常必要的。审计报告应当客观、完整、清晰、及时、具有建设性,并体现重要性原则。审计报告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复核审定和最终审定控制。审核重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审计报告是否以审计底稿为基础,问题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对审计底稿不能充分支持审计报告、但必须在报告中揭示的情况,责成审计组继续深入检查,将工作底稿补充完整。二是审计报告是否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引用法规条文是否有效、准确。三是审计报告是否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为原则,问题定性是否正确,评价是否到位。四是审计报告是否以帮、促为出发点,审计建议是否可行,对被审计单位目前或未来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否具有指导意义。五是审计报告结构是否合理,报告的层次是否按问题的重要性排列,用词是否恰当,审计报告作为专业文书,应切忌用华丽辞藻或修饰的方法等。
5.审计项目后期及后续的质量控制
做好以下项目后期及后续的质量控制,对于提升以后项目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认真开展项目总结。每一个审计项目结束后,项目组长要认真组织开展项目总结,提出本次项目开展中的不足并指明今后类似项目中应注意的事项。审计总结是内部审计部门的宝贵财富,对今后的审计工作有极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有利于不断提高审计项目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
(2)后续审计质量控制。后续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用以确认管理层针对已报告的业务发现和建议所采取的行动是否适当、有效和及时的过程。为保证后续审计的质量得到控制,首先,应将后续审计的责任在内部审计部门的书面章程中得到明确。其次,在后续审计中,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审计发现问题的风险是否得到控制,加强审计人员对风险接受程度的准确判断,以规避审计风险,保证项目质量。
6.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其他配套措施
(1)建立审计项目督导的平行作业机制。审计项目督导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内审项目质量的高低。针对目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由于受人员、机构编制等因素的制约,审计项目的督导缺乏实质内容,仅仅是对审计方案和审计报告做象征性复核,在深度和广度上还不能达到项目质量控制得要求。因此,应建立审计项目督导的平行作业机制。明确审计项目的督导工作应贯穿于项目的始终,保证对项目各环节督导的质量控制。
(2)不断完善审计绩效考评机制,引导审计项目资源合理配置。绩效考评的目的本身是奖勤罚懒,但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实际运行的情况看,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基本采用矩阵式组织方式,一个审计项目中的审计人员受本科室和项目组的双重领导,而这双重领导出于各自利益出发,可能会将不具备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选入项目组,这势必影响审计项目的质量,加大审计风险。因此,内审部门应不断完善审计绩效考评机制,引导审计项目资源合理配置,保证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只有不断提高项目质量的控制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内部审计质量的整体提升,从而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2005年5月.
[2]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编译,《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专业实务框架》,2005年8月.
第一条为了切实加强和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上级部门专项资金分类管理办法及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专项资金是指除正常经费以外,由本级财政预算内、外、财政专户拨付及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拨入的具有指定用途的各项财政资金。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的资金范围包括:农业重点项目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退耕还林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含以工代赈资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资金、沼气池建设资金、县乡道路建设资金、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国债资金等。
第四条实行报账制的财政专项资金,必须做到资金安排到项目,支出核算到项目,按批准的建设内容和工程进度进行报账。
第五条财政专项资金必须独立核算,实行专收专支,一律不得与部门(单位)经费混淆。
第二章管理和使用原则
第六条公共财政原则。财政专项资金属于公共资源,应服从政府宏观战略部署,应符合公共财政投资方向和方式,满足政府公共支出方面的需求。
第七条专款专用原则。财政专项资金必须按中、省、市、区批准的项目投资计划或区政府审批的项目实施方案集中使用,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挤占或挪用。
第八条政府采购原则。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符合政府采购要求的,应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办理。降低工程成本。
第九条绩效考评原则。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制度,制定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办法,加强专项资金的“追踪问效”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三章管理职责
第十条区财政局是全区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部门,各主管部门(单位),项目实施单位和乡镇应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做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单位)和项目实施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项目计划,实施方案,合理安排和使用财政专项资金。
第十二条区财政部门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的主要职责:负责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贯彻执行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办法;参与财政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的编制,建立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参与审定项目实施方案;下达财政专项资金支出预算;选择财政专项资金报账的具体形式,组织实施资金报账工作,审批报账支出;参与项目招投标;参与项目竣工验收,审批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负责对建成项目形成固定资产的监交、监管工作。
第十三条项目主管部门(单位)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的主要职责:对财政专项资金负有监督管理职能,负责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负责财政专项资金项目计划(项目可行性报告、标准文本)的编制,对项目进行评估论证;负责项目的计划执行,选择项目实施单位,负责项目实施责任书和合同书签订,审查项目实施方案,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进行分析报告;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出具工程竣工验收意见书;对项目实施单位的费用支出进行审核,提出报账意见后,提请财政部门审批报账,对报账单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负责。
第十四条项目实施单位在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中的主要职责:贯彻执行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建设的各项规章度,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编制项目工程概预算和实施方案;按照主管部门下达的项目计划和区政府批复的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办理工程与设备价款结算,控制费用性支出,合理有效使用工程建设资金,及时上报工程进度和用款计划,按程序申请报账;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编制项目效益分析报告,接受有关部门对施工项目的监督检查和工程监理等。
第四章资金拨付程序
第十五条区财政部门必须设立财政专项资金专户。财政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计划拨付”的方式进行管理、采取转账方式办理支出,一律不得办理提取现金业务。
第十六条财政专项资金拨付必须严格履行审批程序。项目主管部门(单位、乡镇)按项目批复计划和实施方案拿出资金使用计划,签字盖章后送交区财政局审核拨付。项目实施前期拨付总资金的30%,其余部分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分期拨付。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工程完工决算后财政部门预留10%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待工程完工交付使用1年后,如未发现质量问题,项目实施单位提出申请,经项目主管部门(单位)审核同意,财政部门拨付工程质量保证金。
第十七条各项目主管部门(单位、乡镇)向区财政局申请拨付专项资金时,必须填写“财政专项资金用款审批表”经项目主管部门(单位、乡镇)、财政部门审批后,由区财政局根据上级下达的文件指标和资金到户情况,下达拨款文件,根据项目进度拨付项目资金。
第十八条为减少中转环节,提高效率,财政专项资金拨付采取“直通车”办法,项目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或供货商。
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缓或停止拨付资金。
(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的;
(二)擅自改变项目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的;
(三)资金未按要求实行专款专用的;
(四)有重大工程质量问题,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的;
(五)未按项目工程进度及时报账的;
(六)未按规定要求报送季度(分月)用款计划或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
(七)结算手续不完备,支付审批程序不规范的。
第五章资金报账程序
第二十条实行区级财政报账制的项目,区财政部门设立财政资金报账专户,项目实施单位将由项目工程技术员、工程监理、经办人、项目负责人审核签字的支出单据和相关会计资料汇总后报项目主管部门(单位),经主管部门(单位)项目主管和主要负责人签字同意后到区财政局报账,参照《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进行报账。
第二十一条对下列情况,财政部门或项目主管部门(单位)不予报账:
(一)未经批准立项的建设项目;
(二)不按要求提供有效报账文件和凭证的;
(三)项目主管部门(单位)没有审签的;
(四)拼盘项目中其他资金不及时、足额到位的;
(五)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支出的;
(六)工程质量发生问题,经检查限期整改的而未整改的;
(七)扩大指出范围及支出项目不合理的。
第六章项目实施和调整
第二十二条项目批准立项后,由项目主管部门(单位)负责组织执行。项目完工后,主管部门应及时向审计部门提出项目审计申请,接受审计监督。
第二十三条项目主管部门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的项目实施责任书和项目实施合同书,应明确项目类别、名称、建设地点、建设期、项目总概算、责任人、违约责任及处罚措施等。
第二十四条财政专项资金必须专项用于已批准的建设项目、不能挤占、挪用或随意调整。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的项目,必须按原程序申报,经批准后方可调整使用。
第七章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财政、审计、监察部门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财政专项资金实施单位要按月及时向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报告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对项目单位不按规定使用资金的,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可停拨项目资金或终止项目执行。
第二十七条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要配合上级或本级审计和相关部门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审计或检查。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照预算或者用款计划使用专项资金的;
(二)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专项资金的;
(三)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的;
关键词:审计规范 理念 创新
国家审计是行政行为,面临很大的风险,要确保审计质量,充分体现审计的严肃性和威慑力,必须不断加强审计的规范化建设,在实施审计过程中严格遵循审计规范。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且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
一、审计必须严格执行规范。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要保证审计项目的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必须严格执行审计规范,不断强化审计规范化建设。
(一)审计项目要坚持操作规范。国家审计是一种行政行为,必须严格按照行政程序进行。就某个审计项目而言,要做到操作规范,应当把握好以下环节。
1、把握好审计立项环节。审计立项就是确定具体审计项目,要做到三个围绕,即:围绕当地经济工作中心;围绕领导关心的难点和重点;围绕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审计立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审计基本准则》,项目一旦确定并上报,不得随意更改。
2、把握好审计方案环节。审计方案一般包括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两种。其中实施方案尤为重要。按照《审计机关审计方案准则》的要求,制定方案必须着重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方案内容要有针对性。要认真做好审前调查,摸清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二是方案内容要有操作性。要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起草方案,明确审计目标、重点和具体操作步骤、方法;三是方案内容要有实用性。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制定的方案要尽量贴近实际。经领导审批、确定的审计方案,要严格遵照执行,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案,但必须报领导审批。
3、把握好审计实施环节。根据《审计机关审计证据准则》和《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规定,既要精心组织审计力量,明确目标任务;又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在审计中善于发现疑点,查深查透,搜集好证据,并编制好工作底稿;也要处理好依法审计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审计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和经济发展服务;更要严格审计程序,规范操作,切实防范审计风险。
4、把握好审计报告环节。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必须遵照《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关于“内容完整、结构合理、观点明确、用词恰当、格式规范”的要求,关键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报告内容要翔实,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二是报告要突出重点,要抓住主要问题;三是报告的语言要朴实,要以非专业人员看得懂为标准,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二)审计人员要自觉执行规范。审计项目质量的高低,说到底,就是检验审计人员素质高低的试金石。为了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严肃审计纪律,国家审计署专门制定了《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其中包括审计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责任”。
二、审计也要不断开拓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步伐的加快,作为经济监督的审计工作应该在坚持规范操作的同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原审计长李金华曾说过,审计创新是审计发展的推动力。因此我们要把审计创新摆在战略的高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以质量求创新,不断推进审计事业发展。
(一)审计工作思路、战略要创新。我们要认清形势,增强依法审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把握审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更新观念,正确处理好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的关系,本着以提升审计质量为核心,以民生和绩效审计为重点,以审计业务管理为基础,全面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不断实现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审计理念、方式要创新。审计人员要树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审计理念。审计监督要围绕“有力”两字下功夫,力求监督有力,体现监督成果;审计管理要围绕“严格”两字做文章,力求管理严格,体现管理效率;审计服务要围绕“周到”两字动脑筋,力求服务周到,体现服务水平。并将审计监督寓于管理和服务之中,在管理中强化监督,在服务中深化监督。
审计方式要坚持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相结合、事前审计与事后审计相结合、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的现代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职能作用。
(三)审计方法、技术、内容要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引起审计技术和方法发生重大变化。审计方法要由对会计资料的详细检查转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方法;审计技术要由手工操作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进行的审查,发展到对数据系统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内容要改变由单一的、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向绩效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环境审计等多种相互结合的审计方式转变。要在全面提升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同时,积极探索对行政事业单位全过程的监督,促进政府机关依法行政,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经济腐败。
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毕竟是新形势下的实践探索,在我省跟踪审计实践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一些过去从未出现的问题与冲突,这些问题与冲突有的与方法不成熟相关,有的则与审计人员投入和审计时间以及风险控制关联。
(一) 介入时点不易把握
由于跟踪审计的特点是“关口前移”,但在项目工程的哪一环节落脚则没有一个恰当的把握。从陕西省审计厅固定资产投资处对引红济石调水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的跟踪审计实践中观察,其一,跟踪审计针对项目工程的全过程,究竟是从项目决策阶段介入,还是从招标、施工阶段介入,我省的做法是以审计计划为准,具体介入已到招投标或合同执行阶段。虽然符合跟踪审计的程序规范,但项目前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不仅因前期的方案设计与可行性分析实质性决定了未来的投资总成本;而且项目决策阶段涉及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两大问题,叠加现在日益重视的环境保护条件,存在系统性风险。如果项目工程前期不介入又会与跟踪审计的精神与宗旨不匹配;其二,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都是采用竣工决算审计的方式,对前期决策和设计阶段审计缺乏相应的专业标准和成熟的执行方案,跟踪审计大多未涉及可行性研究、设计质量和概算审计,项目的前期审计基本上是一个审计盲区。目前的做法是提前一步,大多集中在施工阶段介入,采用事后追溯方式进行审计延伸。实践表明,在施工阶段介入,前期(如工程概算、招投标等)的若干缺陷就会向施工阶段递延;其三,设计概算的跟踪审计不到位,由于概算文件是政府对项目进行总投资控制和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一份完整准确的概算文件应对后期的项目投资起到最高限额的作用,但现实情况是,由于概算不完善,或是因设计深度不够而编制粗放、或是工程预期估计不足导致框算失准、或是未考虑市场通货膨胀的变化会影响工程物资价差等原因,只能在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形成概算追随项目的控制失灵现状。
(二) 跟踪审计的知识不完备
跟踪审计面临的另一个重要缺陷是知识不完备,现有的审计知识没法告诉你跟踪审计的目标、方法和程序,怎样实施跟踪审计,风险与成本如何控制,审计责任边界怎样确定,因此说跟踪审计是一个典型的“千中学”的过程,与此相适应,跟踪审计与其他的相互依赖性(如知识、素质、法律等)、摩擦性(利益、规则、责任等)、审计问责等问题在跟踪审计过程中逐步显现出来。既然没人知道如何去科学性规范跟踪审计,“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唯一的选择。
(三) 审计力量难以封闭风险敞口
审计力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审计人员的数量,二是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人员数量与跟踪审计的介入面和介入深度相关,而审计人员的素质又是保证跟踪审计质量的基础。从其数量上来说,要想充分实现跟踪审计特殊的“免疫”职能,目前的政府审计力量明显不足,只能借用会计事务所人员弥补,而部分人员对政府的跟踪审计的特点理解不够,责任性不强;其次,审计机关中能够胜任这方面工作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担当一面的人才明显缺损,无法对项目工程的所有重大方面执行充分的审计程序,那么审计风险敞口就难以封闭,我们在调研中得以证实;最后,现实中存在各种利益诱惑,审计人员在职业道德与利益偏好之间面临重大考验。
(四) 缺乏合理的评价标准
目前审计考核制度中以审计信息数量、查处的违法违规的金额、审减金额等作为审计业绩绩效的主要指标,与跟踪审计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的目标相悖,由于跟踪审计就是及时、最大限度的防止违规问题的发生与出现。这样审减金额自然而然的就会减少。用传统的评价标准衡量跟踪审计的绩效评估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造成上述跟踪审计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理论研究缺乏前瞻性,现在的审计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政府审计实践,且政府审计部门对理论研究的经费投入不足使得研究动力匮乏,而且过度强调配合“中心工作”而忽略了理论研究的独立性;第二,外部环境约束障碍,由于政府的审计活动处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之中,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当政府的审计活动出现创新时,系统结构、要素、环境三者的平衡被打破,必然会出现摩擦、分歧和冲突,如前所述的各种问题大多于此相关;第三,审计自我技术手段不高,缺乏诸如计算机专业网络和大型数据库、电子地图、远程技术支持和后台支援这样的技术手段,面对复杂的审计项目,传统的手工作业和普通审计软件的运用难以符合风险控制要求和遗漏重要的审计证据,直接导致审计结论的瑕疵:其主要原因就是跟踪审计缺乏相匹配精细化作业所必需的技术手段。
二、完善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建设
(一) 完善跟踪审计程序
跟踪审计程序是指跟踪计划、跟踪实施和跟踪结论这一有机的过程,为了保持必要的审计节奏、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首先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包括跟踪审计的总体计划和具体应审计项目计划两个层面。制定总体计划属于一种公共选择,按照“权为民所赋和权为民所用”的精神指引,跟踪审计应从社会角度对审计方向、目标选择和重点覆盖方面给予总体规划;在具体应审计项目计划方面,要做好前期调查、信息收集、评估风险等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做出跟踪审计的实施方案,除包含一般审计实施方案的内容外,还要对跟踪审计方式等重要事项做出说明,应在跟踪审计实施方案中明确跟踪审计的具体形式、审计内容及审计方法。
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遇有情况变化需要调整、补充审计实施方案的,按规定程序随时调整和补充。其次是确定跟踪审计介入的时点,根据现实可操作条件,被审计项目正式立项后介入具有可行性,便抓住事中审计重点,而不是把该工程项目的决策环节作为审计的内容和目标。
(二) 建立风险评估基础上的执行方案
风险评估是跟踪审计的重要内容,而及时识别、系统分析审计活动中与实现审计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跟踪审计应在计划制定和现场审计时,根据事先设定的控制目标,全面收集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开展风险评估,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然后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准确掌握每一审计层次、关键岗位人员的风险趋向,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避免因个人风险偏好给跟踪审计带来风险损失;应当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三) 确定跟踪审计的重点目标
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指引、风险分布和我省跟踪审计的实践,应把下列环节作为重点:(1)审查工程设计、招标、施工和监理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质;设计费、费、施工费和监
理费收取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2)审查工程审批文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招标投标程序及其结果是否合法、有效;前期征地拆迁手续是否完备,程序是否规范。查处不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未经审批或未办理施工许可随意开工建设、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工程招投标方面、、招标人虚假招标、投标人围标串标和评标不公正等问题;(3)审查合同签订内容,是否与投标、中标的内容和金额一致,投标人的承诺是否在合同中体现。
(四) 合同的标准化执行与界线检验
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的实施阶段,检查和监督可运用一致性检验、程序检验和界线检验三种策略。一致性检验策略,主要对工程建设与合同内容、概算总投资与实际投资、工程量计算与实际作业量和工程计量台账之间的一致性进行检验;程序检验策略,对设计变更、单项工程投资调整和建设内容变更这类问题,主要从变更或调整的理由、是否按管理程序报批、手续是否齐全这一程序进行检验;界线检验策略,主要针对超标项目,确定一个超标界限,对超标项目实施重点跟踪检验。
(五) 项目资金管理的规范化
(1)审查建设资金来源,是否按投资计划及时拨付到位,能否满足项目建设进度需要;建设资金有无滞留、转移、侵占、挪用等问题:是否按进度、按合同规定付款;对以工程量清单进行招标的项目是否定期根据变更情况调整工程量清单,做好造价的实时控制,避免超清单支付的情况发生。
(2)审查建设资金是否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审查项目货币资金的真实与合法性,主要核实银行存款、现金和其他货币资金;审查有无建设收入,建设收入的来源及使用情况。关注资金管理使用中,是否存在混乱、损失浪费以及非合理原因造成工程建设项目严重超概算等问题。
(3)审查建设单位工程成本核算账务处理,是否符合《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是否正确归集建设成本,单项工程成本是否准确,有无将不合理的费用挤入工程成本;核查财务报表是否真实,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会计报表和附注及其编表说明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合规,工程价款结算和往来款项是否真实、合法。
(4)审查待摊投资中发生的建设单位管理费是否真实合规,征地拆迁费、勘察设计费、监理费是否按照合同规定支付,贷款利息是否按照规定利率计息、分摊是否合理。关注列入的科研(课题)是否真实与合规。
(5)审查下拨专项资金拨付的依据,延伸审查专项资金财务收支是否真实、合规、合法,会计核算是否规范。
(6)审查设备、材料等物资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采购,有无盲目采购行为;设备、材料等物资的采购、验收、保管和领用手续是否合规、有效。关注固定资产台账记录是否准确。
(六) 提升审计技术手段
为了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跟踪审计必须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为了达到跟踪审计预防和控制的目的,政府审计机关应立即着手构建与跟踪审计相匹配的敏感反应和预警机制三维全息系统:包括对被审计项目相关的业务流程和管理要求、内部控制设置、风险控制点、信息流动、财务决算等重要领域进行三维建模:导入被审计项目环境与业务流程信息、政策信息、管理信息、控制信息、风险信息、资金流量与流向信息:预留专家信息接口,建立一种全息化电子图景。实现在三维数字地图上,建立和查询基于地理和业务分布的被审计项目流程;显示审计重点与盲点;多种操控方式的全景监督功能;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地观察被审计项目场景、内部控制、业务流程、资产负债、资金流与信息流、重大危险源等信息;对被审计项目的各种审计所需的信息以及任何关注的对象实时信息查询和图景显示。同时运用加密的网络技术,实现跟踪审计一线与政府审计机关的信息沟通、过程指导与程序复核,及时处理各种问题。
(七) 正确评价和反映审计绩效
跟踪审计的预防机制,使得工程项目的经济问题和制度违规得到遏制,避免了审计风险,真正体现出跟踪审计的成效。因此,在对跟踪审计的绩效评价时,应该从三个方面考量:其一,按照被审计单位的遵纪程度、合规比率、财务规范水平等指标进行衡量,而不再使用“以审计核减金额及核减率来评价审计绩效”的传统思维,这样才能作出科学地、与时俱进的绩效评价。其二,政府审计通过利用跟踪审计组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审计建议书、风险控制策略等资料积累和反映跟踪审计的各种成果,以全面反映跟踪审计的绩效;最后,对跟踪审计的意见和审计建议被各级政府和政府审计最高机关采纳的程度进行评价。这三种可按重要性进行量化计算。
(八) 严格控制跟踪审计的成本
截至2012年1月,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制定及执行的集团、省和市级规章制度流程共21个,为公司运营效率提升、风险防范和价值创造方面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帮助,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规范化。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全体员工审计风险意识教育。审计人员如果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品质,将使审计失去独立性和客观公正性,审计项目的质量便无从谈起。重视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教育培训,是提高内部审计项目质量的根本措施。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致力于加强内部审计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内部审计工作责任感规定以及审计行为规定。要求并引导审计人员热爱和尊重自己选择的职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职业责任感,以从事这一职业为荣,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内部审计工作,时刻以一名审计人的身份约束个人的行为。同时,注意加强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教育,使审计人员充分认识到不按照内部审计准则实施审计项目、不注重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将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风险防范堡垒的筑建仅靠审计人员是不够的,需要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为全面提升中国内部审计公司员工整体风险防范意识,建立了多种沟通服务渠道,时刻保持与业务等一线部门的紧密联系,定期举办审计主题活动,塑造专业服务品牌,风险意识得以深入“民”心。(1)以“服务”的心态建立起和谐的审计关系。与对口部门的经理人员和骨干业务人员建立起和谐友好的关系,以“帮助业务部门防范风险”的心态,帮助业务部门树立“内部审计是以帮助业务部门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控制风险为主要目的”的认识。(2)咨询服务走在前,坚持部门联系对口制度。设立“内部控制咨询”专用邮箱,订立专人对口专业部门服务制度,在约定工作期限内,为各部门提供文件、制度、流程等各类风险咨询服务。各职能部门、业务部门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感知度和认可度明显提升,全员风险防范意识显着提高。(3)通过年度主题活动,打造内部审计服务品牌。2008年,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开展了“审时度势”主题活动,通过“审时度势”、“审鉴致远”等五大模块,展现内部审计监督、咨询服务的专业形象。2009年,启动“长治久安”九大工程,将咨询服务范围进一步延伸到“服务一线”领域,推动公司风险文化建立和内部控制责任制的落实。2010年,开展“风险baidu”主题活动,将“事后”风险发现主动改为“事前”风险提示,鼓励一线员工主动揭示风险,内部审计部针对风险点较为集中的领域开展专项审计、督促相关部门有目标地整改。2011年,开设“风险话你知”专题案例分享,将行业范围内、社会生活中,大家易忽视的风险点,以图文并茂的小案例形式,用邮件、宣传滚动栏的方式,把风险宣传工作深入到每一位员工心中。制订审计项目分级督导与复核机制,加强审计项目质量内部控制。督导是指监督与指导,建立分级督导制度,就是对各层次的审计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审计项目负责人、审计组长的三级复核制度,对保证审计项目质量具有内部监督作用。由于领导重视,审计人员力量充足,审计复核制度得以有效建立。
通过明确的奖惩措施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和管理水平
1.到业务部门去,到业务部门的工作现场去。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的审计人员有个习惯:在安排好常规工作的前提下,会尽量多参与业务部门的日常工作,参加业务部门的重要会议,学习业务部门的重要系统平台,到一线作业现场去(如施工现场、服务厅、集团客户服务现场等),保持掌握第一手的业务信息和技术手段,坚持做企业的业务能手和专家。2.关注审计人员素质提升,参加岗位资格培训和后续教育培训。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成员在入职的第一个年度,必须参加广东省内部审计协会举办的岗位资格培训班,通过考试合格方可继续留任。之后每年都必须参加广东省内部审计协会或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举办的后续教育培训班,不断学习、更新已有审计知识和技能。公司还鼓励大家及时将学到的国内外先进的审计理念或方法应用到工作中去,积极改进工作方法、有效提升工作效率。3.重视审计人员的学习交流。会计、审计法规不断更新,审计新技术与方法也不断出现,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不定期组织部内人员与各兄弟公司、合作伙伴的学习交流,探讨工作方法、更新专业知识,紧跟时代步伐。4.通过奖惩措施,鼓励审计人员多出精品。(1)为充分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奖优罚劣机制。鼓励审计人员参加上级单位或内部审计协会的优秀审计项目评比,对评上各级优秀项目的,在年终考核时将予以加分或评优;对于大型内部审计项目,进行内部评比,如SOX(《萨班斯法案》)测试,每年都根据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评出优秀SOX测试人员。同时,建立严格的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对不按内部审计准则实施审计程序,没有控制好审计质量的,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2)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项目、内部审计工作和相关人员评价机制。对各相关部门的SOX测试联系人,广州移动制定了优秀评比标准。对配合内部审计部开展SOX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敢于上报问题发现,积极配合整改的部门联系人,在年终SOX总结评比时,授予“优秀SOX测试联系人”称号并给予一定奖励。为促进各相关部门或分公司重视内部审计项目的质量结果,有目标地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在公司月度经营分析会上通报有重大审计发现的部门负责人,限时整改。有效保证了审计结果的利用,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降低。对审计过程中故意隐瞒事实甚至误导审计人员的行为,一经证实,将予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直接影响其绩效评价。5.进行审计项目内部评估和监督检查。审计工作是一项需要依据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的经济活动,存在着由于判断不准确或经验不足而引起严重后果的审计风险。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和审计人员对审计项目进行内部评估或抽查,可促进企业审计人员严格按照内部审计准则实施审计业务,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除了实行三级复核机制外,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每年不定期对内部审计项目进行质量自查或抽查,以确保审计项目的质量管理到位。2011年底,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创新开展了“拉网式”审计,对前期开展过的所有审计项目进行全面的回顾,系统地开展内部评估、风险分析和难度提示;然后根据分析结果,针对高风险、高难度的历史审计发现,开展后续专项审计,通过“拉网式”审计,既对内部审计项目的质量做了一次全面复查,还总结了各类审计项目运用到的审计手段和方法,为审计人员知识共享提供了有效途径。另外,这种自我监督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过程,是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质量管理手段。
加强全过程质量跟踪,将质量管理落实到细节
内部审计项目质量的控制和管理,要树立全员质量观念,从审计立项、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审计跟进阶段实行全过程的控制跟踪。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1.重视审计立项,结合企业管理需求,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审计立项是通过调研、分析和评估,确定审计项目的过程。很多企业未对审计立项给予足够重视。审计立项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企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并经所在公司董事会(审核委员会)、管理层批准,向上一级内部审计机构备案。2.做好审前准备,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准备包括编制项目审计计划、组建审计组、下达审计通知书、开展审前调查和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等工作,尤以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最为重要。要编制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首先要分工明确,合理分配审计力量;审计方案的范围要明确,切实可行,审计重点突出并充分体现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和风险评估结果。若能同时搞好审前培训工作,让审计人员全面了解审计目的、内容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则能在后期的审计实施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通过有效途径获取可靠的审计证据。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应按照审计实施方案执行充分适当的审计程序,获取可靠的审计证据。审计人员通过检查、监盘、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使审计证据与形成的审计意见之间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足以支持审计报告和审计结论中揭示的问题,是审计证据控制环节的关键所在。4.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定性的控制。审计工作底稿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也是明确审计责任、评价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和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因此,审计工作底稿应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结论充分、简明扼要,还需经过规范的索引。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建立审计工作底稿两级复核机制,要求审计组长和项目负责人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的结论写入复核意见,签署姓名和复核日期,以确保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5.审计报告的撰写与最终审定。审计报告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审计目标的实现和审计成果的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应建立审计报告的复核审定控制和最终审定控制环节。审计报告除了要内容完整,文字清晰、简洁,富有建设性,还应及时发出,以便被审计单位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执行审计报告三级复核制度,审计组组长、项目负责人以及内部审计机构主要负责人均会对审计报告进行复核,确保了审计报告的质量;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提出修改意见并督促改正,方可正式审计报告。6.整理保管好审计档案。审计档案是审计信息的载体,是审计业务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审计档案的质量控制,也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对历史审计项目资料进行归档整理,形成系统档案资料,并放置部门服务器上供部门成员随时参阅,有效提高了审计结果的利用和审计方法的推广。7.审计跟进不可忽视。审计跟进是指内部审计部门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决定、意见和建议所采取的改正、落实措施及效果而实施的审计,也是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结论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的过程。很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都设法提高审前、审中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却忽视了审后管理——对审计跟进的落实,致使前期的努力无法发挥应有的监督和管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