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可持续消费研究范文

可持续消费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可持续消费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可持续消费研究

第1篇:可持续消费研究范文

关键词: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消费;增长;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b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扩大消费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最大源动力,消费需求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在现代经济社会,消费需求上升规律决定了居民消费在超出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基本需要后,会趋向于追求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满足,进而强有力地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就在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之时却发现,消费的急剧增长固然带来了国民经济的繁荣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却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水、电、燃油、燃气等资源的大量耗费,以及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大量排放。尽管不能绝对地说这完全是居民消费行为所致,但是近现代社会以来享乐主义消费观,以及在这种消费观引导下的高消费、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等超越实际需要的消费行为和模式,在强劲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到人口消费、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紧约条件下的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

作为经济发展的两大基础性要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和根本保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国内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99 215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40 507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0%;然而,经济快速增长也付出了大量消耗有限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沉重代价,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对企业的生产供给、居民的消费需求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日益趋紧,资源性供给紧约束由此而生。所谓“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资源存量和环境容量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供给,进而对居民消费需求实现而形成的一种显著偏紧的限制和约束状态。不仅如此,即使现有市场产品供给充裕,如果它是以沉重的资源耗损和环境破坏为代价,亦即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资源存量和环境容量的明显下降来实现,那么该国或该地区居民的消费增长,乃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仍然处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的运行状态。目前,“资源性供给紧约束”不仅是世界所有国家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而且是整个人类社会实现消费需求增长,进而经济持续增长的致命威胁。

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消费需求是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第一,由于消费可以通过自身的增长直接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因此消费需求所提供的消费市场增长空间,对经济持续增长具有明显的直接拉动作用。在资源供给和生产能力的界限之内,消费需求的增长直接就是经济的增长。而对于投资需求,其表现形式就是通过消费拉动投资,投资被拉动起来以后,它就和消费一样对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只要不存在资源性供给约束,消费需求的增长将带来投资需求的增长,由消费增长及其所引致的投资增长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增长。因此,投资需求是通过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对经济持续增长起间接拉动作用。第二,由于消费与生产是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两个最基本的环节,因此居民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幅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生产增长和经济增长幅度,亦即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本质上是消费与经济,或者说是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探讨生产决定消费,不只是生产的内容决定消费的内容,生产结构决定消费结构,以及生产的方式与水平决定消费的方式与水平,还有经济增长方式制约和决定消费增长方式。

同经济增长一样,消费增长也有一个“增长方式”问题,也有粗放和集约两种类型。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经济的集约型增长是指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的现代社会,促进节能减排已经逐渐上升到各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以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而消费的粗放型增长主要表现为消费资料数量上的累积和增加,最终表现为对资源环境的粗放型消耗和破坏;消费的集约型增长主要表现为消费质量的改进和消费效益的提高,以及出于对自然资源节约使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而对低碳、绿色产品需求的增加等。当然,这两种类型不是截然分开的,数量和质量是相互依存的,只不过在一定时期有一种类型的增长是主导的。

消费增长由粗放主导向集约主导转变,是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是生产发展的结果,但集约型消费需要对于企业开发、设计和生产环境友好产品具有明显的导向和激发作用。第一,集约型的消费需要是靠集约型的生产满足的。生产为消费需要提供了消费的对象、方式以及数量和质量的界限,没有集约型的生产就没有集约型的消费。那种通过对土地、淡水和森林等资源进行粗放型开发和利用而进行的产品生产方式,不仅是不可持续的,且它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必然是资源浪费型和环境污染型的;第二,集约型的生产是由集约型的消费需要激发出来的。关于这一点,马克思解释道:“生产不仅为需要提供材料,而且它也为材料提供需要。在消费脱离了它最初的自然粗陋状态和直接状态之后,——如果停留在这种状态,那也是生产停滞在自然粗陋状态的结果,——消费本身作为动力是靠对象来媒介的”[1]。因此,集约型消费需要通过激发和引导企业的集约型生产,促进企业的节约资源和节能减排,推动国民经济走上内涵式经济增长之路。

在当前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集约型消费需要对生产导向或激发作用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广大居民对绿色环保型产品的消费需要自然会激发企业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而不是那种过度消费、高消费等不合理消费需要而引发的企业对资源高耗型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生产与消费这两个层面的决定作用如果从微观经济,或从企业营销的角度看,前者称为满足需求或者紧跟市场,后者称为创造需求或者创造市场。因此,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一方面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意味着企业通过产品设计、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等经济活动,不仅要满足广大居民的绿色消费需要,而且还要创造低碳、环保的绿色产品需求;另一方面,集约型的消费增长方式所要求的不仅仅是温饱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消费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对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所提供的绿色环保产品的消费需要。

二、资源紧约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大规模的物质财富积累。整个20世纪是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地球生态遭受最严重破坏的时期。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社会出现了三大全球性问题,即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这些问题的出现和日益深化,使人们对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模式产生质疑,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因此成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焦点。

在经济发展理论的早期研究中,西方经济理论都是从单纯经济增长来看发展的,从而把经济发展问题归结为单纯增长问题,经济发展意味着国家财富和劳务生产的增加,以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我们将互相替代地使用‘增长’和‘发展’两个词”,“经济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通过增加人均产出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使每一个人都能消费得更多”[2]。然而,这种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的发展战略,存在着许多重大缺陷并导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导致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以及经济结构失调、分配不均、资源耗损、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

应当指出,早期的经济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为在经济社会的特定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仍然是社会物质财富增加和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状况逐步改善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即便是特别注重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别,也会得出“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结论。[3]通过经济增长实现物质财富积累,仍然是广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5.

第2篇:可持续消费研究范文

关键词 知识化 可持续发展 战略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识码:A

二十一世纪作为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一时期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会接受新的挑战。能够快速适应知识化社会的,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不能够适应知识化社会的,将会阻碍其发展。新时期可持续发展作为每个国家和民族面临的重大问题,受到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加强新时期知识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

一、提高知识经济的社会成份

(一)知识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和资源特征,能够提升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对提升社会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工业经济范畴内,它是通过资源掠夺的形式来发展经济的,人们将地下蕴藏的煤矿、石油、地下水等自然资源,用作人类经济发展的原料和垫脚石。而各类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得人类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越来越糟糕。而只是经济一方面能够有效的节约各种矿产资源和自然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实施生态工业等生产方式,既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够促进环境保护,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提高知识经济成份的关键。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成份提升的重点,首先是要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提升知识经济成份。这是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产业和主要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产业、生命科学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等。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提升知识经济转化,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重收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要重视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在改造传统工业发展不足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经济来创新产业形势,实现知识经济带动传统工业发展的目标。因此,发展知识经济产业,重点需要在知识转化上努力,提升知识的有效转化程度。其次,加强对传统工业产业的知识化升级和改造。再次,加大对传统服务业的知识化改造,提升知识网络化和生产科技化的水平。

二、知识转化与可持续发展要遵循知识经济的原理

消费与生产是两个互相联系的有机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减少资源的过度开采,构建节能社会,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大对知识经济的研究,并做好生产、分配、消费三者的辩证思考,为知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果社会生产的传统观念不能够及时转变,仍然实施传统的工业经济生产背景下的,大批量生产方式,肯定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对构建节约型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对之前几十年中国工业发展历程的分析,我们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受到生产决定消费这个观念的影响。在生产的过程中,为了达到高产值、高产量的目标,不断的加大生产的力度,最终因为市场和消费数量问题,造成货物的挤压,产品的浪费。

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大对消费和生产两者关系的研究,提升产品的有效销售水平,实现产品生产的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树立新的消费观念,提升知识经济的创新性

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念,即:工业经济生产背景下的生产与消费观、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与消费观。工业经济时期的生产与消费观是全力生产、全面消费;而知识经济时代的消费观是适量生产、有效消费。在传统工业时代,经济和工业发展的目标,是最大程度上通过获取自然资源,提升工业的利润。所以,工业时代的生产,鼓励无节制的产品消费。这是因为社会的消费数量越多,工业生产企业所获得利润就越大。同时,传统工业对矿产资源的掠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较大。通过不科学的方式来提升产品的消费数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经济增长的程度,但是这种经济增长是以自然资源的疯狂开采、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为代价的,这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四、加大人口增长速度的科学控制

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提升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化的程度,通过开发人们的智力资源,既可以有效的降低人口的数量了,又能够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可持续发展的计算方程我们得知,人口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指数成反比。因此,通过科学地控制人口的增长,能够有效地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数。并且,人作为社会和自然界的主体,在人类智力、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人类利用科技发展经济的能力越来越强。所以,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就需要不断地提升人们的知识水平。因此, 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资源浪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根本的途径是通过提高人口素质,来提高人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五、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知,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动力是知识向生产力转化的程度。因此,需要通过加大知识经济的研发和生产转化,来提升知识经济的社会化程度,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秋2班)

参考文献:

[1]薛艳芳,论企业管理新理念——知识管理 [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07.

[2]舒筱倩,张琪. 面向知识经济企业管理趋势分析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06.

第3篇:可持续消费研究范文

关键词:生态消费;校园消费;生态经济

1.生态消费的内涵

对于生态消费的定义, 许多学者从多个角度提出了不同见解。胡江(1999) 指出生态消费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能促进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符合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邱耕田(1999)认为生态消费模式应该是绿色的或生态化的, 这种消费模式既能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相平衡, 又不与生态生产相矛盾;既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消费, 又不影响生态环境。徐长山(2001)指出生态消费的新颖之处在于它是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它倡导适度的消费规模、合理的消费结构和科学、健康的消费行为, 使环境友好型商品和服务被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和购买。李贯岐(2002)认为生态消费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前提下的,在尽可能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 使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需的能量降到最低, 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要的同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满足当前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并且提高生活质量。刘新新(2004)提出生态消费是一种建立在人、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的基础上的理性、绿色消费。

从以上国内学者的观点可以得出结论, 生态消费突出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 生态消费具有适度、可持续、协调的特点,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人类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为环境、社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2.国内外生态消费研究进展

2.1 国外生态消费研究进展

在研究生态消费之前,首先研究的是普通消费问题。国外学者研究消费问题起步较早,也己经取得了较多成果,现在普遍认为生态时代的开始是以卡逊在1962年发表《寂静的春天》。上世纪70年代的绿色生态运动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学者讨论的热点一直集中在人类消费对环境的影响上。波德里亚(1999)揭示了大型技术统治集团是引起不可遏止的消费欲望根源,对资产阶级社会的各个阶层重新进行了划分。艾伦.杜宁(1997)提出要修正人们的消费观念,必须从需求的培养和文化建设两方面来进行。

消费观念问题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主要针对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而对生态消费的研究还是建立在前两者的基础之上。1987年英国《绿色消费者指南》首次提出了绿色消费的概念;而可持续消费的提出则是在1992年联合国巴西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发表的《21世纪议程》中。

2.2 国内生态消费研究进展

我国研究消费问题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尹世杰(1993)强调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应与生态需要的满足相结合;万后芬(2000)从营销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绿色产业的发展困难和机遇以及对绿色消费群体的影响;柳树滋(2011)、曹凤中(2010)等对绿色食品的生产流通、绿色产业的建立和发展、绿色消费观念的创建和增强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

由于全球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生态恢复和生态重建就成为了当前学术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也日渐被人们所重视。康忠辉(2007)总结了我国当前消费模式现状的不合理性,包括非理性消费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没有规范的绿色产品市场流通机制、未建立健全生态相关法律法规、生态消费的观念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高校生态消费教育未见成果等六个方面的问题。从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基础上研究生态消费,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加强群众生态方面的思想教育;生态产业、生态物流、生态产品市场、生态消费人群有机结合;建立支撑生态产业的服务体系、完善法律法规等。

3.我国高校学生消费现状

大学校园是一个人口相对较密集、消费量大且高度集中的场所,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为2536.5647万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8%(中国统计年鉴,2012)。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还影响着大学校园乃至整个社会。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规范消费行为,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已经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大学生不合理消费的消费行为包括依赖消费、超前消费以及失衡消费也已日渐突出。

3.1 大学生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分析

3.1.1 依赖消费行为

当前父母及其家庭的收入成为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生活来源,因此依赖性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重要特征。这种消费没有事前计划,属于极不健康的消费行为。他们没有理解和接受生态消费,社会责任感依然薄弱,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3.1.2过度超前消费行为

消费主义文化在大学校园有日益增长的趋势,过度和超前消费也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这种超前消费的行为更加加重了家庭的负担。这些奢侈消费项目主要包括:大学生通过不正确的方式来营建社交网络增加友谊、恋爱的消费;购买高档的电子产品,使大学生自己享受到智力产品的好处,也带来了娱乐、轻松的消费体验。这些偏离了正常轨道的消费方式虽然给大学生带来了物质上的享受,但是在道德和精神上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3.1.3 失衡消费行为

大学生不同性别之间消费的不均衡性也是问题之一,男生和女生在个人喜好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大学男生用于恋爱和购买高科技产品的费用占到了日常消费的绝大部分;而女生则更多地倾向于休闲娱乐和购买服饰。

3.2 在高校推进生态消费遇到的困难

个人的偏好需求是大学生的消费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优先选择能够实现个人利益的商品,对于现在倡导的生态消费,部分大学生没有基本的认识。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素质教育普及不够,大多数大学生还是注重课程成绩,很少或没有关注自己的消费行为;第二,社会风气的渲染,使得学生产生攀比心理,倾向于购买昂贵的、品质高的商品;第三,存在事不关己的态度问题,对生态和低碳的消费行为不以为然。这些都是限制大学生消费模式良性转变的重要因素。

4.未来大学生生态消费的展望

4.1 培养大学生生态消费理念

4.1.1 开设生态消费有关课程

建议把生态消费的相关内容纳入高校现行的教育体系之中,开设消费经济、消费伦理、和生态伦理等必修或选修课程,在其他专业课授课的同时可以将生态消费的相关知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消费中自觉意识到生态消费的重要性,并主动加入到生态消费的群体之中。

4.1.2 利用现有校园生态消费群体

通过高校内生态消费意识强的人群,利用媒体、个人宣传的方式,强调我国大学生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充当的重要角色,使更多大学生自觉保护环境、尊重自然;推动大学生的生态消费意识观的建立和加强。

4.2 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动大学生生态消费

4.2.1 日常生活中实践生态消费

通过报纸、广播等媒体对环保、节能的绿色产品与一般产品做出对比,指出铺张浪费的各种坏处,鼓励大学生选择生态的产品和服务,抵制挥霍、奢华、铺张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4.2.2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大学生组建生态消费宣传队伍,深入社会,向广大消费者宣传和普及生态消费理念,使生态消费理念为广大人民所理解和接受;同时,为了深化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和生态消费的理解,应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基地的建设,组织大学生实地参观学习。

4.3 完善校园生态消费制度

4.3.1 建立约束性制度

将水电定额管理落实到高校所有寝室、学生;抵制铺张消费、浪费水电资源。加大对节能环保技术研究的扶持力度,研发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探索生活用品的循环使用办法等。

4.3.2 创建大学生消费考评制度

通过大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导师评价、院、校总评等方式,将学生的消费方式与课程综合评定分数结合起来,把考核的结果作为年度评优、评奖和入党等的考评指标之一,让学生真正树立生态消费观念。

4.4 推进大学生生态消费需要高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推进大学生生态消费需要全社会来给予支持,高校应构建大学生生态消费的支持体系,将思想教育和物质奖励制度结合起来,在鼓励大学生学习有关绿色、生态消费模式的同时设立各种奖励制度,帮助大学生尽快转变消费方式;生态消费还必须靠全社会的支持和引导,通过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使大学生的消费观由不健康非理性消费转为理性和合理消费。

参考文献:

[1]邱耕田.生态消费与可持续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7):45-47

[2]徐长山.消费方式:由不可持续向可持续转变[J].社会科学,2001(3):40-46

[3]李贯岐.对生态消费问题的探讨[J].理论学刊,2002(6):69-70

[4]刘新新.论生态消费与可持续发展[J].绿色中国(理论版),2004(6):33-35

[5]汪秀英.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的规则界定与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5(8):6-10

[6]李顺兴.生态消费观刍议[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102-106

[7]姚永利.生态消费问题研究[C].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4):24-26

[8]万后芬.绿色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8.

[9]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16-120

[10]艾伦.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12-113

[11]俞海山.可持续消费模式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11-113

[12]柳树滋.通向21世纪的绿色道路[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5:55-57

[13]Samuel Paul.An exactconsumption loan model of interest with or without the social contrivance of mone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1 6611:81-95

第4篇:可持续消费研究范文

关键词:绿色消费;大学生;环保可持续

一、引言

当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发展动力枯竭,传统道德的衰落衍生大量的急功近利的社会问题,消费品受到严重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侵害。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在此情况下,生态学者们提出“绿色消费”的概念,引导人们传播绿色文化,关爱环境,关爱健康。

绿色消费是一种消费观念。国际上将其内涵概括成5R,即: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scu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1]在中国,普遍接受的“绿色消费”的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在追求健康,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能,实现可持续消费。[2]

从含义来看,绿色消费是真正符合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保要求的消费模式,是极具推广价值的理念,值得全社会广泛关注并积极践行。大学生是社会上庞大且特殊的消费群体。这一群体在消费内容、心理、行为等方面呈现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推动我国绿色消费的发展的实践中,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阶段增强大学生群体对绿色消费的认知,提升绿色消费的态度和意愿,促进主动的绿色消费,对我国当前的消费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

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特征明显,呈现出消费水平差距大、消费多元化、消费超流行和前瞻性、追求个性化、自主意识强几方面的特点。[3]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未来的消费潮流。研究大学生群体的绿色消费问题十分必要。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对绿色消费的认知;对日常环保的关注;对节能行为的关注;可持续发展意识4个方面。问卷形式包括单项选择与多项选择两种,综合许多学者对大学生绿色消费的研究来看,描述统计是最能展现调查全貌的,直观简洁的统计方式,这里也将借鉴前人的经验,采用描述统计对问卷进行分析。

本研究立足于北京林业大学,以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大一至大三学生展开研究。采用描述统计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大学生消费特点设计问题,注重调查的简便性与可操作性。选取7个学院共120人填写调查问卷,剔除其中的无效问卷,共有有效问卷103份,有效回收率85.83%。其中被调查男学生39人,女学生64人。

三、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对绿色消费的认知

在被调查的103名大学生中,52人认为他们了解绿色消费的知识,占总人数的50.4%;46人表示对其并不了解,占到总人数的44.7%;选择我很不了解的只有5人,没有人认为自己很了解。调查设置了关于绿色消费知识的细节题,用五个选项阐述了绿色消费的5个范畴,让被调查者从中选出他们认为属于绿色消费内容的选项。但52个在第一题选择“了解”选项的人中,能将5个选项全部选中的只有21人,在选择“不了解”的人数中有17人全部选中,概念认知正确率为36.9%。可见大家虽有绿色消费的意识,但认知并不清晰,概念模糊。统计结果如图1。

(二)环保关注度问题

关于大学生环保关注度的问题,主要通过其对商品绿色标志或环保标志的认知和对待一次性消费品的态度两方面来考察。绿色产品标志或环保标志是商品从原材料到制成品全过程不对环境造成破坏并且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的保证。大学生是否会留心产品的绿色标识,可反映出他们的环保意识。调查表明,“偶尔关注”绿色产品标识是被选择次数最多的选项,百分比高达73%,其次“从不关注”和“经常关注”两选项有11%的学生选择,经常关注环保标志的人只占少数。

大多数学生对绿色标识和相关环保认证的关注度不高,随意性大,未形成较好的环保意识,经常关注的人数过少。

一次性消费品包括一次性碗筷、塑料袋、一次性纸杯等,这些商品不能被重复使用,生产过程对外排放的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同时此类产品质量并不可靠,经常使用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丢弃后处理困难。问卷选取了大学生生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对一次性消费品的态度与对绿色标志的关注态度呈现一样的山峰趋势,选择“偶尔使用”的人最多,只有一位同学选择“每次都用”。这表明大学生对环保可持续的认识度较低,还需要进一步规范自身不环保行为,减少对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

(三)校园节能意识与节能行为

校园生活中的节能问题,往往离不开节水节电、绿色出行、环保购物等。若每个学生都能做到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环保出行,将会为社会节约庞大的资源,减轻水电供应负担。构建和谐校园,建设生态文明将不再是空谈。为了了解大学生节能意识,问卷使用李克特量表法,让被调查者为公共交通出行、节水、节电、环保购物、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5个环保行为评分,5分为最重要,1分为最不重要。结果显示,93位学生将公共交通出行评为5分,未评5分的学生认为自行车、步行等方式也很环保;几乎全部的同学都认为节水节电是最重要的;87位同学将环保购物评为5分,82位同学将废物回收评为5分。

但现实的校园生活中,浪费水电的现象随处可见,废旧衣物书籍回收再利用活动开展的并不理想,参与同学少,环保购物未引起大家的重视。因此,在大学生环保意识强烈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环保节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

可持续发展是现今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体现这一理念,例如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废旧电池的回收并妥善处理,对消费品进行循环使用等。问卷以废旧电池回收、垃圾分类、二手书籍回收利用为例,研究大学生对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从图3可看出,大学生对废旧电池回收与垃圾分类关注少,但对二手书籍回收再利用关注度很高,这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可认为,虽然社会广泛呼吁垃圾分类与废旧电池回收,但落实情况并不好,相关硬件软件服务跟不上。人们希望做到垃圾分类,可分类之后没有对应的回收条件。居民间能响应的少之又少,也没有适当的奖励措施,垃圾分类变成了一句空话。这一情况切实反映在校园里。废旧电池回收也面临同样的尴尬,生活中少有人将废旧电池收集起来,回收问题更无从谈起。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在绿色消费认知与行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大学生对绿色消费的认知度较低。多数人不了解绿色消费的知识,对内涵认识较为模糊。绿色消费这一概念已提出多年,但公众对其了解还不够,这样的现状必会导致绿色消费无法普及,无法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从2008年开始,学者们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进行研究,但得到的结论一直是认知程度较低。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虽有转变但不明显,绿色消费理念还需普及。其次,大学生在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得不够好。大学生是素质高群体,但这个群体的环保与生态文明意识并未明显优于社会其他群体,这一点会极大影响社会的节能环保实践。问卷显示大多数大学生都有环保意识但不强烈,虽关注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但停留在想起来就做,想不起来就不做的阶段,环保理念未能深入人心。能做到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人过少,但对此表示毫不关心的人数也非常少。

(二)建议

针对大学生而言:提高大学生绿色消费意识, 加强绿色消费知识的教育与宣传是关键。学校作为传道授业的知识殿堂,在帮助学生树立绿色消费理念的方面能做许多工作。学生自身也可以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以提高认知水平。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学习科学的生活方式、塑造良好的思维模式非常有必要。大学生应积极了解绿色消费、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自觉拓宽获取绿色消费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绿色消费的认知水平,形成良好的绿色消费态度。[4]这样,绿色消费才能落到实处,全面发挥作用。

针对企业而言:企业为其产品进行宣传促销、实际体验等活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为消费者灌输绿色消费的思想。因此基于企业的角度,可以考虑:(1)积极实践绿色营销活动。绿色营销是指:在满足消费需求、争取适度利润的同时, 注重环保减少污染, 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机会的一种新型营销理念和活动。[5]企业想要取得长久成功,发展绿色营销是关键。销售过程应注意保护生态,推广绿色健康产品,确保产品营销过程的绿色环保。(2)加大绿色消费知识的宣传教育。鉴于大学生的绿色消费意识普遍较弱,企业在进行产品推广前应首先重视对相关知识的宣传,为后续营销活动打好基础。(3)制定合理销售方案,开展绿色产品的促销活动。调查显示,大学生购买绿色产品往往依据现实情况而定,选择产品时更加注重质量和价格因素。如今高校的绿色产品市场并未引起各产品厂商的关注,考虑大学生消费现状,企业应当制定适宜的销售策略,控制产品价格,提高产品质量,适时适度将绿色产品投放高校市场以获得销售成功。

参考文献:

[1] 刘秋剑.绿色消费与循环经济[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322:35-36.

[2] 赵明辉.绿色消费_新世纪的消费主题[J].北方经济,2001(05):36-39.

[3] 张天华.大学生消费特点及成因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504:265-266.

第5篇:可持续消费研究范文

关键词:黑龙江省;能源多样化;能源可持续发展;多目标多样性分析法(MDA)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6.14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6-0059-07

Energy Diversification Scenario Analysis Based on MDA Model

――A Case of Hei Longjiang Province

WANG Si,LIU Lele,YANG Xinca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Abstract: By means of MDA model and AHP method, this paper carries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relevant data in Hei Longjiang province from 2005 to 2014, and uses MATLAB software to carry on further simulation to study the optimal portfolio of energy diversification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energy diversification under different situations changes withδ, which reflects the uncertainty of energy system. When δ is in a lower range, great difference exists in the different situations of the optimal portfolio diversification of energy; when δ is in a higher range, a common trend comes out.

Key words:Hei Longjiang Province;energy diversification;ener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ulticriteria Diversity Analysis(MDA)

1引言

近年恚能源的过度开采以及不合理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拓展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成为战略层面的发展议题和挑战。黑龙江省作为资源大省,其经济增长会带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速度大幅下滑,近三年GDP从10%以上的增速降至2013年的8%、2014年的56%和2015年的57%;环境问题尤其空气质量问题愈发严重,这主要表现为黑龙江冬季严重雾霾天气明显增多,2015年全省超标天数比例为14%,其中哈尔滨重度污染42天。因此,在积极探索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黑龙江省理应做出因地制宜的探索和开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优能源多样化模式。

国内外已有学者对能源多样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首先需要准确界定能源多样化的内涵。Grubb认为能源多样性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到能源的类型、来源、技术类型等诸多方面[1]。Stirling和Jansen认为这一概念包含三个方面:种类(Variety)、均衡

(Balance)和差异性(Disparity)[2,3]。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使用科学的指标来衡量多样性,Stirling梳理了目前用于能源多样化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三种:Shannon-Wiener指数(SW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指数(HH指数)以及综合多样性指数(IMDI)[4]。Bishop提出的综合多样性指数(IMDI)将能源选项间的“差异”引入指标内,并使用欧氏距离来衡量,使得它成为理论上几近完美的多样化评价指标[5]。此外,Stirling从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角度分析,构建了“种类-差异-均衡”三概念多样性指数方法,使用多目标多样性分析方法设计出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多样性问题分析方法[6]。总体来说,能源多样化作为未来全球能源的发展趋势,探讨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白泉和佟庆分析了美国能源多元化现状和战略思维,对我国能源多样化提出了政策建议[7]。卞琦娟和孙鹤分析了我国能源多样化的必要性,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能源多样化的选择,为我国提出了政策建议[8]。韩姝颖从能源安全视角入手,研究了中国能源多样化路径选择[9]。

目前,关于能源多样化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较少。国外现有文献大多从国家层面出发,使用定性分析,较少对其结论进行量化实证研究;而国内研究更少,研究重点多为在低碳、雾霾等某一约束条件下的能源结构优化和调整问题,使用综合影响因素来优化能源结构的分析则非常少。鉴于此,在归纳和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黑龙江省为例,尝试引入MDA模型对复杂系统进行多因素分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合理分配各因素贡献比重,研究不同情境下的黑龙江省能源多样化最优组合。

2研究方法

21MDA模型

多目标多样性分析法(Multicriteria Diversity Analysis,MDA)由Stirling提出[10],其理论基础源自多样化对能源可持续发展实现条件的推导过程,通过最大化给定能源组合的多样性水平来降低组合的不确定性,是一个基于最优化的试图覆盖所有形式“不确定性”的多样性分析方法。Stirling梳理了能源多样性指数的计算方法,将一维、二维和三维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和综合,实现了不同维度多样化指数之间的自由转换[4]。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公式为∑ij(i≠j)(dij)α・(pi・pj)β,几种转化关系如表1所示。

MDA采用了综合多样性指数,将差异、种类和均衡在种类划分过程中联系起来,避免了不同能源种类划分引起的多样性测度Y果的不同,理论模型公式如下所示:

V(S)=V(P)+V(D)=∑i∑cpi(ωcsci)+δ∑ij(i≠j)dijpipj(1)

式中,V(S)表示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V(P)表示能源选项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V(D)表示能源组合的多样性水平。V(P)表达式中,pi表示能源i在能源组合中的权重,ωc表示能源选项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c的权重,sci表示能源i在评价指标c上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分;V(D)表达式中,pi、pj分别表示能源消费结构中各能源选项的消费比例,且∑pi=1,∑pj=1。dij表示第i种与第j种能源之间的差异,对于由n个“差异”测量指标组成的n个维度的任意两个向量Xi(x1i,x2i,…,xni)和Xj(x1j,x2j,…,xnj),两者之间的欧式距离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dij=∑nk=1(xki-xkj)2(2)

此模型表明在特定的情景下,V(P)与V(D)之间存在取舍,对δ赋值的高低体现了对能源多样化的重视程度,通过将δ的取值区间设置在零到无穷,可以计算出一系列最优状态下的能源系统多样化组合模式。

22指标选取

221能源选项可持续发展水平V(P)评价指标选取

(1)资源方面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

①能源禀赋,是能源可持续开发最重要的前提,代表了能源的可开发潜力,是一项反映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指标,文中选择资源储量来衡量能源禀赋。

②能源生产增长速度,反映了能源产业在供给侧的发展潜力,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

③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反映了能源产业在需求侧的发展潜力,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常与能源生产增长速度指标一同研究,从不同角度反映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④能源供需比,是指某一能源选项的生产量比上消费量。

(2)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

①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是指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比值。

②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比上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比值。

③能源利用效率,是一个从需求角度衡量能源产业可持续性的测量指标,考虑能源选项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忽视需求侧情况。文中使用的能源效率衡量指标是单位能源消耗的经济产出,即经济产出量/能源消耗量。

④交通部门消费比例。由于交通部门的能源需求是刚性的,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仍是满通部门大量需求的主要来源,使用交通部门份额作为需求方面的指标可以反映能源的不可或缺性。

(3)环境方面能源选项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

①单位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

能源消费带来的环境污染影响和制约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污染排放物,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文中选择单位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来衡量某一能源选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②能源足迹

生态经济学家Rees等提出生态足迹的概念[11],用来估算维持人类自然资源消费量和吸纳废弃物所需的生产性生态空间的面积大小,以此来衡量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能源足迹作为生态足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专门用于吸收来自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吸收核电厂的辐射以及建设水电站所需的生态面积[12]。

222能源组合多样性水平V(D)中“差异”的衡量指标

在能源多样性测度中,种类和均衡两个维度容易计算,而衡量差异难度最大。从提升能源可持续开发的角度分析,在选取“差异”衡量指标时,应选择能够反映出不同能源选项在不同方面对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差异较大的指标。比如,有些能源选项储量多但环境效益低,而有些能源选项与之相反,此时反映储量与环境效益的指标均应纳入“差异”衡量指标内。基于科学性、有效性、全面性以及数据可得性原则,从能源选项的物理性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衡量“差异”。

(1)能源禀赋

能源禀赋是能源选项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最为基础的一项指标,从供给侧反映了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而储量反映了所研究地区的能源禀赋状况,同时从“种类”维度反应出地区的能源多样性与自主性。因此,选择储量来反映各能源选项在物理维度上的可持续发展特性是最适合的“差异”衡量指标之一。

(2)不同部门能源消费比例

各能源选项在不同行业的消费比例从需求角度反映了不同能源选项在各行业的使用比例差异情况。从数据可获得性角度考虑,将通过以下六个部门的各能源选项应用情况来衡量各能源选项之间的差异: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生活消费。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与其他两个维度的指标保持平衡,对各能源选项在六个部门的应用差异按1/6等权重加权平均。

(3)二氧化碳排放量

能源消耗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但受到相关数据可获取性和计算准确性等方面的限制,同时考虑到CO2作为造成全球气候变化最主要的温室气体,选取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衡量各个能源选项在环境影响维度的差异性。化石能源中的煤碳、石油和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分别为:ε1=269;ε2=214;ε3=145。水电和风电对二氧化碳排放的贡献不显著,可设ε4=ε5=0。单位是kg/MBTU(kg/百万英热单位)。

3实证分析

数据来源方面,选取2005~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各能源选项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数据来源于对《黑龙江省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数据的整理和计算;分行业各能源选项的消费量、能源储量、水利资源保有量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能源/生态足迹转换系数取

自世界自然基金会;其他数据通过《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库》等相关数据库整理得到。

31模型设定

黑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主要由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和风电构成,在MDA模型基础上,根据黑龙江省能源产业以及各能源选项的发展状况,设定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构建模型如下所示:

Max:V(S)=V(P)+V(D)=∑5i∑3c(ωcsci)pi+δ∑ij(i≠j)dijpipj=ωTsp+δpTdp

s.t.∑5i=1pi=10≤pi≤1(3)

公式中的ωc(其中c=1,2,3)和δ均为可变系数。按照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能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权重ωc,以此计算黑龙江省能源多样化的最优模式pi,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权重ωc来进行不同情境下黑龙江省能源多样化最优模式的分析。

32数据处理

该模型需要确定ωc、sci和d以后,借助MATLAB软件优化工具箱中的quadprog函数,将δ的变化范围设置为[1,100],分析对评价标准赋予不同权重时,在δ阈值内,黑龙江省能源多样化最优方案的变化情况。

321指标规范化

为了消除不同评价指标间量纲不同的影响,需要对指标层采用归一化法进行处理。将越大越好的指标称为正向指标,将越小越好的指标称为逆向指标[16]。计算公式如下:

ci=yci-ymincymaxc-yminc(4)

ci=yci-ymaxcyminc-ymaxc(5)

其中,yci表示能源选项i在评价指标c上的数量值,ymaxc表示各能源选项在指标c上的数量值中的最大值,yminc表示各能源选项在指标c上的数量值中的最小值。能源选项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数据的归一化结果如表2所示。

322ωc的确定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能源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的权重ωc,结果如表3所示。

323sci的确定

根据表2中各项指标归一化结果与表3中10个三级评价指标权重,进一步确定黑龙江省五种能源选项对应的能源可持续发展二级指标在2005~2014年的得分,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有些能源x项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分在不同年份变化较大,为了避免某一年数据的特殊性同时兼顾最新数据原则,以2010~2014年得分矩阵的均值作为sci带入模型,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sci=012060115400601003960047401132032870291503070030580000000679011990274802718

324d的确定

将能源选项“差异”衡量指标的数据带入公式(2)中,可以得到五种能源选项间的差异矩阵,为同sci保持数据计算的一致性,选取2010~2014年的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最后,以2010~2014年得分矩阵的均值作为d带入模型,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d=01613913067150991503400125071399013897000084050996600000147000000

33模型应用

对能源可持续发展二级指标的权重ω1、ω2、ω3赋予不同的数值,对被重视的指标赋予更大的权重,然后将ωi、sci和d带入模型,通过MATLAB软件得到以下三种策略情境下的能源多样化方案。

(1)重视能源在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情境

图1显示了重视经济效率的能源多样化最优组合仿真结果。X轴表示在计算能源系统综合水平得分即目标函数V(S)得到最大值时,能源选项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V(P)与能源多样化水平V(D)之间的权衡,并由δ取值的变化来反映这种动态权衡结果;Y轴表示在模型中相应参数变化过程中,使黑龙江省能源多样化MDA模型取最大值时五种能源选项消费比例的对应值。不同能源的发展会对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产生不同的影响,能源的经济效率成为考察能源在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如图所示,δ取值较小时,风电具有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率优势,随着δ的增加,石油和水电的比例出现了比较快速的增长,煤炭和天然气的比例也随之增加,当δ逐渐接近100时,煤炭和石油成为最重要的两种能源,各项比例均趋于相应的稳定值。

(2)重视能源禀赋的策略情境

能源禀赋作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条件,各项能源的储量是一项关键指标。如图2所示,当δ取值很小时,煤炭和石油在组合中的比例是相对较大的。当δ逐渐增大,各能源选项的比例发生了显著变化,煤炭和石油所占比例逐渐减小,风电的比例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而后又略有减小,天然气和水电的比例也逐渐增加,总体上形成了煤炭和石油比例减小,风电、天然气、水电比例增大的变化趋势。随着δ的进一步增加,各能源选项的比例均逐渐趋向于相应的稳定值。对比2010~2014年的黑龙江省各能源选项实际消费比例,发现煤炭的消费比例以均值约67%的比例高于最优值的31%,其余四个能源选项的比例均低于最优值,其中石油以平均约25%的比例最接近最优值29%。实践中降低煤炭的消费比例,提升其他四项能源的消费比例能够提升能源系统的综合水平。

(3)重能源在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情境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各项能源的环境效应,不同能源的消费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和不同程度的环境影响。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对良好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重视环境友好的情境下,随着δ取值的变化,各项能源比例的变化十分明显。由于风电具有最好的生态效益,在忽略多样性时,风电在最优组合中占有最高比例。随着对多样性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水电所占比例慢慢下降,其他选项均处于上升态势,但速度略有不同,最后均趋于稳定水平。

4结论

以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出发点,构建了黑龙江省能源多样化的优化选择模型,并分析了不同价值取向下的黑龙江省能源多样化最优组合。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δ在较低取值区间时,不同情境下的能源多样化最优组合具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此时确定能源多样化组合就需要首先确定不同评价指标的权重,即首先要明确当前能源资源状况、技术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下,最适合黑龙江省为了发展的能源多样化最优组合选择的价值倾向;而当δ在高取值区间时,不同情境下的能源多样化最优组合便具有共同的趋势。因此,黑龙江省在进行能源多样化模式选择时,需要结合当前经济发展速度大幅下滑、环境问题尤其空气质量问题严重的情景,着重考虑能源的经济效率以及环境的因素,使黑龙江省能源多样化组合向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方向发展。为实践这一能源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同样需要采取δ取值较高时的能源多样化策略,此时黑龙江省能源多样化的最优组合是煤炭31%左右、石油29%左右、天然气12%左右、水电7%左右、风电21%左右。这一结果反映了在当前资源禀赋、技术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黑龙江省能源多样化发展趋势。而现实中的黑龙江省能源组合比例是煤炭67%左右、石油25%左右、天然气4%左右、水电1%左右、风电3%左右。通过对比上述三种策略情境下的能源多样化方案可以发现,黑龙江省能源多样化需要优先考虑稳步降低煤炭的消费比例、提高风电消费比例,同时兼顾其他能源选项逐渐向最优组合比例靠拢,以尽可能快速地实现黑龙江省能源系统水平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Grubb Michael,Butler Lucy,Twomey Paul.Diversity and Security in UK Electricity Generation― The Influence of Low-Carbon Objectives[J].Energy Policy ,2006,34(18):4050-4062.

[2]Stirling A.On the Economics and Analysis of Diversity[R].[S.l]:University of Sussex,1998.

[3]Jansen J C,Vanarkel W,Boots M.Designing Indicators of Long-term Energy Supply Security[Z].[S.l]:Energy Research Centre of the Netherlands Ecn,2004:1381-1479.

[4]Stirling Andy.A General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Diversity in 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J].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2007,4(15):707-719.

[5]Bishop J D,Amaratunga G A,Rodriguez C.Using Strong Sustainability to Optimize Electricity Generation Fuel Mixes[J].Energy Policy,2008,36(3):971-980.

[6]Andy Stirling.Multicriteria Diversity Analysis:A Novel Heuristic Framework for Appraising Energy Portfolios[J].Energy Policy,2009,38(2010):1622-1634.

[7]白泉,佟庆.美国的能源多样化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2005,(4):56-58.

[8]卞琦娟,孙鹤.中国能源多样化及政策建议[J].经济论坛,2005,(23):58-59.

[9]韩姝颖.能源安全导向的中国能源多样化路径选择[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10]Stirling Andy.Diversity and Ignorance in Electricity Supply Investment:Addressing the Solution Rather than the Problem[J].Energy Policy,1994,22(3):195-216.

[11]Rees W,Wackernagel M.Urban Ecological Footprints: Why Cities Cannot be Sustainable―and Why They are a Key to Sustainability[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1996,16(4-6):223 -248

第6篇:可持续消费研究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营销战略

可持续性发展与企业环境营销

可持续性概念较早是由生态学家首先提出的,1991年在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编制的《关心世界——持续性战略》报告中,对可持续性的定义是:指一种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1989年在举行的15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期间,通过了《关于可持续性的发展声明》,并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其核心内容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即当前的决策不应该对保护或改善将来生活水平的前景造成危害,因而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必须有“限制”的因素。发展的协调性。即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限定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或者说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大系统之间要协调发展。发展的公平性,即当代人群间、国际间,资源利用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要效益-费用分配和负担的公平。

营销对满足消费者各方面的需要,激活、促进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不断深入,需要营销观念和行动的改变和适应,即营销必须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更多地工作、服务。

为了促进可持续性发展,营销需要实现两个转变:首先是引导顾客需求和期望的转变。按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容,在满足顾客需求时应对一些因素加以限制,使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因而营销必须导入环境营销的观念,即营销工作在满足顾客需要的基础上,应该让顾客(市场)了解商品和劳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通过宣传、教育和营销沟通把顾客的需求引导到符合生态需要的产品、服务和活动上来。真正发挥营销满足市场和在可持续性发展中的作用。

其次是向研制开发既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又能改善环境状况的产品和服务,即社会——生态型产品的转变。全社会应尽快的明白新产品产生考虑的决定因素既不完全是用户的满意,也不全是公司、企业的盈利能力,而是所有因素的总和。真正的社会——生态型产品成为消费者首选的原因是它在满足一个人的消费要求的同时也满足了他(或她)对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自然环境的需求。这里应清楚,顾客的需求不会也不应该和环境需求相冲突,人类和自然是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因此营销工作在引导顾客的需求发生改变的同时,按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设计和制造一些新产品,并关心、培育、扩大产品的销售,即进行“可持续性营销”。

总之,可持续性营销要求企业采取对自己、消费者和社会都有利的战略,把顾客的需求和消费转向对生态和社会有利的方向,并为顾客和市场提供社会——生态型产品,从而引起企业营销观念及工作的转变。

市场观念与企业环境营销

市场观念是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遵循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是企业处理与消费者(市场)、社会(环境)三者关系的原则。市场观念不同,企业营销工作的出发点、采取的营销措施、对市场、企业、社会的影响都可能不同。而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市场观念的内容不同。

市场营销策略与环境营销

由于导入环境营销的观念,使市场营销的战略和策略发生变动,具体表现在:

营销目标

开发、生产生态型产品,培育、宣传、促使市场消费生态型产品。

产品策略

产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是天然的,对消费者生命和健康没有损害或尽量减少损害;产品处理对环境的压力较小。产品的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少或处理污染的能力强,对消费者生存的空间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产品对人类的有害因素小、营养价值高,对消费者生活质量提高有利。产品处置的技术高,资源的可利用率高,对环境的压力小。研制、开发环保生态型新产品。

价格策略

对原材料、辅助材料丰富,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产品实行低价渗透策略,增加消费量。反之则采取高价策略,限制其消费量。

利用消费者对健康的关心和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对生态型产品制定较高的价格,促使人们向往、追求此类产品。

利用全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生态型产品采取心理定价法,一般需要广告的配合。

营销者对使用功能相同、价格等方面相同但对环境影响不同的产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促销,鼓励消费者首先选择生态型产品。

促销策略

树立生态型产品的品牌形象,强化其特点和优势,争取竞争的主动性。

利用人类与自然相协调的景观对生态型产品进行造势,有效刺激需求,并扩大其消费数量。

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特别是其在营销工作中将环境营销观念贯穿始终。如介绍消费者识别环保型产品,用“环保”的销售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用“回归自然型”装饰零售卖场。

促销组合策略

引导、培养全社会尤其是营销从业人员环保的意识,为生态型产品市场的扩大奠定基础。

在公共关系方面树立资源、人类与环境相协调的形象。

制作环保广告强化企业与生态型产品的关系。诸如:

产品导向类强调产品或服务所具备的环境友好特性。广告:我们的产品可以通过生物降解。

工艺过程导向类指出企业内部技术和方法能给环境带来好处。广告:制造本产品的原材料20%是可回收利用的。

企业形象导向类把企业和产品与公众广泛关注的某个环保活动联系起来。广告:我们一直努力保护森林。

环保事实类在广告词中陈述与环境或环境有关的事实。广告:世界上的森林正以每分钟2公顷的速度遭到破坏。

政府立法、支持与环境营销

政府及其机构必须选择一个国内统一的管理机制来为企业提供一些环境及营销的指导。诸如对塑料包装材料的生产应提高税收、减少资金等供应而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同时政府应立法保护生态型产品的生产与营销。德国政府就建立一条法律要求生产商收集产品包装,并进行再利用。德国环境部长克劳斯·托夫坚定的表示处理废弃物不能继续成为国家的任务,尽管起初遇到了来自制造商的抵制,计划还是得到了实施。

由此可见,政府立法或采取措施鼓励生态型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是非常明智的。它将引导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资料:

1.(澳)迈克尔·杰伊·波隆斯基、阿尔玛·明图-威蒙萨特编著,王嗣俊、高红岩译,《环境营销》

2.庄革新,中小企业营销策略浅议,《企业改革》,2002年4月

3.姚莉,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企业研究》,2002年3月

第7篇:可持续消费研究范文

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消费者主体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这种理性消费方式也就是可持续消费。可持续消费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它的实现依赖于人民消费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实现社会成员关系的和谐,有利于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本文试图从法律手段,税收手段,媒体引导手段,教育手段研究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实现。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消费;实现

“可持续发展”第一次提出是1980年,直到1991年才对它的概念进行界定,而提出用这种理念去指导消费行为在1992年。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的进步,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资源的紧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世界视线越来越聚焦于资源的所有权归属,能源危机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不安定因素,对于我们中国这个爱好和平的国家,秉承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国家,我们有着实现可持续发展宏伟目标的国家、民族土壤。

一、我国居民消费现状

1.过度供应与过度消费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飞跃式发展,这带来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人民生活品质实现了快速提高。生产者供应越来越多样的产品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消费者膨胀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也反向促进商品生产,这就造成了生产者的过度供应和消费者的过度消费。生产者的过度供应快速地消耗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如我国现在频现的煤矿过度开采事件,而消费者不节制的消费行为带来堆集如山的固废垃圾,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民生产生活,同时资源也过度消耗。

2.符号消费

从某种消费品的社会知名度中寻找符号代入感,是符号消费的特征。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越来越高,单纯只追求吃饱穿暖物质需要的想法已经普遍改变,而追求符号消费,把消费品的社会知名度当作个人社会地位的一种符号代表,已经越来越成为多数人的消费观。如时下很多人常说的“宁坐宝马里哭,不坐自行车上笑”,这里的“宝马”和“自行车”俨然成了两类经济能力不同的人的符号代表。

二、可持续消费

1.可持续消费理念的提出

从马尔萨斯(1766—1834)于1798年发表了震惊世人的《人口论》,提出影响人类发展的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到卡逊1962年的《寂静的春天》把环境问题的思考更形象、更清晰地带到了广大民众中间。无数的科学家的不断努力给政治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召开了有114个国家参加的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出版《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以事实说明环境污染的严重性,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1980 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出现“可持续发展”一词,1983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组织会议要求以“持续发展”为纲领。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集中分析了全球人口、粮食、物种和遗传资源、能源、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的情况,并系统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提出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发展危机不能分割,地球的资源和能源远不能够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必须为当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改变发展模式。对可持续发展给了如下定义: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可回避地涉及到消费问题,随后国际社会试图用可持续观念解决消费引起的问题。

2.可持续消费的内涵

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把改变消费模式列为一个专门的项目明确指出所有国家均应全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消费模式。1994年联合国环境署在内罗毕发表的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提出可持续消费的定义:“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强调了一要促成当代人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不影响后代人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根据查阅诸多专家学者的定义将可持续消费可定义为:既满足代内发展需求,又不影响代际发展需求的公平、公正的消费。

3.可持续消费的特征

⑴资源占有的公平性。这种公平性是建立在把代际的利益与代内的利益放在一个层面上考虑的,尊重代际的资源的占有权,在消费中充分考虑代际公平使用因素,合理分配使用既有资源,这需建立在自然科学对资源形成、分布、储量的科学分析与人口总量的合理分配上。

⑵资源分配的公正性。资源本身的稀缺性、易耗竭性、分布不均衡性等对资源的分配影响颇大,而自然科学对资源本身属性的认识也许会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有所不同,所以在这种前提下,更要注重资源分配的公正才能更合理地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消费。

三、可持续消费理念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人民消费观念的改变

可持续消费的理念重点是促进消费的代内和代际公平、公正。可持续的实现依赖于人民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在利害观上大多只顾自己利益忽视他人利益,更不用说长远的后代利益,只顾自己享受,漠视不良消费行为对自己、他人、现在、未来的危害。在心理上有攀比心理、炫耀心理,对行为的合理性缺乏理性思考。用可持续消费理念修正消费者的不当消费行为、不良消费心理,形成理性消费观念,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国经济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耗用了太多了发展资源,在我国这个人均占有资源在全球排名靠后的国家,我们更急迫去思考如何做到最优资源配置实现发展,而这需要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可持续发展,需要可持续消费去实现,从消费去制约生产,从而促进生产资料的优化配置,促进资源的良性开发。

3.有利于实现社会成员关系的和谐

贫富不均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有观点认为20%的少部份人消耗社会80%的资源(二八定律),意思即80%的人相对贫困,那么如果这些掌握80%财富的人不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过多地表现炫富行为,社会上的某些人的仇富心理将可能导致社会治安案件的发生,影响稳定大局。所以提倡大家节制性消费,有利于社会和谐。

4.有利于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如前所提,我国是一个人均占有资源较低的国家,提倡可持续消费观念有利于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如何实现可持续消费模式

可持续消费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可持续发展是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要注意代内及代际公平、公正地消费资源,实现人类生存与发展对自然的改造的和谐平衡,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需要科学不断地论证,但是可持续消费方式必定是标准之一,所以把可持续消费方式列入考虑范畴,慢慢形成有效的可持续消费模式是时代呼唤。而如何实现这种模式,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手段来尝试。

1.法律手段

加强立法,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去禁止一些已确认对自然和社会危害大于利益的行为是有效的手段。如前所说,人类对于人的行为对自然的影响的认识是一个不断认识再认识的过程,很多认识往往是血的教训,所以我们应践行这些教训。这种践行行为用立法来实现是最高体现形式。

2.税收手段

税收是有效的政府调节手段,对材料属性、设备用途、生产过程化学反应、物理反应等的细化税收政策有利于鼓励企业提高对环保的支出,也有利于约束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同时也能通过这种税收手段征集资金更有效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如对环保设备、科技创新实行税收减免,对奢侈品消费征收消费税,对资源征收资源税等对生产者和消费者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3.媒体引导

媒体特别是如社交网络这种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更新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视觉效果明显、受众多的特点,可以在这些平台多宣传。通过现实案例适时宣讲可持续消费观念,引导消费者实行适度消费行为。如电视媒体的节约公益广告。

4.教育手段

教育的作用最为明显,要建立从小教育的机制,让每个人从小就对资源的稀缺性有一个感性认识,广泛传授节约观念,从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攀比、环保是时尚的人生态度。

消费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着力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人类需求变的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性,消费问题也将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解决。危机呼唤可持续的消费观,只有奉行可持续的消费观,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姜彩芬,余国扬,李新家,等. 消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第8篇:可持续消费研究范文

关键词:消费模式;可持续消费;可持续发展;选择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4-0015-02

1 消费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对于什么是消费模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把消费的特征看成消费模式,认为“消费模式是指一定时期消费的主要特征,包括消费内容、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趋势以及消费的其他方面的主要特征。”(周叔莲,1982)有的学者认为,消费模式就是消费过程的主要内容的总和,强调“消费模式就是消费收入、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的总和。”(李彦和,1987)还有的学者从消费体制去考察模式,认为“消费模式是指消费体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部分,是消费体制的骨架、基本规定性和主要原则(杨圣明,1989)。”

我国消费经济学的开拓者尹世杰认为,消费模式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和一定生产关系下人们消费行为的程式、规范和质的规定性”。(尹世杰,1987)综合来说,尹世杰的观点较为准确和全面。首先,他的观点反映了消费领域的主要范畴和主要经济关系,其次,其观点指出消费模式反映消费领域的本质联系、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性,不仅仅反映人们消费活动的主观愿望、要求和行为规范,而且反映消费行为的正确方向和必然趋势,反映消费行为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再次,其观点指出消费模式不仅仅是人们丰富的消费实践的总结和升华。而且反映国家对消费的基本政策和方针,反映国家对人们消费生活的基本要求和行为规范,这样,人们在消费活动中才有所遵循,以适应消费过程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影响消费模式的因素非常多,包括生产力水平、分配方式、人口总量与人口结构、技术因素和社会与心理因素等。其中,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消费模式的根本因索。生产的总量和结构决定着消费的总量和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导致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发生了改变,消费模式也就不同。消费模式的选择,必须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生产关系中的分配方式对消费模式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下,人们获取的收人性质、方式、多寡、不同,导致消费方式、消费内容都有所不同。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对消费模式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国民收入、消费基金一定的情况下,人口总量越大,越会影响平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进而影响消费模式。不同类型的居民,消费习惯不同,消费需要不同,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不同,当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时,必然影响消费模式。例如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在人口结构中才比重提高,就会直接影响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据预测:我国到201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上升的到23.9%,这就意味着,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减少经济增长对环境影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必然会在消费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促进消费可持续的发展。另外,消费模式也必然与一定的社会风俗、心理因素、文化传统密切联系,受其影响和制约。

2 可持续消费的提出

可持续消费的思想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正式被提出的。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制定的《21世纪议程》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消费概念,指出要“改变消费形态”,“应当特别注意不可持续消费所产生的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以及配合尽量降低耗损和减少污染的目标,有效使用这些资源”,并且明确提出,“所有国家均应全力促进建立可持续的消费形态”。之后,可持续消费作为许多国家和理论界进行研究的战略性课题。

联合国环境署1994年在内罗毕发表的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提出了可持续消费的涵义:“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减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联合国环境署UNEP,1994)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2年在布拉格召开的第七次清洁生产会议上,对可持续消费概念做深入解释,指出“在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自始至终最小化对天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利用,最小化废物与污染物的产生,从而既满足了对服务与产品的基本需求,带来高质量的生活,又不会危害后代人们的需要,这就是可持续性消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2003)。

3 可持续消费模式――我国消费领域的必由之路

伴随中国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与社会、资源、人口、生态的矛盾与冲突也明显地表现出来。

从生产消费角度看,我国是人均资源小国,直接关系到人类基本生存的四大资源――耕地、淡水、森林和草地,我国人均占有量分别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非常低。随着我国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再靠拼资源、拼投入维持高增长将难以为继,现实迫使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以往的消费模式,树立可持续消费的新模式。

从生活消费方面,意味着人们的消费结构急剧开始升级,人们不但要吃饱,而且要吃好,还要住得舒服,行得方便,尽可能享受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文明。同时,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和尖锐,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分配、资源约束、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社会稳定等现实问题成为不可回避并需要认真解决好的突出问题。

可见,要缓解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转变传统的消费模式,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消费领域,树立可持续消费模式,走可持续消费的道路。

4 中国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维度构建

可持续是一种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模式,从本质上说,它是人类发展模式的一次历史性转变。是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和处世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在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思想下,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消费,要避免资源耗竭型消费和环境污染型消费,提倡可持续消费,树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应该从以下几个维度着手。

4.1 适度:消费模式要适应经济水平和资源环境的承载力

适度消费要求消费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消费水平不能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又不能超越经济发展的水平。提倡适度消费要求在消费观上变改,一是反对高消费和奢侈消费;二是改变为生产而消费的消费观。消费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消费,不应该铺张和浪

费。美好的生活并不意味着生活资料越多越好,因为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还应该有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如果过度追求物质的东西,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不利于人身心的全面发展。

同时,可持续性消费模式强调适应地球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在满足人的消费需求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这就要求消费应避免损害生态平衡,注重对不可再生资源利的充分利用和保护,并积极寻找可代替资源作为替代品,生产中力争节能减排。

4.2 平等:消费行为要遵循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

平等消费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代内平等消费。代内平等强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都不能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为代价。据联合国《1998年人类发展报告》披露,世界上最富20%的个人消费就占了全球个人消费总开支的86%。与此同时,贫困国家的居民为求温饱而掠夺性利用资源、破坏生态的现状也十分严重。而生态的破坏往往使一个国家及其居民进一步穷困化,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二是代际平等消费。代际平等强调未来各代人和现代人一样有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权利。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平等消费,要求当代人自觉担当起在为后代人保护消费资源的责任,这就要求各代人在考虑自己要求和消费的同时,要对未来各代人的消费问题负起历史的责任。本代人在利用消费资源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由于消费而剥夺了后代人使用消费资源的权利,对后代人的生存造成威胁。

4.3 生态:消费行为应该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可持续消费模式要求人们进行生态消费,或者说叫绿色消费。这种消费要求人们自觉选有利于环境和生态的消费品和消费方式。绿色产品包括那些节能降污的消费品,既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能源的节约。比如,在生活中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有利于减少城市拥挤、能源节约、减少污染,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步行或自行车更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购买机车时候,可以考虑购买小排气量类别,而且尽量使用无铅汽油;生活中节约用电,使用节能产品;要为珍惜用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产品,诸如一次性纸杯、牙刷、剃须刀等。

4.4 立本:以人为本。在崇尚精神消费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第9篇:可持续消费研究范文

1 可持续发展研究争论的原因

由于可持续发展本来概念的模糊、现实问题的繁杂而人们追求美好未来的愿望又那么强烈,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引发了学术界众多的质疑、争论和不断的修正。围绕生态限制与保护、经济效率与财富分配、社会民主与公正等等议题,包括自然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在内的众多学者都试图利用这个“公共的广场”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正是这些争论的声音使它逐渐“成熟”起来,让我们通过它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个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复杂联系在一起的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

1.1 现实的复杂

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组织都无时不刻地在改变着这个星球,而现今,人类无疑是其中最大的力量。地球上已经没有绝对不受人类影响的自然环境,而且其中许多生态系统已经完全受控于人类活动。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以各种社会经济方式深刻地改变着地球表层,形成了完全服务于人类的各种人造景观。事实上,这个星球表层已经是一个由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混合而构成的复合系统了。在这个典型的复杂系统中,各子系统间以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存在着复杂的互作关系,这些复杂的内部作用使系统具有了自适应和自组织的系统动力学特征,推动系统以非线性方式演进。在这个生态经济复合巨系统中,人类以其自身的创造力和能动性成为人与自然协同进化最大的驱动力。这个复合系统的未来演进无疑主要取决于人类自身对它的认识和行动。然而我们对它的认识到底有多少,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战略指导我们的行动呢。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其引发的讨论似乎有助于我们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

1.2 概念的模糊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尽管该定义的总体意旨似乎非常清楚,但要成为一个广泛的政策目标,该定义在一系列重要方面却是模糊的。发展的定义应该包含这一过程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而这个概念对于要持续什么,代际间的公平如何实现,当代与后代的需求是什么,如何以发展来实现对所有人需求的满足,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这些目标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实现的程度等等问题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表述。

2 争论的几个焦点

由于可持续发展概念形成之初的表述不清,众多学者从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而他们争论的焦点大致可以反映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2.1 价值

迄今为止,关于价值的定义一直都还有遵循“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辩。一般来说,生态学家不愿意使用“价值”这个词语,因为他们认为自然系统不以追求特定目标为目的。但如果人们赋予了某一事物对相关事物或系统整体特定行为一定的主观意义,就可以衡量它对后者贡献率的大小,也就是在这种情景下,人们就可以具体量化它的价值。在生物与环境相互选择与适应的进化过程中,生态学家也常常借用价值一词来表达某物种对其它物种或对整个生态系统在进化中的作用,因此,生态学家认为自然有其内在价值,“自然内在价值论”构成了生态学家所坚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在伦理基础,因而他们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对象应该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的所有物种。生态学家还认为,在现今全球巨大的人口与消费压力下,人类越来越显示出他对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依赖性,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效用价值也越来越大。然而由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不可替代性”、生态系统组分的“补偿效应”、生态过程的不可逆特征和与人类协同进化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价值量的估计远比其真实量要小得多。在批判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生态学家发展了基于物质与太阳能量比率的“能值理论”,并认为它是衡量物品内在价值更真实、更一般化的标准。

相比而言,经济学家对价值定义的范围要小得多。经济学家的价值理论往往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前提,衡量物品对于人类效用的大小和福利改进的程度,其实质是衡量物品对人类的“工具价值”。除使用价值外,经济学还研究商品在市场交换中的交换价值。在“边际革命”之前,古典经济学一直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存在着“钻石与水”的困惑。边际理论以物品的稀缺和效用把供给和需求联系起来,认为物品的边际效用是衡量其交换价值的内在标准,从而解决了物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基于边际理论的新古典经济学同时还认为,在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中,以货币衡量的物品价格能够体现其效用和稀缺性,从而可以反映其真实价值。之所以在现阶段大部分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还没有被市场反映出来,是因为它们还不具备足够的稀缺性,因此还不具有价值。

社会学从人的心理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来考察价值。与经济学认为人的偏好是固定有所不同,社会学从考察人的真实心理行为出发,认为人在时间序列上的喜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人在不同时间段的价值观具有不确定性。由于无法准确预知人们在未来的偏好,所以应该更谨慎地保护自然生境以体现代际公平,这也是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选择价值的原因。从社会整体来看,社会学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具有不同偏好和想法的个人和集体对未来的一致协定;由于可持续发展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很多种不同的定义,所以要求它必须是一个融合所有价值观的综合概念。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是开放不同思想,二是各种思想得到有效表达。

2.2 资本

价值是资本形成的基础,对价值的认识不同必然导致

各学科对资本具有不同的态度。在自然资本、人造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四种资本形式中,最具争议的是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的替代性问题。根据自然资本与人造资本之间的可替代性以及总资本存量的变化,可持续发展可以划分为两种基本情况:①总资本存量(自然资本与人造资本存量之和)不随时间而下降,在世代之间保持不减少。②自然资本存量不随时间而下降,在世代之间保持或增加自然资本存量。经济学家坚持前一个观点,他们认为不同资本形式之间可以互相替代,特别是允许人造资本可以替代日益减少的自然资本。认为如果自然资本转化为人造资本后总资本存量不减甚至增加,那么自然资本就应该转化为人造资本以满足人类需求。生态学家一般认为不同资本对人类福利具有不同的功用,它们之间不可替代或者由于过程复杂和代价昂贵,资本的替代是不可行的。由于不同资本的补偿效应、系统的不可逆和演化的不确定性等原因,自然资本不应该被无限制地转化为人造资本,尤其是其别重要的关键自然资本更应该得到保存。由于人们未来偏好的不确定性,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的学者一般赞同生态学家对自然资本的保护。除此之外,他们更重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他们认为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过度消费是自然资本不断转化为人造资本的根本原因。通过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省和价值观的重构有可能形成一种新的消费观念和社会文化,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3 技术的作用

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一直是争论的一个焦点。生态学家认为,一方面技术进步可以延缓危机,但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制造危机,这一点可以从近代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化运动对全球环境与资源造成严重破坏的后果中得到证明。他们认为由于自然系统的复杂性和不可逆,技术进步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环境修复问题。他们更认同在充分认识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发展学习和依照自然生态系统高效低耗进行生产的“绿色”技术。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在自由市场条件下,完善的价格体系总是能够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从而自动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问题。他们通过数学模型证明,即使自然资源存量有限,人口增长率为正,技术进步仍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从而保证人均消费的可持续改善。站在社会学立场的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更应该是个社会命题而不仅是科学技术问题。由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议题既然是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它就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关于科学或技术的问题。

他们认为科学知识有助人类客观真实地认识这个世界,但它并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科学知识本身并非完全客观,它也包括了人类自身的先验认识并且有待于实践的检验。而技术的进步也许有助于提高经济生产的效率,但却无法提高财富分配的公平性及社会公正。所以他们坚持认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该超越科学技术和经济生产领域,向保证财富分配公平和民主公正的社会文化和组织制度等领域推进。

2.4 规模和尺度

生态学家认为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内生于自然生态系统,它从自然生态系统中吸收低熵的能量和物质以维持自己的持续运转。但是由于地球系统并不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只能“占据”自然系统的一部分,也就是它具有终极的规模和尺度。经济系统并非完全受制于自然系统,它以各种物流和能流与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着各种反馈关系,如果它的规模越大,它破坏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遵循这一思路,生态学家发展了一系列企图计算出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规模的方法,最具代表性有基于能量计算的“能值理论”、基于土地面积的“生态足迹”方法和基于各种物质生产与消费的“承载力”计算(包括生态承载力、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基于食物的人口承载力等)。

与生态学家往往关注于社会经济系统对整个生命支持系统的尺度和规模问题不同,经济学家更专注于那些在经济生产中具有直接效用的物质资源的供给与配置。他们利用跨期生产函数和动态模型计算资源在时间序列上的开发利用,以回答是否可以实现最优配置和人均消费是否可以持续改善等问题。由于他们的答案往往是肯定的,这遭到了其他一些学者对其忽视自然生态系统复杂性与现实严峻性的批评。

2.5 实现的方法

对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各个学科也各有侧重。生态学家往往首先从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关系的角度出发,偏重于考虑如何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他们对“时间”、“空间”、“尺度”、“过程”与“机制”等概念更加敏感,注重从系统整体角度研究从区域到全球的可持续性问题。对实现的具体手段上,虽然他们不否认市场机制的作用,但往往更强调政府干预和制度安排在保持自然资本方面的职能。他们认为在处理自然生态环境等公共领域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不完全和产权关系的模糊,存在着市场作用不充分甚至完全失灵的情况,这就必然需要政府的行政干预和制度的明确安排。在经济生产领域,生态学家更认同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循环经济形态,并已经在从企业到园区到整个社会的不同层面得到成功实践。

相对而言,经济学家更偏重于考虑如何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他们一般将人类福利等同于物质消费,从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的关系出发,研究如何高效配置资源以生产出更多的物质产品。经济学家对“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价格”与“市场”等概念更为敏感,注重从投入产出角度研究从微观到宏观层次经济活动的成本和收益。他们批评生态学家只把生态保护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忽视了人类包括物质需求在内多重需要的平衡。他们认为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关键是解决由物质产品匮乏带来的贫穷,因此只有经济的快速增长才能解决众多不发达国家的贫穷问题,从而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布兰特报告中就曾认为世界经济在21世纪必须增长5~10倍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家更认同市场机制和自由贸易。他们认为只有在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中才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才能以更高的经济效率满足人类福利需求的物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

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学者更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共同性,他们强调人类本身和社会的组织与结构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首先,他们通过人类需求行为的精神分析得出,人类福利的改善并不仅仅等同于拥有的财富量和物质产品消费的多少,而是更多的和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安全感、婚姻、知识、教育和信仰等联系在一起。而且,由于优美而安全的自然环境比物质消费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愉悦感,所以对人类福利的改善必须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除此之外,人们的幸福感还来源于不同个人之间效用的比较和更多的社会认同,而且他们认为可持续发展必然是所有人对未来的共同选择,因此财富的公平分配以及个人意愿得到充分表达和尊重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这就要求社会组织与

制度的设计必须能够为社会中所有人提供民主公正的表达平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领域还包括对人自身的重视,对教育的投资能够提高人们的素质,使人们主动追求低物质化的消费行为,形成更可持续的社会消费习惯。此外,高素质的人力资本能够提高经济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济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从而有利于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由于研究视度的差异,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对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资本、技术、社会经济系统的规模和实现方法等方面各有侧重,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概念从强到弱的一系列层次。习惯上,我们简单地依据自然资本与人造资本是否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作为划分可持续发展强弱的标准,而事实上,由于可持续发展所面对的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众多不可持续的现实问题,研究领域包括了生态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一系列主题,所以简单的强弱之分并不能帮助我们完全认识当前发展中的众多现实问题。分别来看,生态学由于长期根植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所以他们更注重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协调,在生态学的文献中,“可持续性”的概念往往代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经济学的社会责任一直都是以资源的高效配置来满足人类的物质消费需要,所以他们更强调以经济的快速增长消除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持续的物质贫穷,他们更侧重于发展一面,容易将可持续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研究从人的真实心理行为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出发,更强调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他们一方面认为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终极目标,因此注重自然和经济环境对人类福利的影响,强调分配的公平性。另一方面他们也认为人类社会对自然和经济环境具有主动反馈,因而强调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及民主参与的共同性。

2.6 小结

简单总结起来,由于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现实问题加以认识和理解并借助于可持续发展进行表达,这一概念从产生之初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侧重经济可用、生态可容和社会公正三个阶段。可以想象,由于它本身的开放性和理想性,它在未来还会吸引更多学科的关注并且融合更多样化的价值观,成为一个更为综合完善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人类社会对自身行为和与外界环境关系等问题的反思,是所有人对未来长远发展的共同选择,是一个过程而非状态。只要人类追求美好世界的理想不止,它就必然会伴随我们一起成长,变得更加成熟和完善。在庆幸找到这一学科间相互交流与知识集成的平台之余,我们更应该遵循它所综合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把它作为人类社会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共同规范和行为准则,指导我们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前进。

3 研究展望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发展协调高效的一种状态,绝对的强可持续要求各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整体的长期协调运转。和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一样,受到现实中的诸多限制,绝对的可持续状态只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理想期望,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在对这一复合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依据其所昭示的客观规律改进人们的行为、优化发展的战略和模式从而达到一个比现在更可持续的状态却是可能的。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身对这一系统的认识和采取的行动,因此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十分重要。作者试图在对本文以上部分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之上对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研究范式进行探讨,以丰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和内容。

3.1 多视角研究

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以物质流、能量流将各子系统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对系统中的元素循环、物质流转和能量流动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清楚认识系统内复杂的生物物理作用机制。除了这些客观世界不同形式的流之外,复合系统内还存在着人口的流动、价值和文化的交融与冲突、货币资本的流动等主观世界的多种流。主客观世界这些不同形式的流之间相互作用并形成合力驱动地球系统的演化。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一定质量和数量的某种流总是对应了相应质和量的其它形式的流,它们以单独的或组合的形式满足人类不同层次的需求。工业革命后技术的进步使人类逐渐淡忘了各种自然流对社会发展的限制,在决策中往往更多的以各种主观世界的流作为决策依据,其中尤以对单纯资本流的考虑为最,这也正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越来越感受到遭遇“自然瓶颈”的原因。可持续发展要求各种形式流的良性循环以及相互之间具有合理的匹配关系,这就要求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必须把握各种流的运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由于各学科对各种流信息提取的角度和表达方式的差异,使得我们对以系统形式融合在一起的各种流的认识被分割开来。由于从任何单一角度都不能完全揭示系统的真实面目,因此,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十分必要。

3.2 系统综合

对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各种流的研究还不能对系统的整体结构、功能和演化特征进行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还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要求。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是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相互交织和耦合而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同各子系统相比,它是一个结构和功能更复杂的、更高层次的系统。它并不是其中所有子系统的简单叠加,而是以各种形式的流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构成的有机体,是所有的生物物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遵循内在规律而形成的集合体,在功能上具有整体突现性的特征。由于人类经济社会对地球生态系统影响的范围和作用的程度已经是全球变化的重要原因,从某种角度来说,地球生态系统已经受控于人类活动,这个复合系统也越来越表现为具有自创生、自生长、自适应和自复制等自组织系统的一系列特征。人类活动作用的多样性和地球生态系统内在的复杂非线性以及反馈的延时性,造成了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系统未来演化的不确定性,因此除了对这一复合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之外,还必须对系统演化的内在机制和动力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战略需求。总之,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要求我们站在地球系统的高度,对这一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并对这一“人-地”复合系统的未来演化方向做出合理的预测。

3.3 价值融合与公众决策

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是所有人对未来的一致期望,它是在保障人类福利最大的同时而又使得地球复合系统的长远可持续。人类福利的满足是人们在对整个复合系统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之上,对人类社会总体效用最大做出选择的结果。不同学科对福利的概念和来源有不同的解释,比较一致性的认识是福利和物质分配与消费、个人选择的自由度与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社会福利的增大总是和物质分配更公平、选择更自由和高效而和谐的制度安排等因素联系在一起。可持续发展强调公平性和共同性,二者互为条件,而个人的平等自由和决策的民主开放是其实现的基本前提。在对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战

略进行公共选择的决策过程中,总是存在着个人偏好之间以及个人偏好与社会公益的矛盾。在社会选择的过程中,如何融合更多样化的价值观以体现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如何更好地解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以及如何形成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度产生、实施与改进的基础制度,都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3.4 设计与管理

人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特征。人类活动一方面受到系统环境的约束和调节,另一方面人类也以自身的价值观为基础,直接或间接地对系统进行设计和管理。对地球系统设计与管理的思想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尤其是当“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启动以来,人类便开始探讨如何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来设计生物圈可持续利用,设计世界经济秩序,保护人类共同的未来。人类由以往的对地球圈、生物圈和大气圈以及地球生态系统变化的被动适应,已经开始走向实施有意识的控制管理。在可预见的未来,由于人口膨胀与消费增长等原因,人类对地球的改造只会加剧。因此,未来研究的焦点将是如何设计与管理地球系统,以使其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维持地球生命系统的活力。对地球复合系统的管理需要在深入认识理解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过程机制的基础上,综合应用人类已经掌握的实践技术、相关政策和管理策略对系统的演替进程和演替方向进行动态调控,其中尤其应注重对系统动态演替的关键性作用因素进行调控管理。对地球复合系统的设计与管理并不是要求将其修复到原来的状态,而是要创造一个功能完善的新的复合系统,以使我们拥有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