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免疫学机制范文

免疫学机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免疫学机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免疫学机制

第1篇:免疫学机制范文

从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免疫两个方面对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机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抗肿瘤 免疫学

在众多的对肿瘤治疗方法的探索中,各种治疗方式的结果大多不如预期有效[1],而传统的化疗药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及耐药性,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可以用于临床的有效成分激发机体免疫系统的活性一直是多年来学术界感兴趣的重要研究课题。我国传统医学不但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且与西医相比,中医更重视整体认识疾病发生的条件,强调“治未病”。中医认识到正虚是疾病的重要内因,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虚学说已被现代医学认识和承认。西医比较能融合现代科学成就,认识病症具体、深入。越来越多的意向认为中西医应当互相补充,但如何互相补充又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我们认为,这种结合或补充,不但在于临床实践中的摸索,而且还应同时解决理论上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被国际医学界认可。现将中西医结合抗肿瘤的免疫学机制研究综述如下。

1 对非特异性免疫抗肿瘤的影响

机体免疫机能状态的异常及肿瘤免疫逃逸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肿瘤细胞及其产生的肿瘤性免疫抑制因子往往导致荷瘤机体免疫机能低下,由于肿瘤细胞抗原性较弱或抗原调变等因素导致肿瘤特异性免疫往往难以奏效,因此非特异性免疫在机体抗肿瘤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单核巨噬细胞及NK细胞所构成的机体肿瘤免疫监视中的第一道防线。

1.1 中西医联合对巨噬细胞抗肿瘤的影响榄香烯是从姜科植物温郁金中提取的抗癌有效成分。将其用专利方法制备出Hca-F榄香烯复合瘤苗HSP70(HSP70HTCV),分析其对小鼠腹腔或脾脏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抗免疫作用的机制,发现HSP70HTCV免疫小鼠脾脏巨噬细胞分泌TNF的能力高于HSP70BCG免疫小鼠的脾脏巨噬细胞,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亦明显增强,由此得出结论[2],HSP70HTCV免疫诱导的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有更强的杀伤活性。

1.2 中西医联合对NK细胞抗肿瘤的影响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等对恶性淋巴瘤进行的临床治疗研究中,两个疗程后,治疗组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能够提高化疗的耐受性,治疗后KPS有明显地提高,对肝肾功能、骨髓功能无明显影响[3]。艾迪注射液是由人参、黄芪、刺五加、斑蝥等组成,主要含有人参皂苷、黄芪皂苷、黄芪多糖、刺五加多糖及去甲斑蝥素。研究者认为此药可作为临床抗肿瘤治疗的辅助药物。那么,分析其药物成分,再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人参、黄芪、刺五加免疫学机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中均得到肯定的结果[4~9],如研究显示人参皂苷Rg1和Rh1均可不同程度地增强正常人外周血DC刺激T细胞的增殖及LPA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推测Rg1和Rh1可能促进DC合成分泌IL-2和IL-12并提高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从而增强DC的抗原递呈能力[6];而斑蝥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经去甲基处理的斑蝥素在保持其原有疗效的同时,可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向粒-单核细胞分化而使白细胞增加[10]。当然,中药复方制剂的分析是不能仅以每一成分的作用进行简单的叠加的。另外,艾迪注射液抗瘤作用的免疫学机理也是多方面的[11],同时诸如艾迪注射液与化疗药物联合这样通过增强NK细胞活性发挥抗癌作用的药物也还有香菇多糖[12]、益肺颗粒[13]等。

2 对特异性免疫抗肿瘤的影响

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和体液免疫,两者相互协作共同杀伤肿瘤细胞,但以细胞免疫为主。

2.1 对细胞免疫的影响参与抗肿瘤细胞免疫应答的主要有T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前文中所提及的对特异性细胞免疫起重要调节作用的NK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2.1.1 对T细胞的作用

αβT细胞:αβT细胞包括MHC I类分子限制的CD8+CTL细胞和MHC Ⅱ类分子限制的CD4+辅T细胞,两者活化都需要双信号刺激。第一信号是抗原刺激信号,指从肿瘤细胞脱落下的肿瘤抗原,经APC摄取,加工成抗原多肽,并与细胞表面MHC Ⅱ类分子结合递呈给CD4+ TH细胞。在肿瘤细胞合成的肿瘤肽,与MHC I类分子结合后共同表达于细胞表面,而被CD8+ CTL细胞识别。黄芪注射液联合MHC I类限制性肿瘤抗原多肽Mut1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对肺癌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免疫学原理的研究中,发现以肿瘤抗原多肽致敏的DC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能更有效的促进荷瘤宿主的免疫应答,具有显著的体内抑制肺癌转移的效果[14]。再说第二类信号,即协同刺激信号,T细胞除通过TCR与Ag-MHC分子复合体接受抗原信号外,还要通过APC或肿瘤细胞表面协同刺激信号,才能使T细胞有效地活化。活化的CD4+T细胞可产生大量细胞因子,促进CD8+T细胞活化,激活巨噬细胞,参与抗肿瘤作用。放化疗法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晚期鼻咽癌就有一定的抗肿瘤和抗放化疗损伤作用[15],还有如百合固金汤口服联合利君派舒静脉滴注治疗肺癌[16],治疗组 IL-2,CD3, CD4, CD4/CD8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01)。

γδT细胞:γδT细胞分化发展早于αβT细胞,多分布在全身各处上皮组织内,所发挥的细胞毒作用可能不受经典MHC分子限制,且能杀伤对NK细胞不敏感的靶细胞,因此γδT细胞与NK细胞同样被认为是抗肿瘤免疫监视功能的第一道防线。已有研究发现此类细胞能在体外杀伤骨髓瘤和淋巴瘤的细胞系[17]等。循环的Vγ9Vδ2 T细胞可选择性的表达自然杀伤细胞受体蛋白1A(NKRP1A),NKRPIA 分子的表达受IL-12水平的调控,效应性T细胞在杀伤肿瘤时可以释放IL-12,如此可吸引更多的NKRPIA+的γδT细胞浸润肿瘤组织。肺瘤平膏即可上调DC与抗原递呈功能相关膜分子MHC-Ⅱ,CD80,CD83,CD86及CD40的表达,并促进DC分泌IL-12水平,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监视功能[18]。那么,IL-12水平上升后是否对γδT细胞产生影响,作者并未做出进一步实验加以证实,同时也未见其他相关报道。

2.1.2 对树突状细胞的作用树突状细胞具有很强的递呈抗原的能力,能显著刺激T细胞的活化增殖,起抗肿瘤作用。现代研究认为人体免疫功能状态即中医所指的“正气”,当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免疫监视机能下降,DC功能低下,正气亏虚,机体易患肿瘤。“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表明“络”既是组织细胞实现功能协调的物质载体,又是疾病在体内传变的中心环节[19]。因而应用中药扶正培本,通络解毒,通过干预和调节肿瘤患者DC 的抗原递呈功能,可能是今后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重要切入点之一[20]。这是在中医理论框架内,把中医扶正培本治则即提高机体抗邪机能的机制与DC抗原递呈功能有机地结合,应用扶正培本为主的中药或复方制剂,作为外源免疫调节剂,通过多途径干预和调节患者DC表面分子的表达,调节其抗原递呈功能,提高患者抗肿瘤机能,抑制肿瘤形成、增殖、侵袭与转移。这不但在中西医结合理论上进行了阐明,而且又研究了其实际应用价值,可谓中西医结合解决抗肿瘤问题的典范。

2.2 对体液免疫的影响肿瘤抗原刺激所产生的抗体是通过免疫监视而产生保护性作用的,能被抗体所识别的肿瘤抗原可能是T细胞活化剂[21]。在用琼脂扩散法测定36例放疗加艾灸和30例单纯放疗病人治疗前后的IgG,IgA,IgM后,发现艾灸组免疫球蛋白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尤其IgG有非常显著的意义[22]。针刺曲池、合谷、足三里等穴,对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血清IgG,IgA,IgM含量具有双向调节作用[23]。在肿瘤患者体内存在早期阶段就出现的针对肿瘤抗原而产生的免疫应答[24],抗肿瘤抗原的抗体出现常与正常体细胞的交叉反应,引起了许多肿瘤病人的瘤外综合征[25]。平消胶囊主要成分为郁金、马钱子粉、仙鹤草、五灵脂、白矾、火硝、干漆(制)、枳壳(熬炒)等药物,与放疗联合后能明显降低血清VCA-IgA,EA-IgA抗体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陈绪元,代晓波,张 菊,等. 平消胶囊与放疗联合治疗对鼻咽癌血清VCA-IgA, EA-IgA影响研究.平消胶囊治疗肿瘤论文汇编(西安正大有限公司编),2003:122]。这些机制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从体液免疫水平分析,不但发挥了“免疫激发剂”的作用,而且还发挥了“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从多方面调节机体的免疫水平,正符合中医辨证治疗,以扶正培本为主的特色及优势。

转贴于

3 结语

中西医结合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因为它们具有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目前中西医结合存在的问题是:①还没有真正在发病机理及治疗机理方面将中西医的理论真正揉合起来或对应起来;②对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多为将对肿瘤治疗有一定作用的中医药与放化疗或其它现行西医疗法及药物合用,观察效果,较为肤浅、生硬,没有从机制上加以阐明;③中医“辨证施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理论优势没有体现出来,大多为将一种中药与某种西医疗法连续应用,没有随机体免疫状况或肿瘤发展状况的变化而调整治疗方案;④结合中,中医药大多为辅助治疗,几乎没有调整的价值;⑤对于中晚期患者的治疗远期生存率不高;⑥没有对中西药各成分之间的作用进行研究。

当然,在近几十年中西医结合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如扶正类中药在对放化疗耐药性及副作用治疗方面有优势,中医药在辅助西医治疗中取得了很大进展。另外,中医药在肿瘤预防及康复领域具有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并且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认可。相信,通过加强国内外合作研究,与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如计算机模拟等),通过强调高效、实用、综合,中西医结合会得到全面发展,中西医结合抗肿瘤研究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Cajewski TF, Meng Y, Harlin H. Immune suppression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J].J Immunother,2006,29(3):233.

[2]邢 嵘,康晓楠,高志红,等. 榄香烯复合瘤苗HSP70与HSP70BCG对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的比较[J].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4,20(8):540.

[3]王 莉, 陈绍斌, 冯建明.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22例[J].陕西中医, 2007,28(4):440.

[4]Kang KS, Kang BC, Lee BJ, et al. Preventive effect of epicatechin and ginsenosideRb (2) on the inhibition of gap juctional inte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by TPA and H (2)O (2)[J].Cancer Lett, 2000,152(1):97.

[5]Tatsuka M, Maeda M, Ota T. Anticarcinogenic effect and enhancement of metastatic potential of BALB/c 3T3 cells by ginsenoside Rh (2)[J].Jpn J Cancer Res, 2001,92(11):1184.

[6]王 毅,郝 钰,邱全瑛,等. 人参皂甙Rg1,Rh1对树突状细胞刺激T细胞增殖及LPAK抗瘤活性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3,19(4):248.

[7]Fei XF, Wang BX, Tashiro S, et al. Apoptotic effect of ginsenoside Rh2 on human malignant melanoma A375-S2 cells[J].Acta Pharmacol Sin, 2002,23(4):315.

[8]朱飞跃,张 卓,曹朝晖,等. 黄芪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黏附分子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7,7(3):384.

[9]梁丽坚,蔡 宇,梁少玲. 刺五加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7(7):1187.

[10]方 菌. 抗肿瘤药物研究Ⅱ:去甲斑蝥素去氧脱氢类似物的合成与抗癌活性[J]. 药学学报, 1993,28(12):931.

[11]严 英, 钟秀驰, 周伟生,等. 中药制剂介入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理与临床研究概述[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0,11(3):187.

[12]王文武, 戴西湖,欧阳学农,等. 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中国肺癌杂志, 2006, 9(1):78.

[13]张志娣,黄 挺,杨少山,等. 益肺颗粒联合化疗预防肺癌术后转移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刊, 2005, 23(4):643.

[14]董晓辉,董竞成. 黄芪注射液增强树突细胞的抗癌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5, 11(1):25.

[15]成 拯,姜 翼,陈 凯. 放化疗法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晚期鼻咽癌42例近期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37(4):58.

[16]李东芳,田道法,黎月恒,等.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肺癌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J].新中医, 2006, 38(12):44.

[17]Wilhelm M, Kunzmann V, Eckstein S, et al. Gammadelta T cells for immne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lymphoid malignancies[J]. Blood,2003,102(1):200.

[18]郑红刚,朴炳奎,林洪生,等. 肺瘤平膏及其拆方对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25(6):1133.

[19]李 燕,赵 燕,黄启福,等. 中医络病理论的现代认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 25(3):2.

[20]熊 露,田少霞,林洪生,等. 调节DC抗原递呈功能-中西医结合抗肿瘤免疫治疗思路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24(9):847.

[21]Simon AK, Gallimore A, Jones E, et al. Fas ligand breaks tolerance to self-antigens and induces tumor immunity mediated by antibodies[J].Cancer Cell, 2002, 2(4):315.

[22]俞志冲,徐兰风,詹 臻,等. 艾灸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 2002, 21(6):15.

[23]赵 蓉,张永兴. 针刺对放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中国针灸, 1994, 14(1):38.

[24]Wang X, Yu J, Sreekumar A, et al. Autoantibody signatures in prostate cancer[J]. N Engl J Med, 2005, 353(12):1224.

第2篇:免疫学机制范文

    关键字:免疫学  肝脏  乙肝病毒  肝脏移植

    免疫学称得上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其发展日新月异,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广泛渗透到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领域之中。而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不断提高肝脏疾病免疫学诊疗的质量 ,可为临床提供必要的诊疗指标 。下面笔者就从普遍存在的乙肝病毒和肝脏移植着手,谈一谈对有关免疫学的认识。

    一、乙肝免疫治疗之相关事项

    乙肝病毒在全球有将近4亿的感染者,每年发生与乙肝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癌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在一百万以上,其数目骇人听闻。现阶段,对乙肝病毒理想的治疗方法应该是激活足够的免疫细胞,尽可能减少肝细胞的损伤,并能中止这种持续的感染。免疫治疗前患者体内抗原与前体DC系统的亲和积处于平衡改造状态,平衡常数L1q1L2q2=K,假设从体外补给A的替代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其浓度为X,免疫治疗效果C的增加浓度为N。由于B的群体中个体的亲和力呈正态分布,所以认为B数量的减小倍数等于平均亲和力的减小倍数,假设C的生理流量不受影响,q1不变,那么,N=L2{1-[L1/(L1+X)]1/2},当L1越小, 由于L1q1L2q2=K,所以L2越大,并且当X越大时,N越大。所以免疫治疗要大剂量给药,同时大剂量给药活化势越大,活化速度也就越大。免疫治疗需先降低血液中HBV-DNA水平,所以有必要使用核苷类似物使L1减小,同时为了加速L2的增大,可能有使用免疫或血液系统兴奋剂的必要。又成熟DC数量=N×发生体积,所以有静脉给药或者多点皮下给药的必要。在慢性乙肝病人体内,由于存在静息活化平衡常数,那么在抗原浓度和亲和力相同的情况下,前体DC的浓度和亲和力之积为定值。前体DC浓度越大,亲和力越小,此时给药的途径的区别大大缩小。

    乙肝病毒的各种抗原都对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作用。拉米夫定能使乙肝病毒各种抗原的表达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能降低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乙肝病毒能通过提高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调亡诱导受体和死亡受体4的表达而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调亡诱导配体毒性,人肝细胞中HBV复制水平升高能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调亡诱导配体诱导的调亡;HBV感染时肝细胞可强表达CD95L和CD95,相互作用可引起肝细胞调亡。所以拉米夫定的使用能减少肝细胞的调亡。拉米夫定治疗还能降低淋巴细胞的调亡敏感性,并且拉米夫定不会妨碍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的成功清除。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有选择地予以护肝防纤维化治疗。

    持续存在的乙肝病毒抗原对其敏感的前体DC持续的反向选择,使得这些前体DC不能在同一段时间内积累,继而使得二者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成熟的活化的DC不能在同一段时间内积累,以致不能同时产生足够的CTL细胞进行有效的控制被感染的肝细胞的作用。所以有必要提前降低病人细胞外液中慢性乙肝抗原的含量,以减小它们的反向选择作用。自然界中生物对有限的资源同样存在着相互的竞争。各种免疫细胞以及它们的亚群之间均存在着相互的竞争和抑制作用,如T细胞、NK和NKT细胞之间以及它们亚群之间的相互竞争。人体各种前体DC细胞亚群之间也同样可能存在不同种群之间的相互竞争。乙肝病毒抗原系统对对其敏感的前体DC持续的反向选择,使得这些敏感的前体DC减少,进而使得它对其它前体DC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其它的前体DC细胞数量就会增加,进而增强了它们对对乙肝病毒抗原系统敏感的前体DC细胞的抑制作用,使其恢复感染前的速度减小和能恢复的数量减少。同样,被感染的肝细胞也会持续的反向选择对其敏感的CTL细胞而使其数量减少,其它CTL细胞的数量将会增加,它们的抑制作用也会抑制乙肝病毒特异性CTL的恢复。为了增加对乙肝病毒敏感的前体DC的恢复速度,增大其能恢复的数量;同样也为了特异性抗乙肝病毒的前途CTL细胞的恢复,有必要解除这种持续的抑制作用。另外,外周血中被感染的DC细胞低水平表达MHC和共刺激分子,使得它们在与乙肝病毒特异性的T细胞群作用时,诱导活化的T细胞的比例将下降,而耐受和调节性T细胞产生的比例将升高。要解决这些错综复杂的局面,必须对免疫系统重新进行一次格式化。二、肝脏移植免疫学之相关事项

第3篇:免疫学机制范文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继续教育处,江苏连云港 222007

[摘要] 目的 研究抗人肝癌免疫毫微粒的制备以及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方法 使用异型双工能SPDP对人肝癌以及载阿霉素(ADR)和人血清蛋白微粒进行偶联,通过实验对其的免疫特性进行测试。检测的方法使用MTT法,这种方法的检测对免疫毫微粒是否能够对体外具备杀伤的作用十分有效。检测后在人肝癌老鼠模型上使用HAb18-HSA(ADM)-NS、HSA(ADM)-NS 和ADM, 来测试其对肝癌的抑制情况。结果 HAb18抗体可以偶联到毫微粒上,对体外杀伤的细胞值为45.5 μg/mL,与ADM的366.1 μg/mL比较下,明显了降低。免疫毫微粒能够和靶细胞结合并且对靶细胞具有杀伤和选择功能。 结论 偶联的方法适用制备肝癌免疫毫微粒,并且免疫毫微粒在对抗肝癌治疗上有着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人肝癌;免疫毫微粒;制备;免疫鉴定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c)-0180-02

[作者简介] 苏琼(1969.6-),男,江苏宿迁人,本科,讲师,主要从事微生物免疫学教育科研工作。

在我国每年发生肝癌致命的病例有很多,肝癌导致死亡的概率列居肿瘤致死忘总概率的第二。可想而知,肝癌对于人类产生的危害是巨大的,给患者和医师带来了很多困扰。关于治疗肝癌的免疫毫微粒很多专家开始进行研究。具有免疫性的毫微粒具有很大的载药性,而且这种微粒还具有缓释药物,不需要进行偶联的特点,另外,毫微粒在病位进行药物治疗时还具有选择性,因此得到很多专家医生的青睐[1],选取2012年3月—5月间50只裸鼠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了50只实验裸鼠,鼠龄在4~8岁之间,裸鼠为BALB/C型老鼠,50只裸鼠是有江西某以医学院提供的。从人肝癌细胞中提取细胞株,ADM-NS的含量控制在34%左右,平均直径在300 nm,需要被保存于温度为5 ℃的环境下。使用浓度为21 mmolPL的异型双功能交联剂实现偶联,

1.2 方法

使用异型双工能SPDP对人肝癌以及载阿霉素(ADR)和人血清蛋白微粒进行偶联,通过实验对其的免疫特性进行测试。检测的方法使用MTT法,这种方法的检测对免疫毫微粒是否能够对体外具备杀伤的作用十分有效[2]。检测后在人肝癌老鼠模型上使用HAb18-HSA(ADM)-NS、HSA(ADM)-NS 和ADM,来测试其对肝癌的抑制情况。选用的ADM主要从江苏某制药厂调购过来,抗人体肝癌的抗体由军医院提供。

使用9 mL的单抗经0.04 mol pL,PH值为7.6,在单抗经中加速SPDP10L1,在常温下进行搅拌,搅拌的事件控制在0.5 h,然后使用PBS进行洗脱。免疫毫粒选用29 mg,进行超生均匀化,和单抗经一样加上同量的SPDP,并且进行30 min的搅拌,然后用醋酸溶解液进行清洗,清洗后留下的沉淀就是NP=PDP,把沉淀混入到醋酸液水中放于常温下的室内,这样是为了还原NP-PDP。还原后使用离心洗涤剂进行清洗剩余下来的NP-PDP-SH和Ab-PDP混合,在常温下的室内进行振荡,振荡20 h左右后,使用PBS进行多次洗涤,最后剩余的沉淀就是免疫毫微粒[3]。

1.3 主要仪器

制备免疫毫微粒的仪器主要是第二代LXJ离心机,该仪器是由上海某医用工厂生产的;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搅拌机时由浙江某仪表工产生产的D40-2F电动型搅拌机;观察实验效果采用的显微镜是型号为PM-VBAD的荧光和倒置显微镜,该型号的显微镜是由日本公司生产的;自动定标器是由我国北京某仪器厂生产的型号为FH463A;活度器由CII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RC-15R活度仪;最后使用的光度仪是由上海分析仪器厂生产的型号为751的紫外线外分光光度计[4]。

1.4 免疫毫微粒免疫性的鉴定

鉴定 HAb18-HSA (ADM)-NS 时使用的是间接凝结实验,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在选用的载波试验片上滴上浓度为505 μg/mL的 HAb18-HSA (ADM)-NS,然后加入选择的裸鼠的抗血清,加入血清后要不间断的进行振荡,同时在光镜下观察其变化情况;免疫荧光:使用502 μg/mL、101 μL的HAb18-HSAADM)-NS和IgGh混合,在30 min的4 ℃温度下进行染色,使用离心洗涤后观察其变化,观察时使用的是前面使用的PM-VBAD的荧光显微镜[5];鉴定体外和细胞活性:在SMMC-7721 中加入HAb18-HAS (ADM)-NS和 HAS (ADM)-NS ,加入的两种HAb18-HAS (ADM)-NS,HAS (ADM)-NS浓度均为 500 μg/mL,并且同上在4℃的室内进行30 min反应,然后观察变化;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取500 μg/mL的HAb18-HAS (ADM)-NS和 SMMC-7721,进行混合,混合后的结合物使用扫描电镜观察。

1.5 统计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 spss 13.0 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示,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通过上述制备免疫毫微粒和鉴定其免疫性质得出结果如下:

首先,对HAb18-HSA(ADM)-NS 的载药量以及其微粒的直径鉴定时发现HAb18-HSA(ADM)-NS 的载药量达到了34%之多,而且在使用扫描电镜观察HAb18-HSA(ADM)-NS 形态时发现其表面十分光滑,形状斯球体,而且各个大小很均匀。调查发现HAb18-HSA(ADM)-NS微粒的平均直径为300 nm,图一是其形态。

其次,是单抗体和免疫毫微粒的偶联情况。我们选用的50只裸鼠中,采用裸鼠的抗血清加入到毫微粒后发现,原本分散的毫微粒在加入裸鼠的IgG血清后开始凝集,而没有加入IgG的裸鼠抗血清则是均匀的分散。在加入FITC二抗后,原本光滑的免疫毫微粒的表面开始呈现色度明亮的黄绿色,而没有加入FITC二抗的免疫毫微粒则没有出现荧光色。由此可以看出使用单抗体和毫微粒进行偶联结果是成功的。

另外,关于HAb18-HSA(ADM)-NS的免疫性反应结果如下:在HAb18-HSA(ADM)-NS中加入裸鼠的血清后,HAb18-HSA(ADM)-NS形成颗粒。HAb18-HSA(ADM)-NS和肝癌细胞的结合则出现大量不可散离的HAb18-HSA(ADM)-NS,HAb18-HSA(ADM)-NS可以和肝癌靶细胞能够结合。

最后,HAb18-HSA(ADM)-NS对肝癌体外靶细胞的杀伤性结果:从 SMMC-7721 细胞在使用各种药物后的反应变化来看,要杀伤一半的体外细胞必须使用浓度在55的ADM,而且 ,HAb18-HSA(ADM)-NS应该控制在454μg/mL, HSA(ADM)-NS 为 345 μg/mL,ADM 为365 μg/mL。可见,HAb18-HSA(ADM)-NS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性是强大的。见表1。

3 讨论

通过药物来杀伤肿瘤的研究发现,虽然药物可以达到杀伤肿瘤的效果,但是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很大。那么对于怎么增加靶细胞药物的浓度同时降低正常组织的药物浓度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现在制备免疫毫微粒的材料也有很多。毫微粒是一种由天然或者合成的高分子形成的颗粒,这种颗粒可以由毛细血管来携带药物进行缓释的作用[6]。人血清白蛋白毫微粒含有大量游离的羟基及氨基便于交联, 且结构清楚, 生物性能稳定, 为人体自身白蛋白, 不会增加过敏反应, 为人体理想的药物载体[7]。通过人肝癌以及载阿霉素(ADR)和人血清蛋白微粒进行偶联是近几年提出的效果显著的方法。在该研究中通过使用SDPP制备免疫毫微粒的结果表明使用SDPP有利于实现单抗体和毫微粒的偶联以制备出免疫的毫微粒[8]。如今已经有专家在使用SDPP制备免疫毫微粒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的免疫性毫微粒在杀伤肿瘤时不仅不会给患者带来副作用或者过敏现象,而且能够保证患者身体机能的稳定在这个基础上,使用SDPP的反应来产生NP-PD,然后使用DTT来还原Ab-PDP。该研究在使用化疗性的药物治疗癌症时可以通过加大药物的剂量达到该目的,然后大量的使用化疗药物来杀伤肿瘤以达到治疗目的很容易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那么如何在减少药物的剂量的情况下实现肿瘤治疗效果,很多专家都在进行研究。

通过实验证明HAb18-HAS(ADM)-NS对靶细胞还具有选择性的杀伤力这是ADM以及其他治疗肿瘤药物所不能比拟的。所以在今后治疗肝癌中,可以采用以上制备免疫毫微粒的方法进行,免疫毫微粒将是有效治疗肝癌的药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Hart BA, Hintzeen RQ, Laman JD. Preparation of chitosan-polyaspartic acid-5-fluorouracil nanoparticles and its anti-carcinomaeffect on tumor growth in nude mice [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 14(22): 3554-3562

[2] 刘晓波,蔡美英,黎光,等. 抗体介导的阿霉素白蛋白免疫毫微粒的抗人肝癌作用研究[J]. 中华消化杂志,2009,32(1):58-59.

[3] 阚和平,谭永法,李春芳,等.泰素免疫毫微球的制备及其抗人肝癌效果的动物实验研究[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0,15(4):227-229.

[4] 李云春,蔡美英,王仲琼,等. 单抗F(ab′)_2段导向抗肝癌阿霉素免疫毫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杀伤癌细胞作用[J].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1):8-11,14.

[5] Reszka R, Beck P, Fichtner L, et al. Body distribution of free, lipo-somal and nanoparticle-associated mitoxantrone in B16-melanoma-bearing mice[J]. J Pharmacol Exp Ther, 2008, 28(1):232-238.

[6] 朱明明,刘斌,李江. 人原发性肝癌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耐药机制及逆转的研究进展[J].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S1):202-206.

[7] 赵飞兰. 肝癌相关抗原KINECTIN基因的重组、表达及其致敏DC抗肝癌活性研究[D].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10.

第4篇:免疫学机制范文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免疫球蛋白ig;补体c

【摘要】  目的 探讨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细胞因子(il6、il8、tnfα)、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补体(c3、c4)的临床意义。方法 60例mpp患儿(观察组)和60例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il6、il12、tnfα,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和补体(c)。结果 观察组血清il6、il8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上升(p<0.05);而tnfα水平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补体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上升(p<0.05)。结论 血清il6、il8、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补体c3、4在mpp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这些指标可以较准确地判定mmp患儿病情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免疫球蛋白ig;补体c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cytokines and immunoglobulin levels in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xie zhicai, lv hui, zhou shuming. longgang central hospital, guangdong, shenzheng 51811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etecting serum cytokines (il6, il8 and tnfα), immunoglobulins (iga, igm and igg) and complements (c3 and c4) levels in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 methods 60 children with mpp (observation group) and 60 healthy children (control group)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 serum levels of il6, il8 and tnfα were detected by elisa method, the serum levels of immunoglobulins (iga, igm and igg) and complements (c3 and c4) were determined by rate nephelometry method.results the serum levels of il6 and il8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nfα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the serum levels of iga, igm,igg,c3 and c4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serum levels of il6 and il8, immunoglobulins (iga, igm and igg) and complements (c3 and c4)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pp.the detection of these parameters can more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disease condition and patients’prognosis,which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key words】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il6; il8; tnf;immunoglobulin; complement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又可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其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mp)。mp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是小儿呼吸道感染中较常见的病原体,是引起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已有研究认为,在mpp发病机制中,众多细胞因子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免疫反应、炎性反应及免疫损伤[1]。认为内源性炎性介质白介素6(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大量释放,是引起继发性肺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2]。在mpp体液免疫方面,免疫球蛋白iga、igm、igg、c3、c4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程长短也是目前人们研究的焦点。因此本文对mpp患儿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il12、tnfα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c3、c4水平进行研究,以探讨其在诊治小儿mpp中的价值,并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mpp患儿为观察组,均符合《实用儿科学》mpp诊断标准[3]。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1~14岁,平均年龄(4.3±0.9)岁。发病0~1周,以发热、咳嗽为首发症状,血清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1∶40阳性;均为急性期,无混合其他感染,有呼吸系统症状或体征。排除肥胖、糖尿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另选择同期在我院门诊健康查体的60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4.8±1.2)岁;既往无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疾病,近3个月无任何感染、发热及咳嗽病史。2组在性别比、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别抽取正常对照组、观察组受试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5 min分离血清,置-80℃低温冰柜保存待检测。il6、il12、tnfα测定:仪器为gc1 200 γ放射免疫计数器,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作。(2)血清疫球蛋白(ig)和补体(c)检测:仪器为德灵bnⅱ血浆蛋白分析仪,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试剂采用德灵原厂试剂,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作。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血清il6、il12、tnfα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清il6、il8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nfα水平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2组血清il6、il12、tnfα水平比较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检测结果的比较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mpp近年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多见于学龄儿童,但近年渐趋低龄化,婴幼儿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症状不典型,并发症日益增多。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甚至死亡,已引起广泛关注。mp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mpp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主要倾向于免疫学发病机制、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和mp直接侵入学说[4]。

已有研究认为,在mpp发病机制研究中,细胞因子参与了免疫反应、炎性反应及免疫损伤[5]。mp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il2、il6、il10、tnfα及γ干扰素等细胞因子,过量的分泌可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引起疾病[6]。本研究中发现mpp急性期患儿血清中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如il6、il8、tnfα表达异常。说明了该疾病可能有多种炎性介质的共同参与,机体免疫功能出现紊乱。il6可由多种淋巴细胞和非淋巴细胞自发或在各种因素刺激下产生,是炎性反应中重要的细胞因子,是炎症急性期合成的重要介质,已被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所认可[7]。体外实验表明,mp感染后能产生il6等细胞因子[8]。肺炎时,血清il6普遍增高,以细菌性肺炎增高最明显。本研究中,观察组血清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表明il6是mpp患儿血清中敏感性指标之一。il8是一种多源性炎性细胞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有强烈趋化作用,这些炎性细胞在il8的趋化作用下,与受累组织浸润积聚,并释放活性物质,造成组织损伤[9]。杨东亮[10]研究表明mpp患儿血清il8升高,升高水平与病情轻重有关。本文观察组血清il8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与文献报道结果相符。tnfα具有双重的生物学活性,一方面是机体免疫防护的重要介质,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活性较低,具有调节免疫应答,促进细胞生成分化等生理功能;另一方面可参与机体的免疫病制损伤,若过度分泌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甚至导致器官受损[11]。因此,tnfα在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发生机制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本实验观察组患儿血清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尚未不能认为tnfα与mpp的发病机制有关联。

目前认为免疫学发病机制在mpp发病中起重要作用,mp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会针对mp侵入而发生一系列免疫应答,这个过程不仅包括t细胞通过细胞因子介导的细胞免疫,同时也包括b细胞通过免疫球蛋白介导的体液免疫[12]。但ig参与的体液免疫在本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中起次要作用,而以细胞因子或细胞免疫起主要作用[13]。本组实验发现,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补体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也进一步说明mp感染时确实有体液免疫参与作用。

综上所述,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il12,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补体c3、c4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这些指标可以较准确地判定患儿病情和预后,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缚鲲,王中华,安黎云,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学中炎性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河北医药,2009,31:951952.

2 赵淑琴.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机制.小儿急救医学,2002,9:129130.

3 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1120.

4 陈柳英.c反应蛋白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检测价值.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8,15:212213.

5 yang j,hooper wc,phillips dj,et al. cytokines in mycoplasma pneurmoniae infections.cytokine growth factor reviews,2004,15:157168.

6 macdouell al,bacharier lb. infectious triggers of asthma. immunol allergy clin north am,2005,25:45664569.

7 kishimoto t,akira s,narazaki m,et al.interlukin6 family of cytokines and gp130.blood,1995,86:12431254.

8 袁红瑛,于芳,张青晓,等.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及8 变化.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5:749750.

9 叶承志,邹典定,赵东赤.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tnfα与il8的关系及意义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3,6:784786.

10 杨东亮.危重症与tnfα、il6、il8和il10.医师进修杂志,2004,27:5659.

11 孙清梅,毕文术,汪琪,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tnfα、il8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5:4748.

第5篇:免疫学机制范文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组织固定;抗原修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是目前生命领域研究最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也是临床病理诊断从细胞形态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的关键技术环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主要应用免疫学中抗原抗体结合的实验原理检测特定抗原在细胞或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因素有很多,而抗体孵育条件、设置合理对照、固定液的洗脱、抗原修复和洗片等可能是做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关键注意点。

1基本原理及特点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是根据免疫学中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荧光或化学显色检测细胞或组织中抗原的含量和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定位准确等特点。目前最常用的几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主要包括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标法和免疫胶体金技术等。免疫荧光法是将荧光素标记的二抗和一抗结合,可在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细胞或组织内相应抗原的表达和分布。免疫酶标法与免疫荧光法不同之处在于二抗的标记方式,它用酶标二抗代替荧光素标记的二抗,然后通过加入酶的底物,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然后通过光镜或电镜,观察细胞或组织内抗原的含量和分布。免疫酶标法包括二步法、ABC法、SP三步法等多种方法,由于其组织形态较为完整,在抗原定位上对免疫荧光法具有更大的优势。

2几个关键注意点

2.1抗体孵育条件 抗体孵育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最关键的步骤,也是最核心的步骤。一个失败的免疫组化实验结果大部分都与抗体孵育条件不佳有关。抗体孵育条件包括抗体稀释浓度、孵育时间和温度、抗体稀释液等因素。即便是同一个抗原,在不同组织中表达丰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一定要根据浓度梯度选择合适的抗体稀释浓度。一抗孵育温度包括4℃、室温和37℃,4℃反应较为温和,效果最好。一般可选择4℃过夜,然后37℃复温30min~1h。二抗孵育条件一般室温2h。室温一般定义为25℃,如果在夏天或冬天选择室温孵育,需要注意室温的温度。可以用添加5%二抗来源血清的PBS稀释抗体,如果抗原位于细胞质或细胞核,建议用含5%二抗来源血清的TBST稀释抗体。由于弱碱性条件有利于抗原抗体结合,因此一定要注意抗体稀释液的PH值在7.2~7.4之间。此外,为了防止抗原抗体反应时液体的蒸发,可在擦干组织周围的液体后,使用免疫组化笔在组织周围画圈,使抗体不易流失,抗原抗体的反应过程中不干片,保证结合效率。

2.2设置合理对照 由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影响抗原和抗体结合的因素很多,因此必须设置对照组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常用的对照包括: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等。阳性对照是用已证实含用待测抗原的组织进行同样操作,结果应为阳性。通过阳性对照可排除染色步骤以及所用的试剂的问题。用确知不存在待检抗原的组织切片染色为阴性对照,可排除在染色过程中由于非特异性染色或交叉反应等因素造成的"假阳性"结果。空白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用不加一抗的缓冲液,如PBS替代一抗,染色结果应为阴性,说明染色方法可靠,可排除组织的的非特异性显色或荧光。

2.3固定液的洗脱 取材新鲜、固定及时,不仅可保存组织细胞形态结构的完整,而且可保留组织细胞的抗原性。固定液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免疫组化标记的结果及病理诊断的准确性[1]。然而,因固定液渗到组织中,所以必须彻底冲洗,除去固定液,否则会影响下一步的脱水和染色。由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需要组织保存较高的抗原活性,因此一般选用PBS对固定的组织进行浸洗,30min/次,连续浸洗3次。

2.4抗原修复固定和石蜡包埋 可使组织部分抗原决定簇与核酸或其他蛋白发生交联,如果不进行抗原修复可能会得到"假阴性"实验结果。常用的修复方法包括高压修复、微波处理法和酶消化法等。通过微波抗原修复,充分暴露抗原决定簇,有利于抗原抗体结合,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一般可用微波中火修复4次,5min/次,抗原修复液需预热至修复时所需的温度。在微波修复过程中,应注意抗原修复液的蒸发,必须保证组织浸于液面以下,否则易造成假阴性结果。如果液体蒸发较多,可在中间及时加入预热的抗原修复液。微波修复后需自然冷却至室温,一般需要30min~1h。抗原修复液的pH值对染色结果有很大影响[2,3]。抗原修复液一般采用酸性的柠檬酸修复液,酸性pH值的抗原修复液效果要好于碱性修复液,并且不易造成脱片。此外,丙酮简单处理标本是一种方法简单、又能使组织免疫反应活性得到明显加强的方法,有时可替代复杂的抗原修复技术[3]。

2.5洗片 一般来说可用PBST在摇床上浸洗3次,10min/次,具体浸洗时间和次数可根据染色背景进行调整。前面已提到,弱碱性条件有利于抗原抗体结合,因此也要要注意切片漂洗液的pH值应在7.2~7.4。对于干片对染色结果的影响,余光银等[4]发现,在冲洗步骤造成的干片,对染色结果无明显影响;而滴加抗体和抗原修复时需防止干片,否则易造成假阴性及背景染色。

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以上几点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外,还有其他步骤或细节都要注意,比如组织低温固定和脱水、固定液的选择、石蜡切片的烤片温度和时间、切片的低温保存等每个细节都会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好坏。

参考文献:

[1]周会芹,杨江辉,余琦,等.不同组织固定液对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9,16(6):478.

[2] Shi SR, Cote RJ, Taylor CR. Antigen retrieval immunohistochemistr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J Histochem Cytochem, 1997, 45(3):327-43.

第6篇:免疫学机制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0)01-0009-04

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粒细胞减少等血细胞减少症原因众多,临床上常见,其中许多血细胞减少源于免疫异常,称之为“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由于引起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的异常免疫机制包括体液免疫异常和细胞免疫异常,故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时应明确免疫异常的类型,从而有针对性地合理选用免疫抑制剂。

1 体液免疫异常介导的血细胞减少症

病例1――女性,35岁,因“牙龈出血1wk、皮肤瘀斑3d”入院。查体:T 37℃,P 88次/min,R 18次/min,Bp 18/10 kPa;神清,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口腔上腭黏膜可见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不红,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NS(-)。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73×109L,分类正常,RBC2.04×1012/L,Hb 68g/L,PLT 4×109/L,网织红细胞2.3%;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凝血功能、肿瘤指标均正常;免疫全套检查除ANA 1:320(+)外,其余均阴性,CD55、CD59正常,抗人球蛋白试验(一),血小板抗体(+)。骨髓涂片: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值减低(1.73:1);粒系比例相对稍偏低且左移,可见粒系分裂型;红系增生活跃,可见簇状幼红细胞及幼红细胞岛,分类以中晚幼红细胞居多,可见双核型原、早、中幼红细胞及红细胞有丝分裂型、H-J小体、嗜碱性点彩及脱核障碍。全片巨核细胞22只,其中2只幼稚型,20只颗粒型;所见骨髓小粒均为造血细胞。骨髓流式细胞仪检查未见异常细胞,染色体检查正常。诊断为全血细胞减少,原因待查。

诊断分析:患者尽管全血细胞减少,但网织红细胞不低、骨髓增生活跃,可以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AA)、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溶血危象;患者CD55、CD59正常,可以排除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无恶性造血克隆证据,可以排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在进一步排除严重营养不良、转移性肿瘤等疾病所致全血细胞减少后,结合患者有ANA(+)、血小板抗体(+)等自身免疫指标异常及骨髓巨核系成熟障碍,考虑自身抗体介导的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可能性大。

治疗:给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mg/(kg・d)、口服和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0.4g/(kg・d)、连续5 d治疗。患者血象在2wk内逐渐好转、3wk后恢复正常,从而确诊患者的诊断为IRP。在泼尼松逐渐减量的同时,加用小剂量环孢素(CsA)0.5~3.0mg/(kg・d)维持治疗以巩固疗效。

体液免疫异常、即自身抗体介导的血细胞减少症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系机体产生了针对成熟红细胞的自身抗体、通过诱导巨噬细胞吞噬或直接激活补体破坏成熟红细胞而导致的贫血。2)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系机体产生了抗血小板或巨核细胞膜抗原、或巨核细胞增殖分化,血小板生成相关因子的自身抗体而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性出血。3)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系机体存在抗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原的抗体,导致中性粒细胞在外周血或通过脾脏破坏、或由补体介导的中性粒细胞溶解作用使粒细胞减少。4)Evans综合征,系患者同时出现针对成熟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自身抗体而并发的AIHA和ITP。也有学者认为应包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即患者同时出现针对3种成熟血细胞(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自身抗体,导致全血细胞减少。5)IRP,系患者仅产生了针对骨髓未成熟造血细胞的自身抗体,通过介导巨噬细胞吞噬、激活补体原位溶血或封闭造血细胞膜上的功能蛋白,抑制造血细胞增殖、分化而导致的骨髓衰竭或无效造血。6)自身抗体介导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系机体产生了中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自身抗体或封闭红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膜EPO受体的自身抗体而表现为EPO抵抗和PRCA。7)同种抗体导致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在ABO血型不合输血后,供、受者同种ABO血型抗体相互破坏各自的红细胞而导致产生的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8)自身免疫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IP),系机体产生了中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酶的自身抗体,引起vWF不能被有效切割,从而介导血小板广泛聚集,形成多发性微栓塞而出现的消耗性血小板减少、血管内溶血、肾功能损害、神经精神症状和发热五联症。9)某些感染相关血细胞减少,也是由于体液免疫亢进、在抗感染的同时损伤了不同阶段的造血细胞而引起的血细胞减少。

2 细胞免疫异常介导的血细胞减少症

病例2――女性,21岁,因“乏力伴牙龈出血2wk、月经量增多1 wk”入院。查体:T 37%,P 96次/rain,R 18次/min,Bp 16/9.3 kPa;神清,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双下肢皮肤可见较密集瘀点瘀斑,齿龈间可见凝血块;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不红,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音;心率9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NS(-)。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05×109/L,N 2/20,L 18/20,RBC 1.74×1012/L,Hb 60 g/L,PLT4×109/L,网织红细胞0.3%;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凝血功能、叶酸、Vit B12、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和肿瘤指标均正常,免疫全套检查阴性,铁蛋白>616.00ug/L,CD55、CD59正常,Coombs试验(-),Hams试验(-),血小板抗体(-),尿Rous试验(-);T细胞亚群CD4/CD8=0.5。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欠活跃,粒红比值正常,部分成熟中性粒细胞可见中毒颗粒、中性颗粒丢失和空泡等退行性改变;片上淋巴细胞、浆细胞比例增多,均为成熟型,还可见少量异形淋巴细胞、造骨细胞及组织嗜碱细胞。计数2张骨髓片找到巨核细胞0~2只,均为颗粒型;找到骨髓小粒15堆,以非造血细胞为主,造血细胞少量。骨髓活检示5~6个髓腔,其中仅见一个髓腔内有造血组织,略呈增生,其余髓腔为脂肪空泡,几无造血细胞,未见骨髓纤维化,网状染色(-)。骨髓流式细胞仪检查未见异常细胞,染色体检查正常。诊断为全血细胞减少,原因待查。

诊断分析:根据患者骨髓增生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和骨髓小粒空虚,在排除PNH、MDS、白血病、严重营养不良、转移性肿瘤、骨髓纤维化、IRP等疾病所致全血细胞减少后,结合患者T细胞亚群倒置,考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且患者的血象已达重型AA(SAA)的诊断标准。

治疗:即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CsA进行强烈免疫抑制治疗。猪ATG 20~30mg/(kg・d)或者兔ATG 2.5~3.5mg/(kg・d),连续5d。糖皮质激素以泼尼松1mg/(kg・d)换算成甲泼松龙或地塞米松,经另一静脉与ATG同步输注以预防ATG的过敏反应和血清病(非AA本身的治疗)。糖皮质激素足量用至15d,随后减量,2wk后减完。CsA 3~5mg/(kg・d),口服(也可在糖皮质激素停用后开始)。疗效达平台期后继续服药12个月,目标血药浓度(谷浓度)控制在150~250ug/L(成人),随后缓慢减量。ATG治疗期间给予血制品输注、防治感染及造血生长因子等支持治疗。本病例在ATG治疗后6个月,血象完全恢复正常。

细胞免疫异常、即T细胞因子介导的血细胞减少症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AA,是T细胞功能亢进介导的、以造血组织为靶器官、骨髓衰竭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2)T细胞因子介导的PRCA。除了前述自身抗体介导的PRCA外,还有一部分PRCA为T淋巴细胞功能亢进、产生大量淋巴因子或细胞毒T淋巴细胞,进而特异性地凋亡骨髓中的红系所致。3)T细胞因子介导的ITP。部分ITP患者T细胞功能亢进,特异性地凋亡巨核祖细胞,引起“低巨核细胞性ITP”。4)宿主抗移植物(HVG),系造血干细胞移植失败、异基因干细胞被排斥而出现的骨髓衰竭。5)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系造血干细胞植入后,供者的免疫系统在受者体内建立、通过细胞免疫攻击受者组织器官而造成的血细胞减少。6)部分病毒感染相关血细胞减少,系T细胞功能亢进、在抗病毒同时损伤了造血细胞所致。

此外,有些血细胞减少症与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同时亢进有关。

3 免疫抑制剂的选用

3.1免疫抑制剂的分类

无论是体液免疫异常或细胞免疫异常,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的治疗除了病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外,关键都是免疫抑制治疗。免疫抑制剂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T和B淋巴细胞等)的增殖和功能,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为适应器官移植飞速发展而不断问世的新型免疫抑制剂也为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的治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免疫抑制剂在药理学上分为8类:1)中、短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松、甲泼松龙等;2)烷化剂,如环磷酰胺(CTX)等;3)抗代谢药,如硫唑嘌呤(Aza)、甲氨蝶呤(MTX)等;4)核苷酸还原酶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羟基脲(Hu)、青霉胺等;5)植物药,如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等;6)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CsA、霉酚酸酯(MMF)等;7)雷帕霉素靶分子抑制剂,如西罗莫司(RPM)、他克莫司(FK506)等;8)生物药品和单克隆抗体,如ATG、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达利珠单抗(daclizumab,抗[L-2受体单克隆抗体)、音利昔单抗(抗TNF-a单克隆抗体)等。由于免疫抑制剂既可抑制免疫病理反应,又会干扰正常免疫应答,故要求临床医师了解各种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合理选用。

3.2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治疗常用的免疫抑制剂

对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如为体液免疫亢进者,首选一线治疗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和(或)IVIG,巩固维持治疗常选用CsA,而细胞毒免疫抑制剂CTX、长春新碱(VCR)和Aza等则用于一线治疗失败者。近年也有医师选用新型免疫抑制剂MMF以及人鼠嵌合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和人源化抗CD52单克隆抗体阿仑单抗(alemtuzumaL)治疗难治性病例。对细胞免疫亢进者,CsA为常规用药,ATG和ALG用于需要强力免疫抑制如SAA、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等,也可选用MMF、RPM、CTX等。近年来,FKS06、氟达托滨(fludarabine)、达利珠单抗等也被用于治疗难治性病例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3.2.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品种较多,主要作用是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阻碍淋巴细胞DNA合成和有丝分裂,诱导细胞凋亡杀伤淋巴细胞,并能影响浆细胞,从而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缓解变态反应对人体的损害,是体液免疫介导的血细胞减少症治疗的首选免疫抑制剂。

3.2.2IVIG

主要成分为无抗体补体活性的IgG及其亚类,可封闭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减少该系统细胞对带有自身抗体血细胞的破坏,并可结合自身抗体参与免疫调节。IVIG常与糖皮质激素联用,用于体液免疫介导的血细胞减少症的一线治疗。

3.2.3CsA

选择性免疫抑制剂,作用于T淋巴细胞活化初期,主要抑制辅T细胞(Th)活化,并进一步抑制B细胞的正调控以及白介素一1和干扰素的产生,但对抑制性T细胞(Ts)和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细胞无影响,故能抑制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而不会显著影响机体的一般防御能力,是细胞免疫介导的血细胞减少症的常规用药,也是体液免疫介导的血细胞减少症的巩固维持治疗药物。CsA治疗强调小剂量、长疗程。

3.2.4CTX

属细胞毒药物,能选择性地抑制B淋巴细胞,大剂量时也能抑制T淋巴细胞,还可抑制免疫母细胞,从而阻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CTX可用于治疗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介导的血细胞减少症,大剂量冲击还可治疗一些难治性的复发病例,如AIHA、AA患者异基因移植前的预处理等。

3.2.5Aza

细胞毒免疫抑制剂,通过干扰嘌呤代谢的所有环节抑制嘌呤核苷酸合成,是嘌呤途径抑制剂。由于抑制了T、B和NK细胞增殖,故能同时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T细胞较B细胞更敏感,但不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在非细胞毒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好、糖皮质激素治疗有禁忌症时,可以选用该细胞毒药物。

3.2.6MMF

也是嘌呤途径抑制剂,能选择性地作用于增殖性T、B淋巴细胞而对非淋巴细胞无抑制作用。与Aza和CsA相比,MMF的最大优点是无明显的肝脏、肾脏和骨髓毒性,作为高效、低毒的免疫抑制剂,广泛用于器官移植患者。近年来,MMF也用于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治疗,可减少其它免疫抑制剂的用量。

3.2.7利要昔单抗

系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得的人鼠嵌合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清除B淋巴细胞的作用肯定,已作为治疗CD20阳性淋巴瘤的常规用药,并用于治疗体液免疫亢进导致的血细胞减少症。不过,由于正常的B细胞也被清除,故会增加病毒感染机会。

3.2.8阿仑单抗

是人源化的抗CD52单克隆抗体。CD52表达在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上。阿仑单抗能通过清除CD52阳性细胞,长时间地强力抑制T和B淋巴细胞。除了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还用于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主要不良反应与利妥昔单抗相似。

3.2.9ATG/ALG

是用人胸腺导管淋巴细胞或胸腺淋巴细胞免疫兔、马或猪等动物而制成的一种抗血清,主要成分是IgG,能选择性地与T淋巴细胞结合,在补体的共同作用下,使淋巴细胞裂解,对T和B细胞均有作用,但对T细胞的作用较强,可非特异性地抑制细胞免疫反应,也可抑制抗体形成,是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剂。除了用于器官移植患者的抗排异反应外,还用于SAA和其它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不良反应是血清病及过敏性休克。

3.2.10RPM

是一种具有强力免疫抑制功能的大环内酯类药物,能抑制T、B细胞从G1期进入S期。由于与CsA的作用机制不同,故常与CsA联合用药,并有望用于长期的免疫抑制维持治疗。

3.2.11FK506

能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使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及其它核因子不能脱磷酸而向细胞核内转位,从而阻断白介素-2(IL-2)和a-肿瘤坏死因子(TNF-a)等细胞因子的转录,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及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是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剂。由于FK506与CsA的结合蛋白不同,但活性却相似并有相同的抑制T细胞活化作用,故可用于CsA方案失败后的免疫抑制治疗。

3.2.12氟达拉滨

氟化嘌呤类似物,对淋巴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能通过诱导淋巴细胞凋亡而具有潜在的免疫抑制效应,故氟达拉滨也被用于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该药主要从肾脏清除,肾功能不全者不适用。

3.2.13达利珠单抗

系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得的人源化抗IL-2受体(CD25)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地与激活状态的T淋巴细胞上IL-2受体的Tae CD25亚单位结合,阻止IL-2引发的细胞活化信号胞内传导,从而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产生竞争性阻断作用。鉴于在器官移植患者中的良好免疫抑制作用以及有不良反应少的优点,达利珠单抗近年来也被用于细胞免疫亢进疾病的免疫抑制治疗。

4 结语

第7篇:免疫学机制范文

【关键词】免费医学生;职业规划;定岗定向

一、免费医学生面临的种种就业问题

(1)定向的就业和茫然的发展。免费医学生拥有一份别人向往的稳定的工作。这些机会相对于在社会上苦苦寻觅工作的大学生来说,简直是唾手可得的。可是,免费医学生却与此同时失去了自己选择人生和发展的权利。长达六年的定岗工作并没有考虑到他们是不是真的就适合这个工作。6年的协议就业和美好的社会憧憬成为了免费医学生矛盾的重点。即使有着旁人羡慕的稳定的工作却也在同时钳制了他们的未来的发展。(2)不论资质,盲目就业。国家为鼓励免费医学生培养,给了他们协议6年的工作机会。与此同时,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于免费医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本身能够承担的医疗能力。对于免费医学生来说,不管是自己学习成绩好坏,能力强弱,稳定的工作方向已然成为一种不可改变的事实。这样的政策也使一些大学生出现了怠惰情绪,学业荒废,能力缺失。(3)承担着更多的压力。免费医学生大多是家境贫寒学生,本身所承担的就是家庭的经济支出和自己的出路。在乡镇医疗工作,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工资少,条件差。这些对于承担一家人期望的免费医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再者,免费医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大家所注视。这一样给免费医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免费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1)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对于拥有着定向的工作的免费医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好像多此一举一般。这种想法使得免费医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充耳不闻,态度更是松懈。再加上中国固有的教学思想和思维模式,认为只有等大学生学有所成,也就是大四的时候,才能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工作。使得很多大学生在踏入社会的时候,因为没有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处于被动状态。(2)政策的矛盾点。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是大学生的创业和考研。因此,创业理念理所当然的被列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中之重。可是这样的就业理念在让很多大学生更加确定自己奋斗的目标的同时,也忽略了与免费医学生本身就业特点的矛盾。(3)没有经验,规划茫然。免费医学生是国家在2010年刚刚兴起的教育培养政策。这使得更多的免费医学生没有参考,没有目标。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无参考,他们也只有手足无措的份。

三、针对免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的对策探究

(1)完善政策。国家在免费医学生的培养就目前为止,还存在着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国家应该对免费医学生的培养进行进一步完善,并给予他们一个优越的工作环境,提高乡镇医疗机构的工薪水平和待遇。(2)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着学生步入社会的一点一滴。学校应该联合社会和国家,对免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高度重视起来。学校应将其作为免费医学生毕业的一份任务,将其单独列为一门学科,大力宣传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好自己的重要性。重视并要求学生务必做的职业生涯规划。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重视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水平和稳步发展的职业理念。真正培养一批敢闯、敢拼、有才、有德的有用人才。(3)加强对免费医学生的管理。政府应该实行鼓励政策和鞭策制度。加强对免费医学生的考察和激励工作。给予他们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扶持免费医学生考研和进修等等,在校期间除了必要的补助之外,给予一些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对一些态度恶劣,行为懒散,只等着毕业的差学生进行严格的教育和训练,改进他们对学习和工作的懈怠情绪。让免费医学生能够意识到责任感和危机感。给免费医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工作氛围。在此基础上对免费医学生的优劣进行一次挑选和评估,留下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每一个免费医学生来说,都像是一个指路明灯。针对医学上的种种问题,树立一个好的医学理念和人生价值观,清晰地了解自己在走的路。做好充分的迎接未来的准备。让职业生涯规划成为自己迈向未来成功的第一步。

参 考 文 献

[1]殷智红.高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9)

[2]张前.新时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33)

第8篇:免疫学机制范文

[关键词]积极性;实验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265-01

根据目前中专学生的状况,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存在许多困难。首先,现在的中专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是一些考不上高中的后进生或是已脱离学校教育数年的社会工作者,他们往往对学习缺乏兴趣与自信;其二,中专生没有升学的压力,也就缺少了学习的动力;其三对基础课普遍不够重视,基础课实验教学更是认为可有可无。这些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与观念有关,要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转变观念是关键问题,我在十几年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实验教学(以下简称病免学实验教学)中总结出一些方法,与各位同行共勉。

1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基础

1.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减轻学生的压力,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一个良好的感情基础。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离不开教师的“为人师表”,自己要起到表率作用,不仅在学识上,而且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使学生心悦诚服。通过学识、人格方面吸引学生,同时要关心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与学生沟通并及时解决实验时遇到的困难。只有付出自己的爱心,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1.2 处于中专阶段的学生,逆反心理较强,简单粗暴的方式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常常会激化矛盾,使教师与学生对立起来,既影响师生关系,更影响教学效果。应常规管理与学生养成教育相结合,对违反实践操作的行为不只是简单地批评和教育,而是要求学生认识到错误,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责任心,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与素质教育接轨。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是一门较抽象的学科,(下转267页)

(上接265页)在许多学生眼里是属于枯燥无味并听不懂的,在学习时困难重重,所以,理论课对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但实验操作能验证理论,并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起搭桥作用,所以应按教学大纲计划实验个数,并积极设计实验,在每一次的实验教学中尽量给予学生多动手练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

一些学生认为病免学基础实验只是专业基础实验课,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少用得到,没有必要在这上面耗费精力。学生的偏科思想影响到教学质量提高,因此,端正的学习态度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让学生明确理论需要实践来验证,实践是理论知识的延伸,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科学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断更新,实践教学越来越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科技素质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

4 制订实验教学目标

对学生实验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和目标,让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做实验。有了具体的实验教学目标,学生实验时才有矩可循。教学目标制订应以掌握操作的正确方法和要领为起点,在不同阶段,提出的目标应有所不同,循序渐进、配合实习进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稳步前进,不急于求成。例如:实验原理、目的、步骤、结果和实验报告书写等,逐步示范、分析并直接求教操作过程,养成按一定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的习惯,以后的实验就不再这样,而是逐步引导学生在理解实验原理和内容的基础上,自己独立或分小组按教学要求设计实验步骤、操作过程、分析实验结果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养。

5 督促学生预习

预习是保证学生的学习成为良性循环的关键。为了保证授课的效率,应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对于自觉性较差的中专学生来说,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做到呢?我们可以采取上课提问、记平时成绩等手段,督促学生做好预习。

6 总结讲评

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对实验情况进行总结讲评,使学生了解自己在训练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学生发现不足就可以立即改进,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要及时予以肯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教师还应注意利用技能评价引导学生相互比较,增加竞争意识,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7 加强课外学习环境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

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做完某个实验后“意犹未尽”,然而,受制于常规教学安排,学生们不得不失去再实践、再认识和再发展的机会,这同样也是教师的遗憾。如寄生虫学实验里“线虫纲虫卵检查方法”,很多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并分辨出新鲜粪便中的各种虫卵。通过有计划地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课余时间也可进行实验,提供第二课堂阵地,鼓励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或教学大纲中的实验要求自行设计验证性和探索性实验,同时为学生创造了积极的专业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9篇:免疫学机制范文

1、大学里面进社团没有一技之长可以进,社团本就是让大家增长见识,结交朋友,娱乐的地方,加入社团并没有什么强制性的规定。

2、加入社团的益处:可以扩展在学校里的人脉,认识更多有共同兴趣爱好,志同道合的同学,广交好友。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使自己的一技之长有施展的平台。可以为今后进入社会增加一些实践经验,因为社团工作有许多协调和管理工作和社会工作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3、加入社团的缺点则是:学习时间可能会被社团工作占用掉一部分,要考虑到会不会影响学习。社团内也有可能会有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要处理,也会存在一些负面的现象,给人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4、总之,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充分了解所要加入的社团后再做决定比较好。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