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税务培训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强化专业化管理,有效增强税种管理能力
我们将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管理理念和办法,积极借鉴兄弟省市成功的管理经验,整理我们市行之有效的管理做法,并借助现代化管理手段,不断满足和适应税收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的现实需要,努力创新税收管理机制和手段,做到“三个精细”:
一是货物和劳务税实行精细管理。严格按照实地核查、发票增量调整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发票发售、注销等重点环节一定要严密监控,坚决遏制虚开虚抵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我们要加强对一般纳税人的管理,优化纳税申报一窗式比对软件及相关操作程序。并且加强增值税转型税收政策的跟踪问效,积极开展增值税转型税收政策专项检查等活动。
二是企业所得税实行精细管理。开展企业调查摸底工作,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税源规模进行归类,分门别类管理,完善重点税源监控体系。结合我市行业性质和特点,细化行业管理措施和模板,完善行业细类的管理体系。强化分事项管理,规范跨地区汇总纳税管理,加强汇算清缴、重组改制、并购清算等特别事项的跟踪监控,认真做好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的审核审批和备案管理工作。
三是国际税务实行精细管理。扎扎实实开展反避税工作,规范特别纳税调整程序,加强关联交易信息基础管理,强化预约定价的监控执行,不断提高案件调查调整质量。加强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认真做好非居民企业、扣缴义务人登记和合同备案管理工作,加强扣缴、日常纳税申报管理,开展股权转让、对外支付税务证明、股息分配等专项调查和检查。全面实施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经过办法落实减少协定执行风险。
二、强化信息化管税,有效提升征管服务水平
本着科学管理、注重应用的原则,大力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逐步形成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以征管信息系统、纳税申报系统和服务系统为核心的税收信息化体系,努力使税收信息化应用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层次。
(一)提供支撑,实行信息管税
加强信息采集和信息共享,严把数据采集关,保证各项数据及时、完整、准确。积极推进税务机关内部之间、与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之间信息共享。做好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信息交换等工作。加强信息综合分析利用,进一步拓展信息集中的范围,健全税收风险预警等指标体系,加强信息比对,认真查找和堵塞征管漏洞。强化信息系统支撑,提高税源管理实效。
(二)夯实基础,进行户籍管理
户籍管理是强化纳税人的登记管理,缩小潜在纳税人与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之间的差距,将潜在税源变为可控税源的工作。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全国性纳税号;与工商部门信息交流,核对户籍;实行片管责任制等。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系统,加强非正常户监管。深化外部信息应用,加强社会综合治税网络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发票管理条例,按照上级部署推进普通发票改革。加强与地税部门配合,积极稳妥地做好税控收款机推广应用工作。强化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管理,不断提高涉税鉴证业务质量和执业信用。
(三)平台对接,科学数据分析
加强技术保障深化数据处理分析,创新数据处理分析工具和手段,拓展数据利用范围,加强数据预先应用和预警。加强数据质量分析,探索有效避免异常数据产生的方法,建立及时检测和修改异常数据的长效机制,为深化数据分析应用奠定基础。应用数据综合分析利用平台,提高数据采集层级,扩大数据交换范围,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利用应用系统运维管理平台,加强运维和安全管理。加强网络运行监控,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三、强化规范化执法,有效加大依法治税力度
认清形势,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深入落实《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建立执法责任制考核长效机制,确保实现全年“零差错”。同时,加大税收执法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加强对自由裁量权比较集中的税前扣除、减免税、缓税、行政审批、税务稽查等执法行为和程序的监督检查。
(一)找差距,规范执法行为
加强和改进税收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工作,建立分级分层次的检查模式,优化检查结果评价考核办法,加强发现问题的整改力度,提高检查质量和效率。深化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严把申辩调整质量关,及时处理系统运行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提高运行成效。深化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与目标管理考核有机结合,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二)订制度,强化执法监督
制定和完善重大执法事项听取意见制度、听证制度、合法性审查及集体决定制度,提高税收执法透明度。严格执行税收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做好审核把关、备案备查工作,健全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反馈评价及内部管控机制。落实新的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调整和优化重大税务案件审理标准,强化对审理质量的考核。加强税务行政听证、复议、应诉工作,探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内部工作机制,增强税收执法监督效果。
四、强化正规化培训,有效促进税收科研团队建设
为了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我们将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不断挖掘潜力,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我们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管理系统,以提高税务干部实际工作水平为目标,倡导和要求干部职工坚持网络学习,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共同提高。二要组织立足本职岗位业务比武练兵,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三要加强人才梯级队伍建设,利用多种途径,有计划地开展与税收实际工作密切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逐步使在职干部全部获得大专以上学历,整体提高专业文化素质。四是结合岗位交流和轮换,探索能力与岗位挂钩的培训与自主学习激励机制。
五、打造自律型干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税收政策的实施,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改善经济结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推动了研发投入稳步增长
从2008-2012年,全国研发费投入总量迅猛增长,由2008年的4616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0298亿元,年均增长22.24%。其中,企业研发支出从2008年3382亿元增长到2012年7625亿元。我国研发投入强度②也从2008年的1.54%提高到2012年的1.98%,逐步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二)促进了税收增长和企业发展
2008-2012年,全国申请享受研发加计扣除优惠的企业累计91043户次,年均约占全国企业所得税纳税户数千分之二多。5年来,企业享受加计扣除研发费金额累计5120亿元,平均约占同期企业研发支出的19%,年均增长25.32%;按法定税率换算,5年累计减免税1280亿元。与2008年相比,2012年全国享受研发加计扣除优惠的企业增加了11356户,年均增长17.55%;户均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减免税额从2008年121万元增长到2013年154万元,年均增长6.4%。
(三)政策覆盖面较广,但存在地区和行业性差异
一是大、中、小、微型企业普遍受惠。其中,大型企业受惠户数较少,但受惠金额较大;中小微企业受惠金额较小,但受惠户数较多。二是地区性差异明显。2011年东部享受研发加计扣除优惠金额占全国72.84%。三是政策适用相对集中于内资企业。2011年内资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享受加计扣除占全部优惠企业的57%。四是政策适用相对集中于制造业企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土木工程建筑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行业,行业分布不均衡。
二、我国研发费加计扣除税收政策及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设计方面
1.研发费财务核算和税务归集的永久性差异增加了企业涉税风险。企业通常按照《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若干意见》(财企[2007]194号,以下简称“194号文”)进行研发费的财务核算,同时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以下简称“116号文”)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通知》(财税[2013]70号,以下简称“70号文”)进行研发费加计扣除的税务归集。高新技术企业则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362号,以下简称“362号文”)对研发费核算、归集③。这几个文件关于研发费的核算范围和归集口径不完全一致,加大了会计核算难度,增加了企业涉税风险。
2.政策适用范围有限、立项门槛高,制约了企业研发积极性。根据116号文,研发优惠需做两类认定:一是“一般认定”,即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技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取得有价值的创新成果,对本地区相关行业有推动作用(不包括常规升级和直接应用);二是“特殊认定”,即对《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所列项目认定。这两类认定究竟是互为条件、还是并列条件,税法没有准确表述。在实际执行中,税务机关主要以企业科技投入是否属于这两个领域项目,作为给予优惠依据。
(1)一般认定。一是限制了企业的立项口径。一些企业自行设立的项目属于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能有效推动产品或工艺改进革新,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但其往往达不到对本地区相关行业“具有推动作用”。二是排除了“常规性升级”。常规性产品的升级是目前许多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方式,其研发费支出比重很大,无法享受税收优惠,影响了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三是要求“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创新性研发活动一般投入资金大、失败概率高,如果只有“取得有价值的成果”,研发费才可以加计扣除,其政策效应与国家鼓励技术创新的目的相悖。
(2)特殊认定。虽然上述的“两个领域”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科研方向,但作为2007年出台和2011年更新的标准,难以适应当今科技发展的步伐。并且,该项政策只针对自然科学领域,不允许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发享受,也使得此项政策存在一定的功能缺失。
3.政策规定不明晰,容易造成税企争议。
(1)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的核算范围过窄、甚至不合理。现行政策以“正列举”方式规定了允许加计扣除的研发费,但是一些容易判定且明显属于研发投入的费用并没有包括进来:如,在“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中,从事研发专职人员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等不允许扣除,对于软件、信息等人员成本投入较多的行业影响较大;再如,“上级及主管部门拨付的科技项目资金”不得加计扣除。对科技投入资金的来源进行限制,仅对自有资金给予优惠,不符合政策本意。
(2)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的表述含糊。例如,如何理解“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工资”,“直接从事”是指一线工作人员,还是包括为整个项目服务的有关人员;再如,“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是否指设备“专用”惟一性,如果普通设备一段时间用于生产活动、一段时间又用于科研活动,能否视为“专门用于”;还有“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等,其相关内容税法没有释义。此外,研发活动起止时间、研发支出费用化和资本化界限、研发活动与生产活动划分以及多个项目研发费等划分不明确,影响了企业研发费归集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给了企业操纵税收优惠的空间,也加大了税务监管的难度。
4.关于集团研发存在的问题。一些企业集团由总部构建高层次研发机构,集中从事重大研发活动。但由于集团总部通常只是个管理型的职能机构,没有相应的营业收入和直接的税前所得,无法支撑其享受此项优惠。而且,现行税法仅对集团集中研发分摊研发费用给出了原则性指引,并没有规定具体分摊办法,可操作性不强。
5.关于合作开发存在的问题。一是如何界定合作各方研发费。按照规定由合作各方就自身承担的研发费分别计算加计扣除,“各自承担”是指各方实际支付的研发费用,还是按照合作开发协议应当承担的研发费?如何监控合作各方自身承担的研发费与合作开发总支出之间的关系?实践中极易出现合作各方费用支出和收益分享不配比的情况。二是税法没有对研发地域作限制规定。在高新认定方面,对中外合作开发有明确的限定,即“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占全部研发费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而116号文和70号文对研发活动地域没有限制,这就意味着企业在中国境外的研发支出,也可以在中国享受加计扣除。这不利于激励企业在中国境内开展研发活动。研发活动只有更多地在中国境内发生,其在技术外溢性、人才培养和产业推动上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6.关于委托开发存在的问题。一是自主开发与委托开发税负不公。自主开发加计扣除的计算只包括规定的费用项目,加计扣除额度有限,且需要履行繁琐的备案程序;而委托开发加计扣除的计算则是会计的完全成本,包括了受托方为项目所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甚至包括利润,且纳税申报时,只需提交委托项目费用清单即可。二是关于费用支出明细和受托方利润排除问题。按照规定,委托研发必须提供受托方费用支出明细,否则不允许加计扣除,即加计扣除时不包括受托方利润。但实际上,受托方出于商业利益考虑,一般不愿意提供费用支出明细单。即使提供,其清单的格式、内容、繁简程度等五花八门,真实性无从考究。此外,委托研发是按照“委托方实际支付金额”,还是按照“受托方研发归集明细表”加计扣除,税法没有明确,各地执行不一。三是委托境外企业开发,缺乏地域性限制,不利于企业本土创新。许多国家都要求研发支出必须发生在本国境内,以吸引和激励研发资源向本国聚集。即使允许研发在境外开展,也规定极为严格的条件。四是委托方和受托方税务机关缺乏信息传递和共享机制,无法核实委托研发费用的真实性。集团研发也有类似问题。
7.需要进一步明确其他税收政策问题。例如,研发形成无形资产的加计摊销范围及后续管理没有明确规定。现行规定对研发费的归集做出了列举式的规定,但对形成无形资产的部分未作明确,是直接按照无形资产成本150%摊销,还是需要对该无形资产加计摊销部分进行调整;对于研发形成的未摊销完毕的无形资产对外出售、投资或提前报废还能否享受加计扣除优惠,以前年度已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是否需要调整等,都有待进一步明确。再如,研发形成的中间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处置收入,在计算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时,如何对待这部分处置收入也存在争议。
(二)政策执行方面
1.政策执行管理环节脱节、漏洞较多。现行税收政策虽然对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执行作了一些管理规定,但是对于税务机关如何介入和监控企业科研项目的推进过程,没有做出相应的安排,可能直接导致日常税收管理漏洞和风险概率加大。
2.部门联动和协调机制尚未形成,影响了政策的执行和管理。以“两个领域”出台和认定为例,相关政策出台涉及七八个政府部门,但参与该政策执行实际管理的仅科技和财税部门,且两个领域目录涉及的技术领域范围广、项目多、认定难度大,仅靠科技和财税部门来认定和管理,显然力不从心。
3.区域间优惠政策落实力度不同、征管做法不统一。地方政府财力直接影响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效果。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政策落实力度较大,欠发达地区政策落实力度相对较小。并且,目前由于加计扣除政策缺少统一的操作细则,各地执行各异。
4.事后备案的管理方式,既不利于税务机关监管,也因不确定性增加而影响了企业申请的积极性。事后备案由于程序简单、时限较短,税务机关无法进行实质性审核,一般通过后续管理方式进行监管,即在汇算清缴结束后再对企业进行核查,对发现问题进行调整、补税。这种事后核查方式使企业产生顾虑,即只要申请政策,被查机率就高。因顾忌税务检查,一些企业倾向于放弃享受该优惠。
(三)企业方面
1.在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一是立项和备案。一些企业自主立项较随意、研发项目预算变更无序;还有一些企业对研发项目的管理水平较弱,导致研发项目相关资料的缺失和不足。二是财务核算。一些企业未实行专账管理,未按会计准则规定设置“研发支出”及相关明细科目,对不同的研发项目没有分别核算,或未按研发费用性质进行明细核算;还有一些企业会有意无意扩大研发费用归集范围。三是管理制度。一些企业没有规范的企业研发管理制度。还有一些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不配套,研发费用难以归集。
2.一些特殊类型企业因获取税收利益有限,放弃或忽视了优惠申请。有的企业出于战略层面考虑,担心技术外泄,放弃优惠政策适用;还有的集团企业,由于集团总部对所属企业管理费有总额控制,会导致研发费不能足额核算归集;有些已经享受较低税率的企业,如高新企业,认为此政策激励效果不明显而放弃申请。另外,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很难做到按规定严格核算归集研发费,最终被迫放弃。还有一些持续亏损企业,若其研发周期较长,超过亏损弥补期限,也无法享受该优惠。
三、研发税收激励政策的国际比较和借鉴
(一)各国支持企业研发投入的财政政策选择
鼓励企业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一致的政策取向。各国一般运用直接的财政补贴政策(如知识产权保护、补助金、贷款等)和间接的税收激励政策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财政补贴政策一般直接资助那些社会收益率较高的项目或任务,如国防、卫生或者能源领域等,而税收激励政策在产业、地区和优惠对象上则基本保持中性。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期研究资料,运用直接的财政资助方式还是间接的税收激励方式来扶持企业研发,各国差异明显。有些国家如爱沙尼亚、芬兰、德国、卢森堡、墨西哥、新西兰、瑞典、瑞士等,根本就不提供研发税收激励政策;而美国和西班牙等更多地依赖于直接的财政资助政策来扶持企业研发活动;还有些国家,如加拿大、荷兰、葡萄牙和日本等,则主要依赖间接的税收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研发投入;俄罗斯、法国和韩国给企业研发提供了包括直接和间接方式的最大力度的财政支持,等等。
(二)各国税收激励政策的实施概况、主要形式及发展趋势
1.实施概况。目前,无论OECD成员国还是非成员国,研发税收激励政策都被广泛运用。1986年,OECD34个成员国中只有7国向企业研发投资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到2011年已增加到26个国家。在非OECD成员国中,巴西、中国、印度、俄罗斯、新加坡和南非等也都提供优惠力度各不相同的研发税收激励政策。
2.主要形式。多数OECD国家都通过税收抵免或加计扣除来具体实施研发税收激励政策。税收抵免是从应纳税额中直接减免,而加计扣除是指从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中按正常情况100%扣除了工资、资本项目折旧的基础上,再额外给予一定比例的扣除。这两种机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直接减少应税义务,而后者应税义务减少的额度取决于公司所得税税率。税收抵免根据其计算抵免的依据不同,又分为基于研发支出总量和增量的税收抵免。就目前情况来看,多数国家倾向于采取基于研发支出总量的税收抵免(如法国)或加计扣除方案(如英国)。另外一些国家采取的是基于研发支出增量的税收抵免,如美国和爱尔兰;也有国家既考虑研发支出总量又考虑增量,实施混合模式税收抵免,如葡萄牙和日本;还有一些国家研发税收激励政策的优惠范围相对较窄,仅仅针对公司负担的研发人员工资和社会保障方面税收,而不是通常的公司所得税,如比利时、荷兰;还有的国家对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其他来源于知识资本的所得给予优惠税率,如英国的专利盒子体系(APatentBoxRegime)。
3.发展趋势。后金融危机时代,OECD成员国大都在积极地调整研发税收激励政策。如法国(2008年)和澳大利亚(2010年)均以优惠力度更大、更易于操作、基于研发支出总量的税收抵免方案,取代了过去相对复杂、既考虑研发支出总量又考虑增量的税收抵免方案。一些国家为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出台了临时性研发税收激励计划。例如,日本和荷兰均暂时提高了可申请的研发税收抵免上限等。
(三)各国鼓励企业创新税收政策的主要特点
1.绝大多数国家以普惠性为基础,但对中小企业等给予特别优惠。除中国、印度、南非等少数国家外,绝大多数国家的研发税收优惠政策适用于所有企业,没有行业或技术领域限制。对于一些特定目标,多数国家选择在“普惠性”基础上,再给予一定特殊优惠,如对于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研发、IT、能源等行业以及企业聘用高层次人才等,给予一定特殊优惠。
2.从发展趋势上,采用税收抵免方式占多数且呈增加趋势。为避免公司所得税税率较低或波动对税收优惠力度的影响,目前在实施研发税收激励的国家中70%以上采用抵免方式。2009年,澳大利亚、奥地利将实施多年加计扣除改为税收抵免。
3.各国对从事研发活动的地域或者是否保留知识产权等规定各异。相对而言,发展中国家一般强调在本国保留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往往对研发费用税前扣除附加事先审批条件。从研发活动发生地来看,有些国家通过给予本地研发更为优惠的条件进行激励。如澳大利亚,如果企业就海外研发支出申请税收减免,必须向相关管理部门申请“临时证书”,并且总量不能超过研发支出总额的10%。
4.所谓“合格”研发支出范围的差异较大。企业研发支出包括两类: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对于经常性支出,多数国家范围较宽,包括人工费、原材料费、研发外包费等直接费用,以及日常管理费、水电公共设施费等间接费用;对于资本性支出,多数国家采取与经常性支出一样的优惠政策,少数国家采用单独的税收优惠,多为“一次性扣除”或“加速折旧”。
5.研发税收优惠的管理机制。一是研发活动和项目认定都是税务机构以外的机构承担。如澳大利亚的管理部门是澳大利亚创新理事会和税务局。企业首先要向创新理事会登记注册所从事的研发活动并提交减税申请,经审核获得特定注册号码。在年度申报纳税和申请研发费税收优惠时,企业可将此号码填写在申请表上,由税务局负责对研发经费审核并审批最终减免税额度。二是建立研发政策跟踪、评估和服务机制。如南非科技部作为研发激励计划运行的管理者和监督者,负责每年对政策效果的评估分析,向国会提交报告。
四、对完善我国研发费加计扣除税收政策体系的建议
(一)政策设计方面
1.统一研发费税务归集的口径和标准。国际上通行三种税务会计模式:财税分离型、财税合一型和财税混合型。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后,一直采用财税混合型模式,通过纳税调整进行税务会计的核算。这种模式客观上必然导致研发费的财务核算和税务归集的不同。这种差异是客观允许的,但是目前研发费税务归集仍存在高新认定和加计扣除的两重标准。为了便于税企双方理解和操作,建议放宽加计扣除的标准口径,与高新认定标准口径简化统一,统一标准、统一范围,列出具体、明确的归集项目和归集范围等;同时,将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动漫企业以及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研发费归集的范围和标准,与高新认定的范围和标准相统一,便于企业核算和税务监管。
2.科学界定研发费加计扣除的范围和归集标准,统一操作性规定。一是改进加计扣除正列举费用的核算科目和范围,尽可能与会计核算原则、标准相匹配,减少税企理解分歧。二是进一步清晰划定模糊的界限标准,如明确“实质性改进”与“常规性升级”界限标准,建议由科技部门制定操作性标准,以利于企业和税务部门执行;取消现行政策对本地区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的规定,只要企业对其自身业务有实质性改进即可认定;清晰划定费用化和资本化界限,明确资本化归集加计扣除的范围;对于多项目研发费用的分摊,建议细化有关费用项目分摊方法,等等。
3.完善现行税法未明确事项。一是对研发试制品或报废品和用于中间试验的模具,其直接对外销售或作为企业用于销售产品的组成部分的,其收入与支出应该分别核算,对其研发试制品或产品成本中的材料、燃料及动力等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加计扣除,对收入部分也应按规定申报纳税。二是建议对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加计摊销部分,应按规定调整后才能加计摊销。研发形成的、未摊销完毕的无形资产对外出售、投资或提前报废,对尚未摊销的部分,在资产处置时不应再享受优惠,对以前年度已享受的加计摊销的部分,也不再调整。
4.完善集团研发加计扣除政策。一是建议允许企业集团研发费延长向后结转年限。考虑到企业研发费投入产生的效益一般要向后递延很多年。为了实现收益与费用的配比,保证研发费加计扣除权利的充分实现,并考虑到向前结转需要退税,涉及复杂的税收征管程序,建议借鉴发达国家做法,允许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延长向后结转年限进行加计扣除。二是合理确定企业集团研发费的分摊方法,如按上年研发支出的比例等。
5.完善合作研发加计扣除政策。一是完善合作开发收益计量和费用分担的配比控制。二是明确对境外研发的优惠限定。这样可以吸引和激励开发资源向本国聚集,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针对部分研发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具备开展条件的实际情况,可以对享受优惠的境外研发费用占研发费用总额的比例规定上限,如10%。
6.完善委外研发加计扣除政策。一是统一委托开发费用清单的格式和内容,减少税企争议。二是鼓励境内委托研发。对于服务外包企业受境外企业委托开发,符合条件的境内受托方可以享受加计扣除税收优惠。三是为了公平自主研发与委托研发的税负,简化税收征管,建议委外研发费一律按研发费发生额的80%进行加计扣除。
7.拓展我国研发税收激励政策的建议。一是适当扩大可加计扣除研发费范围,增强政策激励效果。建议明确对与企业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允许加计扣除,如能够按项目归集的在职从事研发人员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等。二是研究制定专门适合中小企业、操作便捷的研发费税前扣除办法。适当放宽限制条件,对核定征收企业,只要其研发费能独立核算,也给予优惠。三是增加鼓励研发人员的税收优惠政策。我国科技研发人员的数量与研发创新的需要之间存在明显落差。为了加强我国企业研发人才队伍的建设,建议对于企业雇佣高学历研究人员,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四是借鉴大多数国家的做法,即以普惠制为基础,没有行业或领域限制,采用税收抵免法,允许未使用的税收优惠向前或向后结转等。
(二)政策执行方面
1.简化申请鉴定及备案流程。一是建议税务机关与科技部门开通电子平台,简化工作流程,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二是简化和明确税务备案和科技鉴定的资料和要求,减轻企业税收遵从负担,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力。
2.完善财税部门和科技部门的相关管理措施。建议财税及科技等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企业政策的宣传和业务培训,引导企业更多地关注和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和效果;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力量,帮助企业正确归集、审核研发费用;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
(三)企业管理方面
1.对内完善研发管理各项制度。如,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办法、研发中心管理办法、研发费用会计核算制度、预算和决算制度、科研奖励制度、科技人员考评、培训管理办法等,尤其要完善企业研发费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企业内部各部门协调合作机制。企业规划部门、财务部门、研发部门、生产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等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协调,确保按照税法规定、科技部门的要求和会计准则的规定归集和核算研发成本和费用,共同做好研发费的归集申报工作,维护企业利益。
支持企业减税轻费。配合“创建服务型机关、促进企业发展”活动,建立完善财税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大力宣传落实我市促进经济增长的“23条”政策。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减轻企业增值税以及相应的企业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税负。对部分困难企业和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企业继续减免一定的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和水利基金。继续落实外贸出口退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和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实施临时性下浮企业社会保险费缴纳比例政策,降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减轻企业社保费负担。在去年我市取消15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和省要求,再取消一批收费项目,各地要贯彻执行好。
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按照市政府关于今后五年我市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行动纲领,落实有关进一步加快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财税政策。引导和支持服务业产业基地建设,落实服务外包产业扶持政策,配合有关部门争创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鼓励发展总部经济,支持引进服务机构和大型企业发展,对市外引进的大型服务机构,享受有关财税优惠政策,对市内总部型企业,视其对地方财政贡献给予奖励。促进制造业企业二、三产业分离发展,落实鼓励工业企业分离设立生产业企业的财税政策。支持县(市)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对县(市)的营业税(不含金融保险业)超收部分给予一定的奖励。
推进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落实相关配套政策,扶持全市各类创业创新示范企业的发展,培育科技型企业。建设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落实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发挥补助资金的导向作用,推进科技孵化器建设。鼓励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企业兼并等,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结构调整。
促进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充分利用国家增加投入、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通过政策倾斜,推动企业抢占市场份额。从今年起每年各安排1000万元分别用于到国内外重点战略合作城市举办“*周”活动和鼓励我市外贸企业到*以外的腹地城市开展进出口业务活动。市县继续统筹安排3亿元资金,对部分重点商品出口实行补贴。
支持节能降耗和生态环境建设。综合运用贴息、税收政策等政策工具,支持节能减排、环境整治、循环经济等建设。继续扶持节能产品、技术和工艺的创新研发,促进节能产品的生产和应用,推广实施清洁生产和合同能源管理。加大对环境保护支持力度,支持环保系统监测监控能力的建设以及对全市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二)加强税收征管,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加强收入分析预测。面对今年严峻的经济形势,各级财税部门要全面开展税源分析、税收预测预警分析、税收管理分析和政策效应分析,强化对重点税源行业和企业的分析,提高税收分析预测水平。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和企业经营形势的变化,全面掌握影响税收收入变化的因素,及时发现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始终牢牢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充分考虑各项税收政策调整因素,并考虑与地区各项经济预期指标的平衡,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科学合理地编制收入计划,使税收计划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税源状况相适应。
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按照总局关于税收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建立税收规范化管理机制和制度。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对重点企业与一般企业按照管户与管事相结合原则实行分类管理,完善纳税评估体系,创新发票管理方式,深化企业基础信息共享,清理漏征漏管户,夯实税收征管基础。抓大控中规小,加强地方小税和基金(费)的征管,建立健全企业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地方税种税源数据库。加强与保险公司和社保部门联系,确保委托代征的车船税和社保费收入应收尽收。全面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开展税务专项检查和分级分类检查,建立打击和整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的长效机制,坚决查处做假帐、两套帐行为,营造良好的税收法制环境。
创新纳税服务。做好财税政策的宣传辅导,积极主动提供纳税咨询,使纳税人及时了解政策变化,熟悉办税程序,提高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自觉性。对财务人员和办税人员进行针对性、系统性培训,及时反馈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确保新的财税政策法规平稳、顺利实施。丰富纳税服务内容,创新纳税服务方式,开展全市示范服务大厅、示范服务明星活动。拓展网上办税功能,推广网上办理税务登记、发票领购、业务表单下载等涉税事项。推进制度创新,改革管理方式,优化工作流程,简并报表资料,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办税效率。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企业,细调研,勤走访,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做好“税易07”新功能模块上线工作,重点开发应用有利于方便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务、有利于减轻基层税务机关工作负担的业务流程。依托计算机网络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的互动机制,推进税收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优化运维管理流程,建立异地数据备份,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深化数据管理利用,为税源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信息。开展与银行共享企业财务报表信息试点。
(三)优化支出结构,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加大“三农”投入。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综合运用贴息、税收优惠等财税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支农投入格局。扩大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大力支持发展现代农业,落实促进生猪、油料、奶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档次,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持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政策,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县乡财政体制和乡镇机构改革,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南三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
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政策,从今年1月起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实行绩效工资,保障和改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继续完善免费义务教育,对“两免一补助”地区寄宿生生活费进行补助。进一步完善我市普高的生均经费标准,鼓励各地稳步实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深化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每年市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服务型教育重点专业建设、地方特色教材建设等。扩大帮困助学的资助体系,进一步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为目标,支持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卫生服务能力。继续实施使用廉价药物和大型医疗设备购置补助办法,完善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建设债务消化机制和城乡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要积极完善新一轮就业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整合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切实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运用财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实施有利于劳动者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退休人员待遇,从今年1月份起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范围。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研究提高参保人员医疗保险待遇。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全面启动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落实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医疗和住房等相关扶持政策,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
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支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低保”工程,对困难家庭免收入网费和收视服务费。支持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调整完善*博物馆经费补助政策。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研究制定东部文化广场运行经费补助机制。加大农村文化投入,支持乡镇文化场馆建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支持全民健身运动,对运动场馆对外开放的学校符合条件的,予以适当补助及奖励,实现学校公共资源社会共享。适度调增我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扶助金标准、调整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范围,将“一居一农”对象纳入补助体系。
支持解决涉及民生的难点热点问题。谋富民之策,兴安民之举,倡乐民之道,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实惠。积极筹措落实资金,支持一大批事关全市人民的交通道路等重大项目和市政府实事工程建设。支持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落实好住房交易税费政策,鼓励购买自住性、改善性住房,促进居民消费。落实成品油税费改革和工商两费停征后相关部门必需经费保障政策。
保障公共安全。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实施司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方案,完善政法经费管理制度,维护公共安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充实防灾减灾资金和物资储备,安排好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经费和装备建设经费,确保及时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和处理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深化财税改革,促进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理顺财权与事权关系。研究新一轮市对县(市)区财政体制,调动两级财政积极性,增强地方财政实力。探索“乡财县管”的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转变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发挥乡镇财政优势,保障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编制,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逐步构建由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财政预算体系,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强化政府债务管理,既要积极向部里争取国债资金,充实重大项目资本金,又要合理控制规模,防范风险。
落实各项税制改革政策。认真贯彻新修订的增值税以及营业税、消费税暂行条例,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落实好成品油价税费联动改革措施。做好新增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调整工作,加强个人所得税管理。落实国家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营业税条例修订和提高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政策。继续落实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税暂行条例。统一内外资企业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完善促进就业再就业、支持自主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展服务业、推进文化医疗体制改革等税收政策。对已明确尚未出台的税收政策措施,要进行前瞻性调研测算,做好应对预案。
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完善国库集中收付运行机制,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覆盖面,将改革推进到所有市级基层预算单位。继续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资金范围,提高财政直接支付比例。在完善业务需求、优化流程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综合查询监控系统。推广应用公务卡,争取在所有已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改革。改进公务卡管理办法,更好地满足财政财务管理的需要。完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逐步在系统中实现电子签名、网上支付。加快财政信息系统功能模块的推广应用,实现财政收支数据的统计汇总功能,提升系统综合分析查询功能,为领导的决策服务。
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强化政府采购监管,开展对社会中介采购机构的考核,加强对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的监督管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通过政府优先采购、强制采购、收购和订购、加强进口产品审核等办法,加大对政府采购国货、自主创新产品、节能环保等产品的支持力度。
(五)加强财政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大手大脚花钱和铺张浪费的行为。除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增支项目外,不得新开新的支出口子,集中财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要进一步完善行政开支定员定额标准,控制行政成本增长幅度。严格控制“人、车、会、招待”等一般性支出,在对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经费、出国(境)经费等支出实行“四个零增长”要求的基础上,对公务购车支出原则上暂停一年,出国(境)经费比上年削减20%。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和土地资源,严禁超面积、超标准建设和装修。严格控制党政机关信息化建设项目,促进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和损失浪费。大力开展机关节能减排工作,树立财税机关良好形象。
推进绩效管理。强化部门责任,将财政专项资金分配与部门绩效紧密联系起来,对项目支出预算编制要明确具体绩效目标,项目实施要制定绩效考评办法,项目结束要考评财政支出绩效。项目支出要全面推广部门自我绩效评价工作,财政部门选择部分社会关注度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重点领域项目开展重点评价,并逐渐完善评价办法,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完善各类非税收入管理政策,研究制定我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实施办法,健全收费基金审批、公示和监督制度,逐步将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等非税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规范收缴程序,加强票据管理,取消非税收入过渡户。
严格财政监督。继续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会同监察、审计部门对部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重点项目资金进行监督检查。继续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专项检查。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的财务管理,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执业质量的监督,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建立纵横联动监督机制,加大查处力度,发挥监管合力,为完善政策和规范管理提供可靠保证。
(六)切实转变作风,全面打造服务型机关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从今年3月份起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市各级财税机关要按照各级党委的要求,集中精力抓好学习工作。通过学习领会,把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要求、方法落实到财税工作的具体实践,用科学的视野、发展的眼光解决财税工作中碰到的矛盾和困难。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困难的时刻,更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全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深入开展“创建服务型机关、促进企业发展”活动,多换位思考,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大力宣传落实各项财税政策,合理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渡过难关。以创建服务型机关为契机,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标兵单位活动,树立一批具有行业特色、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同时也要整合系统各类检查评比,减轻基层工作负担。要认真落实“行风评议整改年”活动,切实解决20*年度机关民主评议中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多从主观上找原因,找差距,端正服务态度,加强整改力度,提高工作质量。加快内外网站建设,逐步形成“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的一体化应用模式。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优化中层领导班子结构,健全干部日常考核和任用考察相结合的干部考核工作机制。完善以竞争上岗为主要形式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对后备干部的管理和培养,积极探索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有效办法,拓宽干部成长渠道,逐步解决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问题,激发干部队伍整体活力。开展评选“十佳财税干部”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加强老干部服务工作,关心老干部生活。充分发挥党群团组织的作用,组织开展以纪念建国60周年为主题的系统文艺汇演等活动,努力营造团结奋进、富有活力的工作氛围。
切实强化培训教育。围绕财税中心工作,更新培训观念,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财税干部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推广好的培训做法和经验,满足干部的各类学习需求。进一步拓宽干部的知识面和工作视野,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继续实施“235”培训计划,处级领导干部要侧重于把握政治方向、增强领导艺术,提高统领全局的能力和决策水平;处以下干部的培训侧重于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在培训的内容上,要加强对干部新知识、新技能方面的培训,同时也要重视干部政治素养、道德修养、艺术涵养等方面的提高。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经过过去这段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我们已然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变,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工作总结了。我们该怎么去写工作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半年人事个人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上半年人事个人工作总结1今年上半年即将过去,回顾上半年的工作,感慨万千,感谢公司领导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人事部基本完成了预期的工作,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管理
公司坚持从基础管理抓起,加强对公司的规范管理,建章立制,逐步规范人事管理,为进一步完善公司人事管理,理顺管理关系,使公司人事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执行力,通过完善员工请销假、考勤管理规定、员工职务晋升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建立建全了会议纪要制度。
二、加大员工的招聘力度,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在公司开业前期,为了确保公司如期开业,人员招聘是头等大事,在总经理的指导下,加大招聘力度,采取了多种形式,圆满的完成了开业人员的供给。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不定期召开员工大会,认真学习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传达总经理的重要指示及会议精神;全面了解员工思想动态的工作,展望公司的发展前景,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稳定了员工队伍;后期通过各部门定期上交培训计划进行跟踪与监督;协助各部门对新员工进行转正考核。
三、提高员工消防意识,积极组织培训及演练
为增强公司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按照总经理的指示,在工程部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对全体员工进行了消防安全大演练。通过演习,切实加强了员工对消防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提高了大家的消防意识,及处理火警事件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
四、工作存在不足
虽然通过了内部、传单等形式的招聘,但效果不理想,在特殊时期,使一些较好的员工流失。同时,给各部门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虽然我部开展了几次培训工作,但因业务能力欠缺、缺乏超前的管理意识,由于知识面窄,导致管理视角不广,使培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员工事务涉及面比较广,包含了员工食堂、宿舍、洗澡间、更衣柜等方面,在条件较艰苦的情况下,基本上解决了员工的衣食住行,但仍存在较大差距,比如:员工宿舍夏热冬冷,且夏天漏雨严重,至今未能彻底解决,食堂饭菜花样不多等。
下半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相信在总经理的正确领导下,人事部将克服上半年工作的不足,再接再厉,迎接新的挑战!
上半年人事个人工作总结2行政人事部是公司人才开发和管理的核心部门,也是承上启下、联系左右的重要部门。为总结经验,促进部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20__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员工招聘和入职管理
(1)招聘管理: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和人员配置要求,及时做好人员招聘补充工作。
(2)入职以来各部门新招员工相对较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前期人员流动较大,本年度离职率较高,为招聘工作带来了难度。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及时解决了用人急需。入职后顺利招聘:客服部两人,操作部六人,IT部两人,财务部一人,司机一人,业务部一人,快递部一人。
(3)入职以来,行政人事部对新员工的入职与转正流程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对新进员工的监控力度,人员入职要跟踪,了解,关怀新员工工作。员工转正须通过主管填写转正申请表,由部门领导再对其做沟通交流,审核后上报到人事部。
二、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管理
(1)社保缴纳、将以前残留的社保卡未取的事情,处理完成。并且和银行相关部门对接人员友好的保持联系。以后处理社保事项会方便很多。
(2)劳动合同管理,确保公司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落实,尽量做到合法,将劳动合同进行企业盖章,生效。打破以往不合法的劳动合同。并且所有员工都有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全员合法在职。
三、档案管理
(1)行政人事部对员工档案管理进行了改进,由原来单一的纸质信息变为纸质信息和电子信息并存,建立员工电子信息库,方便日常使用和查找,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更新,对新进、离职、调动人员及时进行备注。
(2)收集整理应聘人员简历做好统计,建立信息库,为后期人力资源开发储备人才,提高工作效率。
四、公司团体票
入职刚好临近年关,因公司之前没有过历史团体票办理经验。本次为企业办理团体票,找到各相关部门,提交资料。按照程序去办理,落实了团体票事项。来年后对办理团体票需要的资料及程序都熟悉了。后期会顺畅。
五、员工关系
入职近两个月,对全体人员都有接触,交流。并且能够很友好的处理关系。对于离职,入职人员的沟通和关注。处理的个人感觉还是不错。不管是叔叔阿姨,上级,同事,清洁工,还是基层都能够很好的融洽的谈笑。并且与操作部女孩子们一起有活动。
六、工牌制作及制度配戴
入职后亲自去名片广告公司进行对工牌的设计,和广告公司人员相处融洽,有经常联系,后期对企业文化需要制作的一些东西。有很好的帮助。
七、工资的制作
之前参加人事工作几年没有接触过做工资,入职后,学习了如何制作工资,如何计算员工的薪酬,和上级领导一起对之前不太合理的工资计算方法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计算模式。后期对工资计算统一按这种模式。
入职近两个月,每天对全体伙伴问早安,发正能量的话语,和各部门之间,各员工之间沟通,交流,相处的非常愉快。我己经融入,喜欢上这个团队。并且对人事上的工作己经顺利上手。当然这一切的成绩和结果都少不了陈总给我这次就业的机会。少不了伍总耐心对我工作的指导。少不了周总对我很多工作上的大力支持,还有各部门对我工作的配合和对我个人的认可。让我顺利度过了我入职最困难的时期,在入职的时候,因自己和前任的确交接的不够仔细,有很多未交接的地方,各部门对我帮助很多。在这里借此机会,我发自真心的感谢给我帮助和支持的伙伴,愿我们新的一年事业都更上一层楼!
行政人事部20__年的工作中,任何部门提出需要配合,人事行政部都会通力协作,但是在工作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需要继续加强改进。
1、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不尽完善,下一步要尽快完善公司各项制度和工作流程,使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按流程办事;
2、工作细心度仍有所欠缺,第一个月做工资,就有好几个员工薪资加班费,产生了不必要的少算,就是因为不够仔细造成的;
3、做事情大多是用感情做事,缺乏一种职业化。
性格方面不够成熟。
上半年人事个人工作总结3回首过去的上半年,公司陪伴我走过人生很重要的一个阶段,使我懂得了很多,领导对我的支持与关爱,令我明白到人间的温情,在此我向公司的领导以及全体同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有你们的协助才能使我在工作中更加的得心应手,也因为有你们的帮助,才能令到公司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对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人事管理方面
重新对现有人员进行了建档工作,现员工档案齐全,证件齐全。对各部门、人员进行分组编号建档,并存入电脑,便于工作操作和核查、调动和管理。办理公司新进、离职、调动等手续;对离职人员的自离、辞工、病退等实行分类整理存档,并存入电脑中,便于查证;同时做好调动、提拔人员等档案资料信息保管,月底传新进、离职、调动人员名单到财务。实行各部负责人对在职人员的人数每周进行统计,并对离职人员、新进、调动人员作周报表统计并与人事部进行核对,方便了部门、人事、财务查找、结算管理,增强了人力资源管理。及时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认真做好常规工作,包括:优秀员工、工资、升级和其它的核定审查工作;对厂牌、考勤卡的补办进行核实查证办理等等各项工作。人事周报表统计工作。每周对公司全厂各部门人数进行汇总,对新进、离厂、调动人员进行备注汇报。收集信息,做好人力资源档案开发与储备,提高办公效率。
二、行政工作方面
根据领导意图,起草工作作计划和其他文稿。负责公司来往信函的收发、登记、传阅、批示;做好公司文件的通知、审核、传递、催办、检查。加强办公文件、档案管理。在文件收发上做到下发的文件适时送达有关部门办理,为公司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及时完成工作任务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档案管理做到井然有序,随时为公司查询服务;加强文字材料的草拟打印工作,能按规定的时间和内容要求完成。
协助公司领导,完善、制定公司制度,并执行贯彻公司制度。与员工面对面解决问题,使员工工作有章可循,做到违纪有据可查,使他们了解、支持后勤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注重后勤质量的提高。能很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办事效率高。
每天对公司各部环境卫生、消防、纪律检查工作,每次检查均有书面记录,有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在检查中发现的违纪、违规、等各种不良现象及时通知各部门负责人进行处理;为公司加强管理、提高后勤服;认真收集信息,全面、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总结工作经验,及时向公司汇报,让公司上级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最近工作的实际情况,为解决问题作出正确的决策。
对公司各部使用的资产按部门进行了统计,并分类建档存电脑中,保证了资产使用的安全;负责公司办公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及维修联络。包括公司办用品采购、发放、保管、使用登记、维护工作等;并履行稽查职能,认真办理办公用品的出、入库、领用严格控制和管理。办理库存鞋的出、入库交接、保管管理。
公司日常行政、人事、办公事务等管理工作,协助总监处理日常工作。公司总务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公司办公、生产会议安排、记录和整理会议记要,根据需要按会议决定发文。接待来访客户,坚持按照工作要求,热情接待来访客户、认真听取来访客户反映的问题,提出的要求、建议。保安、司机的监督管理。对保安及司机上报的各种表格及日常工作、报表进行审核、查阅,对有异常的进行处理。公司各种表格管理。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并按时按质的完成。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加大后勤服务及监督力度,并根据公司工作实际情况,对后勤服务行修改、完善,使其更加符合总公司工作实际的需要。配合公司促建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对在工作上涌现出来的典型的人和事予以及时报道,通过以点带面,促使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力度,完善劳动人事档案管理,严格控制公司劳动用工,做好以事设岗,人尽其才。为人才招募与评定薪资、绩效考核提供合理依据完成日常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
严格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比如考勤、用工、宿舍管理等。严格办公室管理及办公用品的管理、以及环境卫生管理加大内部人力、人才开发力度,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传统,用优秀的文化感染人。做好人员流动率的控制与劳资关系、纠纷的预见与处理等记录。既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又维护公司的形象和根本利益。
行政部工作责任大,但我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工作,兢兢业业,履行行政、人事等各项工作职责、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责。当然,行政部在上半年的工作中还存在粗糙等不足,将在下半年工作中改进和纠正。
上半年人事个人工作总结4时光荏苒,回首过去的上半年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时间如梭,转眼间又将跨过一个年度之坎。回首望,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对于我们每一个追求进步的人来说,免不了会在年终岁未对自己进行一番“盘点”,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
行政人事部是公司的关键部门之一,对内管理水平的要求应不断提升,对外要应对税务、工商、药监、社保等机关的各项检查。行政人事部人员虽然少,但在这一年里任劳任怨,竭尽全力将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经过一年的磨练与洗礼,行政人事部的综合能力相比20__年又迈进了一步。
回顾年,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工作着重于公司的经营方针、宗旨和效益目标上,紧紧围绕重点展开工作,紧跟公司各项工作部署。在管理方面尽到了应尽的责任。为了总结经验,继续发扬成绩同时也克服存在的不足,现将20__年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工作总结。
上半年行政人事部工作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事管理方面
根据部门人员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合理地招聘一批员工,以配备各岗位。
规范了各部门的人员档案并建立电子档案,严格审查全体员工档案,对资料不齐全的一律补齐。
配合采购和财务部门,严格把好促销员的进、出关。
有步骤的完善培训机制,不断的外派员工学习并要求知名公司来培训员工,同时加强内部的培训管理工作。
二、行政工作方面
1、办理好各门店的证照并如期进行年审工作。
2、和相关职能机关如工商、税务、药监、社保、银行等做好沟通工作,以使公司对外工作更为通畅。
3、联系报刊、电视台等媒体做好对外的宣传工作。
4、对内做好办公用品的`采购,严格审查各部门的办公用品的使用状况,并做好物品领用登记,以节约降低成本为第一原则,合理地采购办公用品。
三、公司管理运作方面
1、顺应市场的发展,依照公司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完善公司现有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寻。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和公司各个部门、门店密切沟通、联系,适时对各部门的工作提出些指导性的意见。
2、逐步完善公司监督机制。
有一句话说得好:员工不会做你要求做的事情,只会做你监督要做的事情。基于这个原因,本年度加强了对员工的监督管理力度。
3、加强团队建设,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
作为一个管理者,对下属充分做到“察人之长、用人之长、聚人之长、展人之长”,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树立起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公司新形象。
4、充分引导员工勇于承担责任。
以前公司各职能部门职责不清,现逐步理清各部门工作职责,并要求各人主动承担责任。
作为行政人事部负责人,我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执行者。要想带好一个团队,除了熟悉业务外,还需要负责具体的工作及业务,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保证在人员偏紧的情况下,大家都能够主动承担工作,使公司各项工作正常进行。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随着大参林、北京同仁堂的进驻,对我们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决心再接再厉,迎接新的挑战。20__年行政人事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1、完善公司制度,向实现管理规范化进军。
成功的企业源于卓越的管理,卓越的管理源于优异、完善的制度。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搞好公司管理制度无疑是其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建立健全一套合理而科学的公司管理制度便迫在眉节,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制度,实现管理规范化,年工作将以此为中心。
2、加强培训力度,完善培训机制。
企业的竞争,最终归于人才的竞争。目前公司各门店及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有待提高,尤其是各店长及部门负责人,他们身肩重责。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从真正意义上为他们带来帮助。另外完成新员工入店手册。
3、协助部门工作,加强团队建议。
继续配合各门店及部门工作,协助处理各种突发事件。20__年是百姓拓展并壮大的一年,拥有一支团结、勇于创新的团队是为其发展的保障。所以加强团队建议也是年行政人事部工作的重心。
其实正所谓“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只要我们工作更加细致点、沟通多一点、责任心强一点,我相信百姓会越做越强。
上半年人事个人工作总结5今年上半年__任职以来,对人力资源部工作进行了整理,明确了每一个人的工作职责,使分工更加细致化,现对今年上半年的工作总结以下:
一、人事档案及其他资料的整理
对公司员工的人事档案及其他资料进行搜集及管理,使其更加完善化,保持公司档案的完全性,为保证往后的分析工作提供更正确的信息。因档案内容触及公司有关机密,期间我保持着极高的警惕性和很强的守旧意识。协助上级把握人力资源状态;填制和分析各类人事统计报表。为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提借正确的信息。
办理劳动用工及相干手续;到目前为止,劳动合同的签属工作展开的不是特别的顺利,主要由于市场推广部业务职员较散,集中的机会较少,常常都是来往匆匆,导致部份业务职员至今未能签署劳动合同。计划争取机会,把合同签署工作完成好。
二、按月正确出具考勤报表
员工考勤是一个难点,公司实行上班刷卡办法已一年半时间了,由于部分员工一直未能适应新的考勤办法所以效果一直不太好。今年上半年人力资源部特地为此题目进行了考勤重申,并与综合管理部技术职员讨论后改善了考勤系统,但因公司很多工作岗位性质的不同,员工工作时间常常需要弹性化管理,还是不能很好的交上使人满意的考勤数据,但为了避免有些员工“夸大其词”,照成考勤不公的结束,考勤系统还需更加完善。
三、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
执行各项公司规章制度,处理员工赏罚事宜;对有些员工不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导致工作上出现较大失误或较大错误,人力资源部通过周到调查以后,给予了公道公正的处罚,并对当事人进行了思想教育。上半年共有__人接受了公司不同程度的处罚,均熟悉到了本身的错误。
公司充分斟酌员工的福利,各项福利制度正逐步开始实施。比如以往只有市场推广部职员才享有的品牌推广用烟,在本部也得以实现;每个月协助其他部门职员进行生日活动的策划及实施工作,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斟酌到员工的安全保障题目,公司也已为全部员工购买了平安团体意外险及医疗险等险种,保险期间有一员工不慎摔伤,我们及时与保险公司获得了联系,并申请了相应的理培,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等等这些都大大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起到了鼓励员工的作用。
四、部门管理工作
自人力资源部正接手促销职员的管理工作,通过资料搜集分析,发现固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发现很多市场并没有严格依照制度来执行,随便性较强,职员增长率太高。促销职员是__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促销队伍的管理燃眉之急。下一季度计划尽快重新制定促销职员管理制度,并严格依照规章制度办事。控制好职员的增长速度及进步整体素质水平,为公司的将来储备更多的业务人才。
协助做好招聘与任用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包括发放招聘启事、搜集和汇总应聘资料、安排口试职员、跟踪落实口试职员的情况等;帮助建立积极的员工关系,调和员工与管理层的关系,协助组织员工的各类活动;另外,在部分领导的指导帮助下,对员工考勤制度、劳动合同管理办法等相干的人事制度进行了修改工作,使其更加人性化,公道化,符合了公司“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
每一个员工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在总结中发现问题,吸收经验教训。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驾校业务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驾校业务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参考一
20XX年是全体员工乘势而上,再攀高峰,喜获丰收的一年,在市交通局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稳步发展。一年来的工作可以概括为:培训质量在稳步增长,形象在迅速提升,定位在日渐清晰,管理在不断强化,硬件在明显改善,人气在有效聚集。这一年全体员工坚持“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信誉第一”的宗旨,发扬“同心多奉献,合力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大力开展优质服务,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实现了2__年的总体目标。全年培训合格率达98.5;学员反映问题处理率1;全年从未出现重大事故。这一切赢得了广大学员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促进了我校的工作向服务质量标准化、服务管理规范化、服务经营一体化的方向发展。2__年我校被评为全省先进驾校,此外教练员谢贵伍同志在全市所有教练员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省先进个人。
回顾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优化队伍建设,加强内部管理。
学校每月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考核,尤其是教练员,考核结果体现在工资效益中,高素质的队伍保证了学校的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2、合理制定培训计划,增强自身实力。
学校统一制定培训计划,按学员不同进度对各车进行分别考核,严把教学的规范性、统一性。杜绝一个教练一个样的“师傅带徒弟”模式。
3、开展学员调查,提高服务水平。
对学员进行回访调查,确保了学员的利益,杜绝了吃、拿、卡、要现象的发生,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学校的声誉。
4、提高企业形象,深化优质服务。
本年度硬化、绿化铺油5m2,水泥硬化9m2,植树2__多株,新购模拟机5台,透明汽车、实验用拆装整车、电脑1台;招贤纳士,聘请若干工作人员;在硬、软件两方面提高企业形象,从而使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5、整合人力资源,突显人性化管理。
在严格的管理下我们的员工努力工作,年终再次评选出五名先进个人给予奖励,同时在管理方面制定更人性化的制度,使我们的企业上下拧成一股劲,统一认识,团结协作,让企业充满腾飞的活力。
20XX年是__驾校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决定性一年。所有安顺人的思想都是一致的;让我们的企业更加辉煌,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要坚持“一切为了使学员满意”的标准,把各自的各项工作做为首要任务,为维护__信誉做出更大贡献。
驾校业务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参考二
山东商苑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底,经过四年多来的努力,驾校从艰难起步到稳步发展,从稳步发展到快速增长,再到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离不开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学院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学院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全体驾校员工的精诚团结和刻苦努力。四年多来的工作可以概括为:艰苦创业、适应形势、稳固增长、适时拓展。
一、艰难起步,奠定发展基础。
驾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是在2007年9月份。当时,学院派出的工作人员只有三名(总经理、副总经理、会计),而需要开展的多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而且面临人员短缺、资金紧张、设施设备不完善等困难。为尽快完成正常经营的各项手续,全体工作人员以公司工商注册为中心,人员招聘、学员招生、车辆改装、与主管部门的沟通等各项工作全面展开。
首先是人员招聘。先后招聘了10余名管理人员,50余位教练员,成立了办公室、财务科、业务科、驾管科、招生办、报名大厅等部门,为公司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基本保证。
其次使车辆的改装。为了尽早通过交通部门和车管部门的检查,在前期银座汽贸无法完成全部车辆改装的情况下,经过多方努力重新联系了汽修厂,并于2007年10月初,仅用了11天的时间,完成了全部50辆教练车的改装(副离合、副制动、副油门、副后视镜以及尾翼的安装)。为下一步公司的注册打好了基础。
再次是与交通和车管部门的沟通。通过多次的沟通,和多方面艰苦的努力,与各上级主管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不但为注册创造了条件,而且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由于各项工作到位,2007年10月8日济南市交通局下发经营许可证;2007年10月17日山东省工商局下发营业执照,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工商注册。然后,2007年10月24日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企业代码证;2007年11月7日历城税务局下发税务登记证;2007年12月6日完成企业增资;2007年12月27日完成车辆挂牌手续。2007年12月29日车辆正式挂牌。具备了正常经营的条件。
与此同时,完成了教练培训、筛选、上岗以及学员招生等工作,50余名教练员和200余名学员全部到位,考前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并于2008年1月15日完成了第一批学员的理论考试。
总之,四个多月的时间,驾校全体工作人员,以学院利益为重,团结一心,真抓实干,艰苦创业,克服了重重困难,较为顺利的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为驾校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适应形势,稳定经营。
如果说2007年只是一个起步准备阶段,那么接下来的几年真正接受了考验。自2008年至今,整个济南市的驾驶人考试经过了几个重大的改化:首先是交通和车管部门的机构调整,学员的报名、考试预约、培训记录的签注、考试等程序经历了多次的调整和变革;其次,科目二考试(场地九项和倒桩)统一考试地点(原来是在各驾校),统一考试车辆(原来用自己的考试车);再次,科目三考试全部实行电子路考,统一考试车辆。
面对多次的形势变化,驾校全体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应变及时,调整迅速,顺利的适应了形势,经营状况稳步提升。
首先,人员队伍建设。人员问题是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作为驾校来讲教练员队伍是重中之重。教练员作为驾校第一的线工作人员,是面向学员和社会的一个窗口,是人员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教练员队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驾校的发展。但从所周知,目前整个济南市驾驶培训教练员队伍的状况并不理想,年龄大,学历低,数量少,因此,管理难度可想而知。针对现实情况,驾校注意从细节做起,不但定期发放福利,而且为每一位教练员签订了劳动合同,购买了保险,建立了每年例行的体检制度,保持了教练队伍的稳定。与此同时,加强教练员的再教育,每年定期对教练员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不仅聘请上级主管单位领导和有关专家进行职业道德、操作技能、安全意识的理论培训,而且每年进行技能操作比武,使教练员的理论和操作水平得到了提高。加强对教练员的月度和年度考核,优胜劣汰,使队伍得到了净化。另外,对所有教练车安装了GPS定位系统,此系统既能随时监控教练车的去向及所在位置,又能对学员的学习时间进行管理,为将来的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其次,为适应市场的变化,对机构设置进行优化。由原来的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向扁平化组织结构转化,工作以学员至上为中心,以满足学员利益为工作重点,重新对各项工作程序进行理顺优化,再造流程。使教学、教练员、学员、质量、安全、结业考试以及设施设备管理等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再次,设施设配的完善。由于考试名额从以前的每车四人到后来的每车六人,业务量不断增大,公司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对电子桩场地,彩石校区桩训练场地,红楼校区训练场地以及九项训练场地进行了扩建改造和修缮;为适应考试形势和考试车辆的变化,投资100余万元置换和新增车辆12辆(其中桑塔纳5辆,志俊5辆,爱丽舍自动挡2辆);另外,投资20余万元建立彩石和洪楼校区两处理论无纸化模拟考场。使学员的考试培训工作得到了保障。
第四、教学方式、方法的调整。由于两次考试方式和考试车辆的调整,给正常的学员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教案到教学计划,从教学方式到教学方法,必须进行较大的调整。
驾校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善于借鉴、学习其他驾校的优秀经验、做法,严把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灵活性。例如:充分依托商职学院的良好教学条件,展开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大力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奖励教练员共同分析教学问题,共同总结和交流教学经验,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基本杜绝了“一个教练一个样,换个教练不会操作”的传统教学模式。
同时,注重因人施教。由于学员个体情况不同,就决定了其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此我们要求,做到因人施教,尽量满足学员的每一个要求,例如:夜间学习、周末学习、假期学习以及单独加练等。并且在执教过程中要求教练员“每天保持好心情”,保持“朋友式的教学关系”,不能打骂学员,不准对学员冷嘲热讽,特别是对有特殊要求的学员,学习驾驶接受能力较差的学员等,要付出更多的耐心、细心、爱心等。
由于应变及时,措施得当,加之整个团队团结向上,敬业爱岗,较好的抓住了市场的脉搏,使驾校的各项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三、抓住机遇,适时拓展。
在做好驾校各方面工作的前提下,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积极摸索多业务发展,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____年8月驾校接管学院车队,并于9月份顺利地完成了____届5000余名新生的接站任务。在原有车辆机车上,成立了小车班,保证了学院各部门日常用车需求。在短短四个月时间里实现了收支平衡。
____年底接管学院餐饮实训中心,并在学院各级领导的支持下,较为圆满的处理了遗留问题,顺利实现了交接。在时间紧迫、人员短缺、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完成了基本的日常接待任务。目前,人员陆续到位,厨房改造已经完成,餐厅客房以及大堂改造正在进行,已经初步具备了正常的接待条件。工商注册手续正在办理当中。
四、赢得了社会尊重,收获了经济效益。
四年多来,在各级领导关注关心下,经过驾校全体员工的努力,付出的辛勤汗水得到了丰厚的汇报:
首先,赢得了社会赞誉。
20XX年4月,被济南市交通局评为“2008年度机动车驾驶培训先进单位”,成为济南市“十佳驾校”。
20XX年4月,被济南市交通局评为“2009年度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标兵单位”。
20XX年3月,被济南市交通局评为“____年度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优秀单位”。
20XX年4月,被济南市历城区交通局评为“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诚信单位”。
20XX年2月被济南市交通局评为“____年度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先进单位”。
20XX年度在驾驶人考试各科目合格率的综合评比中,在济南市45所驾校中名列第一。
20XX年至20XX年度在驾驶人考试各科目合格率的综合评比中,位列前三。
20XX年12月份作为济南市一所驾校被济南市交通警-察支队上报公安部参评全国驾驶员培训先进单位。
其次,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截止____年底已有近10000余名学员从驾校毕业,招生人数从2007年(四个月)的不足300人,增长到____年的近3000人,翻了近十倍。
营业收入也有20XX年的不足100万,增长到____年的近1000万。每年增速近40%。
与此同时,截止____年固定资产增长近500万元。
五、发展规划
1、扩大经营规模。根据济南市驾驶人培训市场的实际,拟在目前50余部教练车的基础上,力争扩容到100部,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翻番。
2、以驾校为基础,多元化发展。以驾校为主体,以学院为依托,在做好驾校各项工作的前提下,广泛联合社会各类资源,做好餐饮实训中心和车队工作,以争取为学院创造更大的利润。
3、继续深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迈进。尽早形成具有商苑特色的企业文化,打造行业优质品牌,确保驾校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总之,成绩已成为过去,荣誉也不代表将来,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虽然商苑驾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差距,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特别是在目前全市驾培行业新的形势下,我们将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因此,如何发扬成绩,总结经验,取得更大的成绩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我们也有信心,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商苑驾校会更加出色的做好各项工作,尽早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打造行业,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学院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驾校业务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参考三
20__年即将过去,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候,我们驾校的全体员工都要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发扬成绩,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
回想过去一年,由于驾校数量增加、导致了本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学员难招,各驾校的调价情况日益严重,价格参差不齐。随着油价的不断提高,经营成本亦节节攀升。另外,在车辆老化,修理费用增加,学员各科考试难度加大,考试制度更加规范严格等方面也加大了本驾校的经营难度。基于以上各种客观因素,使得红峰驾校2021年度发展情况差强人意,驾校效益不佳,令人始料未及。这一年是我驾校教育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的一年,也是我校学管工作承前启后,开创新局面的重要的一年。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校学管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学员素质为目的,全体学管人员立足本职工作,发扬无私奉献、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以学员为本,以校为家,让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学有所长。
在市运管处和县运管所正确领导下,学校稳步发展,我校严格照上级的指导方针与要求,结合当前培训市场的特点,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学办学,开展全新的驾驶培训模式,同时不断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教学水平,加强了内部管理,使学校各项工作都做到了人性化,高效化和规范化。目前我校:C1教练员名,B2教练员名,C1桑塔纳教练车辆,B2教练车辆,用于桩训的桑塔纳车辆,共培训C1学员XX名,B2学员XX名。
一、优化队伍建设,增强教练员队伍素质提高。
今年来培训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也逐步走向成熟,管理水平及能力也有了不断提高,年初我们首先对教练员的队伍进行了进行系统的培训,新的教练员上岗以后在老教练员的帮代下,进步很快,水平不断提高,工作热情也空前高涨,他们很快进入了角色,有的人不论是教学成绩,教学态度,教学质量,招生,节油,车辆保护等方面都很突出,他们成绩的取得与培训管理和老教练员的帮代有着直接的关系。
今年教练员经历了两次培训,一是岗位培训,二是驾培科统一组织的新增、移动教练员岗前继续教育培训,学校利用这两次培训,首先对教练员理论知识进行再提高,要求每个教练员学规范,结合每个学员的心理,认真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教学,严格执行省、市道条及教练员管理办法,对待学员严肃认真、负责、对待不同性格,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员,做出不同的教案,促使教练员从简单的教学水平,走向真正的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统一的高水平的教员。
二、加强教练员管理,狠抓培训质量。
历年来,驾培市场竞争激烈,要想站稳市场,赢得社会与学员的认可,年初,学校完善了教练员管理制度,明确了目标责任,教练员在教学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法令法规,按章操作,坚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必须做到勤政,廉洁,严禁收受学员的现金与实物,接收学员吃请,严禁向学员摊派各种款项,如有违纪行为,学校将严厉处罚,学校还利用平时和结业考核的机会,不定时的找学员交谈,了解教学情况,由于加强了教练员的管理,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同时社会的评价,与知名度也不断的提高。
三、重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首先,加强教练员的安全教育,年初与教练员签定安全责任书,要求每个教练员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强化安全生产就是效益,制定种种安全训练的规定,必须按要求去做,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安全隐患存在。训练前检查好车辆的状况,收车后做好保养工作,确保100%的安全训练,教练员必须做好学员的思想工作,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保证学员出入平安。
四、进一步增强实力,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我校着重注意实力的增强,在硬件和软件上正确解决自己的定位,在激烈的竞争中才能处于不败之地,把硬件和软件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如下五大特色和优势。
1、把全心全意为学员服务,一切从学员的利益出发,做为驾校的办学宗旨,坚信学员是驾校生存的前提条件,因此驾校的中心工作应该是,围绕为学员提供优质的服务来进行。并提出“快乐学车,享受学车,一切为了学员、为了学员一切,我们的服务与你的需求同步”的培训理念。在融洽、和睦、整洁、安全的学习环境里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2、设施齐全,服务项目齐全,进行了库位调整,并安装了大功率照明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要求。
3、科学训练,注意训练中的科技含量,驾校面对的学员很复杂,层次不齐,我们做到了因人施教,首先学员报名时征求学员的意见,分车时有针对性,训练中做到有的放矢,并注意非智力因素在训练中的影响作用,教学方法在不断改进,由盲目性转化为计划性,由自发性转化为自觉性,改传统的师徒教学模式为朋友式教学关系,使训练质量不断提高,博得学员好评。
4、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去做,自从装了车载电子计时器以来,对学员的学时要求更严了,也更有保障了。
5、校风廉政,确保学员的利益不受侵犯,校风对学员有一定的影响,继续完善了教练员廉政措施的建设,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现象。
五、节能减排工作
驾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节能减排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措施得力,责任到人。
1、对每一台车辆制定台帐,实行目标跟踪管理,对车况实行动态监管。凡是有损耗的小毛病,及时排除。定期做好二级维护,定期进行车辆检测,定期进行所有车辆排气管和三元催化装置的检查,使得尾气排放达到国家环保规定,全力保证车辆的运行良好,节能降耗。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
2、对于刚学车的学员实行驾驶模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科学手段,从而节约资源。使传统的粗放型培训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质量”的集约型培训。
3、从改进驾校教学方法入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提高驾驶员及驾驶从业人员的节能减排意识。指导学员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和节油经验,倡导轻踩油门、少踩刹车、怠速熄火、常检胎压、减重行驶等节能环保驾驶习惯,号召学员积极参与节能减排。
六、规范化管理活动的开展
在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中,我校依据《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格条件》和“驾校规范管理要求及标准”,完善了16项管理制度和10项公示公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管理、教学培训、结业考核和学员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各类台帐,做到资料齐全,数据真实可靠,归类摆放整齐,查阅资料方便快捷。加强了对教练车技术状况及车容车貌的管理,统一了招生电话,公布了监督电话号码。严格按照公安交警及运管部门批准的路线和教学场地进行训练。保证教练员在教学培训期间服装统一,持证上岗,严格按照交通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规范进行教学,规范操作学员培训智能化管理系统,如实填写教学日志和培训记录。培训中严格杜绝使用跑码机和假指纹的现象,同时驾校还在醒目的位置设立学员意见箱,主动接受学员满意度评价和合理化建议。
七、问题与不足
1、教练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招生宣传还须加强。
3、办公室人员责任心还要加强。
八、今后的工作打算:
1、拓展招生渠道,集思广益。
2、加强互相协作,把责、权、利落实到人。
3、在驾校中开展驾培行业的社会责任的讨论。由于近几年来,驾培行业持续升温,值得庆幸的是:20XX年又迎来了一个学车的高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驾培行业是一个危机时期少有的避风港。
在经济效益良好的同时,驾培行业的口碑和形象是否与时俱进,达到了行业要求的"和谐驾培、品质驾培"呢?我们是否忽视了做为企业公民的另一个义务-----社会责任?
我们准备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公司战略规划中,从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出发,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贯穿到驾校整体经营活动中。
总之,驾驶技术是一结合性的学科,驾校更是及办教学培训与经济于一体的特殊性教学培训部门,在运管部门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全年共招生2000余人,完成了全年任务。科目一合格率XX%,桩考合格率XX%,场内考试合格率XX%,路考合格率XX%,这在全市排名进入前名。当然,这些成绩离驾培机构资格条件和驾校规范管理要求还有距离,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始终把学员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本着全心全意为学员服务,一切从学员利益出发,努力工作,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中求得更大的发展。
20XX年又是我们驾校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决定性一年。所有人的思想都必须一致,力争将我们的驾校发展壮大。所以我们要坚持“一切为了使学员满意”的标准,把各自的各项工作做为首要任务去完成,争取为驾校的和谐发展及维护驾校信誉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