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卧床老人护理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失能老人;肺部感染;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85-02
【Key words】 Home stay aged people Pulmonary infection Nursing Care Effect
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肺部感染居首,尤以肺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AECB)为最,成为老年人的重要死因。统计表明肺炎死亡者中老年人约占70%,肺炎严重程度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上海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9073”养老模式使很多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其中不乏失能老人。失能老人是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必须依靠他人照料的老年人。他们长期卧床不起,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生理机能衰退,支气管纤毛远动降低,疾病防御能力下降,天气骤变、室温潮湿、护理不当等因素极易诱发呼吸系统感染。所以,在街道开展居家失能老人一、二级预防干预极其重要。现将我中心组织社区护士和社区为老服务志愿者结对,提供预防肺部感染护理干预结果汇报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使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天平街道80位失能老人进行肺部感染护理干预及照顾者肺部感染知识认知情况调查。照顾者分居家照顾者80名及社区为老服务志愿者21名。纳入标准:①居家照顾者照顾时间每周至少40h,持续2个月以上的配偶、子女及居家保姆;②照顾的对象均为完全或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持续卧床时间1年以上;③知情同意,愿意参加调查;④沟通无障碍,能用语言或文字和调查者进行有效交流。社区为老服务志愿者是天平街道为老服务社组织的专为辖区内老人提供日间照护服务的社会服务团体。失能老人资料来源于天平街道为老服务社。
1.2问卷内容:包括呼吸道发病数、病死数、医疗费用支出及肺部感染知识认知调查。医疗费用支出表登记自2013年4月1日至2013年6月31日期间发生的所有医疗费用,包括临床用药诊断、患者转归情况。
1.3方法:按照居委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名。课题组成员共7名,6名为中级以上团队护士,社区护士长进行全程护理质控,其中1名为天平为老服务社负责人,组织老服务志愿者协助团队护士与为完成入户调查、资料采集及相关护理指导。对照组老人按照常规护理,家庭医生或护士根据患者需要提供出诊服务、上门治疗或卫生站代配药及相关知识咨询服务等。干预组老人:①组织社区护士及为老志愿者进行肺部感染预防护理知识培训2次,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对无护理知识的社区志愿者采取课堂互动、操作动作分解、手势带教情景角色互动及有奖竞答多种形式,提高授课效果;②印制肺部感染健康教育宣传折页;③团队护士与志愿者结对,上门对志愿者及家庭照顾者进行预防肺部感染护理干预知识传授和技能指导时间持续3个月,第一个月护士带教志愿者频次为每周上门1次,第二个月护士带教频次每二周上门1次,第三个月每二周电话随访1次,志愿者按需提供上门服务;④干预时间是2013年4-6月,连续3个月;⑤ 家庭照顾者肺部感染知识认知情况调查,分第一次入户采集及干预结束后采集,内容包括生理、心理、疾病、健康教育及康复五个维度21项条目。
1.4 统计分析:采取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二组医疗费用支出均数比较用Z检验,肺部感染、病死数及二组肺部感染知识干预前后比较用P检验,Z、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100%。居家卧床失能老人平均年龄87±8岁。居家照顾者文化程度大学3人,大专2人,高中22人,初中及以下53人。照顾者肺部感染知识认知情况见表1,二组医疗费用支出比较分析见表2,肺部感染发病数及病死数见表3。
3 讨论
3.1居家卧床老人肺部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高
居家失能老人由于长期卧床,生活照顾均由照顾者完成,纤毛运动减少,抵抗力降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病数在37.5%,高于韦洁钦的老年脑中风非急性期106例死因分析中肺部感染发病率30.7%【1】。肺部感染病死率15%,低于徐桂英等社区长期卧床老人肺部感染57例分析的19.64%【2】。可能是由于失能老人年龄在87±8岁,均属于高龄老人、气道屏障功能减低、免疫力降低、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致肺部感染发病率高。另天平街道地处徐汇区老城区,周边医疗资源丰富,一旦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获得及时治疗和正确干预,使老年人采取有效的咳嗽排痰,及时消除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致使病死率低于19.64%。
3.2 掌握正确的护理技能,能提高失能老人生存率
比较分析二组肺部感染发病率:对照组37.5%,干预组17.5%;病死率:对照组15%,干预组2.5%,二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统计学意义。二组医疗费用的支出比较:对照组666±1.19元,干预组747±4.26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干预组护士定期上门护理干预及与志愿者结对上门护理指导过程中及时发现患者患病情况,及早进行护理干预和临床治疗,指导居家卧床老人多饮水,进行有效咳嗽,及时排出痰液,保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定时空气流通,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和用药指导,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病死率,医疗费用发生数也随之增加。所以,社区护士通过定期上门护理干预、电话咨询指导及利用社区为老服务资源开展上门结对护理服务,让照顾者掌握必要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加快护理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提高为老服务的满意度和效果,降低肺部感染病死率,受益人群扩大,提高失能老人生存率。
3.3 社区护士与社区为老志愿者结对,是“医养结合”的有效探索
与照顾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的基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力资源有限,而为老服务需求无限,特别是长期卧床老人,她们的护理需求更加迫切,只有充分利用和调动各方资源,让社保、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密切配合,才能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家庭照顾者肺部感染知识认知前后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干预组通过护士上门干预、健康指导和技能示范带教,五个维度都有所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医社结合”与“医养结合”非常必要。社区为老志愿者熟悉居家老人心理、生活习惯、家庭状况等,但缺乏应有的照顾知识,对社区护士来说是桥梁和助手,通过他们帮助介绍,使社区护士尽快熟悉患者情况,做出正确评估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社区为老服务志愿者和家庭照顾者来说,他们缺乏照护知识,通过社区护士的讲解和手把手的带教,能很快掌握护理专业知识,护理患者更能得心应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街道为老服务社双方优势互补,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使各方尽快进入角色。引入“医养结合,持续照顾” 理念通过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多方式的结合,可以解决由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减轻子女负担【3】。
3.4 养老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区护理的发展
无论是“9073” 养老格局,还是“421”养老模式。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我国居家养老还是选择家庭养老为首要模式。社区全科护理对社区居民尤其是居家养老的老人健康照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区护理与养老事业紧密相连。家庭长期卧床患者,需要生活护理指导、用药指导、导管护理指导、康复指导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干预。从政府层面上说在举办护理教学课件设置上,要增加老人护理学的学时,开设社区老年护理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设置规范、科学的家庭护理评估记录单、质量考核标准及家庭服务内容和工作流程。在护理收费项目上,能增设居家护理服务收费项目,对建立家庭病床的患者,增加每周常规护理查房服务收费。使社区护理不仅仅完成家庭医生的医嘱及上门治疗服务,能更多地走进家庭从事主动护理干预,开展一、二级社区预防可以明显减少常见病的发病率以及降低发病后的病死率,同时社区护士能更自主地处理家庭和老人护理问题,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社区护理工作能力,加强社区护理服务的内涵建设。
4 结论
居家养老问题的解决,政府是主导,配套政策是关键,政府投入要增加,医保政策要倾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联动,并且需要提高助老工作者的待遇及地位。只有加强多资源投入、多渠道沟通、多项目合作,才能促进养老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洁钦,老年脑中风非急性期106例死因分析【J】中外医疗2008(11):22
[2] 徐桂英 .王庆云 .郎春华. 等,社区长期卧床老人肺部感染57例分析【J】.《医药前沿》2012(8):
[3] 郭东,李惠优,李绪贤,等. 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的可行性探讨【N】. 国际医药卫生
通讯作者:
虽然通过药物治疗和智能训练能延缓疾病进程,但现实生活中老年痴呆病人缺乏自我照顾能力和自我安全意识。限于经济和医疗条件,大部分痴呆老人只能由家属看护,家庭护理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而护理老年痴呆病人并非易事,除了照管日常生活,还要应对老人心理状态异常的行为举止,且越是晚期病情严重的病人,护理越重要。家属在护理时应先确定几个大方向。
首先要增强病人的自我照顾能力。要为老人设置方便合理的生活环境;安排力所能及的活动。这样可以减缓病情发展。
其次是延缓老人的病情恶化及功能衰退。病人的认知能力退化和心理状态有关,好的护理能帮助老人建立快乐、安全的生活态度。
再次是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其感到活得有尊严。恰当的护理工作会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意义。
最后,应尽量减少病人和外界的冲突。不仅要照料老人的生活、用药、保健等方面,还应关怀老人的心理变化。病情会影响病人情绪,通过护理能减轻恐惧感,缓解焦虑,给老人安全感,避免受到伤害,或伤害他人。
明确了护理的大方向后,在具体照顾病人时,家属可采用以下方法。
1.情感支持,掌握交流:尊重病人的人格很重要,千万不要伤害病人的自尊心。要经常用抚摸动作和亲切的话语,给予病人关心和爱护。和病人谈话时语调要低,态度要和蔼,吐词清晰缓慢,不要嘲笑,也不要轻易否定病人的要求。
2.加强防护,防止意外:病情重的患者要做到24小时有人陪伴,病情轻的只需在他活动多的时间里加强看护就行。不要让他单独外出,以免迷路走失。最好在病人口袋里放一张写有病人名字、家庭地址、主要看护人和主治医生联系电话的安全卡。在家中安全也要重视,比如让病人穿防滑软底鞋,在浴室、卫生间安装扶手,在卧床病人的床边加护栏,等,以免病人跌倒。
3.合理安排日常生活:病人的饮食应丰富多样,定时定量,以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素、易消化的软食为主。家属要经常协助病入搞好个人卫生,尽量让他们做一些泡茶、洗碗、扫地、买东西等简单家务,在头脑中建立新的条件反射。要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看报纸、读杂志,给病人以视听方面的外界刺激;经常有意识地让病人记忆、判断,以_到锻炼大脑思维活动的目的。
4.对于有异常行为的病人要反复进行强化训练:如果病人有随地大小便现象,家人就应掌握病人大小便规律,定时督促病人上厕所。帮助病人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活动时间不宜过长,周围环境要相对清静;当病入有不合理要求时,不要直接拒绝,要温和劝阻或分散其注意力。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日渐增高。这种骨折治疗时间长,功能恢复慢,并发症较多,除了正确恰当的治疗外,做好临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本院自2004年1月-2008年10月共收治的 75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75例,其中男32例,女43例;年龄58~92岁,平均77.3岁。右侧股骨颈骨折48例,左侧27例;头下型骨折24例,头颈型骨折51例;均为外伤引起的新鲜骨折,其中摔伤66例,车祸伤9例。合并高血压病2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8例,糖尿病7例。其中保守治疗33例,多根螺纹钉内固定治疗21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8例。住院时间14~58天,平均 27.2天,均临床治愈或好转出院。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突然从行动自如到卧床不起,因疼痛和功能障碍而生活不能自理,再加上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容易考虑是否因此致残以及给亲人增加麻烦和经济负担,部分患者还会担心生命能否再延续。此时患者心里非常痛苦,容易出现焦虑、紧张、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变得心胸狭窄,容易发怒产生绝望的异常心理反应,并常常发生与医护人员不合作的情况,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困难。护理人员应以同情体贴的言行给老人以温暖和安慰,耐心细致讲解治疗过程,成功病例,医生的精湛技术,尊重并理解患者的感受,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为患者创造舒适的住院环境,来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帮助患者渡过难关。
2.2 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做好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认真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以及神志变化,就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抢救,防止患者发生意外。给予患者生活上的照顾,满足其基本的需要。注意了解老人的饮食习惯和爱好,鼓励患者吃营养丰富易消化且含钙量高,含胆固醇低的饮食。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洗头、剪指甲等,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正确指导患者卧床大小便。
2.3 牵引护理 经常巡视病房,检查牵引装置,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避免牵引绳受压和挂物品,防止牵引绳断裂或滑脱。使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牵引绳与患肢纵轴线一致,指导患者保持正确,防止身体移动而影响牵引效果,保证患者安全、舒适。预防针道感染,保持针眼清洁干燥,每天用75%乙醇消毒针眼处1~2次。防止牵引针左右滑动,如有偏移,不可随手将牵引针推回,应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后调至对称。钢针两端置以玻璃瓶或橡胶小瓶塞,以防钢针与牵引架摩擦发生阻力。护理上应特别注意观察有无腓总神经损伤症状,如足背伸无力及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可以在膝外侧垫棉垫以防止压迫。
2.4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4.1 预防褥疮 由于老年人血液循环差、营养缺乏,治疗时保持牵引或固定,骨隆突部位的皮肤长时间受压,极易造成皮肤破损而形成褥疮。加强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无皱褶,如被污染随时更换,骨突部位垫上棉垫,骶尾部垫上棉圈。每2h翻身1次,并鼓励患者抬臀运动,骨突部用50%酒精或红花酒精按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早晚各用温水擦浴。会有大小便污染时随时清洗。给患者翻身或使用便器时,动作轻柔,勿拖拽患者,以防擦伤患者皮肤。
2.4.2 呼吸道感染的防治 创伤和长期卧床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以及患者惧怕疼痛不愿意活动,加之老年人咳嗽反射迟钝,痰不易咳出,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室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防止着凉、感冒,严格禁止吸烟。应耐心指导患者做床上振臂、深呼吸等活动,时常叩击背部,协助有效咳嗽,有痰尽量咳出。如果痰液粘稠,可给予雾化吸入,每天2~3次,如果有感染者,立即给予抗感染。
2.4.3 警惕泌尿系感染 股骨颈骨折老人长期处于仰卧位,容易出现排尿不完全、尿渣沉淀,老年人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泌尿系的感染。因此在患者卧床期间,小便时帮助患者稍稍抬起上身,这样有助于排尽膀胱内的尿液。护士要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最好达3000ml以上,便于冲出尿中沉渣,以起到自洁作用。保持会清洁,女性患者每日温开水或10%洁尔阴洗液清洗会阴,让患者清洁舒适。男性患者还会发生副炎,应热敷耻骨上区,养成床上排尿习惯。
2.4.4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TDV)形成 老年骨折患者由于长时期卧床而血流缓慢,多合并多器官的生理性退变、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等各类内科疾患,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中重视患者的主诉,疼痛是TDV的主要症状。注意观察患者下肢的皮肤温度、颜色、浅静脉怒张情况和肌肉有无深压痛等。抬高患肢时,不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术后在护理指导下,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舒缩运动、臀部抬高运动和扩胸运动等预防TDV的形成[1]。鼓励患者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每日给患者进行温水擦浴2~3次,通过温水擦浴,患者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毛细血管扩张增加皮肤抵抗力。
2.5 功能锻炼 股骨颈骨折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和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等,牵引或内固定术后要坚持早期床上锻炼,鼓励活动双上肢及健侧下肢,指导患肢进行股四头肌长舒缩运动、踝关节屈伸和旋转以及足趾关节屈曲活动。到康复期,可去除牵引在床上练习抬高患肢。对已做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当日进行患侧自足背开始的向心性按摩;术后1~2天,进行手术一侧关节周围肌肉的等长收缩;2~3天进行髋膝关节屈伸和髋关节伸展练习,由被动逐步过渡到主动活动为主;术后5天加强卧位和坐位训练,如无不适感,术后7天可开始立位练习[2]。
2.6 出院指导 责任护士向病人讲清楚出院时注意事项,嘱患者避免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位,不盘腿、不侧卧、不坐矮凳、不负重。出院前教会老人及家属自行康复护理的内容,继续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和强度,根据肌力的恢复和骨折的愈合情况决定运动量和负重时间。要逐步下床拄双拐行走,过渡到单拐行走,直到能接受完全负重的行走练习,循序渐进,以防止患肢压力过大而造成股骨头周围血供不足、营养不良,从而产生股骨头坏死的不良后果。
3 讨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由于生理、心理特点和疾病特征,容易诱发或加重其他老年病,引起褥疮、TDV、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所以要加强基础护理,做好身心两方面的整体护理,加强功能锻炼,才能充分发挥护理在病人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和经济负担,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骨折愈合和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关键词】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263-01
1 临床资料
我院 自2010年1月――2012-年6月共收治需人工股骨头置换的老年人64例,其中男性28例,占病人总数44%,女性36例,占总数56%,年龄62――76岁,平均年龄64岁,最短住院21天,最长住院35天,平均住院28天。通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均顺利出院,经随访均能生活自理。
2 围手术期的护理
2.1手术前的护理
2.1.1老年患者入院后,由于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感到陌生,长期卧床起居饮食不能自理,很不习惯。尤其老年人伤后考虑问题很多,如担心预后不好,怕影响子女工作。怕以后子女不照顾成为家庭的累赘,容易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影响康复。作为护理人员要服务热情亲切,细心观察,及时了解老人的心理状况,言谈举止要从提高服务质量入手,增加他们心里上的安全感,赢得老人的信赖,使老人感到护理人员的亲切和关心,病人能尽快适应环境,并向病人讲解手术的注意事项,使病人了解手术的必要性,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手术及各项护理操作。
2.1.2由于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对疼痛的反应比较慢,有一部分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所以在护理中要细心观察各种症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与医生联系以便及时处理。
2.1.3完善各项入院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血型、血交叉、凝血功能测定、心电图、胸透、B型超声等,手术部位的x线片,为手术做好准备。
2.1.4给病人创造好的生活环境,保持病室安静,病室光线柔和,空气清新,床铺平整无皱褶,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预防感冒,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2.1.5股骨颈骨折病人应做小腿皮牵引,如为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并有股骨颈吸收者,术前应做胫骨结节牵引。应密切观察牵引的重量、位置、做好牵引眼的护理,每日用75%酒精20毫升点眼,观察针眼有无红肿及渗出,伤肢皮肤有无水泡、溃烂等。如果牵引重量不合适,及时调整。
2.1.6对不习惯在床上排便的病人,护士要指导并训练病人在床上大小便。递送便器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划伤患者,每次便后清洗会,防止感染。
2.1 7术前常规抗生素治疗,术前一日准备皮肤,处理好个人卫生,以免术后感染。术日晨清洁灌肠,禁食水,进入手术室前10分钟肌注安定10毫克,使病人能心绪平和的接受手术。
3 手术后的护理
3.1手术结束后,护理病人回病房,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患肢外展保持中立位,两下肢间放一外展架,防止内收、内旋、穿丁字鞋以防人工股骨头再脱位 。
3.2密切观察肢端血运及切口渗血情况,给予负压引流管引流,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颜色、量的多少及引流管是否通畅,如果引流液正常,一般于术后48――72小时即可拔除引流管。
3.3术后禁食,待病人排气后方可进食,先进食营养丰富的半流食或软食,以后循序渐进,逐渐加强营养及增加食物的量,保证术后的营养供给
3.4术后当日疼痛较剧,可根据情况给与止痛剂缓解疼痛。
3.5术后遵医嘱给予抗菌素预防感染,术日给予足够的液体,保证机体能量的供给。
3.6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6.1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骨折病人由于长期卧床容易发生褥疮,老人及消瘦的人尤其如此,要保持皮肤清洁,经常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局部长期受压,促进局部血循环。
3.6.2 定时开窗通风,鼓励病人深呼吸,帮助病人排痰,鼓励病人在床上做扩胸运动,以增加肺通气量。定时拍背部预防呼吸道感染和坠积性肺炎。
3.6.3预防泌尿感染和结石。因长期卧床和不动,小便不易排出,日久易导致泌尿系结石或感染,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促进排尿并保持会清洁。
3.6.4加强饮食营养,促进骨折愈合。在骨折修复过程中,必须及时补充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高钙饮食,以利骨折修复及机体营养的补充。注意食物调配同时增加纤维素含量,多食新鲜的蔬果防止便秘。
4 术后功能锻炼
术后2-3天,可采取半坐卧位,协助病人在床上功能锻炼,自主收缩下肢肌肉,防治萎缩,以利功能恢复。两周后可自主活动髋膝关节,4周后扶拐下床不负重,3个月后可负重活动,半年后定期复查。功能锻炼是骨折病人必须进行的一种运动,它包括肌张力的运动,关节被动按摩活动。骨折病人由于长期卧床,易于引起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促尽骨折愈合。因此,加强卫生宣教,做好思想工作,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克服困难,主动锻炼,能更好更快的促进骨折愈合,早日康复。
6健康指导
6.1术后卧床休息三个月,避免剧烈运动和患肢负重。
6.2每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定期复查,如果有关节疼痛等病情变化随诊。
6.3术后三个月内应健侧卧位,避免过度弯腰,不要坐矮凳,盘腿、及跷二郎腿等动作。
1 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的特点,应尽量安排一个舒适、安全和安静的生活环境。室内应空气流通而又能避免直接吹风,温度适中。被褥要轻软,衣着要宽舒。对老人态度要亲切、关心、体贴、诚恳;讲话要重复多次,直到老人听清、听懂为止,切记不要急躁。
2 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等情况,一般每天一次(下午两点至四点)。如有发热,应一天四次或每四小时测体温一次。
口腔测体温方法:先把水银柱降到35℃以下,放于病人舌下,闭口用鼻呼吸,三分钟后取出看度数。
腋下测体温方法:拭净病人皮肤,将水银柱降到35℃以下,放入其腋窝内(屈臂过胸,将体温表夹紧),三至五分钟后取出看度数。
测体温方法:在肛表的水银柱端蘸少许剂,病人侧卧或仰卧(屈膝),将肛表的一半插入,三分钟后取出看度数。
测脉搏方法:将食、中、无名指指端并拢,按在病人桡动脉上,数一分钟内的搏动次数。
测呼吸方法:看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次数,或用棉花少许置鼻孔前,数棉花的吹动次数,也数一分钟。
3 常年卧床的老人因活动少,容易发生肌腱、韧带、肌肉萎缩及关节强直。要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在病情许可时,帮助病人做肢体活动,如伸屈、内展、外旋等,每日两至三次。如病人能坐,可使两脚着地做滚棒活动,两手滚动小球,或做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张力。
4 卧床病人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要注意其胸背部的保暖,经常帮助病人翻身、变换睡姿,每天可进行一两次背部按摩。
5 注意“二便”,即观察大小便的量和颜色。如大便干燥,可服用少量剂,外用或“开塞露”,仍不能排出时,可戴医用橡皮手套,帮助取出粪便。如有尿潴留,应帮助病人排尿。
6 疾病较重的老人,一般病情复杂、易变,家人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神志、面色、汗液、瞳孔大小、对光线的反射,并经常呼唤病人,了解其意识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危重症状,送医院抢救。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3月-2011年3月本院骨科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骨折患者124例,所有患者全部住院卧床治疗3d以上。其中男82例,女42例,年龄60~86岁,平均69岁。124例患者中股骨骨折41例,胸腰椎手术36例,颈椎手术12例,髌骨骨折7例,骨盆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18例,踝关节骨折5例。有32例患者合并高血压,24例合并心脏病,13例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14~35d,平均18d。58例在本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前住院治疗,为对照组,66例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后住院治疗,为试验组。对照组男39例,女19例,年龄60~84岁,平均72岁;试验组男43例,女23例,年龄60~86岁,平均7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病和合并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服务,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
1.2.2调查方法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等护理效果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口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时间选择为患者出院前1~2d进行。患者满意度分为很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在问卷中设置开放性问题征求患者对护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患者并发症情况记录在调查问卷最后。
1.3统计学处理对所获的数据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两组间差异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表1所示,试验组对护理很满意的患者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表示不满意的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表示较满意的患者人数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来说,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发生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摘要目的:探讨集体娱乐康复对老年卧床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67例老年卧床患者,将2012年6月~2013年3月34例患者分作为对照组,2013年4~10月33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两组均按康复科常规进行药物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及理疗等康复措施,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和治疗师采用一对一指导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周给予2次集体娱乐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老年卧床患者抑郁、焦虑的评分和康复的依从性。结果:试验组老年卧床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康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体娱乐康复可有效改善老年卧床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老年卧床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康复护理中推广。
关键词 老年卧床患者;心理护理;集体娱乐康复;依从性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0.078
Influenceofcollectiveculturalactivitiesonnegativeemotionandrehabilitationcomplianceofelderlybedriddenpatients
RENXiao-xiao,LIXiu-qiu,LUShao-ping,etal(Guangdong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Guangzhou510080)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collectiveculturalactivitiesonnegativeemotionandrehabilitationcomplianceofelderlybedriddenpatients.Methods:Atotalof67elderlybedriddenpatientsweredividedintocontrolgroup(n=34)andexperimentalgroup(n=33)randomly.Twogroupsofpatientsweretreatedandcaredbyroutinerehabilitationexerciseanddrugtherapy.Patientsinexperimentalgroupweregivencollectiveculturalactivitiestwiceweekly.Thedepression,anxietyandrehabilitationcomplianceof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Thedepression,anxietyofexperimentalgroupwerelowerthancontrolgroup.Therehabilitationcomplianceofexperimentalgroupwashigherthan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ollectiveculturalactivitiescanreducetheelderlybedriddenpatient′snegativeemotionandincreaserehabilitationcompliance.Itisworthtouseinclinicalrehabilitationnursing.
KeywordsElderlybedriddenpatients;Psychologicalcare;Collectiveculturalactivities;Compliance
老年卧床患者由于活动受限,其治疗周期及康复过程相对较长,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影响患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影响康复效果。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的延续,是实现整体康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如何通过康复护理的方法,减少其负性情绪的发生,提高老年卧床患者的康复依从性,从而提高康复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科借鉴集体疗法,在2013年4月开始对老年卧床患者开展集体娱乐康复,以探讨集体娱乐康复对老年卧床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康复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老年卧床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男42例,女25例。年龄75~95岁,平均(79.8±6.4)岁。病程12~64月,平均(20.2±9.2)月。卧床程度分级:卧床二级37例,三级30例。纳入标准:(1)患者及家属自愿参加本研究。(2)通过MMSE量表筛查认知能力评分≥10分。(3)年龄≥65岁。(4)纳入第二级、第三级的卧床患者,且大部分时间卧床6个月以上者。排除标准:(1)有明显的精神病史者。(2)严重心肺疾病或体质极度衰弱卧床患者及临终患者。将2012年6月~2013年3月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4~10月的33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卧床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按照老年卧床患者的康复常规进行药物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及理疗等康复措施和常规的康复护理指导,康复训练和护理的方式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给予每周2次的集体娱乐康复活动。活动的具体流程为:(1)康复治疗师、康复科医师和康复护士根据对老年卧床患者的评估,一起协商制定集体娱乐康复活动的具体内容。(2)活动的内容、地点、活动的益处和注意事项由康复护士提前1周通过口头宣教和张贴通告通知患者、家属及陪护,并鼓励其参与。(3)娱乐康复活动的内容具体有集体拍手操、集体击鼓传球、集体朗诵和阅读,集体滚球比赛、数字接龙、集体唱歌等。(4)娱乐康复活动由康复护士进行主持,2名治疗师进行辅助引导。(5)每周举行2次,每次活动时间为30min。
1.3评价标准(1)负性情绪改变。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HAMA、HAMD评分。(2)康复依从性的评定采用康复治疗完成率。康复治疗完成率是一段时间内患者治疗完成项目与医师开出项目的比率,我们以3d为1个统计单位。出院前1d评价该日前3d的完成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3.2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出院时康复治疗完成率比较(表1)
3讨论
老年卧床患者由于卧床时间的增加,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压疮、大小便失禁、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并增加患者心身痛苦及家庭负担,康复护理要千方百计使卧床老人进行康复治疗和活动,减少卧床时间,改善其活动能力,尽可能地恢复患者自理能力。而老年卧床患者因康复治疗周期长,加之因基础疾病反复住院,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对康复的依从性差。传统康复锻炼常注重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尽管有一定疗效,但患者常只是被动参与锻炼,无运动时的快乐,治疗依从性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康复疗效[2]。因此,我们采用集体娱乐康复的方法减少老年卧床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
3.1集体娱乐康复对老年卧床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老年卧床患者由于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社交范围较入院前缩小,除了医护人员、家属的接触以外,很少和外人接触。集体康复训练的优点在于将医护人员的技术和兴趣集于一体,保证了患者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能够进行集体训练的空间[3]。我们通过集体娱乐康复训练为老年卧床患者提供一个互相认识、互相沟通和互相理解的环境,帮助患者参与群体交流、社会交流。例如,在进行击鼓传球的集体训练时,我们让接到球的患者做自我介绍,大家互相认识,使患者主动与人交流的机会增加。随着活动中互动次数的增加,患者之间、患者与其他家属、陪护之间的交流也增加。而这些具有共同特性的老年卧床患者具有共同性质的情感和矛盾,他们觉得平等、温暖,彼此间更易于沟通和交流,这对于老年卧床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得到了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而且也锻炼了患者的肢体功能,这种集体康复模式能使患者在肢体和心理共同得到恢复[4]。此外,集体娱乐康复活动作为一种良好的刺激,产生一种群体的、积极的、向上的气氛和环境,分散他们对疾病的不良情绪及注意力,改善了老年卧床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使其从中得到快乐和自我提高。朱韫钰等人认为娱乐康复护理对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有特别的效应,治疗师和团队也可帮助患者更容易找到适合其现况的兴趣点和个体化休闲方式,摆脱常见抑郁等负性因素的影响。本结果显示,试验组的老年卧床患者HAMA和HAMD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集体娱乐康复对老年卧床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自我中心意识强烈,认为自己老无所用,一切事都要依赖他人。集体娱乐康复训练作为一种良好的刺激,使大脑皮质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调动了患者的主动性,充分挖掘患者体内潜能,积极主动参与治疗。同时集体娱乐康复训练容易使护患建立良好的关系。医师、护士、治疗师在引导老年卧床患者的集体训练的活动的过程中,热烈幽默的气氛,使护士、医师、治疗师和老年卧床患者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从而使老年卧床患者对医师、护士和治疗师更为信赖,能够采纳临床康复治疗和护理建议,提高老年卧床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增强了患者康复的信心。
综上所述,集体康复护理对减少老年卧床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老年卧床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有明显作用。国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展了娱乐康复。在国内,近年来娱乐康复在逐渐受到重视,娱乐过程最常见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压力、提高合作技巧,使参与者得到放松和享受,对生活状态的满意度也有所改善[5]。但是,集体娱乐康复的临床推广对老年病房护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求主持集体文娱活动的护士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对护士文体方面的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绣球,任晓晓,卢少萍,等.全责康复护理管理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11B):3653-3654.
[2]周立芝,李建君,张海悦,等.集体舞蹈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4,28(5C):1848-1849.
[3]高晓艳,陈钢,周萍萍,等.强化集体康复训练对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237-239.
[4]车世钦,王凭,厉翠珍,等.集体康复模式在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9):9-12.
[5]范嘉琦,朱韫钰,陈文华,等.娱乐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3):262-263.
老年痴呆病是由于脑组织的老化、萎缩,大脑细胞受损等多种原因而导致的,以智能障碍为主的疾病。早期症状为记忆力减退,性格偏执,不喜交往,对人淡漠,生活行动刻板,情绪急躁,睡眠昼夜倒置。进而记忆力、理解力、计算及判断力等智能活动全面减退。到后期呈严重衰退,以致卧床不起,二便失禁,发音含糊,口齿不清,生活不能自理,加强老年期痴呆的护理对于提高痴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疾病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老年痴呆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及临床状况,开展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护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1~12 月我病区收治老年痴呆患者63例,男35例,女28 例,平均年龄68 岁。其中生活不能自理患者20例,卧床患者6例。
2 结果
在68例老年痴呆患者中,经精心护理,其中60例患者生存情况良好。因肺部感染并发心衰死亡2例,家人接出院无系统治疗死亡1例。
3 护理方法
3.1 一般护理
做好基础护理,保持病床清洁、干燥,常用物品置于显眼和靠近的地方,以利患者随时使用;病室要保持整齐、安静,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引起外伤。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防治各种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保持口腔清洁。
3.2 对卧床的患者
3.2.1 定时翻身2小时1次,翻身动作轻巧,避免拖拉。
3.2.2 给予气垫床,易受压部位用气垫圈、海绵垫等。
3.2.3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每日指导护工给予擦身两次(早晚)。擦身后抹些润肤油,经常检查受压部位,定时按摩。
3.2.4 保持床铺干燥平整,避免局部皮肤刺激。
3.2.5 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4 调节起居饮食
4.1 起居应有规律,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特别是精神兴奋型患者,更应注意。失眠者可给予小剂量的安眠药,衣着宜适中,室温宜偏凉。抑郁型大多喜卧多寐,应调整睡眠,白天多给一些刺激,鼓励病人做一些有益、有趣的手工活动及适当的体育锻炼。
4.2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及碎烂的食物,有吞咽困难时给予半流质、流质饮食。需喂食的患者将头部垫高,动作缓慢,从小量食物开始,由于认知能力下降,痴呆老年人会误将骨头、假牙吞下,甚至会将药片不拆包装一起咽下,因此,护理时加强观察,进食食物温度勿过热,以偏低为宜,以防烫伤。
5 心理护理
合理的情志调理,可使肝气和顺,心神宁静,脏腑气血调和,利于疾病的康复。此病易受忧郁、悲伤、愤怒等不良情绪的影响,所以应掌握病人的心态,用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帮助病人调整不良心态,促进疾病恢复,提高生存质量。此外,病人家庭和睦、子女孝顺对病人的情绪有良好影响,因此,要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配合护理。
6 加强语言训练
老年痴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利用一切护理、治疗机会,主动与患者交流。早期用单词或短语加视觉信号来进行训练,如:卡片、图片等,同时分辨失语类型,如命名性失语主要为遗忘名称,护理时要反复说出名称,强化记忆;运动性失语主要为构音困难,护理时要给病人示范口型,一字一句面对面地教。鼓励病人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接受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对于防止智力进一步衰退,具有重要作用。当然也应注意掌握用脑的艺术,比如劝病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到室外活动一下,以转换兴奋中心,经常用手按摩头部的穴位,以提神醒脑,进一步可教病人进行计算、书写。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已成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它是经外周动脉插管送入特殊导管至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通过造影准确了解冠脉病变部位、狭窄程度和远端的冠脉血流通畅情况,也就是利用导管对冠状动脉解剖进行放射影像学检查的一种介入性诊断技术。它的目的是检查冠状动脉血管树的全部分支,了解其解剖的详细情况,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解剖和功能信息,为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术方案的选择奠定科学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收治实施心脏介入手术患者320例,男190例,女130例,年龄35~87岁,平均61岁。
方法:经桡动脉穿刺274例,经股动脉46例。
结 果
320例心脏介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经过护理,未出现并发症及后遗症。
护理体会
术前护理:①完善检查:在术前完成血、尿、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乙肝五项,梅毒,艾滋病,心电图,心脏彩超,心功能测定,胸部X线片等检查。②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手术的特点是创伤性小,愈合好,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③准备穿刺部位:股动脉穿刺者,根据医嘱备皮,桡动脉穿刺者做Allen's试验。检查患者双侧股动脉,足背动脉和挠动脉搏动情况,以便与术中,术后对照观察。④术前训练: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术前配合训练,如吸气和屏气,床上排尿,平卧位作猛烈咳嗽动作,以利术中必要时作咳嗽动作,促进造影剂迅速从冠脉排出。⑤饮食指导:术前不需禁食,但不宜过饱,尽量食用易消化食物。⑥术前用药:术前1天应顿服阿司匹林、氯比格雷(已服氯比格雷75mg/日,3天以上患者不需顿服)。⑦术前患者准备:术前患者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于患者左侧肢体建立静脉通道,排空大小便,情绪紧张者可遵医嘱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地西泮。
术后护理:①持续监护:患者入住CCU病房,持续监护24小时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心电示波及生命体征,观察有无ST段下移,抬高或T波倒置。及时发现心率,心律的变化及心律失常的发生。②持续鼻导管吸氧6~8小时,术后鼓励患者大量饮水,24小时饮水量>2万ml,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补充水分以增加尿量,在患者心功能情况允许下,24小时静脉输液3000ml左右,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促进造影剂排泄,及早发现造影剂肾病。③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④股动脉穿刺部位的护理:穿刺侧肢体平伸,沙袋压迫6~8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血肿形成。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是否良好,注意穿刺肢体的皮肤温度、湿度,以了解供血情况。卧床期间指导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排尿或排便时用手掌轻压穿刺点,以减少局部压力,防止穿刺点出血和血肿。如发现穿刺点有出血和血肿形成要及时通知医生做好相应处理。如无出血,血肿者24小时可以下床活动。嘱患者下床活动后,3天内不要爬楼梯,开车,弯腰等活动,1周内不要提重物,防止穿刺点出现血肿和假性动脉瘤。⑤桡动脉穿刺部位的护理:术后2小时根据伤口情况,开始给加压包扎伤口减压,稍松解绷带,以后每隔2小时逐渐增加放松的程度。每次减压时,注意观察有无出血、血肿、桡动脉搏动情况及上肢和手部皮肤温度、湿度、颜色及血液循环。患者术后平卧1小时,如不能平卧者应取坐位,术侧上肢垫高3~5cm,以后取患者觉得舒服的。局部穿刺处一定用无菌纱布包扎,换药时保持穿刺部位敷料清洁干燥,观察穿刺处是否有渗血、血肿。12小时后无出血血肿可解除弹力绷带包扎,用创可贴覆盖穿刺口即可。
讨 论
经桡动脉穿刺与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疗效相似,但经桡动脉穿刺的患者相对就没有或很少出现这些并发症,我科现在90%的患者都走桡动脉,穿刺桡动脉最显著的优点是出血并发症明显减少。穿刺股动脉时,穿刺部位血肿的发生率可达18%;由于桡动脉相对表浅,不在关节屈曲部位,因而容易操作和压迫止血,出血和血肿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这对于有出血并发症的高危患者,如接受了溶栓或血小板糖蛋白受体抑制剂的急性心机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老年患者、体型肥胖的患者尤为有用。
参考文献
1 候桂华.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实用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
2 李占全.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01.
科学引领 关爱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