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范文

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

第1篇: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思想源泉

我国存在的社会道德、社会意识,都是有迹可循的,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包括当代我们一直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文化体现着华夏民族热烈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品质。从其本质与内涵来看,社会主义价值观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则思想,可以说是亘古不变的。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实践范式

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解如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得出具体的结果。目前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行为指导中,一直体现着生生不息的力量。例如“尊老爱幼”、“自强不息”、“见义勇为”等等,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从中我们也可以逐步认识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践行,这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中华文明有着延续的赞叹和敬仰,在敬仰的基础之上,以传统美德为践行标准,一一去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与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属于当代的东西,但从其本质和内涵上来看,它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是升华与创新。它并不是毫无保留地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吸取,也不盲目地继承封建社会中的腐朽产物,它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着科学的态度,通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式,使得中华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教育良好结合。所以,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时,他们获得的是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部分。它培育和引导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结论:中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与融汇贯通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随着历史的沉淀,愈久弥香。要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要的一点就是梳理文化本身,掌握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明确什么方面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滋养内容。无论是何种文化,其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主体需求而产生和创造的,满足不同的主体层次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的变化。所以,从文化价值的角度,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衡量,从中进一步挖掘涵养的能效。

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几点做法

1.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形成核心价值观的自信

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感,可以有效地提升民族自信心,逐步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与践行。马克思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也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同时也具有历史继承性。所以,一定的历史阶段反应的是社会的现实状况,同时也是当时历史的现状意识材料。当下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现的正式社会状态不断发展后,呈现出的伴随性的社会意识状态。它既可以有历史线索,同时也是当代优秀文化、精神的产物,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精神力。传统中华文化,不仅是为了服务于世界,解释世界,同时也是为了改变世界。所以,我们要以自信的目光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客观的、历史的角度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甚是,从中挖掘具有当代的价值的东西,找到现实价值,用它来滋养和运用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讲,文明是改造人类世界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综合。从狭义上来说,文明是精神文明,主要指思想上的进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文明指的是狭义中的文明。这种文明对于一个国家和整个社会来说,拥有则可以有良好的秩序。对于个人来说,这是提高自身修养的良好习惯。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素质都有待提升。校园中不乏出现插队、不说敬语、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

自古以来,我们就是包含民族精神的礼仪之地,中华文明的利益享誉海外。《周易》有云,“内文明而外柔顺”,孔子强调克己复礼,提升道德水平与行为操守。我们国家,讲究的是知耻、明礼。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我们应从文明、礼仪入手。不能让当下的大学生丧失基本的羞耻感,从而渐渐失去做人、做事的底线。我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大学生的礼仪风范、改善其不文明的举止,不断提升其思想觉悟。

3.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推动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从实际出发,结合理论落实到实际当中。价值观的教育属于思想范畴,重要的是教育大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思想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有着内容空乏、形式单一的问题。教育本身讲究实践,但过于理论化的内容,容易与实践脱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不断深入人心,借助有效的工作手段来创新形式、丰富手段,不断提升果效。

所以,从中华传统文化入手,提升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以有效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水平。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不断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果效。但是,高校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要积极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积极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相关工作的设计和规划上,要明确组织分工,提升教育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结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至今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不断结合中华民族自身的特点来讲解,以此来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投入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陆肖乐,颜筱红.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例[J].学理论,2014,29:7-8.

第2篇: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通过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充分调动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奇葩和精华所在,在历史发展进程之中经久不息,传承至今,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和引导价值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在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之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采取何种方式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内涵本质,在其基础之上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新的时展背景之下,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并积极寻求两者的融合突破点成为相关思政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文化概述

传统文化是指在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之中所流传至今,并能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思想意识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体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以准确反映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文化内涵、思想风气等,以中华民族的土地为植根基础,具有相对稳定的意识形态,进而形成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括五方面的内容。第一,爱国主义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表现,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如若发生冲突,则要舍弃小我,成全大我,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这也是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二,仁爱思想,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并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个人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准则,成为我国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的核心所在;第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个人精神的重要表现,并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第四,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人们在效法自然的同时,要学会与他人、社会、自然等和谐共生,同时这也是我国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第五,大同思想,这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最高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宏伟蓝图则是以此为文化根源。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延续的东西均可以成为传统文化,而是那些具有传承价值、弘扬意义,在时代进步之中仍葆有活力的文化,才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2]。

二、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由之路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由之路。就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情况而言,其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多重挑战,一方面,拜金主义、攀比、虚荣等不良思想正在严重威胁着当代大学生,影响其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西方思想中的文化侵略,正在严重腐蚀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主流思想的地位受到动摇[3]。因此,要巩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不良现象及思想进行规范引导,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的教育内容,并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稳步前进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2.继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加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继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在历史变迁和社会经济发展之中,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若想保持经久不衰、源远流长并产生深远影响,则需要迎合时展潮流,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构成联动发展的统一整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的引领之下,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现阶段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联系,则是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过程,各高校要利用这一途径,牢牢巩固校园教育这一主要阵地,不断推动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3.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客观要求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攻坚阶段,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其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对我国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经济提升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就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而言,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多元文化价值理念的冲击下,功利思想、享乐主义等极端不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校园暴力、生命成长观意识薄弱等均是大学生社会责任缺失的重要表现。因此,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对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道德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三、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1.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起到重要的规范与引导作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之中,将人的道德修养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注重培养人的健全人格。儒家、道家、墨家等传统思想流派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价值信念为主要方向,侧重于修身养性,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气质,进而形成健全人格,并为自身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传统文化中自省、养性、克己等修身方法,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同时,仁爱的博爱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均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弘扬与创新奠定了重要基础。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关键所在,表现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意识等[3]。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整体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提升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历史发展进程之中,爱国主义精神分为四种形式,分别是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及民族气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更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重要资源。3.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积极的教育价值,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民族自豪感是中华民族葆有生命力、捍卫民族尊严的重要思想根源,着重表现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等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卓绝奋斗的精神挥洒得淋漓尽致。中华民族在自然科学文化建设方面也首屈一指,如《黄帝内经》《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科学著作,为我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为人类事业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4.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为大学生的人格、气质和修养等方面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也随之导致了部分不良思想的盛行,道德行为规范失真、价值理性收效甚微、人文信仰日渐薄弱,在此种情况之下,高校思政教育要侧重于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传统文化能够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重要的文化背景,注重对学生的综合培养,侧重于对“人”的精神建设。因此,大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将其中的精华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面貌,提升高等教育的人文性。

四、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途径

1.以为教育指导思想要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奠定重要的理念基础,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内涵。是科学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方法论,可以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提供重要前进方向,并对其进行有效引导,实现其规范化、有序化发展。当代大学生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思想进行深刻理解,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头脑,积极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同时,要将传统文化放置于的理论框架之中,迎合时展潮流,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精神,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大学生的分析、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5]。2.改进并创新思政课程教育模式要改进并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立足于课堂教学实际,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进而提升传统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要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奇葩之处融入其中。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当前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时事政治热点引入课堂讨论之中,如考试作弊、老人摔倒扶与不扶等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活学活用。另一方面,教师要创新课程教学方式,以隐性教学模式为主,翻转课堂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应广泛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之中,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各项教学内容。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班级风气建设,在重大节日开展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3.开展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要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寓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载体之中,寓教于乐,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的目的。第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时要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为基础,以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总体情况为切入点,并将其融入到高校日常发展建设体系之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之中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第二,高校要以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如社会实践调查、爱心送温暖、志愿者服务、岗位互换体验等,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水平;第三,建立完善的考评激励机制,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将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爱国主义精神、奋斗精神等作为考评的重要内容,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明确规定,扶正高校以社会实践活动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总体目标。4.创建主流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要创建主流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教育平台。一方面,建立新媒体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统一化的网络信息平台,对思政传播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宣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政教育内容,引导大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念,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要承担起净化高校网络环境,加强网络传统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分辨能力,巩固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能力,与时俱进地掌握现代网络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PPT、电子邮件等方式开展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工作,同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大学生进行线上交流,如开通微信、飞信、QQ、微博等,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进而保证各项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可续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素质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然,也是当前时展进步的需要。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建设者,是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希望。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引导作用,将其植根于高校教育体系之中,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焦艳,黄琳庆.浅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4):152—154+164.

[2]胡培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思考[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22—127.

[3]董盈盈,都晓琴.价值认同视域下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9—12.

[4]张师帅.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8):56—61.

第3篇: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范文

[摘要]“生本”理念下,由文化价值差异和权利争夺引起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冲突集中体现在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知识文化与实践文化、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之间。大学英语教师若想获得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就需要对各种文化进行整合,在交流与扬弃的教学过程中促进文化发展。

[

关键词 ]“生本”理念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覃浩(1982-),男,壮族,广西上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广西桂林541 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广西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研究项目“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网络’教学模式下的分级教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ZY016)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4-0068-03

一、“生本”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冲突

(一)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冲突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遇到的文化冲突主要是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表现在师生角色冲突、意识冲突和权利冲突。

师生角色冲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提高自己的教师身份,而学生则有意放大自己的学生身份,人为地划设了师生角色的“鸿沟”。教师依据自己的身份进行教学,学生依照自己的身份进行学习,两者形成了两条“平行线”,既无法重合也很难交叉。因此,教师对学生施教时,必然需要越过这道人为的鸿沟,才能把知识切实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同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跨过这个由所谓师生身份差异拉开的心理距离,才能接受和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师生意识冲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自己设定为支配地位,学生成为被支配和被管理的一方。而被支配和被管理的一方往往对教师的教育和管理采取一种守势或攻势,从而引起师生关系的不和谐甚至衍生矛盾。师生权利冲突则更多地体现在教师的施教权和学生的受教权之间。教师认为自己有权利教育学生,学生则认为自己不一定需要接受教师的某种教育,自认为其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自由管理自己的权利等方面受到了侵犯,因而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抵触心理。

可以说,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冲突主要来自于师生的角色差别、意识差异和权利不对等,这些冲突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带来不少现实阻碍。传统的教师权威话语体系下,学生通常是被动的知识学习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拥有绝对的权威,掌握话语主导权。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很容易导致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之间形成天然屏障。

(二)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

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说,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表现为教师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冲突、地方知识与外来知识的冲突、我国传统观念与外来观念的冲突。教师在学习新知识时,其原有的知识体系无法理解新的知识内容,无法容纳新的知识结构,因而产生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地方知识与外来知识的冲突是因校本课程内容体系下的知识与外来知识体系的不协调导致的;我国传统观念与外来观念的冲突,则主要是中国的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在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冲击下,产生的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程度的抵制与阻抗。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往往是两者在意识形态、人文价值观等层面的具体反映。我国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主要是以本土语言——汉语为母语的,他们有与生俱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在后天的环境中,要让他们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并用之来传授已有的知识和观念,必然需要进行认识上的转变、思想上的融合与价值观上的整合。

(三)知识文化与实践文化的冲突

文化可以分为知识的文化和实践的文化。有人做过形象的比喻:实践的文化正如一个人穿着一件西装,我们可以说他是采纳了一种称之为西装的服饰文化;知识的文化则像一个人了解什么是西装,甚至知道如何制作它,但并没有穿上它。同理,一个人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工作,说明他掌握了英语的实践文化;反之,一个人掌握了英语知识,但他并未实际去使用英语,则说明他只有英语知识的文化。

对大学英语教师来说,所面临的知识文化与实践文化的冲突集中表现在英语课本知识与英语社会交际的冲突、英语理论提升与英语技能发展的冲突。一方面,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专注于传授给学生完整的课本内容,想方设法将书本知识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希望学生掌握好书本知识,以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与此同时,许多大学毕业生学了十来年的英语,具体实践时却无法用英语与别人进行正常交流。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英语课本知识似乎与实践知识形成了一种对抗。教师在转化与提升学生的英语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理论教学占据了大学英语教师的主要精力,他们要花费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用来讲解单词,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词句。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教师总认为让学生记住并理解课本知识比让学生掌握英语实践技能更为现实和紧迫。

(四)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冲突

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冲突,指的是本民族的单一文化无法与其他民族文化相融。在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为教师坚持自己的教学模式,排斥其他教学变革。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产生了思维定式,因而不愿意变革;或者由于变革所要付出的代价过大,使教师不愿意进行教学革新。比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由词到句到篇进行讲解的教学模式,反之,从篇到句到词的教学模式就难以被他们接受。习惯于原来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便会使教师形成一种惰性,如果要变革则需要他们重新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并由此产生更多的改革成本。另一方面,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冲突也体现为教师坚持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愿接受不同的教学思想。一味坚持自己教学理念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变得“强势’’‘‘唯我独尊”,不大乐意倾听不同的声音,尤其是批评意见。这将使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因缺少对话和交流,而缺失了很多生机与活力。

二、“生本”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冲突成因

(一)文化价值差异

价值的不同,造成了彼此的文化冲突。文化价值差异表现为对满足自己文化需要的对象的占有。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文化差异,则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满足自己发展需要的对象的占有,如教师对权威的迷恋、对本土文化的偏爱、对英语知识传授的偏执等,所有这些教师文化的倾向性,都与英语课堂教学中需要消弭教师权威的要求、与英语知识承载的多元文化特征、与英语交际工具的实践要求等,形成了天然的差异与矛盾。

在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这种师生关系定位早已经深入教师文化,而学生个人文化在教师文化中通常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因而,学生在面临教师所传授的新知识时将会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不适应。我们应清醒地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是普遍而深刻的。以自我为中心而形成的种种偏见,会遮蔽人们的智慧,而实际的利害关系又会迷惑人们的良知,再加上语言交流的障碍,使不同文明之间,即使是互相理解、互相尊重都不容易,至于互相包容、互相吸收就更困难了。当今世界,孤立的教师文化是难以自存的,单一的教师权威文化也是不可思议的。教学活动是一个文化系统中的风云际会,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不同文化之间互相包容、和谐发展的过程。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营造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教学文化。

(二)对文化权利的争夺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文化冲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权利的争夺。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力量中,总是存在发展动力与发展阻力两种不平衡的力量。比如,个人意识与他人意识的矛盾、本土观念与外来观念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的实质,就是对文化权利的争夺。争夺双方必须达到一定的平衡与合力,才能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可能。如果阻力大过动力,教师的专业发展会处于停滞状态;动力大于阻力,教师的专业发展才会稳步向前。在我国固有的“大一统”传统文化观念影响下,教育教学领域也强调统一性和整体性,于是在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个人文化剥夺了学生的集体文化,体现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偏向于采取集体教学的模式,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兴趣激发。然而,在“生本”的文化理念下,大学教师专业成长需要整合两种文化势力,以争取彼此的妥协,并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动力。

三、“生本”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整合

(一)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整合

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需要沟通交流,并最终走向统一。无论教师有多么美好的教学构想,假如不能获得学生的理解与共鸣,也将成为无的之矢;尤其是英语教学活动,更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而且这种对话应该是平等的,没有谁是主角与权威,要在英语的对话教学中,形成彼此平等与默契的话语共同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才能和谐共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彼此不是对立的关系,而应是包容与统一的生命结合体。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话语权,这是教师文化能够走向学生文化中心的基础。倡扬学生个性是尊重学生文化的重点,教师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不仅不会妨碍学生对自己的尊敬,还有可能让学生更加尊敬自己。只有如此,才能营造师生文化的真正对话与整合。

(二)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整合

整合即融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应追求一种和谐的共处方式。英语教师在专业发展提升过程中,既要拥有扎实的中国文化基础,也要具备深厚的国外文化素养,两者兼备,彼此支撑,成为教师内在的精神素养和业务素质。对英语教师来说,专业发展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学习外国语言实际就是学习、了解外国文化。而英语教师只有熟知自己的母语文化,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并在此基础理解、容纳他国文化,扩容文化知识,促进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发展的平衡,完善文化知识结构。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系统的中外文化知识,才可能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外文化的异同,在教学实践中,也才能有意识地进行比较区分,并培养起文化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减少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更好地胜任大学英语教学任务,促进文化交流。英语教师应与时俱进,掌握英语语言现代教学法,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语言与文化有机统一,将中国传统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融为一体,不断探索既适应我国国情,又紧跟时展潮流的外语教学方法,为本土文化传承与更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知识文化与实践文化的整合

知识文化与实践文化的整合,指的就是教师的英语知识应与时俱进,教师的理论知识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因为实践文化是文化的基础形态。

一种文化体系不论历史多么久远,只有在它能适应人类实践需要时,才具有现实合理性。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很容易过时,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在信息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加快,许多新的英语名词和概念随之不断涌现,这些都要求英语教师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英语知识结构。此外,教师在书本上所学到的英语知识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只有回到实践中,这种理论知识才能接受检验,在现实的交流和工作中派上用场,才能实现其应有价值。否则,教师拥有再多的英语知识也只能是孤芳自赏,无法发挥其应有之义。康德认为,一个人的实践行为是无法用理论理性加以解释的,因为它超出了人们用科学方法论所能解决的范畴。只有当理论的知识成为实践的知识时,教师的教学技能才能真正形成,并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四)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的整合

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的整合需要我们做到交流与扬弃。没有交流,就没有整合的可能。因此,我国高校一方面要多向海外派出英语教师,让他们多接触不同国家的文化,学习不同民族的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也应吸引更多的海外交流学者到学校来传经送宝,增加学校单一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碰撞与交流的机会。当然,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追求,这是大学英语教师理应坚持的共同文化基石。只有坚守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可能大力增强国家民族的凝聚力。

同时,在与国外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会面临不同文化的冲击与渗透,需要做到扬弃,坚持我们的核心文化,摒弃不健康的文化,增进各民族和平共处,增进相互理解与借鉴,才能构筑多样化的文化模式。应该说,与外来思想文化的交流为我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刺激了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内容的更新。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促进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

参考文献]

[1]袁行霈,单一的全球文化不可思议文化要拒绝全球化[N].人民日报,2006-11-08.

[2]郭雪梅.师生文化冲突视角下的课堂管理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张慧中国文化应融人大学英语教学中[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4).

[4]朱晓宏,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学术文化与实践文化的对话[J].中国教育学刊,2007(10).

第4篇: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医学人才专业能力、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医疗服务质量。因此,医学教育中,必须强化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现代社会里,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医学生培养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培养专业的医学人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我国现代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1.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文明史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友爱、友善、诚信、守法、爱美”等,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优秀的精神成果,是进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丰富思想资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我国现代医疗事业培养专业、素质高的医学人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医学人才质量。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医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熏陶医学生,从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着直接的关联性。

2.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就当前医学教育工作来看,过重的强调医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人文素质,以至于所培养出来的医学生难以满足医疗事业的需要。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医疗服务事业的从事者,医学生人文素至关重要。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指医学专业知识的教育,同时还包括了医学人文精神修养,要求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气质,要具备人文关怀意识。随着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对医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满足现代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在进行医学教育的同时,就必须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医学生的人文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道德观,从而为我国现代医疗事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性医学人才。

3.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

3.1树立科学的医学教育理念,构建完善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

传统的医学教育理念中,对人文素质教育还不够重视,偏重于专业技能的教育,从容使得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成为了制约他们发展的一个短板。现代社会里,对医学生人文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所教导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现代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面对这种情况,针对医学生的教育,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医学教育理念,要在继承中国传统医学人文精神的基础上,以“人的全面发函理论、人文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医学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积极构建完善的人文教育体系,从而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前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2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所谓文化自觉意识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文化的一种合理认知,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对一种文化的产生、形成过程、特色以及发展趋势都有一定的认知,能够在文化环境下增强自主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是一P重要的精神财富,能够只一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应当自觉树立文化意识,将传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医学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来进行教育,将人文精神贯穿落实于医学生培养之中,从而不断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引导医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

3.3加强医学人文师资建设

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教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人文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医学生而言,他们深受教师的行为举止的影响,教师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让学生耳濡目染地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自身的人文素质;反之,教师人文素质差,就会影响到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为此,在医学生认为是指教育中,要加强教师的培养。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中国文化的学习,让教师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医学精神,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医学人文素质。同时,要强化教师专业知识的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水平,不断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服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

3.4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环境十分重要,好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为此,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要想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重视环境的营造。针对校园环境,学校应当要突出医学特色,在建设校园文化中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元素融入其中,突出医学特色。在教学楼、科研楼、科学馆等建筑以及道路上可以以中国传统医学文化来明明,如扁鹊楼、华佗路等,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充满传统医学人文精神的环境中学习、成长,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3.5开展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实践活动

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开展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实践活动注重的是参与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医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医学实践活动中提升人文素质。因此,学校应当集合人文素质教育要求,积极的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实践活动,如邀请知名的教授、专业来校就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素质进行专题讲座,通过讲座的形式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人文素质的认识。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提升人文素养。

第5篇: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S5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52-02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是以茶为载体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结合。茶文化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社会进步和丰富文化生活等社会功能。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必须要德才兼备,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也是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宗旨。所以对高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一、茶文化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中的作用

现在大学生对茶文化基础和历史知识了解很少;对茶的健康与保健作用了解不多也不够全面;对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作用理解还不够深刻等。因此,在高校中开展茶文化学习与教育,对于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加大学生的历史和生活知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都是十分有益的。

1.茶文化的知识传承功能。茶文化的内容非常广泛,茶文化的结构体系包括有关茶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这些内容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进行开展,能让大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国的茶文化,丰富学生的茶文化知识、拓展视野,有利于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同时也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外,茶文化已成为具有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的动态文化体系。社会上也需要复合型人才,所以,有关专业的大学生有必要将茶文化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以便走上社会,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

2.茶文化的精神教化功能。茶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介绍茶文化的概念、内涵,同时还介绍了在茶艺表演时要用到的礼仪以及与茶有关的各种礼俗。引导学生讲礼仪、尊礼节,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同时还特别强调茶文化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作用,通过茶中蕴含的思想和道德观来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中国茶文化所倡导的“和、静、怡、真”的精神,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茶德、茶道,茶道是茶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把人们崇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的高尚品质及人格赋予具体的茶及各种茶事活动中,不但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修身怡情,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养。①茶文化思想可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大学生通过对茶文化的学习,及通过对茶德思想的领悟,可调节心态,这样就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对维持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茶德思想可以为当代大学生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若干方面的深刻启迪。②茶道精神有助于思想道德修养。茶文化是以德为中心,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茶文化最大的影响是可以使大学生能调节好自己的心态,静下心来,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迎接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学习了茶艺,可以潜移默化的陶冶了情操,升华了思想,提高文化素养。

3.茶文化的美学功能。中国茶道人美、茶美、水美、器美、艺美和境美。在安静幽雅的品茗环境中进行茶事活动,感受茶之美、器之美、艺之美、人之美。在此种意境中使人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与行为约束,并在潜移默化中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大学生学习茶文化,会把茶文化作为一种美的享受、美的提升来对待,从而达到培养审美情趣和陶冶性情的目的。

4.茶文化的保健功能。饮茶有益人体健康,从神农得茶解毒始已有几千年历史。现代科学发现,茶中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需要,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茶能提神醒脑、利尿强心、清热降火、止渴生津、溶解脂肪、帮助消化、醒酒解毒、杀菌消炎、预防龋齿、消除口臭、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降低辐射危害、抗癌抗突变等多种功效。这些功效已不只是古代相传的偏方和经验,而是从生物化学、药理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加以证实。

二、茶文化在大学生中推广的措施

1.在大学的素质教育选修课中开设茶文化课程。目前有个别高校已开设此门文化课,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大学生们了解茶文化的起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掌握茶的种类、制茶的基本理论、泡茶技艺及茶叶保健功效,一方面可以拓宽知识面,另一方面,通过了解中国茶文化和茶艺,可以陶冶情操,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

2.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扩大茶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可以邀请在茶文化研究方面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学者开设专门的茶文化讲座,通过网络、电视等形式将每年不同地区举办的茶文化节视频节目进行推广。也可以利用各高校图书馆等机构举办展览、播放教学片等形式,传播茶文化。

3.根据茶文化,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开展相关的研究、调查等。例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思考茶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扩展旅游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可以思考茶叶的包装销售。历史专业学生可以对各地、各民族茶俗进行研究。文学专业学生可思考茶文化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外语专业可以考察韩、日茶文化以及中国茶文化在中华文化圈中的影响和地位。

通过以上的措施,在大学生中进行茶文化的教育与宣传,让大学生补充知识,开阔视野,完善思维,陶冶情操,平和心态,怡情悦性,感受生活的美好与诗意,启发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思想与当今世界面临着“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想融合,以及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作为一项长期的活动来开展,这样不但可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也可将一种潜在教育渗透到学生身上,这对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心理素质,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学连.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J].科技文汇,2009,(5).

[2]黄晓琴,张丽霞,向勤锃.试论《茶文化学》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10,(1).

[3]高旭晖,张子强.论茶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03,(2).

[4]张凌云.试论“茶文化体系中的素质教育功能”[DB/OL].省略

[5]沈佐民,曹刚.对茶文化内涵的初探[J].中国茶叶加工,2002,(2).

[6]苏巧雯.谈茶文化在校园的育人功能[J].广东茶叶,2007,(3).

第6篇: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传授学法;训练维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着传统文化,这是语文学科特点决定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精神遗产,是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展开多元对话,符合学生语文认知诉求,对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具体操作设计时,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对传统文化信息展开搜集整合、优化处理,为学生学习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通过教法改进创新,传授丰富学法,拓宽教学训练维度,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多元交流,促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认知构建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一、整合传统文化信息,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

我们常说:“传统的才是民族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统文化信息极为丰富,教师在教材解读时,要关注传统文化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归结,为学生展开有效学习创造条件。

(一)搜集相关信息。传统文化信息非常丰富,具有广泛性,包括历史故事、古诗文、民俗、民谣、乐曲、民族音乐、戏剧、曲艺、国画、谜语、酒令、传统节日、历法以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等。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信息极为丰富,教材文本与传统文化有诸多渊源,教师要从教材实际出发,发动学生有意识地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展开信息搜集,如此,可以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有力支持。在发动学生进行信息搜集、整合时,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建立筛选意识,给出科学的梳理方式,提升传统文化的信息适配性,帮助学生形成传统文化信息构建意识。这样,才能对课堂教学带来正面效应。

(二)创设学习情境。学生大多具有一定传统文化认知基础,接轨学生的学习认知,可以有效启动学生学习思维,提升课堂教与学的和谐度。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成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此外,教师的生动讲述、案例列举、实物展示、问题设置、多媒体展示等,都可以为学生带来发动学习思维的机会。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为课堂注入新鲜动力,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满足不同群体学生学习诉求,确保传统文化学习维系在高品位之上。如《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经典作品,作品中包含丰富传统文化因素,授课时,笔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内容,然后让学生搜集课文中的传统文化信息。学生快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顺利找到了相关信息:“赏月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内容,关于赏月的名句众多;课文中引用了《西洲曲》的句子,这也属于传统文化内容”“荷花、柳树、池塘、鸣蝉、月光、流水,这些物象都是古代文人墨客最为青睐的,以它们为描写对象的诗句数不胜数”……通过让学生搜集传统文化信息,点燃了学生学习热情,通过搜集整合,学生的学习渐入佳境。而学生在信息搜集过程中,也强化了学习认知。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传统文化是语文学习重要内容,教师要注意学法传授,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以提升学习品质。丰富教法,传授学法,体现新课改基本精神要求,具有较强针对性。

(一)优化引导方式。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众多,教师在教法创新方面要有个性精神,特别是面对传统文化渗透问题时,要在教法调整方面做出一些实践尝试,以激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教师进行教材挖掘、引经据典、名句启动,发动学生进行课堂演绎,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功能等,都可以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契机。特别是多媒体具有强大展示和联网功能,能够将丰富的图片、视频、文字、动画等信息,以声、光、电的形式传递到学生面前,对学生形成多种感官刺激,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热情。传统文化与学生生活认知有多重联系,在教学引导时,教师要有融合意识,接轨学生传统文化基础展开,其引导效果会更为显著。

(二)传授多种学法。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广泛接触,但其认知呈现差异性。教师在学法设计时,需要观照不同群体学生学力基础实际,对学法展开优化活动。课堂演绎、开展多种形式展示互动、读写结合、社会调查、信息整合、课堂讨论等,都属于学法范围,教师在具体指导时,不妨征询学生的参与意见,以提升其学法运用效果。传统文化具有强大渗透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也有较为深厚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处理传统文化信息时,不妨让学生利用自身学习经历,探索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其学习有效性。如《氓》这篇课文选自《诗经》,这首诗本身就是属于传统文化范围。为有效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笔者先让学生展示积累的《诗经》或者其他古诗名句。学生迅速给出名句集锦:“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这些诗经名句内涵,并快速接轨《氓》文本学习。通过让学生展示相关名句积累,进行课堂展示与课堂互动,不仅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还极大提升课堂学习起点。启动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思维,课堂学习进入到佳境之中。

三、拓展教学训练维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传统文化具有极强渗透性,教师在训练设计时,要有激发意识,要用训练形式的多样性和训练宽度的多向性,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巩固学生传统文化的基础是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如能善用传统文化作为训练载体,可以成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丰富训练方式。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教师在训练方式选择时,需要结合学生的能力、基础和学习习惯,以提升训练有效性。如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展开课堂辩论、讲述生活经历、列举典故案例、展示个性认知、仿写扩写、课堂演绎等,都是可以选择的训练方式。与此同时,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系统的构建,发动学生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全面搜集文化信息材料,展开自觉学习、自觉归总,从而获得丰富学习启迪,为全面构建传统文化认知体系创造良好条件。另外,传统文化对社会的渗透更是无处不在,教师可让学生深入到社会之中,通过多种社会调查等形式,对传统文化展开实践性学习,这符合学生学习成长规律,具有极强针对性。

第7篇: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范文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传统文化与人文教育相辅相成、息息相通,新课标对中职德育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中职学校基础文化学科的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渗透与传统德育课中的教育大不相同。因此,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文化素材,把知识教学与文化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中明确了把传统文化渗透放在首位的主观愿望,通过钻研教材挖掘出深藏其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设计出恰当、新颖的思想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才能真正实现“传道、授业、解惑”。同时,通过对中西文化的对比和糅合,能让学生对英语课产生浓厚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主导力量,有效激活英语教学过程。学科知识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基础,而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反过来会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弟子规》各篇章分别以家庭规范、处事准则、修身目标及发展基础作为社会做人的基本教导,是立人之本,英语课堂中可以从这几层面入手将人文教育渗透。

1.修身齐家的人生信念

《弟子规》中以孝悌开篇,足以可见“孝”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孝”字造字结构,是一个“老”字为上意为父母长辈,“子”字为下意为子女,表示子女要侍奉父老。《弟子规》中教导我们要效法、照顾、孝顺、孝敬父母,才能秉承父母的志节、志向,落实父母的期望。在《新模式英语1》教材中的Describefamilyrelationship章节,课文目标是向友人介绍自己的亲属,在讲授完英语中的介绍用语之后,可以穿插中国的传统礼节讲解,如何有礼貌、正确地称呼长辈,对中西方描述家庭人物的词汇进行对比及文化差异剖析,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的家族观念。同时,让学生独立完成描绘自己家庭的familytree,引起学生进一步提高对家庭成员、对父母的关注度,将家庭关系与英语词汇相关联,不少学生在绘图过程中思考并向老师请教家庭人物关系。老师在总结环节顺势引出《弟子规》中关于孝悌的经句共同诵读,这便是传统文化的无形渗透。

2.恬淡物外的人生修养

中华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层面的锻造,《弟子规》中“谨信、泛爱”篇章传递做人的基本准则,教导学生为人处事的规范,要求我们待人平和、创设身心和谐向善的环境。文化导入是语言与思想习得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利用环境背景的创设可以使得学生主动参与体验跨文化交往,从中感知外来文化背景,获得文化知识,形成不同的文化意识。同时,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传统文化产生谨慎、平等的文化态度。节日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巧借话题之力,充分将节日背景与传统文化有效结合。例如感恩节来临之时,老师除了介绍丰富的节日文化外,还可引入《弟子规》中的“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让学生感知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让学生知道感恩生活,倡导尊重人格、推己及人的道德观念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责任意识。

3.向善进取的人生规范

《弟子规》中“亲仁、余力学文”篇章展示了传统文化中的亲善去粕及学习延续性,告诉我们如何正确看待求学与如何有效学习,学习内容不限于书本知识,还包括向仁才者、品德者学习。大部分中职学生对学习英语抱有消极的态度,不认真对待英语课堂上的学习与操练。通过对《弟子规》中经句的了解,如“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等,引导学生提高对英语学习的敏感性,教会学生正确教授习得方法,并鼓励学生要在实践中运用,继而达到接受和掌握英语,且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目的。因此,教师要积极创造积极的仿效对象、实践和锻炼的平台,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践自己的所学内容,激发兴趣和动力,获得学习成就感和民族自豪感,了解学习的意义。

二、以身立教,立德树人

《弟子规》中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前提,需要教师首先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加强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弟子规》的学习,正己才能化人,树己才能树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行为的示范者,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人格素养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近几年,笔者学院成功举办了大大小小、多种有关传统文化传播的活动,笔者有幸参与其中进行学习弘扬。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一次新进教师培训活动中的传统文化专题,有位传播者提出了“做孩子一生的贵人”的议题,让教师们共同探讨挖掘深意,传播者用了一天时间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并转幸于他人,让我们茅塞顿开。作为教师应具有的良好德行虽谓可以利益学生一生,但何尝不是对自身的教化。“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但一流的技工不仅是技术一流,而应同时具备社会能力及良好的道德品行。要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是好孩子、在企业是好员工、在社会是好公民”的德才兼备之人,作为范之者,我们是否得扮演好自己的各种社会角色,先成为一名好子女、好夫妻、好父母、好公民,其次才是好教师、好的工作伙伴呢?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我们肩上所担负的重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多的应是以国学典范、传统文化精髓进行“长善、救失”,做到修身为本、以身作则,对学生做出更多的良好德行示范,正可谓“上所施、下所效”。日后,我们可以从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汲取更多的感悟和正能量,且能让我们自己修德正身,才是学习传统文化并于学生心中开花结果的真正意义所在,道“教学相长”即亦为此吧。在课堂上,从踏入教室到走下讲台的九十分钟,抑或是走在校园校道上与学生的擦身而过,都有太多细微时刻可以做到言传身教:捡拾纸屑、整理讲台、鞠躬相礼、善言善语、含笑问候、待物以礼、言出必行、有礼有节、相尊互爱……以身作则即为无声的教员,强师德、建师风,才能真正做到正人、树人。

三、寓教于乐,施爱于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亦为文化的写照。”目前中职课堂倡导任务型、行为导向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行为感知、亲身体验、动手实践、主动参与及合作互助等方式,实现教学任务目标。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英语课堂的特色,设计合理有趣的英语互动活动,让学生实现有效交流、学习,感受成功,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此语言活动训练基础上,引入传统文化的德育行为准则,使学生做到思行合一。在现如今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对电子产品特别是手机的依赖性逐年上升,不管是课前课后,甚至是课中,学生对手机眼手不离,因而造成了诸多行为弊端,如对活动冷漠化、交流鲜少,言行粗暴、迟到早退等现象屡有发生。而中职学校的学生踏上工作岗位的年纪偏早,如不能在校园期间对其进行心灵改造和德育教化,使其成为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那么踏上社会他们将处于被动之势。中职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以优质文化改变学生思维、提高文化素养、淡化学生物欲追求、抑制恶性发展、美化心灵、引导向善健康。笔者对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立下规矩,如课上迟到须用英语说出歉语,并引出经句“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进入教室时着装不得体,须用英语说出身上所着衣物的词汇,并告之“冠必正,钮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课上玩手机游戏、看课外不良书籍,必以“非圣书、屏勿视,弊聪明,坏心智”来教导学生,纠正其不良行为。这样一来,既让学生复习了所学的英语知识,又能让学生以此反思其过错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注意掌控气氛,态度应真诚、理解、尊重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注意针对性并从实际出发;讲求幽默、客观性;把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过程;应正确体会好“度、时、效”;淡化德育痕迹,随时调整教学形式和方法。反之,会产生反效果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抵触、消极心理。

四、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党的十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了时代的新主题,我们应准确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之间的共同成果,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乘着教育改革之风,笔者所在学院自2012年推行《弟子规》入校园活动以来,努力培养全院师生学生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把核心价值观和《弟子规》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开展以传承汉文化中“成人礼”等系列活动,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育载体,校园上下、师生一体学习力行“弟子规”,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皆因这场革命性的方向引导受益匪浅;推行“全人教育、全面育人”的教育举措,以“全人教育”理念结合传统文化渗透引领基础教育改革,英语课堂作为基础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之精髓,能用英语向世人正确介绍我们的文化瑰宝、智慧结晶,并与具有时代特征、促进发展的西方文化相汇通,让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大智、大真、大美,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

五、结语

第8篇: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范文

程晓晖:我们谈到思想教育工作时,总离不开“加强”和“改进”。显然,青少年思想教育还没有“加强”到应有的程度,还没有“改进”到完善的地步。一句话,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未到位。检讨现行的德育工作,的确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学校在这方面动的脑筋不可谓不深,采取的措施不可谓不多,所做的努力不可谓不大,但毋庸讳言,在德育上“高投入”的背后是令人汗颜的“低产出”,这就造成了“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出了事大喊大叫”的尴尬局面。我认为问题症结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机制不健全;二是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且不均衡,有些班主任观念陈旧,方法简单,被动应付,流于形式;三是家校之间未能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教育效果未能得到较好的巩固,“5+2=0”现象普遍;四是德育科研比较薄弱,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瓶颈问题不能及时掌握和深入研究;五是全方位育人工作不能有效落实。

: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针对现实中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性的弊端,您是如何“对症下药”的?

程晓晖:2008年起,我县教育局就大力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主要载体的优秀班集体建设,开始了区域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的实践研究工作。

我们认为,开展优秀班集体建设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六届七中全会强调,要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国家出台的文件也充分强调了加强中小学班集体建设和不断提高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工作水平的重要性,开展创优工作,对落实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开展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有利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这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和理念的落实,保障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

我们请中国教育学会全国班主任研究工作专业委员会、浙江省教科院的专家前来指导,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基本立场和价值追求,在认真研究班集体建设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各地班集体建设的成功经验与组织策略,结合武义县中小学班集体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通过实践研究探索,提出了“分析班情,明确目标;清晰理念,制定方案;开展活动,培育集体;单元评价,评估水平;循环推进,提炼精神;考核验收,总结表彰”的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推进路径与操作系统模式。

我们在全县营造浓厚的创优氛围,争取85%以上的班级达到合格的创优要求,每年有25-30%的班级成为校级优秀班集体,10-15%的班级成为县级优秀班集体。通过创优活动,实现全县中小学的校风校纪建设更上一个台阶,校园文化建设更上一个层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区域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您觉得在建设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并请介绍一下是如何化解的。

程晓晖:区域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之初,的确有一些学校曾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是否会增加教师负担甚至影响教学?打破既有的班级成熟管理模式,是否会得不偿失?等等。针对这样的实际,我县分别在下杨中学和武川小学召开了中学段和小学段的创优工作推进会。下杨中学从1998年开始创优工作实践,十多年来,校长换了几任,但这项工作从未间断。该校从一所新撤并的农村学校,发展为我县农村学校的“领头羊”。在学校教师流动频繁的情况下,学校管理有序、教学成绩稳步提升、班主任的带班能力受到各界充分肯定。武川小学是2008年新创办的一所县城小学,生源主要在农村,该校在创办第二年就开展优秀班集体创建工作,现在,创优工作已经融入学校管理工作和学校文化的各个方面。学校办学思路清晰、办学特色明显、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师生充分感受到了“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推进会上,两所学校的介绍引发其他学校的深刻反思,一些学校立刻行动,着手谋划学校创优工作的开展。

为更好地发挥先进典型学校的激励和引领作用,我们因势利导,在综合考虑学校基础和自身意愿的前提下,首先选取9所学校成立了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研究会,作为区域推进创优工作的第一梯队。其次,我们根据地域因素,努力培育第二梯队,并通过他们的探索,研究创优工作在不同类型学校中的适应性。第三是通过第一、二梯队的发展,引导和带动其他学校创优工作的开展。

首批9所学校成为武义县优秀班集体建设研究会的常务理事单位,研究会成立后,一方面共同参与各地举办的班集体建设研讨活动,另一方面经常开展内部创优工作的研讨。研讨活动由常务理事单位轮流召集,并以主题讨论、方案交流、案例展示、教师论坛等形式,及时总结各校的成功做法与经验,发现问题与不足,在促进成员学校创优工作开展的同时,也为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学校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2011年12月,研究会扩容,其他8所学校成为研究会理事单位,这是典型激励的成果,同时也为其他学校的创优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在学校创优工作中,我们要求充分发挥典型班级和典型班主任的激励与示范作用。在区域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过程中,实行了学校领导联系班级制度,校长和其他学校管理领导蹲点班级,与相关教师一起分析讨论班情,制定科学的班集体发展目标和个性班级文化发展方向,研究具体创优活动的开展以及创优活动的评价工作,迅速把学校的创优工作方案落实到班级管理实践中,并在校内树立了创优工作典型班级,明确了创优工作方法,激励了其他班级创优工作开展。

学校还非常重视典型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如实验小学在创优工作中实行了“首席班主任制”,借鉴名师工作室的模式,由“首席班主任”引领年级内其他班级开展创优工作。下杨中学建立班主任工作室,为班主任开展创优工作交流提供了平台。武川小学开设“幸福班主任论坛”,提供专门的场地,定时、定点开展创优工作交流活动。有的还不定期邀请其他学校的优秀班主任到学校讲课,推进了典型创优经验在更大范围内的辐射。

:区域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对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出新要求。经了解,武义县在打造专业的德育队伍方面做出诸多努力。请您谈谈武义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程晓晖:在推行优秀班集体建设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关键。我们坚持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师德建设年、师德规范年、师德提高年、师德深化年等一系列活动,建立了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出台《武义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意见(试行)》,分类、分层、分岗,有计划、有目的开展5年一轮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注重研训结合,追求实效,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位于全市前列。我们十分重视班主任专业成长培训组织和班主任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指导与执行能力的培养工作。

我们在浙江省范围内率先出台了第一个县级班主任专业发展目标要求指导性文件,并提出班主任工作的“专业理解”“专业知识”“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核心能力”“专业品格”等四个班主任专业发展基本模块,对全县班主任培训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与任务。为了稳定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专业水平提高,我们率先将班主任管理工作纳入教师队伍建设评价与考核的常规管理系统,提出评选优秀班集体建设带头人和名班主任的工作制机,积极探索稳定和促进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有效途径。

:教育是一项社会性事业,如果没有家庭教育的良性投入,再好的教育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请您谈一谈武义在开展家校合作的进程中取得了哪些独具本地特色的成果?

程晓晖:家校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为此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家校合作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这两项工作抓好了,我们的教育品质就能进一步提升。各校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家校合作新模式。一些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家长培训活动。壶山小学、邵宅小学在这方面做得较为突出,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县内推广。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注入家庭教育中,引导家长更加科学、智慧地教育孩子,家长反响强烈。很多学校紧密结合亲子实践活动,布置亲子“悦读”作业,注重亲子实践活动和兴趣培养。教育局和教育工会还联合组织开展了“感恩亲情,共同成长”征文活动,各校全面发动学生、家长和教师参加了活动,进一步推动感恩教育,促进家长和孩子共同进步。

:回顾武义区域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的实践,您觉得还有哪些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经验值得总结与推广?

程晓晖:在区域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过程中,我们积极挖掘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精华,拓展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的内涵。我们在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重点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工作:

重视和倡导了传统文化与亲情教育,传统文化与生命教育,传统文化与热爱自然环境教育,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规则与秩序教育,传统文化与集体主义价值观、荣辱观的教育,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与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的教育,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公正、平等、民主的普世价值观的教育。

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方面,结合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我们注重了传统经典诵读与研修的方式与组织工作的探索。我们开展了学校集体活动的仪规设计与教育推广活动;我们进行了传统文化传承与修为及个人成长的机制创新探索;我们在班集体主体活动过程中注重了活动的载体,平台的设计等等工作探索与实践。

第9篇: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范文

一、关于黄帝文化

黄帝文化不仅是研讨会的主要议题之一,也是探讨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契机。研讨会在黄帝文化方面主要讨论了黄帝文化的特色、现代价值和精神内涵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刘志琴研究员认为黄帝文化具有强烈的生命和生活意识,“中华民族对黄帝的尊崇,实际上尊崇的是生养、培育中华民族的生命之基,所以中华文明初始的象征不是神庙、金字塔那种固定的建筑实体,而是有生命的,鲜活的人中之杰――黄帝。从传说时代就以现实生活而不是神物灵异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色”(《人文初祖的现代意义》)。山东经济学院王继训教授指出黄帝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象征、情感纽带和精神感召作用,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导向力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团结各族人民、振奋民族精神、推动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黄帝与中华文明的导向力》)。

西北大学刘宝才教授认为,“黄帝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精神和创新精神,是黄帝时代历史特征的总结”,“现有的黄帝文化的各种资料的性质不完全相同,与黄帝时代的关系不完全相同,未必全都反映黄帝时代的历史真实。作为观念史的黄帝文化,它既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联系在一起,又与五千年来的中国文明史联系在一起,在黄帝时代以来的五千年间得到不断丰富发展”(《黄帝文化论纲》)。陕西师范大学赵世超教授通过对历史典籍的考察辨析认为,“黄帝的传说产生于北方,黄帝族的活动范围没有超出黄河流域”,在梳理黄帝形象历史演变的基础上,揭示了浙江缙云黄帝文化以道教文化为核心的本质,并强调拜祭人文初祖的活动不能走上背离人文主义精神的道路(《黄帝与黄帝文化的南迁》)。

二、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研讨会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取得一系列成果。

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俊义教授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乃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民族精神,通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载体和标志予以集中反映,呈现于民族大家庭之中,既有益于民族精神的凝聚与弘扬,又便于和世界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端正学风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西北政法大学赵馥洁教授认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民族共有的精神支柱、精神根基和精神寄托,是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所,。具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乃是一个民族具有主体性的深层内涵和核心标志。民族精神家园是由宇宙意识、价值观念、道德情怀和思维方式所构成的精神系统,其核心是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黄帝文化是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陕西师范大学周伟洲教授认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非只建设共有的‘精神’,而是包括了培育这种‘精神,的载体,‘家园’也就是实实在在的环境和氛围”,从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社会(国家、家庭)环境和自然环境角度强调了精神文化所凭依的载体的重要价值;“‘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包括中华民族56个民族在内的‘共有’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共有的精神财富。它不仅仅指从56个民族精神中抽象出来的都具有的精神财富,也应包括所有民族和地区多元文化中优良的精神财富”(《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陕西师范大学杨恩成教授认为,“不能把‘民族精神’框范在一个狭窄的范畴内,忽视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多民族性和多元性。这是我们谈守护民族精神家园的出发点”,坚持和弘扬“以和为贵”的民族精神(《谈民族精神家园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陆栋先生认为,“精神家园是获得身心自由、张扬生命意义的目标和归宿;精神家园又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一种诗意的存在”,“精神家园其实是一个心灵转化的过程,是一种开放和追求,一种安顿生命的体验”(《文化・教育・师道――对民族精神家园建设要素的若干思考》)。清华大学程钢副教授认为,“家园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它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温情与相互理解的精神家园”(《经典阅读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建设》)。

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特征。周伟洲教授认为主要包括民族性、多元一体性、包容性、创新性及时代性(《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西北大学方光华教授认为天人合一、顺乎人性、和而不同构成了传统核心价值观念的理论框架,关于文化经典的重新诠释是中国传统核心价值理论革新的主要方式,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念的传播形式主要是教化,目的是塑造人的道德(《中国传统核心价值理论的主要特点及建设经验》)。

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途径。首先是强调教育的价值。西北大学张岂之教授认为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基础是现代公民文化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该加强教育的普及和提升(《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一点理解》)。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先生强调“在高等教育中,弘扬中华文化特别要加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相和谐的建设,它是大学教育的历史使命”,着重“培养学生的和谐文化思维、和谐文化观念与和谐文化精神,用和谐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弘扬中华文化是我国大学的历史使命》)。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张俊相教授主张弘扬“大学之道”,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的人文道德精神,建设高等学校的精神家园(《弘扬“大学之道”,建设高校精神家园》)。西北大学李浩教授认为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大学校园建设等概念在我国理论界早于民族精神家园概念提出,它们在神圣性、包容性、开放性、仪式性与创新性等方面为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学精神探索对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启示》)。陆栋认为教育要贯穿中国文化的精神,“将中国文化的理想与人才培养的实际相结合,培养出有民族文化自觉和现代文化素养的人”(《文化‘教育・师道――对民族精神家园建设要素的若干思考》)。程钢副教授认为“传统经典可以作为知识的核心与媒介,从而促进多元一体的成分之间达成文化的共识,最终推动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经典阅读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建设》)。浙江大学何俊教授、陆敏珍副教授认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理性化的,但经验性依然在发挥作用,区 域性的自足平衡系统仍然存在,它们对解决精神家园建设的问题具有深刻的影响(《网络状中国传统社会及其现代转型》)。

其次,突出文化认同与现代性反思的意义。周伟洲教授着重指出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族自觉的文化保护意识、正确处理各民族发展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辩证关系等(《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北京师范大学瞿林东教授则认为要继承和发扬历史认同与文化认同相统一的优良传统(《中国史学:中华民族一个共有的精神家园》)等。湖南大学肖永明教授认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应当立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重视兼容会通、体现时代要求(《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几点思考》)。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大援教授从文化自觉角度阐述了精神家园建设的具体思路,从古代儒家注重道德自觉的伦理本位出发,分析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有用资源,重点论述了儒家实现道德自觉的道德实践方法,即学以明伦的伦理实践、效法天地自然的情感实践、养气立志的君子人格实践的现代价值(《精神家园建设与文化自觉》)。北京语言大学李庆本教授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中国文化与传播对象国之间的关系与解决途径(《中华文化传播对象国的文化政策研究报告》)。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佘树声研究员、西安佛教研究中心韩金科研究员通过对殷商、西周、东周出现的伦理认知和伦理观的比较,认为当时氏族家族血缘纽带关系伦理认知发展到了顶峰,并且促使非氏族家族血缘关系伦理认知和伦理体系产生,构成了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百家争鸣自由学术环境的观念基础,形成了中国古代道德伦理与政治伦理的历史框架(《春秋战国时期民族精神的建构》)。

关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意义。河北经贸大学武占江教授从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重新反思理性与信仰、义与利、理与欲的关系,认为“重新构建精神家园是挽回人的尊严、维持人的幸福的必要手段”(《精神家园与人的尊严》)。暨南大学范立舟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研究能够强化民族凝聚力,促进全球华人在价值规范和思想品性方面的共同观念,培育天下一家、和而不同的广阔胸襟,为建构现代中国的新型文化体系提供思想保障(《天下归心:中国传统文化之认同性问题研究》)。学者们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来了民族文化的全球性传播,加速了民族文化的交往与碰撞,使民族文化的认同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和突出。没有对民族精神的自觉,民族文化将可能被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没。

三、关于黄帝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

黄帝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间的联结点是研讨会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研讨会在若干问题认识上有所突破。

强调文明的传承和革新。张岂之教授认为,黄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是构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体现了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黄帝文化与继承发扬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源”与“流”,“实质是‘继往’与‘开来’。推陈出新、继往开来是学术生命力的表现,如果没有创新,就会使文化失去活力;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否定继承,又可能迷失本原。‘继往’同‘开来’相互联系,‘推陈’与‘出新’是辩证的统一”(《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一点理解》)。

突出信仰的意义和价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总建筑师张锦秋教授认为“黄帝陵是中华儿女共同景仰的圣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之中,黄帝陵已成为海内外华人公认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标志之一。继续做好,不断完善黄帝陵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对弘扬中华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增加民族凝聚力、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完善黄帝陵的保护与建设,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重估黄帝信仰的价值,认为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时期的共祖,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在中华民族由弱变强的今天,在中国人由文化自卑走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时候,深入认识黄帝信仰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解读黄帝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并发挥黄帝文化在团结各族人民、振奋民族精神、推动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就成为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的重要工作。”他认为“黄帝信仰是将祖源认同与文化认同合为一体,不单纯是血统的探源,同时也是文化的寻根。黄帝信仰整合了民族的统绪,使中华民族之中各个民族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归属,起到了巩固中华共同体的作用”,“突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开启了文化民族主义的先河”(《文化学的视野:黄帝信仰与中华民族》)。

彰显黄帝文化的现代意义。赵馥洁教授认为,“经历五千年之久的‘黄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由历史记载、神话传说、文物遗迹和祭祀活动构成的黄帝文化中积淀和凝结着丰厚渊深的精神价值内涵。自古以来,对黄帝的历史探索和历史纪念总是与弘扬这些优秀精神价值融合为一体的。黄帝文化中蕴涵的精神价值,是我们今天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包括赞美文明创造的人文价值、崇尚“惟仁是行”的道德价值、追求统一和谐的社会价值理想、奋力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价值(《黄帝文化是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陕西历史博物馆杨东晨研究员从天下为公精神角度阐发和梳理了关于黄帝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研究,认为“黄帝精神是原始社会发展到社会即将转型、物质达到史前丰富阶段的产物,也是上承‘三皇’下启‘三代’之重要时代的精神结晶。其以土地为根发展经济、以民生为本创造发明、以和合为纲建立古国的精神,可以综合概括为‘天下为公’的伟大精神,亦可泛称为‘黄帝精神”’(《弘扬黄帝为公精神,建设民族和谐家园――兼论黄帝与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内在关系》)。

揭示黄帝文化构建精神家园的历史过程。宝鸡文理学院高强教授认为,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普遍认为黄帝是人们的共同远祖,这种祖先认同的趋势为战国时期的黄帝崇拜现象、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为华夏族的正式形成奠定了观念基础和心理基础,“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黄帝起着构建共同心理的重要作用”(《黄帝与中华民族》)。台湾明道大学李增教授认为黄老之道,“以《老子》之道为先,《黄帝四经》在后,老子之道着重在玄虚,《四经》之道在落实”,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基础(《黄老之道比较与对中华民族精神之贡献》)。南开大学张荣明教授认为秦汉是中国中古政治信仰的创立期,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了政治信仰从实到虚以及与政治理性的密切联系(《秦汉政治信仰建设及启示》)。

四、关于中华文化

研讨会对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深刻性、现代性也作了充分揭示,特别勾勒了中华文化 在建设民族精神家园方面的积极意义。

关于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张岂之教授认为“中华民族复兴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复兴,缺一不可。经济上的贫困,人民生活如果没有持续的提高,没有普遍的富裕,就无力支撑民族的发展。而单纯经济上的提升,没有政治和文化与之协调发展,也无力塑造一个伟大的民族”,主张将中华文化与民族的兴旺发达联系起来考察,突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这是新时期弘扬中华文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主轴是精神文明,包括中华文化的特有精神内涵和当代人对待民族精神家园的价值取向(《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一点理解》)。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认为儒家学说是一种“成人”之学,教育人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以“修身”为中心的“成人”学说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也是儒学的生命力与现代性所在(《儒家学说的实践性格》);他在学术发言中深入分析了古代祭天礼所体现的丰富文化内涵,包括报本观念、效法和遵循天道的意识、以天德要求自己的以德配天思想,对中国哲学史上的天道与人道关系问题做了新的阐发。西安交通大学钟明善教授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有两个主要观念,即阴阳对立统一观念、易和变观念,并且体现在书法艺术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与书法艺术》)。华中师范大学刘固盛教授认为“道家的生命关怀精神,是道家思想的精髓部分,在现代社会尤具特殊意义”,主要体现为以平等、主体、至上的原则珍视、安顿、关怀生命,既重视现实的形体生命,又主张回归自然,保持精神生命的自由,以获得生命的圆满与超越(《论道家的生命关怀精神》)。

关于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周伟洲教授认为,中华文化具有多元一体、变异性和稳定性的基本属性,是“由众多民族融合形成的汉族与其他古今众多少数民族长期文化交融的结果”,构建和弘扬现代中华文化必须高度重视和坚持保护中华文化(包括构成其基础的各个民族传统多元文化),合理地、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中华文化中各民族多元文化的遗产,推动思想和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关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相互关系问题。赵馥洁教授认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华文化,特别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中所蕴涵的优秀精神价值”(《黄帝文化是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周伟洲教授认为“中华文化应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根据和基础;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文化,特别是其中优良的精神文化的升华和重新构建”,中华文化发展、创新的过程即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陕西师范大学朱士光教授从历史地理学角度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价值,认为在黄帝时代就已有“天人和谐论”的萌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掘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蕴藏的丰富的保护自然、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结合历史地理的变迁讨论了环境生态破坏等问题,强调生态文明是世界上一切文明的共同基础,确立俭朴节约的生态伦理观与生活习俗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建设生态文明也是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保障和内容(《从天人和谐论到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

关于学风建设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关系。王俊义教授指出,端正学术研究领域中的风气,是展开学术研究与发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保障,强调精神家园建设必须依托学术研究,注重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端正学风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