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能源转型路径范文

能源转型路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能源转型路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能源转型路径

第1篇:能源转型路径范文

本刊特摘引市经信委对《重庆市“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相关政策解读,帮助广大读者了解互联网经济高地的实现路径。

路径一:为“互联网+双创”夯实基础支撑

一方面强化创业创新支撑,发挥猪八戒网络公司、两江云计算产业园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建立一批“互联网+双创”示范基地,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资源,加快推广众包、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等组织模式,不断增强全民创业创新意识。

另一方面,依托两江新区、南岸区、永川区等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推进计算机视觉、智能语言处理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生活、服务等领域的规模商用。

路径二:为产业转型升级插上“网络之翼”

一是加快推进产业协同制造,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基于云计算的协同设计、众包等新业务模式,发展未来协同制造、柔性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广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制造+服务”,建设一批智慧性制造业集聚示范区。

二是通过开展农业物联网生产智能化应用试点示范,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服务平台,打造跨平台的农村互联网门户网站及APP应用体系,建设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三是构建能源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能源利用监测平台建设,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推广用能智能控制和能源消费智能化管理,建立全市能源生产运行监测、管理和调度信息公共服务网络。

四是发展高效物流,加强无线射频识别、多维条码、卫星定位等技术应用于物流仓储业,建设重庆智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打造制造业、商贸业、服务业高度融合的智慧物流产业链。

路径三:为新兴业态铺就“温床”

一方面,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搭建重庆金融云服务平台,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金融产品和信用、认证、接口等公共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网上综合性金融服务,支持传统金融机构发展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

另一方面,加强电子商务应用和模式创新,建设农业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支持大型传统商贸企业建设网上商城、大型专业市场线上转型,打造智慧商圈和网上商业街,引导传统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触网转型,鼓励企业发展社交电商、“粉丝”经济等网络营销新模式。

路径四:为普惠民生畅通线上渠道

第2篇:能源转型路径范文

余贵玲(1974-),女,重庆人,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经济咨询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

摘要: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更高要求,科学合理设计产业发展路径,是一个地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低碳经济下国内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的主要成果,就低碳经济与产业发展路径内涵、低碳经济与产业发展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结构低碳化转型、低碳产业集群发展和配套支撑体系要求等关键路径进行述评,进而提出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发展路径;国内外述评;展望

自2003年低碳经济的概念首次在英国能源白皮书中出现以来,国内外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迅速兴起,低碳经济也逐步从发展理念进化为国家战略和基本政策。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产业发展加快向低碳转型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术界对此也已有大量研究;尤其是国外学术界在理论、实证、方法等各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我国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后续研究开展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正确处理经济健康发展与走低碳发展路径的关系,为更好地为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完善相关政策、促进经济转型服务。

一、低碳经济与产业发展路径内涵

(一)低碳经济内涵

近年来,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低碳经济给予了不同的界定。国外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一种经济形态,其核心是在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的挑战约束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虽然至今为止学界关于低碳经济没有约定俗成的严格定义,但在强调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等理念方面存在较大的研究共识,向低碳经济发展转型也已得到许多国家的广泛认同。

(二)产业发展路径内涵

产业发展路径选择是一个地区在自己特有的发展背景下,对产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行为举措等方面的策略,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和发展的兴衰。产业路径依赖论、资源禀赋论和产业周期论等构成其理论基础。已有相关实证研究,多是从上述理论入手,并试图探索某个或者若干个产业活动层面的策略选择,如T.C.Chang(1999),Marco Mazzarino(2000),刘再起和陈春(2010)。其中,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结构转型、产业布局集群化发展和产业配套支撑体系,是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四大关键要素,本文也主要以此展开。

(三)低碳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

产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低碳经济的发展必然对产业发展提出要求;反之,产业低碳发展也必然会更好地推动低碳经济进程。学界对低碳经济与产业发展关系的解读,主要集中在低碳经济模式对产业发展战略和方向的影响分析、低碳经济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研究,以及不同产业行业的碳排放差异和对低碳经济的影响等领域,包括Cheng F. Lee,Sue J. Lin(2007)、KojiShi(2007)、任力(2009)、杨金贵(2010)等。

二、低碳背景下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一)主导产业选择

一个地区能否顺应低碳经济要求,关键在于其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确立。目前,学界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已十分成熟,主要从定性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展开。前者研究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后者则强调具体的定量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国外以赫希曼提出的联系效应理论和“产业关联度基准”、罗斯托提出的“罗斯托基准”以及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的“筱原两基准”等为代表。国内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具代表性的包括蔡艺(2001)、郭克莎(2003)、何永芳(2006)、郑小青和龚新蜀(2010)、闫星宇和张月友(2010)等。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能耗和污染排放等低碳经济因素,如张征华 (2013)、唐建荣(2010)、高葳(2010)。

(二)产业结构低碳化转型

要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必须加快推动现有产业结构向低碳化转型,培育和形成低碳产业。结合不同行业的碳排放特性,学者们对此有不同看法。吴垠(2009)指出,低碳经济条件下的产业转型,首先在于缩短能源、钢铁、建材等高碳产业链条。徐大丰(2010)、康玉泉(2011)认为必须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新兴产业,建立碳交易机制。唐建荣(2010)、金自乾(2011)、伍华佳(2011)等指出要大力加快服务业发展,并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能效的提高。

(三)产业布局集群化发展

关于如何通过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低碳发展,目前尚处于起步研究阶段,主要集中于对低碳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和其发展模式探讨方面。冯奎(2009)认为,产业集群作为行之有效的产业组织模式,可做到节能、减排、企业经济三方面兼顾,这是我国学者第一次提出要发展低碳产业集群。刘丹丹(2012)指出我国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应重点突出四种模式。秦艳(2012)、王梁雨生(2012)、王欢华(2012)分别对广西、河北、长株潭等区域产业集群低碳化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四)产业配套支撑体系要求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产业低碳化发展不仅需要产业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政府为其完善相应的配套服务支撑体系。美国进步中心报告指出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以政府为主体的强制性力量将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Clarke B(2010),王文军(2009)、彭新万(2010),张爱军和李晓丹(2010)等分别从人才支撑、法律法规、政策推进、绿色保障和组织引导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三、研究不足及展望

目前,西方学界在低碳经济内涵、碳排放的驱动机制、低碳政策工具的利用及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取得飞速发展。相比之下,国内研究更加偏重于借鉴国外成果,在理论的发展上尚不成熟,实证研究也还停留在浅层层面。

目前国内研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尚未构建起一套关于主导产业选择的传统理论与低碳理论相结合的框架体系。缺乏将低碳理论与传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深度融合;仅有的少量实证研究,也只是将部分低碳指标纳入传统主导产业选择框架中。二是对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的研究不够系统深入。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对于产业低碳转型的机理、评价、重点举措等问题研究较少,情景分析工具也相对单一。三是对中国自身状况的研究不够。大多倾向于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所处的特殊阶段,特别是广大后发地区如何有效协调经济增长与碳减排的关系,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低碳经济转型的耦合发展等问题研究不深。四是相关政策建议较为表面,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增强。如何既避免现有很多研究的针对性、操作性不强,又克服只针对单一视角进行探讨的孤立思维,力求从更深层面破解产业低碳发展的政策瓶颈制约,这一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作者单位: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

基金项目: 本文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低碳经济背景的重庆市产业战略选择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2QNJJ01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Uk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Feb.2003.

[2]Harry Clarke, Some Basic Economics of Carbon Taxes [J].La Trobe University,2010,(10).

[3]伍华佳.中国产业低碳化转型与战略思路[J].社会科学.2011,(8).

[4]邓子基.低碳经济与公共财政[J].当代财经,2010,(4).

第3篇:能源转型路径范文

在经济下滑已成共识的背景下,市场情绪对政策的预期尤为敏感,在宏观及贸易数据大幅低于预期的冲击下,市场对总理广西之行的讲话解读为经济托底与政策释放信号,而国务院常务会议则明确了产业结构转型促经济增长的政策方向,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定向增量改革为主导方向。

经济中周期潜在增速中枢下降背后反映的是旧一轮经济增长核心动力的减弱,原有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挑战,需要进行要素禀赋的再次分配,从而在新的经济增长中枢形成均衡,而在经济中枢下平台的过程中,政府的政策决定了经济调整的时间及下限。

从国内上世纪90年代末的国有企业改革和海外多次较为成功的中周期调整来看,政策偏紧往往是经济转型期政策的主基调;在政策偏紧的同时,任由市场的自我调配从而催生转型,这才是能够获得成功的转型路径。

凯恩斯主义扩张性政策使美国经济在上世纪60年代获得了高增长,但70年代后滞胀爆发,尤其是二次石油危机导致美国一蹶不振,卡特政府的宽松政策带来的是高通胀,而里根政府上台后,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拉高了联邦基金利率,迫使通胀回落到可以接受的区间内,从而改变依赖政策刺激的状态,走上良性、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路径;日本经济在70年代初能源危机后,更是出现了大规模的滞胀,其通胀率一度达到25%,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出台了大规模的紧缩政策,从而推动了通胀的去,和经济增速的见底;同时中国1990年后期国企改革阶段,货币供应的增速不断回落,虽然政策面对于经济增速下行施加了压力,但是结构调整的过程却进行得更快。

相反,日本1990年房地产泡沫破灭经济增长中枢下移时期,由于政策的不合理,导致大量僵尸企业的存在,一方面导致了经济衰退的时间被延长,同时导致危机更为严重、持续的时间更长,使日本出现了“失去的十年”。

因此,在经济中周期调整过程中,相对偏紧的政策有利于经济由市场调配,提高要素禀赋重新分配的效率,引导经济走向新的平衡。

二季度GDP同比7.5%,延续经济衰退趋势,经济缓慢下行的态势在年内基本已经确立,以经济调整的历史经验而言,真正去杠杆的起点实际有可能意味着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底部形态,但目前而言,国内真正去杠杆仍需等待。

产业转型是本轮经济改革的重点之一,必然会出现一些具有长远发展机会的行业,根据历史经验,经济调整往往是产业结构转型的好时机。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尤其是明确了4G牌照发放时间、信息产品的优化、节能环保设施的建设、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未来发展路径,或也将成为未来资本市场的主导方向。

第4篇:能源转型路径范文

关键词:低碳化;低碳经济;发展;中原经济区;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250-02

低碳经济作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全新经济模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和有效途径。产业低碳化转型发展,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大力推进高碳产业低碳化改造与积极发展低碳新兴产业相结合,降低生产中的能源使用量、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经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研究背景

中原经济区产业基础较好,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从产业结构内部来看,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高载能产业和资源初加工型产业占据较大份额,同时这些产业也是高碳产业。据测算,2005年河南省公用电力和热力、建筑材料、固体燃料和其他能源工业、化学工业、钢铁、有色六个行业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67.17%;2010年公用电力和热力、钢铁工业、建筑材料、固体燃料和其他能源工业、有色金属、化学工业六个行业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74.08%。因此,做好高碳产业低碳化发展,是完成河南省确定的“到2015年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温室气体控制目标的关键。今后一个时期,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板块,中原经济区将处于经济加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必然呈持续增长态势,资源和环境的约束问题将更加突出。

二、国外发展路径及经验借鉴

德国的主要做法。政府制定相关法规、计划推动相关产业发展,1994年制定的《物质循环与废物管理法》,确立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1998年制订了“绿色规划”,把生态税加入到国内金融投资、工业经济界,实行相关税制改革。同时,加强政府直接投资,联合金融机构共同创立的节能专项基金。

丹麦的“卡伦堡”模式。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卡伦堡生态产业共生体系”模式,是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较为成功的路径。生态产业共生体系中的企业相辅相成、互为代谢,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通过吸收利用彼此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演化成为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既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又保护了环境。

美国的主要举措。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法律规范,规定企业对其产生的废弃物处理方面承担明确的社会责任。政府综合使用立法政策和能源政策,通过提供抵税优惠、减税政策、政府优先购买等财税政策,政府在各层次上实施推进循环经济计划,引导和激励广大企业和公众参与低碳经济的发展。

日本的主要措施。政府通过能源立法发展绿色能源,1979年颁布实施《节约能源法》,2006年制订了《新国家能源政策》,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节能技术。政府为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进行制度革新,实行碳排放交易制度、“领跑者”制度、实施节能标识制度、企业分类管理制度。

三、产业低碳化行动方向

1.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行动。一是加强电力、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重点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大力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应用,逐步建立有利于低碳产业发展的行业排放标准及低碳产品标准,有效控制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二是严格建设项目准入,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过快增长,完善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健全项目建设部门联动机制,从源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三是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产能和设备,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节能减排、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到2015年,全省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比2010年排放下降17%、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

2.低碳新兴产业提速发展行动。一是战略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行动,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推进产业低碳化发展的突出位置,把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培育成为先导产业,促进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打造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二是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行动,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以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等高成长业,培育发展健康服务业、教育培训产业、商务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房地产业、商贸流通业等传统支柱服务业,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3.低碳产业示范区建设行动。一是以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为龙头,发展多式联运,建设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建设绿色智慧航空都市,以点带面率先突破,全力打造全省低碳产业示范区。二是着力推动低碳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打造一批低碳产业示范园区。三是结合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发展要求,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推进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共享资源,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能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一批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示范园区。

四、政策措施建议

1.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差别化、分类指导的产业低碳化发展区域政策。综合运用产业、财税、金融、价格等多种政策手段,发挥产业低碳化发展政策的协同作用,构建有利于促进产业低碳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地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鼓励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制定低碳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办法,建立政府低碳采购政策,有效增加绿色低碳产品市场需求,引导企业生产方向和公众消费方向;规范地方投资管理政策,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内容中增加碳排放评估内容;创新金融政策,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信贷;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2.增强资金保障。加大促进产业低碳化发展的资金投入,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河南发展“低碳经济”和资源开发保护的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充分利用国家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新能源建设基金,开展有关产业低碳化发展相关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整合省内相关资金,用于支持产业低碳化发展基础研究,保障产业低碳化发展工作的开展。灵活运用投资补助、贴息等引导性资金,大力吸引社会各界资金进入低碳经济领域,引导并带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河南低碳经济建设。积极拓展利用外资渠道,大力争取国外援助和政府优惠贷款。

3.提高科技支撑。结合河南省产业低碳化发展重大技术需求,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重点开展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低温余热能量转换器、新型节能换热器、节能电机等装备研发,开展提高能源梯级综合利用水平和资源利用率技术研发。采用实施节能低碳技术示范项目等方式,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加快推进低碳技术产业化、低碳产业规模化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4.探索开展碳排放交易。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定期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系统。开展重点排放企业(单位)碳排放报告与核证工作。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明确试点的基本规则,制定相应政策和管理办法,研究提出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方案,在试点地区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登记注册系统、交易平台和监管核证制度,逐步形成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参考文献:

[1] 戴海龙.低碳产业及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途径[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8):62-64.

[2] 谷立霞,王贤.基于全要素协同的高碳产业低碳化创新系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2):77-80.

[3] 罗洁,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低碳化研究[J].生态经济,2012,(3):109-112.

[4] 伍华佳.上海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路径研究[J].科学发展,2012,(5):15-17.

[5] 姚宇,韩翠翠.陕西省工业产业低碳化影响因素分析[J].西部经济,2010,(20):22-23.

[6] 贵阳市工信委.贵阳市产业低碳化转型路径[J].中国经贸导刊,2012,(2):28-30.

[7]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指导意见[EB/OL].http:///zwgk/system/2014/01/12/

010446097.shtml.

Research on Low-Carbon Economy in Central Economic Region

REN Jie1,XU Xia-nan2,SONG Li-sheng1

(1.Institute of Geography,Henan Academy of Sciences,Zhengzhou 450052,China;

2.Hen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enter,Zhengzhou 450050,China)

第5篇:能源转型路径范文

关键词:苏南地区;县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江阴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经历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过程,总体上进入到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业经济一般在地区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均超过50%,成为地区的主导经济力量[1~2]。其中,以苏南地区为代表的县域经济更是成为我国工业经济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支柱产业发展、企业自主创新、规模企业培育、资本经营、发展载体构建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3~5]。但是,在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地区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劳动力的严重透支,资源要素的瓶颈制约对这些地区的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越发显著,传统的低成本、高消耗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6]。迫切需要在下一轮经济发展过程中率先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推动产业价值链从底部向两端攀升,不断地攀升全球价值链和提升自己的国际分工地位[7]。

江阴北滨长江,南近太湖,距上海178km、南京193km,地处苏锡常“金三角”的几何中心位置,是长江下游集水、公、铁于一体,江、河、湖、海联运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2012年,江阴市实现GDP 2535.38亿元,人均GDP(按户籍人口算)为20.75万元。江阴在全国1/10000的土地上,以1/1000的人口,创造了1/250的地区生产总值,1/300的财政收入,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连续八年名列第一。

二、江阴市工业经济发展特征及转型升级迫切性

1.工业经济发展特征

江阴市作为我国“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在经历了乡镇企业改制的阵痛后,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工业经济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工业经济支柱地位突出。江阴作为全国百强县之首,从2001年到2012年的12年间,三次产业结构中二产占GDP比重从59.34%调整为56.95%,十年来仅下降2.39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934.36亿元上升为2012年的6460.99亿元,12年内翻了三番多。此外,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企业装备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江阴市的工业经济效益和质量逐年提高,产业发展正悄然转型。

企业“橄榄型”分布特征显著。江阴地区规模经济发展基础较好,企业发展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橄榄型”分布特征,大中型企业数量相对较多。截止到2012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6003.0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高达92.91%。从企业的规模化分布来看,江阴市亿元以上大型企业较多,其中华西村、新长江实业、兴澄特钢、三房巷集团、阳光集团、海澜集团、澄星实业、新扬子船厂等8家企业集团营业收入超200亿元,西城三联、法尔胜集团、双良集团、华宏实业、利电能源等5家企业集团营业收入超100亿元,5家企业超50亿元,8家企业超30亿元,14家企业超20亿元,25家企业超10亿元[7]。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江阴作为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城市,一直以来较为重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公共研发体系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支撑着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到2012年底,全市近70%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均设置了研发机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接近3%的平均水平。其中省级以上创新研发机构超过100家;建成“三创”载体面积200多万m2,一批“530”项目注册落户在高新技术创业园、百桥生物科技园、临港新城软件科技园等三创载体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带动了地区技术改造投资力度的加大,技改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从2005年的68.3%上升到2012年的75%,7年内上升了6个百分点。

产业空间多极化布局。除了中心区域内开发区以外,个别骨干企业分布在诸如周庄、华士、新桥等工业经济较好的乡镇,形成了独特的工业经济板块。比较典型的是,2012年,华士镇亿元以上企业超过90家,工业总产值超过900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10%。从空间上看,除澄南六镇以生态功能性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以外,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首的中心区域、以临江区域四镇形成的临港新城开发区以及周庄、华士、新桥形成的澄东片区工业经济总量基本持平,分别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20%左右,形成“三足鼎立”、特色产业功能布局的局面。

2.转型升级现实需求

作为我国百强县之首,30多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业经济一度成为推动江阴市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环境要素的倒逼,迫切需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率先发展的大框架下,加快推进江阴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总体而言,促使江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主导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相对偏重。到2012年底,江阴市传统的纺织、冶金、化工三个行业比重超过60%,轻重工业比接近0.5,以科技为内涵的深加工、精加工和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地位尚未确立。

二是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江阴制造业大多以原材料加工和中间产品生产为主,产业链中的延伸产品(设备)及其制造企业数量偏少、规模不大,后道产品结构不完善,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偏弱,一些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矛盾相对较为突出。

三是资源要素依赖偏紧。多年来,江阴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于大量增加劳动力和资源投入,大量消耗土地资源和矿物资源。资源消耗和能耗水平居高不下,导致全市单位GDP能耗、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水耗等指标均高于无锡和全省平均水平。

三、江阴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和路径

1.宏观层面转型升级路径

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江阴市作为百强县之首,需要在工业企业中分离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贸易营销、信息和商务服务等服务环节,形成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产前、产中、产后完整的生产服务体系,提升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适当将区域内诸如冶金、纺织等位于价值链低端的生产线(华西村的冶金、周庄的纺织)转移出去,转型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业,将江阴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总部经济”基地之一,形成专业生产服务对工业经济的配套支撑,突出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强化市域工业经济的集约化布局。构建“一城两翼”的空间布局框架。“一城”主要指中心城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都市经济为特征的城市经济产业,工业实施“退城进园”策略,不再扩展工业用地空间。“两翼”分别指临港新城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新城依托港口岸线资源,打造以新能源、新材料、机械装备、现代物流为特色的四个千亿级产业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则依托现有IT、生物医药产业基础,打造全市新兴产业发展高地,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2.中观层面转型升级路径

全面调整优化工业经济结构。一是加快发展新兴主导产业,壮大以光伏、风电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以工程机械装备、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成套装备及其配套产业为主要特色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以石化新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等产业。二是集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培育发展以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生物芯片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以新传感器产业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及具有江阴特色和地域特征的文化创意产业。同时,通过淘汰一批、重组一批、转移一批的方式,降低冶金、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的发展规模,提高其发展质量,从整体上改变江阴市工业经济的轻重比。

推进产业“两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一是在全市着力推进示范和试点企业建设,加大企业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加快信息化重点项目实施,形成示范推进,典型引路,服务支持的发展模式;二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生产、研发技术的紧密结合,不断突破自动化关键技术、工业控制自动化关键技术等,努力提高江阴钢铁、机械、纺织、能源及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骨干企业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管理生产周期,提高劳动效率和企业综合竞争力,有效推进信息化与生产制造业高度融合。

3.微观层面转型升级路径

带动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攀升。传统的“两头在外、中间产品多、缺乏核心技术”的产业特征决定了江阴需要依托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以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并实现产业化为主要内容,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在此基础上,对现有传统产业进行根本性改造提升,突破和掌握关键性技术,实现从中间产品向高端产品、终端产品延伸。在产业产品转型升级过程中,实现产业价值链的攀升。

培育开发制造业的自主品牌。苏南的工业经济已经实现了规模的扩张,未来要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这就要求江阴必须注重培育积极实施品牌战略,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手段,着力抓好品牌设计、传播、提升、推广等工作,推动更多江阴的名牌产品向中国名牌、世界名牌跃升;通过品牌效应,改变目前制造业仅仅位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制造、加工、装配环节的现状;通过加强品牌创建服务,积极引导、鼓励具有名牌产品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拥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

四、结论与展望

苏南地区县级城市总体上均经历过苏南模式的发展,乡镇企业曾经是工业经济的主力军。总体上,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基础、具有较大的经济总量、一定数量的骨干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限制因素主要表现为资源要素制约显著、高端人才短缺、产业结构相对偏重,产品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以加工制造为主,缺乏核心竞争力。江阴市是我国县域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除以资本运营见长的“江阴板块”具有特殊性以外,其它经济特征在苏南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属于超前步入到工业化后期甚至后工业化阶段的县级城市,具备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各项要素支撑。文章以江阴市为例,提出了下一阶段该地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和主要路径,可以为苏南地区第一梯队如张家港、常熟,第二梯队吴江、宜兴以及第三梯队溧阳、金坛等城市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俞立中,郁鸿胜.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战略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王洪庆,朱荣林.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关键: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互动[J].长江流域与环境,2005,14(01):1-5.

[3]顾松年.苏南模式创新发展和苏南经济转型升级――30年改革开放带来苏锡常发展的历史性跨越[J].现代经济探讨,2009,1:20-25.

[4]张震.苏南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J].现代经济探讨,2005,11:19-22.

[5]宋林飞.“苏南模式”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J].江海学刊,2001,3:3-10.

第6篇:能源转型路径范文

一、资源型城镇转型的基本原则

(一)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经济发展应当遵循“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几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我国的资源型城镇走的是掠夺式开发道路,对于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缺乏认识,现阶段往往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整个生态系统也呈不可持续的恶化趋势。因此在其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于生态系统和剩余资源的保护,同时通过科技手段来节约能源消耗并寻找新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发展的长期化和健康化。

(二)环境友好原则

环境友好是指在不对生态环境产生破环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是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构建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

资源型城镇在开发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往往对于矿业开采所产生的三废(废水、废渣、废气)随意处置,只注重产品产量,导致现阶段环境状况十分恶劣。所以,转型发展绝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三)柔性改造原则

柔性改造是相对于资源型城镇长期所表现出的“刚性”而言。我国的资源型城镇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体制和历史沉淀的原因使得其表现出劳动关系和工资的刚性。同时很多行政体系和人员思想上也表现出刚性,既得利益者为了保证其从现阶段体制中所带来的好处,往往极力回避改造。资源型城镇的改造如果是强制改造,往往会与刚性的经济和社会体制造成尖锐摩擦,产生预想不到的社会后果。如果先从观念上软化原先的“刚性”理念,然后再通过经济诱导,使得企业及员工能够自发改造,则可获得更好的效果。

(四)中央援助 地方引导 企业主体原则

资源型城镇大多在我国工业化初期大力发展重工业的背景下形成,长期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价格压制,处于完全输出的被动地位,并未给当地的发展留下资金积累,因此现阶段中央政府有责任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援助,来帮助其完成转型。

资源型城镇所处的地理位置通常比较偏远,交通蔽塞,信息不畅,完全依靠市场来完成资源配置,容易产生 “市场失灵”现象。因此,需要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引导转型。

虽然转型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作用,但就整体而言,政府只是起推动作用,企业才是转型的真正主体。作为市场参与者的企业比政府更能感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二、资源型城镇转型的基本路径

(一)针对衰退产业的改造路径

资源型城镇中的衰退产业通常是以资源开发及初级原材料加工输出为主的第二产业企业。他们曾占据着城镇GDP的绝大部分,集中了大量的就业人口,是原先城镇中绝对的经济支柱。

衰退产业的改造可以依循以下三条路径。其一是通过扩展产业向下游发展,对于初级资源产品进行深度的二次加工,提高资源利用度,促进产业的多元化和高层次化。举例来说,原来的石油产业可以扩充到化工行业,煤炭产业可以扩充到发电业,林业产业可以扩充到家具行业等。

其二是引进关联产业,实现和当前资源产业的对接,逐步吸收衰退产业的劳动力和资本积累。如对于煤炭资源城镇,可通过引入高耗能行业,和煤炭发电形成对接,协同发展,并接纳衰退产业所释放出来的多余劳动力和闲置厂房等资源设备。

其三是提高衰退产业中的科技含量,通过更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损耗;同时通过科技手段对采矿所产生的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和废旧金属等进行再度利用,变废为宝减少污染。

(二)针对新产业的选择路径

新产业的选择是整个资源型城镇转型过程的核心步骤,直接决定未来整个城镇的发展势头。新产业的选择既可以从已有的产业中来进行培育发展,也可以采取空降模式。

接续产业的选择需要考虑很多关联因素。新产业的选择基准有很多,大体上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科技含量高,代表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符合经济大环境的发展需求,使得城镇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主动;第二是产业关联度高。赫希曼提出了产业关联效应的概念,指出落后国家或地区应当首先发展关联程度较大的产业,这些产业一旦发展之后,会通过前后悬带动效应,拉动其他产业发展;第三是城镇一定要有发展新产业的区位比较优势,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城镇发展该产业可以用较低的机会成本;第四是高需求收入弹性,即在价格不变条件下,随着收入增高所引起的需求增高比例。市场经济下,决定产业规模的往往是社会需求,因此,有较高需求收入弹性的产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

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理想产业往往较难寻得。因此,在产业选择上往往要通过数学方法,把各方面因素量化考量,选取相对较为适合的产业。

(三)针对社会民生问题的解决路径

很多资源型城镇由于资源开采行业的萎缩,催生出大量失业人口。这些失业人口呈现出绝对数量大、下岗时间统一,就业结构单一,文化素质偏低等特点。同时,资源型城镇还存在大量的国企冗员这些 “隐性”失业人口。

失业人口问题的解决,大致上可以遵循以下几条路径。

首先,要在思想上改造这些失业人口,让他们明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锅饭已不再适应现今社会,绝不能一味依赖国家救济,需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努力寻找再就业机会。

其次,政府需要根据产业转型的需要,结合其文化素质较低的特点,通过提供免费或收费低廉的就业培训,将其改造为新产业需求的就业人才或是服务于新主导产业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并在用人企业和劳动力人口之间建立交流桥梁,把失业劳动力整合进新产业的转型发展之中。

最后,鼓励失业人口劳务输出。劳务输出主要针对3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他们没有家庭负担,身体健康,思想上也较容易接受新观点和新事物。鼓励他们前往周边经济发达地区或其他新兴矿区从事相关生产劳动。

(四)针对资金问题的扶持路径

由于资源型城镇的大型资源企业直属中央部委或省,大量的财政收入均直接上缴中央,地方财政留成少,难以积累充足的资金来作为转型的前期投入。因此,资源型城镇需要在财政、金融和税收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在财政方面,对于大力发展的新产业,需要中央政府建立专项财政资金,严格把关控制确保资金落实在新产业的开发培育上;提高政府对于矿区产业的财政转移支付,提高补偿比例,重点是针对矿区社会民生的转移支付,解决矿区的历史遗留问题;同时建立专项改造基金改善矿区的基础设施,为招商引资和接续产业的开发打下基础。

在金融方面,需要央行给予政策倾斜,通过降息贴息等手段扩大资源型城镇的信贷规模;推进地方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重组,扶持民营资本参与到金融机构中来,拉动民营经济活力;在金融审核方面,降低资源型城镇中企业发行债券和股票等筹资金融手段的难度,帮助企业获得民间融资。

在税收方面,改革原有矿业资源税的税收政策,使得矿业企业在生产过程的所得利润分配地方能得到更多的比例;同时针对新兴产业制定引导型税收政策,通过所得税优惠减免,吸引企业入驻;可以考虑把企业环境治理的资金抵消税款来鼓励企业维护矿区环境。

(五)针对软环境的改造路径

软环境指的是物质条件以外的所有环境因素的总和,其中包括政策、文化、制度、法律和思想观念等方面。软环境的好坏对于城市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对于生产要素具有吸附力、协调力和组织力。

软环境的改造,首先要改造的就是政务效率,政策法规尽量予以公开,确保政策执行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从而给予外来投资者注资信心。减少不必要的繁文缛节,提高企业运转效率,降低企业行政成本。

其次是司法环境的改造,对于企业随意排放污染物的现象需要严格监督,加大打击力度。建立市民举报电话,给予每一个普通市民监督权。同时提高新闻曝光度,给予新闻记者更多的采访自由,通过媒体来监控矿业企业的违法违规。

第三是通过优秀的人文环境来吸引高科技人才。文化是一个城市真正的核心。现阶段高端人才看重的不只是薪水和福利,他们也看重发挥的平台和文化的认同感。良好的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认可的城市文化,对于转型需要的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都有重要的吸引力。

三、不同模式资源型城镇转型的路径案例

由于资源型城镇在规模大小和区位条件存在很多不同,所以,对于不同类型有不同类型的具体转型路径。常见的转型模式有产业空降、产业延伸和产业更新等。转型中只有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才能获得良好的转型效果。本文将以几个国内外典型的资源型枯竭城市的转型案例,来分析不同类型城市的转型选择。

(一)美国休斯敦——空降产业模式

休斯敦是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南、墨西哥湾平原上部,曾被誉为“世界油都”。然而在上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油价的下跌和美国大萧条等多重外部因素,休斯敦开始谋求产业转移发展。

休斯敦是个规模庞大的资源型城镇,搬迁弃城或者长距离通勤等方法明显不适合。因此,寻求新的发展产业才是适合之路。考虑到休斯敦地处墨西哥湾深处,周围缺少其他大型城市形成协同发展,因此采取了空降产业的发展模式。

1961年,休斯敦通过竞争获胜而得到的NASA航天中心为核心所带动的航天科技产业。NASA的落户使得休斯敦能够获得年预算经费高达40亿美元的预算,城市的转型得到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以航天科技产业为主导,拉动了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精密仪器和军事工业的发展。

同时,休斯敦为避免单一的主导产业结构,在当地商会的支持下,植入了生物医药研究、研发实验室、工具器械、信息设备、人体器官化学、金属加工研究、办公室设备和计算机、发动机和建筑设备、油气运输设备这九大产业,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休斯敦地区的30多所大学和200多所学校在转型过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它们为经济转型提供了充足的高端人才和大批行业所需蓝领技工。这些机构还与企业深度合作,根据市场需求研发相应的实用技术,帮助企业保持科技优势竞争力。

另外,在休斯敦转型的过程中,由投资商、开发商、律师等所组成的商界精英起到了重大作用。他们不光主导了九大新兴产业的崛起,还积极外联,依靠自身的商业资源和影响力帮助政府吸引外资注入,加速产业转型。

(二)澳大利亚珀斯——长距离通勤模式

珀斯市位于澳洲大陆的西南角,拥有铁矿石、铝、黄金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铁矿石最为可观,占世界产量的15%,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36%。

珀斯市选择长距离通勤模式作为产业转型的路径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西澳大利亚州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区域,面积250万平方公里,7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首府珀斯。其他广袤的区域虽然有丰富的资源,但受区位和环境的制约,并不适合大规模开采。而使用长距离通勤模式使得矿业工人只在荒野进行工作,平时仍可以回到城市进行生活娱乐。霍顿对这种模式进行研究后指出,这种方式对于社会整体而言是利大于弊。节约了城镇的建设费用,也增加了矿业开采决策的灵活性,同时雇员不必背井离乡,这也使员工招募更加容易。

珀斯市也采取了另外一些路径来实现城市的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型,首先是积极建立高新产业,保护环境的同时改善交通和通讯条件。第二是引进技术,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第三是打开门户,加强和亚太各地区的经济合作,成为澳洲大陆和亚洲国家交流的纽带,融入大的一体化区域经济体中,避免成为经济孤岛。

(三)德国鲁尔区——产业延伸模式

德国鲁尔区曾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最重要的资源工业基地之一,该区有着非常丰富的煤炭资源。二战以后,德国以其生产的原材料作为工业复兴的发动机,成就了“德国奇迹”。然而在二十世纪50年代后的煤业危机和钢铁危机,曝露出了鲁尔区单一工业结构的弊端,鲁尔区开始出现经济衰落,并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鲁尔区是一个工业大区,人口众多,规模齐全,并且拥有相当便利的交通条件,其处于东西欧交流的“圣路”之上,境内拥有莱茵、鲁尔等众多水运河流,和荷兰的鹿特丹港紧密相连,其本身也处于欧洲“金三角”之中。根据这些条件,鲁尔区选择了产业延伸的 经济转型模式。

鲁尔区的延伸产业,主要是石油化学工业和汽车工业,利用煤炭业的能源优势和整治后的资源,通过至荷兰鹿特丹的输油管道,调整了产业结构。鲁尔区还推行工业遗产旅游,保留少量原有设施,帮助游客模拟生产和矿工生活,吸引那些对于工业文化有兴趣的人。另外还大力培养以服装、啤酒业为代表的快速消费品行业和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使得产业结构多元化。

对于衰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鲁尔区积极提供帮助,通过培训提供二次就业机会。对于参加培训的劳动力直接给予两个以上的职业介绍,并提供培训津贴,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培训。同时对于失业工人给予每人每月800马克的失业保险,保证了矿区的社会稳定。

(四)焦作——产业更新模式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一个因为煤矿而兴起的城市,曾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然而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步枯竭,焦作市的经济发展在20世纪末陷入困境之中,开采成本提高,煤价下跌,许多矿业企业都陷入到严重亏损之中。

焦作市城市规模并不是十分巨大,且地处中原,和郑州、洛阳两个中部大型城市互为依靠,因此焦作市政府根据自身区位比较优势,选择了产业更新的转型模式。

焦作市本身缺乏名山大川,也非历史文化名城,但通过旅游形象的整合,塑造出“焦作山水”和“云台山”两个品牌,结合太极拳故里和女娲补天地等旅游资源,重点开发山水峡谷景观和中心城区休闲娱乐两大景观。打出自身品牌效应,吸引了区域范围内大批旅游人群。

在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方面,焦作市通过社会资本的引入巧妙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焦作市通过引入外资企业和争取国债和国家贷款的方式修建高速公路,打通游客进入通道;通过卖企业经营权,用股权换投资,解决了燃气公司、自然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资金问题。

第7篇:能源转型路径范文

关键词:浙江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环境管制

浙江省经济过去的发展主要都是依靠传统产业经济的发展,由于传统产业是以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造成了高污染、利用率低,最终导致传统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我国提倡绿色经济发展,浙江经济也逐渐重视探究绿色发展以及环境管制的路径,此外,浙江省不仅加快改造了传统产业,发展了高效的生态农业,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了农业的生产能力,而且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通过研发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循环经济,确保浙江经济的绿色发展以及环境管制的路径高效实施。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浙江经济的绿色发展和环境管制的提升路径,结合不同的路径使浙江经济绿色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

一、浙江经济绿色发展的提升路径分析

1.循环经济

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对浙江经济的绿色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浙江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就是一个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浙江的生态工业园区利用清洁生产、废物交换、资源循环使用等方法,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能够落实国家所提倡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

循环经济是浙江经济多种效益的统一,也是浙江经济绿色发展的一种路径,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指在某一区域内企业以资源利用为纽带,形成的一种新型企业联盟。这种路径是将上一个产业排放的污染物作为下一个产业的原料,把市场、资源以及技术链接起来,以保证资源在某个区域范围内实现循环利用,最终能够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共赢局面。

然而,浙江生态工业园区依然存在一些需要提升解决的问题,工业园区主要是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采取的措施,但是由于人们过分强调经济发展的速度,导致了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以及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等问题,浙江的部分开发区对产业的定位不够清晰,在引进项目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随意安排用地,没有明确产业的定位和产业的空间布局等。因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对循环经济的提升路径给予分析。

(1)政府应当加强政策的引导,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个地区的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现有的经济条件和资源,而且也取决于相关合理的产业政策;需要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以及政府提出政策的正确引导。

(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主导产业

加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低污染、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经济,坚持用政策、规划对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升主导产业的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与此同时,通过规模经济与循环经济之间的产业重组,使各个企业之间形成一个系统,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3)建立信息平台,完善服务体系

大力开展关于循环经济的咨询服务,向企业提品市场信息,加强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保障循环经济的发展,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以及具有权威性的信息网络,提高资源利用水平、资源节约、再生产水平以及排放物无污染的水平。

通过以上合理化建议,使得浙江经济绿色发展中循环经济的路径得以提升,使循环经济系统更加完善,通过不断推出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循环经济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

2.低碳经济

近年来,浙江省的能源消费结构主要是以煤炭为主,而天然气的使用以及电力的使用仅占很小的比例,虽然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煤炭的比重在进一步的下降,煤炭的使用使资源的利用率低,并且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环境。目前,浙江省的经济正在处于战略转型期,但是同时也要面临全球变暖,高碳能源的消耗等环境问题,浙江省要发展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因此,必须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新技术,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促进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把污染物减少到最低。

为了实现浙江经济的绿色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绿色发展的另一条有效路径,结合浙江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对低碳经济的发展给予分析,并且提出能够提升该路径实施的合理化建议。为了实现浙江的低碳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发展浙江省的低碳产业,大力开发低碳技术,从而能够减少碳的排放。

但是如何进一步提升发展浙江省的低碳经济路径,就需要对浙江经济的产业结构做出调整,不断创新,在推出技术创新时,应当以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便于收集存储等特点进行研究开发。与此同时,浙江省的政府应当限制高碳行业的发展,提倡低碳行业,对产业结构做出调整,减少碳的排放。在建设低碳城市中,多植树造林,扩大绿地面积,利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从而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政府也要制定出相应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完善环境法律体系,设立碳排放的标准,对于低碳行业给予一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最后,通过制定低碳行业的发展布局及实施的战略,浙江经济的绿色发展必将越走越好。

二、浙江经济环境管制的提升路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浙江经济的高速发展,基于浙江省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以及存在环境管制中的一些问题,由于政府在环境管制中缺少内在动力,以及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完善,缺少环境管制的外在压力,因此,浙江经济的环境管制不合格的问题比较严重,造成污染物乱排放,注重经济效益,忽略环境保护,给全省造成环境压力。

以下对环境管制的提升路径进行分析,就目前浙江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情况,环境管制对于浙江经济的绿色发展依然是最有效的措施,也是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技术创新的有力保障。

1.完善浙江经济环境管制的法律体系

法律是环境管制的依据,浙江经济的环境法律体系依然存在缺陷,因此,浙江省政府应当加强对环境管制相关法律的制定,从法律的角度调整相应的激励机制,将环境问责制度载入法律,通过制度限制政府不正当的干预行为等,以法律保障环境。

2.完善浙江环境管制的组织

完善环境管制法律体系的同时,也要有相应的管制组织机构去执行环境管制政策,这些组织机构应当具备统一行政职权以及独立地位,不断加强浙江各级环境部门的执法地位,从而保证环境管制的效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浙江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浙江省越来越重视经济的绿色发展以及环境管制,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浙江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对不同路径的提升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又分析了环境管制对浙江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浙江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实现节能减排,加快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开发,完善环境管制的法律法规体系等,最终能够加快浙江经济的绿色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伟丽,方浪.环境管制对中国污染密集型行业企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7).

[2]郭宪,谢剑波.消费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兼论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我国消费税改革[J].财会研究,2012(23).

第8篇:能源转型路径范文

关键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战略选择;发展路径

1研究基础

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涵与特征、形成机制与演化路径、影响与制约因素、发展模式与产业政策等方面。

1.1内涵与特征

姜秉国(2011)指出“外部经济”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的内涵特征,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关联性、政治性以及高新科技性、发展潜力性、成长不确定性,主要包括海洋新能源产业、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海洋生物产业、海洋环境产业和深海矿产产业等六大海洋产业门类。于会娟(2016)认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涉及“海洋产业”“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海洋高新技术是发展基础,涉及海洋的开发、利用、保护、生产和服务,并能引导海洋经济发展。

1.2形成机制和演化路径

Feser(2000)指出产业集群效应是产业集群的形成基础,规模经济、互动式学习与技术扩散可以通过集群内的共生机制获得。Long(2011)认为随着产业集群的演化发展,企业间对环境、金融等外部依赖会随着相互合作、竞合协同发展而逐渐减弱。李晓璇(2016)分析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辐射效应、协同效应、累积效应和适应性预期效应等原理。

1.3影响与制约因素

Karyn&Cathal(2013)进行了实地调研后发现资金支持与政策保障是影响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孙加韬(2010)指出科技水平、高端制造、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不足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赵楠(2018)以海洋生物产业集群发展为例,指出引导措施、激励体系、公共服务是主要的运行掣肘。

1.4发展模式与产业政策

Schot(2007)等认为可通过突破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建立技术生态位。张玉强(2014)通过广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型实证分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现实问题。张艺(2019)采取文献计量和基础研究竞争力指数分析各国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研究领域的竞争态势,明晰国内与海洋科技强国发展中的差距。基于上述研究基础,现有研究关注点多在于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单个产业发展情况,相关研究缺乏相对有效的地方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路径研究和科学的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体系,更缺少针对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实践性探索,而这对于促进高度产业关联、较高成长性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建设显然不够。因此,文章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进行进一步探讨,为沿海地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借鉴,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2问题分析

湛江市是中国海岸线最长城市,海洋经济规模连续十几年居广东省内前列,拥有较强的海洋经济发展优势。此外,湛江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包括北部湾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等,但当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显现出的新常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够

湛江市拥有国内比较稀缺的鲎试剂等海洋生物和医药产业;在海洋多糖与海洋多肽利用、虾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面向海洋的产业招商成效明显,与德国巴斯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液化空气集团、华侨城集团、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中交集团等中国和世界知名企业有战略合作协议。但传统海洋产业仍占据海洋经济大幅份额,在传统海洋产业仍占据海洋经济大幅份额的背景下,新兴技术对接传统海洋产业所形成的高端环节未成规模,高端制造模式有限,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现代产业发展不充分,优质实体企业不多,传统产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缓慢。

2.2形成了一定的先进技术,但创新驱动不够

2017年8月地方政府推行《湛江市蓝色海洋综合开发计划》,着力发展临港工业、海洋油气、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海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渔业等主要海洋产业。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应该包括新兴技术对接传统海洋产业所形成的高端环节,目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技术尚未形成以及市场结构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导致产业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低端产业占比较大,新产业还不能形成集群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本土制造能力亟待加强,涉海企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海洋新兴技术转化为全新的、现实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演化过程,也面临巨大的风险与挑战。

2.3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但集群培育程度不够

湛江三面临海,海岸线2023.6公里,2017年湛江市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18亿元,占GDP11.5%以上。2020年海洋生物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新增海洋产业省级以上新产品74项,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1%。但主要以海洋生物育种、海水健康养殖、海产品精深加工及海洋生物医药为主,总体而言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依然处于起步阶段,除了海洋生物企业外,大型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缺乏;海洋新能源、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环境产业、深海矿产产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亟待从无到有、加快发展、协同发展。

2.4有丰富的产业资源,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够

追求经济发展和海洋保护是有机统一的,湛江三面环海,海岸、海岛、海湾资源丰富,海岸线总长2043.5公里(其中大陆岸线1243.7公里,岛屿岸线799.8公里),占广东省的35.4%、全国的6.4%。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和个数均居广东省首位,是湛江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得天独厚的优势。从目前湛江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看,海洋生态发展方面亟待加强,在规模上需要实现有效合理控制,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形成;节能降耗、污染防治压力还比较大。

3战略路径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既涉及单个海洋产业集群的价值联结、海洋资源跨行业配置,又涉及市场一体化、产业及环境的公共治理,以及产业布局创新、技术创新、研发转化、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等诸多环节,更需要合理的产业结构、有效的产业集群培育路径、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系统和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

3.1技术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作为创新导向型产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海洋新兴技术创新成果为起点,形成产业规模经济,最终确立以海洋新兴技术产业为特征的技术经济范式。强调的首先是突破性技术创新产业化的结果,突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新性和非继承性。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以一体化发展为导向,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海洋产业结构和层次,提高海洋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其次,产业链协同创新、产业孵化集聚创新值得进一步关注,高端化、高质化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具有战略价值,以此形成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再次,将技术要素与其它生产要素相结合,在市场需求、政府行为等因素的促进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规模化生产。因此,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上,既要大力推进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高起点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又要让传统海洋产业成为孕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坚实基础,并借助新兴产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形成对传统海洋产业的渗透,从而带动传统海洋产业的革新与嬗变。这一过程的关键是促进海洋新兴技术从技术供给方向传统海洋企业转移,如海洋生物育种与健康养殖业就是传统海洋渔业高新技术化的结果。通过技术的渗透和适应性创新,提高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从而形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3.2培育路径多样化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其技术与产业的融合过程,即集群培育路径应该多样化,要根据具体的技术、市场条件选择合适路径。首先,通过产业的关联性和技术的先进性实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外部性。其次,通过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将创新型企业的领先技术水平逐渐传导给从事相关性业务的企业,从而带动其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再次,通过经济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技术升级,将创新型企业的核心技术、核心业务,与最优配套企业共同构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扩展到整个海洋经济领域时,以带来海洋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特别是要围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对标世界最先进水平,开展前沿先导技术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系统梳理集群的突出短板与弱项,实施短板突破计划,推进集群内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3.3完善的政策体系

逻辑层面的政策过程是指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的过程,也包括培育政策、保障政策、纵向体系和横向体系,形成动态循环系统。主要的培育政策应支撑重点项目选择、关键技术攻关、市场化、社会化,产业扩张、产业链整合、产业优化和转型升级,从而形成产业的规模化和社会化等产业发展需要。相关的保障政策应涵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财税政策、人才政策、金融政策,服务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构筑完善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政策体系,加强政策支撑力度。

3.4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经济发展,特别是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这一领域里,资源利用方面更应当具有超前意识,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建立海洋循环经济系统,以“减量、再利用、资源化”主线,从生产、消费源头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损害,相关企业在生产流程中就要建立一整套较为先进的生产理念,完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此外,也应该要对海岸带进行全面清理整治,改善近海水域水体质量,完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海洋资源对海洋经济发展承载力,建立科学有序的海岸带保护和利用规范。

4结语

第9篇:能源转型路径范文

>> 基于产业链的高职专业群构建研究 电力营销队伍的政工建设路径研究 “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模式下的营销专业建设探索 基于国际贸易产业链的商务英语经贸专业群的构建 基于产业链的专业群管理体系构建 对接高铁产业链建设轨道类专业群的实践探索 基于EPON技术的电力物联网的建设路径初探 电动汽车电能需求引致的电力产业链碳排放计量研究 电力安全生产保障下的行为建设路径研究 葛根资源能源化生态产业链的研究 基于DEA模型的新疆旅游产业链优化路径研究 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管理体系研究 文科高职专业群建设路径探析 基于网络的现代绿色农业产业链示范区建设的研究 基于产业链下的村镇空间联动建设规划研究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 电力勘测设计企业全产业链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生态位的移动商务产业链研究 基于跨境电商产业链的外贸电商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保障制度建设路径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基于电力产业链的能源电力专业群建设路径研究 基于电力产业链的能源电力专业群建设路径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王钊")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能源电力专业群建设要以区域经济发展和电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为导向,以重点建设专业为核心,加强专业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以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师团队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湖南区域经济和电力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能源电力专业群 电力产业链 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056-03

为了进一步调整改造专业布局,实现专业建设资源集聚和优化,提高专业服务产业能力,2014年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电力行业特点,面向电力生产、电力供应产业链,选择以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为核心,重点投入优先建设能源电力特色专业群,对接提升电力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以能源动力专业群建设路径为例对专业群建设路径进行探讨分析。

一 结合区域经济和电力行业背景进行专业群人才需求分析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湖南区域经济虽然受到一定影响,但全省GDP总量仍保持10%以上的增速,人均GDP排名位于全国第19位。“十二五”期间湖南省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四个湖南”、长株潭(3+5)城市群建设、加速崛起湘南、扶植发展大湘西、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随着湖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省电力工业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极大地带动了电力工业产业链(发、输、配、供、用)的人才需求。据推算,“十三五”期间湖南发电企业至少需补充火电厂集控运行、热工检测及控制技术专业人才3000人左右。据湖南省电力公司人才招聘战略计划,“十三五”期间湖南电网将补充高压输配电线路专业技能人才1000人左右,供用电技术专业技能人才1500人。

二 完善“学拟实操、场厂交替”工学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依托行业、服务行业;对接企业、提升企业”的办学定位,依托电力行业,扩大电力企业参与学院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开展与省内电力企业的战略合作,实施专业共建、基地共享、人才共育,拓展专业教学空间和学生学习空间,创新并完善“学拟实操、场厂交替”工学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专业群特点,充分利用校建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推行“学习情境与工作情景、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相融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利用校内实训基地,通过“移植”电力企业电力设备检修、运行、施工、维护工作场景,引入行业标准、岗位职责、工作任务,“模拟”岗位工作全过程,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教学,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利用省内各电力企业实习基地,开展企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让学生了解工作任务,熟悉岗位职责,对接行业标准,感受真实工作环境,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采用校内学训一体与企业实际工作交替进行的分段教学组织模式,让学生边学边工作,能力螺旋式上升。

基于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建立“三元主体”(学院、企业、职教机构)的评价工作机制,从职业能力标准、职业能力实现载体和职业能力判断方法三个维度,按照岗位对接性、职业阶段性、能力发展性、评价开放性的原则,在本专业群按学年开展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实践,确定学生各阶段的能力水平。通过职业能力评价实践,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创新,指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促进学生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 优化“基础模块+专业模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采用“基础模块+专业模块”的模式构建能源电力类专业群课程体系,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课程群的建设,以实现专业群内各专业建设目标的统一性、课程结构的优化性、资源利用的共享性、资源配置的集成性、教学管理的功能性,提升学院整体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1.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构建“基础模块”

针对能源电力特色专业群,按照培养社会人的要求,突出培养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基于社会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围绕电力产品的特点,整合电力生产各环节共同必须的基本素质,建立“基础模块”。

2.围绕专业群岗位核心能力构建“专业模块”

围绕专业群对应的岗位群核心能力要求,根据各专业技术领域的不同特点,针对不同的专业(或专门化方向),以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为依据,围绕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综合本专业(或专门化方向)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构建“专业模块1”,“专业模块1”的课程全部实行行动导向教学,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另外,学生可根据专业要求、个人兴趣特长和就业需要构建在“专业模块2”内的清洁能源包和电力新技术包中对课程进行限选,主要实现按不同职业方向进行人才分流培养,以解决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岗位迁移能力问题。

3.大力推进群内共享型和专业内特色型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按照“核心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推动群体发展、群体发展拉动人才成长、人才成长带动产业提升”的原则,在“专业模块”中选取泵与风机运行与维护、汽轮机设备及检修、单元机组运行、输配电装置安装与调试、输配电装置继电保护、输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等6门课程作为群内共享型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另外,群内每个专业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在“专业模块”中选择四门核心课程加以建设,引领带动专业群课程建设。

4.基于专业群建立“分级管理、开放共享”的课程开发与管理机制

依据专业群的建设理念,专业建设与课程管理模式的调整是必须的。首先要打破以专业划分教研室的禁锢,建立专业间的联系与沟通,实现共享型课程的师资共享、课程资源共享、场地资源的共享。其次要建立课程分级开发、分级管理机制,建立学院、教务处、系部、教研室对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方向的四级管理机制。

四 大力推进开放共享型数字化教学培训资源建设

依托职教新干线,在专业群内建立20门主干课程的教学资源库,以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供师生共享;建立10门优质核心课程的虚拟实训室;建立对接现场的培训资源平台;开设双向互动型的能源电力类专业论坛。

1.建立共享的教学资源库

建立群内20门优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库、网络试题库、案例库,完善教学素材,包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供教师学生共享。

2.加强微课程和MOOC课程建设

配合学院学分制建设,在专业群基础模块中选择3门课程开展MOOC课程建设,在核心模块或方向模块内,每个专业选择3门课程开展微课课程建设,将其建成含学生参与、反馈、作业、讨论和评价于一体的网络课程。

3.建立培训资源服务平台

建立能源电力群各岗位及职业鉴定相关工种的职业资格标准、技能鉴定和培训考核题库以及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等资源,并根据企业现场要求及时更新;建立培训师资信息库。

五 强化“内外轮训,分层递进”实践教学体系

1.“内外轮训,分层递进”的三阶段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职业基本技能实训。以电厂、变电站、供电所等企业认识实习(识岗),促进学生认识电力系统主要设备、岗位职责;以钳工、电工等职业技本技能训练学生培养学生刻苦、细致的劳动态度和工作作风。

职业专项技能实训。专项能力的培养分为两层:第一层,校内拟岗实训(拟岗),在校内实训基地,模拟岗位的工作情景,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第二层,学生在校内完成拟岗实习后,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跟班实习(跟岗),进一步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标准,提高专业技能。

职业综合技能实训。在校内完成毕业设计,通过考试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再到校外顶岗实习,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为就业奠定基础。

2.确定各阶段的实训项目及内容

实训项目源于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现场调研,设置各阶段实训内容,构建或模拟现场工作环境,体现现场作业流程和岗位标准,对综合实训项目应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3.构建“提升产业、互利共赢”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采用校企合作共建方式,在现有的37个实训室基础

上,新建、改扩建11个实训室,建成对接发电、输电、供电企业生产一线的“五化”(设备现场化、生产真实化、作业标准化、功能多样化、场地开放化)综合性大型校内实训基地,构筑能源电力类专业群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平台,并确保校内实训开出率达100%。

六 打造一支“行家带头、专家施教”的电力职教团队

以热能动力设备及应用核心专业带头人为引领,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发挥专业互补、校企人才互补优势,由6名专业带头人及具有行业影响的5名现场专家组成能源电力专业群带头人队伍。

核心专业带头人通过培养,进一步掌握能源电力产业发展趋势、专业群建设方向,具有协调各专业发展方向、调动校内合作资源的能力,并具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达到省级专业带头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