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酒文化的传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材文本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01
一、重视作家背景,找到文化源头
作家所处的时代,他的生活经历是他思想形成的根基,如果抛开作家背景去介绍他的思想,作品的主题,只能是架空了作品。学生理解起来也是一知半解,并不深刻。所以,每接触新课,特别是文化名人,我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去介绍作家生平,作品的创作背景,有时也会指明方向要求学生自行搜集整理,然后再讲授作品。这样学生会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还会与作家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如在学习杜甫《登高》一诗时,讲解到杜诗风格沉郁顿挫悲慨的感情基调时,就必须了解杜甫其人其事。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的爱国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年轻时过了一段裘马轻狂的生活,天宝安史之乱后,一直漂泊不定,生活困苦,老年更是贫病交加。社会的动荡,个人遭遇的坎坷,使他悲慨满怀。所以,他的诗总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感情深沉阔大,蕴含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而他的仁者之心,儒学涵养又抑制了这喷薄欲出的悲怆,使这种情感变得的缓慢、深沉。因此,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这样介绍,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杜诗的风格。
二、在诵读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语文能使学生在读中进人意境,从中得到激发,感情产生共鸣,这是其他学科的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历代启蒙教育教学,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文字》、《弟子规》教师很少讲解,讲也是很浅显易懂,说明字义而已,着力点压在诵读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种方法很值得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借鉴,让学生下工夫朗读,整体感悟文章、语言的美妙,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我们的语言,声韵和谐,读来如金玉之声,有着其他语言没有的声韵优势。特别是古诗文大都押韵,有韵律美,意境清幽,文情并茂,这都适合张口大声诵读。优美的富有感情的声音自口中发出,传入耳朵,然后默记于心,细细体味,这一过程所获得的审美感受是其他教学手段没有办法提供的。当然,诵读教学不只是把文字读出来,还需要投入感情,用心去读,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味文字中包含的感情,从而陶冶情操,与作者产生共鸣。例如,在学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我就采用诵读教学的方法,体味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在诗的第一段前四句作者想告诉读者他有求仙的愿望,高山寻仙也有可能,并采用五、七言交错的句式,因此,诗句要读的轻快些。后四句全部是七言句,节奏整齐,要读得雄浑有力,气势贯通,以表达对天姥山的向往之情。第二段写梦境时,诵读要体现作者情感的变化。因为诗人一向爱月,视月如友,所以“送”字要读的亲切,“栗深林兮惊层巅”以下,六字句要读的舒缓,是诗人惊定时所见,四字句要两字一顿,加快读的速度,体现作者对自然神力的惊奇。七字句写仙境初开,要读得舒缓,声调要开朗,体会诗人的惊喜之情。最后一段,“安能”二字要重读,并适当延长来结束全诗,余韵无穷。
三、通过对文本内容主旨的探究体验文化精髓
为了适应考试的需要,现代的古诗文特别是古文教学,往往只讲授古文知识点,如通假字、实词、虚词、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如何把古文译成现代文的技巧等等。而对文章的内容、主旨,文章中渗透的文化内涵往往忽略掉了。这样舍本逐末的做法,是把学生培养成了会考试懂技巧的机器。而对文化的甘露一点也没有吸允到,白白浪费了许多优秀的文章。为了避免文化的浪费,我们教授学生技巧的同时,也应该对文章本身进行深入探讨,把其中的文化内涵传递给学生。如《五人墓碑记》这篇古文,如果只讲解古文知识点,只追求能准确的翻译原文,就有暴殄天物之过。教师还应该深究其文化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探究的内涵有中国人民不畏、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反抗精神;五烈士正直仗义,至死不屈的英勇;“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等。然后再展开联想,找出我国历史上与之相同的人或事。从而认识到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拥有反抗精神、不畏压迫的正义的民族,她拥有无数让她骄傲的儿女,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娱乐;体验;中原民俗文化;传承
中原地区拥有着朴素的民风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这一地区自古就被誉为中华文明摇篮和礼仪之乡,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许多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沿,积久而成了鲜明的民俗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导致传统的民俗文化由于缺乏活力,濒临消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中原民俗文化传承与中原文化的前途和命运有关,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形势有关,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发展与创新,是目前中原民俗文化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这一问题关系到中原民俗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能否增强,涉及到中原民俗文化开发和利用效能能否提升。
一、中原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并在独特的历史过程中积淀、传递、演变成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模式。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征,还具有集体性、传承性、传播性等特征,对中国民俗文化乃至民族文化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虽然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先天良好的基础和发展优势,但是目前,在中原民俗文化的发展建设中,人们过于关注的是其“外部”的价值,即中原民俗文化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反而忽视了中原民俗文化的“固有价值”,即中原民俗文化在使用中的实际价值和精神力。由于保护不善、盲目商业化等因素,使得中原民俗文化濒临消亡的种类愈来愈多,事实上,遏制这一现状继续发展的唯一方法,需要创新的思路和策略,树立一个“内在价值”的新概念,以实现中原民俗文化的自然传承与永续发展。
二、中原民俗文化的发展优势
了解中原民俗文化的价值与优势,关系到中原民俗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中原文化的前途命运。因此,有必要对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的优劣进行界定,理清中原民俗文化的价值分类,从而理清中原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1.优秀的中原民俗文化。展现中原人民品质和智慧的民间文学,如花木兰传说、神话、大禹神话等;至今仍在全国广为流传的民间美术工艺,如朱仙镇木版年画、沐京灯笼张、卢氏县民间剪纸、汴绣工艺等;独具中原特色的传统戏剧和曲艺,如豫剧、越调、灵宝皮影戏、河南坠子、洛阳河洛大鼓等;精益求精的民间传统技艺,如禹州钧瓷烧制技艺、洛阳唐三彩烧制技艺等;技艺精湛的传统医术,如洛阳正骨、中医针灸等;享誉海内外的功夫文化,如少林功夫、温县太极拳、漯河心意六合拳等。2.庸俗的中原民俗文化。集中体现在各类封建残余思想,如信奉“三纲五常”、认同男尊女卑观等;各种迷信活动,如迷信鬼神、相信天命观、信仰宿命论、巫术等。理清了中原民俗文化的价值分类,也就明晰了中原民俗文化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毋庸置疑,我们要大力传承、发展中原民俗文化中的优势元素,积极改造中原民俗文化中的不足项目,依法取缔庸俗中原民俗文化,将中原民俗文化的优势最大化的体现出来,充分发挥中原民俗文化在文化强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三、中原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中娱乐化体验的必要性
体验式娱乐主要是满足人的“体验需求”,它的核心是在消费过程中产生愉悦、难忘、酷等等体验,例如目前国内出现的“飞行体验中心”、“职业体验馆”、“4D电影”等即为这一类型的产物。因此,将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娱乐化体验相融合,在市场中加入娱乐元素,对中原民间文化发展具有创新的意义。首先,娱乐化体验是近年来市场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是一种崭新的传播与营销理论,体验式营销为娱乐化传播提供可以参考的营销框架,娱乐化传播则归纳了所有的娱乐元素与消费者的娱乐心理,将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最前沿的市场体验模式相结合,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有探索和研究的价值需求。其次,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逛个超市、看个电视就能满足的状态,中原民俗文化要想在发展的潮流中不被时代淹没,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用现代化的传播观念、传播方式进行传承,而娱乐化体验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将这些宝贵的民俗文化以高科技的手段加以包装,使得人们在享受体验式娱乐项目的同时,愉悦的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实现传承的这一过程。最后,民俗文化有其特殊的性质、文化、历史等因素限制,使得娱乐化体验模式在民俗文化中的应用具备其他行业所不具备的特征。以满足大众娱乐心理及娱乐需求为前提,发掘民俗文化的娱乐功能,是迎合大众娱乐的天性。用娱乐体验的方式为民俗文化注入活力,能够吸引大众的关注和主动参与,为尘封在记忆里的民俗文化注入符合时展的跃动的活力,具有极强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四、构建中原民俗文化的娱乐化体验模式
随着生活物质水平的增长与提高,单纯的物质追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转而追求精神产品的时代已经到来。现代人的消费重点已经从“实体满足”转向“精神愉悦”,从有形转向无形,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享乐要求更高,需求更多。在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以娱乐化体验为构建的核心模式,以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为构建的出发点,不仅能够推广民俗产品,而且能够寓教于乐,极大地拉近消费者与民俗文化的距离,使其能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主动地接受文化产品,而这一模式,也必将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进行的更远、更宽、更广。中原民俗文化是民间的一种文化形态,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和发展趋势:一种是作为文化遗产,讲究自然、真实,强调文化生态平衡;另一种是将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强调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强调以新的文化形式和现代传播媒介来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后者本身就是将民俗文化以文化形态的形式构筑的体验形式。如果在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根据消费者的娱乐和休闲需求进行创新,通过开展多层次的体验模式,为消费者创造独特的娱乐式体验,对于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必将开启一扇崭新的窗口。以娱乐式体验为基础的推广方式,可应用在民俗文化产品的方方面面。在全国广为流传的民间美术工艺,如朱仙镇木版年画、沐京灯笼张、卢氏县民间剪纸、汴绣工艺等,可通过如今流行的手工作坊等推广方式吸引消费者,使其参与其中,亲手接触到这些传统文化产品,手手相教,口口相传,而不再局限于家族传承,这种模式将会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展现中原人民品质和智慧的民间文学,如花木兰传说、神话、大禹神话等,可通过4D电影的方式进行展示,将会更有说服力和接受度;传统戏剧和曲艺,如豫剧、越调、河南坠子、洛阳河洛大鼓等,可与现代音乐结合进行推广,2016年春节晚会上所展现的《华阴老腔一声喊》这一节目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将传统曲艺与年轻人熟悉和喜欢的现代音乐大胆融合,在内容上挖掘,使得这一表演模式更具传承性与民族性,也更容易被年青一代所接受。
五、结语
中原民俗文化不仅是河南、中国,更是全世界宝贵的文化财富,对于其传承、发展和推广是我们不容推辞的责任和义务;娱乐式体验是现代社会流行、人们大力追求的休闲方式,这种方式被大多数人所推崇。将前者的传承发展建立在后者的技术基础之上,是古今融合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为传承者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构建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为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另辟路径,对传统文化资源的转化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著,夏业良等译.体验式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
[2]埃尔•李伯曼,帕特丽夏•埃斯盖特.谢新洲译.娱乐营销革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
[3]刘景亮.河南民俗的价值及保护[J].河南: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3.4.
[4]王学俊.河南传统文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J].河南:美与时代,2013.2.
关键词:达斡尔族;文化认同;文化传承;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083-02
达斡尔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大约有人口13.24万(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达斡尔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但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达斡尔族的优秀文化正在濒临消失,如达斡尔族民族语言、“乌钦”说唱艺术等。达斡尔族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历史上曾采取过多种措施加强教育。众多达斡尔族有识之士也做过积极的努力,如郭道甫兴办学校、巴金保资助学生等,都为兴办达斡尔族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1]。自清朝开始,官办达斡尔族学堂开始出现,私塾也较为盛行。由于达斡尔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学堂通常教授汉文和满文[2]。通过兴办教育,培养出了很多优秀达斡尔人才,达斡尔族人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达斡尔族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达斡尔族文化保存与传承变得举步维艰:与当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文化被废弃;原属于游牧经济文化类型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被现代的生活方式所取代。在服饰上,除重大民族传统节日要着民族服饰外,平时都着汉族服装,像“奇卡米”、“斡洛奇”、“得热特莫勒”这样的靴子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饮食上,如采摘柳蒿芽、晒干菜等传统习俗被逐渐淡化;在住所上,以往高大的“介”字形泥草房也被砖瓦房或楼房所取代;在体育活动中,曲棍球、摔跤、较劲力、围鹿棋等也已很少有人问津。甚至出现了个别达斡尔族人不认同本民族文化的现象。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增强达斡尔族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达斡尔族聚居地区学校教育中传承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尊重达斡尔族人民的意愿,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选择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产生、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文化中的糟粕,理应通过文化的自我选择予以淘汰。但对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应该想方设法地加以保护和传承。达斡尔族文化在变迁与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乐观、坚毅、勇敢的民族性格已成为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社会环境变化中,少数民族文化会出现主动或被动适应。达斡尔族人并未因外界强势文化的影响或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丢弃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他们有保护、延续、开发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愿,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哈拉达斡尔族小学调研时发现,达斡尔族学校的教师普遍重视本民族文化,能够在教学中自觉地传承民族文化。甚至有一位汉族体育教师,也有意识地把达斡尔族人传统的较劲力、摔跤、踢毽子等体育活动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因此,在文化传承中,应该遵从文化自觉选择规律、尊重达斡尔族人民的意愿,保护达斡尔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丰富达斡尔族教师、家长、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提升其民族文化认同的主体意识
文化认同是个体对所属群体文化的归属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前提。有学者认为,民族认同表示个体对所属民族的归属感,即一个民族中的人们对于自己所属民族的归属意识,也就是明确“我”属于哪个民族。民族文化认同即一个民族中的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意识[3]。由于民族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的文化特点、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共同的文化以及心理素质是民族形成的必备要素。作为民族的成员,即民族文化的主体,承认并且愿意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即为民族文化认同。一个民族要想把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首先得提升民族成员认同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成强烈的民族情感。达斡尔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同样依赖于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在此基础上才能保持最基本的民族文化元素和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达斡尔族学生和家长能够认同民族文化,但对于有关民族知识的掌握还相对欠缺。在回答“如果能够重新选择,你会选择自己是什么民族,为什么?”时,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达斡尔族。但在回答“为什么”这一问题时,答案却较为模糊,很少有人将其归因于民族文化。在与达斡尔族学生交流时发现,大多数达斡尔族学生仅对本民族文化有一般性的了解,但对民族历史、文学等深层次的文化普遍知之甚少。民族文化知识的缺乏势必制约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教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先导者,是引导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的领路人;而家长则在家庭教育中对文化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少数民族家庭来说,家庭教育是少数民族学生了解和掌握本民族文化的最基本途径。如果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缺乏民族文化认同的主体意识,学生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就丧失了民族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从而会影响其民族文化认同主体意识的形成。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家长的作用,并积极利用各种手段,宣传和学习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知识,如在达斡尔族聚居区,以村屯、社区为单位开展绘画、摄影、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达斡尔族文化,培养达斡尔族人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挖掘达斡尔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民族文化变异或消失的速度也在加快,不少少数民族出现了文化认同危机。为增强年轻一代达斡尔族人对本族文化的认同感,应该深入地挖掘达斡尔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在与达斡尔族学生的交谈中发现,有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比较浅显,认为达斡尔族文化也只不过就是柳蒿芽、“瓦特”、“斡洛奇”、晒干菜等习俗和围鹿棋、曲棍球、摔跤等体育活动。他们对于达斡尔族的历史、文学、宗教、道德等内容普遍不甚了解,表现出深层次的达斡尔族文化的缺失。运用文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三层面的分类法研究达斡尔族文化时发现,学生普遍对物质层面的达斡尔族文化比较了解,对制度和精神层面的文化认识比较欠缺。所以,对达斡尔族的民族组织形式、社会秩序、伦理道德、法律制度及民族情感、民族精神等内容还需要深入地学习和了解。目前学校教育中采用的国家统编教材,仅有几个较大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教材中有所体现,对于像达斡尔族这样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还兼顾不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在达斡尔族聚居地区的学校教育中更好地融入达斡尔族文化教育。民族学校有义务在学校教育中纳入民族文化因子,在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教育评价等方面渗透民族风俗及民族精神,使得民族文化在达斡尔族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以利于民族文化的顺利传承。
四、改革传统课程,建立完善的达斡尔族文化课程体系
教育是文化传承最主要的途径,课程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建设好民族文化课程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传承。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革,并不是将传统课程颠覆,而是在传统课程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扩展和补充。即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式、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进行改革,融入民族文化成分[4]。在以往的课程建设中,民族文化的因素往往被忽视。而达斡尔族作为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人口较少少数民族,其文化在学校课程中一直处于“失语”状态。达斡尔族文化要在学校课程中得以体现,并使之更好地得以传承,需要在课程目标中提出民族文化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在课程内容中纳入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在内的全部达斡尔族文化;在课程方式上做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以民族文化为主的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上应保证民族文化课程的必要学时,使民族文化的传承不流于形式;在课程评价中要建立凸显达斡尔族文化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要做到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在课程选择、实施和管理中,要采取有力措施,形成长效机制,确保达斡尔族聚居地区民族学校能更好地传承达斡尔族文化。
五、实施民族语言教学,提升达斡尔语“听”“说”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也是族群凝聚力的具体体现。教育是语言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历史上,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达斡尔族人用达斡尔语说,用满文或蒙古文书写。虽然从来没有间断过创制本民族文字的努力,但至今尚未如愿。调查中发现,家有老人的达斡尔族家庭,成员基本都会说达斡尔语,而年轻的达斡尔族家庭会说达斡尔语的则较少。说明语言环境直接制约着语言的学习。若不通过教育加以及时保护,仅凭借口耳相传来延续的达斡尔族语很容易消亡。在达斡尔族学校的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达斡尔族教师都会说达斡尔语,有的学校还设有专门教授达斡尔语课的教师,并开设达斡尔语课。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各年级学生掌握程度不同,需要教师制订多个教学方案。而在实际教学指导中,还存在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不足、同一班级学生的语言水平不尽相同等问题,给民族语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民族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对达斡尔语言课予以充分的重视,保证其授课时数;要加强达斡尔语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充实有经验的民族语教师;要积极编制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达斡尔语教材;要探讨有效的达斡尔语教学方式和方法。
六、创设达斡尔族学校校园文化,营造民族文化环境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仅仅可以通过口耳相传获得,还能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潜在地发挥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创设有利的文化环境来传承民族文化。创设达斡尔族学校文化的主要途径有:建立专门的学生民族手工艺作品的展览室;装饰民族特色的墙壁、长廊;举办民族特色的艺术和体育活动;创建有民族特色的校风、班风 等[4]。另外,在民族聚居地区可以通过创设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村屯(社区)环境,建设专门的达斡尔族博物馆,开展丰富的民族文体活动等,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培养其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
总之,达斡尔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赖于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只有不断推动达斡尔族文化的发展,实现达斡尔族文化的良性变迁,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唤起达斡尔族学生的文化自觉,才能激起他们热爱本民族文化的热情,客观上完成达斡尔族文化传承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吴依桑. 达斡尔族教育史述略[J]. 民族研究,1997(4):55-60.
[2]毅松. 达斡尔族的私塾教育[J]. 民族教育研究,2000(1):49-51.
综观全书,精彩论述不断闪现,学术研究具有相当的深度。主要体现在:第一,研究有新颖的视野。正如蔡敏博士所说,对传媒文化的研究主要来源于大众传播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播学在中国的理论和学术地位的合法性得以确立,不再被视为非科学的、资产阶级的学问,这与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开放性有关,国家、民族和意识形态的疆域不再像过去那样预设着多重禁地。在这种背景下,传播学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虽然总体上仍然是介绍国外理论为主,但也在结合中国具体现实上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思想;始于20世纪80年代所谓“三论”,即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研究,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② 。该书对传媒文化转型的研究,把以新闻为主体的大众传媒文化和网络文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力图在认清传媒文化的内涵和基本特性的前提下,把传媒文化放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去考察,在社会变迁和具体的历史运动中把握其发展变化。把文化研究引入中国传媒的转型研究,该书可谓是筚路蓝缕,具有一定的开拓性。第二,研究主题具有前沿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文化诸领域变化之迅速、牵涉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展现出一幅巨大的社会历史景观,以至于用语言来描述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现实成为一个难题。虽然要作全景式的勾勒和宏大叙事十分困难,而且可能会大而不当,但蔡敏博士通过某些特定维度的把握对传媒文化变革给予考察,建构起认识20世纪90年代中国传媒文化转型的语境。1992年后,中国不可逆转地走上了市场化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结果,也使传媒在除政治、社会、文化功能之外成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机器,成为全球化文化的重要传播手段,这一点对于促成媒介社会的产生是十分重要的。传媒不仅传播而且还参与组织,消费者、市场、传媒三位一体,不可须臾分离。对于中国而言,传媒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消费大众”。相比较20世纪80年代,中国传媒文化告别了文化精英主导,走向了政治与市场的双重制约模式,政治意识形态与消费广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并行不悖 ③。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把传媒文化研究置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语境中,把研究的重心放到电视文化发展带来的现代与后现代,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全球化与地方化、文化的民族化等相关领域,研究主题具有相当的前沿性。第三,研究视角具有多维性、开阔性。作者首先关注到传媒技术的进步,他论述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媒介文化转型,表现为技术的“神话”,或者可以理解为关于“技术进步”的意识形态的强化。对传媒技术开发和引进的积极、开放的态度和观念对促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进步提供了保证;媒介技术不断更新,新媒介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传媒生态和传播生态 ④ 。其次是研究传媒市场。“市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传媒研究的又一个热门话题,“市场经济法则下越来越强烈地介入文化生产领域”,使大众文化获得了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是传媒文化转型的重要因素。传媒技术的进步促使生产力的变革,市场观念和机制的确立,反映出传媒生产关系的改革,促进了传媒文化的形态转化。最后是关注传媒理论的嬗变。对受众而言,传媒文化理念的存在是潜隐的、无意识的、被建构的。在多维视角中,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特别研究了技术/市场/理念三者之间互动,他指出,技术、市场、理念之间互相影响、互为作用,构成了传媒文化转型的动力系统,而制度变革和管理则是传媒文化转型的规范系统,它们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传媒文化转型的重要因素 ⑤ 。作者还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真理”“民主”“平等”“正义”等现代价值观,为人民服务,为现代化服务,求真务实,是现代化政治体制框架下传媒应有的选择。在加入WTO和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的现实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中国传媒文化转型不是终点,而将是在新世纪里新的发展变化的更高的起点 ⑥ 。
《20世纪90年代中国传媒文化的转型》一书的学术意义在于:(1)开拓了传媒与文化研究的新思路;(2)有助于推动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进程;(3)提出了一些前沿命题,如传媒话语、传媒文化生产、传媒功能重构等命题,或许有些提法值得商榷,但从整体上讲,体现了蔡敏博士等中青年新闻传播学者的探索精神与开拓精神。
注释:
① 殷俊:《跨媒介经营》,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p1-2
【关键词】乡村文化;文化传承;研究;现状
一、乡村文化内涵
一谈到文化,首先会想到文化的涵义,因为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词汇,它包含的范很广,当提及美丽乡村文化时,美丽乡村的文化又有那些呢?接下来本文会解释乡村文化的涵义。
其实,乡村之所以称为乡村,不仅因为与城市相比,乡村具有独特的居住形态,更在于具有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乡村是产生先进文化的土壤,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谈到很多古老而传统的文化都是在乡村中,那里淳朴的村民一直遵从宗族的遗留下来的训,保持传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文化融合,挖掘文化特色、寻求文化融合点、彰显文化元素,充分发挥文化对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和提升“美丽乡村”内涵,使群众建设美的环境、拥有美的心灵,共享美的生活,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
二、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的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乡村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市场文化。
1.文化传承对旅游文化的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出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多,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从世界旅游业趋势来看,乡村旅游比例不断上升。就美国举例,至2030年美国乡村旅游业所创造的GDP将占全国的50%,因为城市去乡村旅游的人数将达到90%,除了乡村旅游业的效益以外,还推动了三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做法,值得中国借鉴。乡村旅游业文化除了包括农、林、牧、渔业以外还包括农耕文化、森林文化、垂钓文化、休闲文化等。
2.文化传承对饮食文化的意义
注重饮食文化已成为人们的时尚。不少人从过去的温饱阶段、讲求色味香阶段,向保健阶段迈进。而乡村所提供的土鸡、土菜等有机产品对身体是有益的。现代人的饮食越来越多样化,但也难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既有健康食品也有对人们身体有害的食品,有害食品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环境的污染,又有饲料添加剂添加过量的问题。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环境,都是环境比较优美的地方,水果蔬菜都是不打农药的,生物都是放养的,所以做出来的饭菜非常可口,这些条件都为发展饮食文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文化传承对于民俗文化的意义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那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展现会让人们回忆起岁月的沧桑,让人们深入其中细细体会美丽乡村的美好,还可以让年轻人接受到传统的教育,内心有不忘本心的意识。民俗文化的保留不仅有入乡随俗的意识,还可以融入农村的文化,感受乡村的气息。
4.文化传承对于市场文化的意义
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提高,美丽乡村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日趋紧密,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市场经济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可以更好的建设美丽乡村,所以在美丽乡村中人们可以利用旅游业来发展市场经济,可以收取一定的住宿费。也可以利用饮食来发展经济,在饮食中可以收取一定的餐费,建设一些文化馆科普教育基地以及水果采摘园等等这些都是美丽乡村建设中带来的市场经济,对村民的生活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
三、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文化发展现状
每件事物都会有其两面性,美丽乡村建设同样也是有利有弊,接下来谈一谈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的问题有以下:
1.物质文化遭到破坏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会出现与自然景观,空间肌理等相冲突的时候,虽然会努力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是或多或少会影响农村的原貌,有些地方由于保护重视程度低,片面一村貌整治或者经济发展为目标,大拆大建,严重影响对历史风貌的原样和文化价值,而且建起的楼房与原建筑或者旁边古老建筑出现不协调的场景。
2.农耕文化渐行渐远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已经渐渐淡出农业生产生活,农业用具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也只有一些年纪大的老人知道传统的农耕用具和耕作方法。许多原来随处可见的民风民俗也渐行渐远。美丽乡村建设中应该去保护这些古老文化防止流失而不是用现代化取代。
3.民俗风情经历变迁
乡村中的传统民俗风情文化异常丰富,风土习俗众多。但是近几年来一些民间习俗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乡村中的社会,经济,政策环境发生的变化,使得乡村中人与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原本邻里间和睦的关系,乡里间的节庆活动都渐渐消远,大部分非物质类民俗在民间实际生活中正在被逐步抛弃。
四、乡村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1.乡村文化传承内容比较狭隘,文化传承选择的渠道较少
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单个的建筑保护占主要的方法,这样比较单一,政府支持较少,没有具体的科学的文化传承渠道
2.传承方式缺乏探索性
在文化传承方式中,主要把眼光集中在了古城古镇以及物质遗产上忽略了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主要集中在环境的改造,村貌的整治这些外观而忽略了内在,没有真正理解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实际上这样只是注重外观忽略内在是对文化毁坏,对村貌进行整治很多会毁坏一些古建筑,这种历史文化资源是无法修复的。
3.传承路径没有得到规划的保障
在文化传承中使得一些路径没有得到确切落实,由于对于文化传承的认识不够方法失当等问题加上缺少统一的规范标准,导致乡村文化传承路径也不顺畅,虽然总体规划中会提到但是没有具体的做法和实施,缺少是实际性指导乡村文化保护和管理也不到位,需要通过规划来完成规划体制,使文化传承的管理与规划更好的融化。
4.资金投入不够
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是制约美丽乡村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由于资金渠道单一、社会参与不足、资金整合难度较大等原因,致使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缓慢,进展程度并不明显。
5.管理者和农村社区居民ο绱逦幕建设认识不足
农村社会自古是一个相对较封闭的社会,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小乡村里,使农民受现代文化的熏陶较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同时,受近年来片面追求GDP发展以及对官员政绩的考核重经济而轻文化等思想的影响,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轻视文化建设。而且,文化建设的考核标准,主要是依据建设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送电影下乡等的数量,对于成效缺少回访。
五、美丽乡村文化传承的对策分析
1.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也是生命力所在,只有将文化植入乡村旅游才有可能发挥出更大的竞争力才会更有魅力,美丽乡村的建设才是可持续的。传承历史地域文化,支撑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是乡村旅游生命力所在,让乡村旅游散发着古老的文化气息和时代文明风采,把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把文化传承发在乡村旅游这个“活态”而自然的整体环境中。
2.文明创建,提升素质
发挥宣传、妇联、团委、老干部等群团体组织作用,加大试点村精神文明创建力度。开展多项文化娱乐活动、竞赛,请村民当评委,加大参与度。加强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文化活动提供充足的场所。加大古村落开发保护力度,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3.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建立地方遗产名录
目前对于文化的保护主要表现在实物的保护,或者对已经列入文化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对本土乡村文化所蕴含的风俗人情、礼仪习惯和信仰等方面的保护还是存在盲区,鼓励各类的文化进行申报,建立相应法律,进行法律保护。
4.加强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
调查显示,资金不足是制约新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是美丽乡村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本文认为,市、县(区)、乡镇二级政府应提高对美丽农村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在财政预算中应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文化事业;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努力争取专项经费,用好经费;乡村管理人员可与企业合作,争取企业赞助乡村文化娱乐活动,拉动文化消费的双赢。
5.培养、引进多方面专业人才,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强化乡村文化服务
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在人才引进上给予扶持。通过大学生村官热,录取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的人才,充实到美丽乡村文化干部队伍中,带来工作新气象;鼓励文化能人积极参与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积极培训文艺精英,并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等的奖励;还可以开展社区居民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行为规范宣传活动、自愿者服务活动等。
参考文献:
[1]边建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2011(10).
[2]刘秀英.农村建设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9).
[3]张军.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浙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综述[J].今日浙江,2010(21).
一、“非遗”高校传承的必要性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为了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强化民族认同感,《民族音乐》《民间文学》课程理应在高校课堂给当代大学生以传统文化精神的滋养。在全球化、信息化的21世纪,文艺在世界交流互动中有“趋同化”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只有各民族保持文艺传统的特色,才能丰富人类文化的样态。
首先,民间文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民间文艺作品数量繁多,样式众多,它忠实地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民族的精神,全面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史。从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到歌谣、民歌,都体现了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念、生活愿景和中华民族精神,保留着形成民族品性的文化原生态。我国的民间文艺是数千年的农耕文化生态环境下的精神产物,集中体现了农耕文化的“和为贵”“天人合一”“协和万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这些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集中地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智慧、审美创造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依存的前提,是维系民族认同感的精神脐带。
民间文艺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宝库中最主要的宝藏。民间文艺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群众代代流传、不断创新的杰作,成为数千年来人民的精神家园,对塑造民族精神和审美创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现代的文化生态环境对民间文艺生存空间的挤压。现代文化生态环境下,生存竞争加剧,急功近利的物质化功利化明显,都市文化的消费时尚和视听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如电视、电影、网游等)不断地挤压精神空间,导致精神家园不断地萎缩。民间文艺的生存和发展就日益维艰。“根据联合国文件的规定,‘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对象主要指濒危的民间文化。”而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俗是民间文化最主要的内容。为此,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艺的保护、传承、发展是我们中华民族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
基于民间文艺所包含的深厚民族文化意蕴和现代生存困境的分析,高校的《民族音乐》《民间文学》课程应秉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来传承民间文艺的流脉,使其得以香火传承。因此,民间文艺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承继、民族精神家园守护的重要途径。
二、“非遗”高校传承的路径
如今的文艺作品都是大量复制和快速传播的,该如何承传具有地域性的民间文艺?地方高校如何利用《民族音乐》《民间文学》等课程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呢?
(一)“非遗”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
《民族音乐》《民间文学》不仅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也作为高校的人文通识课程,不能死守教材的理论知识的讲授,更主要的是要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更新。
如前所述,民间文艺全面地反映了民族发展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所以,在做好课程理论储备的前提下,任课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开发“非遗”相关课程资源,一是要广泛涉猎关乎整个中华民族的重大问题的民间文艺,比如,华夏民族的龙图腾的传说,“年”的故事等,“它们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所有子民彼此认同的标志”,这种包含情感内涵的文化不是消费文化能比拟的。并对反映同一话题的各种民间文艺样式进行选择和组合,以便课堂上给予大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和传统文化侵染。
二是进行田野采录和整理。因为民间文艺的地域性特点,所以,任课教师对地方高校所在地的民间文艺进行田野采录和整理,以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传统。我们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地处重庆市合川区,可以利用地缘之便,对重庆的各种民间文艺进行搜集,尤其是已经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文艺,例如,川江号子、巴南区的木洞山歌、巴南区和万盛区的吹打、秀山民歌、酉阳民歌、九龙坡区的“走马镇民间故事”、南岸区的“广阳镇民间故事”、巫溪的“炎帝神农传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酉阳古歌”等等。
三是要不断创新和拓宽“非遗”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式。目前,我们将课程资源开发与课堂活动结合起来,采用了课堂“曲艺传唱”、“山歌、民歌大比拼”、“故事擂台上”、“传说人人说”等形式;在田野搜集与学习后举行“民族音乐”系列展示活动,如“吹打”专场音乐会;“非遗社团”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等。这不仅传承了民间文艺,丰富了课程资源、活跃了课堂,开辟了第二课堂。此外,我们还以课题申报的方式,加强对“非遗”课程资源开发的经济和时间投入。
(二)创造良好的“非遗”传承氛围
首先,营造民主、轻松愉快的传承“非遗”的课堂。民间文艺具有活态流传性,如果不流传,它就会丧失生命活力。所以,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和来自不同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带着各自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曲艺、民歌“开口说”“开口唱”,形成中华民族的“民间文艺”交汇的活态课堂。
民间文艺的传播方式是“现场”传播,课堂上就让学生通过“说”“唱”“演”,现场流传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我们采用比赛的方式激励大学生用进行说唱展演,同时以课程加分或课程考核的方式鼓励学生对其他学生说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进行“复述”,对民歌、山歌、民间曲艺进行“翻唱”,然后叫“原版”学生进行评价。这个过程,虽然不能诞生“非遗”传承者,毕竟“诞生于农耕文化语境中的民间故事在其特定的场域里发挥着原生态服务民众的功能, 有听众市场的讲述情境造就了故事家的诞生。”但是,我们发现,教育主体积极参与“说唱”“展演”,激发了其学习民间文艺的兴趣和体会到了创造的快乐和精神的愉悦,而且促使了其对各种“非遗”(民间文艺)样式进行自觉的横向传承。
其次,邀请重庆“非遗”传承人来高校进行展演传唱,进行“现场传承”。民间文艺的“传承应该还是人和文化展演空间的传承。”我们认为,只要高校教育持续创造民间文艺传承的人文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创设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的活态流变空间,营造互动交流的故事讲述情境和唱演的氛围,“非遗”的保护、发展就会以活态流传的方式持续下去。
(三)加强对重庆民间文艺的研究
地方高校利用科学研究的优势,加强对高校所在地的民间文艺进行研究。一是因为田野调查方便,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二是有利于地域文化的研究,以使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与繁荣地域经济文化进行有机结合。
对地方民间文艺的研究,首先要从民间文艺的产生、发展、变迁和演化过程进行纵向研究,以对其进行宏观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探究。其次,从民间文艺的文学本体进行研究,如审美特征、类型归属等层面入手进行研究。再次,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研究民间文艺,这样就可以关注与民间文艺密切相关的当地社会生活、文化生态的研究,以解释不同地域和不同族群民俗现象、文化现象的异同。
当前比较重要的是对保护、传承民间文艺的策略进行研究。由于孕育民间文艺的文化语境已经和正在被现代化“风蚀”,民间文艺不能仅仅停留于“留声”的保护性策略,而要采取活态的“传声”策略和路径。可以将“非遗”与重庆富丽的自然景观结合起来,建构文化旅游景观。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其中秀山民歌就是一大亮点。再如,重庆三峡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区,这里“流传着有许多民间故事,几乎每一个景观都有神话传说,这些民间故事和景观传说,超越时空界线在历代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经久不衰……丰富和深化了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构成了三峡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重庆民间文艺的研究及其研究成果,有利于丰富和开发“非遗”课程资源,也有利于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从而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传承。
三、“非遗”高校传承的重要性
民间文艺(“非遗”)既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民族精神的源泉。当代大学生将是实现伟的中国梦的中坚力量,高校的“非遗”传承可以利用民间文艺对其进行民俗风情和历史教育,也可以对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正能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振奋团结、和平、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发扬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
民间文艺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丰富多彩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态,影响和烛照着中华民族一代代人民的精神生活。民间文艺发挥着娱乐和教化作用、宣传鼓动作用、组织协调作用的文化生态一去不复还。在现代化的当下,民间文艺属于“草根文化”,具有平民化特点,具有民主、平等的特征,具有强烈的生活意识和社会担当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因此,高校“非遗”的流传,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通过对民间文艺的学习和传承,让大学生感受民间文艺学特有的审美习惯、审美特征和审美风采,不断提升其民间文艺的审美鉴赏能力。
总之,地方高校对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充分认识到了民间文艺这种活态文艺的文化价值、流传特征及其在高校传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进行了“非遗”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思考和探究了民间文艺高校传承的实现路径。希望藉此让世代相传的“古老”的民间文艺继续现代流传,让中华民族的文化流脉源远流长。
摘 要:敦煌文化艺术,是以佛教经典为依据,以现实世界的反映,摄取现实生活为素材所创作的艺术。从此意义上讲,历经一千年创造的敦煌艺术,它不仅是辉煌灿烂的艺术宝库,也是极其珍贵的文化宝库。
关键词:学生社团;敦煌文化;发展现状
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都必须以时展要求为主,同时更重要的是必须根植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中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所以,目前为增强学生社团对敦煌文化的熟知和感知力,打造传承敦煌文化的学生探究社团,已经成为推动我校教育水平提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并且完善我校学生社团的敦煌文化传承能力也已经逐渐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我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
北街小学成长在甘肃省敦煌市这片土地上,敦煌具有得天独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0项之多。我校自2012年8月建校以来,积极开展兴趣小组建立活动,鼓励学生根据特长爱好,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小组学习。同时更依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建设要求,开展了以社团活动为载体的校本课程。
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我校社团起步较早,造成了其体系不够完备的问题,但现阶段我校仍旧孜孜不倦地在探索科学完备的学生社团活动、评价体系、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道路上前进着,已成功建设学生社团有二三十个,其中有敦煌舞社团、小记者探究社团、小导游等有浓郁敦煌文化特色的社团活动。同时,这些学生社团为培养学生成为敦煌文化艺术传承人,积极利用我市的丰富文化资源,利用敦煌特殊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开设以弘扬敦煌传统文化、实施艺术审美教育为主的20多个学生探究社团,整合多方力量,与社区联手,邀请民间艺人到校“传经送宝”,在学生社团中全面培养敦煌文化传承人。
二、学生社团传承敦煌文化的措施与成果
1.将敦煌文化融入校本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是将培养小学生传承敦煌文化的首要路径。敦煌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中已经深深融入了数千年。它早已成为国家和人民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部分。充分发挥传承敦煌文化的重要手段,就要从丰富敦煌文化校本课程,增添教学内容出发。比如,在社团校本课程中进行有关敦煌诗歌欣赏,以及用诵读的方式学习积累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并在社团内定期组织敦煌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充分挖掘校本课堂体系与敦煌文化多元关系,从多角度传承敦煌文化,培养学生对敦煌文化的全新认知。
2.鼓励学生体验文博盛会,自觉成为敦煌文化传承人
2016年,首届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隆重开幕,敦煌迎来了世界瞩目的历史性时刻。这次参加文博会的代表团高达两百多个,规模之大、规格之高,让全球瞩目,文博会举办期间更推出了大型实景演出《又见敦煌》《敦煌盛典》等优秀剧目,传承优秀敦煌文化。而此次文博会的主题,更以传承丝绸之路精神,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进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为主。借文博会在敦煌举办的契机,我校大力鼓励具有敦煌文化元素的学生社团积极参与文博会,自觉地成为宣传敦煌文化小使者,特别是敦煌舞社团、小记者探究社团、小导游等有浓郁敦煌文化特色的社团活动,更要深入感知文博盛会的魅力,自觉成为敦煌文化的传承人。
3.培养学生掌握文化的传承技能,创立敦煌文化的学生探究社团
优秀文化的教育工作,不能只是对文化知识的教学,要想小学生能够真正认识、熟知敦煌文化,并掌握传承技能,就必须将敦煌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相结合,将敦煌文化与外国优秀文化相结合。增强小学生对敦煌文化的适应性和理解能力,从而在这一基础上有效地实现小学生文化传承能力的成功塑造。同时,敦煌文化还可适当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在提升学生对“中国梦”伟大复兴热情的同时,激钛生规范自身思想和行为。在学生心中为培养自身文化传承施加一定的国家和民族的压力,有力确保教育信息和现代社会的相关性,实现培养的目标。
总之,在中国,敦煌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和敦煌地区人民的血液中,并且经过这千百年的流传与发展,在数代中国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传承下,敦煌文化也已变得更为优秀,成为敦煌地区的首要文化特征。在敦煌这片土地上,培养和教育学生就必须紧密结合敦煌文化,让敦煌文化的思想精华引领学生成长,感知家乡热情,从而自觉地成长为敦煌文化传承人。
参考文献:
[1]王建疆.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文化、艺术和美学[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6):26-31.
[2]季羡林.敦煌学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5.
[3]季羡林.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A].季羡林学术精粹:第1卷[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105-111.
/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化学教育 高中化学教科书 新课程改革 能源视角 全球视角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化学教学应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长期以来,自然学科一直被视为是西方学术的典范,在以往数理化的学科教学中,鲜见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为此,一些教育专家也呼吁在化学教育教学中应该重视结合化学学科特点,适当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为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元素在化学教育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需要进一步厘清传统文化与当代化学教育的关系,有必要对化学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及其作用进行深入的剖析与研究。
1 传统文化元素内涵的界定
“文化(Culture)”这一概念由英国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Taylor)1871年在《原始文化》(Original culture)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狭义文化的经典学说,即文化包括知识(knowledge)、信仰(belief)、艺术(art)、道德(moral)、习俗(custom)、法律(1aw)以及自然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习惯(habit)及能力(ability)在内的复杂综合体(synthesis)。此后,不少哲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等一大批学者专家试图从各自的学科领域来界定文化的内涵,不同学科领域对文化内涵也有着不同的界定。例如,哲学界认为文化从本质上说是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而存在主义则认为文化是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故而,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概念。收集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概念有二百余种。
相关专家考证,“文化”是我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语。“文”的原义,是各色交错的纹理;“化”是事物性质或形态的改变,又可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据《易·系辞下》称:“物相杂,故日文。”《礼记·乐记》载:“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载:“文”,错画也,象交叉。“化”,原义为生成、改易、造化。“文”与“化”合并为“文化”二字联用,较早出现于战国末期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中。商务印书馆增订的《现代汉语词典》给“文化”的释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现当代,我国也有不少学者研究文化的内涵,例如,龙应台2005年10月在中国青年报撰文《文化是什么?》指出:“文化其实是道德、品位、智能积累的总和,它体现在人们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所处的自然环境。学者王小波则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中精神财富的积累,它借助物质媒介如艺术品、书籍等等流传后世或向外围世界传播。企业文化学家秦在东教授指出“所谓文化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通俗地说,就是用文化的视角审视客观世界,从知识角度和情感方向上进行整体的价值判断,事实上就是人们对事物本身进行价值判断时所蕴藏的道德精神、法律精神等方面的特别关注。”
笔者认为,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或社会现象的客观存在,是人类长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所形成的历史积淀物。具体而言,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理、历史、文学艺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维特点、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等等。而“传统文化”通常是指民族文化发展中积淀的相对稳定的生存方式和生存乐趣,是主宰人们思想行为的习惯化的程式。
2 化学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比较研究
选取使用范围广、代表性强的人教版、苏教版和鲁科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为样本,通过对3个版本24册教科书各个板块内容的剖析,找出包涵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文本材料,其中涉及范围广泛,有科技、经济、政治、地理、历史、建筑、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等内容。
2.1 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内容的比较研究
3个不同版本的化学教科书在引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时,有着一些相同的特点:首先,编者们都注意把传统文化元素与化学学科特点相结合,巧妙地融入到教科书中去。其次,都坚持正确导向,材料多选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再次,呈现方式多样,有诗词、成语、实物、图画等等。最后,编者们都注意选材的亲生性,侧重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①从选材的角度看,3个版本化学教科书都选取了我国曾取得辉煌成就的素材,如火药、造纸等四大发明、侯氏制碱法、陶器、瓷器和青铜器等等。这些素材既可以作为化学知识、概念的佐证,又可以让学习者了解中华民族古代科技发展的卓越成就,从而激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认同感。②从呈现方式上看,都巧妙地将精美的传统语言文字融入化学学科中,有韵美的诗词文章,也有生动、平实、朴素的农谚俗语,如“按图索骥”、“杞人忧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粪和肥,肥料飞”、“万物土中生”、“雷雨发庄稼”、“何其相似乃尔”等等。这种极富民族特色的表述方式与当今化学理论在教科书中和谐共鸣,能够很大程度上调动学习者学习化学的热情,帮助他们理解化学情境。③从呈现栏目上看,3个版本化学教科书呈现传统文化元素的栏目可谓是丰富多彩。有“引言”、“正文”、“插图”、“尾注”、“联想·质疑”、“资料在线”、“交流·研讨”、“生活指南”、“动手空间”、“学以致用”、“化学史话”、“资料卡”、“问题解决”、“练习与实践”、“你知道吗”、“科学探究”、“科学视野”、“学与问”、“习题”等等。形式多样的呈现栏目,可以使学习者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妙之美。
3个版本的化学教科书在引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时既有共同特征,又各有所长。因此,选取3个版本的《化学与生活》进行比较研究,具体如表1所示。
由表1不难看出:人教版化学教科书,在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时多以俗语、名言、古文典籍的形式引入,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凝练、深刻,展现得淋漓尽致;苏教版化学教科书在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时则较多地使用精美的图片,更侧重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鲁科版化学教科书在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时则较多地使用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平实、实用、亲民,学习者能够切身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与魅力。
2.2 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数量的比较研究
3个版本的化学教科书各有8册,它们分别是《化学(必修1)》、《化学(必修2)》、《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按照不同版本、不同模块对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鲁科版教科书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总数最多,达一百多处。从不同模块来看,各版本化学教科书中涉及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最多的模块都主要集中在化学(必修1)、化学(必修2)、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4个模块,所占的比例合计高达80%左右。而这4个模块中化学与生活模块所占的比例最高。就单个模块来看,涉及传统文化元素内容最多的是鲁科版的《化学与生活》,高达34处,所占比例为33.3%,最少的是鲁科版的《物质结构与性质》,仅有1处(是第97页利用AFM技术“刻”的孟浩然唐诗春晓),所占比例仅为0.98%。
2.3 引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分类比较研究
借鉴有关领域的相关研究,将传统文化元素划分为5个部分,它们分别是:①传统思想(思想、意识形态、价值观等);②传统习俗(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③传统生活(衣食住行、日常用具等);④提出艺术(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⑤文化遗产(传统技术、遗物、遗迹等)_3]。以此为据,对3个版本24册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分别为传统思想、传统生活、传统艺术、文化遗产)。
由图1不难发现:在传统文化元素划分的5个领域内,3个版本化学教科书中引入内容最多的是文化遗产与传统生活,合计总数分别为人教版84处、苏教版88处、鲁科版95处,所占比例分别为93.33%、93.62%、93.14%。涉及传统思想与传统艺术的部分较少,合计起来都只有几处,而传统习俗的部分都是空缺的。文化遗产与传统生活受到编者们的普遍重视,主要因为这2个领域与化学学科联系较为紧密,涉及或运用化学知识的部分较多,同时也有编者们所坚持的传统观的原因。整体上,化学教科书引入传统文化元素的领域反映了编者们始终坚持一种动态发展的传统观,秉持了褒扬性为主兼顾批判性继承的叙述原则。
3 传统文化元素的化学教育价值分析
化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的化学课程改革中应重视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以人为本;以学习者的发展为宗旨,要从化学不仅是一门有特定研究对象的科学知识而且是一种人类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化学学科,把化学知识作为新世纪的公民所必须的科学素养来掌握;并使学习者正确认识应用化学研究成果的利与弊,从文明、道德、伦理、法律的角度对化学品及技术的消费进行反思。这样就可以使化学科学的发展达到与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的和谐统一,完整地体现化学教育的真谛。
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长期创造活动的结晶,它反映着人们当下的精神状况、价值取向,人们既是传统文化的缔造者,又是传统文化的缔造物。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本质的特征,认识、尊重和发展传统文化其实就是认识、尊重和发展人们自身。传统文化具有特殊的战略价值,人们要善于从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和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避免犯历史性的错误。
3.1 从继承视角和发展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美国著名核化学家西博格(Seaborg,GlennTheodore)教授曾说过,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恩格斯也曾指出,发现摩擦生火的意义超过发明蒸汽机,他甚至把这种发现看作人类历史的开端。《庄子·外物篇》记载“木与木相摩则燃”;《韩非子·五蠹》记载“民食果蔬,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而民悦之。”从化学热力学的角度讲,摩擦生火就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火是人类打开化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从此人类开始了利用化学促进自身社会发展的步伐。化肥的生产和使用,解决了地球上几十亿人的吃饭问题;化学医药的发展延长了全人类人均二十多年寿命……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3.2 从历史视角和能源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学术价值
火不仅是人类打开化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也开启了人类利用能源的第一步。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我国早在明朝的《天工开物·井盐》里就有记载“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化学不仅推动了人类社会历史与现代的进步,它也是人类未来能源危机解决的良药。
东西方传统文化有着巨大差异,从近代以来中国在自然科学方面被西方超越。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自然科学是阻碍还是促进,成为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然而,李约瑟(Needham)的研究表明: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发现或发明,大约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土壤化学的开创、造纸火药的发明、陶器瓷器的制作工艺、青铜器的制作、铁犁铧的锻铸等等,中国总是世界第一。以上事实说明,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不但不是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阻力,相反,可以成为其繁荣的基础。研究表明,在化学教学中相应地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有利于学习者理解化学技术前沿问题的,也有利于繁荣传统文化,有利于继承发展传统文化中的可贵的文化自觉。
3.3 从多元视角和全球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文化价值
化学是植根于文化之中的,化学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繁荣。研究化学和化学教育的多元文化是人类文化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多元文化学认为,文化因素是化学和化学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强调化学理论与技术都是一种文化产品。化学教科书是人类科技文明的载体,化学教学承担着向新一代传递人类文明的重任。传统文化是国人过往共同生活的经验,是长期比较选择后普遍认为合理可接受的内容,传统文化是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间有效沟通的中介,它能够消融师生间的隔阂、促进生生间的团结协作。而将多种文化元素整合进化学课程中,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并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应对未来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代表人物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 E.Dole)曾激烈地批评过单纯地只强调“学科教育”,他倡导的是一种多元文化背景下蕴涵传统文化元素的“学科教育”,也就是一种所谓的“源于某个区域但又联系全球的文化感”。大卫·尼尔森(David Nelson)等人也曾倡导过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应该尊重所有人种的多元文化。因此,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既要反对妄自菲薄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又要警惕夜郎自大的狭隘民族主义。
3.4 从生命视角和环保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学生生命发展价值
【关键词】民歌文化;民歌传承;问题与现状;方式与方法
前言:
民歌文化的文化内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族生存现状的改变而逐渐变化的。毕竟,民歌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民族生活状态、民族精神状态、民族思想观念的体现和结晶。从这个角度上讲,结合当前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现状,分析中国民歌的文化内涵,进而对其传承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是合乎逻辑并且适应时展需求的。
一、中国民歌的文化内涵
(一)中国民歌的文化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民歌文化是指在一个民族的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本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操守、民族的思想观念、民族的传统习惯等内容的一种体现,并且经过长期的编排和艺术创作最终以民歌形式表达和存在的一种文化。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民歌的文化内涵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带来了产业化发展思维以及市场化的巨大前景,民歌文化开始于政治、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等发生联系,并逐渐在市场化的维度上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在当代的文化视角下,中国民歌文化不仅仅只是一种文化载体,更加具备了较为浓厚的经济属性和市场属性。
(二)中国民歌的文化特征
中国民歌文化在内涵的逐渐演化的历程中也表现出多个方面上的特征和特性。从当前学界的研究成果来看,中国民歌的文化特征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民歌文化的审美性特征。所谓美,是指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对于民歌来讲,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一种凝练式的表达。民歌本身是具有音律上的和谐的美的特征的。从这个角度上说,民歌文化能够在传承的过程中带给民众以一种心灵上的优美的体验,将一种民族生命力以音符的方式传达出来,因此,民歌文化是具有审美性特征的。
其次是民歌文化的民族性特征。民族性特征,顾名思义,任何一种民歌文化都是带有鲜明的民族烙印的。它彰显的是本民族的生活习俗、精神观念、思想道德等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的特殊性,同时也因为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地理格局,使得这种民歌文化的民族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地域性特征。比如广西、山西、东北等地的民歌其民族性、地域性特征是显而易见的。
最后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性。传承性以及历史发展的持续性是一种文化血脉得以延续,文化内涵得以不断丰富的基础。我国民歌文化在长期发展中表现出强烈的传承性特征,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比如陕西地区民歌形式“花儿”本身就是民歌文化不断传承、不断加工、不断走向深化的典型例证。花儿的产生可以上溯到四百年前,甚至从文学范式上来说,花儿可以与早期《诗经》中的一些作品相关联,当前花儿仍然是山西民歌的主流形式之一,这也侧面验证了民歌文化传承性的力量所在。
二、当前民歌文化的传承发展分析
总体来说,当前我国民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呈现出向上发展的趋势的。中国民歌文化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的积极使用,在继承发展传统民歌文化精华的同时也积极吸收当代的文化内涵,在经济化、市场化的维度上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有文化所应该有的生命力和活力。然而毋庸讳言的是当前民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和局限。
(一)当前民歌文化传承发展的不足
一是民歌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缺乏长期的规划指导。没有指定长时间的发展战略,整个民歌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在项目开发上缺乏前瞻性。比如陕西民歌虽然在近几年重新走进民众事业,获得了极好的发展契机,然而由于没有长期的发展规划作为引导,陕西民歌并没有很好的把握住这次机会;二是民歌文化产业严重滞后。民歌文化的传承发展必须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当前民歌文化在文化产业整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价值并不明显,尚未出现较为成熟、先进的民歌产业;三是本民族民歌创作成果数量不足。民歌文化的发展是以民歌创作为基础的。当前民歌文化在产品创作上的不足已经十分明显,彰显时代特色,具备人文关怀的新的民歌作品产量较低。
(二)强化对民歌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对于民歌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工作应该注重从问题入手,怀揣问题意识,倒逼解决措施的制定。因此,从当前民歌发展的现状来看,民歌文化的传承工作应至少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结合民族发展现状,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民歌文化的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和宏伟工程,必须要注重从民族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民歌传承工作计划。其次是要坚持本土化道路,形成民歌文化品牌。民歌文化的发展需要坚持本民族的文化基因,民族的烙印是民歌文化的标志性特征。因此,未来民歌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工作需要从本民族的文化发展现状入手,积极融合吸收先进内涵,形成民歌文化的品牌内涵,并进而在市场经济中形成品牌效应。最后,注重对民歌作品的创作。作品是民歌文化得以存在、发展的基石。无论民歌文化发展到何种阶段,结合时代和民族发展实际,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彰显出本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风貌,为中华民族文化大繁荣提供助力是民歌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基本原则。
结语
民歌文化的内涵与本民族的民族精神、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内容息息相关。这也决定了对于民歌文化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需要从本民族的发展实际出发,尽可能多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民歌作品,借助作品的力量形成品牌化的优势,帮助民歌文化在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上走的更顺、更远。
参考文献:
[1]郭凯.改革开发前的中国民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陆颖.论民歌艺术的当展及其艺术价值―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