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仓储管理的方法范文

仓储管理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仓储管理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仓储管理的方法

第1篇:仓储管理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甘肃彩陶;保存环境;病害处理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2-0105-03

甘肃地处我国西北,位于黄河上游,孕育了许多新石器时代文明,如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就是这些文化的杰出代表。这些文化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彩陶。甘肃彩陶出现时代早,持续时间长,取得的成就也较高。由于保存环境骤变以及自身病害的原因,导致彩陶面临自然损毁的危险。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使之永远传承下去,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2004年,受国家文物局委托,甘肃省博物馆承担了全国馆藏文物腐蚀调查――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项目。陶、瓷器文物病害调查结果表明,甘肃馆藏彩陶腐蚀病害相当严重,较为常见的病害如表面沉积物、可溶性盐析出、酥解、片脱、破损、裂缝以及彩绘脱落等。本文针对彩陶腐蚀病害产生原因与保存环境,谈一些方法和认识,为彩陶保护修复提供资料和参考。

一、彩陶修复前的准备

(一)观察

当处理一件彩陶的时候,首先应该观察,留意彩陶本体留下的历史信息。通过认真观察,我们通常会得到以下信息:一是制作技术。通过观察彩陶的形状以及制作时留下的痕迹,我们可以辨别出是手工法还是轮制法等。二是使用痕迹。彩陶作为生活实用器,它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留下一些生活痕迹,如火烧、内盛食物等,这对研究某一区域文化人类食谱有着很大的意义。三是附带信息。在墓葬或遗址中,彩陶通常和其他随葬品交叉埋藏,这使得陶器表面有可能附着其他埋藏物,如纺织物、动、植物等信息,这些附带信息有可能对研究这一地区人类生活、劳动场景、食谱等提供帮助。当发现此类信息时,应当尽量保留,具体可以用三甲基树脂封护。

(二)记录

学会观察是保护好文物的第一步,接下来应该做好记录。具体记录彩陶修复人员、修复时间、修复地点、彩陶保存状态描述和病害绘图、修复过程中所采用的工艺以及化学试剂、修补材料和做过的的科学分析等。可逆性修复是文物保护修复原则之一,如何做到可逆性,做好修复记录是关键,可为下次彩陶修复提供档案、资料。例如修复部位,修复工艺,修复所用的清洗剂、加固剂、胶粘剂等,以便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采用更科学、合理的方法来保护彩陶。

(三)修复工具与基本试剂的准备

彩陶修复工具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彩陶的修复质量和速度。在修复前,应预先准备好常用记录工具、修复工具,如计算机、照相机、脱脂棉球、竹刀、牙医工具、调色盘、常用矿物颜料、蒸馏水以及其他实验室常用设备等。

二、影响彩陶保存的环境因素

(一)温度

彩陶主要由粘土烧制而成,具有孔隙率大、吸水性强的特点。彩陶大多出自于考古发掘,很多彩陶在出土以后,由于孔隙率大,孔隙中会有水存在。当温度低于0℃ 时,陶器内部水就会固化结冰。水在由液态转化为固态的过程中,产生物理应力,在这种物理应力的作用下,彩陶的内部会产生物理损伤,慢慢形成冰冻风化,造成彩陶酥解以及彩绘层脱落等现象。同时,考虑到彩陶的其他受损原因以及粘接材料等,适合存放温度为0~25℃。

(二)湿度

保存环境中相对湿度的变化对彩陶的影响很大。若相对湿度大于100%,空气中的水分就会超出容纳范围,形成结露现象。在彩陶存放环境中,如果发生结露现象,会导致彩陶表面富集液态水。大多数的彩陶出自考古发掘现场,在保存到博物馆的过程中,彩陶中所包含的可溶性盐并未得到完全清除。一旦相对湿度大于100%,形成结露现象后,彩陶中的可溶性盐就会不断析出,出现结晶现象。结晶现象是引起彩陶彩绘脱落、陶体片脱、机械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彩陶适宜的保存相对湿度应为0%~45%。

温、湿度这两个因素是彩陶保护的关键,在对彩陶进行保存环境考虑时,应该同时考虑。温、湿度是两个互相关联的物理量,当温度发生改变时,相对湿度也会随之改变;而当相对湿度发生太大变化时,温度也会受到影响。

(三)粉尘

空气中粉尘对彩陶的危害十分明显,它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黏附害。空气中的粉尘与彩陶接触后能形成吸附能力,它与彩陶紧紧粘合为一体,很难清除。常用的机械清理方法对彩陶表面很容易形成机械檫伤。2.化学侵害。粉尘的化学性质特殊,其在空气中的形成过程极为复杂,它有可能携带有不同程度的酸碱性离子,当有害离子降沉在彩陶表面时,就会导致彩绘层褪色以及化学腐蚀。3.生物侵害。粉尘是霉菌和细菌传播的载体,在空气中有可能携带霉菌和细菌孢子,当它们沉积在彩陶表面时,在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下就会催生,导致彩陶的生物降解。

(四)其他因素

除了温、湿度,粉尘对彩陶病害的影响外,光线、有害气体、空气污染物都会对彩陶产生破坏作用。有的因素单一对彩陶产生危害,而更多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对彩陶产生破坏作用。

三、常见腐蚀病害处理技术与方法

(一)可溶性盐的处理

彩陶出土后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可溶性盐。可溶性盐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彩陶烧造前粘土本身就带有一部分可溶性的盐,彩陶的地下埋藏过程中可溶性盐的渗入。彩陶的气孔率高、吸水性大,在地下埋藏环境中,可溶性盐随着地下水渗入彩陶中,久而久之,可溶性盐沉积在彩陶孔隙中。当温、湿度发生变化时,盐就会发生溶解、结晶,不断从彩陶内部析出,形成盐析现象。(图1)

盐析现象对彩陶损伤很大,它能造成彩陶物理强度的下降,内部酥粉、彩陶片状脱落以及外部彩绘层剥落。彩陶的制作工艺特殊,它在彩绘层烧造前就与胎体压在一起,故彩绘层和胎体结合紧密。这种特殊的工艺决定了对于保存状况较好的彩陶可以直接用洗涤法去盐,可以将彩陶放于流动的清水中冲洗一到两天,然后换用离子水或蒸馏水浸泡,处理完以后可以取部分液体测其电导率或者用硝酸银测氯离子浓度法验证可溶性盐是否清除完毕。对于保存状况较差的彩陶,其彩绘层并不牢固,这类彩陶清除可溶性盐时必须先对彩绘层进行加固。常用的加固剂是2%的可溶性尼龙酒精溶液和3%的乙级纤维素酒精溶液。做完彩绘层的加固处理后,再用洗涤法对彩陶进行脱盐处理。

(二)表面沉积物的处理

在深埋地下数千年的过程中,彩陶与地下土壤接触,导致表面覆盖有不同程度的沉积物。有的沉积物是历史的见证,可以保留,但有的沉积物覆盖了彩绘层,掩盖了彩陶的纹饰,需要清除。(图2)对于结合不是很紧密的彩陶表面沉积物,可以使用机械去除的方法来处理,具体用棉签蘸取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润湿沉积物,然后用竹刀剔除。操作可反复进行,切忌伤害到彩陶本体。机械方法去除不掉的表面沉积物,可以使用化学试剂处理。常见的表面沉积物为碳酸盐、硫酸盐、硅酸盐。对于不同盐类的具体清除方法如下:

1.碳酸盐沉积物的处理。用小于5%的盐酸或者硝酸做清洗剂,蒸馏水浸泡后用滴管或者移液管吸取酸液慢慢去除,清除干净后,应当立即用蒸馏水清洗掉溶解的盐和多余的酸。

2.硫酸盐沉积物的处理。硫酸盐类沉积物比较难以去除,不溶于弱酸。可用浓硝酸做清洗剂来缓慢去除,清除完毕后用大量清水清除。另外,可以用硫酸铵的热饱和溶液来清除硫酸盐类沉积物,处理后生成可溶性的配合物,可用蒸馏水洗掉。

3.硅酸盐沉积物的处理。在各类沉积物中,硅酸盐类是最难去除的,这是因为它的难溶性。在处理硅酸盐类沉积物时,可采用1%的氢氟酸涂于硅酸盐沉积物的表面,慢慢溶解,然后用清水清除。在此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氢氟酸有剧毒,应当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清除上述盐类沉积物还有使用鳌和剂的方法,如EDTA二纳盐法、二乙烯三铵五乙酸五纳盐等。这类鳌和剂可以一次去除上述的三种沉积物,但其在使用时应当加倍注意,鳌和剂无选择性,对彩陶本体会产生腐蚀作用。

(三)裂缝、破损

彩陶是易碎品,其物理强度不高,裂缝、破损病害在彩陶中屡见不鲜。(图3)

针对彩陶的这类病害,处理关键是选用合适的粘接剂。粘接陶器的首选是环氧树脂,此类粘接剂具有优异的粘接能力和耐久度,且粘度和颜色都可以通过加入增韧剂、稀释剂、填料来调节。但环氧树脂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不可逆性,这会造成在二次处理陶器时的无法去除接口表面的环氧。因此,可以在陶器粘接面上先涂一层3%的聚乙烯醇溶液或者B72,使其形成粘接面,然后再用环氧树脂粘接。在彩陶粘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陶片的接口面必须干净,这直接影响后期的粘接质量。

(四)缺损

在馆藏彩陶中,也有部分彩陶是残缺的,(图4)为了艺术观赏或是增加彩陶物理强度的需要,需要在有确切根据的前提下对残缺部分进行补配处理。常用的补配材料多为石膏,可加入适量增强剂来调节石膏的强度。另外,A.J.K面团也是很实用的补配材料。彩陶在补配完形态后,需要对补配部分进行做旧处理,处理原则是根据可辨识性原则,使补配部分颜色接近并浅于文物本体颜色,避免造成视觉的明显差异,但在仔细观察下,可以看出补配痕迹。常用的补配做色原料需选择矿物颜料,这是因为矿物原料的耐久性。在作色完成后,可用3%的乙基纤维素酒精溶液或者3%的聚乙烯醇缩丁醛酒精溶液涂刷封护。

四、结语

彩陶的病害处理必须仔细、认真,这不但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还需要熟练的操作技巧。彩陶是人类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之一,每一次保护修复都是对彩陶生命的一次延续。此外,彩陶的保存环境和日常养护也是其生命得以延续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马清林,苏伯民等.中国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保护[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第2篇:仓储管理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物流仓储业;目视管理;基本方法;基本理论

一、引言

(一)物流仓储企业的发展

物流仓储企业指的是从事仓储物流业务的企业。所谓的仓储物流指的就是相关的企业或者是从事仓储物流活动的主体利用自建或租赁库房、场地,储存、保管、装卸搬运、配送货物。传统意义上的仓储一般是从简单的物资储备角度出发而定义的关于物资的储备等活动。随着时代的更替以及各项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市场的需求的不断更新,目前社会中所指的"仓储"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仓库管理"等概念,而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供应链一体化背景下的仓储,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仓储。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物流行业在各项服务中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了是物流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物流行业也逐渐把目标转向对各个供应链的管理活动的完善中。企业越来越多地强调仓储作为供应链中的一个资源提供者的独特角色。仓库再也不仅是存储货物的库房了。作为发展中的物力行业,仓储业作为其重要的一环也在发生着角色的转换。概括地来说就是业务向仓储中心的转换。这与传统的仓储管理存在很大的区别。传统的仓储管理中强调的是仓库的重要作用,这种仓库式的管理重在强调对货物所占的空间的管理。而目前的仓储管理侧重的是配送中心的管理,其工作的中心是转向对于货物周转时间的管理。这两者因为侧重点的不同会对整个物流行业的运转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目前的以配送中心的管理为主的仓储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物流运转的效率。因为它对时间进行管理的同时还对空间进行了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物流的运转效率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仓储物流在整个物流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仓储物流是供应链中的库存控制中心。库存成本是主要的供应链成本之一。因此,对库存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可以对物流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利润。第二个原因就是仓储物流是供应链中的调度中心。仓储业务的运转效率直接关系到整个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第三个原因就是仓储还是现代物流设备与技术的主要应用中心。从上文的描述来看就可以知道仓储物流企业在整个物流行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整个经济市场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发展仓储物流企业以及探究其运作模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二)目视管理

所谓的目视管理就是利用与视觉有关的信息来实现对某一事项的管理。这里涉及到的视觉信息就是形象直观的色彩,这些色彩具有宜人性的效果来使得人们通过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利用人的基本生理特点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手段。总而言之,目视管理就是一种利用视觉来进行管理的科学方法。所以目视管理是一种以公开化和视觉显示为特征的管理方式。综合运用管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目视管理在运行中需要遵守四个方面的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激励的原则。这个原则是针对员工而设置的一条原则,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员工的激励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对管理活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二条原则就是标准化的原则。因为目视管理是利用色彩来实施管理活动。因此对色彩需要一个标准化的过程才能使得管理活动在不同的部门以及区域不会存在特别大的差异。第三个原则就是群众性的原则。因为目视管理的目的就是要让整个管理活动相对透明化,这就必须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是要使得群众积极参与,第二个就是要使整个管理过程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最后一个原则就是实用性的原则,对于目视管理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得整个管理过程能够产生一定的效益而不是简单的新奇和形式主义。所以,根据目视管理的这几个特点我们可以知道将其运用到物流仓储企业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目视管理理论简介

(一)目视管理基本介绍

目视管理是物流仓储中的常用的一种管理方法,目视管理就是通过人的视觉对色彩的感知来组织当前的工作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对人的视觉和直觉的结合来实现对物流活动的更加具体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实现提高现场管理效率的目的。目视化的管理在物流仓储中的运用可以使得整个仓储化的管理过程更加的透明化,这对实现高效管理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因为可以将管理者的意图和要求向大家呈现出来而使得我国要求的管理公开化的目的。特别是针对我国的物流行业来说,由于其发展历史不是很长,在消费者的心中塑造一定程度的信任感是很关键的第一步。目视化管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也是相当的多。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日常接触到的饮水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红色代表的是热水而蓝色代表的则是凉水。每个人通过日常生活的侵就会逐渐形成一种自动的常识性的反应。对于物流仓储企业这一个涉及到多种种类的商品以及特殊物品的管理活动,实施目视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该项管理办法可以在物流仓储管理人员中形成一个常识,那就是每个颜色都会代表着具体的特殊意义从而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记忆等工作,带来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效益。

(二)目视化管理在物流仓储管理活动中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目视化管理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形象易懂并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因为在整个物流仓储花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所做的一切活动就是通过这种特殊的管理手段来实现信息的目的。这种信息是针对管理过程来说的。对于一般的普通人来说的话接受信息最敏感的部位就是我们的五官了。对于物流仓储这一涉及到对实物的管理活动涉及最多的器官就是人的眼睛。人的眼睛会对各种色彩具有很强的区分和辨别的能力,因此在物流仓储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具有不同颜色的标签、信号灯等携带具体信息的搭载物实现对物流仓储的有效管理。综上所述,目视化管理能通过其人性化的考虑给物流仓储管理活动带来高效率的操作环境。目视化管理在物流仓储管理活动中的另外一个特点是针对管理活动来说的。因为我国的很多管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暗箱操作,这样带来的危害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不透明的管理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大部分人的利益而满足了小部分人的私欲有损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另外一个危害就是不透明化的管理会存在浪费资源和降低管理效率的影响。实行目视管理,对物流仓储企业作业的各种要求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特别是管理过程的透明化的问题上可以做到公开明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可以实现管理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同时也有利于监督和管理部门以及人员与人员之间的互相监督。从而就会使得违反规定的行为不容易发生。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针对管理活动中涉及到的工作岗位的不同会将相关的工作人员通过颜色而区分为不同的种类。这样就有利于主管人员更好的监督其工作。如果所有的工作人员的穿戴都完全一致的话就会使得管理人员难以区分他们各自的职责。有时候会存在员工之间的越位和偷懒等行为,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如果不同种颜色之间的工种出现交叉的话就可以知道他们是否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所以,在物流仓储活动中采用目视化管理有利于使得整个管理活动更加透明从而实现更高的管理效率和我国的管理手段的改革和完善。根据上文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目视化管理是一门涉及到多学科交叉的管理手段。其中包含了管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这种多学科之间的交叉会使得目视管理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来实现管理活动的高效率实施。因为每个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要使得一项管理手段能同时适应各个主体的要求的话就必须从综合方面考虑个体的需求。对于目视管理方法的话就能够比较科学地改善同现场人员视觉感知有关的各种环境因素,使之既符合现代技术要求,又适应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而产生良好的生理和心理效应,调动作业人员的积极性。

三、目视管理在物流仓储中的具体内容

目视化管理作为一项标准化的管理手段,其在物流仓储管理的活动中涉及到七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下文将会针对这七个方面的内容做出详细的讨论。第一个内容就是针对这项管理手段的规章制度来讲。因为在物流仓储管理活动中会涉及到相当多的工作人员和复杂的工作步骤。对于如何将这些繁琐的步骤和人员做一个统一的安排来达到更好的管理就必须通过目视管理法来实现对物流仓储管理的标准化。例如通过上文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出简单的案例就是具有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配备不同的工作服,不同的商品或者是特殊物品等等的话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来表示等。这样做可以维护统一化和标准化的组织和严格的物流仓储的管理过程。这样做还可以实现整个操作过程的连续性使得整个管理活动可以标准无误地持续进行。第二个内容就是通过目视化管理在物流仓储管理中的运用可以实现在不同的阶段对整个管理过程的有效呈现。这种呈现是基于高效的管理活动中的。只有在具有高效率的管理活动中才可以随时根据相关管理人员的需要以及监督管理的需要对当前的目视化管理活动通过图标、线条等形势形式来实现对管理成果的报告。这样可以保证管理过程和市场的接轨,使得以前仓储管理活动和其他的管理步骤相互脱节的情况。第三点内容就是目视化管理可以实现物流仓储管理过程中的对人、物、场所三者的管理。因为目视化管理可以通过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类和调整使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最佳来实现高的管理效率。第四方面的内容指的是通过目视化管理在物力仓储活动中的运用可以实现各作业环节和岗位之间的联络。同时在整个物流仓储的管理流水线中要设立方便实用的信息传导信号,这样可以降低工作流程间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交接时的资源浪费。同时,目视化的管理手段可以使得整个工作流水线以提示的方式来对各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最终会实现整个工作流水线的完美结合以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第五个方面的内容就是目视化管理可以使物流仓储管理中的商品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实现统一的管理。例如,对于某类商品应该根据其具体的特征,例如大小、数量、特质属性等特点来进行包装。这种手段可以运用到所以的商品中去。具体的细节就是物品的码放和运送数量的标准化。这样不仅可以实现通过目视化管理提高仓储管理的效率还可以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得整个过程能顺利的进行。第六个方面和第七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工作过程中职工的衣着的统一化和颜色管理的标准化的问题。这两点在前文中已经进行过仔细的探讨,这里就不再赘述。

四、目视管理与仓储企业

物流仓储业的管理活动跟一般企业的目视管理过程实施的步骤基本上一致的。主要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制定活动的计划,其中包括的主要步骤有,在作业方面要确定颜色的使用标准以及各种零件和工具的色彩的匹配,第二个就是具体的物品的区域的划分,第三个就是人员的安排和配置,第四个是危险物品的特殊管理标准,第五个就是相关的仪器等的使用注意事项。第二个就是工具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工具的放置位置的确定和管理以及各种器具的精度检测以及使用的颜色标志等两方面的内容。同时,在装备方面也要注重目视化的管理过程的特殊要求。第二个步骤就是开展目视化的管理活动。具体的目视化管理活动中包括的内容有:利用目视化管理为物流仓储管理活动营造恰当的氛围,规划各个责任区,规划各个作业的特定区域以及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在物流仓储企业中做到目视化管理的以上几点内容就基本可以实现通过目视化管理提高仓储企业的管理效率。

五、结束语

目视化管理在物流仓储企业中的应用是提高仓储业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的手段。在以后的发展中可以通过对目视化管理同仓储企业管理的进一步结合实现新的管理手段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廖丽琴.物流仓储企业如何应用目视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5,07期.

[2]高波,杨振,曲彪.目视管理在物流仓储企业应用研究[J].中国储运,2009,11期:93-96.

[3]刘馥.浅谈目视化管理在物流企业现场改善中的应用[J].汽车实用技术,2010,第5期:92-97.

第3篇:仓储管理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仓储管理;库存控制;经济订货批量

一、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的关系

在企业的物料管理工作当中,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仓储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供应和销售等工作,而通过合理的库存控制,可以有效把握市场的情况,适应市场的竞争,在保证生产销售等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控制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仓储管理的目的便是令物流成本与客户服务的标准达成一个平衡,也即是在保证企业生产销售工作的正常运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成本。因此,对于如何在实现仓储功能的同时,合理配置仓储设施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而对于库存控制的目的,也是为了达到一个平衡,这个平衡是物料供应水平和经营成本之间的平衡。如此便会对生产销售工作造成一定的风险,对企业的整体运转产生不良影响。

二、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的方法

1.ABC分类法

ABC法就是一种存货分类管理方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存货分为重要性不同的A、B、C三个层级。就一般的情况而言,A类是最重要的部分,虽然只占全部存货的10%左右,但其价值却占据了全部存货的一大半以上,而且占用的资金也最多,故此,对于A类的存货就应该进行着重管理,用科学的方法确定其存货定额和经济批量,并对该类存货进行经常性地检查,以保证其储备的完好和充足。而B类的存货,是全部存货中比较重要的部分,一般占据全部存货的20%,至于C类的存货则是一般重要的部分,占比最大,一般达到70%。对于这两类存货只需要进行一般性的管理,不需要进行重点控制。如此,通过存货的分类管理,就能够突出管理的重点,实现管理的经济化,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2.经济批量法

经济批量法对于无法实现即时存货和零存货管理的企业有极大的帮助,因为这些企业的存货一般消耗量大且工序复杂,所以利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对储备存货进行科学的计划,在保证供应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作为一个理论模型,经济订货批量具有一个假设前提,该假设仅考虑到三个因素,分别是变动性存储成本、变动性订购成本和允许缺货情况下的缺货成本。在对该模型进行实际运用的时候,还需要综合考虑到其它的变化因素,以便对订货时间和订货批量进行合理修改。就如通过考虑存货的保险储备和连续供应及使用,对经济订货批量模型进行扩展,令计算的过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由于经济批量法的科学性和可扩展性,在很多企业中都得到了广泛运用,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存货管理方法。

三、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1.重视基础管理

想要对库存进行有效控制,优化仓储管理效率,首先便要加强物料管理内部控制的建设工作。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用于内部控制的制度,对内部物料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准控制,以保障整个供应链的顺畅运转,提高管理效率。与此同时,也要明确每一个岗位的权限和责任,加大监控力度,保证控制制度的切实施行。对于仓储管理的工作流程,也应该按照一定的科学标准进行设计,对如验收入库、仓储保管及领用发出等一系列工作环节进行明确的要求,并对相关的单据记录和凭证进行妥善保管,以便出问题时进行查询。除此之外,还通过目标管理的方法,对供应链上的每一环节进行控制,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令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落到实处,提升基础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仓储管理的整体质量。

2.重视漏洞控制

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都是一种流程型的工作,所以想要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首要进行的工作便是对工作流程进行仔细地梳理,通过科学的分析和探索,建立整个工作流程的规章制度,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去指导并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保证工作的效率,令整个工作流程高效顺畅地运转。此外,还需要对仓库的建设、出入库的管理以及物资的码放还有仓储的信息化建设等工作进行合理改进,以在制度上对流程中的缺陷和漏洞进行规避,也有效减少工作中的违规操作,保障工作流程中的业务质量。在另一方面,也要对闲置物资加强管理,对能够盘活的物资储备要进行充分利用,对能够进行异地调拨的物资储备要尽快调拨,至于那些不可用的物资则要考虑加快对其进行报废处理,通过库存余额的考核制度,及时调整考核计划,降低库存量的同时,也提高仓库的有效利用率,

3.重视权责分明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管理来对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控制,把这些环节与信息系统中的岗位进行一一对应,以此来分解仓储的管理职责,明晰每一个部门和岗位所具备的权限和职责,形成一个健全的仓储管理责任体系。通过这样一个责任体系,对各岗位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考评,若有违反制度规定并对企业造成损失和影响的部门或个人,则按照一定的标准在绩效考核中进行扣分处理,并予以一定的惩罚。对于确实履行责任并完成工作任务的部门和个人则要进行相应的褒奖,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

四、结语

企业想要减少经营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对第三利润源的研究就不得不引起重视。而本文就从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的关系出发,简述了ABC分类法和经济批量法这两种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方法,进而提出了一些在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即重视基础管理,重视漏洞控制以及重视权责分明。

参考文献:

第4篇:仓储管理的方法范文

一、课程课程标准设置整体思路

仓储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是针对物流员、助理物流师所从事货仓规划、商品出入库、盘点管理,货仓商品的保管与储存、仓库安全管理等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技能而设置的课程。

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要全面把握仓储的每一个环节,针对不同的模块进行学习,要学习包括仓储基础知识、仓储商品的管理知识、商品出入库管理、库存管理与控制、自动化立体仓库等等。涉及仓储管理的各个方面,并且有完整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规律。每一个模块都可以分解出不同的任务,根据实际工作需求按照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实践教学资源,采用任务驱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实践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仓储管理的岗位需求进行组织教学,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课程设计,延展知识点,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岗位需求,从而达到教学与实际工作需要零对接的目的,同时要建立与教学相适应的成绩考核体系,考核要全面,既涉及理论又涉及实践。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模拟实际工作,按照仓储管理员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要求,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共同完成项目的规划、运作,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组织技能、管理决策能力、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同时小组间进行竞赛,激励学生,形成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

二、课程培养目标的确立

课程培养目标,要以课程标准的整体设计思路为依据,针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具体要求进行设定,确保培养目标符合物流行业对仓储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要求。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仓储管理的课程培养目标主要涵盖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几个大的方面:

其中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仓储的基本概念、仓储的内涵、了解仓储管理工作都具有哪些具体的功能;在货物仓储选址和布局方面掌握最优的选址计划和布局方法的制定技巧;掌握出入库商品的基本工作流程,同时对出入库商品的验收进行学习;掌握商品盘点工作的流程,商品盘点的工作内容以及商品的盘点方法;掌握仓库的安全管理及库存控制的相关基础知识。

同时,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对仓库的布局和规划进行合理地分析和比较优化的实际操作,熟练运用知识进行仓库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同时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际工作中的出入库作业,对仓储设备的操作达到熟练的程度;另外要求学生学会对商品进行盘点,掌握商品在途保管及在库保管的相关技术、掌握库存管理及控制的方法;针对库存管理的安全问题进行课堂演练,要求学生能够学会使用仓库中常备的消防器材,会进行仓库安全工作的应急处理,能正确使用仓库预警系统;同时要掌握相应的计算机知识,为仓储管理的具体工作服务,进行仓储管理相关单证的缮制。

此外,素质目标要求学生要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各种信息的接受能力;对仓储的相关工作流程具有创新能力;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能够主动为团队做出相应的贡献;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乐业、敬业、具有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仓储管理员的本职工作岗位上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课程的教学设计及考核重点

课程教学设计思路,首先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要求学生先了解仓储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也就是要引入仓储的相关概念,达到让学生入门的目的,这方面的知识除了教师讲授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书籍资源,让学生进行自学。在仓库选址和布局的授课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案例,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处理,使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的布局技巧,然后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自行判断和操作。对于商品的出入库管理,要求学生掌握入库的基本作业内容及业务流程、商品验收、储存业务受理及保管合同等相关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学会具体的操作,这部分内容可以在实训室运用实训设备进行仿真教学。商品的盘点要求学生掌握盘点的目的和工作程序、盘点作业的工作内容和盘点方法,这方面技能操作的学习可以采用仿真教学的形式,也可以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设身处地地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并且熟练掌握工作技巧。对商品的储存和保管要在学习中掌握观察仓储商品质量变化的能力、学习特殊商品的温湿度管理、害虫防治、霉腐防治,同时根据商品保管的基本要求对商品进行日常的常规管理,这方面的课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在学校进行相应的理论教学和仿真教学,然后在学生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进行实际的岗位锻炼。同时,通过实训室设备让学生掌握自动化立体库的操作技巧和使用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地进行自动化立体库的操作。

其次,在考核设计中要大胆创新,变以往简单的笔试考试为笔试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方面地考察。通过分析报告、调研报告的形式进行笔试考核,让学生进行仿真操作,作为实践考核内容,同时将学生的企业见习、顶岗实习列入成绩中。而对考核的评价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结合以上考核内容和评价方法得出学生最终的成绩。

第5篇:仓储管理的方法范文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仓储物流环节的增值和控制,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原始的依靠人工操作、管理的仓库已经渐渐无法满足日益加快的商业节奏,本文将主要对仓库管理的一般方式方法及仓储行业未来发展思路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

仓库;发展;物流;管理

引言

仓库(Warehouse)通常是存储和保存物资或货物的建筑物及场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仓库已经不再只是具备储存、保管、发放物资等这些简单的功能,而是涵盖衍生出对于货物或物资进行包装、配送、存储、收发、分类、计量、分拣等诸多作用。所以现代仓库管理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存储商品的空间上的管理,还应该包括物流信息、处置、配送、分类等诸多商品或物资的信息化管理。其管理效率的高低和设备及人员的配置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供应链的操作成本。若是无法确保准确的质量控制、进货、验收及发货,就可能会造成时间浪费、库存积压,交货期延长、生产成本加大甚至失去客户。因此,在提升服务质量,减少库存,节约时间,成本最小化的压力下,仓储管理显然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当仓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当中一个重要环节的时候,安全高效的物流显然已经成为其实现服务增值的重要手段;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仓储管理做支撑,信息化和以信息化做指导的先进技术就成为仓储业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靠原始的人工处理、记忆变得困难重重,仓库资源怎样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以此提供最优质的客户服务呢?本文主要针对常见的主要以物资存放、保管、发放等为主要目的现代化仓库管理方法和仓储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初步探讨和研究。

一、现代仓库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一,所有的库存物资必须按照定位管理的原则进行分类和保管,其思想通常按照商品配置图表的方式设置,就是把各种类型的物资或材料按照不同的种类和作用区别管理的原则来分区域、分类别进行保管,通常采用货架放置,以便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减少占地面积。通常情况下同一仓库应该至少划分三个以上不同的区间即ABC仓库管理法,主要是根据库存物资的数量、价格和重要程度予以划分物品类别,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配置:其一,将大宗或贵重商品、物资列为重点保管仓储对象并称其为A类物品,需要准确记录仓储信息,制定严格的盘点周期对其定期盘点,确保质量和数量准确无误,同时采取随机抽检抽查机制随时盘点,随时掌握此类物资的仓储和管理状况。同时此类物资或商品应当尽可能减少库存量。制定规划合理的订货数量并设置恰当的订货周期,避免呆滞库存并避免浪费,减少不合理资金占用。最好采取整箱及栈板方式保存材料、物资;其二,常用类、消耗类或一般类型物资列为B类物资,主要以一些小型的零部件或者常用工具、备件、材料等消耗物资或一般类型物资,通常采用适宜的方法定期清点、盘库,合理保存利用;最后,废旧物资或退库商品列为C类物资,应集中放置于将要进行报废处理或不合格商品、物资的管理区域,便于后期处理。此类物资无需投入过多的管理精力,库存记录允许存在合理误差,适当间隔进行清库盘点并定期给予处置。

第二,平均库存值、库存周转率和消耗周期是衡量仓库管理水平的主要参数。通过对库存物品的入库、验收、摆放、盘点和出库等作业完成仓库管理系统的操作,实现企业仓库各级管理人员随时调拨、管理库存物资,从而实现减少库存,降低资金使用,防止库存积压与不足的现象,提升服务质量,确保经营、生产平稳有序进行。各种不同类型的物资或商品存储区位确定后应及时登记建档造册,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化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等有效途径,使用现代化的仓储物流管理软件建立仓储信息数据库,如果存储物品较少或不具备信息录入的小型仓库则应该要有详细的存储区位配置表并悬挂在方便库存管理人员查阅的地点,以便于存取。而对于轻型或贵重物资的储存位置应该尽可能设立专用区域并予以固定,便于日后的领取或管理。对于大宗或整箱物资的保管一般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但更改存储地点后必须及时在数据库中做相应的调整。若仓库较小储存空间不足区域有限,也可以不固定位置而根据需要随时进行调整。

第三,先进的基础设施和自动化功能是实现仓储现代化的基础,所有存储或保管的物资和商品均不应当直接放置在地面,首先,避免直接接触地面导致商品或物资潮湿;其次,部分特殊商品或物资有特殊要求,比如生鲜和食品类商品对卫生条件要求较为严格;最后,利用立体空间,避免存储空间的浪费且确保物资和商品码放整齐便于日常管理、统计及发放。充分运用如现代立体仓库中运用高平台货架等设施分别存放各种类型物资、运用能够实现射频扫码的多功能叉车、人工智能货品输送设备、温控装制、喷淋装制、监控装制等保持仓库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仓库干燥、不潮湿,并保持合理温度和湿度环境,每日或定期对仓库进行巡检。仓库还应当安装必要的防盗、防火、防水、保温等设施,以确保物资安全。

第四,所有的商品和物资摆放货架必须配备识别标志卡,表明物资或商品名称便于管理,同时,物资入库或发放应当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特别是化工类、食品类等有保质期的商品或物资。这里可采取较为常用的色彩分类管理的方法,按照不同的周或月设置标签颜色,用来区分入库时间的先后和不同。

第五,达到仓库管理现代化目的的有效措施是信息化网络平台的构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综合运用,安全高效地调度、指挥、组织、监督货物的入库、验收、装卸、储存、搬运、计量、出库、保管、财务、安全保卫等各项活动,达到库存管理的高水平、高效益。物资采购人员应当同仓库管理人员具备通畅的沟通机制或渠道,使仓库管理人员提前掌握物资到货情况,并合理安排物资的存放。同时,仓库管理人员还应适时提出库存不足的预警,建立每种物资的安全库存值,一旦库存数量低于安全警戒值时及时通知管理机构予以补充,防止库存不足。所以,仓库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现代化装备的配备和运行效率对于整个供应链的操作成本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在现代库存管理中,不论是作业流程的管理当中新方式的创新,还是从商品的入库到出库、销售各个环节,先进的管理系统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都成为高效率新型仓库的主要内容。

第六,仓库的存货和取货理论上应能够做到随需随取、随到随存。通常需要根据单位的性质和作息时间合理兼顾效率与安全,根据需要进行合理安排,但为了提高效率和安全应当制定作业时间的规定,便于日常管理。仓库应该执行严格的出入管理制度,无关人员原则上不得随便出入仓库重地。第七,所有的物资和商品出入库必须进行登记管理,及时录入数据库以便明确保管责任。如果是某些特殊商品(如冷冻、冷藏商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卖场存货与库房存货合一的做法灵活掌握。

二、我国中小型企业仓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个别企业领先的仓库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管理自动化程度,无法掩盖大部分中小企业仓库管理方面的原始和落后状态。按照中国仓储协会的研究分析表明,目前主要是烟草、医药、家电等行业的一些大型生产企业采用了自动化水平高,较为先进立体仓库,而一些专业化的物流和仓储企业还只有个别使用立体仓库这类自动化水平高,技术先进的仓储设施。现代化仓储设施的推广和实施、先进技术装备的购置和各生产环节信息系统的架设和构建都必须依赖于充足的资金保障。且所有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系统的运用和高科技手段的实施和落地,同样要求充足的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同时,必须要有充足的被服务客户的市场需要。所以,目前我国的仓储现代化发展建设通常仅仅在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及外资或合资企业中发展较为迅速。反观绝大部分专门做仓储或者物流的企业中正在建设或使用的信息化设施和手段都只是最简单原始的信息模块,仅仅能够实现诸如信息记录、采集等最基本的功能,或者是整个系统中极少环节的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的运用和某些先进技术装备的操作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甚至于个别企业的库存管理水平仅停留在初级的仓库租赁服务层面上,除了一份简单的租赁服务合同之外没有任何延伸服务。信息技术水平低下以及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不足,已经成为现代化物流仓储业的向前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此外,个别企业只注重装备和设施的投入,却忽视对于人员的机械操作和维修技能培训,使得企业操作维修水平较低,设备故障频发,同样造成部分物流仓储企业配置的设备没有发挥正常的作用。在仓库设计建造之初没有计划以后的升级和改造,同样制约了设备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和新技术的推广。或者是设备安装后个别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损坏,售后服务和维修配件无法满足现场需求,维护保养十分困难。此外,我国的自动化仓库实际使用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大量仓库可用资源闲置,较为突出的是大量产品结构单一且产能较低的生产加工企业在建设自动化、信息化仓库后资源闲置与重复配置矛盾突出,普遍存在使用率不高、效果不理想、规模不确定、优势不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因为自动化仓库的建设和规划前期分析和调研工作不深入细致,导致存在着重大的决策问题。造成个别企业的仓库建设不切实际,盲目追求自动化和信息化,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没有对其有效需求进行必要的研究和判断,导致仓库建成后才意识到现场运行中其对于自动化的要求不高,利用率有限。此外,也存在由于少数管理和操作人员限于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不高,对提升仓库管理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以及信息化水平的主观意识不强,对于配置的新设备、新系统不愿使用,思维观念依旧保持在依靠人力的层面上,甚至对自动化仓库管理系统和模式没有信心,主观上排斥自动化和信息化仓储,人为的抵触自动化和信息化仓储系统的研究、建设和使用。或者是因为企业经营模式或流程等外部因素产生改变,例如收发工作的改变、任务范围的更改、商品或物资类型的变更,由于原有的仓库设施、设备和管理系统尚未及时升级或改造,慢慢导致原有的功能和需求逐步弱化或消失,仓库处于部分闲置状态。

三、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仓储建设,努力提升现代化仓库管理水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先进的物流行业发展必须要依托于现代化仓库和仓储设施的建设,现代和信息化仓储的建设同样会促进现代物流行业的进步,仓库管理是仓储物流与供应链环节上面的控制核心和关键节点。现代仓储行业势必会对现代服务业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根据专家分析研究,未来的仓储业将变的越来越专业化、国际化、综合化、集约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品牌形象的仓储企业将成为多数企业客户的首选对象。仓储行业未来会与运输业日益密切结合。更加严格的土地政策将对需要大量土地仓储行业造成深远的影响,仓库基础设施建设将向立体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依托于目前的仓库条件等基础设施,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建设发展和信息技术建设,努力拓展仓库的增值业务,提升仓库的附加值,把各作业系统合理有效地对接,努力促使综合化的物流业务发展将成为未来仓储业的重点领域,把仓储行业的服务功能不断向上下游产业进行渗透和延伸,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增值收入。仓储行业的进步和提升要加大同国际接轨的广度和深度,必须依靠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其业务流程的改变和优化势必有效促进仓库利用效率,拓展服务范围和对象。未来将进一步利用立体空间,把存储空间向上延伸进一步提升仓库高度,超高货架、楼库、立体仓库等仓库建设基础设施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伴随着化工品库、危险品库、液体库、冷冻冷藏库等特殊需求不断加大,物流中心未来将进一步朝着专业化、集约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甚至会大量使用机器人代替现有的人工操作,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仓储业必须朝着集约化的方向不断进步,未来的物流中心势必将更加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构建更加安全高效、运营良好、功能完善的仓储设施。仓库的调度系统更加自动化、起重设备更先进、建筑密度更高、道路通行能力更强、站台库数量更多会成为未来仓储企业的发展方向。因而,专业化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仓库物流的信息系统同客户信息系统的交流互通,信息安全以及通讯技术的可靠、便捷、稳定、价格合理,是未来仓储物流行业关注的重点。信息服务提供商之间对市场的争夺将愈加激烈,但市场同样会越来越大。现在,国外已经逐步发展起来较为成熟的仓储物流信息系统,可是费用相当昂贵,对设备、设施的硬件资源配置、服务对象的技术管理水平、作业员工技能素质和仓储物流业的行业标准、政策法规等都有较高要求,暂时还无法满足我国目前仓储物流行业的现状。所以,我国现有的仓储物流行业的未来建设发展不但需要政府与行业协会的积极加以引导支持,并不断引进培养一批业务精、善管理、高技能的仓储物流人才,更重要的是仓储物流企业自我求变、主动探索实践。例如:建立健全更加规范合理的企业仓库管理标准,主动适应频次高、种类多、周期短的物资流通模式;积极引入ISO9000管理体系,推行标准化管理,安全高效地满足企业与商家、商家与用户的仓储物流服务;实现“仓库装卸自动化”与“收发、仓存管理智能化”两大目标;仓库不但要做好最基本的收发、存储工作,还要能够提供包装、配送、分拣、配货、加工等增值服务;仓储物流企业要积极主动同生产、销售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形成战略同盟,在引进先进设备、设施的同时还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发展思路,稳步扩张自己的服务网点和配送体系。

作者:曹婧 单位: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6篇:仓储管理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企业资源计划;仓储管理;信息化

前言:每个企业是由很多部门组成的,如人力部门、财务部门、仓储部门等,各个部门发挥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异,在仓储部门中,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不仅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而且还能有效的降低管理的投入成本,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

1 实施ERP仓储信息化的意义

1.1合理安排仓储的空间

在对仓库进行管理时,物品的安排与摆放具有重要的意义,合理的安排与摆放,会减少库存管理中的工作难度,使管理工作的质量更高。在使用基于ERP的仓储信息化管理模式后,就可以利用ERP技术,建立有效的库房模型,根据建立的库房模型,并结合最优化理论,将物品摆放位置进行合理的设计,对物品的摆放设计出合理的顺序,准确的定位出物品的安排与摆放位置,在对物品进行管理时,能够快速、准确的寻找物品的位置,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1.2实现自动化管理的目标

在当前阶段中,任何领域的工作,都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情况下,对仓储管理也具有同样的要求。这时在使用ERP的仓储信息化管理模式之后,就可以达到这一要求。而使用该管理模式,在进行管理时,ERP系统对物品的管理,会根据物品入库的数量以及产品出库的数量,自动的得出物品的剩余数量,同时将物品的存货状况体现出来。

2 ERP仓储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的内容

在当前阶段中,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促进了企业不断地进步,对企业内部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其达到现代化的要求,就需要逐渐的对企业内部结构进行整合,在整个生产的过程中,逐渐的调整成为了三个部门,分别为采购部、仓储部以及制造部等,对这些部门有效的进行管理,可以使生产工作进行得更好,不仅提高了生产工作的质量,而且还会提高生产工作的效率,有效的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3 基于ERP的仓储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企业对管理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当前的基于ERP的仓储信息化管理模式显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影响了企业仓储管理的工作,因此,为了使基于ERP的仓储信息化管理模式更好的发展,在管理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创新。

3.1加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当今,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使得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种情况下,随着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不断的研究,使其不断地完善,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当中。所谓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就是在通信的过程中,不需要在不同设备之间建立出机械接触或光学接触,利用设备发出的微波,对信息进行传递以及读取。因此,为了使基于ERP的仓储信息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发展,就可以在其中应用到这一技术。在管理的过程中,将材料或产品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后,产生出类似二维码的标签,并将其粘贴到材料或者产品上,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就会将标签中的信息传递到相应的处理设备中,相应的设备就可以根据传递回的信息来对产品或者是材料进行管理,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自动辨识的目的,而且还能时时刻刻的对产品与材料进行跟踪,有效的增加了管理质量。

3.2 加入商业智能技术

所谓商业智能技术,不仅仅只是一种软件或工具,而是在工作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所以说,商业智能化技术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而是将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联机分析处理等技术结合到一起,对数据进行更好的处理。因此,为了使基于ERP的仓储信息化管理模式更加的完善,就可以将商业智能化技术加入进去。这时在对仓储进行管理时,不论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下,都能够对产品进行管理。

3.3 采用仓储信息化管理技术使物流管理进入盈利模式

当前,ERP应用在物流管理中的优势已经得到了认可,对企业而言,能够优化内部管理模式,提升工作效率,进而推动物流管理工作中对任务的调配和协调,使企业管理进入全新的局面中。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使用ERP系统,企业能够充分了解到仓库的库存总量,且数据的精确程度极高,同时ERP系统对企业当日所接收的货物量进行总计。

综上所述,在仓储管理的过程中,使用有效的管理方法能够使管理工作的质量得到提升,减低了企业的投入成本,可以使企业效益最大化。虽然目前对基于ERP的仓储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了一定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仓储管理工作的要求会更加的严格,在这种情况下,当前的仓储信息化管理模式可能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因此,为了使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更好地发展,就不能停止对其进行研究,使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进步,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都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再俊.ERP基础上的物流信息系统研究与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09(12):291-292.

[2]李庆九.仓储管理经营模式和信息化建设[J].时代金融,2011,06(26):60-61.

[3]林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供用电,2011,02(05):74-77.

第7篇:仓储管理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物流;义乌;优化对策;仓储

一、仓储业的现状分析

在物流的整个流程中,各个组成环节的方面发展是不平衡,在仓储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义乌的仓储业从总体上来看,仓储设施落后,仓储设备陈旧,企业的市场意识比较薄弱,经营单一的仓储业务,信息技术应用程度较低,资源利用率不高,管理专业化程度比较低。义乌的仓储行业仍处在传统的原料和产品仓储水平,可提供的短途运输服务很少,商业仓储和配送的业水平比较落后。物流企业和某些地区为了自身发展的考虑,建立了自己的物流仓库,形成以企业和地区为管理单元的分割体系,这些仓储单元相互独立,彼此分割,造成了资金的大量消耗。各个仓储单元的分散管理也使管理水平难以得到全面的提高,使得管理相对落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的综合因素影响了仓库的利用效率,货物的流通率不高,库房的使用率下降。

二、仓储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物流仓储业面临机遇和挑战,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仓储业的发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仓储空间减少。在经济领域,随着体制的不断改革,原来那些基于仓储理论的存储系统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的需求,可以支配的仓储空间不断下降,义乌的某些地区和区域已经没有可供支配的仓储容量,而且出现这种情况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2)盈利能力不强。根据对当前经济环境的分析,义乌的物流企业和从事仓储业务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靠收取存储费来维持企业运行的,但是由于仓储服务的劳动附加值比较低,所以这些存储费是比较低廉的。(3)仓储设施陈旧。义乌很多仓储企业都是随着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这其中大多数企业的仓储设施和设备都已经超过或者接近本身的经济寿命1年限,现有仓库的结构简单,库区的设计也不符合现代仓储业的要求,这些因素都限制了仓储企业的发展。(4)管理方式过时。目前,义乌现有的物流仓储企业,在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方面,与成熟企业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缺少现代管理理论的支持。

三、促进仓储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随着现代物流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运营过程中供应链理论的普及,传统物流仓储企业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的要求,这就需要物流仓储企业必须加强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积极应对市场和环境的变化,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针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特点,加强对多品种、小批量等特点商品的服务,适应库存商品储存周转短的特点。

要以提升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途径。尽快实现仓储管理的智能化和仓储过程的自动化,以智能化集成的现代物流仓库替代传统仓库,实现智能管理和自动仓储,降低个体劳动对物流的操控,通过智能系统,实现货物收发的自动化。要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义乌的物流仓储企业要积极制定内部和外部的人才战略,在内部,对现在有的员工和管理者进行轮岗培训,用现代化的物流理论和管理经营来改进现在的经营,在培训中努力发现人才,积极调配岗位,人尽其才;在外部,制定有效的制度,积极进行人才的引进,尤其是熟悉物流企业业务的技能型和技术型人才。要以品牌和服务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重视服务质量,产品质量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对于物流仓储企业而言,服务质量是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因素,所以仓储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在全员范围内建立质量意识。打造企业品牌,在提升企业服务质量的同时,积极建立企业的品牌,针对物流仓储行业的特殊情况,细分目标市场,针对某类具体商品开展仓储服务,在业界形成良好口碑,以现有的细分市场为基础拓展业务,可以对特殊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服务品质。

结束语: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物流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作用,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中国的物流也还处在起步阶段,通过对义乌仓储业的分析,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还要继续对物流的建设。

参考文献:

第8篇:仓储管理的方法范文

所谓物料仓储管理制度体系,是指按照物料仓储管理系统构成的要求,将指导工作的原则性准则与方法进行高度概括性的汇总,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物料仓储管理制度是确保物料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坚实基础。

建立物料仓储管理制度体系的思路最初来源于ISO9000标准的管理方法。ISO9000文件系统中的重要文件之一就是质量手册,物料仓储管理制度体系实际上就是ISO9000质量手册在制造企业物料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它清晰、明确地规定了企业进行物料仓储管理的总原则。

物料仓储管理系统是按照物料仓储管理的系统构成,汇总了指导性准则的管理制度。物料仓储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物料分类、存量控制、成品仓储、滞料和废料、采购等五种管理和验收、仓储、物料收发等三种作业。

物料仓储管理系统的各方面都具体规定了一系列的管理目标。其中,进行物料分类管理可以将物料规划得有条不紊,存量控制使得仓储的物料所占用的资金最少,对采购回来的物料进行验收后储存进仓库,完成负责物料的领发作业,如图所示。

我在公司的工作职位是仓库现场操作工,我对该公司也有了明确的了解,公司是一个物流方面的公司,本人在学校学习的专业是报关与国际货运,工作类型可以说是与我所学专业对口的,在这个公司实习正是对我所学知识的补充也是我在学校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升华,对我踏入社会、步入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9篇:仓储管理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航材仓储;成本管理;航空维修企业

中图分类号:F23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090-02

航材仓储是航材物流的重要环节,是连接航材采购订货、调运和供应的“桥梁”,具有调节航材流向和流量、保持航材质量等功能。科学合理地做好航材的仓储管理工作,对于提高航材管理水平,从而降低航空维修企业的成本至关重要。

一、航材仓储的意义

1.航材仓储的概念。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里,生产资料以物质形式暂时退出物流或资金流,在特定的时间,停滞在特定的地点,叫做仓储。

为了保证民用飞机的适航性,航空维修单位必须具有库存航材。库存的航材,虽然暂时退出了物流或资金流,但它仍然是生产资料航材的库存,则属于资本的运用和投入,是生产经营。航材仓储追求的目标是:最少的投入,最多的产出。也就是说,航材仓储工作也是一种投资行为,也有成本和效益问题。不但如此,保护储存物资的使用价值,不受物理的破坏和时间的磨损,也是航材仓储工作的重要作用之一。

航材仓储的特点是要求每一个库存航材在任何指定的时间和指定的空间都能转化为可使用的航材。因此,仓储航材的数量呈周期性波动。此外,航材仓储还有库存价值高,物品种类多,储存条件千差万别,安全性、适航性要求高等特点。因此,仓储管理要求作到畅通物流,控制信息。

2.航材仓储与航材管理、机务维修的关系。航材仓储处于航材计划、采购、报关、运输、检验、入库之后,机务维修领用之前。在航材管理工作中,它是航材所有工作的终极体现,是物流和信息流――账与物的结合点,可以真实反映合同的最终执行情况、数量、质量等;准确反映库存水平的变化情况,为合理制订航材计划提供依据;可以反映出送修周期和送修质量。航材仓储工作与机务维修的关系:航材仓储工作是航材为机务服务的窗口;航材仓储工作是机务需求的一个反映渠道;航材仓储工作可以为维修成本在单机水平上的核算提供依据。

二、航材仓储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航材仓储的成本,就是保护储存航材性能和价值免于降低所需的投入(仓储管理费用)。

1.航材仓储损耗。首先是确保不因出现安全问题而造成航材的损失,如失火、失盗等。其次保管不善、超期存放、“死货”是造成仓储损耗的重要原因。

保管不善,就会造成航材性能降低,甚至失效,从而造成航材价值的减少。对此,需要进行必要的设备设施投入,以减少仓储损耗。

对于有货架寿命或油封时限的航材,如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不仅可能造成浪费,而且可能危及飞行安全。因此,要控制航材的库存时间,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通过粘贴挂签,定期库检,达到人工控制的目的;必须建立和运用航材管理计算机系统(网络),对其货架寿命进行实时监控,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合理控制库存量。

“死货”是指由于库存管理上的失误,造成某些航材在库内的位置与记录不符,“丢失”在数万甚至数十万种航材的茫茫大海之中,无法领用。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必须加强航材的入库、在库管理。

2.航材仓储空间和能力的管理和周转。航材仓储空间(货架)和能力,是一种资源,不能合理地管理、有效地运用、及时地周转,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也会增加仓储成本。

按照航材的性质、种类、体积、重量、储存要求,将库区可用空间,合理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进行管理,将大大提高航材仓库的利用率,降低管理费用。

周转及时与否,对验收周期、入库周期、送修周期、废品处理周期,对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对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条件等,都有决定性影响,是衡量仓储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3.航材仓储管理的标准和信息管理的现代化/衡量仓储管理的主要参数有三个:劳动生产率、料账准确率、收发件准确率。

劳动生产率=(库存项目总量+收发件次数)/人员总数

料账准确率=实际库存与账目在项目和数量上不符的项目数/总项目数

收发件准确率=收发件中发生的差错次数/总收发件次数

库存项目总量应该包括入库待检件、库存新件和可用件、故障件(待修件)、报废待处理件以及其他库存件。也就是说,上述五种件储存在完全不同的、坚决相互隔离的、又都必须加以严格管理的五个仓库里。收发件次数还要包括借入借出、超油封期出库等事件。收发件准确率中,要包括领件人等待超过了规定时间,适航证件不齐全、不正确,上下账时间超过了规定时间等。

要想真正提高管理绩效,还必须依靠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一种库存航材一般包含近二十个相关信息和复杂的进出库履历信息,对于一个管理着上万种航材的仓储部门,管理的信息量以百万计。而计算机管理的优势是准确、高效、信息共享。因此,针对航空维修企业航材管理的特点开发出适合本单位的航材管理软件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但是,任何管理软件本身,都是一种固化的管理结构和管理流程。因此,当它与现行的管理体制不相适应时,再先进的软件系统都只能是“时髦的摆设”。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某些航空维修企业的航材仓储部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表现在选配的人员素质不高,对人员的培训不重视,这就很难满足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因此,航材仓储管理计算机系统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取决于现行的维修、航材管理系统是否有效,员工素质和能力是否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人、体制、手段,必须一起现代化。

三、从航材仓储管理中反映出的航材成本问题

“停滞”在仓储中的资产总量和停滞的时间长短,是航材仓储成本最根本的、决定性的因素。航材成本控制的核心就是如何合理地控制备件库存量。

1.仓储统计分析工作。衡量航材经济效益的一个经济指标就是航材周转率,即单位时间内库存航材的周转次数。周转率大,即说明航材周转快,占用库存成本少,经济效益好。所以,应按月或季度统计库存航材的周转次数及天数,分析航材的平均周转速度。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将库存航材划分为:“流转件”(去年消耗过的件)、“慢流转件”(前三年消耗过但去年没消耗过的件)和“不流转件”(前三年未消耗过的件)。这样,可深入掌握器材的消耗规律和动态。

结合对可修件维修地域分布(内场、国内、国外)的统计,可对器材的管理制定不同的控制方法。如对于内场或国内能修的流转件,通过缩短维修周期,可降低库存储备,从而减少资金投入;对于占库存总价值80%左右的周转件,应严格订货决策和修理工作;对于不流转件,为防止库存积压,应积极做好与保障机型相同或器材可通用的相关单位间的调拨、调剂等工作。

2.航材保障率和库存量的辩证关系。航材保障率指标中的满足率,即某段时间内器材需求的实际满足数与需求总数的比,反映了航材保障的服务水平。满足率过低,不仅拖延航空维修企业的生产周期,失去航材保障工作的意义,也将导致缺货费用的增加;但满足率定得太高,必然增加库存成本的投入,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库存积压。而积压是造成航材成本高投入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可能造成账面资产与实际仓储资产不符的情况,给仓储的管理和运作带来混乱。

两者的辩证关系可依据器材的泊松需求规律从其累积概率来做进一步解释,该累积泊松概率公式为:

P=

式中:P为满足率;S为备件的储备量;n为备件的装机总数;λ为备件的故障率;t为备件的工作时间。

利用该式可以得到,当满足率大于95%以后,备件数的增加对航材满足率的提高十分有限。满足率大于97%时,库存资金的投入近乎直线上升,这样必然造成严重的库存积压。因此,航材满足率与库存量(资金投入)是非线性的。建议将航材满足率定在80%~95%之间。

库存量的制定,应在库存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飞机数量、各器材的实际库存量、器材的维修周期、历史消耗等参数,在确保一定保障率的前提下,趋于最小,达到最少的投入,最多的产出。

四、从航材仓储管理中反映出的维修成本问题

一是判断故障的准确性问题。一些机务人员在一个系统出现故障时,一次将该系统的所有主要部件领出,依次在故障的系统内进行通电实验,这样的做法,在系统出现短路时,就会造成航材的损坏。还有的将一个全新件领出后换上飞机,发现故障未转移,却未把误换的全新件换回来,而是将换下的可用件入了库,这样,库存的航材价值就大打了折扣。二是重复性故障的结论问题。为了排除同一个故障,连续或断续领用更换了几个件, 当故障最终排除之后,前面更换的航材很可能是误换,要从程序上对此采取措施,避免误送、误修。三是信息传递问题。在航材管理中,准确的故障信息是修理、索赔或审定维修单位的重要依据。临时从备发或组件上拆件,是节省航材储备的一个广为使用的方法,但无论拆,还是恢复,都必须由工程人员来做,而且要办好手续,以利于仓储对此类情况的管理。四是工程维修系统和航材管理系统的工作协调问题。民航现在存在管理这两块的多种体制模式,反映了这个问题既十分重要,又未获得很好解决。如果出现相互扯皮推诿,或者不能实现相互职能上的监督、互补,都会给维修工作或航材工作带来成本上的无谓增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