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纺织服装行业研究范文

纺织服装行业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纺织服装行业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纺织服装行业研究

第1篇:纺织服装行业研究范文

2012年,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遭遇了库存危机、国际化受阻、多元化迷失等问题。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而言,高歌猛进的时候已成为过去,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中国纺织服装的企业家们踩完刹车后,下一步该如何去走,这是他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国金证券纺织行业首席分析师张斌在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专访时认为,中国服装行业遇到的最大问题,其实与我国目前的整个经济遇到的问题很相似。中国的许多行业和企业一直处在高速的扩张之中。而现在,不仅仅是松开油门踩刹车的问题,而是如何处理好踩刹车所带来的震荡问题。2013年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来说,除了要继续处理踩刹车所带来的后遗症,还要思考如何布局未来。”

CEI:2012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库存压力大、国际化挫折、多元化迷途,你怎样看待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这些问题?

张斌: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而言,过去二三十年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牛市,我们的行业和企业一直处在高速的扩张之中,这种模式本身没有错误,有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当企业的市场份额达到一定程度后,当出口碰到了劳动力成本飙升,当服装品牌的店无限扩展、产品的同质化问题严重时,发展空间有限的问题就摆在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面前。所以我认为,纺织服装行业在一路高歌猛进后,现在就需要一个减速,但是这种减速带来很多情况,出口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内销则面临严重的库存问题。其实库存、产能过剩某种意义上是店铺无限扩张的结果。从去年开始,纺织服装行业进入到一个转型期,业内会感到特别痛苦,因为原有的惯性还在发挥作用,新的模式也没有建立起来。换一句话说就是前一个时代结束了,下一个时代还没有开始。

CEI:你认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遇到这些问题是由于内因还是外因?

张斌:主要是内部问题。我们的整个民营企业体制是为了适合高速扩张而建立起来的,当企业要往精细化和特色化方向发展的时候,转换起来就很困难。另外,由于国际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再靠固定投资拉动经济就难以为继了。这也是每个行业共通的问题,可能纺织服装行业会更加明显。

CEI:面对问题,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谋求转型升级,你觉得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转型升级方面面临哪些难题?

张斌:在转型升级方面,其实企业也做了很多努力,如以九牧王和七匹狼为首的福建帮,如浙江温州的一些企业,都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尝试。只是说转型升级还没有达到一个行业、一个整体的层面。在我看来,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人。目前已经有很多纺织服装企业的核心管理层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们的中层和基层是否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企业的管理体系和员工的思路能不能转变过来,这个很重要。而且转型升级不是一个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就可以了,需要的是纺织服装行业的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既然涉及到行业的转型,就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它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时间,另一方面需要大环境的转变。其实很多企业已经做了努力,比如美欣达,它在2007年以后,就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产能扩张,而是致力于提升产品档次。这些是能够见到效果的,但毕竟不能对整个行业产生一个根本性的推动。

CEI:其实转型升级是两个问题,转型与升级,你觉得我们的纺织服装工业转型应该往什么方向转?升级的目标又是哪里呢?

张斌:我认为未来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应该往精细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但是要区别来看,精细化或者高端,有时候更多的是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如果从实业的角度来看,它会分很多种,有的企业可以往高端走,有的企业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多元化,或者说是产业链的延伸,还有的企业可以继续保持规模不变化,更加注重产品的精细化。

所以我的观点是,不要单纯从资本市场追求发展追求增长的角度看。也就是说过去二十年,企业追求的是必须要有发展,但是在以后,企业的发展路径不一定是规模或者高端。如果企业把某一块做精做透,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在提升档次。所以从实业的角度来看,转型的选择其实是很多的。换句话说,我认为以后的转型,不是多元化,而是多样化的真正开始。

CEI:一些服装品牌把高端化作为自己升级的重要战略,但是其中很多企业都失败了,你怎样看待服装企业的高端化?

张斌:首先,服装企业走高端,不能太快。越往高端走,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就越显得重要,而企业的信任度和忠诚度的获得需要的是时间。其次,企业内部管理层的转变需要时间。第三,往高端走,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倚重就越大,这需要很长时间的培育,所以企业的高端化发展需要时间,不能着急。

为什么中国过去二十年里很难出现高端品牌?因为当时的整个社会都处在高速地发展之中,很多服装企业都在抢占市场份额,而忽视了做强做高档。企业最初的选择肯定没错,只是服装企业现在从做大转向做强,这个转变的过程是比较痛苦的。此外,随着网络、电商的兴起、电商和实体店之间的联系、合作,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目前还不是特别清晰。我觉得服装企业真正要做高端的话,离不开所处的当时整个市场环境。在我看来,服装企业走高端化之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CEI:多元化其实也是我国服装企业的一个重要战略,你怎样看待服装企业的多元化问题?

张斌:多元化其实是某个行业在某个阶段的必然产物,我认为至少在2006年之前,纺织服装企业去做多元化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由于纺织服装行业前期投入的资金不是很大,但是现金流较好,且后期投入所需的资金也不大,一旦纺织服装企业完成了它的第一桶金以后,它的后续庞大的资金往何处去投就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所以多元化几乎是一个必然选择。但从现在往以后来看,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做多元化一定要慎重。以前因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市场空白点较多,所以企业做多元化就容易得到回报,但是未来企业在多元化战略上需要做更大的研究、调查和处理,不能盲目跟风。

第2篇:纺织服装行业研究范文

服装行业同样进入王亚伟的视野。公募“一哥”王亚伟掌舵的华夏策略精选公布最新前十大重仓股,服装行业的美尔雅公司进入其中,这也是王亚伟近两年来首次涉足纺织服装行业。

产销两旺价格上调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化纤、服装领域的投资增长在近60个小行业中名列前茅。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在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011年1~6月)中,化学化纤制造业投资额30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3%,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二。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排名第五位,为964.45亿元,同比增长42.3%。

在市场的另一面,社会对纺织服装的需求也以两位数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市场销售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1~6月零售总额3727亿元,同比增长23.9%,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今年保持着供需两旺的态势。

在通胀的背景下,纺织服装行业产品涨价也变得不可避免。光大证券分析师李婕认为,“涨价在服装行业已经早就出现。纺织服装行业的核心价值主要集中在品牌服饰及家纺类。品牌服装早在今年年初的订货会上就涨了价,幅度一般在10%至20%之间。”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中心,确认了服装产品涨价的说法。该部门相关人士对《投资者报》表示,现在服装行业在终端销售及订货会上的涨价已是一种行业现状,比如利郎、希努尔、九牧王等都已经提价。七匹狼的订货会今年是3月份和9月份,而今年3月份公司产品的价格已经上调。

原材料价格下跌

在服装行业产品提价的同时,该行业的成本却可能会下降,因为像棉花以及一些化学原料的价格在近期出现回落。

《投资者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棉花协会相关人士,并获得了棉花价格指数的相关信息。

中国棉花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已经自今年3月10日的31000元/吨跌至7月29日的20000元/吨,跌幅达30%以上。

中国棉花协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天气的原因棉花的产量今年还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棉花的种植面积与去年相比已经增加了5.2%。

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数据显示,自3月中旬后,棉花1201、1109两个主力期货合约也一直处于弱势下行的态势,已达五个月之久,宏源期货、上海中期等多家期货公司也表示将继续对棉花看空。

另外,制作服装的主要化学原料之一PTA(精对苯二甲酸)价格近几个月来同样一直走低。PTA主力合约201在郑州商品交易所的表现是,从2月中旬的12000/吨跌到7月底的9500元/吨,其跌幅达20%以上。

上游成本的降价对具有终端定价权的服装企业会产生利好,相反,纺织企业则相对要苦一些。据分析师李婕透露,纺织服装行业中作为上游的纺织企业其毛利率也就在10%左右,其利润率在3%~5%,主要靠规模生产。上游纺织企业的利润与服装、家纺的利润相比要差很多。

而它的下游,品牌服装企业制造成本也就在10%~30%之间,因此终端的加价会对利润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另一面,考虑终端销售是否会随着成本的下降而降低从而缩小利润空间,品牌服装的龙头企业七匹狼品牌中心的相关人士给予了否定的答复。

上述七匹狼品牌中心人士告诉记者, “产品的价格设立一般不会因为一些暂时情况而改变,因此目前还不会因成本的下降而降低价格。”

业绩突出机构关注

因为产品提价,而原材料价格下跌,服装行业已引起了多家机构的关注。光大证券、安信证券、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国金证券等券商分别在6月份和7月份出具了多份研究报告对服装纺织行业给予价值持有的评价。光大证券和广发证券更是在27天之内连续给出10份买入评级。

此外还有多家机构在二季度也都增持了服装、家纺等品牌公司。七匹狼的第一流通股东持股不变,第二大流通股东广发策略优选在一季度持有949万股,二季度增至979万股。

再比如招商信用添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新近买入334万股的九牧王,并且买入鹿港科技37万股。而罗莱家纺第一大流通股东富国天惠精选一季度持有208万股,二季度增持到268万股。

对于纺织服装行业中以品牌服装、家纺为代表的核心公司,《投资者报》在88家从事纺织服装行业的公司中进行了财务筛选。以公司的资产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为基准,按销售毛利等指标,我们选出了6家比较优秀的公司。

这些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高于10%,2010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在20%以上, 最低销售毛利率不低于35%。

其中,七匹狼净利润收入最稳定。公司200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连续六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0%,负债率最高只触及到35%,2010年负债率为31%。《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14家券商给出2011年每股收益预测中,最高为上海证券的1.51元,最低为长江证券的1.28元,平均每股收益1.34元。

第3篇:纺织服装行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 贸易保护主义;纺织服装业;出口

[中图分类号] F75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6-0015-02

一、引言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使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遭受巨大打击,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贸易保护已日趋常态化。

截至2011年,我国已连续17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平均每年涉及调查的出口商品金额达400亿~500亿元,其中,尤以对纺织服装产品的调查最为密集。据商务部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纺织服装产品遭遇40起反倾销调查、30多项技术性贸易壁垒,发起者主要为美国、欧盟、印度、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儿童服装及用品的安全及检测是遭遇调查的重点。

正确认识并分析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对我国有效应对国际贸易保护措施和合理采取应对措施具有积极且深远的意义。

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1.手段多样、隐蔽、复杂

各国贸易保护的措施越来越复杂,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从传统的高关税、进口配额过渡到新的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特别保护措施,到目前最新的劳工标准等,其保护手段层出不穷。由于贸易保护的方式、领域、服务流动均呈现多样化、隐蔽化、复杂化的趋势,且纷繁复杂的措施不断变化,使得应对难度加大。

2.范围扩大、区域化抬头

随着全球经济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与地区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两国间相互的贸易保护措施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区域性经济组织对外高筑贸易保护壁垒,对内则对成员国实行自由贸易,以提高其整体竞争力,成员国对非成员国的差别待遇加深,其贸易保护程度也得到强化。

3.政治目标逐渐渗透至经济活动中

近年来,发达国家不遗余力地将劳工标准纳入国际贸易体制中来,希望利用本国自身经济立法加强贸易保护,向发展中国家灌输人权理念和价值标准。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经常遭遇发达国家国别政策的差别待遇,以达到其对外政策的政治目的。

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

1.抑制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

各国实行国际贸易保护政策,主要目的在于抑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因此各国对纺织品服装行业实行的国际贸易保护措施导致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量下降,对纺织服装行业产生冲击,使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遭受巨大损失。根据世贸组织规定,2008年全球纺织品出口配额被取消,国际纺织品市场的平衡格局被打破,不仅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对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实行严苛的贸易保护措施,且频率越来越高,力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同样将纺织服装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土耳其、墨西哥和印度等纺织服装生产国也加入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大军中。

2.抬高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成本

欧美是对纺织服装产品实施贸易保护时间最早、数量最多、要求最严的国家和地区。贸易保护措施的实施势必抬高我国纺织品服装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成本。我国纺织品服装现阶段的出口优势多是基于低廉的生产成本上的价格优势。我国产品要想满足欧美各国制定的一系列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卫生检疫制度,企业必须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加大技术改造投入,这将直接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劳工标准方面,“社会责任标准”资格认证后,最低工资标准一项就足以使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攀升。

3.容易产生连带效应

国际贸易保护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具有连带效应。一方面,在遭遇贸易保护措施或制裁后,企业要适应新标准、改善新工艺,若制裁的时效过长,企业原本的客户将会重新寻找合作伙伴;在丧失老客户后,企业要重新进入市场将会非常困难,且销售成本会相对提高。另一方面,当一国实行贸易保护措施大见成效后,其他国家会纷纷效仿,同时保护措施也将扩散到越来越多的行业,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整体发展,极易陷入恶性循环。

4.阻碍纺织服装行业的良性发展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纺织服装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海外市场而言,短期内将降低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对国内市场而言,一旦我国纺织服装产品遭遇贸易保护,“出口转内销”将成为大量出口企业的最终解决方案,大量的订单将与我国内销产品抢夺市场,打破原有的市场平衡,势必造成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导致纺织品服装价格下跌,阻碍我国纺织服装业良性发展。此外,我国纺织品服装业整体发展水平下降,将极大地降低外商来华投资的信心,对我国利用外资造成不良影响。

四、我国的应对措施

1.大力拓展新兴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美国、欧盟、日本、香港一直是我国纺织服装的传统出口市场,份额占总出口的60%左右,市场过于单一使我国企业常常遭遇贸易摩擦,尤其是欧美这些贸易保护主义情结极重的市场。因此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应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寻求多元化发展,大力开拓印度、东盟、巴西等人口基数高、服装消费能力增长迅速的新兴市场,从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另外,庞大的内销市场也不容忽视,我国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速超过了纺织品出口需求的增速。因此出口企业可以适当扩大内销比例,做到内外销并举,逐步实现市场多元化。

2.创立自主品牌,提升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提升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效措施。一方面,企业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不断追踪国外先进标准和技术成果,及时研究、学习借鉴以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政府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企业自主研发的支持力度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服装市场是品牌竞争的市场,培育、创立、扩大自主品牌服装出口是我国从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转变为纺织服装生产、出口强国的必由之路。企业要培育自有技术,创立自主品牌,提高商品档次,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并努力构建自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依法保护创新成果,全面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树立中国品牌的良好国际形象。

3.规范管理,提高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话语权

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职能,设立专门部门负责信息收集工作,为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做好咨询、培训、指导工作,加强对纺织品检测技术的研究,制定并完善纺织品技术标准及相关规定,加快我国标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另一方面,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要适时改变经营策略,整合内部资源,规范内部管理,加快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将知识产权保护等发达国家感兴趣的问题与纺织服装贸易紧密联系起来,实行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政策,提高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话语权,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4.合理运用国际法规,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企业应认真研究各国贸易保护措施,合理运用国际法规,政府应建立健全预警机制,高度关注重点出口市场贸易保护手段新动向,保持信息通畅,定期,有效提醒出口企业及时进行价格自律,实现贸易保护前置化。同时,我国具有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经验的人才严重匮乏,因此应加大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分借鉴WTO成员应诉工作的成熟经验。

5.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差异化竞争之路

由于产品结构趋同,我国产品在主要纺织服装消费市场多因价格优势取胜,而这正是我国频频遭受国际贸易保护措施的原因所在。因此,实施“以质取胜、以技取胜”战略,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不断地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实施产品差别化战略,走差异化竞争之路,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来稳定国外的市场份额,并趁机提高“中国制造”的口碑,降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影响,促进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兆斌,左正强.国际贸易自由化背景下贸易保护的新趋势及动因分析[J].商业研究,2005(21).

[2]白英姿,冯凯.新一轮国际贸易保护与我国外贸战略调整[J].经济纵横,2008(3).

[3] 李莲花,王艳秀.经济波动下的美国贸易保护及中国的对策[J].中国商贸,2011(12).

[4] 薛荣久.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危害与遏制[J].国际贸易,2009(3).

第4篇:纺织服装行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 纺织服装进入英国

中国加入WTO后,中英贸易是两国关系中最为广阔的合作项目。英国有比较好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非常先进,商业法律法规也十分完善。英国又是欧盟中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市场之一。英国市场统计显示,市场年销售规模在300亿~310亿英镑。2002年英国成衣销售增长约3.4%。国外进口服装约占英国服装市场的54%[1]。而且英国的经济以私有企业为主体,而制造业仅占五分之一,近年来英国纺织服装业发展速度减缓,而进口则逐年递增。因此,与英国在纺织品服装方面发展稳固长久合作关系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大有好处。

一、英国纺织服装市场现状分析

1.英国国内纺织业概况

纺织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减少劳动成本,英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将该行业的生产向劳动力低廉的第三世界国家转移或转产,国内多为100的中小型企业纷纷倒闭,致使国内纺织业就业人数减少。到20世界末基本上只保留了一些国内的名优产品,这些大企业如:伟业拉成衣(COATS VIYELLA)、考托尔兹纺织(COURTAULDS TEXTILES)、达威森国际(DAWSON INTERNATIONAL)。现在英国已经由一个纺织品服装生产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2.英国纺织服装市场需求

英国人平时喜欢穿的整整齐齐,西装革履,周末才换上休闲服装。所以英国人大多数时间里穿得是正装,名牌高档服装(如AUSTIN REED,JAEGER,EPISODE,BURBERY等)仍有广阔市场,同时也可以看出英国人对服装品质要求很高。英国地处岛国,常年多雨水,所以新产品(如涂层防雨服装)仍有广阔市场,休闲服也很受欢迎。低档服装主要靠进口,这正是我国服装出口的强项。从纺织产业看,英国毛料质量较好,销量较大,生产毛料的工厂效益也比较好;但用于生产中低档服装的布料(棉坯布或涤纶布)需求较大。

3.纺织服装产品进口状况

进口对英国的织服装工业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为制造业输送原材料;第二,为加工业提供成品。国外进口服装约占英国服装市场的54%,英国主要进口服装有:套衫、T恤衫、各种裤子、女外衣、衬衫和滑雪服等;纺织品有:棉线、棉布、地毯、天然纤维、针织布料、化学长丝等。进口量增加较多的有:女内衣(166.4%)、套头衫(25.1%)、针织布(34.3%)、地毯(12.6%)。英国很受欢迎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

二、走进英国市场的对策研究

英国经济发展对外有很高依赖性,所以特别重视和倡导一个完全自由的贸易体系。虽然对外贸易法规,采取欧盟共同政策,但是总体上英国政府对企业从欧盟以外国家进口或者出口无限制,这为顺利进行国际贸易创立了良好市场环境。

综上所述,英国国内有广阔的纺织服装市场,而且英国政府也为外贸企业提供了良好市场环境,那么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如何走出去?将是我国服装企业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笔者针对制约我国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因素以及对英国的民族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为我国纺织服装产品顺利进入英国市场提出一些对策:

1.提高产品的品质

英国人很注重产品的品质,所以对于服装产品品质要求也很高。我国的纺织服装业以劳动密集为特征,多年来在国际纺织服装舞台上,中国主要扮演着加工者的角色。所以我国企业一定要注重服装产品的质量,因为英国人对于低档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很严格。在英国高档品牌服装很受欢迎,而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很多,但是都是贴牌,没有自己的品牌。所以我们的企业要努力打造自己得品牌,争取做到世界级品牌。

2.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

加入WTO后,中英合作更加密切,而且英政府也为外国企业在国内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所以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应该在提高质量和创立自己品牌的基础上,到英国建立我们中国品牌的专卖店。只有创立自己的销售网络才不会一次次在国际贸易中受制于人。同时力争进入英国纺织服装销售主营渠道,与英国较大的商业集团,进口商建立联系,通过主营渠道在英国分销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

3.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我国纺织服装业以数量增长模式已经不可行了,已没有竞争力。要求企业结构优化,结构要调整,向高附加值方向努力。并且英国的纺织服装行业现在成为了英国的再生行业,重视商展与科研开发相结合,努力学习并掌握经营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和品质控制技术,都是我国值得借鉴的。另一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途径就是拓展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因为服装行业的核心不再是制造业,欧美很多国家把它更多的变成了服务行业,真正的缝合和制造加工过程,在整个纺织服装价格成本的比例越来越低。

4.了解英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

1903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标准,时至今日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英国标准体系是世界上最为古老和健全的标准体系。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 Standard Institution)为全球首家发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BS 5750的机构。但是纵观2005年欧盟贸易磨擦可知技术贸易壁垒将是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走出去的又一大障碍。因此学习英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一方面,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减少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标准体系。

第5篇:纺织服装行业研究范文

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出口退税制度作为一项出口财政激励机制是国际上通行的税收政策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我国从 1985 年开始全面制定并采用了出口退税政策经过了出口退税税率频繁的调整阶段退税体制复杂的变更阶段 从 2008 年 11月 1 日起我国政府又实施了上调出口退税率的政策,其中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是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之一。2009 年,国家对出口退税率又连续 4 次微步上调,4 月 1 日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 16。 青岛作为全国纺织服装的老工业基地,其服装行业在全国 40 个重点城市中综合排名连续三年列前十位,2008 年 1--6 月份青岛市纺织服装全行业规模以上纺织企业 790 家,完成出货值 118.2 亿元,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拉动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市服装产业迅速崛起,给服装行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国内服装业空前发展的大潮时代下,青岛的服装制造业却没能赶超国内后起的部分服装产业集群带。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青岛的服装行业如何在国家出口退税率调整之后,抓住发展机遇,更大的发挥出口退税的作用,扶持服装外贸企业,带动整个青岛服装产业的发展。

(二) 研究意义:

随着青岛对外贸易的发展服装出口额不断增长出口企业也不断增多出口退税政策由此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消费需求下降,使服装行业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对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势在必行。 本文的研究意义就是分析在全球金融海啸的背景下,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青岛服装行业现状的影响,并提出青岛服装行业利用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寻求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出口退税政策概述.

2.1 出口退税的含义.

2.2 出口退税政策的历史演变.

2.3 出口退税政策效应的机理分析.

3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青岛服装行业的影响.

3.1 金融危机对青岛服装行业的影响及现状分析.

3.2 出口退税调整对青岛服装行业的影响分析.

3.3 青岛服装行业在出口退税调整后面临的问题.4 青岛服装行业利用出口退税调整促进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国家政策方面的建议.

第6篇:纺织服装行业研究范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使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遭受巨大打击,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贸易保护已日趋常态化。截至2011年,我国已连续17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平均每年涉及调查的出口商品金额达400亿~500亿元,其中,尤以对纺织服装产品的调查最为密集。据商务部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纺织服装产品遭遇40起反倾销调查、30多项技术性贸易壁垒,发起者主要为美国、欧盟、印度、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儿童服装及用品的安全及检测是遭遇调查的重点。正确认识并分析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对我国有效应对国际贸易保护措施和合理采取应对措施具有积极且深远的意义。

    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1.手段多样、隐蔽、复杂各国贸易保护的措施越来越复杂,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从传统的高关税、进口配额过渡到新的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特别保护措施,到目前最新的劳工标准等,其保护手段层出不穷。由于贸易保护的方式、领域、服务流动均呈现多样化、隐蔽化、复杂化的趋势,且纷繁复杂的措施不断变化,使得应对难度加大。

    2.范围扩大、区域化抬头随着全球经济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与地区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两国间相互的贸易保护措施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区域性经济组织对外高筑贸易保护壁垒,对内则对成员国实行自由贸易,以提高其整体竞争力,成员国对非成员国的差别待遇加深,其贸易保护程度也得到强化。

    3.政治目标逐渐渗透至经济活动中近年来,发达国家不遗余力地将劳工标准纳入国际贸易体制中来,希望利用本国自身经济立法加强贸易保护,向发展中国家灌输人权理念和价值标准。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经常遭遇发达国家国别政策的差别待遇,以达到其对外政策的政治目的。

    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

    1.抑制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各国实行国际贸易保护政策,主要目的在于抑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因此各国对纺织品服装行业实行的国际贸易保护措施导致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量下降,对纺织服装行业产生冲击,使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遭受巨大损失。根据世贸组织规定,2008年全球纺织品出口配额被取消,国际纺织品市场的平衡格局被打破,不仅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对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实行严苛的贸易保护措施,且频率越来越高,力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同样将纺织服装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土耳其、墨西哥和印度等纺织服装生产国也加入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大军中。

    2.抬高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成本欧美是对纺织服装产品实施贸易保护时间最早、数量最多、要求最严的国家和地区。贸易保护措施的实施势必抬高我国纺织品服装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成本。我国纺织品服装现阶段的出口优势多是基于低廉的生产成本上的价格优势。我国产品要想满足欧美各国制定的一系列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卫生检疫制度,企业必须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加大技术改造投入,这将直接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劳工标准方面,“社会责任标准”资格认证后,最低工资标准一项就足以使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攀升。

    3.容易产生连带效应国际贸易保护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具有连带效应。一方面,在遭遇贸易保护措施或制裁后,企业要适应新标准、改善新工艺,若制裁的时效过长,企业原本的客户将会重新寻找合作伙伴;在丧失老客户后,企业要重新进入市场将会非常困难,且销售成本会相对提高。另一方面,当一国实行贸易保护措施大见成效后,其他国家会纷纷效仿,同时保护措施也将扩散到越来越多的行业,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整体发展,极易陷入恶性循环。

    4.阻碍纺织服装行业的良性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纺织服装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海外市场而言,短期内将降低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对国内市场而言,一旦我国纺织服装产品遭遇贸易保护,“出口转内销”将成为大量出口企业的最终解决方案,大量的订单将与我国内销产品抢夺市场,打破原有的市场平衡,势必造成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导致纺织品服装价格下跌,阻碍我国纺织服装业良性发展。此外,我国纺织品服装业整体发展水平下降,将极大地降低外商来华投资的信心,对我国利用外资造成不良影响。

    四、我国的应对措施

    1.大力拓展新兴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美国、欧盟、日本、香港一直是我国纺织服装的传统出口市场,份额占总出口的60%左右,市场过于单一使我国企业常常遭遇贸易摩擦,尤其是欧美这些贸易保护主义情结极重的市场。因此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应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寻求多元化发展,大力开拓印度、东盟、巴西等人口基数高、服装消费能力增长迅速的新兴市场,从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另外,庞大的内销市场也不容忽视,我国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速超过了纺织品出口需求的增速。因此出口企业可以适当扩大内销比例,做到内外销并举,逐步实现市场多元化。

    2.创立自主品牌,提升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效措施。一方面,企业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不断追踪国外先进标准和技术成果,及时研究、学习借鉴以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政府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企业自主研发的支持力度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服装市场是品牌竞争的市场,培育、创立、扩大自主品牌服装出口是我国从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转变为纺织服装生产、出口强国的必由之路。企业要培育自有技术,创立自主品牌,提高商品档次,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并努力构建自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依法保护创新成果,全面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树立中国品牌的良好国际形象。

    3.规范管理,提高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话语权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职能,设立专门部门负责信息收集工作,为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做好咨询、培训、指导工作,加强对纺织品检测技术的研究,制定并完善纺织品技术标准及相关规定,加快我国标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另一方面,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要适时改变经营策略,整合内部资源,规范内部管理,加快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将知识产权保护等发达国家感兴趣的问题与纺织服装贸易紧密联系起来,实行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政策,提高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话语权,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第7篇:纺织服装行业研究范文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多项针对纺织服装行业的扶植政策,其中力度最大的是先后提高出口退税率至15%,2009年出口退税率仍有上调的可能性,但在贸易摩擦和国家财政的压力下,上调至17%的可能性比较小,未来行业政策扶植空间变小,企业过冬必须自力更生。

由于国家2004年以来出口退税率快速下调等行业限制措施以及2008年新劳动法实施过于激进,此后的行业扶植政策又由于观望而推出略显滞后,导致企业短期面临多重压力出现大规模倒闭。但纺织服装行业是一个必须小步慢走的民生行业,解决了国家2000多万劳动力就业问题,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从来没有停止,一直在探索前进,改革不能操之过急。出口企业转内销、贴牌企业树品牌、品牌企业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根据东海证券研究所的研究,预计2009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速0.01%,几乎没有增长。尤其是2009年上半年将是行业最困难的时期。

从表一数据可以看出纺织行业的产业转移依然没有完成,这与纺织行业技术、资金壁垒较高有关,但服装行业除欧洲的高档和品牌服装外,基本都转移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服装制造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地区)服装出口主要以意大利、韩国、台湾、日本、英国为主,这五个国家或地区在2007年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为730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475亿美元,服装出口额为255亿美元。其发展趋势分别为:

1、意大利拥有众多服装品牌,出口额近两年加速上升,目前已经超过其纺织品出口额。

2、韩国服装出口额在1989年达到顶峰的近91亿美元,之后快速下降,目前以纺织品出口为主,但纺织品出口额也有缓慢下降的趋势。

3、台湾服装行业已经基本转移,与韩国相似,纺织品出口也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4、日本出口也以纺织品为主,但2008年开始呈下降趋势。

5、英国纺织、服装在1996年之后均呈下降趋势,2003年之后服装行业开始反弹,至2007年服装行业出口已超过纺织行业。

目前纺织服装发达国家主要保留了品牌运作、高档服装制造及资本运营等高端业务,虽然产能等指标有所下降,但盈利性更强。虽然国内企业仍与国际品牌公司有较大的差距,但国内市场巨大的潜力仍会使立足于其间的服装品牌公司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根据笔者的分析,在此轮行业转型中,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业内企业“剩者为王”的将是那些在品牌、管理和资本运作方面有所突破的企业。

观察全球范围内行业上市企业数据,截止2008年11月25日品牌服装上市公司的2008年平均PE分别为:美国为7.8倍、欧洲为8.7倍、日本为16倍,香港7.9倍,新兴市场印度、新加坡估值则较低。全部A股2008年PE为13.1倍,业内重点公司A股2008年动态PE为16.5倍,仍远高于国际同行。预计2009年行业IPO难以再现2008年的辉煌,但市值会稳中有升。

观察1999年中期至2002年底期间行业股票走势,正值虚拟经济泡沫的破灭,道琼斯指数以及其他国家股市陷入长达4年的调整过程,部分企业股价逆市上涨,大部分企业跟跌或跌破同期股指,但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企业如NIKE,HMB等股价虽然基本同步指数下跌,但四年之间NIKE,HMB的净利润仍在增长,分析原因可以得知股价的下跌主要是由于整体估值水平的下移,而利润增长则有很大程度上应归结于做强优势业务的同时将部分薄利业务转移出去。结合我国股市的特殊情况,我们相信在经济下行中,国内服装类公司业绩仍有可能保持增长,因为人们并未减少中档服装消费。2009年我国服装行业估值水平能保持平稳,优秀企业股价稳中有升。以稳定的国内股市为基础,国内领先企业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走出去,学习先进,抢占市场。

虽然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有部分优势,但2008年我国服装出口增速较低,更有部分月份呈现下降趋势,前9个月累计服装出口额仅增长1%。东南亚、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的服装出口增速却在2008年得到较大提高,中国服装制造业向外转移的风险不容忽视。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趋势分别为:

1、孟加拉以服装出口为主,2008年开始高速增长,但增速从一月份58%逐月下滑至六月份的30%。

2、土耳其纺织品、服装出口均等,近两年高速增长,尤其是2008年初,纺织品由35%逐月下滑到14%,服装由36%逐月下滑到6%。

3、印尼服装出口占行业的58%强,近几年均保持个位数的增长,2008 年初增长幅度达到10%后下滑至5 月份的5%。

4、巴基斯坦主要以纺织品出口为主,近年增速较快。

5、印度以服装出口为主,2005至2006年增长较快,2007年增长停滞,2008年恢复至12-15%的增速。

6、越南以服装出口为主,2006至2007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2008年增速下降到20%。

7、墨西哥服装出口占77%强,近年一直下滑。

不论是着眼于维持出口还是扩大内需,2009年行业企业只能自力更生。分析对于发达国家的劣势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企业要更大的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要学习跟进,在品牌运作、内部管理上填补短板勤练内功;一方面要积极利用资本运营手段,在股市低潮期兼并收购国外企业,将出口战略进行到底;另一方面,在生产方面将部分低端业务转型甚至是转移出去壮士断腕。行业内更多的企业将向产业链中高盈利环节转移,更多的企业将由纯粹的制造加工型向技术创新型、品牌运作型、管理效率型等转变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笔者的观察,在此轮转型中,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业内企业中胜出的将是那些能够控制成本费用、调整产品结构、转变盈利模式的企业。他们未来经营的重要内容是:

1、控制或放缓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再寻求盲目的产能扩张,更多从品牌、销售等环节推动企业增长。

2、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降低单位能耗和各项费用的支出、提高采购、物流等环节效率效益。

3、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拓展和延伸实现纵向多元化,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对冲部分主业风险;通过行业内的横向多元化,在产品种类的极大丰富上获取新的盈利增长点。

4、积极调整盈利模式,将盈利点由生产加工向品牌、销售环节渗透。

5、加大研发投入,通过不断的新产品开发维持原有盈利水平或提高盈利水平

第8篇:纺织服装行业研究范文

一、我国服装产品出口现状

由于劳动力的优势和低廉的产品价格,我国生产的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增速较快,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产能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产品生产国以及出口国,并已成为全世界主要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加工地区之一,纺织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纺织服装产品主要以欧盟、美国和日本为主要出口市场。但随着世界经济不景气以及国内服装行业生产成本的上升,使得服装行业的整体效益下滑,我国服装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纺织服装出口百分之二三十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二、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转内销面临的问题

1.出口依存度高难以适应国内市场

我国中小规模以上的纺织服装企业对外依存度较高,这部分企业规模偏小,受出口退税的冲击最大,非常容易受到国外贸易壁垒的影响。同时,由于这些企业不熟悉国内市场而过于依赖国外市场,一旦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不稳定或走下坡路,国外订单减少,国内市场将很难消化这部分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

2.品牌销售渠道建设及推广困难

中国是纺织服装出口大国,但绝非是出口强国。很多外销企业没有自主品牌,主要是帮国外品牌作贴牌生产。但如果出口企业做内销,情况就不一样了,没有品牌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而一个品牌的建立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对一般的出口型中小企业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开拓国内市场,就必须解决如何将产品销售出去的问题。内销市场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导致销售网络的建设成本越来越高。大品牌与渠道商逐渐形成了某种垄断。而对于新进入内销市场的外贸企业来说,这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3.产品附加值低

我国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中低档产品,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自主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在国际市场上很容易发生价格竞争。目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大多数还是以设计单调、创新能力很低的加工型贸易企业为主,生产出的纺织服装产品质量与档次与国际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4.内销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国内市场看似极大,但各行业整体竞争却非常激烈,大量外贸纺织服装企业涌入将会使国内纺织服装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中,由于本土品牌的崛起以及国外品牌的进军,加之国内市场的各种不规范竞争,致使很多外贸纺织服装企业在国内市场上不敢大展拳脚。

三、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出口转内销中应采取的策略

1.要有做品牌的理念

一个品牌在市场上要经过从导入到成长再到成熟这样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开始赢利。这对许多从事外贸加工企业而言,从“短、平、快”的赢利模式一下子要过渡到“投资大、风险高、见效慢但收益也高”的模式,往往会感觉到无法适应,甚至对品牌的运作模式产生怀疑,而导致对品牌的持续投入缺乏信心,最终品牌经营不了了之。所以,企业如果决定要开始品牌运作,一定要了解品牌运作的一般规律,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深入了解国内市场

企业在作出决策之前,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市场进行分析。市场分析一般分为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大体发展方向,对想要进入的市场进行分析,包括竞争品牌的市场定位、产品组合、渠道、市场推广策略等。对各个细分市场进行分析和比较后,可以初步筛选出企业想要进入的细分市场并对目标市场进行定位,了解该目标市场的发展潜力,诸如消费者购买行为和习惯、品类和价格倾向性等,以避免进入市场的盲目性。

3.分析自身资源和能力

市场对于每个企业而言是相同的。如何将自身的资源、能力跟品牌运作的条件相匹配,是出口型企业在内销市场上运作成功的关键所在。一般而言,这些资源和能力,包括企业的资金实力、设计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市场能力等几个方面。比如企业如果运作高档时尚女装品牌,设计能力就很关键。在自身设计能力缺失的情况下,能否找到好的设计师和好的设计团队,是能否满足设计能力的关键因素。

4.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建设

第9篇:纺织服装行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服装;出口;贸易壁垒;对策

当前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运行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越来越明显,主要的产品产量增速持续增加。但是,附加值偏低和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特点我国纺织品服装业也面临一定困扰,技术性贸易壁垒、产能过剩、人民币升值等问题影响服装业持续有序发展,政府政策对国内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小,交易成本偏高,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与外国纺织服装交易的进行。当前贸易环境下我国服装企业面临的困境需要企业和政府做出更多努力。

1.我国服装企业面临的困境

1.1 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是指一国以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等理由为借口,刻意采取过分严格的技术标准限制他国商品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和企业的带有歧视性的技术性措施。这很显然与公平自由的贸易原则相违背,也被世贸组织认定为是一种贸易保护手段。由于其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并且其依据也具有广泛性,法律适用也是灵活多变的。目前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主要技术壁垒形式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认证。

特别是自2009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低迷,纺织业贸易低迷,一些国家失业率上升,在贸易中为了本国利益对此采取不公平的歧视性做法,这使得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受到阻碍。其次,技术壁垒等贸易保护手段早已常态化,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盛行。最后,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了我国纺织服装产品进入国外的门槛,降低了我国产品的出口额。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产生还容易造成市场风险,容易引发贸易摩擦,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增加了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经营成本与市场风险,对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1.2 产能过剩

近年,我国一直面临服装原料产能过剩的困扰。2002年我国的纱产量达850万吨,布产量达322.39亿米,产品销售率达98.02%,之后纱、布产量连续3年平稳增长,在2005年到2007年达到爆发期,纱产量每年提高约300万吨,布产量每年提高约100亿米,而到了2011年我国纱产量翻了达到惊人的2870.17万吨,布产量也达到了814.14亿米。这10年产品销售率一直维持在98%左右,平稳且有微小波动。

表1 2002-2011年我国纱、布年产量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数据库

作为服装的原材料,2002年我国的纱含量达850万吨,到了2011年我国纱产量翻了3.38倍达到2870.17万吨。而销售率却仍然维持在98%,这造成了极大的产能过剩,2002年约有17万吨纱滞销,到了2011年约有57万吨纱滞销。布的情况同样如此,2002年约有6.38亿米布滞销,到了2011年约有15.88亿米布滞销。这种现状某种程度上源于一些企业为了片面追求产能而不顾发展的可持续性。

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是由于服装制造企业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技术能力薄弱,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正如,中国每出口八亿件衬衣才能够换回一架A380空中客车飞机。可见盲目提高产能,却不革新技术,必然造成滞销。

1.3 人民币升值

自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一直处于稳定升值中,这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纺织服装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005年至今人民币的升值过程由图1可见。

图1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对美元(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人民币汇率波动明显,尤其是今年6月美元对人民币兑换价平均为6.1718,人民币升值压力大,这都对公司资金回笼造成一定影响。并且其抑制了出口的发展,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大大消弱其国际竞争力。人民币升值造成企业资金实质性地减少,企业产品出口一般使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签好合同时美元兑换人民币是一个价位,交易结束收到货款,人民币升值,此时用美元兑换人民币造成企业资金实质性地减少。人民币升值削减了纺织服装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造成企业利润减少,因此不利于境外直接投资。因为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阻会导致企业裁员,减少企业支出,就业压力加大。

2.我国服装企业的对策研究

2.1 提升竞争力,减少贸易摩擦

国家要致力于改善贸易环境,打造一个公平自由的交易市场,制订相关法律法规,遏止价格的无序竞争。还可以针对出口量过快增长进行积极的出口配额管理,有助于产品的换代升级,并且其目的性强,操作难度低,只针对特定国家,不针对第三国,有助于减少贸易摩擦,改善贸易环境。

企业要通过进行知识积累、技术创新、开设相关设计工作室等措施以及开展品牌化战略,树立品牌形象、构建品牌营销网络,逐步进入价值链的中、上游,以提升中国自主品牌服装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品牌的影响力,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熟悉相关贸易规则和法律,提高产品的技术优势,实施品牌战略,建立核心竞争力。

以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公司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环球服装生产社会责任标准、OE100和GOTS有机棉体系的认证以及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实现了公司管理的国际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2.2 开展国际化战略

如图2所示,中国服装类产品连年来出口量大幅度增长,这样的增长势必造成相关进口国的关注,进而容易造成贸易摩擦,所以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当地拥有领先技术的设计研究院和关键设备供应商及原材料供应商缔结战略合作协议,增强产品竞争力,为企业拓宽新市场提供有力保障。而鲁泰公司也是这么做的,他的股本构成包括多家外资企业,其中包括科威特政府投资局。而他在今年也谋求建立美国分公司,以更好的探寻市场。

图2 我国服装出口货物金额折线图(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出口企业应展开国际化战略,不断开拓新市场,在多元化的市场中利用不同市场的环境和条件,规避可能的贸易壁垒。出口企业应保持多元化市场适当比例缓慢增加,有效防止过分依赖某一市场而导致订单大幅减少后再开拓市场增加困难。对于经营所涉及的各项事务,都必须持续不断谋求正规化、合理化,并且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使各项事务都有章可循,以此提升工作的质量及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出口企业加入权威的国际标准化机构,争取参与到国际纺织服装产品的标准制定中,为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争取到优势地位。

2.3 建立出口预警机制

关注进口国市场的变动,完善出口预警机制。由于纺织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口国的失业率是影响反倾销诉讼的显著因素,因此在出口服装的同时,必须及时关注进口国相关产业的就业情况和相关法规,警惕其贸易保护行为。

此外,人民币汇率与企业利益切身相关,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框架,管理、利用好外汇储备,关注外汇波动,可以在人民币汇率波动短期较为有利时进行兑换,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丽.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科学与管理,2010(06).

[2]杨振宇.鲁泰纺织互联网战略研究[D].中山大学,2010.

[3]宋东霞.我国服装出口贸易形势与对策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5).

[4]卓小苏.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绿色壁垒的新趋势与对策[J].纺织导报,2007(4).

[5]李双燕.我国五大地区服装品牌发展的特点分析[J].中国商贸,2010(04).

本文受2012年北方工业大学大学生科技项目《当前服装行业对外贸易中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的资助。

作者简介:

李鸿宇(1992-),现就读于北方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李洪梅(1976-),经济学硕士,中央财经大学在读金融学博士,北方工业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及金融机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