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关荷花的诗句范文

有关荷花的诗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关荷花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关荷花的诗句

第1篇:有关荷花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管网运营数据监测、管网优化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pipe network monitoring,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pipe network planning,and the role of data monitoring system network operation plays in the optimization of.

Keywords: optimization of network monitoring, pipe network operation data

中图分类号: TU9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终端用户的不断发展壮大,燃气企业开始转型,逐渐从生产转为经营服务型。对于企业已经经营数年的城市燃气管网来说,对供气管网进行有效的维护和运营是企业的重中之重,城市管网就是企业的生命脉搏,管网监测体系的应用将有利于提升管网运行的可靠性,并为管网的优化提供可信的数据依据。

同时由于经营区域的不断扩大,早期管网管径过小,环网不规则等导致的管网供应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始彰显。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管网优化。

2管网监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燃气企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管网区域也不断地扩大。企业想要实时了解管网的运行状况,单靠人工是无法实现的。管网检测体系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问题。

管网检测体系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燃气企业的要求采集数据,包括数据的反馈、存储和分析。采集的数据按照要求可以有管网运行的工作压力、时间和流量。其功能还包括数据的反馈和存储。

燃气企业可以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数据进行分析,模拟出整个管网运行的变化规律,为管网的优化提供直观而且准确的数据依据。

2.1安全管理的需要

燃气属于高危行业,城市管网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安全管线,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管网腐蚀、意外事故造成的管线断裂都会引起燃气的泄漏,而发生不可预见的危险。燃气企业必须保证城市管网的安全运营,采用人工巡视管网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安全要求了,对于安全管理来说,管网监测体系采用自动化的手段,实现对管网的压力、流量进行实时监测,还能根据需求设置报警信号,当管网发生异常时,通过企业的调度监控平台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然后派人进行危险排查,做到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

2.2 计量监测的需要

燃气企业在经营的同时不断的提高自身权益意识和服务水平,对于部分用户存在的窃气行为,为了降低企业的损失,通过管网监测体系的建立,对用户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对企业来说不仅可以了解用户的用气规律,也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同时对企业的气量监测及气量回收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3 管网优化的需要

由于燃气企业早期经营和管网规划的局限性,随着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管网区域的不断延伸,管网基础数据收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得不到保证,致使管网优化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燃气企业和研究机构。管网监测体系的建立将使这个问题得到改善或者说解决这个问题。

管网监测体系通过采集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在整个管网分布图上以根据时间与压力两个重要参数,在管网示意图中实现关联实时的变化形式,直观地模拟出管网内压力与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状况。通过分析运行状况的变化图形,为确定管网结构优化或管网规划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2.4管网监测的可行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突飞猛进。自动化控制和仪表等设备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准确度、抗干扰性能明显提高,为监测体系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且随着国内通信技术的发展,原先基于无线电台的传输方式将会被更先进的传输手段所替代,保证传输系统实时、准确地将采集的数据发回监控中心;另外数据存储及处理平台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计算机及数据库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对所采集的大量数据运用自如。

自动化技术的普及,使人们更加容易理解和使用自动化技术帮助人们完成艰巨复杂的工作。

3基于现状的管网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企业经营需要

一般燃气企业在某个经营区域内享有规定时效的特许经营权,随着企业的经营发展和气化率的提高,在其区域内的管网会不断地延伸、发展扩大。由于早期管网规划的局限性,使得早期铺设的管网管径过小,成环不规则,管网的水力平衡性较差,供气不均匀,这些问题在燃气企业开发客户的时候制约了燃气企业的发展。

3.2管网安全运营需要

燃气企业早期投资铺设管网是按照用户需求的原则,哪里有用户就将管网铺设到哪里,管网规划性较差,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经营区域的不断扩张,燃气管网的不断延伸,会出现管网瓶颈口,在门站可以满足气量需求的情况下,缺输不出相应的气量,在冬季用气量大的情况下容易使用户发生断气造成危害,难以保证其管网的安全运营。面对几十万甚至更多的用户,燃气企业迫切需要对管网进行优化以提升管网安全运营的保障。

4管网监测和管网优化之间的关系

运营多年的管网由于用户众多,管线分支复杂,对管网进行水力计算需要进行大量数据的统计和采集工作,由于数据采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责任心问题,人工的数据统计和采集存在较大的误差,而且耗时很长,会使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即使耗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采集了比较完整和准确的数据来进行管网规划,这对于燃气经营企业来说也是得不偿失的事情。管网监测体系的运用不但能解决这个问题,还能为企业的日常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管网监测体系增多的数据监测点为管网优化提供了基础的、准确的、实时的管网监测数据,而且监测数据可以根据要求进行输出设置,在同一监测点可以提供的数据包括时间、流量、压力等,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管网监测体系所采集的数据准确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就解决了企业管网优化缺少完整性、准确性数据的问题。

5基于管网数据监测的现状管网优化的方式

5.1管网改造,局部放大管径

利用管网监测体系采集的数据,在整个管网分布图上按照季节、月度、供气时间将压力标注在图上,直观的模拟出管网内的压力在不同的季节、月度、供气时间上的变化;并通过对管网周边用户信息的采集,分析出管网用气的规律,寻找管网压力的不利点。这时会发现管网的部分主干管线可能是由于中间管径较小,造成燃气流量出现瓶颈,降低管网的输气能力。这种情况可以采取通过管网改造,将中间管径较小的管道去除,敷设较大管径的管道。这种局部放大管径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管网的优化。

5.2管网联通成环

为了提高管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基于管网监测体系提供的运营数据,模拟出管网在用气高峰期内的压力分布图,对比较独立的、未形成环状的城市中压管线,可以通过建设部分道路的管线将原来不相连的枝状管线联通成环。这样当一点出现泄漏或者因检修需要对某一特定用气单位停气时,在这条枝状管线上的其他用气单位可以得到从其他方向的来气,大大缩小了停气的面积。

6结束语

管网优化是燃气企业必须做的一项工作,也是面临的比较严峻的问题,利用管网监测体系为管网优化和企业的日常运营提供助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很好的利用管网监测体系也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第2篇:有关荷花的诗句范文

    为做好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过渡的准备工作,加强公费医疗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现就进一步深化公费医疗改革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继续执行医疗经费由医疗机构定额管理的办法,合理确定定额指标和考核指标,认真落实奖罚措施。

    二、享受人员负担医疗费用标准

    1、符合公费医疗管理规定的医疗费用,享受人员个人负担低于下列标准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年度内门诊医疗费支出在3000元(含)以下的部分职工个人负担20%,3000元以上的部分职工个人负担10%;

    年度内住院医疗费支出在10000元(含)以下的部分职工个人负担10%,10000元以上的部分职工个人负担6%。急诊留观且收住院的病人,其住院前7日内的留观费用与住院医疗费合并计算。

    2、门诊放化疗的医疗费用,职工个人负担比例按照住院医疗费用负担比例执行,门诊血液透析、器官组织移植后服用抗排异药的费用职工个人负担6%。

    3、退休人员个人负担比例为在职职工的50%。

    4、符合公费医疗管理规定的医疗费用,离休人员、在乡二等乙级(含)以上革命伤残军人,按照有关规定报销,个人不负担。

    三、器官移植、组织移植列入公费医疗报销范围的项目为:肾脏、角膜、皮肤、血管、骨、骨髓移植。其它器官移植、组织移植的医疗费用公费医疗不予报销。

    器官移植、组织移植中器官源、组织源及其相关费用公费医疗不予报销,由个人负担。

第3篇:有关荷花的诗句范文

湖北省土地管理局:

你省江陵县土地管理局9月4日《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有关法律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在土地上有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时,由于土地与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在物理上不可分离,因此,出租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即同时发生土地出租。颁布单位

第4篇:有关荷花的诗句范文

1、认识“恨、归、觅、转”4个生字。

2、掌握古诗节奏以及平仄规律,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4、 通过质疑,结合39课《山里的桃花开得迟》理解其中的道理。

5、 积累有关描写花的诗句。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大体了解古诗大意。

2、通过质疑,结合39课《山里的桃花开得迟》理解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以旧知引入新课

师:我最喜欢荷花,每当盛夏,老师总会站在满池的荷花前驻足观望,谁能用学过的语言来说一说这美丽的景色?

1、指名说

2、齐读

3、出示图片

4、出示课题:《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5、齐读课题

出示全诗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

“恨——前鼻音;归——组词;觅——笔顺;转——多音字”

三、再读古诗,读准节奏、音律。

1、指名说节奏出示节奏指名读1-2

2、指名说平仄出示平仄指名读1-2

3、大声练习指名读1-2齐读

四、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古诗的大意。

1、出示第一句:人间四月芳菲①尽,山寺桃花始②盛开。

注释①芳菲:百花②始:才,刚刚

⑴指名读

⑵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指名说。

⑶你觉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

⑷教师指导,前半句读出可惜的语气,后半句读出惊喜的语气。

⑸指名读

⑹齐读

2、理解第二句:长恨③春归无觅处,不知转④入此中来。③恨:遗憾④转:躲

⑴指名读

⑵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指名说。

⑶你能体会出这句话作者又想表现什么吗?

⑷教师指导,前半句读出遗憾的语气,后半句读出高兴的语气。

⑸指名读

⑹齐读

3、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我们再来读读这首古诗

⑴指名读

⑵齐读

五、对古诗质疑

1、学生质疑

2、板书:芳菲尽——始盛开?

3、指名交流,出示山里地势比

平原高,气温低,

所以桃花才开得

迟啊!

3、

4、出示温度表,教师解释。

齐读:山里地势比

平原高,气温低,

所以桃花才开得

5、迟啊!

六、小结:

配乐朗读

七、拓展

出示诗句指名吟诵

八、布置作业

板书:大林寺桃花

唐李白

芳菲尽

——山里地势高、气温低

第5篇:有关荷花的诗句范文

梅花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花,有国花之誉。下面几段诗、词、歌、曲、文都与梅花有关,请仔细阅读这几段材料,进行比较,然后答题。

材料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材料二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材料三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歌剧《江姐》主题歌《红梅赞》)

材料四

蔷薇露,荷花雨,霜冷香庭户。

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马致远《落梅风》)

材料五

梅树干……或用勾勒皴擦,增强质感;或以墨笔直接挥写,以篆书笔法入画。老干多曲折,用笔宜苍老;新枝多挺直,用笔宜挺健。老干墨色略淡中见浓墨、焦墨;新枝则中锋入画,墨色宜浓宜焦,笔笔见书法功力。枝干疏密聚散,穿插交错,茂密繁杂,以“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美学原则,进行描绘,造成画面上的动感和节奏感。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丹青不知老将至》)

1.材料二《卜算子咏梅》中,押韵的是哪几个字?请写出。

2.材料一《梅花》中加点的“独自”突出了梅花凌寒而放的形象。材料二中哪一个词语有同样的表达效果?请指出。

3.材料三《红梅赞》中写道:“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有一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与这个句子一样。请写出这两个诗句。

4.《卜算子咏梅》和《红梅赞》两段材料都歌颂了梅花的品格和精神。请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抒写出这种品格和精神,表达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字数在30个左右。

5.如果根据前三段材料作梅花图,画面中的梅花一定是热烈、乐观、无畏的;如果根据第四段材料中的“梅梢月斜人影孤”作梅花图,画面中的梅花会是怎样的呢?请你也用两三个词语概括出来。

6.上面五段材料都与梅花有关,但材料五与前四段材料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行文风格明显不同。请你试作简略分析。字数在30个左右。

7.梅与兰、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它们的品格历来为人们所赞美,留下了不少诗文名句。请你根据记忆或查阅资料,在兰、竹、菊、松中任选其一,写一个诗文名句。

8.人们常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的背景使梅凌寒开放、暗香浮动的形象更加鲜明。如果你是画家,除了可以以雪为背景外,还可以选择什么来作为背景画梅?为什么?请简要表述你的理由。字数在30个左右。

选自湖北宜昌市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解题指导】

本题选取了与“梅”相关的诗、词、歌、曲、文等进行命题,重点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并考查考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语文素质。

第1题,考查学生对诗词韵律常识的了解。解题时依据诗词押韵的规律,可以发现该词押ao韵,这样就能确定押韵的是哪几个字。参考答案:到、俏、报、笑。

第2题,是比较理解题。看起来只是两个词语的比较,实则考查学生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作品中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题干对“独自”一词在材料一中的作用(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进行了明确的提示,所以,材料二中“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就成了应该注意的语句。其中“犹有”表示“还有,尚且有”的意思,同样强调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精神,所以本题答案为:犹有。

第3题,本题着眼于对重点诗词句意境的理解。理解“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是解题的关键。诗句点明了梅花开放的环境,并把红梅不惧怕恶劣环境、凌寒独放的精神表现了出来。解答本题,沿着这一思路,在材料一、材料二中寻找能体现梅花的这种特点的语句就可以了。参考答案:①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第4题,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是: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谈出自己的体验。考生解题时,首先应把握题目中提到的“这种品格和精神”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将两则材料内容进行综合比较,抓住关键词句,比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等,可以发现材料中歌颂的是不畏严寒、傲雪斗霜、追求理想、敢于献身的精神品格。考生要注意,表达应具体,不可空泛,最好能有独到的理解。本题无标准答案。考生能自然真挚地表达赞美之情即可。文辞优美,情真意切,能理解品格和精神即可得分。

第5题,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材料内容、情感以及创作风格的把握。题目中已经点明了前三段材料中梅花的形象特点是“热烈、乐观、无畏”的,这与第四段材料中“梅梢月斜人影孤”很显然是不一样的。联系此曲中的“霜冷”、“恨薄情”、“人影孤”等关键词,考生应能感受到此曲中的梅应该是孤独、寂寞、冷清、凄凉……画面上的梅花形象也是如此。参考答案:孤独、寂寞、冷清、凄凉等。

第6题,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表达方式和行文风格的把握能力,题目已经将五段材料进行了简单的归类,指出前四段与第五段不同。考生在解题中就要将前四段作为同一类型来看待。材料五从内容上看是在介绍画梅的技法从选文出处看,可以明确此文段是教材内容的节选从语言上看,文字比较简洁明了,风格平实,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参考答案:材料五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梅树的画法,与前四段材料相比,语言准确、平实、简洁。

第7题,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是古诗文积累。本题出题的范围较宽,而且在我们学过的课文里就有相关的诗句。答题时,只要在兰、竹、菊、松题材的诗文中选择相应语句即可。答这类题还要注意:一是靠平时积累;二要选择自己熟悉的、记得清的内容来写;三要注意不可写错别字。

第6篇:有关荷花的诗句范文

许是童年的印记在脑海里太深,许是某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总之,好想找一处莲去看看,去重温那儿时的梦.

有朋友说当涂的太白生态园今年有个荷花节.得知这个消息,我急忙上网查找证实.果然看到了荷花节即将举办的有关帖子.按照帖子上公布的时间,我约了几位同事今天去太白生态园赏莲.

我们几个谁也没去过太白生态园,听说还在开发中.司机也是估摸着往大青山方向开.靠近太白乡,路边的关于荷花节的广告多了起来.我们沿着广告牌一路走,终于看到公路边太白生态园的大门楼.顺着路牌的指引继续往里走,在大青山北面,一个正在建设中的生态旅游园展现在我们眼前.透过路边的树丛,我看到对面一个蛮大的水面,大概有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吧,里面满是翠绿的荷叶,点缀个星星点点的红.在一个错误的指示牌的指引下,我们的车开到了湖边.我们一下车,就赶忙想更近距离地看荷花.看着对面湖里竹筏搭起的栈桥,好想立刻走在上面.但我们过不去,只好顺着水边找入口.

入口处停着大大小小的各种车辆.看来今天来玩的不只是我们这一拨.因为已是中午了,我们赶紧找了门口的那家饭店把肚子的问题先解决掉.反正荷花也不走,我们有一下午的时间好好与她亲近.

吃罢午饭,同伴们在休息,我望着窗外那一池热热闹闹的莲实在是抵挡不了她的诱惑,拿着相机,一个人先走上了栈桥.栈桥把湖分成了东西两部分.正午的太阳很厉害,我虽打着阳伞,可露在外面的皮肤还是有灼热的感觉.湖上的风也是温热的,立起来的荷叶上干干的,没有雨后水珠滚动的样子.我弯腰捧起水洒在荷叶上,于是水珠又开始晃动起来.

打开相机,我寻觅着那红色的倩影.这个,哇!完全绽放,花瓣尖尖的红逐渐向下淡开,渐渐消退,变白,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着透亮的光.那朵,尖尖的,鼓鼓的,仿佛等我一走过她就要涨开似的.还有几片飘落的花瓣,随意撒在水面,残存的几瓣叶子还挂在那已长成小莲蓬的花托上.俯视水里,有极小极小的鱼,三五成群地在水里游着,这使得我想起古人所说"鱼戏莲叶间"的诗句来.

我拿着相机不断寻觅湖中仙子.独处的,群聚的,开的,不开的,或开和不开组合的,都成了我捕获的目标.近处的我不放过,远点的,调近焦距也要把她抓到我的相机里来.就这么在栈桥上东也寻西也找,似乎忘了这是太阳最烈的正午.许是看我玩得起兴,在休息的同伴们也不顾炎热跑来了.不时有其他游客从我们身边走过,湖面便更热闹了.

上了岸才发现刚才的不过是个小池,南边还有个更大的呢!而南边的水多于莲.挂着红灯笼的栈桥和长廊把多个水面连成一个稍大的湖面.东面的水面种植着莲花,而西面呢,水多莲少.游人沿着栈桥来到长廊.长廊是竹子搭建的,有顶可遮阳,左右两边错落有致的摆放着长竹椅.游人可坐下眺望不远处的小亭和大青山,享受湖面微风带来的凉爽.坐在长廊往东看,仿古式的凉亭下坐着三三两两的游人.莲池中央有一组洁白的雕塑,我想那是荷花仙子在跟几个童子在水中嬉戏吧.不时有游人在水里走来走去,我们很好奇,难道水里有路?

走到凉亭,看游人从被水淹没的栈桥走了上来,我们立马来了兴致.脱下鞋也走下水去.一条笔直的水道通向湖中的雕塑.刚下水,我们光脚走在水下的竹筏上.不过二十米远,竹筏没了,水道变成了一个一个左右错开的圆形的水泥块,一直延伸到荷花仙子那.我光着脚在水里走着,那个爽啊,真是回到了童年!水清清的、凉凉的.长大以后,我们有过几次这样光脚在水里走的经历呢?而且是走在这清清凉凉的莲池里,两旁有圆圆绿绿的荷叶和圣洁的荷花,空中还弥漫着莲的清香.没有!绝对没有!如果我们不来这里,如果我们不往这里面的莲池跑,我们便错过了这最曼妙的一刻.我们的脚在水里一步一步踩着,时而踩在圆块上,时而踩一片荷叶在脚下,时而踢几下水,时而把脚故意往水深处探探,个中的滋味只有走过的人才感觉的到啊!

雕塑前有一大块稍宽些的竹筏,可供游人停下拍照.我们采了几片荷叶倒扣在头上,摆起姿势照起相来.这里许是刚开发,还没有这样那样的限制,荷花离我们远了点,我们够不着,要不也能采朵荷花了.

第7篇:有关荷花的诗句范文

陈赫男

白洋淀----

三个湿漉漉、水淋淋的汉字,组成了一个美丽的名字,织成了生活在西北黄土高原的人们对于水乡泽国的神秘和向往。

但是从童年时起,对于白洋淀的零星了解,始终与上世纪那个铁血流火的红色年代有关:小兵张嘎、雁翎队……就连大作家孙犁的《荷花淀》,也主要是着墨于聪明勇敢、淳朴可爱的白洋淀人。淀上风情,只在女主角手指上绞缠着的柔滑修长的苇眉子上略窥一斑。

终于有缘走近白洋淀.走进白洋淀,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给过我的眼球多少刺激,白洋淀,它还是让我激动、震惊了!

一、美丽奇迹

乘着清晨的凉风,驱车走进这无边荷海,走进图画深处。

千亩荷塘如一幅绚烂的长卷,向天边款款铺开,荷叶碧绿如洗,密匝匝朝天张开,无数朵粉色的荷花、荷苞,就在这绿海之中乘风摇曳、舒卷开合,怎一个“美”字了得!极目远眺,不见花,不见叶,只见一片绿海之上,缀满了星星粉点,越往远看,绿色越少而粉点越密,至与天相接的地平线,已不见绿色,粉点接续成一条由浅至深的粉色长线!

谁能知道在这无垠的荷塘里,有多少个花苞在酝酿,有多少朵荷花在盛开呢。当年造物主行走到这里的时候,心情必定十分的愉悦,所以他用那支神奇的魔杖轻轻一点,才在这华北平原上点出这颗璀灿的明珠,从而遗给人间这千秋万代的美丽奇迹。

白洋淀中有九个孤岛。属于王家寨的这片千亩荷塘,一色野生的粉色单瓣荷花。循着纵贯荷塘的木浮桥缓缓行去,可以近距离欣赏它的模样;从浮桥上下去,又可以踏着荷丛中隐藏得很好的石墩分花拂叶,走进荷海深处。几近透明的粉色花瓣上流动着日精月华,莲蓬上散落的小圆眼里孕育着淡绿色的莲子,脚下的水底埋藏着洁白的莲藕。一不小心,围绕着莲蓬的那圈嫩黄丝绦就会在你的衣服上染上点点黄斑……这粉、绿、白、黄的诸般颜色是如此的纯净,配得又是如此的和谐。哦,这一朵荷花,就是一个色彩的范本,一场色彩的盛宴啊。这样美的花,一朵就足够使人倾倒,又哪堪连天接地、铺排成阵!

细细的木浮桥在晨雾中时隐时现,象一段曲曲弯弯的心事。晨钓的游人驻足桥上,屏气敛声,象美文里的标点。晶莹的露水在荷叶的心田里酿成透亮的水洼,在荷花的衣裙上挂成繁密的珠饰。早晨的荷田,笼罩着一层清绝的淡香,恍如梦境。

寂静中忽然响起一个细微的爆裂声,惊回首,一朵荷花已然凋谢。硕大的花瓣如慢镜头般飘然堕下,水面顿然被它敲击出无数涟漪。花落处,凸现出圆圆的莲蓬,象孩子可爱的笑脸,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哦,这美丽绝伦的花敢情是有着这样的性情。就连它的谢幕,也是如此的从容,如此的壮烈,如此的意味深长。

耳边又传来一串水响。一片荷叶载不动叶心里攒满的露水,遂将身一侧,将这酝酿了一晨的宝物倾成一片碎玉,洒入了脚下的池塘。

此起彼伏的,荷海的清晨不断响起了这种摄人心魄的声音,这不同于世俗的声音,让我心底油然生出一种冲动,我想变成一只平凡的蜻蜓,生出一对自由的纱衣,在花海里尽情徜佯,在每一只荷苞上驻足,在每一个莲蓬上留恋,跟每一朵将谢的荷花窃窃私语。

二、淀面风情

白洋淀河湖交错,水道纵横,地形十分复杂,宽阔处可极目天际,狭窄处仅容扁舟通行,在游客眼中不啻迷宫。只有土生土长的白洋淀人可以象熟悉自己手心里的纹路一样,循着它的每一条密道自如穿行。

?G乃一声山水绿。不记得是在哪看来这么一句,不知道是唐诗还是宋词。但是一眼瞟过即深印在脑海里了。正是因为西北缺水,从小到大的小心灵,对于这“?G乃一声”曾是有过多么强烈的向往啊!……

而此刻,?G乃声声不绝于耳,吱嘎作响的小舟在波的圆峰和浪的浅谷里轻柔地滑行。眼前水色碧绿,岸上蝉声悠长,阳光在满淀细碎的波顶用无数光点织了一张金灿灿的大网,尖尖的船头把这网不断地撞碎,这张网又在船过后迅速地合拢。这是造物主的网,白洋淀这一方子民都在这张网里往来忙碌,找寻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白洋淀里九个岛,岛岛隔水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从水面上看去,岛上人家都在很高处,红砖瓦顶,绿树掩映,家家有条弯弯小路一直通下来,通到水边的小码头上。小码头上通常都系一两条小船。更有的人家在码头边上也种一大片荷花,小船就半掩在荷丛里。一两个女孩子在高高的树荫里坐着,一边闲剥莲子一边眺望淀上风景,端的是如诗如画。

不远处,一群黑黑的小脑袋在水里忽隐忽现,跟着传来一阵孩子的嬉笑。时值暑假,孩子们在淀里你追我逐,玩得正欢。一个浑身黑黝黝、赤条条的小家伙站在简易的小码头上抡臂踢腿地活动了几下,忽而一撅小屁股,在空中划出一条弧线,一头扎进水里去了。我方“噫!”的一声惊呼,导游笑了说:“不用担心。草原上的人从小会骑马,白洋淀的人从小会玩水。这帮小皮猴子天天在水里玩,精着呢!”果然随着孩子们的欢呼,不远处冒出了那颗小脑袋。多么快乐的顽童啊!果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上生活,竟也是很丰腴哩。

“荷开的季节,六月初到九月底,全国各地该有多少人来俺这白洋淀赏荷游玩,这白洋淀一共4000多艘大小船,忙得团团转。这游客吃喝玩乐,哪不是钱?等荷花败了,荷叶可以收了作中药,莲子,那是上等补品,莲心既是茶叶又可以入药,藕根是一种菜品,你说这荷,浑身上下哪不是宝呢?”

淀里人的一番话,令我茅塞顿开。古往今来,咏荷的名人、赞荷的诗文见到过太多了,屈原在《离骚》里就有“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的诗句,那是以荷花象征自己高洁的品格;宋朝杨万里有“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名句,那是赞荷花的壮观与美丽。这些大诗人不知是不是了解,荷在美貌和精神之外,还兼有济世活人、滋养世俗的用途呢?

正说着,风一般破浪驶来了一艘簇新的摩托艇。望见我们的木船,摩托艇早早的就熄了火,减速滑行。两船并行时,开船的小伙子喊一声,一扬手从艇上扔过来一束莲蓬。老王伸手接住,递给孩子说,吃吧,给你们的。说时迟那时快。我的一个“谢”字未及出口,摩托艇已经滑过了我们前方,马达一开,加足了油门,瞬间飙去。被快艇鼓荡而起的水波一波又一波地向小船涌来,小船开始了大幅的摇晃。惊慌之余,才明白了小伙子为什么在接近我们的小船的时候就熄火滑行。因为,他担心高速行驶激起的水波会引起太大的颠簸,惊吓了远来的游客。哦,这善良淳朴的白洋淀人啊!

三、大哉其观

荷花大观园,名符其实,是集荷花之大成的地方。

弃舟登岸拾级而上,沿着芦苇丛中曲曲弯弯的小路走一会,眼前豁然开朗。但见这个方寸小岛整个已建成一个荷花广场,场上遍布无数浅池,一池一个荷花品种,竟萃集了世界各地三百多种珍稀荷花!观之不足,只好用两个俗不可耐的词来形容: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比起野荷千里一色的壮观和清丽来,园艺荷别有一种富丽妩媚的风情。荷苞象结结实实的粉拳,荷花如温情脉脉的笑脸,或过人头,或及人腰,更妙的是它全没有野荷那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游客皆可近距离、零距离地欣赏,一解“色”痒。

这里是赏荷的绝佳之处,展示着本地生长或是外来引种的上百种的荷花,可谓集天下荷花之大观。眼前连天无际的是碧绿的荷叶和盛开的或素如绢、或艳如火的莲花,曲曲折折通向荷苇深处的是供游人赏荷用的廊桥。漫步在长长的赏荷桥上,不时轻抚一下田田的荷叶,深嗅一下淡淡的莲香,顿觉气爽神清、美妙至极。

只有来到大观园,你才能知道,荷有粉、白、红、黄、紫、绿、洒金……这么多漂亮的颜色,有单瓣、复瓣、重瓣……这么多可爱的模样。你才能知道,大型的荷花,直径可达20厘米以上,而且这种印象中只能在湿地上生长的水一般娇嫩的花,不仅可种于庭院,甚至可植于盆碗!大观,大观,叹为观止啊!

其光灼灼的睡莲,花朵不大,却无论黄、白、兰、紫哪种颜色,都暗含荧光,一眼掠去,仿佛顽皮的儿童在活泼地跳跃,定睛细看,却又变成娇羞的少女在悄悄地微笑。至于那直径近一米,上可坐小儿的“南美王莲”,也让我开了眼界。园中游人甚众,却罕闻笑语,扑眼而来的美色,美到令人紧张,美到镇慑了人们的心魂,耳边不断地听到相机的“咔嚓”声,谁都想在自己的影集里留住这里每一朵荷花,每一种颜色。谁都想让这种美的感动珍藏和延伸……

人言白洋淀四季风景天成,各有所赏,开春则芦芽竞出,满淀碧翠;入夏则蒲绿荷红,岸柳如烟;值深秋则芦花飞舞,肥鱼出网;到隆冬则坚冰似玉,无垠坦荡。但此次一游,方知白洋淀风景,当属盛夏绝美。

花有万千种,我独偏爱莲花,不仅是因为她在碧绿的荷叶中显得更加娇艳的容颜,更是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的优秀品质。人活世间,几多凡尘,总会身处一些不想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环境,总会面临不想选择却又不得不作出的选择,总会拥有一些不想拥有却又不得不拥有的极其无奈的心情。如若能如荷花般深陷污泥,尚能为这世间滤去一点浮尘,奉献一缕清香,则足可称为君子也。

愉快的旅游让我稍稍走近和了解了白洋淀人,他们真如孙犁笔下《荷花淀》一文中所描写的那样淳朴和美好。黄昏时,游客们人手一捧莲蓬,乘舟离开这美丽的小岛。

第8篇:有关荷花的诗句范文

本文着重在气势、气脉、气象这三大气之审美范畴里探讨吴昌硕“以气入画”思想中包蕴的美学特征,挖掘构成他博大精深的绘画艺术风格的要点和规律,进而揭示其背后蕴藏的丰富精神内涵。

一、雄强豪迈的气势

在中国的传统美学观念中气势是指由气与势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动态感,它常被人们用于概括宇宙生命中展现出来的流动与勃发的状态。清代说:“大体阳刚者气势浩瀚,阴柔者韵味深美。”由此可见气势审美偏向于外显,具有阳刚和流动的特征。

吴昌硕在他的绘画实践中非常注重气势的彰显,这是他“以气入画”思想的一个鲜明的表现。现代名家潘天寿曾评价道:“昌硕先生不论对诗、书、治、印等等,都以气势为主。”气势在吴昌硕的画面中主要体现在章法布局上。吴昌硕在经营构图时善于将物象摆布呈多种倾斜交错的走向来营造出动感强烈的气势。如他画的牡丹、梅花或秋桃等植物,无论是横幅竖幅,从画幅边角出枝后便拉开架势,枝干有意向左右两侧高下斜地分散开来,枝与叶又纵横交叠,缤纷错落,整体呈现出一种临风飞舞的动势。有时他又喜欢于枝叶后边穿插挺立而出一两根老干,扭曲盘旋直冲云霄,呈现出一种升腾的磅礴之气,巍峨惊人。

此外吴昌硕绘画中的那股奔放勃发的气势也得益于他将强悍的金石之气灌注于笔墨之中。吴昌硕亦擅长以书法笔意入画,他毕生深究《石鼓文》,从那些古朴苍茫的金石铭文中领会到了一种雄强朴厚的力感。作画时他将这种力感涵化于笔迹之中,力量的灌注使得笔下的线条墨色皆有向四周延伸扩展的外溢之态,可谓入木三分又活脱于纸上,令画中的花花草草焕发出遒劲激昂的神采。吴昌硕戏称他画的竹子如“明月满地金错33",就是以金石之气入画,用笔如凿似刻,充分展示出他用笔力能扛鼎的气概和雄放豪迈的气势。

在气之审美中气势的实质是由生命内含的气力、力度构成的一种美感。对于吴昌硕来说,作画的过程是“我演秃笔作粗画,欲宣郁勃开心胸”。目的是将主体要表达的情意熔铸到所描绘的景物之中,是精神物态化的呈现。吴昌硕在以强悍的笔力彰显画面气势的同时,力量的渗入恰好又强化了主体精神的传达,给气势增添了审美的厚度与张力。所以他的画中那股雄强霸悍的气势在令观者惊叹之余,又能带给人一种余味深永的感受。

二、高逸旷达的气韵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气韵的内涵来源于宇宙万物呈现出来的生机与活力,是气的运化达到的一种和谐状态的体现。在艺术作品里它既是客观对象的精神表现,又是画家人格性灵的产物。追求气韵生动也是吴昌硕“以气入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观赏吴昌硕的绘画作品,总让人感到画面生气勃勃,余韵悠长。联系他的绘画思想可以看出吴昌硕在画面中力求雄强豪迈的气势的同时,也意图营造出一种清脱高逸的韵味。

吴昌硕题有许多赞美梅花的诗句如:“瘦蛟舞腕下,清气入五脏”、“一枝清气满乾坤,玉骨冰肌绝点尘”、“自笑春风笔底温,尚留清气满乾坤”,等等,也画过不少表现荷花题材的“乾坤清气图”,在诗画的内容中都提及了清气,流露出他对清逸之美的崇尚。清气能够营造出审美意境中的一种明静脱俗的境界,这种洒脱高逸的精神追求深寓在吴昌硕那高洁自负、遗世独立的文人情怀里,并且凭借他那灵妙纵发的笔墨将之浑化为一股清逸之气溢于纸上。北宋郭若虚论气韵说:“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用笔之难,断可识矣。……乃是自始至终,笔有朝揖,连绵相属,气脉不断。所以意存笔先,笔周意内,画尽意在,像应神全。”意指善于用笔的画家,必先于心中生成一个完备的意象,待思路圆熟后下笔时才能做到心手相融,连绵贯通,生发出活泼生动的气质神采。吴昌硕的“以气入画”,目的是抒发胸中的理想情志,其中就蕴含了他向往高蹈远引的出世志趣。他有诗句形容创作时的这种心境:“捐除喜怒去芥蒂,逸气勃勃生襟胸。时作古篆寄遐想,雄浑秀整羞弥缝”。吴昌硕在创作构思时是以高逸洒脱之气熔铸出心中花卉蔬果的意象。他画这类题材,不求形似而心意了然,重在称颂品节情操,讴歌心灵的升华。所以画中的物象自然洋溢着一股热烈又雅逸的韵味。他作画用笔不受物形细节的干扰,以畅神达意为依归。那纵横恣肆的笔意好似一颗自由的心灵在抒发和倾诉无尽的情思,深合老庄美学思想所推崇的大朴不雕,闲放旷达之美。不仅以酣畅抒情的笔墨赋予了画面枝繁叶茂的自然生韵,更引导观者去品味他心中寓藏的高逸精神。

三、磅礴浩大的气象

气象在气之审美中是一个偏于宏观的概念,常被用来概指艺术作品呈现出来的一种博大深沉、浩瀚旷远的精神感受。清代文学家张谦宜评诗云:“‘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十字写尽湖势,气象甚大。”作品里的这种博大浩瀚之气的构成来自于作者独一无二的历史人生经历和对人格精神境界的深刻体悟。

吴昌硕这一生经受的社会动荡和时代变迁对他的绘画气象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晚清处在一个民族灾难深重、人民饱受战乱和屈辱之苦的时期,西方列强在古老的华夏领土上肆意掠夺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开启了一扇求新图变的窗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振衰起弊,革新求变的民族期盼成为了鲜明的时代精神象征,这种精神自然也烙印在了吴昌硕的绘画风格中。身处乱世的吴昌硕坚持以独立的艺术视野和强烈的精神追问来弘扬一种崇高伟岸的情怀,在雄健浑厚的笔墨图示中拓展出苍茫而宏大的绘画气象。从他的诗句“海内谷不熟,谁绘流民图”(《题饥看天图》),“愿彼苍天顾穷民,阳和煦物万物生”(《苦寒吟》)可以看出吴昌硕的内心在秉持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遗世独立的人格操守的同时,又饱含了对苍生的悲悯之情和炽烈的宏道担当精神。这种崇高而丰饶的生命哲学使吴昌硕的绘画风格从真正意义上摆脱了幽闭在古人枷锁里轻吟浅唱的形式,创造出一种热烈奔放、率真勃发的艺术面貌一扫明清画风遗留的柔弱单薄之弊。他的画面在浓墨重彩里辉映出欣欣向荣的气息,从凝重深层中迸发出一股不受茧缚、锐意进取的精神。看他作于1898年的《崖兰图》,在崖壁陡峭处有数丛幽兰倒拔而出,以枯笔重墨扫出的兰叶苍劲浑厚,傲然挺立于峭壁边缘。画面下方云雾中一轮霜月若隐若现,营造出凄迷的气氛。配上题跋“叶萧萧,歌楚骚,鼓素琴,霜月高”气象浩瀚旷远。那画中之兰已不再是传统文人孤芳自赏的象征,而让人联想到了身处苍凉瘠茫之地的画家仍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在倾诉家国之思,以凛然的浩气叩响着灵魂的正声。

吴昌硕的艺术思考与实践始终贯穿在中国跌宕起伏的大历史环境中。在他经历了世事的洗刷,领受了人生的历练之后,将他理解和呼吸的历史气息融入画面中,又以伟大的人性之光去洞开笔墨的底蕴,用挥毫大写的方式诠释着对生死大道、对民族命运恢宏而又纵深的观照。可以说吴昌硕“以气入画”思想中蕴藉的气象,是凝聚了一个时代风云变幻的印记,是勇于拓宽前路、变法革新的精神张力,是倾注了生命本质中美与善光辉的大气象。

第9篇:有关荷花的诗句范文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非常直观的呈现事物的性状,优美的自然风光,神奇的科学现象等,让学生通过表象逐步了解其特征和实质,让理解和记忆来得更加自然和深刻。我在讲授朱自清先生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时,就做了一个教学课件,先让学生欣赏了一些荷花的图片,美丽的荷花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兴趣盎然。图片中有的是阳光下的荷花,有的是月色笼罩的荷花,学生一比较,就能体会出文章中“月色下荷塘”的特征———美丽朦胧,那作者的心情也可以大致推断出来了,有些喜悦也有些伤感吧,有了这样的直观形象的感受,学生就很快能体会到作者在本文中所要表达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伤感”这样特殊的感情了。作者又写到“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学生欣赏图片看到荷叶的形态,就很容易理解作者把叶子比喻为“的裙”了,那种舒展的姿态是两者的相似点。图片中荷花有的绽放有的含苞,作者分别用“袅娜”和“羞涩”来形容,是极为贴切的。可见,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学生理解掌握远比凭空想象要效果好,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极为直观形象的情境,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会用心去思考和理解,分析文章才得心应手,而且教师只要精心设计课件,有些内容也无需大费口舌地去描述,生动的感官刺激胜过千言万语,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投入,一举两得。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丰富,事半功倍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能使课堂教学形式变得丰富起来,比如,我在讲授《故都的秋》时,导入新课时先让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或者背诵古人描写秋天的诗句,之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诗句,比如刘禹锡的《秋词》等。接着用多媒体播放文章的朗诵录音,学生认真倾听,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些相关景象,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赏析文章内容的时候,可以用图片直观地展示文章中所描绘的唯美画面,比如牵牛花啊,槐树落蕊啊;还可以用动画展示秋雨图,潇潇秋雨仿佛给我们带来了丝丝寒意,文中那句“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意境便让学生瞬间感受到了。让文字和画面完美融合,让声音展示语言的魅力,让学生在这种立体生动的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体悟到了文字的韵味美,也理解了作者情感。如此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学生是断然不会感觉枯燥乏味了,各种感觉同时调动起来,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清楚而条理,直观而有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成为一件很轻松很快乐的活动,利用多媒体在讲授同样的内容时,所花的时间比原来少很多,教学效果更好,事半功倍。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轻易攻破重难点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来突破重难点,还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现代文的教学中,理解文章的主题,体味和理解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这正是学生难以突破的一关,那么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色、声、动感的优势,使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能更好、更快攻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如在教学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时,重点分析红柳的形象,可是大家对红柳都很陌生,很难有一个准确地把握,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多媒体图片展示红柳的图片,“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学生就会很快很直观地对红柳的外在形象和生长环境了有了初步感知;接着展示红柳恶劣的生长环境———空气稀薄又寒冷的高原和一望无际的沙漠,还有红柳庞大的根系等等,学生结合课文中作者的描述“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他们就能够很容易地概括出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傲然不屈的精神。另外,赏析这些语句中所使用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也是一个重点,学生通过图片的展示更加形象生动地感受到红柳生长环境的恶劣和它们生长的不易,拟人手法写出红柳那种从容不迫的神态。还有看到红柳根的形态,比喻手法准确生动,红柳傲然不屈的形象跃然眼前,学生对两种修辞手法的效果也了然于胸了,可见,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对攻破学习重点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更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增大教学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