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赤壁赋译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再读苏轼的《后赤壁赋》,以往对课后几个注释的疑问以及学生对这几个注释的疑问、理解,作者再次浮上心头进行了阐释。
再读苏轼的《后赤壁赋》,以往对课后几个注释的疑问以及学生对这几个注释的疑问、理解,再次浮上心头。今不揣浅陋,冒昧试解,以抛砖引玉。
一、“曾日月之几何”
课后的注释是:“经过的时间很短。”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意译,而不是注释。注释应该是注重要词语、释句意,最好还能让学生明结构。这个任务虽然可以通过翻译完成,但应是直译。意译不能很好完成这个任务,如这个意译,会使学生误解“曾”。依照课本的这个意译,会有学生把“曾”理解为“经过”,这是误解。古汉语的“曾”和“经过”只怕没有什么联系,“曾”在上下文中只能是一个副词,而“经过”在文后的意译中只能是一个动词,二者不相当。这误解会使学生拿这理解去尝试解其它不解的“曾”,重新导致误解,更多的是困惑《因解不通》。这困惑会使学生认为古汉语词义没规律、难掌握,产生迷惘、畏惧情绪。更有甚者只怕会把“曾”理解为“日月”的定语。因为这是课本的注释,学生不这样尝试对应理解,又该怎样理解。
那么,“曾”该怎么解释、这句该怎么翻译呢?联系文句相关情景,“江山不可复识”是由于这次赤壁游所见的景象与前次赤壁游所见的景象大不同:前次所见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而这次所见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这迥然不同的景象相隔时间仅三个月。由此可见,“曾日月之几何”的“曾”和时间有关,指前次游和此次游相隔时间短。而这个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才”“刚刚”相当。如“才在家里吃过饭,到这儿又吃起来了”的“才”,指两次“吃”间隔时间短。古汉语的“曾”解为“才”,可在“曾几何时”中得到验证。
再查《后赤壁赋》注释翻译的书籍,一九七九年再版的中学语文编辑室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散文选》对“曾”的注释就是“才”“刚刚”,一九九八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唐宋家诗文选》也是这样注释的,都译为“才过了几天哪”。应该说二书的注释翻译较之其它翻译更直接恰当、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如王彬先生主编的《唐宋家名篇赏析译注》《经济日报出版社》译此句为“时间并没过多久”《当然这个意译很好》,有人说“曾”可解为“并”。但现代汉语的“并”要用在否定词之前,而要解释“曾”如何成为“并没有”,只怕难度较大,学生理解接受起来较前困难,不如解为“才”“刚刚”简捷明了。
二、“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
读本对“虬龙”的解释是:“指盘曲而古老的树。虬,古代传说的一种龙。”对“栖鹘之危巢”的解释是“鸷鸟巢居的大树。危巢,筑在树梢处的鸟巢”。未释“登”,也未释“攀”。从“虬龙”解释的中心语“树”及很多译文的翻译,释“登”为“上”“爬”义。考虑相关方面,只怕不行。“盘曲而古老”的树,因其“盘曲”承受力不强,易断;“古老”会有干枯,自然很脆,易断。“盘曲”加上“古老”的树,能爬么?敢爬么?又加上“断岸千尺”这样的地方,即使是爬树老手,树也可爬,只怕也两股战战,不敢爬。让苏轼这样的人“爬”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树,只怕不太可能。第一,从苏轼的身份、地位看,不免会保持“斯文”仪态,爬树这有失斯文的张狂举动,会有么?第二,他饱尝牢狱之苦,出狱后被贬黄州。可以说,生活艰苦、理想成空,身心俱疲、“华发早生”;四十岁时已“齿牙摇摇”,今已四十六岁矣,从年龄和身体状况看,只怕也不会上树的,更何况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树。所以,是“虬龙”为“盘曲而古老的树”。只怕是错的。
那么怎样解释“虬龙”及“登”“攀”呢?
结合文章交待的环境、苏轼当时的情况,参考几种书籍注释翻译内容,“虬龙”应从杜牧《起青云馆》是“虬螭千仞剧羊肠”的“虬”,即引申为“像虬龙那样弯曲、盘曲”(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联系课文解为“盘曲而上的羊肠鸟道”。“登”可解为“由低处到高处”,如《荀子·劝学》中“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的“登”。“攀”应从李商隐《行次西郊作》:大妇抱儿哭,小妇攀车“轓”的“牵”、“拉”义。这样,两句可解为“攀登盘曲的悬崖鸟道,上到高处,手拉着鸷鸟巢居的大树”。拉着大树,才能身定胆大,“俯冯夷之幽宫”,才能气壮有力,“划然长啸”,使“草木振动,山鸣谷应”。
三、“肃然而恐”
文言文不像现代汉语那样通俗易懂,对文言文的学习,我们要从文言文中的字词开始学习。文言文中的字词较为晦涩难懂的原因就在于它与现今的意思不同,因此,要读懂文言文的字词,主要还是要靠平时点滴的积累。
1.通假字
例如,文言文中有通假字,如《前赤壁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中的“属”,则是通“嘱”,致意,引申为劝酒;“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中的“缪”,则是通“缭”(liáo),盘绕的意思。如此,则是不能以该字在现今的意思来理解了。
2.古今异义
在文言文中很多的字词意思与现今使用的意思完全没有多大的联系了,这也是学习文言文的难点之一。例如,《兰亭集序》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的“所以”,在这里译为用来,而在现今的意思是表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3.词类活用
在文言文中,词类活用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善于学习词类活用,积累词类活用,为我们学习文言文扫除一大障碍。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的“鄙”则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当做边邑的意思,而“远”则是形容词作名词,指远地(郑国)。
4.一词多义
例如“故”在文言文中就有着多种的翻译,如“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旧,“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所以,“桓侯故使人问之”――特地,“既克,公问其故”――原因,“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朋友。因此,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应该想想该字词的其他意思,想想换另一个意思是不是更为恰当。
从字词开始理解文章,是阅读文言文的重要一步。而要做好这一步的工作,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学生们自己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多运用。
二、从句开始把握文章
阅读文言文,不仅字词是难点之一,而且句式也是一大难点。在文言文中,有着特殊的句式,如有倒装句,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固定格式句等。要想把文言文正确的理解好,这些特殊句式就应该要理解得透彻。以下,笔者就高中苏教版语文文言文中举几个这些特殊句式的例子。
1.判断句
如《劝学》中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这就属于判断句,句子用“……者,……也”来表判断;而“用心一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这些也属于判断句,用“……也”来表示判断。
2.倒装句
如《阿房宫赋》中的“秦人不暇自哀”则是宾语前置句,“有不见者,三十六年”则是定语后置句,“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则为状语后置句(也称介词结构后置)。
3.省略句
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之)为度”与“(民众)终苟免而不怀仁”则都是省略句。
4.被动句
如《秋水》中的“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方存乎见少”“笃于时也”“束于教也”这些都属于被动句。
5.固定格式句
如《劝学》中的“无以至千里”则是固定格式句。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特殊句式的学习不容小觑,在文言文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些句式,只有掌握好了这些特殊的句式,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才能够更好的去翻译文章,理解文章,把握文章。
三、从翻译的基础上领悟文章
关键词:林语堂 忠实 通顺 美
一、引言
林语堂(1895.10.10-1976.3.26)福建龙溪(现福建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著名的双语作家、语言学家、翻译家。
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林语堂以其渊博的才识令世人敬仰。“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恰好显示他一生的大家风范。他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学写作与文学翻译中,其深厚的国学根底,让人惊叹的英文水平以及对中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使他在翻译方面取得极高的造诣,他的作品把中国文化的精髓传播到了西方,让西方了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同时也让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林语堂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为中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林语堂的翻译理论
林语堂写过很多关于翻译理论的文章及论著,但最系统、最全面的是1933年为吴曙天编著的《翻译论》作的序,即为近万言的《论翻译》。在这篇文章中,林语堂阐述了他独到并且深刻的译学思想。其中主要包括了对译者基本素质的要求以及翻译标准这两个方面。
1.译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论翻译》一文中, 林语堂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对待翻译,译者需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对原文文字上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手术的问题有正确的见解”。可见,林语堂认为译文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译者的文学修养和态度,优秀的译者需饱受中西文化的熏染以及对中西不同语言炉火纯青的驾驭,除此以外,还要勤于笔耕。
2.翻译的标准
在《论翻译》中, 林语堂提出了翻译的三标准:忠实、通顺、美。该理论可以看作是对严复翻译标准“信,达,雅”的继承和发扬。他认为这三重标准也可以说成是译者的三种责任: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对本国读者的责任与对艺术的责任。译者只有具备上述修养,然后才可谓具有真正翻译家的资格。
(1)忠实
林语堂将“忠实”分为四等及四义。 四等: 直译、死译、意译、胡译。 四义: 非字译、须传神、非绝对、须通顺。他认为忠实标准是译者首要的责任, 译者必须忠实于原文作者传达的内容及思想。但是这种 “忠实”并不是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死板的一层不变的对译,因为“译者所应忠实的, 不是原文的零字, 乃零字所组者的语意”。除此以外,译者还应传达出原文的言外之意,画外之音。所谓的忠实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为 “凡文字有声音之美, 有意义之美, 有传神之美, 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 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 或得其神而忘其体,决不能把文义文神文气文体及声音之美完全同时译出”。
(2)通顺
林语堂认为译文的“通顺”应是译者的责任,特别是对本国读者的责任。译者要做到两点:“第一,须以句为本位;第二,须完全根据中文心理。” 也就是说,译者在译文语言的表达上应按译语读者的语言方式进行创作,要适合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要。
(3)美
关于“美的标准”, 林语堂是中国翻译史上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翻译既为艺术,就须具备美感。译者需用美的理念把翻译当作一门艺术潜心对待。译文要同时具有内容和形式上的美观。内容美是首要, 但形式美也绝不可忽视。拜读林语堂的翻译作品,让人心悦诚服。作品意美、音美、形美、可谓绝妙生花。林语堂关于翻译的美学标准也正好反映了他自身的独特的气质修养。
“林语堂的这篇文章(《论翻译》)内容十分丰富,说理服人,可以说在翻译问题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将严复的‘译事三难’的理论继承下来,加以发展,不仅奠下了我国翻译理论的基础,还启发了后来的翻译工作者。50年代和60年代的翻译理论基本上没有超出严复和林语堂这两位大师所讨论过的范畴,所异者只是表达方式而已。”(罗新璋,1984:856)
三、林语堂的翻译实践
林语堂的翻译宗旨是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他认为“ 翻译即创作”。可以说,他的整个创作生涯几乎都在翻译。
他的各种著作及译作一共三十二部,其中包括论述、散文、诗词、小说和传记。无论是《幽梦影》、《浮生六记》、《归去来兮辞》、《赤壁赋》、《京华烟云》或是其它,林语堂的翻译与创作都独具魅力,令人称道。他最为绝妙之处就是能把许多深奥难懂的中国儒家道家哲学思想, 以一种生动地方式传播到西方世界。让西方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以《孔子的智慧》为例,他将其进行分门别类的重编,小题目有:孔子的感情生活;孔子的谈话风格;孔子论君子和小人;孔子论政治、教育等等,另有几篇介绍孔子的身世,摘译《礼记》的《中庸》、《大学》和《孟子》的有关篇章,这样使西方读者更容易深入地了解孔子以及儒家思想。再如: 他的另一部重要译著《老子的智慧》,即《道德经》。译文既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思想,又浅显易懂。
四、结束语
林语堂,这位誉满中外的文学大师以其令人敬仰的人生智慧,毕生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弘扬,东西方文化的介绍与沟通。他妙笔生花,成绩卓著,文如其人,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论翻译[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一、指导学生学会诵读
学生通过诵读文言文,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诵读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从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高中语文教材上所选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情感丰富的好文章。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诵读,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的独特情味,激发美感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如在指导诵读《赤壁赋》这篇文章时,对于不同的段落,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诵读,学生自然就能体会到情感的不同,从而采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及语速来读,更好地体会到苏轼那种自我调节做到乐观豁达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当然,任何一种单一呆板的方法都会造成人们对事情的厌恶乃至产生抵制情绪,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指导学生诵读也是一样。诵读时要教给学生运用多种诵读的方法,有教师的范读、引读、导读,学生的轻读、默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对每篇文言文的教学,都可以坚持范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出语气,让他们反复朗读,体会语气,直到读得准确、流畅。最后再进行朗读比赛。长期这样做,学生既提高了诵读水平,又提高了独立学习、提前学习的积极性。
二、点拨学生学会意读
意读,顾名思义就是要学生通过翻译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意读是在诵读的基础上,根据书下注解,通过查古汉语词典等不同的方式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更详细的理解。这个过程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的指导、点拨。对于刚学翻译文言文的学生,教师要选一些浅显的文言文语段,鼓励学生大胆地翻译,并要适当地进行表扬,从而调动学生翻译文言文的热情。如在学习《劝学》时,通过指导学生对文中第二段几个类比句的翻译,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顺利地把全文都翻译完了。
三、鼓励学生进行背读
对于学习经典的文言文来说,背诵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背读,可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文言语感。
背读不是死记硬背,应教给学生背读的方法。我的做法是先理解后背诵,也就是建立在学生意读的基础上。学生先借助书下注释,不会的要参考翻译书翻译课文,然后再通过自己的理解整理文章的思路,这样在头脑中文章的内容就会非常的形象,背诵起来很轻松,同时对文章中出现的重点字词也能够记的牢固。如在做课外文言文《清史稿・郭L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学士明珠柄政,与余国柱比,颇营贿赂,权倾一时,久之为上所觉”,其中“比”这个词,我们如果能够联想到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天涯若比邻”,其中“比”是“近”的意思,就可以推断出此文中是“亲近”的意思。
因此,对教材熟悉就会使我们能够推测出一些文言词句的意思。文言文知识比较琐碎,有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还有一些文言文化常识。要真正的积累这些文言知识,我们如果孤立地去记,结果很不扎实,效率很低。只有把这些知识点放在背诵文言文的过程中去理解,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要了解文言文阅读选文与命题特点
第一,选材范围较广,选文内容丰富。选文大都体现“浅易”的特点,阅读难度有所降低。选文类型以史传文章为主,兼顾其他体裁。打破史传类散文在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风格多样化的文言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各套试题的选材十分注重内容的可读性和思想的导向性,突出人物的思想品格和传统美德。以2013年为例,江苏卷的李丰为官不贪财,辽宁卷的王尧臣为人正直,天津卷的姚敬恒轻财重义,经常接济他人,全国课标Ⅱ卷的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等,这些材料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第二,阅读量有所加大,篇幅略有增加。2011年17套试题选文的阅读材料平均687字,2012年18套试题选文平均749字,2013年18套试题选文平均746字。近三年篇幅最长的是2011年山东卷,选文节选自《管子》的“桓公问治民于管子”,912字;篇幅最短的是2012年湖南卷,选文为郑思肖的《自戒》,415字,另外,考查断句的第9小题材料另选,四个选项共计196字。
第三,题型和分值相对稳定,个别试题独具特色。三年来,大部分试题都是3至4个选择题再加一个翻译题,分值在19至22分之间;考查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信息筛选、理解分析、文言翻译等题型,在翻译之外,部分试题考查文言断句,定位为“赏析”的鉴赏分析题也在个别试卷中开始出现。部分省试题还涉及《论语》《孟子》等文化经典阅读的考查。
二、要扩大文言实词关注范围
文言实词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由于文言实词多为一词多义,因此必须根据特定语境,结合文意判断其意思;同时还要注意“古今异义”“通假字”及“词类活用”等情况。答题时要将词语放到具体语境中,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根据词语在句中的语法位置,根据对偶、排比、并列结构等句法特点加以推断。
要做好此类题目,一是靠平时的积累,二是要学会借助上下文语言环境进行推敲。两者合一,则可迎刃而解。复习策略上,许多教师把力气花在早年《考试大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上。通过对考卷分析,这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在全国各套试题中覆盖率并不高。2013年18套试题中,文言实词一共考查了72个,在120个实词范围内的只有“疾、恨、谢、属、知、假、度、及、质、堪”10个;2012年文言实词的考查,考点在这个范围内的只有“度、就、举、鄙、善、易、假、胜、绝、卒、固、坐”12个;2011年文言实词的考查,考点在这个范围内的只有“归、顾、易、当、修、徐、病、劝、从”9个。考生如果只盯住120个常见文言实词,显然是不够用的。
三、要区别对待18个文言虚词
关于文言虚词的考查,《考试大纲》的表述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并且将常见文言虚词界定为18个,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重点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
文言虚词考查的形式,主要是判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对常见文言的考查,由于教材版本的不同,部分试卷比较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选句不再涉及教材内容,只选用考查文本的句子。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以”出现的频率最高,共计考查19次;其次是“而”13次,“之”12次,“为”11次,“其”9次,“于”7次;“乃、且、所、则”5次,“因”4次。2011年“乎、若、焉、也、与、者”6个虚词没有考查,2012年“何、乃、若、焉、也、因”6个虚词没有考查,2013年“乎、若、焉、与”4个虚词没有考查。据此统计,我们对18个常见文言虚词进一步分类,以便在复习指导中有所侧重:
常考一级文言虚词:以、而、之、为、其、于;
常考二级文言虚词:乃、且、所、则、因;
少考三级文言虚词:若、也、何、乎、者、与、焉。
文言虚词试题中,命题涉及课内语句比较意义和用法的,每年都覆盖了中学语文课本十几篇文章。选句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师说》《劝学》《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归去来兮辞》等篇目。2011年四川卷和湖南卷不约而同地选用《伶官传序》中“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的“其”作为考点。2012年天津卷和四川卷不约而同地选用《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一句,分别考查“其”和“而”的意义及用法。2013年安徽、湖南、山东卷不约而同地选用《师说》中“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一句,并同时考查句中“乃”的意义和用法。
据此,我们提出文言虚词复习策略――回归课本:找基础、找规律、找方法。人教版必修教材中,这10篇课文的基础知识要抓牢夯实:《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游褒禅山记》《劝学》《过秦论》《师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不仅文言虚词复习可以抓住这些课文,文言实词、句式和用法、断句和翻译的知识基础,也可以通过这些课文的复习,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
四、要重视文言翻译考“点”覆盖面
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语法特点是综合体现的,一个文言语句,可能既有实词和虚词的特殊运用,又有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特殊用法,能够较好地综合检测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应该莫过于文言翻译题了。在文言文阅读考查客观题逐渐减少,主观题分值逐渐增加的环境下,对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和用法的考查,往往都是通过文言翻译来体现的。
近三年各套高考语文翻译题中,包含了多种词类活用的理解和分析。举例如下:
隋监未远,不可不察。(2011年浙江卷,“监”通“鉴”,引申为“教训”。)
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2013年江西卷,“家”,名词作动词,“居住”。)
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2012年福建卷,“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考生必须认真阅读所提供的材料,找准具体语境,仔细斟酌,强化得分“点”的意识,小心措辞,才能准确恰当地把句子翻译出来。解答此类试题应注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要注意语句整体的通顺完整。
五、要强化信息筛选和文意分析能力
筛选并提取信息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最常见的是定向考查的方式,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排除干扰因素,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选取与试题要求相适应的信息。根据阅读材料具体情况的不同,命题形式也可出现不同的变化。2013年全国大纲卷要求考生筛选“表明杜瑗、慧度父子军政才干的一组”,2013年全国课标Ⅰ卷要求考生筛选“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2011年湖北卷要求考生筛选“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2013年江苏卷要求考生筛选“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2013年福建卷要求考生筛选“全都间接表现龙洞艰险的一组”。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义,分析题干的要求,这是筛选信息的前提和目标;然后逐一分析所给例句,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要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信息。命题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其他人物所做之事强拉到另一个人物的身上。考生稍有疏忽,就会失分。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也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一个重点。如果单纯理解语言方面的内容,则只能讲通字句,无法对阅读材料的主旨有深入的领会,更无法对之进行鉴赏评价。因而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对文意的归纳概括就显得十分重要。无论是归纳、分析还是概括,都是建立在读懂全文基础之上的。大多数试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设题方式基本稳定。
解答这类题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迅速找出文段中与选项相对应的原句并画线,仔细对照字句;二是关注硬伤,即人物事迹张冠李戴、时间顺序前后颠倒、原则性的翻译错误;三要关注软伤,如篡改文意、人物评价不当等。平时做练习,不要只关心错了什么,一定要分辨出错误的类型。
六、要关注部分试卷中的特色新题型
近三年的文言文阅读命题总体比较稳定,少数试题在命题和考查方式上也展露新意,值得关注。2011年湖南卷第8题:“结合文意,请你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叹诧’的原因。”命题用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在文言文阅读主观题逐渐增加的趋势下,这种思路很有借鉴意义。2011年上海卷第25题:“本文(苏轼《稼说送张琥》)与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写作手法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对此加以分析。”试题将阅读材料与高中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要求考生分析两篇文章写作手法的相似之处,注意到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2013年文言文阅读命题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考查,主观题有明显的增加。北京卷第10题:“文中第5段写道‘美窃视彬笑’‘上亦大笑’,请分别简述两处‘笑’的缘由。”准确解答本题,一要结合文本,审清要求;二要议析结合,自圆其说。四川卷第11题:“第一卷文言文中,传主金履祥是怎样为学与为人的?请简要概括。”命题一改往年传统,把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考查由客观题变成主观题,要求考生简要概括传主金履祥的为学与为人,不仅考查了理解分析能力,也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
浙江卷连续三年将“对原文的理解分析”提升到“赏析”的层级,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对所给语段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赏析。考查指向三个方面:一是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二是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三是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每年高考都有五六套试卷考查文言断句,或者对原文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断句,或者另选一个精短语段进行断句。湖南卷2012年第9题设题如下:
A.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在编写时本身就具有一种比较的眼光。选择的外国文学作品较好地体现了经典性、时代性和流派的传承性,具有“世界文学”的眼光。编排作品体例则遵循了跨民族、跨文化的原则,同一板块内常常将主题、体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中西文章相互搭配。比如必修三“祖国土”专题“颂歌的变奏”板块中选择了闻一多的《发现》、艾青的《北方》、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和阿赫玛托娃的《祖国土》四首中外抒情诗,都是带着深深的悲剧感和忧患意识抒发对灾难深重的祖国深刻的爱。“号角,为你长鸣”专题“底层的光芒”选择了高尔斯华绥的短篇小说《品质》和杨绛的散文《老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大时代背景下底层普通劳动者的高尚品格。“殉道者之歌”板块则用三首中外名诗《离骚》《致西伯利亚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展现了屈原、十二月党人和林肯在历史重大事件中的人格追求。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下“执子之手”中就选择了《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一中一外、一离一聚、一悲一喜两个戏剧选段,对应了爱情这一人文话题。“旧日时光”则选了彭斯的《旧日的时光》、朗费罗的《箭与歌》和冯至的《别离》三首抒情诗歌,传达友情这个人文话题。“直面人生”专题“苦难的尊严”中则选编了培根的《论厄运》和周国平的《直面苦难》两篇充满人生智慧的论说文,探讨了如何面对逆境的话题,在读本的相应板块内又选择了丁大同的《庸人》和王蒙的《人生三境》对人生中的顺境、俗境进行探讨。
外国文学实质上是翻译文学,是经过译者第二次创作的作品,译作不可避免地打上译者的理解、风格等个人色彩,不同的译本所呈现的文学样貌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有些甚至南辕北辙。外国文学作品的这一特征也带来了一种必然的比较,即译本的比较。当然我们毕竟不是英语专业式的去评判译文孰优孰劣,是否准确,而是应该从语文学习的目的出发,有效地利用对不同译文的比较,加深对原作的理解,进一步去体会原作的精妙之处,从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如《鸟啼》的教学可以引进马澜的译文与苏教版于晓丹的译文进行比较阅读。有一句于晓丹译为“鸽子开始不间断地缓慢而笨拙地发出咕咕的叫声”,马澜译为“慢慢地,呆板地,一声不停歇地咕咕咕低语”,“笨拙”与“呆板”相比多含一份可爱天真,“不间断”和“一声不停歇”相较多了一种连绵而柔弱的意味,更形象地写出了弱小生命中蕴含的生机,更突显以死为背景的更为顽强的生。而《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教材中所选的胡赵译文和比较常见的郑译文,在句式、语气和用词上有不少差异,前者更为忠实,而后者文学色彩更浓,可以让学生借此比较进一步来领会作者的观点。《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这类原文较为浅近的作品也可以将原文、教材译本和通行译本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原作形式、内容等多方面的妙处,甚至可以采用必修五《箭与歌》的课后文本研习中所提供的方法,即让学生尝试自己翻译原文,来展示学生对这些作品的个人化解读。二、 教学设计中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每每到了高三复习,遇到与前两年所学内容相似的知识,让学生回忆曾在何时何处学过,只有极少数人还能记起,大多数已是一脸茫然,老师们大多很是无奈。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学科课程依照内在的逻辑要求,被拆分成若干专题、板块,并最终借由单个课堂组成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学生需要从局部到整体归纳、建构知识体系。繁重芜杂的学习内容,对整体知识体系的一无所知,从一开始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带有先天的盲目性和松散性,想要依靠单个的课堂串联起三年学习生活的记忆,实在强人所难。“比较”可以更高效地串联起松散的教学片断,由点及面地不断将新知与旧识相勾连,让学生融会贯通。而外国文学作品中常会出现异中有同和同中有异的文学相似性,而这些异同常常就是各个民族不同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的反映。用一种宏观的比较的眼光去审视这种文学现象,一方面寻找某些具有共性的文学审美价值,另一方面感受各民族、各文化的不同面貌,可以更好地整合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拓展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面对当前多元文化的应对能力。比较文学中的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1. 平行研究的方法
平行研究是指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平行研究可以是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文体风格、艺术手法及其他形式问题的比较研究,也可以是作家作品、文学类型、思潮,流派的比较研究。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就应该有意识地进行这种平行的比较。
同母题、同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挖掘作品内涵,展现不同的文学风貌。“殉道者之歌”三首诗的比较可以反映同一母题下不同作品的不同情感重点和基调,《离骚》的自信、忧虑与昂扬,《啊,船长,我的船长哟!》的深情、哀痛与悲壮,《致西伯利亚囚徒》的高亢,豪迈与奔放。戏剧选修中的《悭吝人》的教学设计则可以将阿巴贡、初中教材中的夏洛克和名著阅读中的葛朗台进行比较,使学生可以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作家对同一母题的不同处理而显示出的不同艺术风格和各国社会历史风貌,而且通过这几个人物形象可看到一幅粗略的欧洲近代文学地图——其背后有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三大文学主流及其重大代表作家及作品。
同审美趣味、艺术技巧的作品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将陌生转化为熟悉,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比如把苏轼的《赤壁赋》、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王维的诗歌和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加以比较,就会让学生发现看似陌生的日本写景作品虽然和中国借景抒“人事”情怀、展现人心的传统写景作品不同,但那种不含人世间烟火味,将自我内在之情移入外在自然,个体融入了宇宙万物获得至高的精神愉悦的“静美”和“禅意”实质上与盛唐的山水诗,特别是王维的诗是一脉相承的。
而同文体的作品的比较,可以让学生拓展审美视野,更好地掌握文体特征。在教授《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可以在最后让学生将它和板块中的《长亭送别》从戏剧形式、意象及语言风格方面比较差异。《长》以唱词为主,全套曲词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具有一种意境美;选择的景物意象,带着浓浓的愁绪,情由于景的渲染烘托而表现得更突出;语言深沉内敛,表达含蓄优雅,表现出浓郁的东方韵味;代表了中国古典戏剧的不写实的极致抒情的优美的审美趣味。《罗》则更多的采用感情浓烈、富有诗意的对话来推动情节,展示人物性格,有强烈的戏剧冲突色彩;意象不是为了构成意境,而只是优美巧妙的比喻;语句直白大胆,句式反复排比,多感叹句,构成莎氏特有的气势,表现炽烈爱情,表现人物在悲剧面前的生命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爱情剧的异同,作家同情、歌颂为追求自由恋爱而献身的男女,憎恨、谴责、控诉破坏爱情的恶势力,是中西爱情剧的共性。西方更多的是从悲剧的角度去表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观念,大多表现为“悲—欢—离—亡”的公式,侧重于两个人的爱情心理。中国戏曲更多的是从喜剧的角度去表现同样的观念,大多表现为“悲—欢—离—合(大团圆)”的公式;大多与国家、社会相联系,从更大的社会背景去描写爱情。比较《茶馆》与《俄狄浦斯王》的不同之处,实质上是对戏剧结构特点的理性概括,是“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和“闭合式”戏剧结构的比较。
2. 影响研究的方法
影响研究是指比较研究跨越语境或民族的界限,注视着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在题材、思想、书籍或情感方面的彼此渗透。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雷雨》和《俄狄浦斯王》,我们会发现的《雷雨》从取材上看,明显受到西方戏剧传统的影响,即反映的是关于人的命运的悲剧,这样才能较为深入和准确地看到剧本在展示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的同时,还揭示了更为深刻的命运悲剧:人对命运的抗争与命运对人的主宰这一难以调和的巨大矛盾;才能发现《俄狄浦斯王》中所使用的“发现”和“突转”手法在后世大量的作品中都能看到,比如《雷雨》《玩偶之家》,比如“欧·亨利式结尾”。通过影响研究,学生才能了解意识流的《墙上的斑点》、荒诞派的《等待戈多》实质上都是西方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的产物,他们看似迷乱晦涩的形式下实际是对内心生活的真实表现,这种注重内心心理的描摹我们也在《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和《老人与海》中可以看到。运用影响研究,我们了解了冯至深受德国诗人里尔克的影响,诗人在作品中自觉而深刻地对存在和生命价值进行探求,他的作品中含有浓郁的中古罗曼风味,在教学中可以比较《别离》和中国传统别离诗表现主题与写作手法的不同,实质上就是对东西方思维习惯与审美方式的比较。东方以形象思维见长,中国古典诗歌往往以意象的串联构建全诗,描情状物,营造一种意境之美,强调“言之有味”,主题侧重抒发个人情感,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体验也是建立在对自我经历的关照之上的;西方以抽象哲学思维见长,西方诗歌创作强调“言之有理”,思辨色彩浓厚,具有理性之美,主题向思想的纵深处开掘,进行人生、存在、意义等具有普遍性的哲理思索。这样的比较研究很好地将文学、文化、审美的视野加以拓展,丰富了课堂的深度与广度。
3.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本质上就是生活,而在今天的文化高速发展融合的背景下,学科的界限也更为模糊,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还应当有意识地注意跨学科研究。比如哲学思潮会对文学产生重大影响,就像前文所说的《等待戈多》和《墙上的斑点》。而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会与其所产生的时代、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在《肖邦故园》的课后练习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题目:“《肖邦故园》有许多地方对肖邦的音乐进行了文学化的再现和诠释。请仔细品味,看看作者是如何把音乐转换为文字的,并从肖邦的音乐作品中选择一些曲目(如《a小调玛祖卡舞曲》《g小调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罗涅兹舞曲》等)进行欣赏,写下你的感想,与肖邦促膝谈心。”这显然是用跨学科研究的思路,从专题人文内涵理解入手,用语言文字将音乐形象、作品主题和审美感受表达出来,用音乐关照文学内容。
一、 一轮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材文本的陌生和漠视。很多学生对教材文本的遗忘度很高。超过一半的学生被提问到教材中出现的某一句话时,都不能迅速回忆出对应的课文及解释。少部分学生更是对提问内容是否学习过表示疑惑。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学生对教材的漠视。因高考的文言阅读都是课外文言语段,所以相当多的学生认识不清课内文言文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 复习教学中更应重视课堂的互动。很多老师认为文言文复习课时间紧,内容多,所以往往采取快速串讲的一言堂形式及所谓课后练的巩固。对于当前的高三教学实情而言,我们不能对学生的听课效率和自觉性有过高的预期。一言堂及课后练的组合往往带来的是“夹生饭”和“应付你”的低效率。我们不妨将复习布置成课前的作业交给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讲,让学生提问,再加上随堂练的形式,不要赶时间,夯实基础,一堂实在的文言文复习课比大量低效的课外练习要实用得多。
(三) 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文段,从一个课外文段迁移到另一个课外文段上尚有一定难度,有些学生缺乏意识,有些学生缺乏技巧,很多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整理和巩固欠缺。比如在翻译题中,学生不能有意识地去发现考查点,仅满足于“大概”“差不多”,以至于细节错误叠加,造成大量失分。
二、 二轮复习建议
在二轮复习中,对于文言文复习,我觉得可以分三步走:立足课文,夯实基础;拓展阅读,提高能力;抓住考纲,落实考点。
(一) 立足课文,夯实基础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实词、虚词、句式中大部分出自我们学过的课文。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句是高考出题人青睐的对象,立足课文,夯实基础,就显得极为重要。
本人建议不妨采取以下几个小措施:
1.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必修语文课本和选修课本中精选一些重要的文言文,其中可包括规范的人物传记类,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和各类优秀散文,如《赤壁赋》《六国论》等,针对这些文章,学生可结合自己手中的参考资料和字典对重要的实词和虚词进行分类归纳整理。重点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的词、重点虚词、特殊文言句式、关键句子,尽量做细,整理到积累本上。其次,教师从精选篇目中再准备一些翻译题,让学生参照课下注释来翻译课文,要求做到信、达、雅,并认真做好讲评工作。
2. 学生将自己动手归纳的字词结合字典进行拓展。比如归纳《过秦论》中“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的“兵”字有兵器的意思,就可以补充“兵”的其他义项。以课文为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得选兵八万人”(士兵、军队);“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战争)等义项。《考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用法,15个常见虚词用法印成资料发给学生,也可将高中语文所有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文言句式,以及古文中常见的官职人物常用词语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系统的把握。
3. 学生将试卷上课外文言文段中出现的重要实词、虚词、句式加以标注解释,特别是在课内出现过的,以培养自己的迁移意识。比如2010江苏卷文言文第一题A选项出现的“年二十以归吾”中的“归”,出现在《项脊轩志》中“后五年,吾妻来归”。D选项出现的“庶几以慰其魂”中“庶几”,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二) 拓展阅读,提高能力
在夯实课文的基础上,二轮复习中,对文言文的拓展阅读尤为重要,二轮复习贯穿始终的其实是一个“题”字,选题,做题,改题,讲题。我觉得应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考查的重难点来决定量和难易度。所以我们在选择文言文阅读材料时要注意题的难易度,训练时要有一定梯度。可将文言文拓展阅读分为三个阶段:
1. 初级阶段。精选10篇近年来江苏省和其他省市的高考题,并附上详细注解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分析,做到每个词都落实到位,明确高考考查的重难点。
2. 提高阶段。再精选10篇课外我们教师收集的高考模拟题,附上重要实词注解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在注解和工具书的帮助下,疏通文段,仍然做到每个词都落实到位。
3. 飞跃阶段。精选10篇课外文言文印发给学生,但无任何注释,让学生独立翻译文章,并找出其中重点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体操作时可根据二轮复习的时间和学生实际情况来决定各阶段文言文的数量和难度。也可以和其他模块穿行。相信通过这三个阶段的训练,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将会有所提高。
(三) 抓住考纲,落实考点
以2013年《考纲》为基准,让学生通过练题来吃透考点。然后结合考情和学情,进一步强化。在处理文言文复习时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 利用好晨读时间和每节课课前的几分钟,让学生重点识记和回顾课本、积累本上的文言知识。
2. 在课上,我们把学校给学生统一选择的复习材料上的文言文板块作为重点,结合其中我们二次精选的题目,并且穿行实、虚词的补充训练。这样做到每节课上文言题——讲解——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巩固。特别注意的是,在翻译练习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确题目中的考点在哪里,有的放矢地翻译。例如2012江苏高考文言文第4题(1) :“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其中“屈意”“礼”“委”的译法,省略句的不全都是我们在落笔翻译前就应该已经明确的考查点。
3. 在课下,用天天练等形式,在每天的训练中加入实词的一词多义和虚词的意义、用法的训练,从而进一步巩固,让天天练与小专题练有机结合。
4. 同时,利用好阶段测试,复习一个阶段后,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测试,教师结合考点自己命题,针对课本,针对学生,针对教学,考题包括: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以及词类活用和文言语段阅读训练。总之,考查的要点要与考点相对应,能够体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转化。这样测试后,能进一步了解学生这段时间的掌握情况,从而找出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强化。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中文言文教学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技术,它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要之路。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增强了语文课堂的生动性、实效性。而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学思路的滞后、教学方法的陈旧,以及教学手段的单一,造成了文言文“教学难”和“学习难”的尴尬现状。将信息技术和文言文教学相整合,可以有效地突破桎梏,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古老的文言焕发生机与魅力。
一、在文言文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习的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于兴趣。因而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拨动学生的“兴趣”这根弦,尤为重要。多媒体网络环境,以其广阔的材料来源渠道,为生动的课堂教学气氛提供了保证。通过信息技术平台,文言文教学可以将丰富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引入语文课堂,使枯燥的文言文描述变得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从而创设出色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习的兴趣。
如在学习《滕王阁序》时,教师可以播放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在滕王阁录制的现场配乐朗诵,再通过多媒体展示滕王阁的壮美景色,从视觉、听觉上引起学生的审美兴奋,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这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再如在学习《鸿门宴》前可播放屠洪刚演唱的《霸王别姬》,学清照《声声慢》一词前可先播放歌曲《月满西楼》,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古人的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动力。
二、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轻松地帮助学生梳清条理,归纳知识点
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一般以篇章为单位,这就造成了文言字词具有多、散、乱的特点,学生如果缺乏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很容易迷失在浩瀚的文言海洋之中。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文本编辑”的多功能性,对文言基础知识进行精心的归纳编辑并加以展示,让学生清晰有条理地掌握文言知识点,如可以将“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按条理归纳出来,并用不同的颜色、字体加以区分强调,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就会一目了然。
在上复习课时,教师除了可以将文言文的知识点用多媒体形式进行呈现,还可以让学生就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测试,甚至可以对多媒体的语音功能加以设置,当学生回答正确时,语音功能就会提示“恭喜你,回答正确”,回答错误时,语音功能则会提示“对不起,继续努力”,这样就不仅增大了复习课的知识容量,大大提升了复习课的效率,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对文言字词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掌握枯燥的文言知识点,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做到的。
三、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引导学生实现大胆质疑、自主探究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有了问题才会思考,继而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观察、研究问题的能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的平台,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它的语言简洁精练,但含义深刻,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教授《论语》时,可以尝试着将课本上的译文去掉,用多媒体将原文投映出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文言知识一边自读一边思考它的内涵,然后再将原文和译文的对照展示在多媒体上,通过对比学生自然会产生相当多的疑问:有字词解读的困惑,有文言句式的不解,也有语录意图的揣摩……学生有了这些疑问,自然就萌生了解读的渴求,产生了解读的内在驱动力。接着,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课堂将这些疑问集中,引导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多边谈论,深层探究,不断丰富对语录的解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借助信息技术这个绝佳的平台,就可以为学生大胆质疑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师生、生生的即时交流提供机会,让那些一闪而过的灵感火花定格成知识与能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自主发展。
文言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文言文教学“满堂灌”、“一言堂”的形式,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教师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引路人、探讨者、合作者,增强了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优化了教与学的质量。
四、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文言文传统教学中,有些课文教师单凭口述,学生常常停留于字词的理解上,机械地抄录教师所谓的中心思想,并不能真切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中心和作者借文字所要表达的深刻的感情。而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的信息获取渠道,结合网络素材更全面地理解作者和他的一切,从而有效地突破学习的难点。
例如教授《赤壁赋》时,在扫清文字障碍、理清课文基本脉络之后,教师可以问学生“苏轼是个怎样的人”这样一个问题,但不必急着告诉他们答案。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教师可以充分有效地提供学生相关材料的网络地址或者某些论述,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找相关资料,课内外相结合,理解苏轼被贬前后的经历,理解课文展现出的苏轼情感的波澜,甚至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学生借由信息技术这一媒介,自己搜集分析材料,相互交流讨论,从而使知识更加巩固,进而真正体会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复杂的感情。教学的效果显示,学生所认识到东西要比我们教师看到的多得多,甚至深刻、新颖。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大学生学习容量,拓展学生的视野
程翔,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北大附中副校长,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全国青语会会长,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首都师大兼职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在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及课堂教学艺术、教材建设、考试改革和课程改革等方面都取得过突出的成绩。对语文特级教师程翔的特别之处进行研究,会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大有裨益。
“特级教师”是1956年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设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具专业性的称号。特级教师的评定对象是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师范学校、盲聋哑学校、教师进修学校、职业中学、教学研究机构和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特级教师应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特级教师多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课程、教材、教法有熟练的技能并能够具体灵活地加以运用,对学生和所教学科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体悟,与广大教师有共同的语言和切身感受。由此可见,“特级教师”是教师职业的一种荣誉称号。
鉴于此,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剖析和研究语文特级教师程翔之“特”。
一、站在文化的制高点上审视语文
“语文老师要浸泡在一种文化之中,要‘语文式’地栖居着,周围的生活都是文化,都是语文。”“语文就是从语言文字的角度给学生奠定一个文化的底子,汉语文教育就是从汉语言和汉字的角度为学生奠定汉文化的底子。汉文化是中国人的母乳。”[1]程翔既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试图从传统文化中演绎现代语文教育的前世今生。
高中语文练习中有短文《愚公谷》,出自《说苑・政理》,程翔发现提供的译文有误,就找来《说苑》的相关材料核实。“谁知,这竟然激发了我对《说苑》的浓厚兴趣。我了解到大陆学界对此书的研究‘简直就是一片待开垦的处女地’,于是决定将此书全文注释、翻译,并加点评。”2009年9月,程翔近百万字的学术著作《说苑译注》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个中学语文教师进入古典文献领域,对于中学教师和文献研究者来说可能都是一次“意外”,但是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来说,却是一次重要收获。语文在程翔这里,多了一个观察的视角,他是站在文化的制高点上审视语文。
程翔说,新时代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向着学者型教师的方向迈进,语文教师的最终目标是“文化人”,而学者也是“文化人”的构成要素。
“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有自己语文教学的春水,语文教学的春水就是成为一个文化人,具备一个文化人的基本素养。”“我做《说苑译注》,前后5年多时间,读了很多古书,这是个学习的过程,是文化素养提升的过程。”
《说苑译注》是程翔的第七本专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意味着他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中国的语文教师应该对传统文化有广泛、深入的涉猎,对传统文化起到传播作用,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能不断地创新”,这是程翔心中理想的教师形象。当然,这在短时间内是很难达到的,但应该有这个目标。“只有真正成为一个文化人,才能从原来的仰视传统转变为平视或俯视传统。朱熹有一首诗:‘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斗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今日中流自在行。’为什么枉费推移力呢?因为你在仰视它,没有看清楚它的整体面貌。”
“对于国学,或者传统文化,我确实很钟爱。我觉得一个中国语文老师,必须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甚至研究。有了这样一个基础,你才有资格说是教母语的。对于传统文化,第一要了解它的基本内容,了解诸子百家、四书五经;第二要对传统文化精神有基本了解。”除了《说苑译注》之外,程翔还注译过《论语》等文学经典,“如果老师对这些经典有了了解,他本身就具有健康向上的精神底子,有独立人格、热爱自己的国家。有了这个,才可能去影响学生。”[2]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再去教语文,视野就不一样了。教苏轼的《赤壁赋》,一般的讲法是,就文本来教,疏通文字,交作背景,指出苏轼的豁达等。而程翔对课文的处理,则回归到了传统文化,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心灵之路的角度来教。苏轼在皇帝身边,深得皇帝的欣赏,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出现人生的重大转折。怎样面对这种转折?程翔先讲起历史上著名文人在这种人生关头的选择。比如,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被贬之后,“大发牢骚”,写下《离骚》,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唐代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痛哭流涕”,岸上一曲琵琶,引来“江州司马青衫湿”。可以说,在苏轼之前,文人们面对仕途转折、人生落魄,往往在心灵上都化不开。程翔认为,“坡把儒、释、道三家打通了,冲破了封建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心灵枷锁真正走向了心灵的解放。”程翔自觉地继承着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并把它呈现给自己的学生。
二、基于学者精神做语文教育
“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学者的天职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教师和学者没有高下之分。教师要教育学生,培养下一代,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责任之重大,毋庸赘言。学者则担负着探索发现、繁荣学术、活跃思想的重任。能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那自然是奇才俊杰。”[3]在现实中,“应试教育掩盖了教育的本质,学生和老师的功利思想都很明显,老师显得很浮躁。”程翔说,“过去的中学老师不是这样的。比如朱自清,既是教师又是学者、作家,把三者结合得很好,在中学教书的时候,他已经在古代文学研究、散文写作方面很有影响了。鲁迅、叶圣陶、夏尊、俞平伯等也是这样,而今天的中学教师,能把这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人,几乎没有。”原来,程翔心里想的完全是一个几乎中断了的现代中学语文教师的传统。
朱自清这位“前辈”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程翔的语文教学,程翔也时刻以朱自清激励自己不断前行。程翔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泰安六中工作,第一堂语文课讲的就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他生动的朗读、细致的分析和恰当的引用,深受学生的喜欢,也使程翔在第一堂课就牢牢地站稳了讲台。1988年的秋季,程翔执教的第六个年头,山东省第二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在济宁市拉开帷幕,程翔参赛的课程便是《荷塘月色》。为了讲好这一课,他看遍了学校馆藏所有关于《荷塘月色》的资料,他曾写信向《朱自清研究资料汇编》的主编朱金顺先生、北京大学的季镇淮先生请教,两位先生都回了信。他还曾经打电话向华东师大的朱自清研究专家陈孝全先生请教。后来,他偶然在书摊上看到了陈孝全先生著的《朱自清传》,当时他身无分文,妻子说,离娘家近,去家里拿吧,程翔却留下手表抵押,然后去岳父家拿钱换回手表。那次比赛,程翔获得了综合一等奖和讲课单项的第一名。
朱自清对程翔的影响,不仅仅是“机缘巧合”,让程翔凭借讲授他的作品获了省里的大奖,让当代语文界对他刮目相看,奠定了一位地方语文教师走向全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同为语文教师,朱自清的某些思想和做法内化成了程翔的追求。在近代语文教学的精神谱系中,朱自清等人代表的语文教学传统,成为程翔自觉的追求。“一个中学教师如果对自己要求高的话,首先要做好中学教师工作,能把课教好,让学生喜欢他、爱戴他;其次,他能领导一方学校,使学校能够有正确的办学思想,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培育杰出人才,如果他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称他为教育家;再其次,他应该有学者的风采,具备学者的素养,有自己的学术阵地;最后,他要有一点儿文学创作,特别是对语文教师来说。”自1994年起,程翔的《语文教改探索集》《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播种爱心》《语文人生》《课堂阅读教学论》《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和《说苑译注》共7部专著相继问世。
三、重塑人格金身,升腾学生心中红日
(一)文化凝聚的“我的太阳”
程翔说:“我有一个观点,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心中的太阳。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如果能够拥有自己心中的太阳,他就会用之去照耀别人,在精神上、思想上、心灵上不依赖别人。”他认为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心中的太阳。教师心中首先要有太阳。”程翔对这个问题思考了许久。“这个太阳就是对传统文化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对于整个人类优秀文化的吸收和发扬。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奠定良好的精神底子,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和谐地发展。也只有这样,语文教师作为文化人的概念才能真正树立起来。”任何学科都要使学生身体健康、能力发展,但路径不一样。语文学科选择的就是母语的角度。
1.一定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程翔在执教《最后的一课》时,告诉学生,“汉语也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汉语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外来文化有强大的包容力,非常值得我们骄傲。我们所使的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要敬畏我们的汉字。”
2.一定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为将来的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包括升学考试。
3.在情感、精神、心灵层面上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程翔认为语文教师如果在这三个方面做好了,他就完成了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
(二)文化谱写的“我的太阳”
程翔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是以人为本,他是在深刻地理解和领悟语文教学情感派的主要教育观点――“熏陶感染塑心灵”的基础上实践语文人格教育的。他认为语文教学是一项灵魂工程,语文教学应该以发展学生、丰富学生、塑造学生为中心来实施,这是语文教学进行人格教育的关键。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语文人格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实践的等多方面的文化成就,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能力和外显为行动能力,其核心是人格的发展。语文能力无非是吸收信息和输出信息的综合能力,培养这两种能力,最终是为了合理地构建起人完备的思维认知体系和健康人格。
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先决条件是理解学生,树立正确的师生观。程翔认为教师的平等观念是基础,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充分尊重学生富有创建性的言行,保护学生思维中闪现出来的智慧火花,这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以人为本,重视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崇尚价值理性是程翔的语文人格教育思想的精髓。
(三)文化塑造的“我的太阳”
对学生人格教育的关键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程翔围绕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选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寻求最佳的教学策略,从而探索出了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
1.活用美育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格。程翔的课堂设计,更多的是按照美的规律组织教学,“求美”是程翔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他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以美涵盖语文课堂教学,讲究情感美、结构美、变化美、板书美和教态美。在以求美的课堂教学中,程翔认为最关键是语言美,语文教师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教学语言是否具有成熟的美。程翔的教学语言呈现出准确、凝炼、生动及多姿的特征,他总是能够根据课堂特点灵活运用,从而富于变化,或热情奔放,一泻千里;或婉约清丽,恬美轻柔;或低回伤感,如泣如诉。
2.活用情感教学塑造学生的人格。程翔善于以真情实感的尽情挥洒来展示真实的自我,他从不掩饰他对语文课堂的醉心和痴迷,他把语文课堂当作流露真情实感的场所。他领着学生深入作品的境界,有时与学生开怀大笑;有时与学生扼腕感叹;有时与学生齐声恸哭。随着作品情感的发展变化,他的课堂语言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急越,时而柔缓。他的人格魅力最终上升到对祖国的热爱,他说:“我最痴情的还是‘祖国’二字,我把祖国看得高于一切。我从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作品中深刻体会到,只有热爱祖国才会有真正的人生价值。我曾在梦中为祖国的贫穷落后泪水纵横,浸透枕巾”。[4]
3.活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格。程翔在语文教学中致力于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启学生的思维闸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比较和思辨中求索,在启导和思考中获取,目的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他认为语文教师的使命是让学生聪明起来。程翔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他认为实施启发式教学应当以课堂提问为主线,让提问成为牵引课堂教学的线索。
4.借助文化熏陶涵养学生人格。程翔崇尚语文教学的价值理性,从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人文精神的维度审视语文教学,密切语文教学和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的联系,使语文教学呈现出“大课堂,小社会”的特色。程翔特别注重在教学中挖掘教材的文化价值,通过朗诵、揣摩、品味等方式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他善于通过将中学语文教材中上百个人物形象进行归类、比较、分析来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从璀璨的人物星河中寻找民族精神的印记,将课文之美和教师之情融为一体来培养、构筑学生的精神底子。
程翔老师有两个口号:“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学问”。这两个口号道出了程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职业追求,那就是踏踏实实做学问,努力做一个学者型的语文教师,用情感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像程翔那样,保持一份“学者精神”,这样教育的文明之光才会照亮校园里千万颗可爱的心灵。
注释:
[1]程翔.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程翔.程翔与语文教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程翔.教师与学者[J].教育科学论坛,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