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对社会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分析了竞技体育与人社会化的关系,得出竞技体育活动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1、社会化
社会化是社会学长期、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戴维·波普诺在《社会学》中写道:“社会化就是一个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社会化不仅对个人的生存、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对社会的生存和有效运作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事实上,没有社会化就没有社会,通过社会化,社会文化才得以积累和传承,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而作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发展人格、自我、角色借用。而要达到这些目的,必然经过一定社会化过程才能实现。
社会化从一个人的幼儿时期开始,并持续一个人的一生。它不仅仅指“生物人或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同时也包括个人适应生活的整个过程。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从而逐渐学会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最终形成自觉遵守、维护社会秩序以及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社会人。而体育活动特别是竞技体育能促使人达到对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对提高人的社会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水平,成为社会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由体育活动的社会特征所决定的。特别是竟技体育活动中,既有互相协作配合,又存在相互竞争,同时又必须遵守一定规则进行。这种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形成交往合作,竞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迁移到日常社会生活、学习、工作中去从而使我们发现许多人并不是自觉地以个体的社会化为目的而去从事体育运动,但却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或加速了自己的社会化进程。现代社会中,竞技体育对人的社会化功能越来越重要,它向人们提供社会规范教育的场所和实践社会规范的模拟机会,引导人们融进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给少年儿童分配社会角色,并提供尝试各种机会,促进个性的形成和人格健全发展。
2、社会化内容与体育社会化的功能
2.1对杜会化内容的不同理解
社会化是个人必须的,站在不同角度对人的社会化有不同的理解: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由于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所共有的产品,包括物质与非物质部分。从而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这里社会化实际是一种文化内化进程。
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社会化过程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学习的文化模式。人类行为是由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共同决定。从人类最初期行为来看,婴儿的基本生理需要是与他人的早期接触中形成的。因此,父母与婴儿之间的互动,为儿童的人格与自我意识的发展做了准备。
从社会结构来看: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承担一定的角色。按照乔治赫伯特·米德的角色借用理论,他将自我分为2个部分,在第二阶段中:“客我”在社会化过程中存在3种不同形式:模仿、嬉戏和群体游戏。这里嬉戏阶级实际上儿童装扮角色,角色借用指人们把自己想象为处于他人的角色或位置的角色活动,但并不真正理解所借用角色的意义,却开始重视他人的要求从而为熟知自己在群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更好担当角色转化奠定基础。
从社会心理角度来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强调个体与社会之间基本冲突。因此他强调在社会化过程中生理基础和情感的力量,他认为儿童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人格终其一生而不变。虽然受到以后许多人的批评,但我们认为他所强调儿童在家庭中社会经历对儿童人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是正确的。同时他认为人格的形成是“本我”、“自我”、“超我”3个部分协调均衡的发展,一个人才能保持正常和健康。
从以上不同分析社会化是人的一种本质的需要,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人格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2.2社会化的内容
2.2.1传授生存的基本知识技能
人的社会化从婴儿时期开始,家庭承担重要责任,不仅包括基本生存的知识技能,而且还有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不仅促使儿童健康成长,而且使社会文化、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2.2.2人格的形成
人格是构成特殊个体鲜明特征的思想、情感与自我观念的特殊模式。“自我”是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艾里克·艾里克逊认为人格发展8个阶段中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一种认同危机产生,对此处理得好会产生稳定的认同,形成完整的人格。这里显然把人格作为一个整体,但实际人格形成受家庭和社会两个最重要方面的影响,使人的社会化过程复杂和多元,从而使人的性格多层次、多角度。
2.2.3形成良好社会角度
社会化的内容使教育社会成员按其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不仅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且承担社会角色,形成健康的互动。
2.2.4教导社会行为规范
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社会规范,用社会规范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保持社会良好的运行,因此社会化过程也包括对社会规范的遵守,如风俗、习惯、法律等。
2.3竞技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
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竞技性。所以体育最早起始于劳动中,形成于文化的交流中。竞技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体育就带有祭礼性质,但已具有民族节日竟技性质。由宗教习俗的催发、文化交流的需要和城邦力量的显示,形成古奥运会。这样竟技体育对社会的第一个重要贡献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对儿童来说不仅使他们学习到互相尊重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完善人格和道德问题的判断力,促进他们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内化竟争的意义。
总的来说,竟技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进人竟技体育的社会化阶段。指青少年通过各种社会影响,认识竞技体育,产生兴趣,加人其中。
第二阶段:通过竞技体育的社会化,指青少年通过参加竞技体育,在身、心、群诸方面发展起来为日后进人社会打下基础。
2.3.1通过身体教育和运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功能
在婴幼儿教育期间,家人用练习坐、爬、站、跑等基本身体活动;在少年时期,各种游戏扩展孩子跑、跳等各种能力;青年时期,不仅发展了身体素质,培养运动技能,对健康形成良好的态度。因此:“良好的健康和充沛旺盛的精力是朝气蓬勃感知世界,焕发乐观精神产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意志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源泉。”这些早期有益的训练,为他们健康的人格,适应社会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2.3.2竞技体育对儿童社会规范形式的影响
竟技体育运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强烈的自身参与,激烈的对抗和频繁的人际交流,是它的鲜明特征。虽然竟技体育活动的规范具有强制性。但毕竟通过游戏、娱乐和运动体现出来是大家乐于接受的,又不会给人造成精神压力,由于规范培养使少年儿童进入社会必不可少的社会化过程。因而各种体育竟赛活动可以视为对社会法规和伦理道德学习的模拟过程。
而且儿童对体育竟赛中竞技有一个较长的接受过程,早期(幼儿期)在集体游戏中各自做一些独立玩耍而已,不注重其他。中期(5岁左右),对竟赛中活动游戏规则视为神圣不可侵犯,拒绝变更游戏规则。后期(10岁左右)开始了解规则真正意义。开始重视相互尊重和合作的价值,使游戏和比赛更为公平。开始协商游戏变更规则,一旦竞赛开始,绝对遵守规则,因为这是他们协商、自治的结果。
2. 4竞技体育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特别人际关系的影响
通过竞技体育活动,使儿童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力,特别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表现之一,也是一个人成材的需要。因此竟技体育活动的良好协作关系有利于培养以后工作中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伙伴关系。
2.4.1竟技体育活动对人际关系的心理影响
竞技体育活动,增加了人与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缩短了距离。中国的乒乓球外交不仅打开封闭20年的中美外交上的隔阂,也开通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体育也是人生友谊使者,不仅增进人的相互了解,而且改变人的个性,形成完善的人格。它是青少年儿童的重要社交场所之一,对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独立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竞技体育活动不仅改变、调整人的良好心态,同时也可以缩短人际交往距离,为现代人的社会化提供良好的渠道。
2.4.2竞技体育活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合作被认为是当代社会最有价值的社会化行为之一。因为现代社会要获得成功必须相互协作,同时由于社会文明发展,而隔阂的产生,使合作遇到最大障碍,因此合作能力既是参加竞技体育活动的必备条件,也是通过体育活动需要发展的社会型能力。如足球的强大吸引力,在于其成员良好的合作精神的发挥。所以经常性参加各种竟技体育活动,既加强了个体的合作意识,又有利于个体团队精神培养。 转贴于
2.4.3竞技体育易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
竟争观念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重要价值观念,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竞争既是体育运动的特征之一,又是体育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口号“更高、更快、更强”就是竞争的体现。而竞争的过程是他们身体素质、各方面知识、能力的自我展示。而这种竟争是建立在良好的体育道德基础之上。在竞技体育比赛中,不讲门第、不排尊卑;最讲法制、不循人情;最讲现实、不论资历,以“公平”为原则,是人的社会化形成的良好途径。
2. 5竞技体育对社会角色的影响
每一种社会角色,都代表着有关的行为期望和规范,对某种角色的承担,都要外显这个角色的特征。因为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必须担当适当的社会角色,而竞技体育活动,为学习社会角色提供有利条件。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如足球比赛,每个队员分别承担前锋、后卫、守门员等各个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定权利和义务。每个角色有获胜的权利,也有遵守体育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的义务。
获得角色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体育活动中,通过承担各种角色的经验,不仅提高和增强体质,而且有利于促进个性的发展。有时在比赛中,有意让某人担当超出其本人能力的角色,不仅提高本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而且促进个性发展。社会角色是完成社会活动必要的社会构成。通过体育角色的学习,对人的社会化意识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也使儿童体验到通过个人努力不仅可以成功扮演角色,从而体验到人的主观努力是改变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3、竞技体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作用
3.1竞技体育是造就全面、协调、完善的人格的盆要方式
以身体健康为目的,是当代世界体育的一大特点。在当代社会化过程中,体育是克服现代文明病侵扰,恢复人类运动能力的重要手段。人类进人文明社会后,因文化而获得的高雅,以及经常出现的因文化而导致的畸形,使人类脱离自然。在人们与自然疏远的过程中,受损失最大的是人体运动。其结果造成人的片面和非协调发展。而竞技体育能使人身体和精神全部参与运动,充分体验到人体运动的乐趣,为造就完善的人格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途径。
3.2竟技体育对社会稳定的作用
人的社会化,必须具备良好社会环境。而竞技体育对维持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因为竞技体育是集聚社会力量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社会语言,容易为不同阶级、阶层,不同职业和信仰的人们普遍接受,为不同的人提供发挥精力的业余活动场所,减少和避免人们把精力用于危害社会,从而达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3.3竞技体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作用
各民族的文化、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中,竞技体育总是和国家民族的礼仪庆典活动同时出现。升国旗、奏国歌,还是点圣火、发誓言、敲钟、放鸽群、撒鲜花、授勋章,虽然表面形式相同,但文化内涵千差万别。大型竞技体育活动还要进行团体操、音乐舞蹈表演,这一点与古代竞技体育与宗教祭祀活动十分相近,有渊源关系,如奥运会开幕式,融人主办国的文化,在社会化进程中,使人产生认同感和‘.自我”感,这一点是其他社会活动无法比拟的。
3.4竟技体育活动所传递的社会道德观念对人的社会影响
体育道德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道德又是一种对青少年影响至深的职业道德。竞技体育所宣扬的奥林匹克精神、体育道德都具有很高的社会理想价值,而竟技体育推崇的公正、竞争、协作、团结、诚实等道德观念正是人的社会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对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所有成员都具有重要影响。可见,竞技体育活动所传递的社会道德观念对人的社会化起着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这些潜在的价值在深层结构方面影响着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
3.5竟技体育对人的现代化的影响
社会的现代化从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现代化,在社会化过程中,现代化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对现代人要求的社会性格与竞技体育所提倡的观念是一致的,因此,用竞技体育来培养社会成员或未来社会成员的现代意识和心理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活动往往容易影响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结论
(1)竞技体育能促使人们达到对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许多人并不是自觉地以个体的社会化为目的而去从事竞技体育运动,但却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或加速了自己的社会化进程。
(2)社会化是人的一种本质的需要,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人格全面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
(3)竞技体育对社会的第一个重要贡献是促进人的社会化。
(4)通过竞技体育的社会化,青少年从身体、心理、群体等方面发展起来,为进人社会打下基础。
(5)竞技体育对竞争、合作、人际关系产生作用影响人的社会化。
关键词:和谐社会 体育运动 社会环境
体育运动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社会发展、社会和谐,体育运动才能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对发展我国的体育运动至关重要。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中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根据体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只有与整个社会达到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体育才有可能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才有可能促进体育的发展。
一、构建和谐社会为我国体育运动的新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构建和谐社会为体育、文化、教育、大众传媒、健康服务等方面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从总体上看,新时期我国体育的发展是健康的。但在最近几年,“打假球”等不公平竞赛现象不时出现,少数球迷闹事的事件在一些地区时有发生,一些地方的之风日益猖獗。特别是在2004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中,连续出现严重违纪和罢赛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体育商业化发展的负面效应致使兴奋剂、体育暴力、假体育构成体育的潜在危机。这些事件的发生,损害了体育比赛环境,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
体育社会问题的存在,也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新世纪的前20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转型期”。这个阶段社会发展的诸多特点和问题,也都会在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得以反映。中国体育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我们得以以更加开放和更加宽广的视野,来面对和审视中国体育的未来。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在中国宣传奥林匹克理想,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吸引更多的人关心体育,参与体育,让中国体育的发展建立在更坚实、更和谐的社会基础上。
二、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我国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单纯依靠政府投入办体育的情形相比较,和谐社会下的体育发展资金的来源渠道不断拓宽,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一大亮点。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不断深化体育改革,积极培育体育市场,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事业的积极性,积极研究制定政策规划,加强行业管理,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使我国体育运动持续发展下去。
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强调要将当代的发展与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要以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作为制定当展战略的前提。也就是说,要有远见和前瞻性,而不能以牺牲未来、牺牲下一代人发展为代价,求得一时的满足。体育可持续发展,是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着眼于满足当代和未来人类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发展的更高需求,能够更加全面、高效和协调的持久发展,它将使体育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状态和更加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序发展阶段。
三、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我国体育运动的普及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不断增长的越来越强烈的体育需求与体育基础设施不足、利用率不高的矛盾还比较突出。而构建和谐社会将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努力构建面向大众的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体系,不断为群众建设更多的健身场所,不断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提供保障。和谐社会要求在群众体育工作中恪守亲民、便民、利民的准则。要求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大力提高基层特别是农村体育服务的能力,以此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我国体育的交流
依据体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我国体育的交流,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社会的构建,正是为我国体育的交流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此难得的机遇,进一步加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体育交往。根据香港、澳门基本法中“互不隶属、互不干涉、互相尊重”的原则,积极推动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体育交流与合作;同时,在“一个中国”方针的指导下,促进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在此背景下,我们还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体育交往,不断扩大交流领域,推动世界和亚洲地区的体育事业以及和平与发展,使得奥林匹克真正成为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世界文化体系,并加快体育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这种传播交流中,体育文化得到了繁荣与发展。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我国体育的交流、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五、构建和谐社会为我国体育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重申体育、文化、环境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体育界人士应该从战略的高度,更多地关注、研究体育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使体育事业更好地为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服务。和谐社会的提出,旨在针对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和转型关键时期的特点,协调和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以及国际环境之间的矛盾,从而有力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现代化、大规模的体育竞赛,需要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和条件。而“和谐”也正是“人文奥运”的核心理念。“人文奥运”概念是奥运理念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这一概念的提出,表明奥运活动更多地面向人的需要,从人性和人的需要,以及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出发来构建奥运活动。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和人文奥运的实施,都是立足于“以人为本”。可见,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文奥运的实施在基本精神和最终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离开了和谐社会,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无法提高,就无法营造2008年奥运会理想的人文环境。我们要高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旗帜,为宣传奥林匹克理想,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吸引更多的人关心体育,参与体育,让中国体育的发展建立在更坚实的社会基础上。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力的精神支撑。体育是人类为了顺应和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人体文化,它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的发展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随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体育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将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同时,对于亚洲、对于世界,体育的发展都将迎来更广阔的前景。我们高兴地看到,体育在和谐社会下,必将成为极为壮观的社会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修订本)[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49.
关键词:家庭社会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对策
初三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长时间的大量锻炼,不过他们体育锻炼的习惯会随着寒暑假的到来而随之淡化,重新开学时,他们的体质又恢复了之前的状态。让学生一直保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与鼓励。
一、初一初二与初三学生体育习惯以及体质比较调查
对某中学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可以得出,发出问卷100份,收回90份,回收率90%,不可回收率10%。调查的内容如下:在初中阶段,初三学生由于中考的压力,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与次数较多,数据已经达到了43.3%,另外,初一初二学生虽然在兴趣方面较初三学生较高,但是之后的学习动机与态度都明显比初三学生低。目前初一初二学生的体质与初三学生的体质相比,明显存在着不足之处,初三学生的最高体质情况为46.3%,而初一为37.2%,初二为38%,这些数据的差距都说明了坚持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人体的体质,促进人们的健康。
二、对初三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方面
1.思想意识淡薄。部分家长已经帮学生在一些培训班里面报了名,如钢琴、绘画等,他们根本没有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他们认为每天给孩子吃好、玩好,按照他们计划生活的学生将会是好孩子。有的家长认为进行体育锻炼只是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会耽误孩子学习的时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甚至有部分家长回到家后就让孩子专心写作业、看书,他们觉得只要在文化课上面努努力,就能够填补体育分数。这样忽视了学生进行长期体育锻炼的习惯。
2.现实因素所致。目前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不会洗衣做饭,甚至连日常生活都是由家长打理,放假之余,学生倘若还从事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锻炼,家长会坚决制止,认为孩子在学校上学很辛苦,回家就应该好好休息,多看书,而不是从事大量的体育运动。
(二)社会方面
1.体育设备、器材不全。学生在学校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设备比较齐全且场地较宽,但是在放假之后部分学生没有充足的设备进行锻炼,他们的活动空间也有限,运动场地与人员的限制和约束使得他们在放假之后,根本就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场地的狭窄与器械的不足都会严重影响到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没有营造一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氛围。目前,我国的学生除了在学校进行体育锻炼之外,没有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进行长期体育锻炼的观念,没有这种氛围的带动和影响,学生离开学校进行体育锻炼就会失去动力。
三、对影响初三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因素的思考
(一)家庭方面
1.改变部分家长的思想观念。对于部分家长传统的思想观念,应该进行纠正,改变他们,让他们明白增强孩子的体质也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在拥有健康体魄的情况下,学生才会有精力去学习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的毅力。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也就让他们形成了不愿意吃苦,怕脏、怕累的思想,这时家长不应该支持他们这些坏习惯,而是应该鼓励他们进行大量的体育运动,让他们能够通过体育锻炼来养成坚韧的毅力与持之以恒的精神,将那些怕苦、怕脏的习惯改掉,抛弃“温室花朵”的形象。
3.适时进行监督。学生在学校时由于场地与同伴较多,使得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高,处于假期的他们由于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失去了运动的动力,这时需要家长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以防他们因为惰性而拒绝进行体育锻炼。家长在百忙之余也应空出一些时间来与孩子进行交流、讨论,保证他们将这种习惯一直延续下去。
(二)社会方面
1.完善体育设备、器材。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无法进行正常的体育运动,而社会上的一些运动俱乐部等开销很大,所以很多学生就会选择放弃进行体育锻炼。针对这些现象,在进行建筑小区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考虑一些体育器材,将这些设置在居民楼内的空旷区域,让人们能够进行大量的体育锻炼。
2.营造一种“体育锻炼,人人有责”的氛围。这里所说的“人人有责”当然只是举例,在社会这个集体中,只有营造一种进行“体育锻炼,人人有责”的氛围,才能够提高人们的动力,相互带动、相互鼓励,才能够让体育锻炼的习惯一直延续下去。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校;体育教育; 体育人才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5-0144-02
1 前 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一历史性的任务严峻地摆在各级各类高等学校面前。高等教育是为社会直接输送人才的基地,它的改革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速度。高等体育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适应竞技体育运动发展对各类体育人才的需要,同时也要适应作为社会大文化范畴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社会体育人才的需要。体育教育是高等院校的传统教育形式之一。在教学计划、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运作内容和运作方式。面对社会经济急剧发展,已愈来愈暴露出诸多不适应的方面,不进行系统的、渐进的应变与调整,不仅会导致该专业的萎缩,同样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体育院校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如何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求,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与特征,探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
2 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1996年以来,毕业生就业已逐渐由过去的“双轨制”向自主择业转变,学生毕业后将全部投入社会劳务市场。毕业生择业通过不同的渠道对各类职业进行选择。因此,目前学校内部的教学改革既应有适应当前需要的现时性,又要有针对未来发展的超前性。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的动态系统,它的改革涉及相互关联的若干层面和若干因素的功能变化,如教风学风建设、教育计划、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体育教育的影响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是一个巨大的变革,必然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猛烈的冲击。体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院(系)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即培养的各类高级体育人才,在数量、质量、层次、专业、规格上满足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体育教育自身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1 经济转型对高等体育院校教育职能的影响
现代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其中,以培养人才为主要职能。如果放弃培养人才这一职能,高校就失去了生存的必要。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许多高校却忽视这一职能,体育院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一倾向。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与体育运动的介入程度日益加深,依靠科教兴体已成为体育界的共识。为适应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的需要,高等体育院校应不失时机的优化专业结构,调整教学内容,发挥学院知识密集、科技含量高的优势,为体育事业服务。
3.2 市场经济对高等体育教育培养目标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体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提出了新的需求。我国的体育人才培养,在教育思想和专业教育体系上,都存在着以竞技运动为指导的倾向,使得培养的学生专业面窄、知识面窄、适应能力差,而随着竞技运动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提高,大众体育,则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展现了从生理、心理、社会多方位的意义和作用,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种状况和趋势,一方面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还要有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管理以及训练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体育改革的深入,还可以开拓广阔的服务项目和兼职渠道,增加人才流动的机遇。即使从事学校体育,也不是单纯的竞技教育和身体训练,而是着眼于青少年终身体育意识和需要,施以全面的身体、健康、娱乐的体育教育。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院(系)必须深化改革,在人才培养类型上,转变单一技术性的培养模式,重视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高适应社会需求和人才市场竞争力。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体育教学内容和教育结构的影响
为了使体育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社会需求,就必须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更新和改革。如为适应社会体育的发展,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终身体育教育以及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一些新的专业和课程将应运而生,由此带来的将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不断深化体育教育的改革,使体育人才培养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全民服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4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发展对策
4.1 转变体育教育观念是关键
高校教育改革必须以教育思想观念的改变为先导。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和国际联系不断紧密的今天,社会对体育人才的素质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转变以往“封闭自守”的思想,放眼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综合能力的人才。体育院校改变以竞技体育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教学体系,发挥自身优势在“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上下工夫。
4.2 明确体育教育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最高层的为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和上层建筑各个部门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场所。它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同时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使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培养的体育人才还远不能满足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体育人才的需求仍有较大程度的脱节。体育院校要想生存和发展,首先要瞄准人才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和目标。
4.3 改革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培养综合素质
培养高级体育专门人才,是高校体育教育的职能和本质特征。而教学工作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因此教学改革是高校体育教育各项改革的核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院校应努力适应市场需求,结合本校的特色,发挥本校的优势,进一步研究和论证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配合现在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4.4 开发高等体育院校市场
体育院校存在着潜在的市场优势,高等体育院校应利用自身的资源,发挥自身优势面向社会开放体育市场。例如:高等体育院校面向社会租赁场地、器材,举办培训班等。针对学生的需求开设俱乐部,举办补习班等。这样既可以满足社会的一些需求,又可以为学校增加经济收入用以完善体育教学设施。
4.5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既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又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所以考核的内容应全面、科学,既兼顾到知识,又考察学生的能力;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既有总结性评价又有过程性评价,使考核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利手段。
4.6 结合实际进行学科建设
一个学校有名望,往往是因为有出色的学术带头人,有一部分科学水平比较高,有自己的创造和特色。体育院校要加强自身的特色、优势和新兴学科建设,办出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忠,王芬,郑基松.市场经济与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2-21.
[2]陆瑞当.试论体育产业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J].体育科技,2000(3):12-32.
[3]赵先卿,马翠娥.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体育的改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5):45-65.
[4]王垒,陈锦源.经济体制转型与体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2):21-45.
随着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逐步加快,人们忙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长期处于一种高强度紧张状态,面临的精神压力较大,生活中需要处理的琐事也较多,没有太多的精力专门拿出时间去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而逐渐减少。长此以往,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如果没有及时释放出来,一些人便有可能会产生焦虑、孤独、抑郁的情绪,更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同时,电子娱乐产品种类日益繁多,相比于出门活动或者聚会游玩,许多年轻人开始更倾向于待在家里打游戏、上网,这也使得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进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隔阂越来越严重。近年来,甚至经常有新闻报道,同住一栋楼内邻里多年却从未说过话,楼上楼下的邻居见面也互相不认识的情况。体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式,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所具备的交流功能,可以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和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发挥出来。而社会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担负起人们情感交流的职责。由于参与对象不受职业、贫富、年龄、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限制,社会体育活动中陌生人之间也可以一起进行平等友好的身体练习和比赛,能够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孤独,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同时,活动中通过丰富的情感交流和交往,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和群体意识,进而培养出助人为乐、乐于分享等能改善人际关系的品质。此外,体育锻炼还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既可以培养关心他人、关爱社区和关注社会问题的责任感,又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从而理性处理矛盾,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自身而言,参加社会体育活动能够使自己打开心扉与他人交流,通过社会体育活动可以结识更多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这种平等、真挚、不参杂任何利益冲突的友谊能够让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克服抑郁和孤独情绪的产生,从而改变自身的想法和行为,更好的与他人进行交流。对于家人和朋友而言,社会体育活动可以使大家共同参与到同一项体育活动中,通过活动增进交流和沟通,体会合作的快乐,使关系更加的亲密。对于邻里和同事,社会体育活动可以增加人们交流的机会,特别是一些必须要通过合作才能完成的集体性体育活动,能够消除人与人之间不必要的误会,使关系更加和睦。在体育活动中人们可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建立起友好、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增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
2社会体育良好的群众基础可以满足人们情感交流的需求
长期以来,社会体育活动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没有任何一种社会活动能够在民众的参与程度上超越社会体育。它可以容纳所有人种和民族,也可以涵盖所有阶层和人群,可以包容不同年龄和性别,也可以接受各种职业和学历等等。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无论在社区还是企业,都可以开展社会体育活动。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可以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参与的。社会体育也不受固定器材、规则、设备、场地的限制,组织管理既可以是政府部门组织的,也可以是社会团体组织的,最基本和简单易行的也可以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活动内容也极其随意,方便易学。因此,社会体育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方便易行的活动形式也吸引了广大的成员参与其中,扩大了人们的活动领域,建立起了广泛良好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体育是居民以身体健康为本质目标而进行的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一种自发性的运动方式。由于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别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既没有竞争性也不需要达标,也不存在利益的冲突,所以社会体育活动的氛围相比较其他活动而言更加的轻松与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比较融洽,不会产生冲突,也能很好的减轻压力。轻松的氛围使得人们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体育活动中来。社会体育活动最常见的组织形式就是广场舞和太极拳,参与的人数众多,参与热情也比较高涨。在人与人、人与群体的频繁接触中,人们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促进了和睦友好的友谊,增强了团体的凝聚力。社会体育的广泛开展能促进社会成员间的情感交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稳定。所以,拥有良好群众基础的社会体育活动,作为具有情感交流功能的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能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情况下,应该担负起人们余暇时间情感交流的职责。
3社会体育是人们余暇时间情感交流的方式之一
摘 要 社会体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产生和兴起的一种文化产业。健身运动作为社会体育的一种形式,是在特定专业环境“健身俱乐部”中进行的,通过徒手或利用各种器械,运用专门科学的动作方式和方法进行锻炼,以发达肌肉、增长体力、塑造形体和陶冶情操为目的的运动项目。本文主要从“体育法规的完善和政策的更新”、“体育人口逐渐增长”、“体育消费个性化特征日趋明显”、“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不断完善”几个方面来叙述社会体育的发展,探究其对健身运动的影响。
关键词 社会体育 健身运动 影响
体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旧中国的体育水平低下,未在任何重大体育赛事中取得过胜利。它包括: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两种方式,与大众、休闲体育项目不同,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社会体育的发展对健身房运动的发展无疑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
20世纪初,为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方国家的发展重心开始转向社会体育,并加大了对社会体育的投入力度。此举措不仅满足了国民的体育需求,而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了经济的增长,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使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了发展社会体育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体育开始有了全面发展,开始成为一种稳定国家经济和政治的重要工具。中国首部《体育法》于1995年获得通过,同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此后又有一系列体育法规和规章相继出台,并在宣传、激励自愿等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我国的体育水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但社会在发展,社会体育也在随之前进,这是毋庸置疑的。体育正从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转变,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不断加强,热情日益高涨,开始寻求多样化的健身方式来满足自身。
当今,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增长,文化繁荣,教育水平大幅提升,竞技体育已跨入世界强国之列,这些显著变化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奠定了基础。在其改革中也提出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机制与体制;建立社会化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和骨干队伍体系;将社会体育管理工作全面纳入制度化的发展轨道。社会体育内容很广,它包括除竞技体育以外的群众体育;除单位体育以外的公共体育;除学校体育以外的成人体育。社会体育活动普及程度显著提高,一切与体育有关的比如场馆设施、体育消费、人们的体育意识都得到开展、完善和加强,主要表现在:体育法规逐步完善;体育人口逐渐增长;体育消费个性化特征日趋明显;社会体育指导员制不断完善,社会体育开始得到全面发展。
二、健身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一开始,人们崇尚体育是因为体育的拼搏精神鼓舞人心,体育的锻炼方式多种多样,但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随之变化,对体育的了解深入之后,人们会通过制定合理的体育锻炼计划在特定的环境下完成以达到目的,我们称之为“健身运动”。它属于社会体育的一部分,目的性较强,人们的目的可能如出一辙,如:减肥、塑形、增肌,但所拥有的时间、财富和空间却大相径庭。在当前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阶段,让“健身运动”作为一种新的体育锻炼方式进入了大众眼帘,它是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体育消费需求的增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体育产业,隶属第三产业服务行业,拥有自身的优势,并将随着社会体育的发展而前进。目前在我国,健身运动仍然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迅速,有关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研究已经成为当前体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健身运动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组织形式传播了积极的体育文化理念,各体育健身俱乐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文娱活动,使自身成为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有效形式,并使体育健身俱乐部在我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健身运动简单易行、适用性强,能有效地增强人们的体质,增进人们的健康,有效提高工作生活的效率;还能改善人们的体型、体态、陶冶人们的美好情操。所以受到了人民大众的喜爱,特别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人们。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今天,健身运动有很强的吸引力,它可以使瘦弱者变强壮,使肥胖者变苗条,使少儿健康成长,使老年人健康、长寿。这种锻炼方式会根据每个人身体素质和思维接受能力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训练。总的来说,健身房运动在身体方面可强健体魄、塑造体型;在精神方面可顽强意志、放松身心。在健身过程中,也可体验日常生活所没有的刺激,会让思维得到创造性发挥。
三、结语
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体育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的旧中国整体体育水平低下,国民体育意识淡薄;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健儿取得傲人成绩,国民体育意识进一步加强,观念也随之更新,社会体育开始从竞技领域向大众领域转变。全民健身日的推行更是让社会体育的发展达到一个高度,形成繁荣发展的局面。健身运动就是在这样一个体育大背景下兴起和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通过在健身俱乐部办理会员制进行健身锻炼。健身俱乐部环境舒适、服务优质、管理规范、指导科学,让健身运动成为了当下人们选择社会体育运动方式的热门,并深受社会体育发展的影响,两者必将相辅相成,呈更加积极繁荣的状态前进。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一、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一般能够引发人们普遍参与的欲望,并且会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促使参与其中的人表现出相似的社会心理状态,在一定团体范围内形成特定的情绪氛围。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大学生群体能够与社会热点问题产生广泛接触,因此在出现社会热点问题后,大学生必然会积极参与其中,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认识也会受到影响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1]。由此可以看出,因为学生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积极参与到社会热点问题中,受到社会热点问题相关舆论导向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更为复杂,极大增加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甚至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无法满足需求,难以结合学生受到社会影响形成的心理特殊状态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时代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发挥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思想状态的形成。可见,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加强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视,并尝试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相应的辅助,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优化。
二、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措施
由于社会热点问题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广泛参与到社会热点问题中,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更为明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开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所以新时期要想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应该尝试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争取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具体来说,将社会热点问题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一般情况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热点问题都表现出较强的现实性,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必然会对广大青年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是对青年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将社会热点问题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实践中,能够加强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联系,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相关知识的兴趣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2]。
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会涉及到我国外交问题,此时教师就可以将当前社会热点中的“朝鲜半岛核试验”问题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将其与教材中相关外交问题相结合,让学生结合我国外交政策等分析当前对待“朝鲜半岛核试验”的态度,在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的同时也保证思想政治效果,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政治判断能力加以培养,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
(二)发散思维,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设置探究性学习活动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的向学生解析社会热点问题,而是要适当的设置探究性思维活动,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如针对当前我国“雾霾”问题严重的社会热点,教师在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探究性教学和活动,让学生结合自身在污染、环保方面的所学知识,对本地区出现雾霾的原因进行探究。这样结合社会热点,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有效激发,积极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并且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能够对污染、雾霾和环保问题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对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的形成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3]。
(三)打造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由于我国老龄化情况的逐渐加剧,为解决老有所养,我国推出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在2012年已经完成了全面实施。
本文将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的情形开始着手进行分析,探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三农问题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成长与发展。
1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的情形
社会保障作为我国一项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它的存在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也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象征。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愿望不仅是人民群众的企盼也是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意义。覆盖范围广、多层次是其所拥有的特点。从2009年我国第一个养老保险试点,到2012年我国仅用了 3a的时间就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面覆盖,这也标志着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系统的全面建立。随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系统的不断完善,社保经办服务能力也在逐渐的提高,各地养老保险的基本设施也在逐步的建设当中,各项管理制度也在逐渐的加强。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工作进展顺利,成绩明显、超过预期,而这项决策的实施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由衷的支持。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广,增强了群众参保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此项制度的全面覆盖。
2 处理三农问题存在的困难
当前我国GNP(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名列世界前茅,可是三农问题的存在,长期影响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处理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发展我国经济的首要课题。
三农问题存在的主要困难就是在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这种二元结构中城乡居民对政府决策的约束权远高于农民,在政策出台时,城乡居民凭借政治上的优势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农民却无法阻止不利政策的出台与实行,也无法改变城市收入高于农村收入的倾斜政策,这就使得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愈演愈烈,越来越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在处理三农问题上,也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如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提高农村医保补助标准等等,但是这些措施的实行只能治标,却依然没有解决三农问题的严峻性。从国民待遇上看,农民在经济待遇与政治权利两个方面都与城市居民存在差异,在社会保险、义务教育以及医疗等权利的使用上也有不足之处。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三农问题引起的表现,为此,解决三农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刻不容缓。
3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三农”问题的具体影响
三农问题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也是主要问题所在。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全面覆盖,对三农问题带来了深刻影响。
3.1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相结合的原则为基础,实行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的方式,到龄即领待遇,逐步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3.2 打破了二元结构的不平衡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是以城市为主农村为辅的发展形势,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的不平衡愈演愈烈,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广后,不仅减轻了农民的生活负担,缩短了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还加快了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完成了城乡统一发展的目标。
3.3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内需的扩大
当前我国的国民收入不均衡,农民的收入水平偏低,难以实现国内需求。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行,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农民消费的增加,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内需的扩大。
4 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畅想
目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标准太低,以四川为例,基础养老金每月仅75元,与城镇职工标准近10倍以上。国有层面应加大财政投入,待农民年满60周岁以后,将土地等生产资料交还集体,实现真正退休,国家则大幅提升其基础养老金标准。最好接近城镇企业职工水准,以真正实现国民待遇。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面覆盖,若农民能真正退休,与城镇职工一样享受国民待遇,则解决了我国人口占比较大的农民养老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从根本上打破了二元结构的不平衡,三农问题也得到了根本的解决,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软实力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029-0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软实力的关系
“软实力”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S·奈于1990年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力量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同时也包括由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民族凝聚力所表现出来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表现为吸引力、同化力、感召力和影响力,能达到“让其他人做想让他们做的事”的目的,是一种通过吸引而不是强制和利诱手段获取你所要东西的能力。对一个国家来说,软实力就是指其吸引力,而不是强制力。即“一国通过自身的吸引力,而非强制力,在国际事务中实现预想目标的能力。”
当前,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软实力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准。俞可平指出:“在全球化时代,提高硬实力,即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国家经济总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国防力量,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基本途径。但是,国家软实力变得更加重要,如国民的文化、教育和身体素质,国家的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国家的人才资源和战略人才的储备情况,政府的凝聚力,社会团结和稳定的程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在全球化时代,要有效维护国家,增强国家实力,仅仅依靠经济和军事力量不够,还必须有政治、文化和道义力量。”中国目前正处于市场体系完善、观念更新和社会转型、改革开放攻坚克难的关键历史时期,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完成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上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目标,离不开软实力的提升与强大。中国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崛起,不仅仅要看其硬实力,更要重视其软实力,真正的崛起应该是软实力与硬实力相辅相成,共同崛起。
核心价值观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从结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软实力的灵魂: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软实力所包括的各个因素之中,如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民族的凝聚力和合力,社会制度、社会发展模式等同化力,以及一个国家在对外交往中的国际形象、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和政治议题的能动力等。从功能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提升中国软实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中占据支配和统领地位,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绝对地位,具有导向、凝聚、激励、规范、整合等社会功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统一的价值标准和目标指引,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以及其他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先导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中心内容和关键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建设成功,直接转关系到我国软实力建设的成败得失。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与影响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抵御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入侵的思想武器。正是因为价值观在软实力中的独特作用,所以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往往以其文化、价值观念、外交政策、发展模式等作为载体,向全世界宣扬和推行其价值观。价值观问题在美国对外政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正如约瑟夫·奈指出的:“自从建国初期开始,美国人就一直为将我们的价值观与我们的其他利益相结合而绞尽脑汁。”长期以来,美国已经习惯于将他们所宣扬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作为与军事、经济相辅相成的称霸手段。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企图和平颠覆我国的野心和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特别是价值观领域的较量表现得更为严重,为有效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价值观的冲击和破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立足于当前复杂多变的世情、国情和党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的精神纽带。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这种凝聚力主要依靠国民对其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所获得。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从根本上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发展凝心聚力。
民族凝聚力作为国家软实力,其功能主要表现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统一。在当代中国,整合、提升民族凝聚力主要是巩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家认同是将国家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其核心内容是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在尊重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共同追求在国家疆界内的所有民族之间建立和发展一种共有的国民文化纽带或体系,一种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在全体国民间产生一种有强大凝聚力作用的国家观念、国家情感和国民意识。
当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这种社会变革和政治革命的急剧性使我国价值观领域的变革也呈现出急剧性、复杂性和多变性能特征。由于我们正处于社会变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表现为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同时并存,其中有正确的与错误的、先进的与腐朽的、积极的与消极的,并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较量和斗争,以致于社会上出现了种种价值观上的矛盾、冲突和裂变,基于价值观问题上的这种状况,大力加强加紧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已经势在必行,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建设中的主导、统领、整合作用,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凝聚力量。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价值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同其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捍卫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点明了我们要凝练的核心价值观的性质。从特色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彰显“中国特色”。所谓“中国特色”,即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从主体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应该是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被人民群众掌握和践行,就必须是具体和可信的。可信是指其内容不应该是真实科学的,而不是虚假错误的,具体是指其形式应该是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而不是抽象呆板、晦涩难懂。从方向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适合于全人类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也应该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站在人类基本价值理念的基础上,放眼世界、瞩目未来的。它扎根于中国又不局限于中国,是对全球化浪潮和价值危机的积极回应和有效应对,这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世界性意义的事件。也只有这样,才能抢占人类文明的制高点,为推进人类文明发展增添新内容,作出新贡献。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中国软实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这同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战略思想,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党的十报告用“三个倡导”明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这是党重要的理论创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明确了中国将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问题;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指明了我们坚持什么样的社会理想的问题;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了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标准培养人的问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进一步提炼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看,都是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它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群众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有利于占领思想文化的道德制高点,掌握话语制造权和舆论主导权,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在国际舆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统一性,增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凝炼必将对提升我国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产生积极的意义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Joseph S.Nye and William Owens.America's Information Edge,Foreign Affairs,March/April1996
[2] 俞可平.“中国模式”:经验与鉴戒.俞可平等主编.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 谢松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三明学院学报,2009(3)
[4] 山西省高校工委宣传部.形势与政策教学参考资料,2013(1)
[5]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 李静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提高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高校理论战线,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