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时代美业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师范生
在当代,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我国的高等教育部分,教育的体系不断革新,招生的规模也不断地扩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也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但是飞速发展的时代,也向我们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教育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也使得当代的高等教育需要对自身的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进行思考。
美术教育专业在当前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这里面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当前市场机制等客观原因影响,但是有一个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就是当代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都存在一定的革新空间,这里面包括了一些转型和优化的内容,都是需要我们做出思考和探讨的。
一、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现状
根据中国国家教育部在2005年所颁布实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施行)》中明确了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当前对美术教育专业的要求就是要培养一批既有理论,也能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的美术教育人才。而当前我们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改进空间。
(一)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现在高校的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的企事业单位之间的需求还是有一定的错位,很多理论课程在课程设置中被忽视,这样学习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知识根基较浅,缺乏对美术学科认识的广度,降低了人才的可塑性。而技法类的课程虽然在很多高等教育院校的美术专业课程中得到重视,但是缺乏对技法课程的推陈出新,没有吸纳一些新的艺术技法,实践课程变成一个机械重复的过程,不能激发出青年学生应有的创造力,影响到这批学生的艺术感官的拓展。
此外,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往往和普通的美术专业课程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在重视学生的专业美术技能的培训过程中,忽视了美术教育专业的师范特性。在目前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计划中,美术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比重都比较少,而且这类教育类课程的内容都是普通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没有能够体现出美术教育的学科特性。这样,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师范生技能就被弱化,无法成为带领新时代美术基础教育的排头兵。
(二)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现状
当前高校的美术教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由于一些高等院校把专业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中心,并且片面地以市场为导向,因此过分细化了美术教育专业,使到这个学科的人才知识结构还是比较担保的,不能培养出丰富的可塑性。
而且本科院校很多在美术教育专业中担任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是刚刚毕业的青年教师,这批教师由于面临着来自家庭、经济、工作多方面的压力,因此有部分教师的教学不能够很好地发挥出自身的个性,为了保持稳定而缺乏在教学上的创新。
美术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上还存在实习方面大部分属于“放羊式”的教学,缺乏组织与引导,也使到这些美术教育的师范生不能够真正在实习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一些师范生只是找了一些普通的机构等应付实习,对这些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阻力作用。
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新的思想也冲击这批美术师范生,他们往往因为理论课程与市场的接轨程度较低,因此忽视理论课程学习,不注重美术基础素养的培养,转而注重实际的利益,缺乏对美术专业的深入探讨学习,这个方面也给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压力。
二、对当代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的建议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当前很多高校的美术教育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和培养模式的打造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虽然这些问题不尽然都是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本身所产生的,但是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本身也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关键的一点就是革故鼎新,把美术教育专业的竞争力给提升上来。
(一)对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些建议
首先,对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加入更多具备提升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创造力的课程。目前美术教育课程理论课程缺乏的局面要有所改变,但是并不是单纯地加入一些文字阅读型的课程,或者是对美术历史的一些简单回顾,而应该引入一些美术比较研究的课程,对中西方的美术进行各种性质地比较,通过比较来提升学生自身的美术品鉴能力,多了解、多进行学习研究,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而且,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不能够忽视这个专业的师范特性,增加这一特性。一方面要注重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中要有一些针对美术教学的课程,包含对美术教育可能会遇到的一些教学难题的探讨型课程,对美术基础教育的一些模拟训练;另一方面要在实习期提供导向,对这些美术师范生提供一些相关类型的岗位供给其实习,提高美术教育的执业能力。
(二)对美术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一些建议
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要注意两个方面的改革。一个方面是对这些学生的思想引导。由于美术教育专业本身并不是一个与市场接轨程度很高的行业,需要一批美术人真正静下心为美术基础教育作贡献,这就要对这批美术师范生的思想引导予以重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注重对这些人才的思想引导。另一方面是对这些学生的实践培养,除了课程设置内的教育实践,还应该鼓励这批学生能够多参与美术教育实践,并且更多地自行对美术理论和技法的创新,可以通过一些学校的组织或者学生自行的研讨,来培养美术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2] 常瑞伦.美术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高校广告专业教育创新
在我国,电视文化产业的影响力日益突出。伴随之产生的广告产业也是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更是令广告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活力。原本我弧⒕窒扌院芮康谋ㄖ健⒃又拘问降墓愀娲播形式增加了光、声、图等形式,不再仅仅是文字的传达。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广告信息的传播更为迅速、让人们更容易获得信息。广告涉及的题材也比较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但是,我国的广告产业创新能力还不够,许多广告创意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基本上是照搬人家的模式,很少有自己独特的创新,这说明我国的广告专业人才还是十分匮乏的,广告产业的创新基础就是要提高高校广告专业的教育,创新教育。
一、高校广告专业教育的背景
“全媒体”目前并没有准确的定义,人们普遍认为全媒体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理念。这是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密不可分的,网络通讯的日益普及,电子科技的高速发展,这都是全媒体时代到来的基本前提。全媒体信息的传播结合了文字、声音、图片、图像、动画等,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单一的文字途径,变得生动而有趣。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全媒体的特征和迅速发展对高校广告专业的教育创新都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全媒体的特性,努力创新,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针对广告专业的特点,高校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应该着重于加强学生相关方面的知识,不仅是课本上的理论,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构建课内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加大教育创新的投入,为广告专业的人才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广告专业教育创新的途径
第一,合理的设置课程
高校广告专业要想在教育方面有所创新,最基本的就是相关课程的设置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基本上都是从课程上学习而来,因此专业性的知识是学习的重点,但同时也要注意结合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广告学的综合性很强,它涵盖着文学、艺术学、社会心理学、统计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广告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是至关重要。高校的广告专业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其专业的特点,合理地设置相关课程,让学生们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养分,完善自身的综合素养。从最简单的理论基础开始认知,获取更多的经验,来不断地加强、更新自己的认知和感受。结合高校广告专业学生的特点,合理地开放相关课程,帮助学生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习体系。
第二,多元化教学
现代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更是让许多教育教学方面有了很多创新的机会。在高校广告专业的教学中,各种教学视频、教学ppt、主题讲座等形式可以用来改变原有的教育形式,方便学生们多元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证明也是这样,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学生不仅仅只局限于老师的讲述,还可以通过眼睛来看、耳朵来听、和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发表各自的意见,表达各自的观点、、互利共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也是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国际化发展的保障。有助于广告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对我国广告行业人才的全面化培养有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也是一种适应全媒体时展的方法,对于高校广告专业的教育改革创新和学生的学习进步是有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的。
第三,加强高校合作、交流
各高校间可以形成联盟,互相交流、合作共赢。这样对于有些师资力量比较弱的学校是有很大帮助的,师资力量对于广告专业的教育来说很显然是十分重要的,高校合作、联盟的形式可以为彼此提供最好的资源来促进彼此的发展,轻松地化解了有些高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互利共赢。同时,高校也应该积极推进专业教师的培养工作,对于那些在职的教师队伍,应该加大教师再教育的成本投入,提高广告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为高校的广告专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还可以邀请广告行业的专家进行校园讲座,举办高校联盟学校学生之间的广告创新竞赛,这样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增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同时也能让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学到更多的东西,也是高校广告专业教育创新的有效途径。
三、发展与展望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传播的途径都产生的巨大的转变,信息的传播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原本单一、局限性很强的报纸、杂志形式的广告传播形式增加了光、声、图等形式,不再仅仅是文字的传达。广告信息的传播更为迅速、让人们更容易获得信息、广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产生着许多影响。但是,我国的广告产业创新能力还不够,许多广告都缺乏新意,广告产业的发展要注重广告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提高高校广告专业的教育创新,合理地设置相关课程,加大广告专业教育创新的投入。全媒体的影响下,我国广告专业的教育要充分结合其特性,在创新方面做出更大的突破。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高校广告专业教育能发展得更好。
【总结】
全媒体时代,原有的信息传播途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信息传播理念也变得有所不同。国内的广告行业只有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不断地努力创新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才能才能扩大广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广告的类型比较多,迎合着不同年纪、不同性格爱好的观众的口味,但是却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类型和主题形式许多都是照搬国外的广告,缺乏创新能力。但是总体来说,新媒体时代,我国的广告行业水平还是呈上升趋势的,这与高校广告专业的教育水平提高、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未来,如果高校的广告专业教育能在创新方面再做努力,为我国广告行业储备更多的人才,相信广告行业会越做越好,得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汪梁.论数字传播时代的高校广告专业教育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10)
[2]张桂红,张艳霞.浅析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职工教育.2013(12)
[3]顾广欣.广告专业本科学生专业认同度调查及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2013(15)
>>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视角下的英语专业文学教学研究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中等职业英语教学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下的初中英语报刊阅读教学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观及对中国的启示 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及其对现代课程改革的启示 基于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分析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视角下的成人教育教学问题及发展对策 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观对我国课程建设的启示 基于后现代主义的大学生英语阅读价值观分析及对策 论浸入式教学模式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启示 作为自为责任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伦理观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伦理观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视阈下的思想政治课作业设计思考 后现代主义观视阈下现代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 浅析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渗透及对我国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对提升大学生学习力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对我国教学论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年7月15日读取).
[7]同[1].正文第138-142页.
参考文献:
[1]A.N.怀特海.2010.《教育与科学理性的功能》(The Organisation of Thought Educational and Scientific The Function of Reason)[M].黄铭译.郑州:大象出版社.
[2]A.N.怀特海.2012.《教育的目的》(The Aims of Education)[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
[3]李方.温恒福.2012.过程教育研究在中国[M].福州: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真善美”;高校艺术教育
艺术这门学科有别于其他的学科,单纯地“传道”“授业”“解惑”都不能完成审美教育的任务,也不能充分体现艺术教育的特点。怎样搞好艺术教育,这是一个长期值得探索的问题。当下的高校艺术教育,学生总是偏重于技艺方面的获得,而缺失了对“真善美”的认知,或是我们的教师忽视对学生“真善美”的引导。固不知,“真善美”对于艺术教育而言,犹如空气之于生命,土壤至于种子,是不可缺失、无可替代的养料。
一、从艺术教育中的“教”谈“真善美”
教,《说文解字》上记载:“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教,在艺术教育中,包括两个方面,学识和技术。学识,即修养。在艺术领域是很难用一个明确的东西来衡量,但达没达到,教的主体、学的主体和教学的主体是很容易识别的,艺术作品的精神传达上可以证实这一点。故,学的主体如果修养不够,那单是技术模仿的精湛,是不能有所突破。那如果修养够高,技术糟糕,也是不可理喻的。所以在艺术教育中,教育指的是,教技术,育德行。往往,在现在普遍的高校艺术教育中,二者不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学主体教师方面自身懈于施德,疲于传技。在经济利益站在充斥一切前沿上,限于生存之本能,不单自身不能自顾,哪能发扬师德。德行在艺术教育传承中频繁陷于无人问津之地,仅仅在冠冕堂皇的教科书上呈现,不能将学识给予他人。或许教学主体的教师修养较高,也愿意育德,那艺术教育中的德行有哪些是可以传授的?是属于教育范畴,哲学范畴,人生观的问题,又与艺术有什么关系?艺术,创造美,传承美的学科。美,即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外在形式表现。德行的教,就是育人真善美,并上施下效。其二,技术的教,也不是像数学公式,或英文单词那样可以直接传授,如果学的主体不能基于一定层面的理解,他是万万不能领会的。技术的教,并非那么简单,要有选择性。对学的主体的遴选,没达到这个台阶上,没有一定基础的,先不要来凑热闹,你不会明白。对于过了这个台阶的主体,也不必浪费时间再来受教。教,没那么简单,要有选择性,像木工做家具,先得选材,不是什么木头都可以。也不是用最好的木材做一个垫脚的凳子那样大材小用。现如今,艺术教育在这个教和育的主体和客体上是有些混乱,大不如前,不能相互选择,良莠不齐,使教的费劲,学的没劲,或教的高明,学的吃力。这种当代,为何教育不出人才,不能与此无关。陈丹青曾屡次感慨教育的应试选拔体制,但制度也无动于衷。每每念及,常思念民国教育之遗风。教育制度开明,人才选拔与任用没有定式。那时涌现了仅几百年里的多少文艺人才。个个学术通透,个个德才兼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在想想,那种盛况,不可求了,时代不同,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身后的大环境已经不同,应建立相应更科学与发展的艺术教育选拔机制,才能适应艺术教育的目的。
二、从艺术教育中的“育”看“真善美”
谈到教育,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如何求学,如何看待学,如何自学,是困扰大家许久的问题。艺术教育应先普及,再以专业划分,不然如何美育大众。大众蒙昧,不得开化,故在当代社会产生以丑为美,各种不美的事,例如在文物古迹上刻字到此一游的,毁坏文明的事,整个时代在钱的压力下,浮躁不安,丑态百出,此现象说明美育有待普及大众。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是社会的大事。美术教育包罗万象,传承文明,但是一直以来,总被认为是雕虫小技而被忽视。片面认为,是一门艺术学科,认为是少数人学习研究,没有得以重视。反而是一些实用学科日渐重视,文化日渐衰退,不得不引起深思。学,怎么看待。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亦”。艺术,对于大众而言,都应学而知之。不要等整个社会思想发生困惑再回过头去学,这样的例子还少吗?一个时代不是造就人,就是毁灭人,哪有中间的路可选。现在受艺术教育的专业学生,不知“学”也。艺术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知道。不是简单的书写,绘画,那些只是表面的现象。美首在于心,心中有美,则是大美。次于表达,形成书画作品。更次于美育,传达于他人。从里到外,是美的历程。但艺术教育只能从外及里的教育,别无他法。如果学生再不能明白此中道理,则进展缓慢,最多是技法上的模仿,谈不上创新与发展。心中有美,固然好。那没有美,要学而知之。艺术史的传承,重点在于传授美的案例,假借外物来讲心中的美。现在看来,不直接,不明确。绕了那么大一圈,讲了狭义的美。而不能言明大美,故艺术人才经历比其它专业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有自己的创新,不得不说是不是艺术教育在时间上或次序上,还不够准确,起码有待商榷。其二,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待提高。现在的学生成长环境较好,网络发达,知识得来容易。想学什么就可以学习,久而久之,没有好奇心,且依赖心理严重,自学能力滑坡。现成的知识都要饲养式的灌输教育,不仅没出创新,连继承也令人担忧。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连春秋时期,百家争鸣,那样的人才盛况,孔子都如是说,我辈汗颜。现在校园里的大学生,有这样觉悟的人也少之又少。不仅如此,连教育的主体能达到这样的,也少之。这样的情况,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不正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缩影。一代代人才,慢慢的只能成为教科书上的名词,怕都被时间所磨灭。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等大师渐行渐远渐无,这还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吗?
三、艺术教育中的“真善美”
教育是分彼此的,教育是两个核心概念,教与育,通常大家把它们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教,与,育。既然是两个进行时,那么就应该有先后。看教育这个词,显然是先“教”后“育”。教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育才,育是教的结果。这是一个狭义的理解。教是手段,育是目的。通过教知识来育人,对艺术教育而言,这明显是片面的。因为美是教不来的,没法教。因为美是一种德,在心中。靠的是育。不能靠教。所以,认为美术教育,应该是先育后教。心中先有美,才可创造美。心中有美,不会表达,需要指导,这时才需要教。如果心中无美,再教,也无济于事,还容易逼出丑来。故艺术教育应德育在先,美育在后。现在艺术教育通常是教育一把抓,也就是边教边育。结果是往往学生很困惑,不了解什么是美。也不完全掌握造美的技术,而只是半机械模仿而已。当学生离开教师,自己心中无数,可能是美的继承,也说不准是丑的诞生。德育在先,可让人心中有美,再传授表现美的技术,加以时日,美的作品就诞生了。反过头看中国美术史,会发现那些大师,无不心中有美,他们的作品,都是德与美的化身。一个人心中有美,眼中有美,手中出美。反之,一个人心中无美,眼中找不到美,手中怎么可能有美呢。宗白华曾说:“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教育以育为先,以教为辅。美的教育在此基础上,攻心为上,善莫大焉。只强调技术的传授,是只出匠人,不出大师的。技术很多人都具备,但心中无大美,这也是这个时代为什么不诞生大师的一个原因。宗白华所述:“真、美比如光线;艺术,比如物体,距光愈远得光愈少。所以大艺术家最高境界是他直接在宇宙中观照得超形相的美。他所创作的艺术不过是这真、美境界的余辉映影而已”。艺术中包含着真善美,艺术教育中更应包含着“真善美”的教育,这是三位一体化的综合概念。在美术教育中,不能顾此失彼,片面施教。艺术教育应该在真善美的思想指引下,兼顾思想性与艺术性有的放矢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6
关键词:艺术欣赏;教育观念;情感
当前,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改革形势喜人,加大了艺术欣赏内容的幅度,高中艺术欣赏课的开设增补了中小学艺术教育在高中阶段长期匾乏的空白,而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课程门类多达数十门,其内容涉及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书法、摄影、美学、文艺理论等方面,为学校艺术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把艺术欣赏放到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前锋,担负着能适应21世纪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强的新一代的重责,如何进一步重视学校艺术欣赏教育和怎样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开展艺术欣赏,解决在学校艺术教育实践中,艺术欣赏内容的丰富与教学课时的稀少,艺术欣赏形式的多样与教学方法的单调等充满种种矛盾的艺术欣赏教学现状,找出能够有效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和办法来改变它,使我们的学校艺术欣赏教育真正短时高效,丰富多彩’,这就需要我们去努力探讨能顺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的艺术欣赏教育观念。
一 艺术欣赏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一些地方存在着重技能,轻审美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倾向,重视少数尖子,忽视面向全体;重视比赛,忽视教学艺术欣赏就成了薄弱的环节,违背了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基本性和全面性原则,严重阻碍21世纪全民族的整体的审美素质的提高。
有专家预言,艺术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为适应21世纪产业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必须通过学校美术欣赏教育对学生实施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讲话中强调指出,要重视美育,不仅小学、初中要开好音乐、美术等谦握,高中、大学也应开设艺术欣赏课,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等。
“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通过学校艺术欣赏教育这一具体形式,唤起人们的美感,能正确的理解美和感受美,从而为创造美打好基础。
二 艺术欣赏是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
艺术欣赏是在接受艺术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戴之情。在开放.的艺术博物院,一个个画展,一堂堂艺术欣赏课中,让学生在漫漫的艺术长廊中流连忘返,品味在人类文化宝库中蕴藏着数不尽的艺术珍品,感受艺术世界的广阔无限,从艺术的解放去认识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国家的人民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取得的巨大成果,例如欣赏彩陶,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人类童年时代”。正如别林斯基说的,人们认识世界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科学的,一是艺术的,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把德国杰出的、为无产阶级大声呐喊的女性艺术家坷勒惠支的版画作品《面包》介绍给国人,通过画中处在历史重压下,为捍卫劳动者而献出自己一切的伟大的母亲形象,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从而使欣赏者达到对世界最深刻的认识,扩大生活的视野。在艺术作品面前感受美,在艺术强大的魅力牵引下,去感慨一个时代或者是一个国家、地区文明发展的程度。
三 艺术欣赏以情感介入为重要标准
欣赏中国花鸟画,认识一个人的情绪、意识,进而体会一个时代的一代人的命运方面往往有更形象的“历史”内涵,明徐渭墨葡萄,作者“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情绪和点点泪痕般的墨叶,使欣赏者在伤口的形式技巧的审美之外,进一步体味到作者凄苦的命运和倔强的个性,对那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意识,以及封建专制下的平民的命运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艺术考核教育的重要特点,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起到教化的作用,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只有对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达到了“共鸣”,才能使艺术品的存在具有价值,才能使艺术美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情操、胸襟。
随着思维科学的发展,科学家日益认识到,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正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统一的基础上,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真理的普通性。艺术通过欣赏作用于人,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震撼,激发和强化了人的创造冲动,利于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比智力更具有功效。
在旧的艺术形式不断翻新,新的艺术形式迅速涌现的今天,只有以情调动学生的全部的艺术审美感官,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以点带面,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了解更多的艺术形式,领悟各种艺术形式的无穷的艺术魅力。
四 艺术欣赏以个体感受为评价标准
21世纪对全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要求便是提高整体的审美素质水平,.针对学生而言,则指,使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爱美、求美,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审美经验,有较强的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就不能沿用旧有的“优、良、及格、不及格”等作业评价或用所有学科共用的“百分制”来抽象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实践结果。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有利于艺术的个性发展,对艺术欣赏评价的改革应首先注重艺术的这种个性发展,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践都给予极其个性化的评价。
“皮格马利翁”的心理效应在这种评价方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如“你挺有创意”、“你的观点不错”、“你的想法有意思”……,这种建立在对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其个性发展基础.上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回报的是他们信心百倍,能让学生积极地参加每一次的美术欣赏实践活动,让学生接受一种较为客观的评价态度,体会美就在我的眼前,我的心中。
[关键词]互联网+;美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117-03
马斯洛曾说过:“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我们都有未被利用或发展不充分的潜力。”[1]目前我国正处于“互联网 ”时代,科技革命的大潮呼唤涌现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跨界融合型人才。发挥美育激发人创造力、想象力的优势,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会有力推动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存在共通之处
美育很早就受到人们的重视。18世纪末,席勒在其著作《审美教育书简》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使用“Aesthetic”的概念。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美育最早的倡导者,他主张以“诗、礼、乐”等手段辅助实施教育,认为美育有助于培养完善的人格,实施社会教化、净化社会风俗,这是我国最早的美育思想雏形。
20世纪初,王国维在其著作《论教育之宗旨》中提出:“完备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教育之事亦为三部分:智育、德育、美育是也。”[2]近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将德文“SthetischeErziehun”意译为“美育”,并深刻地概括了美育的内涵:“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情感为目的”[3],这开创了我国近代真正的美育体系。1917年在北京神州学会发表演说时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主张以“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三条途径推广美育。不仅全面深刻地构造了美育理论体系,还在北大亲自讲授美学课,组成艺术社团践行美育,将美育理论付诸教育实践。蔡先生丰富的美育思想与实践经验对高校推行美育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
美育是教师使用艺术形象营造出一定的艺术情境,在特定的艺术情境中,以生动有趣的形象感染学生,以优美高雅的内容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情感陶冶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审美享受,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主动探索新知,教师因而实现其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美育的本质是引导人们追求人性的完满。美育本身孕育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审美教育价值。美育的引导内容、教学目的、艺术张力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有相通之处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各领域存在的美不仅给人审美上的精神享受,而且其中也蕴含了对忠诚仁义、诚实守信、礼貌待人等美德品质的歌颂,这些美德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大力倡导的。以“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从精神上灌溉学生的审美心灵,与美育一同指向人内心“真、善、美”的塑造,二者相辅相成,统一于一个内容体系中。
(二)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的上有相同指向
美育通过传播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人欣赏美的意味,增添人在生活中的审美乐趣,陶冶人的审美情操,从而达到净化心灵,升华精神境界,实现人性完满,塑造完善人格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精神导向,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二者的最终目的一致,都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将学生塑造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因人而变”的教学艺术张力
朱光潜曾说过:“艺术不仅能给我们更深广的人生关照和理解,而且能帮助我们建设更完善的道德基础。”[4]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5],通过教师向学生讲授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学生学习、接受主流理论体系,最终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本质上的特点,使得这门学科不可避免地给学生带来抽象性强、说理性强的心理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更注重教授的技巧,不能只是机械简单地使用一种方法进行灌输,而是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实践。美育,以其“因时因人而异”的教学特点,通过仔细分析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来巧妙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方案,是一种深入引导教师与学生开展双向互动创新设计的教学模式。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的融合渗透,更有助于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艺术张力。
二、“互联网 ” 时代为将美育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条件
国务院于2015年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启动“互联网 ”行动,提出“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6]2017年初,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 ’教育”。[7]与此同r,国务院于2015年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以国家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为契机”,“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结合‘互联网 ’发展新形势,创新学校美育教育教学方式,加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平台建设”。[8]借助“互联网 ”的技术优势,美育更具传播便捷、自由共享、创新发展的活力。互联网借助美育,环境会更净化、内容会更优化、氛围会更积极,“互联网 ”与美育教学方法的融合已经成为时代趋势。
(一)“互联网+教育”,扩大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的覆盖面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教师不注重讲授理论的方式方法,这使原本可以有趣的理论探讨,变成了枯燥的说教,大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敬而远之”。许多教师在实际课堂中虽然发现了这些问题,但仍沿袭传统的教学理念,忽视美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一些工作多年的老教师认为难以把思想政治课上得“美”起来,从而直接忽视学生渴望课堂生动的需求。这反映出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覆盖面还很小,不受教师重视,影响力亟须扩大。
“互联网 ”突破信息传播的时空局限,结合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以电脑、手机等终端作为载体,为知识传播构筑了多元立体的媒介环境。借助“互联网 教育”,通过APP定制、MOOCs多元教育主体提供的教学途径,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覆盖网络[9],可以深度整合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资源,使美育更好地深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扩大其影响力。
(二)“互联网+教育”,解决美育在实际思政课教学中流于表面化的问题
在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成果检验机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了很大比重,这就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学习中仅仅依靠期末的“死记硬背”,而平时上课却是应付了事。教师们也提不起上课的兴趣,推行美育的模式单一,仅依靠普通的教学课件的制作,教学课件中的内容长期不更新。探索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课堂形式浅尝辄止,使得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运用仅仅止于形式,流于表面。
在“互联网 ”时代中,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技术的迅捷发展,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掀起了一场教育理念的革新。“互联网+”倡导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把学习者摆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承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传统。“互联网 ”针对性、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又与美育在教学手段上的巧妙匠心不谋而合,这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渗透美育提供了支撑。
(三)“互联网+教育”,拓宽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实施途径
尽管有些教师意识到了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难以找到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融合的平衡点。
在手段上,“互联网 ”为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提供了技术条件与支撑,有效拓宽了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途径。“互联网 ”所特有的交互功能,使教育活动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教育资源由封闭到开放共享。这为美育“分享性”、“创造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美育特有的“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可以为普及课堂教学内容增添趣味,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为思想政治教育课营造更好的课堂教学体验。
三、“互联网+”时代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途径探索
同志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互联网 ” 时代的到来对人才培养方式、教育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互联网 ”时代的人才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应利用美育激发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由美引真,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另一方面,“互联网 ”时代的人才应是跨界融合型人才。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新时代的跨界融合型人才。可见,“互联网 ”时代下,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组合正是塑造健全灵魂、培育人才有力的路径选择。
(一)“互联网+教学主体”,提升队伍美
在教学队伍的建设上,应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注重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推动学生主体个性化发展。
“互联网 ”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由于思想政治教学具有重说理、接地气的特点,教学工作者要更注重自身美的建设,与时代接轨,讲出受学生欢迎的好课。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思政教师,更要注重学识美与品行美的统一,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首先,思政教师要注重内涵学识美。在思想多元化、各种理论流派争鸣的今天,思政教师要坚持师德建设,培养独立思考、理性分析的逻辑思维,增强学识,丰富阅历。其次,思政教师要注重外在行为美。于一言一行、谈吐举止中展示良好的素质和涵养,展示新时代思政教师的风采。思政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全情投入,适时与学生进行互动,将学生摆在平等对话的地位上,激励学生成长进步。
在提升审美素养与专业理论水平的同时,教师工作者们更要与时俱进,努力学习新媒体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展现思政课堂美的一面。例如,当前大学课堂应用PPT课件辅助课堂讲授已经十分普遍,广大教师工作者在熟练制作PPT软件的同时,也应注意课件的色彩、版式设计,应在课件中穿插生动的图片,悦耳的音频,从视觉上、听觉上给予学生美的课堂享受。
(二)“互联网+教学内容”,深化内容美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构建内容传播网络,促进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合,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新媒体技术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传输网络,发挥传播功能,综合利用文字、图画、音频、视频等多N传播手段进行互动,信息发送方与接收方思想得到充分交流展示的新型媒介平台。借助新媒体的载体优势,通过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积极向上的主旋律影片,赏析动人优美的主旋律音乐,排练体现时代风貌的红色话剧,可以改变以往思政教育的刻板印象,整合具有娱乐性与趣味性的美育内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让大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重视对道德理论的学习。
>> “微信时代”的顾长卫 微信时代公关营销策略研究 微信时代的智能家居 微信时代的对外传播 微信时代的圈子营销 躲不开的微信时代 微信电话本微时代的新革命 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策略创新研究 基于微信时代的群众文化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微信舆情的监控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创新研究 自媒体时代微信谣言防治研究 微信时代高校图书馆个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营销策略研究 微信时代,演绎的爱情无间道 大数据时代下的微信营销价值 微信时代的市场营销规划 微信支付带来的移动支付时代 微信时代的文化场域与文艺形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p=1,[2016-03
-25]
(6)在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看来,在教育成功的各种因素中,知识传授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建立起一种有效的关系。师生关系的质量非常重要,它比教师在教什么、怎么教或在努力教谁更重要。好的师生关系必须具有以下特点:(1)公开和透明,双方都敢于直接诚实地面对对方。(2)关心。双方都知道自己受对方重视。(3)相互依赖(与依赖相反);(4)独立。这使得各方都可以成长和发展各自的独特性、创造力和个性。(5)相互满足需求,使双方的需求都得以满足,但是不以牺牲对方的需求为代价。
(7)[美]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8)[美]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9。
(9)John Henry Cardinal Newman(1907).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London:Longmans,Green,and Co. p. 145.
参考文献:
[1]Clark Kerr(1963) [M],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José Ortega y Gasset,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Howard Lee Nostrand(2009,6th printing) [M],The Mission of the University. New Brunswick: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John Henry Cardinal Newman (1899) [M],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London;New York:Longman,Green.
[4][美]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闫凤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美]托马斯・戈登(Gordon.T.),伯奇(Borch).顶好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M].陈雷,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6][美]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维基百科:https:///wiki/%E5%BE%AE%E4%BF%A1,[2015-12-28].
[8]Curiosity奇智睿思.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中文版[R/OL].[2016-03-25].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术教育;改革;综合素质;研究型
美术教师不仅仅是传授一种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思维和语言,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美、创造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主要培养的是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师资力量。在高专教育中,学校往往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技巧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教学中很难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工作。因此,在高专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一、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知识素养
高师美术教学中由于片面关注了专业技能技巧的训练,导致了美术专业师范生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过窄的结果。这对于今后从事以综合性课程为主的美术基础教育工作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高校教育中要运用选修课、必修课、实践课等多元的方式,将美术教育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和学生综合性知识素养的学习有机地统一、综合实施,才能达到培养较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要求。
美术以它特有的方式把握现实,反映社会生活。在高师教育中培养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应注重以下几点:1.美术基本功的训练。包括造型能力的训练和色彩学的认识。造型能力是创造美的重要表现,师范生可以通过平面的、立体的等诸种造型方法的训练,提高自身的造型能力,这一点是高校比较重视的技能训练。但色彩学也是不应忽视的,多研究绘画的色彩学,多进行实践配色,掌握色彩的规律及它对心里特征的影响,为美术教育工作和教育创新打下好基础。2.开展美术创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多进行创作,可以克服美术教学中的公式化和概念化,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我们所酷爱的世界,无处不充满着宝藏,是我们取之不竭的创造题材。体验把自然美、社会美创作成艺术形式美之过程,促使师范生获取丰富的艺术创新经验。3.师范生还必须加强艺术设计的学习和运用。21世纪是设计的时代,艺术设计最能体现当代高科技时代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精神。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并与其它学科相交叉的学科,它涉及的领域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因而,他就具有与纯美术不同的特点。艺术设计是通过美的物品、美的环境来美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素质,使人们能从精神上、心理上得到极大的审美享受。在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蕴涵着艺术设计,人们从这里更能够较容易的理解和认识美的存在和美的意义所在,所以,通过艺术设计教育更容易使师范生增强审美的意识,提高审美的能力。那么从教育的角度看,没有艺术设计教育的美术教育,是不完整的。充分认识艺术设计教育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和意义,给予艺术设计教育在美术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和功能,使美术教育更加完善和具有科学性是时代的要求。4.要拓宽美术教育师范生的知识面,仅仅停留在美术方面的研究还是不完善的。还要了解与艺术相关的文化艺术的美学特征。而不同时期美术作品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宗教、民俗等有密切的关系,需要师范生进一步的去探索,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培养师范生的审美素质
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一直存在严重的误区,美术教学往往把培养专业画家的教学方法用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使师范生只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这样培养出的美术教师,即使有较高的绘画技巧,但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懂得如何教孩子的美术教师。新颁布的九年义务制《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社会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具有较高的美术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激发学生美的向往。
审美能力主要有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审美鉴赏力、审美表现力、审美创造力等。而作为审美能力中重要的审美感受力,更需要在职前学习阶段得到关注和熏陶。高校可以多开设一些美术欣赏课,使学生在对绘画的品位、欣赏和反思中提高审美能力,成为一个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人,这样才能在今后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中自如的引导学生捕捉美、感悟美、创造美。
三、培养师范生美术教育研究能力
在学校中美术教育起到传递美术文化,同时又承担着促进受教育者成为社会化的人,成为全面发展的有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教育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教学体系转变到培养懂艺术教育学、心理学的学术研究型美术教师。师范教育阶段要初步掌握必备的教育科学理论,既要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还要掌握美术学科教育教学理论,这是美术教师理论知识结构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高中 音乐课 课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一、新课程的性质
音乐课在中学的教学工作中,是可以被随意挤占,对于学生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对于老师来说更是没有压力,学生可以随意在课堂上学习别的科目。在这种情形下,教师的价值和作用、能力和水平都很难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教师的关注点倾斜了,学生的注意力偏离了,整个音乐课程的性质就变味了。因此,面对新课程,音乐教师就需要重新的认识和适应。
音乐课程是实现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美育被曲解为政治和道德的附属课程,过分强调音乐的纯艺术性,音乐审美的人文性和艺术性被掩饰,音乐的教育功能也被忽略了。因此,新课程要求将审美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融为一体,如何将素质教育和音乐艺术教育融会贯通,如何将音乐方面的教育和通过音乐教育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每一个音乐教师都要面对的新问题。
音乐教育不是针对个别学生的特长教育,它是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学习的大众化教育。当音乐教师面对几个或几十个的有音乐专长的学生可能会得心应手,但是如果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从中受益,可能会束手无策。这是应试教育所造成的观念上的缺失,是教师在教学能力上的缺陷和教学效果上的遗憾。因此,面对全体学生的音乐教学,必须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音乐学习。
二、课程理念的转变
新课程要求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对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这四个崭新音乐课程理念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要面临的新的问题。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辅智、以美怡情是音乐教育最有效功能。但是在音乐学中如何将这些审美教育的目的,这是每一位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审美价值方面,努力发掘音乐的旋律美、节奏美、声音美、音色美以及音乐内含的构思美、结构美、形式美等。激发感情和抒发感情充分的利用音乐最擅长于抒发感情,最易拨动心弦的艺术特点,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情绪体验中享受和感知美。
营造愉快、快乐和民主的课堂气氛。充分利用音乐声效的想象性、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和音乐活动的游戏性,优化学生的心理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听觉环境、视觉环境、教室环境和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触景生情的教学气氛。同时,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展示教师对音乐的挚爱和对音乐教育敬业的人格魅力,开辟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为学生的积极参与与表演欲望的充分展示提供实践的舞台。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学习音乐知识,享受音乐的兴趣,参与音乐活动。音乐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把音乐教学从单一的传授知识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探究的手段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为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实践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专业基础差别,尊重学生的个好。
采用注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分类提高的教学策略,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并有效地转化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给每一个学生提供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机遇和发展个性的可能与空间,注意倾听学生的感受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体,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知识阅历均不相同,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音乐潜能和发展优势,鼓励学生的自我选择。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重视艺术的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
三、自我角色的转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就意味者人人参与和平等对话,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合作者,教师要平等地参与到学生中,和学生一道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诱导者、各种能力和个性的培养者。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见解,善于诱导学生的思路,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善于营造宽松的活泼的课堂气氛,善于在课堂讨论和争论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必须和学生平起平坐、互教互学,与学生一道共同开发课程,研究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四、知识能力的转变
教师除了课本上和参考书上所提供的知识外,教师的个人知识和师生互动所产生的知识非常的重要,现代的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要具备的能力是教学研究的学术探索能力、教学技能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学反思的全面整合能力。
新课程就要求教师在整体观念、整体素质、整体思维能力方面有新的突破,在知识能力方面要善于把书本的知识,参考书的知识和教师个人的知识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知识探索空间,书本的知识才会被延伸,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会被触发,教师的知识才会被激化。
五、教学方法的转变
教学方法是教师教育理念的体现,是教师职业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表露。教育理念是根本,教师素质是保证,教学艺术是途径。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教师一定要从传统的习惯定势中跳出来,重新认识自己的定位和职责,在从知识讲解转变为帮助、合作,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转为启迪、引导,从依赖课本转为开发课程资源。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的转变,由重教转变为学,由重教学结果向重教学过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