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阅读训练指导方法范文

阅读训练指导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阅读训练指导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阅读训练指导方法

第1篇:阅读训练指导方法范文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六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十一、第十二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每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习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

单元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听说训练一借助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事二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先概括后举例写一个人听广播说感想三懂得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把自己的作文改具体 四分辨文章中的事实与联想确定中心,合理想象,续写文章听录音,发表自己的看法五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写文章要注意用词造句 六提高默读的速度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根据对象说几句毕业赠言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写感谢信

本册教材在阅读训练方面的重点有这样几项:一是继续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第11册已安排过两次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一次是理解什么是课文的中心思想,一次是怎样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本册安排了借助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第一单元)。二是指导读书方法,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训练。本册教材安排了三次: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第二单元),提高默读的速度(第六单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七单元)。这样安排,显示了对指导读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重视。三是有关句子的训练。本册安排了两个训练点:分辨文章中的事实与联想(第四单元),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第五单元)。四是为加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册安排了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指导(第三单元)。

习作训练,本学期安排了2次记事(第一、五单元),3次写人(第二、四、六单元),1次修改作文(第三单元),1次写感谢信(第七单元)。听说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

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146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会读写396个词语,一部分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会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都要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与联想;能提高默读的速度;能选择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读科普文章,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

4、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会修改作文,把自己写得不具体的作文改具体;会异型合理的想象续写作文;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会写感谢信。

5、能听广播说说自己的感想;听录音以后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根据不同对象说说(写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

6、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同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感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感受关心他人、自觉经受锻炼的良好品质;初步培养爱科学的志趣;初步了解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憎恨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

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第2篇:阅读训练指导方法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资讯;粗读法;精读法;研读法;知识体系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预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没有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需要大批能不断更新知识,高效率获取资讯的人才。而绝大部分的学习是通过阅读开始的,高效率获取资讯离不开快速精确的阅读,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一、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时展的需要

21世纪是文献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新知识、新技能层出不穷,我们急需尽快获得各种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而绝大多部分的学习和获取资讯是通过阅读开始的。这就要求对学生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国正在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我们的在校学生能够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那么就将有更多的时间在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从而得到锻炼与发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倡导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3.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成效与学习能力的需要

上课时发现学生读完一段不知主要内容是什么,甚至读完某一句话也不知说的是什么问题。学生在做练习与测试时也不注重读材料,不善于从材料中捕捉有效信息,甚至读不懂题意要求,因而导致所答非所问。只有提高阅读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

二、如何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阅读效率,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阅读能力呢?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1.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时政资料及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实践证明,对有兴趣的材料,阅读时阅读速度快、理解深刻;反之,阅读速度就慢、阅读后印象就浅。因此,根据课文内容,在导读单中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时政资料或鲜活的生活案例,并巧妙地设计一系列与教材知识点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学习《财产留给谁》一课时,在导读单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案例:工程师张某有一儿一女和她的母亲,妻子早逝,还有一个姐姐和他们一起生活。张某因病去世,他的个人财产有图书字画、因一项技术发明而获得的20万元奖金和单位分给他的一套三室一厅的楼房,还有他生前承包的10亩耕地。张某生前立有遗嘱,将图书字画留给他的姐姐,对其他财产未作处理。同时给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结果学生迫不及待地阅读教材,思考探究这些问题,对于一些不能确定的问题,还和其他同学进行探讨,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为了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学生就反复看书,研究教材上的观点,不仅深刻理解了教材上的知识点,还生成了许多新问题,如,张某承包的10亩稻田应怎么处理?张某的家人还能不能继续在单位分给张某的楼房里居住?单位会不会收回房子?对于这些问题,我则建议学生上网查《继承法》的有关内容。从而延伸拓展了知识。

2.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与能力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如朱子读书法、顾颉刚读书法、杂读法、粗读法、精读法、复读法、研读法等,每种阅读方法都有它的独特优势,但没有一种阅读方法是万能的,是孤立存在的,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认为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以下方法与程序进行阅读。

(1)“粗读”一遍。要运用快速阅读法进行“粗读”。阅读时不要出声,要做到“眼脑直映”;不要重复阅读,要集中精力边阅读边思考,边理解。读时要迅速概括每段的中心意思,即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以此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精读”。让学生在第二遍阅读时,在框题、目题前加上“是什么”“为什么”“怎样”等词语提出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专读正文,一段正文连续读几遍,直到读懂这段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或什么问题,并把问题题目标在相关段落的上面。

(3)“研读”。在读懂的基础上,再通读课文,找出问题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写出知识结构图,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再重点看一下课文中的案例、资料及导读单中的资料与问题,运用知识点分析解决课文及导读单中的案例问题,并将自己的新发现、感悟、理解及不懂的内容写在相关内容旁。

3.教师要转变思想,要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机会

事实证明,只要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充分阅读,就能读懂课文,就能概括出主要知识点,并能理解课文内容,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如,一个学生读“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这句话时,不知说的是什么问题。我让他反复读几遍。读了六遍后,他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下面画上了横线,用斜线连上,写上了“重要性”三个字。因此,我们应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和机会。

总之,我们应对学生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以便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效,并为学生日后的高效率获取资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篇:阅读训练指导方法范文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于课文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第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习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本册教材在阅读训练方面的重点有两项:一是了解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安排材料的方法有两大类: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按事物的几个方面。二是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此外,本册教材还安排了句子训练——领会句子含义,以及背诵训练——列提纲背诵课文。习作训练与阅读训练配合紧密,前两次是训练安排材料的方法,重点内容是写好记人的文章。本册教材加强了观察训练,有看图训练,也有实地观察。观察要有顺序、重点,还要抓事物特点。应用文方面练习写复信。听说训练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听后抓主要内容,能分辨话中的正误。讨论问题时发表意见,说时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二、本期教学目标: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高默度速度,在默读中思考。

3、通过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体会观察细致和表达生动,体会用词的准确,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4、通过课文的学习,体验、感受文章描绘的场景、形象、意境、故事,并在阅读、感受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5、在口语交际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常设特定的情境,在双向互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6、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打开思路,选择恰当的内容,讲评中通过激励点评,并本_资_料_来_源_于_贵_州_学_习_网 gzu521.com且姜连比辐射到阅读课中,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7、综合实践中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的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本班学情分析:

五年级一班学生智力一般,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由于课外阅读量少,在阅读理解能力上有所欠缺,习作能够真实的、经常性的记录生活中的小事,但对于特定情境下、需要一定的背景资料和广发的生活积累的时候,不能更好的发挥。本学期,需要继续加大课外积累和课外阅读

课时安排

第七单元 13-14周 第八单元 15-16周 总复习 17-19周

四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要求。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第4篇:阅读训练指导方法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的主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这个理念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阅读教学活动实质是师、生和文本三者间的对话。教师负责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积累语言并形成好的语感,最后达到独立阅读的目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组织、学生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学生、文本是相互依存、制约并不可分割的关系。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阅读教学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成为课堂阅读的主人。为此,教师需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其次,要主动适应学生,不能强迫学生跟上自己的教学节奏,而是应该了解学生的知识量和阅读能力,使开展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再次,建立平等民主、合作互助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教师指导学生学,学生要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再者,要关注学生阅读教学中的个性需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语文阅读提出的合理要求,鼓励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特长,积极进行自我发展。最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还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使他们参与阅读教学,然后再指导他们运用阅读方法,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阅读,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

二、阅读习惯和方法

小学开展阅读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关键是独立,这里的独立不是指学生无师自通,而教师讲、学生学的方法也是行不通的,唯有训练,才能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训练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自主阅读的主体性,阅读训练中,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要想改进阅读教学方法和提升阅读质量,训练是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在课文理解过程中加入阅读方法的教学,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并在一次又一次的阅读实践中,领悟阅读方法的精髓,通过反复训练和运用,最后内化成自身的阅读能力。

三、提高阅读的能力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程教学,重点是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的能力。由此可,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是多维的,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一)探究性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活动的开展,不应该被课堂和课文制约,教师的任务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他们阅读的自主性,引导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通过课外大量的阅读训练,培养阅读能力。目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小学语文阅读开辟了更多的途径,学生在课外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探究性阅读。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扩宽了小学生语文阅读的范围。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化阅读的作用,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指导学生利用信息平台开展探究性阅读活动,从而提升独立阅读能力。

(二)引导课文理解

理解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在《沉香救母》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沉香为什么救母,在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对整个课文内容就有了大致了解,阅读起来就变得轻松,阅读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课外阅读指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的文章不应该局限于教材,课外阅读也十分重要。教师引导好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素质。小学高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制力,在课外阅读上只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督促就能完成。首先,课堂上要进行阅读方法教学;其次,教师要给出课外阅读参考书目;最后是开展阅读实践活动,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阅读教学结构

阅读教学结构的优化,目的是保证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思考和探索,学会自主进行课文理解。阅读教学结构要在继承上进行创新,构建的阅读教学结构,要能够促进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

小学语文阅读课程教学,首先要明确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其次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最后还需要利用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升小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译浠.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8).

第5篇:阅读训练指导方法范文

一、创境激情,培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体裁多样,内容非常丰富。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核心,从课文内容入手,通过各种途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设备,创设与教材有关的具体生动的情境,灵活设计教学过程,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情感,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童话故事,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或朗读、或表演,寓教学于活动中,学生很容易进入教学情境。这样,避免了教师一味地静态地讲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或动眼观察等主体性活动中学习课文,效率更高。教师要把握好阅读的激趣点,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真正领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阅读的愿望更强烈。

二、指导质疑,引导探究,增强学生参与阅读的能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质疑探究活动,将他们置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这一阅读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地位,让他们体验独立自主阅读的学习经历,积极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自己质疑问难,并通过积极思考,讨论争辩,达到释疑。这是比教师直接回答要高明得多的举措,不仅克服学生的被动情绪,使课堂气氛活跃,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还能使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得到增减和提高。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能敏捷地作出恰当的处理,从而提高他们设疑、质疑的能力。因读书而马虎而产生的疑问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去释疑;游离于学习任务以外的疑问,要适当冷处理;经过自己学习,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疑问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具有导向性的疑问要表扬提问的学生,并组织讨论、研究。提出问题了,就要训练学生自主地探究,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具体的内容和问题的难度,探究可以是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在这个积极交往、主体参与的过程中,学生活动的空间增大了,思考的时间充分了,表述的机会增多了。他们的想象力、语言的感受力和概括力、口头表达的能力、在阅读中捕捉、分析、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都得到训练。当问题解决了,他们会有眼前豁然开朗之感,获得成功的喜悦,学习更有劲头。探究的过程就是训练的过程,一切训练都是从学生这个主体出发,又落实到了学生身上的活动。

三、指导阅读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独立性

学会学习是主体性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加强学习指导目的是想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科学性,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等方法给学生提供具体帮助,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把阅读的方法内化为能力,并要做到能迁移运用,独立阅读。阅读方法的指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使学生愿意阅读、乐于阅读、会阅读、善于阅读。教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效率,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最终视阅读为精神需求,体现出较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阅读方法的指导应以有机渗透为基本原则,即把有关的阅读方法渗透在阅读的训练过程之中。以理解词语为例:要使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单靠教师的讲解是无济于事的。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辨析同义词等理解词语的方法,并让他们动手实践,反复训练,这种方法就会形成他们理解词语、独立阅读的能力。遇到了生词,即便是没有教师的讲解,学生一样能运用所学方法自己解决问题。阅读方法的指导方式有教师直接介绍学法、教法的渗透转化、多次学习后的归纳、寻求到答案后的追溯等途径。教师根据本册训练重点和具体课文设计相应的操作程序,让学生一步一步进行学习,逐渐达到用不着教。指导自学是进行学习指导的基础与前提。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自学的条件,保证自学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训练,注重合作,并加强反馈与校正,这都是主体性教学不可忽视的。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本质意义不在于让学生了解和记住一些阅读方法,而在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阅读方法的有关知识变成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般需要领悟尝试运用总结反复实践这样一个转化和迁移的过程。因此,教师“教”和学生“学”都不能操之过急,浅尝辄止。

四、创造条件,正确评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6篇:阅读训练指导方法范文

一、创设读书情境,营造阅读氛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不竭动力,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使学生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充分调动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阅读训练模式,创设相关的读书情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例如:对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中《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出一幅地图,然后让学生在阅读时在地图上找出潜艇行驶的航程,拉近小说与现实的距离,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小说的认识。除此之外,在学生阅读到作者描写海底美景的段落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海底世界的相关视频,使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了解小说中的海底景色:各种各样的软体动物、形形的海藻植物、色彩斑斓的海鱼等,引导学生感受凡尔纳笔下海底世界的精彩和奇妙,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阅读乐趣,可以开拓眼界,获取更多的知识,自然也就能提高了阅读兴趣。

二、选好阅读内容,培养阅读习惯

选择阅读内容是进行阅读教学的关键一步,有价值有意义的文章可以感染学生的阅读情绪,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推荐几种适合学生的经典书籍或刊物,如:《鲁迅作品精选》、《普希金诗选》、四大名著等,在这些经典的文章中,丰富学生知识,发散学生思维,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与所教课文相关的阅读内容,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教学《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王维的《桃源行》、韩愈的《桃源图》、江盈科在《秦人洞说》等,引发学生讨论关于陶渊明笔下桃源是否真实存在这一话题。通过这样的方法,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注重方法指导,把握阅读技巧

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阅读量的要求,反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致使教师在阅读训练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快速地理解所读课文,而在自主阅读时却不能正确掌握。为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例如:进行第一次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如:在阅读《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故事性强、篇幅较长的书籍时,我们可以使用浏览性阅读法;在阅读《从军行》、《水调歌头》等适合积累背诵的文章时,我们可以使用吸收性阅读法;在阅读《背影》、《朝花夕拾》等感情细腻语言优美的文章时,我们可以使用细品型阅读法等。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勤于做阅读笔记的良好习惯,以此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为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阅读方法的指导,可以有效地节约学生的阅读时间和精力,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组织课外活动,引导自主阅读

第7篇:阅读训练指导方法范文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促进教师、学生、课本之间的交流。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阅读教学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高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主能力,教师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首先,教师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空间;其次,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观念,分析学生的知识以及能力、学习的心理状态,满足学生的需求;再次,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学生也应该尊重教师,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辅导,学生要配合教师;第四,还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爱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发展自己;最后,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逐渐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二、加强阅读训练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就要强化阅读训练。阅读训练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有意识地将相应的阅读方法渗透到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进行诸多的阅读实践,逐步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审美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以及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探究性阅读

教师应该展开各种阅读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促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探究式阅读。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探究性阅读,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技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强化课外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优秀的古诗文大约50篇。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够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强化课外阅读。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不过也需要教师的指导、督促。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进行阅读训练,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并推荐优秀的适当的课外读物给学生,做好书刊导读,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促使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读书、思考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虽说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教师还要多指导学生,使他们掌握更多有效的阅读方法。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阅读资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结语

第8篇:阅读训练指导方法范文

一、阅读方式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方式有许多,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消遣性阅读。刚入学的孩子不认识汉字,阅读就需要家长帮助完成。这样的阅读,其主要目的是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孩子掌握一些字、词。教师可以指导、帮助家长选择一些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的篇目,经常为孩子范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要利用课内、课外的有利时机,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及收获,讲述名人、伟人读书成就的事例,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内驱力,激起对阅读的追求与渴望。

2.积累性阅读。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识字量增加了,阅读的内容越来越多了,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孩子们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积累。古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会了积累,自然就会写文章。积累要随着年级有计划地进行:低年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课文中字、词的积累;中、高年级学生要注重课文中精彩片段词汇、名言警句的积累,甚至摘录、笔记,或对重点、难点进行批注,对于经典文学中的经典部分进行背诵,丰富积累词汇,为写作奠定基础。

积累要随着年级的升高有计划地进行。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文章中精彩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还应让学生背诵经典的文章进行积累。

3.研究性阅读。这是语文课中的阅读分析,通过教师的讲解,自身的感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思路,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引导、指导、辅导、诱导、疏导的作用,适时点拨与小结评价。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现有水平,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包括教师的范读、多媒体的播放,学生之间的赛读等方法,加强学生研究性阅读的训练,从而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技巧与方法。同时指导学生学以致用,进行课外阅读,加强阅读的训练与词汇的积累。

二、写作训练

阅读是为写作服务的,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让学生试着进行作文训练。写作的训练我认为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1.练笔性写作。在一定程度上,阅读是理论在写作上的耕耘,平常的练笔是实际上的努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练笔也是强化的过程。练笔的内容可以是很广泛的,写日记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平时要求学生随身携带一个日记本或记录卡片,把自己的突发奇想或阅读中随时随地产生的灵感记录下来,以积累写作素材。如著名小说家纳博科夫就随身带满了日记卡片,随时把自己的写作灵感记下了,终于完成了《洛丽塔》这部名著。日记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只要是真实感受,或对文章中事件、人物所产生的灵感,或他人谈话中一句精彩的话语,或对一段散文诗及一句歌词的领悟,就可以记录下来,成为写作素材,在练笔中也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写作手法。

2.仿写训练。通过阅读,可以接触很多名家的作品,了解到别人的作品文字是怎样运用的。长期阅读,文字运用也带上他们的影子。起初模仿名家,并不是说要与他们写得一模一样,主要是模仿他们的写作手法,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别样的写作手法,把模仿与自己的方法结合起来,并持之以恒,强化练习,久而久之,便有了自己的写作风格与特点。如在学习《高大的皂荚树》一文后,我要求学生按照《高大的皂荚树》一文的写作结构、思路,自己构思,并仿写《校园的梧桐树》,先写它的生长位置,它的枝、叶的特点,梧桐树四季生长特点与给人带来的方便。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我领着学生阅读本文后,也让学生分析了本文的写作方法,并让学生根据本文仿写了《家乡的二龙山》。孩子们通过仿写,把家乡的二龙山描写得淋漓尽致。

第9篇:阅读训练指导方法范文

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中很多的语法以及字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是有很大区别的,学生初学会感到比较困难。由于学不懂,自然地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果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能利用各种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课文有了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对以后的深入学习是大有好处的。讲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不妨播放腾格尔的现代版搞笑歌曲《桃花源》,也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该文的兴趣。学习《夸父逐日》时,不妨播放动画片,或者介绍《格列佛游记》中巨人国的奇闻奇事。

教学中应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文言文学习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常见的通假字:"说"通"悦","不"通"否","曷"通"何","见"通"现","识"通"志","有"通"又"等。文言虚词的用法等。例如"之"的几种用法,可作代词,可作动词,可作助词等。掌握了规律,也就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侧重于学法的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会学、善学。

温故而知新。学生自主阅读前,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让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归类,然后运用知识的规律去指导学习新的知识。

注重诵读。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经常采用的训练方式。因此,在学生自主阅读后应指导学生反复地诵读课文,培养语感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