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了解生态学研究方法及其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以生为本 城市生态学 教学实践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机构,教学是大学的中心工作。对学生负责,是大学的主要使命,而且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为此,大学教学过程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从以教师、课堂为中心向以学生、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转变,大学生对课堂教学及教学改革的感受和评价日益受到重视。如何让学生参与教学改革[1],突出“以生为本”的主体意识尤为重要。本文以《城市生态学》课程为例,反映“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一、城市生态学课程特点
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的一门学科[2]。由于城市生态学涉及的学科面很广,不仅涉及生态学、气候学、环境学等自然学科,而且涉及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经济学等诸多工程和人文学科,这就决定城市生态学这门课程具有很大的拓展性[3]。为了把握城市生态学课程在我国高校的开设情况,我们采取了网上检索及调查的方法。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城市生态学的教学显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1.课程称谓的多样性。
生态是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汇。“生态环境”一词,属于地道的“中国制造”(国外没有该词),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我国没有严格区分“环境”与“生态”两个名词的涵义,结果导致“生态环境”这一汉语名词成为我国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术语之一,尽管也是较有争议的术语之一[4]。基于这一事实,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开设的城市生态学课程的称谓较多。例如,海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河南理工大学开设的《城市生态学》,广州大学开设的《城市生态》,仲凯农业工程学院开设的《城市环境生态学》,淮阴工学院开设的《城市环境与生态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开设的《城市生态环境学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尽管课程名称不统一,但授课的核心内容相同。
2.开设专业的多样性。
城市生态学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芝加哥学派兴起的一门以人类活动为中心、以人类栖息地为对象,研究城市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与周围环境关系的一门系统科学。城市生态学研究内容和成果涉及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已经成为热点学科之一。目前,我国高校多个专业开设了城市生态学课程,主要集中在园林、城市规划、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工程及建筑六大专业。例如,海南大学和河南科技学院的园林专业,仲凯农业工程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大学和苏州科技学院的城市规划专业,华中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的地理学专业,南京农业大学的生态学专业,河南理工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淮阴工学院的建筑专业,均开设了城市生态学课程。由此可见,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得到了高校多个专业的关注,并列入多个专业的本科课程体系。
3.课程性质与学时的多样性。
由于每个高校的专业定位不同,不同高校对城市生态学的课程性质及学时作出了不同的规定。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将其作为生态学的专业核心课程,54学时,外加3天的野外实习;海南大学将其作为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50课时;广州大学将其作为地理学的专业选修课,36课时;河南理工大学将其作为环境工程专业和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分别为32课时;仲凯农业工程学院将其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选修课,18课时;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作为公共选修课,36课时。由此可见,城市生态学课程的性质与学时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二、城市生态学教学实践
1.突出“以生为本”理念,优化教学内容。
“以生为本”就是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以学生的成才、全面发展为根本[5]。林崇德教授指出,“教师的教,为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学,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认识世界,发展自己,所以,教师的教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教师的作用及其发挥的程度,必然要以学生的原有水平为基础”[6]。由于城市生态学涉及学科较多,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知识储备情况不同,培养目标也有所差异,为此,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力求反映国际上最新的发展动态,扩展学生的视野。城市生态学是我校环境工程和城市规划两个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然而,两个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比较而言,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已先修环境科学基础、环境生态学等课程,对城市中的环境问题能够准确把握,但是,缺乏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格局演变的认识;而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能把握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格局的演化,但是缺乏环境科学及生态学知识,需要强化环境科学及生态学的基础知识。针对这种情况,为突出“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实现人才培养目的,在教学内容上我们有所侧重。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重点讲授城市居民变动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物质和能量代谢功能及其与城市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对城市规划专业学生,重点讲授城市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及调控机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两个专业的学生都能了解并掌握有关城市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懂得如何用系统思维方式、整体和综合的观点去研究和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2.结合典型案例,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1)通过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用“生态学眼睛”观察城市的习惯。
城市化道路像一把双刃剑,既促进人类社会的繁荣进步,又给城市环境本身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让同学主动认识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而不是教师去讲授,就显得十分必要。首先,请来自不同城市的学生谈谈自己对已居住多年的城市印象,分析城市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原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我们将课堂搬出教室,把学生带到焦作缝山针公园进行实地考察,以此加深学生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认识。
站在缝山针公园的山顶,焦作市全貌尽收眼底,由此学生对焦作市的城市布局、主要大气污染源(烟囱)的位置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通过对天气状况的观察可以对焦作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由此请学生分析焦作市大气环境中颗粒物污染严重的原因。此外,通过焦作市缝山针公园的考察,学生了解了缝山针公园的历史背景:由于石灰岩的矿山开采,造成山体破坏,水土流失,景观受损。为停止生态破坏,焦作市在此树立一个高20米、直径0.80米、重达20吨的巨型外科手术针,预示着将受损的山体缝合,告诫后人要珍惜地球环境,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生态破坏为代价。如今,缝山针公园不仅是一个供焦作市民登山锻炼、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教育基地。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养成用“生态学眼睛”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
(2)通过典型案例,锻造学生用“生态学头脑”思考问题的能力。
典型案例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在教学中,以北京市沙尘暴治理作为典型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城市生态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仅局限于城市范围,三北防护林工程对减轻沙尘对北京市的袭扰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由于城市生态问题涉及面较多,对城市生态治理也存在一个认知的过程。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人们开始认识到单纯造林挡不住尘暴,用树木去阻挡土地荒漠化的效果,远不如用草在源头“捂”土壤明显;再者,在北京这样的半湿润环境地区,造什么林最适合,传统的浅根系杨林是否适合现代地下水埋藏深度较大的环境?将这些问题提出来,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工程理念和考虑问题的全局意识,锻造学生“生态学头脑”。
3.创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平等交流氛围。
欧内斯特・博耶博士指出:“教学是教育和塑造未来的学者,优秀教师能营造一个氛围,激励主动而非被动式的学习,鼓励学生成为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者。”[7]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主要起引导作用,学生的学应该占有主导地位。站在课堂上的教师,犹如舞台上的演员。演员要用精美的台词、优雅的舞姿、柔美的声音吸引观众;老师则要用广博的学识、活跃的思想、诙谐的语言来赢得学生。同时,驾驭课堂的教师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听课反应,适时转变教学方式,做到随机应变。例如,在国庆60周年前的一次课堂上(晚上),学生被窗外耀眼的烟花所吸引,希望能够暂停课堂教学,仔细品味这难得的庆祝建国60周年的烟花盛宴。为了满足学生的心愿,我停止了课堂教学,让学生细细观察烟火状况。欣赏烟花之后,我让学生针对烟花燃放的环境问题展开谈论:烟花中不同颜色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现代的烟花没有刺鼻的火药味?今天观察到的烟花与过去相比,对环境的影响有什么不同?且在之后的第二次课堂中,我还播放从在网上收集的有关焦作市庆祝建国60周年的烟花照片,并公布其它城市国庆60周年烟花庆典活动的花费。由此,让学生对该活动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和思考。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结语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和源泉。教学过程的焦点,要由“教”转移到“学”。针对城市生态学课程特点,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用“生态学眼睛”观察问题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用“生态学大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活”教能够促使学生“活”学“活”用。
参考文献:
[1]吴支奎.学生课程参与: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J].教育科学,2009,(2):30-33.
[2]宋永昌,由文辉,王详荣.城市生态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3.
[3]楚光明,宋于洋,王炳举,王雪莲,江萍.案例教学模式在城市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23):208-209.
[4]王孟本.“生态环境”概念的起源与内涵[J].生态学报,2003,(9):1910-1914.
[5]谢树浩.“以生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高教探索,2009,(3):133-134.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生态文化;自然
一、生态人类学的定义以及历史与现状
生态人类学属于人类学门类,是在文化生态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人类学以人类的适应――主要是文化适应,也包括生理适应为研究对象,借鉴应用生态系统的概念,在系统的结构和运动中具体考察各种文化、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以发掘和整理作为人类适应的知识和行为体系,从而最大限度的进行生态学角度的文化及其演化的阐释。
生态人类学是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人文地理学、医学、遗传学等学科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但是它所关注的最主要是人类机体和生理的适应和进化以及当代的环境问题。其具体的研究领域包括人口、遗传、体质、营养、疾病、生计、资源利用、社会发展等与环境和文化的相互关系。
(一)国外文化生态理论的回顾
在18、19世纪,早期的“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孟德斯鸠,英国的巴克尔和德国的F.拉塞尔。环境决定论是指:地理环境是唯一因素解释社会文化差异的认识论。在拉塞尔之后,20世纪前期,美国人类学者以博厄斯、威斯勒、克鲁伯为代表的学者开展了对文化要素分布和传播问题的研究,以探讨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人类学的生态研究,即从人类地理的模式跨越到生态学的视野,斯图尔德应该是开创者和奠基者。他的贡献就在于他明确的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的某些文化总是因自然环境的差异而差异,并且表现出密切的对应关系?斯图尔德回答说:以生计为中心文化的多样性,其实就是人类适应多样化的自然环境的结果。到了20世纪中期,与人类学有密切关系的生态学取向研究不断涌现,并产生了若干既相互联系,又有不同学识背景的边缘学科,如生态人类学、人类生态学、民族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等,使这一学科领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二)国内研究概况
在我国,人类学、民族学和人文地理学都是20世纪早期从西方引入的学科。20世纪50年代以前,国内的学者们对于人文地理和民族地理的研究都很少。50年代以后,由于某些政治因素,人文地理和民族学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学科而成为。直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人类学领域的生态研究才随之进入了一个活跃的时期。先是在等杂志陆续刊登了有关文化生态学、人类生态学、民族生态学的翻译和文章。此后,在老一辈民族学家、人类学家所编写的民族学和人类学通论、概论中都有文化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的专章专节的介绍。
二、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方法
生态人类学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史的开拓是分不开的。生态环境史,顾名思义,是研究生态环境变化的学问。而人类学研究人类文化,既研究共时性的文化形态,同时也研究历史性的文化变迁。日本学者秋道智弥总结的生态环境史的基本研究思路是从变迁、外部影响、文化建构、环境适应四个方面进行的。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具体方法:
1.田野调查法是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2.以某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的研究方法
3.以植物和农作物为对象的研究方法
4.以传统农业变迁和土地利用变迁为对象的研究方法
5.以特殊自然条件或以特殊地方疾病为对象的研究方法
三、刀耕火种研究的背景、理论和方法
当我们提到刀耕火种的时候,很多人会认为刀耕火种就是“砍到烧光”,其实不然。首先,它有一套严格的轮歇制度,使利用与保护相结合,以保证森林资源不受破坏,从而达到持续利用的目的;其次,它有各种土地分类的知识和相应的各种耕作技术,既能够因地制宜,又能够有效保护耕地;再次,它有十分丰富的栽培作物品种和相应的栽培经验和技术,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最后,休闲的养育的森林既是牧场也是狩猎场,还是各种野生有用资源的采集场所,它在整个刀耕火种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仅仅以上四点就不难看出,传统的山地民族的刀耕火种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生态体系。
(一)刀耕火种研究的背景
刀耕火种在寒带和温带已经十分罕见,而在亚热带,尤其是在热带部分地区,却仍然比较流行。中国是世界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作为森林农业形成的刀耕火种,在我国产生的历史极为悠久。然而,迄今为止这一领域的调查研究还比较薄弱,云南目前是中国尚保留刀耕火种较多的地区,所以学者对于云南刀耕火种的调查成果也颇为丰富一些。迄今为止,关于中国刀耕火种的调查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古代到20世纪40年代末可以作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的情况,其实还谈不上什么研究,仅仅是散见于历史文献的零星记载。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可以作为中国刀耕火种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成绩,主要是田野调查工作。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刀耕火种的调查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刀耕火种农业受到空前的重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事农业史范畴的研究,另一个是生态环境角度的探讨。举个例子,在解放初期,西双版纳森林覆盖率是%66.7,山川秀丽,四季常绿,45万亩水稻田靠绿色水库涵养水土。但是1985年后大量毁林开荒,20年来森林覆盖率下降到%33.9,森林减少600多万亩,其中毁林开荒占了一半。
(二)刀耕火种的研究理论――从生态人类学的视野
所谓生态人类学,简而言之,就是探讨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人类对于自然的适应、保护和利用,是这种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并根据规律开发和改造自然,从而求得生存和发展,但人类在自然面前,很大程度上,人类还受制于自然的规定和约束。
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考察。一个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人类生态系统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人类的任何食物生产方式或生计方式都不是简单的向大自然索取,而是文化的行为,因此刀耕火种也应该是一种文化,是森林民族创造的独特的森林农耕文化。
(三)刀耕火种的调查研究方法
1.如前所述,刀耕火种是山地森林民族的生计,是他们对于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适应方式,简单的说就是他们的生产行为。因此,研究刀耕火种就必须以山地民族为中心,即必须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不应该像很多自然科学者那样,见物见事不见人,一味的去考察刀耕火种对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那样的研究成果,显然是不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结果的。另一方面,以人为中心考察刀耕火种,又必须重视人类的社会文化属性,将其摆在重要的位置。社会文化是联系人与自然、人与森林的纽带,刀耕火种所反映的人与自然、人与森林的关系,其实是通过社会文化来表现的。因此,研究刀耕火种不仅必须以人为中心,还应该仅仅抓住社会文化这个关键。
2.研究刀耕火种必须以刀耕火种民族及其社会文化为基本的着眼点,而前人又没有留下多少系统的文献资料,所以,除了进行田野调查之外,是没有其他路径可走的。
3.研究刀耕火种这样的课题,定点研究是基础。通过对一个地点一个民族的考察,大体上可以了解刀耕火种的一些基本文化特质。再者,想要充分了解刀耕火种文化类型的多样性,就必须在定点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多地区、多民族的比较调查研究,从而在整体上把握刀耕火种及其演变的规律。(作者单位:大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尹绍亭著:《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 尹绍亭.远去的山火: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3] 李博主编:《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 孙振玉主编:《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论文关键词:信息生态学;网络教育;资源库
论文摘要:信息生态学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门新兴学科,为当今信息时代中产生的新问题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该文介绍了信息生态学产生的背景与基本概念,提出了信息生态学对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指导意义。
一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学校围墙的樊篱,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资源库的建设始终是网络教育能够得以实施的基础,也是提高网络教育效率的核心因素,而资源库的建设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如财政、技术、人文因素等,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问题,如资源缺乏,质量不高;重复率高,利用率低;分布不均衡等等[1],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就会影响网络教育的质量。信息生态学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研究人-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它的理论对于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 信息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信息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生态学进行了界定:“信息生态”本身是一个比喻式的概念,它产生于社会学,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Bonnie Nardi 和 Vicki O’Day在著作《Information ecologies:using technology with heart 》中首先提出:信息生态是由特定的环境中的人,实践,价值与技术共同组成的和谐系统,信息生态系统最核心的要素是人,强调的是在技术下支持的人的活动,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技术为本[2]。20世纪90年代,张新时院士在国内较早提出了信息生态学的概念,不过,其研究主要局限于生态学领域,以自然生态系统而非信息为研究对象, 强调运用信息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建模并加以分析;1995年,陈曙在《信息生态的失衡与平衡》一文中,对信息生态系统的失衡问题进行了探讨,这是国内首篇研究信息生态学问题的文章[3];此外,还有许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生态学进行了界定,使信息生态学在国内得到很大的发展。笔者认为信息生态学就是研究人-信息-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该学科的研究内容是三者组成的信息生态系统,目的是在该系统核心价值的指导下,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认识信息生态系统的产生,发展,演化;用生态学的方法解决信息生态系统中产生的问题;用生态学的思想来优化信息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使其产生更大的效率。
作为信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即信息生态系统,它有如下五个特点:系统性,指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各个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强大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性;多样性,是说信息生态系统中有不同类型的要素;协同演化性,指信息生态系统不断变化和发展;关键性“物种”,指某些因素会对信息生态系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地域性,指信息生态系统总是处于一定的空间中,并且有一定的针对性[4]。比如学校就是一个信息生态系统:它由教务处,财务处,招生就业处,图书馆等机构组成,它的核心价值是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价值的引导下,校长、教师、教学行政人员、教学辅助人员组成一个有机系统共同为学生服务,并且学校还会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等等,以及利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实现校园网和图书馆以及学校网络办公环境的构建,而全体老师都在学校这一综合的大环境中进行着分工不同,但目的相同的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信息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有区别的: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自发的,是无组织的;而信息生态系统是人为的,是人主动构建的,它包括经济、人文、技术三大支柱。经济是基础,技术是保证,人文是引导。没有经济基础,就不会有系统产生的物质条件;没有技术的保证,系统不会顺利的构建;而没有政策法律的引导,系统就会杂乱无章。正是有这三种因素的支撑,信息生态系统才得以产生、发展、以及演化。
三 信息生态学对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指导意义
网络教育资源库是一个包含人、信息、环境三要素的信息生态系统。其中人的因素主要指一线教师、技术人员、资源使用者等;信息因素主要指各种类型的多媒体资源及其使用说明、有关通知等;环境因素是指国家以及学校的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等等。所以,作为一门以研究信息生态系统为对象的学科,信息生态学必然对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注重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整体性,树立科学的系统观
信息生态学以信息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5],而信息生态系统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内各个因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建设资源库要对学生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要确定资源库采用什么样的组织结构;要选择针对不同的内容开发什么样的资源类型;要选择采用什么开发工具和开发技术;要注重与开发人员与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等等。在资源库的开发过程中,必须注意各个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注意资源库的整体性,以系统化的观点统筹兼顾,实现核心价值的最大化。例如对于同一教学内容可以开发出文本资源,也可以开发出视频资源,但是开发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分析哪种类型的资源对学生的学生具有启发性、促进性,能够对学生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 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信息生态学强调在信息生态系统中要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技术为中心,要让技术来服务于人。长期以来,随着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推进,一些学校、组织好大喜功,重技术轻应用。往往是先开发出教学资源,然后让学生去使用、去适应。这种方法没有做到对具体学习者的分析,更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这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要开发出好的学习资源,不仅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而且还要对学生具有启发性,不仅要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还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3 注重资源类型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信息生态系统中包含各种类型的人群,他们有着不同的需求。而资源库面向的更是广大的学生群体。每个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结构变量和知识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开发的资源也要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目前最主要的网络教育资源类型有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等。那么,在资源库中,这些资源都要存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转贴于
4 建立便利的反馈机制,促进资源库的协同演化
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信息生态系统也在不断的演化,它也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资源库的建设也应遵循同样的路线,必须注重反馈机制的建立,确保资源的开发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之间能够顺畅的交流与沟通。网络教育资源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不完善到完善,一直向前演化。在这一演化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始终是一个主导力量。因为通过交流,开发人员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教师的想法,从而可以采用相应的技术开发出更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建立顺畅的反馈通道是实现交流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资源库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动力。
5 应用“优胜劣汰”法则,保持资源库的平衡
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在生物进化和群落演替过程中就包含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信息生态系统也处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变化过程中。信息生态系统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信息垃圾、信息污染、信息安全[6]。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也面对同样的问题:库中的某些信息还有没有用、信息的内容是否科学、信息的存储和传输是不是安全等;如果资源库中的一些信息陈旧了、过时了,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必须及时清理;如果开发的资源有误差,甚至不正确、不科学,一定要予以纠正,甚至清除;或者由于技术的原因,使得资源的存储和传输不安全,容易给网络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那么网络资源就面临着被篡改,被删除的潜在危险,所以必须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以保障资源库的安全。经过这些处理之后,资源库系统会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然后会开始以后的动态平衡的轮回。
6 促进资源库中信息的流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众所周知,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分解者、信息消费者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构成了一个信息生态循环[7]。应该注意,信息也只有在循环中才会产生价值,这是信息特有的一个特点。信息资源的流动影响着资源的价值,流动越快,价值越高;反之,流动越慢,价值越小。因此,在网络教育中,必须加快资源库中学习资源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提高资源流动速度一方面要做好宣传,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来利用资源库;另一方面,还要采用先进的技术作为保障。
四 结束语
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始终是网络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信息生态学给我们处理信息社会产生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对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对提高网络教育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深信,随着对信息生态学研究的深入,网络教育资源库会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建设得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网络教育的明天会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 鲁子荟,纪颖.中小学教育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J].希望月报.2007,(4):3.
[2][4] Bonnie Nardi and Vicki O’Day. Information ecologies: using technology with heart[M].New York: MIT Press.1999.
[3] 周庆山,李瀚瀛等.信息生态学研究的概况与术语界定初探[J].图书与情报.2006,6:24-29.
[5] 张福学.信息生态学的初步研究[J].情报科学. 2002,(1):32-34.
一、围绕专业特点,适当安排教学内容
首先是要从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基础和知识水平,选择适用于本专业的较新的专用教材。当前,有关生态学教材数量繁多,选择适合本专业的课程教材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至关重要;其次还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对所选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主要是删除那些在生产实际当中应用较少、陈旧的知识点,重点讲授实践性、应用性较强,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将来工作岗位有用的知识点,还需要收集相关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有针对性地施教。再次是针对学生来源、去向多样化的特点,可以考虑根据其基础和个人发展取向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来因材施教。同时,可考虑在课程系统讲授的基础上,结合专题分析来进行授课。生态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将生态学课程内容分为基础内容和专题分析两大部分。在教学方法上,除主讲教师外,可请在相应专题领域造诣较深的教师分若干专题以讲座的形式来进行专题授课。在教学内容上,应有意识地在各个部分穿插、加大应用生态学的教学内容。比如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研究、沙坡头防沙体系建设、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等应用生态学的成功范例。介绍这些前沿领域的理论和最新成果,学生在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及时了解和本课程有关的一些前沿发展领域,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应与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保持一致,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吸收先进的生态学科技知识、科研成果和科技领域的前沿内容和理念,扩充到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去,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发现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改革和利用多途径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正确与否事关教学工作的成败和教学效率的高低,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实践证明,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发展,不可能只靠某一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综合、灵活、多变地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生态学领域的研究日新月异,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无法将大量的有关知识传授给学生,需要借助多途径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增加课程教学信息。生态学涉及到很多相互渗透的学科,对主讲教师的知识面要求比大部分课程要高。教师课前必需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来收集相关的教学信息,及时充实地更新教学内容,以弥补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不足。同时指导学生如何搜索相关知识点;为他们提供一些专业性的网站,让他们去学习当前生态学领域所关注的一些最新信息和研究工作等。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灵活开展诸如讨论式、互动式、问题式、启发式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鼓励师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探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具有听觉与视觉两方面的特征,以其直观、信息量大、形式生动活泼等特点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好多媒体会产生较好的课堂效果。比如,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充分表达生态学研究对象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结构和变化规律,使用多媒体手段来讲述上述变化可使学生充分认识生态学有关理论的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比如在生物种群部分时,可穿插播放一些生物科教片,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不同空间尺度上种群的生长及衰退等,同时还可以从网上查阅一些生态学科研成果,为学生提供图片、图像等资料,让学生坐在教室就可以看到生动活泼的自然世界,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加强实践实习教学
实践实习教学是实现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注重实践实习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大学阶段主要是通过实验、实习、参观等手段来进行的。实践实习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通过亲手操作和所见所闻,提高其感性认识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积累必需的实践技术和经验。同时,通过实践实习,还能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品质。生态学是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一门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还需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实践实习教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立足于西北黄土高原,有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义务,学生也应该了解西北地区的植被、气候、生态环境变化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实践实习教学可加深对西北地区生态学知识的把握,将来也可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良性发展做好充足准备。围绕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生态学与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另外两门专业基础课程土壤学、地质地貌学相结合,进行了综合实习的初步摸索。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在暑假前后走出校门,实习路线贯穿黄土高原和秦岭南北,从陕北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到关中的农业区,再到秦岭南坡的森林生态系统、山顶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去实地实习考察。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生物量调查、物种多样性调查等生态学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思维方式,与其他两门课程的综合实习,可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知识的把握能力,为学生将来在交叉学科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可以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提高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工作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最主要的两项工作,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师如果缺乏相关专业的科研背景,很容易落入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难以扩展相关知识背景,也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自身的科研工作对教学也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为教学提供生动的素材。科研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熟悉现代科技发展的水平和趋势,促进知识的更新和积累,并将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融入到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依托教师的科研课题,增加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如根据课题需要,让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或假期跟着老师去实地采样或在实验室从事样品分析等,老师可以适当给学生发放一些科研补助。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非常认真,热情和积极性也很高。这样让学生提前进入科研氛围的熏陶,对于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此外,我们可以根据课程体系理论性强但实验素质欠缺的特点,通过鼓励学生申请和参与大学生科学创新项目等,提高其科研素养。实践表明,科研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知识面,还能满足其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增强其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信心。
五、改进考核方法,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我们主要以考试成绩来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这种方式存在很多的弊端,为很多教师所诟病。因此,生态学课程应实行更加全面的考核方式。同时,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入考核体系,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应考虑实行动态考核机制,动态评价学生在不同方面所表现出来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我们大部分课程的考核方式是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虽然平时成绩的考核灵活多样,但大部分流于形式。我个人认为应适当加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任课老师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合理安排考核。生态学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会对学生很多后续课程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生态学相关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同时全球的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该课程的内容也会得到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的繁多,再加上课程学时的缩减等原因,对于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很大影响。因此,我们应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满足时展的需求;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科学、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保持教与学的高度协调一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关注生态安全的意识,并为其后续课程乃至研究生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目的是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MackenzieA,BallAS,VirdeeSR.Ecology[M].UK:BIOSScientificPublishersLimited,1998.
[2]杨琴军,陈龙清,季华.浅谈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的整合——以园林树木学课程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06,(3):14-17.
[3]邹丽玲,李志宏.关于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90-91.
[4]姜岩,刘群.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学生能力的培养[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4,11(4):61-64.
[5]颜醒华.互动教学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1):21-24.
[6]张桂萍,茹文明,金山,等.生态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教学模式[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2):100-101.
[7]国庆喜,孙龙.多媒体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3,(6):71-72.
[8]王磊,王鹏程,张清德.生态学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9):233-235.
[9]谢皓,潘金豹,张喜春.农学专业生产实习方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2,(1):74-77.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Z109021003)资助
作者简介:张建国(1981-),男,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干旱区生态与环境及生态学教学;马爱生(1963-),女,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资源环境科学实验方法与仪器研发。
关键词:园林植物;城镇绿地;植物群落;群落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city of one of the key contents of landscape, but also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garden plant community and the design of concrete analysis, available for reference to fellow.
Keywords: garden plants; Town green space; Plant community; Community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质量,正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园林绿化工作已成为美化城市,建设城市的主力军,园林绿化施工主要是园林植物的栽植过程。植物材料基本是移植而来的,移植成活率及植物长势是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重要反指标,而植物群落的设计对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探源
自从植物群落性质的个体论观点得到20世纪中叶兴起的植被梯度分析与排序等定量研究结果的支持以来,虽然不能完全解决有关植物群落性质的机体论与个体论之间这2种对立观点的争端,但客观上促使了植物群落的概念被广为应用到人工营建的植被,包括园林绿地等城镇植被,国内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也由此开端。20世纪90年代初,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在我国开始见诸报导,历经10余年酝酿、积累,近年来文献激增,形成城镇园林绿地对象研究的热点主题之一。
2 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讨论
早在国内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开始广泛应用之初,然而时至今日,虽然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已经广泛应用,但是对于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却仍然缺乏进一步的针对性讨论,概念应用的准确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否,完全依赖于个人专业素养,能否对园林学专业知识与群落生态学理论兼收并蓄,找到两者间合适的结合点。因而,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及其应用问题,对园林植物群落的研究、实践,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目前,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广泛应用,仅仅是因为植物群落概念应用抛弃了严格限定的条件,是在城镇园林绿地这一特定对象或风景园林专业这一特定领域中的植物群落概念应用的一种模糊的外延式扩展。概念应用的大体脉络可理解为,植物群落是一定地域内不同植物种的个体聚合,那么园林植物群落,即是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不同植物种的个体聚合。这种简单化的扩展延伸,从目前来说并不存在理论逻辑上的障碍,但是关键在于概念应用的真正意义与实际价值,即是否能真正有效地提高人们对实际对象的理解,是否能切实可行地寻求深化的理论诠释,是否能推进实践技术的实质性进步。
笔者以为,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可以界定为:一定地域范围的园林绿地空间内,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态学意义、满足特定视角的群落生态学要求的不同植物种个体的聚合。
该表述着重强调,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应用,可以不完全具备或满足自然的植物群落特征,但必须考虑概念应用的实际作用与意义,因此要求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态学意义或者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态学视角。这样在概念应用之初,会首先探询概念应用的前提与目标,从而减少概念应用的随意性,保持概念应用的科学严谨。
3 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的问题分析
目前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主要存在2个显著问题,一个是理论概念如何落实到具体群落的鉴定,另一个是有关群落性质问题的悖论体现。
3.1 园林植物群落的鉴定问题
从理论概念到具体群落的鉴定,是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环节,对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存在重要影响。在自然植被的群落生态学研究中,虽然通过群落鉴定确定研究对象及其方法应用也是一个难点问题,但是由于可以依据自然群落发育过程、空间地带性规律、群落外貌特征,以及地形、地貌、土壤等环境异质性形成的自然边界,使具备一定专业素养与实践经验的研究人员能够较为客观地实施鉴定。而城镇园林绿地群落,人工构建于城市地区强烈干扰或退化的环境,片断化甚至高度破碎化,导致要较清晰地确定研究对象的类型,以及研究对象的边界、结构与外貌特征等内容,都存在很高的难度,这就决定了适于自然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方法,并不能简单应用于园林植物群落这一特定对象,这也是目前园林植物群落研究普遍存在、且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根本问题之一。
3.2 有关群落性质的悖论问题
有关群落性质问题的悖论体现,主要表现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得以扩展应用,源自于群落个体论观点的实证,群落个体论观点本质上为园林植物配置的技术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但在许多的园林植物群落研究或营建实践中,有意、无意间,却更多追求的是机体论观点的内容,即以植物种间关系为核心的群落整体性,并把它作为群落概念在园林应用的根本价值所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悖论现象。有关自然植物群落性质的个体论、机体论这2种对立的观点间,在植物适应环境、植物与环境的整体性关系上并没有大的分歧,根本区别在于如何看待群落内的种间关系。机体论观点强调群落植物种间的整体性联系,事实上的确存在有些种群对群落具有强烈依附性的现象,但是群落种间关联研究也证实了个体论观点,群落内植物种间关系更为普遍的是零相关或弱相关,而且有的相关性更适合从植物共同适应环境的角度加以解释。Tansley(1920)一方面认为机体论观点过于假设性,另一方面又强调植物群落在许多方面是表现为整体性的,应作为整体来研究,这种见解后来发展成为生态系统概念。因此,从自然植被的群落生态学研究发展进程看,似乎可以认为,群落的整体性应更多考虑植物共同适应环境的特征、植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相对于园林植物群落尤其如此,园林植物群落,除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外,同时它还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艺术性,为了保证其功能实现,并不排除必要的维护管理,因此即或是植物与环境关系的整体性,也不一定成为园林植物群落构建的主要目标。设计构建种间关系密切、群落与环境和谐,并且自然性、社会性、艺术性兼具的园林植物群落,很可能只是一种理想,较为现实的是在保证既定设计目标的前提下,协调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群落适应环境的整体性,借此提高自然属性、降低管护成本,或是适宜倡导的发展方向。
上述2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源于对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继承本身,不过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中表现更加突出。问题的解决,既同其概念界定、概念理解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又并不完全在于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该如何定义,而在于适宜的应用视角,以及应用过程中合理的尺度把握。不过保持清晰的概念、明确概念应用的目的,明确概念边界及其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将有助于对问题的重视与解决,从而促进群落生态学理论、方法在园林中的科学理解与适宜应用。
4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方法进展与建议
4.1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方法进展
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得以应用的同时,就提出“设计人工植物群落,提高园林绿地质量”。正式开展了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探索性研究应用,针对湖北省城镇园林绿地建设,提出了知识型、抗逆型、保健型、观赏型、生产型、文化型、防护型7种植物生态群落的类型,强调从功能角度进行植物选择,并提出具体的设计配置。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认为“绿化系统内建立大量开敞绿地的同时,应注意植物群落结构构建的研究,因为在自然界,植物都是以群落状态存在的”;以及借鉴“接近自然的林业”的理论观点,为实现“回归自然”的理想,“还必须有生态学的理论指导,以现存的人工植物群落为基础予以保护、改造和发展”。
综上所述,有关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研究,主要从特定功能目标要求、特定群落结构特征或特定景观美学特征,进行园林植物群落植物选择与配置的研究。历经多年探索与讨论,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构建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得以不断完善,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正确的发展方向,并解决几个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推进技术实践。
4.2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发展建议
4.2.1 明确合理的技术定位
对于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技术体系中要有合理适宜的技术定位。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是以群落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侧重群落结构功能关系进行植物配置的技术方法之一,服务于提升植物造景的目标。汪菊渊先生在为《植物造景》(苏雪痕编著)一书所作的序中,对植物景观、植物造景、园林植物配置等概念性内容都有明确的论述,强调性重复了书中 “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2方面的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这一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指出“掌握自然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育,其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等是搞好植物造景的基础”。讨论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艺术与构建时,介绍了园林植物造景生态设计、区域设计、文化与科学艺术设计、立体设计4大设计艺术,探讨了植物造景中的植物配置、群落构建,较好地体现了对植物造景、植物配置与植物群落构建概念关系的把握。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技术,是园林植物配置技术的基础与内容之一,在此基础上结合园林艺术开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能更好地服务于植物造景的目标。
4.2.2 落实具体的“群落单位”
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的设计思想,对小尺度城镇绿地建设特别是植物景观构建有着重要的价值,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寻求技术实现。前文在讨论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存在的问题时,已经提及鉴定一个园林植物群落的困难程度及其影响,因为我们所面临的实际对象,可能本身就不是一个从群落角度设计的结果。然而,对于新建城镇园林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倒是完全可能根据基质的性质、地形、土壤类型与土壤性质、功能分区、园路等自然与人工设计要素,进行空间单元的区划,落实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群落单位”,真正做到以群落为单位进行植物景观设计,为今后园林植物群落的景观变化、环境效应等方面的动态研究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也是植物群落设计方法不断优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4.2.3细化群落的设计内容
园林植物配置包括2大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重点要求设计说明植物种类选择、配置方式、植物造景的艺术性特点与植物空间的构成等。前苏联的园林植物配置,首先将园林植物按其观赏特性进行分类分级,如将冠型分为椭圆形、卵形、球形、圆锥形、宝塔形、伞形、自然形、垂枝形、匍匐形等多种,绿色的叶子按色度分为青绿、黄绿、灰绿3类,将花形花序分为6类,配置植物时从平面、立体、色彩、树丛疏密度等方面考虑到植物的艺术构图和风格,同时还从林学的角度注意配置的乔、灌木比例,针、阔叶树比例,树木密度和树种比例等,形成园林植物配置理论。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可以考虑以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为主体,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吸纳、融合园林植物配置的技术内容与要求,深化、细化设计内容。目前的植物群落设计,较多是参照植被分类的群丛单位,提出各群落不同层片的优势种,作为群落构建的依据。单就群落物种构成而言,从群落生态学角度,也有深化、细化的余地,如亚优势种、伴生种、随遇种与偶见种的确定与应用,以及群落空间结构基本特点的设计限定等方面的内容。
4.2.4 重视环境背景与环境效应
模拟地带性植被以及近自然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构建技术,为园林植物群落的科学营建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但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际的环境背景。自然植被生态系统的发育演化过程,是植被生物系统与土壤等环境系统的协同进化过程。在强度干扰、甚至高度退化的城市环境中,很难具体判断能与环境协同的植被演化阶段,这就使得“近自然”的植物群落完全有可能没有获得与之匹配适宜的“近自然”环境,群落的自然属性及其稳定性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离预期相差甚远。因此,无论从前文所述群落性质的环境决定机制,还是从植物群落及其环境协同的生态演替原理,都要高度重视环境背景对园林植物群落构建的关键性影响。而日益丰富的有关园林植物群落环境效应的研究,是基于结构功能关系的生态学原理设计构建特定园林植物群落的主要科学依据,也是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构建技术有别于传统园林植物配置方法的一个根本特征。
4.2.5 建立园林植物公共服务平台
合理优化的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必须基于对园林植物的深入了解。在这一方面,目前我国存在2大问题,一是设计人员普遍缺乏较深厚的园林植物专业素养,另外就是相关基础研究明显不足,特别是缺乏有关园林植物生长数据,成为园林植物群落科学设计的关键制约。在美国,基本上每个州都有其绿化树种资源的开放式数据库,包括分类特征描述及其图片、生态习性与分布、开花时间与景观特点等,为科学绿化提供了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值得借鉴。
二、研究的意义 幼儿生态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萌发幼儿的感性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自然观。有位生态家曾经说过,生态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哲学。对幼儿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教育和给予幼儿一个基本的观点——生态学观点。引导幼儿有一种生态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对于他(她)将来走向社会处理更重要更复杂的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对生态环境的科学的宏观认识是有重要意义的。课题《生态环境教育与幼儿和谐发展的研究》,通过让成人与幼儿共同融入自然生态环境,探索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理论建构与有效途径,有助于丰富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理论,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及研究目标指导思想主席曾经说过:“环境保护工作关系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关系子孙后代的生存和繁衍,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理论基础及研究目标1.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理论。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是一本活教材”,热爱大自然是人的天性,人生来就对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大气、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2.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关于“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倡导“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的生活教育理论。3. 布朗芬?勃伦纳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与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理论 儿童生态学将儿童放置于其生存与发展的真实社会环境之中进行研究,认为儿童的行为及其状态与其背景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儿童的发展是“不断成长的有机体与其所处的不断变化着的环境之间的逐步相互适应”。
研究目标:1.促进幼儿园生态环境创设;2. 探索幼儿生态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3.促进并引起社会对生态环境教育的关注,在人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过程中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1.根据相关节日设计生态环境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爱护动植物的行为习惯,学会珍惜、保护身边的自然资源。 2. 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启蒙教育,使幼儿初步了解生态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制约性,了解自然、人与社会三者的平衡性,人类生存对环境的依赖性。 3. 创设美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萌发幼儿热爱、珍重自然的美好情感,让幼儿在和谐的生态环境中获得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4. 设计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教学活动案例。5. 探索家园联系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有效方式。
研究方法
1. 行动研究法:针对参与者的行动开展研究,在研究进行的过程中,及时反思、调整研究的进程,调整教师的指导策略,优化与改良环境,并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时调整活动设计的具体方案,最终实现行动的优化。 2. 个案研究法:对幼儿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进展情况,选取典型个案进行记录和分析,撰写教育案例。3. 经验总结法:根据教师日常工作中开展生态环境的行动,进行经验总结并加以提升,上升到理论。
五、研究过程与成果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结合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开展如下四方面的教育:
1. 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使幼儿懂得,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人们按照自然生态规律,能够调控、改造、优化生态环境,为人类造福;既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又要珍惜、保护自然资源。2. 保护生态平衡的教育。通过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五大领域,运用游戏,操作,观察、感受,借助现代教育媒体,综合主题教育与一日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把生态教育渗透其中。让幼儿了解人类及其他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懂得要保持生物种类与数量的相对稳定;学习防止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的常识、技能。
一是采取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手段,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大学英语;课堂建构
作者简介:李恩光(1978-),男,河南平顶山人,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河南 开封 475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英语教师质量标准构建研究”、2012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就业能力模型的河南省大学英语教学创新与发展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2240045038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229-02
生态学是一种大家认同的思维方式,它把大自然生物及其周围生存环境的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生态学又与相关的教育学理论建立了联系,产生了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为教学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因此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来探讨与教育相关的问题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国内很多学者都从这一视角出发,结合自己的学科领域进行了探讨,如:传统中国画与中国诗词的融合;(毛亦农,2011)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贾立、王岩,2010)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蔡晓丹、崔婷,2011)师生关系探究;(刘常秀、殷亚骏,2011)高校体育文化。(朱学英,2011)
就阅读到的文献来看,鲜有学者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对大学英语的课堂建构进行过研究。基于此,本文拟在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将大学英语教学看做一个互相联系的生态系统,在分析这一系统中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基础上,从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设立动态的分级教学模式以及建构多元的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探讨创新型大学英语课堂的建构问题。
一、现状分析
20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到“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到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仍单纯地以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为目的,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授课方式上,大部分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学模式上,很多高校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而是用统一的模式去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评价方式上,基本上都是采取单纯的终结性评估方法。这一切都无形中把大学英语这一培养外语能力的素质教育转变为简单的技能传授,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生态学及教育生态学
生态学把研究生物体及其周围的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首要任务。而教育生态学,作为一门多学科渗透交叉形成的科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和教育学都密不可分。它从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尤其根据其动态、开放和联系的特征,挖掘教育系统中各个成分和它们周边环境的关系,探究多种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背后的动因和生成机制,比如教育生态位、教育生态平衡、教育生态系统等等,探寻实现最佳教育生态结构的途径和方法。(黄振远,2007)教育生态学把学校的教育活动视为研究的重点,旨在通过分析教育事业发展和各种教育生态环境因素之间动态的、复杂的联系,揭示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生态机制和发展规律,从而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使教育生态环境更加优化的方法和途径。(范国瑞,2000)
三、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化的建构
1.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自主学习模式
生态学具有整体性、联系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因此高校的英语课堂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也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联系的,而不是封闭的、静态的、孤立的。在这样的一个体系中,学生应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可以能动地利用各种条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知识建构的引导者,应充分发挥在教学环境中的组织作用,更多地关注同学们在多方面、全方位的互动,诸如情感、情绪、思维和认知。
(1)把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很多高校,许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都比较差,与用人单位对外语素质的要求相差甚远。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生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养成了重读写、轻听说的习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锻炼听说的语言环境,增加小班教学的听说课程,重点组织学生的口语活动。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具有时代性、学生比较关注的热门话题,以促进学生们想象力和思考力的发挥。而口语活动的形式则可以多种多样,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等,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创造性使用语言的能力。
(2)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听说能力。自主学习理念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中的种种弊端,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落到实处。(李新民,2008)目前,很多英语教材都配有相关的光盘和课件等立体化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和语言实践的条件。英语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无疑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营造学生自主自愿的学习氛围提供了保障。因此,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学习这些基于信息技术开发的学习材料,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及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强调网络学习,加强师生互动。互联网和局域网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借助这些资源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锻炼和展示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接受包括听力练习、语音语调练习和口语练习等多种交互方式学习内容,随时进入到实际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同时师生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BBS等达到实时的互动。并且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软件提供的管理平台对学生的听说自主学习行为进行较为完整的记录,为学生学习提供及时的反馈,也为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和进行教学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4)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发挥学生在英语课外实践中的主体作用。课外实践活动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部分,学生作为这些活动的主体,可以充分发挥其学英语、用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可以在校园里坚持举办英语角,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大学英语演讲比赛、词汇大赛、英语歌曲大赛、经典英文电影配音大赛、英语短剧大赛等等。
2.创建动态、开放的分级教学模式
生态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叫做最适度原则。相应的,教育生态系统中也就存在一个相对应的最适应原则。即在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中,其中的个体对他们周围的生态环境存在着一个适合自己的范围,如果个体是在适合自己的区间内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相反,如果超出了适合自己的范围,就非常不利于自身很好的进步。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每个学生,他们的基础都不同,因此各自的发展区间也就大相径庭。所以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最适合他们的氛围。要做到这一点,教育者就应该因人而异,关注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不同学生发展的选择性。(陈净,2009)
因此,要真正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使不同的学生最大程度的得到发展,就应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大学英语实行动态、开放的分级教学。
(1)建立动态化的分级体系。多方面了解、分析教师和学生的智能状况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因此,分级的标准必须是综合的。学生不能按照单一的成绩分级,而应该尽可能全面地包涵多元智能的考查,诸如学习风格、学习类型和学习目标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考虑到不同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从而保证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找到与自己的发展空间相匹配的学习环境。相应的,分级应该是流动性的:成绩进步大的学生在新的学期可以进到高一级别,而成绩退步的学生则被降到低一级别。这种动态化的做法,一定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设置动态化的课程。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而目前在很多已采取了分级教学的高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之所以仍然不高,在很大程度上与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是分不开的。目前很多高校依然是传统的“一刀切”式的英语课程设置模式,为了真正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应该设置基础类综合课程、语言应用及文化扩展类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打破高校英语课程间传统的界限,从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结合自身不同的特点以及社会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选修不同类型的科目。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根据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学生随时调整课程体系。
(3)设计动态化的教学内容。教材的风格设计和编排理念通常会对学生智能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为了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应避免完全依赖于某一套教材,而应根据多数学生的语言基础、智能状况和培养目标选择不同难度、不同风格的教材。同时,在大学英语动态分级教学课程设计中,教师应根据信息时代的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身的课程特点、学生的自身特色及社会的不同要求,及时补充和调整学生感兴趣的、实用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满足学生对课堂教学不同层次的需求。
3.创建多元的评价体系
生态价值观认为人和自然处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中,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与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同,生态价值观指导下的生态型评价体系,主张对生态体系中学习个体的关注,旨在促进人的整体、和谐发展,而反对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只注重区分优劣的教学评价。
目前很多高校都只看重教学结果而忽略教学过程,把期末考试成绩看做教学的惟一评价手段,这通常会导致教师是为考试而教,学生是为分数而学。在一些实行分级教学的高校中,为了方便起见,出题人经常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同学分别设立考试,最后再乘以一个百分比,或者是对不同级别的学生采用统一的试卷进行考试。这样的评价方式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而生态型教学的评价观则与此不同,其倡导每个人的发展都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过程,所以教育工作者应以此理论为指导,把每个学生的发展都视为一个变化发展的个体,认识到每个学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进步。生态型教学的评价观主张全面和完整的把握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主张标准化和非标准化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评价方式多元化。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统一。形成性评价的形式可以因人而异,比如可以通过听说课上发表个人见解的次数和质量、网上自主学习的记录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价。终结性评估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口语机试。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效结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一个更加客观的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随着高校的扩招,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做到因人而异。一定要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让学生和教师都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把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身评价结合起来。这样从多种视角出发,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共同行使他们的权利,就会做出相对比较公正和公平的评价。采取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他们自身的长处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而且对于促进不同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也大有裨益。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它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认真利用生态学原理来分析教学生态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必须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创建动态的分级教学模式;必须创建多元的评价体系,以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更加客观、真实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善课堂生态功能,优化课堂生态结构,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提升素质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蔡晓丹,崔婷.基于生态学视角的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黑河学刊,2011,(1):140-142.
[2]陈净.基于生态学视角的英语课堂构建[J].教学与管理,2009,
(36):127-128.
[3]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黄远振.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5]贾立,王岩.从图书馆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公共图书馆建设与发展[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0,(12):41-44.
[6]李新民.大学英语网络语境构建的理论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
2008,(1):9-13.
[7]刘常秀,殷亚骏.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148-149.
[8]毛亦农.从生态学角度谈传统中国画与中国诗词的融合[J].云梦学刊,2011,(1):113-115.
启发学生的思维是教师教学启发艺术的主旋律,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核心,问题性教学就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问题性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能反映一般关系特性和方式的、具有概括性特点的问题,设计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并通过调控,使学生原有认识结构与问题情境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出现差距,从而将教学过程置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发展其创造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与发展、发明与创新的逻辑起点和推动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新。实质上创新教育是从培养问题意识为起点的“问题教育”。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一门科学。它的研究范围广、学科间渗透大、应用范围宽,其内容涉及到物理学、化学、数学、哲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进化生物学等多门学科及系统论、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等多种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在生态学教学中开展问题性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十分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问题性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
在生态学教学中构建问题性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的:
1.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
在课前几分钟利用多种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忆旧知,提供提问的知识储备。利用知识性问题对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但可能已经相对模糊知识点来进行提问,例如,“生态学的发展史”这一节的教学中,可以设计“生态学起源于生物学,它与生物学有哪些不同呢”这样一个问题,生物学是高中阶段的课程,大学生对生物学的知识有些记忆,但可能已经不太清晰,通过知识性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们头脑中的相关知识明晰起来,也使整个教学班对探究性问题的解决处于相对统一的起点上。知识性问题是教学过程中解决探究性问题所必备的。
2.利用探究性问题使学生发现认知的差距
基于学生已存在于头脑中的知识,恰如其分地提出探究性问题,这些探究性问题会让学生感到自身知识和问题之间存在差距。从而激发学生利用已知来探索问题所涉及的未知。探究性问题的选择要注意:探究性问题一定要涉及未知的知识内容,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要注意到学生思维的力所能及,同时探究性问题既要顾及学生的思维过程,也要重视思维过程中对知识的把握。
例如,在“生态学的研究对象”这一节的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生态学是一门基础性强、研究范围广、学科间渗透面大、应用范围宽的正在蓬勃发展的前沿学科,那么生态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科学呢?(2)任何一门科学如果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具备自己所独有的研究对象,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又是什么呢?(3)生态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必修课,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学习生态学呢?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使得第一次接触生态学的学生产生了揭示、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而且也让他们清晰地感知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而为教学活动的深入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指导探究、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
通过复习旧知识使学生会感受到新旧知识的矛盾,从而使其原有认知结构出现不平衡现象,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所以应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假设并验证假设。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学生会形成不同的思考方向,为确保教学班整体的思维过程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可以设定一些控制性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相对集中,从而使学生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最终达到掌握知识和锻炼思维的目的。例如,在群落演替这节课中,首先引导学生水生演替系列的演替阶段是受淡水湖泊中湖底的深浅变化的影响,接着可以提出控制性问题,“在自由漂浮植物死亡并大量沉积于湖底导致水深变浅后可能会出现哪一类植物呢”,从而使整个教学班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4.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已有的知识框架体系中,引导思维仅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已有知识(相对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是未知的),但这样的思维活动容易产生思维的定势。因此,在生态学教学过程中亦要提出发挥性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信马由缰,使学生可以自主地从事认识活动和思维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讲授光与生物的关系时,首先向学生详细介绍了光的基本特性,之后,向学生提出发挥性问题,如“光强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会产生哪些影响?生物又是如何适应光照强度”,从而引导学生讨论光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光在生理、形态等各个层次的适应情况,最后由学生归纳知识点。在讨论过程中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自己身边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分析光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
同时,教师应该通过热点性问题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生态学原理解决世界环境问题,例如,“农学家怎样运用生态学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理论建立生态农业,解决粮食问题”;“经济学家怎样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评价和分析大型的经济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宏观的经济价值”;“生态学工作者怎样用生态学原理研究、设计和评价城市规划”等等。这些热点性问题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促使学生接近学科的前沿,并同时介绍一些新知识的获取方法,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所加强。
关键词 环境舞蹈 生态学 创编 探析
中图分类号:J792 文献标识码:A
Environment Dance in Ecology Perspective
AN Jia
(Department of Dance, School of Music,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in the dance ecology theory perspectiv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definition of environmental dance and its own; use body movements for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rchitecture, nature or city spatial perception of creation, presentation of dance works in the form of theater. At the same time to appreciate works with new eyes look at our life and environment, thus a new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tap dance and ecology of cross discipline, and guide people to add resource annotation people use environmental dance environment thought, causes the environment to dance for increasingly broad prospect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dance; ecology; creating; analysis
1 环境舞蹈的概述
环境舞蹈是不以技术完美为前提,不在意人的肢体如何舞动,有借鉴美国先锋派里先进前卫概念,注意的是人类为什么而舞蹈,追求挖掘人类内心世界的意识思维流动,开始以另一种方式探求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舞蹈可以和台下的观众说话,可以自我哼唱,喊叫,追逐,可以任意走动、互相拉扯,甚至更多地互动。
中国现代舞的开放与发展较西方起步较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青弋的《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艺术中讲到中国现代舞的抉择,中国“三地”现代舞走向多元化,领域的拓宽与形式风格的多样化,其中代表性比较强的就是古名伸的接触即兴的舞蹈形式的舞蹈剧场:激发身体更丰富的语言和寻找舞蹈更广大的空间。“即兴”带来最出人预料的结果,也带来舞蹈空间的某种无序状态,冲破风格化的束缚,使空间变得精彩丰富,身体的状态不再固定不变,出现无限的可能性。在中国民间的戏剧实验团体的戏剧实践中,高行健编剧牟森导演的《彼岸》的演出也是一次成功的环境戏剧范例:它是在1993年的六月,在北京电影学院的一间用报纸糊满空间的教室进行的。观众沿墙四周而坐,演员就在语言动作和形体动作的交替中展开演出――在教室的斜角拉起的绳子上爬援。《彼岸》真正创造了某种炽热的氛围,有效地将观众包裹在演出活动中。当演员血红的脸色、暴涨的青筋、淋漓的汗水、隆起的肌肉、粗重的呼吸、喉头的喘息、亢奋的呼叫、弥漫的汗味,就在你眼皮底下呈现时,当你看到一群人在你身边和头顶翻滚扑跌撕扯时,当你被演员用绳子捆绑在椅子上,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身体的自由活动,陷入了由大小绳索编织的巨大网络时,当你被演员拉住一条腿扯住一只手,无意中充当了他们攀缘的平衡支点时,你能不为这活生生的搏斗而不是装摸作样的表演,这充满力度与动感的生命喷发,这狂放的生命激流的流泻,这热血的奔突所震撼吗?这就是环境戏剧强调的共同创造的情景。在创造的情景中,参与者在体验来自他们过去的,当前存在的麻烦之中,它不是模仿也不是心理演剧式的,它远远超越了理性的逻辑为中心的(戏剧文本)运作方法。在这里,戏剧的从文本结构到导演创造再到舞台呈现的环节被取消了通常的秩序,戏剧构成的所有已知秩序已经被不确定的成分所打乱,全部动作都来自参与者的即兴创造,文本不是演出作品的出发点也不是终点,空间被赋予生命,演员不是演员而成为了环境的一部分,然而结果却使戏剧充满不被预知的生命活力。
由此可知,环境舞蹈也是基于即兴的舞蹈表演演化而来的。
综上所述,环境舞蹈是建立在现代舞即兴创编的基础上打破了传统约定俗成的创作原则及欣赏习惯,观众与演员角色可以互换的一种更具风格个性化的新兴舞蹈艺术表演形式。
2 环境舞蹈的表现特点与舞蹈生态环境的联系
2.1 环境舞蹈的特点
2.1.1 观众与演员零距离
传统舞蹈中,观众和演员是有距离的,并且很容易分清楚。而环境舞蹈打破的是惯常的剧场式的交流方式。观众和演员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表演,所以很难分辨出观众和演员。
2.1.2 空间变化更大
人们用改变一个空间来“创造”一个环境。在创作的过程中没有预先设计布景,在到达剧场之后,根据已有的环境,只需要一些事件修改舞蹈部分的顺序和定位以及流动去适应一个新的环境,用这种对空间固定不变的相反一面是“发现空间”,空间的安排是任意可行的,布景是为了理解空间而非掩饰或改变。观众可能突然,未预料地创造出新的空间的可能性。一个空间的特定组成部分是用来探索和使用,而不是掩饰。这都是与传统舞蹈的设计的不同之处。
2.1.3 焦点是灵活的,可变的
环境舞蹈在正统舞蹈的基础上把焦点的相对固定改变成增加多种焦点,或者没有焦点。在多焦点中,一件事以上――相同的事件,或混合的媒体――同时发生分布在整个空间。每一个独立的事件与其他的事件竞相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空间是安排好的,所以没有一个观众能够看到一切,需要走动或重新调整他们的注意力。
2.2 环境舞蹈编创和舞蹈生态环境联系
舞蹈生态环境是与舞蹈发生互相作用、相互影响关系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在环境舞蹈的编创过程中引入国外流行的编舞理念与方法“环境编舞法”,在环境戏剧创始人理查・谢克纳初步了解了环境戏剧创作的理念与方法归纳总结而成的创作模式。提出对“表演空间”的思考,通过对不同环境空间从概念到技术的分析、理解、编创、表演去初步接触环境编舞的理念与方法;学习达到对环境舞蹈从表演方法到编创理念的基本理解,学会在不同的环境空间中进行放松的表演与创作。舞蹈艺术之中存在戏剧的因素,戏剧在舞蹈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因素,下面就是针对环境舞蹈的特点从戏剧中举的一些实例:
(1)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一级导演查明哲导演的法国思想家萨特的《死无葬身之地》,这是一部讲述了二战时期六个男女游击队员在一次战斗失败后被捕,经历了酷刑和生死考验,表现了他们在极端情境中的反应和自由选择。在剧情的进展中,咫尺之间,观众们能够闻到鲜血的腥味,能看到酷刑过程中被施暴者拔下夹在钳子上的手指甲……在被监禁的一群人决定要处决可能经不起拷打的弟弟时,小男孩满场乱跑,跪在观众脚下狂叫“救救我!求求你们不要杀了我!”最后在众目睽睽下抽搐着被掐死。这对应的就是观众与演员的零距离。虽然面对同一戏剧不同的人会有自己不同的反应,观众的审美心理定势都会出现民族性、地域性、社会阶层性及个体气质的差异。但期待视界构成的审美心理定势却在环境戏剧的构成空间被间离和打破,使现场出现参与交流不可预知的兴奋,背离了戏剧约定俗成的规定情景,在过程中创造集体心理体验的自由空间成为了现实。
(2)1991年,中国国家话剧院、亚洲剧坛具有影响力的著名实验戏剧导演孟京辉在中央戏剧学院排了《等待戈多》,其中“把观众请到舞台上,演员在台下演,整个环境像病院一样,弗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就在病院里掰扯来,掰扯去,人生的那点意义就在这样一个空间里掰扯。这里修改戏剧部分的顺序和定位以及流动去适应一个新的环境,环境舞台的设计与传统有所区别,有了更多的空间里的变化。空间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这对应了第二个特点舞台空间的转换。
综上通过对环境舞蹈艺术特点理论的学习,运用舞蹈创编的手法,不久之前舞蹈系的一位舞蹈老师创作出了一支环境舞蹈,他给我们讲述了他的灵感就是置身于一片空旷的大地之中,看着大自然的景观。再加上前段时间北京地区遭遇的雾霾天气,其原因就是和环境污染有关,所以两者结合就行动起来了。编舞者产生了创编环境舞蹈的想法,开始进行了以环境为天然舞台打造一场环境舞蹈的艺术盛宴的筹备。这里就是凸显了环境舞蹈没有像传统舞蹈一样具有固定的剧本,而是一种即兴的创作。舞台就像是编舞者的处理自己思想的画布。随着编舞者思想意识的流动,环境舞台也在不断变化,作为此次环境舞蹈表演者的一员,在一个周日的下午,在武汉市光谷步行街展示了环境舞蹈的艺术魅力和表现特点。在光谷诺大的场地下,随地起舞,随心舞动,牵着路人一起用肢体传达我们的情感,拥抱大自然的街上的路人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欣赏着艺术盛宴。而此刻围观的行人也成为了舞蹈的参与者,在这一时空里,没有观众与演员的区分,焦点也是不断地转换,使舞台更具个性风格。虽然围观的群众可能还不太了解这门新兴的舞蹈表演形式,但是表演者用肢体动作去展现了他们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饱满的热情贯穿在整个舞蹈始终,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就是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环境,珍爱生命,希望人们不要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我们地球母亲。
3 舞蹈生态学中舞蹈与环境的关联
舞蹈生态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对纷繁复杂的舞蹈现象进行解释,以揭示舞蹈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学科。自然环境对舞蹈的影响很少有直接而纯粹的。以下的这个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舞蹈和环境的关联:
2001年王小鹰导演的《安娜・克里思蒂》的开场,整个空间弥漫蓝色的雾气,海涛声阵阵包裹着剧场向上空升腾,所有进场的观众坐在舞台上,面对实际上是管道的后台,但是却有在海岸船边的临场感觉。环境对于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情感烘托,焦点的多变,不能只关注舞台上的布景,观众演员与舞台环境的融合是一个亮点,一个和谐的整体亦是环境对于舞蹈的舞蹈躯体影响的体现。将音乐创作当作一种记录,只听从心的自然,舞者跳得随心,观众看得乐心。
4 小结
在环境舞蹈与生态学的联系中,从环境舞蹈最基本的要素进行研究,再从编创的方式到舞蹈生态学,这正是在当今人类进入系统综合思维和艺术研究进行方法论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向着舞蹈未知世界的探索。我们不仅关注着有关舞蹈、生态自身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那些实质性的问题,而且也注重认识论、方法论的探索以及舞蹈生态学实践意义的探寻。这里的实践,不仅包括前文所提到的继承、保护与创新,还包括与每一个舞人息息相关的舞蹈创作、舞蹈教育教学、舞蹈批评,以及整个舞蹈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等问题,而整个舞蹈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正好就是我们需要不断研究探索的。
环境舞蹈中的编创手法和艺术特点都是从环境戏剧中学过来的,环境戏剧又可以被称为脱离传统剧场之外的戏剧,脱离了传统演出模式的戏剧,是20世纪以来人(下转第65页)(上接第34页)们在新的演出方式上做的不同的探索。环境舞蹈作为新兴发展的一门舞蹈艺术表演形式,它与其它舞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它融入了当代的一些新潮思想,一种新的审美心理自然地产生,符合人类审美的特性,人们可以在环境舞蹈中慢慢满足自身对于艺术的新追求与渴望。舞蹈艺术自身的边缘性通过这个新兴的发展形式得以缓解,进而逐步上升获得发展空间。以剧场、多媒体科学技术的渗透作为依托,获取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资华筠等.舞蹈生态学导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2] [美]理查德・谢克纳.环境戏剧[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3] 谭洪涛.环境舞蹈的艺术魅力[J].歌海,2009(4):87-89.
[4] 李真真.舞蹈的环境与舞蹈生活的感悟[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
[5] 刘青弋.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6] 刘青弋.西方现代舞史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