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病理学理论范文

心理病理学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病理学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病理学理论

第1篇:心理病理学理论范文

我科自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共收治心血管病患者1033例,其中男680例,女353例;32—50岁328例,50~60岁421例,60岁以上284例;病情好转出院者984例,转院28例,死亡21例,其中夜间死亡者6例,可见夜间是心血管病患者的高危时段。

2夜间护患情况分析

2.1病人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心血管病人夜间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易引起心肌细胞抑制,导致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等,甚至会引起病人在夜间出现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的心律失常而死亡。所以夜间对心血管病人来说是发病的高发期。

2.2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护士均为女性,体力较弱,再加上每月一次的生理期,夜间生物钟紊乱,身体极度困乏,且夜间值班人员少,无人监督,如果没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道德修养及自制力,就很容易放松对病人的观察而导致不良后果。

2.3陪护方面的原因夜间陪住人员,往往适应不了生物钟的紊乱而困乏入睡,加上住院时间长,陪床人员身心疲惫难以提供变化的信息。

3夜间临床观察与护理

夜间护士应详细做好床头交接班,了解病人日间病情变化,主要治疗、心理、睡眠及饮食情况,熟练掌握急救器材及药品的使用情况,并知道急救仪器的放置位置,以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顺利采取急救措施。同时根据心血管患者病情变化特点,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制定夜间工作流程护士接班时要详细交接,并将交班内容整理在交接本上,以便夜间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防止遗漏治疗和护理。

3.2按护理等级要求定时巡视病区,包括病区安全设施、专科设施及急救仪器设备情况、仪器使用情况、巡视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了解值班医护人员的动态。保证夜间全病区的护理安全。

3.3夜间病情观察、治疗及护理。对夜间治疗的患者,我们更应该保持高度慎独精神。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障治疗及时、准确无误地进行。

(1)对病区患者的病情要做到心中有数,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及精神状态变化,及时了解患者主诉,如胸闷、胸痛、心悸、气急,并进一步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时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

(2)定时测量脉率、脉律,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要定时巡查液体滴速。

(3)检查患者用药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过程及不良反应。对睡眠不良的患者要及时反馈给值班医生,排除外周环境的干扰,或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协助患者安静入睡,保证患者睡眠。

(4)对不能自理的危重患者要定时翻身、扣背,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皮肤护理。

(5)密切观察心电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

3.4氧疗的护理观察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夜间病人处于睡眠状态,吸氧管容易脱落、阻塞,应经常检查,保持其通畅,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宣教工作,说明低流量吸氧的治疗意义,不可随意调节氧流量,以保证氧疗的正常进行。氧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发绀等情况变化,定期进行血气分析,以便更好地调节氧浓度或流量。

3.5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准备工作如准备好除颤仪、吸痰管、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呼吸机等,以便及时抢救病人。

第2篇:心理病理学理论范文

1.1护士自身因素

心血管疾病患者急症抢救频率高,护理难度大、技术性强,监护及救治使用仪器众多、操作复杂,要求心内科护士具备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加敏锐的观察力和更多的责任心。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许多新技术、新业务、新仪器需要护士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继续教育制度的实施和普及,又使之面临着知识结构更新和考核的压力。心内科护士在完成繁重护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利用有限的休息时间自学和深造,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且长期得不到缓解,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女性生理上的特殊时期如月经期、妊娠期都会由于内分泌的改变出现一些心理及情绪上的改变,如焦虑、忧郁、烦躁等。随着90后护士逐渐踏入工作岗位,其本身也多为独生子女,石彩秋的调查结果显示,独生子女护士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护士及国内常模,并且与年龄和护龄呈反比。受到社会上传统“重医轻护”观念的影响,以及付出的劳动与收入不相称、职称晋升困难,使得一部分护士职业认同度不高,产生无价值感。加之缺乏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面对工作中的应激情况时,不能有效地进行调节和平衡,长期的压力蓄积导致心理健康受损。

1.2工作环境因素

心血管疾病的特点决定了心内科是一个专科性极强的科室,患者常急诊入院,病情危重,对护理配合的要求高;同时患者病情变化多,监测时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反应迅速,随时准备抢救,使得心内科护士经常处于一种高强度、长时间的持续应激状态。对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不能间断,无法正常交接班常常使护士连续工作;心血管疾病多夜间高发,护士一人值夜班时工作量大,不仅体力消耗巨大,而且精神紧张度非常高,睡眠剥夺又放大了其负面影响,使得心内科护士工作疲溃感的程度显著高于其他科室。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高,时常是经过紧张、忙碌的抢救仍未挽回患者的生命,加之家属生离死别场面的负性刺激,不可避免地使心内科护士产生心理上的挫败感,进而怀疑自身和工作的价值。随着法制化进程的加深,群众法律意识增强,护理文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心内科患者抢救时紧张忙乱,无法在执行医嘱的同时兼顾记录病情变化,口头医嘱多,增加记录出现错漏的概率,使得护士时刻处于过度谨慎的状态,甚至出现强迫症表现。医院环境及人际关系构成复杂,护士需要协调处理好与同事、上级、医生、患者之间的关系,当科室的气氛不融洽,同事之间的配合欠默契时,无形之中增加了工作压力。而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护士往往成为患者迁怒的对象,承受无端的指责、谩骂乃至人身攻击,长期的紧张甚至惊恐势必导致心理健康状况的恶化。

1.3医院管理因素

现在大力提倡的人性化护理和整体护理模式,需要护士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而床护比不能达标一直是我国医院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在编护士在承担繁重的临床护理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做许多非护理性工作,经常处于疲于应付的状况。利益分配机制始终未能理顺,工作量、风险与收入不成正比,工作在一线的护理人员难免出现心理落差。现今医患关系恶化,出现医患矛盾后新闻导向也多强调患者作为“受害者”一方,院方处于不利的舆论局面,出于宁事息人的考虑处理护患纠纷往往偏袒患者,使得护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难免导致其心理失衡。医院只重经济效益,不关注文化建设,科室内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使护士在工作环境中遭遇应激事件时无法得到缓冲和保护,导致负性体验加深,加重心理损害。

2干预措施

2.1注重业务、心理培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医院应建立和完善护士培训体系,在护士上岗前培训中,注重对护理操作技术的重点指导和考核,上岗后高年资护士予以帮扶,使年轻护士有一个心理适应和技术提高的过程,以减轻因工作经验缺乏所导致的焦虑感。科室制订政策鼓励护士进行在职学习,通过自考、函授等方式提升学历,同时通过科内讲座、专题讲座等形式互相交流护理经验,形成一种共同提高的良好学习氛围。制订并实施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邀请心理学专家来院讲座;对影响心内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共性因素,组织护士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相互沟通,探讨应对措施,减轻群体压力;根据年轻护士的心理特点,重点加强对情绪、个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讲解,同时建议心理学教育应成为护理专业的必修课,在校学习阶段就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医院成立护士心理辅导中心,使护士倾诉和宣泄,由具备资质的人员进行专业心理指导和调适,给予精神支持,减轻护士心理压力。

2.2优化医院管理,建立多元化支持系统

医院应增加护士编制,在严把准入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聘用制护士比例;科学排班,合理调配,如实施APN排班,降低倒夜班的频率,夜班设护士和二线值班,减轻夜班护士的紧张度;减少护士非护理性工作时间,避免其体力过度消耗,圆满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保持最大程度的身心健康。改革绩效制度,奖金分配向一线护士适当倾斜,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积极为其创造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提供晋升的条件,让高年资护士承担一部分护理科研、管理任务,可以使年轻护士有一条明晰的职业发展路径,用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心内科护士的自我价值认同和职业自豪感。定期组织法律法规专项培训,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规避执业风险,制订抢救时和临时医嘱的记录规范,简化护理文书书写;建立专职纠纷解决机构,公平、公正地处理护患纠纷,保护护士的合法权益,提高其工作主动性。医院管理者应努力营造一种团结、友善的科室氛围,使心内科护士在工作中能得到同事、上下级之间有力的协作与支持,研究结果显示,其可以显著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护士参加一些集体娱乐、休闲活动,增进友谊,舒缓压力;关心护士,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困难,有效提高心内科护士的社会支持度。

3总结

第3篇:心理病理学理论范文

摘要:心血管神经症是功能性神经症的一种类型,可能是由于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因素的作用,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随着发生紊乱,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症状。此外,过度劳累,体力活动过少,循环系统缺乏适当锻炼,以致稍有活动或少许劳累即不能适应,因而产生过度的心血管反应而致本病。我科于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护理19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本组患者男6例,女13例。年龄18~65岁,平均32岁。其中文化程度大学(专科)以上5人,高中或中专者10人,初中及以下为4人。

1.2临床表现病人常见症状是心悸、全身乏力、叹息性的呼吸困难、持续时间较长心前区疼痛;痛的部位多在左下附近,痛的程度不太剧烈,但有时可持续几小时,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体征和心电图检查多无异常发现。另外,尚有各种其它神经官能症症状,如情绪易激动、多汗、发抖、失眠和头晕等。

1.3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镇静药物如安定、硝基安定等,谷维素30mg口服,一日3次,如有心动过速予以β2受体阻滞剂。

1.4疗效经过治疗19例病人均能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症状明显缓解。有9例出院后未再复发。

二、护理

2.1心理护理心血管神经症虽然没有器质性疾病,但患者自觉症状非常严重,以致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心理负担非常重。护士必须使病人了解本病的性质以解除其顾虑,使其相信并无器质性心血管病变。在交流过程中护士一定要耐心、细心、语言亲切和蔼,要充分注意尊重、理解和接受患者的心理,要注意交流的技巧,避免引起患者的反感,如切记不可说:“你又没病,还整天说这儿不舒服那儿不舒服”,要向患者说明为什么没有器质性疾病仍可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使其能够接受,并在疾病发作时能保持情绪稳定,不再恐慌。

2.2生活护理心血管神经症的病人饮食调养和普通人的饮食没有太大区别,只是症状明显时候,注意节制食量。可多食有安神的食物,如龙眼肉、大枣、小麦、百合、莲子等。此外要忌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饮食要有规律,忌暴饮暴食。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心血管神经症病人基本睡眠都不好,而失眠又会加重心血管神经症的症状,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睡眠对心血管神经症病人尤为重要,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要有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必要时可口服催眠药。

2.3放松训练焦虑是神经症病人的共同症状。放松训练法能明显减轻焦虑,降低应激水平,而且不受条件限制,不增加病人负担,简单易学,病人容易接受。放松训练对各种神经症的治疗,尤其对以焦虑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有较好的疗效。放松训练主要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声音、想象等方面来降低病人对周围环境的感应能力,以降低交感神经的活动,使肌肉松弛,心理放松。具体步骤如下:以舒适的姿势靠在沙发或躺椅上。首先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头部,咬紧牙关,然后将牙关松开,咬牙的肌肉就会产生松弛感。接着把注意力转移到颈部,尽量使脖子的肌肉紧张,感到酸痛,然后把脖子的肌肉全部放松。第三步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两手上,将两手用力握紧,直至发麻、酸痛,然后放松,放在舒服位置,保持松软无力状态。第四步是把注意力移到胸部,先做深吸气,憋几秒钟,缓缓把气吐出,如此反复,让胸部觉得轻松为止。如此类推,依次将注意力集中于肩部、腹部、腿部,逐次放松。最后,全身软软地处于放松状态,保持2~3min。按此法有次序放松全身肌肉,每日2次。实践证明放松训练对心血管神经症的治疗非常有效。

2.4改善环境,消除诱因,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生活要有规律,尽量做到劳逸结合,避免劳累及环境嘈杂等不良因素的影响,避免过度紧张、忧郁等不良情绪,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不宜从事持续时间很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

2.5家庭支持有研究表明心血管神经症患者自尊心较强,自我认识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差,对各种事件或活动期望值过高,追求不同程度的完美,对躯体状况及家庭支持、周围环境、事件敏感多疑,对事物的认识易偏激,难以体验娱乐的,当家庭支持系统缺失时,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躯体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和病人家属交流沟通,要求家属理解病人,给予足够的关心。

综上所述,心血管神经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所以护理尤为重要,良好的护理可以使心血管神经症症状明显减轻及避免再次发作。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56-7.

[2]丁霞。放松训练在中孕引产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安徽医药,2006,10(6):477.

[3]周晓荣。放松训练的应用研究及对护理工作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129.

第4篇:心理病理学理论范文

内容摘要:在竞争白热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需要挖掘和培育属于自己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基于学习力的核心竞争力是新的经济环境中企业创新的重要基础,企业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进行培育并发挥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学习力企业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白热化的现代市场中,所有企业都试图寻找到创新的制胜基础,而核心竞争力的挖掘、培育和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为企业这一愿望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的挖掘和培育有其新的特点和要求。

1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再认识

核心竞争力最早是由美国的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于1990年在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组织中积累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集成多种技术流派的学习能力,它是组织内部知识的汇总,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技能和融合多种技术的汇总。核心竞争力具有三个典型特征:明显的竞争优势、扩展应用的潜力、竞争对手难以模仿。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综合能力。而美国的麦肯锡咨询公司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

在随后各种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中,出现了多种观点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影响力的主要有:雷纳德·巴顿的基于知识的核心竞争力,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交易的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企业专有的知识和信息,是企业所拥有的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学习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拉法和佐罗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存在于企业的业务操作子系统中,也存在于企业的文化系统中,植根于复杂的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企业核心竞争力蕴藏在企业的文化中,渗透到整个组织中,在组织内达成共识,为企业组织成员深刻理解并指导行动的企业文化,为形成不可模拟的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基础。威廉·波格纳和霍瓦德·索马斯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专有技能与竞争对手相比能够更好地指导企业实现尽可能高的顾客满意度的认知,包括技能、隐形知识和企业价值观等等。

综上所述,人们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不同,则认为核心竞争力的构筑基础和方式也各异。事实上,在企业竞争力新解中,将企业竞争力分为一般竞争力、比较优势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比较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竞争领域中一组较同行业有明显优势的能力,它包括:人才聚合力、新产品开发力、质量保证能力、营销能力、品牌信誉度、成本及价格优势。一般竞争力是基础,是所有企业应具备的能力,若企业不具有这些能力,就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在一般竞争力的基础上通过识别、培育和发展可产生出比较优势竞争力,大多数企业可完成这一过程。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优势竞争力,立足于市场的需求和顾客的期望,企业就能发展。长期而言,只有少数培育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长盛不衰。

进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是社会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因此,知识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途径。这种知识不仅是明晰知识(或称显形知识),更多的是默会知识(或称隐形知识),它是企业进行日常运营和竞争的最主要知识和武器。然而,这些知识需要企业不断的通过学习和领会来掌握的,并在不断地运用和实践中予以巩固。因此,学习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企业能否进行学习、学习效果如何、是否具有创新能力、能否适应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同时,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企业应挖掘和培育自己基于学习力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种竞争力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才能成为企业不断创新、赢得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2基于学习力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

纵观众多管理学家和学者的研究,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框架结构至今虽没有统一的理论,但对其特征的认识却基本一致,即有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动态性和长期培育性。核心竞争力的这些特征说明其不仅对企业且对于顾客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企业最为核心的能力,不能为其他企业所模仿,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即呈现出动态性。同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需要企业花费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精力,不可能一蹴而就。

经过以上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内有三个层面上的能力具备了这五个特征,即企业文化力、学习力和创新力。这三力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产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核心竞争力正是这三力有机结合构成的企业竞争优势的能量源。在核心竞争力内部,企业文化力铸成了学习力和创新力的环境和基础;学习力位于文化力和创新力之间,是它们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创新力的直接动力源,它使企业获得知识的积累,为创新力提供了知识基础;创新力在核心竞争力的最上层,它能使企业形成核心专长,使企业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因此,文化力、学习力和创新力三力叠合成塔式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真正本源,而学习力则是直接动力源和推进器。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企业核心能力表现为知识、经验和技能等,学习力的推进器和动力源作用更为明显。这些知识、技能和经验要通过组织的不断学习来获得和更新。如果把组织中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转变成为能力“基因”,那么,企业组织中一个团队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就构成了单项核心能力,而整个组织的学习则整合单项核心能力,构成了一个能力体系,形成了企业整体核心能力。企业的学习力最终是通过创新力表现出来的,创新力的表现远不止技术创新,还包括组织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和价值的创新等,这些创新是企业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最终培育而成。

这种基于学习力为直接动力源和推进器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为企业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增强应变力,为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知识基础(包括明晰知识和默会知识),为企业获取市场、赢得竞争和不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因此,企业要不断提升组织学习力。

3基于学习力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途径

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力是企业制胜的利器,正如彼得·圣吉强调的“未来唯一竞争优势是比你的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因此,企业应提升学习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主要途径如下:

锻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培养了员工积极性的动力,是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根源,它能够将全体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望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积极向上的、奋进的企业文化激励着企业所有成员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超越自己,这样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形成学习力的核心竞争力所必须的环境。因此,企业应锻造奋发向上的组织文化,创建学习型组织,通过系统学习和在干中学打造旺盛学习力的学习团队。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塑造一流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是一系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等的组合优势,其最终是要通过员工来实现的。基于学习力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如此,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型员工是企业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由于知识型员工综合素质的大幅提高,其能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他们在感知自我社会角色和价值等方面也更加敏感。因此,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为员工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适当地放权,使员工间能够相互学习、共同学习,能够不断拓展自己知识、技能,与企业共同成长。

加强知识管理。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而对于学习力的核心竞争力来说,其主要是通过知识形成自己核心竞争力的。这种知识不仅是书本知识及其他可以名言的知识(即明晰知识),更多的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各种知识、技能等(即默会知识),企业应通过知识管理,促使组织内员工不断地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特别是知识在组织内的相互交流和碰撞,运用知识来衍生知识,以形成本企业专有的不可为其他企业所模仿的诀窍性知识。知识管理所应关注的是企业内知识的生产、交流和应用,特别是明晰知识和默会知识的相互转化,使知识主体在相互学习、交流和运用中,为企业创造大量的效用。

不断创新。创新是企业学习力的进一步延展和升华。组织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将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发展,创造出新的更为先进的知识,才能使企业最终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创新是在企业学习了大量知识的基础上,特别是对默会知识的吸收、理解和运用,能够激发知识的创新、技术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等,形成本企业所特有的各种创新成果,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在不断创新的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样可以形成壁垒,以阻碍别的企业进入,甚至是偷窃本企业的创新成果。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培育需要较长的时间,具体可以使用如下几种方式。当然,方式不同所需时间各异,效果也各不相同。

内部提升。企业可以在领导者的带领下,通过内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大力培植团队学习意识,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从而重新塑造学习主体,创建学习型组织。通过组织学习,获得组织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知识、经验和技能等,并能积极创新形成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组织内外不断变化的环境。当然,这种方式需要企业付诸很大的努力,且时间也比较长,但它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因为在学习力提升的过程中,组织通过不断学习、实践,获得了大量的经验,同时,保密性较好,不易为其他企业所模仿。

外部兼并。可以通过兼并其他一些具有旺盛学习力的企业,能较快地获取这种学习力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兼并后不同企业间由于文化、习惯、工作方式等差异的磨合可能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知识联盟。通过企业间签订契约进行知识联盟,相互学习,共同学习,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形成学习力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知识联盟可能使得核心能力容易为别的企业所窃取和模仿,且存在一定的信任危机等。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比其他企业更强的学习力是企业制胜的重要条件,企业应逐步形成建立在学习力基础上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提升该种核心能力的方式选择可以在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前提下,使企业能尽快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铁军.对核心竞争力的再认识[J].商场现代化,2006(1)

2.肖宝珍.警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陷阱[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4)

3.胡楚图.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J].北方经济,2005(5)

第5篇:心理病理学理论范文

沟通技巧也是需要我们尤为关注的,这也是使病人满意,让治疗工作更加顺利所不可或缺的。在沟通过程当中,应当尽量注意语言的亲切得体,给患者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到病人的自尊心,在回答和询问过程当中,用语应当包含同情和关心,用礼貌而热情贴心的话语拉近与病人的关系,反之,生冷、硬、粗俗的话收到的则是完全相反的结果。[2]自然坦诚的和病人交谈,不装腔作势,不模凌两可,言语的通俗易懂往往能够收到较好的交谈和沟通效果。其次,对非语言沟通技巧如各种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也都可以有效的促进和病人之间的沟通,面部的微笑可以让病人感觉到亲切,握手和轻轻拍肩等动作同样可以使得病人感受到护士的关怀,以此减轻病人在患病期间的孤独感,配合治疗。充分考虑到病人的需要,将服务进行于病人开口之前,给病人以更为贴心的感觉,这些都是护士在工作当中所需要关注的要点和努力的方向。

二、生活护理是关键

伴随着临床护理技术的不断提升,生活护理则应当成为护理过程中的所需要尤为关注的地方,也是整个护理的关键所在。根据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人特点,在饮食当中应当符合低脂低盐的治疗性饮食要求,部分老年人对此持反对态度,尤其是对于已经习惯吃较咸食物的农村病人尤为反对。这时就需要我们根据病人的病情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述,让他们了解低脂低盐饮食的重要性,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治疗,早日康复。另外,由于年龄原因,老年人都存在味觉减退和牙齿松动等情况。所以,在老年人的饮食提供上,应当尽量保证食物的柔软,为老年人提供易消化和咀嚼且饱含纤维的多样化食物。同时还应根据老人情况适当的使用缓泻剂,达到防止便秘和促进粪便软化排出的目的,针对心梗病人还应当对其加强嘱咐,让他们排便不宜用力,避免对病情的加重。在强化生活临床护理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对病人用药之后的各种反应做出密切观察和记录,心血管系统疾病药物对中年和老年患者来说有较多的区别,因此,我们应当根据老年人的肾功能减退等等年龄特点和具体情况,严格控制剂量,仔细观察变化,重视老年患者的生活护理,从而实现辅助其早日康复的目的。

三、健康指导是辅助

“人人要健康,健康为人人”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一句话,对病人实施各方面的健康教育也是临床护理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为了让健康教育发挥作用,辅助治疗和康复,我们应当将其融入整个护理工作当中并持之以恒的开展,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病人的健康需求和患病情况,我们可以就具体情况采用示范教育、文字教育以及口头和形象教育等,也可以将多种教育结合起来以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通过这样的教育过程,让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也能够充分的了解到自身患病相关的一些医学知识,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在住院期间的配合治疗,同时这些简单医疗知识的普及对病人出院后对疾病的良好防范也有了极大的效果,减少了相关疾病的复发率,实现保护健康的目的。

第6篇:心理病理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心内科 焦虑抑郁 心理干预

为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障碍,对心内科住院患者实施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并进行对照研究,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009年10月~2011年4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60例。入组标准:①意识清晰,无智力障碍,能够阅读和理解问卷、配合调查;②无精神病史;③无听力障碍;④知情同意。年龄21~63岁,平均(51.04±8.56)岁;男41例,女19例;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中21例,高中(中专)20例,大专及以上13例;职业:农民16例,工人28例,干部16例;诊断:心律失常12例,高血压18例,冠心病21例,心肌梗死9例。按抛硬币分组法分为研究组32例,对照组28例,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病种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具有一定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研究组除此之外,还实施包括健康教育和音乐心理治疗等形式的心理干预。

2.1健康教育

①疾病医学知识教育:根据患者所患疾病进行口头宣教和指导;②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由专门负责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的护士负责实施,主要讲解情绪与病情的关系、负性情绪的调适方法;③科普知识教育:赠送宣传册子、图片,看科普电视。

2.2音乐治疗

病房安装背景音乐治疗系统,由经过音乐治疗培训的心内科主管护师负责实施。其治疗模式是音乐治疗师选择音乐处方,在播放音乐的同时,穿插不同的心理诱导语。

治疗方式是感受式音乐治疗,主要是聆听有缓解疼痛和焦虑抑郁症状作用的轻松、活泼、愉快的乐曲,音乐中穿插诱导语。音乐治疗2次/周, 30min/次。

3.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二、结果

1.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SAS、SDS评分结果比较,统计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比较,研究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2.两组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结果比较,结果显示,两组自身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SAS、SDS分值改变明显,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SAS、SDS分值改变不明显。

三、讨论

心内科患者易出现恐惧、抑郁、焦虑和绝望等负性情绪。不良情绪可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是治疗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重要手段。采取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分析病因,消除疑虑,提高信心,而且帮助患者增强心理应对能力,从而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恶劣心境。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有关知识的教育,使患者在认知、情绪和态度等方面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及和谐。

第7篇:心理病理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 诗可以怨 心理学 悲愤 动机

孔子“兴观群怨”说中的“诗可以怨”对中国文学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怨刺上政”、“怨而不怒”到“怨亦不必专指上政”②,“怨”的内涵逐渐丰富。1980年,钱钟书先生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做了“诗可以怨”的演讲,从心理学角度对“怨”的传统解释提出了质疑,认为诗人作诗是悲愤使然。后人对这一观点有赞同有反对,赞同的人认为其符合中国自古以来“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的情感表达方式。③反对的人认为孔子仁学基础下的“诗可以怨”强调的是悲愤情感中和有度的表达,不同于西方“愤怒出诗人”的诗学理论。④本文以钱钟书的解释为基础,综合后人讨论,从心理学角度继续探讨“诗可以怨”的内涵,并对这一过程所蕴含的心理因素展开具体分析。

一、“诗可以怨”的心理过程

悲愤情绪与“趋近动机”和“回避动机”皆有关联,“趋近动机”使处于悲愤状态的主体产生创作动机,“回避动机”则促使创作者逃离对自己不利的悲愤状态。所以,创作者才会“悲愤作诗”。

第一,悲愤情绪下的创作心理符合心理学上的“动机平衡”理论。人的情绪变化和创作过程都是复杂的心理过程,当创作者处于悲愤心理时,一般会通过写作发泄悲愤。荣格在《心理学与文学》中曾说:“富于创造性的作品大多来源于无意识深处,且创作过程一旦形成,写作者就会成为这一心理事件的旁观者。”⑤创作过程无疑具有心理W特征。通常情况下,悲愤情感会积郁在心里得不到发泄,人们只能寻找突破口来释放这种情感。喜欢创作的人,会把这种情绪状态保持住,然后创作出自己的作品。使用心理学上的“动机”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悲愤作诗”现象。“动机”是动物行为的基本推动力,其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趋近动机”,二是“回避动机”,这两种动机的平衡保证了生命体的自然生长。趋近动机表现为对正性刺激或美好事物的追求和靠近,回避动机则表现为对负性刺激和有害事物的远离和回避。一般认为,人在处于悲伤或愤怒的情绪时主要产生回避动机,但在最新的关于愤怒的动机方向的研究中,人们却发现愤怒情绪既和回避动机有关联,也和趋近动机有关联,甚至趋近动机比回避动机更具优先性。⑥细读这两种动机的概念,发现对导致动机产生的刺激正负性的判断是由主体来完成,且趋近与回避动机的区分也与主体的当前境遇有关,即“趋近动机不仅指趋近新的积极刺激,也包括保留和维持现有的积极刺激;回避动机不仅包括对可能出现的消极刺激的防御,也包括逃离和纠正当前的消极刺激。”⑦如果艺术家或创作主体正处于悲伤或愤怒的状态中,于趋近动机,“想要写作”的想法是“趋近积极刺激”,悲伤或愤怒的状态则成为有利于写作的必须“保留和维持的现有积极刺激”。当主体进入写作状态后,“把作品写完”又成了需要趋近的新的积极刺激,写作状态下的心理环境则成了“现有的积极刺激”,这些刺激保证了写作的开始和完成。

第二,悲伤或愤怒的状态和心痛的身体反应激起了创作者“回避动机”的产生,悲愤状态对主体来说是不利的,这一状态会对生理或心理造成损害,所以是必须要走出来的“当前的消极刺激”,回避动机促使处在悲愤状态的主体通过写作将悲愤的情绪抒发。在这两种核心动机的推动下,悲愤的主体通过写作重新恢复了平衡状态。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中所言:“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⑧人在处于悲愤状态时,首先想到的是排遣这种情绪情感,这也是之前的心理学研究中一直将悲愤情绪与回避动机首先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当然,“悲愤作诗”的情况基于写作者自身的喜好和愿望,如果是不喜欢写作的人正处于悲伤或愤怒的状态,“去写作”的想法肯定不会产生,更不会成为其积极刺激和趋近动机。对于回避动机,任何人处在悲伤或愤怒的状态时都会想办法去发泄这种情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独有的发泄方式,到最后这种不利的情绪都会抒发。只是对于喜爱写作的人,处在悲愤状态时,“趋近动机”促使作者“想要写作”,“回避动机”则促使作者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作)去发泄悲伤和愤怒的情绪。总之,由动机引导的悲愤情绪下文学创作的心理变化,符合“情感经历――情感遇挫――悲痛愤怒――写作排遣”的顺序,也符合“诗可以怨”的情感表达。

二“悲愤比欢快更能作出诗”的作者心理

大脑边缘系统既与情绪的发生调解有关,又与创作动机的产生和创作中的意识状态有关。情绪与边缘系统的关联越密切,就越能刺激创作动机的产生和创作中的意识状态。悲愤情绪下大脑皮质的觉醒比欢快情绪更剧烈,因此对创作者来讲,悲愤比欢快更能做出诗来,悲愤状态下创作出的作品也更细致和感人。

首先,创作动机的产生和创作中的意识状态涉及与情绪相关的大脑边缘系统,但不同的情绪并不对大脑产生同等程度的刺激,“悲愤”相较于“欢快”更能刺激大脑皮质的觉醒,从而对创作产生更大的刺激。文学创作并非易事,它不是“世界”与“作者”简单融合后的产物,这一过程涉及了构思、技巧等多种因素,是一个动态的与思维相关的心理过程。斯托曼《情绪生理学》一书将情绪与神经系统的关联区分得非常清楚,中枢神经系统的皮层下结构对情绪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皮层下结构并不能解释关于情绪的所有的事实。情绪调解的过程必须涉及皮层,特别是皮层与皮层下区域相关联的部分(主要是边缘系统)。⑨钱谷融在论述创作动机发生的原因时,发现边缘系统与创作动机的产生有着密切关系。边缘系统是大脑三个基本功能系统中的第一系统,这一系统属于大脑在种系发生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层次,边缘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保持和调节大脑皮质的觉醒状态和紧张度。艺术创作中的动机和意识状态,与这个机能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只有在大脑皮质处于合适的觉醒状态时,才能正常的读取信息以及有选择性的进行记忆联系,进而加强这部分的记忆,制定活动程序并对心理过程进行控制。⑩因而情绪的发生调解和大脑边缘系统有着密切联系,边缘系统又控制着大脑皮质的觉醒,对艺术创作的动机和意识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绪通过边缘系统,间接控制着创作动机和创作中的意识状态。悲愤情绪状态相较于欢快情绪更容易造成皮层下结构和边缘系统的紧张,从而连续刺激大脑皮质的觉醒。这一觉醒加强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记忆的选择,二是艺术创作中的动机和意识状态。记忆选择的加强有利于创作者将事物或情感描写的更加具体,创作动机的连接则有利于创作者产生创作的欲望,将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所以,悲愤情绪下更加强烈的刺激和觉醒导致处于悲愤的作者将创作出的作品描写的更加细致,更加感人。

其次,情绪的维持时间也对创作产生了影响。在心理生理学的研究中,情绪状态会刺激相应的激素分泌,从而造成生理感受的变化。人在遭受失恋或重大感情打击后,大约会有三分之二的人出现一种名叫“破碎之心综合征”{11}的症状。这是因为人在遇到重大的情感打击后,悲伤或愤怒的情感致使神经分泌过量激素,刺激心脏机能发生改变,造成类似剧烈胸痛或呼吸困难的生理表现。这一表现客观上加重了主体对悲愤情感的感知,加重了悲伤的程度,延续了悲伤的时间。但引起欢快情绪的事几乎都很短暂,欢快情绪也往往一闪而过,想要维持刺激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在这种刺激下持续写作。即使是诗仙李白,不借助任何外界刺激而维持写作前的欢快情绪也很困难,他的喝酒行为可以理解成是为了刺激大脑皮质和边缘系统,从而加重对情绪的感知,以便更好的记录当时的欢快情感而做的事。另一方面,“写作的过程也是痛苦的过程”{12},从素材的积累到心中的意象,技巧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以及如何用流畅生动的语言将心中所思所想表达出来,这些过程都是痛苦的。这一过程中的痛苦必然随着原有情绪的痛苦,一起刺激着创作者大脑皮质的觉醒。如果是由欢快情感触发的写作,写作过程中的痛苦也会对这种喜悦之情有所“抵消”。虽然最后写出作品时是喜悦的,但整个的写作过程仍充满着痛苦。正如“尼采曾将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唱歌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13}中国古代文论也有相似的阐述,即“不平则鸣”。

三、“悲愤更能作出好诗”的读者心理

高出自己期待阈的作品可获得更高的审美体验,读者也更倾向于o这部分作品作出更高的评价。由于题材和使用技巧的差异,悲愤作品的阅读感受往往超过喜剧作品,因而从阅读心理来讲,悲愤诗更容易作出好诗。

首先,文学接受其实是作品的心理接受过程,作品的语言、体裁和写作技巧的使用,都会对接受程度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悲剧作品中的写作技巧和情感波澜一般来讲要比喜剧略胜一筹,且悲天悯人是人之常情,这种情感也会提高读者对悲愤题材作品的接受。姚斯在《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中指出:“通俗或娱乐艺术作品的特点是,这种接受美学不需要视野的任何变化,只是根据流行趣味的标准实现人们的期待。”{14}通俗文学和喜剧作品虽有很大不同,但不妨在文学接受上做一下比较。喜剧题材作品同通俗文学一样很难表达视野的变化,即使是《牡丹亭》一类大团圆结局的戏剧,也要求主人公必须经历了很多艰难险阻才能有美满的结局。无论是通俗文学还是喜剧类作品,如果仅仅描述了欢乐的感情和气氛,没有相应情节情感的变化,其最终的结果要么是红极一时,要么就是永远默默无闻。但作为与这类题材相对的悲愤诗和悲剧题材的作品,都有“一波三折”的写作技巧,以求具体传达出写作者本身的悲哀和愤怒。亚里士多德对悲剧和悲剧人物都作了详细描述,他在《诗学》中说:“喜剧总是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差的人,悲剧则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好的人……这些人不具十分的美德,也不是十分的公正,他们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罪恶或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错误。……当事人的品格应如上文所叙,也可以更好些,但不能更坏。”{15}悲剧虽然经常描写好人,但悲剧人物的行动不具有可预测性,读者无法猜测出悲剧主人公的下一步行动,自然也就不能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同样,在中国的悲愤题材作品中,相对于没有阅读过文本的读者,悲剧发生的原因和经过也都是未知因素,作为读者,在召唤结构与期待视野的对应下当然也会产生出比原本期待阈更高的阅读体验。

其次,审美经验的获得也有难易区分,审美经验越不易获得就越能体现作品本身的魅力,读者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和感知度也会加深。悲愤题材的作品在阅读过程中并不是一蹴而就,其间有着情节的发展和产生悲愤的原因的交待等过程,读者在阅读这类作品时想要获得审美经验便变得相对较难。欢快诗和喜剧审美经验的获得时间却很短,甚至对于一部分喜剧作品,审美经验的获得必须第一时间呈献给读者和观众,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欢快的情绪传达,这是喜剧类作品独有的特点。所以说,审美经验获得的时间长短造成了悲愤题材的作品和欢快题材的作品在审美感受效果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有时非常明显。一般来讲,作为读者会期待高于自己期待阈的作品,悲愤题材的作品比较容易满足读者的这种心理,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必然能获得更高的阅读体验。而喜剧或欢快题材的作品在阅读的体验上很难打动读者,即使读者达到了阅读的高峰体验,欢快的心情也会随着这一情绪不易保存的特点而渐渐消失。因而悲愤题材的作品在质量上可能要比欢快题材的作品更胜一筹,这样也能给读者带来更高的审美体验。

在“趋近动机”和“回避动机”促使悲愤状态的写作者“悲愤作诗”的过程中,情绪对创作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创作动机的产生和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状态都和与情绪相关的大脑边缘系统有关,相较欢快情绪,悲愤情绪下大脑边缘系统更能刺激大脑皮质的觉醒,因而“悲愤更容易做出好诗”。其次,从读者接受角度来说,悲愤题材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技巧使用都比欢快题材作品更优,所以悲愤题材的作品能获得更好的审美经验。但无论怎样,“诗可以怨”总要回归到《论语》中孔子对诗歌作用所概括的本意,“怨”可以包括男女爱情在内的各种悲哀、愤怒、忧愁。孔子也讲过:“怨而不怒”,意即通过诗歌来抒发自身的感慨,以达到生理和心理的中庸状态,不让愤怒忧伤的情感伤害别人、伤害自己。只有这样,今天从心理学的角度再来探讨“诗可以怨”,才显得更有意义和弥足珍贵。

注释:

①本文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王怀义.

②黄宗羲著.陈乃乾编.黄梨洲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368.

③王大桥.诗可以怨的历史传承与嬗变.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④傅道彬.“诗可以怨”吗?.文艺研究,2001(11).

⑤[瑞士]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上海:译林出版社,2014:105.

⑥杜蕾.愤怒的动机方向.心理科学进展,2012(11).

⑦刘惠军,高磊.趋近和回避动机的区分及其对心理病理学的影响.心理科学进展,2012(11).

⑧刘勰著.文心雕龙.北京:中华书局,1985:8.

⑨[美]斯托曼著.张燕云译.情绪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111.

⑩钱谷融,鲁枢元主编.文学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9.

{11}颜婧著.偷心为什么爱情总让人如此疯狂.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176.

{12}钱谷融,鲁枢元主编.文学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87.

{13}钱钟书著.七缀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16.

{14}[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2.

{1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注.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8.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黄宗羲著,陈乃乾编.黄梨洲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朱光潜.诗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4]朱光潜.张隆溪译.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理论的批判研究[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5]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6]钱钟书.七缀集[M].北京:生活・x・新知三联书店,2002.

[7]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8]钱谷融,鲁枢元.文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0]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1]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2]颜婧.偷心为什么爱情总让人如此疯狂[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

[1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陈中梅译注.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4][德]尼采.w登荣译.悲剧的诞生[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

[15][瑞士]荣格.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M].上海:译林出版社,2014.

[16][俄]德・尼・奥夫夏尼科库・库利科夫斯基.杜海燕译.文学创作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17][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8][美]斯托曼.张燕云译.情绪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19]妥建清.“诗可以怨”――论怨与文学[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7.

[20]杜蕾.愤怒的动机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2(11).

[21]刘惠军,高磊.趋近和回避动机的区分及其对心理病理学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2(11).

[22]王大桥.诗可以怨的历史传承与嬗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23]廖丽霞.尖锐的解构与批判[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4).

[24]傅道彬.“诗可以怨”吗?[J].文艺研究,2001(11).

第8篇:心理病理学理论范文

美国在1989年加州发生大地震后,Paul Joseph Dowling发展出了以绘画为主要干预手段的艺术治疗方案(art therapy project),台湾的赖念华依照华人特点做了最初的修订,并在1999年的9・21大地震后尝试运用。笔者对绘画心理辅导方案做了进一步整理修订之后,将灾后绘画艺术团体心理辅导推广应用于5・12震灾后危机干预实践中,已用于针对不同群体的灾后心理干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该方案还可以用于其他危机事件的心理减压与重建的工作中。如,在中小学、大学等班级遇到交通事故,自杀等事件时,进行几十人的班级心理调节辅导,也可针对一些与创伤事件有较密切关系的人们,组成十人左右的专门的小组进行心理辅导,或是对企业员工进行团体减压、个别辅导中,以帮助成员在危机事件后,抒发与表达内在的情绪与认知。

本方案以绘画方式进行团体减压的切入点,可突破口头言语表达的限制。因为并非所有的成员都能直接用语言清楚地说出自己对灾难的想法,尤其对儿童更是难上加难。本方案采用的非言语的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可操作性强,可作为对传统的“以言语为主”进行心理辅导模式的必要补充。

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当故事最不可承受的时刻迫近,人们会愈来愈难以使用言词来表达。有时候,他们会自动转换为非语文的表达方式,例如绘画。如果创伤记忆有视觉特性,那么绘画可能是呈现这些‘无法抹灭的印象’的最有效、最原始的方法之一。”

二、 画说灾难

――非语言式的减压团体设计

(一)设计目的

绘画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叙事方式,用来帮助愿意通过艺术方式来表达的当事人,或是用于帮助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或不愿意讲述与灾难相关的事件的当事人。通过绘画模式,他们往往可以比较自然地叙说出地震产生后的内在状态。本方案设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做深层的心理咨询或做艺术治疗,而只是帮助成员调适这一灾难事件对他的冲击,主持人可以通过重构技巧,来帮助他们转化强大的压力,进而重新得力。还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绘画艺术治疗并不等同于传统精神医学,只能根据心理病理学理论来分析艺术作品,而是“我创作、我说明、我与所创作的东西对话并聆听”。

(二)结构

1. 进行时机:危机事件发生后的1-7天内。其中有代表性的切入的时机包括:在灾后一周的全国哀悼日,对大众的替代性心理创伤进行团体辅导,面向非灾区大学生;灾后一个月内,用于对救灾部队官兵的心理减压辅导;灾后两个月内,为灾区师生做心理辅导。建议运用的其他时机包括:中国传统节日如中秋,春节,元宵节前后,危机事件的周年纪念日等。

2. 进行方式:采用标准程序,是结构化的艺术心理辅导团体。

3. 进行场地:尽量不受干扰、有可移动的桌椅的教室。

4. 团体人数:如果参加者均是受危机事件影响较深的团体成员,则每个团体人数8-12人为佳。如果成员之间不熟悉,则需要在最初的阶段先相互介绍姓名。如果在几十人的班级中进行时,需要分组,每组8-10人左右,各组选定一名组长做为团体领导者的助手,协调本组成员的工作。

5. 干预时间:根据组员人数和分享的情况,弹性掌握,可控制在1.5-3小时之间。

6. 艺术媒材:蜡笔或水彩笔,每人有三张A4的白纸(可用正反面)。

(三)步骤

1.主持人介绍,并发放彩色笔(蜡笔)、A4白纸。

2.明确减压团体的目的及过程。说明活动是为了帮助成员调适这一灾难事件带来的压力,而不是检讨或调查会。

3.说明基本规则,如:组员平等、互相保密、成员请不要对同伴的话录音、笔记等。

4.行动式的社会测量:选一个颜色代表此事件,将这一颜色画在画纸的一个位置,借此了解这一灾难事件对参与者的影响程度或关系程度。

5.层层递进的作品涂鸦与分享:每个人的六张画:

第一幅非惯用手涂鸦

(1)请成员在第一张白纸上,用非惯用手在白纸上涂鸦:用刚才所选的颜色在纸上乱涂。

(2)原理说明:这是具有“暖身”功能的步骤之一。采非惯用手涂鸦,可以减低成员对创作好坏的焦虑。涂鸦是最简单的方式,它无关乎任何绘画的技巧,同时可以突破好坏美丑的概念,涂鸦会唤起人们早期涂鸦的经验与记忆,这是鼓励成员直接去“做”、“画”,来代替去“想”的暖身活动,帮助成员将自己最原始、抽象的图样呈现出来。

第二幅 惯用手涂鸦

(1)请成员将白纸反过来,再选另一个颜色,用惯用手在白纸上随意涂鸦。

(2)视觉分享。请成员比较左右手画的这两张图画的面貌与形式,只做作品的“视觉分享”,可以观察自己左右手的涂鸦形式,以及自己与他人的相似、相异。

(3)成员心理评估:要注意观察成员在这两张作品上的创作方式及时间,以及是否有成员在这阶段需要耗费很多时间来浓密涂鸦,甚至想平涂,或者有无法停止的状态;主持人可通过这些方面,来评估成员心理反应状态。

第三幅表现手法为“线条”

(1)请成员拿出第2张白纸。主持人先以行动示范的方式,画出几种不同类型的“线条”。并用来说明在绘画中,“线条”是有开始和结束的涂鸦,线条是有意图性、方向性、同时也会有终点的,比涂鸦需要更多的控制力。

(2)接下来在引导中,要注意以“中性情绪”为开始,并以“正向、有能量的情绪”作为结束。下面是几种线条主题,可用于引导情绪,供参考:

请找出一个颜色来代表赖床,并画出表示“早上不想起床,赖床的线”。

选一个颜色来代表生气,并画出表示“生气的线”(愤怒、可恶、不公平)。

选一个颜色来代表倒霉,并画出表达“倒霉的线”(伤心、痛苦、悲伤)。

选一个颜色来代表平静,并画出象征“平静的线”。

视觉分享:请各组成员指出自己画出的每一条线,在组内观察自己与他人对于相同情绪所使用的线条、色彩的表达方式有何相同或不同。

第四幅 表现手法为“图形”

(1)请成员将第2张白纸反过来,在背面按下面的提示画出不同的图形。

(2)主持人先以示范方式来说明什么是图形。是从一条线发展到一个图形,将线的开端与结尾相连就会成为图形。“图形”是从一条线发展出来的,比线条更有控制性,因为将线的开端与结尾相连时就会成为图形;下列对图形的引导可供参考:

(3)选一个颜色,画“关于这次危机事件”的图形――在此例中,是关于地震灾难的图形。

(4)选一个颜色,画表达感觉的图形:“在危机事件中,觉得有一些令你感到或窝心、或舒服”。

(5)选一个颜色,画一个图形表示“在危机事件中,最糟糕的状态”。

(6)选一个颜色,画一个图形,表示“如果我早知道会面对这样的危机事件,那又会怎么样呢?”

(7)如果成员对危机事件的表达很抽象,则可邀请成员把每个图形着色起来,着色可以建构一个对此事件的想象或是故事,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当有成员情绪过于强烈时,则切勿要求成员将图形着色。

图形可以让成员开始呈现想法,并可以将图形意义化。本阶段“最糟糕状态”的图形,会引发具有影响、震撼情绪的图形;所以,如果反应过于强烈,则请不再要求着色,以免过度引发成员情绪。

前期的热身铺垫工作到此完成,下面将进入更全面深入的表达阶段。

第五幅 危机事件图像

(1)邀请成员拿出第3张白纸之后,主持人说:“想到这一灾难性的事件时,如果你可以用色彩、线条、图形来呈现,它可以是具像的图画,也可以是抽象的图画,只要你自己知道你所呈现的是什么就可以了,请将你感受到的用图像的方式,来呈现在第5张白纸上。我们有12分钟时间创作,在这过程请不要与别人交谈。”成员正式开始画危机事件图像。12分钟创作,通常可唤起危机事件所引发的当下的经验。

(2)创作完成后,做意象冥想。主持人可以说:“请让自己在心里面先想象、回顾刚刚画的作品的每一个部分,它让你想起了什么?图上的象征性意义是什么?”

(以上为学生们的画作,以不同形式表现了灾难与爱心救援的场景。)

(3)“看图说话”,小组分享:每个人对自己的画在小组中做分享与讨论。如果有些成员难以表达画殊部分,可以用下列问句做引导:a这里发生了什么?b.那是什么? c.那是谁?d.怎么会在那儿呢? e.你在图画中的哪个地方?

在提问中还要注意,不用“为什么”(why)?而是以什么(what)、谁(who)、如何(how)、哪里(where)、何时(when)来提问。也就是说,提问不要侧重原因探究,而是侧重具体事实。

(4)主持人在成员分享时,要注意将成员在危机事件中的状态给予“正常化”,同时将危机事件赋予新的意义(reframing),也就是说,进行意义的重构,从而帮助成员转化此时此刻的情绪与意义。

通常的团体辅导是以口头讨论方式,进行危机事件的叙说与减压,但艺术心理辅导的方案则强调先不说,而是将它“画”在图画纸上。这部分也是整个绘图减压的重点,因此,主持人如果能在这里给予回应,促进转化,能够进一步加深绘图的意义与效果。

但也需再次提醒主持人,在这一方案中所要做的,只是对灾难事件发生后的减压,因此它属于心理教育模式,而不是心理治疗模式,因此,主持人在带领的过程中,只需要表现出通情达理,侧重进行意义的转化,而并不在团体中做深层分析挖掘的工作。

第六幅 重新得力

最后一幅作品的主题是“准备重新开始”。

(1)请成员将第3张白纸翻过来。主持人邀请成员冥想:“如果现今有智慧老人现身(可以改为适用于该年龄的称呼,如摩法棒、机器猫),或者说,如果我可以拥有更多能力、智慧,通过这次经验,我可以有更多的准备时,‘万一’我们再次面临类似的危机事件时,会如何来面对与反应?

(2)画面呈现。请成员创作当“自己有更多智慧时,面对此危机事件”的图像,如果我有魔法棒……指导语:“请你用色彩、线条、图形来呈现。它可以是具体的图画,也可以是抽象的图画,只要你自己知道你所呈现的是什么即可。有8分钟的时间可以创作,请你创作时不要跟人交谈。”

(4)团体分享与讨论,可按照下列原则:

a.将最后两张作品比较,请成员在两张图画中找出不同的部分。

b.进一步邀请成员分享自己在这次危机事件已经学到一些正向的经验,以及自我欣赏的部分;当成员自己没能找到时,主持人要结合成员作品及分享内容,将这一灾难对人的影响进行意义上的重构。

然后,请同学们用几分钟时间,写下内心的感受。

“很久没有涂鸦了,时隔如此久,再拾画笔,竟是为了5.12悲剧而绘......我最喜欢自己画的最后一幅,我希望不管怎样,大家都会好的,不管多大的悲伤,我们都要坚强地生活。以画表心,以笔示情,愿我们中国人都好!”(李静)

“学到很多!整个活动是一种连续的绘画创造。一步步加深,心与心的沟通加强了,也了解到了更多的东西,明白了别人的灵感与思想感触,补充了自己的狭隘与不足。”(张瑞)

“我觉得通过绘画来抒发自己的心情很好,无论画得好差,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心情,给每一个线条、图形赋予自己的意义,可以驱散那种压抑或是不愉快的心情,很好。我现在的心情比上课前轻松多了。” (金娣)

“我感觉从活动进行中心情也一点点的好起来,从最开始的沉闷,到最后的充满希望;乐观的态度。同时也让我对这次的灾难有了更加理智的思考,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和团结的力量。”(杨艳)

“5.19一周前的今天北川发生的巨大灾难让我一个星期以来都沉浸在悲痛中,我突然有种天塌的感觉,还有那些偶然突发带来的恐惧。上课前的默哀我为他们祈祷中哭了,心中有些无法承受,活动开始时,心里一直很沉重,不知怎样表达。 这一系列的过程后,看到同学们的表达和希望,心中明快了很多,感觉到一切过后的希望和重生。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爱足以让四川重建,我相信一切就像我的画中,会有阳光,笑容。但更期望我们对地震后的醒悟在现实中得到体现,相信中国!加油!” (王晓琳)

后续说明:

(1)主持人再次提醒,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情绪、想法、行为反应,这些都是正常的。如果发现自己一直处在上述状态,且持续三个星期到一个月时,可以寻求进一步协助,主持人可提示相关求助机构及电话。

(2) 成员的绘画作品按照成员的期待处理,可以问成员自愿的处理方式。如果将作品张贴起来,可以强化自我经验;如果将作品带回家(班上)与家人(同学),可增加分享体验;可将作品留下,由主持人存档,或自行将作品处理掉(撕掉、丢掉)。总之,尊重成员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对成员都具有象征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