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酒文化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经贸翻译所涉及的文化问题处理是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常见的一些经贸翻译文化问题可分为文化欠缺和文化误译,而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译入语与源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本文通过分析这些文化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归纳了四种有效的翻译策略:加注法、音译法、意译法和仿译法。
关键词 :经贸翻译 文化 翻译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各国的交流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包括经贸方面。21世纪以来,经贸方面在各国的交流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使经贸交流顺畅有效,经贸翻译活动必不可少。经贸活动涉及面广,覆盖政治、文化、经济、法律等多个领域。在经贸翻译活动中,由于各国文化的不同,在文化问题上的处理显得至关重要。
一、经贸翻译中存在的文化问题
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自人类有了语言起,就有了文化。在进行各类题材的翻译时,文化问题总是不可避免的,经贸翻译也是如此。例如,在翻译一家公司的产品广告时,产品的名称和广告语中就会包含各种文化背景。这些文化背景是否能准确地传达给译入语读者,是这则广告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现在的一些经贸翻译在处理其中的文化背景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文化欠缺,二是文化误译。
(一)文化欠缺
文化欠缺是指将源语文本翻译到译入语时,原本存在的一些文化背景在译入语中有所欠缺。源语文本中包含的文化背景极为重要,若在译入语中有所欠缺,会导致源语信息缺失,降低翻译质量,阻碍目的语读者获取信息,从而影响交际目的的实现。如:在一段经贸翻译材料中,涉及到了中国有名的“杜康”牌酒的广告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中的“杜康”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了酒的指代。在翻译“杜康”一词时,有些译文直接采用“杜康”的拼音“DuKang”。若直接译为“DuKang”,目的语读者缺乏中国文化背景,可能会对此一无所知,更体会不到这背后的酒文化。这样,交际目的就没有达到,因此译文在此处应加上注解,解释“杜康”一词。
(二)文化误译
经贸翻译中的另一种文化问题是文化误译。由于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政治因素等存在不同,在进行翻译活动时,如果不了解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就可能造成文化误译,也会导致交际目的的失败。如中国的一个电池品牌“白象”,若直译,则为“white elephant”。大象性情温柔,又力大无穷,能远行,能负重,在中国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都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而“w h i t eelephant”在英文中却有“庞大而无用的累赘”之义,这与中国文化中“象”的寓意完全不一样,如果直译,就会产生文化误译的现象。
中国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序言中谈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此后,“信、达、雅”成为了翻译的标准。无论是文化欠缺,还是文化误译,都没有将源语文本中的文化背景准确地传达出来,都没有达到“信”的要求。因此,在经贸翻译中,要杜绝这两方面问题的出现。
二、经贸翻译中存在文化问题的原因
上文提到,经贸翻译之所以会出现文化欠缺和文化误译两种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大致可分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和思维模式的不同。
(一)文化背景的不同
不同的国家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政治、历史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因而就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例如,在中国文化中,数字“9”是能给人们带来吉祥的数字,因为“9”与汉字“久”谐音,寓意“长长久久”;“8”也是吉利的数字,因为与中国一些地区的方言“发”谐音,义指“发财”“财源滚滚”。而这些数字的寓意在西方国家是没有的。又如“孔雀”姿态优美,羽毛多彩绚丽,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优雅、漂亮。但是在英语中,“peacock”有“爱炫耀,爱虚荣”之义,“as pride as apeacock”——“孔雀般虚荣”。在翻译过程中,对于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有所差异的词应尤为注意。
(二)思维方式的不同
文化渗透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自然也包括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文化的发展。例如,在汉语里,为了使文章具有音韵美,一些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叠词出现频率较高。这些词尽管意思大同小异,但是读起来琅琅上口,丝毫不给人冗余感。在英语中,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英语力求具体简洁,重复使用意思相似的词会给人多余之感。
三、处理经贸翻译中文化问题的策略
为了使译文符合“信、达、雅”的标准,将源语文本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准确恰当地传达出来,使译入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感受,最终实现交际目的,在处理经贸翻译中的文化问题时,大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加注、音译、意译、仿译。
(一)加注
加注译法是指针对源语文本中的一些词或句子,在译文中添加一定的解释性话语,让译入语读者获得更准确的信息。这种方法适合于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存在文化差异的情况。例如:
(1)曹州城内有一隅首,名曰“尤之女”,据传尤之女酿得一手好酒,偶被孔子一饮,赞曰“圣贤至美”!故得名“圣酒”。(曹州圣酒)
There is an intersection named“Girl Youzhi”in Caozhou City.The story goes that Girl Youzhi madea good drink of liquor which Confucius drank byaccident.He praised this Liquor as a delicious one.So it got its name as Liquor “Shengjiu”.[1]
孔子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对于孔子及其儒家文化,中国人非常熟悉,但是对于缺乏一定中国文化背景的西方人来说,若单纯译为“Confucius”,读者对此可能不甚了解,所以,应采用加注译法,译为“Confucius,the great ancient Chinese educator”。
(二)音译法
音译法是指根据源语的读音,在译入语中重新创造一个与源语读音类似的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语文本的音韵美。如:“美加净”-“Maxam”,“Glory”-“歌莉娅”,“Maybelline”-“美宝莲”,“Coco Cola”-“可口可乐”,“hacker”-“黑客”,“pizza”-“披萨”等等,都是音译的例子。
(三)意译法
由于汉英文化的差异,有时候同一个表达在两种文化中的意思完全不一致,若直译,则会造成文化误译的问题。此种情况适宜采用意译法。意译法是指在忠实于源语文本的基础上,摆脱源语的语言结构束缚,传达源语文本的意义。
(2)江苏已成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地区 。
Jiangsu has become a hot spot for its development of export-oriented economy.[2]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热点”是指在某个时期非常引人注目的地方或者问题,毫无“危险、冲突”之义;但是“a hot spot”根据《牛津高阶字典》解释,是指一种“艰难或者危险的情形,或者有政治等问题产生的地方”。由此可见,中西方对于热点的理解完全不一样,因此,“a hot spot”应改为“a focus of attention”,避免文化误译。
(四)仿译法
在处理文化问题时,仿译法是非常有效的。仿译法指在译入语中用一个常用的习语或句子来翻译源语中带有文化背景的语句,达到一种语言风格、文化意义对等的效果。例如:
(3)Tasting is believing.
百闻不如一尝.[3]
(4)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Where there is a way, there is a Toyota.[4]
第一个句子套用的是“seeing is believing”,而在汉英中刚好有“百闻不如一见”这个表达,译文同样套用汉语的这个表达,“百闻不如一尝”,这样译文就与源语文本一样,在结构上一致,并兼具音韵美。第二句中“车到山前必有路”是人们熟知的习语,该广告之所以用这个结构,是希望用熟悉的习语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而英文中有“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同样为译入语读者所熟知。
简言之,经贸翻译涉及的题材丰富,有些经贸题材的翻译在文化上处理得不够妥当。要恰当地处理这些文化问题,应先找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寻找合适的翻译策略,最终将源语文本的文化背景传递给译入语读者,实现翻译的交际目的。
(本文为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言外之意翻译的关联理论视角”[项目编号:12WLH4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泽芬.论汉英广告翻译的原则[J].现代企业教育,2006,(12):203.
[2]蓝.关于英汉经贸翻译的信[J].中国科技翻译,2004,(1).
[3]张赛妮.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J].文史博览,2009,(9).
不可丢了“非遗”
7月举办的世博会“山东活动周”上,精选了内画、鲁锦、泰山皮影等27项兼具大众性、观赏性、互动性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集中展示,“民间绝技”再次展现了齐鲁文化的魅力。
但红火的场面难掩这些“非遗”的的悲凉困境。泰山皮影传承人范正安很为这项艺术的前途担忧:“以前,休闲娱乐的手段不多,皮影是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现在可不是这样了,皮影做得再好,也比不过电影、电视。有些年轻人喜欢皮影,只是好奇,把它当成了新生事物,真正热爱的并不多。”所以,为了让皮影在自己的手上传下去,让多一点的人接受皮影,范正安不得不对皮影的表现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来吸引观众。尽管他知道,传统艺术的魅力所在,讲究的是原汁原味,任何迎合时尚潮流的改动都是对传统艺术的破坏。“但目前只有这样,别无选择。”
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大量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然而,这些丰富而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却正在遭受逐渐消亡的命运。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促使传统文化和艺术越来越遭到冷落,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文化艺术、技艺、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很多原生态的文化,在一种单一化、标准化的全球性商业文化的冲击下迅速衰落。
越来越多国家面临非物质文化遗产危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以后,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和弘扬文化的多样性。2001年,它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宣言》。2003年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就是要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冲击和消解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指南》中感叹,就世界范围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随着当今世界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形式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并受到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旅游业、工业化、农业区缩减、移民和环境恶化的影响。”
“这些人类的文化创造和遗存,就好像人类的基因,包含了过去世代累积的信息和发展的可能性。有些不起眼的东西,我们今天不知道它有什么重要性,但以后可能非常重要,可能会影响到人类未来的发展。”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先生表示,“透过这些非物质文化,我们才知道自己是谁。比如要回答什么是中国人这个问题,就离不开中国的语言、服装、建筑、习俗、神话、寓言、节庆等等。”
到底有多少“非遗”
中国对“非遗”的保护与挽救始自2003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参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2005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护内容已从原来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拓展到目前包括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门类。
中国的“非遗”保护根植于丰厚的民族文化艺术而显示出非凡的实力。截至目前共有29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保护方针指导下,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初步统计目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有近87万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先后公布了两批共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命名了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88名,还命名了闽南文化、徽州文化、热贡文化、羌族文化等6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央和省级财政已累计投入17,89亿元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6年,山东的大秧歌、山东快书、聊斋俚曲等23项“非遗”进入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挖掘整理是一项复杂、艰巨且意义重大的任务。”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地区。为了摸清了家底,山东省进行了一次全省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据统计,普查期间,全省共投入专业普查人员11.8937人,动员社会力量和志愿者参与普查118.09万人,全省共上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101.35万条,实地,调查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398万项。全省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0项,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项目过百的省份之一。
一批珍贵、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有效抢救。普查过程中,共挖掘出濒临灭绝或失传的线索33400余条,从中整理项目17850余项,鱼骨戏、阴阳板、一勾勾、山东落子、火狮子等一大批项目通过普见天日,莱芜梆子、牛郎织女的传说、孟姜女的传说等一批濒危的项目通过普查,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加大了扶持力度,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在保护“非遗”工作的推动之下,山东“非遗”正在从角落走向殿堂。全省目前共有各类专题博物馆37个、民俗博物馆23个、传习所107个。这些博物馆和传习所保存了大量普查收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资料,集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提供稳定场所和必要设备设施,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山东省在抢救濒危非遗项目、非遗基础设施建设、非遗传承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引起了业界的共同关注。今年年初,文化部决定在山东举办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冷热“非遗”
“非遗”挖掘与保护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各地尽最大努力地申报“非遗”项目,许多地方为争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产地”的纠纷不断发生。
作为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梁祝传说,到底发源于何地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成了一段千古之谜。
梁祝传说在济宁一带流传久远而广泛。明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张岱《陶庵梦忆孔庙桧》曾记载:孔庙有“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明代万历年间在峄山石上刻的“梁祝读书洞”和“梁祝泉”等大字仍然清晰可辨。
2003年10月,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出土了一块明正德十一年(公
元1516年),立的“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济宁人认定:梁祝传说根源不在别处,而在孔孟故里――山东济宁。
而在济宁之外,浙江鄞州、河南汝南、江苏宜兴、广西马山、安徽舒城等地,都有梁祝传说和遗迹,都自称梁祝传说的发源地。在纷争之下,国务院公布梁祝传说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不得已把相互争夺的几处地方都列为了该“非遗”的保护地。
原本近乎绝迹的非遗为何忽然成了香饽饽?
把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成现实的文化产业优势,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遗产,对提高本地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具有独特性和惟一性的文化资源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越来越多的具有开发价值的“非遗”从不为人知的黑暗角落来到了庙堂之上,成为地方热衷追求的文化“标签”和旅游开发的新资源。结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了迎合市场“变味”,陷入“商业化”误区,非遗生于民间、死于庙堂的事例频频发生,成为非遗挖掘和保护的“催命剂”。而另一方面,那些不具备经济效益的“非遗”只能躲在社会的角落里艰难度日。
中国画历来讲究以“意”造“意”。就艺术表现而言,“意”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意”可以传之画内,也可传之画外。中国画在形象的塑造上,不是直接地在外观上逼真地模拟物象,而是根据记忆、印象,凭借认识、想象来创造形象,强调绘画的主观性,注重精神活动和思想感情,特别是重意轻形,强调不必拘泥于具体的物象来进行绘画。绘画中的“传情达意”是其根本,用笔、形象只是个载体,中国画的审美强调的是“审意”,而非单纯地审笔、审墨,笔墨只有与意象结合才具有更高的价值。因此,画家大凡在作画之前首先要“得意”,要无意于画,不使心为形役;反之,如果意在于画则会失于画,这种得失认识明显受到了庄子美学思想的影响。①同时,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画家在“得意”之后还要“立意”,立意则指“用笔”,“用笔”的目的主要还是表情达意,“意”寓于笔又不拘于笔,因此笔有尽而意无尽,笔可断而意不能断,笔不周而意不能不周,“画尽意在”与“笔不周意周”之间有着强烈、必然的联系。
纵观中国绘画发展史,中国画有其独特背景下的文化理念的支撑。儒家、道家和玄家的认识论、方法论上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创作和艺术表现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注重在绘画中对意象的把握和运用。对中国画意象这个概念的认识,对意象关系的观照把握,应从观察物象,创作前的审美、构思开始,并贯穿于意象经营、塑造形象、艺术表现和体现思想主旨的全过程。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这里的“意”,正是道家讲的“意”与“象”的统一,即“意象”。在道家看来,“意”是赖“象”而存在的,因为需要“立象以尽意”,没有“象”就无法表达“意”,然而,“象”是“意”中之“象”,决定“象”的还是“意”,“象”生于“意”,“象”有尽而“意”无尽。因此,表“意”不应停留在“象”的本身,如停留在“象”的本身,就将妨碍“意”的表达。②“画尽意在”是张彦远运用我国早期形象理论,对绘画创作中构思的主要任务在于构建艺术意象所作的理论概括。诚然,自唐宋以后文人画家重视对意象的不懈追求,齐白石取“似与不似之间”,黄宾虹取“绝不似而绝似”“无可无不可”“惟其是耳”等画论,这都体现了文人画家对“意象”的强烈观照。因此,艺无定法,法无定规,对意象的表现,因人的不同而不同。中国绘画自宋以来,山水花鸟题材、水墨渲淡的表现手段,写意抒情的创作方法和清新自然、简远淡泊的审美意境,构成了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在绘画理论上,所谓“画意不画形”“深于画者,得意忘象”等,在某种意义上将中国绘画的表意性作了充分的肯定和强调。在绘画实践中,画家更是注重作品意念的内蕴,把在画中表“意”作为衡量作品得失的重要依据。“意”是美学概念,又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在绘画中,“意”除了指画家的主观意志、情思意绪外,还指神似、神韵、意趣,也指艺术表现上的精练和概括,当然,更指意境。意象不是单纯的客观世界的再现,也不是单纯的主观心灵世界的表现,而是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种有机结合。或者说是画家主体心灵对客观世界的投射并与之遇合的结果,它发生并形成于主客体之间,有一种明显的“主体性”,它是画家对外界事物特殊的能动反映,是中国画“意境美”塑造的基本前提。③对于一个具有创造性的画家来说,创作作品时不可能只是像镜子和照相机那样作机械地再现,而是必须将个人的主体意识加入到“主体意向性”的过程中去,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这些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情感化体验,是客观世界转化为艺术创作中的“情景交融”,意象不同于自然主义的摹写,也不同于抽象主义的不拘表现,而是寓情于景,景因情设,情因景生,从而产生出形象有限而意象无穷的艺术境界——“境”。④
此外,中国画中的意象亦是一种美学创造,是人与自然的精神遇合后孕育的心灵之花。在意象的创生中,画家是“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宗白华曾诗意地描述了意象生成的动人场景: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交融互渗,成就了一个鸢飞渔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意象”。⑤
中国传统绘画把表“意”看得比表“象”更为重要,并在以表“意”为核心的绘画观念的指导下,形成了它独特的审美体系。画家对所表现的对象在主观上达到了认识的高度自由,从而超越了对象的形貌表层,胸中对所描绘的对象达到“意”明后,在艺术传达中便体现出以“意”用笔,笔在运用中便体现出了超然和创新,产生出活泼的意气。真可谓胸中有主见,耳不闻其声,眼不见其形,不再斤斤计较于形貌章彩的历历俱足,而是师心独见,所画非所览,听任于内在生命律动的驱动,心随笔运,挥洒达于一片天机。
注释:
①张启亚.中国画的灵魂.文物出版社,1994.
②俞剑华.国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③陈旭光.艺术为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先了解一下余先生是如何定义文化的。“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这个定义,应该说不算差,但完全可以继续深入。只是余先生随口说的“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简短的文化定义”这句话,就失言在先了。虽然36字并不长,又涵概周延,可我们知道,王小波在《我看文化热》一文中就幽默地推荐过另一个文化定义,明显要比余先生的短:“文化是一个社会里精神财富的积累,通过物质媒介向时空传播。”当然,梁漱溟还有更短的:“生活的样法。”我喜欢王小波的,或许农民、市民以及多数蓝领们,更喜欢梁漱溟的。其实,寻觅往圣与时贤,象梁启超龙应台们,都有过生动鲜活的文化定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应该这样说,所谓“共同体”、“总和”之类的词儿,老百姓很不受用。
余先生无端地自夸,先扣掉一分。再看“创建集体人格”中“创建”这个词。我想,人格不是文件夹,不能“创建”,也创建不了。文化作用于人,向来是自然过程。而人格是从生产和生活中自然生长出来的。即,在基因的背景下,习染而后衍生,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有目的的“创造”和“建立”。梁漱溟表达得很浅显很到位:“是养成。”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人反问:那中央新近提出的五个建设中的“文化建设”你认为也有问题?——当然没问题,表述上的简洁工整而已。斗胆揣测,中央的本意,应该是建设文化环境,而不是建设“文化”本身。所以,十新增的“生态文明建设”就说明,中央已开始打破“工整”,很可能有一天会明确表述为“文化环境建设”。因为,不这样表述,概念范畴将有所混淆。
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广义地讲:文化不是自然物,除此之外皆文化。狭义地讲,就是精神。或者说,就是与精神产品相关的事象,比如莫言的诺奖小说。从学界相对普遍认可的文化三层次说来看,同样也支持这一观点。即:表层是器物,中层是习俗制度,深层是精神。至于所谓的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如足协搬家择风水之类),只不过是精神的表象或是精神的某种指标。
再看“引导”这个词,它明显带有主观强制的意味和行政色彩。文化现象的生成与取舍既然是自然选择的过程,那么就很难引导使然。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的这种“文化引导”。从其过程来看,似乎有效,但结果却是失败。其原因,只能说是违背了人心的选择,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表述为“传播”足矣。根据各人内心的价值取向,自由取舍,由此衍生出“参差多态”的“幸福本源”。
究竟在文化的定义中用“精神价值”好呢,还是“精神财富”好?我个人以为,还是后者更为准确。价值作为经济学概念,首先遇到的是商品价格,即商品的货币表现。所以,涉及与货币挨着的器物文化,宜用“价值”;涉及精神产品的则宜用“财富”。表达时,如文化价值,精神财富。打个比方,说余先生是一个有精神财富的人,没错。可是说余先生是一个有精神价值的人,就有些怪异。再比如,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是全世界的精神财富,很好。可是改成它在全世界都具有精神价值,就语焉不详,分量大减了。显然,财富具象,可信可用,是人类共有的。而价值抽象,因人而异,难以比对——价值的比较同偏好的比较一样,不可能有唯一的尺度。当希特勒或本·拉登站在台上的时候,他们也可以讲出他们精神价值的立论,但他们却说不出口,这是他们的精神财富。
“生活方式”归习俗,“集体人格”是习性。既然狭义的文化不含二者,而广义的文化还有其它,定义中不提也罢。经比较我们发现,王小波推荐的定义中还有一个重要概念:传播。这显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无法经久传播的文化现象,无论是器物、制度还是精神产品,都不会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更不能算作精神财富。所以对这类文化,不谈也可。
简言之,文化是一种精神产品,在这类产品中,我们筛选出精品将之积累,然后通过各种物质媒介(比如书籍、艺术品等),经过一代又一代,传向不同的地域、国家。
精神文化是“建设”还是“养成”,还有商榷的余地。而文化是否具有它的最终目标,同样可以商榷。余先生认为,“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这当然没有错,但并不透彻。爱的半透明性和善的制度起源,使我们有了一种打开缝隙,进入细部的强烈渴望。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我们先假定文化真有一个最终的目的,但这个最终的目的或目标真的是爱和善良吗?
先说爱。爱不是器物,也不是制度,应属精神范畴。那么是否可以说达到它就达到了文化的最终目标呢?显然不可以。精神是文化的核心地带,但核心地带不等于核心。我们不妨从文化的对立面谈起。其实余先生自己也说过,“比下定义更精彩的是明确设定对立面。”但他这句话只是用在了讨论“小人”的时候。讨论文化时从未涉及,这很让人遗憾。文化的对立面是什么?是生物。文化与生物是我们人类自身朝夕相处的两种永不可分的属性。精神文化正是对应生物的自私本能应运而生的。动物世界也有爱,那是血缘之爱;商品世界也有爱,那是互惠过程中对利的爱。而狭义文化下的爱,是无条件的爱,准确的表达应该是没有抒情与形容的另外的专有词汇:利他;加上限定就是,无条件利他。血缘之爱是亲缘利他,其动机是本能;利人利己的交换是互惠利他,其动机是利己;而文化所要造就的,是一种广泛的群体选择的无条件利他。所以,用“爱”作为文化的最终目标,显然是模糊的,不彻底的。无条件利他才是我们要寻求的文化的最终目标。说到这里,其实并没有穷尽解析。也就是说,必须指出达成目的的途径和机制。这个途径和机制就是,用文化的核心力量,在相当的程度上,重组基因为人类设定的行为程序。
再说善良。“良”字,梁漱溟曾引证孟子的话推测过它“本能”含义的起源,这里姑且不论,只说“善”。问底穷根的解析最好从词源开始,那我们就从善字的“羊”字头说起。《论语·八佾(第三)》中有这样一句:“告朔之饩羊”,这句话的意思是,每月初一祭庙用的活羊。于是我们联想到,自己双肩扛着即将牺牲的羊时,就构成了为社会负责的“義”字。这个字的构造表意为“我肩上背着羊”是十分明了的。而且那个“我”所付出的牺牲的大小,是要符合规定的,即一定的牺牲,放在一定的献台上。这时,构成的不正是“善”字吗?(参见今道友信《关于美》)善字的下半部,可以肯定的说,就是高脚木盘一样的献台,上面大约铺着草叶。
在这里,“符合规定”很重要。善虽然是一种行为,但已是制度习俗约定下的行为,当然不无内心的自发。于是我们了知,若要行善,就要符合道德良心的准则,抛弃私欲。这对于自己,却乎要做出些牺牲。因此,善是与牺牲有关的。当付出的牺牲极大,当这一牺牲超越了一切规格,更高一级的字就出现了:美——牺牲的羊,大;甚至不是羊,而是自己的生命。这样看来,美作为价值,比作为道德最高概念的“善”还要处于上位,还要高一等,它是文化理想中的最高概念。于是,善并不是文化的最终目标就不言自明了。当由美的本质作为发端,人人都能把为他人、为种群牺牲一己之利的行为当做习惯的时候,不正是群体选择无条件利他的人类文化最高境界到来的时候吗?所以,爱和善良只是通向这个最高境界的必经之路和海拔营地。
说到这里,我们还是不得不为余秋雨先生未能射中文化的十环而深感遗憾。遗憾还有下面两个。在前有“馒头文化”后有“妓院文化”的混乱不堪的以“文化”作为前后词缀的当代习语中,我们无奈地看到了余先生似乎也在添乱。象什么文化骄傲、文化等级、文化欺骗、文化耗损、文化行为、文化品行,民生文化、生命文化、书面文化、咬人文化、谋臣文化、谋术文化、个体文化、局部文化、身外文化、大批判文化等等,自制了30多个。我个人以为,这些“文化”词组中,多数可以拿掉“文化”这个“缀”。比如,余先生说过的“文化道义和文化良知,永远是文化的灵魂所在。”其中的道义与良知,就完全没必要用“文化”去修饰,拿掉“文化”是完全可以的。
余先生辞职而行文化苦旅,一定有其多方面的动因。但我们在他的字里行间明显感受到的是他对“小人”的切齿的痒痛。在《何谓文化》全书中,他把这种痒痛象生理盐水溶进血液般地融进了词章,并渲染着气氛。同时,他也用升华这种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尽力做着摆脱的姿态。但我们更多看到的还是对恩怨的“黏着”和对读本受众无意识地“文化”惊扰。将心比心地讲,如果我也有曾遭际余先生的全部苦厄,我可能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但是如果真有刨根问底的意抉,在人类全部的精神财富中,是不难找到解答与解脱的。我以为,所有恶意攻击余先生为人的人,都是生物属性使然。
先进去看。在没有外敌入侵或灾难震现的时候,种内的个体通常是敌对的,因为要面临食物等诸多生存要素的争夺。所以,“友善即使在大自然中存在,也是不充分的,必须制造。”对领地做过专门研究的阿德雷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A=E+F”,A为友善,E为同种成员中生出的敌意,F为偶然性的灾害。即同类中外部的敌对与灾难压力越大,内部的友善和团结就越强。马克思则更一针见血:“只有在对另一个阶级进行的斗争中,单独的个人才会形成一个阶级;否则,他们只是作为竞争者而处于敌对状态。”所以,我们不得不感叹阿德雷的见地:“敌对是一种生物学状态,它是其全部成员的天然的反应。”
【关键词】日语翻译;语言文化;差异问题;研究
随着当前国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加之众多相关的研究者对语言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都使人们深刻的意识到文化与语言之间所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语言不单单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也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各种不同的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包括文字、语法以及文化特征等方面。翻译是一门很重要的学术能力,成功的翻译不但可以加强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沟通,也可以成功的增强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所以说,一名称职的翻译者不单单需要了解自己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还需要了解对方国家的语言和文化。
一、日语中的文化特征
每一个民族自己语言的发展,都与其生长的环境、发展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些特定的民族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会发展起自身语言,而正是这些语言,切实的反应出了这个民族的品格、文化特征,以及这个民族的历史故事以及文化传统等。日语也不例外,它也是在日本这个民族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并且随着日本这个民族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具体体现出了日本民族的历史与传统文化。
(一)日语的表达方式比较含蓄
通过对日语的文学典籍、文学作品以及日常对话等材料的分析与研究后,不难发现的是,在日本这个民族中,人们在说话的时候是十分含蓄、暧昧的。例如,日本人想要拒绝别人的时候,不会直截了当的说“だめです。”,而是会用“それはちょっと…”来委婉的拒绝别人,以避免尴尬。
(二)日语的语言交流比较模糊
在日本这个民族中,他们在日常交流的过程中,说话用词都会比较委婉,不会把要说的话直接挑明,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会给人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
(三)日语的称呼用词十分尊敬
日本这个民族,是一个社会等级观念十分浓厚的民族。在他们的国家里,整个社会都有着十分分明、清晰的等级观念。例如,男女、长幼等级等等,都有着十分清晰的社会等级观念,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一些与身份相符的敬谦词汇。
(四)日语的男女用语十分清晰
在日本这个民族中,男士的社会地位较之女士的社会地位来说更高,受这种观念的影响,男士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语一般就会比较强硬霸道,而女士的日常用语相对来说就会柔弱一些。
二、汉日翻译中如何有效体现文化特征
(一)翻译中要注意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
结合我国传统文化来说,广大民众在日常交流的过程中,都比较喜欢耿直的说话方式,表现出来的整体特征就是直来直去,开门见山。然而,日本这个国家在日常交流的过程中,和我国人民所展现出来的特征全然不同,他们在日常交流中喜欢含蓄、委婉的表达出自身的想法及意愿。这样一来,就要求汉日翻译的工作人员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语言表达方式进行适当的转变,即将平时耿直的说话特点转变为翻译时较为含蓄的说话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将日语中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准确的表达出来。
例如,日语中有和汉语“请~”相同意思的“~てください。”,但在实际的生活中,这种说法有强加于人的感觉,一般请求别人帮忙的时候,都会采用比较委婉的表达方式,即“~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意思是“您能为我~吗?”。
另外,日本人在说话的过程中,通常会在所说的一句话后面加上一些语气助词,如“が”或“けど”等,并省略后面想要表达的话,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一种言外之意的感觉。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将这些语气词适当的省略或者合理的翻译出一部分来。当然,这个翻译的前提是不会影响到所要表达的含义。
(二)翻译中要注意谦敬的称呼用语
和我们了解到的一样,日本这个民族的等级观念十分强烈,这就决定了日本人在日常交流的过程中,也要对称呼、敬谦表达进行合理的应用。与什么样的人进行交谈,或者与什么样的人共事,在这些过程中需要运用的敬谦词语都是约定俗成的。这样一来,便使得汉日翻译的工作人员要注重分析各种场景与内容。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将文本或对话中的各个不同的时间、地点以及场合弄清楚,与此同时,还需要对长辈、晚辈之间,上级、下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掌握。例如,在介绍别人时,要用礼貌表达“こちらは~です。”,而在自我介绍时要使用“~と申します。”的自谦表达方式。因为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汉日翻译工作的成效。
(三)翻译中要注意区分男女性别
日本是个传统观念十分浓厚的国家,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即男性在家中居于主导地位,是一家之主,多数的事情都需要他们来决定,而女性则一般是主内的更多一些,具有贤妻良母的优良品德。如此一来,男性和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语自然也会有所不同。女性一般会采用温柔、委婉的语言,而男性一般会采用一些霸道、强势的语言。尤其是终助词和感叹词的使用,女性一般使用如“わ、ね、かしら、あら”等柔美的词汇,而男性使用的则是感觉比较粗俗的“さ、ぞ、ぜ、おい”等词。正是这些不同的语气词语的使用,让人可以深刻的意识到人物的性别。
三、汉日翻译中日本语言文化的必要性
语言是各个国家之间运用次数最多的交流工具,然而,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往往会存在不同语言的情况,这样一来,为了更好的发展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要有翻译存在。当然,翻译的工作不是对两国的语言了如指掌就可以胜任的,文化的不同也会影响语言的交流,生硬、直接的翻译方式可能会阻碍关系的发展。只有了解了两国的深层次的语言文化底蕴,才能将两国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准确完整的翻译出来。所以,为了更好的做好汉日翻译,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在不断加强两国语言方面造诣,提高翻译的综合能力和水平的同时,更要深入了解两国之间语言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翻译者才能翻译出更加生动、形象的作品或文章,以达到深入交流的目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跨文化交际和翻译的过程中,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翻译者,不单单需要对本国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有着系统的掌握,还需要对对方国家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有着深刻的了解。这是因为,翻译不只是一个语言上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它还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汉日翻译事业的顺利发展,就需要广大翻译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家兴.日语翻译面对的语言文化差异问题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3(23).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跨文化意识;翻译;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194-02
一、信息化环境下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对于信息化环境下的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有着很深的了解,这样才能保持比较强烈的敏感程度,强烈的敏感程度能虬镏翻译人员在翻译的时候尽可能多地保留源语言的基本信息,并且还能够将源语言讲述者的想法和启迪较为完整地获得,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文化差异具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主要是文化底蕴、认知方式、思维体系三个类型。
(一)文化底蕴带来的文化差异
文化底蕴的累积主要是在该文化传承的悠久历史中实现的,各国的语言由于长期使用因而承担着记录历史的责任,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语言衍生出了很多新的理念以及大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词汇,这些新概念以及词汇往往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代表着该文化中所特有的理念和事物,有着十分强烈的民族色彩和文化特性。如果翻译人员仅仅是对源语言本身进行翻译而忽略该语言所在的文化特性,往往就会对翻译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会使得翻译结果南辕北辙。具体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例子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看下面这一句话:“I do not have a crystal ball,I cannot predict how long it will take”,对于这一句话我们如果只是简单地通过翻译该语言就会得到这样的翻译结果:“我没有水晶球,我没办法估计它会持续多久”。很明显这样的翻译结果是不正确的,根本不是源语言的正确翻译方式。
这就是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忽略该语言所在文化的底蕴而造成的错误翻译,翻译人员明显不具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这句话出自一位挪威官员之口,这位官员当时致力于缓解斯里兰卡政府与某个民间反政府组织之间的紧张局势,目的在于解放斯里兰卡饱受战争之苦的广大民众,在长期的谈判工作没有结果的情况下,这位官员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I do not have a crystal ball,I cannot predict how long it will take.”这句话中的“crystal ball”就是该文化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衍生出的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代表性词汇,这个词汇的意思就是西方文化中经常被提到的水晶球,而水晶球在西方文化中是女巫用来占卜的常用工具之一,因此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我对于未来会怎样不能预示,我没办法估计它会持续多久”。
(二)认知方式带来的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对于同一事物往往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主要体现在社会价值取向的不同、信仰对象的不同以及教育方式的不同等方面。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直接导致人们在面对同一种事物时,会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认知。在对于在语言中经常会使用某一种被人们所熟知的事物来表达对另一种事物的看法,翻译人员在翻译此类语言时需要十分慎重,因为这种被人们所熟知的事物有时候在不同国家的文化中代表着不同的形象,比如“龙”作为我们国家的图腾是十分高贵的,然而在西方国家的神话中总是作为邪恶而强大的形象存在的,如果翻译人员按照自己国家的认知方式对别的国家的语言进行翻译,龙的形象在语言中所代表的比喻就是完全不同的。
(三)思维方式带来的文化差异
对于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国家由于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其描述方式也不同。以中文与英文为例,在描述一件完整的事件的时候,中文比较习惯于先描述事件的起因从而引出事件的结果,先对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假设进而进行理性分析推论,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描述。与之相反的是,英文的描述方式就有着很大的不同,英文比较习惯于先点出事件的结果,然后再给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当翻译人员对英文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注意翻译的先后顺序,将之按照中文的描述方式进行翻译才能保证语序的通顺。具体我们将以下面这个例子来鉴别中文以及英文之间的表达方式的区别:“Pakistani forces battled Taliban fighters on Monday as the militants denounced the army and government as U.S.stooges and said a peace pact would end unless the government halted its offensive”。按照英文的表达方式就是将结果先点出来,然后再将原因叙述出来。与之不同的是中文的表达方式就是先原因后结果,对于同一事件的描述两者有着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翻译人员翻译的时候就需要注意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按照中西方语言习惯的不同,我们将英文中相应的结构做出调整并用传统的汉语方式进行解说,得到的译文如下:“由于武装分子指责军队和政府为美国的走狗,并称政府不停止进攻则终止和平协定,巴基斯坦安全部队周一发起对武装分子的打击行动”。
三、信息化环境下翻译人员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努力开创文体工作新局面
——在全县文化体育纠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今年我县各项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召开的,是一次非常及时而重要的会议,对于推动我县文化体育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必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下,我县各文化单位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繁荣群众文化体育生活为基础,把文化体育工作同人民群众的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采取有效的措施,在丰富活跃群众文体生活、改善文体设施、规范文化市场、巩固和发展基层文化阵地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繁荣和发展我县文化体育事业、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文化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文化体育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增强加快文化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化体育工作是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虽然近年来我县文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还不能满足于既得的成绩和现有的基础,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与其他地区和兄弟县市的差距。随着经济科技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争相抢占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各地文化发展已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之势。面对发展的大好机遇,我们必须自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破除小进则满、小富则安的思想;树立干大事业、求大发展的开拓精神,破除传统小生产的狭隘思想;树立在大视野、大格局下发展文化大生产、大市场的创新精神,破除片面强调客观条件、怨天尤人的等、靠、要思想;树立奋发图强、励精图治的创业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紧跟时代的步伐,富有创造性地拓展我县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把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群众。因此,我们必须把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作为衡量文化先进性的价值标准,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创作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各乡镇、有关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出发,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工作真正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中,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有关方针政策,建立多元有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加强沟通与合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形成文化发展的共识和合力,引导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同时,广大文化工作者也要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发展先进文化为己任,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争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开拓者,努力创造时代精神与我县地方特色相融合的先进文化。
二、坚持“三个面向”,突出重点,加快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坚持正确的方向,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一是要紧紧围绕培养“四有”公民这个根本任务,繁荣和发展基层文化事业,引导基层文化健康发展。特别是文化系统要继续实施精品战略,繁荣文艺创作生产,有计划地组织文艺创作人员深入到生产、生活第一线体验生活,获取灵感,创作一批讴歌主旋律、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文艺精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牢牢占领基层文化阵地;二是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拓宽基层文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我县要以老年文化、少儿文化作为普及的重点,以文化馆站、文化广场和社区文化中心为基地,以业余文化团队为纽带,扶持民间艺术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基层文化活动,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和家庭文化的协调发展,形成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三是要加强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文化服务质量。要建立健全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文化机构的工作岗位规范,逐步实行工作人员从业资格制度,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着力抓好基层文化管理队伍、各类群众文艺创作、表演队伍和社区文化指导员队伍的建设,传播先进文化,服务人民群众。
(二)切实加大投入,全面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县、乡实际,不断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把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夯实基层文化工作的基础,巩固社会主义文化阵地,积极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今年,我县要下大气力解决文化站设施简陋、陈旧、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社区和农村文化室建设,要逐步改变设施不配套、管理不完善,资源闲置和浪费的状况。
(三)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实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充分发挥我县现有的优势,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优先发展演艺业、电影业、音像业、文化旅游业、艺术教育业,并对其给予重点扶持,促进我县文化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同时,要积极培育文化中介业,规范文化中介业的设立和运行,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创新项目,形成新的产业链条和一批名牌产品,积极引导发展文化娱乐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水平,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二是要加强培育引导,规范和繁荣文化市场。坚持开放准入与加强管理相结合,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娱乐市场、营业性演出市场、电影市场、音像制品市场、图书出版市场要加强引导,加强执法管理,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娱乐消费,不断开拓和占领市场,促进文化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完善的文化市场体系。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一)积极稳妥地深化改革,建立精神文明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体制和机制。一是要进一步深化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文化行政部门要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出发,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公开为切入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不该由政府机关办的事坚决减下来,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文化政策、文化法规研究,逐步弱化办文化,强化管文化,使文化部门的职能逐步转到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上来。要组织文化系统干部职工认真组织学习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推进廉洁从政,进一步增强文化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大力加强监督检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是要积极推进文艺体制改革。要以“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为目标,积极稳妥,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分步推进文艺体制改革,合理配置文化艺术资源,积极外引内联,优化结构,推陈出新,形成弘扬民族文化、扶持高雅艺术的运行机制,切实增强我县各类艺术团体的活力和文化产品的竞争力。
(二)实施人才资源开发战略,推动基层文化的繁荣发展。加快人才资源开发,是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造就一支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的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从我县的文化工作现状来看,人才资源不足,断层、缺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全县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人才资源开发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真正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超前思考、超前规划和部署人才资源开发工作。要立足实际,不断深化文化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聘任、聘用等用人机制,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和会经营、懂管理、善开拓的文化经营人才,大力引进文化艺术的拔尖人才,形成艺术、学科人才梯队,实行更加灵活、更有利于调动文化艺术人才积极性的分配政策,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有利于人才创业成长的良好环境。
四、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纠风工作各项任务
开展纠风工作是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举措,是改进机关作风的重要途径,是贯彻纠风工作“纠建并举,标本兼治”方针的内在要求和长效机制,对于促进部门依法行政、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担负着促进全县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范和维护文化体育市场秩序的重任。文化系统行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县各族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文化系统这次开展纠风工作是加强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也是自身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文化系统各部门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学习,把纠风工作作为当前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要通过扎实的纠风工作,积极树立文化系统廉洁自律、团结进取、开拓创新、服务一流的良好形象。特别是县文物局、图书馆、电影公司、新华书店等文化窗口单位要作到文明服务,热情接待群众,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县文化馆也要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为各族群众送去健康向上、丰富多采的艺术精品,进一步丰富和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二是要彻底整治全县文体市场,严厉打击盗版等非法活动,健全文化市场体系,规范文化经营活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网吧”、音像制品等问题,必须依法严查严办,坚决扫除“文化垃圾”;三是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强化文化市场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严格行为准则,使文化市场从业人员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关键词]宋词翻译;文化意境;翻译批评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1-0056-05
词,是诗的别体,因是配合乐曲填写的歌词,又称曲子词。宋词兼有文学与音乐的特点,往往篇幅短,运用大量拟人、夸张、隐喻等修辞格营造深远意境,极具说服力与感染力。如“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译为:Over a casual chat/to see their fleet perish,blow by blow,以夸张手法写出周瑜的显赫战绩。再如“卷起千堆雪”译为:Waves swirl into piles of snow,英汉语中都不露比喻的痕迹,本体和喻体间无明显的如“像”或“as…as”等喻词,而是将甲直接说成是乙,简单而又形象。
除了大量运用修辞格,格律化与平仄格式是诗词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显著特点。宋词词牌的差异体现出句子长短与字数多寡的不同,格律也因之变化。从功能对等翻译角度看,应尽量用归化法,目的是用读者熟悉的英文诗韵体表现宋词的音韵特点。但诗词创作如何在译文中重现原文意境,使读者感受原文的意境美,并感受其中的深刻内涵,以实现文化认同和对诗词的欣赏,是译者翻译宋词的关键。
一、宋词翻译中的意境体会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艺心理学中的审美心理范畴,它是诗人运用意象和形象在诗歌作品中创造的客观情景与主观意念相统一的艺术境界。对意境的解释一直不尽相同,笔者把诗歌的意境理解为诗歌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它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虚与实的统一,人、景、情的统一,是时间、空间和情感的统一而营造出来的韵味十足的诗意空间。译者读诗时的想象、联想和情感,即对诗歌意境的体会往往与诗人不同,而这种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给宋词翻译带来了认识和理解上的差异。因此,对于宋词翻译而言,向读者传达诗歌的意境更为重要。
依据许渊冲的译诗理论,诗歌翻译是三美 (音美、形美、意美),三化(等化、浅化、深化),三之(知之、好之、乐之)的艺术,尤其要讲求“三美”。音美是只忠实于传达原作的韵律、重复、节奏等方面所体现的美感,使译文“有节调、押韵、顺口、好听” ;形美是指保存原作在结构方面的美,合字数、长短句与对仗等特点;意美则要达到忠实地重现原诗的物境,保持与原诗相同的情境,深刻反映原诗的意境,使译文读者感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意境。
二、诗歌翻译与意境评析
(一)研读原作和译作
翻译批评从创作研究开始,通过对原作诗歌的版本与类别、题材与文学样式及其语言风格等的研读,了解原作的文学价值、估计翻译难度并预测可能的艺术效果。对于译作,首先要进行语言分析,直接感受译文的效果、语言的自然流畅、风格的体悟及作品整体的感受。其次,手法透视要注意技巧层面,并不限于一般的加词减词、语序调整、直译与意译等具体的翻译技巧,而要更进一步关注整部作品的风格基调和所运用的翻译手法是否吻合,尤其是要加强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艺术性应用及其整体效果。最后,翻译手法要有意识地指向一定的翻译追求,即目的性。总之,从语言分析到手法透视再到目标追踪是一个连续的逻辑认知过程,其中不应该有显著矛盾的地方。
(二)翻译评析标准
从文化意境角度看,翻译的评析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考量:
译文语言。作为翻译批评的基本要求,译文语言要注意字与词的来源、血统、关系,用词丰富、生动,表达出感情、感觉、感受及思想的各种层次。
思想倾向。翻译批评也应当注意思想倾向问题,分析作品本身所流露出来的情绪感觉,是否在译文中得到比较充分的反映。如孟浩然的《春晓》,究竟是表达春天清晨闻啼鸟的喜悦还是表达对于落花的惋惜之情,就有不同的解释。
文化张力。文化张力指译文和原文之间要有相当的距离,译文通过自己的文化内涵来表现原文,而不是把原文不加改变地“直译”过来。笔者设置文化张力的意图在于,在翻译活动的交汇视野里和交互作用下,优秀的译者都会努力建立一个时空统一的想象空间,让自己驰骋于原文和译文两个世界之间的一个新的广阔的活动领域,以便发挥他的创造性。而这里的创造因为文化和审美心理等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范型,所以不尽相同。越是有创造性的译文,距离原文越远,而距离理想的译文越近。
文体对应。在翻译中最为典型的现象是从原文出发寻找译入语在语言、文学上的对应表达法,它可能是概念的、意象的,也可能是诗性的、韵味的。汉语诗词的格律性要求是基于汉语的特点而规定的(如建立在四声音调基础上的平仄),而英语诗歌的韵律则集中体现了英语的特点(如与重音密切相关的抑扬格和扬抑格)。因此,在汉语诗歌翻译成英语诗歌时,要照顾英语诗歌本身的特点,否则译出的英语就缺乏诗味,即所谓的“诗意是翻译中丧失的东西”。如《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不需要也不可能从原文的语言和语义层面上直接翻译出来的。于是,一种对应就在写诗的意义上诞生了新的译文: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整个译文的语言是地道的,包括用词、出句和铺排的方式。
趣味审美。宋词中包含的韵味意境发展到较为完整的阶段,流露出清新淡远、耐人寻味的含蓄美。依据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这种优美意境的翻译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译意,一种是译味。所谓译味,是将不同句子各种情感上的意味,用不同种语言文字表示出来;而所谓译意,即将字句意念上的意义,用不同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译意的根据是对同意或同类事物具有同样或相似的感觉,从而具有同一或相似的感念、意念和命题。译意指的是翻译概念意义,而译味指的则是翻译情感意味。在这个时候,并非一切都要采用以实翻译的策略,相反,以虚养实也是一种高明的选择。
三、《声声慢》原作语境与英译评析
李清照的后期词作《声声慢》,脍炙人口,其英译文本也层出不穷,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徐惠杰(1986)、杨宪益夫妇 (2001) 、林语堂(2002)、朱纯深(2004)与许渊冲 (2007)的译文。“诗词的解读是从意象开始的”,要翻译出原作所表达的意境首先就需要译者深刻理解诗人写诗时的意境。这里以林语堂、许渊冲、朱纯深(以下简称林、许、朱)三个译本为例进行评析。
词牌名:声声慢
林:Forlorn.
许:Slow,Slow Song.
朱:What a Day-To the Tune of Shengshengman.
林将词牌名译为“Forlorn”,较好地表达了词人孤独凄清的意境,赋予全词“哀愁”的基调,但却未传达出词牌名本身的音韵之美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许译中,以“S”开头的单词,构成了和谐的头韵,且“s”音也颇具女性阴柔的特色。朱译将词牌名译为“What a Day-to the tune of Shengshengman”,采用意译加音译,准确地把握了原词的基调,并体现了词牌名背后的文化内涵,但词牌的神韵和美感体现不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林:So dim, so dark, / So dense, so dull, / So damp, so dank, / So dead!
许:I look for what I miss; / I know not what it is. / I feel so sad, so drear, / So lonely,without cheer.
朱:Searching, seeking, endlessly. / Alone, lonely, / Moody, gloomy.
《声声慢》的最大特点是成功运用了叠字。开篇的十四个叠字,表达出三种境界:“寻寻觅觅”,写人的动作、神态;“冷冷清清”,写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
林匠心独具,将开头每句以so的叠字对应原作的叠字,运用双声和头韵,生动地再现了黄昏细雨、孤苦无依的境况。而且译文共用14个音节,而原作正好是14个汉字,而以“dead”一词收住,情景交融,完美地体现了原词意思上的递进。译文在音韵上与原文不相上下,相映生辉。
许译本与原诗形式不太接近,但对词的体悟相当透彻,用三个“I”正好与开头融入一个韵律。代词“what”在中、英文中是一样的,可以是爱或恨,可以是悲或喜。对于“寻寻觅觅”,许只用了简单而不能再简单的“what”,便透露出“寻”和“觅”的微妙境味,将李清照的凄凉之意体现出来。
朱译本中,“searching”“seeking”两词译出了“寻寻觅觅”的文化内涵,“lonely”一词,更是把全词的“哀愁”基调表达得淋漓尽致。末尾押韵,其音不绝,令人赞叹。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林:The weather, now warm, now cold, / Makes it harder / than ever to forget! / How can a few cups of thin wine,/ Bring warmth against the chilly winds of sunset?
许:How hard is it / To keep me fit / In this lingering cold! / Hardly warmed up / By cup on cup / Of wine so dry,Oh, how could I endure at dust the drift of wind so swift?
朱:I am, at this most unrestful moment/ Of the day ― now warm, then cold. Wine,two or three cups ― thin wine ― / How can it hold of the biting gusts at dawn?
深秋骤热又骤冷,国破家亡之痛,丧夫之悲,流离之苦,使得词人心境越发的愁苦。
对于“三杯两盏淡酒”,三个译本各有千秋。林将其直译为“a few cups”,突出了女词人豪迈的情怀,又选用介词“against”,引发读者对其苦难遭遇的同情。朱选用“biting gust”, 生动地传达了词人满腔的愁绪,译文“thin wine”颇有一番寓意。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林:I recognize the geese flying overhead:/My old friends,/Bring not the old memories back!
许:It breaks my heart, alas! / To see the wild geese pass, / For they are my acquaintances of old.
朱:Overheard, a heart-rending line ― / South-bound wild geese at morn / Yet old acquaintances of mine.
“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古诗词中极重要的吟咏对象,文中暗合了人的悲欢离合的语境。然而在英语的认知语境中,很难凭借字面信息和语篇去理解。林将其译为“geese(鹅,傻瓜)”,不甚准确。许将其译为“wild geese”,未传达出引申意义,但采用了末尾押韵的技法,“alas”“pass”“acquaintances”,情之不尽,意之不绝。朱译文用了“a heart―rending line”,放在“wild geese”之前,“意在暗指书信或诗的一行,再转为雁阵的‘一’线,暗示雁过人去不见音信的相思闲愁” [4]。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林:Let fallen flowers lie where they fall. / To what purpose / And for whom should I decorate? / By the window shut, / Guarding it alone, / To see the sky has turned so black!
许:The ground is covered with yellow flowers, /Faded and fallen in showers. / Who will pick them up now? / Sitting alone at the window,/ How could I but quicken / The pace of darkness that won't thicken?
朱:Massing chrysanthemums, everywhere; / Yet languid and grief-worn, / Who could be out there/ Buoyant in gathering mood? / I sit, in solitude, waiting, / At the windowsill, / Yet dusk is so far off still!
“黄花”是个人凄婉哀怨的心境的象征,更是其内在高洁孤独的象征,女词人借花喻人。林译“fallen flower”,暗示诗人孤苦飘零的晚景,但“flower”所指过泛不够贴切。笔者更倾心于许的译文。“Faded and fallen in showers”,群花凋谢,落英缤纷,给人以无限遐想,使读者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朱译“黄花”为“chrysanthemums”不假,但所堆积者为落英,且“fallen”也是孤寂、飘落之意,故笔者认为译作“Massing fallen chrysanthemums”更妥帖。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林:And the drizzle on the kola nut /Keeps on droning: / Pit-a-pat, pit-a-pat!
许:On plane's broad leaves a fine rain drizzles / As twilight grizzles.
朱:In a drizzle so light/ Dripping dropping into the oncoming night, / In the garden wutong trees stands, blurred.
对于“黄昏”这个意境,许选用“grizzle”,有声有色,让读者感同身受。朱则选用“oncoming night”,让人觉察到一点一滴,点点滴滴入黄昏的连绵音效,无边夜色就此漫延开来。“细雨”作“drizzle”,何况“so light”,烟雾秋雨如在眼前,更生孤独。但其将“梧桐”译为“wutong trees”,若不加注,则令读者不知所云,更难领悟其中的意象,没有使人产生情感联想的作用,是为意象的缺失。
“点点滴滴”,林译本中拟声词“Pit-a-pat,pit-a.pat”的运用恰到好处,形象地描绘了“点点滴滴”的秋雨。朱译本“dripping dropping”同样用恰切的拟声词反映了低沉单调的秋雨节奏和词人的心情。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林:Is this the kind of mood and moment,/Only be expressed / By one word “sad”?
许:Oh, 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 / Beyond belief!
朱:What a day,/ How can you pack it away / In a single word / DISMAY?
“这次第”三字一笔浓缩了全词上述的种种情境,简单直白。比较三个译本,笔者最倾爱于许的译文,其再现了原文的意境,更有韵味,更堪咀嚼,且结尾处以设问代反问,读者似乎更能感受到词人的悲苦惆怅。
“愁”字,林直译为“sad”。而许译为“grief Beyond belief”,运用语音押韵的技法,读起来仿佛有万种愁绪一起涌上心头。朱选用“dismay”,不足以传达原文意境。
四、结论
通过文化意境理论分析,可以看出诗词的灵魂是意境,而译文中原诗意境能否体现的关键在于译者对原作意境的领悟、对英语诗歌文体特征的把握和对英语语言的驾驭。意境翻译理论对不同宋词英译文本的优缺有较强的解释力,为诗歌翻译提供了全新视角。然而,像所有对翻译研究有借鉴意义的理论一样,成功运用文化意境理论并非易事。而且意境是一个无法定量的概念,如果将它用于翻译衡量,还存在诸多缺陷,需要同人对此进行更多关注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著章.翻译名家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56.
[2] 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30.
[3] 张保红. 英汉诗歌翻译与比较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1-5.
[4] 朱纯深. 宋词英译(2)[J].中国翻译,2000(3):93.
[5] 王振国、李艳琳.古诗英译比较[J].外语教学,2001(4).
[6] 朱纯深. 古意新声/汉英对照中国古典诗歌配画选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80.
[7] 许渊冲. 谈唐诗的英译[J].翻译通讯,1983(3).
[8] 许渊冲. 唐宋词一百首(汉英对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206.
【关键词】英汉文化 文化差异 翻译技巧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和高信息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各个领域交流日益加强,翻译活动也日趋频繁。翻译是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因为语言不仅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形式所反映的是不同民族的心理思维、历史文化以及,所以正如郭建中所说的“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做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
一、文化差异具体体现
1.不同的民族由于民俗、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表达同一理性概念的词,对词汇的解释也必然能体现民族或文化之间的差异。较为典型的是“龙”一词,因为中国人是很崇敬龙的,在人们的心目中“龙”是神圣、帝王的象征,所以在汉语里有很多词褒义的语都与“龙”有关,如:真龙天子、藏龙卧虎、龙凤吉祥、龙飞凤舞、生龙活虎等。但是在英美等西方国家,“dragon”一词给人们的印象则是庞大及凶残的野兽,不仅无端吞食人类和动物,还制造灾难,所以在英美人来说“龙”是可怕而邪恶的。同样地,在西方国家人们将狗作为宠物来饲养,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所以英语里出现的“dog”大多数都是褒义,如:You lucky dog. (你这家伙真幸运)。He worked like a dog.
(你工作很卖力)。然而,在汉语中“dog”则是贬义,从汉语的成语中可以看出,如: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仗人势、鸡鸣狗盗等。
2.不同文化的人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交流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在日常生活中,英语民族的人们在见面时喜欢谈论天气来作为交流的开始,说“Lovely weather, isn’t?”之类的话,而在中国则喜欢在见面时问“吃饭了吗?”或“吃过了吗?”听到这些话中国人都知道这些只是见面时的问候或一种打招呼,说话人不是真的关心对方吃饭了没有或吃了什么。但是西方人听到这样的问候,会想对方会不会想请他吃饭。其实这样的问候方式议成英语就相当于“How do you do? 因为中国人喜欢客套,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比较直接,喜欢直入主题。这就体现了英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
3.不同的地域差异造就了文化理解的差异性。因两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所以对同一事物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看法。例如“竹子”这种植物就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深的关系。竹子因高直挺拔、冬夏常青、中空有节、质地坚硬等特性,所以人们常用竹象征正直、廉洁、有气节、有骨气。而bamboo一词在英语里除了介绍竹子的名字之外,没有其他的内涵意义了。因为竹并不是土生土长在英国的。
二、英汉文化差异视角下的翻译技巧
语言承载文化内涵,文化通过语言表达其价值、属性和功能。因此对于翻译实践来说,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相异之处,从英译汉的角度掌握两种语言在词义、词法翻译和句法翻译的特点。
1.确定词义、选词得当。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词语搭配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译者在翻译时除了根据上下文来确定词汇的含义外,还应该把词汇置于汉语的环境中去确定具体的意思。例如:“Her grandson is the apple of her eye.”在这句话里“apple”一词不能直接翻译成“苹果”了,根据整句话的分析应议成“孙子是她的掌上明珠。”又如:“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在这句话翻译是“你从我眼睛里看到愤怒了吗?”而不是“你从我眼里看到绿色了吗?”。因此,译者要根据中西方文化差异,灵活运用词汇,使其更符合汉语的表达。
2.词法翻译技巧。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是基本要素,因文化差异在词汇上有所体现,所以翻译时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技巧。词类转换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翻译技巧。由于英语和汉语在构词法、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要确切地表达原文的内容必须改变英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如:汉语动词使用频率比英文高,即使一个短句子也可能有多个动词,英语则要求每个句子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其他动词就得改变非谓语动词形式,译成汉语则需要转换成动词。英语名词,动名词,形容词,介词和副词均可转译成汉语动词。
3.句法翻译。在英语翻译时,最主要的部分是句子的翻译。除了一些较短的句式之外,英语里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和长句,翻译时是有一定难度的。比如:英语中存在着较多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被动句、倒装句、祈使句等。所以,翻译时为了保障句子结构的完整,使翻译的作品能忠实原文,必须巧妙使用翻译方法。比如:换序译法、断句译法、合句译法、转态译法和正反译法。由于英汉语言习惯不同,理解句子时还要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来翻译。以正反译法为例,有时必须把原文中的肯定说法变成译文中的否定说法,或把原文中的否定说法变成译文中的肯定说法。
三、结语
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不能简单地看成是语言死板硬套的转换。进行翻译时在保证符合原文所表达的意义,同时还要使翻译的内容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并使用多种翻译技巧,使翻译的句子通顺又不失原来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