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伤寒论的体会范文

伤寒论的体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伤寒论的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伤寒论的体会

第1篇:伤寒论的体会范文

[摘要]《伤寒论》中,运用针灸的有31条,其中病在三阳用针刺,病在三阴用灸法颇具特色。病在三阳者,多系外邪初中,正气未衰的实证或热证,宜用针刺,以泄热邪;病在三阴者,宜用灸法,以温中散寒。本文对《伤寒论》阳证宜针,阴证宜灸规律进行了探讨。

[主题词]《伤寒论》;阳证/针灸疗法;阴证/针灸疗法;针灸禁忌

ApproachtoRulesofAcupunctureforYangSyndromeandMoxibustionforYinSyndromeinTheTrea

tiseonFebrileDiseasesSunShitian(BinzhouMunicipalHospitalofTCM,Shandong2566

13,China)[Abstract]InTheTreatiseonFebrileDiseases,therewere31itemsaboutacupunctu

reandmoxibustiontherapy,amongthemacupuncturewasusedfortreatmentofdiseasesintheth

reeYangchannels,andmoxibustiontherapywasusedfordiseasesinthethreeYinchannels,wit

hdistinguishingfeature.DiseasesinthreeYangchannelsmostwereexcesssyndromeorheatsy

ndrome,i.e.,initialaffectionofexternalexopathogenandunexhaustionofvitalQi,whichw

eretreatedproperlywithacupuncturefordispellingheatpathogens;thediseases

inthethreeYinchannelswastreatedproperlywithmoxibustionforwarmingthemiddle-

Jiaotoremovecold.ThepresentpaperprobesintorulesofacupunctureforYangSyndromeandMo

xibustionforYinSyndrome.

[Keywords]Shanghanlun;YangZheng/acupther;YinZheng/acupther;AcupunctureContraindications

汉代医学鼻祖张仲景,不但创立了一些宝贵的方剂,而且是善用针灸的大师。他的《伤寒论》中,所载原文397条,113方,其中运用针灸的就有31条,并有明显的规律性,其中病在三阳用针刺,病在三阴用灸法颇具特色。

1病在三阳宜用针刺

《伤寒论》辨证施治之法,主要运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纲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其中以阴阳为总纲。如病在三阳者,多系外邪初中,正气未衰的实证或热证,宜用针刺,以泄热邪;病在三阴者,宜用灸法,以温经散寒。《伤寒论》中以针灸主治或辅治的原文有15条,其中用针者9条,用灸者6条。在用针的9条中,就有8条用于三阳经证。兹引原文分析于下。

143条云:“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按:本条由于妇女患伤寒,适当经期,以致热入血室而成“血结胸证”,虽然状似太阳误下所致的“水热结胸”,但仅胸胁下满,而不硬,且脉迟,身凉、谵语,与水热结胸迥然不同,在此情况下,既已热入血室,必须随其实取期门以泻之。期门穴位于乳下二肋间,为肝募穴,肝藏血,故刺期门可泻血室之热,疏理肝气,血室之热既泄,肝气条达,则谵语可止;胁肋为肝之外府,肝舒气畅则胁痛可除。本病属热、属实,故用针刺泻之。

216条云:“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然汗出则愈”。

按:本条亦属热入血室,所不同者,其并非胁痛而是下血,下血是血为热迫而妄行,故亦刺治于期门,使热除则血安。本病也属实热之症。

308条云:“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按:本条仅云可刺,可刺之“可”,是寓有一定涵义的。因三阴经中,亦有实热之症,本条言外之意,如该病显有实热之征,则同样也可用针法治疗。阴络仅有一条刺法,尚云“可刺”,由此可见,仲景对阳证用针的规律,是非常明确的。

2病在三阴宜用灸法

在《伤寒论》中,病在三阳者宜针,病在三阴者宜灸的规律,真是泾渭分明,就灸法的运用来看,在6条原文中,就有5条用于三阴经证,例如:292条云:“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按:本条虽然手足不逆冷,且有发热之征,但吐利而脉不至,是因吐泻之余其气暴虚,营气不能接续,则病仍属虚寒,此时可灸少阴以温阳通经,则脉可复而病可愈。

343条云:“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按:本条为脏厥重证,虽未明言吐、利、汗出等症状,然从其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等症状看,已显露阳消阴长,阳不胜阴之势,病势濒于危殆,此时虽用吴茱萸、附子、四逆汤等,亦虑其缓不济事,故急施灸法,以冀阳复。

362条云:“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按:本条症见下利、厥冷、无脉,为真阳衰竭,病已极急。急宜取大艾炷重灸,如灸之阳仍不复而脉不至,气又上脱而反喘,则必死无疑。

上述3条原文所列证候,均为阳气虚弱之征,而且在发病的程度上一条甚于一条,皆用灸法治疗,尤其是362条,仲景不用白通加猪胆汁汤,而用灸法,足见灸法颇有卓效。

3体会

3.1《伤寒论》所列原文虽然仅有397条,113方,83味中药,2万左右文字,但其内容丰富,言简意赅。张仲景运用经络学说,阐述人体在病因作用下,导致脏腑、经络、营卫、气血功能失常所产生的病理变化,总结出“六经病机”为理论概括,从而奠定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

第2篇:伤寒论的体会范文

【关键词】治疗感冒;胃脘痛;胁痛;夜游症;癫痫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06-02

有认为《伤寒论》只论述由寒邪所引起的外感病,另有则认为《伤寒论》包括所有的外感病在内,这两种争论谁是谁非,长期以来尚无定论,笔者认为应当辩证的看待,从《伤寒论》内容看,确实包括了温病的各种热性病,如第六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身灼热者名风温……”历代医家对此论述颇多,观点各一,认为该条文包括温病的亦属不少。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即小柴胡汤原义,上适用于上述四大主症,七个或然症,本主是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组成,该方寒热并用,升降协调,具流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扶正去邪的功用,是治半表半里症的首要方子,在临床上可用于:

1治疗感冒,小柴胡汤有和解透表、宣通内外、和畅气机功能

由于本方具有和解表里的作用,许多同道均有这方面的运用和治疗体会,本人这里强调本方在治疗体虚性感冒,经期感冒,产后感冒即所谓热入血室证,运用本方均可收到奇特的疗效。刘丰伍教授在这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论述。我循其道义而用之于临床疗效甚高。

2治疗胃脘痛

由于本方具有疏利三焦之气机,而胃脘属于三焦之中焦,中医对痛理解为“痛则不痛,不通则痛”,胃脘痛多为痰、湿、於、郁等因素阻碍中焦气机畅所通,而本方且独有这方面的功效,为了更具体说明,现举下例:

患者张xx,男,47岁,门诊简易病历,诊疗日期1929年8月16日,因劳里后,食利饭而致胃脘部疼痛,恶心呕吐,体温38度,头晕,寒热往来,胸胁整闷,舌淡,苔博白,脉数,辩为邪侵少阳,痰湿内阻,中焦气机不畅,治预和解少阳,燥湿理气即用本方如陈皮,草叩,厚朴,苍术。焦三仙,二剂而愈。

3治疗胁痛

人体气机,左升右降、少阳经脉循胸络胁,胁痛是本方四大主症之一,因此临床上运用本方加减进行治疗胁痛:如肝胆疾病,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及胸膜疾病患均可收到很高的疗效。

4治疗癫痫

中医理论认为癫痫是逆气所生,人体内诸气各有其正常行循规律,若这些气反其道而行,必致气逆,必挟邪上犯大脑,迷闭心窍引动肝风而频发。而本病的主要机理是气逆痰聚,本方且具有疏理三焦之气机,可使逆气疏发下行使抽搐得以缓解和治疗,从而达到本病的治疗目的,如齐齐哈尔市建华中医院周加大夫用此方如白芍,天麻、郁金、钩藤、石菖蒲等,疗效可达到79.3%,说明本方在治病上具有奇特的疗效。

5治疗夜游症

我曾治一妇女,43岁,因惊吓,白天不敢出门,怕见人,喜居于暗处,每到夜晚十一点、左右,从梦中起身挑水、干家务事,而次日否认其所为。病达三年之久,因闲谈中得知此病,便想起老师曾经治愈过此类病人,便让其家属领来查治,查其症挟有心气虚,心阴亏虚之证,便用小柴胡汤合逍遥敞,重用酸枣治疗,取药二十余剂,症状大减,后因经济困难未治疗彻底,为此我更深的体会了老师所讲:子时得病,乃阴阳交替之时,所选处方唯有小柴胡汤最为合理。而本方独有治上治下,治里治外,治阴治阳的功效,所以在临床无法辩的奇症,用本方往往可致到奇特的疗效。而本方精深之旨义,愿同同道共研。

6讨论

小柴胡汤出自古典医籍《伤寒论》,本方立法,以和解少阳为主,柯韵伯称其方“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小柴胡汤的方义《医方考》:“柴胡、黄芩能和解少阳经之邪,半夏、生姜能散少阳经之呕;人参、甘草能补中气之虚,补中所以防邪入里也1”。主方具有和解少阳,疏肝解郁,转运枢机之功。众所周知,大多数抗精神病药因其不良反应较多,使部分患者难以接受而被迫中断治疗。如何有效地解决这对矛盾,笔者结合基层实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既可减轻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又不影响原有药效,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在减药或停用抗精神药物后,辨证应用中药治疗,有过渡稳定作用,有利于减少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第3篇:伤寒论的体会范文

“热血入室”一证,是指妇人在经期或产后感受外邪,邪热乘虚侵入血室,与血相搏所出现的一种病证,属于外感病的范畴。此证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早已从病因、病机到辨证施治方面都有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描述,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49条曰:“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人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第3条日:“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人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其中所提出的“……小柴胡汤主之”至今仍为治疗“热人血室”的首选方剂。此种病证,在妇科门诊中并不少见,但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故有必要提出商榷。

至于“血室”究竟为何物?前人有三种解释:①指冲脉:认为冲脉是营血停止的所在地,是经脉留会的处所,是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故有“十二经脉之海”和“血海”之称,女子太冲脉盛,即有月经来潮。因此“血室”是指冲脉。如《妇科经纶》引“王太仆曰:冲为血海,诸经朝会,男子则运而行之,女子则停而止之,谓之血室。”②指肝脏:认为肝主血海,主藏血,肝脉“过阴器,抵小腹”,与子宫的关系当然密切,且病变部位又涉及小腹和胁下,所以“血室”是指肝脏。如《伤寒来苏集・阳阴脉证上》:“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③指子宫:认为发病与月经关系密切,又有下腹病变,所以“血室”是指子宫。如《灯经附翼・三焦包络命门辨》:“子户者,即子宫也,即玉房之中也,俗名子肠,居直肠之前,膀胱之后,当关元气海之间,……医家以冲任之脉盛于此,则月事以时下,故名之日血室”。

前人的解释虽有三种,但在临床上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如现代名医刘奉五说:“根据临床体会,……实际上是以胞宫(子宫)为主体,包括与其相连属的冲任二脉以及肝脏等,围绕着妇女月经的综合概念。……单纯地看做某一实质性器官,未免太局限了……”实为经验之谈。

热人血室的辨证施治问题,《伤寒论》、《金匮要略》早有“……当刺期门……”,“……小柴胡汤主之”的记载。《医方集解》释之日:“妇人伤寒七八日。邪当传里,值经水适来,则邪不入腑,乘虚而入血室,或经水适断,表邪乘虚亦人血室……小柴胡汤在经主气,在脏主血,故更能人血室”。所以小柴胡汤是治疗热人血室的主方。刘奉五曰:”方中柴胡、黄芩是主要药,因为柴胡可以疏解肝气,提举陷入血室之外邪,使之透达而出;黄芩苦寒清热,使半里之热邪得以内彻;人参、姜、枣等调和营卫之品,旨在扶正以鼓邪外出。”但是临证必须随证化裁。钱潢说:“小柴胡中应量加血药,如牛膝、桃仁、丹皮之类,其脉迟身凉者,或少加姜、桂及酒制大黄少许,取效尤速,所谓随其实而泻之也。若不应补者,人参亦当取去,尤未可执方以为治也”。许叔微治一“热人血室”证,“以小柴胡汤加生地黄,三投热除,无汗而解”。刘奉五更有细致的加减体会,实为经验之谈。中医古代医藉中,如《本事方》等也有病案记载,证明用小柴胡汤和刺期门法,治疗“热入血室”确有实效。

第4篇:伤寒论的体会范文

关键词:名中医;国医大师;人才培养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8.001

中图分类号:R2;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8-0001-03

近50年来,我国中医高等教育培养了大量中医专业人才。随着国民对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社会对高等中医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当前,在我国中医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中医理论发展缓慢、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人才流失严重及就业困难等问题,以找到一种适合我国发展现状的中医人才3.2 成才途径

拜师学艺仍是近现代中医学习的主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很多医家的基础功底由此建立。历代的医学大家也不乏拜师学医者。扁鹊学自民间医生长桑君,朱丹溪“负笈寻师,不远千里”,叶天士隐名埋姓广访名医的事迹,早已被人们传为佳话。从《名老中医之路》的记载来看,老师或采用浅显易懂的教材,如《汤头歌诀》、《药性赋》、《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引导学生入门,如彭静山、陈苏生等;或在启蒙阶段即以四大经典要求学生背诵,如贺本绪、龚志贤等医家;而刘季三则明确规定了学生对四大经典的学习次序和所需时间,对初学茫然不知所从而又志存高远者大有裨益。刘渡舟认为这种培养方式与《千金方・大医习业》的思想遥相呼应,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理论水平较高,基础扎实,有发展潜力[1]98。对科班出身者,当时较有名的是孟河学派丁甘仁创立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如潘澄濂、张赞臣、秦伯未、黄文东、章次公、裘沛然等享誉医林的大家,这与当时沪上活跃的学术氛围密切相关。而继承家学者多自幼即受环境熏陶,亲观病家艰辛和先辈的高尚医德,耳濡目染,学问受长辈监督,较自学成才者大有优势。

综上,拜师学习、继承家学和科班学习3种途径对于名医培养是十分必要的,继承家学非自身可选择,但中医专门高等院校作为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摇篮,可通过合理设立课程,为学生提供广拜名师的条件,提倡师带徒与科班教学培养模式的结合,适时发蒙解惑,从而培养更多的中医人才以造福社会。

3.3 学医时间

本研究显示,抛却成名的影响程度及机遇难以相同等因素,多数医家的成名前学习时间在6~15年之间。其中,有的是在村庄因屡起沉疴而成名,如岳美中早在学医初即因治愈血崩及癫狂患者而轰动全村;有的则在20年以上,但此时影响范围一般较大,如王伯岳等医家。纵观历代医家,如清代温热学家王孟英,以潜斋为号,抱着“必期有用于世”的治学态度,足不出户庭者10年,手不释卷者永夜,潜心研医[2]。虽然社会上有信奉老中医的习俗,但从本研究来看,近现代名中医成名前学医时间大多在15年以内,多数医家未迈入老中医的行列就已有所造诣,名噪一方。当然,成名不是终点,在一定时间内有所建树亦非朝夕之功。为医者当知知识渊渊大千,倘若能坐得起冷板凳,静心探索,持之以恒,从实践中出真知,年轻有为也实有可能。

3.4 成名年龄

本次研究显示,名中医在21~30岁成名者占57.58%,可见学医者若能持之以恒,刻苦钻研,年轻即崭露头角是可能的。历代名医亦不乏其人,如淳于意29岁诊病决死生,精良有验;庞安时年方20即医名传遍江淮;薛己19岁就因精通医方被朝召为御医[3]。

关于医生成才年龄的研究,近年来不乏报道,此类研究见仁见智,可作参考。但正如仲景所谓“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博闻强识,知之次也”,其中“生而知之者上”实属难得,若后学能做到博闻强识,早年有所建树,虽不能闻名医林,但有所体悟,造福一方也是可能的。

3.5 影响最大的书籍

《伤寒论》作为方书之祖,被众多医家所推崇,如刘渡舟、董廷瑶、龚志贤、刘炳凡、王渭川、叶橘泉、刘树农、施今墨等医学大家都明确强调了深究经方的重要性。陈慎吾临证坚持用仲景方,《伤寒论》113方用过90%以上,《金匮要略》262方用过80%以上,终成大医。对于背书的重要性,洪子云重点强调“若非少壮苦读,并反复强化,时至今日,衰老临身,当是腹中空空,而一无所知也”[1]561。更有医家详细叙述学习《伤寒论》的步骤,如江育仁提及拜师李馨山4年学医的经历:第1年须背熟《素问》、《灵枢》、《金匮要略心典》、《伤寒来苏集》、《难经》,第2年背熟《汤头歌诀》、《本草从新》,熟读《温病条辨》、《吴医汇讲》、《温热经纬》;第3年阅读金元四大家学术流派相关著作及《四家医案》,同时随师侍诊;第四年逐步进行独立应诊[1]405。刘季三对于学生培养,强调第1年先学《伤寒论》,要求3个月烂熟,其次用3个月背熟《金匮要略》,下半年除每日念原文一遍外,可参考各家注本,全年大约可看伤寒注本20种左右,金匮注本5种左右,本学年要求眼有看、耳有听、口有道,深入钻研,巩固提高;第2年重点熟记《内经》、《神农本草经》,不求全部背诵,但要求以《伤寒论》、《金匮要略》解释《内经》、《神农本草经》,循环往复,如此熟悉四部经典后,再阅读温病学说和各大家的内经注解,以及《本经逢原》、《本经疏证》、《本草思辨录》;第3年多读书,由约返博,写心得体会[1]1215。后学者如能坚守一医家所指名路,持之以恒,定能有所建树。

对于为中医界所关注的寒温之争及经方时方的重要性,《名老中医之路》凡涉及此问题者,多无偏废,如孙允中提倡伤寒温病不偏颇。蒲辅周亦主张摒弃伤寒与温病的学派之争,,经方时方并重,温补清泻咸用。陈源生慨叹中年以后逐渐认识到对各家学说合读则全,分读则偏;去粗取精,扬长避短即可,盲从偏见,顾此失彼则非;临证断不可因麻桂治伤寒效著,而毁荆防银翘轻描淡写如儿戏;绝不因补中益气之甘温除热就曰古方不能治今病,而取代小建中汤。此实为经验之谈。因此,初学者当不可偏废,宜重点研读四大经典,同时做到博与专的结合,找出适合自己的道路。而对于目前仍有中医院校的某些专业将《伤寒论》等经典课程作为选修课或课时数少于西医课程的现状,实与培养中医名家的初衷相悖,也使学生主观上削弱了对经典的重视程度。须知根基稳固,方能有思有悟,而后验于临床,再逐步提升,方为正道;反之,则心中无主宰,缺少对中医的信心,自难走远。

4 结语

本次研究采集了122名医家的成才经历,样本量相对较少,今后将继续扩大样本量,把涵盖古代名中医和闻名于当地的中医名家纳入研究范畴,或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更直观准确地获得数据,并采用关联度、隐结构等复杂统计学方法综合的研究名医的成长成才之路,为指引后学登堂入室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周凤梧,张奇文,丛林.名老中医之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 张鸣钟.心性 耐性 悟性――古代名医成才启示[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1):75.

[3] 陈淑涛.古代名医成材与早期学业[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2, 15(3):44-47.

第5篇:伤寒论的体会范文

【关键词】 六经标本中气理论;《伤寒论》

六经标本中气气化理论(简称“六经标本中气理论”)肇始于《内经》中专论五运六气的7篇大论,《伤寒论》继承并发展了《内经》的标本中气理论,创造性地将其贯穿到伤寒外感病和内伤杂病辨证施治的全过程。至金元时期,刘完素、张子和对“风”与“火”的关系做了阐述,为后世医家进一步探讨六经标本中气关系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明清时期,从明·张景岳提出人身脏腑经络与天之六气之间密切相关,到清·张志聪、徐延祚、张令韶运用标本中气理论全面注释《伤寒论》,再到陈修园对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系统整理,最后经过黄元御、唐容川、陈修园、郑钦安、徐延祚及周学海等中医大家的补充与完善,使六经气化学说渐臻成熟。

1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渊源

六经标本中气理论肇始于《内经》中专论五运六气的7篇大论,《素问·六微旨大论》:“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标本气化中的“气”主要是指风、热、火、湿、寒、燥六气,亦即自然界的各种气候变化。“化”,在《素问·天元纪大论》中释为“物之生谓之化”、“在地为化,化生五味”等,故可以说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物性、物化现象,“化”的最终目标就是“变”。因此,气化的含义是指自然界六气的生克制化现象及由此而演变来的六经(三阴三阳)的制化规律。

六经标本中气理论中的“标”与“本”的最初含义,《说文解字》曰[1]:“木下曰本。从木,—在其下。”“标,木杪末也。从木,票声。”《文选·游天台山赋》[2] 中“赤城霞起而建标”注曰:“标,立物以标识也”。 《仪礼·丧服》[3]“皆下本”疏曰:“本,根也”。 细考《内经》,“标”指三阴三阳六经,“本”指风、热、火、湿、寒、燥六气。三阴三阳由六气所化而为之主,标记六气,故为气之标,标识了六气之阴阳多寡,及六气的发生、转化、次序(位)。风、热、火、湿、寒、燥六气是气候物化现象的根源,是物质承担者,故谓六气为“本”,代表了事物的本质、本体,彰明了六气气候特征和生化作用的实际所在。六气标本实则是五运六气7篇大论运用阴阳学说具体推衍自然气候和生化作用时相应提出的一对名实(名称及实际存在的事物)概念。

关于“中气”,马莳注曰[4] :“中气者,三阴三阳各犹夫妇之配合相守。”谓六气中的每一气必有另外一气与之相互对立统一,并作用其中,参与其气化,因此相对而言,称为“中见之气”[5] 。“中气”是标本相互联系的枢纽,且与“标气”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六气的生化和运行由两个基本矛盾所决定,其一是自身标本的对立统一;其二是自身与中气的对立统一。

六气为本,乃是气化学说的第一手资料,气化就是六气的变化,阴阳为标,说明六气必须分出阴阳,它虽为六气所化生,但必须由阴阳定性后才能在实际中应用。“中气”乃阴阳表里相合的产物,存在于标本之间,故有节制六气、平衡阴阳的作用。“标气”“本气”“中见之气”鼎足而三,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010年第27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六经标本中气分配规律

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分配规律是:少阳以火气为本,以一阳为标,中见厥阴;阳明以燥气为本,以二阳为标,中见太阴;太阳以寒气为本,以三阳为标,中见少阴;厥阴以风气为本,以一阴为标,中见少阳;少阴以热气为本,以二阴为标,中见太阳;太阴以湿气为本,以三阴为标,中见阳明。六经标本中见关系见表1。

表1六经标本中见关系

本火燥寒 风热湿标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中气厥阴太阴少阴 少阳太阳阳明3六经标本中气从化规律

六经标本中气从化规律是说明六气的正常生化在标本中气间的关系,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31标本同气,多从本化,少阳太阴多从本少阳之本为相火而标为一阳少阳,本标同气为阳,而且中见之气风木无论从六气抑或五行都从火化;太阴之本为湿土,而标为三阴太阴,标本同气共为阴,并且中见之气燥金,从六气更移观察是燥随湿起,由五行分析是土能生金、子从母化。故生理状态下,少阳多从本火化,太阴多从本湿化;病理状态亦然,少阳病多从本化火,太阴病多从本化湿。

32标本异气,多从本从标化,少阴太阳多从本从标少阴之本为君火,而标为二阴少阴;太阳之本为寒水,而标为三阳太阳,标本异气。生理状态下,少阴太阳或从本化或从标化;病理状态下亦然,至于临床实际应用中从何而化,当视患者的体质偏性而定。

33阳明厥阴,多从中气而化阳明为燥金,从燥而化,故燥为本;阳明为标,太阴为中见之气,阳明乃阳之极,阳极而阴生,故阳明多从中见之太阴湿化,从而共同维持了燥湿相济的生理平衡。厥阴为风木,从风而化,故风为本;厥阴为标,少阳为中见之气,厥阴为两阴交尽,阴气到此已极,极而尽,阴极而阳生,本则生火,故厥阴从中见少阳火化,此时由阴变阳,阴退阳进,则保持了生气继续,生机延续。高士宗云[6]:“两阳合明,阳之极矣,无取乎燥,从中见太阴之气,以为生化,两阴交尽,阴气极矣,无取乎风,从中见少阳之气,以为生化也。”病理状态下亦然。

以上的从化规律只是相对而言而非绝对之论。少阳太阴多从本,也存从中从标化之时;少阴太阳从标从本,也必关乎中气;阳明厥阴从中气而化,也必涉其本、标,六经病理,各经皆有从本、从标、从中见气化之太过与不及。正如清代中医学家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说[7]:“六经各有标、本、中三气为主。客邪入于其中,便有从中化为病,有不从中而从标化为病,有本气为病。故入一经,初见在标,转瞬在中,学者不能细研究,便不知邪之出入也。”

标本中气从化规律所体现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盛则从化。而决定盛则从化的因素有3个方面:

第一,外六气的特性。外六气是指自然界中六之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外六气分别具有不同的特性,如风性疏泄、善行数变,寒性收引凝敛,暑性酷热,湿性重浊粘滞,燥性干涩,火性炎上等。不同的六邪气侵袭人体会产生不同的病理表现。

第二,内六气的盛衰与体质的偏性。内六气是指与外六气相对应的存在于人体内部的六气。生理状态下,外六气与内六气息息相应、同类相昭,外六气之风对应内六气之厥阴风木,寒对应太阳寒水,暑对应少阴君火,湿对应太阴湿土,燥对应阳明燥金,火对应少阳相火。人体感受异常之外六气即六之气,人体的正常气化就会受影响而紊乱。一般情况下,由于受同气相求的影响,外感六能引动相对应的内六气气化失常,但不同的人因其体质的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的内六气偏性,即使感受同一种异常外六气,其机体也会出现不同的从化现象。清·徐延祚在《医粹精言》中明确阐述[8]:“夫百病之生,总不出于六气之化,如感风寒暑湿燥火而为病者,病天之六气也,病在吾身,而吾身中又有六气之化,如中风,天之阳邪也,病吾身之肌表,则为发热咳嚏……如感吾身之阳热,则为病热,感吾身之阴寒,则病为寒,感吾身之燥气,则为便难。”由此可见,内六气的盛衰与体质的偏性在标本中气从化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失治与误治。在《伤寒论》太阳篇中有近一半的篇幅讲的是太阳病失治误治后的纷繁复杂的变证,这充分证明了失治误治对六经标本中气从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可以说正是由于六经病的失治误治才造成了六经标本中气从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张磊.六经标本中气理论浅析第5期陈修园在《伤寒论浅注》中提到[9]:“凡汗之失宜,过之则伤正而虚其阳,不及则热炽而伤其阴。虚其阳,则从少阴阴化之证多,以太阳、少阴相表里也;伤其阴,则从阳明阳化之证多,以太阴、阳明递相传也。所谓寒化、热化,由误治则变此者也。”

影响六经标本中气从化规律的3个因素中,外六气的特性、失治与误治都属于外因,而内六气的盛衰及体质的偏性属于内因。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因此内六气的盛衰与体质的偏性处于关键的主导地位,是决定性的因素。

4六经之间互为中见的特定关系

以六气分主六经,区分六经的性质,并提出六经之间互为中见的特定关系。六气分管三阴三阳,少阳的性质为火,阳明的性质为燥,太阴的性质为湿,太阳的性质为寒,少阴的性质为热,厥阴的性质为风,六经之间通过互为中见的关系相连,“中见之气”成为六经六气相互关联的枢纽,起着节制六气、平衡阴阳的作用。由此而形成了3对对应制化关系,成为统摄六经的主线。

其一,厥阴少阳的升降调节。厥阴风木以条达为顺,少阳相火以潜降为和,两者互为中见之气。正是凭借两者互为中见的关系,形成了厥阴升少阳降的对应制化关系,从而保证了气机升降运动的正常进行。少阳胆与厥阴肝相表里,同居中焦,共具枢转之能,肝木气升胆木气降则清阳升而浊阴降,厥阴少阳的升降枢机保证了气机调畅与水道的通畅。

其二,太阴阳明的燥湿调节。太阴湿土与阳明燥金为两经的生理主气,凭借互为中见的关系, 形成了太阴湿与阳明燥的对应制化关系。脾的运化功能与胃的腐熟功能正是在太阴阳明的燥湿相济的调节下完成的。

其三,太阳少阴的寒热调节。太阳寒水与少阴君火是两经的生理主气,凭借互为中见的关系相连,形成了太阳寒与少阴热的对应制化关系。完成津液代谢的功能需要依赖太阳寒水的正常气化,同时又赖于少阴阳热的蒸腾气化,两经主气一寒一热,寒热互调共同维持人体动态的生理平衡。

人体通过厥阴少阳的升降调节,太阴阳明的燥湿调节,太阳少阴的寒热调节,使人体在阴阳气的消长胜负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整体平衡之中,从而维持机体的正常气化功能。

以上3种平衡密切相关,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制约,共同保持六经的整体动态平衡。只要任意一种平衡被打破,其他平衡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当超出自身的调节范围时其平衡也会被打破,整个六经体系的平衡就不复存在,从而形成六经病。因此,六经病的病机均为寒热调节、燥湿调节、升降调节中某一个环节的失常,其中又包含着标、本、中气的太过与不及。

5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实质

由以上对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分配规律和从化规律研究发现,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实质是:阴阳气的内外出入运动。

阴阳本为真元一气,由于阴阳消长及五行生克制化的作用而发生了六化,由一而三,三级而量变,阴阳消长三分为: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

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开合枢是阴阳气内外出入运动的工作机制。太阳主开,开机启动,阳气开始释放升发,当释放到一定程度后,释放终止,在阳明主合的作用下,阳气由外而达内,开始潜藏,太阳主开与阳明主合要靠少阳枢机的作用来实现。在阳气由内而外,又由外而内的出入过程中,阴气也同时进行着相对的运动,即阳气释放时阴气潜藏,阳气潜藏时阴气释放。阴阳之气就是在开合枢的不断变化中进行着释放与潜藏的内外出入运动。

在天人相应与同构理论指导下,以六气气化为示范,用自然之气(外六气)的三阴三阳属性,风热湿火燥寒气候特征和生化作用及标本中气,类比概括人体手足六经及其脏腑、气血津液功能(亦为六气,即内六气),继而按外六气正常从化规律推阐内六气生理活动,最后落实至外六气为外因,内六气为内因所发生的病理变化,系统解释《伤寒论》六经病脉证并治体系的概念和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六气标本中气理论逐渐演变为六经标本中气理论。所以称人体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实质是阴阳气的内外出入运动。

综上所述,六经标本中气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不言而喻,我们不应持否定态度,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古代医家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指导下,将运气学说中的标本中气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伤寒论》六经辨治规律,虽不一定就是仲景撰写《伤寒论》的本来思路,但它很好地解释了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同时,六经标本中气理论为《伤寒论》的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对《伤寒论》的临床应用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 喀什: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2002:501.

[2] 文选·游天台山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43.

[3] 仪礼·丧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23.

[4] 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49.

[5] 刘渡舟.《伤寒论》的气化学说[J].新中医,1982 (7):51.

[6] 清·高士宗.黄帝内经素问直解[M]. 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31.

[7] 清·郑钦安.中医火神派三书·医理真传[M].北京: 学苑出版社,2007:31.

第6篇:伤寒论的体会范文

中医学之消渴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精神性烦渴等疾病.其中主要指糖尿病。为将糖尿病与其他疑似症区别开来,当代中医将糖尿病定名为消渴病。笔者试对仲景辨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作一探析,以期对糖尿病研治有所裨益。

1 证候与病因病机

《伤寒论》对糖尿病症状有贴切描述,如“消渴”“大烦渴不解”“舌上燥而烦”“欲饮水数升”“小便数”“消谷引饮”等。《金匮要略》提出“消渴”病证名称,以脏腑论治,载有含理法方药在内的17条条文、6首方剂。《伤寒论》白虎加人参汤证“渴欲饮水,口干舌燥”的病机为肺胃热盛,津气两伤,治用白虎汤加人参以益气生津,清热止渴。后世认为此条秉承《内经》“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之学术思想,归为三消之“上消。《金匮要略》之“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营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便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是从营卫虚竭和胃气热盛的角度阐述消渴发病机制。认为消渴病由积热而成,营卫两虚是其发病主因,营气不足,燥热内生,形成消渴,后世称为“中消”。《金匮要略》“男子消渴,……肾气丸主之。”是论述肾气虚弱,阳气衰微,上不能蒸腾津液于肺而敷布于全身,下不能气化达于膀胱致开阖失司,后世称为“下消。《伤寒论》“趺阳脉浮而涩……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清代名医程郊倩释为:“脾约者,脾阴外渗,无液以滋,脾家先自干槁。”近年,赵杰[1]据此论述了脾阴虚致糖尿病机制。转贴于

2 治法方药

仲景方药治疗糖尿病疗效确切,为中外医家所重视。肾气丸主治下消,是专治消渴名方。病因为肾气亏虚,气化失职,不能蒸腾津液上濡而口渴;肾虚失于气化,制约膀胱失职,故“以饮一斗,小便亦一斗”。“小便反多”是下消辨证的关键,用肾气丸治疗,主要是补肾之虚,温养其阳,使肾气得充,气化功能正常,则下消病自可得到缓解。调胃承气汤则为治疗中消的主方,中消病因为胃热内盛,热能消食化谷,故多食善饥;肠胃热结,故大便坚硬。此外,当有口干舌燥,渴欲饮水,脉滑数,苔黄燥等证。治宜清胃泻火。方中大黄清胃泻火,芒硝软坚通便,甘草调胃和中,全方擅解中消多食善饥症状。白虎加人参汤是《伤寒杂病论》诸方中常用于治疗消渴的方剂,指出消渴者,必渴欲饮水,若饮水后仍然口干舌燥,乃肺胃热盛,津气两伤之候。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收清热与益气生津并举、攻补兼施之效。因其病因病机是肺胃热盛,又可作为中上焦同治之方。日本医家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证实,白虎加人参汤及肾气丸均有降血糖作用,以白虎加人参汤为优,并发现知母、人参、石膏在降血糖方面的协同作用[2]。

尤值得重视者,现代医家新见为利湿与化瘀亦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途径。并创造性地应用仲景白虎加参汤合二妙散[3]、五苓散[4]、桃核承气汤[5]、抵当汤、抵当丸等方剂加减应用,常收理想效果。仲景治疗消渴病的学术思想已成为当代中医药治疗疑难病领域的重要特色。

参考文献

[1]赵 杰.糖尿病从脾阴虚辨治的体会[J].四川中医,2001,19(6):10.

[2]段 军.消渴病的初始病机及其演变浅谈[J].北京中医,2003,26(3):35.

[3]徐太生,袁毓曼,李春娟,等.金东明教授经方治疗糖尿病验案[J].吉林中医药,2007,27(2):13.

第7篇:伤寒论的体会范文

太阳为六经之首,统摄荣卫,主一身之表,以固护于外,故为诸经之藩篱。当外邪侵犯人体,太阳首当其冲,以致荣卫不和,卫外失职,正邪交争,故出现太阳病的主要脉证,因人体有强弱,感受邪气的不同,所以太阳病有经证和腑证之分,经证有伤寒(表实)、中风(表虚),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别,治法因之而异。如《伤寒论》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这就是太阳病中风表虚证治的主文。又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这就是太阳病伤寒表实证治的主文。由于我们对太阳病,恶寒、荣卫、虚实的认识各论不一,至今尚未完全统一,因而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外界邪气作用于人体而发生疾病,疾病的产生就是邪正相争以致人体阴阳平衡失调的结果。一般来说,邪和正都各自有其阴阳之分,阳邪既从阳又伤阴,阴邪既从阴又伤阳。就太阳病“中风”与“伤寒”而言,邪气是风和寒,正气是荣和卫。风虽属阳邪,风为百病之长,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但常兼挟其他邪气而致病,如挟寒则为风寒,其性乃从寒属阴,通过人体内因正气起作用而发生表寒证;如挟热则为风热,其性乃从热属阳,通过人体内因正气起作用而发生表热病症。太阳病“伤寒”固属寒邪的阴邪为病,“中风”亦属风挟寒邪的阴邪为病,都属阴邪犯表,故均见表寒证,而治宜桂枝汤或麻黄汤的辛温解表法。太阳所统摄的荣卫正气,本来是保护体表,防御外邪的。故在外邪侵犯太阳时,首当其冲的就是荣卫正气,荣卫为外邪所干扰,外邪既损害荣卫,荣卫奋起抗拒外邪,因而邪正相争,以致阴阳平衡失调而发生疾病。因此,太阳病阴阳失调,即荣卫失调。从太阳篇“病常自汗出,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因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来看,可见其荣卫阴阳失调主要方面在于卫阳。但决不能因此竟认为风只伤卫而不伤荣,因为如上所述,“中风”是风挟寒邪为病的缘故”。“伤寒”“中风”的区分,不在风或寒的病名上,而在于证候的虚和实上。即:太阳病以发热恶风寒、无汗脉浮紧的,名为“伤寒”,属表寒实证,治宜用麻黄汤,峻汗以专力攻邪:太阳病以发热恶风寒汗出脉浮缓虚弱的名为“中风”,治宜用桂枝汤缓汗以攻中带补。但必须明确的是,疾病的性质是由邪正双方相互作用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在一般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正气,并非外因邪气(尽管在特殊情况下,外因邪气也起决定性作用)。决定太阳病表寒虚实的关键在于卫阳正气的强弱,如卫阳正气较强的,则见表寒实证;而卫阳正气较弱的,则见表寒虚证。也正因为如此,表寒实证由于卫阳正气抗拒风寒邪气的力量较强,体表肌腠比较致密,故在临床上呈现无汗,脉浮紧张有力的特点;表寒虚证由于卫阳正气奋起抗拒风寒邪气的力量较弱,体表肌腠比较疏松,故在临床上呈现汗出脉浮弛缓无力的特点。而这也是表寒实证可以用麻黄汤专力攻邪,表虚证必须用桂枝汤攻中带补的理由所在。有人片面地着眼于风寒邪气,认为风性疏泄涣散,故太阳病“中风”必恶风汗出脉缓;寒性凝滞收引,故太阳“伤寒”必恶寒无汗脉浮紧。从这种偏重外因邪气的观点,是与在内、难两经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伤寒论》注重内因正气的思想是不相符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外因邪气不重要,而是说外因邪气对内因正气来说只处于从属地位。也就是说,内因正气的作用是主要的,而外因邪气的作用则是次要的。但必须承认,外因邪气是疾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但疾病是否发生,在于内因而起决定作用。当疾病发生表里寒热虚实等证时,外因邪气的特性必然会反映在这些病证上,而通过辨证,即可求得其因(即所谓“辨证求因”)。举例来说,由于风邪的特性是善动,能生发,善于向上向外,常伤及人体上部头面,故伤风时有头疼昏晕感,如其风挟寒邪的,必同时伴有全身紧束感,如风挟热邪(热性膨胀)的必同时伴有胀大感。由于寒邪的特性是凝敛的,故伤寒头痛必有紧束感,如其寒挟湿邪(湿性重浊)的,必同时伴有沉重感,如其寒邪并末挟有风邪的,则其头疼只有紧束感,而无昏晕感。这就是外因邪气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不同病理表现。但仅从辨证求得病因,还不能确定病性,就必须全面综合邪正双方相互作用尤其是正气方面的具体情况,才能得出正确的辩证结论,如表寒实证,表寒虚证等等。

在太阳病“中风”“伤寒”的表虚,表实的问题上,对表实证问题的认识,虽趋于一致,对表虚证问题的看法则尚有分歧。如有人既说:“中风与伤寒鉴别外,在自汗或无汗,脉浮缓或浮紧,亦即表虚,表实之不同特征。不过这里的表虚,表实是以中风,伤寒相对而言,表实虽确系实证,但表虚却不能认为就是虚证”。又说:“太阳主表,统一身之荣卫,荣卫调和。则卫外功能固密,可以抵御外邪侵袭。一旦外邪侵入人体,荣卫首当其冲,邪正相争,荣卫失其调和,这就是产生太阳病经证的主要病机。太阳之中风之自汗出,脉浮缓,和太阳伤寒之无汗,脉浮紧,都与荣卫功能失调有关。前者病机属于荣阴不足,卫失固外开合之权;后者病机属于卫阳被遏,荣血因而郁滞不通”。从其前后所说的“表虚却不能认为就是虚证”。和太阳中风“病机属于荣阴不足,卫失固外开合之权”来看,显然是自相矛盾的。虚实二字的含义,在《内经》中虽有种种不同,在《伤寒论》中也有不一致处,但从八纲辨证的角度来看,则毫无疑问是指疾病的性质而言,这是必须加以肯定的。本来太阳病篇只有“中风”“伤寒”之名,并无表虚,表实之称,后世引申其义,才提出表虚,表实作为太阳病辨证纲领。如柯韵伯说:“仲景治表,只在麻桂二法,麻黄治表实,桂枝治表虚,方治在虑实上分,不在风寒上分也。盖中风,伤寒各有浅深,或因人之强弱而异,地之高下而异,时之乖和而异”。可见太阳病之所以有表虚,表实之分,是因人体有正气强弱不同。又从柯韵伯所谓桂枝汤能“滋阴和阳,调和荣卫,解肌发汗”来看,可见桂枝汤是汗法中的补剂,故能主治太阳病表虚证。它和主治太阳病表实证的麻黄汤的汗法中的攻剂是大不相同的。由此不难看出,上述“表实虽确系实证,但表虚却不能认为就是虚证”的说明是欲明反晦的。即其所谓中风表虚的“病机属于荣阴不足,卫失固外开合失权”的说明也是既明又晦的。既明,是因它已承认表虚是虚证;又晦,是因表虚主要是卫阳虚,而非荣阴虚。桂枝汤方主要是用桂枝协同炙甘草,生姜,大枣辛甘化阳,扶助卫阳以祛风寒。其所以少佐白芍协同炙甘草,大枣酸甘化阴,则是为了收敛荣阴,护之免受其害,并非直接滋补荣阴。虽然柯伯韵曾指出桂枝汤能“滋阴和阳”,但“滋阴”之说是欠妥的。因为外感风寒病证,即使是虚证,也禁用滋阴法,以免滞邪不能外出的缘故。又从《伤寒论》全篇来看,太阳中风并非都是表虚证,太阳伤寒也不一定都是表实证,绝不可执一而论。如执一而论,那就将难以解释,“太阳中风,脉紧浮,发热恶寒,身疼痛’和“伤寒脉浮缓,身不疼”等条文了。因此,执定太阳中风为表虚和伤寒为表实的看法,也是不够全面的。不如柯韵伯提出的“风寒二证,俱有虚实,俱有浅深,俱有荣卫,大法又在虚实上分浅深,并不能在风寒上分荣卫也”的见解比较符合实际。

这里试从许叔微《伤寒九十论》中略举桂枝汤证治验几例来分析一下它们究竟算不算是真正的太阳表虚证:

例一:“乡人甫得伤寒,身热,自汗恶风,鼻出涕,关以上浮,关以下弱。予曰:此桂枝证也。……使公服之,一啜而微汗解”。

例二;“一人患发热恶寒自汗,脉浮而微弱。予以三服桂枝汤投之,遂愈”。

例三:“里间张太医家一妇病伤寒,发热恶风自汗,脉浮而弱。予曰:当服桂枝(汤)。彼云家有自合者,予令三啜之,而病不除。予询其药中用肉桂尔。予曰肉桂与桂枝不同,予自治以桂枝汤,一啜而解”。

第8篇:伤寒论的体会范文

中图分类号:R28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1-0024-02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通过返校回炉再学习,重温中医四大经典,有很大收获,回来再验之于临床,每获良效。兹就小柴胡汤证结合临床应用谈些体会。

1、小柴胡汤证解

小柴胡汤见《伤寒论》: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6条)。此汤证中包括四大主证和七个或次证,另有少阳提纲证: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条);舌苔白(230条)、脉弦细(265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101条),按照刘渡舟的说法,“但见一证便是”指的是四大主证和口苦、咽干、目眩之其中一证。

病因病机是邪入少阳,既可由太阳转入或失治误治而内传,亦可缘于外邪,径犯少阳本经,然皆因少阳正气虚馁,而邪气得以乘虚而入,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也,其病理机制为正邪分争,病邪转入少阳,正气相对不足,而邪气亦非亢盛,正邪之间,互为进退,正盛抗邪外出于阳则发热,邪盛进而入阴则恶寒,或邪正暂时平衡而寒热休止,故寒热往来,休作有时;少阳经脉,循胸胁,经气不宣。则胸胁苦满;郁火犯胃,胃失和降,则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至于胁下痞硬,心下悸,小便不利,微热咳渴等,无非是少阳枢机不利,三焦决渎失职,肺气肃降失和,胆热内郁,是皆属于少阳兼证。

小柴胡汤含7味药: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剂量上,“柴胡八两少阳凭,枣十二枚夏半升,三两姜参芩与草,去渣重煎有奇能”,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5味药等量,惟独柴胡量多,是君药,用半斤。关于柴胡一味,《神农本草经》说:味苦平,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考推陈致新,《本经》中仅有柴胡、大黄、芒硝3味有此功效。

方中柴胡气质轻清,味苦微寒,可疏解少阳;黄芩苦寒,气味较重,清泄邪热,可使少阳邪热内消。柴芩合用,外透内泄,柴胡用量大于黄芩,其外透之力大于内泄之功。半夏、生姜调和胃气,降逆止呕;人参、炙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使中土健旺,不受木邪之害,药共7味,相辅相成,寒温并用,升降协调,攻补兼施,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之作用。

本方去滓再煎可使诸药气味醇和,有利于透邪外出,而无恋邪之弊,诚如徐灵胎所言:“再煎则药性和合,能使经气相融,不复往来出入”;仲景有“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溅然汗出而解”之说(230条),阐明了小柴胡汤的作用机理。

2、验案举隅

杨某,男,70岁,住院号571008,ID号10491197,因“畏寒发热18h”人院。症见:畏寒、发热、头痛、四肢关节酸痛、咽干、时有微汗出、或不明显、偶伴心慌胸闷,不咳不喘、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精神差、纳可、睡眠差、小便频数、大便调,自服“克感敏”及物理降温等处理,病情未能缓解,PE:形体中等,T39.0℃,HR88次/分,咽稍红,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化验血常规:WBC17.90×109/L,N88.80%,ESR21mm/H,肥达一外斐试验(一)。舌淡苔白脉浮数,辨证属小柴胡汤证,处方:柴胡30g,黄芩15g,半夏15g,生姜15g,大枣12g,桂枝15g,白芍15g,麻黄10g,杏仁15g,炙甘草10g,1剂/d。同时抗炎对症治疗3d,畏寒发热等症减,但发热易反弹,并诉肿痛,局部皮温稍高,有触痛,B超检查示:双侧鞘膜腔积液、双侧肿大回声杂乱并血流丰富、左侧囊性结构、双侧附睾头囊肿。处理:加强抗炎对症治疗,中药仍以小柴胡汤合金铃子散加减:柴胡30g,黄芩15g,半夏15g,生姜15g,大枣12g,延胡索15g,川楝子15g,橘核15g,荔枝核15g,白芍15g,炙甘草10g,每天1剂。7d诸症悉除,病愈出院。

按:张隐庵从运气学说的观点解释小柴胡汤的作用,是“从枢转而太阳之气于外也”,认为小柴胡汤治疗的是太阳病,是把太阳之逆气,籍少阳之枢转而畅达于外;至陈修园则阐发的更为明确“太阳之气不能从胸中出入,逆于胸膈之间,内干动脏气,当籍少阳之枢,转而外出也”,认为小柴胡汤证治疗的不是少阳病,而是太阳之气运行失调。冉雪峰在解释小柴胡汤方药时指出,“太阳有柴胡证、柴胡方,阳明亦有柴胡证、柴胡方”。

小柴胡汤证多为太阳之邪传经所致,少阳为枢,位于太阳阳明之间,典型的少阳病相对少见,多为太阳少阳,少阳阳明相兼为病,或三阳经同病。以少阳为主时治疗的主方是小柴胡汤。即,邪在表可汗之(如太阳病),邪在里可下之(如阳明病),邪在半表半里者可用“和法”来治之,用小柴胡汤。小柴胡汤证以少阳兼症为主,但并非是单纯的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病机主要是枢机不利,胆火内郁之邪不甚,正气略有亏虚,正邪交争,互有进退,故用小柴胡汤扶正祛邪以通利三焦,通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

本案患者身有微汗、时有时无,根据“太阳病……如疟状,发热恶寒……一日二三度发……宜桂枝麻黄各半汤”(23条),以及方后注、加减法云,“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用小柴胡汤合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太阳少阳合治,畏寒发热等证减;但发热易反弹,并诉肿痛,局部皮温稍高,有触痛,按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络肝属胆……绕毛际”,足厥阴肝经“循股阴,人毛中,过阴器,抵小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仍用小柴胡汤,合金铃子散理气活血止痛,加芍药“除血痹,破坚积、疝瘕,止痛,利小便”(《本经》)。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小柴胡汤,气虚者必用人参,气分壮实则不必用人参。

第9篇:伤寒论的体会范文

【关键词】 猪苓汤 轮状病毒性肠炎 小儿 养阴利水法

猪苓汤是《伤寒论·少阴篇》少阴热化证的代表方剂,也是著名的养阴利水代表方。临床上有一类泄泻病,具备少阴热化证的特点,用治疗泄泻的传统方法既不合拍也无疗效,这类泄泻以轮状病毒性肠炎最常见,实践中我们发现用猪苓汤治疗有一定疗效。为了探讨猪苓汤以及养阴利水法治疗泄泻的临床疗效,我们于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开展了猪苓汤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我院住院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82例,其中男44例,女38例;年龄4~36月,平均10.5月;病程6~96 h,平均13 h;轻度脱水22例,中度脱水49例,重度脱水11例。对照组72例,其中男34例,女38例;年龄4~34月,平均10月;病程9~99 h,平均14.5 h;轻度脱水17例,中度脱水46例,重度脱水9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腹泻病诊断标准、脱水程度诊断标准均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2]检测大便轮状病毒抗原,试剂盒由珠江生物高科技中心提供,由本院检验科按照产品说明操作。中医辨证属于阴虚津亏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执行[3]。患儿具备以下特征:喷射状大量稀水蛋花汤样便,每日4~20次;尿量减少;烦躁哭闹,不能入睡,以午后3时至夜间11时为主,子时以后稍安入睡;口渴引饮但又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或伴咳嗽;舌瘦红少苔而干,脉微。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用猪苓汤加味:猪苓8 g、茯苓15 g、泽泻8 g、阿胶6 g(烊化)、滑石6 g、黄连6 g、白芍6 g、车前草20 g、乌梅15 g、诃子20 g、生姜4 g、甘草6 g。每剂煎2次,药汁混合共200 mL。服用方法:小于1岁者10 mL/(kg·d),1日内分8~10次服完;1~3岁15 mL/(kg·d),1日内分8~10次服完。

2.2 对照组

利巴韦林10~15 mg/(kg·d)静脉点滴,口服思密达冲剂(0.5~1包/次,3次/d)、金双歧片(1~2片/次,3次/d)。

2组均不用抗生素,合并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者给予常规静脉补液。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1993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4]制订。显效:治疗72 h内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时大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时大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3.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2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271(86.6)8(9.8)3(3.6)96.4对照组7241(57.0)15(20.8)16(22.2)77.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4 讨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多发生在2岁以下幼儿,发病季节以9~12月多见,为儿科常见的急性腹泻病,属于中医“泄泻”范畴。临床表现以呕吐、暴泻为主,或伴发热,因腹泻量大伤阴,而见口干渴、尿少等症。

中医认为“泄泻”有伤食泻、湿热泻、寒湿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诸种证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也遵从这一观点,但不能涵盖泄泻的类型。临床上确有一种既不符合上述证型,又不符合泄泻伤阴、气阴两伤的泄泻病,临床表现为暴泻如水,尿量减少,烦躁哭闹,不能入睡,以午后3时至夜间11时为主,子时以后稍安入睡,口渴引饮但又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或伴咳嗽,舌瘦红少苔而干,脉微。具备下利、小便不利、咳、呕、渴、烦、不得眠、脉微特点,与《伤寒论·少阴病篇》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少阴之为病,脉微细”的论述十分吻合,并且尤其常见于轮状病毒性肠炎,这种证型我们把它称为“阴虚泄泻”[6],属于少阴热化证,病理本质是肾阴亏虚,肾气衰微,水不气化,水饮泛滥。

其发病机制是:外邪侵袭,脾胃升降失调,但外邪迅即由表入里,自太阳、阳明、太阴传至少阴;少阴阴虚,致肾气虚弱,不能温化水液,水液不得气化而为饮,在下水走肠间,洞泻如注;在上肺失濡润,失于雾露之溉,小便量少,咳而口渴;阴虚阳亢,胃气上逆而呕恶;心火炽盛而躁扰哭闹,不能入睡。病在肾,证属虚,邪为水饮。

传统的治法有十:清肠泄热法、淡渗分利法、辟秽燥湿法、健脾运化法、益气升提法、和中消导法、酸收固涩法、温阳祛寒法、酸甘化阴法、回阳救逆法[7],这些都不是阴虚泄泻的治疗方法。根据《伤寒论》上述论述,及“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伤寒论·少阴病篇》),当用猪苓汤为主合黄连阿胶汤,以养阴利水为治疗原则。

猪苓汤中,猪苓甘淡性平,入肾走膀胱经,利水泻饮、渗湿燥土,“治鼓荡之水不从阴化者”(《本经疏证》),“渗利泄水,较之茯苓更捷”(《长沙药解》),止渴除烦、止呕降逆,甘能补益,有益肾之功;茯苓甘淡而性平,化饮止呕,降肺胃之逆气,归心经宁心安神而“主忧愤惊邪、恐悸……烦满”(《神农本草经》),有定悸之功,入脾经“功在中土而升清阳”(《本经疏证》),健脾补中,“起阴从阳、布阳化阴”(《伤寒用药研究》)而止渴,“入足少阴肾”(《长沙药解》),化气导水而利小便,且“茯苓长阴”(《名医别录》),有滋补肾阴之功,是健脾利水、补肾养阴、降逆宁心之良药;“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珍珠囊药性赋》),“能起水阴之气上滋中土”(《本经疏证》),甘淡而性凉,止渴除烦、泄热泻火,乃肾经利水养阴之品;滑石甘淡而寒凉,清热止渴、利水泻湿,兼“益精气”(《神农本草经》);阿胶甘平而性温,走肺肝肾三经,补血润肺、滋阴降火、“添精固肾”(《本草纲目拾遗》)“滋肾益气”(《本草备要》),虽“其性滋润凝滞,最败脾胃而滑大肠”(《长沙药解》),然有茯苓之健脾补中、泽泻之渗湿燥土,佐之而无碍。全方淡渗利水、滋养肾阴,是一首无可替代的利水养阴名方,用于少阴热化证的阴虚泄泻疗效显著。

此类泄泻常伴有“心中烦,不得卧”,故合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取黄连清心泻火、厚肠止泻之功;而白芍“入肝家而清风,走胆府而泻热,善调心中烦悸,最消腹里痛满”(《长沙药解》),“止痛,利小便”(《神农本草经》),“入脾补中焦,乃下利必用之药”(张元素);加车前草利水止泻而不伤阴;加乌梅、诃子,一酸一涩而止泻;加生姜以反佐黄连、滑石之寒凉,使之寒不伤中;加甘草使之诸药调和。

本研究结果证实:治疗组72 h内总有效率为96.4 %,对照组为77.8 %,经χ2检验,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猪苓汤不仅有良好的止泻功效,还对改善患儿的烦躁哭闹、躁扰不寐有非常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2]常汝虚,何翠娟,朱冰,等.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11):703-704.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4.

[4]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4.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