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环境建设范文

高校环境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环境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环境建设

第1篇:高校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硬环境;软环境

1加强校园硬环境建设

1.1完善教学建筑设施

学校要根据校园整体规划,划分出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以及活动区等功能区。尤其在教学设施方面,要根据教学内容与方式的不同进行建设,实现学生学习理实一体化的目标。首先,要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争取专项资金投入,建设符合专业建设规律的理实一体化的工程中心,其次,各教学设施,在建筑风格的设计和内部装修上,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所提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理念。要体现文化特质、艺术风格,内涵要丰富、内部空间布局要科学合理、内部装饰要体现深厚的人文精神。

1.2注重校园规划和景观设计

校园的整体规划和布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及价值追求,同时也要赋予校园规划育人的功能,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园内的每一处景观、每一条溪流及标识都应体现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及价值诉求,彰显办学的文化含义。首先,主要建筑物如图书馆、教学实验综合楼的外部实行灯光亮化工程;其次,在校园道路、运动场所、停车场及草坪等处设置指示牌、宣传、警示标语;再次,结合新的校园规划,设计宣传长廊。此外,在新的路网形成后,利用校内道路命名、设置通行指示牌等体现校园文化。

2重点建设校园软环境

2.1注重德育的实效性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因此,一方面,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注重把平等、沟通、和谐的理念贯穿其中,使青年学生在尊重、关心的氛围中,把道德视为内心的情感需要;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设计各种载体,使德育的内容,浸润学生的心灵和思想,体现其实效性。

2.2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学校主要场所要体现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凝练出的学校精神和校训,以此来使师生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第一,要抓好各级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继续巩固和拓展群众路线教育成果,狠抓作风建设。深入师生、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学校发展第一手资料。充分考虑师生利益,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高办学治校能力和水平。通过作风建设,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第二,要加强教风建设。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师德教育的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在教师录用、职称评审,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要鼓励教师刻苦钻研教学、潜心育人,既做经师又做人师,用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温润学生的心灵,引导其健康成长。第三,加强学风建设。要帮助学生确立学业规划,找到奋斗目标。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勇于自律和自我约束。使崇尚学习、热爱学习成为学生群体中的新风尚,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2.3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

第一,在充分利用广播、校报、宣传栏等传统宣传媒介进行宣传的同时,也要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到来的形势,利用微博、微信、校园网等载体,深入挖掘学校发展成就及在办学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加强学生广播站、学校校刊、室内黑板报及班会工作建设,成立学生宣传文化小组和各种社团。科学划分宣传阵地,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做到宣传阵地专人专管,保证内容及时更新。第二,加强校园网建设。一方面,要加强校园网专职信息员队伍建设,为校园网的及时维护管理提供保证,同时也要建立一支既熟悉新闻宣传业务,又能运用新媒体的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对外宣传队伍。另一方面,广泛收集学校教职工在示范校建设、教学科研、学生特色活动及对外交流活动等方面的亮点,并及时上传到学校网站进行宣传。第三,做好学校内涵建设、特色发展成果的总结提炼和宣传工作。做好全国、省、行业、地区举办的各种赛事的宣传工作。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成果(例如:精品课、评优、论文)的申报、评选工作,做好成果宣传工作,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学校改革建设取得的成绩。

2.4塑造外部形象,强化对外交流

第一,统一制作学校办公所用的稿纸、信纸、信封、便签、纸杯、台历、贺卡、笔、笔记本、档案袋、文件袋、手提纸袋,以及中层以上干部和对外交流较多人员的名片等。第二,在对外交流方面,设计制作具有学校特点的各种档次的纪念品(在全校范围内征集设计方案)、宣传资料、画册、光盘等。第三,统一完善学校标识系统。完善办公室牌、功能室牌、校园导示牌、校园指示牌、温馨提示牌、建筑物标牌等标识,进一步规范校园形象。

2.5积极发挥社团的作用

发挥社团的作用,组织开展体现时代特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体育文化节、社团文化节、才艺大赛、创业大赛、诗歌朗诵及足球比赛等,以此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体魄,增进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进而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校园精神。

3结语

校园的园林绿化、道路设计等,都要增强其文化意义,每一栋建筑、每一片绿地、每一尊雕塑、甚至每一个警句标牌,都要洋溢着文化气息,融功能、审美、教育为一体,和谐统一。做好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篇:高校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校 学生社区 德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216-01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部分高校纷纷采取措施完善学生社区德育环境,推进高校学生德育改革发展。然而,就目前高校学生社区德育环境建设而言,仍存在诸多不足。如何优化高校学生社区德育环境建设,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这是目前高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 高校学生社区德育环境的内涵及意义

高校学生社区德育环境是指在高校学生宿舍或公寓这一特定环境中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以及实施德育活动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良好的德育环境,对于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学生社区德育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加强高校学生社区德育环境建设,有助于突破当前德育工作的困境。长期以来高校中存在德育活动内容枯燥,手段单一,学生在生活中难以做到“知行统一”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加强高学生社区德育环境建设则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另一个突破口,通过社区的情境模式,引导受教育者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自觉思考,在良好的氛围和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这种全新的德育模式较之以往的说教更容易产生实质效果。

(2)加强高校学生社区德育环境建设,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成长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学生社区作为社会的缩影,各种纷繁复杂、快速变化的思想观念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加强学生社区德育环境建设则可以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对大学生的品德和心理特征的形成起着导向、规范、陶冶、渗透、激励等重要作用。

2 当前高校学生社区德育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学生社区作为高校重要的德育基地,它的工作成效必须通过学校的系统教学和社区的教育管理来共同实现。就目前高校学生社区的德育环境建设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下面一些主要问题。

2.1 部分高校重视力度不够

目前,在高校学校环境建设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1],即在学校建设发展上重规模、数量的外延式扩张,轻德育内涵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在投入上重物质的硬件投入,轻精神的软件投入;在对学校建设的评估上重物质的外在评价,轻思想道德内涵的考察。思想上的不重视是造成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学生社区德育软、硬件环境建设落后的根本原因。

2.2 物质环境建设相对比较落后

投入不足是造成高校学生社区物质环境建设落后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推进,高校连续扩招,学生人数大增,社区建设满足不了学生人数增长的需要。二是社区设施不完备,大部分高校的学生社区内只有必备的生活起居设施,学生社区仍只是作为一个为学生提供在校期间生活住宿的区域,隐性德育功能往往被忽视。

2.3 缺乏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关注

目前,部分高校所采取的学生社区软件环境建设措施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缺少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关注,以至于工作方法简单化,进而导致这些活动流于形式,无法取得实质性效果。例如,入驻学生社区的管理人会员因缺乏心理学知识而不能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学生社区内的德育活动仍以灌输的方式进行导致效果甚微等。

3 加强学生社区德育环境建设的基本对策

3.1 充分认识学生社区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

高校学生社区不仅是学生休息、活动的场所,也是学生学习道德知识,进行德育实践的重要基地[2],在思想上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增加德育能量的投入,则是加强学生社区德育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新形势下,学校领导应以负责、务实的态度,高效投入、专人负责,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员工和学生团体的积极性,全力支持学生社区德育环境建设工作的开展。

3.2 在行动上加大对学生社区德育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但同时要注意方法得当

学生社区德育环境建设分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方面,软件建设方面,目前已有的一些涉及管理队伍建设、文化环境建设和网络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措施有其积极意义,但要注意方法得当,在工作的过程中应适当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德育活动方面要注重引发学生的共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在学生有广泛认知的基础上选择贴近生活的典型事例开展德育活动;二是活动的开展要在学生有所思考的前提下进行;三是注重对活动的总结,扩大活动影响。

3.3 加强后勤服务环境建设,树立服务育人理念

“在学生社区中,住宿师生、开发商、社区管理部门是构成中的几个基本要素”[3],目前高校在注重对住宿师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往往会忽视后勤服务育人的功能。学校应当加强对后勤服务部门和物业公司的管理,要求他们在选聘员工的过程中注重考察其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是否具有责任心以及敬业精神等;在进行职业培训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全体员工的育人意识,以极大的热情关心学生,以真诚的服务感染学生,以辛勤的劳动方便学生,切实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形成良好的环境育人氛围。

良好的学生社区德育环境是一种潜在的德育力量,新形势下,校领导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社区德育环境建设工作,及时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并加以解决,以良好的社区德育环境促进高校德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李海燕,张成.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J].德育天地,2007(6):119.

第3篇:高校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馆藏文化 环境文化 服务文化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建设的目标是构建与学校教学、科研相适应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图书馆文化建设,要把图书馆文化建设融入学校整体的文化建设之中,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图书馆文化建设应当引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阵地,成为学校文化的标杆和亮点。

1建筑文化

图书馆建筑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建筑,它既是图书馆实现服务功能的物质承载,又是从整体上对图书馆文化与艺术的彰显。设计独特、颇具文化内涵和气质的图书馆建筑会使人眼前一亮、赏心悦目,这会极大地吸引读者实地进入图书馆阅读学习。同时,富有艺术和文化气质的图书馆建筑与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和办公楼等彼此辉映,共同构成大学建筑特有的文化魅力,成为校园文化最显耀的亮点。图书馆的建设必须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水平、人才培养要求和校园文化建设等相适应。图书馆建筑文化可以从选址、规模、设计理念、功能布局和环境配合等方面综合考察。

1.1建筑外观设计。高校图书馆建筑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整体外观的标志性原则。图书馆建筑造型要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外形设计应充满寓意,彰显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应该是大学里最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文化建筑。二是使用功能的适用型原则。功能决定形式。图书馆建筑的是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服务的建筑承载,必须以发挥此功能为首要原则,展开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目前高校图书馆都采用“藏、借、阅一体化”的大开间服务模式,与此相应的图书馆建筑结构基本上是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统一柱网。

1.2建筑内部布局。图书馆建筑的内部结构设计和布局应遵循三个主要原则:

一是功能区划原则。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区划一般由服务区、办公区和机房等组成。在设计上,首先要根据不同区划的功能和用途,适当把不同功能区分开,既方便工作联络又尽量互不影响。其次要充分考虑功能区使用的具体情况,既方便读者又利于工作人员办公。

二是科学标准化原则。图书馆的阅览室是读者学习阅读的场所,室内安静、采光、通风、宽敞等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标准来设计;图书馆的书库是主要用于陈列书籍的场所,其设计也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书库书架安置区与书库中的读者阅读区也要合理布局,既分区明显又巧妙配搭。此外书架的层高、放置的密度等,应认真考虑。机房是存放图书馆服务器和大型电子控制设备的专属房间,因此要按照特种工作用房来设计,必须达到计算机中心控制室的标准。

三是便利适用原则。首先是方便读者的原则,可用“三上三下”来加以概括,即读者使用多的窗口在下,少的在上;普及性的窗口在上,研究性的窗口在上;开放时间长的在下,短的在上。[2] 主要的阅览区开设在图书馆一楼,培训教室、电子阅览室等尽量不设计在图书馆建筑的高层以方便读者,书库根据情况布局在图书馆的各楼层,常用的分类书籍尽量安排在图书馆较低的楼层,不常用或者借阅频率不高的则安排在较高楼层。特藏图书室的文献基本不外借,尽量放置在图书馆较高的楼层。图书馆的办公区应与读者学习阅览区分开,以减少对学习阅览区的干扰和影响。其次是利于工作的原则,图书馆办公区的设置应相对集中,以利于各行政业务科室之间的协作共事,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图书馆建筑的内部装饰、装点以及图书馆建筑周围环境设施与绿化的搭配也是图书馆整体文化需要考虑的环节,要突出人文气质,彰显文化内涵,周边环境设施休闲和雅致,图书馆周边良好环境可极大地提升舒适度和优美度。

2馆藏文化

图书馆馆藏是学校师生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文献信息保障,是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与公共图书馆馆藏有所区别,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根据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特点、人才培养规格和特色馆藏建设要求等具有相应的要求。高校图书馆馆藏文化一般具有三个特点:满足需求、合理布局和特色馆藏。

2.1 满足需求是馆藏文化的首要。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的,图书馆的馆藏必须紧扣专业建设的层次、特点和要求,建设满足于各学科、各专业师生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文献资源。总体上说,学校学科专业的设置特点在学校图书馆的馆藏体系中也应相应的体现,比如:以工为主、多学科综合的大学其图书馆馆藏体系也应是以工为主、多学科兼容的特点;再如: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图书馆馆藏体系以艺术类、音乐类为主等。另一方面,每个学科专业的图书还应当不断充实、不断更新和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起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需求的馆藏体系。

2.2 合理布局是馆藏文化的要求。图书馆藏书旨在用书。合理布局馆藏目的就是尽可能方便读者借阅使用图书。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有鲜明的学科专业特点,公共基础学科类和专业学术类是高校图书馆馆藏两大主体。中图分类法是馆藏分布的基本分类法,以此为基础,可以依照读者对图书的借阅情况,对馆藏再作出更合理、更便于读者和提高利用率的适当调整。比如:可以把借阅频率较高的计算机类或人文社科类图书放置在图书馆楼层较低的书库;再比如:可以把相近的学科门类图书集中放置在一个书库,便于读者借阅。

2.3 特色馆藏是馆藏文化的亮点。特色办学是大学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的特色办学之路必然要求高校图书馆具有特色馆藏。从总体上看,与学校学科专业相适应便是高校图书馆馆藏最大的特色;其次,支撑地方特色文化的高校图书馆馆藏更是图书馆文化的一大亮点。比如: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文献资源、较为丰富和集中地方文献、悠久的历史文献和特色数据库等等,都是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具体展现。

3 服务文化

图书馆服务文化的构建是古代藏书楼与近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分水岭。古代藏书楼重在藏书,即便服务也仅局限于官方对文献的需求,近现代图书馆之所以成为大众的图书馆,最根本的是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发生了的转变,由单一的藏书楼转变为“藏用并重、以用为主”的图书馆,这其中便衍生出图书馆全新的、重要的社会功能即服务大众。在此基础上,现代图书馆的服务文化也逐渐地建立和丰富起来。

3.1 服务理念。服务文化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行为文化。行为源于思想、源于观念。图书馆的服务文化取决于图书馆的服务理念的转变。办馆理念或服务理念是图书馆服务文化的思想统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现代图书馆遵行的读者服务理念,它体现了以读者为主体的服务宗旨,以服务为中心的工作追求。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开展图书馆建设和读者服务工作,图书馆的服务文化也就蕴含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了。“人本、和谐”的学习空间是图书馆和读者共同追求、共建共享的优良环境。

3.2 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图书馆文化的特征,体现了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其核心在于肯定人的存在价值和人的精神需求。图书馆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尊重读者和尊重馆员,关心读者和关心馆员。具体来说:一是要尊重读者,平等无歧视地对待每一位读者,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读者的需求;二是要尊重馆员,尊重和肯定馆员的劳动,尊重他们工作主体地位,给予公平合理的相应待遇,激发他们对图书馆工作的认同感、价值感和责任感;三是要关心读者,关心读者的需求,包括学习阅读需求,对图书馆环境与服务的需求;四是要关心馆员,关心他们的诉求,关心他们的成长、晋升的需要,关心他们的待遇需求和工作环境的需求。充满人文关怀的图书馆环境必然受到读者的喜爱和馆员的热爱。

3.3馆员素养。馆员是图书馆服务行为的执行主体,馆员的素养包括思想素养和能力素养。馆员素养决定了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高低。馆员对读者服务有三个层次:第一是基础层次,即根据读者的要求直接地完成相应的服务工作任务;第二是较高层次,即在直接回答或解决读者问题的及时精准的基础上,注重行为和语言的亲和力与艺术性,体现了人文关怀;第三是最高层次,即主动的推送型服务,即在做好第一、第二层次服务的基础上,熟悉掌握图书馆服务前沿知识,收集和发现读者潜在需求,通过良好的沟通,将信息服主动嵌入读者研究和学习全过程,帮助其完成研究和学习目标,最大潜力地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功能。

要做好三个层次的读者服务,对馆员的素养也有较高的要求:首先,在思想素养方面要具有良好的图书馆职业道德,热爱图书馆工作,热情投入、乐于助人,关心和爱护读者;第二,在能力素养方面要熟悉掌握图书馆各方面业务知识,尤其是读者服务的语言艺术和行为技巧;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前沿性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的知识,提升信息化服务的能力,满足读者日益增加的数字化信息服务的需求。

建筑文化、馆藏文化和服务文化是图书馆环境文化的主体构成,建筑是物理框架、馆藏是资源载体、服务是实现手段,缺一不可,也不能有短板,这样才能建设起和谐的、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图书馆,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教高【2015】14号)DDhttp:///gczn/sygc

[2]王惠君,荀昌荣.图书馆文化论[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10

第4篇:高校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 高校 体育生态环境 建设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和培养思想道德,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建立“人人参与、人人快乐、人人发展”的文化体育理念。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鼓励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学习文化和体育知识,促进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2体育生态环境建设实施目标

(1)通过课外文化体育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日常锻炼习惯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在课外文化体育活动中,使学生有选择的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

(3)通过课外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和体育生活,促进师生、学生和学生的和谐关系,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不畏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3体育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内容

3.1开展校园文化体育活动

调动学生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日,“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设计和实施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学校毕业等特殊意义的一天,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坚持逢星期一升国旗仪式与学生密切接触,具体国旗的实际内容为国旗。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注意早操锻炼和体育活动的时间,使学生身心放松,增强体质,提高学生和集体的情感。

3.2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体育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硬件的建设、校园环境、校园景观、校园雕塑、设施、设备、园林绿化、体育设施等的校园环境、物质资源。对学校建筑设施、植物和人文景观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大到主体建筑,小到角角落落,每棵树和灌木,应为设计的综合规划,使其更科学合理。从净化、绿化、美化做起,彻底整改学校。各种文化体育设施的创建,打开报纸专栏、黑板报、图书馆、阅览室、党员活动室、历史展览室;悬挂张贴名人名言,教育格言和警示句;开放图书角、英语角、体育文化长廊,让学校所有的墙壁,每一个绿色的空间,每一个角落,已经成为一个“说话”的老师,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化和教育,体现了深刻的内涵的校园“处处皆教育”。

(1)校园整体规划:对现有大型建筑设施如教学楼、办公楼、体育设施等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整体再包装,科学地规划布局,合理配置功能空间,细化、深化教育功能。统一建筑装饰风格,突出学校特色和文化体育底蕴。校门、校园道路、车辆停放场所、学生活动场所、国旗护栏等设施设置要实用、美观、和谐、统一。标识要清晰醒目,既各具特色又风格统一、相映成趣,从形式到内容力求体现整体美感。

(2)校园绿化美化: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园空间进行绿化,充分考虑花季差异,进行搭配,形成疏密有方、错落有致、深浅有度、文化体育寓意深刻的绿色景观。并配以具有实用性、艺术性的灯光、音响设施。

(3)人文景观:校园雕塑:位置要恰当合理,内容要寓意深远,设计要新颖独特;制作要高档精致,并配以文化体育诠释;文化体育长廊:设计精美,制作精良,大方美观,方便学生学习阅览,成为校园风景线;格言警句:校园悬挂张贴的标语口号要能够反映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名人格言和警示句要对学生具有启发性,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有益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精心设置展示位置,在学生不同活动场所设置不同教育内容的格言,突出教育目标和效果,忌华而不实。

高等学校有着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几大智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社会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高等学校在发展生态科技上冲锋陷阵,突出生态文化的发展,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校园文化的途径,教育和指导师生们参与生态建设,营造生态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做践行节能环保,降碳增效的先锋.我们应该树立生态绿色体育观念,使高校体育场地建设更加符合时展需要及学生、教职工和社区群众的需求。

高校具有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和创新等几大智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社区发挥主导作用和示范作用。高等学校在发展生态技术的冲击下,突出生态文化的发展,积极探索校园文化、教育和指导生态建设的生态建设的途径,建设生态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做实践节能环保,增效减碳先锋。我们应该树立生态绿色体育的理念,符合学生、教师的需要,以及高校体育设施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文斌.高等学校生态体育建设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5):52.

第5篇:高校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特色专业建设

引言

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和燃气工程两个专业合并、调整、拓宽组建而成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新专业建设既要考虑原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又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展专业面。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培养方案作了大调整,主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特色原则。本专业核心基础是建筑环境科学,代表课程是“建筑环境学”,它反映了本专业与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的根本区别。第二,学科原则。学科为主、兼顾专业的原则是本科培养方案“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具体体现。第三,共性原则。建立专业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使之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将共有的基本理论、技术原理从专业课中提取出来,形成了一个专业技术基础平台,如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1,2]。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完善,全国各高校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办学日趋成熟。本文结合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办学实际情况,在凸显特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

一、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历史演进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筹建于1992年,并在采矿工程和矿山通风与安全工程两专业中组织部分学生开办暖通专业课程辅修班,1994年在原矿山通风与安全工程专业设置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方向。1997年成功申报了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并正式招生。1998年,国家教委调整专业目录,本专业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自1994年来,我校建环专业已招收学生17届,为企业培养了10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2006年,我校获得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8年,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成功申请为湖南省特色建设专业。

二、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特色建设成效

通过近五年的特色建设,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得到了加强。现在共有教师16人。职称结构: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9人;学历结构: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8人;学缘结构:分别毕业于10所高校,大部分有两个专业以上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验。在课程和教材建设方面,老师们整合了课程内容,制订了富有特色(矿业、新能源技术和应用型)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先后主编或参编了全国性专业教材7部,正在主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的色教材《地下空间环境控制技术》和《建筑节能技术及工程》。在实践教学方面,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用“三平台双路径”实验室建设模式[3]新建成了较完整的专业实验室,结合特色,新建了地下空间环境控制实验室。2006年“实验室建设与科学研究互动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同时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习基地湖南凌天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实验室;与湘潭平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功地申报了“湖南省矿山通风除尘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参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专业建设与科学研究互动相长,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得到了加强,教师的科研项目质量和数量大幅提升,近年来教师获得了一批具有地下空间特色的纵、横向科研项目,继而提升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平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面,提高了学生就业率,专业发展态势良好。

三、特色专业思路与原则

3.1 用已所长,培育矿业特色

各高校中各专业办学的背景、条件、历史不尽相同,只有深刻领会各地区各行业该专业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培育出行业特色。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与许多高校不同,它隶属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与矿业工程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为本专业形成行业特色打下了基础。

从办学历史看,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前身为矿山通风与安全工程专业,该专业完全是为煤矿开采服务的,其主要目的是为煤矿开采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生产环境。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服务对象从过去的单纯为矿业服务,转变为同时为矿业与建筑两大行业服务,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建环专业和原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的基础非常相近,均以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等为专业基础课,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侧重于为建筑空间的使用者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随着矿山开采逐渐向深部深入,井下工作环境高温、高湿愈来愈突出,工作面温度超过35℃、相对湿度接近100%,工人中暑现象频有发生,井下高温已成为了矿山安全生产的灾害。在这种情况下,为矿山井下空间创造舒适的气候条件,将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拓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从专业教学内容看,我校建环专业具有地下工程特色[4,5]。建环专业主要是针对地面建筑的,为地面建筑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强调为地面建筑服务的同时,强调为地下工程服务,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建筑环境控制理论,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于地下空间的环境控制与维护。然而由于地下空间的特殊性,地面建筑的室内环境控制与地下空间的环境控制不尽相同,地下建筑工程有着更大的特殊性和更高的安全性。因此,在教学中,在教授学生基本的室内环境控制理论的同时,突出强调普通的环境控制理论在应用于地下空间时的特殊性。在强调环境控制理论的地下应用时,要求学生不要将地下空间仅局限于矿山,城市地下空间和其它的地下空间利用(如地铁、隧道、地下仓库等)同样是室内环境控制研究对象的范畴。正是在教学与科研过程中,同时兼顾了地面与地下,强调了建筑环境控制理论在地下空间的应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使得学生的就业更有了发展的空间,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专业的地下空间环境控制特色。#p#分页标题#e#

3.2 体现前瞻性,发展再生能源技术

人才培养只有跟上时展的步伐,才会被社会接纳。能源与环境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如何安全、高效地开采和使用不可再生能源,以及合理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实现我国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所必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我校建环专业与能源产业联系紧密。一方面是由于我校建环专业具有浓厚矿业特色(地下空间环境控制),主要体现在该专业与能源开发的关系,促进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更好地服务煤矿企业,是该专业目标之一。另一方面,建筑能源在国家的总能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占30%左右),有效节约建筑能耗,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更是该专业追求的目标,这体现了该专业与能源节约的关系。然而,无论如何节约,不可再生能源资源也总有消耗殆尽的一天,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才是实现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途径。如何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该专业下一步的追求目标。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了建筑节能方向选修课,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向学生灌输能源的重要性,树立学生节约能源的思想,开阔学生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视野。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加强了能源节约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教学,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和社会朝着科学、可持续、协调的方向发展而服务。

3.3 科学定位,突显应用性

我国高校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多数是为民用建筑服务,主要是从事民用建筑的通风、空调、采暖等相关工作。然而,从专业建设的开始,我校该专业就将其专业定位为“工业与民用相结合”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一方面是由于我校具有浓厚的工科背景,与煤炭工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是看到了工业发展的势头和工业对环境与安全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工矿一线企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这就为我们这类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机会。因此,在制订培养方案和进行课程设置时,特别强调了专业的实际应用性、针对性、适应性。如加强了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地下空间的通风与除尘。近年来,电子、医疗、食品、精密机械等一些特殊行业发展迅速,这些行业往往需要高度洁净的生产环境,急需要从事洁净空调的设计、安装与维护的专业人才。为了满足这一需要,我们在国内较早地开设了《空气洁净技术》专业选修课,并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空气洁净技术》国家级规划教材。

四、特色专业建设实践

4.1 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及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精神,培养能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有创新意识和一定创新能力,掌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从事室内建筑环境设计和管理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为了实现以上人才培养目标,我校建环专业本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拓宽专业面为基础;以矿业为特色;以工程实践为根本;创造较好的工程实践环境”的思想,制订了富有特色的培养方案。为了大力加强实践环节和工程训练,我们先后在四家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并将工程能力培养贯彻到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设计大纲、实纲当中。

在体制模式上,努力为学生提供因材施教的环境和教育发展的空间,实行学年学分制,即按课程课时来计算学分,学分作为学籍处理和评优评奖的依据,保留按学年升留级和退学制度,采取主辅修制。在过程模式上,采取分段培养模式,即“2+2”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将教学全过程分为基础学习和专业学习两个阶段,前阶段注重基础和人文知识的培养,后阶段加强专业知识和工程能力的培养。

4.2 调整课程体系

从培养目标出发,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能力的要求,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和调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立三个平台的课程体系: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专业方向平台[6]。整个课程体系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上,贯彻了宽基础的原则。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涉及数学、物理、化学、机械、力学、电学、计算机应用、管理科学等学科,还包括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所必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如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和建筑环境学等。

在专业课设置上,强调了专业知识的全面融合,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原有课程进行了彻底的删、拆、并、增等处理,将供热工程、通风工程、空气调节课程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门新的课程《暖通空调》。在充分研究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对原专业课程进行全面的精炼和整合,建立新课程体系的框架,设置《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等课程,将原来的《锅炉与锅炉房设备》调整为《空调冷热源工程》。率先开设专业选修课《空气洁净技术》,并编写国内第一部《空气洁净技术》本科教材。为了形成自己的特色,开设了《矿井通风与安全》、《地下空间环境控制》等相关专业课,将建筑室内环境延伸到“地下空间”,尤其是将地下空间降温、通风除尘、噪声治理等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学生能成为各大中城市所迫切需要的人才[7,8]。

4.3 加强实验室建设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卓有成效,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平台双路径”实验室建设模式。经过近20年的建设,现已逐步建立起通风、空调、制冷、供热、传热传质和热工等六个专业实验室,拥有粒子图像测速仪、高速摄像仪、空调机组性能综合实验系统、风洞、色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以及常规的温度、湿度、风速、流量、压力、有害气体浓度、粉尘粒径和浓度等参数的测试仪器和仪表,完全满足专业实验的要求。另外,专业还设有数值仿真实验室,拥有FLUENT、PHEONICS、ANSYS等数值仿真软件。实验教学用房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设备总值800余万元。#p#分页标题#e#

4.4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改变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本专业在完善现有实验的基础上,开发设计型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自拟测试方案和实验报告,掌握大型暖通空调设备性能的测试方法,并分析各设备性能的影响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动性,为开展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

改革课程设计模式。主要是改变设计选题,将课程设计进行深化和拓宽。改变过去由教师指定内容,由学生按一定要求、一定形式进行设计的模式,由教师提供基本设计条件,而具体设计方案由学生自由选择,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主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将制冷课程设计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结合起来,将空调设计对象作为制冷站的一个用户,制冷站将为其提供冷源[9]。将供热工程和流体输配管网课程设计结合起来,将热源、热用户、管网输配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

改革实习模式。专业实习主要有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过去认识实习安排在专业课授课之前,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三学年末。这种实习安排存在两个不足,一方面,实习模式老化。现在的毕业生自主择业,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毕业后只是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实习内容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内容缺乏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实习经费短缺、实习场地有限。因此,我校建环专业积极进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选择具有专业先进水平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并于2009年我校建环专业的实习基地被列为湖南省优秀实习基地。校外优秀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了方便的工程现场和实习平台,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主体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4.5 强化科研,以科研促教学

在实验室建设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10年中,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年来承担了省级和校级教研教改课题10余项,制作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多媒体课件。在科研方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和优秀青年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及横向课题等共计80余项;其中利用实验室完成了科研项目近20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在实验室实验的基础上发表的研究论文30多篇;科研为实验室开发研制了实验设备10台。共申报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在国际刊物、国内重要刊物上近200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40余篇。这些成果的获得不仅提高了老师的科研兴趣,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愿望;在科研中促进了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提高了科研水平,师生双方都获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4.6 彰显办学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40所高校设有该专业,年招生人数1万余人,每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虽然办学历史不长,但在以下两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形成鲜明的行业特色:

其一,我校原是矿业类高校,主要为矿山服务,为煤矿开采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生产环境是我校建环专业的任务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我校及时调整了专业服务对象,从单纯为矿业服务,转变为同时为矿业与建筑两大行业服务,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我校建环专业的专业基础没有发生根本转变,都是为建筑空间的使用者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只是研究对象由原来的单纯地下空间转变为了同时研究地上、地下空间。因此,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在原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基础上的拓宽,具有明显的矿业特色(地下空间环境控制)。

其二,我校原矿山通风与安全工程专业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具备矿业特色(地下空间环境控制)奠定了人才基础。大部分老师具有采矿工程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两个专业的学习经历,原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的大部分仪器设备(如风洞、风网、粉尘、噪声及有害气体的检测装置、风压、风速、流量等测量仪表等)和图书资料都可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共享。此外,教师的许多科研项目涉及矿井瓦斯、粉尘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矿井高温、高湿环境的调节、噪声的治理以及通风网络分析与调节等,均与矿业工程相关,煤矿企业是我校建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途径之一,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五、结 语

高校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办学特色的竞争,只有重视和加强专业特色的建设,才能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办学基本条件、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与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建设,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培养出了一大批宽口径、强基础、有特色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该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 肖勇全.深入进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暖通空调,2003,33(3):49-51.

[2] 张振迎,刘胜君,陈艳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探讨[J].制冷与空调,2009,23(4):119-120.

[3] 邹声华,李孔清,成剑林,等.“三平台双途经”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5):99-102.

[4] 郝小礼,王海桥,邹声华,等.论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5):27-29.

[5] 郝小礼,王海桥,邹声华,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地下空间特色的定位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5):40-44.#p#分页标题#e#

[6] 王 荣,梁才航,魏德强,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72-175.

[7] 陈 光,钱付平,黄志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116-118.

[8] 杨吉民,李清清,张照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18-21.

第6篇:高校环境建设范文

一、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方针

目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便利,而高校图书馆也应充分遵循资金规划、高标准化、特色化、资源共享的原则[1],从图书馆的建设着手,以尽可能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

(一)加强对图书资源的经费投入。我国是一个注重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大国,近年来,教育部门对高校教育的严格把关带动了各所高校对图书馆的建设,越来越多的高校投入在图书馆文献和馆藏资源方面的资金呈现正比例攀升的势态。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电子图书和文献接踵而至,基于此,高校图书馆应加大在电子资源方面的投资成本,进一步拓宽电子文献资料的收集渠道,以满足高校学生的电子文献资料的需求。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化电子文献平台及网络设施的建设,以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二)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合理化配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出版物选择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发表,读者只需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动动手指便可翻阅,不仅省了时间也省了精力。因此,纸质出版物越来越不受到读者的青睐,高校学生们更是愿意直接下载txt文档、word文档以及pdf文档的电子出版物进行阅读,且这些电子出版物大多数是免费提供下载的[2]。然而,纸质出版物却有着其不可取代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在收集和分配文献资源时不能厚此薄彼,应当合理调配好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比例,以实现图书资源优化。

(三)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以促进电子资源共享。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时应充分利用可用的信息平台和通信资源,逐渐实现电子文献资源共享,以此来满足广大大学生的需求。具体可以通过在高校图书馆中建立局域网、增设电子资源查阅平台等来实现,同时,还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以达到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文献资料和实事信息的目的。

二、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

高校的三大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三种功能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现代高校的功能体系。服务社会作为各国高校的主要功能之一,其开展既有利于高校实现自身价值,又有利于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这其中高校图书馆向公众开放,已在全世界达成共识。高校和社区、公共机构、企业的资源共享和设施合用不仅能促进各主体间的互动,同时也是实现节约、高效型社会的有效方式。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形式多种多样,很多高校或创办高科技产业,或与企业联合创建高科技产业;服务方式更为直接,如向社会开放实验室、图书馆、教学设施等;服务领域更为广泛,有的承担政府和企业的科研项目,有的开展技术推广服务等。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对象和内容有所不同,大学图书馆本是服务于高校的教学与科研,资源建设也都是在这个方面,不一定符合大众的需求。另外由于知识产权等问题,数据库等网上资源并不能完全对外开放。

(二)RFID在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中的运用。鉴于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集中场所,图书馆为了最大限度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服务,可以在社区、街道、企业以外的对外公共场所提供借、还书服务。离馆智能图书馆即“移动书亭”,它是一项面向用户群设计的一种延伸式上门服务,针对不同的读者特点放置相关的书籍。在识别读者借阅证的有效性后,为读者办理相应的借阅手续,并同步消磁,把图书通过出书口送给读者。

三、加强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图书馆制度,是现代图书馆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图书馆制度,即图书馆以上级有关行政法规为依据,根据本馆管理和工作开展的需要而制订的、本馆职工和读者应共同遵守的工作规范、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科学管理的进行才有必要的依据,图书馆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才有充分的保证。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图书馆服务目标即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为读者提供满意的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图书馆一切工作和管理、包括规章制度的建立,都应围绕这一目标而进行。图书馆制度必须建立在人性化的基础之上,要方便读者。图书馆制度化建设中要尽量体现服务方式多样化。图书馆制度化建设中还应尽量体现对读者的信任和尊重。

四、加强学生管理

(一)学生读者是图书馆最主要的公众,为读者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所在,因为,与读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确立正确的读者观,妥善处理读者与本馆的各种纠纷。以往与读者发生纠纷时,处理起来比较棘手,建议将图书馆相关的规章制度及处理办法入学生手册,使读者了解图书馆,避免发生纠纷。

第7篇:高校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创新实践

一、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电子商务以及移动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工业信息化和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活力。然而,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和市场的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对实践教学环节都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实践内容和实践质量都还无法尽如人意。据统计,华东区院校拥有专业实践基地的比例较高为36%,而其他区域这个比例数都在15%以下。教师中约67%认为“缺乏专业实习”是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各项问题之首。76%的学生对学校实验课的满意程度为“一般”或“不满意”,更有高达80%的学生对学校专业实践安排的满意度为“一般”或“不满意”。当前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不佳的事实使包括本校在内的很多高校意识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企业渴求有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人才,而这点正是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短板。

因此,无论从学生的需求和满意度情况,还是社会人才需求的脱节现状,都充分说明了改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环境,结合社会需求来落实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已成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充分体现了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的定位与功能

那么,在如何开展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问题上一些学校和教师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如李志荣等(2005)认为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中心应能提供给学生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所需要的教学模拟环境和网络实践环境,让学生遵循中心的管理规范、按照中心的教学体系和方式、采用中心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理解专业知识、解剖专业知识、认知专业知识,并通过提供模拟电子商务企业经营过程让学生对网上商业活动过程进行了解、参与和分析, 掌握电子商务经营规律和工作原理,加深对电子商务技术知识应用的理解,掌握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李曼(2009)指出实践教学应包含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课程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等共同构成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并有所侧重地实现着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功能与目标。吴丽花等(2008)强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电子商务基础实验平台、电子商务开发与应用平台和电子商务实践与创新平台来巩固教学成果、培养学生应用技能和创新素质。胡桃、吕廷杰(2008)研究认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是指利用教学模拟环境、网络环境和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商业化运用进行观察了解、参与、模拟和再现、修改、评价、总结和创造等教学活动。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一所集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领域为一体的综合型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以培养具有电子商务运作管理、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能够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从事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和开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前期学校已经进行了电子商务实验室基础实验环境建设,购置了相应的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和网站面页设计、物流供应链管理方针等软件,以及网络、域名、服务器、数据库等基础实验环境平台。接下来应该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建设分层次和分阶段的实践教学综合环境平台,即以创新为目标的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该实践基地应该完成已有软件和平台的整合、集成,以“巩固课程知识,强化创新与实践意识,突出技能训练,培养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融合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为一体,重视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教育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正确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上来。

电子商务实践基地的主要功能总结如下:

1.实践基地要帮助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进行复习、深化和运用,用实践的形式来巩固知识、理解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把在专业理论课中学习过的知识点,转变为可以操作的活动和过程,联结成一个具有明显实践特征的经验型知识体系,“To hear, you forget; To see, you know; To do, you learn”,只有动手去做才能完成对知识的认知、验证、应用和创新活动。

2.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概括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商业机会的意识和能力。

3.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领域、改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实践提高适应商业活动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电子商务开发、创新、创业的实验环境,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际、国内电子商务知识、网站开发、商业策划、创业比赛,开展电子商务相关技术、竞赛的培训。同时也承担相应课程的教学创新实验。

三、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的活动规划与开展

在确定了创新实践基地的功能目标和定位后,还需认真研究落实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模式、管理机制、运行方式、基地环境建设等系统性问题。对创新实践基地的活动内容、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法、活动开展、网站建设、基地管理、校企合作模式及如何开展合作等方面进行规划和建设。

自2009年起,学校已经连续举行了三届电子商务创新应用大赛,无论是技术实现类还是创意策划类都涌现了大量有特色和有个性的优秀作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兴趣,为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应用潜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得学生利用已学课程和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团队合作创新,初步体会了工程性研发项目从构思、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继续保持和加深与电子商务企业(如已有合作基础的百度、京东等)的合作,接触更多中小型的电子商务企业,探索双赢的长期合作机制。利用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为优秀作品提供孵化器,对有潜力的项目进行评估,给予平台展示,甚至是资金资助和人员指导,或向企业推荐进行合作开发。

扩大竞赛的覆盖面,继续突出电子商务竞赛的创新性。过去十多年由于信息化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对电子商务都有了基本的认识和兴趣,如何吸引非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尤其是非信管专业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到电子商务的创新实践中上应是未来竞赛组织工作的一个重点。毕竟电子商务过去十多年的成就更多地是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年轻人共同创造和努力的结果。当然,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和信管学院的学生,根据课程设计和学科体系建设的需要,对学生在创意和技术实现上需要有更高的要求。

在学校竞赛的基础上,指导和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各类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际国内电子商务知识培训、网站开发、商业策划、创新、创业比赛,开展电子商务相关技术、竞赛的培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规划和开展一系列的电子商务创新基地活动。组织指导学生申报和开展国家级、北京市、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究,以及各项影响范围广、级别等级高的竞赛,如国家教指委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

整合已有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管理平台网站,实现实训性强、内容整合、功能强大、一站式管理服务的门户网站特点。使学生在实验室或校园内随时都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浏览创新实践内容、进行活动报名、做创新实验和企业实训项目、提交创新实践成果,通过网上平台的创新与实践论坛、网上答疑、老师与企业教官指导与点评等板块,加强教师、企业、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创新基地管理、信息、活动回顾等信息使实验中心的管理高效化和现代化,并为优秀的学生创新实践作品提供展示和网络运行环境。网站设计应美观、简洁、导航功能强,应包括创新基地介绍、基地新闻、创新基地管理、信息、活动报名、创新实践与实训平台、创新与实践交流园区、学生创新作品展示、活动回顾、后台管理、网站帮助、相关链接等功能版块。

实践基地将聘请知名高校电子商务领域优秀教师和专家,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或专题讲座。开阔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了解最新发展和研究动向。邀请一线电子商务企业的管理者定期向学生和老师介绍电商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和人才需求情况,为学生和企业提供交流沟通平台,以及加强专业教师和一线企业的合作,促进实践教学。尤其应该注重与学校周围科技园区新兴的中小电商企业合作,实现双方互惠互利,共同进步。并积极开展与北京所在地的一流高校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经验和办学理念,寻找共同合作的基础。

发展和加强已经建立起来的“电子商务协会”作为学生社团的功能,采用成立创新实践基地管理组织和电子商务创新协会(学生组织)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基地管理组织由院领导亲自主抓,指派基地主任(可教师兼职)负责基地管理,各项基地活动指定教师组织策划,由电子商务创新协会(学生组织)进行基地活动的开展,协助承办创新实践基地举办的各项比赛和活动;组织会员参加协会举办的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学习讲座;组织会员对当前电子商务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进行学习、讨论和分析;组织会员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及讨论:如演讲、辩论与谈判,电子商务发展前景探讨,公关、促销策划,推销策略及艺术,市场营销、经济学,法律等;组织会员开展相关实践经验交流大会(不定期);创建维护协会的宣传交流网站;对会员进行有关电子商务知识、经营管理、商务谈判和推销策略等相关认证的培训。在与几所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较好的院校交流发现,这种双向管理模式是非常有效的。

第8篇:高校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期刊;建设

在高校图书馆的各类信息资源中,期刊以其内容新颖、种类繁多,情报价值高的优势受到广大师生的亲睐。但是传统的期刊工作已经受到严重的冲击,只有加快期刊的网络化建设,才能够跟上时代步伐,才能使高校图书馆的各个环节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图捂馆期刊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期刊用户对文献信息需求量不断增加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获得知识信息的途径更加广泛,特别是期刊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更方便了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了解社会动态,获得最新信息。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他们更是关注社会的发展动态,渴求得到新知识、新信息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这就迫切要求高校图书馆期刊要不断的增加馆藏期刊的类型,促进期刊的网络化发展,利用网络的优势,优化期刊资源,使广大师生能够更好的挖掘期刊资源的利用价值,为学校的科研工作取得重大的突破,进而促进高校图书馆的更好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期刊用户对象及服务手段发生了改变

当今社会,信息网络高度发达,高校图书馆尽管在形式上还是传统的书架形式进行期刊的管理与借阅,但是在实质上而是运用网络把整个期刊资源以规范的形式形成一个巨大的数据库。这样学校的期刊阅读就不仅仅局限与本校的广大师生,还有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读者群体。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的期刊管理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剔除不利的管理因素,使用强大的网络力量来为各个读者提供服务。另一方面,由于读者群的不断扩大,而致使传统的印刷期刊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迫切要求图书馆要增加最先进的期刊形式电力期刊,时刻关注期刊的发展,不断地更新期刊库存,进而促进期刊网络化发展。

(三)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图书馆的网络设备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由于技术以及资金等各方面的原因,致使期刊网络技术设备发展不完善,网上阅读速度慢,网速不流畅等问题都给读者阅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进而也不利于图书馆期刊网络化的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图书馆期刊建设的影响

(一)期刊文献结构与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图书馆的期刊馆藏主要是以纸质的印刷型期刊为主,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图书馆的期刊馆藏不仅包括印刷型的期刊、电子期刊,还包括通过网络技术从关外获得的网络期刊信息,使高校图书管期刊在结构和形式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二)期刊文献出现新的载体

随着网络信息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高校图书馆的期刊文献载体也出现了新的发展形式。不仅有传统的印刷型纸质期刊,更有以光盘为主要载体的电子期刊,其信息量大,检索信息方便、快捷,都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该使用多种形式的期刊载体,以丰富期刊文献的类型,从而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三)信息资源共享方式出现新的变化

传统的图书馆期刊由于印刷品的局限性,只局限于学生和教师在图书馆内的阅读,而不能够外借和带出,不利于期刊信息的传播和共享,不能够满足广大师生的阅读要求。而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由于数字化的使用,能够使用户更方便的存储、检索和浏览下载期刊信息,这就为实现期刊文献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大大提高了期刊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传统的期刊共享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网络环境下,完善高校图书馆期刊建设的措施

(一)提高期刊建设的经费投入

完善网络技术设备我国高校图书馆期刊建设发展比较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由于资金缺乏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而不重视期刊建设的经费投入,导致计算机设备比较落后,从而不能够提高期刊网络化的工作效率。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高校图书馆领导可以积极的向上级教育机构反映期刊建设的现状,使相关领导重视到期刊建设的重要性,从而加大经费投入;其次,在图书馆的建设中,要把建设经费适当的倾斜到期刊建设上来,加速期刊网络化进程,实现期刊的自动化管理。另外,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来加强期刊网络化建设,例如利用社会人士的捐赠,来完善网络技术设备,使期刊建设有一个强大的技术力量做后盾。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图书馆建设尽管使用了先进的网络技术,但是由于缺乏一个科学规范的管理,致使期刊建设的网络化水平比较低,不能够满足广大是师生对期刊阅读的需求。因此各个高校在进行期刊网络化建设时,有必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期刊管理体制使期刊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服务水平,使期刊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传统的期刊管理是以广大师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造成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期刊管理上不能尽职尽责,没有树立好正确的服务理念,导致期刊在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缺陷与不足。为了改变传统管理的弊端,在网络时代,图书馆期刊工作人员必须要树立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广大的读者寻找最新的期刊文献,满足他们的阅读要求,从而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三)重点做好本校图书馆的特色期刊建设

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而图书馆做为高校科研与学习的重要基地,理应建设一个能够凸显本校特色的期刊资源。否则,随着图书馆期刊文献资料数量和总类的不断扩大,图书馆的期刊将没有一个重点的发展方向,进而不利于广大师生进行专业上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高校结合自身的特色建设出有特色的馆藏期刊资源是高校图书馆在网络时代求得更好发展的最佳选择,这也是高校谋求自身的进步和创新的必然趋势。

第9篇:高校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信息服务 网络环境 高校图书馆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面临的问题

(一)结构不合理文献无特色

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为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高校图书馆在馆藏建设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在文献采购工作中没有统一计划、协调和管理,仍然维持旧的文献采购模式,忽视电子文献建设,使馆藏文献资源建设难以协调发展。另外,个别馆文献建设没有突出馆藏特色,没有很好地考虑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的特殊要求,没有建设独具地方特色的数据库。

(二)信息人才短缺

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广泛而丰富,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种种不良信息和无用信息充斥网络其中,给用户查找信息带来不便,这就需要高素质的图书馆员去进一步提炼和开发网上信息,创建专题数据库,以方便快捷的手段为用户提供有用信息。然而实际工作中,由于历史及现实高水平人员不断流失,现有多数馆员学科背景单一,外语水平不高,竞争意识薄弱,信息服务水平低,甚至基本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掌握不足。这就给文献信息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使图书馆实现高效率、高水平的信息服务受到影响。

(三)信息资源利用率低

当前,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高的现象,在信息交流中存在着距离障碍。个别馆还处于比较封闭的自我生产、自我服务状态;数据库的建设滞后,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数据库建设缺乏统一安排和规划协调,网络化、市场化程度较低,没有做到很好地为用户服务,即使是已建成的质量较好的数据库,也由于推广不到位等原因其文献利用率也不高。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对策

(一)优化馆藏结构,加快馆藏特色文献的数字化建设

优化馆藏结构,加快特色文献数字化建设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各馆开展信 息服务工作的基础,也是资源共建、共享前提,更是提供网络信息资源的有力保障。为了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用户对信息的需求,高校图书馆要进一步优化馆藏结构,不仅要建立起具有本馆特色的核心藏书保障体系,而且馆藏要由单一的印刷型向多类型、多载体方向转变,逐渐建立具有本校专业设置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献体系。应根据学科专业的教学和科研的要求,对网上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建设重点学科专题数据库,并结合本校专业优势建设一些与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热点数据库,做好数据库的常年更新和维护。加入全国性的数字图书馆群,将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手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也要注意与印刷型文献进行合理配置,互为补充,确保电子文献采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适应网络化信息时代的需要。

(二)加快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环境

现代化的设备、丰富的信息资源是良好的信息服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信息服务的前提条件,高校图书馆只有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环境。才可能实现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更好地满足网络社会读者日益个性化的信息应用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网络设备、电子阅览室等方面的建设,以满足读者学习、阅览 及检索电子文献等需要;馆内在硬件设备上需引进文献数字化加工系统和全文数据库开发软件平台,进行数字化文献的扫描标引、制作工作;要利用一次文献进行二三次文献的编辑加工,开展定题、专题、课题等信息服务, 开展特色电子文献服务。

(三)加强网络信息用户教育

用户掌握的信息使用技巧和方法直接影响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图书馆除了要对用户进行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内涵的基本技能培训外,还要对用户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和信息获取能力培训,包括信息检索、筛选、创造能力,信息保密、守法意识等方面的知识,增强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文献利用率。

(四)加强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为搞好信息服务工作,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要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才,以满足日常工作对人才的要求。措施包括:制定培养信息服务人才和信息管理人才的培训计划,有步骤地的实施;改革分配制度,合理使用现有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稳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举办培训班,即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鼓励自学,提高其业务能力;奖励自学成才人员,对肯学习、善于创新的馆员给予精神鼓励和一定的物质奖励;有计划地引进优秀信息人才,改善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结构。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开展

(一)信息服务从封闭的一校一馆走向开放性和社会化

(1) 信息用户社会化。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不再单纯为本校师生员工服务,还要面向校外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科技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等广大用户服务。(2) 信息服务产业化。信息服务业成为向社会提供信息、知识与智能的行业集合,图书馆和文献信息中心必然成为面向社会提供多种信息服务的实体。(3) 网络资源共享。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用户信息需求的社会化进程,它必然要求对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的信息提供者进行重组,打破馆际界限,实现信息资源优化配置。

(二)满足个性化信息需求

高水平的信息服务就是要在满足信息用户共性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满足不同人的多种多样的个性需求。充分利用网络服务模式建立图书馆博客,及时更新图书馆动态;通过开通微博、QQ等即时通讯工具来开展个性化的参考咨询服务。

(三)信息服务过程科学化, 服务内容精品化

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服务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科学劳动和智能服务活动,这种劳动服务过程是科学知识的物化过程,是一种知识的继承、传递、发展和利用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信息服务的信息资源凝聚了信息服务人员的渊博知识、创新精神、科学组合以及必要的社会劳动时间,因而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精品化源于电子信息量的急剧增长。信息网络的提供者为了吸引用户,要越来越重视所提供资料的质量和浓度,而不是信息的绝对数量。精品化的信息服务以信息的质量为保证,使用户一旦进入自己的业务中,就难以寻找替代物。

(四)信息服务方式主动化,服务质量高级化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不但可以面对面进行,借阅手续、咨询服务、定题服务、文献检索服务等也都可以在网上进行。这种服务方式彻底改变了高校图书馆传统被动型的服务方式,加强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并在它们之间形成了更为友好的界面,馆员不能静坐服务台,要主动了解用户需求,搜集网上信息,进行评价、综合、预测、生成多种多样的新信息,并提供给网上用户使用。

(五)信息服务人员专业化趋势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既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又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图书情报和其他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娴熟的信息资源检索技能。在美国,毕业于图书馆学研究生院并取得硕士学位者方能成为图书馆员。理想的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应掌握的技能包括:1.牢记图书馆员在图书馆和信息工作中的枢纽作用和图书馆的基本使命;2.自觉地以正规的或非正规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接受再教育;3.与图书馆界和情报界保持纽带关系;4.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价值要有自信心;5.要出色地最大限度地做好本职工作;6.要竭诚为用户服务,取得用户的信赖;7.要具有亲和力、意志力、诚实性、责任感等良好品质;8.要从实际出发,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各项工作等。

参考文献:

[1]薄筱哥,黄秋萍,姚泳红.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发展,情报科学

[2]罗雪晴.数字时代图书馆工作中读者角色的变化,图书馆建设,2005.1

[3]黄亚海.正确认识和处理图书馆不同服务方式之间的关系,图书馆建设,2005.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