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生态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主题词: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概述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正在得到加强,更多地利用经济手段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就成为解决当地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出路。过去传统的以政府直接行政干预和控制为基础的生态环境管理方式必须转变,现有环境经济政策始终存在一个如何适应市场机制的问题。同时,现行环境经济政策,也不能全面体现价值规律,资源价格与实际价格之间存在较大偏离。另外在制订并实施环境经济政策时,在环境管理系统内考虑问题较多,这就把环境经济政策局限于一个微观范围内。因此,未来十年,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必然加大包括资源价格政策、环境税收政策、环境信贷政策、排污收费政策和环境投入政策在内的政策调整的力度。因而未来十年城市的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体现市场经济法律。
1. 确立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思路的前提和条件
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扩张着对区域资源和环境的要求,而有限的区内资源总量和环境容量,难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无控制的要求,因此,为协调区域间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总是要通过强化功能分区与管理,来实现区域发展的多目标要求。国家和省、市三级行政区进一步明确劳动地域分工,突出保护城乡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气、清水、食物等的安全保证地位,是历史的必然,鉴于此,明确并保护城市的社会功能,就成为确立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思路的前提。理论和实践都清楚地表明,传统的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显然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目标,建立在拼资源、拼劳力、拼设备、拼环境容量基础上的城市和经济发展,只能导致过早地出现“城市病”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因此,转轨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兴区战略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加速产业结构模式、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生产力布局模式的转换,就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的重要途径。
2.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的总体思路
2.1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总体思路表述
根据不同市域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和生态经济功能,针对发展中业已出现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潜存的基本矛盾,充分考虑近期与远期生态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背景,确定未来全市生态环境整治的总体思路应包括:遵循两大规律(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强化四大生态功能(生态屏障功能,食物安全保障功能,城镇大气安全保障功能和河流水源保护功能),开展三大主体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市战略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试点和示范,协调发展中的四大利益关系(本区与外区、开发与整治、人口与资源、发展与环境),加速四大发展模式的转变(产业结构模式、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生产力布局模式和城市发展模式),搞好四大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建设(生态系统调节工程、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生态系统恢复建设工程和生态经济示范工程),把城市逐步建设成为生态良性循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功能地位突出、与城乡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生态型经济发展区。
2.2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的技术路线
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和生态系统恢复建设,涉及到城乡产业结构模式转换、生产力布局方式的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污染或破坏了的环境整治、生态工程建设、生态经济试点示范、分区分类控制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技术开发等许多环节。因此,明确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思路后,尚须确定整治和建设的基本技术路线。主要是:a.产业结构模式转变。必须站在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全局高度,加速产业结构模式的转换。重点是加强市、县、乡三级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制订并组织实施推动产业结构模式转换的产业政策,限期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加速发展低耗高效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态型产业,控制传统资源初加工工业的慢性增长,加强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建设,加强污染和高耗能工艺替代,培养发展高科技型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由污染消耗型向清洁低耗型产业的转变,建设本区资源环境相适应的产业体系。b.生产力布局调整。重点加强城乡功能区域规划,加强区域功能管理,加强市、县、乡三级政府对工业发展的分区调控,转变城镇和区域的经济职能,促进区域经济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严格控制城市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人口稠密区、中心商务区、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区、文化娱乐区等环境敏感区内的工业发展,引导工业向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城市规划工业区内集中。加强环境敏感区城镇与工业发展的立法管理,大力开展城镇和工业区可持续发展试点和示范,理顺多个不同经济功能区发展与环境的关系。c.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重点是按照现代化生态城市的要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和城市功能,调整城市规划布局,改变人口和产业过于集中在一些城区的状况,积极规划建设副城、城市卫星城,改变城市“摊大饼”的空间拓展方式,改变单核心城市形态,通过构建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给水、排水、通讯、电力、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骨架,拉动城市形态的转变,逐步实现生产经济型的市区向生态生活型转变。
3.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目标体系
3.1总目标
基于一些城市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较高的环境敏感度,必须提高对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体现城市的示范作用和窗口职能,而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和较低的产业结构水平,又增加了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的难度。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条件,提出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建设的总目标体系包括:改善重点地区(水源保护区、城市中心商务区、城市居住小区、文化办公区和风景旅游区)的环境质量,控制非重点地区(市内工业区和县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目标年基本改变城市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模式,改善全市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市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化和美化。上述目标可概括为“五年局部改善,整体控制,十年整体改善,局部美化”。
3.2城区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目标体系
社会经济方面。包括:国家环保模范城考核指标,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国家卫生城市考核指标,环境保护投资指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持续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GDP能耗和水耗。
环境质量方面。包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空气质量、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等。
环境建设方面。包括: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市气化率、城市集中供热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噪声达标覆盖率等。
环境管理方面。包括:市政府对县政府的环保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完善度、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程度、环境宣传教育普及率、环境信息等。
参考文献:
[1]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关键词:城市生态规划 重要意义概念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由于我国城市发展的加速与城市人口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出现,使得社会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生态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各行各业发展的问题之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缺少一定的原则与规范,使得生态规划的内容混乱,并且与城市总体规划不一致,使规划结果缺少一定的实用性。为了能够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的社会,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一致关心的问题。因此,我们应重视城市生态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作用,并积极探索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与方法。
一、城市生态规划概论
城市生态规划则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信息、经验,规划、调节和改造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城市现有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所进行的规划。包括界定问题、辨识组分及其关系、适宜度分析、行为模拟、方案选择、可行性分析、运行跟踪及效果评审等步骤。城市生态规划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三方面的内容。
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作为一个多元化、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各层次、各子系统之间和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城市生态规划坚持以整体优化、协调共生、趋适开拓、区域分异、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有助于生态功能合理分区和创造新的生态工程,其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寻求最佳的城市生态位,不断地开拓和占领空余生态位,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共生[1]。
二、城市生态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作用
(一)城市生态规划的原则
1、社会原则
在城市的发展中,需要注重对城市发展整体利益的保护,时刻在规划中体现对各行各业的包容与尊重,并且,城市生态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其核心价值是公平与公正。
2、经济原则
由于很多活动都主要围绕城市经济来发展,因而城市经济是城市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决定着城市的未来发展。而生态规划在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应注重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规划中尽可能体现节能、减排、环保等方面的行动方法,提升各类社会、经济行为的效率,有效促进城市生态经济的形成与发展[2]。
3、自然原则
城市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城市的各种活动与发展要遵循自然的基本法则进行,时刻注重对自然环境生长规律的尊重与维护,并尽可能保护自然环境基本的再生能力、自净能力与稳定性,各种活动都要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防止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致使城市中生态环境失衡。因此,在城市生态规划中,要时刻秉承自然原则,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减少对生态环境平衡的影响。
(二)城市生态规划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从农村向城市大规模转移,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同时也给城市带来很多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给城市带来了很大负担。目前,全球已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未来这个数字将不断增长,预计在2025年将会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由此可见,城市生态规划将成为城市总体规划的总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当前人与自然矛盾的主力。未来的十年是我国城市化持续发展的阶段,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环境问题是否能科学处理也是影响全世界生态环境的关键[3]。
自从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至今,无论是在经济、文化还是环境方面都遵循这项基本原则,我国的各项发展规划都围绕其进行,并逐步由理论走向实践。同时,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自己居住的周围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人对生态、自然的需求要远超于以往任何时期。有专家指出,21世纪是生态世纪,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走向生态化社会。未来各个国家的竞争将不再是经济竞争,而是生态环境的竞争。生态环境较好的城市能够更好的吸引人才、资金与物资,因此,加强城市生态规划,是每个城市总体规划的重点,决定着城市未来的发展命运。
(三)城市生态规划的具体方法
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大体说来,城市生态规划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注重节能、减排
在城市的日常运行中应减少不可循环能源的应用,增加对清洁能源的使用量。比较常见的清洁资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在城市生态规划的时候要灵活的将这几种能源合理的利用[4]。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将屋顶设计成太阳能光电屋顶,或者建造太阳能墙和太阳能光电玻璃,使太阳能转化为建筑本身需要的热能,减少浪费其他有污染的资源。还可以增强风力在建筑中的作用,安装风力发电和风力产热的设备,使风能转化为电能、热能等可供建筑使用的能源。
2、注重节水、节地
在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土地的节约,尽可能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园林生态气候,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资源,同时,应尽可能节约珍稀土地资源,缓解城市用地与自然之间的矛盾[5]。同时,应注重对水资源的节约,对于城市中的绿地应采用计税基数、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等,并注重对雨水、废水的回收与利用,并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设备。
3、注重对精神文明的建设
在城市生态规划中,应注重对社会风气、人们精神文明、人口整体素质、社会秩序的维护与提升,使人们具备丰富的精神文明生活与生态环境意识,使城市中的人们自觉维护环境,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环境保护水平,为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经济、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密切联系,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意识将深入各行各业,使各种生产、生活都在绿色、自然的前提下进行。相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与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态规划将会发挥其重要的价值,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结合也将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清基. 城市生态规划若干重要议题思考[J]. 城市规划学刊,2009,02:23-30.
[2]徐建刚,宗跃光,王振波. 城市生态规划关键技术与方法体系初探[J]. 城市发展研究,2008,S1:259-265.
[3]刘旭辉. 城市生态规划综述及上海的实践[J]. 上海城市规划,2012,03:64-69.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效益;利益博弈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国内环境问题的持续发生与人们对城市生活的理想追求,生态、可持续发展、低碳,等等词语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城市规划作为一门预测与把握城市发展不确定性的理论及其实践,实际已经处于相当尴尬的位置,面对如此之多尚待解决的城市问题,而今又增添解决环境问题迫切性,在未充分认知与讨论的情况下,又需要刻不容缓的找到与现实相契合的解决方法。
面对如此情况,规划理论似乎已早有答案,即生态城市的理念(与之相接近的概念有低碳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城市等)。对于生态城市规划,众多学者已有相当充分与精彩的阐述。但在一个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问题难有自我合法化的解决方式。本文试图以此为契机,主要浅析影响生态城市规划效益的问题。
1由生态城市规划技术引发的思考
已有的生态城市规划,存在较为成熟的技术工作路径。首先是以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评价为依据,分析地方环境容量,确定地方发展的生态位,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严密的空间规划体系与指标体系。或者在一套目标的指导下,建立地方的生态空间规划体系与指标体系。这种工作方法,确立了关于生态城市的空间框架与效益报表,增加了规划的确定性。
然而,这种依靠前期分析来建立理性模型的方式,看似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其结果却常常修改变动。这种修改有时看似为模型自我的合理与调整,但更多时候却是由于现有知识不足以构建一种囊括一切情况的模型,使得模型成为可以随意调整的参数游戏,其存在的任意性将伤害规划本身的科学性。
受现有知识与自身能力所限,一个粗糙的理性模型不能单独依靠自身技术理论作为支撑,在实践层面,当一个成熟合理的理论-技术体系建立起来后,还需要来自政治社会经济等其他层面的支撑。而缺乏其他层面的支撑,那么或许生态城市规划的实施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其他层面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是来自各层面可能的利益博弈,以及人与自然的发展的内在矛盾,思考这一层面的影响将有益于思考规划在社会层面的效益,以及寻求来自社会层面的支撑可能。
2生态城市规划的范围与利益思考
从规划理论的发展脉络来看,生态城市理念是在城市无序蔓延、自然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这些理念是对之前人、城市相对自然关系的反思,因此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和谐也是生态城市规划的目标,即平衡生态环境。就这种目标而言,更广的范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与以往的规划相比,生态城市对更高层次的需求更为明显。而各个层面的利益博弈,使传统全球政治社会结构看起来似乎难以满足如此问题引发的需求。
2.1全球层面的合作僵局与地区发展的矛盾
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范围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合作。今天部分发达国家与地区已在对以往城市发展模式的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起现代生态城市框架。但这种现代生态城市实际上并未具有普遍意义,其框架的构建并非在所有地区都具有压倒性需求。
生态城市及其延伸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实践,存在两种矛盾,一个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矛盾,一个是效益与公平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或许又是一个矛盾,因为不发达地区存在把环境作为资本,降低自身发展的成本,加快城市化趋势的需求;发达地区自身也有对于环境效益的矛盾,但它们更有实力将环境的成本,转化为增加吸引人才资本的集聚的利好,来平衡财政支出。不发达地区哪怕有意愿构建生态型的发展模式,也会因为制度、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缺失而难以落实生态城市的理念。这种矛盾实际上削弱了全球层面的各方努力。
生态问题与地区发展问题纠缠在一起,使得问题成为了鸡生蛋蛋生鸡式的悖论。对环境的讨论与全球性的制约,有被认为包含有发达地区限制不发达地区发展的目的。不少学者认为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一个合理协调与补偿的框架,也有学者认为依靠经济利益驱动与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可以使全球生态问题迎刃而解。
2.2区域层面的博弈与公平困局
相比
球层面的生态问题,区域的环境问题看起来较为积极,因为区域拥有相近的政治社会文化与经济利益。现有的已实施案例也增强了人们对区域层面解决生态问题的信心。
在近来的多方论述中,我们已经看到区域,以及更高级别的地域形式正在取得发展的支配性地位。看起来这些新的城市格局将逐渐成为全球和地区发展的新引擎,也使得区域的命运休戚与共。
但实际的情况不容乐观,理想构想与趋势并不能自动转化为地方指导的先导原则。区域虽然被假设有着较为一致的利益,但博弈的情况因历史与社会不同而异。区域兴衰与生态的关系,从理论角度来看更多是长期复杂变化的结果。如果单靠理论框架的支撑,区域间的差异,以及来自效益公平的矛盾与压力,区域与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很难建立起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而这种自由的多向选择,将有可能使区域的环境博弈演变成一场零和游戏。
所以问题不在于我们能不能界定地方发展的合理范围,以及将地方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特定化。问题在于如果我们需要在问题得到完全的证明并已经积重难返之前采取行动的话,如果我们还自信规划所坚持的预测未来不确定的话,我们就应该在区域间的生态合作问题上需求新的支撑。
成功的区域合作案例,揭示了在生态合作关系并非区域唯一的选择的情况下,需要更多区域间的社会机制来协调,生态城市的理论生产于社会内部需求,而不是由理论来形成至上而下的外部动力。因此为实现区域生态规划目标的实现,规划更需要依靠社会动员的能力以及区域企业的参与。
2.3社区的合作与邻避效应
邻避效应现象,折射社区层面的合作问题。邻避效应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城市设施布局规划不合理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人趋利避害的天性,对城市设施本身存在消极与积极影响的矛盾,人们既希望有便捷的服务,同时又不想忍受服务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于前者,生态规划需要更好的帮助企业绿色转型,帮助政府提供合理布局、绿色便捷的公共产品。它考验一个地区的转型与应对环境变化能力。
后者需要通过社区间的沟通与妥协,如果规划师帮助社区建立一个友好的合作框架,就可能从这个框架的需求中,提供可选择的新型生活方式,以及此种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空间布局,也有可能帮助社区建立一个正确对待设施消极影响的态度。这方面更多是考验地区社会组织的健全程度。
生态城市规划在社区层面,需要反思各种社会现象,规划不能落后于社会趋势,而是需要在社会变化中寻求坚实的立足点,作为自身创造美好愿景的支撑。
2.4 时间的矛盾
生态城市规划面对社会层面的利益博弈问题,解决思路大体是需要至下而上寻求社会支持,构建健全的沟通渠道,提供讨论方案。同时为了规划目标的更好实现,则需要更高层面的社会支撑,并在理论并未完善的情况下,得到广泛的支持,避免生态问题积重难返。这两者解决时间上的矛盾,是生态城市规划的现今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3 结语
生态城市规划的理论与技术已逐步完善,并接受现实的考验。但规划不是一种只能自我证明与重复论证的独白,不是一种技术的自我合理化游戏。现今的规划不只需要知识技术层面的合理性论证,还需要通过政治社会经济要素,来提供一个可以不断被回溯,被援引的坚实的合法性基础。
只有在一个妥协、合作、共生的社会支撑下,生态城市规划的目标才不至于被城市竞争的诉求所淹没。规划需要关注公平跟效益,它的合法性是来自于政府调节市场失灵的工具,是我们对公平的思考,由此引申出的路径应该是注重规划过程中的社会层面与难以代表自己的自然层面,在对利益的思考上不能而非单独是技术层面的解释。
同时,规划需要至下而上的社会需求来支持,但规划最激动人心的一面是在预测未来与把握不确定性的美好追求,这种美好追求不能沦为令人生厌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见。环境与社会问题的集中出现,说明时间的紧迫性,所以我们应该在尊重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与参与到这场生态城市的合作框架构建中,而不能任由社会自然缓慢的产生生态合作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沈清基.城市生态规划若干重要议题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2期
[2]刘洁;吴仁海.城市生态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2003年05期
[3]傅博.城市生态规划的研究范围
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1期
[4]张庭伟.20世纪规划理论指导下的21世纪城市建设——关于“第三代规划理论”的讨论[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3期
关键词:城市生态规划设计
1 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1 . 1水体污染严重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400亿元。
1.2大气质量恶化严重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 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
质量严重恶化。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
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1.3固体废物、垃圾成堆现象严重
由于我国的固体废物露天堆积,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固体废物到处堆放,不仅有碍观瞻、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剧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
1.4噪声扰民现象严重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据44个国控网络城市监测,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
2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及其主要内容
2.1环境保护规划的准备
这些准备工作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它包括城市的自然
环境资料、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城市生态
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
2 .2大气污染整治规划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肖 4 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 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2.3水污染整治规划
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
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
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具体情况,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应该通过改革落 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最终达到有效保
护水资源的目的。
2.4固体废物整治规划
固体废物整治规划是根据环境目标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处置指标体系并制定最终治理对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者处于固体废物包围之中,解决固体废物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2.5建设生态型园林
2.5.1生态园林的主要功能。
①调节小气候。城市的带状绿地,如道路绿化与滨江滨湖绿地是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则可减低风速,发挥防风作用。②改善环境质量。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碳氧平衡;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吸滞粉尘;杀菌作用:衰减噪声③美化景观、丰富建筑群体轮廓线。生态园林是美化市容,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丰富城市景观的有效猎施,使建筑“ 锦上添花”,把城市和大自然紧密联系。
2.5 .2生态园林建设的类型。
①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生态园林中植物利用和配置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将景观、生态和人的心理、生理感受进行综合研究。并运用美学原则,强调意与形的统一。②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以保护城乡环境,减灾防灾、促进生态平衡为目的的植物群落。③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是利用植物的配置,形成一定的植物生态结构,从而利用植物的有益分泌物质和挥发物质,达到增强人体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④科普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指运用植物典型的特征建立起各种不同的科普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中获得知识,激发人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⑤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建设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发展具有经济价值的乔、灌、花、果、草、药和苗圃基地,并与环境协调,既满足市场的需要,又增加社会效益。⑥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特定的文化环境如历史遗迹、纪念性园林、风景名胜、宗教寺庙、古典园林等,要求通过各种植物的配置使其具有相应的文化环境氛围,形成不同种类的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从而使人们产生各种主观感情与宏观环境之间的景观意识,引起共鸣和联想。
关键词:讨生态城市体系;建设;城市规划;关系
Abstract: in the advocate a harmonious society today, the urb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urban planning. In this paper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ty discusse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cological city in city planning in the many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for ecological city system; Construction; Urban planning;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在我国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加快生态城市的构建是未来城市规划的热点内容。然而,在进行生态城市的体系构建时与实际的诸多领域造成很大的冲突,例如,经济发展、工业建设与生态建设都有实质的冲突。因此,在实际的规划当中,规划单位要合理的统筹好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合理的对城市做到统筹规划,做到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
二、当前生态建设的现状
城市在生态城市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整合多元化的影响因数,这就使得在生态建设当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阻碍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系统构建。从当前城市的生态建设的主体看,生态建设状况主要如下。
(一)城市人口基数大,造成生态建设用地缺乏。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城市人口压力越来越大,进而造成大面积的土地用于商品房等民生基本设施的建设。而且人们为了生存和生活,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索取,甚至出现诸如乱砍乱伐的违法行为。
(二)城市工业建设,严重制约着生态建设的进程。我国城市的经济建设往往需要依托于工业的发展,而我国目前的工业建设化程度低,存在高污染、高消耗的诸多弊端。现在的城市往往以工业经济建设为主,忽视了生态系统的建设。所以,短时间的工业经济建设取代了城市的生态系统构建。
(三)生态系统建设的标准和管理不够规范。在我国,城市的生态系统构建起步的比较晚,在具体的系统构建上不规范。生态系统的各项指标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例如,我国的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在生态建设上的指标不一致,往往东部的建设标准低于西部城市。
(四)生态系统的建设基础薄落。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城市的环境能力非常的脆弱,城市的各项环境指标已经严重了生态系统的构建。例如,城市的大气污染物指标高于国家的控制范围,一些公共财产受到市民的严重损坏。
(五)环境等部门疏于监测和管理。在生态系统的构建中,往往会出现人为的非法破坏和占用,这些违法的行为都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而相关部门疏于监管,对于一些非法土地占用、森林资源过度砍伐的行为,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禁止。而且随着城市人口的加剧,这些非法行为将会越发的普遍和严重。
三、城市规划中关于生态系统的规划原则
在城市的生态规划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划原则,进而进行有效的生态工程的建设。而且在规划的当中明确好规划的主体,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方案。
(一)经济建设应该作为生态建设的基础。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即为城市的生态建设提供好物质资源基础。同时,经济的建设需要服从生态建设的控制和分配。
(二)生态建设中,遵循自然规律。在城市的建设中,要以自然发展规律为建设的基准,尊重生态工程建设中,事物发展的本质。而且,在生态系统的建设中,要在不改变原有生态资源的前提下进行。
(三)注重体现生态系统的实际功效。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城市的生态工程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城市的环境,而更多的是为人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关系质量。
(四)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城市的生态建设不只是单一的植被种植,而更多的是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要对生态系统的类型和规格做到合理的布局和规划,进而确保生态工程的功能。
(五)生态系统要整合好城市的文化和地理结构。现在的城市建设,越来越突出本土文化的特点,在进行有效的生态规划时,依据这些文化特色做到合理有效的规划。
四、加强城市的生态规划,保障生态系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建设在一定的程度上,有着它的独特性。首先,城市的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进行生态的构建。城市的生态系统往往以人造的为主,这就使得城市的生态具有一定的脆弱性,而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城市的生态建设多以人造森林、湖泊为主,这些人造的生态结构非常的脆弱,而且容易受到人们的破坏。人们在公园等地的观赏旅游时,不注重环境的维护,大量的生活垃圾给人造生态结构带来巨大的破坏。其次,城市生态系统的开放度高、范围广阔。城市的人口流动大,而且比较的集中。这就使得居民的生活垃圾集体处理的效率低下,采用掩埋的方式造成了生态的土质、实质污染,这些对于生态系统而言是致命的伤害。而且城市的物资运输流量大,城市的大气污染严重。最后,城市的生态监管模式比较的单一,主要是以检测为主。因此,要建立好相关的检测部门,制定一套良好的检测制度,这是生态系统在后期维护中的有力保障。
在进行有效的生态规划时,城市各方面的规划都得加强。加强的方面不仅仅是工业建设的有效规划,而更多的是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有效规划。在这个以人为基准的生态系统中,要充分的规划好城市的人口发展。人口规划主要是人口的控制和人口素质的提升。城市人口的技术过于庞大,非常的容易造成生态系统的崩溃,人们的活动范围超出了生态系统最大的承受力。同时,人口素质的提升,可以便于生态系统的维护和保护。生态系统的诸多设施和工程,需要人们的文明使用,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需要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因此,人口的合理规划时生态系统建立和为冲的关键。当然,工业经济规划也得加强。在城市生态系统的构建中,工业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是生态构建的一大制约因数。现在的城市建设往往以短暂的经济发展来壮大城市的实力,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却照成了严重的污染。例如,随着陶瓷产业的转移,大多的陶瓷产业迁移至了江西等内地城市,在短短几年的瓷生产中,就给当地城市的环境造成了重大的污染,甚至是永久性的破坏,也就使得城市的生态结构非常的脆弱。
五、加强城市的规划,保障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建设脚步必将加快。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加强好城市的规划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鉴于城市的人口基数大的缘故,生态建设的用地严重的缺乏和破坏。现在的城市生态系统往往缺乏自然性的森林、湖泊。所以,这就要求在城市的规划当中,重点突出解决“生态用地”的问题。从目前的城市生态建设来看,未来的城市规划,会加大对城市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为生态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当然,要更加做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还要依托于相关环境部门加大管理的力度和规范好生态资源的保护制度,从而减少城市的环境破坏。
六、城市生态规划的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生态结构已不能适应人们的生活需求。现代的生态结构更加的注重舒适、美观、科学等特点的突出,基于我国当前的生态建设,城市的生态规划模式主要有如下:
(一)山水结合的生态城市规划。这种生态系统的规划主要依据城市的文化和地理特点,注重城市文化底蕴的突出和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生态规划在广西的柳州、桂林做的比较的成功。
(二)观光旅游的生态规划。现在的城市更加注重旅游业得发展,城市在生态规划中,更多的注重人们的审美要求,打造出适合休闲旅游的景观园林。
(三)文化底蕴的生态规划。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更加的注重城市的文化保留。因此,现在的城市生态建设越来越注重文化的打造。
七、结语
当代的城市发展,不仅仅要求经济发展,而更多的要求城市的生态工程的建设。通过有效的生态工程建设,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徐晶晶;郭熠.聚焦地毯经济,共话生态城市[J].滨海时报;2011(09)
[2] 王森;赵贤钰.总论生态系统理论,建设生态城市[J].滨海时报;2011(09)
[3] 李静.循序渐进地建设生态城市[J].中华建筑报;2010(04)
【关键词】生态规划;生态城区指标体系;碳足迹
【Abstract】The rapid speed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put the topic of urban ecology in front of peop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ies, it is essential to establish and carry out eco-city development index system.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developing principle and methodology of eco-city development index system based on carbon footprint and eco-city happiness infrastructure design. And the case study of Tianjin Jiefang South Road Eco-city Development Index System i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Eco-planning;Eco-City Subdivision;Index System;Carbon Footprint
1. 前言
1.1 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入人心,生态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中典型的案例包括英国伦敦BedZED生态村、瑞典斯德哥尔摩HammarbySjostad生态住区、阿联酋阿布扎比Masdar零碳城市等。目前我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已有230个城市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包括中新天津生态城、上海东滩生态城、曹妃甸国际生态城、中新广州知识城、长株潭生态城市群等。
1.2 为了更好的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相应的指标体系制定成为生态城市建设中重要内容。已制定的国内外生态城市相关指标体系有联合国人居署人居议程指标、联合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框架、全球城市指数、欧洲绿色城市指标体系、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人居环境奖基本指标体系、国家生态市(含地级行政区)建设指标、科学技术部《中国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中生态类指标、中国科学院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制定的低碳城市标准体系、以及瑞典斯德哥尔摩HammarbySjostad生态住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曹妃甸国际生态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等生态城市在规划建设之初制定的生态城区指标体系[1]。
1.3 分析国内外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实践案例,得出如下结论:
(1)生态指标体系的制定对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决策起到引导和评价作用;
(2)国外指标体系较重视自然生态、资源循环、碳排放等微观指标的研究和确定;
(3)国内指标体系强调环保与开发相协调,注重环境、经济与社会一体化发展宏观指标的制定;
(4)智慧城市成为生态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之一,现有案例中信息化技术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未得到充分体现,生态城区指标体系中缺少智慧类指标。
1.4 生态城区在范围上一般小于生态城市或者是整个城市的一部分。生态城区是以生态健康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和运行,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与便捷性基础上实现人、自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城区。城区不是孤立的,是与城市其它部分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本文中所指城区在面积上一般不超过20平方公里。生态城区根据城区功能的不同具有自身的特点,其指标体系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研究生态城区指标体系制定方法,并结合天津市解放南路生态城区指标体系的制定进行方法论的相关实践。
图1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图
2. 生态城区指标体系
城区建设中包含生态、社会、经济、人文等各个层面,各层面结构合理、关系协调、紧密联系才能形成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城区生态系统[2]。根据集约式开发、建筑节能、绿色交通等在减少生态足迹中的作用[3]以及城区的社会功能,环境保护、资源集约利用、生活的舒适性与便捷性以及文化历史的传承成为城区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制定的指标体系不仅体现生态城区对环境的保护、绿色开发的要求而且应归结于民生保障与便捷生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目的。
3. 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
指标的选择应围绕生态、资源、民生进行,注重环境、社会、经济的有机结合,同时注重指标的代表性与针对性。指标体系应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通过指标的分级实现指标体系对城区建设宏观与微观、总体与细节的全方位指导。由于城区指标的复杂性,对于不易量化的指标应该考虑采取定性指导的方法进行确定。指标体系的意义体现在指标的落实上,具有可操作性是指标制定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3.1 指标的代表性。
选取的指标应因地制宜,有明确的针对性,突出项目的具体特点,反映气候特征与场地条件,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关注当地的人文历史。在选择指标之前需要对项目所在地进行气候条件与场地条件的分析,结合区域功能提出指标细项。
3.2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城区在空间上上可分为城区、街坊、建筑三个层面,不同层面需要不同的指标对其进行控制。建筑、交通、产业结构、生活便捷度等影响碳足迹的几大因素决定了生态城区指标体系需要控制的不同层次。为了便于指标的分层控制,指标体系进行分级。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生态保护、绿色开发、民生保障与智慧生活等方面;二级指标将一级指标进行分解;三级指标是将二级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分解。通过指标分级实现指标的传递,同时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紧紧围绕一级指标提出的范畴进行细化,确保一级指标的最终实现(图1)。
3.3 定量与定性结合。
由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由许多因子组成,有些因子可以定量并且容易定量,而有些因子难以定量或者难以取得定量数据[2],因此在尽量将指标进行量化的前提下对不能进行量化的指标进行定性指导。
3.4 指标的可操作性。
指标体系制定的目的在于指导城区的建设,能否操作是衡量指标价值的根本依据。指标体系的制定不能形而上学,不宜追求理论的高深与模型的复杂,这将与指标体系制定的目的相违背。可操作性分析是指标提出的必要条件,应充分分析指标的可实施性,避免提出没有操作性的指标。指标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其实际操作问题,明确指标实施的相关责任方、实施步骤与评价方法。在确保指标科学性的同时指标应简单明了,便于理解。
3.5 指标的科学性。
指标的科学性是指指标的提出具有理论支撑与科学依据,不能与国家规范、标准的相关规定相违背。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符合国家或行业专业要求,在此前提下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创新与改进。
3.6 指标的可评价性。
指标的可评价性是指标实施效果的评判前提,指标的具体定义应该明确并可在不同阶段进行实施,实施的效果可以通过明确的评价方法进行评判,以此确保每一项指标的落地。
4. 指标体系制定方法
(1)生态足迹是从生态学角度出发,表示在一定的人口与经济规模的条件下,维持资源消费和废物处理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将一个区域范围内所能提供的生物生产面积与区域内消费需求的生物生产面积进行比较,可判断一个区域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否处于当地的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之内[4]。为了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越小越好;但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生态足迹需要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所以生态足迹的降低应是生态保护与生活保障之间的一个平衡。生态足迹中碳足迹所占比重较大,本文提出指标体系的制定应主要基于降低碳足迹来控制生态足迹。城区内居民碳足迹的降低可通过降低以下几方面的碳足迹来实现,包括建筑、基础设施、交通、社区混合度、生活行为等。本文提出的生态城市指标制定方法为碳足迹分解法,即为了降低碳足迹首先将影响碳足迹的因素进行分解,然后通过对各个因素的规划与约束来实现碳足迹的减少,其中通过各项指标来实现对各个因素的规划与约束。
(2)建设城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所以指标体系中应该包含衡量居民幸福指数的客观指标。为了客观反映一个区域内居民是否具有享受幸福感的基本条件,本文提出城区幸福基础设施的概念。城区幸福基础设施为区域内居民享受健康环境、舒适生活、教育、便捷出行等提供基础条件,涉及区域的规划、生活设施配套、交通设施、人均绿地面积、室外环境、安全保障设施等。
(3)碳足迹分解主要适合于生态保护、绿色开发类指标的制定;城区幸福基础设施主要适合于民生保障、智慧生活类指标的制定。两者抓住了生态城区的根本点:生态绿色、便捷幸福。
5. 指标体系的实践案例
(1)解放南路地区是天津城市“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区域,也是继中新天津生态城之后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又一个生态城区,规划总体定位为:生态型的生活社区;园林型的迎宾大道;创意型的办公街区;专业型的商贸园区。与国内外其它生态城市案例相比,解放南路地区以居住和商业用地为主,是城市中心的一个区域,属于旧城区再开发与提升改造型案例,是我国当前最应该重点推进同时也是未来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一种生态城区类型。此类生态城市实践可借鉴的案例和经验不多,由于本区域生态本底条件并不优越,加之人口密度大、开发强度高等特点,生态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挑战性。
(2)为确保生态城市目标的实现,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结合解放南路地区的独特条件,融入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据碳足迹分解法和城区幸福基础设施制定了生态城区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三级指标,在区域、街坊、建筑三个层面对城区开发与运行进行综合指导与规划(表1)。其中,生态保护、绿色开发类指标是通过碳足迹分解法提出,民生保障、智慧生活类指标是通过城区幸福基础设施方法提出。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兼顾理想与现实――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示范初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
[2] 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王祥荣、祝龙彪,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Vol 12, No. 5, 1999.10.
[3]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生态经济,2000年第10期.
[4] 张坤民,温宗国,杜斌,宋国君,生态城市的评估与指标体系:理论,方法和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1.
关键词:河道生态护坡技术措施
一、河道生态护坡的发展与内涵
传统的河道护坡主要有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等。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河道建设不仅要使堤岸发挥出水利工程的功效,而且融入多方位的生态保护内容。近年来我国生态护坡技术也有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总的说来生态护坡应是“既满足河道体系的防护标准,又利于河道系统恢复生态平衡”的系统工程。这里体现了人们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安全改造自然,尊重人自然的规律。二者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环境协调发展”理念。
二、河道生态护坡的基本要求
1、护坡的设计首先应满足岸坡稳定的要求。岸坡的不稳定性因素主要有:(1)由于表层土滑动破坏引起的不稳定;由于岸坡面逐步冲刷引起的不稳定;(2)由于岸坡面逐步冲刷引起的不稳定;(3)由于深层滑动引起的不稳定。要考虑对护坡的水力稳定性设计。
2、就地取材
设计应因地制宜,充分了解当地自然环境是前提,进行与环境相和谐的设计。尽量选取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使生态护坡与当地自然条件相匹配。
3、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
尽可能减少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利用原有材料,包括植被、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
4、回归自然
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生存的需求,提供各种的过程,就是生态系统的服务。生态护坡应本着取之自然、用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原则。
三、生态护坡技术
(一)植物护坡
1、采用发达根系植物进行护坡固土在水土保持方面效果甚佳。既可以达到固土保沙,防止水土流失,植物护坡技术常用于河道岸坡及道路坡的保护,多数河道治理及道路建设中采用这项技术。固土植物可根据本地区的气候选择适宜的品种,一般要具备以下几点:(1)耐酸和碱、耐寒冷和耐高温,生长能力强,有适应气候的能力;(2)根系发达,茎干低、枝叶繁茂、生长迅速、能够迅速覆盖地表;(3)生根性强,成活率高,并能够把深层水分和养分吸收,有效固土;(4)价格低廉、无须养护、无病虫害与杂草竞争性强。植物护坡工程中,常用的植物可以分为冷季型和暖季型。冷季型的植物主要有:多年生黑麦草、细弱翦股颖、草地早熟禾白三叶等;暖季型的主要有:百幕大、马尼拉、野牛草。播种方法主要包括:(1)草皮卷护坡法。(2)水力喷播法等。水力喷播植草技术是指以水为载体,将经过技术处理的植物种子、粘合剂、木纤维、保水剂、复合肥等材料相互混合,经搅拌,喷洒在需要植草坪的地方,形成初级生态植被的绿化技术。
2、城市河道用植物护坡存在的问题。
护坡当年易被雨冲刷形成深沟,护坡效果不好,影响景观。长期浸泡在水下、行洪流速超过4m/s的土,迎水坡面和防洪重点地段不适宜植草护坡。
(二)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
近几年,我国开始进行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的研究。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表层土组成。多孔混凝土由粗骨料、水泥、适量的细掺和料混合组成,是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的骨架。保水材料以有机质保水剂与无机保水剂混合使用,为植物提供必需的水分。表层土铺设于多孔混凝土表面,形成植被发芽空间,减少土中水分蒸发。很多植被草都能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很好生长。
在城市河道护坡中可以利用生态混凝土预制块体进行铺设,作为护坡结构,既实现了混凝土护坡,又能在坡上种植花草,美化环境。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冲刷性能,上面的覆草具有缓冲性能。由于草根的“锚固”作用,抗滑力增加,草生根后,草、土、混凝土形成一体,更加提高了堤防边坡的稳定性在季节性寒冷地区,有利于降低被保护土内含水量,减少冻害灾害。
(三)三维植被网护坡
三维植被网技术主要利用活性植物并结合土工合成材料,在坡面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生长能力的防护系统,利用植物的生长对边坡进行加固的一门新技术。根据岸坡土质和区域气候等特点,在岸坡表面覆盖一层土工合成材料并按一定间距种植多种植物,通过植物的生长达到根系加筋、茎叶防冲蚀的目的,可在坡面形成植被覆盖,在表土层形成盘根错节的根系,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减小孔隙水压力和土体自重力,有效控制暴雨径流对边坡的侵蚀,且提高岸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三维植被网护坡技术的优势:综合了土工网和植物护坡的优点,担当起复合护坡的重任。边坡的植被覆盖率达到40%以上时,能承受小雨的冲刷,覆盖率达70%以上时能承受暴雨的冲刷。
(四)立体生态防护体系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山地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From the view of ecology, taking Kaili city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for example, the paper studies according to the way of survey, analysis, planning. Analying the status of green space in Kaili City, putting forward the principles of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and sugestting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for Kaili.At last i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mountainous city ecological green space system and how to construct the uniqu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Keyword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mountainous city; ecological green space system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凯里市概况
凯里市位于贵州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东抵台江县,西抵福泉市,西南抵麻江县,南抵丹寨县,东南抵雷山县,北抵黄平县。东起三棵树镇挂丁南高村,西至炉山镇大田白腊村,地跨东经107°40′58″-108°12′09″,北纬26°24′13″-26°48′11″,长51.76公里,宽44.3公里。南起舟溪镇青曼情郎村,北至大风洞乡平良都兰村,占全州总面积4.3%,占全省总面积0.74%。凯里市原为炉山县,是一个以电子、轻纺、建材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现为国家乙类对外开放地区。在明清时期曾有“小京州”美称。凯里市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状大斜坡带,横跨黔中丘原和黔东低丘陵两个地貌区,总的地势是西北、西南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和东北部较低。全市平均海拔850米,最大高差近800米,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7.2%。
2.凯里城市绿地现状
2.1凯里市区建设用地现状
凯里市规划城区范围内现状建城区面积2489.77ha,人均建设用地为77.0m2。凯里市规划城区范围内,北面为湘黔铁路、株六复线,中部为凯麻高等级公路至西向东穿过;建设用地主要分为现状凯里城区的老城区、开发区及开怀三片以及的炉山镇,其中老城区集中了大部分的城市建设用地,包括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等,其它还包括凯里电厂在内的一些工业用地;开发区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设计用地,主要是包括凯里学院在内的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其它还有星云厂、红云厂、啤酒厂和中泰药业等工业用地;开怀主要为一些村民建设用地。炉山镇是凯里市域内规模较大的镇,包括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等,还有大量的工业用地,其中包括从凯里现状城区处搬迁至此的电厂、水泥厂等。通过对城市现状用地构成分析,凯里市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人均用地指标处于中等水平,但用地构成不尽合理,以相关标准对照,其居住用地标准偏高,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公共绿地指标偏低,具体指标如下表所示:
2.2 凯里城市绿地发展情况
2.2.1 绿地发展的优势
1)城乡绿地稳步增长
虽然凯里整体的城市绿地率与国家标准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通过近几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凯里城市绿地建设一直坚持量、质并举,实施大规划、大投入、大建设战略,全面有效地推进了全市的园林绿化和风景名胜区建设工作,全市的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城乡绿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全市绿化面积扩大,精品项目不断增多,城市形象得到了较大改观,生态环境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公园绿地的建设取得了较大的积累,人均公园绿地指标较高。这种坚实、稳定的工作过程与绿化积累,对于认识凯里自身的绿化工作能力和潜力,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政府在绿化上的决策方向,是一种强大的潜在动力。
2)优越的生态环境基础
青山环绕、水网交织、背山面水,凯里市“江、山、水、城”的空间格局特征十分显著。大面积的山林植被提供了广阔、开敞的绿色背景空间,奠定了城乡一体、内外贯穿的绿地系统基本骨架,且市内水系众多,与长江紧密相联。独特的滨江生态环境和小气候条件,为凯里的园林绿地建设打下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3)人文旅游资源地位突出
凯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文化形态异彩纷呈,地上、地下熠熠生辉。人文景观的多样性特征为凯里绿地系统的建设注入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力。
4)广泛的群众需求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对居住、生活、工作环境的绿化要求、呼声也越来越高。这对于城市绿化工作的开展有着良好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同时,凯里市市民对参与绿化、保护绿化具有一定的意识,良好的群众基础也有利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目标的实现。
2.2.2制约因素
除前述各类现状绿地存在的问题之外,凯里市在当前的绿地建设和规划过程之中,至少还包括以下制约因素:
1)城市绿地缺乏,老城区绿化基础薄弱,各类城市建设用地置换为绿地的代价和难度较高。城市除利用河、塘、洼地等不宜建设用地增加绿地以外,旧城改造时必要的绿化用地的预留得不到保障,在城市中心拆房建绿尤为困难。
2)现状城市绿地建设未能有效地体现凯里的山地城市特色。
3)城市绿地总量不高,各类绿地建设缺乏系统布局,除公园绿地外,凯里的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及其他绿地建设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城市绿地缺口很大,数量和质量很低,使今后的绿化工作任务艰巨。
4)一些单位和个人对绿化的思想观念和责任意识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绿地控制建设力度因行业管理等原因还不够完善,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相对城市发展滞后,规划绿地被侵占,现状绿地被蚕食,城市绿化执法力度不够。
一、教学设计,生成有效教学方法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要对教材、教法、学生等教学资源进行深入分析、整合、优化,这样才能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认知,为形成科学合理教学设计奠定坚实基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备课呈现程序化,对课堂教学的细节设计较多,教师上课基本是按照教学设计死板执行,甚至过渡语都事先设计好,忽视了学生实际反应。教师“一言堂”只能毁灭教学生成的基因,不给教学动态生成提供生长土壤。新课改下,教师要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服务者,这也为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提供重要契机。教学预设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成分,学生学习过程充满活力,课堂动态生成自然也成为可能。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建立需要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有机结合,教师需要发挥桥梁作用,将文本和生本思维进行有效对接,为教与学达成和谐统一奠基。教师在预设时,要以学生学习接受为基点,设计更多适合学生思维特征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探究中实现教学生成。因此,教师设计需要更贴近教学实际的问题、任务、操作,让学生在动态学习探索中生成更多自由发挥空间。只有教学生成呈现活跃性,提高教学生成才会成为必然。
二、课堂导入,创设教学生成氛围
课堂导语是教学第一环节,导语设计应用成功与否,对整节课都会产生重要影响。高中生思维活跃,喜欢接受一些挑战。教师在课堂导入时,要注意扣紧学生关注焦点,提出一些能够引起争议的话题,设计带有悬念的问题,抛出需要探索的课题。这样可以挑起学生求知欲,促使学生点燃学习热情,为教学动态生成创造良好学习研究气氛。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用图片、微视频等手段,给出学习任务,提出相关要求,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雨巷》时,笔者设计一个互动式导入:
师:天有阴晴人有悲欢,天气和人的心情真的有什么关联吗?不知同学们喜欢什么样的天气?
生:我喜欢晴天。
生:我喜欢雪天。
师:为什么没有人喜欢雨天呢?
生:下雨后,到处都是湿漉漉的,让人忧郁烦闷。
师:《雨中即景》是一首很浪漫的歌曲,在雨中散步,也别有一番风味。你也许不信,咱们还看看“雨巷诗人”是怎么写雨天的吧,说不定你读完这篇文章,就会盼望天快点下雨了。
在这个导语设计中,教师与学生互动对话。从天气和人的心情引出话题;用《雨中即景》的歌曲和雨中散步进一步阐释雨天的浪漫;最后是引出文本,并给出悬念。学生面对这样的课堂导语,自然有阅读的欲望,希望“雨巷诗人”真的要把自己带入那浪漫之中。学生学习兴趣被点燃,在自主探索学习中,自然会有更多教学生成形成,为课堂教学生成体系构建创造条件。
三、教学点拨,激活学生思维引擎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探索情况,适时给出教学点拨和引导,这也是有效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措施。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教师要注意发现并制定对策。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自然带有生成性特征,教师需要事先有足够预判,更需要对文本教材进行渗透了解。这样才能给学生以针对性点拨。学生在教师引导之后,对文本探究深度会更进一层,教学生成会更多更复杂。教师要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集体集中讲解,对个性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高中生有一定思维认知,对待一些社会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注意学生思维的个性特征,用探究协商口吻进行相关对话。这样的互动会更和谐,效果也会更明显。在学习《再别康桥》时,有很多学生提出弄不懂“意象”这个问题。笔者并没有直接对“意象”概念进行解读,而是结合文本内容展开了对话活动:
师: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这些东西是不是你看得见的自然景物呢?
生:是的。
师:作者写岸边的柳树倒影在康河里,要表现什么情感呢?
(下转第33页)(上接第28页)
生:表现作者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师:作者要借助自然界中的云彩、金柳、柔波等意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愫,这就是诗歌中意象的实际应用。意象分为:实体意象、象征意象和比喻意象三种形式。根据这个分类,同学们能不能找到其他意象表现呢?
在这个教学点拨中,教师针对学生普遍反映现实,专门对意象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进行解读。为让学生形成形象感知,教师选择了实例解析方式来讲解,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对意象有更清晰认知,自然也能够举一反三了。
四、教学互动,提升课堂生成能力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引入合作学习模式,很多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常常会选择小组讨论这种形式。小组讨论的确是很好的合作学习形式,但合作学习包含众多形式,小组检查、互相提问、小组竞赛、辩论、监督、合作操作等,都属于合作学习的范畴。教师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科学设计合作学习方式。要注意优化合作学习形式,提升合作学习力度,这对教学生成有重要促进作用。
在学商隐《锦瑟》这首诗时,学生对作者写作对象很难建立清晰印象,因为作者在诗中表现的是一种凄凉悲情,如果不了解作者生活背景和思想状态,只是根据词句推断是很难形成有效认知的。因此,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笔者先让同桌合作查找李商隐生平经历信息,并展示搜集内容,然后将李商隐的生平经历等内 [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容投放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对李商隐写作此诗的心境有一个清楚认识。为让学生形成更多阅读认知,笔者又设计一个讨论题目:李商隐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结合学习过的作品进行讨论。这次是四人小组开展讨论。学生很快就进入状态,讨论非常热烈,看来大家对李商隐还是有不少认识的。总结时,很多学生侃侃而谈,对这首诗的理解更深刻了。教学生成效果显著。
五、教学模式,体现动态生成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