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范文

农村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1篇:农村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范文

>> 滨州市滨城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滨州市滨城区农民人均收入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滨州市滨城区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对策 滨州市滨城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及创新模式 临沂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转移对策 曲靖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 南充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元江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发展对策 滨州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增产对策 滨州市滨城区体育舞蹈推广现状调查研究 对滨州市滨城区“家长园地”的调查 滨州市滨城区餐饮具消毒状况调查 滨州市滨城区耕地资源利用与改良对策研究 滨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及对策 滨州市滨城区成年人超重及肥胖现况分析 内蒙古农村劳动力构成、转移现状及对策探讨 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成尚军.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 36(30):13427-13429.

[3] 万玛项秀,李临颖.贵德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现状及建议[J].青海统计,2007(9):23-25.

[4] 敖德玉,黄雪梅,周相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的影响——对农民外出打工现象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76-6377, 6379.

[5] 董金涛.关于北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308,310.

第2篇:农村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甘肃农村经济;甘肃农村金融发展问题

【中图分类号】 F8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3-051-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代,农村金融改革也在步步推进,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农村金融问题成为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瓶颈之一。

一、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甘肃省总人口2618万,其中农村人口占71.39%,达1869万。农村的发展情况对全省发展形势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但目前制约农村发展的很多问题都还未解决,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有效方法也还没有形成。据调查显示:甘肃省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最为突出的问题:

1.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掌握一定技术的农民人数较少,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技术落后,信息滞后。而且部分农村“两委”领导不利,导致村民缺乏归属感,很难有效的集中农民办事。

2.农民发展的成本普遍提高,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家的“惠农”政策。此外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少,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难以满足农民需要。

3.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缺乏主见,“跟风”现象比较严重,看到什么价格高了便开始进行生产,当产品生产出来后市场价格却又降低,致使农民收入不高。

4.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企业与农民之间的购销关系中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损分当,农业产业化的大环境比较紧张,农业产业化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

(二)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瓶颈之一是农村金融问题

在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我们不难发现,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瓶颈之一是农村金融问题。

二、甘肃省农村金融现状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甘肃省农村金融现状分析

1.目前,甘肃省已建立基本完善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甚了解,一部分农民不愿意加入,加入者仅占小部分;一部分即使加入了也并不真正清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2.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农民补贴政策,将真正的实惠带给农民,但是,此间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农资的价格就在不断的上涨。化肥、地膜、柴油的涨价,使农民成本增加,影响了收入。

3.大部分的购销意向并没有签订合同,真正签订单的仅占少部分,而且存在严重的违约现象。农民和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为了各自的利益并不一定遵守合同,他们之间没有形成一体化的利益。

(二)甘肃省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用意识缺乏,企业、农户普遍信用意识比较淡薄,信用环境不佳,导致各方关系紧张,如银行和企业、农户信用之间的关系,给农村金融发展的大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

2.信息获取不通,导致农户和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使各方难以掌握正式的交易信息,导致信息不对称,使很多交易行为难以进行,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农村农民法制意识淡薄,金融法治力度更是相当薄弱,在法治单薄的农村建设金融更是难上加难,在现行法律体系中,也缺乏如《农村金融法》等专门法律的规范,有关法律对金融债权保护力度也不够。

三、实现甘肃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参考方法

(一)在大环境中,为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铺好发展道路

以公平高效为目标,完善市场金融体系,维护农民主题的平等地位,维护经济发展地位,构建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的协调发展的体制。

(二)消除经济束缚

明确社会各个主体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能,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需求决定机制,建立多方式的农村公共产品资金筹集渠道。

(三)强化农村金融功能,使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

农村金融改革一度陷入误区,所以现在应该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金融规律是不可改变的,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时一定要遵循其发展规律,不可盲目推进。加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制度建设,使农村金融产权结构不断优化,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服务范围的同时加强金融业务结构的重组,将农村农村金融业务深化到农村经济中去,不断提高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能力。

当然,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发展并非一日即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在,农村金融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农村金融的发展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需要认真地研究和谨慎地推动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以上研究希望能为促进甘肃农村金融发展问题起到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伟毅,胡士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27).

[2]李明.西部开发的见解[J].商业研究,2010,(08).

[3]李刚.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J].财经科学,2011,(04).

第3篇:农村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现状;改革措施;中国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061-03

引言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业也不例外。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尤其在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的支持作用越来越显著。1996年实施《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后,中国农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同发展,以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中国农村金融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与中国农村经济之间的矛盾也不断激化,如,贫富、城乡的双重二元金融格局,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不到位,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弱化,大量农村金融机构退出农村市场,农村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所谓的三要素大量外流等等,这突出的就是农村金融生态问题。所谓农村金融生态是指农村金融与农村环境之间一切关系(社会、经济与生态相结合,起促进或制约作用)的总和,是各种农村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其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1]。这个系统的问题和矛盾盘根错节,日益突出,可以说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所以这种缺乏生态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没有真正解决三农问题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农村资金也没有真正支持农村金融的生态发展。因此如果继续目前这种农村金融体系,不仅农村金融体系将无法可持续发展,而且将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阻碍城乡一体化进程。基于此背景,本文在分析中国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化解中国农村金融生态问题的改革措施,对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体系,推动对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现状及问题

1.农村金融业务单一,服务网点少,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多层次全方位各县域的金融需求。在农村金融机构中,金融业务长期以来主要局限于存款和贷款这两类传统的金融业务,而诸如保险、信托、租赁、信用担保、咨询、有价证券发行与买卖、资本运营、外汇等金融产品的发展却严重滞后[2],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中多层次和全方位的金融需求。其次,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本来就很少,又加上很多金融机构在商业化改革下撤离农村,致使服务网点不断地减少。据统计,截至2007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数为12.4万个,比2004年减少9 811个,全国有2 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出现了金融服务的真空,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 [3],这导致很多农村根本无法享受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

2.农村资金外流,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功能很弱。一方面,由于农业投资风险大、成本高、收益少、资金周转慢的特点以及农村资金缺乏有效担保和抵押、金融机构的趋利性等原因,使得贷款的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服务于大量分散小农和小企业,交易规模小、次数频繁,面临着较高的运营成本。所以,很多农村金融机构离开了农村,或者只存不贷,造成了农村金融并不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加剧了农村信贷资金不足,或者这从根本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由于农村金融体系的畸形发展,不仅农村资金不能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需求,而且宝贵的有限的农村资金仍呈“抽血”倒流之势,致使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向其非农村行业转移。从国家统计局2001―2008年的数据来看,在农村金融合作机构人民币货款中用于农业货款只占40%左右;截至2009年6月末,县域金融机构的存差为377.5亿元,比2000年末增加321.6亿元;2009年6月末县域金融机构的存贷比仅为54.6%。农村金融合作机构的贷款规模远远小于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尤其是急需资金支持的农业基础设施贷款等方面的支持远远不够。

3.农村金融机构机制不完善,管理服务水平低下,缺乏活力。由于农村金融机构从农村撤离,每个县域所拥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数量缩减,很多县域成了一两个农村金融机构“独占市场”的局势,竞争不充分,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弱化,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距甚远,让农民分享不到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1)农村金融机构的结算渠道还拘泥在一些小额分散的小客户,仍以传统结算工具为主,现金、汇兑结算占主导地位,没有实行信用卡、通存通兑、银证通等支付结算工具,给一些交易活跃、资金流量大的客户结算带来诸多不便;(2)农村金融机构电子化建设步伐缓慢,科技含量不高,大部分业务操作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方式,办理业务存在时间长、效率低、灵活性差、差错率高;(3)由于历史、经济效益等原因,农村信用社普遍员工素质较低,不少员工无业务基础,也无必要的法律意识,职工经营意识、业务能力、市场经济和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不适应,难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尤其是对农户的信息、技术、市场等服务可以说基本上是空白;(4)贷款难为民间借贷生存提供了土壤和发展空间 [5]。

4.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劣。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金融支持经济的效果。然而,当前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非常恶劣,如,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不完善;担保体系不健全,金融债权缺乏保护;农村信用管理滞后,征信体系不健全;信息披露失真,银企关系变异;经济金融错位,诱发金融风险;贷款操作程序不规范,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缺乏;农村保险市场不发达,贷款监管方法失效;行政力量介入普遍,影响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反映了中国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进入了一种缺乏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机制的生态环境管理困境,这种困境不仅客观地决定了追求成本的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贷款投放动力不足,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相差甚远 [3],同时造成一直以来的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局势,影响中国农村金融系统有序健康可持续运行,据人民银行统计,2007年末,全部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平均占比13.4%,远高于同期全国四家大型商业银行8.4%的不良贷款率平均水平 [2]。因此,中国农村无法实现农村金融机构交易规模的扩张,进而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逐渐下降,农村资金不断外流等现象 [5]。

5.农业经济主体面临多重投资矛盾,难以实现风险、收益、成本的最优组合。作为“经济人”来说,经济主体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然则农业经济主体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决定了其投资的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低市场化,所以农业经济主体有区别于其他经济主体而面临的高风险与低收益之间的矛盾、高成本与低收益之间的矛盾,这两种矛盾使得农业经济主体在农村实现风险、收益、成本的最优化组合的可能性减小,又加上农村金融机构出于控制风险的目的,制定了许多发放贷款的限制条件,因此农业经济主体还要面临高风险与拒绝风险的矛盾。多重投资的矛盾,使得农业经济主体难以实现风险、收益、成本的最优组合 [4]。

二、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改革措施

从目前中国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来看,既有来自主观的原因,也有来自客观的原因,既有政府行为造成的,也有金融机构带来的,还有农业本身弱质性决定的。所以要改变目前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现状,解决其存在的问题,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因素着手,系统全面地考虑,立法机构、地方政府、银行、企业、个人等多方参与,坚持增量改革方向、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和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坚持存量改革方向、努力构建运行健康的农村金融机构和资金充裕的农村金融市场,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促进农业及农村保险和农村信贷市场的共同发展等多种改革战略共同实行,逐步达到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全面优化的目标。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措施:

1.系统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多元竞争性农村金融生态体系。以需求为导向的多元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是破解当前农村金融生态困局的关键,但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深化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提高其服务农村的深度和广度 [8]。对任何一个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既要有其独立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又应赋予其服务农村的责任和义务,可要求其按农村存储量的一定比例投资农村。但只有多元化主体的金融参与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内生农村金融组织的参与是关键,在农村民间资金准入和利率市场化前提下,实现农村民间资金资本化基础上的多模式组合。尤其是适合农村特点的微小型合作金融组织与商业金融组织。其次,基于农村多样化需求开发多元化金融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深化农村金融机构体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转变经营思路和经营作风,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方式、增加服务品种、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重点满足差异化、多样性、全方位的新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如启动并适度创新保险、信托、租赁、外汇、信用担保、资本运营、有价证券发行与买卖等服务,也要大力培育农村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筹集农业发展资金。

2.以制度创新优化农村金融生态信用环境。创新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动力,也是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现代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关系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农村金融信用缺失、信用危机直接危及农村金融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农村金融生态信用环境通过制度创新来培育:一是建立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机制,促进银企融资良性循环。通过不断完善和规范信用等级评审,评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信用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工作,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的政策,对评为信用用户的提供包括贷款、银行卡、结算汇兑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便利及费用优惠政策;对金融信用等级度差的,在信贷支持上实行疏远政策,甚至通过媒体公开曝光,实施停止贷款、停止开户、停止结算等措施予以制裁 [7],这样吸引更多的用户诚实守信。二是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监管,要由粗放型监管向制度化、法律化监管转变,建立和完善风险性监管指标和评价体系,有效发挥农村金融监管的作用。由封闭型监管向开放透明型监管转变,加强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4]。三是推动农村企业加快市场化改革,协助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标准的审计、会计、信息披露标准,规范企业改制破产行为。四是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人员的素质,及时掌握并向农民宣传准确实用的农业经济、科技信息,确保支农资金发挥其效益,收回容易。五是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建立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六是建立以当地政府为领导,工商、税务、财政、公安、检察、法院、金融机构、新闻媒体等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工作体系,从制度、体制和机制上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3.健全农村金融法制政策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生态环境。完善的法律政策制度是优化农村金融体系健康有序运行的有力保障和行为准则,必须大力加强农村经济金融建设的立法工作,健全法制与政策体系建设,为农村金融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处理和协调农村经济金融事务中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方面要制定相关的农村金融法制和政策调整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职能定位,提高其综合功能和规模效益,缓减“瓶颈”制约,为农业加快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和先决条件,同时保障农民以及相关农村经济主体真正享受农村金融机构带来的利益,改变贷款难或只存不贷或限制性贷款等农村金融机构定位不准的现状,防止农村资金外流;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关的农村金融法制和政策保障农村金融机构的权益,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提高失信者的违约成本,减少不良资产,制止和打击各种逃债、赖债、废债、骗债、恶意欠息等失信行为。

4.完善农村保险体系和运行机制,创新农业保险种类,降低农业生产投资风险。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弱质产业,为了降低农业生产中的风险,必须完善农村保险体系和运行机制,创新农业保险种类,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保险,给农业发展提供保障。如可以建立以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为主,以商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为辅的组织体系,以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效增强农民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又如通过对农业提供保险补贴,增强农业抗风险的能力,支持农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也可以建立国家和省级两级农业保险发展基金,在财政补贴之外,支付农民的保费补贴和农业保险部门的超额赔款补贴 [6]。同时,还要加快农村担保机构的组建,探索创新信贷担保方式,切实解决融资担保难的问题。农村金融机构要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研究推出多种担保办法,如实行动产抵押、权益质押、应收货款质押或农地等担保形式,运用联保、担保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等联合增信方式,为农户与成长中的中小企业取得发展资金提供便利。

结语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目前,在中国城乡差距比较大、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的现实情况下,农村金融由于历史局限性和现实发展水平的制约依然处于中国金融发展的弱势地位,不仅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支持作用,而且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产生了不少的矛盾,且日益加剧,这与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本意相违背,也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背离,所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全面改革和创新是目前金融体系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和迫切任务。建立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刘伦.如何优化中国农村金融生态[J].金融与经济,2006,(3):45-47.

[2]王利丽.当前形势下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09,(35):59-61.

[3]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EB/OL].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8-09.

[4]刘维芳.构建完善的新农村全融体策[J].决策与信息,2008,(11):6.

[5]张红伟.李太后.基于金融抑制视角的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及创新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171-174.

[6]康书生,卢钦.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J].经济研究参考,2009,(69):30-33.

[7]严璐.论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J].商业时代,2006,(22):6.

[8]张乐柱,任成龙.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路径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6,(2):73-75.

Study on Eco-development Status and Reform Measures in Rural Finance

FU Wen-ye

(Tian-tian publishing company,Beijing 100027,China)

第4篇:农村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公路 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328-01

农村公路是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运输通道。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沾益县农村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先后修建、改造了“倒播路”、“沾大路”、“松会路”、“沾潦路”和“马雄山旅游专线”等县乡路、乡村路和村村路,通乡公路全面实现油路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沾益县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县,86%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加之基础差、底子簿,农村公路建设造价高,路面老化严重、路况差,交通制约经济发展瓶颈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面对国家的投资以补助引导为主,沾益县农村公路建设困难重重。现就如何加快沾益县农村公路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沾益县公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截止2014年底,全县拥有公路2609公里,其中:国道126公里,省道43公里,县道237公里,乡村道713公里,村村道1443公里,专用公路47公里,全县公路密度为92.8公里/平方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66.9公里。全县8个乡镇全都实现了油路化,117个农村行政村通了公路。全县1208个自然村,尚有34个不通公路。

从整体上看,沾益县农村公路有长足的发展,但交通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且建设速度缓慢,与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的平面布局不合理,县域内经济干线网络尚未形成。沾益县虽有曲靖至胜境关(高速)、沾益至宣威(一级)、盘江至会泽、倒石岩―播乐、沾益―大坡、沾益―潦浒等主干道,但连接这些主干线的网络尚未真正形成,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的断头路还普遍存在,有60%左右的农村村落还没能感受到这些主干道所带来的幅射作用。

2.通达深度不够。除34个自然村尚未通公路外,近70%的行政村通达标准低,不能保证晴雨通车,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出路、出行很不方便。

3.公路质量差,技术等级普遍偏低。沾益县农村公路的路面结构多以低级路面为主,大都是泥巴路、砂石路,这些路路况差,排水设施不健全,抗灾能力弱,加之近来大吨位车辆发展迅速,致使本身标准不高、基础薄弱的农村公路不堪重负,公路破损严重,使用周期缩短,运输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难以达到现代经济发展要求。如1997年修建的沾益至大坡、倒石岩至播乐、2002年修建的盘江至会泽和2005年新建的沾益至潦浒(沾益段),由于大吨位车辆的通行,路基、路面破损严重,造成了通行不畅。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沾益县农村公路快速、健康的发展,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民增收和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加快沾益县农村公路发展对策

加快沾益县农村公路的发展,总体上应该遵循的原则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量力而行。

1.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合理安排。首先必须安排当地群众要求迫切,且有一定资源,急需改造和新建公路的项目;其次是交通量大,有路难行,通而不畅地段的公路进行优先改造;最后打通跨乡、跨村的断头路,不断完善路网建设,提高公路通行能力。沾益县公路建设“十三五”规划中环状网络县域经济干线(县城―大坡―德威―岩竹―棚云―菱角―白沙坡―小卡郎―棵松树―磨脚―青山―炎方―高山―沙石岭―沙高―大海―新村―勺达―中心―座棚―大德基―老母格―县城),规划科学合理,既幅射到了80%的山区村落,又与沾益县的著名旅游景点(海峰湿地、天坑、马雄山、九龙山)相连接,各级政府应该抓死不放,加快建设。

2.合理布局

沾益县公路网的发展应从生产力布局需要出发,以宣天公路、曲胜路、松会路、沾菱路为依托,在提高通乡油路,改善通村路的同时,尽快打通周边地区的断路,形成以环型县域经济干线、宣天路、曲胜路为骨架,县乡村公路为支线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从现在起,就要在“通畅” 、“提高”上下功夫,积极改善和提高乡村公路的等级化、油路化、标准化。

3.标准适度

农村公路建设一般有两个目标,一为通,二为畅。通是要解决农民出行没有路的问题;畅是解决路面硬化的问题。当前,沾益县农村公路主要应在“通畅”上下功夫,无论是山区还是坝区,贫困地区还是富裕地区,均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能搞“一刀切”。要视资金落实情况、地质情况、资源情况以及交通量发展前景综合考虑,在满足行车安全的前提下,确定铺筑沥青(水泥)路面,还是弹石(砖石)路面。

4.质量第一

质量是农村公路的生命。首先要从设计质量关入手,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设计标准及结构类型;其次是要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从材料入场、路基压实、路面铺筑到工程验收等主要控制点上严格把关;再次是要加强质量监督。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质量监督新机制,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工程质量监督办法,采取设立公示牌、请当地老干部、老党员为义务监督员等办法,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更大程度地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把农村公路建设好,让农民兄弟走上放心路。

5.巩固建设成果,落实养护责任

“三分建、七分养”是公路管理的经验总结,农村公路更不例外,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还要大胆探索体制创新,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养护办法。目前,农村公路的养护体制主要是实行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村村道。我们要探索一条农村公路养护体制的新经验。如沾益县大坡乡,他们把乡村道路包干到农户进行养护,效果很好。沾益县炎方乡,他们动员私营企业主捐资,由公路沿线的村委会组织村民养护卡居路,从而保证了该条道路的畅通。这些办法都不失为好经验,关键在于探索和实践。

6.形成全社会办交通的良好氛围

第5篇:农村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家乐;经营水平

1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家乐经济发展现状

农家乐这一新型旅游模式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由乡村旅游演变而来的。自政府出台旅游扶贫政策以来,农家乐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由于都市人群长期处于喧嚣紧张的生活状态中,需要回归自然寻求一种轻松的旅游方式,由此农家乐经济产业链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乡村旅游客流量已达3亿人次,乡村旅游经济收入已达800亿元[1]。现如今大江南北都可看到农家乐的身影,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解决了农村居民的就业问题。另外,农家乐的发展对实现城乡融合有着重要意义,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虽然农家乐在我国各地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但在实际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2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家乐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家乐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整体发展规划不合理,落后的农村基础设施得不到有效改进,旅游产品较为单一,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第二,部分餐饮门店证照不齐全,无证经营现象较为严重。由于缺乏资金,普遍经营规模较小,一些未经防火审核的建筑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经营者缺乏安全自救常识。此前,我国农家乐项目开发较为盲目,出现资源浪费及管理思想落后的现象,经营者通常对旅游市场预测不敏感,缺乏具体营销策略,对于旺季和淡季经营不平衡。由于经营者文化素养的限制,旅游产品的开发缺乏文化内涵,服务质量也较低。此外,政府方面对于农家乐的扶持力度不够,参与度较低,没有积极做出引导,使原有的乡村味道遭到破坏,甚至会造成农户间的恶性争斗。

3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家乐经济发展对策

3.1强化管理部门自身责任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民的引导,使其重视服务质量。为了促进农家乐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的规范与引导不可缺少。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农家乐的开发与经营管理进行全方面的指导,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建设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项目,促进行业经济发展。管理部门应明确行业准则,成立农家乐行业协会,增加经营者的自律性,整体提高农家乐发展水平。应对农家乐经营人员展开培训,如在旅游知识、礼仪服务规范、管理水平、烹饪技能等方面加强培训,使其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家乐品质与等级。对农家乐实施等级划分政策,加强管理部门的整顿,对相关场所进行综合评定,对基础设施、安全条件、卫生标准等几项内容进行综合考评,对于评定不合格的商家进行警告、整顿[2]。在执行检查时,要求经营管理人员出示营业执照,必须达到证件齐全的要求,否则将不予开放。农家乐协会应对经营项目进行规范管理,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利并体现出经营者的基本义务。对农家乐的发展方向应根据当地风土特色来确定,不可盲目发展,具体表现在增添新颖娱乐项目,同时保留生态特色。

3.2提高农家乐经营水平

农家乐经营者应立足当地的生态特色,从基本服务起步。在农家菜上体现出当地饮食文化,为游客提供农家屋,为游客提供可采摘、垂钓等休闲娱乐地域,将田园风光展现出来。农家乐长远发展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自身特色,提高经营水平,研发出他人无可复制的项目。农家乐最大的特点在于“农”,所以经营者应充分开发可供游客实践的农事项目,运用农村风光与农事活动吸引都市人群的目光。例如,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农家乐旅游项目,由于旺季带来较多的游客,使现有食物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因此,许多经营户带领游客进行农事采摘,游客在农事活动中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不同的山水成就了不同趣味的农家乐,游客被当地的地方特色与风土人情所感染。由此可见,农户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趣味旅游项目。现有资源指的是土地资源、景观资源、文化资源等,使游客参与到趣味项目的体验中,领略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农村生活体验,体会农家乐独有的魅力。

3.3加强政府引导

政府需要对农家乐的长远发展给予支持,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规划布局。制定的规范管理体制要符合实际发展状况,加强对农家乐的管理,从物价、卫生、质检等各个方面入手。定期做市场调研工作,收集市场信息与旅游动态,对市场行情做出预测,为农家乐业主提供正确的指导,研发适应市场的旅游产品。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家乐的扶持力度,维护公共关系,将农家乐优美的生态环境与优质服务宣传至更多地区,利用政府优势扩大本地农家乐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群来休闲度假,从而提高农家乐的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此外,政府应辅助农户积极开发新景点,充分展现本地特色。由于大量游客长此以往的蜂拥而入会导致农村基础设施遭到损坏。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对农村薄弱的基础设施展开建设,完善相关旅游设施,同时提供便捷的交通旅游路线,如开设旅游大巴通道,使游客体会到舒适与便捷感。

3.4拓宽融资渠道

农户应寻求更多的融资通道,解决农家乐资金短缺的现状,改善设施管理与服务质量方面的问题,也可促进其在健康稳定的状态下不断增加新的项目,扩大经营规模,形成连锁产业链,使农家乐逐渐形成星级档次。金融企业需适当降低对农民的贷款门槛,使农家乐得到发展所需的资金。同时,对商业银行来讲,可以拓宽贷款营销的渠道,从而达到与农家乐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目的。此外,建立网络营销平台,用现代化经营理念进行管理,打破传统营销模式,依照科学流程展开管理,利用互联网快速传播的优势,为农家乐开拓旅游市场。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客流量与经济效益,使农家乐旅游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第6篇:农村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范文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入手,分析指出这已经越来越成为现阶段的重要问题,并对现阶段我国城乡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影响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主体。目前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62.3%。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1个省(区、市)7100个行政村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约为1.5亿,再加上每年新增劳动力600多万,农业部课题组运用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测算出我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1.96亿人,现阶段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2亿人左右。随着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的提高,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从事农业生产,中国种植业只需4000万~5000万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3.5亿人。

目前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三个基本流向:即由农业流向非农业,由乡村流向城镇,由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根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2006),我国现在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3亿人左右;如果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为2亿人,已超过农村人口的1/5,主要集中在部分城市人不愿意从事的危险性高的工作、脏活、累活、苦活。

纵观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离土不离乡”(1979-1996年),大批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就业,第二阶段“劳力东南飞”(1997-2000年),去东南沿海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业生产;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随着城市化发展和房地产市场升温,“失地农民”强制性转移到城镇。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是跨区域转移与省外就业比重明显提升;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向“内”转移,而相对落后地区持续向“外”转移;青壮年是外出务工的主力军;文化程度普遍都较低;明显的兼业性,农忙务农,农闲务工,亦工亦农;非农收入成为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受经费、交通、通讯、农村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求职务工的信息不通畅等因素的制约,还处在“亲帮亲”、“友帮友”的自发无序的流动状态;由于目前我国的劳动合同、保险制度的不健全和一些私营企业的风险道德问题,工资兑现、因工致伤,致残的医疗及保障方面等方面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二、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劳务经济”有利于脱贫致富,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业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使另一部分农业劳动力相应得到较多的农业资源,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促进农业的产业结构和市场农业的发展。

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民对农业、非农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加大,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水”。更多的农民利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更有效地从事农业劳动或非农业劳动,从而使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这样的转变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增进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也使未来农村城镇化进程得以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已影响到农业基础的稳固。农业发展后继无人,农村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耕地利用率下降,粗放经营;高效经济作物发展滞后,农业结构调整缓慢;农田水利设施毁坏殆尽,农业生产回到了靠天吃饭的阶段;“农业人才”短缺,科技缺少创新主体,新技术推广难度加大,科技兴农较难落实;大量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造成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治理农业污染的难题之一。

2.农民群体的影响

农民进城务工增加收入的同时,提高了农村人口的素质。他们开阔了视野,接受城镇、工业社会新的意识、观念和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农业生产无形而巨大的生产能力;他们逐步完成了知识和资本积累,激发了更高的理想,他们或者定居城市,或者回乡在城镇创业。

但是目前转移发展的阶段中,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农村公共事务几近瘫痪,农村很难解决现有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同时农村人口过疏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空心村正在迅速地大面积形成,部分农村有走向终结的趋势,这已经到了威胁农业生产甚至农村存在的地步。

更严重的是农村家庭问题。随着农村人口流动,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儿童、留守老人的问题出现。这部分人劳动力不足,信息沟通不便,经济意识薄弱,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留守儿童教育和综合素质下降使得农村劳动力出现结构型缺失。

3.对社会的影响

农业监管的难度不断加大。承包地是农民生活的最低保障,随着非农转移的加速发展,有偿、合理、灵活、有序的土地流转制度无法及时跟进,迫使外出人员城乡两栖兼业,“青壮去务工,种田童老姑”,更有甚者是近年来不断上演的弃田抛荒现象。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年轻的、有文化、有一技之长的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在农村减弱,直接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农业技术进步难以跟上,从而更进一步扩大了转移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的对立与差距。

加重了城市人口承载负担。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与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接收吞吐能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日益紧张,与此同时,也给城市供给、环境压力、交通安全、社会治安、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增加难度,带来诸多新的问题。当然,给城市就业带来的新的压力书不言而喻的。此外城市“边缘人”的存在,带来了计划生育等诸多问题。因为没有更好地被纳入现有的城市管理系统之内,这一切之中隐藏着巨大的社会问题。

三、结语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现代化过程的一种规律,不论是欧美国家还是亚洲韩、日等国以及中国的发展,都表现这一规律的不可逆性。要深刻认识到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系统工程,确保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必须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转岗就业,稳妥地化解这一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崔晓黎.新农村建设面临社会结构调整[J].调研世界,2008,(1):22-25.

[2]胡爱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2006,(9).

[3]夏莉艳.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第7篇:农村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范文

其次,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传统的储蓄意识,使他们意识到了投资的益处,从而使得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在经济社会中,储蓄量既定的条件下,投资数量和投资的质量取决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能力和方向。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储蓄向投资转化速率与效率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影响才得以实现的。

再次,农村金融体系的存在与发展使农业生产资源的再配置和规模节约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同时提高了农业投入要素的生产率,优化了资源要素的配置并为实现规模节约创造了条件,这也是农村经济集约增长的显著要求。而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节约都是通过有效的市场来实现的。这就要求农村的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信息市场和技术市场的有效性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

最后,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我国农村经济的金融化与货币化进程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农业科技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也使得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区间进一步缩小,推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增长集约化的进程。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正规金融组织,另一种为非正规的金融组织。

正规金融组织或活动是指受到中央货币当局或者金融市场当局监管的那部分金融组织或活动。主要由这样的几个部分组成: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邮政储蓄机构等构成。它们是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农村金融体系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最被老百姓所认可的机构,在现实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非正规金融是一种相对于官方正规金融活动而言,自发形成的民间信贷交易(俗称“民间金融”、“民间借贷”、“草根金融”),游离于政府机构的监管之外。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初期,非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好景不长。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发展和金融体制的不断改革,从非正规走向正规金融机构的商业化,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其变化对非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的监管力度也随之加大,最终顶着各方的压力最后在1999年将其解散 。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但在发展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一方面整个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够健全,由于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对于我国已建立的以政策性、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来讲,商业性保险机构、证券、担保租赁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基本没有设立分支机构,完全意义上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尚未发育成熟,不够健全。

另一方面是现有机构组织的功能缺陷。首先,国有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内的功能弱化。其次,功能单一的农业发展银行,难当政策性金融的重任。再次,邮政储蓄抽走农村资金大大削弱了金融支农力度。最后,农村信用社不能够完全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虽然农村信用社在近几年进行了不断的完善,但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还有像农村保险业支农功能还不够健全、民间金融缺乏约束手段,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发展造成了阻碍。

三、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

通过分析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和国外先进的农村金融体系,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我觉得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完善,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给予重点关注:

(一)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需在新视角下重构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正处于边缘化,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把具有不同性质和功能的商业机构有机地衔接起来,从而构建一个层次多、覆盖广阔、且可持续的真正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从其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农村金融系统的改革模式和供给主导型思维大多是围绕信用社来进行的。我们应该突破这种传统的改革模式,积极充分利用和开发县域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等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把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形式应用其中,推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组织的相互合作与协调性,以便充分地发挥农村金融体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1.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合作金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使农村信用社真正做到服务“三农”,我们必须注重它的组织结构。

2.要想使县域农业银行改变农村环境,开拓产业链。可将其定位于农村建设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主要服务于农业,应该强调产权和市场化明晰,发挥其自主权,使其不受没有必要的约束,注重其金融网点的建设,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增加对新农村设施建设。

3.作为重要的政策性金融组织的县域农业发展银行,目前的业务范围覆盖率还不够高,比如在对农业产业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县域城市化建设等项目上的贷款发放力度还不够大,所以要加强县域农业银行对这些项目的贷款支持。改变农行发放扶贫开发贷款的现状,授予县域农业发展银行承办县域地区的兑付、市场债券、向县域金融机构批发资金的权利。另外,要大力开发多样性的信贷产品,在具有农业产业结构的大企业以及农业开发项目上给予大力支持。

4.建立完善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有的风险分摊机制可以得出,其单一的分担风险机制根本不能适应农村金融发展的需要,应尝试建立更为多样和有效的农业风险分摊转移机制,加大对我国农业金融市场的支持力度。但基于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各方面条件以及财政状况的不同,所以要因地制宜,不同地区建立适应当地发展的不同性质和功能的保险公司,完善当地的农业担保和风险转移分摊机制。

5.积极地向农村推广新型的合作性金融。积极推动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广大农村的建立,要积极鼓励各种正规的境内外资本在农村地区投资设立多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农业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这些金融机构一旦在农村建立,就可以发挥其经营方式灵活和管理层次少的优点。

(二)农村小额信贷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创新

1.完善小额贷款体制有效地填补了农村没有大银行的空白。小额贷款可以交给银行或专门指定的组织来经营。

2.在贷款的原则上实行“灵活”的原则,也就是贷款金额灵活,还款期限灵活,贷款抵押物范围灵活,贷款品种灵活,在审批制度上灵活,在定价机制上灵活。

【关键词】体系,构建,金融,农村,中国,加强,

第8篇:农村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 集体经济 发展现状

我国的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因此发展农村经济是我国的重点问题,在农村集体经济中首先要立足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其次是实现农村剩余价值的优化转型,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实现我国的小康社会目标。目前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三大问题:政府对集体经济的引导缺陷、农业发展的后备力量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缓慢。根据具体的问题笔者提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实现改善品质的目标、深化改革民生政策,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业深加工与综合开发力度,确保农业产业化得以实现、加强农村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希望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问题。

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政府对集体经济的引导缺陷

相关职能部门与各级政府所颁布的指导性文件比较少,对农业进行约束的措施没有一定的时效性与前瞻性,严重缺乏引导力度,导致农业输出工作的难度加大,在农村农民流动的盲目性以及随意性加大。此外,基础性建设比较差,而且自身力量也比较薄弱,以及基层输出单位的多头管理制度,无法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有效作用。

(二)农业发展的后备力量有限

外出务工人员一般都是文化程度比较高、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或者是有着健康体魄的年轻人,这就导致留在农村的人员以妇女、儿童以及老人居多,所以,养殖技术以及科学种植就很难推广,这样长期下去会导致农业发展没有后劲。其次,因为农村土地不能买卖与自由转让,也因为土地是农民的保障与归宿,因此,一般农民都不会将土地抛弃,而且继续开垦与种植。但是,这些农民通常都不会将主要财力、精力以及体力置于土地上,对于土地增收问题,他们并不在乎,因为土地收入最大化不是他们对土地予以经营的目标,而是当成对未来投资与占有的一种保障。因此,这就使农业出现空壳化现象。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缓慢

根据调查发现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只有24%的人员属于有组织输出,很多都是自发组织、亲邻相带以及零散外出,属于“地缘、血缘以及亲缘”自发带队输出。还有些农村劳动力基于准确信息的缺乏,再加上混乱的中介管理造成一些农民徒劳往返、盲目流动,造成一定经济损失。不完善的公共服务管理制度以及服务平台的严重缺乏,这些都会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组织化程度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

(一)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实现改善品质的目标

要想大力发展农业,首先要做的就是优先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实现改善品质的目标。稳定发展主导产品的粮食产业,如优质小米、专用大米和高蛋白大豆。按照国家对农产品的区域规划重点发展优势产品,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要重点提高品质,将生产目标定位以深加工原料为主。建设具有示范性的项目,如小麦高产攻关计划,玉米振兴计划等。种植技术要不断标准化,品种结构要调整优化,以实现改善品质的目标。其次,各地政府要充分发挥其有效职能,根据我国的现有国情来不断调整发展策略,综合开发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农业内部的劳动容量可以得到扩大,从而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二)深化改革民生政策,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农民增收的基本前提就是深化改革各种制约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机制体制。一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村税费的体制改革,让农民没有负担地去发展经济和生产,增加收入。国家曾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出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如“取消农业税,新兴农村合作社,新农保和粮食直补”等,都是为了让农民实实在在的享受到优惠。二是为农民提供实用和先进的技术,使农业生产率得到提高。三是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农民在创业期间遇到的资金问题,政府可建立一系列的乡镇银行来解决农民资金问题,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四是配套深化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将补偿机制和生态公益林管护进一步完善。通过深化改革民生政策,尽力方便农民的生产,尽力让农民获得重要的生产资料,尽力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使农民收入逐步增加。

(三)加大农业深加工与综合开发力度,确保农业产业化得以实现

要加大农业深加工与综合开发力度,确保农业产业化得以实现。所谓农业产业化,其实就是通过多环节、多层次、多元化以及多形式的优化组合来主导农业产业,密切连接生产、流通以及加工等各个环节,最终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社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以及企业化管理。发展农业产业化,能够最大限度地有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同时对打破工农商业与城乡阻隔的差距非常有利,实现合理配置城乡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保证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四)加强农村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

首先,要对各类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教育培训制度,进一步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农村工作技能培训与输出的活动中。就农村工作技能培训的方式而言,将定点培训、订单培训、企业自主培训以及流动培训等进行有效结合,构建场地、设备、教材资源以及师资的共享与有效利用机制。对高级劳务人才队伍进行发展,对中级劳务人才队伍进行壮大,对初级劳务人才队伍进行提升,以此保证初中高三级队伍结构得以尽快形成。其次,要将市场和培训进行有效对接,同时坚持“技能促进就业,市场引导培训”的原则,全面实现技能培训、就业指导以及技能鉴定服务。

三、结束语

农村经济的发展代表着我国民生经济的具体发展现状,根据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问题,进行一些全面的调控实现我国农村经济间的不断发展,将我国的国民经济大力的增长,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为我们的亿万农民创造发展生存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蒋光峰.浅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2(06).

[2]刘兴琼.关于新平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0(16).

[3]韩忻文.太原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10(01).

第9篇:农村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劳动力流动;决策;城市化

一、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活环境描述

1.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奠基石,没有完善的物质保证,农村经济很难得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道路设施不齐全。(2)电网不齐全。

2.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经济发展不起来,其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农村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生产力的落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经济发展需要先进的生产力做支撑,落后的生产力无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2)农业产品的单一性,没有形成农、林、牧、副、渔的多样化生产模式。(3)大量的人口流出,使农村市场狭小,没有需求导致缺乏供应。(4)农村资源开采率低,导致大量的浪费现象严重,没有遵循国家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农村政策制度不完善。农村经济的发展依赖政策制度的保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管理机制不完善,农村经济激励体制不健全,人力资源素质较低,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覆盖率低。

二、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随着国家城市化建设的快速进行,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能够通过增加收入的方式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争相模仿,就形成了一大笔的资金,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加大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农村劳动力在回流的后,能够采用城市里学到的高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有利于先进科学技术在农村的传播,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大量外流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土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少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违背了我国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原则,农村产业结构得不到有效调整。这些都将导致更深层次的问题的产生,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受到严重的影响,大多数农民工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长年奔波在外,自己的孩子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关爱。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也从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农村劳动力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权利,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部分依靠的是农村劳动力资源,但是农村劳动力没有得到与他们劳动相匹配的回报,这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影响流动决策的因素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对农村劳动力流向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不明显。随着我国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部地区的人员大部分选择了在本地就业。劳动力在考虑是否外出打工时,主要考虑的是本地的薪资跟自己去外地工作的工资对比,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产生明显一定的负向作用。

2.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没有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产生明显的效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无法满足劳动者创造价值的需要。劳动者要生存就必须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人员流动的影响较弱。

四、结束语

综合以上所述,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高低和生活环境的好坏,无法从根本上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导致了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的生活质量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城市和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有比较大的间隔。虽然城市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推动了农村经济改革的步伐,但是因为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长期外流,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土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农村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数量增多,这些问题都将导致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的产生。

虽然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与城镇地区比较存在较大差距。在许多的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上来看,实现了工业化的同时,工业会为农业做出贡献,城市建设带动农村的建设。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根据在城市化建设时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农村改革和发展政策,从而改善农村的陈旧基础设备,促进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以达到城镇与农村建设能够平衡发展。在控制农村人口外流方面,通过对一些拥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农村劳动力采取政策上的优惠,使他们能够留在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我国也相应的采取了各种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各方面也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对国家财政的依赖程度也很高,导致了我国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不足,没有有效地改变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总之,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阶段,应当充分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把资金投入到既能增加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上,又能够保留有足够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基础设施工作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