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与环境研究范文

城市与环境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与环境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与环境研究

第1篇:城市与环境研究范文

关键词:城市环境;建筑设计;融合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影响建筑设计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影响城市建筑设计的因素,少不了自然因素的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由自然环境与建筑在其基础上的人工环境所组成”。所以城市建筑在其建造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到地质地貌、气候与大气、水文与水资源以及动植物环境等。城市规划中地质地貌的选择要做到避害趋利,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地貌的特征,构筑在整体结构和艺术风貌有特色的城市形态,并掌握城市气候的特征和规律,减少城市气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丽江古城的选址,在北靠象山与金虹山、西靠狮子山的平坝地段,东、南两面开朗辽阔,充分利用了地形地势及自然环境,使城镇免受严寒侵袭,又保夏季南风通畅【1】。可见,作为城市建筑的设计的成功与否就是要看其与周围的环境是否处理的恰当。

2、建筑材料、技术因素

近年来人口增长,城市建筑规模的扩大,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超超高层建筑、艺术性创意建筑等城市建筑的创建,复合化、多功能化、节能化、绿色化,轻质高强化的材料成为当今建筑的主要材料。如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的使用,不仅可以减轻建筑物的自重,也满足建筑向空间发展的需求。由此可见,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革新为房屋建筑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3、人文历史因素

“一座城市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的特点准确地反映了它的人文特色”,所以谈论城市建筑设计的发展,必然要了解其发展的历史。不同的国家在不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其城市建筑的规模,形制特点、人文特色也不尽相同。我国古代的建筑设计首先表明的是城墙、道路和皇城的中心位置,其次强调城市空间的中心对称形制以及等级分明的格子状街道系统。这也使得中国古代的城市建筑的设计延续着中国礼制观念的思想。而西方的历史不同于中国,西方不稳定的政治因素导致城市建筑的特点与之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如早期的希腊和罗马城市采取的是一种有机的形式,所有建筑等公众场所都要求与自然取得和谐。但到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城市建筑的设计体现在道路的整齐规划,强调纵横的城市轴线及强有力的中心标志物。可见人文历史的因素,是整个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城市空间秩序的发展,反映着社会人文生活的变迁。

二、城市环境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1、合理的建筑设计能够有效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我国目前的建筑设计以高层建筑为主,尤其是住宅建设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更加密集,极大地缓解了城市人口居住的压力。高层建筑对于土地的利用率大大增加,闲置下来的土地对于城市的发展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这些土地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的环境,还能在城市建筑发生灾害的时候,作为安全区供城市居民使用,大大地增加了城市居民的安全指数。

2、能够开辟人们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导航,能够凝聚整个城市的精神力量。建筑设计能够根据城市的特点,在最合适的地方兴建一个具有城市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当人们进入城市以后,目光就会被标志性建筑物所吸引。而作为人们视觉中心的标志建筑,也在散发着其独特的文化韵味,渲染了城市中所有人的精神世界,开辟了人们心中关于城市的精神环境【2】。

3、能够有效增加环境的空间整齐性

建筑设计可以根据城市的特点,对建筑的布局和构造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其集中体现在可以使各种输送管道显得更加紧密,整个管道的排布在外观上显得很整齐。此外,建筑设计可以对城市建筑的布局进行一定的优化,使得城市建筑群的排布更加整洁。这些设计都使得城市在外部空间中显现出一种整齐的韵味,从而提高了周围环境的空间整齐性。

三、建筑设计在城市环境规划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1、选址限制原则

对于建筑建造地点的选择,应该有多方面的考虑。首先,建筑设计应该把各个高层建筑安置在不同的区域,以减少密集的高层建筑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其次,在城市的特殊地段,着重建立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建筑,使其突出整个城市的特点;最后,应该对整个建筑设计规划进行全面的把握,在符合建筑选址原则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2、整体设计原则

建筑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相关的设计者很好地对全局进行掌控。整体设计原则主要体现在建筑师在设计的时候,要把设计中的每一栋建筑和周围的建筑和谐的联系在一起,达到分开了是个体,放在一起是整体的效果。此外,整体性原则还要求相关的建筑师,应该对城市的整体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在建筑设计中能够把建筑的特点完美地立足在城市的特点之上。

四、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的融合

1、建筑综合体空间同构

“同构”的设计,目的是在城市建筑综合体中通过进行城市形态的空间围合与形体构成来组织人的活动路线,或者在其形态上引进城市语言,使人在行进与使用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城市空间与集体记忆,把城市生活带进建筑.使城市建筑综合体内部充满城市的气氛,拥有城市的活力与生机。在这一设计过程中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1尺度的把握。在把城市空间形态引入建筑内部时,仔细掌握尺度是重要的。作为城市建筑综合体的室内步行街和中庭,需要同时考虑城市与建筑的双重需求,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对高宽比的要求也更加灵活,往往不拘泥于常规的尺度标志和比例限制。在整体“建筑尺度”把握的基础上,某一部分“城市尺度”的创造可以造成强烈的冲突感,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震撼”效果,使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城市空间的存在【3】。

1.2对城市环境文脉的延续。对城市语言的再创造不仅局限于可见形态上的延续,对于城市中无形的文化特质也可适时引入,力求反映城市环境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唤起人们对城市的集体记忆。

1.3对城市其他构成元素的引入。城市环境构成元素除了街道、广场还有水体、雕塑、小品、植物等,在建筑内城市空间引入这些元素,可以加强建筑内空间的城市感,创造出与人工化的工作环境绝然不同的公共空间。

2、城市整体环境控制

从城市规划以及城市空间整体的角度来研究高层建筑对城市轮廓线的影响,以形成良好的城市环境及清晰的城市结构。高层建筑设计从技术上必须考虑这三个要素:城市轮廓线、建筑高度分区、景观视线走廊。城市轮廓线是人们感知城市的视觉方式,这其中,起最大作用的是高层建筑,其布置应有机统一。首先,为避免高层建筑相互干扰,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应统筹规划,采用不同的高度,彼此间保持适当的距离,组成相关的构图,而从单个高层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应以统筹规划所得出的构图作为参照依据和蓝本;其次,顶部的设计不应雷同或减少雷同。高层区分要从城市的横切面来设计,设计的原则就是要使得高层建筑物错落有致,避免高层建筑密集,产生拥堵感和紧迫感。另外,每个城市都有代表其形象的独特景观,对此,高层建筑应当避免,防止高层建筑对其遮挡和破坏,如果高层建筑有利于城市环境,那么在设计的时候便要充分研究原有的景观特色,在设计的时候加入原有的景观要素,达到相似、对比或者渐次和谐。

3、建筑与人的和谐

3.1功能性、方便性、人性化三者缺一不可

建筑在设计之初的设计需求已经清楚交待了该建筑必须实现的功能,这一点是设计师们重点考虑的因素。在实现功能性的同时还应考虑居于其间的人的生产、生活的方便性以及人性化。

3.2艺术性与品味性不可或缺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建筑设计师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是艺术修养,没有艺术修养做为储备的建筑设计师绝对不会是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建筑要有恒久的艺术性说起来容易但是要真正做到很难。建筑的品味性要让人乍看之下惊艳,细日之下又觉回味无穷,这就要求建筑师小仅要在宏观上布局雄伟,更要在微观的装饰上巧妙设计。

结束语

总之,建筑设计需要与城市环境相结合,从而实现建筑与城市发现相协调的目的。只有建筑设计具有了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更进一步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加洲. 城市环境中交互空间的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第2篇:城市与环境研究范文

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关系着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和身体健康。绿色环保理念是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做好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保护和建设,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文章就以这个目标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城市发展;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可持续

1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增加,既美化了环境,也增加市民与大自然接触的地方,增加人们的幸福指数。优美的城市环境和绿色植物,给人们的心情带来愉悦,也带来了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会引来各种小动物,给城市增添一份生趣。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工作也会更加努力,为以后城市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绿色植物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净化空气、改良和巩固土壤、保护水源,如果只通过技术手段来改变,需要花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有可能得不偿失。

2城市中生态环境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硬道理,但可持续发展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过去的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城市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保护。特别是对于一些发展过度的城市,自然的修复能力已无法跟上节奏,导致环境破坏问题严重,一时间很难改善。居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来于政府的宣传。首先,是城市管理者和执法者思想意识不高,无法阻止和教育居民的破坏行为;其次,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对破坏的人只能放任,没有相关规定可以制裁和管理;再有就是媒体和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矛盾。所以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我国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工作进展缓慢,也制约了我国其他方面的发展。

3城市环境所出现的问题

(1)空气污染。“雾霾”是2015年网络年度热搜排行榜第一位的词,当时雾霾的纪录片和新闻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许多家庭谈之色变,公众媒体争相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也发出了警告,成为了世界问题。但雾霾只是空气污染的一种形态,更多的有害物质,被任意地排放到了空气中,对国民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有些严重的城市在没有风时,能见度很低,呼吸都很困难,大家不得不带着口罩上街。

(2)水质污染。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城市人口的增加,工厂的拔地而起,大量未经过处理的生活废水和工业污水流入河道,进入地下,造成了城市水源的污染,影响了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3)光和噪声污染。没有绿色植物,光与声音的传播就没有了阻断,而现代社会的夜生活极其丰富,各种噪音和灯光在安静的夜晚就会显得很突兀,没有植物的隔挡和吸收,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休息,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4)温室效应。人们对温室效应已经不在陌生,全球变暖的气候变化,让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感受越来越强烈,每年夏天的最高温度都有新的突破,这跟绿色植物的减少有着最直接的关系,绿色植物对热量的吸附作用,让太阳的辐射直接照射在大地上,而大地再完全反射给大气,热量在大气与大地之间来回作用,没有任何削减,让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如同在烤箱中炙烤。

4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策略

(1)宣传环保理念,提高思想认识。城市绿化的基础是在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加大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全国整体的绿色环保意识,增加责任感和自觉性。在相关规定中,建立绿色环保体系,巩固城市绿色生态,在不破坏的基础上先做到不减少,形成居民主动保护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政府职能部门开展绿色环保活动,鼓励绿色出行,规范绿色行为标准。这项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嘴上,更要落实到实处。为绿色产业开通便捷通道,鼓励和大力推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为相关单位和产业提供专项资金和扶持,共同建立一个绿色家园。

(2)法律法规的实施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国家和各级政府要通过立法,明文规定城市绿化管理的权利和义务,还要颁布相关的惩罚条款,但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的目标是让企业和社会对环保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自觉的保护环境。而各单位和部门也要和群众一起努力,制定相关的守则和公约,共同让城市绿色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再加上执法机关和相关单位严格执法,让举报和投诉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对于恶意污染环境的单位和企业实行“先停产、再整改、后放行”原则,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等建立环境保护负责制,以单位管单位,以单位管人,以人监督单位的交叉管理。嘉奖先进的个人和单位,组织绿色环保人士活动,加强对城市公共绿地和园林绿地的监督管理,各部门之间积极配合,互相监督,充分发挥国家的职能作用,严肃处理任何破坏绿色生态环境的行为。

(3)城市和园林绿化的规划工作准确到位。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宏达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做好提前规划部署,不仅会阻碍城市绿化的步伐,还会影响到整个城市建设的发展,甚至给国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规划工作,是绿色环境打造的前提,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和结构,合理布局每一处绿地,根据需要种植花草树木、景观园林,让建筑和绿色协调统一,交相呼应,把绿色环境打造成城市的后花园。协调统一需要有成熟的模式和原则,遵守生态学的基本方针,贯彻先进的建设理念,解放思想,不要把城市的绿化集中和局限在某个地方,要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在绿化的选择上也不能把其他城市的成功例子照搬照抄,要选择适合自己城市的植被,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因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特征,绿化是整体性的工程,需要保持一致,才能成为城市景观中的一个特色。绿化建设是为了保障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不能以偏概全或者做面子工程,后期维护和保养工作到位才能让绿化工作真正造福子孙,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线。

5结语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打造和改善,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保证城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国梦,构建和谐社会达到最终目标的基本条件。我们要把握现在,努力整治环境问题,大力发展环保绿色产业,从思想上、文化上,加强环保意识,配以法律法规执行实施相关政策,为建设美好的家园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鹏飞,王子荣.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业,2011,(3).

[2]王大平.城市园林绿化与可持续发展[J].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3):46-47.

第3篇:城市与环境研究范文

关键字:景观生态学 城市建设

Abstract: landscape ecology is the study of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landscape dynamic change and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landscape beautification pattern, optimize the structure, reasonable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subje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city'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landscape ecology as a good idea to provide the landscape city ecological improveme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offers the basic concepts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landscape ecology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city environment.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Ci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1.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发展

1.1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 (landscape ecology)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之间交叉学科,主体是生态学和地理学。

1.2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和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景观生态学是上世纪30年代末前苏联C.特罗尔所倡导的学术方向。这个倡议和往后的B. H.苏卡乔夫提出的生物地理群落学说, 促进了生态学与地理学的结合, 使生态学和地理学的观点日趋接近融合[1]。在生态学与地理学结合后, 一方面生态系统的概念扩大到与地理环境成分的有机结合和功能联系, 另一方面解决综合地理学的问题越来越多地采取生态学的观点。景观学移植到西方, 由西方国家的生态学家发展为景观生态学[2,3]。

我国改革开放后, 部分自然地理学家和生态学家十分重视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 如景贵和等进行的景观生态分类和农业布局的地段设计研究[4],在景观生态分类基础上进行环境建设的景观生态设计研究[5],钟晓青等的广西北海火车站广场景观生态工程分析研究[6]等, 实际上都是景观生态学应用方向的研究。

2.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研究和应用

2.1城市生态景观研究的基本内容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就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廊道、嵌块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适于人聚居。关于城市景观生态研究基本内容, 主要应侧重以下六个方面:

(1)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布局与空间结构、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城市廊道、城市空间资源和城乡交接带的发展与演化。

(2)城市生态过程能源供应与消耗、水资源利用与循环、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城市人口的积聚与扩散、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维持是其主要研究内容。

(3)城市环境问题。

(4)城市生态建设包括绿化、美化、环境优化、清洁生产与文明消费。

(5)城市景观风貌城市特征形象(CIS) 与景观视觉识别(CVI) 、城市风貌与环境空间艺术、景观文化与景观美学。

(6)城市景观规划包括城市规模与环境容量、环境敏感区的保护、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以及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

2.2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简述

城市生态景观主要依靠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来实现。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就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 将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从景观整体上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 使廊道、斑块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 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 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适于人聚居[7]。城市景观是经济实体、社会实体和自然实体的统一, 它兼有两种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的属性, 因此,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除收集和调查城市景观的基础资料, 对城市进行景观生态分析与评价的基础工作外, 其规划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环境敏感区的保护、生态绿地空间规划和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规划[8]。

2.2.1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总的目标是改善城市景观结构, 加强城市景观功能,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促进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具体有如下目标[9]:

(1)安全性: 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重大灾害如地震、火灾中, 作为疏散居民的场所, 从而保证广大市民免遭不幸, 这是社会目标。

(2)健康性: 有两种含义, 一是维护城市景观生态健康, 即维持城市景观的生态平衡;二是保证市民在生理上及精神上的健康。这既是生态目标, 又是社会目标, 同时也是经济目标。

(3)便利性: 经济有效地确保城市生活、游憩的方便, 在居住区或居住小区范围内, 游憩不用乘公车, 步行可方便地到达, 这是社会目标。

(4)舒适性: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技术和自然于一体、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 诱发人的创造精神以提高人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并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这既是社会目标, 又是生态目标。

3.景观生态学对城市景观建设的影响

景观生态学原理不仅具体的指导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为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城市景观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发生重大改变[10]。

(1)景观生态学的综合、整体等系统论思想有助于城市景观设计的全局、整体意识的建立。景观设计的对象往往比较具体,尺度相对较小。景观生态学整体而系统地分析环境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景观设计中能使设计者高瞻远瞩,使其设计界域提升到营造区域环境的高度,增加环境的生命力。

(2)可持续的城市景观不是盲目地堆砌自然元素,而是运用相关的系统知识,适度开发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和恢复自然的生态平衡。但环境设计师可以运用所掌握的生态知识,运用一定的方法来达到影响景观生态功能的目的。如增设廊道、增加景观连接度等来加强景观中各要素在功能和生态过程上的联系。

(3)景观生态学原理提示人们要虚心向自然学习。自然不仅是可利用资源的宝库,也是解决所有设计问题的最好典范[11]。向自然学习美的形式,学习万物生长的规律。而最重要的,作为环境工作者,需要尊重自然,在设计中遵循自然的规律,做到生态设计,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努力。

4.结语与展望

当今世界的一切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无一不与城市化、工业化有关。如何合理运用景观生态学在未来城市景观中实现原始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贯彻“适宜自然、保护自然”的宗旨, 从生态的角度进行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达到“天人合一”,将是未来城市景观生态学的发展重点。同时,如何合理的利用城市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需要我们继续探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索恰瓦著(李世玢译).地理系统学说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79 - 80.

[2] Richard , Forman T T . Ecology of the landscape. Bioscience [J ].1983 , (10) : 535 - 539.

[3] Richard , Forman T T , Michel Godron. Landscape Ecology [M].New York : John Willey , 1988. 110 - 119.

[4] 景贵和.景观生态学•现代生态学透视[M].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0.

[5] 景贵和.自然地理学与环境建设[M].自然地理学与国土整治.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5 - 7.

[6] 钟晓青,张宏达.北海车站广场景观生态设计与工程实施问题[J].热带地理, 1999 , 19 (4) : 3003051

[7] 黄志新,张建平.试论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城市景观生态建设[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9.

[8] 张晓锋,张玉清,林宏贵.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J].阿坝科技,2007,1.

[9] 石铁矛,李团胜.人居环境建设的城市景观生态方法―沈阳市景观生态规划研究[J].规划师,1999,1(15) :41-46

第4篇:城市与环境研究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规划;设计;协调性

1 我国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存在的矛盾

1.1 城市不断扩张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功能与目的不同,必然导致两规的侧重点不同。由于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发展建设在时间和空间上作出的统筹安排,是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调控手段。因此,相对于环境规划而言,城市规划更偏重于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地方政府追求政绩、地方经济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的时期,城市规划往往忽视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热衷于争取更大的建设用地规模和目标,迎合各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往往根据产业用地的需求而不断地变更城市规划,而忽视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规划,因此不断增加的城市建设用地必然对生态环境保护用地造成不断的蚕食,使得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失控,城市发展步入破坏自然生态、加重环境污染的尴尬境地。

1.2 城市布局与土地利用的不合理引发环境问题

我国历史上产业政策是重工业、轻农业,重生产、轻生活,重加工、轻基础设施,由此而决定了城市规划中各类建设用地比例失调及其区位不合理。在过去重生产轻生活政策的影响下,形成了很多“水泥森林”式城市,忽视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具有美化和调节生态平衡的绿地、植被、水面以及生物多样性大量丧失,城市生态环境恶化。通常国外综合性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比例为:工业为 15.17%,商业、服务业为 15%~18%,住宅 20%~50%,交通 18%~20%,市政 10%~12%,绿地 12%~20%/人,绿地率30%。我国各类城市建设用地为:工业为 29.1%,市政交通 13.4%,生活、商业、公共设施用地约占37%,人均公共绿地 3.3m2/人,绿地率7.4%。与国外城市建设用地构成的比较,我国城市工业用地高出国外15个百分点,而商服、居住、交通、市政用地普遍偏低10 多个百分点,绿地率低 20 多个百分点;并且,城市布局与土地利用不合理,如城市无明确的功能分区,工业、住宅用地混杂,环境干扰现象严重,污染面广、环境治理难度大;工业用地占据城市中心,致使城市城市生态环境差。

2 我国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存在矛盾的原因

2.1 规划体系不同

与国外成熟的规划体系相比,我国无空间规划作为统筹,来综合统筹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环境规划、城市规划作为两种有相互联系的专项规划,有各自的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体系、规划实施体系,由于规划定位、规划对象、规划依据、主导部门、时空特征、规划范围、编制方法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在无统筹协调的空间规划的前提下,两规之间无相互协调的强制性因素的控制,造成实际的规划执行过程中,城市规划的执行往往忽略了对环境的影响,而环境规划由于体系不完善,缺乏执行力度特别是无强制性指标来控制城市的发展建设行为,致使环境规划所设置的各种环境保护指标在城市规划中重视不够,规划方案缺乏对环境因素的综合分析考虑,往往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需求为首要目标来确定土地的空间布局,这样的方案很容易忽略对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也从一方面加剧了先发展后治理的城市发展困境。

2.2 规划功能与内容不同

环境规划的功能在于: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实行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因此,环境规划更侧重于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

城市规划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手段,是城市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要方面。城市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城市发展中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弘扬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利益只有通过城市规划才能进行综合平衡。因此,城市环境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编制城镇的详细规划和村庄的建设规划时,环境保护规划的作用和地位相对尴尬,没有强制性的内容保障环境保护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的完整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3 加强我国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对策

3.1 宏观:构建完善的规划体系

我国的规划体系,基本上是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建设部等几个部门规划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相互适应和融合而形成的,带有很强的自发特点,目前在区域层面还缺乏有效统领各类主要专项规划的综合性规划。因此,我国的规划体系还很不完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迫切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区域规划体系,以结束各专项规划“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那么,解决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衔接的最根本方法就是国家要尽快建立区域规划体系。图3-1为本文设计的我国规划法规体系图。

3.2 中观:强化和改善环境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两规在宏观层面的协调衔接要通过区域规划体系的建立完善来实现,由于规划体系的建立涉及到立法、部门机构设置的调整、政策及体制改革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因此很难一蹴而就。那么,在现行规划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两规的协调又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笔者认为,在目前的体制下,由于环境规划体系的不完善,很难能确保环境规划的实施;相比之下,城市规划在立法、运作、实施、监管等方面都非常完善,其“规划管理单元”的成功管理模式,更值得环境规划借鉴和参考。因此,在现行规划体制下,应进一步强化和改善环境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法律层面和技术层面等措施来实现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并最终通过城市规划这一法定规划和强制性规划的实施来同步落实环境保护目标。

3.3 微观:在城市规划布局上充分考虑环境问题

城市是一个多因子,多层次、多功能的人工生态系统,要建设清洁、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就必须根据其自然地理环境与资源、人口特点,科学确定其城市性质和规模,合理的生产布局,尤其是工业的合理布局,努力做到按功能区发展,互不干扰又相互配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城市的合理功能布局是保护城市环境的基础,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项特定的环境要求,都可以通过适用的规划技巧,把建设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根据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资源,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制定有利于环境与发展的经济结构和工业布局。结合生态功能区规划和环境功能区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淘汰那些占地多、消耗大、性能差、污染严重的企业和产品,消除用地布局不当如工业与居住相邻引起的环境干扰等问题,逐步改善城区环境质量。图3-2是融合了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黄埔中心示意图。

参考文献:

[1]吴良铺.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徐东.关于中国现行规划体系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8,10(10):181-185.

[3]牛红义, 张宝春, 江东鹏. 我国环境规划思想体系初探[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2):53-56.

第5篇:城市与环境研究范文

P键词:城市化;水资源环境;交互耦合;时序变化;长沙市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2-0109-06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市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截至2014年底长沙城市化已达72.34%;与此同时,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也对水资源产生了极大的需求。就水质而言,在2002、2003、2012、2013、2014年,湘江长沙段各监测断面水环境中污染年均值都呈现不同程度的超标状态,不同年份不同断面的超标污染物也各有不同[1]。另外,长沙水资源量与城市化进程间的耦合协调也存在一定问题:长沙地处长江以南洞庭湖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507.2mm,理论上属于丰水城市;但由于降水季节性分配不均,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湖南省汛期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7.1%左右),很容易造成季节性缺水。综上所述,长沙城市化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鉴于此,通过对长沙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交互耦合作用关系的研究,阐明长沙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度的时序变化规律及互动耦合协调机制,为长沙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调整城市功能、合理配置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长沙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地域范围为东经111°53′~114°15′,北纬27°51′~28°41′,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该市多年平均气温17.2℃,多年平均降水量1507.2mm。该市河网密布,多年平均水资源量96.19亿m3,平均地表径流量82.65亿m3,径流深550~850mm。湘江流经长沙市的常年径流量年均692.50亿m3,地下水总储量9.35亿m3/a。

数据主要来源于2000~2015年《湖南统计年鉴》、《湖南省水资源公报》、《长沙市统计年鉴》和《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个别年份有数据缺失,取相邻年份的数值以插值法补齐获得。

3研究方法

3.1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权重计算

根据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2~5],通过频度统计法对近年来评价城市化和水资源环境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指标使用频度统计[6],确定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这4个方面选取15个指标,以全面的角度反映城市化水平。城市水资源环境水平的衡量从社会评价、经济评价和环境评价3个方面选取12项指标,来综合反映城市水资源环境的发展水平及变化趋势。

由于原始数据量纲不同,无法直接进行比较,故采用变异系数法[7],对长沙市2000~2014年的15项城市化水平指标和12项水资源环境水平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出对应的指标权重(表1)。

3.2灰色关联评价分析

通过灰色关联度模型[8],对长沙市城市化水平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评价。因为原始指标量纲不同,所以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方法采用公式(1)与(2),其关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研究只涉及城市化和水资源两个子系统,因此n=2。显然,耦合度值C∈[0,1]。

T为城市化水平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综合协调指数,在实际中,最好使T∈(0,1)。U1、U2为别为城市化水平和城市水资源环境的综合评价得分,α、β为待定系数。由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水资源质量同等重要,所以α、β都取0.50,得出耦合协调度值D。根据D值大小,把城市化水平和水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类型分为3个大类和30个基本类型[9](表2)。

4评价结果分析

4.1长沙城市化和水资源环境综合水平测评结果

通过公式(5)和(6)计算出长沙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综合水平得分,结果如图1、图2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从2000~2014年,长沙市城市化综合水平除2008年有小幅回落外,其他年份均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至2014年城市化率超过70%。其中城镇登记失业率、万元GDP用水量等指标一直呈稳定下降趋势,非农业人口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工业总产值等指标基本呈较快增长。2008年的小幅回落可能与2008年南方冰灾和全球经融危机有关。从图2中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长沙市水资源环境综合水平数值总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说明长沙市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相互促进,水资源环境正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这与万元GDP用水量等指标的持续下降趋势相吻合。但在2008年,水资源环境综合水平出现较明显的回落,原因主要在于2008年长沙工业发展速度的加快。据政府报告,长沙市2008年前3个季度增加工业投资323亿元,开工建设1110个工业项目,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2%。从图3中可以看出,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取水总量同比增长25.04%,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同比下降33.3%,人均用水量上升7.65%,水资源环境综合水平迅速下滑。随着工业建设的结束,2008年后的历年水资源环境综合水平再度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

4.2长沙城市化和水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度的时序变化分析

根据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分类体系及判别标准[9],得出长沙市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发展类型,并据此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

4.2.1水资源环境滞后于城市化发展第一阶段

该阶段处于2000~2005年间,属于中级协调发展类到良好协调发展类,其耦合协调度如表3所示。这一阶段水资源环境相对于城市化发展的滞后特性,是导致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其中,城市化综合水平与水资源环境综合得分都处于较低水平:城市科技水平较低,导致工业耗水量较大,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较低(2000~2005年分别为76.14%、79.26%、82.51%、87.60%、87.77%、87.63%);城市经济不够发达,也使得政府对于水资源环境的治理投资有限,城市污水综合处理率长期处于50%以下;再加上人们的环保意识较差,使得水资源环境综合水平落后于城市化综合水平。

4.2.2城市化发展滞后于水资源环境发展阶段

该阶段从2006~2009年,处于良好协调发展类。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数年来随着长沙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与人口集聚作用增强,城市生活用水量、污水量也不断增加,制约了长沙的可持续发展。对此,长沙市制定“蓝天碧水”工程项目,要求2010年废水治理率达70%,处理合格率85%以上,污染物去除率60%以上。2006年,长沙市出台一系列污水处理厂改造方案,对一大批老旧处理厂进行扩大和改造,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2007年,长沙市对污水处理费、自来水价格进行上调,同时配合一定的环保节水宣传,使得长沙市污水处理率在2009年达到79.4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02%,万元GDP用水量由2001年的462m3下降到101m3。水资源综合水平得到较大提高,领先于城市化水平。

4.2.3水资源环境滞后于城市化发展第二阶段

该阶段从2010~2014年,由良好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向优质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该阶段长沙市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就人口结构而言,至2014年年底,长沙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常住人口_到731.15万人,城市生活用水排放量快速增加,达到33880万m3/a,同比增长8.37%。就经济结构而言,第二产业比重居高不下(超过60%),其中又以重型机械、汽车制造等重工业为主,导致了工业需水量、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城市污水排放总量5年间增幅分别为15.46%、10.41%、1.79%、4.44%、8.60%,至2014年达到45796万m3,超出长沙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再加上湘江河段多年来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使得此阶段长沙市水资源环境综合水平相对落后于城市化综合水平,但二者总体仍处于优秀协调发展阶段(表3)。

4.3长沙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的交互耦合影响因素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长沙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系统交互耦合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

通过公式(7)和(8)计算出长沙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系统间灰色关联度。结果显示:其灰色关联度都大于0.5,属于较强相关。这说明长沙城市化系统与水资源环境系统之间联系紧密。为进一步揭示二者耦合交互关系,对所得灰色关联度进行降序排列,得出水资源环境约束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城市化系统胁迫水资源环境的主要因素。

水资源环境系统的12项指标,按照与城市化系统关联度降序排列依次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0.721964854)、污水处理率(0.719187407)、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0.718304991)、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0.65728471)、工业废水排放总量(0.63924968)、排水管道密度(0.624246896)、单位工业产值工业废污水排放量(0.616415725)、地下水资源量(0.608407862)、地表水资源量(0.607452887)、年降水量(0.606347864)、人均日生活用水量(0.594043185)、用水普及率(0.56390841)。可以看出,水资源环境对城市化体系的约束作用主要体现在水污染治理、供水设施及供水能力等方面,其中污水处理是最主要的因素。

城市化系统的15项指标,按照与水资源环境系统关联度降序排列依次为:第三产业人口所占比重(0.690575876)、非农业人口数(0.675140837)、建成区总面积(0.670421596)、全市年末常住总人口(0.670353584)、城镇登记失业率(0.669039307)、人均GDP(0.65482386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0.653112309)、人均可支配收入(0.650306926)、人均工业总产值(0.646411691)、人均拥有道路面积(0.642672106)、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0.639088796)、城镇人均居住面积(0.630603081)、城市人口密度(0.551830602)、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0.543545358)、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0.542457374)。可以看出,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环境的胁迫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口增长及分布、城市空间面积、经济状况等方面,其中经济结构和空间面积是主要原因。

5结语

(1)长沙城市化综合水平整体呈较明显的增长趋势,其中2008年有较小幅度的回落,但之后很快稳步上升;说明长沙自2000年起15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而水资源环境综合水平波动较大,说明水资源环境的发展情况仍不稳定,需要长期政策的维持。

(2)长沙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交互耦合关系在时序变化上体现出曲折上升的过程。长沙分别于2000~2005年、2006~2009年、2010~2014年经历了水资源环境滞后于城市化发展第一阶段、城市化发展滞后于水资源环境发展阶段、水资源环境滞后于城市化发展第二阶段,正从中级协调发展向优质协调发展转变。自2012年始,长沙已进入优质协调发展阶段,但环境滞后这一特点仍然存在。说明长沙的水资源环境并不容乐观,水资源环境的治理和防护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政府工作的重要地位。

(3)长沙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联系紧密,系统间灰色关联度都大于0.5,属于较强相关。其中水资源环境对城市化体系的约束作用主要体现在水污染治理、供水设施及供水能力等方面,污水处理是最主要的因素;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环境的胁迫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口增长及分布、城市空间面积、经济状况等方面,经济结构和空间面积是主要原因。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污水排放的管理力度,做好城市经济和空间规划,以谋求城市与水资源环境的良性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帅红,李景保,蒋聪,等.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蓄水初期长沙段水环境参数的变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12):2085~2093.

[2]夏军,张永勇,王中根,等.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水利学报,2006,37(12):1482~1488.

[3]刘耀彬.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特征及机制: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6,26(3):456~462.

[4]徐晓霞.中原城市群城市生态系统评价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5):98~102.

[5]文余源.中国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及其变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5):25~29.

[6]熊东旭,陈荣.南京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关系实证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95~101

[7]蒋元勇,章茹,丰锴斌.南昌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交互耦合作用关系分析[J].人民长江,2014(14):17~21.

第6篇:城市与环境研究范文

关键词:产业承接能力;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中西部城市群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17)02-0177-08

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我国中西部地区迎来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良好机遇[1]。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受到地区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政策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2],本文以我国中西部城市群41个地级市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变异系数法、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构建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2009-2013年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比较,以期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并实施产业承接政策措施,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范围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参照肖金成和袁朱[3]、曾鹏[4]关于中国十大城市群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中西部城市群及所辖范围内的城市界定为如表1所示,并借鉴孙威等[5]的相关成果,选取了28项具体指标构建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将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分为产业吸引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产业l展能力三个层面,并采用X1-X15共15项指标进行测度。

1.产业吸引能力由X1-X5等5项指标构成,其中职工平均工资反映了该城市劳动力成本的高低,属于负指标,职工平均工资越高则产业承接能力相对越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了该城市的消费市场大小;货运总量反映了该城市运输状况和对外开放程度;人均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反映了该城市对外资的吸引力。

2.产业支撑能力由X6-X11等6项指标构成,其中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率表示该城市的劳动供给状况;等级公路线网密度由该城市的等级公路里程数除以行政区域土地面积求得,反映了该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百人拥有国际互联网用户数代表了该城市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显示了该城市的产业配套能力;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反映了该城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体现了该城市的资金供给状况。

3.产业发展能力由X12-X15等4项指标构成,其中科学技术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反映了该城市在创新资金方面的投入程度,科学技术人员占就业人口比重体现了该城市供给高素质劳动力的能力,专利申请受理量反映了该城市的科技创新产出状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体现了该城市的企业盈利状况。

生态环境子系统指标的构建采用P-S-R模型,分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状态及生态环境响应三个层面,采用X16-X28共13项指标来测量。生态环境压力由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人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均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用电量、人口密度共6项指标构成,且均为负指标,表示这6项指标值越大,该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越不容乐观;生态环境状态由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共3项指标构成;生态环境响应由工业烟(粉)尘去除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共4项指标构成。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反映了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28项指标,构建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项具体指标的权重,通过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计算得到城市群内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各自的综合评价指数,最后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方法对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类型进行判别,进而得出研究结论。

1.指标权重的确立

由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量纲千差万别,本文采用极差标准化公式分别对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再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具体计算方法如公式(1)、(2)所示。

2.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利用线性加权法计算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公式为:

3.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

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4.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类型判别

在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程度的分级和判别标准上,本文借鉴钱晓英和王莹[6]的研究成果,将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划分为10大类;同时,根据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综合评价指数(IU)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EC)的相关性,将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系统对比关系细分为3个基本类型(见表3)。

5.数据来源

本文将济源、仙桃、潜江、天门等4个县级市剔除,最终选择的是中西部城市群范围内的4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作为样本,对2009-2013年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10-2014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各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直接得出或公式计算求得,个别城市少数年份缺失的数据根据其相邻年份值补齐。

二、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综合评价

(一)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根据变异系数法获得各指标权重(见表2),通过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计算,得到2009-2013年41个地级市的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IU)和生态环境水平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EC)(略),进而得到2009-2013年各城市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排名情况表(略)。结果显示:从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IU)的排名情况来看,2009-2013年城市群内41市的产业承接能力呈现出区域非均衡发展态势,进入排名前三位的城市只有成都、西安、重庆和武汉,说明这4个中心城市的产业承接能力相对较强;从生态环境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EC)的排名情况来看,41市在2009-2013年间的生态环境发展状况波动性较大,进入排名前三位的城市包括重庆、西安、武汉3个中心城市,以及随州和九江两个地级市。

由2009-2013年各城市的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IU)和生态环境水平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EC),可以得到考察期内各城市的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对比关系的基本类型,进一步得出2009-2013年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不同对比关系类型的城市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生态环境滞后型城市所占比例分别为463%、39%、415%、39%、415%,产业承接能力滞后型城市所占比例分别是488%、61%、585%、61%、537%。就整体而言,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综合水平明显滞后于生态环境发展综合水平,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同步型城市所占比例相当少,2010-2012年41市均非此类型,2009年仅有平顶山和许昌两市属于此类型,所占比例为49%,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107、0113。2013年许昌和黄冈两市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占比49%,且综合评价指数非常接近,分别是0106、0107。

(二)产业承接能力子系y与生态环境子系统线性相关分析

为了验证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本文以各城市的产业承接能力综合评价指数为因变量,以各城市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为自变量,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2009-2013年41市的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各自的综合评价指数(T)的均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表4回归分析参数结果显示41市的产业承接能力综合评价指数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呈正相关关系;整体回归方程的F统计量值为13762,P值为0001,说明回归分析结果在1%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由此可以认为城市群整体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强。

三、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根据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可计算得出2009-2013年城市群内41市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T),进一步计算得到耦合度(C)及耦合协调度(D),如表5所示。下面分别从时间序列特征和空间特征两方面对城市群内41市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

(一)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间序列特征

通过计算得出2009-2013年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均值(如图2所示):2009-2013年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其均值位于0201-0300之间,两个系统的耦合度的均值位于0401-0500之间,显著高于耦合协调度均值,原因在于两个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偏低,致使耦合协调度也较低。就整体来看,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均值在2009-2013年间趋于平稳,波动幅度较小,可以认为城市群整体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在考察期内具有稳态发展的时序变化特征。

为了分析城市群内41市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间序列特征,本文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2009-2013年城市群内41市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秩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R为秩相关系数,Xi为考察期内根据耦合协调度值从小到大排列的序号,Yi为根据时间排列的序号,N为样本数。R≥0代表上升趋势,R

本文采用SPSS170软件对2009-2013年城市群内41市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间变化数据进行Spearman检验,结果显示在置信度(双侧)为 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通过计算得出城市群各城市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秩相关系数(见图3),结果表明各城市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在考察期内存在明显的时间分异。具体而言,2009-2013年间,有28个地级市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孝感、漯河和咸宁等3市的上升趋势相对显著;其余13个地级市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下降趋势最显著的是西安,其次是郑州,武汉位居第3位。一般来说中心城市的产业承接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从秩相关系数来看,6个中心城市中仅有重庆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上升趋势明显,洛阳的耦合协调度非常接近于0,变化趋势平稳,其余4市均呈下降趋势;在12个资源型城市中,鄂州的耦合协调度下降趋势较明显,洛阳、焦作、平顶山、黄石、南充和宝鸡等6市的耦合度发展态势平稳,其余5市的耦合协调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二)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特征

2009-2013年41市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类型出现轻度失调、中度失调和严重失调等3种状态,为了更直观地分析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变化特征,本文根据41市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计算结果,从时间维度上计算2009-2013年41市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均值,得到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见表6),发现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

第一,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呈现“中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中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均值为0246,略高于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的均值(0245);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的均值分别为0249、0241、0226、0242,由此可知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总体偏低,原因在于四大城市群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均不高,且在考察期内空间差异明显。其中,位于中部地区的中原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度最高,位于西南地区的川渝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度最低,位于西北地区的关中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度略高于位于中部地区的长江中游城市群。

第二,6个中心城市的耦合协调度明显高于非中心城市,且表现出“中低西高”的空间变化特点。位于中部地区的郑州、洛阳和武汉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288,明显低于位于西部地区重庆、成都和西安(0314)。具体来说,虽然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郑州和洛阳属于中度失调区,但两市的耦合协调度在中西部城市群36个位于中度失调区的城市中分别名列第一、第二位。作为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武汉属于轻度失调区,其余11市均位于中度失调区。成都和重庆两个中心城市均属于轻度失调区,且两市的耦合协调度在中西部城市群41市中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内江位于严重失调区,其余12市均属于中度失调区,其中绵阳和德阳的耦合协调度相对较高。西安位于轻度失调区,其余5市都属于中度失调区。

第三,12个资源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呈“中高西低、西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发展态势。在12个资源型城市中,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均值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洛阳(0268)、焦作(0246)和咸阳(0243);自贡、南充和泸州排名末3位,耦合度均值分别为0208、0207和0206。位于中部地区的洛阳、焦作、平顶山、黄石和鄂州等市的整体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246,明显高于位于西部地区的自贡、南充、泸州、咸阳、宝鸡、渭南和铜川等市的均值(0222)。位于西部地区川渝城市群内的自贡、泸州和南充等市的整体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均值(0207),显著低于关中城市群内的咸阳、宝鸡、渭南和铜川等4市的耦合协调度均值(0233)。

四、结论

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法、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通过构建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09-2013年中西部城市群41个地级市的产业承接能力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考察期内中西部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城市群整体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之间具有强相关性,但整体产业承接能力明显滞后于生态环境水平。2009-2013年41市的产业承接能力呈现区域非均衡发展态势,成都、西安、重庆和武汉的产业承接能力相对较强;41市的生态环境发展状况波动性较大,重庆、西安、武汉的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第二,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总体偏低,41市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出现了轻度失调、中度失调和严重失调3种状态。城市群整体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在考察期内变化较为平稳,但41市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产生明显的时间分异。重庆的上升趋势明显,洛阳变化趋势平稳,其余4市均呈下降趋势;在12个资源型城市中,鄂州的下降趋势相对明显,洛阳、焦作、平顶山、黄石、南充和宝鸡等市的发展态势平稳,其余5市呈显著上升趋势。

第三,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中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中原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度最高,川渝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度最低,6个中心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均明显高于非中心城市,且表现出“中低西高”的空间变化特点。郑州、洛阳属于中度失调区,武汉、成都、重庆、西安位于轻度失调区,12个资源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呈“中高西低、西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发展态势。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现提出如下建h:加快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应从政策引导机制、组织管理机制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建立由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发展协调机制;中心城市应根据自身功能定位,注重降低要素成本,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加强对外联系强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度;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现信息共建共享,通过产业创新联盟和一体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从而有效发挥其对非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资源型城市应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以综合性和多元化为发展方向,积极探索转型发展模式,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城市产业体系;各城市应根据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因地制宜地采取环境规制措施,对入驻企业进行严格审查;坚决调整和淘汰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产业,对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进行限制,对集约节能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励,并不断优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公共绿地水平和绿色品质。

参考文献:

[1] 赵建吉,茹乐峰,段小薇,等.产业转移的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经济地理,2014(1):1-6.

[2] 李斌,陈超凡,万大艳.低梯度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及预测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3-96.

[3] 肖金成,袁朱.中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N].中国经济时报,2007-03-09.

[4] 曾鹏.中国十大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因素分析与综合集成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69-73.

[5] 孙威,李文会,林晓娜,等.长江经济带分地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5(11):1470-1478.

[6] 钱晓英,王莹.京津冀地区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关系[J].统计与决策,2016(3):103-106.

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dustrial Undertaking Capaci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U De-shen1,2,XIANG Li1,3

(1. School of Managemen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2. Department of Tourism and Leisure Management,Guilin Toursim University,Guilin 541006, China;

3.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zhou College, Hezhou 542899, China)

第7篇:城市与环境研究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环境质量;地理脆弱性;因子分析;面板数据模型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9)02-0022-07

一、引 言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是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的主要特点,区域自然地理条件不平衡是中国的现实国情,与之相伴而生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直接间接成本,因而成为经济学、城市发展和环境科学中影响最大、最迫切需要优先解决的课题。

自从2001年日本通产省白皮书首次提出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工厂”,学术界对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对世界产业分工与我国经济发展路径多有争论和研究。但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加速,但尚未摆脱粗放增长的模式。国内工业生产在消耗大量资源能源同时带来大量环境污染,而相当多最终产品通过出口为发达国家消费,这种状况并未改变,因而关于环境与贸易的研究也快速发展起来。1978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率保持了年均1.2%的增长速率,2006年达到43.9%。据此推算,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到2020年就能达到60%,2035年以前就可以达到75%。与工业化相伴随的废气排放与城市化的城市建设和消费增长带来了城市环境的严峻压力,进而付出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总成本。世界银行报告称,我国空气和水污染带来的总成本达到GDP的5.8%,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SO2排放国,仅酸雨一项每年就造成300亿元的农作物损害和70亿元的物质损失。2003年中国城市年度可吸入颗粒物指标PM10平均值达到150μg/m3,为美国的两倍。以上所有损失,尚未计入影响个体健康的隐形成本。

城市环境质量不仅受到人类经济行为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治理政策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北方和南方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差异很大,由此带来城市空气质量的地理和季节差异。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总悬浮颗粒物(TSP)和二氧化硫(SO2)浓度呈现出北高南低,冬季高于其他季节,早晚出现两个高峰的明显规律(赵济,2007)。另一方面,环境治理政策是否有效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例如地方政府对建设项目施工粉尘的治理力度就对区域环境有一定影响。

国内有关城市环境质量的研究,在经济领域侧重单一污染物排放量/存量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在技术领域重视局部环境与具体地理气象条件方面的研究。前者大多借鉴环境库兹涅兹(EKC)理论的简化模型,分析人均GDP(或人均收入)指标与单一污染物流量/存量的关系。根据该理论所得结论随污染物不同而略有差异,不可避免地降低了该理论的政策指导意义。而且,城市空气质量没有依据多种污染物浓度综合评价,容易失于片面。我国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情不能在简化模型的单自变量设计中反映出来。技术领域的研究针对某一具体地理气象指标,没有综合考虑各地区的地理气象条件差异。把研究限定在经济或技术研究范畴,一方面会影响假设模型解释城市环境污染存量的能力,另一方面会无意中放大某些变量的影响,从而带来误导。本文试图基于中国现实国情,把自然地理条件内生化,综合考量现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地理脆弱性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解释城市环境变化规律,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一、文献评述

环境质量的理论研究,基本上按照经济和技术的两个方向展开。环境与经济增长理论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关于资源废弃物与增长的研究,随后则是90年代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带来的启示。近10年,基于环境污染与国民收入的研究的理论发展仍在进行当中。EKC假设就是该理论分支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

Grossman和Krueger[1]将原用于收入不均等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库兹涅茨曲线应用于环境问题,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假设(EKC),用来说明如果没有一定的环境政策干预,增长与环境质量或污染水平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环境质量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随着经济的增长先恶化,当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环境恶化的趋势逐渐转缓,并随着经济的继续增长,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该理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有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提供证据。Grossman和Krueger[2]在拟合人均收入与空气污染关系时,采用了以下的简化模型:

Yit=G

该文作者认为,简化模型与同时考虑环境管制、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结构方程模型相比,更直接地反映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另外,环境管制和技术水平的数据很难获得,这也是采用简化模型的原因之一。并进一步指出,简化模型研究无法说明二者形成的原因,因而只迈出了重要研究的第一步。

国外大量学者进行了EKC曲线转折点的验证,并认为转折会发生在人均3 000―15 600美元之间,这个区间范围很大是因为对于不同的污染物到达转折点的时间不同[2-3-4-5](Shafik,1992;Panayotou,1993;Selden,1994;Grossman,1995;Cole,1997)。其中,Shafik、Grossman污染物采用浓度指标,Selden和Cole采用了排放量指标。

近年来,国外学者也发现了EKC假设解释能力不足的问题。Kenneth Arrow[6]指出,由于EKC假说的实证研究局限于特定污染物,应对这些实证研究的结论保持清醒的认识。并不能说明经济增长,一定会带来环境改善。资源环境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如果资源环境的破坏不可逆转,经济活动本身就不可持续。另外,EKC曲线也难以说明能够带来长期影响的污染物如CO2、资源存量、污染产业转移、制度变革(环境立法与市场激励)的影响。生态的恶化往往突然发生,并不可逆转。经济增长与环境政策不能互相替代,为了保持生态弹性,需要更严格的环境政策变革。世界银行在“经济增长中的空气污染”报告[7]中指出,EKC错误假定“不发达国家不可能存在强有力的污染管理”,对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产生误导。传统的环境理论也未考虑地理因素(气候和区域特点)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仅政府环境管理和地理弱点两个因素就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危机。适度的城市增长战略可以在国家达到中等收入之前显著降低空气污染水平。

国内关于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我国环境EKC简化模型的验证方面。一些研究发现,我国人均污染物排放量/存量与人均GDP之间具有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特征,大致呈倒U型曲线的左半部分,基本上处于转折点[8]。也有研究认为我国尚处于环境恶化的发展阶段,没有存在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的现象[9]。针对我国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指标与经济增长研究,发现部分符合倒U型曲线的特征[10-11-12-13-14]。

环境质量的技术研究重点是有关环境与自然地理条件的研究,包括温度、湿度、降雨量、沙尘、区域污染与环境质量的关系研究,如鲁然英等[21]研究了沙尘天气与API指数的关系,张国勋[22]分析了杭州城市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与气象观测数据的相关性,孙雪丽等[23]利用美国EPA 区域空气质量模式Models23/ CMAQ,对北京市SO2 区域污染情况进行模拟,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区域污染对北京市采暖期SO2污染的影响。

在文献检索中我们发现,国内城市环境质量的经济和技术研究均仅描述了城市环境质量形成机制的一个侧面。在经济领域,大多对EKC的简化模型进行验证,至于该理论与简化模型存在的局限性很少涉及。笔者认为至少存在以下几点:一是仅考虑环境污染与人均收入的关系,未能考虑区域自然地理条件;二是该假说仅说明了某一污染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能全面反映多种污染物的实际效果。从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研究看,国家层面的研究较少,城市个体层面的研究较多。无论国内外对EKC的验证,还是研究自然气象条件,都没有综合反映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工业化、地理自然因素,对污染物存量的解释能力有限。

二、数据及变量界定

本文参考借鉴了国内外关于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模型。包括SOLOW经济增长模型、EKC模型、IPAT环境负荷模型等,最终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模型假设对横截面和面板数据设计了不同模型。以往,在环境问题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中,多采用国别或者省级时间序列的数据。本文以30个主要城市数据作为样本,研究城市空气质量、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对2006年的横截面数据采取多元回归分析方法,2003―2006年则建立了面板数据模型。选用城市数据,一方面我们可以深入研究城市化对城市空气质量存量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有助于解释不同地区的差异,解决不同地区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1.变量选择和指标设计

城市环境质量包括空气质量、水环境、声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维度。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的研究对象仅限定为城市空气质量。城市空气质量根据污染存量指标确定,污染存量指标选取列入国家统计局年度城市环境统计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浓度指标(mg/m3)和空气质量达到或超过二级的天数四项指标。采取因子分析的方法,根据污染四项指标提取环境因子。环境因子越小,环境质量越高。这里未直接采用环境监测周报的API指标,API指标选取各种污染物的分指数的最大值作为观测点的污染指数,能够反映出主要矛盾的大小,但不能够反映各种污染因素的综合影响,也不适合横向的比较。

城市化率(URB)定义为非农业人口/总人口。工业化水平没有采用通常的人均工业总产值指标,而是采取了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排放量三项提取的工业三废排放因子作为变量,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在反映工业化水平的总量的同时也可以反映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体现政府对工业环境管制的力度。由于难以定量化,我们在模型中没有单独设定环境管制变量。

有关地理脆弱性(Fac_g),本文检测了平均温度、平均风速、降雨量、沙尘暴、采暖度日数(HDD18)的影响。其中,平均温度、平均风速、降雨量、采暖度日数指标源自文献[15],平均温度取全年平均温度(℃),平均风速取冬夏季平均风速(m/s),降雨量取全年降雨量(mm),采暖度日数(HDD18)是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18℃时,将低于18℃的度数乘以1天,所得出的乘积的累加值,单位为℃•d。由于考虑北方地区燃煤采暖是重要的污染源,这里采取采暖度日数(HDD18)作为变量区分南北方的温度差异。沙尘暴影响为一哑变量,根据历史环境监测数据,参考文献[16]确定。经检测降雨量和HDD18均不显著,笔者分析认为这里降雨量采用全年降雨量而非日均降雨量平均值,无法反映空气质量的监测结果。采暖度日数与平均温度存在较强相关性,可能是其统计不显著的主要原因。为了构建统一的地理脆弱性指标,本文对温度、风速和沙尘暴影响进行了因子分析,构建了地理脆弱性指标。地理脆弱性指标越小,代表该地区越容易受到环境污染。与单一自变量的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可以对各地的地理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更易于在总体上把握环境质量差异的构成要素。图1显示了本文理论模型的基本思路,图中虚线部分为隐含在该指标中的其他变量。

本文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采取了2006年的横截面数据,面板数据模型时间跨度为2003―2006年。

2.因子分析

先对数据标准化处理,图2为城市环境质量四项指标的曲面分布图。以下PM10、SO2、NO2、DAYS、ISO2、IGAS、IPOW、URB、SAN、TEM、VEL分别代表: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空气质量优于二级天数、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城市化率、沙尘暴影响、平均气温和平均风速。Fac_e、Fac_i和Fac_g分别代表环境质量因子、工业废气排放因子和地理脆弱性因子。

分别提取环境质量因子、工业废气排放因子和地理脆弱性因子。采取主成份分析法确定因子载荷,选择保留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份。由碎石图3可以看出,均保留一个主成份(因子)是合理的,KMO值分别为0.632、0.735、0.422,Bartlette球形检验值分别为64.6、37.2、27.7,P(sig.=0.000)

因而,环境因子Fac_e=0.362PM10+0.269SO2+0.246NO2-0.372DAYS,同理可以计算工业废气排放因子。Fac_i=0.374ISO2+0.380IGAS+0.379IPOW,Fac_g=-0.507SAN+0.445TEM+0.287VEL。从实际意义来看,环境因子的三项污染物浓度系数均为正值,二级以上天数的系数为负值,说明环境质量因子能够正确反映污染物浓度越大、二级以上天数越少环境质量因子越大,环境质量越差的关系,而且二级以上天数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变化对环境因子的弹性均在0.3以上。工业废气排放因子的三项污染物排放量系数均为正值,而且对该因子的贡献相差不大。地理脆弱性因子中,沙尘暴影响的因子得分为负值、温度和风速的系数为正值,反映了沙尘暴、温度风速越低造成地理脆弱程度加大,地理脆弱因子数值减小。一方面可以解释北方低温地区容易发生燃煤污染,低温不容易促进污染物流动的问题,另一方面与风速较小容易造成污染物聚集的现象相符。其中,沙尘暴的影响最高,弹性超过了0.5,风速影响最小。

三、计算结果与分析

1.因子分析的结果

因子分析的结果见表2。

由图4可以看出,根据因子分析法计算得出的工业废气排放与环境质量排名有一定关联度,海口、杭州、济南、长沙四城市两者排名相同,但前者并不能完全解释后者。北京工业废气排放较低,在30个城市中排名第8位,而环境污染因子则排在第28位,地理脆弱性排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之间的差异。

2. 回归分析的结果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假设模型为:

Fac_e=c+β1Fac_i+β2Fac_g+β3URB+ε,由残差图5可以看出,随机误差项存在明显的异方差性,故选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

由回归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采用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有了较大提高,模型常数项及自变量的显著水平均得到改善。工业废气排放、地理脆弱因子通过了1%置信度下的显著性检验,城市化率通过了5%置信度下的显著性检验。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605,在以往文献关于横截面污染增量的回归分析拟合优度均只能达到0.4。相对而言,本模型的解释程度较好。

3.面板数据分析的结果

在采用2003―200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中,采用以下模型:

Fac_eit=c+β1Fac_iit-1+β2URBit+β3URB2it+β4URB3it+uit

模型中it里的i代表区域,t代表时间。在模型分析中,加入了因变量的一阶滞后项,因而有关自然地理的影响因素在方程左右可以同时抵消。在设定变量时空气质量因子不包括达到二级的天数,模型中也未考虑地理脆弱性的影响。为了减少由于截面数据造成的异方差影响,计算给出了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估计。

计算结果表明,模型R2超过了0.92,拟合优度较高。模型F值达到245.8,模型方程在1%的置信度下显著。因变量的一阶滞后项、城市化率、城市化率的平方和三次方项均通过了5%显著水平检验,常数项p值略高于0.05。DW检验值2.11,证明残差无序列相关。模型说明,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一阶滞后项显著,表明城市空气质量较多受到自然和地理因素的影响。城市化率的一次和三次项系数为负值,二次方项系数为正值,从动态来看,表明城市化率对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效果存在倒U型曲线的特征,即城市环境质量随城市化率提高先恶化后上升,这一峰值对不同区域有所不同。由此,根据横截面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前,我国各地区尚处于城市化率上升,空气质量恶化加据的阶段,呈现出区域城市化率与空气质量负相关的关系。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回顾了城市环境质量经济与技术研究的理论成果,基于我国30个大中城市经济、环境和社会数据,采取因子分析、横截面多元回归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城市化、工业化、地理脆弱性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结论包括:

第一,对城市主要空气质量指标的因子分析发现,影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关键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

第二,根据因子分析法得出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排名与传统API排名有一定差异。

第三,从2006年横截面数据的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城市空气质量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在当前阶段,城市化率与地区城市空气质量负相关。

第四,工业化的规模与质量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十分显著。

第五,空气质量最差城市更多受其人口、自然和地理因素影响。本文基于沙尘暴影响、平均温度和平均风速构建地理脆弱性的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地理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作用,对于提高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作用明显。

第六,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城市空气质量的演变具有较强的自相关性。针对某一具体城市,城市化率与空气质量呈现三次多项式曲线变化的过程,即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下降,在达到峰值后会逐渐上升。这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过程相吻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前,我国各地区尚处于城市化率上升,空气质量恶化上升的阶段,呈现出区域城市化率与空气质量负相关的现象。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议对城市空气质量的评价采取因子分析法。传统API指标选取各种污染物的分指数的最大值作为观测点的污染指数,能够反映出主要矛盾的大小,但不能够反映各种污染因素的综合影响,也不适合横向的比较。

第二,根据环境质量因子,当前的环境治理应把工业粉尘、沙尘的治理放在首要的位置,有效控制一次污染和二次扬尘污染。二次扬尘主要来自工业烟尘与粉尘沉降、建筑施工和各种垃圾清运时撒落于地经碾压后再次扬起。控制二次扬尘的关键仍是控制其来源,同时应选择美观、节水、低排的树种,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第三,提高工业化发展质量。一方面,要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二是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用先进环保科技改善传统产业,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第四,针对不同地区的地理气象特征,有针对性地出台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质量的政策。如对受沙尘暴袭扰的地区应多考虑防风固沙措施,根据地理气象条件,合理确定城市发展布局等,这种布局的改变可以通过污染源治理、搬迁或能源结构调整来实现。

第五,保持一定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速度,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力度,尽快达到城市环境质量的转折点。一是要制定更为严格和科学的环境标准,建立环境与经济的综合决策体系;二是制定城市发展和工业化发展规划,适当控制地理脆弱区域的人口规模和工业比例;三是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拓宽环保投资主体,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

参考文献:

[1] Grossman,Gene M,Alan B.Krueger.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D].in The U.S.Mexico Free Trade Agreement,P.Garber,ed,1993.

[2] Grossman Gene M.,Alan B.Krueger.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J].1995,(5):353-377.

[3] Shafik N,BandyopadhyayS.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Time Series and Cross-country Evidence[M].Background Paper for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Washington D C:World Bank,1992.

[4] Selden T,Song D.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Development:Is There a Kuznets Curve for Air Pollution Estimates?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4,(27):147-162.

[5] Cole MA,Rayner A J,Bates J M.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an Empirical Analysis[J].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7,(2):401- 416.

[6] Kenneth Arrow,Bert Bolin,Robert Costanza,Partha Dasgupta,Carl Folke,C.S.Holling,Bengt-Owe Jansson,Sinnon Levin,KaRL-Goran Maler,Charles Perrings,David Pimentel.Economic Growth,Carrying Capacity,and the Environment[J].Ecological Applications,1996,(1):13-15.

[7] Susmita Dasgupta.Air Pollution During Growth:Accounting for Governance and Vulnerability[M].World Bank,2004.

[8] 余瑞祥,杨刚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SO_2污染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特征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6,(7):4-8.

[9] 曹光辉,等.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25-29.

[10] 吴玉萍,董锁成,宋键峰.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J].地理研究,2003,(2):239-245.

[11] 杨凯,叶茂,徐启新.上海城市废弃物增长的环境库兹涅茨特征研究[J].地理研究,2003,(1):60-65.

[12] 刘耀彬.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7,(10):24-27.

[13] 陆虹.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大气污染为例[J].财经研究,2000,(10):53-59.[14] 李周,包晓斌.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估计[J].科技导报,2002,(4):57-58.

[15] 国家统计局.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第8篇:城市与环境研究范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资源型城市 投资环境

一、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重视投资环境建设

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许多资源型城市为了获得发展循环经济所需的大量资金,尽快实现城市转型,将招商引资工作视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引入外资不惜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不可否认,优惠政策对招商引资是有特殊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搞招商,优惠政策的吸引力已大大减弱,而且资源型城市起步晚、起点低、优势少,根本无法在竞争中找到一席之地。2007年淮南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全省的6.8%,是芜湖的1/2、合肥的1/3;实际利用内资仅占全省3.1%,是蚌埠的1/2、合肥和芜湖的1/5。从质量上看,投资额大的项目少,产业关联度大的项目少,目前上千万美元的项目只有信昊、东信、长白3家。

在新的背景下,一项招商计划能否获得投资者的认可,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本地总体投资环境。二是本地生产要素是否符合投资者的需要。资源型城市只有在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基础上,大力建设良好的投资环境,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投资项目。本文以淮南为例,结合资源型城市的招商引资特点,对其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淮南市招商引资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布局过于分散

城市布局与建设受到城市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政策的影响,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使淮南城市布局呈现过于分散的特征。长期以来淮南一直按“多点布局”的形态发展城市,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城市特征,造成了城市聚集效益差,缺少具有强大吸引力与辐射力的地域中心,无法形成较好的规模经济。

2、产业环境不合理

首先,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淮南产业结构单一,煤电行业一枝独秀,工业发展较大程度上倚重于煤电等产业,其他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主要依赖能源。其次,产业基础较差。构建循环产业链网,要求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群且生态链网上游企业要具有较强实力。淮南目前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尚未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且为了吸引资金,在环保方面要求较低。2003年被连云港市环境监测支队等单位确定为环境污染赔偿单位的江苏连云港德邦化工集团就被淮南引进,给当地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进一步阻碍了淮南循环经济产业基础的形成。

3、生态环境脆弱

随着一次性能源的大量消耗,淮南结构性污染将日益突出,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淮南现在每年排放工业废水7000万吨,工业废气700亿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500万吨,煤矸石和粉煤灰历年堆积量已超过5000万吨。如按目前生产排放的速度测算,到2010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废气排放总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将分别达到28645万吨、19717356万标立方米和2614.7万吨,比2003年分别增加1.06倍、1.12倍和2.85倍,采煤沉陷区面积将达到10901.9公顷。

4、法治环境不健全

投资商在一个地方投资,一定会考虑投资的安全问题,而投资安全则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因为只有在良好法治环境的保障中,投资者才会有比较明确的利益预期,投资商利益才能得到最可靠的保障。当前淮南在法治环境方面最紧迫的问题是与投资决策息息相关的行政执法状况,因为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争抢权力空间,办案不讲程序,甚至吃、拿、卡、要等现象依然是淮南招商引资的重要瓶颈。

5、服务环境不完善

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能够让投资者感到宽松、舒畅、便捷,无障碍。淮南政府在服务环境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仍存在着服务不系统、延续性较差、信息不完善、服务技巧缺乏等问题。

6、科技环境欠发达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撑,要想引入相关资本,促进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有相应的绿色技术载体,如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产业链接技术等。由于产业结构单一,淮南多年来对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企业在当地找不到能够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技术平台,自然不愿投资落户。

三、进一步推进城市招商引资环境建设的对策

1、优化城市布局,创造可持续发展框架,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资源型城市,淮南要实现城市转型就不宜再继续采用这种多部门齐头并进的均衡增长模式,而应该借鉴生长及理论和核心边缘模式来寻求核心城镇和边缘城镇的合理划分及空间增长区别对待的多元发展策略,实施组团式发展模式。东部以田家庵区为核心,大力开发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其建成以政治、科教、文化、服务和居住为主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区。西部以谢家集区和八公山区为核心,形成以发展商业、居住、旅游、服务和地方工业为主,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的城市副中心城区。南部将舜耕山以南的地区开发建设成具有综合功能的城市新区。在推进以上三大组团建设基础上,大力发展潘集、凤台、大通(部分地区)、毛集等卫星城镇。通过组团式发展模式,将淮南建成为一座综合功能高、聚集效益强、对外资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现代化城市。

2、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为引进大规模、高产业关联度、高产出、低能耗、低用地的项目打造强势产业环境

首先,淮南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的紧密度、连接度和集中度。在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煤炭电力为主要内容的能源及清洁能源工业的前提下,以煤炭产业链延伸为主要内容,大力发展煤化工化学工业;依托工业副产品,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工业,依托优质焦炭为优势,大力发展机械铸造业;依托生态环境建设优势,大力发展以主副换位为主要内容的畜牧养殖业及以绿色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种植业。其次,在加快三大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兴建循环经济工业园。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整合各种要素,建设工业园区,合理规划园区内的资源流和能源流,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使园区内上游企业产生的废物转化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平台。

3、推进“生态淮南”建设,构建安心舒适的生态环境

第一,加强“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续建淮南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以及山南、西部、凤台污水处理厂等,提高污水处理率。实施河湖整治工程,逐步恢复和提高城区水系质量和生态功能。全面实施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计划,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减少废气排放,加强市区扬尘控制和机动车尾气治理,不断提高空气质量。建设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有效提高全市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能力。第二,按照“城为绿染、绿为水润、水为人利、人为自然”的总体思路,保护和建设西部八公山、上窑、舜耕山风景区,使其成为改善环境的重要生态基地。规划建设上窑山水生态公园和高塘湖湿地生态公园,加快瓦埠湖、焦岗湖、淮河及其他河流、湖泊的自然景观开发建设,依托自然条件建成一批分布合理、具有生态功能的城市公园和城郊森林公园。第三,以建设绿色食品供应基地为依托,推进综合利用,有效控制农药化肥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秸杆和农膜污染、水产养殖污染、农村生活污染。生态环境建设是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提升淮南的城市品牌,吸引更多高层次的人才和企业来此聚集。

4、加强法治环境建设,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第一,淮南要将政府管理透明化,让公众明确知晓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界定、办事程序和依法行政的工作情况,提高投资主体对地方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行为的可预见性,让投资者放心投资。第二,要高度重视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监督,把法律培训工作看作是一种必要的环境投资,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对于蓄意违法、违纪现象决不姑息,创造严肃、规范、安全的环境氛围。第三,各级政府要尊重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从完全公平角度审理涉及外来客商投资争议案件,增加客商投资的安全感、信任感。现资理论认为,法律因素已经超越政治、经济因素,成为最可信任的影响投资决策的核心内容。

5、完善投资服务体系,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第一,做好投资决策前的服务,包括企业间撮合、市场信息、当地用工情况、合适地点及基础设施、金融服务、交通建设、税收与有关政策、可行性分析、环境评估等方面内容。还要做好信息服务,包括建立当地企业家、外来投资商、合资合作伙伴、劳动力情况等数据信息库。第二,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要探寻省、市、县信息共享机制,拓宽范围,实施联动。同时积极搭建同商会、行业协会、知名企业的信息沟通平台,并注意将本市主导产业进行归集分类,使其互通信息,以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第三,做好决策后服务。通过体系建设,使其逐步形成工作常态,实现招商引资机制上的稳定性、延续性。这组行之有效的服务体系的建成将成为淮南吸引外资的一大亮点。

6、加大科技投入,强化人才意识,为外资发展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环境

第一,淮南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成立以循环经济为纽带、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型协会组织,同时要建立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第二,组织相关部门对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大力提高共伴生资源和尾矿综合利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能源梯级利用、废物综合利用、余热余能利用、建筑节能等循环经济技术水平。第三,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循环经济设备和先进技术。第四,要建立科技成果交易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招商引资战略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资源型城市的招商引资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较差,要想在当前招商引资的竞争浪潮中取胜,就必须在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招商引资自身特点,大力打造招商引资环境,以期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小爱、王巧玲:招商引资的博弈――基于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J].经济视角(下),2008(5).

[2] 何芳、张春河:政府招商引资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7(2).

第9篇:城市与环境研究范文

关键词:内蒙古 旅游环境承载力 指标体系 预警 乌兰察布

内蒙古位于欧亚大陆腹地,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半干旱区、贫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随着旅游业在内蒙古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的确立,如何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内蒙古旅游环境研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目前,我国国内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起步较晚,其理论与方法研究相对滞后,预警案例研究成果少[1-6],且预警对象多为小尺度旅游景区,对城市、区域等大尺度的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相对匮乏。本文在对基本概念做出阐述的基础上,构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评价模型,以乌兰察布市为例,对其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并进行定量预警研究。

一、旅游环境承载力及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的涵义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确保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的前提下,由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诸要素构成的旅游环境系统对旅游业发展的最大承受能力[7]。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是指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旅游环境系统可持续承载的运行状态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对旅游环境承载状况与趋势进行监测、评价与预测,对旅游环境超载或存在状态的时空特征进行预报,对因旅游环境区域承载差异过大而引发的重大旅游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问题提前发出警报,并做出有效防范的管理与调控的综合研究[8]。

二、内蒙古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评价指标选取遵循以下原则:真实反映旅游环境质量现状及动态变化特征;是构成影响旅游环境质量的最显著因子;指标易于获取并具有操作性;具体指标含义易于理解,通俗易懂。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准则层包括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承载力和旅游基础设施承载力(见表1)。

(二)标准制定及数据来源

因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尚无统一评定标准,本次研究中评价标准的确定是参照国家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生态市考核标准、优秀旅游城市标准细则和旅游环境容量空间等标准。所采用相关数据均来源于历年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年鉴》、《乌兰察布市统计年鉴》,保证所获取数据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三)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为定量表示指标体系中各层次之间、层次内部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应给各指标赋予权重,使复杂的指标体系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达到有序化,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见表1)。

(四)评价方法的选择

首先计算各指标的等标指数;其次乘各自的权重;最后层层加权求和。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正向指数计算表达式:D’=Di/Ei ;当Di≥Ei,D’取1; (1)

逆向指数计算表达式:D’=Ei /Di ;当Ei≥Di,D’取1; (2)

加权求和表达式:■

(3)

D’为等标指数;Di为指标实值;Ei为指标标准值;Wi为各层因子相应的权重值;Ci为旅游环境承载力准则层评价值,算得旅游环境综合评价值。采用逆向指数计算公式的指标包括:恩格尔系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五)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数分级

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分级处理,同时,为加大类与类之间的状态差异,将环境承载力预警的状态区域划分为警惕区、正常区和报警区三个区域(见表2)。

警惕区表示运行处于超弱载状态,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难以保证;正常区表示运行处于正常状态,环境系统处于资源配置利用合理、动态平衡发展阶段;报警区表示严重超载状态,资源配置利用不合理。

三、实证研究――乌兰察布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利用上述建立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分别计算得出乌兰察布市2006―2012年旅游环境承载力结果,并绘制相关图表(见图1―4)。

(一)乌兰察布市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

1、综合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分析

由图2分析可知,综合指数体现为缓慢上升增长趋势。从准则层承载力比较来看,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适度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生态环境来看,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今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能够为后期旅游活动开发提供相对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

2、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数分析

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数发展水平最高,这与乌兰察布市近些年来城市绿化、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密不可分,指数过程曲线趋势表现为上升、下降、缓慢上升、迅速增长四个阶段,总体表现为增长趋势。同时也反映出乌兰察布市整体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城市新建区建设速度较快,但城市绿化建设工作严重滞后。

3、社会经济环境承载力指数分析

乌兰察布市地处干旱、贫困区域,表现在社会经济环境承载力指数发展水平也较低,但指数增长幅度也最大,指数过程曲线为增长、缓慢增长、缓慢降低、快速增长四个发展阶段,综合表现为增长趋势,同时也反映出,近年来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缓慢增长趋势。

4、旅游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分析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指数过程曲线表现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四个过程,总体表现为平稳缓慢上升发展趋势。其中由于城市环境卫生及城市旅游交通发展水平低,旅游资源吸引力力不足、旅游宣传营销、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景区建设落后等多因素制约。

(二)乌兰察布市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分析

依据以上表2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分级表,得到乌兰察布市2006―2012年旅游环境预警警情分析表,见表3。

由表3分析可知乌兰察布市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状态指示为黄灯及绿灯,从预警区域划分来分析其整体旅游环境承载力维持在正常区域,属轻度超载,说明旅游活动过程中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承载力及旅游基础设施承载力整体上处于较为协调发展状态,整体旅游环境承载力维持在健康有序发展阶段。

四、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乌兰察布市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模型进行定量评价,经计算模型判断出乌兰察布市旅游环境承载力整体处于轻度超载状态,为检验和制定城市旅游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应需注意,不同城市,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的选取可以有所不同,但在同一城市作为时间序列比较时,选取的指标必须保持一致。同时鉴于指标数据的真实性与可获得性,本文选取的指标可能不够全面,在今后研究中还需改进。此外,运用本文所构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评价模型计算旅游环境承载力,其结果都是对过去的评价和衡量,对于未来旅游环境承载力发展的预测更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霍松涛.旅游目的地旅游预警系统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06

[2]曾琳.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的构建及其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2006,30(5):463―467

[3]赵永峰,焦黎,郑慧.新疆绿洲旅游环境预警系统浅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7):144―149

[4]赵新伟.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预警评价研究―以开封市为例[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7,26(6):13―17

[5]翁钢民,赵黎明,杨秀平.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5(4):54―58

[6]张晓娜,翁钢民,刘洋等.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及预警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2):113―116

[7]张广海,刘佳.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地域差异与功能分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4):77―80

[8]刘佳,刘宁,杨坤,赵金金.我国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综述与展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