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傣族的风俗范文

傣族的风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傣族的风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傣族的风俗

第1篇:傣族的风俗范文

论文关键词:冯骥才;创作风格;忧患意识;民俗小说

尽管冯骥才初入文坛时就汇入了伤痕文学的洪流,但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他并不属于那个时代的两支文学大军。因为他既不是“归来者”,也没有过上山下乡的知青经历,“一个热爱艺术的青年”这个身份更适合他。在平静诗意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政治运动粗暴地击碎时,身心所受的巨大创伤使他不自觉地汇入伤痕文学的大军中,可是随着时问的推进,原先的伤口化作一种对痛的记忆深入他的灵魂。曾经的苦难并没有淹没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诗意心灵,而是唤醒了他对时代的责任感,这与他原本就积淀颇深的艺术才华相结合,撑起了一个丰富的冯骥才创作世界。在新时期文学猛然敞开大门迎接陌生的外界各色文学思潮时,冯骥才的民俗小说也自然被评论家们有理有据地归为寻根文学的一支。虽然这些小说所带来的好评和引起的争议到现在为止仍没有较明确的定论,但冯骥才作为一个视域开阔、自愿背负沉重文化负担的思索者形象却突显无疑。

一、冯骥才民俗小说创作的缘由——忧患意识与环保意识

冯骥才不仅是一个勤奋的作家,还是一个很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的文人,从在这点上看来,他是很传统的。从“伤痕文学”到“反思小说”,通过小说表达感情、抒发政见一直是他的写作的动机。他的创作从来没有离开过现实的土壤。如果说70年代末的“伤痕文学”作品是用事实“批”现实,80年代的“反思小说”是借历史“寓”当代,到了90年代的“城市文化忧患”意识就是看未来“论”今天了。

作为一个站在世纪之交的,划时代门槛上的作家,冯骥才的使命感特别强。综观当今文学界,像他那样有热情又有能力,将社会文化工作为己任的作家屈指可数。

然而,冯骥才更是改革派,是放眼未来的、坚定又理智的改革派。众所周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开始腾飞,使我们的国家日新月异,但不可讳言,它同时带来了很多新问题。作为一个文化人,冯骥才首先看到和关心的当然是文化领域中发生的事情。他说:“正像80年代初我关注畸形社会中种种小入物的命运一样,进入90年代后,我特别关注在急速现代化与市场化中文化的命运。一方面,由于文化问题跑到台前,变得紧迫和危急;另一方面也许我是文化人,便自觉地关注甚至关切到文化本身。在当前城市正走向趋同化的飞速演变中我相信自己的一种可怕的预感,即30年后我们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的城市文化将会所剩无几。清一色全是高楼大厦。这是多么迫在眉睫又水深火热的文化问题!文化的魅力是个性,文化的乏味是类同。那么,为此而呼,而争,而辩而战,不应是我们的责任?”

面对中国百年未见的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冯骥才没有陶醉在经济繁荣的现象中,他的头脑越来越清醒;他投身于城市的历史遗迹保护和挽救活动,为搜集和继承民间艺术而奔走。他敏锐文学的触角,文人的社会责任,使他焦虑,逼他深思。

二、借历史关照现实

历史题材一直是冯骥才钟爱的创作园地。他是在1977年带着长篇历史小说((义和拳》进入文坛的,稍后转向现实题材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用了短短的三年多一点的时间,马不停蹄地写出了(<铺花的歧路趴啊!雕花烟斗等多部“伤痕文学”的小说。在现实小说主义小说的创作中,冯骥才的笔头越来越犀利,尝到了马到成功的滋味。然而他并没有停止对历史题材创作的思索,1981年冯骥才又发表了另一部历史小说神灯》。

冯骥才念念不忘历史题材,主要是看到了历史题材作品的深层意义。冯骥才一直在思索着一个问题:怎么样使历史题材具有关照现实的能力并用文学的手段将其表现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向历史小说的传统写法挑战就是第一步。对冯骥才当时的情况而言,就是向自己驾轻就熟的写作路子,向自己的成功挑战。于是他多面出击,一方面继续写一些散文随笔和民俗的短篇小说,如鹰拳等。另一方面着手准备怪世奇谈系列——四部中篇小说的创作。它们分别题为:(<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和单筒望远镜。除了最后一部还未发表外,其他三部都己经发表。其中,他早在1981年7月底就写完了三寸金莲的初稿,到了1986年才发表。

同样是历史题材,(<神鞭和三寸金莲与义和拳》和神灯无论在内容或者手法上都已大相径庭。顾名思义,神鞭》讲的是清朝男人的辫子;[21三寸金莲》道的是女人的小脚。在内容上涉及风土民情,庞杂丰繁,语言上更是出奇制胜,令人咋舌。评论界把它们叫做“津味小说”或者“文化反思小说”。文学界对冯骥才题材的选择,风格的彻底改变颇感惊讶,议论纷纷。一般人都认为,这两部以男人的辫子和女人的小脚为主题的小说,内容古怪,形式异常,使很多熟悉他的读者也感到非常纳闷。当时的大报小刊也炒得沸沸扬扬,褒贬不一。年轻的读者更迷惑不解。

冯骥才的“文化反思小说”的特点是它们的双重性,笔者把它们叫做“复式小说”:它们既是可读性强的历史风俗故事,同时又象征当今社会现实,隐喻改革开放的国情,提醒民众的警世篇。作为生活在这个世纪之交的、改革开放时期的作家,冯骥才受使命感所驱使,觉得自己有责任把“文化惰力”这个东西抖出来,促使现代人抚今追昔,从本世纪初的以后中国的第一次“门户开放”中看清利与弊,从风土民俗的演变中,重温历史上国民对社会改革的心态,寻找先辈强国富民的线索或者失败的根源。无怪乎评论界将这类“冯式”新小说归入“反思小说”的范围。事实上把怪世奇谈》系列纳入社会政治小说范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冯骥才的小说所隐喻的深刻的社会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小说的表面所讲述的故事。

三、冯骥才民俗小说现代性与现实性整合

冯骥才的小说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方面的有着很明显的特点。作者对这三部小说有共同的审美追求,即第一层,好看,有趣,可读性和娱乐性强,第二层,直接的象征和喻意,第三层,便是这里说的所述文化的内涵。文化思想是作家生活的反映,它的触角敏锐,经常走在社会意识的前列。

它折射的是作家所处的生活境况。作家通过作品的文化思想来宣泄感情,表现自我,警示未来。冯骥才的创作的特有的吸引力就在于它立足民族,面向现代。冯骥才向读者展示了不乏“国民性”写照的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凝聚着民族文化色彩的精神风貌。因此,他的对民俗民风的描绘,不是为了点缀、猎奇,也不是怀旧与复古,作一番民俗风情的展览,而是使整个社会生活的内涵更加地域化、民族化与深层化,表现了作家对于充满了民族性的生活的深刻开掘和剖析。从这个出发点来看,津味民俗小说实质上是非常现实的,而且它是不会过期,因为它写的虽是过去,但它是由现代人的意识的,所以它可以具备一箭三雕的作用——描绘过去,寓意今天,也警示未来。

冯骥才己经身体力行地通过文化的渠道来传播并挽救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冯骥才有自觉的文化批判意识和再创造民族文化的雄心。他写这三部“怪世奇淡”系列小说的目的在干摆脱民族文化心理中的顽固惰性,冲出文化怪圈,再造民族心理结构,再造健康、雄强的民族性格:神鞭>)抨击的是传统永远不败的正统意识,它打开的是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第一个层而;141三寸金莲》是揭示民族文化传统的两面性,即文化的魅力,亦即“文化的自我束缚力”,它打开的是民族文化心理的第二个层面;阴阳八卦》是揭示我们民族文化的封闭性,这是一个文化怪圈,走出这个阴阳杂糅的怪圈是非常艰难的,这是作者所要打开的第三个层面。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是能最大限度地唤起民众、弘扬保持传统和增强国民文化意识的有力工具。在当今高科技铺天盖地涌进我们生活,在西方的生活方式进入普通家庭的同时,我们特别要防止忽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倾向。因为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自我”,是我们的后代认识自己文化的依据,是我们民族保持心理平衡的砝码。以“现代加民族”的文化思想为主体的文学作品有它非常及时的社会意义。除了它的文学欣赏价值以外,它的民俗文化的普及,民族文化的现代表现力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寓意深刻,似警钟长,令人震撼,逼人深思。现代民俗小说作家不同的创作心态直接影响其基本创作方法的形成。他们的创作方法不宜机械地照搬现实注意、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原则套路,然而又无疑是上述方法在民族特有的文化土壤上的演化。作为“民俗文学”思潮的冯骥才,在拉美作家的横向现实启发下,强烈感觉到中国当代文学要寻自己的根,寻找出民族文化的个性,使当代文学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延续和更新,并以鲜明的民族性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四、冯骥才民俗小说的现代主义与民族保护主义矛盾统一

冯骥才不仅是一个勤奋的作家,还是一个很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的文人,从这点上看来,他是很注重民族文化的。从“伤痕文学”到“民俗小说”,通过小说表达感情、抒发对民族的深入的思考一直是他的写作的动机。他的创作从来没有离开过现实的土壤。如果说7O年代末的“伤痕文学”作品是用事实“批”现实,80年代的“民俗小说”是借历史“寓”当代,到了90年代的“现代文明忧患”意识就是看未来“论”今天了。作为新世纪作家,冯骥才的使命感特别强。综观当今文学界,像他那样有热情又有能力,将社会文化工作为己任的作家屈指可数。然而,冯骥才更足改革派,是放眼未来的、坚定又理智的改革派。众所周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开始腾飞,使我们的国家日新月异,但不可讳言,它同时带来了很多新问题。作为一个文化人,冯骥才首先看到和关心的当然是文化领域中发生的事情。

第2篇:傣族的风俗范文

各地少数民族中秋节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中秋习俗:云南傣族盛行“拜月”风俗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少数民族中秋习俗:鄂伦春人“打月亮”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少数民族中秋习俗:广西西部壮族请月神代言人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少数民族中秋习俗:蒙古族“追月”

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藏族“寻月”。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世界各地不同的中秋习俗日本人中秋节不吃月饼

在日本,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日本人在这一天同样有赏月的习俗,在日语里称为“月见”。日本的赏月习俗来源于中国,在1000多年前传到日本后,当地开始出现边赏月边举行宴会的风俗习惯,被称为“观月宴”。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虽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改用阳历,但是现在日本各地仍保留着中秋赏月的习俗,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节还要举办专门的赏月会。

越南中秋节儿之玩具大战

随着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临近,商家之间展开的“月饼大战”、“玩具大战”使越南各地的节日气氛尤显浓烈。与中国的中秋节有所不同,越南的中秋节是儿童唱主角。市场上口味各异的各式月饼、千姿百态的花灯、五颜六色的儿童玩具等节日食品、玩具应有尽有,孩子们的脸上溢满了对节日渴望。中秋节,首都河内的大小街道沿街摆卖月饼的店铺披红挂绿,上书“月饼”字样的大红灯笼高悬在店前的醒目位置,各种品牌的月饼摆满了货架。

每年中秋节期间,越南各地都要举行花灯节,并对花灯的设计进行评比,优胜者将获得奖励。另外,越南的一些地方还在节日期间组织舞狮,常在农历八月十四、十五两晚进行。当地人过节时或全家围坐阳台上、院子里,或举家外出到野外,摆上月饼、水果及其他各式点心,边赏月、边品尝美味的月饼。孩子们则提着各种灯笼,成群结队地尽情嘻闹。

随着近年来越南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千年中秋习俗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许多年轻人在节日里或在家聚会、唱歌跳舞,或结伴外出游玩赏月,增进同伴之间的了解与情谊。因此,越南的中秋节除了传统的合家团圆之意外,正在增添新的内涵,逐渐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新加坡中秋节之打“旅游牌”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对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向来十分重视。对新加坡的华人来说,中秋佳节是联络感情,表示谢意的天赐良机。亲朋好友、商业伙伴之间相互馈赠月饼,借此表示问候与祝愿。

新加坡是一个旅游国家,中秋佳节无疑是一个吸引游客的绝好机会。每年中秋临近时,当地著名的乌节路、新加坡河畔、牛车水及裕华园等地装饰一新。入夜时分,华灯初上,整个大街小巷一片红彤彤的景象,令人心动。

今年中秋节,在新加坡河畔矗立着一盏长300米、高4.5米,耗资7万美元制作的祥云巨型龙灯。每当夜幕降临,喷着水的巨型龙灯通身发光,将新加坡河面映照得一片火红,场面十分壮观。在华人的传统聚居地牛车水,除了从尼泊尔、越南等国进口的巨型灯笼熠熠生辉之外,由1364盏小红灯笼组成的44条小龙更是令牛车水增色不少。在新加坡颇具中华古老园林风韵的御花园,目前正在举办规模宏大的梦幻彩灯会。这里既有令人们喜爱的迪斯尼系列灯饰,也有巨大的北京天坛和巨龙造型的灯饰,分外引人注目。

中秋节习俗中秋节传统习俗: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中秋节传统习俗: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第3篇:傣族的风俗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主体,中国古代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人,我们就应当传承中华文化,记住自己的传统节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当成为一个传承者;不难发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以为外国多么的好,多么向往那里的生活、那里的教育、那里的一切,外国人的节日记得一清二楚,可是咱们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节日呢?记住了多少,这里仅仅是冰山一角。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这样说到:“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可想传统节日的文化在中国人心中的影响。

二、在语文课堂中贯穿传统节日文化,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以往语文课程中传统节日的缺失关注度不够,我国一直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节日文化资源,除了耳熟能详的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外,二十四节气也是节日文化的组成部分。传承中华文化义不容辞,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地域或民族还有各自独特的节日,如傣族的拨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花山节等。但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日常的语文教材、教学对其关注度不够,往往是一语带过、甚至没有相关内容,因此对于文化水平有限的学生来说,这些节日是了解不到的。然而,学生对传统节日相对淡漠,圣诞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早已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相比而言,学生对上述西方节日的热情要超过传统节日,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基本停留在“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春节就是吃饺子,家人在一起吃饭,却不知道这个节日是因何而来。未体验到节日更深层次的意味。当然,也不是让我们固守成规,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傣族的泼水节,要让学生知道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各族人民大?F结的重要纽带,在语文课中引导学生这样去学习,学生轻松高效学习,也了解传统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三、利用传统节日成为语文教学资源补充到教学中

传统节日与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相契合,实际上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特定的风俗习惯、历史故事,包含着我国先人的智慧、思维方式,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传统节日文化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这与新课标强调的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相契合。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传统节日就成为了与语文课程相契合的教学资源。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也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这就必然要激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学生对传统节日井不陌生,特别是风俗习惯、仪式等。在语文课堂中要把传统节日作为语文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让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从外在的风俗、礼仪升华到其中包含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则能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知传统节日文化

传统节日是语文课程建设不可或缺的资源,其传承文化的精髓与语文的课程理念相契合。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具体的实施呢?

(一)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知传统节日

结合课文内容,挖掘传统节日内涵,现有教材中尽管传统节日的题材数量不是很多,但仍然可加以发挥,抓住机会点燃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古诗词中常涉及节日,往往节日是诱发作者情思、体验的导引,典型的即是春愁、秋思。节日是作品的背景,因此教学可通过体验节日,进而赏析节日与诗人情感的联系。

(二)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传统节日引入语文活动中。通常语文活动包括辩论会、演讲会、写作等。教师可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或者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既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新课标下语文课程所注重的。比如举办清明节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分组收集跟清明节有关的文学作品、经典名句、音乐、各地的清明风俗等,并在班级汇报各自成果,接受同学、老师的提问。在真切的节日情境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三)在课后阅读材料、考试中增加传统节日的信息比重

为弥补教材中传统节日题材较少的情况,语文教师可在课后阅读材料、考试等补充传统节日题材的内容。通过此方式将传统节日的信息延伸到课堂外,引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四)借助多媒体

第4篇:傣族的风俗范文

泼水节是2020年4月13日到4月16日。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地,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历史起源:泼水节最早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当时命名为泼寒胡戏(又名乞寒胡戏),在此之后泼寒胡戏由波斯经印度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

《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列出的泼水节起源时,提到与小乘佛教的传入有密切关系,其活动包含许多宗教内容。但就其以泼水为主要活动的原始意义来说,也反映出人们征服干旱、火灾等自然力的朴素愿望。上海辞书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的《中国风俗辞典泼水节》写到:此节日起源于印度,后随小乘佛教传播,经缅甸、泰国和老挝传入我国傣族地区,故又称浴佛节。

《车里》一书中有段记载:元旦之晨,所有贵族平民,皆沐浴更衣,诣佛寺赕佛。妇女辈则各担水一挑,为佛洗尘,由顶至踵,淋漓尽致,泥佛几为之坍倒。浴佛之后民众便互相以水相浇,泼水戏之能能事。这段记载虽不尽其祥,但已告诉人们,泼水是傣族过年时必须举行的一项活动。上文所说的元旦并非公历的1月1日,而是傣历新年来临之日。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傣族的风俗范文

青云山位于安丘市东,是沂蒙山的余脉,东北西南走向,半绕安丘城。听了导游阿姨的介绍,我恨不得马上变成小鸟,飞到青云山。

当我们来到青云山脚下,抬头仰望,整个山都被雨雾笼罩着。山上,金碧辉煌的寺庙若隐若现。

我们开始爬山了。

青云山有很多名胜古迹,像“接云寺”。“揽月塔”等等。其中最有名的是接云寺。接云寺是由正殿、偏殿、麦姑庙,魁阁四个部分组成。我们先到了正殿,里面供着三皇圣祖,又来到了偏殿,里面有中国古代的十大名医。

看完接运寺,我们需要过一个吊桥,游人都在桥上用力摇晃桥,把桥弄得东倒西歪,我脚下一滑,摔倒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过了桥就到了少数民族村寨。在那里。我饱览了傣族,佤族,哈尼族的风俗特色。他们载歌载舞地欢迎游客。看到了他们的房屋,他们的服装。中国是一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自有各自的风俗,特点。我喜欢各民族的历史文化。

青云山民俗游乐园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民俗课。我会记忆犹新的。

第6篇:傣族的风俗范文

你好!

去年暑假,我们在军事夏令营认识了,并成了天天行影不离的好朋友,今年国庆节,我想邀请你来我的家乡做客。

我的家乡在孔雀之乡,春城昆明。这里的旅游胜地数不胜数,如:大理的三塔,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香格里拉的花海......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带有原始的气息,里面有三棵树是白恶季保存下来的,还有很多,我不在一一例举了.

我们云南是个多民族的地方,例如:白族、傈僳族、傣族,还有一个族我想不起来了,等我想起来一定会通知你,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独特的风俗,例如:白族热闹的三月街,傣族快乐的泼水节等。泼水节分两种形式:一种是标准,一种是自由,标准形式就是用规定的水泼给“敌人”。自由就跟标准差不多,不过自由形式泼到一半就可以想泼哪个泼哪个。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动心了吧!来吧!你也可以带你的亲朋好友一起来,我和我的家乡一定会欢迎你的!

祝你生活愉快,天天开心,事实顺利!

第7篇:傣族的风俗范文

眼前,古朴的四方街清新实在。一座座小桥,静卧在波光粼粼、绕山而行的溪流上。岸边,小路逶迤,绿树成荫,凉风徐徐。

五花石板路旁的店铺门庭若市,经营着各式各样的当地手工艺品。东巴文字羊皮画,木板现场烫画,银制特色首饰,令人目不暇接。

四方街的神奇魅力在于它那鲜明的情调,边陲的风光,特有的色彩。

大理苍山

大理的苍山由南向北绵延几十里,最高峰海拔 4200米,山顶终年积雪,白云缭绕;19座山峰沟壑相连出18条山溪,溪溪山泉清澈甘甜。溪水常年不断,浩浩荡荡流入大海,形成一幅山不离水、水映群山的美景。

苍山的颜色不仅仅是苍翠,走近了才发现它是五彩斑斓的。

白的云朵缭绕,红的霜叶飘落,背景却是郁郁青青的山崖。霜叶林的后面,会不期然出现一片草坪,让人怀疑是谁不小心在这里打翻了一桶绿颜料呢。草坪的不远处,泛着一汪醉人的湖水,蓝波涌动,晃动着五颜六色的鹅卵石。

在这蓝蓝的山间碧泉边,眼波也像水波般灵动,感受到了鲜活色彩的诱惑。

西双版纳

美丽富绕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处西南边陲,州内三分之一以上人口为傣族,另外有哈尼族、布朗族等十多个民族。各民族间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都有差异,使这个多民族的地区更令人神往。

第8篇:傣族的风俗范文

公元前115年,小乘佛教开始从泰国、缅甸渗入我国傣族地区并广为传播,到了十四、十五世纪,云南省的傣族地区已经全民信仰小乘佛教,达到了村村有佛寺,处处立佛塔的鼎盛时期。

与主张普渡众生的大乘佛教相对,小乘佛教主张自我解脱。小乘佛教要求教徒在今生断除烦恼,了生死,离贪爱,像道家思想一样,是消极出世的;而大乘佛教则认为佛法大慈大悲,以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要经过无数生死,以大智慧求得无上正觉,除了断除自己的烦恼,还要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在出世的同时,又要入世引渡众生(李旭.小乘佛教与傣族美学思想[J].民族艺术研究,1991,04)。事实上,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追求的是自我解脱,小乘佛教才是佛教的本源。小乘佛教的教义和思想必然性地影响着傣族的精神文化,尤其是对美学思想和艺术风格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傣族人民在传承小乘佛教的过程中,将生命、情感和爱融入到了其中。因此,傣族的艺术虽然与佛教密不可分,但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艺术有极大的差异,一反“合乎法度,画风严谨”的风格,在不同程度上消减了宗教艺术的肃穆感和庄严氛围,将人世间美好生活的图景渗透到宗教世界中,让世俗的感情与乏味的宗教说教相结合,使得宗教艺术更像是反映傣族民生的风俗画。这一创举使佛教教义和寺院文化在民众中的接受度更高,这大概也是小乘佛教在傣族地区能够达到如此高的普及程度的原因。

傣族是个崇尚自然、敬重自然的民族。他们热爱绿色,热爱生命。古老的贝叶经里就有这样的词句:“有数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不要把鸟捉来关在笼子里,说不定将来有一天,鸟也会把人捉来关在笼子里。”这些警世格言透射出了傣族人民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而这样的理解才促成了与自然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傣族艺术品。

诗人王维曾写过“不起而旅览,不见而清凉。得世界于莲花,寄文章于贝叶。”贝叶经又称贝编、贝多,是用工具刻制在处理过的贝叶上的一种经籍,最早起源于佛教发源地印度,随南传佛教的普及而传入了我国傣族地区,成为云南小乘佛教经书典籍的主要形式,是傣族人民十分重视和珍爱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寄托。贝叶经与菩提树,舍利子合称“三宝”。历经千百年的传承,今天的西双版纳、德宏、孟连等傣族地区仍然保存着大量的贝叶经,不仅有被文化档案机构和佛寺收藏的,民间也流散着相当数量的贝叶经。贝叶经记载的内容十分广泛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文学、艺术、历史以及农业。据有关部门调查,解放前西双版纳有佛寺500多座,贝叶经多达50000册。随着时间推移,时至今日,其发源地印度已经很少制作贝叶经了,而在西双版纳的很多佛寺中,僧侣们却依然在坚持制作贝叶经。今天的游客们依然可以观赏到这一古老的工艺。

贝叶经的制作原料来自盛产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贝叶棕。贝叶棕是棕树的一种,傣语称“戈兰”。其叶片长度可达两米,极具韧性,耐磨耐晒,防腐耐潮,不受虫蛀。用水沤制之后的叶片则更加柔韧耐久。在刻制经文之前,贝叶需经过传统工艺的处理。新鲜贝叶被成批砍下之后,用刀剔去被虫吃的部分,放入大锅中大火煮沸五六小时左右,在此过程中还要加入一些酸性植物如柠檬等,目的是溶解去除其中容易腐烂的淀粉和杂质,为贝叶的防腐防虫奠定基础。煮好后将其用河沙清洗并将其晒干,除去其中水分,按需要剪裁成长片,一般规格为长60厘米,宽6至7厘米左右,在每片贝叶的一端穿上小孔。晒干后的贝叶变得卷曲变形,因此需要放在向阳的大青石板上铺平后压上百斤重石,使其平整。10到15天后将已经平整且干透的贝叶取出,先用墨线弓在贝叶上弹墨线,用木质刻笔在上面刻写,刻字小而工整。刻好之后刷上墨料,用软布擦净,由于只有被刻的部分能吸收色料,所以擦净之后刻字就留下了颜色。接着在贝叶表面涂上植物油用以保护贝叶,使色料持久,字迹不易磨灭,也能进一步加强贝叶的防腐性能。最后在贝叶周边涂上金粉或红黑油漆,以类似叠扇子的形式用线绳将50至100张贝叶穿叠为一册。

一册贝叶经,不仅是记载经文的载体,它本身更是一件工艺品,是对材料的出神入化的运用。制作过程中的各种奇思妙想和古老方法都是对材料特性充分研究了解之后的体现。傣族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品味为今天我们的综合材料艺术提供了素材,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启示。

在崇尚自然和返朴归真的今天,商品包装和室内装潢等领域都开始寻找比以往更贴近自然和真我的风格。都市中饱受重压的人群需要感受自然的治愈作用,需要通过一些来自自然甚至只是仿自然的元素来获得回归自然的想象。比起多年前都市建筑和室内装潢对包豪斯风格的追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自然元素开始融入到当代设计中。以室内装潢为例,地中海风格和田园风格的盛行就充分说明了消费人群的这一心理需求。人们不再追逐冰冷干脆的后现代感的家居,厌倦带来冷漠感的光滑表面和精确打磨,开始亲近那些制作看似粗糙实则充满质感的手工制品,开始崇尚远离机器、远离工业、远离污染的清新生活风格。

而制作古朴淳厚的贝叶则充分地具有了人们所要求的自然属性,无论从视觉还是触觉都满足了当代包装装潢重返自然和绿色无污染的诉求。例如用贝叶包装的茶叶,瓷器,案头饰品等,都更好地衬托了商品的气质。而在装潢方面,用贝叶来搭建凉亭,作为墙角装饰,或是隔断装饰,都能恰到好处地烘托出自然质朴的整体装潢风格。然而大部分自然材料与现代工业材料相比较,缺少的就是耐久性和牢固程度的问题,亲近自然的元素都难以被保存,也使得人们退而求其次,选择仿制品。然而无独有偶,贝叶却因其防潮防蛀的特性而给当代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实用价值,使得贝叶在当代设计中的大量运用成为可能。

第9篇:傣族的风俗范文

星期四

阵雨转晴

今天是我版纳之行中最开心的一天。早晨,我们跟随着导游去傣家竹楼坐客,热情好客的傣族姑娘小玉带着我们参观了她的家,在进村寨的小径两旁种着椰子树,独有一番南国风韵,我忍不住要求妈妈给我在椰树小径上留影做纪念。到了小玉搔哆哩(傣族指年轻美丽的女子)的家门口时,我发现竹楼并不是用竹子搭建的,而是用木头建成,由于建盖在竹林之中,所以称为傣家竹楼,竹楼有两层,第一层是用来堆放杂物和养牲畜的,不住人,第二层是客厅、卧室、厨房和阳台。傣家竹楼耐热、防震、防潮湿、还防洪水呢,冬暖夏凉,是很适合人们居住的,我顿时喜欢上了傣家竹楼。小玉搔哆哩说傣族有一种说法,谁家搭建房子的柱子又多又粗,谁家就很富裕。我发现小玉家的柱子都是方形的,很奇怪,于是我请教了小玉搔哆哩,她说,傣族原来是住在原始森林里的,森林里蛇多,为了防止蛇的袭击,柱子做成方形的,蛇就爬不上去了。小玉搔哆哩还介绍说,在傣族有个风俗,一家之主不是猫哆哩(指年轻帅气的小伙子),而是搔哆哩。在傣家,如果生了男孩一家人都不太高兴,因为男孩长大了是要嫁到女方家的,被认为是一个“赔钱货”,如果生了女孩,家里就大摆宴席庆贺,因为女孩长大后,娶猫哆哩进家,还可以带来一笔丰厚的嫁妆。

&

&

&

下午,我们去了原始森林,那里好美、好绿、好爽哦!美是因为金灿灿的太阳射进茂密的森林里,一切都显得那么华丽;绿是因为在原始森林里每棵树都是充满生机的,每一片绿叶都像是一只小精灵,快活而开心;爽是因为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潺潺流淌的溪流,听着小鸟放声歌唱,仿佛走进了一幅世界上最美的油画之中,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一切。踏着用竹条搭建起的林间小道,听着导游绘声绘色的讲解,我们穿越在原始森林中。在一棵棵高大挺拔的千年古树旁,留下了我和家人许多快乐的瞬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绞刹树,它是两棵不同的树组成的,里面的树本来很高很大,但是只要从外部长出一棵大叶榕,把里面的树包裹起来后,吸取了里面树的营养,里面的树就会慢慢地死去,取而代之的就是大叶榕了。今天唯一遗憾的是由于阵雨的影响,我们没能看到孔雀放飞的精彩表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