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孝文化教学设计范文

孝文化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孝文化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孝文化教学设计

第1篇:孝文化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新课程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把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为更好地渗透新课程理解,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和领悟,通过优化教学设计营造情趣充盈、活泼生动、风采依依的课堂教学氛围,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一、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要深刻理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2修订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所阐述的课程目标,准确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并根据任教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结合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经验,制定出与新课程相对应且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实际的教学目标,见下表。

例如对于《卧薪尝胆》一课我就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明确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实现了对教材的“再加工”、“再创造”,为课堂教学双边活动预设了方向,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示范性和针对性,更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有力地推动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灵活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求知的内在力量,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要素。我们必须在教学设计中适时创设与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课时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新颖而生动的教学情境,让情境带来的新、奇、趣触动学生的兴奋点,促使学生对语文的认知逐步由好奇变为兴趣,引导学生轻松、和谐、愉悦地掌握语文知识,进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时,针对学生对课文的描述缺乏感性认识,理解困难,导致学习状态被动的客观现实,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直观教学情境的创设,从网上搜集了与课文对应的视频资料,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播放。水天相连、碧波浩渺的壮观景色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给学生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心灵的琴弦被拨动。在此情景渲染的浓烈氛围中,学生以主动的心理情绪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对情境的再加工,深刻领会南沙群岛的迷人景色和富饶物产。

三、精彩演绎课文内容,活化师生双边交流

认知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知识对流和情感对流两条并行的主线,情感对流是知识对流的前提和催化剂。现代小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广泛,内心充满求新、求异、求变的意识和欲望。鉴于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必须以学生的心理需求、感性取向和接受能力为出发点,遵循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原则,变讲读课文为学生自己演绎课文,努力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新颖多样,以课堂教学充盈的情致和韵味,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强化师生双边交流,促进师生情感共鸣。

对于《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我组织学生在初读课文后,以小组为单位,以合作改编课文为小剧目,让学生分角色尽情发挥,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等方式展示课文内容,表达内心情感。对课文的演绎不仅平添了语文学习的新意和趣味,给学生一种轻松、畅快的心理感受,而且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领和指导,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有利于学生领会课文的内涵,感受课文的意境美、语言美和立意美。

四、引导问题合作探究,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切入点,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问题的发现和驱动,引导学生开展教学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一系列合作探究活动,在热烈而有序的合作探究中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比如教学《三袋麦子》时,我就在引导学生自读后,设置了如下探究问题:①课文中有几个你不认识的字,能否借助字典读准字音?②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③三个小动物对一袋小麦各自作了怎样的处理?④土地爷爷向三个小动物询问各自处理小麦的情况后的不同表情说明了什么?⑤你对哪个小动物的做法最赞成?为什么?并组织学生对这些教学问题展开合作探究。有问题做导向,学生学有目标,议有方向,自然地由被动转为主动,高效课堂的构建因而水到渠成。

五、实施激励教学评价,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第2篇:孝文化教学设计范文

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融,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快乐的教学才能持久,有效的教学才能达到目标。

她给人最直接的印象是平和、谦虚、乐于助人。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夺人的气势,平静、大气的她,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她那甜甜的微笑和永不知疲倦的拼搏求索精神。

对教学的思考、对业务的钻研、对学生的爱,使她在十几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刻苦钻研。为了能有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她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实验之中,将课堂教学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以来自一线教学实践中的“课堂提问”为切入点,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围绕着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开放性、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有效问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过程中,关注基础、启发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她对待学生总是拥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再累再忙,只要是学生的问题,她总是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地进行解答;对待课堂教学,她总是精心设计、勇于创新,不断追求实效、有效、高效;对待教育科研,她更是积极投入、刻苦钻研、持之以恒。于是,她才有了突出的教育教学成绩,才有了全国化学实验大赛中一等奖的佳绩,才有了学生、学校、家长的高度认可!

平静但不失激情,平凡但不失坚毅,静静地守望着教育的沃土,扎实地践行着育人的天职,这就是她——滨海教坛名师、塘沽一中深受师生爱戴的高艳玲老师!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十三中学校长 段 红)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提问不失为一种普通而又有效的方法,课堂上恰如其分的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若想实现有效提问,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最为关键。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问题设计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我们熟悉的教学理念,有时为了体现“学生主体”,希望课堂的气氛更热烈一些,在教学设计时就会降低问题的难度,如在学习人教版《化学》必修二“乙醇”时提问“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乙醇有味道吗?”,甚至问学生“是不是呀?”“对不对呀?”等,从表面看,学生都参与了教学,课堂气氛比较热烈,课堂结构比较紧凑,但学生根本没动脑筋,课堂提问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对教学毫无作用。在教师故意营造的“热闹”气氛中,学生只是虚假的主体。

教师通过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究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去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才能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例如,在进行“苯酚”的教学时,对苯酚的性质可以进行如下的教学问题设计。

根据“苯酚加少量水变浊(加热)清(冷却)浊(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清(吹入二氧化碳)浊”,提出如下问题:

①为什么苯酚加入少量水得到浊液,加热后转澄清,冷却后又变浑浊呢?

②继续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为什么又转澄清?

③吹入二氧化碳后,溶液为什么又变浑浊?

提出问题后引导:①苯酚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②苯酚的酸性与羟基和苯环的关系;③苯酚的酸性与碳酸的酸性强弱的比较。让学生在层层设疑、层层逼近、不断探究的情况下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可以根据所创设的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通过主动探究设计出完整科学的实验方案,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问题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对于新的理论知识点的学习,可以通过设计开放式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探究。例如人教版《化学》必修二“乙烯”的学习中,加成反应是重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①乙烯加成反应中键的断裂和形成情况如何?②有机物饱和程度前后有何变化?③反应前后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④加成反应有什么特征?⑤反应的本质是什么?⑥如何判断加成反应?⑦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有何应用(分离鉴别CH4与C2H4)?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问题、想法或预习时收集的信息,围绕教学内容共同讨论、相互评价,及时修正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这样的问题设计得自然流畅,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着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对问题的逐步讨论分析,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就会由肤浅到深刻、由模糊到清晰。

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教师设计问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让学生产生尽可能多的、新的甚至前所未有的独创想法。如学习“二氧化硫化学性质”时,基于学生已有的无机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可设计如下问题。1.从物质类别的角度推测SO2可能是一种什么化合物,提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证明你的推测。2.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推测SO2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提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证明你的推测。

学生在开放性问题的指引下,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化学思想和采用的多种思维方式,这种体验和实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是一种资源和财富。

三、问题的设计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赞可夫认为,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应具有区分度。提问过于简单,达不到启发的目的;提问内容太难,使学生无从下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打击。课堂提问最好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提高学生的信心,因为,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才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在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两组实验。

A.在相同质量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固体中,同时倒入相同体积的0.1mol/L的盐酸。比较两者的共性和差异性。

B.在2mL0.2mol/L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盐酸。

A组实验结果没有疑义,但B组实验结果完全出乎学生们意料,没有看到气泡,滴加到一定量盐酸后有大量气泡产生,有的学生认为可能碳酸钠一开始没有与盐酸反应,也有的学生认为碳酸钠一开始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某种非气态中间产物,因此没有气泡产生。教师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探究,统一认识,再反观A组的问题,现象体现不出来的差异性就可以“够到了”。

四、问题的设计可取自生活

第3篇:孝文化教学设计范文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目标之一,学习兴趣是带有感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愉快主动学习的实际动力。而新奇的特别是引起学生注意和好奇心的适合学生水平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这类化学问题可以形成并维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类问题包括源自生活的化学问题,例如燃烧和灭火的问题,生活中酸碱盐的应用问题,易燃易爆物知识等,学生往往因为解决这一类化学问题而发现化学学习内容能够提高自己生活质量、能服务于自己未来发展,从而形成稳定的化学兴趣;涉及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的问题,例如牛奶中的三聚氰胺问题,新能源氢气的开发和使用问题等等,使学生参与社会问题解决的体验,让学生通过问题和科学发展前沿接触,使学生产生科学研究的冲动和献身科学的欲望,产生强烈学习动机;跨学科的问题,例如用化学知识解释于谦的《石灰吟》,用物理知识解释溶液的导电性,用生物知识解决营养素问题,学生在触类旁通的心境下克服学习困难,有效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解决问题能加强学生的自信,形成学习的兴趣。

二、巩固和应用化学知识、技能

学生具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是他们未来发展的基础。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构成,使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的必需,也是培养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初中化学课程十分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化学问题在巩固和应用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解决化学问题过程,学生不但应用已有的知识,而且要学习新知识,新知识的学习能通过问题解决过程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例如,在解决物质用途的问题,学生必然要由物质的性质作为解决突破口,加强了对已有知识的强化。其次,解决化学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学生初步学习的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零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解决综合性化学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在知识间建立一定的逻辑关系,使学生已有零乱的知识条理化结构化。

在解决化学问题过程中,学生要将已有知识和问题情境建立有效联系,寻找所获信息与自己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针对问题,选择重组已有信息,将知识进行迁移,充分提高知识获取效率。

三、体验和学习科学探究

学习科学的重要目的就是理解科学的本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了解并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从日常现象和化学学习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自主设计方案进行有关实验活动,在探究中学会交流和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养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化学课程实施要求学生在做科学中学科学,化学问题的解决,特别是探究性问题的解决,让他们体验到的就是真实的科学探究过程。首先,化学问题创设的情境,可以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化学问题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缩短与化学问题的心理距离,并伴随一种积极地情感体验。例如解决霍夫曼教授在屠狗洞遇到二氧化碳相关性质问题,使学生充满了对二氧化碳探究的欲望和激情,迫切的想用科学探究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其次,活动型化学问题为学生提供了科学探究的机会。活动型化学问题的解决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过程展开,充分体验探究过程,并在活动中学会与别人分享科学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当前,化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化学问题可以通过直接的内容呈现,或者信息的提供和问题的背景创设,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如利用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钢铁工业的发展史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能源知识和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利用物质的构成和微粒的运动知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利用防火和自救、易燃易爆物知识进行安全教育等。

五、评价与促进学生的学习

化学问题不仅具有甄别和选拔功能,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价,能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能力。

化学问题由于是学生主动解决的,它促进学生发现化学学习存在的不足,从而进行调整,得以进一步发展。问题的解决也可以让学生因为达到老师、家长的帮助而得到发展。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等真面评价,会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信心,弥补不足,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查和反思习惯,进而克服化学学习中的障碍,促进学习的进步。

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高度审视有效化学问题的设置,要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内容特征、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综合考虑。要充分体现以下原则:1.基础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情境性原则,4.活动性原则,5.开放性原则

第4篇:孝文化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游记散文 优化方法 教学设计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游记散文所占的篇幅不在少数。游记散文不仅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致,而且寄托了作者积极、健康的乐观情怀。小学语文老师教学游记散文,既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景物描写的方法,又可以引领感受作者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正确态度。正因为游记散文有着这样强大的教学功能,小学语文老师都能够认真对待游记散文的教学。

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蓝本,教学设计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效果。若是单从游记散文的文体特点来说,游记散文的语言是生动、优美的,所描绘的内容也是新鲜、好奇的,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游记散文的教学素材(文字、图片、视频等)是很容易找到的。按理而言,要设计好一堂游记散文的教学设计并且把课上好应该不难。

游记散文的重要性及出于文体特点的可操性是明显的。可是从具体实操的角度而言,结果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因为种种原因,小学阶段的游记散文课堂教学要么陷入热闹却低效,要么陷入沉闷又低效的尴尬境地。这是为什么呢?结合几年来实施游记散文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要使游记散文课堂教学出彩又高效,要先把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础打牢。

一、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

游记散文是以写景为主的文章,所以在教学游记散文的时候一定要先抓住游览的顺序,弄清楚作者的游踪。弄清楚作者的游踪,有助于学生搞清楚文章的脉络。在搞清楚文章脉络的基础上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对景物的特点进行深入研读,让学生能够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叶圣陶先生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双龙洞沿途的风光,再写双龙洞洞口和外洞;再接下来写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在行文过程中,双龙洞路上的“明艳美”、溪流“变化美”、孔隙“险峻美”和内洞“奇妙美”得到了显现。此外,叶圣陶先生还始终抓住双龙洞水的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比如途中是“一路迎着溪流”,洞口是“那溪流就是从洞里流出来的”、“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而内洞是“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研读并组织学生就游踪和景物特点进行分析,这样,同学们能够对作者的游踪和双龙洞的景物特点有清晰的了解。

二、研读表现景物的手法

优秀的游记散文在选用表现景物手法上都是很恰当而且灵活多样的。只有作者运用恰当而且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所要表现的景物才能栩栩如生,具体形象。通过研读并分析文本中的表现景物的手法,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优秀的景物描写的写作范例,提高景物描写的水平。所以说,在引导学生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之后,紧接着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景物描写的手法。

还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在文章中,叶圣陶先生运用了列数字、巧设问、写感觉、做假设等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双龙洞既有宽敞又有窄小,感觉上很险峻,但总体上很耐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景物表现的手法进行探究,要求他们在研读文章的同时做好批画圈点,再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归纳出景物描写的手法。结果我发现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探究竟然能够把景物表现手法归纳个八九不离十。后来的作文练习环节更是让我倍感惊喜:正是因为他们对景物描写的手法有了进一步理解,学生运用景物描法竟异常得心应手。

三、做好文本的延伸比较

相比于写人叙事类的记叙文,写景抒情类的记叙文要难教得多。有经验的老师在教学写景抒情类游记散文的时候常常会使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把两三篇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关联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对照鉴别,这样往往很容易就会找出两文的共同点,加深对写作技法和思想情感等的理解和掌握。在选择课外比较阅读文本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选用同一题材甚至同一题目的文章,再研究比较文本在选材、立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之处。

比如说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选用季羡林先生的《石林颂(节选)》或是《黄果树瀑布》等文章与本比较阅读,也可以选用描写双龙洞的其他游记散文作为比较的文本。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就可以对比较文章的相同点进行归纳、评价,也可以对比较文章的不同点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加深对本文的理解,使思维得到发展,提高鉴赏能力。

不管是从内容、形式还是从意趣上来看,游记散文对少年儿童都有着极强的教育意义。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务必提高对游记散文教学功能的认识,认真钻研提高游记散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要提高游记散文教学有效性,就要先从优化教学设计入手,综合考虑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研读表现景物的手法和做好文本的延伸比较等做法,再做具体的教学实施。只有这样,教材例子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才能在学习中获得景美、情真、理趣的真实体验。

参考文献:

[1]张玉洁.浅谈游记教学中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第5篇:孝文化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设计;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171-02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新课程理念的贯彻执行离不开课堂教学。要体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首先要积极构建高效课堂。由于现行高考模式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思维的弊端,导致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与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认识和习惯,课堂教学显得相对沉闷和单调。鉴于此,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和领悟,通过优化教学设计营造一个情趣充盈、活泼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以由此构建的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共鸣,推动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提高。

一、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深刻理解课程目标内涵的基础上,反复研读、感悟、领会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并根据任教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结合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经验,制定出与新课程对应且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实际的教学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对《小狗包弟》我们就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明确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实现了对教材的“再加工”、“再创造”,为课堂教学双边活动预设了方向,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示范性和针对性,有力地推动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关注课堂情感因素,活化师生双边交流

认知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知识对流和情感对流两条并行的主线,情感对流是知识对流的前提和催化剂。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情感因素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构成要素,是活化师生之间双边互动、交流、合作的重要保障。要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出发,关注课堂情感因素,在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原则基础上,将枯燥的语文知识动感而灵性地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一种轻松、畅快的心理感受,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下的情感因素调动策略值得尝试:①认真分析学情,全面细致地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做到教学预设由学情开始,教学过程依据学情展开,教学反思从学情切入,使我们的教学设计富有针对性,真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②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人格地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参与探讨制订教学设计方案,让学生对语文教学有建议、监督和评价的权利,进而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③创设新颖、生动的教学情境,呈现语文知识的灵性和美感,触动学生的兴奋点。④选择有生动故事情节的课文,组织学生以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等方式对课文内容实施精彩演绎。这种演绎过程不仅给语文学习凭添了新意和趣味,而且让学生通过“角色”领会作品内涵,更深刻地体会课文的语言魅力和思想情感。

三、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弘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的重要表现。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切入点,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问题的发现和驱动,潜心引导学生开展教学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不同观点的交锋,在热烈而有序的合作探究中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使学生学会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习语文,以快乐的学习心态,在主动的参与和探究中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比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我们就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设置了如下的探究问题:①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②试画林黛玉进贾府路线图。③这篇文章有哪几个场面描写?(找出相应的段落加以标注)④按情节发展,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内容?⑤你对其中的哪个场面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并组织学生对这些教学问题展开合作探究。有问题作导向,学生学有目标,议有方向,学习自然地由被动转为主动,高效课堂的构建因而水到渠成。

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必须深谙新课程理念,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学习需要以及不同课型的性质和任务,从整体上谋划教学思路,实现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化。以由此所构建的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主动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桂梅.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学知报·教师版,2012,(13).

第6篇:孝文化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提高效率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满堂问”的现象很普遍,教师总是借“问答法”来设计教学,这不仅使课堂教学呆板单一,缺少生机和活力,也会使学生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学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所以,语文课堂教学要走出“满堂问”的误区,以使学生能力得到综合培养,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一、以读代讲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小学生在入学前已基本掌握了口头语言,而教材又是和口语基本一致的现代汉语。大部分“讲”“问”是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的,应该让位给学生读。“以读代讲”应是阅读教学之本。一般来说,“以读代讲”的课堂教学结构形成了“三读”的模式:一读感知内容,二读品词赏句,三读积累语言。特级教师于永正教《惊弓之鸟》就是以“三步读”的方式完成的:初读,读正确、流利,并感知课文大致写了什么样的一件事;精读,边读边想象人物神情及语气,并辅以必要的提问与讲解,以便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进入课文境界;赏读,在分角色读的基础上,加上动作及表情,以演助读,要求学生把理解了的内容和想象到的情景表现出来。

二、以述促读

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本上学过的主要语句,把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复述,既是读、说的训练,也是理解的训练。它是以记忆和理解为基础的,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把所读课文的内容有中心、有条理、有感情地叙述出来。长期进行复述训练,将有助于学生积累词句,促进对课文的理解,锻炼语言的准确性、连贯性,同时训练记忆能力,发展思维的想象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复述的方式有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等。不管其形式怎样,用复述法促进阅读一般按照初读――复述――评述的步骤进行。如一位教师执教《新型玻璃》时,先要求学生从“名称”“特点”“用途”三方面填表。接着要求学生或以第一人称复述,或用对话方式复述,或把两种新型玻璃放在一起复述。然后师生以正确、全面、新颖为标准加以评点。如此由理解而复述,再由复述而加深理解,既避免了许多繁琐的问题,也训练了学生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以听促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者把“听”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听话辨别力、听话辨断力、听话概括力、听话组合力等。

笔者在小学执教《赵州桥》一文时,让学生听读第二节,读时故意省去“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和“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中的词语,省去“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句话中的“还”字。然后设问:“老师读的与书上写的有几处不同?改动了行不行?”听辨之后,学生分析出:两个“拱形”的关键词,作为“大桥洞”“小桥洞”的修饰语不能少,它阐明了赵州桥精妙的设计和独特的结构;省去了“顶上的”一词就不能说清楚四个小桥洞的方位;“还”字省去了就不能反映河水在平时和发大水时流过桥洞的实际情形了。从以上教学过程看,这种听辨训练能突出讲读的重点,具有思维的导向作用,也免去了许多设问,而且在听辨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并迅速作出判断、评价和表达,能力得到了综合的培养。

四、以写促读

第7篇:孝文化教学设计范文

一、 有效问题的提出应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知识“活起来”,就必须使教师的教学成为复杂的思考工作,成为获取知识的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出科学有效的问题,这些有效问题的提出要集中在那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题的难易应适度,既不能过于浅白,让人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令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

设计课堂教学有效问题,教师必须要用心解读文本,深入钻研教材,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在总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要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使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既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

有效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有效问题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让学生的思维“跳一跳”后能摘到桃子,让学生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其次,有效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趣味性。对学生而言,教材文本对他们的吸引力往往不够,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非常关键。这就要求教师从教材中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热点建构问题,力求提问新颖,问题形象生动。再次,有效问题的设置还要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最好与他们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不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问题的设置最好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就不能让学生产生挑战的欲望;当然也绝不可能让每个问题都是创造性的问题,那样会让学生“望而生畏”,反而背离了提问的意义。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有效问题的设置要留有余地。“留有余地”,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才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达到“有效”。

二、 有效问题的提出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认知水平”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完成的,有效问题的提出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学情,或不能觉察到学生的思维困难之处,而是按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则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教师也无法真正实现有效的课堂提问。所以,课前教师要对学生原有实际水平有充分了解,要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其中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教师对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要考虑全面,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做好充分的预设。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灵活地设计问题,以不变应万变提出一些疏导性的问题、铺垫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走出思维的困境,真正实现提问的有效性。

三、 有效问题的提出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

人的智力发展是不平衡的,是存在差异的,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建构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基于他们独特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不同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社会处境、生活观点,不同个体对于同一内容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就同一个体而言,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同一个体对同一内容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首先要因人而异,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相关学生。要做好这一点,教师就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要求,客观地显示优、中、差的层次梯度,特别要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考虑。此外,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到优秀学生,问题要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激发优秀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优秀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问题的设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各自的特长和个性能得到健康、充分地发展。

第8篇:孝文化教学设计范文

第三节盐类水解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纯水的PH值是中性的,那么NaCl溶液、Al2(sO4)3溶液、KNO3溶液、cH3COONa溶液、NH4cl溶液、Na2CO3溶液的PH值也是中性的吗?

[实验]用实验台上的实验用品检验吧!(我准备了以上药品及PH值试纸进行学生分组实验)

[讨论]为什么盐溶液会呈现不同的酸碱性呢?

[回答]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度不相等

[问]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从何而来?

[回答1水中

[问]水是中性的,为什么加入某些盐后就改变酸碱性了呢?它使水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回答]盐中的某些离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

[问]很好,那么盐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哪些离子间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讨论、回答]有的与氢离子结合,生成弱酸,剩余氢氧根,显碱性;有的与氢氧根结合,生成弱碱,剩余氢离子,显酸性。

[师生讨论分析]以醋酸钠为例共同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出它显碱性的原因

[练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出氯化铵显酸性的原因

[追问]那么氯化钠溶液呢?

[答]中性,没有与氢离子或与氢氧根结合的离子。

[板书]在盐溶液中,盐电离出的离子(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跟水所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分子的反应就叫做盐类的水解。

[问]1、结合盐类水解的定义分析盐类水解的条件、实质是什么?有什么规律?

2、盐类水解反应与中和反应的关系如何?

第9篇:孝文化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问题优化 语文阅读 激发兴趣 手段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就显得特别重要。“问题”的提出和处理要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问题的提出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提问题要抓住文章的关键点。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交流的过程,阅读教学只有围绕一些能形成问题情境的“问题”展开沟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才能让学生收集并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感受。因此,从急功近利的角度来看,我们对阅读教学的检测也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

但实际的教学情况是,阅读教学从“一言堂”变成了“一堂问”,许多老师所提的“问题”就不恰当。例如课堂提问太随意;课堂上充满了不必回答的假问题;有的教师为了教学过程的顺畅,喜欢将需要交流研究的“问题”分解成支离破碎的是非问、选择问;课堂上,学生的质疑提问没有实效;许多问题离开了课文研读的具体语境,学生的回答不着边际……

如何使问题有价值,下面是笔者的简单几点看法。

1“问题”的提出和处理要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1.1所提“问题”的难易深浅度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说,学习目标的实现绝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行为,还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师生只有默契配合,和谐,共鸣,才能最后实现目标――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因过易造成思维假象,不利于思维发展;太容易了,学生又会丧失学习兴趣,更不利于激发学生进入思维情境。问题应有坡度,要紧扣了文章难点。

1.2“问题”的解决要紧扣文本

所有文章的精妙之处,形式的完美之处都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对话交流如果总是在课文外进行,那就违背了语文课的特点,不可能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这方面能力。因此,“问题”的完成要紧扣住课文,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品味去解读,这样,解决问题的过程就要成了一个具有丰富底蕴的动态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拥有充分的质疑探究和互动的时空,教师也会及时点拨,启发其有所作为。这一过程中,问题的完成不再是唯一的目的,学生严密、全面、深刻的思维能力能得到培养和发展,例如教学《芦花荡》,在回答“老头子性格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应指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找出老头子的性格,用对话来品味,如“你什么都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没问题”、“我很羞没脸见人了”、“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领。愿意看,明天来来瞧瞧吧!”,这些话语充分表现了老头子自信和自强的性格。通过对这些语言的品味,学生能够分析到老头子复杂的心灵世界,老头子的完美英雄气质就丰满地再现出来,学生也就能从人性美的深度去鉴赏老头子的形象。

2问题的提出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语文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生们探究及分析能力的培养。如何才能让学生们主动地朗读课文,有独到的见解?笔者认为,巧妙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章,在“读”的过程中,去思考,在“读”后。进行分析综合和归纳,能够激发学生们阅读的乐趣,通过“读”来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比如:课文《陌上桑》同学们经过认真仔细地“读”后,讨论以及争辩的场面非常激烈,最后统一了想法:《陌上桑》全文都在表现罗敷人美。充分验证了,“设疑引读”的良好效果,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就说明所提的问题要有价值。

3所提问题要抓住文章的关键点

因为课文各有自己的特点,各班学生的情况又不会一样,所以选取的关键点自然迥然不同,各有其优势和特点,这种灵活多样的关键点,组织合理的教学形式,丰富了课堂教学,使之异彩纷呈,乐趣横生,下面结合案例来谈谈如何围绕关键点来设计问题。

(1)从课文中心主旨为突破口切入,是一种违背常理的做法。从中心主旨入手,进而分析材料,疏理结构,品味语言的提炼,较为迅速而深刻。如《我的叔叔于勒》,可以这样引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有哪些变化呢?引导学生分析主题,继而引导学品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性格及其塑造方法。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