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孝文化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新课程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把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为更好地渗透新课程理解,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和领悟,通过优化教学设计营造情趣充盈、活泼生动、风采依依的课堂教学氛围,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一、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要深刻理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2修订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所阐述的课程目标,准确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并根据任教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结合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经验,制定出与新课程相对应且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实际的教学目标,见下表。
例如对于《卧薪尝胆》一课我就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明确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实现了对教材的“再加工”、“再创造”,为课堂教学双边活动预设了方向,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示范性和针对性,更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有力地推动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灵活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求知的内在力量,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要素。我们必须在教学设计中适时创设与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课时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新颖而生动的教学情境,让情境带来的新、奇、趣触动学生的兴奋点,促使学生对语文的认知逐步由好奇变为兴趣,引导学生轻松、和谐、愉悦地掌握语文知识,进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时,针对学生对课文的描述缺乏感性认识,理解困难,导致学习状态被动的客观现实,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直观教学情境的创设,从网上搜集了与课文对应的视频资料,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播放。水天相连、碧波浩渺的壮观景色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给学生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心灵的琴弦被拨动。在此情景渲染的浓烈氛围中,学生以主动的心理情绪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对情境的再加工,深刻领会南沙群岛的迷人景色和富饶物产。
三、精彩演绎课文内容,活化师生双边交流
认知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知识对流和情感对流两条并行的主线,情感对流是知识对流的前提和催化剂。现代小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广泛,内心充满求新、求异、求变的意识和欲望。鉴于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必须以学生的心理需求、感性取向和接受能力为出发点,遵循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原则,变讲读课文为学生自己演绎课文,努力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新颖多样,以课堂教学充盈的情致和韵味,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强化师生双边交流,促进师生情感共鸣。
对于《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我组织学生在初读课文后,以小组为单位,以合作改编课文为小剧目,让学生分角色尽情发挥,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等方式展示课文内容,表达内心情感。对课文的演绎不仅平添了语文学习的新意和趣味,给学生一种轻松、畅快的心理感受,而且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领和指导,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有利于学生领会课文的内涵,感受课文的意境美、语言美和立意美。
四、引导问题合作探究,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切入点,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问题的发现和驱动,引导学生开展教学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一系列合作探究活动,在热烈而有序的合作探究中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比如教学《三袋麦子》时,我就在引导学生自读后,设置了如下探究问题:①课文中有几个你不认识的字,能否借助字典读准字音?②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③三个小动物对一袋小麦各自作了怎样的处理?④土地爷爷向三个小动物询问各自处理小麦的情况后的不同表情说明了什么?⑤你对哪个小动物的做法最赞成?为什么?并组织学生对这些教学问题展开合作探究。有问题做导向,学生学有目标,议有方向,自然地由被动转为主动,高效课堂的构建因而水到渠成。
五、实施激励教学评价,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融,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快乐的教学才能持久,有效的教学才能达到目标。
她给人最直接的印象是平和、谦虚、乐于助人。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夺人的气势,平静、大气的她,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她那甜甜的微笑和永不知疲倦的拼搏求索精神。
对教学的思考、对业务的钻研、对学生的爱,使她在十几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刻苦钻研。为了能有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她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实验之中,将课堂教学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以来自一线教学实践中的“课堂提问”为切入点,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围绕着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开放性、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有效问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过程中,关注基础、启发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她对待学生总是拥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再累再忙,只要是学生的问题,她总是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地进行解答;对待课堂教学,她总是精心设计、勇于创新,不断追求实效、有效、高效;对待教育科研,她更是积极投入、刻苦钻研、持之以恒。于是,她才有了突出的教育教学成绩,才有了全国化学实验大赛中一等奖的佳绩,才有了学生、学校、家长的高度认可!
平静但不失激情,平凡但不失坚毅,静静地守望着教育的沃土,扎实地践行着育人的天职,这就是她——滨海教坛名师、塘沽一中深受师生爱戴的高艳玲老师!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十三中学校长 段 红)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提问不失为一种普通而又有效的方法,课堂上恰如其分的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若想实现有效提问,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最为关键。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问题设计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我们熟悉的教学理念,有时为了体现“学生主体”,希望课堂的气氛更热烈一些,在教学设计时就会降低问题的难度,如在学习人教版《化学》必修二“乙醇”时提问“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乙醇有味道吗?”,甚至问学生“是不是呀?”“对不对呀?”等,从表面看,学生都参与了教学,课堂气氛比较热烈,课堂结构比较紧凑,但学生根本没动脑筋,课堂提问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对教学毫无作用。在教师故意营造的“热闹”气氛中,学生只是虚假的主体。
教师通过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究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去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才能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例如,在进行“苯酚”的教学时,对苯酚的性质可以进行如下的教学问题设计。
根据“苯酚加少量水变浊(加热)清(冷却)浊(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清(吹入二氧化碳)浊”,提出如下问题:
①为什么苯酚加入少量水得到浊液,加热后转澄清,冷却后又变浑浊呢?
②继续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为什么又转澄清?
③吹入二氧化碳后,溶液为什么又变浑浊?
提出问题后引导:①苯酚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②苯酚的酸性与羟基和苯环的关系;③苯酚的酸性与碳酸的酸性强弱的比较。让学生在层层设疑、层层逼近、不断探究的情况下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可以根据所创设的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通过主动探究设计出完整科学的实验方案,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问题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对于新的理论知识点的学习,可以通过设计开放式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探究。例如人教版《化学》必修二“乙烯”的学习中,加成反应是重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①乙烯加成反应中键的断裂和形成情况如何?②有机物饱和程度前后有何变化?③反应前后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④加成反应有什么特征?⑤反应的本质是什么?⑥如何判断加成反应?⑦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有何应用(分离鉴别CH4与C2H4)?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问题、想法或预习时收集的信息,围绕教学内容共同讨论、相互评价,及时修正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这样的问题设计得自然流畅,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着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对问题的逐步讨论分析,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就会由肤浅到深刻、由模糊到清晰。
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教师设计问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让学生产生尽可能多的、新的甚至前所未有的独创想法。如学习“二氧化硫化学性质”时,基于学生已有的无机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可设计如下问题。1.从物质类别的角度推测SO2可能是一种什么化合物,提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证明你的推测。2.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推测SO2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提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证明你的推测。
学生在开放性问题的指引下,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化学思想和采用的多种思维方式,这种体验和实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是一种资源和财富。
三、问题的设计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赞可夫认为,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应具有区分度。提问过于简单,达不到启发的目的;提问内容太难,使学生无从下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打击。课堂提问最好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提高学生的信心,因为,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才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在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两组实验。
A.在相同质量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固体中,同时倒入相同体积的0.1mol/L的盐酸。比较两者的共性和差异性。
B.在2mL0.2mol/L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盐酸。
A组实验结果没有疑义,但B组实验结果完全出乎学生们意料,没有看到气泡,滴加到一定量盐酸后有大量气泡产生,有的学生认为可能碳酸钠一开始没有与盐酸反应,也有的学生认为碳酸钠一开始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某种非气态中间产物,因此没有气泡产生。教师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探究,统一认识,再反观A组的问题,现象体现不出来的差异性就可以“够到了”。
四、问题的设计可取自生活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目标之一,学习兴趣是带有感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愉快主动学习的实际动力。而新奇的特别是引起学生注意和好奇心的适合学生水平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这类化学问题可以形成并维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类问题包括源自生活的化学问题,例如燃烧和灭火的问题,生活中酸碱盐的应用问题,易燃易爆物知识等,学生往往因为解决这一类化学问题而发现化学学习内容能够提高自己生活质量、能服务于自己未来发展,从而形成稳定的化学兴趣;涉及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的问题,例如牛奶中的三聚氰胺问题,新能源氢气的开发和使用问题等等,使学生参与社会问题解决的体验,让学生通过问题和科学发展前沿接触,使学生产生科学研究的冲动和献身科学的欲望,产生强烈学习动机;跨学科的问题,例如用化学知识解释于谦的《石灰吟》,用物理知识解释溶液的导电性,用生物知识解决营养素问题,学生在触类旁通的心境下克服学习困难,有效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解决问题能加强学生的自信,形成学习的兴趣。
二、巩固和应用化学知识、技能
学生具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是他们未来发展的基础。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构成,使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的必需,也是培养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初中化学课程十分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化学问题在巩固和应用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解决化学问题过程,学生不但应用已有的知识,而且要学习新知识,新知识的学习能通过问题解决过程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例如,在解决物质用途的问题,学生必然要由物质的性质作为解决突破口,加强了对已有知识的强化。其次,解决化学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学生初步学习的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零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解决综合性化学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在知识间建立一定的逻辑关系,使学生已有零乱的知识条理化结构化。
在解决化学问题过程中,学生要将已有知识和问题情境建立有效联系,寻找所获信息与自己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针对问题,选择重组已有信息,将知识进行迁移,充分提高知识获取效率。
三、体验和学习科学探究
学习科学的重要目的就是理解科学的本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了解并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从日常现象和化学学习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自主设计方案进行有关实验活动,在探究中学会交流和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养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化学课程实施要求学生在做科学中学科学,化学问题的解决,特别是探究性问题的解决,让他们体验到的就是真实的科学探究过程。首先,化学问题创设的情境,可以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化学问题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缩短与化学问题的心理距离,并伴随一种积极地情感体验。例如解决霍夫曼教授在屠狗洞遇到二氧化碳相关性质问题,使学生充满了对二氧化碳探究的欲望和激情,迫切的想用科学探究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其次,活动型化学问题为学生提供了科学探究的机会。活动型化学问题的解决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过程展开,充分体验探究过程,并在活动中学会与别人分享科学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当前,化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化学问题可以通过直接的内容呈现,或者信息的提供和问题的背景创设,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如利用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钢铁工业的发展史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能源知识和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利用物质的构成和微粒的运动知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利用防火和自救、易燃易爆物知识进行安全教育等。
五、评价与促进学生的学习
化学问题不仅具有甄别和选拔功能,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价,能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能力。
化学问题由于是学生主动解决的,它促进学生发现化学学习存在的不足,从而进行调整,得以进一步发展。问题的解决也可以让学生因为达到老师、家长的帮助而得到发展。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等真面评价,会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信心,弥补不足,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查和反思习惯,进而克服化学学习中的障碍,促进学习的进步。
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高度审视有效化学问题的设置,要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内容特征、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综合考虑。要充分体现以下原则:1.基础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情境性原则,4.活动性原则,5.开放性原则
关键词: 游记散文 优化方法 教学设计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游记散文所占的篇幅不在少数。游记散文不仅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致,而且寄托了作者积极、健康的乐观情怀。小学语文老师教学游记散文,既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景物描写的方法,又可以引领感受作者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正确态度。正因为游记散文有着这样强大的教学功能,小学语文老师都能够认真对待游记散文的教学。
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蓝本,教学设计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效果。若是单从游记散文的文体特点来说,游记散文的语言是生动、优美的,所描绘的内容也是新鲜、好奇的,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游记散文的教学素材(文字、图片、视频等)是很容易找到的。按理而言,要设计好一堂游记散文的教学设计并且把课上好应该不难。
游记散文的重要性及出于文体特点的可操性是明显的。可是从具体实操的角度而言,结果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因为种种原因,小学阶段的游记散文课堂教学要么陷入热闹却低效,要么陷入沉闷又低效的尴尬境地。这是为什么呢?结合几年来实施游记散文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要使游记散文课堂教学出彩又高效,要先把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础打牢。
一、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
游记散文是以写景为主的文章,所以在教学游记散文的时候一定要先抓住游览的顺序,弄清楚作者的游踪。弄清楚作者的游踪,有助于学生搞清楚文章的脉络。在搞清楚文章脉络的基础上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对景物的特点进行深入研读,让学生能够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叶圣陶先生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双龙洞沿途的风光,再写双龙洞洞口和外洞;再接下来写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在行文过程中,双龙洞路上的“明艳美”、溪流“变化美”、孔隙“险峻美”和内洞“奇妙美”得到了显现。此外,叶圣陶先生还始终抓住双龙洞水的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比如途中是“一路迎着溪流”,洞口是“那溪流就是从洞里流出来的”、“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而内洞是“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研读并组织学生就游踪和景物特点进行分析,这样,同学们能够对作者的游踪和双龙洞的景物特点有清晰的了解。
二、研读表现景物的手法
优秀的游记散文在选用表现景物手法上都是很恰当而且灵活多样的。只有作者运用恰当而且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所要表现的景物才能栩栩如生,具体形象。通过研读并分析文本中的表现景物的手法,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优秀的景物描写的写作范例,提高景物描写的水平。所以说,在引导学生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之后,紧接着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景物描写的手法。
还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在文章中,叶圣陶先生运用了列数字、巧设问、写感觉、做假设等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双龙洞既有宽敞又有窄小,感觉上很险峻,但总体上很耐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景物表现的手法进行探究,要求他们在研读文章的同时做好批画圈点,再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归纳出景物描写的手法。结果我发现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探究竟然能够把景物表现手法归纳个八九不离十。后来的作文练习环节更是让我倍感惊喜:正是因为他们对景物描写的手法有了进一步理解,学生运用景物描法竟异常得心应手。
三、做好文本的延伸比较
相比于写人叙事类的记叙文,写景抒情类的记叙文要难教得多。有经验的老师在教学写景抒情类游记散文的时候常常会使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把两三篇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关联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对照鉴别,这样往往很容易就会找出两文的共同点,加深对写作技法和思想情感等的理解和掌握。在选择课外比较阅读文本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选用同一题材甚至同一题目的文章,再研究比较文本在选材、立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之处。
比如说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选用季羡林先生的《石林颂(节选)》或是《黄果树瀑布》等文章与本比较阅读,也可以选用描写双龙洞的其他游记散文作为比较的文本。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就可以对比较文章的相同点进行归纳、评价,也可以对比较文章的不同点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加深对本文的理解,使思维得到发展,提高鉴赏能力。
不管是从内容、形式还是从意趣上来看,游记散文对少年儿童都有着极强的教育意义。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务必提高对游记散文教学功能的认识,认真钻研提高游记散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要提高游记散文教学有效性,就要先从优化教学设计入手,综合考虑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研读表现景物的手法和做好文本的延伸比较等做法,再做具体的教学实施。只有这样,教材例子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才能在学习中获得景美、情真、理趣的真实体验。
参考文献:
[1]张玉洁.浅谈游记教学中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关键词 基础教育改革 学校文化
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而学校恰恰又是新课程得以实施的阵地的最前沿,因此,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文化的建设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决定性的重要意义。
课程改革的推进势必拉动学校文化的建设,而学校文化的建设关系到课程改革的发展进程。学校文化是学校主体在学校生活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的综合,它的建设涵盖学校主体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环境文化的建设三个方面。
一、学校主体文化的建设
学校文化的建设首先是学校主体文化的建设,包括教师文化的建设和学生文化的建设。
1、教师文化的建设。教师文化的建设就是把教师文化建设成为一种新型的互相尊重的、平等的、开放式的、合作的、对话式的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从文化的视角来看,这是一场新旧两种学校文化之间的角逐,旧学校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对课程改革形成阻力,课程改革的推行需要并依赖于一种新型的学校文化,而学校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教师文化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与传统教学中教师角色相比教师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教师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其作用并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延续对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讨,探讨那些学生正在体验到的一切。
2、学生文化的建设。学生文化的建设是指把“精英主义”的学生文化重建为“大众主义”的学生文化,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文化的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因为教育是“成人”的事业。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培育了精英主义的学生文化。精英主义的学生文化表现为以分数论英雄,学习成绩排名在前的学生成为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则成为受教师批评的“弱势群体”。这种精英主义的学生文化是应试教育的结果,也是高等教育不发达孕育的怪物。我国的课程改革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要从精英主义的教育转向大众主义的教育。
三、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是在学校组织机构中起规范和保证作用的规章或者条例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而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就是指把学校文化建设成为人性化的能使学生自主管理的制度文化。人们总是在一定的价值观的作用下建立、完善和改革学校制度的。如果学校的组织机构不与课程改革的目标相适应,课程改革的效果就会衰减。我国学校的制度体系,追求效率,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学校过多地关注制度的建立、强制性的实施,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存在和价值,使个体生命的能动性和丰富性受到压抑。课程改革需要建构与之相匹配的学校制度文化,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家”。具体而言,首先。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重视学生的各种需要;其次,以校为本,改变学校原来的外控式管理,提倡学校自主管理;再次,学校的制度建设需以学校的发展规划为中心,通过重组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彰显学校的个性和特色。 转贴于
四、学校环境文化的转型
学校环境文化属于表层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建筑、设施、校内各种标识、校园绿化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过去我们所强调的校园环境,更多的是关注其美学价值,而忽视其暗含的教育理念的建设。尽管不少校园环境的现代化气息很浓,但缺乏人文气息,体现不出育人的价值取向,更体现不出人与人、人与学校环境的对话和交流,其暗含的教育理念比较保守。 譬如,许多学校的建筑风格过于严肃、呆板、平面化,教室的布置划一化,学生坐位的安排多为秧田式的布局,所有这些体现不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而体现的是一种保守的思想。事实上.学校环境是一种潜在的课程,任何环境的设计,均暗含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因此.学校环境的创设,应该上升到教育思想建设的高度,适应基础课程改革具有想象和开放性的的学校环境文化,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应该具有浓重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国霖.论优质学校文化的创建(下)[J].导刊,2005;(2)
3.邓志伟.课程改革与教师文化重建[J].全球教育展望。2005;(5)
4.钟启采.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J].人民教育,2004;(8)
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是无限的,要根本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使学生在思维和探索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学习的起点。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启发思维,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因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点应放在优化课堂提问设计上,下面粗略地谈一些有关课堂提问的方式与技巧。
一、以教材为蓝本,优化提问设计
课堂提问作为教育艺术中的一种手段、技巧,当然也是灵活、复杂而多样的。提问时巧妙利用好教材中的变与不变,设计出更为科学有效的问题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师生共同探讨。而在实际音乐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同一问题,这样问,学生不知所措,那样问,学生就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能“一潭死水”,而那样问,则会“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前音乐课教学中,许多学生既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也不愿意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旺盛的求知欲,缺乏思考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儿童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的一切设想、探索和安排都将成为泡影,变成没有生命的木乃伊。”这说明旺盛的求知欲是学生主动提问的重要心理条件。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引起他们的探究要求,从而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的责任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他在自学中碰到疑难向人请教时,也总是先说:“给我指个方向,不要把结果全部告诉我,留着让我思考。”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巧妙存疑,这样可以使学生经常表现出疑惑、惊奇和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欣赏《 辽阔的草原 》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看一段媒体录像——一望无际的草原风光片,让学生在兴趣中了解这是什么地方?草原上生活的是哪个民族的人民?在引出欣赏曲以后,再让学生在音乐中找找,这首乐曲分为几个部分?并讨论,选择合适的色块(绿、红)、合适的图形(三角、圆)、合适的乐器(三角铁、串铃)、合适的道具(纱巾、梦幻彩球);在听一听动一动的过程中,继续引申出: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描述了什么?造成两段强烈对比的原因主要是什么?这样设计的问题就整体而言要不散不乱;就局部而论,则问问相扣,珠连珠,鱼咬尾,逐层深入形成提问系统。适度的提问,可以不断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可以引导学生从知觉性欣赏、情感性欣赏到进行深层的理智性的思索。
二、以欣赏民族舞曲为蓝本,优化提问设计
以“问题”为课堂教学主线,将问题作为构建学科知识的载体,这样既能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使学生顺利理解概念、原理和掌握规律,又能领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思索与积累,总结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方法。
一、通过知识实际应用设计问题
根据生活和生产实际设计问题,创设实际问题情景,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习的现实意义,认识到物理知识的价值。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
案例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教学中,学生在应用规律过程中往往出现不加分析、简单套用公式的情况。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
汽车原以8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前有路人横穿马路,司机即刻刹车,经2s速度变为4m/s。问:刹车后前进15m所用的时间?
学生错解: 代入数据解得t1=3s、t2=5s
问:怎么会有两个结果,这两个结果是否都正确呢?
此问引发了学生对结果的质疑和思考,此时引导学生将t2=5s代入速度公式得,v=-2 m/s,即汽车刹车后又反向运动。学生感到疑惑不解,促使学生去思考原有解题出现错误的原因,最终使学生认识到求解汽车刹车问题不可以直接套用公式,而应先考虑汽车的实际运动时间,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已知条件以及公式进行计算解决。
二、 通过引发认知冲突设计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螺旋式发展而形成的。根据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当前应达到认知结构的需求,为学生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境,针对有可能对学生形成学习障碍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掌握规律,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新的高度。
案例2: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教学时,可以先在示教板上设计如图1所示电路,在用电压表测出两个不同电源的电动势E1=3 V、E2=9 V后,将开关扳到位置1,小灯炮几乎发白光,接着让学生讨论、猜想:如果把开关扳到位置2,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大多数学生讨论的结果是认为灯泡会烧毁,而实际的结果是灯的亮度还不如接E1时亮。学生百思不得其解,迫切希望老师能解开这个疑团。
为此设计如下问题: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3 V,内阻为1Ω,当外阻为1Ω时,电路中的电流I1是多少?电源的电动势为 9 V,内阻为8Ω,当外阻为1Ω时,电路中的电流I2是多少?通过具体的运算,使学生终于明白通过灯泡的实际电流不仅与电源的电动势有关,还与电路中的总电阻有关。电动势大,实际电流不一定大。
三、通过课堂演示实验设计问题
钟启泉教授指出“实验是在学习者的面前引起日常生活中不可能经历到的现象。违背学习者常识的实验结果,将造成学习者意识中的认知失衡状态,摆脱这种认知矛盾状态求得解放的需求,就成了学习的动机”。由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探究性实验情境,预先让学生尝试作出猜想,然后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日常生活中不可经历到的或意想不到的新现象,促使学生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解释这些新现象,往往感到困惑、迷惘,进而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3:在 “超重和失重”现象教学中,对学生来说,由于缺少感性认识,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为此,笔者采用底部和侧壁开有小孔、装满水的可乐瓶做系列实验的方法,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些直观的感受,引发想像力。教学片段如下:
实验:握住瓶子不动,让学生观察到水从瓶子的小孔中喷出。
思考:将瓶子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加速运动时,情况会怎样?(先猜想后演示)
追问:让瓶子自由下落,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由学生思考回答后,用实验得出结论。
拓展:如果将瓶子竖直上抛呢?多数学生都认为喷得更厉害,但实验结果却大相径庭,滴水不漏,强烈的反差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大家都在紧张地思索着。
互动实验:请两位学生上讲台,对抛瓶子,结果瓶子抛在空中时仍然滴水不漏。引发了学生更紧张的思考和更热烈的讨论。
针对实验设计问题后,教师先不要急于解答,而将问题抛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分析、解决。这样的思维活动,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泛性都是十分有益的,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提高课堂效率。
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设计问题
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学生处在模型和模块的包围中,满脑的小球、轻杆、木块…,却往往不知道它们的生活源头。感受不到物理学习中鲜活的一面,从而失去本应该从物理学习中获得的乐趣。深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一点是切断了培养学生兴趣的源头――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才是物理学之魂,是物理教学的起点和归宿。
例4:在“力的分解”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分解拖拉机对耙的拉力F(图2)。当一个原始物理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时,可通过想象将自己置身于问题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拉行李箱)和所掌握的物理知识,形成对原始物理问题的适应性、启发性的领悟。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拉力F 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拖拉机的拉力F 的效果。
在学生作出猜想后,给学生提供一个系着细绳的木块和一个台秤, 鼓励学生利用所给的材料构建拖拉机拉耙模型,并请一名学生上台进行展示, 如图3 所示。
教师: 为了使拉木块的力和拖拉机拉耙的力效果相同,你应如何拉木块?
学生: 给木块施加一个斜向上的拉力。
教师: 施加拉力后木块与施加拉力前的状态有什么不同?
学生: 施加的拉力达到一定值后,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了。
教师: 在拉木块前后,台秤的示数有何变化?
学生: 台秤的读数变小了。
教师: 那么,拉力F产生了哪些实际的效果?
学生: 一个实际效果是使物体克服阻力前进,另一个效果是将物体向上提。
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获取真实体验,并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积极思考,最终确定了两个分力的方向,使原始物理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五、通过学生认知错误设计问题
学生在学习中有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些错误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错误,还要利用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分析和纠正错误。
例5:如同步卫星距地心的距离为r,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地球半径为R。则以下比值正确的是
(A) (B)
全班近85%的学生选择了(A)。笔者没有直接否定他们的错误想法,而是请学生来阐述他们选择的理由。
学生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写出式子 ,可得, 所以选(A)
学生2:我认为应该选(B),因为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物体具有相同的周期和角速度,根据公式,可以得出选项(B)的结论。
教师:同学们上面两种不同的观点你觉得那种对?为什么?通过激烈的讨论,终于找到错误的根源。
总之,以问题设计为载体的教学,是针对当前教学中“满堂灌”等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改革思路。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的激发,促使学生回顾自己头脑中的相关物理知识,体会自己的“知”与“不知”,“能”与“不能”,通过推理、分析、综合探究,填补自己的漏洞,并进一步把不断涌现的新知识运用到问题的解决之中,不断提高物理思维能力,促进知识的迁移,从而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灵活应用。同时,这种问题教学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为此如何有效地将物理问题设计引入教学,促使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值得一线教师深入思考和探讨。[2]
参考文献:
第三节盐类水解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纯水的PH值是中性的,那么NaCl溶液、Al2(sO4)3溶液、KNO3溶液、cH3COONa溶液、NH4cl溶液、Na2CO3溶液的PH值也是中性的吗?
[实验]用实验台上的实验用品检验吧!(我准备了以上药品及PH值试纸进行学生分组实验)
[讨论]为什么盐溶液会呈现不同的酸碱性呢?
[回答]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度不相等
[问]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从何而来?
[回答1水中
[问]水是中性的,为什么加入某些盐后就改变酸碱性了呢?它使水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回答]盐中的某些离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
[问]很好,那么盐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哪些离子间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讨论、回答]有的与氢离子结合,生成弱酸,剩余氢氧根,显碱性;有的与氢氧根结合,生成弱碱,剩余氢离子,显酸性。
[师生讨论分析]以醋酸钠为例共同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出它显碱性的原因
[练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出氯化铵显酸性的原因
[追问]那么氯化钠溶液呢?
[答]中性,没有与氢离子或与氢氧根结合的离子。
[板书]在盐溶液中,盐电离出的离子(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跟水所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分子的反应就叫做盐类的水解。
[问]1、结合盐类水解的定义分析盐类水解的条件、实质是什么?有什么规律?
2、盐类水解反应与中和反应的关系如何?
关键词 问题优化 语文阅读 激发兴趣 手段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就显得特别重要。“问题”的提出和处理要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问题的提出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提问题要抓住文章的关键点。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交流的过程,阅读教学只有围绕一些能形成问题情境的“问题”展开沟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才能让学生收集并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感受。因此,从急功近利的角度来看,我们对阅读教学的检测也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
但实际的教学情况是,阅读教学从“一言堂”变成了“一堂问”,许多老师所提的“问题”就不恰当。例如课堂提问太随意;课堂上充满了不必回答的假问题;有的教师为了教学过程的顺畅,喜欢将需要交流研究的“问题”分解成支离破碎的是非问、选择问;课堂上,学生的质疑提问没有实效;许多问题离开了课文研读的具体语境,学生的回答不着边际……
如何使问题有价值,下面是笔者的简单几点看法。
1“问题”的提出和处理要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1.1所提“问题”的难易深浅度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说,学习目标的实现绝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行为,还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师生只有默契配合,和谐,共鸣,才能最后实现目标――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因过易造成思维假象,不利于思维发展;太容易了,学生又会丧失学习兴趣,更不利于激发学生进入思维情境。问题应有坡度,要紧扣了文章难点。
1.2“问题”的解决要紧扣文本
所有文章的精妙之处,形式的完美之处都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对话交流如果总是在课文外进行,那就违背了语文课的特点,不可能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这方面能力。因此,“问题”的完成要紧扣住课文,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品味去解读,这样,解决问题的过程就要成了一个具有丰富底蕴的动态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拥有充分的质疑探究和互动的时空,教师也会及时点拨,启发其有所作为。这一过程中,问题的完成不再是唯一的目的,学生严密、全面、深刻的思维能力能得到培养和发展,例如教学《芦花荡》,在回答“老头子性格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应指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找出老头子的性格,用对话来品味,如“你什么都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没问题”、“我很羞没脸见人了”、“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领。愿意看,明天来来瞧瞧吧!”,这些话语充分表现了老头子自信和自强的性格。通过对这些语言的品味,学生能够分析到老头子复杂的心灵世界,老头子的完美英雄气质就丰满地再现出来,学生也就能从人性美的深度去鉴赏老头子的形象。
2问题的提出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语文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生们探究及分析能力的培养。如何才能让学生们主动地朗读课文,有独到的见解?笔者认为,巧妙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章,在“读”的过程中,去思考,在“读”后。进行分析综合和归纳,能够激发学生们阅读的乐趣,通过“读”来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比如:课文《陌上桑》同学们经过认真仔细地“读”后,讨论以及争辩的场面非常激烈,最后统一了想法:《陌上桑》全文都在表现罗敷人美。充分验证了,“设疑引读”的良好效果,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就说明所提的问题要有价值。
3所提问题要抓住文章的关键点
因为课文各有自己的特点,各班学生的情况又不会一样,所以选取的关键点自然迥然不同,各有其优势和特点,这种灵活多样的关键点,组织合理的教学形式,丰富了课堂教学,使之异彩纷呈,乐趣横生,下面结合案例来谈谈如何围绕关键点来设计问题。
(1)从课文中心主旨为突破口切入,是一种违背常理的做法。从中心主旨入手,进而分析材料,疏理结构,品味语言的提炼,较为迅速而深刻。如《我的叔叔于勒》,可以这样引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有哪些变化呢?引导学生分析主题,继而引导学品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性格及其塑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