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建筑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建筑是尽可能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能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也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本文围绕着建筑设计节能的重要性及现状、绿色建筑设计的特征,对建筑节能进行论述,并指出绿色建筑设计中节能的相关措施。
一、建筑中节能必要性及现状
1.节能重要性
建筑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中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其建设需要的能源消耗量也是很大的。建筑耗能包括建造耗能和使用耗能建造耗能的主要内容是材料、施工、运输中所消耗的能量。使用耗能主要内容是供暖耗能、电耗耗能及调节耗能。从实际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使用耗能远高于建筑耗能。目前我国城市水平严重,民用住房的面积在不断的扩大中,新建筑物中能耗高建筑所占的比例也是很大的。按其发展方式来看,我国每一年新增的建筑耗能与发达国家相比,远高于发达国家建筑能源消耗量。这与我国的可再生资源利用率低是分不开的。控制能源的消耗问题,降低能源能源危机,这是当前建筑业值得关注的话题。而降低建筑耗能的最佳方式是节能,在建筑类型中住宅所占用的面积是最大的,由于人口的原因,我国每一年的建筑住宅呈递增趋势,住宅建筑的能源消耗量也是不可忽视的。住宅建筑的能源消耗问题可以得到解决,那么其他建筑的能耗问题也将会有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节能减排在建筑能耗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建筑节能现状
从我国节能减排的现状来看,我国关于绿色建筑节能方面的设计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节能减排工作实施的成效不大,能耗问题较为严重。在我国的建筑中,取暖及外墙的消耗的热量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设计中,如果节能意识淡薄,会使房屋的结构不合理,能耗也将会提高;结构的保温技术应用的还不够广泛,传统的保温材料使建筑设计的保温标准很难实现;出现了为了节能而放弃舒适性现象;未能与高科技真正的融合在一起。住宅本来是为了满足人们舒适性而建筑的,但是这种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二、绿色建筑设计节能的特征
在建筑中,能源的消耗量比较大,节能减排并未得到合理的设置。绿色建筑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中的能源和资源的消耗耗量,是一种较为经济合理的建筑设计,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绿色建筑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立的,体现了绿色平衡的理念,绿色建筑设计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是集绿色配置、自然通风、采光、低耗维护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充分展示的是人文与建筑和谐的理念。在满足人们对物质功能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要。
在绿色建筑中,绿色建筑能够使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的程度,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等天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利用节能技术来防止污染。绿色建筑和原有的建筑相比较能耗能降低至70%左右。绿色建筑在环保上也有重要的特征,能够合理的利用土地,合理的使用没有污染可以拆卸的材料,使其形成良性的循环。绿色建筑在材料的开采、加工及运输使用全程都有专人负责。绿色建筑设计节能规划从建筑的开始就对其进行设计,主要从建筑的结构布置,健康舒适,朝向、间距、形状、气候风向、阳光辐射以及室内的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了气候因素和地理因素对建筑节能的影响,在建筑时要选择有利条件,尽量避免不利条件,要对建筑进行合理的布局,也要充分利用自然采光系统的优势为人们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绿色建筑中的节能措施
1.绿色建筑外部环境的节能措施
建筑物周围的绿化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室外的热环境值。绿化可以减少噪音污染、降低粉尘、改善环境,降低室内外的温度,为生活在周围的人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绿色建筑的发展为建筑环境的改善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住宅区中,绿地、广场及预留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场地,为人们营造舒适环境的同时,也可以降低整个住宅环境温度,可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建筑会产生能耗问题主要是由于冷热传导造成的能量交换,并在交换过程中而形成了能量的流失。为了使建筑物内部的温度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要做出合理的绿化方案。
2.建筑物内部保温节能措施
在建筑物节能影响较大的是屋顶保温及建筑物门窗的设置。选用建筑物保温材料时,要注意其的吸水率,并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可以防止因下雨而产生保温材料吸水问题,并使其保温性能提高。建筑门窗的节能也是导热较薄弱的环节。门窗在设计时,要从地区的朝向和房间功能出发,还要考虑到墙窗的合理化比例及位置,合理选择窗面积的大小方面进行考虑。如果窗面积过大,就不能反映出现代化建筑的特点,应着重强调不同朝向、不同功能房间、多层和高层住宅的开窗有别,不能随意开设落地窗、飘窗、多角窗低窗台。此外,还需要对维护结构进行设计,在住宅的墙体、屋面、地面以及门窗设计中要注意维护结构个节点构造,门窗与墙体、阳台与房间、女儿墙与屋面等各连结部位的构造,尽量避免出现冷源或是热源。因此,需要合理设计高度平衡光线和控制温度的关系才能够有效的抵抗恶劣天气及温度的变化。在材质的选取上也要考虑到节能的需求,要做到经济合理。
3.充分的利用可再生资源
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能源紧张的状况,不可再生能源紧张,可再生资源的研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能源紧张的现状,以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为建筑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机。太阳能是一种新型的能源,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太阳能还可以在取暖、制冷空调等方面运用,从现在的发展来看,太阳能资源将成为未来节能设计中的重要能源,将有利于提宅建筑节能的效果。大量的使用风能、热能以及生物能等可再生、无污染资源,其也是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在节能建筑中也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节约常规能源
现在建筑的取暖、供电所用的能源仍是常规的能源。在节能设计中,要尽可能的节约常规能源,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常规能源的消耗量。在电力建设方面要做出合理的电气规划,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供电系统的线损问题。可以利用光能来减少人工照明,减少浪费;供暖上,应该采取集体供暖的措施,集中供暖,可以降低额外的能耗,使温度适宜,减少资源的浪费。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建筑行业作为能耗大户,也要紧随时代的步伐,发展绿色节能建筑。绿色建筑高效节能,不仅有利于环境的改善,还有利于能建筑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绿色建筑设计节能措施的提出,为建筑业的腾飞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宇峰.绿色建筑的概念设计[J].福建建设科技.2008.(03)
[2]刘旭东.绿色建筑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6)
[3]陈伙荣.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与策略[J].科技资讯.2009.(02)
[4]陈筱庭.谈建筑节能的措施[J].广东科技.2006.(03)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水器具;二次污染;中水系统
1.引言
“绿色”是自然、生命与活力的象征,代表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直观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绿色建筑倡导节水、防止水污染及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为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这里就绿色建筑的水系统设计策略进行探讨,从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上探求节水的途径。
2.绿色建筑的节水设计策略
2.1 控制超压出流量
满足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用途要求而规定的,其配水出口在单位时间流出的水量称为额定流量,放出额定流量所需的最小静水压力称为最低工作压力。当给水配件前压力大于最低工作压力,给配件的出水量就会大于额定流量,超过额定流量的部分称为超压出流量。超压出流量为无效用水量,必将造成水的浪费。
建筑系统供水时所提供的水压是以保证最不利点用水压力为准,同一竖向分区内,由于建筑物内各层静水压不同,将造成系统各层供水的不均衡,若顶层流出额定流量,底层必将出现超压出流现象。实测表明在卫生器具种类、个数相同的情况下,各区底层用水量远大顶层用水量。为满足用水要求,避免超压出流现象发生,各层应均衡供水,把水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从防止超压出流的角度考虑,在满足卫生器具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入户管的水压越低越好。
建筑给水系统中合理设置减压装置是控制超压,减少超压出流的有效技术保障。常用减压装置有减压阀、减压孔板等,二者均可有效减压。如上海交大在学校浴室热水管道中加装孔径5mm的孔板后,节水约43%效果明显。
2.2 减少热水系统的无效冷水量
许多高标准建筑中都设有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其运行过程中由于无效冷水量的存在,就造成水的浪费。热水系统的无效冷水是指开启热水配水装置后,为获得满足一定水温使用要求的热水,而被迫放掉的冷水。无效冷水因温度低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而被浪费掉,选择合适的热水循环系统减少无效冷水量是热水供应系统重要节水途径。无效冷水量与热水循环系统选择、管道布置、保温等有关,主要影响因素是热水循环系统,热水循环系统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节水效果。按热水管网设置循环管网的方式不同,有全循环、半循环、无循环之分。全循环也称支管循环,半循环又有立管循环和干管循环之分。
支管供水循环方式,各配水龙头打开即可得到符合设计水温要求的热水;立管循环供水方式,打开配水龙头时,只需放掉支管中少量的存水,就能获得符合水温要求的热水;干管循环供水方式,打开配水龙头时,需放掉立管和支管内的冷水,才能获得符合水温要求的热水;无循环供水方式,要获得规定水温的热水,需放掉干管、立管和支管内的冷水,由于浪费严重,无循环供水方式逐渐被淘汰。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规范》规定:对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均应设热水回水(循环)管道,热水供应系统应保证干管和立管中的热水循环。
实验证明立管循环优势较明显,与干管循环比其节水效果好、回收期较短,投资效益高,一般热水循环系统首选是立管循环。干管循环的无效冷水量随建筑供水层数的增加,立管的增长而增大,水浪费严重,不宜采用。仅从节水效果上看,全循环最节水。但全循环工程成本与立管循环相比增加过多,投资回收期长,相对投资效益差,只有对要求随时取得规定温度热水的高标准建筑物,才采用支管循环供水方式。
2.3 使用节水器具
配水装置和卫生器具是用水终端,安装使用节水器具是实现节水最直接简单有效的途径。如居家生活中,通过用水器具来节水的潜力很大,新建房屋应当采用节水型设备和器具,配套建设节水设施。安装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节水型便器水箱、配水设施,对已建房屋原安装使用的费水便器水箱和配件,应逐步更换。
2.4 防止水质二次污染
水质二次污染是指供水企业生产的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水,在输送到用水点的过程中受到的水质污染。水厂供给的生活饮用水在输送至各用水点的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受到二次污染。二次污染事故的发生,使建筑供水系统不能安全供水,受到污染的水将会被排放,同时还要用大量的水清洗被污染的供水系统,这就造成水的严重浪费。
2.4.1 水箱(水池)防污染措施
在住宅给谁方式中,设屋顶水箱的给水方式是最常见的,水箱(水池)可能因设计或管理不善造成二次污染,是建筑给水系统中最易产生水质污染的环节。设计水箱时应合理确定水箱容积避免容积过大,水停留时间过长,正确安排水箱内部结构,对称布置进出水管,消除水的滞留死角并采用无污染内壁材料。同时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水箱、泵房管理标准,按时清洁水箱。屋顶水箱的水质易受周围环境影响,虽有定时清洗、消毒水箱的规定,但由于管理的疏漏,难以保证饮水的水质,为确保居民的健康,宜设置水消毒处理装置,实践证明这对防止高层建筑的水质污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4.2 采用变频调速泵供水取消高位水箱
在建筑供水系统发生的水质二次污染事故中,由水箱造成的水质二次污染所占比例较大,取消高位水箱可有效减少二次污染的几率。上海现行的《住宅设计规范》已经明确规定:多层住宅宜采用变频恒压供水方式;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建筑的生活给水系统宜采用垂直分区并联供水方式,低区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中区和高区各采用一组变频调速泵供水。在有条件的地区,若能采用叠压供水取消贮水池,则可消除水池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
2.4.3 合理布置管线防止回流污染
布置管线应严格执行设计规范中有关防止水质污染的规定,《建筑给水排水规范》中有关于管道连接防止回流污染的强制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工程中有的生活引用贮水池设置在地下,除上述可能造成的污染外,还存在被地下水污染的可能。贮水池的结构本身应做到严密、防渗水;地下水池的溢流管及泄水管应采用间接排放,防止污水倒灌回流污染生活水。
2.5 设置中水系统高效利用水资源
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应是优质优用,不同用途的水其水质要求也不同,生活用水并非全都需要优质水,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优质饮用水作为杂用水使用,导致高质低用。建筑中水是指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循环使用的非引用水。目前城市供水80%转化为污水,如经过再生处理,其70%可成为安全回用的中水,这将会大大减少新鲜优质水的使用量。建筑中水是生活节水的重要措施,不仅极大的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减少了污水排放量。早在2001年北京就强制要求达到一定规模的小区建设中水设施。实践数据显示,在城市建筑小区采用中水系统后,居住区用水量将节省30%~40%,同时排放量减少35%~50%;对一般居民住宅,可节水30%左右。但由于种种原因,如成本高、水源不足、中水不稳定等,导致已建成的中水设施闲置现象普遍。政府部门、物业管理单位、业主三方应相互配合,想办法尽快消除这种状况,使中水系统的节水作用落到实处。
3.结论
绿色建筑给水设计应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策略,不仅要节水省水,减少水资源消耗,更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中水利用减少排污量,把建筑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这对推广绿色建筑,实现低碳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住宅设计标准[M].上海:40-41
【关键词】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技术措施
1 引言
绿色施工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发展绿色建筑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发展的大事,只有在施工中注重“绿色”这个环节,才能摒弃大量浪费有限资源的做法,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做到既要保护耕地,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施工。文章结合绿色施工的特征,阐述了施工中的节能降耗的优化措施,以期将“绿色可持续”理念建筑施工中,促进“绿色施工”的可持续发展。
2 我国绿色施工理念的发展
1994年5月的《中国21世纪议程》,是制定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一个指导性文件,开创了中国绿色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先河。
为了实现绿色办奥运的承诺,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专业机构组成的课题组于2003年公布了详细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这是我国第一个有关绿色建筑的评价、论证体系。同年11月,北京奥组委环境活动部印发了《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此举旨在贯彻“绿色奥运”理念,推动绿色施工水平的提高。
2005年10月,建设部和科技部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是一部基于建筑状态的评定标准,其中涉及了施工过程的内容,对施工过程的绿色评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7年9月,建设部以建质[2007]223号文颁布了《绿色施工导则》,这是开展绿色施工的指导性文件,也是迄今为止针对施工过程的最为全面的施工指导文件。导则中给出了绿色施工的定义:“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3 绿色施工的特征
传统施工以追求工期为主要目的,虽然也有节约资源和环保的目标,但它们受到“工期”的制约。为了追求工期,可以不惜资源浪费和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施工。而绿色施工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的施工体系,它是在传统施工的基础上应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其进行提升,其内涵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的高效、低耗、环保的施工体系。绿色施工追求高效、低耗、环保的综合效益(经济、社会、环保效益),以环保优先为原则。
绿色施工不仅要求质量、安全、进度等达到要求,更要将“清洁生产”和“减物质化”等绿色概念贯彻到施工过程中,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统筹规划施工的全过程。它是在传统施工的基础上按科学发展观对传统施工体系进行创新和提升,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系统化
建筑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运行、设备维修及竣工后施工场地的生态复原等步骤。传统施工虽然也有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的要求和环保指标,但往往只局限于选用环保型施工机械或实施降噪、降尘的环保型封闭施工等局部环节。相比较而言,绿色施工则更为重视系统整体的参与度及效果,要求从施工组织设计开始的施工全过程(全系统)都要贯彻绿色施工的原则。
3.2 社会化
传统施工中,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主要依靠的是施工企业的现场施工人员,而绿色施工则要求全社会达成共识,共同来支持和监督绿色施工的实施。例如西安地铁二号线建设积极引入环境工程监理,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宣传和培训,全面有效的践行绿色施工理念。
3.3 信息化
传统施工是粗放型施工,施工机械的种类和数量往往采用定性方法选定。但是固定的机械往往不能有效地适应施工过程中动态变化的工程量参数,因此会造成机种不匹配、数量偏多或偏少、工序衔接不顺畅或脱节等弊病,很难实现高效、低耗、环保的目标。目前发达国家针对此问题,采取的有效方法就是实行信息化施工。这是一种依靠动态参数实施定量、动态施工管理的绿色施工方式。它运用硬件和软件进行施工运行管理,优选最适宜的机械种类和数量并能实时调配,从而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的目标。
3.4 一体化
实践表明,在确保完成工程任务的前提下投入的工程机械数量越少,工程的工效、耗料、环保等指标数越好。传统施工往往选用的是具有单一功能的机械设备,效率不高。而绿色施工则更为重视一体化的施工方式。一体化施工指的是使用单台工程机械可以连续地顺序完成工程的多个或全部工序,从而减少进场的工程机械种类和数量,消除工序衔接的停闲时间,减少施工人员,实现提高工效、降低物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目标。目前,一体化施工主要有两种方式:使用多功能工程机械进行一体化作业和进行连续运输作业。
4 绿色施工中节能降耗措施分析
绿色施工的目的就是提高施工过程中能源的利用效率,节约能源,同时减少材料和资源的消耗。目前,国内很多优秀的施工企业通过采取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制度建设、抓好措施建设等手段,将绿色施工与创建节约型工地相结合,不断推进节能降耗工作,以求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4.1 加强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落实绿色施工的关键,因此需要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和职能人员,同时明确规定各自的职责、权利范围等。例如南通二建上海公司成立了节能降耗领导管理小组,全面领导各子公司、项目部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同时要求各子公司、项目部建立节能降耗组织机构,形成上下联动的节能降耗管理网络。
4.2 完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实现绿色施工的前提,因此必须依据绿色施工的要求,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的工作规范和各项工作制度,同时加强管理和监督,以求形成良性、长效的节能降耗机制。例如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建立了七大节约节能制度:创建节约型工地工作责任制,例会制度,例查制度,月报制度,合理化建议节约提成激励制度,小型器具、废旧料保管处理制度及季度考核制度。
4.3 抓好措施建设
措施建设是实施绿色施工的重要环节,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例如上海市第二建筑有限公司采取的五大管理措施分别是:一、分解目标,落实责任。二、建立健全节能降耗核算体系。三、建立好台账资料系统,保证数据的原始性、真实性。四、建立节能降耗考核评价体系,形成规范有效的激励机制。五、开展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在节能降耗中的贡献率。
技术措施指的是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和技术手段,是绿色施工目标实现的技术保障。例如上海市第五建筑有限公司在世博村建设中为创建节约型工地采取的节能降耗新技术: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技术;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无黏结预应力成套技术;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中空保温玻璃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等。
4.4 加强绿色施工宣传
加强绿色施工意义的宣传,提高施工企业全体员工贯彻实施绿色施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开展绿色施工检查,评比活动,对达标的施工企业,给予奖励,对不达标的施工企业,限期整改。
4.5 完善立法与政策
制定有关促使绿色施工的法律、法规,依法要求施工企业和有关部门遵守绿色施工的有关规定。另外,还要制定绿色施工的标准和考核指标及相关的统计制度,制定绿色施工企业的评价体系,制定引导施工企业创建绝色施工的激励和处罚政策。
5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建筑施工中的绿色节能措施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在组织、制度和措施建设中对节能、节地、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方面所应采取措施,可以发现,实施绿色施工必须在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中灌输绿色理念,实现真正的“四节一环保”,使绿色施工在建筑施工中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1]申琪玉.绿色建造理论与施工环境负荷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
[2]金森平,陆陈华.创建节约型工地的示范工程[J].建筑施工,2007(12)
关键词: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施工技术;措施方法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国家和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节能减排、节约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与越来越高,但是,高水平的生活条件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并不冲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提高了人民群众自身的素质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人们对未来的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建筑行I的发展也要严格遵守可持续发展战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能源的使用,提高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对于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和提高建筑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1 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需遵循的原则
暖通空调每个部位的零件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不使用的空调进行回收,在其基础上进行加工再造,防止资源的浪费。但是,再回收的过程中,要对回收和回用进行有效的区分。零件回收并不是指大面积的回收利用,也不是没有原则的对其废弃的物质进行全部的回收,在回收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区分,按照不同的类型和条件进行分门别类,回收没有损害的或者能够修复之后还能应用的各部位零件,才能保证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2 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需遵循的原则
2.1 循环利用
循环利用就是指对于完好的空调零件进行循环再利用,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创造,使其在根本上实现空调零件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节约,进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实际的循环利用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能二次再造使用的零件,就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理和控制。
2.2 节省原则
遵循节省原则的具体意义在于节约有限的能源以及材料,在上述的基础上促使能源得到有效的使用。但节省原则不只是节省空调个别部件,同时还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原材料的有效节省,促使材料运行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还直接涉及到了暖通空调中的制冷系统、风机、水泵等很多个环节,所以在上述的基础上,需要坚持立足于综合的环节,在上述的基础上实现能源方面的节约。
2.3 回用
所谓回用原则就是再次使用暖通空调的完好整体、再次使用能够修复的整体、再次使用可以修复的部件,最后在上述的基础上实现废物利用。因为空调的每一个部分具有非常显著的独立性,所以,可以在上述的基础上对空调实现有效的拆卸工作。所以,暖通空调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因为存在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部件出现损坏等情况,那么就可通过拆卸、清洁、修理等环节实现空调的再次使用。
3 实现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措施
3.1 太阳能节能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可以释放出无限的能量,种能源在使用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步。这种新型能源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太阳能在使用过程中如何才能将这种技术进行有效的开发,是当前研究学者工作的重点。在使用太阳能对供暖系统进行热能上的供应时,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两个方法。
首先,是循环控制系统上的建立,这个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生活热水体系与地板采暖等。这项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是利用相关的采光设备对太阳能进行收集处理,然后采用热导循环系统来完成热能上的转换,将这些热能传递到换热中心形成热水,来对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与保障。
如果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光照不充足或是遇到阴天的情况不能对太阳能进行直接的获取,此时相关设计人员应该开发新型的太阳能储存技术,让这些太阳能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将没有使用完的太阳能进行储存处理,以备阳光不充足的时间段进行使用。
其次,是集热器系统。热气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将太阳能进行相应的转换,将这些热能以热水的形式输送到地板中,这种集热系统在构建时,要依照相关的技术,对地板的供热系统进行对接处理。
3.2 地热资源的合理使用
地热资源于太阳能资源一样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这种能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这些热能进行良好的保护,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泄漏的情况,危害用户的生命健康。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会采用的热泵对这些地热能源进行收集处理。同时,这种施工技术也可以将这些热能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完成冷系统余热系统的功能性转换,在对这些的热功能转换的基础上,让这些暖通空调的设备可以进行稳定的运行。
在暖通空调的相关基础上,设置一些温度调节系统,可以对这些热能进行低温与高温上的转换,不仅方便了用户的使用,还可以让这些热能得到节约,从根本上满足个用户的个性需求。所以,对于地热上的收集与使用,应该得到大范围的推广。
3.3 改善建筑材料的使用性能
建筑材料的性能涉及到建筑设计、建筑的温度调节系统、与通风采光等方面。建筑物构造的系统会因为受到各个要素的影响,导致出现建筑物内部积压的热量散发,但是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大量的增加热量传播速度,同时还导致其建筑物散热系统面积逐渐的增加,也就是说建筑暖气消耗能量大小跟建筑面积大小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暖气建筑物传播一般是通过空气热量来进行传播的,那么需要对其消耗的热量达到40.00%,建筑物外部门窗设计过程中留出的空余位置的实际工作会直接影响到主要消耗热量的方式。想要从根本上降低上述系统所出现的能源损耗,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想要最大程度的降低空气的流动速度,那么就需要做好以下工作:提升门口或者是在窗户位置安装精确度的提升、尽量的使用新型的环保型材料、促使空气密闭性进一步强化。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发现,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符合现代人类生活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我国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上的战略口号,对于借助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绿色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符合了节约能源上的要求。并让这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得到有效利用。最大化的为人类服务,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上的需要。
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让人们的生活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只有只有对环境保护上的工作起到足够的重视,才能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得到有效的治理与保护。
参考文献
[1]吴佩繁.实现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要点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9:206.
[2]强兆燕.大型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1.
[3]张旭.建筑暖实现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研究[J].民营科技,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建筑行业经济;发展模式;
建筑行业是目前社会发展进步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当然,同时也给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建筑行业也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人们逐渐开始思考建筑经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开始讨论该如何转变建筑经济的发展模式,使建筑经济能够真正的做到和社会和谐发展,带动建筑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增长,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1 绿色建筑经济的含义
所谓绿色建筑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建筑经济的理念,它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舒服,低能耗以及进行经营活动的建筑环境,而且在建筑过程中对人们的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充分利用建筑产业的有限资源。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建筑经济要想未来发展的顺风顺水,就必须坚持绿色建筑经济的核心原则。同国外先进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绿色建筑经济发展有着天然的优势,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节能减排任务的不断完成,我国的绿色建筑经济可以真正开始从理论过渡到实践中,实现绿色建筑经济的全面发展。
2 我国绿色建筑经济的现状
2 . 1 政府相关的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
绿色建筑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展理念,而政府部门由于缺乏对这一理念的深切认识,导致政府并没有加强对绿色建筑经济的管理力度,没有建立一套良好的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保护机制,使得政府对于绿色建筑经济没有强硬的束缚力[1].
2 . 2 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经济的认识不够
在当前社会,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经济的认识还不够充分,而且很多人并没有将绿色建筑经济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之中,并没有充分重视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前景。
2 . 3 缺少对绿色建筑经济的扶持力度
发展绿色建筑经济,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据我们了解,绿色建筑经济的原材料成本很高,如果说,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做支撑,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所以,必须要提高对绿色建筑经济的资金扶持力度,才能够加速绿色建筑经济的良性发展[2].
2 . 4 只有单纯的技术理论缺乏实践
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主体在于建筑企业,而在实际生活中,绿色建筑并不只是先进技术的堆砌,而是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够达到建筑的节能减排指标。另外,很多绿色建筑项目存在虚假的信息,背后只是一些建筑商打着“绿色建筑”的噱头,来赚取巨额的经济利润。
3 发展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 . 1 完善政府的资金扶持政策
政府作为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中隐藏在背后的无形的手,因此,在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道路上,必须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使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更加趋于稳定。同时,加强政府对于绿色建筑经济的资金补贴水平,为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提供关键的物质基础保证,更好的促进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 2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措施就在于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大众的绿色意识,着力宣传绿色建筑经济。政府在经过细致的调研之后,可以开展大量的绿色宣传活动。利用媒体的影响力,通过他们作为载体,将绿色观念在大众中传播和灌输。提高社会上许多组织和机构对建筑经济的绿色化进行注重和传播,进而把绿色经济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在大众中发展开来,最终促使绿色建筑经济朝着健康良性的发展。
3 . 3 加快培训步伐
当然,只是加强绿色建筑经济的宣传工作,还远远不够。同时,我们还必须增加相关的培训工作,通过实体培训,把绿色建筑经济的思想落到实处。一些高等院校可以提高对绿色建筑经济的重视程度,在教学计划安排中,着力培养绿色建筑经济方面的专业性人才,使人才能够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另外,在高校里面,我们还必须关注教学的基础设施问题。绿色建筑经济的和普通的建筑经济完全不同,不但需要学校配置更多的先进的教学设备,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出更多综合性人才。使绿色建筑经济理念能够更好的在建筑经济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促使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产业结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我国的建筑行业更是遇到了改革和发展的契机和机遇。
但是,我们也应当可以看出我国的建筑行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需解决,譬如建筑行业的发展遇到瓶颈,建筑产业结构发展滞后以及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等等问题。因此,我国的建筑行业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在具体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建筑行业自身的发展水平,结合绿色建筑经济的思想理念,不断优化建筑行业的结构;其次,在绿色建筑经济思想理念贯彻基础之上,注重建筑行业自身的投入回报比例,使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只有这样,建筑经济才能有质的变化和发展,使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可持续发展不但要求绿色建筑,能够符合当代人的发展要求,而且还能够为以后的人类生存发展提高保障。因此,坚持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不但是一种经济责任,而且还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3].
参考文献
[1] 梁春艳。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财经界,2013,8(10):17.
【关键词】建筑业;绿色施工;方法与举措
1 绿色施工的必要性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它所完成的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占有很大比重,所创造的价值也是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带动建材、治金、轻工、化工、机械、运输等许多相关部门的发展,它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建筑活动同时也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难循环的生产活动之一。在传统的建筑施工中,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拆除或改造建筑物时产生的污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粉尘和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具体表现在:
1.1 混凝土技术尚存在许多不绿色的情况。高强混凝土用量低,城镇民用建筑的年混凝土用量约为7亿m3,其中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使用量却不到1500万m3,使用比例远低于国际水平;模板体系处在较低层次,造成周转次数很低;混凝土搅拌用水90%以上均源于自来水,中水、雨水和地下采集水的利用率极低;高强钢材用量较少。
1.2 住宅工程粗、精装修分离,拆除量巨大;场地硬化过当,且少有循环使用,造成建筑废弃物排量增加;建筑施工垃圾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每1万m2的住宅施工,建筑垃圾量达500~600t。
1.3 施工粉尘排放居高不下,施工粉尘占城区粉尘排放量的22%。
1.4 施工过程噪声及光污染并未得到妥善解决。
1.5 施工检验和检测技术相对落后,特别无损检测领域的技术比较滞后,造成固体排放量增大。
1.6 外保温技术尚存在许多不成熟。
1.7 我国现场在用的施工设备有相当部分仅能满足生产功能简单要求,其耗能、噪声排放等指标仍然比较落后。
我国的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量的45%。庞大的建筑能耗和严重的环境破坏,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己是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 实现绿色施工的方法和举措
当前我国绿色施工推行未普及,还未达到系统综合的程度,要实现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在施工工艺上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建筑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并充分利用光能、风能等自然界中的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2.1 工程管理
企业在实施绿色施工中,不但肩负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责任,还肩负着带动企业自身发展的责任。实施绿色施工,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助于企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有助于企业的社会形象,为企业的长期良性发展提供保障;也有助于企业与国际市场的顺利接轨。因此,绿色施工应该是企业努力的方向。企业着重检查施工现场扬尘、渣土运输、声光排放、安全生产等方面是否达到绿色施工的要求。在工程管理中,可以采取下列举措:
2.1.1 完善法律法规及评估体系[2]。为规范引导建筑业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 应建立有效的发展绿色建筑的行政监管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 健全发展绿色施工技术的标准支撑体系, 制定绿色建筑施工的评估体系;
2.1.2 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绿色施工目标。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2.1.3 组织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和绿色施工具体实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对现场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做好绿色施工检查记录。对于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限期进行整改,对于逾期未整改的或整改不到位的将给予责任单位一定的激励措施;
2.1.4 组织检查办公室、宿舍、工人生活区卫生情况,检CI形象、场容场貌,办公区、生活区节水、节能、节约材料等具体内容,并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2.1.5 编制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2.2 技术措施
“绿色,节能,环保”是绿色施工的宗旨。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 原则,统筹安排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回收和再利用,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从技术层面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2.1 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建筑施工对城市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在扬尘、噪声、光污染、水污染、周边环境改变以及大量建筑垃圾。绿色施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尽量降低施工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落实环境保护措施,达到环境保护目标。
在防扬尘方面,建设和施工单位要尽量选用高性能、低噪音、少污染的设备,采用机械化程度高的施工方式,减少使用污染排放高的各类车辆。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间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做到连续、稳固、整洁、美观。硬质围栏/围档的高度不得低于2.5米。易产生泥浆的施工,须实行硬地坪施工。所有土堆、料堆须采取加盖防止粉尘污染的遮盖物或喷洒覆盖剂等措施。施工现场使用的热水锅炉等必须使用清洁燃料。不得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以及其它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在防噪声方面,市区(距居民区1000米范围内)禁用柴油冲击桩机、振动桩机、旋转桩机和柴油发电机,严禁敲打导管和钻杆,控制高噪声污染。
在防光污染方面,大型照明灯须采用俯视角,避免光污染。
在防水污染方面,建设工程工地应严格按照防汛要求,设置连续、通畅的排水设施和其他应急设施。
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施工单位须落实门前环境卫生责任制,并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管理。施工现场应设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生活区应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应实行袋装化,并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2.2.2 节约资源与回收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节约能源,建筑垃圾减量化与回收利用,提高效益,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建设项目一般要耗用大量材料、能源和水资源。绿色施工,以提高工程质量、保持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为目标,对节材、节水、节能、节地赋以实质性的措施。如利用施工废水或雨水等来减少施工期用水量;增加摊销材料的周转次数;建立专人负责的用电岗位责任制,安装节能灯具,采用节电型施工机械节约电能等。另外在施工现场建立废物回收系统, 既可降低企业运输或填埋垃圾的费用,同时还可通过再回收或重复利用施工材料以减少其消耗量,从而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2.2.3 文明施工。最大程度上减少夜间施工。在绿色建筑施工现场,安装噪音检测设备,用以监控现场的噪音污染,从而有效控制施工现场噪音。
3 结语
推进绿色施工对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是极其有益的。绿色施工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是利国利民、造福人类的好事。绿色施工是实现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建筑业要积极转变,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而实现建筑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肖琼. 建筑工程实施绿色施工技术探讨[J]. 安徽建筑, 2010(03),171~172.
[2]闵小波. 绿色施工在我国建筑业的应用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13), 365~366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绿色建筑的倡导,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还尚未处于主导地位,增量成本作为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亟待解决。本文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分析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成本控制的建议,有助于绿色建筑各相关利益主体正确认识增量成本,促进绿色建筑推广和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dvocacy of national policy of green building, green build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area, but has not yet been in a dominant position, so the incremental cost as the main obstacle to their development should be solv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incremental cost of green buil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cycle, 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cost control aiming at the main factors, helping the stakeholders of green building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incremental cost, 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green build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影响因素;成本控制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incremental cost;influencing factors;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8-0046-03
0 引言
随着《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推出,我国绿色建筑正处于黄金发展期。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已评出绿色建筑标识项目4071项,总的绿色建筑面积达到4.72亿m2,但占总体建筑面积的比例还相对较小,绿色建筑的发展受较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增量成本是阻碍其推广的主要原因。目前,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认识比较模糊,细致地分析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能有效地实现相关利益主体对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对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
1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构成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是指在符合国家或地区强制性节能标准要求的基础上,为实现特定的绿色功能目标,而使用与传统建筑不同的方案和措施所导致的成本增加额。
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伴随绿色建筑的整个寿命周期,笼统地分析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并不科学,也不利于成本在实践中的控制。根据已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实例及相关的统计数据得到不同阶段产生的增量成本有所差异,所以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为前期决策增量成本、施工建造期增量成本、运营维护和拆除回收期增量成本。
1.1 前期决策增量成本
绿色建筑前期决策增量成本包括咨询成本和认证成本。绿色建筑申报材料费用、方案设计费用、模拟费用等属于绿色建筑的咨询成本。认证成本按照住建部统一的规定收取,目前项目注册费用为1千元,设计标识为5万元,运营标识为15万元,这部分费用主要用于专家评审。
1.2 施工建造期增量成本
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新版评价指标,施工建造期的增量成本包含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施工管理六个方面。
1.3 运营维护期增量成本
运营维护成本分为建筑的运行成本和为保证各类设施正常使用而付出的修缮维护成本,包括能耗成本、管理成本、修缮成本、维护成本、改造成本、人力成本、环境成本以及其他不可A见的成本。
1.4 拆除回收期增量成本
拆除期增量成本是指在绿色建筑拆除过程中,应用绿色拆除技术而产生的额外费用。其主要是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回收利用,包括生态环境恢复、建筑垃圾回收处理以及建筑材料循环再利用。
2 增量成本的影响因素
2.1 地域因素对增量成本的影响
目前,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猛,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绿色建筑领域。由于不同地区的宏观经济条件和房地产市场环境不同,所以绿色建筑在不同的地区其建设过程和建设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绿色建筑在不同地区的增量成本存在差异。一般高建设成本的地区,投入的增量成本相对较小,反之亦然。
2.2 项目定位对增量成本的影响
2.2.1 项目理念
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受不同项目定位理念的影响。建筑的项目定位理念一般被分为只求达标、注重实效和追求领先三种类型。只求达标型单纯以绿色建筑的星级认证为目标,达到标准即可;注重实效型是企业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把握项目整体的实际运营效果;追求领先型是企业为了追求领先优势或保持良好的品牌竞争力,敢于在绿色建筑项目中使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根据孙大明等对国内绿色建筑项目的调查统计报告显示,不同项目定位理念的平均增量成本比例结果见表1。
■
2.2.2 项目星级标准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我国绿色建筑的星级标准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绿色建筑不同的星级标准对应着不同的要求及规则,从而导致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有较大的差别。一般选取的星级标准越高,则相应的增量成本越大。根据《2015年度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统计报告》对合理项目进行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分析得出,一星级住宅、公建增量成本分别为25.14元/m2和33.8元/m2;二星级住宅、公建增量成本分别为64.23元/m2和111.47元/m2;三星级住宅、公建增量成本分别为135.92元/m2和233.92元/m2,如图1所示。
2.3 技术措施对增量成本的影响
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为了达到绿色功能的要求,在全寿命周期内相应的会增加各种技术措施,这些技术措施的采用是整个生命周期增量成本最主要的来源。
①节地与室外环境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设计室外透水地面、采用垂直绿化及屋顶绿化、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场地的改造等技术措施,但是节地的技术措施可预见和考虑的范围有限,这使得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增幅有限。
②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采用中水回用系统、节水器具和灌溉渗透等技术措施,与其他绿色建筑技术相比,节水技术措施产生的增量成本要低一些,较少的投入即可取得较好的节水效果,有利于缓解我国严峻的节水形势。
③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利用新能源、高效能设备、围护结构和照明系统等技术措施来减少能源消耗,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受节能技术措施的影响最大,因此,节能技术往往受关注最多。
④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在绿色建筑中使用绿色环保建材(如地毯、油漆、合成木材)和加工可循环建材等技术措施,以节约材料和提高材料利用率。
⑤室内环境质量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使用降声减噪的围护结构、通风换气装置及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等绿色设备,来确保室内光、风、声、热和空气环境质量。
⑥施工管理方面的技术措施。主要是从施工质量保障、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三方面入手,以实现施工过程中的四节一环保并保障绿色建筑设计性能的实现。
⑦运营管理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使用智能化系统,垃圾管理和绿地管理等技术措施,以保障绿色建筑正常的运行和环境优美。
⑧技术熟练程度是指绿色建筑比传统建筑所增加的绿色规划设计、绿色建造、绿色材料生产等技术的熟练程度。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建筑技术正逐步走向成熟,其成本所占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2.4 绿色建筑相关利益主体行为对增量成本的影响
绿色建筑利益相关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等,不同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也会对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产生影响。政府为鼓励绿色建筑的发展,对绿色建筑采取强制性要求和经济激励措施等,会影响开发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保证星级标准的基础上,开发商作为绿色建筑项目的重要主体,从全过程的角度降低绿色建筑成本的能力,即成本控制的经验直接影响着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增量成本还与消费者对绿色建筑室内居住环境、室外小区生活质量、资源利用及消耗水平等功能的需求息息相关。
2.5 隐性因素对增量成本的影响
隐性成本包括:甲乙各方对人员进行绿色建筑相关知识的培训和管理,或从绿色建筑咨询服务单位获取系统的咨询服务,因而产生的相关费用。另外绿色建筑为取得权威机构认可而进行的测试、分析、申报也伴随着成本的增加。
3 成本控制对策
3.1 使用被动式节能创新技术
节能与能源利用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采用节能创新技术可进一步缩小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被动式技能技术是根据当地气候和地质环境特征,采用非机械、低能耗的方式,实现采暖、通风、照明等功能,如在场地选址时,要考虑太阳辐射、场地的方位、风速风向等因素;根据建筑物空间不同的功能来选择适宜的朝向,建筑物的布局设计有利于组织室内的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空调和灯具电器的使用。被动式节能技术具有技术简单、成本低廉、对能源利用直接的特点,是环保、可行的绿色可持续技术。
3.2 利用信息技术减少浪费,实现各参与方间的协同管理
随着BIM、物联网等技术在建筑产业的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在成本控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绿色建筑由于其设计的复杂性、施工过程的专业性以及后期运营的独特性,更需要信息技术来控制其增量成本。在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过程中,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结合BIM数据模型把握项目的总体布局,并对建筑性能进行比较,选择合适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效率并减少后期的设计变更。而其信息传递功能可以保证设计方的绿色节能节水措施及时被施工方了解,减少施工方对绿色施工方案不理解所带来的损失。冲撞检查功能则可以实现设计方、不同专业的施工单位和运营单位的协同管理,由于绿色建筑要实现节能与能源利用等要求,需要实现多专业施工单位的协同工作,而不同单位对于绿色建筑的设计单位理解不同,彼此间对于工作面的要求不同,极易产生工作上的冲撞,并对于后期运营产生重要的成本影响。在BIM技术的作用下,各方均可第一时间对于有冲突的工作加以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后期运营产生的不良影响。
3.3 构造集成成本管理体系,加强绿色建筑各参与方间的合作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控制需要各参与方的积极配合与协助。为此我们需要构建各方集成工作的成本管理体系。通过设立共同的成本目标,使得各方在控制增量成本上有着一致的追求。当增量成本降低时,各参与方可慕档偷脑隽砍杀局谢袢∈找妫这样各利益责任方就有了控制增量成本的动力。在具体控制措施上,可以通过并行工作,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工作,施工单位在设计阶段即参与项目,运营单位在施工阶段即开始工作,从而提高设计的可施工性,减少运营单位由于不了解节能技术等情况造成的增加成本。
3.4 完善G色建筑相关的激励政策
控制绿色建筑增量成本需要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绿色建筑激励制度,如提高节能标准,鼓励精装修交付或给于更多的税收优惠补贴政策等,充分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热情。从源头看,对于绿色建筑的材料生产商,政府可以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补贴,以促进绿色建材生产技术的成熟,从而减少因绿色建材和技术产生的增量成本。对于开发商和施工单位除了给予补贴外,还可定期组织绿色建筑相关的培训交流会,帮助其解决建造绿色建筑过程中的困恼,加强绿色建筑成本控制的能力。
4 结语
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本文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期项目各参与方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成本控制的初步探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宋凌,张川,李宏军.2015年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统计报告[J].建设科技,2016(10):12-15.
[3]马素贞,孙大明,邵文.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分析[J].建筑科学,2010(6).
[4]伍倩仪.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
[5]田哲.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6]段计先.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基于价值工程[D].重庆大学,2011.
[7]李静,田哲.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1(5).
[8]Nurul Zahirah Mokhtar Azizi; Nazirah Zainul Abidin; AzlanRaofuddin. Identification of Soft Cost Elements in Green Projects: Exploring Experts Experience.[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
[9]Sood, S. M., & Peng, K. 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Building Sector: A Green Building Framework in Malaysa.[J].WASET Malaysia: University Tenaga Nasional,2011:02-08.
[10]ZainulAbidin, Nazirah. Investigating the awareness and application of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concept by Malaysian developers.[J].Habitat International,2010,No.4.
[11]Shari, Z., Jaafar, M. F., Salleh, E., & Haw, L. C. The potential of sustainable building rating system in the Malaysianbuilding industry.[J].WseasTransactions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2009,5,3: 260-272.
[12]李楠楠.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的综合效益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
[13]叶祖达,李宏军,宋凌,著.中国绿色建筑技术经济成本效益分析[M].2013.
[14]张大伟.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关键词】建筑;绿色施工;管理创新;趋势;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而当前建筑施工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建筑的施工管理应当不断创新,基于国家正倡导者绿色施工管理理念,需要在建筑施工必需进行管理上的创新,体现绿色施工管理过程的意义,不断创新建筑施工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建筑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一、绿色施工管理的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能源危机问题和人口问题。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成为21世纪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城市化进程,建筑施工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能源与现代建筑产生严重的矛盾。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呼吁各行各业的低碳发展,要求各行各业执行绿色发展模式,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绿色经济。建筑业是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如何实现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构建一个舒适人类居住、环保、节能、健康的绿色建筑是现代建筑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佳选择。
二、建筑企业进行绿色施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时期的重要理念,只有不断创新和改革,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更上一层楼,建筑工程质量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生命财产和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在完善,在建筑施工企业方面,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变化巨大,这样便给市场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竞争。随着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强烈,建筑企业应当不断转变观念,使施工管理得到加强,这样,施工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使质量较高的建筑物能在规定好的工期之内完成,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质量高的建筑物才能占据优势,施工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良好效益,取得很好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要想能够在市场中稳定地发展,就必须紧随时代的发展,进行绿色施工管理的创新,创新不能只是口头上说,而应当有实践行动,建筑施工在创新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方法。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应当重视技术人才,掌握好先进的技术,不断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让其在消化吸收之时,不断对绿色技术进行创新,不断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
三、当前绿色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是建筑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但是,我国在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深刻认识到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够有的放矢的进行解决,才能够促进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一些方面:
首先,施工企业的绿色施工意识还比较欠缺,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没有切实的树立绿色施工的观念。一方面是施工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不重视甚至是忽视绿色施工。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教育,很多建筑施工人员都缺乏专业的绿色知识,素质偏低,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到环保的要求,造成资源的浪费,产生比较大的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等污染。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为了降低由于绿色建筑要求投入的成本,在建筑原材料的选择上没有按照环保的要求,选择一些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也缺乏对造成的污染进行有效的处理。再次,绿色建筑施工的技术还不够完善,不够先进,需要进步一步发展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的一线人员居多是农民工,缺乏专业的绿色建筑知识与技能,环保和节能意识比较淡薄,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和设备仍然是比较落后的,而建筑施工的工艺和流程也不够科学和规范,缺乏对新的建筑工艺,新的建筑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并且,在建筑施工现场,缺乏有效的、科学的管理,对于原材料的使用管理不够规范,存在比较大的随意性。导致了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困难。最后,对绿色建筑施工缺乏有效的科学的监管,绿色监管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缺乏对现代绿色建筑施工的有效的法律政策,导致绿色建筑施工没有法律和法规可以遵循。因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流程,把建筑施工的绿色效应纳入到建筑施工项目的全过程监管中来,切实的促进绿色建筑施工的发展,加强绿色施工管理,打造真正的绿色建筑。
四、当前进行绿色施工管理创新方向
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1.组织管理
建立和健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在施工管理中能按照相应的制度进行绿色施工管理,保障绿色施工管理的顺利开展。
2.规划管理
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3.实施管理
(1)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的管理和监督。
(2)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3)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的绿色施工意识。
4.评价管理
(1)对照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
(2)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
5.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1)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长期的职业健康。
(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3)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管理,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五、总结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建筑业作为高耗能行业,必须进行绿色施工管理,这样才能降低能源的使用和环境的污染。进行建筑绿色施工管理创新理念的倡导,加强绿色观念的教育,树立绿色施工的观念,切实的采用环保技术进行施工,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绿色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绿色施工技能,优化企业的绿色施工策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使企业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梦洁群,何伟成.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19期
绿色建筑施工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关系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与快速发展,绿色建筑施工成为了建筑行业的重要内容与关注热点。我国建设部在[2007]223号文件中对《绿色施工导则》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鼓励各地区开展绿色施工的政策与技术研究,发展绿色施工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推行应用示范工程。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勃勃生机的气息。把绿色赋予建筑就是将生命赋予建筑。因此,绿色建筑施工的本质在于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污染的减少,可以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可高效利用、可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二、基于绿色建筑施工模式的实施策略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生产建筑材料而消耗的各种不同的不可再生资源高达70亿万吨,水泥、砖瓦、石灰生产中每年排放的CO2达8亿万吨与水泥粉尘年排放量为1200万吨,能源消耗与排除的废物分别占总能量的30%与40%。因此,绿色建筑施工需要从计划到实施再到验收的每一个环节的节能减排做起,包括施工策划、施工现场、采购材料、工程验收几个方面。
(一)、施工策划管理
绿色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科学化的管理是实施绿色施工的核心部分与重要环节。因此,要建立一支以项目部为中心的绿色建筑施工管理队伍,并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有效措施,把具体的工作内容落实到人,将每个环节的人员冲筹安排,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综合考虑质量、环境、安全与成本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责任与职责实行动态管理、层层分配制度,并严格执行。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由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指定的绿色施工管理人员与监督人员组成。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体系中,要根据绿色施工中的控制要点,制定出各个阶段绿色施工保障方案、环境保护措施、节约(节材、节水、节能、节地)措施,有助于不断提高绿色建筑施工的水平。
(二)、现场施工技术
现场施工中的绿色施工技术,主要体现在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进行施工现场的施工过程、环境宣传与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绿色施工知识的分类培训上,以营造出绿色现场施工的氛围。通过对施工技术人员的绿色建筑施工的培训学习,可以使施工技术人员正确、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绿色建筑施工的要点、要求、原则、方法,有助于增强施工技术人员的责任感,提高绿色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并且要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要根据绿色施工所涉及的规范科学设计施工图纸并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制定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保护措施,以提供健康、卫生、环保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具体措施主要内容包括扬尘控制、噪音与振动控制、光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土壤保护与建筑垃圾控制。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制定出合理的施工能耗指标,以提高施工能源的利用率。将建筑施工现场中的施工设备、生产与生活、办公等用电指标进行设定,并且要进行定期的计量、核算与对比分析,将实测出的数据要与控制目标数据进行对比,对出现的问题要从组织、管理、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分析原因,及时调整与纠正。对于采用的施工工艺应该优先考虑使用能源消耗较小的,避免造成超负荷使用现象以及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同时,要加强指导建筑工程的维护和加固工作。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损失。并在建筑拆除阶段,一方面统计材料投入使用后的数据,为今后的再利用提供参考数据;另一方面就是要对建筑垃圾进行清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绿色建材应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由于体制问题、管理不到位等众多原因,施工中材料使用的随意性、无意性大量存在。我国目前新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需要减量,而且要加强回收利用。绿色建材的采购与应用的节材措施包括结构材料、围护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周转材料等。应优先使用国家以及行业内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产品,有助于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与建筑垃圾的外排量与处理量。例如:在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模板的工程量约占30~40%,占工期50%左右。过去模板体系约占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1/3,现在开展租赁业务情况也在不断变化,模板技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造价和效益,因此它是绿色施工中绿色建材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四)、建筑工程验收
在绿色建筑施工验收工作中,要建立相应的绿色施工数据库,将绿色施工的最新信息与施工优选方案、控制建筑垃圾排放等提供给施工单位以及业主,以促进绿色建筑施工的可持续发展与验收建筑工程的试试效果。根据政府规定的建筑施工阶段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ISO14000与ISO18000管理体系)作为重要的参照准则,将绿色建筑施工的内容通过实测、计算、模拟实验等方式针对绿色建筑施工的过程进行分解评价,评估内容包括:场地、水资源利用、污染程度、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的经济性、性能设计等等。以测评出绿色建筑施工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程度。
三、结语